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调查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07 23:33:47

苗木调查报告

苗木调查报告篇(1)

根据省、市林业局部署,我局专门选派六人成立两个调查组,对全区苗木花卉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总结。现将调查汇总情况作以下总结报告;

一、我区苗木花卉生产现状

近几年来,我区苗木花卉生产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据6月上旬调查统计,全区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720亩,总产苗量达到1459万株,总产值可达1911万元。育苗情况按类型划分:生态防护林育苗面积165亩,产苗量可达955万株,实现产值201万元,主要树种包括侧柏、黄栌等,速生用材林育苗面积75亩,产苗量24万株,产值可达60万元。经济林育苗330亩,产苗300万株,实现产值450万元。园林绿化育苗面积150亩,产苗120万株,实现产值670万元。花卉种植面积已达141亩,产量60万株,实现产值530万元,其中观赏苗木类育苗达105亩,苗木产量51万株,产值可达500万株。

   目前,我区有比较固定的专业化苗圃8处,总面积675亩,可育苗面积604亩,年生产能力达1055万株,总资产94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62.5万元。育苗面积和生产能力分别占全区总量的84%和72%。育苗种类包括生态防护林苗,用材林苗,经济林苗及园林绿化苗四个类型,近三十个树种。

全区现有花卉经营户5家,其中在XX新城的经营户3家。全区全年销售额约90万元。主要经营盆栽花卉,自产自育面积4150m2,5.7万盆(株),年纯盈利38万元。温室大棚面积4200 m2,展销门市面积2100m2,主要经营多年生灌木,一年生或多年生花卉等,全区现有3个地方开展奇石经营活动,经营场地面积约60亩,经营规模有继续扩大趋势。 按照目前我区苗木花卉生产规模分析,我区与省内县区相比还不是育苗强区,因此,人均收入,产值以及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还比较低,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还不够明显。

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是个薄弱环节。由于我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开展这项工作存在许多困难,今年我区制定了全区林木种植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也开展了一些基础性工作,但是,与种植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性及迫切性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开展好这项工作,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到目前为止,我区尚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林木种植资源库和信息库。

经济林,用材林良种引进选育,推广和应用主要是依托私人苗圃开展的。全区约有8个经济林树种,1个用材林树种,共引进优良品种近百个,在生产上广泛进行了繁育,推广和应用,增加了生产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目前,全区营造的防护林,经济林和用材林,其良种使用率近100%,所用苗木基本上是本区所育苗木。

我区产业园建设相对滞后,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园,苗木花卉生产方式仍以常规生产方式为主,经济性质也基本上属于个体私营经济,生产设施仅以日光温室或大棚为主,规模小,较分散。其基本原因主要是我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区驻地人口少,消费总量不大。

花卉深加工及配套产业尚属空白。花卉生产经营活动在我区发展不足10年,而且规模小,个体私营者投资不足,区级财政尚未扶持,因此,深加工及配套产业尚未形成,而且我区目前的消费需求也未形成。

苗木花卉专业销售市场尚未建设。主要原因是我区苗木销售活动均以私营苗圃为经营平台,较为分散,花卉经营以个体户为主,数量少,规模小,根据这一现实情况,建设专业销售市场条件还不成熟,区镇政府尚未列入近年建设计划。

奇石生产和私营活动在我市属于特色产业,当地群众自发开展这一生产经营活动,并形成专业市场雏形。水泉镇政府因势利导,积极扶持此项产业发展,目前已成立奇石产业管理办公室,努力加强奇石市场的管理和建设,收到良好的效果。

由于我区苗木生产经营地点比较分散,花卉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处在初级阶段,行业协会虽已成立,但是参与人员少,覆盖面小,行业管理力度小,不规范,因此效果不明显。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未形成。目前监管体系建设是以区林业局种苗站为监管部门,负责苗木花卉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许可审核,技术推广及信息联络传递,技术培训等管理工作,这一管理工作正在走向法制化规范化。

二、存在问题

1区镇政府尚未制订激励扶持政策,财政投资没有列入年度发展计划。行政引导作用没有发挥作用。苗木花卉生产经营活动基本上是市场行为,自生自灭。

2生产经营总量少,个体规模小,幅射带动效应不强。这与XX区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花卉经营,由于区驻地人员少,城市经济带动作用不强,大规模投资经营也不大现实。

3、尚未建设专业市场,产业园区建设基本上是空白。存在这个问题,一方面与我区实际情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政府重视程度有关/。

4、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开展地很少,目前,我区仅对侧柏采种基地建设开展了工作,侧柏良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其它种质资源基本上没有开展调查和保护。特别是一些乡土稀有种质资源已处于自生自灭的濒危境地。经济林良种引进和利用也缺乏监督管理,存在“家底”不清的问题。

5、科技支撑力量不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技术推广工作力度也不大。主要原因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少。二是没有资金支持。三是个体私营单位对科技应用的认识观念不强。

6、社会化服务体系很不完善。目前除市区林业部门牵头建立的苗木花卉协会外,尚未出现各种中介组织或专业化合作组织。苗木花卉生产经营仍是各行其是,自主经营,抗御市场风险能力比较脆弱。在信息搜集和共享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或改进。

三、实现我区苗木花卉产业振兴的主要措施

1、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好专业市场建设工作。二是大力开展科技应用和培训。三是加强种质资源开发,保护和应用。

2、制订和落实优惠政策,以引导和激励意向投资者从事苗木花卉产业。需要制订的具体优惠政策如:减免一些费税;提供必需的基础条件和服务项目,营造安全和谐的经营环境等。

3、加强行业监管力度。要加强苗木花卉行业管理机构能力建设,提高监管和服务水平。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规范生产经营秩序。要配备苗木花卉质量监测设备。做好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产品质量。

苗木调查报告篇(2)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省不断加大种苗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建立了一批林果良种繁育基地

七十年代以来,我省采取自筹和部省联营等多种形式,先后建设了油松、落叶松、毛白杨、刺槐、板栗和金丝小枣等良种基地处,共亩。其中优树采穗圃亩、母树林亩、种子园亩,年产种子园种子公斤以上。其中:油松良种基地三处,面积亩。其中,优树收集圃(兼采穗圃)亩,收集优树资源个。种子园亩,母树林亩,对比试验林亩。通过子代测定评选出个优良无性系,年产油松种子园种子公斤以上;落叶松良种基地一处,面积亩。其中,优树资源收集圃亩,收集个无性系(家系)。种子园亩,母树林亩,试验林亩。通过子代测定评选出个优良家系和个优良无性系,年产落叶松种子园种子公斤以上;毛白杨良繁基地两处,面积亩。其中,收集圃亩,收集毛白杨优良无性系个。采穗圃亩,繁殖圃亩,测定林亩。已选育出毛白杨优良无性系个,杂交培育出三倍体毛白杨7个系号。年产良种苗木万株,种条、接穗等万根以上;白榆良繁基地一处,面积亩。其中,收集圃亩,收集优良无性系个。测定林亩。已选育出白榆优良无性系9个,并育出抗虫榆1个;刺槐良繁基地一处,总面积亩。其中,收集圃亩,收集个无性系。采穗圃亩,种子园亩,测定林亩。选育出个优良无性系;板栗良繁基地一处,总面积亩。其中,收集圃亩,收集板栗品种(优系)个。良种示范园亩,繁殖圃亩,试验林亩。已选育出6个优良品种。可年产良种接穗万根,良种苗木万株;金丝小枣良繁基地一处,总面积亩。其中,收集圃亩,收集枣树品种个。采穗圃亩,示范园亩,良繁圃亩,决选圃亩。已初选出个优良品种,可年产良种接穗万条,良种苗木万株。这些基地的建立,为选育、引进、繁育和推广林果良种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育苗和国有苗圃生产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林木种苗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迄今为止,全省已有国有苗圃个(包括林场下属苗圃个,非林业系统的某个),集体苗圃个,个体苗圃个。全省每年育苗面积保持在万亩,其中新育苗万亩。全省年生产苗量8亿株,其中良种苗木亿株基本上能够满足全省造林绿化的需要;在国有苗圃中,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所属国有苗圃个(包括省厅直属苗圃1个,市属苗圃5个,县(市、区)属苗圃个),总面积万亩,其中可育苗面积万亩,年产各种苗木亿株。随着林木种苗事业的发展,在国有苗圃建设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威县苗圃坚持以育苗为主,积极开展良种繁育,依靠科技进步,创造了一流业绩,为当地经济和林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赞皇县苗圃通过苦干实干闯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赞皇大枣和优系核桃繁育为突破口,以服务太行山绿化为重点的科技兴圃新路子。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个体育苗户迅速增加,育苗面积不断扩大。

