建筑的美学价值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10 10:07:37

建筑的美学价值

篇(1)

前言

建筑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她积淀着人类的历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人类在建筑艺术中表现了复杂多样的美学思想,并要求以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等建筑艺术语言,统一多变,主次分明,有和谐韵律的结构布局,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意境和风格。近年来,随着建筑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它的内容还在进一步扩大。当代建筑美学正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对建筑美感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成与发展等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它反映了当今建筑美学发展的新趋向。

一、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的基本内涵分析x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是指作为客体存在的高层建筑的外部形状、内部构造、实际使用功能等方面是否满足使用主体人的审美标准和实际要求,如果基本符合或完全满足,人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肯定,那么高层建筑就具有美学价值。高层建筑美学价值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物质层面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是指建筑是否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求(比如遮风挡雨,避免日晒,取暖),是否满足使用者提出的功能、技术以及安全方面的要求;精神层面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是更高层次的需求,是指高层建筑是否符合使用者的身份和气质,是否符合使用者的文化素养,是否让使用者在心理上产生认同和愉悦,产生精神上的满足。高层建筑美学价值侧重于精神层面的研究,这属于艺术美学价值的范畴。它强调高层建筑在作为人类生存生活基本场所的同时,其艺术美学价值给大家所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

二、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的表现及影响问题分析

1、高层建筑包含了很强的城市美学价值。“城市美学是一门研究建筑、城镇、大地景观等一般审美规律的综合性部门分支美学,城市美学所涉及的美学门类则主要有环境美学、技术美学、生活美学、艺术美学。城市美学是内容很广泛的一门学科,有很多表现形式,人们在谈论城市美学时,一般涉及城市标志、城市空间、城市形象 3 个方面。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各个城市都在极力发展高层建筑,先后涌现出很多标志性的建筑,人们在提到一个城市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其标志性的建筑,更或者,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就是一个城市的代名词和最好标记。比如台北的 101 大楼,吉隆坡的皮特纳斯双塔,上海的东方明珠,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这些建筑极大地美化了城市天际线,它们与自然景观、邻近建筑高低错落,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白天,这些挺拔高耸的建筑轮廓就像跌宕起伏音乐节奏在律动;夜晚,高层建筑流光溢彩,霓虹闪烁,整个城市就像美轮美奂的海市蜃楼。高层建筑实现了建筑垂直方向的立体化发展,这使得建筑面积大大增加,节约了城市土地,这样可以把更多的土地开辟为公园和绿化场所,使得城市绿化率大大提高,净化城市空气,让城市实现生态化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高层建筑体现了多方面的科技美学价值。“科技美学是以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审美价值形态及其规律作为研究的对象,它是美学与科学技术的交叉学科。它肯定科学技术本身具有审美价值,科技美学由科学美学和技术美学两部分构成。”高层建筑本身就是物理学、力学、化学、材料学、数学、结构学、建筑学等科学发展的综合结晶,蕴含了极高的科技美学价值,显示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使得高层建筑的科技美学价值有了更高的提升,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价值,逐步地鉴赏科技美学。高层建筑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任意一种科学的发展都会引起高层建筑在内部构造或者外观形式上的改变。材料的改变会引起高层建筑整个材料及其审美价值的改变,玻璃材料和现代钢结构的出现使教堂从幽暗封闭转向了明亮开放,美国洛杉矶的水晶教堂就是最好的例证。整个建筑不再肃穆阴森,变得轻盈飘逸,晶莹剔透,甚至连砖石结构的钟塔也被玻璃塔所取代。可见科学美学散发着它非凡的魅力。技术是建筑发展的原始动力之一,高层建筑更是通过技术在其内部构造以及外观造型方面的运用,达到技术与造型的完美融合,展现新的美学价值。不同时期的高层建筑所展现的技术美学价值是与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相一致的。最早的高层建筑侧重于工程技术与建筑功能的运用,现代高层建筑极力表现技术在艺术创意方面的重要作用。当代高层建筑尤为强调人文环境,精神追求与科技的互相结合,这种技术美学价值包含了相当的人文精神和人为关怀。

3、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的负面影响。高层建筑既美化装饰城市,又使科技发展节节升高,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都有它的正反利弊两面性。我们在肯定高层建筑积极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高层建筑到了一定的高度,其节约用地将不会太明显,但是其造价将会成倍地增加,极其昂贵。不少专家学者对此曾提出过尖锐的批评,著名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就是其中一位,他对高层建筑的奢侈提出来强烈的谴责:“摩天大厦将永远是空想,它们永远是昂贵的,它们永远是额外的。在我们的时代当然能用摩天大厦的众多实例去庆祝文化,我们注视的生活方式由摩天大厦最好地表达出来了。摩天大厦在美国文化中有伟大的方面,但他们已经停止建造高层建筑了。”高度是高层建筑引以为荣的特征,同时也是它自身的一个弊病所在。在面对地震、飓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爆炸、恐怖袭击等人为灾害时,由于高层建筑内部构造极其复杂,再加上其内部容纳的人员多,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对人员进行安置和疏散,相较于底层建筑会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高层建筑美学发展的方向

“生态美学是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的崭新的存在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是一种新时想的审美的人生,一种‘绿色的人生’。”其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生态美学的本质特征是和谐,同样和谐也是高层建筑生态美学价值所在。这种和谐不仅包括高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也包含了它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和谐,并且要体现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未来的高层建筑将走向生态和高科技相结合的道路,将结合地域环境,实现生态化科技、园林化空间、仿生效益整体和谐的生态美学价值。现在很多高层建筑都建有空中花园,可以增加高空中的氧气供给,同时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减轻高层建筑中的热岛效应,达到最佳居住状态。在高层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它给人类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改善了居住环境,加大了绿化面积,美化了城市景观,并使得各种新技术可以很快地应用于实践中;但是这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虽然如此,我们对高层建筑还是应该抱着积极的心态予以肯定,用更新的技术让高层建筑走向生态高科技的方向,更好地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更好的生态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众多探讨美学的著作中,对于美的本质的解释倾向于关系属性方面。美,反映事物的一定特性,是指事物某方面的特性,如色彩、外形等,与人们意识和经验中诸多方面相吻合而激起人们内心的愉悦感。 美的形成需要依赖于事物的本身和审美者两个方面。

而在纷繁多样的建筑世界中,建筑的美首先体现在形式美,即“比例、尺度、均衡、统一、韵律与秩序”五大原则。然而,形式美只限于建筑形式本身外在联系,唤起人们思想上的共鸣要通过它的艺术形象。

“徽派建筑”的典雅、清秀、神秘,华贵、天人合一;自然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建筑形式,以其深远的文化思想内涵和特有的艺术气质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东方古代建筑文化的典范,这一艺术明珠的美学价值,影响着一代代的建筑师们。(图1)

正文

一、“徽派建筑”的布局、环境、造型、装饰、环保之美学价值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比较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最具特色的是传统民居村落,它从布局、环境、造型到装饰美化、环保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地域美学的特点。这里是古代越人的聚居地,中原士族大规模迁入,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交流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中原的“四合院”形式演变成为适应险恶的山区环境、既封闭又通畅的徽州“天井”。而山区木结构的房屋又易于遭受火灾,为了避免火势的蔓延,便又产生了马头墙。 (图2)

(一)徽派建筑群体布局之美

这与当时徽州的社会背景和地域环境密切相关。古徽州的封建宗法制度严森完备,为保持血统的纯洁性,抵御外族入侵,古徽州人聚族而居。风水文化观念认为村落的整体布局所勾勒出图形轮廓的寓意,直接关系着宗族的荣辱兴衰,从而决定宗法建筑物统一规划的必然性。徽州山多田少,粮食不足以供,建筑的统一规划有效遏制了耕地的肆意侵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确保家族繁荣的理想途径。这种聚族而居的群体建筑充分体现徽州人驾驭建筑全局的智慧和能力。(二)依山傍水环境之美

我国传统经典著作《皇帝宅经》总论的修宅次第法称:“宅以形式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本为毛皮,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1]这段话精辟地阐明民居建筑同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的亲密关系。

村落的规划选址遵循:前有朝山,后倚来龙山,有形为狮象、鬼蛇的山把手水口、河流。这既为了调节风力与温度、风向、湿度,形成温和气候,同时也是人们一种自卫防御的心理。故“徽派建筑”群体布局很重视环境,参考山形地脉,植被水域,或枕山跨水,或依山傍水,力求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融为一体,居家环境舒适雅致、静谧优美、如诗如画。(图3)

(三)造型,结构的空间对比之美

从美学角度来说,虚与实形成空间上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心理震撼,墙体越大,空间越小,这种心理反映就越大,反之,就越小。1)粉墙黛瓦一种民居天然之美,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错落有致,色调总是那么素雅清淡,很像一幅水墨画。徽派建筑的取材单纯,多为砖、木、石,都使用小青瓦.建筑师依据徽州人特有的美学意识,设计了灰白的色彩基调,这种单彩的构成,往往体现了更多层次的审美内涵。特别是几百年后的今天,经过长期的日晒、雨淋、风吹墙面上的白粉早已斑驳地脱落,从而出现一种冷暖相交的重复色,不同的光线、不同的环境都会给这白色的墙染上自己的色彩,虽然失去了白色的纯净和明朗,却因此产生了一种厚重的历史底蕴。2)马头墙(图4)马头墙又称风火墙、封火墙等等。这种高大的封火墙起着隔断邻居发生火灾的火源、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为了使封火墙具有艺术美感,设计师采用抽象手法,将其设计成昂首长嘶的马头。这种设计,显示了中国古代工匠在建筑上的高超技术。

3)巷道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通常各家各户建房时,比邻为壑,不肯与别人合用外墙。于是房屋之间形成一条条狭窄小巷;较大的村落中,近百条小巷形如迷宫相互勾连。(图5)

