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嫁接技术培训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10 10:07:36

苗木嫁接技术培训

苗木嫁接技术培训篇(1)

中图分类号 S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192-01

1 苗圃育苗的新技术

1.1 工厂化育苗技术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现代工厂已经逐步实现了苗圃育苗的规模化、专业化,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温室操作系统以及生物控制系统等方式培育幼苗,极大地促进了苗圃育苗技术的发展。当前,工厂育苗主要采用的是组织培养的育苗技术。这种育苗技术采用无菌操作培育幼苗,通过选取泥炭、珍珠岩等轻质材料作为育苗基质。在育苗的过程中,将这些基质放置在特制的育苗盘里,通过将要育苗植物的一个离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分解成若干个小的植株,以便于这些植物快速生长[1]。这种育苗技术要求对室内温度、营养液以及培育时间等进行精细化的控制,确保培育对象能够在温室内一次性发育成苗,生长成为全新的苗圃体系。这种育苗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将基质放置在育苗盘中,所以幼苗成苗的时候都是1盘1株、1盘1苗,苗圃幼苗的根系与育苗盘错综交杂在一起;幼苗的形状多是下小上大,类似塞子的形状,也被称为“塞子苗”。随着社会对苗圃的需求大增,工厂化育苗技术正逐渐成为育苗商业化生产的主力手段,对培育和推广育苗技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容器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就是采用将基质放在容器中的方法培育种苗,这种苗圃育苗技术也是现代化的育苗技术手段,其成材的周期较短,对于提高育苗的成活率以及苗圃的产量、促进育苗技术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容器大小的不同,在采用容器育苗技术时多会根据苗圃规格的不同选用荫棚区、4.55 L容器育苗区、9.09 L容器苗区、22.73 L容器苗区以及31.82 L容器等,还可以选择塑料薄膜作为育苗容器。容器规格的选择多是从环保、节能的角度考虑,这样有助于根据苗圃规格的不同进行合理灌溉,如高位灌溉、低位灌溉、滴灌和雾灌等方法。而且,容器内的介质多是采用松木、杨木等树木的碎末,增加控释肥,既有助于苗圃保温,也能最大程度地吸收营养物质,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容器育苗需要精确配制好营养液的浓度、严格控制温室的温度,才有助于幼苗的茁壮成长。此外,由于幼苗全是在容器中被培育出来的,这样非常有助于幼苗被运输到栽培地点,减少了运输过程中对幼苗的伤害,还可以减少栽培时对幼苗根部的伤害[2-3]。因此,这种苗圃育苗技术正逐渐被工厂或园艺工作者所采用。

1.3 高位嫁接育苗技术

所谓高位嫁接育苗技术就是指把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在砧木上进而培育树冠的育苗方法,这种苗圃育苗方法适用于培育大规格的林木,多是高度为2~3 m的树木,例如砧木和乔木等种类。由于这些树木规格大、高度高,对其进行嫁接能够迅速地发挥出林木的绿化、美化功能,快速形成大片景观,实现高位嫁接育苗的目的。以往在大型树木育苗的过程中,由于采用播种、埋条等育苗方法过于繁杂,育苗的周期也较长,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采用高位嫁接的育苗方法可以大大缩短育苗培育时间,提高幼苗的出圃数量,缩短育苗周期,增强林木的观赏性。例如,金叶女贞和红叶石楠的树叶都比较艳丽,非常适合作为园林景观使用。但由于这2种林木都是小灌木,高度较低,不进行适当改良就无法在园林中使用。而通过高位嫁接的技术方法,将大叶女贞、小叶女贞和楠木类乔木作砧木,在3 m左右的高度嫁接金叶女贞和红叶石楠,可以使金叶女贞的高度达到园林景观的需要,再加上其本身树叶的艳丽色彩,非常适合作为园林绿化、美化的树种。

2 苗圃育苗新技术的推广措施

2.1 夯实苗圃的育苗技术

苗圃育苗技术的推广必须首先完善育苗技术,避免林农在培育过程中失败,打击其采用该技术的积极性。首先,推广部门要多次试验育苗技术是否成熟、育苗成活率的高低以及育苗周期长短等问题,保证育苗技术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有方法可依;其次,要选取不同地区进行试验,在育苗的试验过程中发现土壤、环境、气温以及水分等对育苗成活率的影响,进一步夯实育苗技术。最后,推广部门要定期到推广地点走访调查,及时解决林农在育苗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将育苗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他们,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加强对林农的技术指导与培训

育苗技术的推广最重要的是让林农掌握育苗的技术,明确每一环节的操作步骤,控制好苗圃培育所需要的温度、水分以及肥料等。因此,一方面,推广部门要加强对林农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育苗技术。推广部门可以选取本部门的育苗技术专家,为林农讲解育苗的注意事项,手把手地传授育苗技术,确保他们对育苗技术都能掌握到位;考虑到林农的知识文化水平有限,应将高深难懂的技术原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让他们理解,减少他们对育苗技术较难的顾虑[4]。另一方面,定期组织林农进行培训。培训的目的既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林农的育苗技术,又是为了解决他们在育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技术专家的讲解,解决他们所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育苗的成活率,促进育苗技术的推广达到理想的效果。

2.3 加大育苗技术的宣传工作

苗圃育苗技术的推广离不开定期的宣传工作,只有让市场先了解这项技术,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尝试这种育苗技术。首先,育苗推广部门应通过网络、报刊、电子广告牌等方式加大育苗技术的宣传工作,有意识地在园林集中的地区或者农村地区加大宣传的力度,促使更多的人了解苗圃育苗的新技术。其次,推广部门应努力争取政府的支持,考虑到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新技术,争取政府能够多给予一些政策优惠,诸如减少育苗技术企业的税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协助企业建立与林农的沟通工作,共同将这一能够为社会和林农带来巨大福利的工作做大、做好。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园林市场需求的增加,农林技术的进步,苗圃育苗的培育方法日益多样,育苗的质量和效率也在逐步提高。这既增加了林木的可观赏性,促进了林业市场的繁荣,又提高了苗圃培育市场的经济效益[5]。成熟的苗圃培育技术需要加大推广的力度,使这些技术早日被更多的从业人员所掌握,提高育苗行业整体的竞争力,推动苗圃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4 参考文献

[1] 倪群鸣.棉花水育苗技术示范推广在湖北取得成功[N].湖北科技报,2006-08-18(B02).