三种苗行业管理趋于完善

一是建立了行政执法队伍。全省共有人通过培训考核,获得了各级人民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其中:省站7人,市级站人,县级站人。二是种苗法规建设有了新进展。《××省林木种苗管理办法》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中。三是建立了种苗质检机构。为加强种苗质量的监督与管理,经省编委批准,年月成立了《××省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于同年月,通过了省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并已行使监督检验职能。四是成立了良种审定委员会。年月成立了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制定了《××省林木良种审定办法》,建立起林木良种审定制度。几年来,我省共审定林果良种个树种个品种,其中有9个树种个品种通过了国家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为实现我省林木良种化奠定了基础。这些机构的成立及各种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省林木种苗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一个依法治种的局面正在形成。

(四)种苗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为实现林木良种上的突破,从年开始我厅实施了林木良种工程。按照《河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工程实施方案》,引入竞争机制,对工程项目进行了招投标,从个投标单位中择优确定了个省级林果良种繁育推广示范苗圃、个市级示范苗圃建设项目和个林果良种引种试验项目。省厅分别与中标单位签订了《引种项目合同》和《示范苗圃建设协议书》,省种苗管理站按合同实行项目管理。从今年月份省厅联查评比小组对个中标单位进行的联查评比结果看,各苗圃都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建设任务。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超额完成任务、经营管理水平普遍提高、形象建设明显改观,特别是苗木生产的良种繁殖率达到以上,高的达到。在种苗工程建设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是林业建设史上的一次大胆改革,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的效能,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单位和管理部门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促进了种苗事业的发展。

二、种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林木种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不适应林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林木良种基地数量少,结构需要调整。全省只建林木良种基地处,不及先进省份的三分之一。除油松、落叶松、毛白杨、刺槐、白榆、金丝小枣和板栗少数几个树种外,其它大多数树种都未建良繁基地。尤其是经济林树种的良繁基地更需要增加。由于我省新品种育、繁、推脱节,良种苗木繁育、生产、供应滞后,影响了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另外,原有基地的树种单一,不能有效的满足市场需求,难以抵御市场经济的风险,急需调整结构。

2、林木良种投入不足,难以进一步提高。“八五”以来,国家每年给我省的林木良种建设投资只有万元,加上省财政的配套资金,也只能维持原有的生产水平,不可能发展和提高。如油松种子园还处于初级良种水平,急需建设代种子园。同时,由于林木育种周期长,见效慢,经济效益低,致使大多数林木育种专家纷纷转攻其他课题,造成了人才流失。

3、针叶树良种的推广难度大。育苗对比试验和试验林测定结果表明,用普通种子育苗造林年成材,用种子园良种造林年即可成材,而且干形好。然而,由于良种的生产成本高,林木生长周期长,加之群众缺乏长远观念,所以推广难度大,有时出现良种少而有余的现象。

4、国有苗圃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效益低。据我们调查:在全省国有苗圃中,经营状况比较好的、有盈利的苗圃占%;能够维持正常生产、收支大体持平的占%;贫困亏损的占%。原因是国有苗圃经营机制不灵活,历史包袱重(离退休人员多),育苗成本高,苗圃土壤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缺少启动资金等。

5、依法治种的力度不够。除了国家制定的《森林法》、国务院颁布的《种子管理条例》外,我省尚没有关于种苗方面的法规;林业主管部门与工商、税务等部门还没有形成合力,种苗流通渠道不畅,市场建设不规范;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种苗管理机制和约束手段,社会上无证生产和经营的现象仍相当严重。

以上这些问题已影响了我省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三、关于我省种苗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我省林木种苗工作现状和全省造林绿化事业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我省种苗建设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加强、完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原有良种的利用、提高为依托,求稳步发展;加大引种工作力度,引进、选育、推广并重求创新。坚持科技兴种,依法治种,盯住市场,以优取胜,把种苗崐生产发展成为我省林业的一项新兴产业。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和完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林木良种壮苗是科技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高,贡献大。良种繁育基地是良种工程的基础和出发点。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要在保护、利用好现有良种资源的前提下,建设新的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抓好优良资源的收集、繁殖和推广,提高种苗对林业的贡献率。对现有林果良种繁育基地要实行分类指导,在完善功能和提高效益上下功夫。要加大改革力度,调整结构,扩大规模,继续贯彻“多树种、多品种、多世代、多功能、高效益”的十五字方针,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高效、特色林果良种基地。按照“盯住市场,以优取胜”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繁殖和推广力度。实现林木良种引进和选育的突破、应用高新技术高效快繁林木良种苗木的突破和良种推广的突破。

()在良种选育上,要紧紧围绕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和“两高一优”林业对种苗的需求,以良种基地为依托,与科研、教学等单位联合攻关,调整、完善种子园经营方案和高世代育种计划。建立落叶松人工杂交种子园或由两个无性系组成的自然杂交种子园及油松代种子园。进一步定向改良,使良种遗传品质边利用边提高。

()进一步完善优良资源的扩大繁殖技术体系。对能大规模无性繁殖的树种,要嫁接、扦插、组培等多种手段一齐上,并创造条件,使之向工厂化育苗方向发展;对于既能有性繁殖,又能无性繁殖的树种要开发有性、无性繁殖相结合的配套繁殖技术;对于只能有性繁殖的树种,要重点抓好种子园无性系的选择经营、人工辅助授粉、使用满果粉等低成本、高效益的种子生产技术,从而加快良种繁育步伐。

()要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力推广经部、省审定或认定的优良品种。坚持从宣传、示范入手,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建立激励机制,实行优质优价,调动广大群众使用良种的积极性。要加强组织协调,结合种苗调剂、调拨,优先安排使用良种,搞好种苗生产与造林计划的衔接,尤其是要与工程造林相结合。

()针对我省林果良种繁育基地数量少、档次低的情况,积极筹建一批林果良繁生产基地。尤其是要增建经济林和果树良种繁育基地。以“提质增效”为中心,搞好经济林和果树发展的宏观调控与指导。太行山区以柿子、枣、核桃为主,平原地区及浅山区以发展苹果、梨、桃、杏、葡萄、枣、李子等为主,促进名、特、稀、优果品良种向规模化、高档化方向发展。憖

2、明确引种主攻方向,大力开展引种工作

引种是丰富林果发展所需树种(品种)的快捷途径。应加大从外省、外国引进林果良种的力度。我省引种工作的主攻方向应该是:确定树种,引进资源,营建试验林,尽快完善扩大繁殖技术体系。引种工作要严格按照科学的引种程序进行。要根据引种地区与引种来源区生态条件、现代植物区系及引种历史渊源的相关性,确定引种树种。年我省重点引进班克松、落矶山黄松和美国野红樱三个用材林树种;在坝上地区及适合油松、樟子松等生长的地区,重点引进班克松,在冀西山区、冀北山区适合栎类生长的地区重点引进美国野红樱。同时,引进一批经济林和果树的良种资源。引进资源起点要高,速度要快,材料要多样,崐要建立布局合理的引种网点,协调好网点间的分工合作,尽快建立起成熟的繁殖技术体系,制定合理的定向改良计划,以提供充足的试验用苗、迅速占领市场,在引种试验成功的基础上推广种植。

3抓好国有苗圃建设,加快育苗速度

目前,我省造林绿化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全省六大生态工程建设及果品基地建设,需苗量大,苗木要崐质量高,迫切需要采用新技术,建立稳定的育苗基地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好国有苗圃建设,发挥其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

()建设个大型现代化示范苗圃,做到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生产高科技,示范高效益。实现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试验、示范、推广一条龙,使之成为国有苗圃示范的龙头。

()加强对国有苗圃的管理。重点在苗圃领导班子建设、技术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苗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在苗木生产的树种、品种、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强化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市场、以质量求生存的市场竞争意识,不断调整苗木生产结构,培育出名、特、稀、优、新的市场急需的高质量苗木,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在苗木生产中,要与造林单位密切配合,制定种苗生产计划,搞好种苗生产与造林计划的衔接,尤其是与工程造林相结合。积极推广使用良种,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实行科学育苗,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重点抓好容器育苗、大棚育苗、全光喷雾扦插等技术,广泛推广应用生根粉,实行育苗全过程质量管理,层层把关,严格管理,提高育苗质量。

()做好国有贫困苗圃的解困工作。目前,我省还有相当一部分苗圃处于贫困状态,解困任务还很重。因此要尽快制定贫困苗圃脱贫方案,加强管理,积极引导苗圃通过“四换”,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提高适应和驾驭种苗市场的能力,使其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开脱进取求发展。同时,要积极争取脱贫解困启动资金,尽快实现全省贫困苗圃的脱贫致富。

4、加强依法治种,强化种苗质量管理

()加强种苗法规建设,搞好调研,尽快出台《××省林木种苗管理办法》,争取在地方立法上有新突破。实行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规范种苗生产经营活动。加大种苗执法力度,依法整顿种苗市场,严厉惩治经营伪劣种苗,坑害国家和林农的违法行为,使我省种苗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强化种苗质量监督,建立种苗质量抽查制度。目前我省林木种苗还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尤其是飞播造林种子质量较差,严重影响了飞播造林成效。因此,要进一步强化质量监督,充分发挥省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的监督职能,加大种苗质量抽查力度,对全省飞播造林的种子和工程造林亩木进行全面的质量抽检,使抽检率达到%并将抽检结果通报全省,禁止不合格种苗用于造林,提高造林绿化质量。