(四)居室的装饰之美

外观朴素几乎是所有民居所共有的特色,但在内部的装饰装修上,则并不是所有民居都如外观一样平淡、朴素[2]。民居在装饰方面有着大量精美的雕刻,包括石雕、木雕、砖雕则是徽州民居装饰艺术的经典与集中的体现,与建筑本身相得益彰。其手法和表现内容因不同的建筑部位各异。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漏窗、照壁、水池、花台、柱础、石狮、抱鼓石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凤、麒麟、仙鹤、雄狮、猛虎、大象、祥云、八宝、博古和人物故事、山水风景等。居室内的装饰与布置典雅、精致,取决了栖居者的文化修养及审美意识的程度,是徽式宅第的一大特色。(五)“徽派建筑”的节能环保之美

通过研究“徽派建筑”的艺术意识形态的发展及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不难发现,它的“天人合一”、“依山傍水”的总体规划思想;“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建筑单体形式;“天井”以改善室内小气候环境;“地孔”利用地气起到冬暖夏凉的天然空调效果及有效地利用当地的青石、黏土、石灰、山木材料等,与当今强调推广运用当地材料的环保、节能、节材思想是完全相符的,因而这种设计手法也是科学的、合理的。它代表着当时封建社会建筑规划及总体设计思想中的先进性,这与“徽商”的发展和儒学思想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二、“徽派建筑”的美学价值在当代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遗留的古建筑年久失修,光线弱,湿度大,隔音差,生活不便的矛盾日益突出,己经不能满足现代居住的要求。而对徽派建筑的保护、更新与创造,也在同时进行着。

万科第五园项目主打特色是现代中式建筑风格,在单体上,则充分吸取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如安徽的马头墙、北京合院的垂花门、云南的“一颗印”、广东的“镬斗屋”、江南的“四水归堂”天井院,再利用现代建筑材料及手法运

用,将传统与现代融合。通过空间、时间的对比和共性,在碰撞中寻求一种共鸣,从而形成一种打破时间、空间维度限制的全新建筑环境。在色彩上,采用素雅、朴实的颜色,穿插少许亮色,使整个社区给人一种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觉。(图6图7)

第五园的整个建筑风格不仅在文脉上与中国传统建筑一脉相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传统建筑的发展和变化上,既很好的保持了传统建筑的精髓,又有效地融合了现代建筑的精髓。白墙黑瓦简洁的外观和色彩很有意境的和谐美,营造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图8)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

徽派建筑应该因地制宜地有效借助美学理论的指导思想,紧跟时代和尊重历史,以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效结合,进行交叉、渗透、融合、创新,并创造出符合现代生活功能需要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的现代建筑。建筑设计中要正确处理好美学与科学性以及协调性之间的关系,充分实现建筑设计的文化内涵与美学效应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骆中钊,袁建君.古今家居环境文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9.

[2]王其钧.中国居民[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30.

[3]余治淮,余济海.皖南古村落•黟县西递•宏村[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4]余挺.贝老先生的第三条道路[J].世界建筑,2007,(4).

篇(3)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184-03

一、传统建筑类型概述

建筑是创建于地面上的物质实体,为人类带来最实在的功用,同时建筑亦是一件艺术品,它阐述人的生活理想和生活意义,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建筑表现人的尊严与相互尊重隐私的行为,展示人类的自信、意志、友情和憧憬。传统建筑美学的理论是以西方为中心,现阶段建筑的风格分类还是以西方为标准。

1.古希腊式。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主要对象是公共神庙。神庙建筑在风格上体现出明朗、宽敞、明亮的构想,四周的柱廊与入口是敞开的,供人进进出出,随意游览、休息,使人感到自由、无拘无束。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就是典型的代表,在中国这样的建筑相对比较少。

2.罗马式。罗马式建筑兴起于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是欧洲基督教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罗马式建筑线条简单、明确、造型厚重,其中有一部分具有封建权力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中国天津的老西开教堂是中国罗马式建筑的代表。

3.哥特式。哥特式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建筑风格之一。与罗马式建筑造型稳重的风格相反,哥特式建筑以“动”统贯全局,以垂直线条为表现形式,锋利的尖顶是其主要特征,是宗教情绪的集中体现。哥特式建筑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一方面基督教气息浓重,有一种宗教的狂热,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市民阶层的世俗激情。在中国的涠洲岛上就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它始建于1882年,主要取材于当地的珊瑚石块,兼以土瓦木材构筑而成。

4.文艺复兴式。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15世纪至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此种建筑,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以人体美的对称、和谐为审美基础。

5.巴洛克式。巴洛克式是与文艺复兴建筑同时期产生的建筑风格,它追求在建筑空间组合中产生复杂的明暗变化效果。上海外滩和平饭店就是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典型建筑。

6. 20世纪新型建筑风格。20世纪初,世界上出现了新型的高层摩天大楼。这些高楼以钢筋混凝土、钢材、玻璃、化纤为材料,采取与基本结构体系无关的建筑物内部空间分隔法,强调材料本身的质感和成比例的美,这种体现了建筑上的一种新的审美。

二、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比较

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的古代文明,也就造就了不同的各自经典的古典建筑艺术。古典建筑不仅是一种历史角度,还意味着特定文明发展中的产物。伟大的建筑不仅因为形式完美而永久具有其美丽,而且还可以揭示一个时代对建筑审美的内容和人类的发展,并且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和经验的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中西古典建筑艺术的不同上也有所表现。

1.使用主要建筑材料的不同。西方人很早时期就开始大量使用石头,且是建造巨大的单体建筑;中国长期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做法,因此将精巧的砖木结构推向了极致。埃及金字塔就是石头材料的典型的建筑物,仰视金字塔的角度,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石头堆砌而成,这样的用法影响了整个西方建筑史,反观中国紫禁城就可以完全明白中西文化的差异。

2.建筑分布和建筑面积的不同。西方的古典建筑多是高耸的和集中式的。著名的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起垂直高度有132米高,相当于四十层楼高,而中国的天安门才33.7米高,北海山顶的白塔也只有58.6米高。西方的集中式建筑就是多个单体建筑的相加,它的不同部分不仅有结构上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在内部空间上也是成为一体的。中国的古典木架结构主要依靠其平面组合上的灵活性,在水平面上发展起宽阔的建筑群,这从紫禁城的设计上就可以看出它是由许多建筑建立起来的一个统一体系的建筑群。

3.重要的单体建筑形制度的不同。西方建筑的主立面是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较窄的一边,它把人的视线与想象力吸引到纵深的方向,正立面突出的是门廊的柱式与山花,纵轴线与其屋脊平行,而中国建筑的主立面总是建设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较宽阔一面,刚好是垂直的,所以中国建筑的屋顶、瓦面、屋檐和门窗成了重要表现部位,让人在它面前体会一种宽广的情怀,且可视整个建筑的正面现象以及屋顶各种装饰。

4.建筑观念的不同。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天”是神居住的地方,也是每个善良的人的灵魂的所归,所以西方人在古典建筑中会去尽量感触天,贴近天,从而有比较浓厚的宗教的升天感。在中国虽然对天也是同样的感受,但是中国人在乎的不是要进天国,而是关系人们在天地之间的这一层人间怎么如何和谐、幸福地生活,甚至不谈论“死”的话题,从而更加突出中国古典建筑人世间的味道,形象也比较和善。

三、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

中国的古建筑的种类繁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亭、住宅等。

1.古城建筑。中国古代建城首先从战争角度去思考,是否坚固、是否有利于防守。比如南京的古城墙,这是中国现在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城池四周长33.5千米,城高平均12米,宽10米~18米。城墙是用特制巨型城砖筑成的,至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且城外还有外城,周长60千米,有18城门。而前面介绍的是内城,内城中最雄伟的就要算中华门,且十分险要。

2.宫殿建筑。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帝王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威严,满足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几千年来,历代皇帝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己营造宫殿,这些宫殿无不显示中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现保存下来完整宫殿建筑最著名的就是紫禁城,它是由10米高的红围墙围起来的,周长3 400米,城外是护城河。紫禁城分为前后两个大部分:前部称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命令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就是整个紫禁城的中心。紫禁城是中国宫殿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陵园建筑。中国古代陵园建筑,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建坟。从布局来说,都是在陵园的四周筑上陵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造角楼,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上建有门阙,还有石人,石兽的造像,给人一种肃穆和宁静的感觉。

西安附近是中国皇帝陵墓比较集中的地方,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很多王朝都定都于此。西安所在位置是关中,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渭河天然屏障,东有潼关,黄河天险。所以有很多朝代在这里建都,比如秦咸阳,西汉、唐等,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汉,唐都在这里建都,足以说明这里的地位。这里除了最著名的秦始皇陵外,西汉有11个皇帝的陵墓,唐朝有18个皇帝的陵墓。比如汉武帝的茂陵是西汉皇陵中最大的一座,同时有5个陪葬墓(卫青,霍去病墓就在其中),并且在当时有专门的官员管理陵园。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周围30千米,还有17座功臣的陪葬墓。

保存最完整的皇帝陵墓那就要算是明、清两代的皇陵。明朝皇帝陵墓就是十三陵,除明太祖陵在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其余皇帝皆葬于此。最著名的就是万历皇帝的定陵,将大明江山拖入了死胡同的昏君,花了七年的时间,在他只有20多岁的时候修建这耗费巨大的陵墓,其地宫可以说是十分完整的设施的地下房间,无积水,无石头塌陷,可以说中国建造地下建筑的典范。可又有谁估量过这背后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呢?