[2] 湖南省农业厅.湖南农大推出棉花水浮育苗技术[N].农资导报,2006-06-06(A10).

苗木嫁接技术培训篇(2)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174-03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称普通教育、自由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种理念,它是高等教育领域针对专业主义教育和职业主义教育而产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1]1828年美国耶鲁大学在《耶鲁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general education”一词。大学通识教育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知识,也能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科学、技术、道德等各方面的素养。[2]目前普遍认为,高等教育的重心及真正的专业教育已上移到研究生阶段,本科教育主要为研究生教育奠定基础。[3] [4]我国应用性较强的农业院校及地方院校多数采用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5]华南农业大学是我国南方省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类大学之一,以农业为特色,专业覆盖农、工、理、经、管、法等7个学科门类。长期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着力开展非农专业本科生农业知识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研究。本文就华南农业大学苗木繁育技能训练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指出农事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课程设置背景

华南农业大学历史悠久,学校秉承“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以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的理念,围绕农林实践教育的核心,为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多层次农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于2013年5月成立了农事训练中心。该中心围绕华南农业大学多层次人才教育培训目标,模拟建设与农林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现场职业环境,开展农林业通识性生产基础知识普及教育,全面丰富学生的农事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农事实践技能。学校农事训练中心下设7个训练站,包括农学训练站、林学与园林站、园艺训练站、农事教导与服务站、资源环境训练站、动物养殖实训站和植物保护训练站等,依托训练站对全校本科生开展为期一周的农事训练通识教育。[6]

二、苗木繁育技能训练课程设计

苗木繁育技能训练是林学与园林站农事训练课程的一个模块,该课程面向全校本科生,自2013年9月开始,已经对车辆工程、音乐学、电子类、应用化学、物流管理、经济学、动物医学、法学等19个非农专业本科生开设,8课时,3780人次参加。苗木繁育技能训练依托现有的苗圃、温室等科研教学条件,以将森林培育、林木育种等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苗木繁育技能训练通识教育。

(一)基础理论讲授

苗木繁育相关基础理论是苗木繁育技能训练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能让学生学习到开展苗木繁育过程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进而能够树立科学育苗的意识,并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实现苗木科学、高效的繁育。讲授的苗木培育理论基础,包括苗木种类、土壤耕作、苗圃除草、施肥技术,播种苗培育、无性繁育(扦插、嫁接、组织培养)以及容器苗培育等方面。可参考的书籍资料包括各种育苗教程,专著以及各项国家、行业、地方技术规程等。笔者建议参考孙时轩主编的《林木育苗技术》、沈国舫主编的《森林培育学》、张志毅主编的《林木遗传学基础》、湖南省林业厅起草的地方标准《马尾松播种育苗技术规程》等。

(二)实际操作训练

1.训练内容设置

训练内容包括播种育苗、营养繁殖中的扦插与嫁接繁育技术、容器育苗。播种育苗是指利用种子来进行繁殖,播种苗具有父本、母本双亲的遗传特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强,采集、贮藏、运输方便。营养繁殖是利用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再生能力繁殖新植株的方法,扦插和嫁接是营养繁殖的两种主要方法。

2.小组分配模式

一般而言,采用6~8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为宜,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有团队意识,合作完成各个项目,同时也可以更好利用有限的苗圃地,更好的实施训练。

3.实例1:苗床播种育苗训练

用种子播种繁殖所得的苗木为播种苗或实生苗,由于播种技术较为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大量的苗木或嫁接繁殖用的砧木,在苗木繁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实际操作训练中需要让学生们了解这项繁育技术。播种育苗步骤包括整地、苗床土壤处理、播种。在本课程中,主要让学生们进行整地,做床,进行播种,练习撒播、条播、点播三种播种技术。选用小粒种子练习撒播,将种子均匀的撒在播种的苗床上;条播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播种方法,适用于各种中小粒种子,按照一定的行距,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播种沟中,以南北向为好,播幅选3~5厘米,行距20~35厘米;点播练习即选用大粒种子按一定的株行距将其一粒一粒的播在苗圃地上。

4.实例2:苗床扦插育苗训练

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在农林业生产中,不同植物扦插时对条件有不同需求。为了让非农本科生了解及能够掌握扦插基本技术,本课程设计让学生在沙池中练习扦插,包括整地、建高床、制穗、扦插等过程。

5.实例3:容器育苗训练

容器育苗因其成活率高、发根快,也可进行机械化或工厂化育苗。本内容可让学生了解容器苗所需基质以及常用配比,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采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5:3:2的比例进行混合作为基质,进行容器苗育苗操作。

6.实例4:嫁接繁育训练

嫁接是目前很多经济树木常采用的一种繁育方式,因此,在本课程中,也希望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嫁接的操作步骤,在实际操作中,主要让学生练习枝接和芽接。

7.课程考核

课程采用“实习评分+小组汇报”综合考核方式,其中实习评分占70%,小组汇报得分占30%,此外可根据学生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创新性见解及具有创造性的技术改进等给予加分。值得注意的是,课程考核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1)考核学生课程内容的完成及对各个操作项目基本技术要点的掌握;(2)对学生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学习和实践做出中肯的评价和鼓励;(3)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培养独立操作和团队协作并行的能力,培育其创新性思维。

三、苗木繁育技能训练课程施教效果

对于学生来讲,丰富知识储备,开拓自身视野,从各个领域充实和武装自己,才能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自己的专业课程,也有必要对基本的农业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学校专门开设的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为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农意识,爱校意识。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感情,加强专业劳动技能的训练,增加对农作物生产的感性认识,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等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作用,对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加强组织性、纪律性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与建议

因教学资源所限,农事训练中心课程内容繁多,课程安排十分紧密,上课人数多,如何让学生在短暂有限的时间里既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完成好实际操作,对任课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因而需要不断实践、改革和创新。苗木繁育技术实践课程开设以来,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缺乏衔接性,每个班级的农事通识教育历时1周,基本上半天或1天上一个模块内容,但模块与模块之间缺乏内在逻辑和联系,因而各模块之间缺乏紧密的衔接;(2)农事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学生多,教师少,师生数量比例失调,同时授课老师本身也有专业课程教学压力,相互叠加,任务繁重,影响了教学积极性;(3)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扦插、嫁接、播种是目前林业生产上用得比较广泛的繁育技术,对农事教育来说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但是由于上课的学生都是非农专业学生,他们对农林的了解较少,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少学生是为获取学分而选课上课,教学课堂上缺乏互动。

