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25 10:45:11

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

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篇(1)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全球竞争与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将各个国家与商业组织摆到同一个竞争舞台。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改革开放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企业已经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声誉,质量过硬、技术先进、重信用守合同,但是中外在文化上的差异却一直是阻碍着我国企业在国际合作上进一步发展。为此,在国际工程管理的实践中,建筑企业的管理者除了应精通工程的“成本、质量、工期”的控制外,还必须深谙不同文化背景必将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研究文化差异对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要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管理者必须具有并发展相应的对文化的敏感力和驾驭沟通的能力,采取相应的跨文化管理策略,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一、国际工程管理中的文化差异

(一)谈判风格

在国际工程建设和管理中,谈判是经常进行的,但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谈判模式。中方在谈判开始时会讨论双方所共同遵守的总体原则和共同利益。中国人习惯于从大的方面入手,主要关心的是双方长期合作的可能性。因此他们避免在一开始就讨论细节问题,而具体的细节留到以后再谈。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对具体细节非常注意。谈判一开始就急于讨论具体的条款,在谈判中充满信心、明确果断,以经济上获利为目的,善于讨价还价,而且热衷于一个条款一个条款地谈(他们用的最多的词语就是one by one),最后达成协议。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在谈判中对待争论的态度也不同。

(二) 对待合同的态度存在差异

(1)对待合同文本的态度

对合同文本的态度,中方是看重总体原则,这反映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整体取向的。具体的表现是中方的合同文本往往只有一薄本,而西方的合同文本是几厚本,他们的合同详细到图纸文件的份数、图纸的材料(如蓝图、软盘、Email、胶片) 、制图人的联系方式等。在履行合同时,中方的态度往往是,在实质上不违反合同条款,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而西方则是严格执行合同条款。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合同文本态度存在差异。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倾向于整体性,一些小小的细节通常不是很重视。而西方人则习惯正确、精细和理性的线性思维模式。

(2)对待合同索赔条款的态度

中国人听到”索赔”两个字时,往往联想到争端的仲裁和诉讼等法律行动。因此他们就认为应尽可能地避免索赔,以避免法律行动引起更多的麻烦或是经济损失。中国工程管理人员不愿索赔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传统管理模式和计划经济惯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的原因还要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上去。西方人认为只要某一方的行为不符合合同、规范、标准的规定就一定会给对方发函指出,并就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工期延误要求索赔。

(三)人际交流

不少参与国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人员没有认识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对跨文化交流的特殊性缺乏正确认识。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接触必然产生文化上的差异或冲突。很多人往往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合乎逻辑的、适当的,而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们可能会认为是反常的、不合逻辑的。还有的人认为,只要掌握了对方的语言就可以和他们沟通了。其实不然,正确的使用语言要求大量文化方面的知识。一般来说,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跨文化交际是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是一种特殊的场合。这种场合的交际,要求参与者对对方文化的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人同西方人的行为方式的差别。在国际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一切活动都是以人际之间的交往开始的。如果交流的双方对中西文化缺乏了解,中西文化不同的人际之间的交往规则就会导致冲突。

二、跨文化管理的探索

面对不同文化、不同国籍的各方人员,为实施跨文化管理的策略是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总结了几种跨文化管理策略以作参考。

(一) 跨文化培训。工程管理经营在当地国的环境,其最重要是一种学习过程,即外籍人员文化的学习。对于各种规范、标准、规定尽量使用国际惯例(例如执行FIDIC 条款)对我们的员工进行培训。

(二) 多元文化认同。工程管理的文化冲突源于工作团队的文化差异,因此务必使内部员工了解多元文化之差异,尊重并包容文化之间差异,甚至将多元文化认同之理念列于项目管理的信条中。

(三) 跨文化融合。对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要求与工程管理内部不同文化群体之间,透过异中求同创建共同的公司文化,融合后的文化既能表现出明确而一致的特征,以消除文化冲突的产生。

(四) 忽略、缓和文化差异。忽略文化差异就是按照合同规定的方式以某一文化为背景来对待所有人。当然,忽略、缓和文化差异只是各种文化在企业中相互融合前的权宜之计。但是在国际工程中则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毕竟工程项目具有短期性和目标性,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价值体系。

(五) 跨文化沟通。要消除文化差异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必须发展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共事,应建立跨文化沟通的机制。工程管理者需要有意识的建立各种正式的、非正式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跨文化沟通组织与渠道。

三、结束语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从事国际工程的建设。成功的工程管理必须实施跨文化管理的策略,消除文化差异的冲突。在国际工程的管理中能适应多重文化的挑战,减小由文化差异带来的管理难度,降低项目工程管理运行的成本,更好地完成工程的既定目标,让我国的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篇(2)

[

关键词 ]职业伦理 高校教师人格观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袁鑫(1978-),女,天津人,天津外国语大学,讲师,南开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美国社会与文化、哲学;王巧玲(1984-),女,天津人,天津外国语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张烨(1981-),女,天津人,天津外国语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天津3002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 3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TJDJ13-00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4-0062-03

教师的责任在于育人,在于传道、授业、解惑。高等教育处于国民教育序列中的最高层次,大学教师应具有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专业水准和全面素质,不但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更应在人格修养、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更高的层次要求,坚守职业伦理和职业操守。但目前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却存在一些现象,个别教师没有秉承热爱学生、欣赏学生、启迪学生、宽容学生、悉心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现状漠然视之,不顾情况地采用统一化、一成不变的教育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期盼和不同的发展诉求,有的甚至态度刻板、生硬,受到了学生们的排斥。对这些问题,有人归结为教师的教学思想落后、教学观念滞后或教学方法不当,跟不上时代要求,很少有人从教师职业伦理这个内在的、基本的视阈,考量高校教师的人格观是否出现了偏差。

从职业伦理视阈看,人格观是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观点、态度,亦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不同学生的观点和态度,其本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秉承的价值观,是最应当关注的教师职业操守的基本素养之一。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转变为社会人,高校是大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不能仅仅专注于对学生的专业教育、职业发展,而更应当从坚持正确的人格观出发,审视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审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