从建筑的角度来说,陵园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宏伟、最庞大的建筑群,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的建筑群。

4.宗教建筑。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最主要的宗教之一,它的影响范围极其广泛,而寺庙、佛塔、石窟被称为三大佛教建筑。这些建筑可以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中国兴建寺庙成风于南北朝时代。当时无论北朝的北魏政权还是南朝的宋、齐、梁、陈,特别是梁朝以佛教为国教,“菩萨皇帝”梁武帝尤为崇拜佛教,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写。拉萨布达拉宫是佛教分支喇嘛教的建筑,其特点就是佛殿高,经堂大,建筑物多因山势而筑,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表现出了藏传佛教的特色。

佛塔同样起源于印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因佛教传入中土,佛塔建筑也随着进入了中国,但中国却没有完全按照印度的风格来模仿建造,而是融入了中华民族自身的建筑艺术特点,包括亭台楼阁的一些特点,创造出属于中国自身独有的佛塔建筑。佛塔的意义不仅是放“舍利”之处,更多也有艺术表现在其中,从佛塔上的建筑可以看出每个地区、每个朝代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建筑理念。

四、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传达给旅游者是这些建筑作为一种旅游产业的产品,是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旅游者往往是通过建筑物的形式达到对建筑美学所包涵的历史文化、风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的欣赏和了解。建筑美学的文化性必须以建筑物为载体来表现,旅游者通过对于建筑美学的理解,从而补充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建筑美学把所在城市的人文历史及现实特点展示一览无遗,并以文化传递的方式,满足旅游者对于建筑所在地的生活阅历、文化素质等的精神需求,创造极具个性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环境,以此展示其丰富悠久的文化内涵,使所在地积累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富有文化韵味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创造一种独特的建筑美学特色,使建筑美学更好地融入旅游中来,营造独具特色且富有鲜明的个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旅游布局形式,使游人每到一处都有一种新奇的建筑美学体会,给人留下回味无穷、难以忘怀的印象。

建筑美学同时把握现代社会人们希望通过旅游去贴近历史、追求文化、增长知识、提高品位的心态要求,把建筑美学与旅游景观巧妙的结合起来,给旅游者带来的是一种震撼、一种惊叹,令旅游者感受一种境界的升华,在休闲中得到充分的精神享受。把历史建筑景观与建筑美学,通过设计在旅游景点充分展示,使人们在方便、舒适的条件下游憩,这正是建筑美学所体现的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不仅要体现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在搭配体现的辅助要突出个性、体现特色、合理布局,以迥然不同的风格提升文化高品位、工艺高质量。建筑美学作为一个概念,既要展现自身特色,又要借助衬托出强烈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时代脉动,从而使建筑美学为历史建筑景观增辉,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印象。

建筑美学在一些民族特色浓厚的地方,必须坚持独立民族风格的原则。梁思成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恰恰建筑美学的物质载体就是建筑,如果建筑失去了属于自己的艺术特性,那建筑美学就无法完全、真实的体现,从而更加显示了文化衰落乃至于消灭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美学的独特性与否是体现这个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建筑美学的概念相同,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体现其丰富多彩性。希腊体现古希腊的卫城建筑美学来表达雅典城邦国家时期的状况;埃及用金字塔的建筑美学来反映古埃及的法老制度;中国可以从紫禁城的建筑美学来读出皇权的至高无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中国独特的建筑美学恰恰应扬之所长凸显中国旅游的民族特点,让国外旅游者通过旅游中建筑美学的感悟对中国的文化加深了解。

综上所述,旅游中的建筑美学是旅游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这需要每个旅游景点拥有一个完整、适量、系统的建筑系统和建筑历史文化,针对旅游建筑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开发旅游过程中建筑美学的提升,从而提高旅游品质。在区域旅游开发中建筑美学能帮助景点设计有序的开发,提升独特的文化品位,避免抄袭别地的雷同,促进旅游的独特性发展。

建筑美学现已经开始慢慢被物质生活丰富的人们所重视,旅游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去把握其中对于建筑景观的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建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对客体对象的欣赏和单纯的视觉愉悦与满足,只有那些由主体的整个心灵选择出来的与自己类似和沟通的事物才能使人愉快而产生美,这也是建筑美学对于旅游的核心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乔修业.旅游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袁镜身.建筑美学的特色与未来[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张斌,杨北凡.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4]古慧平.现代建筑的美学特征[J].山西建筑,2001,(2).

[5]梁思成.梁思成文集: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6]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杨恩寰.建筑美学引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8][美]托伯特・哈姆林.建筑形式美的原则[M].邹德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9]沈福熙.城市和建筑美学[J].上海新建筑,2000,(5).

[10]曹利华.建筑美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

[11]王宗年.建筑空间艺术及技术[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12]王振复.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2]陈文君.中国旅游景区的主要危机及危机管理初探[J].旅游学刊,2005,(6):65-70.

[13]刘先觉.现代建筑论[M].北京: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The Value and Functional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in the Tourism

WU Hao

篇(4)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艺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任何一种艺术风格、形式的出现都是因其生产力发展而决定的,其审美方式的变化必然是因其表现手法的变化而出现,但上层建筑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艺术观念的创新反过来也影响着技术的进步,正是由于有了“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才会诞生西格拉姆大厦这样的摩天建筑,而摩天建筑的发展正是代表着资本主义的扩张,正是由于这些富有的资本家才使得建筑高度越来越登峰造极,而建筑材料的使用也越来越坚固耐用、越来越挑战着人类力学、美学的极限。那么,在这场革命性的运动中,有哪些美学价值、艺术观念值得我们来探讨呢?

一 装饰主义向构成主义的演变

现代设计运动之前,设计界装饰主义盛行,不论是哥特教堂上的彩画,还是巴洛克风格的房屋内部装饰,其装饰主义动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改变,可以说在包豪斯之前的设计思想、美学思想都停留在重装饰这一基础上,人们都认为繁琐的、矫揉造作的才是美的,华丽的才是高贵的,所以我们直到新艺术运动时期也还要用植物的花纹纹样来美化我们的室内设计、家具器物,甚至在地铁道入口的设计中仍然要使用金属结构来模仿植物的枝干、玻璃棚顶要模仿海贝,在设计哥特式教堂的时候,要采用大量的彩色玻璃绘制圣经故事,而在巴洛克、洛可可风格建筑中,装饰主义思想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如内部装饰精致的罗赫尔修道院教堂,它的圣龛上部天花,布满了用白大理石雕刻的飞翔天使,圣龛正中是由圣母和两个天使组成的群雕;圣龛下面是一组表情各异的圣徒雕像。而在法国巴黎卢浮宫中大厅的四壁及顶部更是挂着精美的壁画,雕刻了精细的浮雕。这种装饰主义、矫揉造作的美学观念一直到现代主义、立体主义的出现才被根本性地打破。

作为现代主义设计发源地的包豪斯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一.俄国构成主义、二.荷兰风格派、三.德国工业同盟,荷兰风格派提倡用单纯的色彩和几何形象表现纯粹的精神,而俄国构成主义在研究建筑时,把结构当成是建筑设计的起点,以此作为建筑表现的中心,这一点在现代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中已是必须遵循的定理,但在现代设计思想诞生之前的建筑设计或室内设计中却不是这样,构成主义的反装饰原则、理性主义原则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美学思想的丰富是起了极大作用的,而不论是俄国的构成主义还是荷兰风格派,亦或是德国工业同盟的那一批设计师,都有极强的艺术造诣,而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或室内设计,比如俄国构成主义与立体主义绘画和雕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康定斯基所著《论艺术的精神》是立体主义绘画的重要思想来源,而构成主义最有名的作品“第三国际塔”的作者塔特林在展出他的另一部作品《悬挂的木与铁的形体》的时候,设计了“构成主义”一词,作品和词都源于拼贴向三维的发展,这都源于塔特林曾参观过毕加索的工作室。

荷兰风格派在绘画方面又称为“新造型主义学派”,其代表人物即是风格派的领袖蒙德里安,其绘画宗旨是完全拒绝使用具象元素,一开始便追求艺术的“抽象与简化”,提倡平面、直线和矩形,色彩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和“黑白灰”三灰色,提倡几何风格,这些都是他们在设计建筑或室内家具时的指导思想。德国工业同盟的重要奠基人彼得贝伦斯曾在艺术学院学习绘画,曾关注维也纳分离派的探索,可以说这些设计先驱们的美学思想都与绘画或雕塑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绘画、雕塑、建筑或其他各视觉艺术门内之间必然有着强烈的互动,而这样的互动在那激荡的年代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火花,诞生了更为成熟的现代设计思想,直至影响世界。

二 为大众的设计

谈及现代主义思想不得不说的便是现代设计中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现代主义思想中极为重要的一点便是为大众的设计、为人民的设计,虽然现代主义在欧洲发展成了精英主义,而这种精英主义当拿到美国的时候却变成了大众的、为中产阶级服务的设计,要论及现代主义中民主思想的来源不得不提及当时的社会环境,那个时候的欧洲资本主义正在进行原始积累,贫富差距巨大、社会矛盾激烈,作为知识分子的设计精英们自然想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社会现状,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便是柯布西耶,在实践中便产生了形式上反对装饰主义、提倡几何化、标准化,而设计服务对象大众化的现代主义,这一设计思想不同于过去服务于上层阶级,例如哥特式风格的服务于教会,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服务于宫廷皇室,至少在名义上他们是希望以此解决社会问题的,虽然这一设计思想发展到最后却发展为设计上的精英主义。

三 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是现代设计思想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同时也是反装饰主义的、民主主义的,功能主义旨在提倡建筑或工业产品设计中重视设计的功能作用,任何一个设计构思都需要具备它的实用性,即装饰即是罪恶,在功能主义这一框架下,任何一个设计作品都需要保障它的功能及其用途得到充分的体现,不论是建筑还是工业产品,在设计的时候都要首先考虑设计作品的实用性,因此,装饰性也就被删除了,现代主义设计大师中的芝加哥学派领袖路易斯沙利文更是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思想,他说:“自然界中的一切东西都具有一种形状,也就是说由一种形式,一种外观造型,于是就告诉我们,这是些什么以及如何和别的东西区分开来。”他从这一思想出发,合理的使用材料,把最单纯的功能形态给予了他所设计的建筑物。而他的弟子赖特更是发扬了他的这一思想,赖特提出“形势与功能是一回事”(form and function are one),赖特认为功能和形式在设计上根本就没有完全分开,建筑的结构、材料、建筑的方法融为一体,合成一个为人类服务的有机整体,因此,赖特所强调的有机设计其实就是指的这个综合性、功能主义的含义。赖特在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几何图形,比如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等,总体上采用网格的方阵形式,加上各种抽象的细部处理,总是具有相当特殊的装饰效果。赖特努力在自己的设计和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找寻一种和谐的因素,设法使设计达到与自然的融合关系,取得和谐。