为了更好实施对非农专业本科生的苗木繁育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

1.规范课程设置,建立林木育苗相关的通识性生产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模式,包括:(1)理解1个基础(苗木培育的基本理论);(2)掌握3种方式(容器育苗、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3)构建和优化课程配置模式(实施先理论,次示范,再操作,后评价的授课模式,使学生将“育前准备、育中技术、育后管理”等环节有机结合)。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懂理论、熟技术、会育苗、育好苗”,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多、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将林业苗木繁育理论和技术普及至每一个华农学生,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基础常规的育苗知识并得以实践。

2.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提高实训质量。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实践教学教师在素质要求、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上与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有很大区别,应针对岗位特点,实施有效的考核和管理,调动实训教师的积极性。如果教师们只关心自己的研究课题,而在考核制度硬性要求下应付教学任务,我们的本科教学也很难有成效。另一方面,转变学生对通识课程仅仅是混学分的“水课”这样的认知态度也很重要,这就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加强通识课程的重要性宣传。诚如密西根大学原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博士所说:“尽管难以给通识教育下定义,它的实现也极具挑战性,但这难以捉摸的通识教育的目标可能依然是使学生为终身学习和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的最好途径。”[7]

[ 注 释 ]

[1] 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27-28.

[2] 郡彬华,谢黎智.通识教育的内涵辨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6):17-18.

[3] 刘铁芳.大学通识教育的意蕴及其可能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2(7):5-6.

[4] 李泽民.关于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4):47-50.

苗木嫁接技术培训篇(3)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081-02

1林木种苗生产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重要的物质基础,是营林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当前,随着兰坪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林果基地建设和特色林产业、澜沧江流域(兰坪)生态修复等各项工程的全面实施,对林木种苗提出了巨大需求。2012年全县共完成核桃种植面积10.74万亩,种植面积中80G实现了规范化种植,有成片样板林2.6万亩。全年使用苗木292.7万株,其中,林果基地建设用核桃嫁接苗103.88万株,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用核桃苗53.70万株,其他用苗135.12万株;2013年共种植苗木166.14万株,其中核桃嫁接苗83.89万株,各类乡土树种容器苗82.25万株(华山松34.5万株、云南松3.6万株、清香木10.8万株、尖叶木樨榄3.6万株、麻栗3万株、青刺果裸根苗26.75万株);2014年实际造林使用苗木292.3424万株(袋),其中核桃嫁接苗124.17万株(新疆早实嫁接苗21.8081万株、云新早实嫁接苗47.3879万株、大泡系列嫁接苗54.974万株),花椒裸根苗3.9699万株,华山松容器苗12.9万袋,青刺果苗149.5885万株(容器苗29.3185万袋,裸根苗120.27万株),雪松容器苗0.077万袋,梅子树容器苗0.2万袋,小叶女贞裸根苗1.08万株,竹柳0.057万株,木瓜裸根苗0.3万株。

2种苗生产建设情况

全县共有苗圃22处,育苗总面积188亩,总培育苗木894万株(袋),2015年可出圃苗木475万株(袋),其中核桃苗圃2处,育苗面积65亩,2015年春可出圃核桃嫁接苗70万株;漆树苗圃3处,育苗面积27亩,2015年春可出圃漆树裸根苗94万株;青刺果苗圃15处,育苗面积94亩,2015年春可出圃青刺果裸根苗186万株,容器苗120万袋;乡土树种绿化苗2处,育苗面积2亩,2015年雨季可出苗5万余袋苗木,基本能满足全县造林用苗。

2.1两定基地的基本情况

全县定点育苗基地10个(国有苗圃2个,个体苗圃8个),育苗面积140亩。预计可出圃苗木429万株(核桃嫁接苗70万株、漆树苗94万株、青刺果苗260万株、其他造林绿化苗5万株)。对定点育苗基地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管理。以培育云南大泡系列核桃嫁接苗、大叶漆树苗、青刺果苗为主,新疆早实、云新早实核桃嫁接苗为辅,技术人员定时指导,全程跟踪管理的方法进行生产管理。

全县核桃采穗圃基地总面积263亩,其中新建核桃采穗圃面积93亩(新生桥林场采穗圃面积7亩;石登采穗圃面积12亩;通甸采穗圃面积4亩;兔峨采穗圃面积70亩),预计年可采穗条8万条;原建啦井采穗圃面积170亩,已基本进入盛果期,由于受旱灾等原因可采穗数量较少。采穗圃的建设采用职能部门给予技术指导和苗木扶持,各采穗圃业主自行抚育管理、销售的方式管理。苗木、穗条的生产和销售严格按“四证一签”制度执行,采用“四证”缺一不结账的方法来严格把关。

2.2种苗生产积极性高涨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林业产业建设的调整,加之建设“森林云南”、“绿色锌都”和“澜沧江流域生态修复”号角的吹响,全县干部群众都积极投入到种苗生产建设中,成为苗木自产化的主力军。

2.3育苗品种乡土化

除核桃外,漆树、青刺果、尖叶木樨榄、栎类苗木均为优良的乡土树种,能更好地适应本地气候,为林产业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育苗品种良种化

兰坪县针对产业建设中的品种杂乱差、品质低劣等问题,分别在通甸、新生桥、石登、兔峨新建了93亩核桃采穗圃,并于2014年采收优质穗条1.2万条用于核桃苗圃建设,提高了产业建设中苗木良种化的程度。

2.5苗木生产标准化

各苗圃水电基础配套齐全,很多育苗户采用喷灌的先进节水技术,随着先进的通讯设备的普及,手机的普遍使用,各育苗户能快速获取市场信息,现代化温室大棚育苗等实现了苗木自产化和规模化。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育苗常规技术普及率低

苗圃集约化程度不高,私营苗圃经营管理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没有育苗经验,加上没有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技术应用不到位、管理粗放、出苗率和出圃率低。