一、从职业伦理视阈出发,对高校教师人格观进行认知与审视

伦理与道德含义相近,都是在人类社会中形成的、为社会个体所认可的意识和规范。但伦理又与道德不同,伦理侧重的是人们广为认可并遵循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意识规范,而道德不一定是为人们广为认可的,而是侧重于个体认知和个体遵循的意识规范。不同个体、群体的道德标准不同,道德具有自律性。伦理则要调整公共关系、公共领域的道德,具有他律性,要求公共领域内的人群共同遵守。每种职业都有其特定的职业伦理要求,即都有本行业所认可并要求共同遵循的特定意识规范和基本道德良知,教师职业伦理是教师应当具备的与教师职业角色相适应的人伦关系、意识规则、行为方式、价值取向。

人格的本质是个体心理基础和社会条件共同作用下的统一体,具有生理特征和社会属性。生理学中的性格和人格意义相同,但性格只是展现了人格中的社会属性部分,忽视了人格中的生理属性部分。人格观就是对不同人的观点,不同的人格观将体现出对人的态度和相关行为方式的差异。从事不同职业的人都有职业伦理支配下的特定人格观,都具有一定的人伦关系和行为规范。教师的人格观就是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观点、态度,尤其体现为对存在差异学生的不同态度及采取的行为方式,因此,教师的人格观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

二、职业伦理视阈下,高校教师人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总体要求来肴,教师的人格观应当是催人奋进、健康积极的,应包含对大学生人格的关注、理解、关爱、包容、责任等思想倾向和价值追求。

1.对大学生不同人格的关注。不同的社会个体呈现出各具特色的个性特征。大学生来自不同家庭和社会环境,虽然在个性、气质和素养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他们都有渴求知识、渴望成才的特征,都具有接受教化的需求与期盼。对此,高校教师应以正确的人格观、平等的态度关注他们,尤其要承认不同和差异,既鼓励他们存在的优势,也要悉心关照他们的弱势,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真诚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来自于教师的关注、关爱、鼓励和鞭策,都会引起他们思想上的触动,对他们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对大学生不同人格的理解。从顺应社会发展角度看,有些学生人格健康向上,值得提倡与培育,有些人格平凡低调,要予以优化,而有些学生人格则表现出相关缺陷,要努力克服。人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作为可塑性强的大学生,通过大学教育可以优化其人格发展。其中,高校教师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不同人格的大学生应理解差异,尤其理解缺陷和不足,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他们扬长避短、修正自己。对于大学生来说,教师的理解可以成为其前进的重要动力,使他们增强信心,从而发挥所长,特别是促使他们放弃自卑心理,主动改造提升自己。

3.对大学生不同人格的关爱。教师对大学生的关爱,可以引发他们积极的情感,引导他们产生有益的情绪,优秀学生因此更加奋发,自卑学生亦能够鼓起前进的勇气。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首肯的态度,都会给学生巨大的力量。

4.对大学生不同人格的包容。教师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不应当以同样的标准要求他们,而应当正视差异。这其中,教师的宽容之心、包容之意尤为重要。大学生思想、思维较为成熟,能够敏感地感知到教师的态度,教师的言谈话语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指向。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施以博爱的胸襟、宽阔的胸怀,接纳学生,善待学生,才能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促进他们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高校教师应善于全面考察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点燃发展的火焰,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弥补不足,追求自我。

5.对大学生不同人格发展的高度责任意识。人格有其生理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外在环境的作用,促进人格的优化和发展。大学生正处于感知性强、可塑性强、需求性强的人格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他们有优点、有缺点,有先进、有滞后,有优势、有劣势,职业伦理决定了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施以人文关怀,要通过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教化,推动不同个性学生的多层次、多样化发展。

三、职业伦理视阈下,高校教师人格观应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教师职业伦理的支配下,教师不但具有对待不同学生的人格观,具有关爱、善待学生、启迪学生发展的理念、意识,还应当体现为具体的、健康的行为,体现为正确的教育教学方式,而其核心就是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1.以柔性化理念,推动大学生团体发展。有学者研究表明,专制化管理的大学生团体班级秩序好,但气氛压抑,学生积极性不高;管理放任的大学生团体纪律涣散,学生发展无序、盲目;实行柔性化管理的大学生团体,学生自律性强,班级气氛融洽,创新思维活跃,发展后劲强。这说明在对大学生的影响和管理中,教师的柔性态度符合大学生的需求与发展规律,容易引起学生团体的积极回应,从而表现出较好的团体发展态势。

2.以差异化观点,关爱不同个性学生。教师面对的学生对象是不同的,有的性格张扬,热衷参与和表现;有的性格内敛,不善参与和互动。对待不同特征的学生,教师显然不能用同样的方式、一样的要求去对待他们,而应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关爱态度。对于前者,应利用其积极进取的一面,但要注重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善于规划;对于后者,应鼓励他们主动出击,增强其信心和勇气。无论对待哪种个性的学生,都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尊重他们,理解他们,鼓励他们,启发他们,使他们找到前进道路,获得发展中的快乐。

3.以宽仁之心,推进学生健康发展。青年大学生的特点是精力旺盛,浮想联翩,往往感性多于理性,情感多于理智,敢想敢为,勇于尝试。由此,大学生也容易因冲动、感性而出现行为处事的疏漏、失误甚至错误,并表现出不足、缺憾或瑕疵,而这正是教师职业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所在。对待大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应秉持包容、宽怀之心,要理解他们的失误甚至错误,包容他们的缺点和滞后,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症结,看到差距,扬鞭奋发。在对待存在错误的学生时,教师绝对不能厉声斥责,或不容辨驳地雷霆万钧,而是要选择对学生教育的时机、场所,运用适当的方式,用真心、善意去影响他们。当然,宽仁不是放纵,而是一种人文策略。

4.以平等意识,影响大学生发展。平等意识是教师人格观中最为基本的理念之一。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无论其性别、专业成绩、性格特点、进取心、家庭背景等情况存在多大的差别,教师都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们。在育人实践中,教师应采用相应的教育教学方式,如互动、研讨、交流等;在评价方面,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馈,鼓励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活动方案修改、活动中的信息反馈和总结批评等;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不但是学生的良师,也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益友,真诚地与学生交流思想、探讨人生。

5.以现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由于传统认知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唯分数为发展标准,这种功利化思想使他们虽然可能成为技术、专业上的能手,但却有可能导致其理性、思想、道德和全面发展层面的缺失。因此,当代教师应当用现代的理念,正确对待有不同发展动向的学生,既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提升,更要重视他们的性格走向;既要让他们获取科学知识的营养,更要使他们体验到人文、精神追求的快乐。要让他们看到世界的博大、人生道路的宽广,善于引导不同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鼓励他们发挥所长,自主探索,全面发展。

[

参考文献]

[1]胡宝泉,达来.大学生成就动机与人格差异分析及教学应对策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杨欢欢,以人为本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格差异[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3]崔诣晨,王沛.内隐人格观对他人知觉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1).