四 几何形态和立体主义

在现代主义之前的设计作品中,也许没有任何一个设计师会认为几何形态是美的,在大工业生产到来之前,人们也没有想到机器可以做出这么多这么有用的工业产品,若说在新艺术运动的时候工业产品设计中还有装饰主义的影子,那么在现代主义设计阶段则已经完全建立了抛弃装饰主义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几何形体、机器美学、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原则,而几何形态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艺术中的立体主义影响的,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叠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度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度空间的绘画特色。而这是大不同于之前的绘画的,可以说在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中处处都能找到立体主义的影子。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一次国际性的、影响极为深远的设计运动,这次设计运动发源于欧洲,而真正推广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是美国,因为在美国有着极为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而正是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催生了现代主义设计在全世界遍地开花,并改变了世界1/3的天际线,反思现代主义的美学价值有助于我们在设计中更加重视设计与艺术的关系,注重艺术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5)

关健词:高层建筑 美学 生态环境 

    建筑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她积淀着人类的历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人类在建筑艺术中表现了复杂多样的美学思想,并要求以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等建筑艺术语言,统一多变,主次分明,有和谐韵律的结构布局,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意境和风格。近年来,随着建筑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它的内容还在进一步扩大。当代建筑美学正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对建筑美感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成与发展等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它反映了当今建筑美学发展的新趋向。本文主要阐述了不同时期的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1早期的离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美国的芝加哥。作为当时的商业中心,芝加哥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城市的繁荣,人口的猛增,特别是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使得城市重建问题特别突出,为了在有限的市区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屋,高层建筑便首先在芝加哥出现了。目前较普遍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幢有现代意义的高层建筑便是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代

    这个时期的高层建筑造型特征是:体形较规整,在竖向划分为三段体顶部、墙身和基座;顶部往往设计成象征高直式教堂的尖顶或退台;顶部及外墙上采用大量的附加装饰,包括古典的线脚和浮雕;在墙身部分多为厚墙小窗和竖向体量划分的处理;而在基座部分,还往往保留了古典的壁柱及柱式。

2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大量兴建,并向超高层发展,继而在欧洲、亚洲、澳州及第三世界国家都相继出现许多高层建筑。形成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的兴盛时期:h。从二战到70年代中期,是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发展的繁荣时期。1974年建于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至今仍是世界最高的高层建筑之一,他的造型不仅反映了现代建筑的美学原则,也反映了其先进的结构特征,并力求创造独特的建筑上部造型和轮廓线,成为业主和企业在城市中易于识别的广告性标志。然而,由于现代建筑忽略了历史文脉,排斥装饰,过分强调工业化作用,到处出现的是工业化的高层建筑造型,而忽视了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3新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新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它在继承和发扬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的同时对现代主义的局限进行了改良、发展和完善。其坚持现代主义的理性和功能化,追求功能、技术与艺术的平衡,但却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重新诊释。这种设计思想表现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之中,功能、结构、设备、材料等因素的重要性比其他建筑类型更为突出。新现代主义在高层建筑立面造型上有很多创造性的发展和提升,高层建筑不再是简单的四方体,而往往是以抽象的儿何体或组合几何体,以富有形态、材料质感和色彩变化及结构美感的新视觉形象出现。

篇(6)

建筑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她积淀着人类的历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人类在建筑艺术中表现了复杂多样的美学思想,并要求以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等建筑艺术语言,统一多变,主次分明,有和谐韵律的结构布局,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意境和风格。近年来,随着建筑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它的内容还在进一步扩大。当代建筑美学正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对建筑美感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成与发展等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它反映了当今建筑美学发展的新趋向。本文主要阐述了不同时期的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1早期的离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美国的芝加哥。作为当时的商业中心,芝加哥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城市的繁荣,人口的猛增,特别是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使得城市重建问题特别突出,为了在有限的市区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屋,高层建筑便首先在芝加哥出现了。目前较普遍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幢有现代意义的高层建筑便是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代

这个时期的高层建筑造型特征是:体形较规整,在竖向划分为三段体顶部、墙身和基座;顶部往往设计成象征高直式教堂的尖顶或退台;顶部及外墙上采用大量的附加装饰,包括古典的线脚和浮雕;在墙身部分多为厚墙小窗和竖向体量划分的处理;而在基座部分,还往往保留了古典的壁柱及柱式。

2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大量兴建,并向超高层发展,继而在欧洲、亚洲、澳州及第三世界国家都相继出现许多高层建筑。形成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的兴盛时期:h。从二战到70年代中期,是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发展的繁荣时期。1974年建于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至今仍是世界最高的高层建筑之一,他的造型不仅反映了现代建筑的美学原则,也反映了其先进的结构特征,并力求创造独特的建筑上部造型和轮廓线,成为业主和企业在城市中易于识别的广告性标志。然而,由于现代建筑忽略了历史文脉,排斥装饰,过分强调工业化作用,到处出现的是工业化的高层建筑造型,而忽视了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3新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新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它在继承和发扬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的同时对现代主义的局限进行了改良、发展和完善。其坚持现代主义的理性和功能化,追求功能、技术与艺术的平衡,但却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重新诊释。这种设计思想表现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之中,功能、结构、设备、材料等因素的重要性比其他建筑类型更为突出。新现代主义在高层建筑立面造型上有很多创造性的发展和提升,高层建筑不再是简单的四方体,而往往是以抽象的儿何体或组合几何体,以富有形态、材料质感和色彩变化及结构美感的新视觉形象出现。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它们是近邻环境的一部分,并发展出多种对城市、对环境的认识理论。不同的理论也导致了现代主义对环境的不同处理手法。今天的文脉要求我们城市结构、文化、尺度、材料等广泛问题进行调查,以追求建筑在时空上的特定位置感和多种文脉关系,使工程与建设地点融为一体,创造特定的环境气氛。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现代主义对体形的关注正是对城市文脉的一种解释和认可。

4目前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每个时代的审美观都受到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深刻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正确认识科学美和艺术美的问题,又在一个新的层次上提出来。随着亚洲特别是环太平洋西岸地区在近二十几年来经济的飞跃和持续发展,高层建筑建造的重心已从美国转移到了这一地区,大量的高层建筑和摩天大楼在这里应运而生,可以说这里成为了新一代高层建筑的试验基地,在这些地域中,我国的上海浦东新区无疑是最新最辉煌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在我国的香港、广州等地,经济的腾飞也带动了高层建筑的发展,比如在香港建造的中环广场大厦、中国银行大厦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汇丰银行大厦等。日本也突破了地震的限制,建造了横滨里程碑大厦和东京都厅舍等高质量的建筑,韩国和新加坡也都掀起了高层建造的热潮。

篇(7)

    吊脚楼源于干栏建筑,但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干栏建筑。纯干栏建筑的基本条件是底层全部架空,但西南地区山高崖陡,可种植粮食的田地稀贵,当地人采用在斜坡上建造房屋,挖填部分土石方作为房屋前、后部地基,后地基作为建筑的地面承重部分,前地基上用木构架做穿斗式掉层的吊脚楼,产生的建筑底层前部地面上升为楼层,与后部地面齐平,这样半楼半地样式的吊脚楼由此形成。这种建筑样式适合各种坡度变化,缓坡地段,平面前移,楼面部分增大,地面部分减小,可以扩展楼底层空间,陡坡地段建筑结构相反,吊脚楼的楼地面比例亦随之调整,非常适合于不规则、起伏变化的山地地形。这种造型的房屋在占地、采光、通风、日照等诸多方面,非常适合西南地区的环境特征,历经沿袭,千年不衰。

    重庆吊脚楼内部结构功能一般为三段式划分:顶层作为储藏粮食用,因为通风,在温室潮热的气候条件下使粮食不易霉变,而且也使建筑的脊下木质构不会因潮湿而污损。底层一般作为堆放杂物用,有的地方甚至把底层作为饲养动物的场地,既通风良好,又保证二层空间的干燥。二层为家人生活起居层,在功能上很重要,它是全家活动和休息纳凉之用,作为款待亲朋乡友、谈天说地、观山望景之所。这种“三段式”功能分布,使吊脚楼在虚实对比上,相得益彰:一、三层较虚,二层较实。二层作为主要生活起居层,人的主要活动全部集中于此,与一、三层比较起来,较为封闭,产生了厚重感和沉实感。一、二、三层,无论虚实,在外观及内涵来看,合理、实用、适度。而在房屋结构的处理上,采取在两旁立帖中加柱和增加楼板的厚度,增强房屋的承重能力及稳固性。

    “降温、除湿、防雨、通风”是重庆地区的气候条件对民居的要求,吊脚楼取材于当地特有的松杉、杂木、山石、黄土,辅助泥、茅草、秸秆,依地形立以木桩,上置楼板为屋基,将前半间房屋托起,后半间凿崖为坪。房屋结构大致有穿斗式,捆绑式和土石墙搁檩式。木结构穿斗用料细巧,捆绑多用竹木,以竹篾、棕绳扎牢。围护结构多为竹编夹壁墙,双面或单面抹灰,构架采用较小杉木,直接在柱头上接承攘密栽成排架。墙壁围以木板、石板或竹笆抹以泥灰而成。屋顶材料也极为丰富,小青瓦、树皮瓦、泥顶、草顶等,所有建筑用材都就地取用,通气性能好,高湿度季节室内地坪不会结露,成为“可呼吸”的墙体和屋顶。