3.2苗木品种单纯,缺乏竞争力

由于育苗难度较大,单位面积出苗率低,因此培育的相对少。特别是绿化大苗管理时间长,成本高,育苗数量很少,造成绿化苗大量外调的现象,形成育苗单一化突出,给苗木销售带来很大局限性。

3.3种苗生产与造林用苗不相适应

最突出的是部分育苗户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良种种子价格高而使用率低,很多育苗户为多出苗而不间苗,出现苗木地径不足、木质化程度不够等问题,导致苗木质量差。

3.4科技意识有待提高

在造林工作上良种意识不强,科技种植含量不高,重造林建设,轻种苗质量是一种普遍现象,种苗生产在总体上还处于低水平、低质量的阶段,规模生产、集约经营、科学育种、优质生产已成当务之急。

4建议与措施

4.1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行业服务

林业部门要站在市场前沿,学习掌握先进育苗技术,广泛收集各类育苗信息,通过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将信息、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制定中长期育苗规划实施方案。

4.2造林任务下达提前,完善制度

林业部门应该紧紧围绕林业“十三五”年规划,提前1~2年下达造林任务和规划设计,实现订单生产和做好林木种苗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工作,提高林木种苗良种率。

4.3以人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种苗管理队伍

为提高重点苗圃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不断提高种苗企业质量自律能力,组织全县主要苗圃场主管人员参与各级举办的苗圃经营管理与育苗技术培训班及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员技术培训班,提高管理水平,为林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4加大发展乡土树种的培育工作

积极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建立乡土树种优质品种的试验区,进行遗传测定、区域性试验、生产性试验,申报优良品种,大力发展和推广优良树种,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苗木嫁接技术培训篇(4)

蚕桑产业是一项集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的产业,又是季节性很强的产业,同时又是机械化程度较低、劳动强度大的产业,往往是“一年栽桑,二年嫁接,三年投产”。为了适应现代蚕业发展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们在桑园建设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我县2008年开始在烟袋、魁多、小金、朵洛等乡栽植实生桑苗,09年在烟袋、魁多、小金、朵洛等乡实施实生苗嫁接技术试验、示范、目前推广面积达400hm2,该技术已辐射到了我县十一个宜桑乡,蚕农反映该技术投资少,见效快,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应性广,能快速高效养蚕。

一、实生桑苗嫁接的主要优点

1.建园容易,有利蚕桑生产的快速发展

发展蚕桑生产,桑苗投入是一大制约因素,嫁接苗栽培每亩需种苗款1500-2000元,而实生苗只需300-500元,第二年嫁接亩成本500元,共计800-1000元。

2.适应性强,病虫少,管理方便

由于实生苗在本地育苗,适应性强,不需要长途运输,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避免了病虫的携带。在施肥、养型、田间管理等方面技术要求不高,大部分蚕农能独立完成

3.周期短,见效快

实生苗一般第一年栽,第二年嫁接,第三年投产亩养蚕3-4张,产茧120-160kg。

4.嫁接技术宜掌握

嫁接方法以芽接为主,该方法简单,易懂,只需简单培训蚕农就能掌握。

二、嫁接技术及管理

实生桑苗栽植后经过一年的生长,茎杆直径一般在3-5cm已达到嫁接标准。

1.惠条的准备

在桑树休眠末期,春季发芽前,选择云桑、湖桑等生长健壮、冬芽饱满、无病虫、粗细适中的一年生枝条为接惠。按去两头留中间,即:去除秋梢(约40cm)和基部枝条(约30cm),留用中部生长营养枝条的标准,每亩200-250kg惠条。选择阴凉房间或背风处,地上铺7-10cm厚的湿沙,将惠条竖立在沙上,在下部四周用沙围起5cm,再用稻草围严盖好。

2.嫁接技术

概括为一刨二锯三剥四削五插六包。1是刨地,把桑树周围的土刨至第一层根。2是锯树,在离地20cm左右锯去或剪去桑树地上部分,要求锯口或剪口平滑。3是剥皮层,用嫁接刀将皮层由下往上切1.5-2cm,深度达木质部,但不伤木质部,刀口向两侧撬,将皮层与木质部完全分离。皮层划切份数与桑树粗细有关,(一般接3-4个芽为宜)。4是削接芽,一般三刀成型,第一刀从选定接芽的下方叶痕中央向下削去叶痕突出部分和枝条表皮;第二刀在选定芽基下方1cm处横切一刀至木质部;第三刀在桑芽上方0.5cm处放平芽接刀,用力推至第二刀处,从厚到薄。5是插芽,将所削芽片随即插入皮层和木质部之间,高度以微露芽尖为宜。6是包扎,用薄膜(4mm厚)剪成二指宽的长条,由下向上从切口基部包至芽顶端后打结,在用一块大小适宜的地膜覆盖锯口,用薄膜条严密扎紧即可。

3.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15d左右,接惠开始膨大露青,此时应注意破膜透气防烧芽,同时及早抹除站芽,减少养分消耗,待新芽长至15-20cm时,撕开捆扎薄膜。

三、实生桑苗嫁接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树型的培养,实生苗生长快,侧枝多,应及时修枝,养型,以保证嫁接后能及时投产。

2.选用健壮、无病虫、发育良好的一年生枝条作惠条。

3.加强管理,尤其是要及时撕开捆扎薄膜防烧芽,其次还要管理好各种牲畜。

苗木嫁接技术培训篇(5)

1.1、砧木的选择:目前常用的嫁接茄子砧木是托鲁巴姆,该品种为南美野生茄,根系发达,植株长势极强,抗多种土传病害(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等),茎、叶有剌,种子极小,干粒重1g,发芽出苗时间较长。

1.2、接穗的选择:砧木对接穗的要求不严格,只要是茄科植物,一般都能亲合。嫁接后接穗的种性不变,产量比自根苗高1~2倍,而且提高了品质,目前较常用的理想接穗品种有布利塔、719、765、706等。

2、育苗

2.1、播期确定:日光温室嫁接茄子砧木的理想播期为6月末,与暑期集中培训时间一致。结合栽培耕作整地做畦教学,先实践存感观,接穗播期晚近一个月,可巩固复习。重要是砧木与接穗的适宜嫁接期相吻合一致。