()各市和重点林业县要建立健全种苗管理机构和监督检验机构,配备必要的检验仪器设备,安排专业检测人员,形成以省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为龙头,以市种苗站为骨干,各县林木种苗检验员为依托的种苗质量检测体系,对生产、流通和使用中的林木种苗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加强林木良种审定工作,科研成果经过鉴定后,必须报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经审定(认定)为良种后,方可推广,未经审定或虽经审定但没有通过的品种,不准推广使用。

5、加大种苗建设投资力度,提高投资使用效果

苗木调查报告篇(3)

“农家乐”是以城郊农民家庭为依托,以田园风光和别有情趣的农家生活为特色,吸引市民来此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体验劳作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是以农家独特的田园风光及成片的园林、果园、茶园为依托,以赏花摘果品茶、园艺习作、休闲娱乐为主题的绿色生态休闲旅游。

苗木花卉型“农家乐”开辟了一条由传统农业向与旅游结合的效益型农业发展之路。苗木花卉型“农家乐”具有与其他类型“农家乐”不同的特征与优势。一方面“农家乐”旅游者在欣赏到乡村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可以观景购花、休闲娱乐;另一方面,以丰富的苗木花卉资源优势吸引顾客,可以不断地将“农家乐”做大做强;以“农家乐”休闲引客可以促进企业的农林产品生产与销售。由于“农家乐”具有的强烈的季节性、时段性、低消费性,使“农家乐”在旺季和节假日人满为患,到了淡季和平常时间则出现客源不足,但人员、场地、设备要照常护养,利润并不高,可以通过苗木花卉的经营进行补充,而苗木花卉的种植与护养也具有时间上的空闲性。“农家乐”旅游与苗木花卉产业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从而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农业旅游改变着农村的产业结构,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旅游拉动着农业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同时也搭建着农村与都市间的桥梁。

二、我县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立皖中和沿江苗木花卉产业带的林业规划,2008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决定》。白山、盛桥、柯坦、汤池、乐桥等镇加快了发展步伐,加大林地流转工作的力度,鼓励大户、企业承包荒山荒地,中锦园林绿化、锦苑花木、华盛园林、众意园林绿化等花卉苗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并成立了苗木花卉协会。2008年省林业厅和省旅游局联合发文,在全省开展“森林旅游人家”创建活动,2009年市委、市政府开展了农家乐示范点(区、户)创建活动,为我县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冶父山苗圃打造国家森林公园3A级景区,万山镇中锦山庄和庐城镇富华山庄分别利用苗木花卉基地发展3星级和5星级农家乐,柯坦镇虎洞山庄3星级农家乐、汤池镇金盛源生态山庄5星级农家乐和潘家苑山庄5星级农家乐分别利用山林生态资源发展农家乐,取得了明确的效果。

我县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旅游发展虽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但产业发展仍处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利用苗木花卉发展农家乐意识不强,认识不清。苗木花卉企业不少,但开展农家乐旅游很少。二是缺乏统一规划,品牌竞争力不强。有些地方在开发建设上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贪大求洋,不仅失去了“农家乐”的内涵,而且破坏了环境协调,浪费了资源,失去了旅游吸引力。三是服务功能单一,品位不高。当前我县“农家乐”旅游尚处于以品尝土菜、生态观光、娱乐为主体和少量采摘、垂钓为活动内容的阶段,缺乏参与性项目、绿色健身休闲项目的开发不足。家族化经营,缺乏规范管理;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既是管理员,又是服务员,处于粗放经营状态。

三、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旅游发展建议

我县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旅游已有一定基础,为进一步做长产业链,做大品牌,需进一步综合利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乡村林场和苗木花卉基地等生态资源和乡土特色发展农家乐旅游,为游客提供价廉物美的健康、生态、休闲度假型农家乐旅游产品。

1、科学规划,规范管理。为保证农业旅游的发展,要结合生态资源对“农家乐”发展做好中长期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计划、成规模地推出一批苗木型、果园型、花卉型“农家乐”,使之连成片,春看花、秋卖果,互为补充、互相拉动,有看、有游、有吃、有卖(产品)。同时,加强对苗木花卉型“农家乐”的规范化管理,建设一些苗木花卉型“农家乐”示范精品项目和不断完善评价标准体系,使苗木花卉型“农家乐”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2、做绿色文章,创乡土品牌。我县苗木花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各镇特别是冶父山、东顾山、岱鳌山、黄山寨等生态环境良好,鸟语花香,风格各异,美不胜收。农村保留着中国文化中最有情韵、最本质的东西。都市人对于“农家乐”的追寻,除了自然环境外,还有寻找故园的渴望,丢掉了最富情趣的“土”,“农家乐”便会失去对城里人的吸引力。因此,保持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将苗木花卉型“农家乐”做出特色和品牌最为关键。

苗木调查报告篇(4)