    克服气候与自然环境压力,促生了重庆吊脚楼民居的建筑样式,也造就了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形貌的个性、独特的造型美。

    二、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的“造型美”

    变化多姿的重庆吊脚楼建筑依山就势,顺应地形不损坏原始地貌,与地形地貌有机地融为一体。“或悬虚构屋,取‘天平地不平’之势;或陡壁悬挑,‘借天不借地”;或利用边角,加设披顶;因地就势,增建梭屋……”①山地地形的狭窄险峻,经过巧妙利用而成就了吊脚楼建筑造型的出挑错落之美。

    采用歇山式或悬山式屋顶,屋坡不大,却出檐深远,为了减轻视觉上的头重脚轻之嫌,屋顶的正脊在覆盖脊瓦时,两山头加瓦起翘,横向观察成为弧线,彰显了吊脚楼的流动与轻盈。“悬虚构屋”,底层吊脚架空,运用虚实对比,突出其“虚”,使本来造型轻巧的建筑,远远望去好像漂浮山间;采用穿斗式纯木结构的吊脚楼,不用一钉一铆,梁、柱、枋、板、椽、榫都是木材加工,屋顶覆盖小青瓦,外墙和隔断墙面采用竹编夹壁墙,两边用泥包裹,既减轻重量,节约空间,又能起到隔热保温效果,所用材料都是天然生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乡村气息浓郁。在外露的青灰色瓦顶、棕色穿斗式屋架梁柱构件和本白色的墙面,使得建筑体的整个色彩较浅,色调和谐,在视觉上清新淡雅。

    沿地形高低差层层布置而形成层楼盛宇的吊脚楼群落,依山就势,采取分街筑台、临坎吊脚等方式,形成起伏变化、表现力很强的轮廓线条和特有的建筑群体风貌,总体空间丰富,天际轮廓优美。

    重庆吊脚楼的单体、群落、总体空间布局,俯仰皆成图画。位于地势高处的建筑形成突兀俊俏,与地势低处的建筑相映组合,形成了“前后顾盼景自移”的动态美感,注重屋顶平面的造型与构图,配合地势低处的建筑,在前后顾盼之余,更错落成“高低俯仰皆成画”的立体美感。

    除与山体空间俯仰和谐,重庆吊脚楼建筑对环境的充分利用可谓“借景”之楷模:建筑周围之树、林、泉、岩壁、山石均不随意砍削、毁损,随坡就势的吊脚楼群,形成奇妙的线性道路空间,徜徉其间,步移景异。再加上吊脚楼的建筑色调保持建筑木材的原色,不施朱粉,乡土调浓郁,配合山林木石之自然光色,粗粝、朴实、古拙、豪放。曲折小径穿梭,道道涓溪流淌,建筑与自然,盎然生机。

    三、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形式美”文化组合之“方圆相胜”

    所谓“方圆相胜”,指的是建筑物在造型上直线与曲线的配合关系,尤其注重对曲线的强调。重庆吊脚楼的外部造型的最典型特征为“出挑”与“悬浮”,这种形式感来自建筑外观设计中对“曲线”的出色运用,而其更深层次的支撑则是中华传统文明中“儒道互补”的审美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居”有着与“生命”同构的意义,是对人身体的保护,也是人精神的传承之处。中华民族的“家国一体”、“家文化”都强调“家”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与教化。住宅作为“家文化”的具体承载场所,其意义乃祖先崇拜、族群文化的延伸,与传统文化对生命层层接续的融贯,息息相关。由此,中国民居的意义已经超越建筑实用性的层面,而与个体的“安身”“立命”融洽。

    儒家作为个体“安身”“立命”的文化宣传者,哲学上强调“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rd quo;之天道观,强调“阳刚”之美,政治学说则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强调整体的秩序和组织的严密性。几千年绵延的儒家思想,浸润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传统建筑方面,强调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结构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和教化性,注重建筑艺术对人伦道德审美内涵的表达,对建筑的规划布局、装饰陈设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地形气候的限制,重庆吊脚楼民居无法拥有平整广阔的土地,无法形成气势恢弘、空间多变、威严崇高的集中型和井然的秩序性,但从宏观上看,吊脚楼的造型,从屋顶、屋面到台基都是长方形与三角形的组合,这种组合的几何形体稳定庄重,除了保障结构的稳定,在艺术感觉中,端庄挺拔。

    如果说,儒家美学之“阳刚精神”奠基了重庆吊脚楼民居整体造型的坚固严整,“直线”造型形成了“实”的风格,那么,重庆吊脚楼出挑的飞檐,悬浮的空间感则是道家美学“柔性风范”的赐予。

    老子的《道德经》将万物根源的“道”特征描述为——柔性,所谓“柔弱胜刚强”中的柔弱之力是胜过所有强壮之物的根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②、“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功遂身退,天之道也”③、“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④。与儒家重视阳刚相反,道家强调一切“显白”背后之“隐喻”——“无”的力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⑤从人到地到天到自然,明确的存在形式越来越模糊,力量却越来越强大,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最强大的存在,是最幽深之处的存在。“水”在老子的思想中代表着力量、动感和创造,于是,在中国传统审美中,曲线、流动性、“沉虚感”成为有价值的存在。

    地理、气候等的共同作用,促生重庆吊脚楼建筑采用“不受形制”构造法则,无“堂屋”“厢房”的主次之分,跟坡靠坎,依曲而行,空间紧凑、开合随意,分割自然、布局灵活,在“道法自然”中千变万化。重庆吊脚楼单体的“出挑”之美,重庆吊脚楼群落的“错落”之美,重庆吊脚楼整体空间的“悬浮跌宕”之美,都在诠释着曲线、柔性之美所给予建筑的动感、韵律与节奏,用具象展示着道家自然观的逍遥虚静、淡薄自由、飘逸浪漫。

    四、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形式美”文化组合之“中和之美”

    在天道观上强调“阳刚之美”的儒家与在自然观上强调“阴柔之魅”的道家在审美思想上却统一于一个命题:“天人合一”。《尚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合。”《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认为,宇宙与人类社会的永恒存在,是秩序的力量,而秩序的表达方式是“和谐”;《道德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家认为,万事万物的外表千差万别,内里却统一于“道”的流变演化,宇宙的运动,大自然的美妙,就是在“道”的衍生下,事物间张弛有度的配合协作。儒家同道家,共同感受到“和谐”的动力。

    在“自然审美观”影响下的中华民族,在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中体会永恒性与规律感。儒、道传统,最美山水都被赋予了“中和之美”的特征,“中和美”的核心就是“和”——“美在和谐”。为社会创立“礼”制的儒家,添加“乐”的教化,形成“礼乐”的统一;以自然为师的道家,一方面追求模拟大自然的淡雅质朴之美,另一方面注重与自然山水环境的生态契合。“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对“和谐”的强调,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共同促生了中国传统建筑内蕴的气质与个性:雅致,平和,自然不造作,奇异不张狂;共同促生了中国传统建筑与环境的协作统一,营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氛围与意境。

    重庆吊脚楼建筑是自然环境“威逼”的产物,更是营造与大自然谐和共通之美的典范。“悬浮”于陡峭崖壁的楼体,高挑造型、昂首而立、浅淡色调、青山掩映。吊脚楼的色彩、形状、线条——独特“造型美”背后,流动性、节奏感、韵律美——“排列组合”方法的支撑,源自中华美学对自然美的崇尚,源自人的精神对大自然内质的提炼,源自大自然与人类精神对宇宙之“美”的共性探寻。

    自然不只是指户外的云、树、风暴、岩层和动物生活,而且还涉及它们的本性,事物内在、固有的东西,例如材料的本性或一种计划、一种情感、一种工具本性。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将“事物内在的、固有的东西”柔化成为“生命”,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所谓“阴阳五行”的自然观流转入人与万物的共性“生命”,而中国传统建筑更是将“生命”自然观发挥尽致。民间观念是“木吸收天精地气”,树木,是生命的象征;树木的四季变化,说明了生命的运动生长,是成长的象征。以“木”筑居所,寓意人的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与日俱生”。

    在符合中国传统民居选材、构造的基础上,重庆吊脚楼建筑的最大特色是诠释了建筑与自然的“中和之美”——与山水环境的生态共契。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阴阳五行学说逐渐发展为“风水学”被广泛应用,从建筑的选址与周围山川自然环境协调的宏观把握,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观体系。风水术将《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奉为经典,在风水师看来,环境的好坏在于“气”的聚合程度及“气”的吉凶,所谓“气吉,形必秀润、特达、端庄;气凶,形必粗玩、崎邪、破碎”。⑥而“气”又非单体之孤立,而是天、地 、人,人与环境的对应与统合。天地人作为统一整体之组成,生命的共融性决定了生命间的休戚相关。在中国古人看来,世界的“始基”不是岿然不动的实体,而是流转与万事万物的“气息”,是亦固定亦运动的存在,是“真实”与“虚幻”的凝合。

    重庆吊脚楼民居从“三段式”格局的“虚”“实”配合,屋顶、屋面、台基的端正与立体,楼体与崖壁的巧立配合,到色彩同山体的对照掩映,群落与大空间的俯仰成画,无不诠释建筑与自然环境的默契融洽。重庆吊脚楼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宫殿、神庙、园林,无法拥有细致规划、选址、设计、造型的充足空间与装饰,在苛严的自然条件下孕育形成的吊脚楼,其所呈现的是对严酷自然环境的回应,其所诠释的是融外在造型、内在组织、文化含蕴于一身的严整建筑理念,是对“形式美”的落实与拓展。

    注释:

    ①钟光《整旧如旧:重庆“吊脚楼”生命的延续》,《住宅产业》2004第10期。

    ②③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第八章,第九章,中华书局,1988年,第89页,第93页。

篇(8)

National elements aesthetic artistic value in modern architecture

Li Ya-nan

(Hebei Zhi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Handan Hebei 056000)

【Abstract】In this paper, research and interpretation on the aesthetic value of art combining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ethnic minority part of the creation of the modern build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traditional ethnic elements with modern architecture combination.