2.2,砧木种子处理:托鲁巴姆出芽比较困难,一般用催芽剂进行处理后催芽,将种子袋内的催芽剂用25mi温水溶解后把5-10g托鲁巴姆种子浸泡48h,捞出后装入纱布袋中保湿变温催芽,可以在种子袋外套上一个塑料袋,但一定要透气。白天温度保持在28-32℃,夜间18-20℃,每天翻动一次,用清水淘洗一次,4-5d开始出芽,50%种子露白出芽后拌上适量细沙开始播种;也可以把托鲁巴姆种子用催芽剂浸泡48h后直接播种;浸泡过程中注意投洗换水。如果没有催芽剂可用赤霉素进行处理,将赤霉素配成100-200ml/L浓度的药液,用该药液浸泡托鲁巴姆种子24h,然后用清水投洗干净进行变温催芽或直接播种。

2.3苗床准备:托鲁巴姆苗床面积5-10m2,配制营养土取大田土与腐熟有机肥按6:4混匀,过筛,拌药。同其他蔬菜育苗时药用量相同,铺到苗床上10cm厚,浇透水,播种后覆土1-1.5cm厚,然后铺地膜或覆盖编织袋或麻袋片等保湿高温促进出芽,支竹拱防雨遮荫,播种后适宜土温是20℃,至少应保证18-20℃,气温保持在28-32℃,夜间20-25℃,超过35℃时适当遮荫,托鲁巴姆播种后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是关键,绝不可出现忽干忽湿的现象,否则出苗不好,出苗后白天温度20-25℃,夜间温度16-18℃,不能低于15℃,始终保持土壤半干半湿状态。出苗后喷洒72.2%的普力克400-600倍一次,隔7d再喷一次,防苗期猝倒病。

2.4接穗播种:接穗采用营养穴盘装上营养土直播的方式育苗,覆土1cm,保证无病。

2.5砧木移苗:当砧木长到二叶一心时,约播后30-40d移入9×9cm或10×10cm的营养钵内,如果天气炎热可适当遮荫。

三、嫁接

茄子为木质化程度较高的蔬菜,方便教学学员掌握,嫁接一般采用劈接方法。

3.1、砧木处理:当砧木长到6-7片叶,茎粗0.5cm时,在3片叶处半木质化位置用刀片平切去掉头部(砧木桩高3-4cm),然后在砧木切面中间上下垂直切入1cm深切口。

3.2、接穗处理:接穗长到5-6片叶,株高10cm,在半木质化处(即茄子苗紫黑色与绿色明显相间处),留2-3片叶,用刀片平切去掉根部,削成楔状,楔形大小与砧木切口相符(1cm长),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处,对齐维管束后用嫁接夹子固定好。

四、嫁接后的管理

4.1、湿度:嫁接后的苗坨(营养钵)摆在苗畦里靠紧摆放用水壶浇坨,浇透支上竹拱扣膜。前6-7d内不用通风,湿度保持在95%以上。密闭期后每天通风1-2次,每次2h左右,以后逐渐增加放风次数和延长通风时间,但仍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每天中午喷清水1-2次,直到完全成活,才能转入正常管理。

4.2、温度:白天25-30℃,夜间20-22℃,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都不利于接口愈合。

4.3、光照:嫁接后,头前3d全遮荫,第4~6d半遮荫。也可早晚不遮荫,中午遮荫,阴天不遮荫,晴天遮荫。以后随着接口渐渐愈合逐渐去掉遮荫物。10d后伤口基本愈合,转入正常管理。

苗木嫁接技术培训篇(6)

一、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生产条件的、优质、丰产、耐贮运的品种。阳江地区可选择 “黑美人”系列品种、金钟冠龙或优质无籽西瓜品种。

二、嫁接育苗

(一)营养土准备:营养土最少要提前3个月准备好,原料以园土、水稻土加塘泥、草木灰、过磷酸钙及复合肥进行堆制,比例为2∶1,营养土要进行消毒处理,并确保肥沃、疏松,无病菌、虫卵、杂草种子及砖石废料等。

(二)建设育苗床:苗床要选择在背风、向阳、受光良好、地势稍高的地方,床内平整铺砂,薄膜小拱棚覆盖。育苗前用营养钵装好营养土摆放于苗床内,营养钵规格:钵高8―10厘米左右。

(三)嫁接育苗

1、砧木选择:选用高抗枯萎病的葫瓜品种或其他品种(砧木播种期需比接穗提前10天左右)。

2、种子处理:浸种前要晒种3-4小时,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浸种时,先用50―60度温水浸种15分钟,然后洗净果胶,再用净水浸种6―8小时,可用适乐时拌种,拌种后用温布包好置于28-30度下进行催芽,露白后播种。

3、嫁接:砧木以第一片真叶露头,接穗子叶刚刚平展时为嫁接最适时期。嫁接前一天不要淋水,嫁接方法可采用顶插法,工具只需一根竹签和一块刀片。竹签要略小于砧木茎,稍大于接穗茎为宜,嫁接时先将砧木生长点去掉,左手轻夹住砧木子叶节,右手持小竹签从子叶顶往一边斜插,深约1.5厘米,以不穿破茎皮为宜,接穗于子叶下1厘米处斜削一刀,削面长1.0-1.5厘米,插接穗时,接穗削面向下,与砧木插口斜面紧密对接(插、削斜面要确保嫁接后砧木子叶与接穗子叶成十字)。

4、嫁接苗管理:①温度要求:嫁接苗伤口愈合的适宜温度为22-25度,所以刚嫁接的苗前1个星期,白天要想办法保持25-28度,夜间尽量不低于22度,1个星期后,白天打开薄膜、夜晚盖;②湿度要求:假植湿度要求95%以上,嫁接后淋一次透水,头2-3天严密覆盖遮光,不通风,3-4天后可适度见光通风,只要营养土不过干,接穗无萎蔫,不要淋水,7-10天后进行常规管理;③及时摘除嫁接位分枝,每星期施药一次防治霜霉病、疫病等。

三、大田管理

(一)整地起畦:整地深翻,将土耙匀耙碎然后起畦,畦高25厘米,畦面弧形,中间高,两边低,畦宽3-3.5米。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磷肥3公斤、钾肥7公斤、氮肥6公斤,肥料深翻入土,并与土壤混匀。畦面消毒用百菌清或代森锰锌喷施。