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篇(3)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最直接的交际工具。学习外语无疑是为了提高交际能力,扩展人际关系。但在实际的人际关系交流中,人们常常会由于缺乏对语言的正确使用或理解而产生种种误解,甚至给正常的人际关系带来负面的影响。即使是同样的语言,说话人与听话人的理解也未必能够一致,更不用说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社会价值观以及语言能力的不同的跨文化交际,说话人与听话人对于同样的语句均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而不同的理解势必造成沟通上的障碍,甚者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从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与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

一、研究目的

根据Grice(1969)的区分,语言表达的意义从本质上可以分为“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自然意义”反映的是事物的内在特征,自然地显示出某事。“非自然意义”则是带有人为意图的特点。人类的交际行为通常是属于“非自然意义”的语言表达。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说话双方想要达到互相理解,必须透过语言表达的“自然意义”去理解它的“言外之意”。但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不仅需要掌握语言的表达的自然意义,还要充分了解与之进行交际的人,如果对交际对象一无所知,就不能成功地进行交流。(王秀文 2006)

日本人“以心传心”(宇田茂 1996)的沟通方式造就了日语的“暧昧性”。含蓄委婉是它的最大特点。特别是对“依赖”和“邀请”的拒绝表达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邀请”是人际交流中不可避免的交流形式,也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行为。在Searle(1969)的言语行为理论中,“邀请”是五类言语行为中的“指令类”。但不同于其他指令类的是“邀请”在发出指令后的心理状态是“希望”,“期待”。本文题目中提到的“期待度”指的正是这个的“期待”的程度,有别于统计学中的期待度数或期待值。个人认为期待程度的不同可以窥探到谈话人的心理状态与对语言的理解。比如,委婉地拒绝时日本人会马上了解对方的意思,可是中国人则有可能追问对方“确定吗?”。但是这些差异如果没有装换成可计算的数据,远远都只会停留于主观的论述与猜测。因此本文选择了“邀请应答”的期待度作为调查的内容,希望能够以词探究中日大学生对日语理解差异性的存在与否。通过调查实证两者在语言理解上的差异,从而为日语学习者以及日语教学提供一点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形式与内容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设定人物之间的关系,设定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查。

人物关系设定:大学校友

具体情况设定:

A同学想在寒假去滑雪,邀请B同学去。(日文略)

对于B同学的不同回答,你的期待度是多少。在期待度的相应数字上画圈。

例:

A: 寒假去滑雪不?(日文略)

B: 不怎么喜欢,不过让我考虑下

6 5 4 3 2 1

| | | | | |

去 不去

其他的回答分别为:

嗯…还不知道有没时间…

③想去呢,但有事…

④滑雪有点可怕呀…

⑤寒假呀?可能时间上有点困难…

三、研究对象

考虑到不同的年龄,社会地位,身份,人物关系等会影响语言的使用与理解,本次调查将人物设定为关系较好的在校大学生,因此研究对象为中日在校大学生。考虑到在日语学习中受到日本文化影响的可能性以及日语熟练程度对问卷调查实行的影响,中国大学生的调查对象选择学习日语1年左右的日语专业学生。

四、数据分析

将问卷调查中所得到的数据用EXCEL进行基本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的结果:

表1 基本统计数据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除了答5中国大学生的期待度的平均值为1.47,日本大学生为1.3两者的平均值比较相近外,答1到答4的平均值都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些平均值的差异有实际意义吗?根据这些平均值的差异就能够说明中日大学生对“邀请应答”的期待度存在差异吗?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在基本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spss软件对基本数据进行t检验以探讨这些平均值之间是否存在有意义的差异。t检验结果如下:

表2 期待度差异t检验

从上表中的t值和sig(双侧值)可以看出除了答5(sig>0.05)没有差异之外,答1到答4的差异可以说是显著的。中国大学生对答1,答2的期待度要高于日本大学生,而日本大学生对答3,答4的期待度高于中国大学生。因此,这次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说明中日大学生对“邀请应答”的期待度存在差。也可以说,同样的句子,中日大学生的理解存在差异。

五、结论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知道除了答5中日大学生的期待度没有差异,均认为对方去的可能性不大之外,其余的四个答案均有明显差异。中国大学生对答1,答2的期待度高于日本大学生。相反,日本大学生对答3,答4的期待度超过中国的大学生。不论是哪方的期待度较高,都可以说明中日大学生对“邀请应答”的期待度存在差异。从而说明中日大学生在日语理解方面存在差异。因为理解上的差异,带来的自然是沟通上的障碍,甚至误解,从而影响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因此,作为日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教给学生日语的字面意思的同时,也要注意日语在使用过程中日本人赋予它的意思,也就是日本人对它的理解。只有做到正确的理解才能有效地减少日语实际运用中的错误,减少障碍与误解,促进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

当然这次的调查选择的是日本大学生,代表的是日本年轻人群体。日本年轻人的理解与用语习惯并不能代表所有日本人,因此调查有扩大范围的必要性。还有由于地域性上的差异,日本大学生的调查存在一定的难度而造成调查数量上的不足,有增加调查对象的必要性。

不管如何,希望本次的研究调查结果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这方面的问题能够引起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教师的重视,促进日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秀文.跨文化交际与语言行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9):25-28.

