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思路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27 10:56:41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1)

中图分类号: X1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06-1

近年来,生态农业在我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发展思路值得人们去关注。

1 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现阶段农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耕地资源不足,资源利用率不足,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农产品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走出了一条农业生产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这种生态农业经济的道路可以有效地利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使人们产生一定的生态保护的意识,解决那些耕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以及别的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状况;同时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热衷于化肥,造成土地资源的污染,而生态农业道路鼓励人们使用农家肥,这样可以很好的改善土地质量,也可以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改善,让一些农产品不受污染。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2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技术水平不足

农业生产大多数是在有着广大土地的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相对城市还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是比较低下的,农民进行农业劳作的技术工具和技术水准仍然处于落后的阶段,农业的技术水平不足使生态农业经济在农产品的转化、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方面相对困难,同时农村中的技术人员比较缺失,这对于农产品产量以及农产品的质量都没有保证,这就造成了农村中农业经济的发展后劲不足。

2.2 对农业生产的认识不足

传统的农业经济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所谓“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都造成了对农业的一种最原始的认识,农民自己对农业的认识是耕作、收获。没有意识到其生态性以及农业具有带动一系列产业链的作用,单单将农业认为是人为了吃饭而必须进行的一种劳作。而城市人一般对农村、农业都持一种鄙夷的态度,似乎提到“农”就显得特别的低下而没有身份和位置,尽管“三农”问题的提出,从上层建筑方面对农业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重视,但是依旧有些无法改变的偏见,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到城市打工,都争着想脱掉“农”的帽子,这对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3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道路的思路

3.1 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技术投入及资金投入

农村中技术水平的低下大多还是由于对于农业的技术投入及资金投入的不足造成,我们要走出一条科技带动农业的道路,使科技带动农业发展,让农业也跟科技联系起来,走一条科技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例如,可以对于一些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培育出一些高产高质农产品,同时还可以对一些农业技术进行发展,如进行一些生态食用菌的培育和一些无土农作物培育,进而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等问题。

应该加大对农业资金的投入,利用这些资金引进一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可以根据农业的发展特点,使农业也走向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利用农业的特点可以带动农村中养殖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农村色农业的发展,种植本地特色的农产品,例如一些稀少的甜玉米,相对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和餐饮业的发展。

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这些资金对农业技术人才进行引进,人才是生态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方面,可以利用人才对生态农业进行技术指导和改进,对农业的发展进行一些策略上的帮助。

3.2 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传统的人们对于农村的那种排斥和轻视是依旧存在的,似乎农村永远跟愚昧联系在一起,人们有了这种意识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也往往会忽视,这样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要改变这种意识首先应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就要对农村以前的发展环境进行改变,改变人们进行农业劳作的意识形态,如改变以前那种盲目垦荒、盲目的进行土地的开发而不顾生态环境的行为,使农业生产的环境相对稳定。同时还要改善农村中社会服务的基础设施,使人们不再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失望,使农村的人们可以享受到完善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够激发人们进行农业劳作的兴趣,也可以吸引一部分农业科技的人才到农村来,为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除此之外,就是改变农村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为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方式,让农业也进入市场,去进行市场的考验,在市场上进行产品的改进,进行技术的革新。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农业更加重视,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势在必行的,我们要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沈梅,唐嘉义.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12,(05).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2)

 

1.关于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概念以及重要性

 

在农业中,再生产中生态和经济的内在联系以及相互结合的统称,农业生产首先是要自然进行生产,之后通过人类有目的的农业技术操作以及各种农事活动,进而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输入农业生态系统,并且通过经济技术的主导作用,从而使生态和经济的结合,促进其自然能量和物质的转化循环,这样才能够形成农业生产。现阶段,农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列的问题,例如耕地的资源出现不足,资源的利用率存在着不足,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农产品污染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已经是走出了一条农业生态农业的经济发展。这种生态农业经济的道路可以有效的利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而使人们产生一定的生态保护的意识,解决一些耕地资源存在着不足,水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与此同时,在最近的几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是开始热衷于化肥,进而导致土地资源的污染,然而生态农业道路鼓励人们使用农家肥,这样可以很好的对土地的质量进行改善,也可以对于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改善,从而让一些农产品不受到污染,与此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再次循环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进而很好的解决一些问题。

 

2.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技术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多数的有着广大的土地的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相对城市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低下的,农民在进行农业劳作技术工具和技术水准处于落后的阶段,农业技术水平存在的不足就会进一步导致生态农业经济在农产品的转化方面、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相对比较困难,并且农村中的技术人员比较缺失,对农产品产量以及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保证,导致农村中农业经济在发展上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

 

2.2对于农业生产的认识存在着不足

 

传统的农业经济主要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是有了根深蒂固,然而所谓的男耕女织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都造成了对于农业的一种最为原始的认识,农民自己对农业的认识主要是耕作和收获,并没有意识到其生态学以及农业具有着带动一些列产业链的作用,仅仅只是把农业人作为吃饭而必须要进行的一种劳作,然而城市人通常对农村和农业都持有着一种鄙夷的态度,好像是提到农就显得特别的地下而没有身份,虽然三农问题已经是被提出,从上层建筑方面对于农业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依然是有些没有办法改变的偏见,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到城市去打工,都挣着想脱掉农的帽子,这种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3.关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道路的思想

 

3.1不断的加大对于生态农业的技术和资金投入

 

在农村中,去技术水平的低下多数还是因为对于农业的技术投入以及资金的投入存在着不足所导致,我们要走出一条科技带动农业的道路,从而使科技带动农业进行不断的发展,让农业也能够跟随着科技的道路,走上一条科技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例如可以对于一些农产品的质量进行相应的监测,培育出一些高产和高质量的产品,与此同时还可以对于一些农业技术进行相应的发展,要是进行一些生态食用菌的培育以及一些无土农作物的培养,进而很好的解决土地资源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应该要不断的加大农业资金方面的投入,通过利用这些资金引进一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此同时也可以农业发展的特点,从而使农业也走向市场,带动着相关的产业发展,比如利用农业的特点可以带动农村中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还可以带动农村中特色农业的不断发展,种植本地特色的农产品,比如一些稀少的甜玉米,相对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以及餐饮业的不断发展。

 

在此之外,还可以统过利用这些资金对于农业技术人才进行不断的引进,人才才是生态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可以通过利用人才对于生态农业进行技术指导以及改进,并且对农业的发展进行一些策略上的帮助。

 

3.2必须要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以及改善对于农业生产的环境

 

传统中,人们主要是对于农村的那种排斥异以及轻视依然是存在着的,好像是农村永远将和愚昧联系到一起,人们有了这种想法意识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也将会忽视,这样将会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要改变这种意识首先应该要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态环境。

 

改善农村的生活化解主要是对农村以前的发展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改变人们进行农业劳作的意识形态,如果改变以前的那种盲目垦荒以及盲目的进行土地的开发以及不顾生态环境的行为,从而使农业生产的环境相对逐渐稳定,与此同时,还要改善农村中社会服务的基础设施,从而使人们不再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失望,从而使农村的人们可以享受到完善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够激发人们进行农业劳作的兴趣,也能够吸引一部分的农业科技人才来到农村,以此来为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3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建设生态农业经济环境

 

依靠高新科学技术,对农业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趋势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良性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以及清洁优美的生态农业,对农业环境保护加强监测,对乡镇企业污染以及农业内部自身污染进行严格的控制,例如:推广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方式病虫害,增施生物有机肥、钾合理配施。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作为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一项战略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农业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对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及逆行那个科学的采取,在一定程度上营造出可持续发展以及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3)

引言: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还是其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的规模等,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对生产产生影响。近些年来,农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关注。