【Key words】Traditional ethnic elements;Modern architecture;Design;Use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大,传统民族元素在中国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然而由于相关设计人员设计理念落后,综合素质偏低,在进行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时盲目使用一些传统民族元素,不仅丑化了建筑外观,还使建筑与周围建筑环境极不协调,严重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应用意义。因此现阶段急需加强传统民族元素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探讨更为合理有效的应用方法和手段。

2. 中国传统民族元素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和文化形态,因此在中国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要结合本民族的生活习惯、、精神追求等进行特色性设计,而不是一味地效仿西方建筑设计。近些年来在中国建筑设计师的努力下,中国传统民族元素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概括来说主要表现在用形和用意两个方面。

(1)用形方面。

用形就是将中国传统民族元素中的图形信息,放置到现代建筑上体现出来,使其展现出一种新的视觉效果和精神内涵。用形是将中国传统民族元素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直接应用,是一种形象直观的应用手段和理念,具有极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但是这种方式对周围环境、具体建造工艺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只有各个方面搭配合理、组合协调,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和最大价值。通过对中国很多现代建筑的艺术设计调查发现,一些传统的造型、样式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被直接应用,比如建立于1958 年的上海经贸大厦,虽然使用了现代的玻璃幕墙和钢结构手段,但外形是参照西安唐代的大雁塔建造的。

(2)用意方面。

用意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感、思想因素通过一定的环境构成原理和组成方式,直接应用到现代建筑上,使其赋予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寓意、价值取向等。用意是一种间接的应用手段,多是通过对传统图案、造型、陈设的选择和布置来实现的。比如现代室内的中式装饰设计,通过古玩、字画等传统饰品的布设,使建筑室内环境不仅富有民族和地方文化神韵,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满足现代人的生活等功能要求。

3. 传统民族元素在不同建筑类型中的具体体现和艺术含义

3.1 公共建筑。

在公共建筑方面,各民族的民族元素不同,但主要都体现团结,包容的思想,其艺术特色也异彩纷呈,体现团结和包容的方式也各有千秋。建筑是艺术彰显其美丽的载体,是传承历史的物质依据,不同建筑风格体现着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不同风格的建筑同时也体现不同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特色。建筑是传统民族元素艺术特色的浓缩体,融合了传统民族元素的精华,公共建筑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建筑方面尤为体现传统民族元素,更具民族特色。建筑的特色是少数民族所喜爱和推崇的主要象征,公共建筑体现得淋漓尽致。

3.2 民居建筑。

(1)民居建筑主要以地方特色为主,适宜居住和方便生活为主要建筑目的,同时也具备兼容包并的特征,地方特色尤为浓厚。传统民族元素蕴含了民族艺术和民族特色,在其民族建筑建设中必然带有历史发展的色彩,所以民居建筑大多融合了生活、当地所推崇的民族思想以及等方面的传统民族元素。在现代民居建筑中也具备了上述特色,有的还更具古典和现代相互映衬融合的艺术特点。

(2)从大体上来看,民居主要以公共建筑为蓝本,发展其个性的建筑思维,在一个地方呈现出大同小异的特色。

4. 少数民族的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建筑的结合

(1)少数民族在建筑风格上极具艺术性,下面以现代建筑风格的侗族砖木结构住房为阐释对象。

(2)侗族木屋历史发展悠久,极具建筑特色,同时也蕴含传统民族元素。侗族木屋富有地方发展特色,传统的侗族木屋在其建筑史上具有不用一颗铁钉,不用一根铁丝,整栋建筑一木材构筑而成的特点。它从一层到三层全部以木枋相互勾连,木钉相互穿过木柱和木枋整体相互勾结而成,具有防寒、防潮,干燥的特点,适宜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的民居居住。

(3)而具现代艺术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群体更加迎合多民族杂居的一些乡村民居群体。以杉木为主的侗族木屋在我国西南地区不少民族杂居村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主要融合了历史发展的侗族木屋特色,沿革了侗族木屋的建筑特点,发展创新了多民族杂居的砖木结构式建筑风格,把传统民族元素和现代建筑风格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历史发展、审美风格、民族特色、民俗风情、现展思维等几个方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兼容包并的现代化建筑的艺术特色。比如贵州省榕江县寨蒿镇票寨村的民居群,建筑结构就以砖木结构为主,实现了侗族和汉族杂居的民居特色群。

(4)砖木结构建筑在其整体结构中第一层以砖结构为主,第一层呈现的是汉式建筑结构,墙以砖砌为主,混凝土与烧制红砖混砌而成围墙砌瓷砖,极具美观大方的现代化艺术效果,内墙一腻子粉粉刷而成,洁白防潮,也极具现代建筑的艺术风格。砖木结构建筑体的第二层和第三层均以杉木建筑而成,建筑主体以圆柱体杉木穿凿呈方形木枋斗拱互相穿连而成,建筑主要呈方形结构,建筑顶层一多条椽皮夹檩子,盖上专门烧制的瓦片一遮挡狂风暴雨,适合雨多而潮湿的西南山区。

5. 传统民族建筑中的人文艺术元素

在传统民族的建筑设计当中,也大量的运用了苗绣、蜡染、刺绣、银饰、面具、剪纸、原木艺术中的手法,如在鼓楼的图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运用了重复、渐变的手法。吊脚楼运用了虚实的手法,把底层架空,当然架空不仅是为了美观,祖先们首先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为防止野兽、蛇虫的袭击。在建筑立面雕塑当中也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对比的手法,也有很多写实的手法。在如侗族的门楼设计,作为迎宾送客之门。门楼的建造非常讲究,雕梁画栋,多姿多彩,比如贵州从江银谭的广场双鱼图腾,岜沙木楼古朴厚重的黑色,都体现了丰富的人文艺术元素。

参考文献

[1] 高阳. 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对传统装饰元素的运用[C].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民族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187~190.

[2] 王健. 浅谈近现代建筑传统元素的继承与发展[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0,(8):165~167.

[3] 牟建云,牟健慧. 略谈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建筑室内设计的启示与创新[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6).

[4] 李彩霞.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设计趋势[J].环渤海经济t望,2008,(8):62~63.

[5] 吴向东,蔡丽芬. 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地域性文化体现[J].电影评介,2011,(5):85~87.

篇(9)

吊脚楼源于干栏建筑,但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干栏建筑。纯干栏建筑的基本条件是底层全部架空,但西南地区山高崖陡,可种植粮食的田地稀贵,当地人采用在斜坡上建造房屋,挖填部分土石方作为房屋前、后部地基,后地基作为建筑的地面承重部分,前地基上用木构架做穿斗式掉层的吊脚楼,产生的建筑底层前部地面上升为楼层,与后部地面齐平,这样半楼半地样式的吊脚楼由此形成。这种建筑样式适合各种坡度变化,缓坡地段,平面前移,楼面部分增大,地面部分减小,可以扩展楼底层空间,陡坡地段建筑结构相反,吊脚楼的楼地面比例亦随之调整,非常适合于不规则、起伏变化的山地地形。这种造型的房屋在占地、采光、通风、日照等诸多方面,非常适合西南地区的环境特征,历经沿袭,千年不衰。

重庆吊脚楼内部结构功能一般为三段式划分:顶层作为储藏粮食用,因为通风,在温室潮热的气候条件下使粮食不易霉变,而且也使建筑的脊下木质构不会因潮湿而污损。底层一般作为堆放杂物用,有的地方甚至把底层作为饲养动物的场地,既通风良好,又保证二层空间的干燥。二层为家人生活起居层,在功能上很重要,它是全家活动和休息纳凉之用,作为款待亲朋乡友、谈天说地、观山望景之所。这种“三段式”功能分布,使吊脚楼在虚实对比上,相得益彰:一、三层较虚,二层较实。二层作为主要生活起居层,人的主要活动全部集中于此,与一、三层比较起来,较为封闭,产生了厚重感和沉实感。一、二、三层,无论虚实,在外观及内涵来看,合理、实用、适度。而在房屋结构的处理上,采取在两旁立帖中加柱和增加楼板的厚度,增强房屋的承重能力及稳固性。

“降温、除湿、防雨、通风”是重庆地区的气候条件对民居的要求,吊脚楼取材于当地特有的松杉、杂木、山石、黄土,辅助泥、茅草、秸秆,依地形立以木桩,上置楼板为屋基,将前半间房屋托起,后半间凿崖为坪。房屋结构大致有穿斗式,捆绑式和土石墙搁檩式。木结构穿斗用料细巧,捆绑多用竹木,以竹篾、棕绳扎牢。围护结构多为竹编夹壁墙,双面或单面抹灰,构架采用较小杉木,直接在柱头上接承攘密栽成排架。墙壁围以木板、石板或竹笆抹以泥灰而成。屋顶材料也极为丰富,小青瓦、树皮瓦、泥顶、草顶等,所有建筑用材都就地取用,通气性能好,高湿度季节室内地坪不会结露,成为“可呼吸”的墙体和屋顶。

克服气候与自然环境压力,促生了重庆吊脚楼民居的建筑样式,也造就了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形貌的个性、独特的造型美。

二、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的“造型美”

变化多姿的重庆吊脚楼建筑依山就势,顺应地形不损坏原始地貌,与地形地貌有机地融为一体。“或悬虚构屋,取‘天平地不平’之势;或陡壁悬挑,‘借天不借地”;或利用边角,加设披顶;因地就势,增建梭屋……”①山地地形的狭窄险峻,经过巧妙利用而成就了吊脚楼建筑造型的出挑错落之美。