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篇(4)

中图分类号:TV732文献标识码: A

统计模式进行损伤识别[1]具有剔除偶然环境因素造成的组内差异,将组内差异最小化, 组间差异最大化,从而能够识别结构轻微损伤[2],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其关键步骤就是要找到能够明显区别正常统计模式和异常统计模式的指标。文章采用AMRA时序分析[3,4]方法建立系统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特征参数,并运用均值控制图的方法对泵站压力管道的健康状态进行判断。均值控制图方法[5]将监测结果自图中表现出来,可视化性较强,准确度较高,而且对于损伤程度和损伤位置都有很强的敏感性

1建立统计模型

文中基于统计模式来识别压力管道的损伤问题的研究中,采用AMRA时序分析方法建立系统模型,包括ARMA时间序列模型的定阶、模型参数提取、特征参数的减缩和差异指标的构造等。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特征参数,并提出了均值控制图的识别分类判别方法时间序列是指一组按照时间、空间或是其他方式排列成的有序随机数据。ARMA时间序列是指采用ARMA参数观测输出到的振动响应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一种统计学的数学方法。所以ARMA时序模型建模的结构损伤诊断是基于统计模式识别[6]的损伤诊断方法。

1.1 AMRA模型

假设通过监测模拟所测得一系列离散有序的按照一定的时程顺序输出的数据为一时间序列,这个时序服从正态分布,表示成时间的序列:

(1)

其中:序列为正态、均值为零的序列,的取值与前步的各个取值有关,除此,还与干扰值有关,以及前步的各个干扰值有关, 引入多远线性回归思想,可以把AMRA模型[1]表示成下式:

(2)

移项整理为:

(3)

其中,是自回归参数,为滑动平均参数,是残差,若式(3)能够正确反映结构的时序规律时,则是白噪声,其均值为零,方差为。式(3)等式左边称为阶自回归部分,右边称为阶滑动平均部分,所以方程(3)即是阶自回归阶滑动平均模型,简记为时序模型。

1.2 AMRA模型定阶

ARMA时序模型的传统定阶方法一般有三种:白噪声检验准则、残差平方和(残差方差)检验准则以及Akaike信息准则[7]。Akaike信息准则以残平方和检验准则为基础,在此之上填补了前两种方法模型阶次高、参数增加所带来的误差影响。同时Akaike信息准则还具有计算简单,便于操作和实现,效果显著的优点而在实际中得到较为广泛应用。Akaike信息准则主要用到AIC准则。

AIC准则: (4)

式中:表示样本的数据长度,表示建立的统计模型个数,。

为模型残差的方差(,)。

对于一个新建立的时序模型,增加模型的拟合阶数的值,那么残差的方差就会降低。因此的求解值一定会有极小值,使得,此时的就是模型的最佳阶数。

1.3 AMRA模型参数估计

本文首先采用长自回归模型[8]计算时序残差,再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长自回归计算残差法避免了繁杂的计算过程,建模速度大大提高,再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提高了精度。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既能够简化复杂的计算工程,又能保证参数的估计精度。

通过长自回归模型计算残差序列,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将与代入模型来估计其模型参数,可得如下方程:

(5)

其中:

则,估计最小二乘为:

(6)

2 特征提取和选择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特征选择,重新构造统计模型识别的物理特征参数。

2.1 主成分分析法数学模型

主成分分析法[9]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7)

系数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与不相关,;(2)是与均不相关的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的。上式(5.10)中的是的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的最大值是第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3模型检验

均值控制图[10]它是一种统计学上的假设检验方法,均值控制图需要对标准样本的整体确定出三个参数,即上控制线(UCL)、中心线(CL)、下控制线(LCL)。

采用均值控制图识别结构是否损伤的依据是根据控制图中所描点的出界个数来判别。文章采用控制均值图。均值控制图的三个控制参数可以表示为:

,,(8)

式中:为样本总体量,为关于样本容量的常数,为样本均值的平均值,为样本方差的平均值。

均值控制图所表示的正常状态与异常状态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均值控制图识别方式

Fig.1 The recognition method of control charts for arithmetic average

图2数值模拟样本测点号

Fig. 2 numerical simulation sample measuring point number

4 数值模拟验证

数值实验模型以某泵站1号压力管道为例,如图4-1所示。1号压力管道分为左进水口支管、右进水口支管和出水口总管,其管道平面尺寸图形如图4-1所示。图中管道①部分:内径1.40m,壁厚0.12m;②部分:左端内径1.40m,壁厚0.12m,右端内径1.00m,壁厚0.12m;③部分:转弯处外径2.50m,内径1.50m,轴线半径2.00m,壁厚0.12m,;④部分:内径0.80m,壁厚0.12m。钢管可简化为均质材料,密度为7.85g/cm3,弹性模量2.06×105Mpa,泊松比0.25。以第四章有限元仿真分析的工况二为基本模型,获取样本测点信息号如图5-3所示。假定损伤位于测点3处,抗弯刚度折减30%。计算采集频率204.8Hz,输出正常状态和待检测状态下的频幅响应数据。

4.1 建立识别模型

在有限元模拟计算中,如果有单元损伤,那么该单元抗弯刚度就会必然降低。结构定部分的质量和刚度损失而引起的模态参数的变化,都将在模态模拟中有所体现,当系统的模态模拟结果与完好结构系统的模态值之间出现差异时,就表明结构出现了一定的损伤,进而可以确定损伤的位置及程度。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分别计算得到结构正常状态和待检测状态下响应,进行识别。

对于正常状态和待检测状态的数据信息,均选取采样频率204.8Hz,采集5min,共获取61440个数据点。样本长度取为3413个点,则样本总数为18个。

依据统计模式识别的模型定阶方法,对1∼6测点分别进行模型定阶。采用准则,求得函数的极小值,即。定阶结果表明,模型自回归部分阶数能够稳定在8阶,滑动平均部分阶数不能稳定,所定阶数为。

基于前面章节提到的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提取和缩减特征参数。对建立起来的模型,经过主成分分析,第一阶主成分方差即占总方差的85%以上,所以可选取第一阶主成分指标代替原来多参数指标。