(二)大田定植:当嫁接苗生至3-4片真叶,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度以上时进行大田定植,每畦单行植,定植行距沟边50厘米,株距50-60厘米,亩定植株数为300-350株。

(三)水管:定植后至人工授粉前3-4天,雨天疏排渍水,畦地干旱及时浇水(排灌方便的地方可实行浅灌,待畦面吸湿后将水排走,人工授粉期间及授粉后5天内控制浇灌,以保持瓜地湿润为宜,畦内不能有渍水)。

(四)肥管:施肥原则按NY/T496-2002执行,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西瓜的需肥规律进行平衡施肥,限制使用含氯化肥。西瓜定植后5-6天,距瓜头20厘米处薄施人尿或尿素一次;开始伸蔓后,在距瓜头较远的畦面挖一小沟亩施钾肥10斤、过钙30斤、复合肥20斤,施入小沟后回泥。待西瓜长到鸡蛋大后,施膨瓜肥,亩施尿素20斤,钾肥20斤。西瓜生长期间如遇涝害、风害等,应及时用含锌肥、硼肥等微肥进行叶面喷施。

(五)瓜苗整株:当瓜苗主蔓长到30厘米时摘顶,选留3-4条侧株留作生长蔓,其余除掉,并做好牵苗和用小竹条固苗工作,以后新长侧芽一概摘除,并保证瓜蔓朝一个方向整齐一致伸展,16-18片叶时开始留花授粉。做好人工授粉、定瓜和摘果工作,要求每株定瓜1-2个。

(六)病虫害防治:①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疫病、菌核病;②虫害主要有:螨类、蚜虫、其他虫类。

1、农业防治:育苗期间尽量少浇水,加强增温保温措施,保持苗床较低的湿度和适合的温度,预防病害发生。彻底清除瓜田内四周的杂草,消除越冬虫卵,减少虫源基数,减轻瓜蚜为害。拔除并销销毁田间发现的重病株,防止蚜虫和农事操作时传毒,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植株抗病力。

2、药剂防治:严格执行GB4258 GB/T8321(所有部分)的相关规定,农药混剂的安全间隔期执行其中残留性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间隔期严禁使用国家禁用药物。

参考文献:

苗木嫁接技术培训篇(7)

收稿日期:2011-04-28

作者简介:刘红兰(1967―),女,江西南昌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S79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173-02

1 引言

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又名细榧、榧树、香榧子,属常绿乔木,且雌雄异株,浮梁县瑶里镇汪湖村有栽培香榧500年历史,现有香榧林26.7hm2,属省内面积最大香榧人工林。多年来开展香榧研究,掌握了一整套以上多项技术组装后高新技术,为江西省林改后林农发展香榧产业提供技术保障。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几年来应用香榧培育技术,已培育优质(播种)苗3.2万株,嫁接苗1.2万株,为浮梁县发展香榧提供了种苗基础。

育苗圃地建于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浙、赣、皖3省交界处,地处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境内多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为1 577mm,年均气温18.6℃,无霜期242 d,pH值为5.5~7.0适宜香榧林木生长。

2 材料与方法

2.1 种子采收与催芽技术

2.1.1 采种

育苗用的香榧种子,采用细榧或和尚榧的种子,发芽率高,出苗整齐。育苗用的种子必须充分成熟,在9月下旬、10上旬当假种皮由青绿色转为黄绿色,开裂露出种子,有少量开始脱落时采收。每4kg榧蒲可出种子1kg左右,每千克种子420粒左右。

2.1.2 催芽

常用湿沙层积贮存,使其完成生理后熟和达到催芽目的,选阳朝南向地,挖15~25cm左右土坑,先铺上5cm左右的清水河沙,然后用一层(8cm厚)种子一层(3~5cm)湿沙(用手捏沙能成团,手松开时沙团稍经触动即散)的相间沙层积法贮藏催芽,堆高35cm左右,上层沙可厚一些,防止种子外露、保湿作用。

2.1.3 采穗

香榧枝条分延长枝、侧枝、结果母枝、结果枝、萌芽枝等5种。为了使嫁接苗生长有力且早实早丰,在选优基础上,应在树冠中上部选用1年生侧枝或带1年生三叉枝的2年生侧枝做接穗,具体视砧木粗度而定。穗条随采随用,若在阴凉处把穗条基部置于湿沙中可保存1个月左右。

2.2 苗木繁育技术

2.2.1 砧苗培育

(1)播种。育苗的圃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水方便、pH值在5.5~6.5的沙质土壤上。10月上、中旬整地,要施足有机肥,每亩施入腐熟栏肥1 000kg或腐熟菜饼300kg。播前需用托布津800倍液或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分冬(12月~1月)和春(3月上、中旬)二期播种,行距30~35cm,株距8~10cm,种子胚根向下放在播种沟内,每亩播种量为发芽种子50~60kg,上覆一层细肥土,厚度为种子横径3倍,约1.5cm左右,上盖稻草等物,保湿和防止表土板结。

(2)管理。包括遮荫、浇水、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播种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苗陆续出土。幼苗紫红色,极脆嫩,幼根肉质黄白色,分布浅,揭去盖草后,香榧苗怕日灼,要及时搭棚遮荫,荫棚高1.8m(有利于圃地和护理),透光度40%左右。香榧苗怕旱需水,尤其在盛夏视干旱情况适时浇水。要及时松土、除草、施肥。第1年除草要用手拔,次年可轻锄浅削,避免碰断苗木和伤动根系;肥料一般用10%左右的淡人粪尿,施2~3次。梅雨季节易发生根腐病,发现病株须拔除销毁病株,松土后用1%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可防止病情蔓延。当年生苗平均高25~30cm、平均地径0.3~0.4cm,每亩产苗10 000~15 000株,留床培养2~3年后,可嫁接或定植造林。

(3)病虫害防治。香榧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和叶枯病。害虫主要为蚯蚓、地老虎、蛴螬、蜘蛛和蚜虫等。发生猝倒病可用0.5∶0.5∶100或1∶1∶100倍半量和等量波尔多液喷雾进行防治,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3~5次,效果良好,发生根腐病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1:500倍溶液进行防治,每隔5~7d防治1次,连续3次,可抑制病害扩散蔓延,但也要及时拔病株就地烧毁。发现蚯蚓、地老虎、蛴螬为害,可用呋喃丹挖条撒施于苗床上防治地下害虫,蜘蛛、蚜虫可用敌敌畏、乐果类农药喷杀防治。