1.关于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概念以及重要性

在农业中,再生产中生态和经济的内在联系以及相互结合的统称,农业生产首先是要自然进行生产,之后通过人类有目的的农业技术操作以及各种农事活动,进而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输入农业生态系统,并且通过经济技术的主导作用,从而使生态和经济的结合,促进其自然能量和物质的转化循环,这样才能够形成农业生产。现阶段,农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列的问题,例如耕地的资源出现不足,资源的利用率存在着不足,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农产品污染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已经是走出了一条农业生态农业的经济发展。这种生态农业经济的道路可以有效的利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而使人们产生一定的生态保护的意识,解决一些耕地资源存在着不足,水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与此同时,在最近的几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是开始热衷于化肥,进而导致土地资源的污染,然而生态农业道路鼓励人们使用农家肥,这样可以很好的对土地的质量进行改善,也可以对于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改善,从而让一些农产品不受到污染,与此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再次循环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进而很好的解决一些问题。

2.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技术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多数的有着广大的土地的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相对城市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低下的,农民在进行农业劳作技术工具和技术水准处于落后的阶段,农业技术水平存在的不足就会进一步导致生态农业经济在农产品的转化方面、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相对比较困难,并且农村中的技术人员比较缺失,对农产品产量以及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保证,导致农村中农业经济在发展上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

2.2对于农业生产的认识存在着不足

传统的农业经济主要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是有了根深蒂固,然而所谓的男耕女织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都造成了对于农业的一种最为原始的认识,农民自己对农业的认识主要是耕作和收获,并没有意识到其生态学以及农业具有着带动一些列产业链的作用,仅仅只是把农业人作为吃饭而必须要进行的一种劳作,然而城市人通常对农村和农业都持有着一种鄙夷的态度,好像是提到农就显得特别的地下而没有身份,虽然三农问题已经是被提出,从上层建筑方面对于农业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依然是有些没有办法改变的偏见,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到城市去打工,都挣着想脱掉农的帽子,这种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3.关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道路的思想

3.1不断的加大对于生态农业的技术和资金投入

在农村中,去技术水平的低下多数还是因为对于农业的技术投入以及资金的投入存在着不足所导致,我们要走出一条科技带动农业的道路,从而使科技带动农业进行不断的发展,让农业也能够跟随着科技的道路,走上一条科技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例如可以对于一些农产品的质量进行相应的监测,培育出一些高产和高质量的产品,与此同时还可以对于一些农业技术进行相应的发展,要是进行一些生态食用菌的培育以及一些无土农作物的培养,进而很好的解决土地资源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应该要不断的加大农业资金方面的投入,通过利用这些资金引进一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此同时也可以农业发展的特点,从而使农业也走向市场,带动着相关的产业发展,比如利用农业的特点可以带动农村中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还可以带动农村色农业的不断发展,种植本地特色的农产品,比如一些稀少的甜玉米,相对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以及餐饮业的不断发展。

在此之外,还可以统过利用这些资金对于农业技术人才进行不断的引进,人才才是生态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可以通过利用人才对于生态农业进行技术指导以及改进,并且对农业的发展进行一些策略上的帮助。

3.2必须要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以及改善对于农业生产的环境

传统中,人们主要是对于农村的那种排斥异以及轻视依然是存在着的,好像是农村永远将和愚昧联系到一起,人们有了这种想法意识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也将会忽视,这样将会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要改变这种意识首先应该要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态环境。

改善农村的生活化解主要是对农村以前的发展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改变人们进行农业劳作的意识形态,如果改变以前的那种盲目垦荒以及盲目的进行土地的开发以及不顾生态环境的行为,从而使农业生产的环境相对逐渐稳定,与此同时,还要改善农村中社会服务的基础设施,从而使人们不再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失望,从而使农村的人们可以享受到完善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够激发人们进行农业劳作的兴趣,也能够吸引一部分的农业科技人才来到农村,以此来为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3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建设生态农业经济环境

依靠高新科学技术,对农业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趋势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良性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以及清洁优美的生态农业,对农业环境保护加强监测,对乡镇企业污染以及农业内部自身污染进行严格的控制,例如:推广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方式病虫害,增施生物有机肥、钾合理配施。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作为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一项战略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农业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对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及逆行那个科学的采取,在一定程度上营造出可持续发展以及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

总结: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进而对农业已经是更加的重视,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道路主要是势在必行的,我们要走出一条具有着自己特色的升天农业发展道路,进而不断的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松.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解析[J]. 农业经济,2013,12(05):123-124

[2]张平. 张掖市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4.13(08):134-135

[3]涂洪强. 可持续发展观的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思路探讨[J]. 商场现代化,2014,29(06):145-147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4)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B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业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的约束。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有限资源的节约、高效、循环利用,更加有赖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仅是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也是相关政策、制度、技术的创新,将为农业发展提供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推动现代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耕文明薪火传递,同时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一、河南省邓州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实践探索

河南省邓州市是农业大市,近几年,按照现代农业生态、高效的要求,积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及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以现有的优势农业产业为依托,推广新型种养模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破解农业粗放生产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了一批典型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示范园区,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的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推广创新新型种养模式,拉长产业链,实现农业生产内部生态良性循环

邓州市基于自身优势,因地置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创新新型种养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邓州市主要有三种循环农业模式,一种是以农户为主体,以沼气发展为核心的模式。这种模式围绕农村用户沼气建设项目,以养猪-沼气-果树种植、猪-沼-蔬菜循环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秸秆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率。这种模式把养殖业污染治理和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实现农民生活、生产内部的生态良好循环。一种是发展庭院经济及优质果蔬高产示范园区相结合的模式,两者相结合可以通过优质高产示范园区的带动,促进庭院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改善农村环境。一种是以邓州昱通牧业为代表形成农作物种植-秸杆、饲料加工-畜禽养殖-沼气工程-食用菌生产-有机肥生产-田园种植的立体循环农业生态模式,这种模式也可以很好的提高作物秸秆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率,同时也提高土地和空间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

(二)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突破

邓州市坚持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引领,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如以以白牛穰原专业合作社为代表,主要发展庭院经济及优质果蔬高产高效示范园区;以黄志牧业为龙头,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以昱通牧业为代表建立立体循环农业生态模式等等。这种以龙头企业带动的模式一方面可以从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给予家庭农户和中小养殖企业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废弃物数量规模化处理成为可能,这有利于降低处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打造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构建生态循环农业的产业链条

邓州作为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市,承担着水源地涵养艰巨使命。同时,邓州又是传统农业大市,大力发展规模化畜牧养殖是其实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显然破解畜牧养殖带来的粪便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势在必行。邓州市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培育种养沼加相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充分挖掘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增值能力。一方面推动了奶牛、肉牛、生猪、鸡、鸭养殖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发展,另一方面又催生了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安全健康的肉奶产品和名优新特的果蔬产品,与邓州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的功能定位相得益彰。另外,邓州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利用生态农业示范园发展有机小麦、中药材、有机蔬菜种植;七彩杂粮与石磨面加工等。这些特色农业在邓州都有一定发展潜力,对当地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产品附加值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支持龙头企业申报和推介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记、农产品地理标志等,逐步打造了具有邓州特色的绿色环保区域农业品牌,提高了邓州农产品的档次和知名度,增强区域农业的经济竞争力。

二、河南省邓州生态循环农业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

邓州市以市场为导向,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信贷支持等方面的服务作用,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生态循环农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分析其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缺乏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顺应世界绿色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通过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环境,推行集约节约使用投入品和清洁化生产,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主动把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放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出位置,推动现代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邓州市对生态循环农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推广应用,但由于受长期以来传统农业发展思维的局限及影响,一些干部群众尚未真正树立起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农民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缺乏积极性,农民不愿或无力对循环经济进行更多的投资,对于大量的农业生产废弃物如秸秆等常采取焚烧,对牲畜粪便污染也没有积极的处理,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缺乏自觉和主动,农民生活垃圾随意处置习惯并未改变。农业生产企业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也不到位。循环经济理念缺乏导致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不论是企业和农民都急需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相关理论与知识进行培训。