最后绘出测点1~6控制图的上控制线UCL、中心线CL、下控制线LCL三个控制参数。

4.2 识别结果

以测点1和测点3为例,验证基于统计模式损伤识别的均值空图方法,下图5-4、图5-5分别是测点1、测点3的正常状态控制图和待检测状态控制图。

从图5-4均值控制图中可见,测点1的均值控制图无论是正常状态还是待检测状态的控制点走在上控制线和下控制线之内,没有控制点越界。在图5-5的测点3的均值控制图中,正常状态控制点均在上下控制先之间,没有点出界,测点3的待检测状态的控制点从图5-5(b)中可以得知有7个样本点出界,表明此处有损伤。其结果也符合模拟假设中的3测点损伤位置这一假设。经过模型的验证,从中可以说明这种均值控制图方法在统计模式损伤识别中的应用是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的,可以表现出基于统计模式损伤识别的均值控制图方法对检验结构损伤位置及其程度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a)测点1正常状态均值图 (b)测点1待检测状态均值图

图3 测点1均值控制图

Fig.3 The control charts for arithmetric average of measuring point 1

(a)测点3正常状态均值图 (b)测点3待检测状态均值图

图4测点3均值控制图

Fig.4 The control charts for arithmetric average of measuring point 3

5 小结

(1)监测输出的数据通过AMRA时序模型的转换计算确定模型的最佳阶数;通过长自回归模型计算残差法和最小二乘法的结合来估计模型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缩减参数,降低模型计算的复杂程度,又能够同时保证参数的原有信息含量。

(2)均值控制图作为判别指标的一种构造方法,相比其他方法有着很大的优势。建立正常状态和待检测状态的两种统计识别模式,进行描点比对,能直观准确地识别结构的健康状况。通过识别结果分析,1号压力管道测点1处和测点3处存在结构损伤。

参考文献:

[1] 陈志为.基于统计模式识别技术的结构异常检验[D].福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CHEN Zhiwei. The Test of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Based on Statist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iques [D]. ​​Fuzhou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2005(in Chinese)

[2] 刘毅,李爱群.基于结构响应的损伤诊断方法及其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4):810-815.( LIU Yi , LI Aiqiong. structural response based damage detec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J]. Southeast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 2010,40 ( 4 ) :810 -815(in Chinese))

[3] Birkenheuer G,Brinkmann A,Hogqvist M,et al.Infrastructure federation through virtualized delegation of resources and services[J].J Grid Computing,2011(9):355-377.

[4] 何书元.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HE Shuyuan .Applied Time Series Analysis [M]. Beijing :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 2003(in Chinese))

[5] 周丙常,师义民,于蕾.有偏总体的均值控制图[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30(3):123-126.( ZHOU Bing Chang , SHI Yimin , YU Lei . Biased population mean control chart [J]. Kunm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Science & Engineering Edition ) , 2005,30 ( 3 ) :123- 126 (in Chinese))

[6] Sergios Theodoridis,Konstantinos Koutroumbas.模式识别(第二版)[M].李晶皎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Sergios Theodoridis,Konstantinos Koutroumbas.Pattern Recognition ( second edition ) [M]. Jing Jiao Beijing: Electronic Industry Press, 2004(in Chinese))

[7] Abraham wald.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statistical estimation and testing of hypotheses[J].Annal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10:299-326,1939.

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篇(5)

    一、引言

    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一种语言代表的不仅是字词句、音义形等外在知识,更是内涵孕育该语言产生发展的民族文化、精神信仰,所以,外语教学,就是两种甚至是两种以上的文化之间的对比交流。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很大的差异,教与学的过程常常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文化震荡(cultural shock)和文化冲突(cultural con-flirt),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不断交融必然导致多元文化的产生。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多元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朱世达,2000)。外语教育面临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也是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这是不可逆转的现实和客观规律。这就要求外语教师理解和承认不同民族具有各自创造其独特文化的基本能力,理解和承认不同民族存在文化、观念和行为的差异,这样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高剑华2007)。

    二、具备多元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邢福义(2000)在谈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时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之密切,也许可以用水乳交融来形容”。所以,教师必须要了解、理解中外文化,注意中外的文化差异,必须准确把握外语教学的特点,准确把握不同的文化差异和社会形态给外语教学带来的影响,所以具备多元文化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1.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

    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外语教学的重心应从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到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上。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加深对汉语语言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自觉地培养对文化的洞察力和适应力,要考虑教学内容的语言知识,更要深刻认识外国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制度、一般习俗、礼仪禁忌等,并善于与中国文化对比,有所选择地向学生比较其中的异和同,从而引导学生学会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中外不同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善于“求同存异”,跨越文化障碍,真正做到自由交流。

    2.增强教学效果的需要

    多元文化意识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异文化与母文化在语言结构、语言运用规则等方面的异同,能够逐步理解并接受不同于母语的使用规则,对第二文化能采取比较客观的态度(高剑华.2007)。正是有了客观的态度,在组织外语教学和指导跨文化交际的时候,教师能既思考语言差异而又能兼及文化差异,从文化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差异,能更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英语,并尽可能充分感受、体验和了解课文真实的字里行间意思和其中内在的文化含义。所以,多元文化意识能使外语教师进一步具备亲和力和公信力,使学生“服其师”,使学生能够“信其道”,增强学习自觉性。老师具备了多元文化意识,就能主动策划和掌握跨文化的交流,教育者和教育行为就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使外语教学活动更具高效能。

    3.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需要

    学生身处不断开放的社会,外国文化带来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对学生的观念定势形成冲击与震撼,必然在大学生头脑中形成跨文化交流的矛盾冲突,甚至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擅变(张锦帆.2002)。外语教育肩负知识、文化教育的同时,更应肩负引导学生培养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责任。教师首先要具备多元文化意识,正确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才能在外语教学中坚持正确的引导,在教学中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认真了解跨文化交流矛盾冲突的起因和效果,准确把握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趋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还要保持客观心态,树立全球视野观念,全面看待异域文化,不能仅仅关注英美等少数大国,也要注意其他国家、民族的先进文化,一并进行尊重、理解、学习,才能很好地教导学生具有真正的世界眼光。