采用歇山式或悬山式屋顶,屋坡不大,却出檐深远,为了减轻视觉上的头重脚轻之嫌,屋顶的正脊在覆盖脊瓦时,两山头加瓦起翘,横向观察成为弧线,彰显了吊脚楼的流动与轻盈。“悬虚构屋”,底层吊脚架空,运用虚实对比,突出其“虚”,使本来造型轻巧的建筑,远远望去好像漂浮山间;采用穿斗式纯木结构的吊脚楼,不用一钉一铆,梁、柱、枋、板、椽、榫都是木材加工,屋顶覆盖小青瓦,外墙和隔断墙面采用竹编夹壁墙,两边用泥包裹,既减轻重量,节约空间,又能起到隔热保温效果,所用材料都是天然生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乡村气息浓郁。在外露的青灰色瓦顶、棕色穿斗式屋架梁柱构件和本白色的墙面,使得建筑体的整个色彩较浅,色调和谐,在视觉上清新淡雅。

沿地形高低差层层布置而形成层楼盛宇的吊脚楼群落,依山就势,采取分街筑台、临坎吊脚等方式,形成起伏变化、表现力很强的轮廓线条和特有的建筑群体风貌,总体空间丰富,天际轮廓优美。

重庆吊脚楼的单体、群落、总体空间布局,俯仰皆成图画。位于地势高处的建筑形成突兀俊俏,与地势低处的建筑相映组合,形成了“前后顾盼景自移”的动态美感,注重屋顶平面的造型与构图,配合地势低处的建筑,在前后顾盼之余,更错落成“高低俯仰皆成画”的立体美感。

除与山体空间俯仰和谐,重庆吊脚楼建筑对环境的充分利用可谓“借景”之楷模:建筑周围之树、林、泉、岩壁、山石均不随意砍削、毁损,随坡就势的吊脚楼群,形成奇妙的线性道路空间,徜徉其间,步移景异。再加上吊脚楼的建筑色调保持建筑木材的原色,不施朱粉,乡土调浓郁,配合山林木石之自然光色,粗粝、朴实、古拙、豪放。曲折小径穿梭,道道涓溪流淌,建筑与自然,盎然生机。

三、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形式美”文化组合之“方圆相胜”

所谓“方圆相胜”,指的是建筑物在造型上直线与曲线的配合关系,尤其注重对曲线的强调。重庆吊脚楼的外部造型的最典型特征为“出挑”与“悬浮”,这种形式感来自建筑外观设计中对“曲线”的出色运用,而其更深层次的支撑则是中华传统文明中“儒道互补”的审美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居”有着与“生命”同构的意义,是对人身体的保护,也是人精神的传承之处。中华民族的“家国一体”、“家文化”都强调“家”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与教化。住宅作为“家文化”的具体承载场所,其意义乃祖先崇拜、族群文化的延伸,与传统文化对生命层层接续的融贯,息息相关。由此,中国民居的意义已经超越建筑实用性的层面,而与个体的“安身”“立命”融洽。

儒家作为个体“安身”“立命”的文化宣传者,哲学上强调“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之天道观,强调“阳刚”之美,政治学说则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强调整体的秩序和组织的严密性。几千年绵延的儒家思想,浸润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传统建筑方面,强调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结构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和教化性,注重建筑艺术对人伦道德审美内涵的表达,对建筑的规划布局、装饰陈设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地形气候的限制,重庆吊脚楼民居无法拥有平整广阔的土地,无法形成气势恢弘、空间多变、威严崇高的集中型和井然的秩序性,但从宏观上看,吊脚楼的造型,从屋顶、屋面到台基都是长方形与三角形的组合,这种组合的几何形体稳定庄重,除了保障结构的稳定,在艺术感觉中,端庄挺拔。

如果说,儒家美学之“阳刚精神”奠基了重庆吊脚楼民居整体造型的坚固严整,“直线”造型形成了“实”的风格,那么,重庆吊脚楼出挑的飞檐,悬浮的空间感则是道家美学“柔性风范”的赐予。

老子的《道德经》将万物根源的“道”特征描述为 ——柔性,所谓“柔弱胜刚强”中的柔弱之力是胜过所有强壮之物的根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②、“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功遂身退,天之道也”③、“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④。与儒家重视阳刚相反,道家强调一切“显白”背后之“隐喻”——“无”的力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⑤从人到地到天到自然,明确的存在形式越来越模糊,力量却越来越强大,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最强大的存在,是最幽深之处的存在。“水”在老子的思想中代表着力量、动感和创造,于是,在中国传统审美中,曲线、流动性、“沉虚感”成为有价值的存在。

地理、气候等的共同作用,促生重庆吊脚楼建筑采用“不受形制”构造法则,无“堂屋”“厢房”的主次之分,跟坡靠坎,依曲而行,空间紧凑、开合随意,分割自然、布局灵活,在“道法自然”中千变万化。重庆吊脚楼单体的“出挑”之美,重庆吊脚楼群落的“错落”之美,重庆吊脚楼整体空间的“悬浮跌宕”之美,都在诠释着曲线、柔性之美所给予建筑的动感、韵律与节奏,用具象展示着道家自然观的逍遥虚静、淡薄自由、飘逸浪漫。

四、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形式美”文化组合之“中和之美”

在天道观上强调“阳刚之美”的儒家与在自然观上强调“阴柔之魅”的道家在审美思想上却统一于一个命题:“天人合一”。《尚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合。”《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认为,宇宙与人类社会的永恒存在,是秩序的力量,而秩序的表达方式是“和谐”;《道德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家认为,万事万物的外表千差万别,内里却统一于“道”的流变演化,宇宙的运动,大自然的美妙,就是在“道”的衍生下,事物间张弛有度的配合协作。儒家同道家,共同感受到“和谐”的动力。

在“自然审美观”影响下的中华民族,在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中体会永恒性与规律感。儒、道传统,最美山水都被赋予了“中和之美”的特征,“中和美”的核心就是“和”——“美在和谐”。为社会创立“礼”制的儒家,添加“乐”的教化,形成“礼乐”的统一;以自然为师的道家,一方面追求模拟大自然的淡雅质朴之美,另一方面注重与自然山水环境的生态契合。“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对“和谐”的强调,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共同促生了中国传统建筑内蕴的气质与个性:雅致,平和,自然不造作,奇异不张狂;共同促生了中国传统建筑与环境的协作统一,营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氛围与意境。

重庆吊脚楼建筑是自然环境“威逼”的产物,更是营造与大自然谐和共通之美的典范。“悬浮”于陡峭崖壁的楼体,高挑造型、昂首而立、浅淡色调、青山掩映。吊脚楼的色彩、形状、线条——独特“造型美”背后,流动性、节奏感、韵律美——“排列组合”方法的支撑,源自中华美学对自然美的崇尚,源自人的精神对大自然内质的提炼,源自大自然与人类精神对宇宙之“美”的共性探寻。

自然不只是指户外的云、树、风暴、岩层和动物生活,而且还涉及它们的本性,事物内在、固有的东西,例如材料的本性或一种计划、一种情感、一种工具本性。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将“事物内在的、固有的东西”柔化成为“生命”,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所谓“阴阳五行”的自然观流转入人与万物的共性“生命”,而中国传统建筑更是将“生命”自然观发挥尽致。民间观念是“木吸收天精地气”,树木,是生命的象征;树木的四季变化,说明了生命的运动生长,是成长的象征。以“木”筑居所,寓意人的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与日俱生”。

在符合中国传统民居选材、构造的基础上,重庆吊脚楼建筑的最大特色是诠释了建筑与自然的“中和之美”——与山水环境的生态共契。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阴阳五行学说逐渐发展为“风水学”被广泛应用,从建筑的选址与周围山川自然环境协调的宏观把握,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观体系。风水术将《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奉为经典,在风水师看来,环境的好坏在于“气”的聚合程度及“气”的吉凶,所谓“气吉,形必秀润、特达、端庄;气凶,形必粗玩、崎邪、破碎”。⑥而“气”又非单体之孤立,而是天、地、人,人与环境的对应与统合。天地人作为统一整体之组成,生命的共融性决定了生命间的休戚相关。在中国古人看来,世界的“始基”不是岿然不动的实体,而是流转与万事万物的“气息”,是亦固定亦运动的存在,是“真实”与“虚幻”的凝合。

重庆吊脚楼民居从“三段式”格局的“虚”“实”配合,屋顶、屋面、台基的端正与立体,楼体与崖壁的巧立配合,到色彩同山体的对照掩映,群落与大空间的俯仰成画,无不诠释建筑与自然环境的默契融洽。重庆吊脚楼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宫殿、神庙、园林,无法拥有细致规划、选址、设计、造型的充足空间与装饰,在苛严的自然条件下孕育形成的吊脚楼,其所呈现的是对严酷自然环境的回应,其所诠释的是融外在造型、内在组织、文化含蕴于一身的严整建筑理念,是对“形式美”的落实与拓展。

注释:

①钟光《整旧如旧:重庆“吊脚楼”生命的延续》,《住宅产业》2004第10期。

篇(10)

在古代历史上,北部湾地区是岭南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和文化中心之一,汉代合浦郡对岭南文明进程影响深远。从秦汉到宋元,几乎每一次大的社会动荡,都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南迁。秦汉大批皇亲国戚和中原汉人南迁合浦郡,有“汉徙合浦”的史实记载,特别是南方丝绸之路,加深了中原文化与南方岭南文化的交流,极大的促进了具有南方典型特征的亭阁式建筑的产生,民族迁徙带来了中原的古典建筑形式。广西沿海地区古典亭阁式建筑的分布特点,以古代文化发达的合浦郡为主。广西合浦地区亭阁式建筑的基本特色是既保留古制,又有地域共性⑴。南方亭阁式建筑的形成,是中国南北方建筑文化交流的结果,其中的代表性亭阁式建筑有东坡亭,海角亭及大士阁等。