2.2.2 嫁接

(1)嫁接时间与方法。苗木嫁接的时间为2月中旬至3月下旬。方法有挖骨皮接、劈接、切接等。当树液开始流动,皮层尚难剥离时嫁接,接穗与砧木的粗度要大致一样,或接穗略小于砧木;在离根颈高5~8cm处截断,再在砧木横截面中央垂直下切一刀,深2.5~3cm;抹去接穗下端2/3的叶片,把接穗基部二侧相对各削一刀成楔形,斜面长2.5~3cm,与砧木下切长度相一致;用左手大拇指轻轻掰开砧木切口,对齐一边插入接穗,然后用塑料薄膜带将砧木断面和接口严密绑扎等。

(2)接后管理。嫁接后,大田育苗的仍须搭棚遮荫。到9、10月高温过去、天气凉爽后拆去荫棚,拨开培土,露出接口,接穗抽出的新梢幼嫩,基部萌蘖需抹去。培育2年后,嫁接苗高50cm以上,可出圃造林。

3 实验结果分析

浮梁县具有优良品种细榧、和尚榧,细榧的当年发芽率在95%,和尚榧可达88%。采用湿沙层积贮存,使其完成生理后熟和达到催芽目的,选阳朝南向地,挖15~25cm左右土坑,先铺上5cm左右的清水河沙,然后用一层(5cm厚)种子一层(3~5cm)湿沙(用手捏沙能成团,手松开时沙团稍经触动即散)的相间沙层积法贮藏催芽,堆高35cm左右,上层沙可厚一些,防止种子外露,并具保湿作用,天气干燥时要经常洒水,保持沙子的湿润,发芽率在92%以上。

最佳嫁接时间为2月中旬至3月下旬。接穗选择在树冠中上部选用1年生侧枝或带1年生三叉枝的2年生侧枝做接穗,具体视砧木而定。当年生苗平均高25~30cm、平均地径0.3~0.4cm,每亩产苗10 000~15 000株,留床培养2~3年后,可嫁接或定植造林。

4 结语

关于香榧种子贮藏方法,采用层积砂藏法和进行催芽播种育苗是成功的,种子发芽率达92%以上,香榧种子贮藏和科学催芽方法在育苗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

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利用该成果技术与浮梁县山区乡(镇)村,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开展技术培训人员累计50人;已培育优质(播种)苗3.2万株,嫁接苗1.2万株。为景德镇市林改后林农发展香榧产业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苗木嫁接技术培训篇(8)

一、市场前景

我国花卉苗木需求量每年以35%~40%速度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多数果树品种需要更新换代,绿化苗木需求量成倍增长。休闲旅游业的兴起,各地观光园、采摘园如雨后春笋,更给苗木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技术规程

1.剪取材料:采集植物的插穗,基本单位是一叶一芽,实际操作上可取大一些的枝条。

2.药剂处理:取1克生根复合粉兑水2.5升,将接穗插入上述溶液中浸泡。

3.苗床培育:将处理好的接穗插入苗床,基质可用河沙、珍珠岩等材料。一般每平方米基质可插600~1000株,以叶片互不重叠为宜。

4.水分管理:植物组织尚未生根时不能吸收水分,应通过农业智能电脑自动化控制来喷雾,以增加叶片水分和基质湿度,使叶片内的细胞保持水分平衡。

5.苗木出圃:一般植物3~15天就能生根, 10~30天即可移栽出圃。采用克隆技术培育的苗木根系特别发达,移栽成活率高。

三、技术优点

1.投资少、设施简单:100平方米简易塑料拱棚、农业智能电脑、生根复合粉、微喷设备等总投资6万余元,即可年产种苗几十万株。

2.实用性强、易学易操作:通过2~3天的培训可掌握技术,每人每天可处理5000株以上的繁殖材料。

3.育苗效率高、经济效益好:以苗繁苗,一年可扩繁增殖几十万株,每棵苗生产成本仅0.01元。

4.遗传基因稳定:克隆属于无性繁殖,繁殖出的苗木与母本性状完全一致,不变异,节省大量的嫁接用工成本与砧木种子。

5.提前开花结实、早接矮化丰产:可培育低矮的花木果树盆景。

6.根系发达、成活率高:克隆苗木栽植成活率高,对病虫害、干旱及霜冻的抵抗力强。

7.无季节性:克隆育苗采用农业智能电脑实现湿度、温度自动化控制,不受季节限制,全年可育苗。

苗木嫁接技术培训篇(9)

一、案例教学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

《机械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能力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实践性比较强,课程内容与工程实践过程紧密相连,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对从事机械设计有一定的基础,对工程实践过程有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本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应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应着重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探讨工程实践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机械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基于以上认识,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需要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国外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能较好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我国虽然对案例教学法接受和实施时间不长,但已经在大学尤其是高职教学中已引起了普遍重视。

二、案例的切入点--机械嫁接装置

嫁接的作用是克服作物的连茬病害和低温障碍,提高嫁接苗抗逆性、吸肥、吸水能力。机械嫁接技术,是近年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集机械、自动控制与园艺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它可大幅度提高嫁接速度,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趋势。

《机械基础》课程内容包括了:材料、材料力学、常用机构设计、联接、轴系零部件、机械装置的与密封、弹簧等内容。

在这两者之间知识点存在着交叉点,从而使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应用中,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三、案例如何与课程衔接

《蔬菜自动化嫁接机械自动化装置的研究》是2011年申请的教育厅课题,所研究的自动化装置能准确实现接穗与砧木夹持、接穗切削、砧木生长点切除、砧木打孔、砧木断根、接穗与砧木对接等动作,能精确地完成自动嫁接任务。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接穗和砧木的定位夹持机构设计:对接穗和砧木进行定位夹持,研究夹持的机构的实现,保证准确夹紧且不伤苗;接穗的切削机构设计:对接穗进行斜向切削,研究切削机构的实现;砧木去生长点机构设计:对砧木去生长点进行机构运动分析,研究砧木生长点去除机构的实现,保证生长点能切除干净;砧木打孔机构设计:对砧木去生长点后进行打孔,研究打孔机构的实现,并设计导向机构,实现精确打孔;砧木与接穗对接机构设计:实现穗木和砧木的精确与可靠对接。