(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面临着技术和资金制约

一方面,当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缺乏相关技术及人才支持。一是农民自身缺乏生态循环农业知识技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受过教育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的农业从业者大多为老年人。这部分人受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影响大,且自身受教育水平制约了其接受新思维新事物的能力,自身文化水平和技能不足使其难以主动发展现代农业,也不利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二是农业科技人员少,尤其是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更加稀缺,据调查,邓州市拥有农业技术人员560人,中高级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230人,只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一,远远低于河南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时技术人员进一步接受再培训提升技能的机会少,这些都不足以满足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需求。三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水平滞后。虽然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关键技术的引进推广和指导使用欠缺,有些前沿技术还难以大面积推广使用。还必须大力提高新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力度。四是地方政府缺乏与高校、省级农科部门的有效衔接,在技术引进、转化等方面,缺乏资金、政策、渠道等方面的有效举措,地方科技部门基础设施陈旧、科研设备匮乏,不能为地方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对新技术的推广和创新也力有不逮。不仅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急需的技术无法得到满足,而且已有的技术推广应用也很不到位,造成邓州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科技门槛高、推广应用难等难题。据统计,邓州市农业科技成果的平均转化率为26.8%。此外,农村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交流不畅通也制约了农产品开发销售及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使用。另一方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也面临资金制约,没有形成科学有效、多元化、社会化的投入机制。一是与生态循环农业自身特点有关。生态循环农业投资风险大,回收周期长,企业和农户缺乏投资积极性。二是农民自身投资能力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集体土地无法进行抵押贷款,农民获取资金的渠道欠缺。三是农业经营主体相对小、分散,不可避免出现资金投入分散的情况,难以发挥资金投入的整体效应,示范引导效应更加不易实现,种种原因导致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融资困难。

(三)政府支持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从财政投入上看,政府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投资不到位。邓州市属传统农业大市,经济相对落后,虽然这些年采取补贴方式扶持养殖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循环农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生态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导致对循环农业的扶持力度有限。从政策的制订及项目规划上看,缺乏完善整体性的规划布局,养殖业发展仍以散户为主,规模化程度不够,难以满足循环经济的集约化要求,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难以形成发展合力。另外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常常缺乏系统性,碎片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且一些政策表述笼统,难以具体执行实施。从体制机制方面看,市场监管、污染检测、质量追溯、原产地监测、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及价格形成等机制都不健全,制约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从管理服务上看还需要不断加强,部门之间加强协调,畅通信息渠道,加强技术支持与帮扶等。

此外,随着国家各类支农政策的出台,种田收益逐步增多,土地租金不断攀升,土地流转难度加剧,一些龙头企业、种植大户规模发展受到限制。而且由于涉农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链不长,示范带动作用较弱,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大多数农户仍然是自我经营、小打小闹,难以在市场上形成整体效应,体现不出质量和价格优势,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河南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与思考

(一)提升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仅是为了更好传承农耕文明,而且也是为了破解发展难题,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要加强宣传引导,普及生态农业相关知识,使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农业科技与推广部门及农民都能充分认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资源忧患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变为行动的自觉,逐渐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二)因地制宜创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有重点有层次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结合“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因地制宜创新现有发展模式。可以沼气为连接点将当地养殖业、种植业和工业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先进技术拉长产业链条,建立一个高效的生态循环模式;也可以根据各种农作物自身的特点或者不同养殖方式(水养、陆养)创建立体种养体系等。同时要统筹兼顾,推动乡镇之间、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发挥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生态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要注重循环模式拓展,从以畜禽粪污沼气处理为主的循环方式,逐步向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和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等循环方式延伸。

(三)加快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创新和应用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必须要有现代农业科技的有效支撑,如何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着力增强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加大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力度。二是围绕制约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如农业清洁化生产、新型生物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展开攻关科研,争取有所突破,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不同环节都能得到技术支持。三是要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不仅要加强对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制订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并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力量,使其成为公益性农业循环技术的创新和推广者。

(四)不断加大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扶持力度

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制定相关投入政策。就目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来看,政府仍然是资金投入扶持的主渠道。政府要逐步增加对生态循环农业相关领域的投入力度,投入比例要明确稳定,以确保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农业科技研发等项目可以优先稳妥实施。积极运用财政政策鼓励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如加大“三废”综合利用税收减免范围,对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的企业可以适当的减免税等。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快金融制度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尤其是向科技型、生态型农村企业加大信贷力度,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完善生态循环农业的政策体系

政府要积极发挥支持引导作用,优化完善体系建设,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总体发展目标,制订可行的发展规划,将当地经济发展纳入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计划中去,重点强调资源的利用、废弃物的再利用及环境的保护和优化。建立激励机制,明确规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不同环节要求标准及扶持政策、奖惩措施,对各主体的责任要清晰界定,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奖惩得当,促使多方主体积极参与。建立健全污染综合治理、清洁能源替代等配套政策,健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考核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为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技推广、绿色产品标准、绿色农产品交易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参 考 文 献]

[1]韩长赋.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5(6)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5)

 

一、增强农民群众的农业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意识

 

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水平偏低,整体的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环保等公共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在增强农民群众的农业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意识时,可通过展示一部分典型示范项目等形式,指导农民群众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从中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使农民群众亲身感受和掌握农业资源和环境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提高其对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认知度。同时,还可以积极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给农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运用可预见的经济收益以激发出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自觉了解循环经济原理,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过程中来,从而营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良好氛围,进而取得理想的经济成效。

 

二、立足农业生态环保推进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

 

首先,加大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一要制定有利于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安排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划好生态建设、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和试验示范的补助方案,同时减免相应的税费,提高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补贴;二要拓宽投入渠道,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机制,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进行投资,以此来保障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具备充足的资金;三是金融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金融部门应制定优惠的生态循环农业信贷政策,增加对生态循环农业的政策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在有效解决农户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资金需求的同时,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建立健全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发展的激励体系以及奖惩机制,要积极倡导、鼓励开展植树绿化与水土保持等农业领域的综合性开发,加大对大型农业生态工程以及农业资源保护区的投入。

 

其次,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地农业部门要综合分析、研究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倡导、引领农民群众依据当地生态资源环境来有效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等各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加强有机肥、无毒性生物肥料的引进和施用力度,进而有效降低各类农业生产污染源,同时还要注重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此外,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还必须强化农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的导向作用,从而保证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明确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及职能,做到管理和建设同行。故此,应当建立健全引领机制,有效指导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发展,积极引导各地方政府以及农民群众的行为,有效配置及重新组合城乡资源,并不断进行改进与优化,全力扶持与鼓励环境友好型措施的具体实施。与此同时,还要建立政府资金与金融资金之间的相互联动体系,并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形成社会资本引领机制,拓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资金的投资渠道。另外,各地政府要设置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专业机构并组织与协调农业生态环境取得可持续发展,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兼顾工作。

 

四、强化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加大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开发力度并加以支持,有效提高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水平。目前我国不断加大对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财政投入,各地政府在此基础上应不断地吸引社会各方资金,形成多元化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投入机制,致力于生态循环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建设和研发上,逐步形成投资与收益相挂钩的新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相应的基础。一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要加快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率和转化率;二是加强推广应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畜禽排泄物治理、秸秆还田等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深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和示范工程,推广立体养殖、生态种植以及物质循环多级利用的生产养殖模式,扩大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空间,达到资源循环发展以及节约的目标。

 

(二)现阶段我国农业种植的间作套种、休耕轮作以及精耕细作等技术与经验已十分成熟和丰富,因此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创新应在充分汲收传统农业技术之精华的基础上有效进行。但现代社会是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的时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还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部分发达国家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已开始广泛应用生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有效实现了生态循环农业的信息化、技术化以及标准化生产,这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