   三、培养多元文化意识的方法

    1.树立多元文化平等观

    外语教师首先必须认识到文化具有多样性、平等性和互补性的特点。文化具有民族性,是以民族的形式体现的,由于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更多地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各民族发展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为丰富世界的多元化、为发展人类的文化做出贡献。所以,世界上各具特色的文化都有自己产生和发展的理由,它们都是平等的,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存在高下与优劣之别。因此,外语教师应在充分认识世界文化特性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多元文化意识,要理性地看待民族文化的长处与不足,排除自高自大的民族独大主义和自卑自弃的民族低劣主义的错误态度,以科学的标准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以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外语文化,摈弃自己对母语文化的优越感和思维定势以及对异域文化的偏见或成见,当然,多元文化的平等观也要求教师正确评价异域文化的长处,既要虚心学习,又不能崇洋媚外。

    2.培养多元文化意识的包容性

    外语教学是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比较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应持包容的、冷静的态度。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有容乃大是中国文化的本色(程裕祯.2003)。要深刻认识到,由于中外文化结构的不同而导致中外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不同的社会文化异域性的影响和制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学外语的过程,一定包含着文化冲突。但是要充分认识到恰恰是外国语言与文化的输人,使我国本土语言和文化得到补充、扩展,由文化冲突到文化适应,推动着汉语语言的发展和进步。正如黄敏(2003)指出的,汉语博大精深,兼收并蓄融合了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英语语言的内在魅力使东西方语言在互惠交流中各自都从对方极取了丰富的营养,而这两种不同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又大大促进了两种文化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所以,外语教师应该继承和发扬汉语文化的包容性,在大量接触西方文化,学习和运用外语语言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用异域文化的视角了解西方社会规范、道德习俗、思维模式和言语规则。教师、学生都以开放、肯定、宽容的心态对待外来的文化,可使外语的教与学获得最佳效果。

    3.增强学习多元文化知识的自觉性

    外语教师要不断自觉学习外国文化知识并注重在实践中提高。首先,外语教师应注意在书本、网络等资源上,学习所教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国家概况、日常生活、个人交往、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分析比较母语文化与所学的外语文化之间存在的异同。通过对比的形式加深对该外语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找出不同文化在观念、信仰、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诸方面的的差异,从而避免无意识地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或观念完全套用在外语教育工程上(黄敏,2003)。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观察和矫正学生受母语文化影响的不当语言运用和思维方式,从而,作为一种难得的实践,不断进行总结反思提高,不断从理性观念到感性认识,其多元文化的意识就逐渐形成了。

    4.培养多元文化的批判思维

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篇(6)

一、引言

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一种语言代表的不仅是字词句、音义形等外在知识,更是内涵孕育该语言产生发展的民族文化、精神信仰,所以,外语教学,就是两种甚至是两种以上的文化之间的对比交流。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很大的差异,教与学的过程常常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文化震荡(Cultural Shock)和文化冲突(Cultural Con-flirt),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不断交融必然导致多元文化的产生。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多元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朱世达,2000)。外语教育面临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也是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这是不可逆转的现实和客观规律。这就要求外语教师理解和承认不同民族具有各自创造其独特文化的基本能力,理解和承认不同民族存在文化、观念和行为的差异,这样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高剑华2007)。

二、具备多元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邢福义(2000)在谈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时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之密切,也许可以用水乳交融来形容”。所以,教师必须要了解、理解中外文化,注意中外的文化差异,必须准确把握外语教学的特点,准确把握不同的文化差异和社会形态给外语教学带来的影响,所以具备多元文化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1.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

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外语教学的重心应从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到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上。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加深对汉语语言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自觉地培养对文化的洞察力和适应力,要考虑教学内容的语言知识,更要深刻认识外国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制度、一般习俗、礼仪禁忌等,并善于与中国文化对比,有所选择地向学生比较其中的异和同,从而引导学生学会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中外不同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善于“求同存异”,跨越文化障碍,真正做到自由交流。

2.增强教学效果的需要

多元文化意识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异文化与母文化在语言结构、语言运用规则等方面的异同,能够逐步理解并接受不同于母语的使用规则,对第二文化能采取比较客观的态度(高剑华.2007)。正是有了客观的态度,在组织外语教学和指导跨文化交际的时候,教师能既思考语言差异而又能兼及文化差异,从文化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差异,能更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英语,并尽可能充分感受、体验和了解课文真实的字里行间意思和其中内在的文化含义。所以,多元文化意识能使外语教师进一步具备亲和力和公信力,使学生“服其师”,使学生能够“信其道”,增强学习自觉性。老师具备了多元文化意识,就能主动策划和掌握跨文化的交流,教育者和教育行为就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使外语教学活动更具高效能。

3.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需要

学生身处不断开放的社会,外国文化带来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对学生的观念定势形成冲击与震撼,必然在大学生头脑中形成跨文化交流的矛盾冲突,甚至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擅变(张锦帆.2002)。外语教育肩负知识、文化教育的同时,更应肩负引导学生培养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责任。教师首先要具备多元文化意识,正确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才能在外语教学中坚持正确的引导,在教学中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认真了解跨文化交流矛盾冲突的起因和效果,准确把握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趋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还要保持客观心态,树立全球视野观念,全面看待异域文化,不能仅仅关注英美等少数大国,也要注意其他国家、民族的先进文化,一并进行尊重、理解、学习,才能很好地教导学生具有真正的世界眼光。 三、培养多元文化意识的方法

1.树立多元文化平等观

外语教师首先必须认识到文化具有多样性、平等性和互补性的特点。文化具有民族性,是以民族的形式体现的,由于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更多地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各民族发展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为丰富世界的多元化、为发展人类的文化做出贡献。所以,世界上各具特色的文化都有自己产生和发展的理由,它们都是平等的,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存在高下与优劣之别。因此,外语教师应在充分认识世界文化特性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多元文化意识,要理性地看待民族文化的长处与不足,排除自高自大的民族独大主义和自卑自弃的民族低劣主义的错误态度,以科学的标准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以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外语文化,摈弃自己对母语文化的优越感和思维定势以及对异域文化的偏见或成见,当然,多元文化的平等观也要求教师正确评价异域文化的长处,既要虚心学习,又不能崇洋媚外。