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林业要发展,种苗是关键。为进一步搞好我省的林木种苗建设,推动我省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组织力量对全省的林木种苗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据此提出了几点意见,现分述如下: 一、我省林木种苗建设基本情况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省不断加大种苗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建立了一批林果良种繁育基地 七十年代以来,我省采取自筹和部省联营等多种形式,先后建设了油松、落叶松、毛白杨、刺槐、板栗和金丝小枣等良种基地10处,共13889.5亩。其中优树采穗圃365.5亩、母树林7403.9亩、种子园2866.5亩,年产种子园种子600公斤以上。其中:油松良种基地三处,面积5297亩。其中,优树收集圃(兼采穗圃)55亩,收集优树资源662个。种子园2019.18亩,母树林2404.3亩,对比试验林819.49亩。通过子代测定评选出21个优良无性系,年产油松种子园种子100公斤以上;落叶松良种基地一处,面积6598.5亩。其中,优树资源收集圃100.5亩,收集800个无性系(家系)。种子园847.5亩,母树林4999.9亩,&127;试验林651亩。通过子代测定评选出40个优良家系和37个优良无性系,年产落叶松种子园种子500公斤以上;毛白杨良繁基地两处,面积844亩。其中,收集圃50亩,收集毛白杨优良无性系265个。采穗圃50亩,繁殖圃694亩,测定林250亩。已选育出毛白杨优良无性系14个,杂交培育出三倍体毛白杨7个系号。年产良种苗木100万株,种条、接穗等300万根以上;白榆良繁基地一处,面积200亩。其中,收集圃30亩,收集优良无性系131个。测定林150亩。已选育出白榆优良无性系9个,并育出抗虫榆1个;刺槐良繁基地一处,总面积300亩。其中,收集圃50亩,收集271个无性系。采穗圃50亩,&127;种子园100亩,测定林100亩。选育出25个优良无性系;板栗良繁基地一处,总面积750亩。其中,收集圃50亩,收集板栗品种(优系)136个。良种示范园150亩,繁殖圃100亩,试验林450亩。已选育出6个优良品种。可年产良种接穗15万根,良种苗木10万株;金丝小枣良繁基地一处,总面积600亩。其中,收集圃30亩,收集枣树品种203个。采穗圃261.2亩,示范园50亩,良繁圃90亩,决选圃100亩。已初选出30个优良品种,可年产良种接穗300-400万条,良种苗木10万株。这些基地的建立,为选育、引进、繁育和推广林果良种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育苗和国有苗圃生产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林木种苗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迄今为止,全省已有国有苗圃366个(包括林场下属苗圃120个,非林业系统的某84个),集体苗圃4238个,个体苗圃24362个。全省每年育苗面积保持在25-27万亩,其中新育苗16-18万亩。全省年生产苗量8亿株,其中良种苗木1.3亿株,基本上能够满足全省造林绿化的需要;在国有苗圃中,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所属国有苗圃162个(包括省厅直属苗圃1个,市属苗圃5个,县(市、区)属苗圃156个),总面积6.6万亩,其中可育苗面积3.3万亩,年产各种苗木2.6亿株。随着林木种苗事业的发展,在国有苗圃建设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威县苗圃坚持以育苗为主,积极开展良种繁育,依靠科技进步,创造了一流业绩,为当地经济和林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赞皇县苗圃通过苦干实干闯出了。 4、国有苗圃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效益低。据我们调查:在全省国有苗圃中,经营状况比较好的、有盈利的苗圃占35.5%;能够维持正常生产、收支大体持平的占39%;贫困亏损的占25.5%。原因是国有苗圃经营机制不灵活,历史包袱重(离退休人员多),育苗成本高,苗圃土壤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缺少启动资金等。 5、依法治种的力度不够。除了国家制定的《森林法》、国务院颁布的《种子管理条例》外,我省尚没有关于种苗方面的法规;林业主管部门与工商、税务等部门还没有形成合力,种苗流通渠道不畅,市场建设不规范;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种苗管理机制和约束手段,社会上无证生产和经营的现象仍相当严重。 以上这些问题已影响了我省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三、关于我省种苗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我省林木种苗工作现状和全省造林绿化事业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我省种苗建设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加强、完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原有良种的利用、提高为依托,求稳步发展;加大引种工作力度,引进、选育、推广并重求创新。坚持科技兴种,依法治种,盯住市场,以优取胜,把种苗崐生产发展成为我省林业的一项新兴产业。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和完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林木良种壮苗是科技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高,贡献大。良种繁育基地是良种工程的基础和出发点。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要在保护、利用好现有良种资源的前提下,建设新的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抓好优良资源的收集、繁殖和推广,提高种苗对林业的贡献率。对现有林果良种繁育基地要实行分类指导,在完善功能和提高效益上下功夫。要加大改革力度,调整结构,扩大规模,继续贯彻“多树种、多品种、多世代、多功能、高效益”的十五字方针,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高效、特色林果良种基地。按照“盯住市场,以优取胜”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繁殖和推广力度。实现林木良种引进和选育的突破、应用高新技术高效快繁林木良种苗木的突破和良种推广的突破。 (1)在良种选育上,要紧紧围绕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和“两高一优”林业对种苗的需求,以良种基地为依托,与科研、教学等单位联合攻关,调整、完善种子园经营方案和高世代育种计划。建立落叶松人工杂交种子园或由两个无性系组成的自然杂交种子园及油松1.5代种子园。进一步定向改良,使良种遗传品质边利用边提高。 (2)进一步完善优良资源的扩大繁殖技术体系。对能大规模无性繁殖的树种,要嫁接、扦插、组培等多种手段一齐上,并创造条件,使之向工厂化育苗方向发展;对于既能有性繁殖,又能无性繁殖的树种要开发有性、无性繁殖相结合的配套繁殖技术;对于只能有性繁殖的树种,要重点抓好种子园无性系的选择经营、人工辅助授粉、使用满果粉等低成本、高效益的种子生产技术,从而加快良种繁育步伐。 (3)要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力推广经部、省审定或认定的优良品种。坚持从宣传、示范入手,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建立激励机制,实行优质优价,调动广大群众使用良种的积极性。要加强组织协调,结合种苗调剂、调拨,优先安排使用良种,搞好种苗生产与造林计划的衔接,尤其是要与工程造林相结合。 (4)针对我省林果良种繁育基地数量少、档次低的情况,积极筹建一批林果良繁生产基地。尤其是要增建经济林和果树良种繁育基地。以“提质增效”为中心,搞好经济林和果树发展的宏观调控与指导。太行山区造林亩木进行全面的质量抽检,使抽检率达到100%并将抽检结果通报全省,禁止不合格种苗用于造林,提高造林绿化质量。 (3)各市和重点林业县要建立健全种苗管理机构和监督检验机构,配备必要的检验仪器设备,安排专业检测人员,形成以省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为龙头,以市种苗站为骨干,各县林木种苗检验员为依托的种苗质量检测体系,对生产、流通和使用中的林木种苗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4)加强林木良种审定工作,科研成果经过鉴定后,必须报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经审定(认定)为良种后,方可推广,未经审定或虽经审定但没有通过的品种,不准推广使用。 5、加大种苗建设投资力度,提高投资使用效果 种苗工作是林业建设的基础,是影响林业建设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因素。因此,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和支持林木种苗工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资金投入上给予倾斜。要建立全省林木种苗发展基金制度,投资的重点是林木、果树、花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现代化示范苗圃建设,良种的引进和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体系的建设。在资金的使用上,要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在种苗工作中采取竞争招标、优胜劣汰、“以奖”、“以购”的方式。一是建立种苗工程奖励制度。对种苗投资实行“以奖”,重点补助。奖励在科研、引种、繁育、推广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二是建立“以购”的扶持方式,加快良种推广应用的速度。三是建立飞播造林用种储备金制度。达到平抑物价,均衡供种的目的。使有限的种苗投资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质保量的完成我省种苗工作各项任务。 6、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种苗工作抓紧抓好 种苗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保证造林绿化进度、提高营林质量,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真抓科技,就要真抓种苗。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一定要把种苗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切实做到“下大力气抓种苗,超前抓种苗,一把手抓种苗”。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制定监督检查制度,定期检查,逐级考核,奖优罚劣;要加强种苗机构和队伍建设,保持机构和队伍的稳定,切实搞好种苗的行业管理和组织生产,推动种苗事业健康发展;要配备得力干部,明确专人,从事种苗工作,以充分体现“优先发展种苗”的方针,使种苗工作得以有序、稳定、健康的发展。

苗木调查报告篇(5)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省不断加大种苗工作力度,取得了显着成效。

(一)建立了一批林果良种繁育基地

七十年代以来,我省采取自筹和部省联营等多种形式,先后建设了油松、落叶松、毛白杨、刺槐、板栗和金丝小枣等良种基地10处,共13889.5亩。其中优树采穗圃365.5亩、母树林7403.9亩、种子园2866.5亩,年产种子园种子600公斤以上。其中:油松良种基地三处,面积5297亩。其中,优树收集圃(兼采穗圃)55亩,收集优树资源662个。种子园2019.18亩,母树林2404.3亩,对比试验林819.49亩。通过子代测定评选出21个优良无性系,年产油松种子园种子100公斤以上;落叶松良种基地一处,面积6598.5亩。其中,优树资源收集圃100.5亩,收集800个无性系(家系)。种子园847.5亩,母树林4999.9亩,&127;试验林651亩。通过子代测定评选出40个优良家系和37个优良无性系,年产落叶松种子园种子500公斤以上;毛白杨良繁基地两处,面积844亩。其中,收集圃50亩,收集毛白杨优良无性系265个。采穗圃50亩,繁殖圃694亩,测定林250亩。已选育出毛白杨优良无性系14个,杂交培育出三倍体毛白杨7个系号。年产良种苗木100万株,种条、接穗等300万根以上;白榆良繁基地一处,面积200亩。其中,收集圃30亩,收集优良无性系131个。测定林150亩。已选育出白榆优良无性系9个,并育出抗虫榆1个;刺槐良繁基地一处,总面积300亩。其中,收集圃50亩,收集271个无性系。采穗圃50亩,&127;种子园100亩,测定林100亩。选育出25个优良无性系;板栗良繁基地一处,总面积750亩。其中,收集圃50亩,收集板栗品种(优系)136个。良种示范园150亩,繁殖圃100亩,试验林450亩。已选育出6个优良品种。可年产良种接穗15万根,良种苗木10万株;金丝小枣良繁基地一处,总面积600亩。其中,收集圃30亩,收集枣树品种203个。采穗圃261.2亩,示范园50亩,良繁圃90亩,决选圃100亩。已初选出30个优良品种,可年产良种接穗300-400万条,良种苗木10万株。这些基地的建立,为选育、引进、繁育和推广林果良种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育苗和国有苗圃生产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林木种苗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迄今为止,全省已有国有苗圃366个(包括林场下属苗圃120个,非林业系统的某84个),集体苗圃4238个,个体苗圃24362个。全省每年育苗面积保持在25-27万亩,其中新育苗16-18万亩。全省年生产苗量8亿株,其中良种苗木1.3亿株,基本上能够满足全省造林绿化的需要;在国有苗圃中,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所属国有苗圃162个(包括省厅直属苗圃1个,市属苗圃5个,县(市、区)属苗圃156个),总面积6.6万亩,其中可育苗面积3.3万亩,年产各种苗木2.6亿株。随着林木种苗事业的发展,在国有苗圃建设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威县苗圃坚持以育苗为主,积极开展良种繁育,依靠科技进步,创造了一流业绩,为当地经济和林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赞皇县苗圃通过苦干实干闯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赞皇大枣和优系核桃繁育为突破口,以服务太行山绿化为重点的科技兴圃新路子。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个体育苗户迅速增加,育苗面积不断扩大。

(三) 种苗行业管理趋于完善

一是建立了行政执法队伍。全省共有67人通过培训考核,获得了各级人民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其中:省站7人,市级站21人,县级站39人。二是种苗法规建设有了新进展。《河北省林木种苗管理办法》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中。三是建立了种苗质检机构。为加强种苗质量的监督与管理,经省编委批准,1998年11月成立了《河北省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于同年12月,通过了省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并已行使监督检验职能。四是成立了良种审定委员会。1991年12月成立了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制定了《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办法》,建立起林木良种审定制度。几年来,我省共审定林果良种20个树种32个品种,其中有9个树种15个品种通过了国家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为实现我省林木良种化奠定了基础。这些机构的成立及各种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省林木种苗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一个依法治种的局面正在形成。

(四)种苗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为实现林木良种上的突破,从1998年开始我厅实施了林木良种工程。按照《河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工程实施方案》,引入竞争机制,对工程项目进行了招投标,从55个投标单位中择优确定了3个省级林果良种繁育推广示范苗圃、5个市级示范苗圃建设项目和9个林果良种引种试验项目。省厅分别与中标单位签订了《引种项目合同》和《示范苗圃建设协议书》,省种苗管理站按合同实行项目管理。从今年9月份省厅联查评比小组对8个中标单位进行的联查评比结果看,各苗圃都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建设任务。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超额完成任务、经营管理水平普遍提高、形象建设明显改观,特别是苗木生产的良种繁殖率达到80%以上,高的达到100%。在种苗工程建设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是林业建设史上的一次大胆改革,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的效能,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单位和管理部门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促进了种苗事业的发展。