 

五、结束语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6)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过渡和运行,形势向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正逐渐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的方向发展。依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结合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态势,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现代管理手段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也应运而生。而如何使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和谐共赢、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话题。基于此,本文重在探讨如何改进农业生态环境,以不断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一、当前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经济现状

(一)农业生态环境现状1.耕地面积和人口均在减少。一方面,城镇化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农村劳动力短缺,高质量的农业生产严重受阻;另一方面,与城镇化相伴而行的城市扩建占用了农村耕地,导致农村耕地逐年减少。而伴随城市扩建的是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在此过程中生态农业也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2.环保理念淡薄而落后。经济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带动农民环保理念的提升和改观。如,他们未进行有效的垃圾分类,乱扔乱堆乱放现象很普遍———或将一些生活垃圾扔入河道,或集中堆放于户外空地,给农村的土壤和水资源带来极大污染。另外,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农民会大量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导致南方许多地方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也带来了农村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减少这一严重恶果。3.工业污染严重。我国早期由于规划布局极其不合理,加之污染物处理设备水平较低,农村工业污水排放导致水质急剧恶化,土壤被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遭受极大破坏。尤其是在现代化及城市化进程中,为了节约生产成本,许多化工企业被建在偏远农村,加重了对农业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二)农业经济发展现状1.农业比重下滑。近年,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农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农业发展策略不断得到了调整,政策扶持、资金补助等助农措施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想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化农业。2.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多。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出信息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作为种植及其他生产活动主要场所的农村,由于物流体系和网络化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节奏,加之一些农民对网络营销的认知不足,想通过网络销售来提高特色农产品销售效率的发展目标仍未完全实现。尤其是农村大都位于交通不甚发达的偏僻地带,其农业产业信息体系建设更是困难重重。二是农业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制于外部环境。农业的应急处理机制及预防机制不够完备,农产品抵抗气候、虫害、传染病等灾害的能力较低,尤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面积交通封锁的形势下,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采购、运输、销售严重受到影响。三是农业种植也难以成规模,且种植标准化程度低。当前蔬菜、水果、棉花等农产品的种植大都是由农民个人承包或小企业、村镇集体承包。这种承包种植的规模较小,而且其中的现代化科技农业含量低、生产行业标准及采购标准难以统一,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二、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关系

(一)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经济的基础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自党的十八大开始已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和深入开展,在保护及治理方面的成效显著。2016—2020年,国务院将土壤防污治理作为重点工作,以此来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并为之提供操作指导和科学的数据参考。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提升以及近年的整顿及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大大改观———整体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治理制度,以及人们环保意识和治理行动能力等都有很大进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农业资金投入减少了,农业投入成本随之也减少了,农业经济发展也逐渐走上了绿色可持续之路。

(二)农业经济发展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整顿和治理农业生态环境,能够有效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同时对于农业经济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具有很大促进作用,还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多层次、绿色、高速、稳定、可持续发展,并逐渐呈现出相对比较稳定的地方特色。这种农业经济发展态势反过来也会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农业经济发展能够反哺农业生态环境。因为,农作物的生长能够有效改善土壤NONGJINGTOUSHI环境,防治水土流失,保障土地的永续利用。

(三)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必须融合发展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融合发展意义重大。如果农业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必将影响我国农业的正常发展。这是人们重视并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且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构建文明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的缘由。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发展农业经济来提供必要的物质资金支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该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融合于农业经济发展之中,并将其作为头等发展大计,努力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使之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以生态文明指引农业资源开发农业资源开发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合理整合和再分配农业资源,目的在于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资源包括涉及农业发展根本要素的农业用地、地下水资源及农作物种子、肥料等。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必须依据不同的农业资源种类制定不同的开发策略。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应严格按照使用耕地的相关规定,积极响应退耕还林等政策,在确保不损害农业用地的前提下,以可持续种植理念为指导,积极利用科学绿色的农业技术开展农业用地的生产活动,坚决杜绝乱种植和破坏植被等能够引起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非法用地现象;开发利用地下水系统资源,需优化升级现有灌溉技术,大力扶持农业灌溉方式改革,积极推广滴灌和喷灌,减少对农业水资源的浪费,严格监管农业污水处理;要正确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物资,控制化肥、农药等物资的用量,改善其喷洒模式和使用方法,减少其对农业用地及农业水资源的污染。合理规划使用塑料膜,坚决禁止随意丢弃使用过的塑料膜,将其用量控制在农业土壤正常生产活动允许的范围之内。

(二)以绿色生态理念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科学的绿色生态理念为指导,利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结合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农业经济。这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运用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结合现代化农业技术与管理,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和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我们将这种模式的农业称为绿色生态农业。该模式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协调发展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必须在制定符合农业发展现状的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利用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和管理模式指导农业生产模式;必须因地制宜选择农业生产模式,确保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和谐相处、融合发展。

(三)构建和完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推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和完善现代化农业体系。一方面,优化升级农业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在农业日常生产活动中不断增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程度,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和网络信息化水平的内在要求;而通过农业生产技术革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和破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农作物产量,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这又是现代化农业体系中调整和优化农作物生产布局和农业产品产业结构、增强产销渠道、丰富农业销售内涵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利用国外先进农业管理理念和模式,不断完善我国的现代化农业体系,用先进的现代化农业体系优化升级农业模式,建构集约化农业模式,走以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7)

信任对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主体具有依赖性[3]。目前我国生态农业以小农户生产经营为主,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农地(包括耕地、山地、家庭园地和家庭养殖水面)面积仅为2.96亩/人,并且这一数值多年变化不大;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以每户农户3.6人计算[4],我国平均每户农户经营的农地面积只有10.7亩左右,在山区每个农户经营的农地更少。生产规模过小不便于产品品质信息传递,一些生态农产品信息媒介甚至将小农户生产者排除在外,小农户承担赔偿责任能力弱难以在直接市场中建立信用,经销商也因为担心在赔偿消费者之后追偿困难而不愿意采购小农户所生产的生态农产品,这些都决定了目前以小农户生产经营为主的生态农产品市场发展困难。因此克服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的困境首先需要以规模化生产主体作为生态农业主要生产经营者。

(一)我国应当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发展生态农业

有观点认为大型农业企业更容易获得消费者信任,我国应当由大型农业企业作为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但由于理性和控制跨度具有有限性等原因企业的效益并不一定随规模的增大而递增[5],实践已经证明由于生态农业生产及管理人工成本过高,随着生态农业企业规模不断增大边际效应却逐渐下降,甚至为负值;有国外学者也通过研究发现大型农业企业适合发展较低劳动力监控要求、资本密集型农业,不适合发展高劳动力监测要求的农业[6];加之大型农业企业不适合山地和丘陵等农田狭小地区,以及存在垄断危险等,所以大型农业企业不能作为我国生态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力量。我国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选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从我国农业布局来看,农田广阔地区更适合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以保障我国粮食数量安全,山地、丘陵等地区适合适度规模经营生态农业作为机械化农业的补充;从生产要求来看,生态农业可以延续我国传统的家庭组织方式进行生产,现代生态农业就是以东亚传统农业为原型发展起来的:20世纪初,当时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局局长King考察了东亚几国农业数千年兴盛不衰的经验并介绍给西方,这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农业方式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广泛采用,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生态农业[7];从农业发展战略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在我国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要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201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要坚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2014年初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强调我国农村改革要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因此,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适合采用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适度规模生产经营的家庭农场模式。家庭农场在国外是一种早已成熟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各国对家庭农场的界定略有不同,但由家庭经营是各国家庭农场的共同内涵,美国农业部网站将家庭农场界定为“没有雇佣经理、不含非家庭成员的法人或合作组织的农场”[8]。很多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和美国的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农场为主,近年来我国台湾地区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也得到迅速发展。美国各类农场中家庭农场约占87%,合伙农场占10%,公司农场占3%,由于许多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也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因此实际上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9]。在我国,家庭农场由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正式提出,根据相关政策我国的家庭农场应当兼具规模适中、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的特点,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家庭农场与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专业大户相似,但专业大户往往规模较大,雇工较多,导致成本较高,且专业大户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不需要注册登记从而缺乏明确的法律主体地位;而家庭农场规模适中,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成本较低,且成立家庭农场需要经过工商部门登记,明确的法律主体地位使家庭农场可以获得更好的法律保障和支持。因此,由专业大户“升级版”的家庭农场最适合作为我国生态农业主要生产经营主体。