二、亭阁式建筑的岭南地域特征

(一)合浦郡亭阁式建筑的结构特点

亭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能典型反映中国文化艺术成就的一种建筑类型。南北方亭阁式建筑具有一定的差异。如北方多亭塔式建筑、南方多亭阁式建筑。南方人喜在亭式建筑纳凉,喝茶聊天,亭阁式建筑能有效挡雨,有一定的遮阳墙面,并能有效降低亭内的温度。南方沿海多风雨,亭阁式建筑的横向组合式空间,能有效解决此问题。亭阁式建筑东坡亭就采用了这种横向组合亭阁空间的形式,很好的解决了挡风遮雨的问题。其次,东坡亭具有遮阳降温的功能。南方高温天气多,亭阁式建筑在高度上一般比单亭式建筑高,因此在亭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阁的屋顶样式,增大的建筑高度采用竖向

空间叠加的方式,利用气压的原理将热气从屋顶的阁式建筑四面开通透式窗中散发,因而能使亭内空间相对凉爽。东坡亭的四周回廊环绕,既挡住了烈日的暴晒,又能在此回廊欣赏壁上碑刻。大士阁一楼全部采用立柱无护栏,利于海风通过时保护建筑不被吹倒,同时也能使阁内空间相对凉爽。呈现出南北方建筑文化交流的典型特征。

(二)合浦郡亭阁式建筑与国内亭阁式建筑外观上的对比

亭的艺术风格北方和南方有所差别。北方的亭檐厚实,翼角和缓,南方则亭檐轻灵。合浦郡亭阁式建筑比北方地区的亭式建筑高一些,具有双层屋顶叠加的独特形式语言,外形灵秀多变,翼角高耸,与北方的亭式建筑外观有很大的不同。合浦亭阁式建筑外形相对更加形式丰富,建筑形体更高更富于立体感,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地域文化特征。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邓其生教授认为,岭南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一种特殊地区性建筑文化,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是由于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历史人文哲理思想和民俗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促成的。我们通过历史建筑的个案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历史建筑同时需要生活在此的居民一同努力。m当下城镇化大发展中许多古建筑和历史环境都受到了破坏,但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完全否定过去,尊重自己的历史往往是更现代化的做法。

三、亭阁式建筑的美学特征

(一)组合式建筑空间形态

亭阁式建筑是在亭式建筑单体空间基础上,发展出的一个新的组合建筑类型。其最大特色是亭与阁的建筑内外空间重叠组织形式,这种空间组织形式使亭的形象更加丰富,本身既是景观又可以观景,既有功能性又有美学方面的价值。合浦三座代表性亭阁式建筑,均具有亭与阁建筑形式的空间组合。合浦郡亭阁式建筑与国内亭阁式建筑空间上的形态又都有所不同。合浦郡亭阁式建筑具有通透式多层围合空间的组合式空间形式和灵活多变的建筑空间特点。人们常用“亭台楼阁”来形容中国建筑的类型丰富和形态之美,亭一般为开敞性结构,有顶无墙。早期阁与楼有所区别,楼指重屋,在建筑群中处于次要位置,阁指下不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平面呈方形,两层,有平座,在建筑群中居于主要位置,后来阁与楼互通,无严格区分,轮廓线完整,甚有可观性。阁多为四坡顶的房子,四面均开窗。亭阁式建筑通过多个空间重叠,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相互连接和配合的建筑特征。亭与阁的建筑形式空间组合极具建筑空间结构美,亭阁式建筑的墙体结合了亭式柱子的通透性与阁式建筑半通透性,墙体的墙面多采用中央开通透式大景窗的形式。亭阁式代表建筑东坡亭与海角亭均运用了这种组合墙体形式,将建筑与周边景观产生交流,相映成趣。而大士阁运用的是亭与阁空间的竖向叠加,形成二楼的阁楼空间。亭阁式建筑的横向与竖向空间的巧妙结合,既能挡风壁雨,又具有遮阳降温的功能。这种组合式建筑空间形态由内而外对亭阁式建筑的造型产生了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原传统亭阁式建筑在岭南地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合浦亭阁式建筑内部空间自由、流畅、开敞的建筑特点。合浦亭阁式建筑具有很强的文化地域性,是当地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地理特征在建筑方面的反映。其中大士阁在建筑学上有很大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巳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建筑。

(二)结构类型与形制布局

合浦亭阁式建筑的形制兼有中原传统古典与南方岭南地域性的特点。东坡亭具有古代亭阁式建筑的传统形制,建筑为单檐歇山顶二进亭阁式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分前后两进,环以回廊,建筑面积约210平方米。第一进为别亭(长春亭),面阔7.1米,深6.8米,檐口高4米,单层歇山式。第二进为主亭(清乐轩),进深9.55米,面阔15.8米,为重檐歇山式,上檐口高6米,主亭正门上方悬“东坡亭”三字大匾额。主亭与别孕两侧山墙各有对古朴的大圆窗,主孕正面主墙上还开有两扇方形大木格花窗,亭四周回廊相通,使建筑在平凡中透出几分不俗的气势;海角亭为重檐歇山顶砖木结构亭阁式建筑形制,分前后两进,第一进为海角亭门楼,门楼正中为大园拱门,两旁为园拱身门,屋檐为两层砖砌叠涩莲花托构成。第二进为海角亭的主体建筑,平面呈方形,面阔10.5米,进深10.6米,占地面积约111平方米,前后敞开,左右墙对开月洞窗,10根方形砖檐柱与围栏构成回廊,台基二层,前、后台阶三级,均石砌m;大士阁由两座两层亭阁式建筑组成,前后亭相连通,上层阁楼式,下层无围栏敞开式。全阁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大木构架,大木构件全部用南方铁木,由36条根柱子支撑,柱基为雕刻宝莲花的石垫,梁柱纵横交错,全用榫卯或穿枋连结。角柱、柱头、梁架、托脚、攀间、出檐等部位建筑手法有宋元时期建筑遗风,建筑布局精巧,结构严密。合浦郡亭阁式建筑与国内其他地方的亭阁式建筑在装饰上也有所不同。合浦郡亭阁式建筑装饰主要表现在中原建筑样式与岭南广府式建筑的结合,建筑装饰上多采用广府式建筑元素,呈现出建筑发展与变化的关系。建筑构件细部上表现为墙身柱身装饰以中原传统为主,而屋顶是以岭南广府式装饰为主,结合具有地域功能性特点的窗花。如东坡亭别亭屋脊中部彩塑双凤朝阳,两檐角置狮子抱绣球,主亭屋脊彩塑二龙戏珠,双鳌对峙,左右檐墙各有古朴的木制花窗。

(三)建筑的意境美

合浦三座亭阁式建筑的建造非常讲究意境美,在观察感受和情感色彩上传承了中原建筑美学思想,均具有中国传统的意境美。同时三座亭阁式建筑还具有纪念性的功能及休憩性的功能。东坡亭是为了纪念苏东坡而建,具有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美学特征,建筑空间随步移而景致;海角亭是为纪念先贤孟尝、苏轼而建,海角亭兼“候潮”赏景,向为我国古代“海角天涯”地理概念的象征,极具环境意象美学特点,从自然的“物境”,经过文化艺术加工,上升到艺术美的“情境”,再通过触景生情,达到理想美的“意境”。按陶弼所诗,北宋海角亭与“还珠”史迹关联,元代官员范椁“访郡耆老,讲求还珠故事”。佥曰:“海角有亭为此设也”于是重建海角亭。均说明了建亭为凭吊东汉合浦郡太守孟尝“合浦珠还”事迹大士阁最初是为抗击倭寇侵扰而建。明初倭寇经常袭扰我国东南沿海,明王朝廷为防御倭寇,便在永安城建“千户守御所”,并在城中央建造大士阁以便于防守了望,符合中国传统登高望远的美学思想。阁上还供奉了观音大士,于是一阁两用也成为合浦大士阁的一大特色。W中国古亭的建造总是能使人在细腻的观察中和情感色彩的追求中,达到一种物我交融的“意境”境界。正如苏东坡《涵虚亭》诗云:“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这正是亭阁式建筑的真实写照。

四、亭阁式建筑的文史价值

(一)建筑的历史文化印记

唐宋以来中原人士常被贬来广西与海南岛等偏远地区任职,期间有文化交流的因素,也有思乡的情节,东坡亭与海角亭建筑的产生无不与流放有着关系。亭的内涵可概括为人们对自然景物的赏知与赏美,对文化艺术的传承与追求,对伟大人物、英烈模范以及千古传颂的历史事件的纪念、敬仰与赞颂等。合浦县的东坡亭是人们敬怀苏东坡的一个历史建筑物证。苏东坡曾有两次广西行,留下了梧州苏山、腾县访苏亭、北流景苏楼等历史建筑。相传苏东坡于宋元符三年(1100)在合浦时住清乐轩,写了《雨夜宿净行院》、《记合浦老人语》等诗文。后人为纪念他,在清乐轩故址修建东坡亭。据《合浦县志》记载:东坡亭"始建于何时失考。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重建。道光、咸丰、宣统年间又经过几次修建。1944年再在旧址重建。亭内外镶有许多碑碣,碑碣书体楷、草、隶、篆俱全。亭的正面壁上有一幅苏东坡阴纹石刻像,在东坡像上方有"仙吏遗踪"四字。而另一座亭阁式建筑一海角亭则更多的体现了中原人士的思乡之情,海角亭也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标志。明人陈崇庆在《海角亭》讲到:“习闻海角共天涯,此日登临望转赊。青草寒潮迷极浦,苍山斜日拥晴沙。”海角亭是为纪念东汉永建年间在合浦任太守的孟尝而建,有“合浦珠还”的典故。始建于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距今巳1000多年了。经宋元及明朝成化、嘉靖年间多次迁建,至隆庆年间迁于现址。元代海南海北道肃正廉访使范椁《重建海角亭记》载:“钦廉僻在百粤,距中国万里而远,郡南皆岸大洋,而廉又居其折,故曰海角也。”

(二)诗文、匾、楹联、绘画与雕刻

上一篇: 计算机硬件就业 下一篇: 城市管理创新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