二、种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林木种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不适应林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林木良种基地数量少,结构需要调整。全省只建林木良种基地10处,不及先进省份的三分之一。除油松、落叶松、毛白杨、刺槐、白榆、金丝小枣和板栗少数几个树种外,其它大多数树种都未建良繁基地。尤其是经济林树种的良繁基地更需要增加。由于我省新品种育、繁、推脱节,良种苗木繁育、生产、供应滞后,影响了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另外,原有基地的树种单一,不能有效的满足市场需求,难以抵御市场经济的风险,急需调整结构。

2、林木良种投入不足,难以进一步提高。“八五”以来,国家每年给我省的林木良种建设投资只有20万元,加上省财政的配套资金,也只能维持原有的生产水平,不可能发展和提高。如油松种子园还处于初级良种水平,急需建设1.5代种子园。同时,由于林木育种周期长,见效慢,经济效益低,致使大多数林木育种专家纷纷转攻其他课题,造成了人才流失。

3、针叶树良种的推广难度大。育苗对比试验和试验林测定结果表明,用普通种子育苗造林60年成材,用种子园良种造林39年即可成材,而且干形好。然而,由于良种的生产成本高,林木生长周期长,加之群众缺乏长远观念,所以推广难度大,有时出现良种少而有余的现象。

4、国有苗圃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效益低。据我们调查:在全省国有苗圃中,经营状况比较好的、有盈利的苗圃占35.5%;能够维持正常生产、收支大体持平的占39%;贫困亏损的占25.5%。原因是国有苗圃经营机制不灵活,历史包袱重(离退休人员多),育苗成本高,苗圃土壤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缺少启动资金等。

5、依法治种的力度不够。除了国家制定的《森林法》、国务院颁布的《种子管理条例》外,我省尚没有关于种苗方面的法规;林业主管部门与工商、税务等部门还没有形成合力,种苗流通渠道不畅,市场建设不规范;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种苗管理机制和约束手段,社会上无证生产和经营的现象仍相当严重。

以上这些问题已影响了我省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三、关于我省种苗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我省林木种苗工作现状和全省造林绿化事业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我省种苗建设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加强、完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原有良种的利用、提高为依托,求稳步发展;加大引种工作力度,引进、选育、推广并重求创新。坚持科技兴种,依法治种,盯住市场,以优取胜,把种苗崐生产发展成为我省林业的一项新兴产业。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和完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林木良种壮苗是科技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高,贡献大。良种繁育基地是良种工程的基础和出发点。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要在保护、利用好现有良种资源的前提下,建设新的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抓好优良资源的收集、繁殖和推广,提高种苗对林业的贡献率。对现有林果良种繁育基地要实行分类指导,在完善功能和提高效益上下功夫。要加大改革力度,调整结构,扩大规模,继续贯彻“多树种、多品种、多世代、多功能、高效益”的十五字方针,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高效、特色林果良种基地。按照“盯住市场,以优取胜”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繁殖和推广力度。实现林木良种引进和选育的突破、应用高新技术高效快繁林木良种苗木的突破和良种推广的突破。

(1)在良种选育上,要紧紧围绕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和“两高一优”林业对种苗的需求,以良种基地为依托,与科研、教学等单位联合攻关,调整、完善种子园经营方案和高世代育种计划。建立落叶松人工杂交种子园或由两个无性系组成的自然杂交种子园及油松1.5代种子园。进一步定向改良,使良种遗传品质边利用边提高。

(2)进一步完善优良资源的扩大繁殖技术体系。对能大规模无性繁殖的树种,要嫁接、扦插、组培等多种手段一齐上,并创造条件,使之向工厂化育苗方向发展;对于既能有性繁殖,又能无性繁殖的树种要开发有性、无性繁殖相结合的配套繁殖技术;对于只能有性繁殖的树种,要重点抓好种子园无性系的选择经营、人工辅助授粉、使用满果粉等低成本、高效益的种子生产技术,从而加快良种繁育步伐。

(3)要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力推广经部、省审定或认定的优良品种。坚持从宣传、示范入手,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建立激励机制,实行优质优价,调动广大群众使用良种的积极性。要加强组织协调,结合种苗调剂、调拨,优先安排使用良种,搞好种苗生产与造林计划的衔接,尤其是要与工程造林相结合。

(4)针对我省林果良种繁育基地数量少、档次低的情况,积极筹建一批林果良繁生产基地。尤其是要增建经济林和果树良种繁育基地。以“提质增效”为中心,搞好经济林和果树发展的宏观调控与指导。太行山区以柿子、枣、核桃为主,平原地区及浅山区以发展苹果、梨、桃、杏、葡萄、枣、李子等为主,促进名、特、稀、优果品良种向规模化、高档化方向发展。慭

2、明确引种主攻方向,大力开展引种工作

引种是丰富林果发展所需树种(品种)的快捷途径。应加大从外省、外国引进林果良种的力度。我省引种工作的主攻方向应该是:确定树种,引进资源,营建试验林,尽快完善扩大繁殖技术体系。引种工作要严格按照科学的引种程序进行。要根据引种地区与引种来源区生态条件、现代植物区系及引种历史渊源的相关性,确定引种树种。1999年我省重点引进班克松、落矶山黄松和美国野红樱三个用材林树种;在坝上地区及适合油松、樟子松等生长的地区,重点引进班克松,在冀西山区、冀北山区适合栎类生长的地区重点引进美国野红樱。同时,引进一批经济林和果树的良种资源。引进资源起点要高,速度要快,材料要多样,崐要建立布局合理的引种网点,协调好网点间的分工合作,尽快建立起成熟的繁殖技术体系,制定合理的定向改良计划,以提供充足的试验用苗、迅速占领市场,在引种试验成功的基础上推广种植。

3抓好国有苗圃建设,加快育苗速度

目前,我省造林绿化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全省六大生态工程建设及果品基地建设,需苗量大,苗木要崐质量高,迫切需要采用新技术,建立稳定的育苗基地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好国有苗圃建设,发挥其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

(1)建设2-3个大型现代化示范苗圃,做到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生产高科技,示范高效益。实现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试验、示范、推广一条龙,使之成为国有苗圃示范的龙头。

(2)加强对国有苗圃的管理。重点在苗圃领导班子建设、技术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苗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在苗木生产的树种、品种、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强化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市场、以质量求生存的市场竞争意识,不断调整苗木生产结构,培育出名、特、稀、优、新的市场急需的高质量苗木,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3)在苗木生产中,要与造林单位密切配合,制定种苗生产计划,搞好种苗生产与造林计划的衔接,尤其是与工程造林相结合。积极推广使用良种,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实行科学育苗,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重点抓好容器育苗、大棚育苗、全光喷雾扦插等技术, 广泛推广应用abt生根粉,实行育苗全过程质量管理,层层把关,严格管理,提高育苗质量。

(4)做好国有贫困苗圃的解困工作。目前,我省还有相当一部分苗圃处于贫困状态,解困任务还很重。因此要尽快制定贫困苗圃脱贫方案,加强管理,积极引导苗圃通过“四换”,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提高适应和驾驭种苗市场的能力,使其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开脱进取求发展。同时,要积极争取脱贫解困启动资金,尽快实现全省贫困苗圃的脱贫致富。

4、加强依法治种,强化种苗质量管理

(1)加强种苗法规建设,搞好调研,尽快出台《河北省林木种苗管理办法》,争取在地方立法上有新突破。实行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规范种苗生产经营活动。加大种苗执法力度,依法整顿种苗市场,严厉惩治经营伪劣种苗,坑害国家和林农的违法行为,使我省种苗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强化种苗质量监督,建立种苗质量抽查制度。目前我省林木种苗还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尤其是飞播造林种子质量较差,严重影响了飞播造林成效。因此,要进一步强化质量监督,充分发挥省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的监督职能,加大种苗质量抽查力度,对全省飞播造林的种子和工程造林亩木进行全面的质量抽检,使抽检率达到100%并将抽检结果通报全省,禁止不合格种苗用于造林,提高造林绿化质量。

(3)各市和重点林业县要建立健全种苗管理机构和监督检验机构,配备必要的检验仪器设备,安排专业检测人员,形成以省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为龙头,以市种苗站为骨干,各县林木种苗检验员为依托的种苗质量检测体系,对生产、流通和使用中的林木种苗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4)加强林木良种审定工作,科研成果经过鉴定后,必须报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经审定(认定)为良种后,方可推广,未经审定或虽经审定但没有通过的品种,不准推广使用。

5、加大种苗建设投资力度,提高投资使用效果

苗木调查报告篇(6)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省不断加大种苗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建立了一批林果良种繁育基地