(二)加快符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的家庭农场立法

完善的法律制度促进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繁荣。美国国会自20世纪30年代起每五年就会修订一次农业法,目前涉及到农业各方面的法律已经达到31部,这些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家庭农场的权利和义务,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法律依据[11];德国在《农业法》、《土地交易法》以及以完备著称的《土地整理法》中,规定了与家庭农场相关的几乎所有法律问题[12];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起通过制定大量法案,为家庭农场提供了各方面的法律依据,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台湾地区在目前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也通过颁布和修改法案来促进家庭农场的形成。根据相关政策,家庭农场在我国应当属于商事主体,我国商事主体资格的取得采纳强制注册主义做法,各类商事经营者必须进行核准注册才能进行经营活动[13],但目前家庭农场在我国还只是停留在政策层面,法律中并未设有家庭农场主体类别。家庭农场在我国正式提出之后,各地纷纷制定相关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地方法的变通做法一般都是规定根据申请,以多种商事主体进行注册,各式家庭农场随之在各地注册成立;目前家庭农场以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进行注册的较多,也有少量以公司形式进行注册。由于家庭农场与我国现有的法律主体类别都有一定区别,目前的注册方式不利于对家庭农场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扶持,还会减少家庭农场的成立:根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符合家庭农场标准的农业生产主体有87.7万个[14],但目前正式注册的家庭农场数量却远远低于这一数值。为了加强对家庭农场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支持,促进家庭农场的成立和发展,我国应当在农业基本法中设立独立的家庭农场法律主体类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应当在第二章“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中增加规定:国家鼓励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成立家庭农场,并对家庭农场的概念、注册标准、权利和义务等作出明确规定。此外,目前地方法规定的不一致还造成了我国家庭农场基本制度混乱,建立统一的家庭农场基本法律制度是我国的长远选择。我国应循序渐进,以各地的家庭农场地方立法实践为起点,积累立法经验,先期可以由农业部联合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家庭农场部门规章,待立法时机成熟后出台《家庭农场法》,对家庭农场成立标准、注册程序、组织结构、扶持政策、法律责任等基本制度作出统一法律规定,各地再依据《家庭农场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共同形成我国家庭农场法律体系。

(三)改革现行农地流转法律制度以促进家庭农场形成

以家庭农场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以农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目前我国农地流转实践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缺乏信息平台和组织协调等农地流转服务制度,二是缺乏促进农地流转的配套制度。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与我国农业条件相似,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和地区,因此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农地流转集中过程对我国很有借鉴意义,而以法律推动和保障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日本和台湾的共同经验。其中,在农地流转服务方面,日本除了制定和完善《农业协同组织法》之外还制定了12项附属法令,例如《农协会并助成法》、《关于农业协同组织监查士选任资格》等[11],这些法案确立了农业委员会作为公共事业团体承担农地流转中介和服务工作的制度[15];我国台湾自20世纪50年代起通过陆续颁布《农民运动指导方案》、《改进台湾省各级农会暂行办法》和《农会法》,建立了农会制度,主要由农会承担农地流转服务工作[16]。我国农地流转实践中也有相似的成功经验:浙江绍兴地区设立了县、镇、乡三级结构的农地流转服务机构,进行农地流转登记、供求信息、项目推荐指导,以及调处纠纷等服务,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借鉴日本和台湾地区的经验,并结合浙江绍兴的实践,我国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信息平台功能和组织协调作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应当增加规定:我国在县级以下政府农业部门中成立农地流转服务机构,其具体工作包括农地流转登记和供求信息、农地流转组织协调、农地流转项目规划、农地流转合同审核服务、农地流转法制宣传等。此外农业部还应当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农地流转服务具体法律制度。农地流转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只是涉及流转的过程,还与适度规模经营后的经济收益、农村社会保障、农村金融以及农业经营风险等问题密切相关。日本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改革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通过修改和《农地法》、《农促法》、《有关农业委员会的法律》、《半岛振兴法》、《山区振兴法》等法律建立了多项配套制度促进农地流转:认定农业生产者制度使骨干农业生产者享受更多的政府扶持,有利于农地向骨干农业生产者适度集中;特定法人土地租赁制度为企业法人租赁农地设立了特定的限制;农民退休金制度有效保障了老年农民离农以后的晚年生活,有效促进了农业经营队伍年轻化;市民农园土地流转制度设立了市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一整套制度[15]。台湾地区也以法律建立了由行政院农业发展委员会、农业科研所、学院的农业推广委员会,以及农会等组成的庞大农政架构及农民组织体系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16]。借鉴日本和台湾地区的经验,我国也应当建立或完善配套法律制度促进农地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应当增加“配套制度”一章,规定我国在农业技术指导、农业项目扶持、农村社会保障、农村金融以及农业保险等方面建立配套制度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我国农地流转配套制度的总领性规定;同时以上领域的具体法律规范也应当进行修改,增加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具体法律制度,共同形成我国农地流转配套制度法律体系。

二、建立适应家庭农场发展要求的生态农产品认证法律制度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为生态农产品品质和生产者责任承担能力得到消费者信任提供了前提,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市场的信任。目前我国经济法律领域存在对执法机构倚重过度、对来源于社会和市场的法律实施路径较为轻视的问题,事实上以法律推动市场主体自律是规制市场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17]。认证能减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市场渠道中的信息不对称[18],有效促进市场主体自律,认证方式在各国的兴起反映了农产品质量管理从政府向社会和市场转移的全球趋势[19],因此完善我国的生态农产品认证体系是促进我国家庭农场生态农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任务。

(一)促进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进行认证

目前我国生态农产品适用的权威产品认证只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个类别,与生态农产品分别是包含或交叉关系:有机农产品都属于生态农产品,大部分以生态方式生产的绿色农产品(分为A级和AA级)和无公害农产品也属于生态农产品。但生态农产品还包括很多其它以生态方式进行生产但没有经过以上认证或不符合以上认证标准的农产品,加之兼具适中规模和家庭经营特点的家庭农场生产方式又非常灵活,因此生态农产品、尤其是家庭农场所生产的生态农产品难以全部纳入现有的权威认证体系。美国主要的生态农产品认证有有机食品认证、公平贸易认证、安格斯牛肉认证、俄克拉荷马制造认证、“海豚安全”金枪鱼标志认证等①,“多元化的农产品认证分别满足了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同需求”[20];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主要包括有机农业、SEQ农产品和特别栽培农产品,其别栽培农产品由地方政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地方认证标准[21],多种认证标准构成了涵盖范围广泛的认证体系。与以上国家相比我国适合生态农产品的认证种类过少,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当以法律建立针对不同农产品种类、多种方式、多种标准的权威认证体系:如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散养鸡蛋”、“粮食猪肉”、“野生食用菌”等多种认证种类,发展和完善如“无农药认证”、“低碳认证”、各种产地认证等多种认证方式,并设立多种认证标准,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多层次认证体系来促进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进行认证。此外,认证费用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家庭农场对生态农产品进行认证。以我国现有的三种生态农产品认证为例:目前有机食品认证收费包括现场检查人员的食宿差旅费、认证费和检测费等,绿色食品认证费用主要有认证费、标志使用费、检测费用等,无公害认证只收取认证成本费用,主要是检测费用,此外以后将建立的各种生态农产品认证也会都有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对规模不大、资金不多的家庭农场都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负担,有国外学者也通过研究发现第三方认证费用会成为阻碍发展中国家小生产者通过农产品认证方式进入市场的重要壁垒[22]。为减轻家庭农场进行生态农产品认证的经济负担,我国应当建立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认证财政补贴制度,《认证认可条例》应当增加规定:家庭农场等中小规模农业生产单位进行生态农产品认证的,由财政给予一定补贴。此外农业部还应当出台具体的补贴条例,对补贴的范围、比例、方式等作出详细规定,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认证补贴法律制度体系。