2.培养多元文化意识的包容性

外语教学是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比较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应持包容的、冷静的态度。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有容乃大是中国文化的本色(程裕祯.2003)。要深刻认识到,由于中外文化结构的不同而导致中外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不同的社会文化异域性的影响和制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学外语的过程,一定包含着文化冲突。但是要充分认识到恰恰是外国语言与文化的输人,使我国本土语言和文化得到补充、扩展,由文化冲突到文化适应,推动着汉语语言的发展和进步。正如黄敏(2003)指出的,汉语博大精深,兼收并蓄融合了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英语语言的内在魅力使东西方语言在互惠交流中各自都从对方极取了丰富的营养,而这两种不同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又大大促进了两种文化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所以,外语教师应该继承和发扬汉语文化的包容性,在大量接触西方文化,学习和运用外语语言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用异域文化的视角了解西方社会规范、道德习俗、思维模式和言语规则。教师、学生都以开放、肯定、宽容的心态对待外来的文化,可使外语的教与学获得最佳效果。

3.增强学习多元文化知识的自觉性

外语教师要不断自觉学习外国文化知识并注重在实践中提高。首先,外语教师应注意在书本、网络等资源上,学习所教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国家概况、日常生活、个人交往、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分析比较母语文化与所学的外语文化之间存在的异同。通过对比的形式加深对该外语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找出不同文化在观念、信仰、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诸方面的的差异,从而避免无意识地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或观念完全套用在外语教育工程上(黄敏,2003)。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观察和矫正学生受母语文化影响的不当语言运用和思维方式,从而,作为一种难得的实践,不断进行总结反思提高,不断从理性观念到感性认识,其多元文化的意识就逐渐形成了。

4.培养多元文化的批判思维

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篇(7)

美国优势理论之父康纳德・克里福顿曾提出沟通的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你就应该怎样去对待他。”他认为这是所有沟通能够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因素。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也属于沟通的范畴。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话语走进学生心田,让自己的教学真正发挥引导性作用,让自己的知识经验转变为学生的识见,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希望”,以恰当的方式对待他们。以前我们也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我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我就怎样去对待别人。”这句话出自《古兰经》,也被称为沟通中的黄金法则。它大致适用于一般民众的交往。而对于像教育教学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来说,教师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从“黄金”迈向“白金”,切切实实把握学生的身心状态,全面、深刻地“读懂”学生。

对学生的“阅读”可以从多个学科领域进行,比如,从社会学的角度“阅读”学生,学生就是社会化的个体;从文化学的角度“阅读”学生,学生亚文化是当代学生的典型特征;从生理学的角度“阅读”学生,学生是在身体状态等方面有其代际特点的生命体;从心理学的角度“阅读”学生,学生心理是动态变化、复杂多样的。不同学科领域体现的是不同的维度,可能看到的是不同的侧面和景象。这里,我想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千人千面,人各一面。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个道理古人早就论述过。但这个浅白的道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却最容易忽视,常见的做法就是教师用一种方式方法、一种教学内容应对所有的学生。其中的根由很多,机器大工业生产造就了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作为大工业生产的反映,就是班级上课制。教师用整齐划一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单位时间内完成预期教学任务就完事大吉。还有一个根由,就是教师无法一一甄别学生的差异,干脆就用简单的方式应对复杂的局面,以不变应万变。差异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这是近年来教师们形成的共识。有了这种认识,大概我们就会更多地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把差异看作常态,把差异看作施教的起点和终点,让学生在差异中成长,在差异中创新,在差异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学生是变化的。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这是辩证法的普遍原理。学生也是如此。他们每天接触着大量的信息,在与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变化着自身。这种变化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的速度有快慢,变化的方向有差别,变化的内容也有着不小的差异。教师需要做到的,是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而不是静态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实践中,有的教师不经意会把学生“看死”,以为学生大体也就这样了,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了。这样的学生观导致教师没有及时根据学生的变化调整教学策略,没有利用学生的变化将教学引向深入,没有及时把握学生的变化使自己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学生是积极主动的。现代心理学的一切研究成果,都指向了一个基本事实:学生作为成长发展的个体,对外在世界的认知是积极主动的,他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自己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味的灌输、单调的说教、不考虑学生内在感受的发号施令,能够产生的效用是极其有限的。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学生当作一个外在世界的积极探索者,未知知识的发现者,要注意把他们内在的学习欲望调动起来,促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犹太人有一句谚语:一个不会提问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这句话说得很好,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一个不会提问的学生,是缺乏创新热情甚至是没有未来的学生。犹太民族能够在世界范围的各领域有着骄人的成就,应该说,和他们关注提问、摒弃一致通过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是易受外界影响的。虽然学生有着主观能动性,对外在世界会有选择地进行感知和认识,但他们毕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社会经验的相对匮乏,知识的相对欠缺,判断是非标准的相对单一,使他们有着较大的可塑性,容易受外在世界的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的这一特点,为教师的引导、施教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教育力量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正可以借助这一点发挥较为突出的作用。教师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正确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给孩子的心灵打下深刻的烙印,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基。

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篇(8)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3-0097-02

一、中美两国在文化认知上存在的差异性

1. 中美对“软实力”内涵的认知差异。美国专家认为,软实力包括三个维度,即文化、政治理念和外交政策的吸引力。中国学者将软实力研究的重点落在“文化”层面上,认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来自于民众对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的认同,具体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2]中国政府已经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到战略的层面上。

2. 中美对“软实力普世价值”的认知差异。美国一些专家所推行的普世价值观集中在文化领域,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大众文化,比如好莱坞电影式的娱乐文化、麦当劳肯德基式的生活方式等;二是精英文化,比如传播领域的系列理论、政治层面的制度建设等。而中国学者虽认为“软实力”具有普世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领域,但是认为还包括经济实力,这种普世价值的载体是话语权,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话语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主要是以流动转移为表现特色,并且可以通过具体的指标进行测量:“文化软实力=政治制度的效率与国内外认同程度”,而后者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比较主要的,具体来说,“国内外认同程度”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国内认同程度,指的是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文化创新能力、国民受教育的水平以及社会道德水准;二是国外认同程度,指的是国际形象、国际文化产品推广力以及国际影响力[3] 。