七十年代以来,我省采取自筹和部省联营等多种形式,先后建设了油松、落叶松、毛白杨、刺槐、板栗和金丝小枣等良种基地处,共亩。其中优树采穗圃亩、母树林亩、种子园亩,年产种子园种子公斤以上。其中:油松良种基地三处,面积亩。其中,优树收集圃(兼采穗圃)亩,收集优树资源个。种子园亩,母树林亩,对比试验林亩。通过子代测定评选出个优良无性系,年产油松种子园种子公斤以上;落叶松良种基地一处,面积亩。其中,优树资源收集圃亩,收集个无性系(家系)。种子园亩,母树林亩,试验林亩。通过子代测定评选出个优良家系和个优良无性系,年产落叶松种子园种子公斤以上;毛白杨良繁基地两处,面积亩。其中,收集圃亩,收集毛白杨优良无性系个。采穗圃亩,繁殖圃亩,测定林亩。已选育出毛白杨优良无性系个,杂交培育出三倍体毛白杨7个系号。年产良种苗木万株,种条、接穗等万根以上;白榆良繁基地一处,面积亩。其中,收集圃亩,收集优良无性系个。测定林亩。已选育出白榆优良无性系9个,并育出抗虫榆1个;刺槐良繁基地一处,总面积亩。其中,收集圃亩,收集个无性系。采穗圃亩,种子园亩,测定林亩。选育出个优良无性系;板栗良繁基地一处,总面积亩。其中,收集圃亩,收集板栗品种(优系)个。良种示范园亩,繁殖圃亩,试验林亩。已选育出6个优良品种。可年产良种接穗万根,良种苗木万株;金丝小枣良繁基地一处,总面积亩。其中,收集圃亩,收集枣树品种个。采穗圃亩,示范园亩,良繁圃亩,决选圃亩。已初选出个优良品种,可年产良种接穗万条,良种苗木万株。这些基地的建立,为选育、引进、繁育和推广林果良种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育苗和国有苗圃生产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林木种苗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迄今为止,全省已有国有苗圃个(包括林场下属苗圃个,非林业系统的某个),集体苗圃个,个体苗圃个。全省每年育苗面积保持在万亩,其中新育苗万亩。全省年生产苗量8亿株,其中良种苗木亿株基本上能够满足全省造林绿化的需要;在国有苗圃中,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所属国有苗圃个(包括省厅直属苗圃1个,市属苗圃5个,县(市、区)属苗圃个),总面积万亩,其中可育苗面积万亩,年产各种苗木亿株。随着林木种苗事业的发展,在国有苗圃建设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威县苗圃坚持以育苗为主,积极开展良种繁育,依靠科技进步,创造了一流业绩,为当地经济和林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赞皇县苗圃通过苦干实干闯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赞皇大枣和优系核桃繁育为突破口,以服务太行山绿化为重点的科技兴圃新路子。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个体育苗户迅速增加,育苗面积不断扩大。

三种苗行业管理趋于完善

一是建立了行政执法队伍。全省共有人通过培训考核,获得了各级人民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其中:省站7人,市级站人,县级站人。二是种苗法规建设有了新进展。《河北省林木种苗管理办法》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中。三是建立了种苗质检机构。为加强种苗质量的监督与管理,经省编委批准,年月成立了《河北省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于同年月,通过了省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并已行使监督检验职能。四是成立了良种审定委员会。年月成立了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制定了《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办法》,建立起林木良种审定制度。几年来,我省共审定林果良种个树种个品种,其中有9个树种个品种通过了国家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为实现我省林木良种化奠定了基础。这些机构的成立及各种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省林木种苗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一个依法治种的局面正在形成。

(四)种苗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为实现林木良种上的突破,从年开始我厅实施了林木良种工程。按照《河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工程实施方案》,引入竞争机制,对工程项目进行了招投标,从个投标单位中择优确定了个省级林果良种繁育推广示范苗圃、个市级示范苗圃建设项目和个林果良种引种试验项目。省厅分别与中标单位签订了《引种项目合同》和《示范苗圃建设协议书》,省种苗管理站按合同实行项目管理。从今年月份省厅联查评比小组对个中标单位进行的联查评比结果看,各苗圃都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建设任务。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超额完成任务、经营管理水平普遍提高、形象建设明显改观,特别是苗木生产的良种繁殖率达到以上,高的达到。在种苗工程建设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是林业建设史上的一次大胆改革,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的效能,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单位和管理部门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促进了种苗事业的发展。

二、种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林木种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不适应林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林木良种基地数量少,结构需要调整。全省只建林木良种基地处,不及先进省份的三分之一。除油松、落叶松、毛白杨、刺槐、白榆、金丝小枣和板栗少数几个树种外,其它大多数树种都未建良繁基地。尤其是经济林树种的良繁基地更需要增加。由于我省新品种育、繁、推脱节,良种苗木繁育、生产、供应滞后,影响了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另外,原有基地的树种单一,不能有效的满足市场需求,难以抵御市场经济的风险,急需调整结构。

2、林木良种投入不足,难以进一步提高。“八五”以来,国家每年给我省的林木良种建设投资只有万元,加上省财政的配套资金,也只能维持原有的生产水平,不可能发展和提高。如油松种子园还处于初级良种水平,急需建设代种子园。同时,由于林木育种周期长,见效慢,经济效益低,致使大多数林木育种专家纷纷转攻其他课题,造成了人才流失。

3、针叶树良种的推广难度大。育苗对比试验和试验林测定结果表明,用普通种子育苗造林年成材,用种子园良种造林年即可成材,而且干形好。然而,由于良种的生产成本高,林木生长周期长,加之群众缺乏长远观念,所以推广难度大,有时出现良种少而有余的现象。

4、国有苗圃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效益低。据我们调查:在全省国有苗圃中,经营状况比较好的、有盈利的苗圃占%;能够维持正常生产、收支大体持平的占%;贫困亏损的占%。原因是国有苗圃经营机制不灵活,历史包袱重(离退休人员多),育苗成本高,苗圃土壤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缺少启动资金等。

5、依法治种的力度不够。除了国家制定的《森林法》、国务院颁布的《种子管理条例》外,我省尚没有关于种苗方面的法规;林业主管部门与工商、税务等部门还没有形成合力,种苗流通渠道不畅,市场建设不规范;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种苗管理机制和约束手段,社会上无证生产和经营的现象仍相当严重。

以上这些问题已影响了我省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三、关于我省种苗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我省林木种苗工作现状和全省造林绿化事业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我省种苗建设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加强、完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原有良种的利用、提高为依托,求稳步发展;加大引种工作力度,引进、选育、推广并重求创新。坚持科技兴种,依法治种,盯住市场,以优取胜,把种苗崐生产发展成为我省林业的一项新兴产业。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和完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林木良种壮苗是科技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高,贡献大。良种繁育基地是良种工程的基础和出发点。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要在保护、利用好现有良种资源的前提下,建设新的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抓好优良资源的收集、繁殖和推广,提高种苗对林业的贡献率。对现有林果良种繁育基地要实行分类指导,在完善功能和提高效益上下功夫。要加大改革力度,调整结构,扩大规模,继续贯彻“多树种、多品种、多世代、多功能、高效益”的十五字方针,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高效、特色林果良种基地。按照“盯住市场,以优取胜”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繁殖和推广力度。实现林木良种引进和选育的突破、应用高新技术高效快繁林木良种苗木的突破和良种推广的突破。

()在良种选育上,要紧紧围绕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和“两高一优”林业对种苗的需求,以良种基地为依托,与科研、教学等单位联合攻关,调整、完善种子园经营方案和高世代育种计划。建立落叶松人工杂交种子园或由两个无性系组成的自然杂交种子园及油松代种子园。进一步定向改良,使良种遗传品质边利用边提高。

()进一步完善优良资源的扩大繁殖技术体系。对能大规模无性繁殖的树种,要嫁接、扦插、组培等多种手段一齐上,并创造条件,使之向工厂化育苗方向发展;对于既能有性繁殖,又能无性繁殖的树种要开发有性、无性繁殖相结合的配套繁殖技术;对于只能有性繁殖的树种,要重点抓好种子园无性系的选择经营、人工辅助授粉、使用满果粉等低成本、高效益的种子生产技术,从而加快良种繁育步伐。

()要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力推广经部、省审定或认定的优良品种。坚持从宣传、示范入手,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建立激励机制,实行优质优价,调动广大群众使用良种的积极性。要加强组织协调,结合种苗调剂、调拨,优先安排使用良种,搞好种苗生产与造林计划的衔接,尤其是要与工程造林相结合。

()针对我省林果良种繁育基地数量少、档次低的情况,积极筹建一批林果良繁生产基地。尤其是要增建经济林和果树良种繁育基地。以“提质增效”为中心,搞好经济林和果树发展的宏观调控与指导。太行山区以柿子、枣、核桃为主,平原地区及浅山区以发展苹果、梨、桃、杏、葡萄、枣、李子等为主,促进名、特、稀、优果品良种向规模化、高档化方向发展。憖