(二)提高生态农产品认证欺诈的法律责任

我国现有的几种生态认证普遍缺乏严格性,获得认证的农产品仍然受到消费者质疑。有学者对内蒙古地区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进行调查发现这些企业普遍使用普通原料加工绿色食品,只是加工条件较好[23]。缺乏严格性的生态认证还是没有从本质上把常规农产品与生态农产品区分开来,消费者对获得认证的生态农产品的信任度依旧不高,我国生态农产品市场仍然表现为“半柠檬状态”②。生态农产品生产者在认证中的欺诈行为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标志使用权,二是获得认证后不按认证标准进行生产,三是在最终产品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由于农业生产的一些固有特点,通过加强对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监管来提高认证严格性的成本过高、并且效果也并不理想,从成本和效果两方面考虑,为生产者设立严格法律责任来保证认证农产品品质是我国最佳的立法选择。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体系,获得认证的生态农产品如果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由《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规制,如果不符合认证标准但又不构成质量安全问题则由《认证认可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相关认证法律规范进行规制,我国获得认证的生态农产品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后者居多。《认证认可条例》主要规定了认证机构的行为规范,没有规定生产者的法律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经营者欺诈三倍赔偿制度和最低赔偿金额;《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对于生产者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标志使用权的,取消其标志使用权,并根据其严重程度,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三年不再受理其申请或永久不再受理其申请;《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和《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没有区分生产者是否存在欺诈行为,只规定在年审考核不合格、农业投入品不符合相关标准、产品质量不合格等情况下对生产者警告、限期改正以至取消其相应认证。以上法律规范对生产者欺诈行为处罚过轻,违法成本过低致使欺诈行为泛滥。为提高生态农产品认证的公信力,认证法律规范中应当加强对生产者欺诈的处罚力度:规定对于以欺诈手段取得农产品认证标志使用权或者获得认证的农产品中存在质量方面欺诈的,取消相应认证证书、一定时期内不再受理其相关认证申请,并设置合理数额的罚金来减少生产者的欺诈动机。

(三)进一步强化认证机构的连带责任

在目前的法律制度下,如果消费者购买的获得认证的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不合格,获得赔偿的效果还是难以保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生态农产品对消费者构成侵权或经营者存在欺诈,由经营者———即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一般来说经营者责任承担能力与其规模成正比,家庭农场比小农户经营规模大,对消费者的赔偿效果要优于小农户,这也是我国应当以家庭农场取代小农户作为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原因之一;但家庭农场属于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其责任承担能力毕竟有限,加之一些销售者流动性强,实践中部分消费者还是难以从家庭农场或销售者那里获得有效赔偿。根据《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只有在两种过错情形下才对消费者承担赔偿责任:“认证机构出具虚假的认证结论,或者出具的认证结论严重失实的……造成损害的,认证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以及“认证机构未对其认证的产品实施有效的跟踪调查,或者发现其认证的产品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不及时暂停或者撤销认证证书和要求其停止使用认证标志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与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我国现有的相关赔偿法律制度远不能消除消费者购买经过认证的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在赔偿方面的顾虑,高信任度的家庭农场认证生态农产品市场还是难以建立。认证机构责任承担能力强、办公场所稳定,通过法律为认证机构设置连带责任可以有效保障消费者受到损失后获得合理赔偿;另外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看,与消费者相比,认证机构作为专业机构对生态农业生产者进行监督的信息成本低,由信息成本较低的主体行使监督权力可以节约监督成本,如果以法律规定监督成本较低的主体对被监督对象的相关行为承担连带责任,这种连带责任就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法律制度安排[3]。目前我国对认证机构赔偿责任的设置过低,连带责任不具有普遍性,还容易造成认证机构疏忽与懈怠,更加影响消费者对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的信任。不仅是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整个食品类别都是对人们生命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特殊商品。为减少消费者购买认证食品的顾虑,并激励认证机构更加认真负责,我国应当在所有食品认证中为认证机构设置普遍性连带责任,《认证认可条例》应当增加规定:认证机构对获得其认证的食品承担连带责任,消费者购买的认证食品不符合认证标准可以向认证机构索赔;不属于认证机构错误造成的,认证机构在对消费者进行赔偿之后可以向真正的责任者索赔。在食品认证中对认证机构普遍性连带责任的设置可以减少消费者顾虑,还可以激励认证机构对生产者严格监督、提高自身认证的声誉,从多方面提高消费者对认证食品的信任,以认证方式我国家庭农场生态农业开辟一方高信任度的市场。

三、以法律制度促进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C2C交易方式的发展

商业模式在提高市场信任度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生态农产品主要通过“生产者-商家-消费者”商业方式进行销售,这种商业方式下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缺少沟通与监督,不利于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生产经营者建立信任,生态农业还要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加强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联系,探索建立具有更高信任度的商业模式。

(一)发展C2C交易方式提高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市场信任度

由农场直接供给消费者是很多发达国家生态农产品的重要销售途径。在有机食品消费大国如德国、英国,除了通过超市专区、专卖店等传统零售方式外,很多有机食品采用订单送货上门、网上订购、邮购等农户直销方式[24];日本在生态农产品销售中建立了“农户-消费者”的“提携”体系: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合作伙伴关系,在信任的基础上协议生产方式、协议定价、在生产和经济上相互帮助等,由生产者直接供给消费者农产品[25];在美国,会员制直销农业“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并发展迅速,到2009年已经发展到3600多个团体[26];美国另一种重要的小农户农产品直接销售市场“FarmersMarkets”数量近年也在不断增长,从1994年的1755家发展到2009年已经达到5274家[27]。“农户-消费者”直销方式绕过了目前零售方式中间的多层批发商环节,增加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便于消费者对生产者建立信任;其短销售链减少了中间商参与,有效降低了成本,惠及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直销方式还方便消费者参与制定生产标准、产品要求、甚至参与生产,这些共同创造过程会对消费者形成价值,从而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28]。现代市场中“农户-消费者”直销的发展,要求生产者具有一定生产规模以便于建立信用①,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为建立信用提供前提,直接销售方式则可以为资金不多、与大型企业相比在产品推广中处于劣势的家庭农场打开产品销路,因此家庭农场是最适合发展生态农产品直销的主体。在网购方式逐渐普及的今天,“家庭农场-消费者”生态农业直销中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第三方交易平台途径,在电子商务用语中被称为C2C(customertocustomer)方式,因此我国应当发展C2C交易方式提高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市场信任度。