该嫁接装置能完成西瓜的嫁接工作,即完成接穗和砧木的夹持、切削、生长点切除、接穗和砧木对接等功能,并保持动作协调、不伤苗,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在项目中,涉及到了各种机构的设计,包括如何夹持砧木苗和穗木苗的夹持机构,且如何防止苗被夹坏;如何去除生长点的机构,如何顺利实现砧木和穗木嫁接的机构;如何实现砧木苗打孔的机构。还涉及到了各种机械零件的选型和强度计算问题;砧木苗和穗木苗的输送问题;电机的传动问题等等。

从这个教学案例给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内容,通过对这些具体的、丰富的课堂教学案例的体验,可以较好的处理好学生在学习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没有感性认识,生搬硬套教育教学原则的现象,使学生教学技能的课堂变得生动、丰富并拉近训练课堂和实际教学的距离。

四、结论

学校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较好方法之一就是根据课程性质采用案例教学。选择合适的、实时的案例为切入点,对案例进行解剖和分解,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结合教材知识点,设置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切入点,采用渗透方法论原则,使理论联系实际并拓宽知识领域、因材施教。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实际动手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较好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在《机械基础》中,“蔬菜自动化嫁接机的研究”案例的选择具有时效性、实践性和启示性,提高了课堂教学中的实时性,从而较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教果。

参考文献

[1] 孙群, 内外蔬菜自动化嫁接技术研究现状, 农业机械, 2004(1).

[2] LOU Jian-zhong , ZHONG Yun-long, LI Jian-ping. Study on New Clamping Mechanism of Stock for Vegetable Grafting[C]. 2011, (5), Forestry &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683-686.

[3]武建国.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几个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 .

苗木嫁接技术培训篇(10)

一、播后种子不发芽出苗

1、种子不易发芽出苗,砧木多选用与茄苗亲和力好、嫁接后抗免疫力强,产量高的托鲁巴姆。其种粒比较小,种皮坚硬,发芽困难。 对策:

(1)利用专用催芽剂处理。

(2)浸种后进行变温处理,每天在20℃下处理16小时,30℃下处理8小时,同时每天清洗1次,8―10天基本出齐。

(3)兼顾育苗期间的机械损伤、病虫害,嫁接成活率及个人管理水平等因素。砧木播种量可以在定株数基础上增加30G,接穗可增加15G。

2、蝼蛄及蚯蚓危害: 有的农户在播种前后忽视地下害虫的防治,苗床被拱起一条条沟,种子及幼芽快出土时因缺水而死。对策:在播前浇水时顺水施入一定浓度甲胺磷、乐果等药剂,还可在播后及时撒施毒饵,如甲胺磷、辛硫磷等。

3、鼠害:近几年老鼠越来越严重,严重的一夜之间将苗床拱翻一遍。对策:一是在育苗前用硫磺等消毒杀鼠;二是撒施毒饵后覆盖一层地膜,既增温保湿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鼠害;三是在播种当天一定要注意沿山墙放置鼠药。

二、出苗后死苗

1病害:主要是猝倒病和立枯病。对策;(1)必须进行种子消毒―温汤浸种。方法是将种子放入20℃―30℃温水浸一下,使病原菌活动起来,再用50℃―60℃水浸15分钟,并保持此温度。(2)苗床消毒每三平米营养土中拌50%多菌灵250克,出苗揭膜后喷施一次施特灵600---800倍液。如果发现中心病株,用72q2%施力克水剂700倍液喷雾,每7--10天一次,共2―3次。

2高温烤苗:10月份外界气温低,育砧木和接穗苗一般在日光室中且加盖小拱棚。如遇晴朗天气,其中气温可达50℃以上,稍一疏忽会烤苗子或幼芽。对策:要经常观察苗床温度,温度高于33℃要及时放风,特别是连续几天阴天后遇晴天可适当喷水或遮阴。

三、砧穗不配套

多数情况砧木苗由于出苗慢、苗长的小、细,接穗长势比较强壮。对策:注意播期安排,砧木比接穗提前25-30天播种。或者按砧木子叶拉平时播种砧木为宜。如发现一种苗子太小,可采用浇水、夜间通电等措施促苗早发快长;而对另一种苗采取控制浇水、夜间减少草苫覆盖和白天加大通风等控苗长大,促控结合。另外同是砧木和接穗苗,由于种子饱满度不同,出苗后长势不一样,应从中选择相匹配茄子苗和托鲁巴姆苗进行嫁接,既大苗接大苗,小苗接小苗。如苗子长势距适宜标准过大,可以与附近的温室种植户联系,合理搭配。

四、苗子老化

由于天气或其它原因,耽误了嫁接适期,苗子长至6-8片真叶以上,茎部易木质化嫁接后或成活率低。对策:应在

砧木6--8片真叶,茎粗0.5cm,接穗4--6片真叶,为嫁接适期。这样即使天气变化也不致于耽误过长时间。

五、嫁接手法不合要求

有些菜农嫁接任务大,亲朋好友前来相助,事先未经训练,思想上.麻痹,有的未找准位置应在半木质化程度高部位,有的对接穗切口处理不够平滑,切口过长或过短等。对策:嫁接前对参加人员进行培训,熟练嫁接手法、刀法,切实做到砧木留2片真叶用刀片横切砧木,去掉上部茎叶,在茎中间垂直向下纵切1cm深(刀口方向与宽面一致)然后把接穗苗拔出,保留上部3叶1心,用刀片将下端削成1cm的对称楔型,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刀口中,对齐后用圆口嫁接夹固定。嫁接刀要及时用1000倍高锰酸钾消毒。

六、遮荫时间过长

揭去遮荫覆盖物时苗子可能会轻度萎蔫,初学者往往看到苗子萎蔫马上再盖上,从此不敢再揭开,苗子未能及时接受光照,叶子颜色变浅,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对策 :撤去遮荫覆盖物时使苗子逐渐适应自然光照。前三天可在早晨和傍晚揭开,上午10时到16时盖上,等苗子恢复正常后再揭开,如此反复几次即可。

上一篇: 会议发言培训 下一篇: 工地环境保护措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