2、明确引种主攻方向,大力开展引种工作

引种是丰富林果发展所需树种(品种)的快捷途径。应加大从外省、外国引进林果良种的力度。我省引种工作的主攻方向应该是:确定树种,引进资源,营建试验林,尽快完善扩大繁殖技术体系。引种工作要严格按照科学的引种程序进行。要根据引种地区与引种来源区生态条件、现代植物区系及引种历史渊源的相关性,确定引种树种。年我省重点引进班克松、落矶山黄松和美国野红樱三个用材林树种;在坝上地区及适合油松、樟子松等生长的地区,重点引进班克松,在冀西山区、冀北山区适合栎类生长的地区重点引进美国野红樱。同时,引进一批经济林和果树的良种资源。引进资源起点要高,速度要快,材料要多样,崐要建立布局合理的引种网点,协调好网点间的分工合作,尽快建立起成熟的繁殖技术体系,制定合理的定向改良计划,以提供充足的试验用苗、迅速占领市场,在引种试验成功的基础上推广种植。

3抓好国有苗圃建设,加快育苗速度

目前,我省造林绿化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全省六大生态工程建设及果品基地建设,需苗量大,苗木要崐质量高,迫切需要采用新技术,建立稳定的育苗基地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好国有苗圃建设,发挥其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

()建设个大型现代化示范苗圃,做到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生产高科技,示范高效益。实现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试验、示范、推广一条龙,使之成为国有苗圃示范的龙头。

()加强对国有苗圃的管理。重点在苗圃领导班子建设、技术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苗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在苗木生产的树种、品种、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强化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市场、以质量求生存的市场竞争意识,不断调整苗木生产结构,培育出名、特、稀、优、新的市场急需的高质量苗木,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在苗木生产中,要与造林单位密切配合,制定种苗生产计划,搞好种苗生产与造林计划的衔接,尤其是与工程造林相结合。积极推广使用良种,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实行科学育苗,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重点抓好容器育苗、大棚育苗、全光喷雾扦插等技术,广泛推广应用生根粉,实行育苗全过程质量管理,层层把关,严格管理,提高育苗质量。

()做好国有贫困苗圃的解困工作。目前,我省还有相当一部分苗圃处于贫困状态,解困任务还很重。因此要尽快制定贫困苗圃脱贫方案,加强管理,积极引导苗圃通过“四换”,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提高适应和驾驭种苗市场的能力,使其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开脱进取求发展。同时,要积极争取脱贫解困启动资金,尽快实现全省贫困苗圃的脱贫致富。

4、加强依法治种,强化种苗质量管理

()加强种苗法规建设,搞好调研,尽快出台《河北省林木种苗管理办法》,争取在地方立法上有新突破。实行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规范种苗生产经营活动。加大种苗执法力度,依法整顿种苗市场,严厉惩治经营伪劣种苗,坑害国家和林农的违法行为,使我省种苗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强化种苗质量监督,建立种苗质量抽查制度。目前我省林木种苗还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尤其是飞播造林种子质量较差,严重影响了飞播造林成效。因此,要进一步强化质量监督,充分发挥省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的监督职能,加大种苗质量抽查力度,对全省飞播造林的种子和工程造林亩木进行全面的质量抽检,使抽检率达到%并将抽检结果通报全省,禁止不合格种苗用于造林,提高造林绿化质量。

()各市和重点林业县要建立健全种苗管理机构和监督检验机构,配备必要的检验仪器设备,安排专业检测人员,形成以省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为龙头,以市种苗站为骨干,各县林木种苗检验员为依托的种苗质量检测体系,对生产、流通和使用中的林木种苗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加强林木良种审定工作,科研成果经过鉴定后,必须报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经审定(认定)为良种后,方可推广,未经审定或虽经审定但没有通过的品种,不准推广使用。

5、加大种苗建设投资力度,提高投资使用效果

苗木调查报告篇(7)

为加强植物检疫执法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按照《浙江省植物检疫联合执法检查活动方案》,今年6月,黄岩区开展了以辖区内种子苗木经营单位为重点的植物检疫大检查,旨在全面建立植物检疫档案制度,做好生产、调运和检查记录。

1 黄岩区种子苗木联合执法检查基本做法

1.1 加强领导,部署到位 为确保这次专项执法检查达到预期效果,黄岩区根据当地情况,专门召开了专题部署会,明确把这次执法检查当做今年植检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2 开展宣传培训、增强检疫执法意识 利用口头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到种子苗木繁育、经销单位开展面对面宣传,增强人们的检疫意识和遵守植物检疫法规的自觉性。利用“黄岩区农资经营单位知识培训会”,宣传植物检疫法规规章,营造了良好的法制氛围。

1.3 规范检疫操作,做好产地、调运检疫 做好产地检疫,规范网上档案录入。在电话督促水果苗木自繁单位书面申请产地检疫下,检疫员到苗木繁殖基地实施产地检疫。严格按照全国植物检疫工作平台操作要求,在网络平台上完成产地检疫申报、调查档案录入,合格证签发和统计管理,最后下发产检合格证到各苗木生产单位手里。

做好调运检疫服务。区植检站检疫员周末加班加点方便群众开证。据统计从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在植检平台上有记录在档的杨梅和枇杷苗木调出株数为144.7987万株,305个批次。其中院桥镇是苗木调出集中地,仅一个镇杨梅苗木和枇杷苗木调出量接近107万株,从区域外调入水稻、瓜菜种子共57批次,23026千克。

1.4 强化执法,监管到位 黄岩区充分发挥植物检疫监管职能。此次活动共出动检疫人员33人次,出动车辆8台次,检查种子经营单位8家,苗木生产大户5家,检查种子数量23026千克,杨梅苗木150884株。植检员按照检疫要求书和调运检疫证书编号、台账记录状况对调入种子和调出苗木进行了逐一登记核查。并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对违法轻的单位令其限期整改。

2 主要问题

2.1 不少小包装瓜菜种子、无产地检疫合格证 属于当地自产自销的末经检疫的种子。往往是一次性制作的包装多年使用。

2.2 近距离调运苗木、瓜菜类种子时很多末开检疫要求书或是调运检疫证 种子经营个体在常规种子调入时遇到包装小、数量小的情况末持有植物检疫证书。加之公路、铁路等货运环节管理不严,有的仅重视收费、发货,容易造成检疫性病虫害的传播。

2.3 苗木产地检疫申报数量和实际调运数量严重不符 去年秋今春共申报苗木产地检疫446万株,33批次,而检疫平台上有记录的苗木调运数量为144.8万株,相差悬殊。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大户和合作社在申报产地检疫证时,喜欢多申报几十万株苗木,以防出苗量大于产检申报量。部分大户把自繁苗木转卖给当地散户,散户调运检疫逃漏证书现象普遍。二是当苗木生产单位往台州地区内发货时,因公路管理不严,绝大部分没有开检疫证也能通过稽查,造成实际出苗量和调运检疫证书签发量严重不符。

2.4 植检执法力度明显不足 案件数量很少,处罚也偏轻。植检队伍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检疫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3 下一步工作建议探讨

3.1 加强宣传 对苗木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加强《种子法》、《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农业部分)》的宣传,要求其包装、质量、相关手续符合要求。通过宣传,提高苗木种子生产经营户对植物检疫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如实申报苗木产地检疫,植检站会下发产地检疫合格证编号。在外调苗木时,主动到植检机构开具植物检疫证书,凭证书调运苗木种子。经销部拒绝销售未经检疫、无检疫证书的种子。

3.2 加强产地检疫 植检站在每年种子、苗木执法检查时,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将查出的问题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告知经营单位,并作为下一次检查处理的依据。规范苗木生产单位产地申报工作,不要只抓大户漏掉小户,不要应付了事,怕麻烦而没有深入实际产地检查。

3.3 加强检疫人员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执法人员对检疫法规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水平,掌握“农业行政处罚程序”及文书制作,提高执法人员办案水平。把检疫执法活动作为提高队伍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来抓。

3.4 加强检疫检查的执法力度 全面实行植物检疫自查和巡查制度,建立常态化的区域联查工作机制,整合检疫队伍力量。检查中发现无证调运,使用假证、货证不符等违法行为,要按照法定程序查处,限期整改,杜绝只查不罚、以罚代管等问题,努力扩大植物检疫社会影响力。

苗木调查报告篇(8)

2019年11月19日,中央财政提前下达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1136亿元,约占2019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61亿元的90%。财政部督促各地继续深入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以强化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投入保障。2020年已进入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各级部门是否提前编制好预算,切实管好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确保资金精确高效使用极其重要。贫困县采取连片种植的方式,采用“农户+合作社+基地”的种植模式,多方筹措资金,采购扶贫芒果苗木发到种植户手中,做到“种一株管好一株,种一亩管好一亩,种百亩管好一片”,通过精心管护,获得了成功。芒果产业已成为一些贫困县精准脱贫的支柱产业。以T县精准扶贫产业项目中芒果产业项目为例,对其进行模拟跟踪审计,对其审计操作方法进行研究,设计具体审计步骤并进行总结。