(二)建立家庭农场C2C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信用法律制度

C2C方式减少了中间商环节,并且充分发挥了网络快捷性特点,但网络虚拟性、距离性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生态农业直销方式的高信任度。认证是增强产品信任度的重要方式,我国虽然要建立多层次的生态农产品认证体系,但由于生态农产品,尤其是家庭农场所生产的生态农产品品质多样,加之C2C方式下很多生态农产品是按照消费者要求进行生产,所以认证方式不能解决所有生态农产品、特别是C2C商业模式中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的品质信任问题;并且即使在多层次生态农产品认证体系下仍会有众多的家庭农场没有能力或不愿意承担认证过程中资金和精力的耗费,所以在家庭农场C2C生态农业中我们还要探索建立其他更加简便、适用范围更广的市场主体自律制度,作为认证体系的补充。信用制度是实现市场主体自律又一种重要方式,由于法律具有形式理性所带来的局限,而社会生活却复杂多变,所以法律系统与社会生活形成“断藕”关系———也即法律在解决某些社会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具有局限性,而更多体现法律的程式化意义,建立信用机制便成为建立约束、实现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29]。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信用体系涵盖社会生活各方面,我国可以通过先行在有条件的领域建立信用制度的方式逐渐完善我国信用体系,C2C领域由于征信制度简便适合先行建立信用制度。目前我国C2C领域已经建立了一些商业性信用制度,但却对生态农业作用很小:搜索“淘宝网”这一国内主要的C2C网站可以发现生态农产品数量明显少于服装、家居等其他种类商品,也不热销。几乎所有种类商品的C2C商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不被消费者信任,随着“消费者评价系统”等商业信用制度的发展,很多商品种类的C2C市场信任度逐渐提高;但由于生态农产品品质辨别更加依赖于专业检测技术,所以“消费者评价系统”等商业信用制度难以承担作为生态农业信用机制的重任。我国应当建立C2C生态农业信用法律制度,以权力为基础通过高度专门形式的法律秩序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30],具体可以由农业部出台相关条例建立。作为一种主要针对家庭农场生产者的生态农业信用机制,C2C生态农业信用法律制度应当具有简便的特点,具体制度应当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第一,简单的管理机构,由生态农业生产经营者成立协会进行行业信用管理;第二,简单的入会要求,生态农业生产经营者只需要自愿提供基本资料建立行业信用档案就可以加入;第三,简单的征信制度,只是通过网络平台消费者反馈,与消费者协会、法院等机构建立联系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第四,简单的查询方式,建立基于身份证号码的网络查询端口;第五,尽可能少量的费用,主要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工作,成员只需缴纳少量成本费用,尽量为生态农业生产者减轻经济负担,以吸引更多的生态农业家庭农场参加。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8)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条主要途径,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近几年来,全县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快发展,粮食种植面积逐年缩减,经济作物面积逐年扩大,农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

1.2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在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中,各级、各部门把稻、麦、油、茶、果、牧渔各业的品种结构优化作为突破口,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了全县传统产业升级步伐,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目前,全县稻麦油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三元杂交瘦肉商品猪推广面达65%,家禽良种覆盖率达100%,特种畜禽、优质果品、时鲜蔬菜的良种覆盖率也取得了显著提高。

1.3区域特色经济更加明显

全县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产业特色的区域性生产基地,如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的2万hm2有机鱼养殖基地,唐村、浪川、梓桐、威坪等乡(镇)的0.4万hm2优高新品种桑基地,里商、安阳、石林、大市、枫树岭、汾口等乡(镇)的0.437万hm2千岛玉叶茶基地,威坪镇的333.33hm2高山贡菊基地,大市镇、枫树岭镇的666.667hm2高山蔬菜基地,千岛湖周边的水果产业等。

1.4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初见成效

从2001年浙江淳安新洲制茶有限公司的茶叶,通过德国BCS有机食品认证以来,至2006年底止,全县获“无、绿、有”农产品认证品牌达到51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5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12个;基地规模种植类达到1.279万hm2,养殖类有机鱼2万hm2、罗非鱼40万尾、三元猪10.3万头、本鸡30万羽;进一步促进了全县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客观条件制约发展

淳安县经济底子薄,交通不便,加上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偏低,生产观念还是保留在计划经济年代,因此,大部分农民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是很敏感,严重制约了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淳安县除了劳动力数量、土地资源方面有一些优势外,资金、技术、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都比较欠缺,这些因素阻碍了当地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2.2组织化程度低影响发展

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组织程度较代低,淳安县自上世纪末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当时是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长期以来,广大农民沿袭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步伐,影响了淳安县生态农业的发展。

2.3产品附加值低影响效益提高

淳安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农产品基本上是没有加工就出售,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影响了生态农业的效益提高。

3几点建议

3.1做大优势产业

淳安县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发展生态农业,实行专业化生产,通过发展专业村、专业大户、产业带等,实行“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多乡一品”,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专业化、规模经营水平,集聚优势产业,进一步突出农产品竞争优势,积极调整农产品结构,集中力量发展好优势产品,使其成为拳头产品。相对淳安来说,就是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高山蔬菜、干水果、中药材、畜牧、精品渔业等产业,突出重点发展千岛玉叶茶、高山蔬菜、水果、蚕桑、山核桃、山茶油、有机鱼、三元肉猪、千岛湖本鸡等优势特色生态农产品。

3.2依靠科技兴农

千方百计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是发展淳安县生态农业的可靠保证。一是要加快种子工程建设。切实加快优质农产品的良种引繁力度,加大高山蔬菜、水果、蚕桑、畜禽、中药材等农作物优良品种生产基地建设,努力提高生态农业的良种覆盖率。二是要创新农技服务体系,完善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农技服务机构和村级农业科技示范户“三级农科网”,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开发淳安县的生态农业;加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技术推广部门“联姻”,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促进农产品由资源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化。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着力培养“智力型”农民技术员和“知识型”科技示范户。

3.3实施农业标准,提高农产品质量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9)

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银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各种新式的金融产品不断推出,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越来越复杂,这些都给商业银行的内控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中,会计内控风险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需要重点防范的主要风险之一。本文将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会计内控风险进行分析,探讨风险产生的原因,研究针对会计内控风险进行防范的措施,希望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更好发展提供帮助。

一、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风险

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对于防范商业银行发生金融风险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内控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会计的内控条件有待完善

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工作的质量是银行会计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良好的会计内控工作对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管理工作、经营效果、人事管理都有良好的制约作用。目前,商业银行的会计内控条件还不够完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商业银行会计职位设置的合理性有待提高,例如有的银行为了对成本进行更好的控制,没有经过调查就盲目的缩减人员编制,造成员工的工作强度加大,从而增大了会计风险发生的几率。另外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也能起到互相制约的作用,从而减少银行资金隐患。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规范程度还有待提高。标准的业务操作规范是保证商业银行各项工作顺利展开的前提。目前,有的银行对业务操作规范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甚至经常出现违规操作情况,这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力有待提高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中,良好的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力是保证内控工作全面落实的根本,而当前在商业银行中,内控工作的执行力度不够,而一旦执行力不足将很可能导致会计风险的发生。具体来说有以下表现。对于会计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例如,有的商业银行管理层只是在相关领导部门进行检查时,才开始加大对会计内控的重视,而在平时的工作中,对会计内控工作比较忽视。另外,对于会计内控工作的不重视,也造成了会计内控制度的更新不及时,导致内控工作出现混乱。银行的业务操作平台对于商业银行业务的控制力度不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目前电子技术在商业银行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网络技术革新较快,有的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业务操作平台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对于银行的全部会计业务没有形成有力的控制,从而造成会计内控风险的出现。

(三)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的监督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工作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也造成会计内控风险的主要原因。例如,有的商业银行对于短期利益非常重视,没有从会计内控工作的整体角度去把握,忽略了银行的长远发展。同时在会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方面更多的只对具体问题进行关注,造成一定的制度缺失现象。另外,有的商业银行对于会计内控工作的制约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对金融风险的发现能力减弱,从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二、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产生的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内控质量对于保证银行各项工作的全面进行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上文论述的商业银行产生的会计内控风险进行分析,发现造成上述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由于会计内控工作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有的商业银行管理层缺乏对会计内控工作的重视,造成重效益轻管理的局面。在会计内控工作中,更注重事后处理和检查工作,而忽略了事前、事中的控制和监管。会计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伴随科技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同时金融创新的力度也不断加强,这给银行会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及时的做好知识更新工作,会导致员工不能很好的适应银行的业务要求,从而造成会计内控风险。

三、商业银行针对会计内控风险进行的防范措施

(一)完善商业银行的会计内控体系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完善会计内控体系对于防范会计风险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会计内控体系的工作。在决策、执行和监督方面形成良好的制约体系,建立具有层次性的内部监管系统,确保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机制。严格按照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原则对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制度进行梳理,要确保相关规定的科学性和层次性,同时对于国家出台的新制度要进行关注,并根据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在商业银行全体职工中牢固树立制度至上的观念,在平时的会计活动中,严格按照制度进行业务操作,从而有效防止会计内控风险的发生。

(二)加强对会计内控风险的控制力度

商业银行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责任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会计内控风险的控制力度。

1、建立风险管理责任制度风险管理责任制度指的是通过明确的责任追究链条,对发生的会计内控风险进行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工作。商业银行要确保将员工的利益和会计风险防范工作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从而保证问责制度的实现。

2、对商业银行现有的会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梳理由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更新力度较快,因此会计内控管理工作要保证与时俱进,要对具体的金融业务进行风险考量,做好对风险重点的防控工作。另外可以对商业银行不同的业务进行等级的划分,并根据等级采取对应的授权模式,从而提高对会计风险的防范能力。

3、建立有效监管机制通过视频和系统监控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会计内控工作的质量。例如,在对银行网点进行内控监管时,可以在系统在线监测方面寻求突破,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提高非现场监控能力,同时提高柜台的视频监控力度,进而提高会计内控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会计内控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商业银行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会计内控工作中通过有效的手段加强会计内控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会计内控工作质量。首先,商业银行要牢固树立会计人员的内控管理理念,提高对会计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针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业务操作上出现的新方法进行有目的性的培训工作,确保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规范化,减少业务操作方面的疏漏。最后,要对会计内控工作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进行重点整改,对出现的重大疏漏要进行追责,最终确保会计内控质量的实现。

(四)健全会计内控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

对商业银行的员工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工作,对于提高会计内控工作的质量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在对银行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时,可以根据银行的实际情况采取分级奖惩制度来进行。但同时要注意,对于不同工作性质的员工进行考核时,要根据工作情况制定对应的考核标准,例如对于财务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考核分别要根据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另外,商业银行可以将会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纳入到整体考核评价中来,从而提高各级财务会计人员对于会计内控风险的重视程度。

四、结束语

良好的会计内控工作对于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银行管理人员要对会计内控工作引起重视,从完善商业银行的会计内控体系,加强对会计内控风险的控制力度,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会计内控工作质量,为银行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琪.论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防范与对策[J].企业导报,2014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10)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01-1

1 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基础研究

1.1 循环农业发展的农耕地资源利用分析

发展循环农业,就要找到适合的农耕地进行实施,在进行长期的选择过程中,对全面的农业生态现状完善研究,找到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完善的“建设基地”,按照发展的原则,真正将内部的建设标准提升上来,捕捉更加新颖的实施办法,不断进行开拓创新,将全面性、循环性、可持续性与协调性的发展思路运用起来,找到相应的农耕地环境,使自己的发展力度能够不断进行提升,真正将自身与周围的环境结合,既对农耕地的循环建设发展与周边环境的保护事项全面关注起来,对农耕地资源的全面利用与开发事项整合起来,才能取得全面的进步。

1.2 循环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发展循环农业,就要将其中的生态环境关注起来,将创新技术进行不断的融合与创新运用,以生态建设为主,以经济发展为辅,真正找到自身发展的重要目的,把握对先进思想的重点研究事项,不断革新,不断融合新型元素,将循环经济的建设思路运用到循环农业发展中来,将自身的建设思路打开,利用新型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进行渗透研究,分析出较好的建设方案,然后将自身与周边的农业环境的生态效应重视起来,为社会的农业循环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创新基础,使农业循环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2 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原则研究

2.1 分阶段建设原则

分阶段建设就是要站在全面发展的角度,真正将内部的组织发展建设的事项稳固实施开来。首先应该是规划、动员、组织阶段,其次是规划实施阶段,最后是完善深化阶段。对这三个阶段内容进行完善实施,层层递进、互相稳固,使整体的建设效果能够提升上来,为整体的建设效果把好关,使循环农业实施力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2 分层次建设原则

对农业发展的全面实施特征与整体布局情况进行关注,找到层次性的建设标准。首先就是对宏观的循环农业经济进行有效关注,抓住市场经济建设中的有力因素,阐述协调发展的建设关系,给循环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其次是对中观区域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力度进行关注,将各区域的不同发展模式进行分层次运用,使建设的效果更加突出。

2.3 分产业带建设原则

进行分产业带建设,就要将全面的市场规划有主要对象,建立良好的农业循环建设标准,对畜牧业、林牧业、水产业、园艺产业进行分层监管,找到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使全面的建设环境能够互相融合、不断渗透;同时要将各个产业区的产出成品进行有效控制,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好质量关,对畜牧、水产、水果、蔬菜的销售与经营管理重要事项关注起来,从而使更加优良的经济建设效果能够充分呈现出来,带动循环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3 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思路的创新建议研究

3.1 发展模式的创新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找到合适的发展建设的地理位置,在进行强化建设的同时,能够将全面的建设信息进行有效推导,对生态整合、生态链联接与转换、生态农业园、区域型循环经济、家庭型循环经济等多种发展模式进行有效选择,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经济模式,在进行全面的利用过程中,不断弥补内部的缺漏,使自己的建设更加迅速,找到相应的突破口,不断探索、不断更新,使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3.2 发展循环农业的外部条件供应

加强对循环农业的完善建设,就要借助外部的力量,真正做好控制与管理的双向工作,使更多的有效信息能够渗透到建设管理中去。这就要靠外部大环境中的国家政府与经济调控建设部门来进行关注。首先,国家政府应该将全面完善的建设机构体系分配下去,将内部的建设标准进行相应提升,不断捕捉更加有效的建设信息,在建立完善机构、全面分配任务的同时,一定要做好规划建设的先决工作,把握对全面的建设环境的有效建立;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搞好监督检查的工作,能够带动农业循环建设的全面健康进行;充分调动社会中的各个建设元素,使整体的建设环境能够更加优良,利用大学、科研所、社会团体来出谋划策,使建设机构的全面完善提升,带动更加创新的建设标准的提升,使自身的建设效果能够突出出来;掌握更加有效的建设手段,时刻关注社会大环境中优良的建设方法,并且找到自身的建设不足之处,并且将先进的思想进行渗透利用,将全面的建设技术进行融合引进,使自身的发展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3.3 编制农业生态保护的规划建议

开展循环农业,就要将全面的生态环境的建设事项关注起来,因为生态的完善性是保证农业循环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将健康的生态区域内的各项基本状况了解清楚,对生态区域的生产机能与脆弱生态区的环境保护力度进行有效提升,掌握先进的建设理念的渗透原则,将全面的建设环境进行融合,使生态发展区域的全部功能真正带动农业循环的全面发展,使环境的保护力度与完善的建设思路能够完善提升上来。

4 总结

对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进行有效利用,真正对农业资源的循环开发与利用事项进行有效研究,开创全面的创新环境,将内部的建设标准进行有效提升,加强对战略规划的全面细节的认识,使自身的建设内容保持较好的状态,使用全新的建设手段,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真正将我国的循环农业的发展带动上来。

参考文献

[1] 姜保雨.论农业现代化点线面体循环经济道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9,(8).

上一篇: 生物技术的现代概念 下一篇: 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