1精准扶贫产业项目跟踪审计案例构建

1.1产业项目名称

T县2019年芒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1.2建设任务

种植1000hm2芒果苗;加强对现有芒果种植区和原种植芒果区域的管护,力争2019年新增挂果面积1333.33hm2,全县芒果挂果面积超3333.33hm2,助推贫困户创业增收。

1.3建设地点

以“二流域”“两沿线”为重点发展区域(即驮娘江流域、红水河流域,汕昆高速公路沿线、省道321公路沿线),该区域内的乡(镇)重点发展芒果产业,鼓励其他适宜发展芒果的乡(镇)发展芒果产业,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4项目责任单位

T县芒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1.5资金安排

2019年新种芒果1000hm2,总投入1636万元。其中,财政性资金投入380万元,企业及农户自筹1256万元。

1.6补助标准

统筹县财政资金,统一购买芒果苗木,对2019年新种植芒果的农户给予苗木补助。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芒果的,除得到苗木补助外,符合产业“以奖代补”申报条件的,可同时申报“以奖代补”补助。

1.7时间进度

准备阶段为2019年1月10日至2019年1月31日,宣传发动和培训阶段为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实施阶段为2019年3月1日至11月30日,验收阶段为2019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

2精准扶贫芒果产业项目审计的操作方法研究

2.1芒果苗木项目前期的跟踪审计

芒果苗木项目前期的跟踪审计为芒果苗木项目的主要督查环节,对项目是否立项、设计,是否环评、规划,是否评审、招投标,是否有实施方案,是否完工,是否验收等环节进行跟踪审计。芒果苗木项目前期的审计主要对项目立项论证过程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加强对项目主要环节管理的督查,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决策失误、盲目立项[1-3]。实施的方法有审计分析书面资料、查询法和分析法、抽查法等。分析审查决策程序的民主性,决策方案的合理性,决策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项目建议书的合规性,立项目标的明确性与必要性,建设标准的合理性,可行性报告的充分性、准确性,资金筹措方案的合理性,投资估算的合理、合规性,经济评价的准确、可靠性等。对评审、招投标文件、过程清单、过程进行审核,明确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关注招标人的招标能力和招标方式等。对合同的业务内容、范围、服务条款、计费依据、时效进行审查[4-6]。

2.2芒果苗木项目现场的跟踪审计

在种植芒果苗阶段,审计人员主要对芒果苗进场、栽植、养护、价格等方面进行跟踪审计,及时抽审芒果苗,对不符合项目要求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促进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强项目管理[7]。实施的方法有实地调查法和抽查法。从土壤土质、挖坑、基肥、种植、修剪、浇水等方面熟悉种植芒果苗木的工序,现场审计人员熟悉、了解现场情况,及时做好相关的跟踪记录。对芒果苗木的相关规格参数进行相应的审查,例如测量并记录芒果苗木的品种、数量、规格、冠幅、高度等。芒果苗载重时,要对苗木的密度、支撑、绕绳、遮阴等情况进行实地测量及记录。在芒果苗木的养护审计中,要对苗木的修剪整形、去除枯枝、清理死树、浇水施肥、整地除草、防治病虫害及排水等情况进行审计记录[8]。

2.3芒果苗木项目结算审计

在芒果苗木项目的结算审计阶段,要对项目量进行审计。用现场的芒果苗木数量与方案量进行比对核实。审计项目的费用和项目财务决算,即对苗木项目从立项、执行到完成全过程中的全部费用进行审计。实施的方法有实地调查法、分析法、抽查法等。选定合适的时间,对芒果苗木的数目、高度、规格、密度、成活情况等进行现场核实。对于价格费用,要核实清单内容与实际情况,明确投标合同的合理性及竞争性。对于财务决算,归集整理芒果苗木项目的档案资料,核查清楚账务处理、财产清查、债权债务的清偿情况,审查苗木项目的资金来源及分配管理情况、项目的审批程序、工程投资的真实性和项目的运营及效益[9]。

3精准扶贫芒果产业项目审计的具体实施步骤

根据芒果苗木项目的特点,制定详细的现场跟踪方案。一是成立跟踪审计小组,配备农业、计算机、财务等专业人员。二是编制详细并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要特别研究针对芒果苗木的种植经营周期、种植特点、苗木维护、开花挂果等特点而形成的计算方式及审查方式的特点,并做好现场审计工作及相应的记录,形成审计日记。三是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纸质或电子材料,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复核。四是配备相应的计算机、测量仪器、照相机等辅助工具,收集比对前期的数据。

3.1收集资料阶段

项目开始后,立即收集项目的计划书、可研性报告、方案、图纸、会审记录、方案变更、苗木采购及运输合同、审批材料、补充协议、相关技术资料及会议纪要等材料。随着项目的推进,收集后续相关材料,做好项目记录。

3.2跟踪审计阶段

通过“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比对受益群众的贫困户信息,并采取入户调查的方法,确保项目对象的精准性。“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全面采集贫困人口、贫困村等基础数据,实现了扶贫系统数据的大集中,其子平台的应用模块能够实现与扶贫业务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成为脱贫攻坚的数据支撑。跟踪审计人员取得的芒果种植指导性任务分解表,入驻芒果苗木项目中的贫困村,并对种植任务(亩)、技术指导责任人、新覆盖贫困户(户)、乡村责任人等情况进行核查,随时收集相关资料,解决现场遇到的问题,并做好跟踪记录。熟悉芒果苗木选取、采购、分配、种植、养护、挂花、结果、采摘、销售的全过程,根据种植特点变换审计方式。重点审核“扶贫果苗”调运发放工作。把好“三关”,即严把苗木调运质量关(苗木出圃前严格检查,保证合格苗木出圃);严把苗木发放程序关(核准乡(镇)上报调苗数量和种植面积);严把苗木审核关(验收造册登记,杜绝多领苗木现象)。保证“扶贫果苗”及时到位,加快扩大新种芒果的面积。

3.3结算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苗木调查报告篇(9)

根据《海南省林业局关于开展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排放源的调查的通知》(琼林[2010] 48号)文件精神,为全面查清我市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科学制定和实施我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十二五”污染防治规划,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我市生态安全,加快我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此,我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以森林检疫站技术人员为主的调查队伍,对我市林业系统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开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做法

为确保调查的质量和效率,我农委组织了以森林植物检疫站为主的专业调查队伍,深入全市辖区内的药剂储存仓库、木材厂(木材防腐剂)、各类苗圃等场所进行全面调查,重点调查上述场所有无储存或使用氯丹、滴滴涕、六氯酚、毒杀芬、灭蚁灵、五氯酚纳等杀虫剂类持久有机污染物,逐个进行登记,详细咨询经营者使用杀虫剂类持久有机污染物及管理情况,并向他们宣传使用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排放源的危害性。

苗木调查报告篇(10)

(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单位规范化管理。

为规范单位的正规化管理程度,我单位结合实际,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充实完善,对原来的管理实施细则进行了补充,组织所属人员学习,对岗位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对人员安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力求做到以人为本,按章办事,用制度来约束人,通过内部良好的运行机制来调动所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就是单位的效益,安全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站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指挥,站在筑牢首都政治“护城河”的高度,严格落实每日的体温测量和零报告制度。自复工复产以来,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里和松紧心态,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卫生清洁活动,科学有序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综合防治,加装了门禁系统,对进出单位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管控,确保安全。截止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一例确诊或疑似病例。

(三)“双防双控”,配合局机关做好石家庄片区森林防火工作。

自3月底至5月底,为期两个月的时间,我站两名同志被抽调到省森林防火第二督导组,负责督导石家庄片区的森林防火工作,两名同志冒着疫情蔓延的危险,任劳任怨,牺牲了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在处理好防火工作与日常工作矛盾的基础上,对石家庄山区八县区的每个县进行了平均7-8次的督查,查处整改问题(包含现场整改的问题)200多条,可以说走遍了石家庄森林防火区的“边边角角”,较好地完成了此项工作。

(四)国家重点基地和国家种质资源库建设与管理

一是配合种苗处完成了2020年先期下达的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种苗项目的落实工作;二是完成11个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和3个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2020年度作业设计的初审并提出修改建议,14个项目作业设计全部通过专家评审,并通过省林草局批复实施;三是配合种苗处开展了11个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年度考核工作,现已完成7个基地的考核任务。

(五)林木品种审定工作

一是参加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会议,经各位委员评议,2019年度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初审通过的19个林木品种全部通过审(认)定,其中审定通过18个品种,认定通过1个品种;对预公告的《林木良种目录》从格式、内容等各方面进行了审查、修正,2020年省林草局公告推广应用。二是参与2020年度3个品种现场测试工作。

(六)中央预算内种苗工程项目

定期完成3个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央预算内种苗工程项目情况月报,及时报省发改委和省林草局。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1、组织举办一期全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培训班,提高基地建设与管理人员技术水平。

上一篇: 巡察心得体会 下一篇: 个人年度组织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