3. 中美对“中国软实力现状”的认知差异。美国一些专家对“中国软实力”现状的评价比较悲观,他们认为中国在“软实力”的指标,如“国家凝聚力”、“文化全球普及性”、“国际机构中的作用”等方面比较落后,特别是否认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文化发展成果。而中国专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全球文化吸引力的,目前中美之间在文化领域处于一种“竞合关系”,而非“零和关系”, 倡导建立多元化的、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这就否认了美国一些专家的西方霸权中心的观点。

4. 中美在意识形态层面和价值观上存在差异。一是美国的“霸权主义”与中国的“以和为贵”,美国文化精神中以自我主义为中心,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多为互利关系,不顾他国利益,强权侵略他国,而中国文化的渊源来自中国几千年来的儒家文化,这决定了中国人非常注重面子,注重尊严,任何有损于面子及集体尊严的事是不可饶恕的;二是美国的独立竞争意识与中国的集体观念,中国文化侧重整体思维,整体思维就是按照整体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世间万物,分析问题总是从事物的总体出发,注重思考整体事物整体功能、复杂关系和运行过程,而不注重事物的内部结构。美国人侧重个体思维方式,它把复杂的事物分解成简单的要素,逐个地进行研究;三是在也是中美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这2000多个春夏秋冬里,其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人。更深深地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对中国的词汇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成语都是与佛教有关的,例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五蕴皆空”,“半路出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等,这些词语如果单单从字面上来译成的话。会让美国人无法理解。同样,作为美国的主流宗教,基督教也深刻地植入到了美国文化之中,“绝大多数美国人相信的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所共有的上帝”,“1991年盖洛普民意显示,有一半美国人相信上帝大约在一万年前创造了人。”因此,在美国文化中,“上帝”(god)这个字代替了“佛”在中国的意义,一些习语和谚语也与这个上帝有关.如“godsendsfortunetofools”(傻人有傻福),“godblessyou”(愿上帝保佑你)!

5. 非言语交际的差异。中美非言语交际也有很大差异。首先,在中国,我们不善于用肢体动作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与亲近,例如拥抱、亲吻。而在美国文化里,父母和儿女之问、兄弟姐妹之间、好友之间,从小到大都没有问断过拥抱和亲吻。其次,在美国,当人们相互交流时,互相注视着对方的眼腈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有句话说:“nevertrustapersonwhocan’tlookyouintheeyes”(永远不要相信一个不敢看着你跟睛的人)。但是在中国却不需如此,甚至一些中国人为了表达他们的谦虚或尊敬而故意避免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再次,中关两国人民对于各自的空间距离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多数美国人在交谈时都不愿意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电梯、公交车或火车上,中国人可以容忍互不相识的人拥挤在一起,而美国人却无法忍受这样的身体接触.因此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上面.中国人要比美国人小得多。不仅如此。文化差异也体现在学校里.中生通常必须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以示尊重。而美国学生一般都坐着。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国际汉语教育者的必备素质,提升国际汉语教育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发展使然

最早提出“跨文化交际”概念的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霍尔(EdwardT.Hall)。1959年,在其出版的著作《无声的语言》(TheSilentLanguage)中,霍尔首次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的概念,他认为,跨文化交际学科可以解决国际商务活动中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沟通与管理上的冲突。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如果立足于对外汉语专业的需要来界定,国内专家认为跨文化交际是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在交往时产生心理距离是自然的,因而文化碰撞、人际鸿沟、交际失误、人际冲突总是难以避免的,国际汉语教育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务必要突破跨文化交际的瓶颈制约,方能成功地对交际与教育对象进行教育活动。

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发展情况看,有学者做了一个统计:2003年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是2000万;2004年是2500万;2005年已达3000万;2006年超过3000万;2007年达到了4000万;但从2007年到2011年,年均4000万的数字没有发生变化[4]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停滞不前?有不少专家分析认为,对外汉语教师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上的不足成为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升国际汉语教育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必然。

三、克服认知差异性,提升国际汉语教育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树立国际化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态度

国际意识(International awareness)“指的是对跨国事务或国际事务的认识和了解,国际意识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或者社会团体在看待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及整个国际形势发展状况时所表现出来的敏锐度、关注度极其了解的深度等。简而言之,国际意识就是是否能够自觉地、迅速地、深入地了解国际社会。”[5] 目前, 国际汉语教师应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树立国际化思维方式,具有多元文化意识,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能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已渐成专家学者的共识。要增强国际意识,必须做到第一,自我“切割”,即暂时搁置在国内使用的观点、角度与方法。第二,积极参与,融入世界语言教学大家庭,认识、了解教学环境、对象,过于强调汉语的特殊性而拒绝与外国同事进行教学上的沟通,对汉语教学有害而无益。第三,主动借鉴,国际汉语教师通常与多国籍、多语种外语教师相处,有机会见识各种类型的语言教学活动与文化传播活动,了解不同的语言教学理念和文化传播特点,在教学进程、学生评估中“左顾右盼”、反观自己也大有益处。

跨文化意识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从事交际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种特定的思维。它需要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思维模式、非语言行为规则、时空观念、礼仪习俗等诸方面打破在相同文化背景下从事交流的思维定势,使其在主观上能够对异质文化获得正确的反应和理解,以保障跨文化间的交流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国际汉语教育者除了在课堂上的学习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还要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同时对中国与所在国的文化认知差异、思维方式差异、风俗习惯差异、差异等有清晰认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自然地包容并欣赏学习者的文化特性、,从而达到缓解文化休克带来的巨大冲击,可以减轻精神压力提高工作效能。就更广泛的意义而言,正确的跨文化态度,则可以在教育活动中突破教育瓶颈,促进汉语言文化的广泛传播。

(二)转变观念,丰富内涵,创新教学方法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单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美国学习汉语的人有疲倦之感。为此,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丰富教学内容。一是在汉语词汇、字句教学中,要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词汇教学的难点并不在于词汇的读音、本义,而在于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说文解字等途径对汉语词汇的文化意义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汉语词汇在许多方面与美语、英语词汇存在着不对应现象,如: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具体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的不对应上。要让学生了解:这是由于不同的民族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而造成的。二是在汉语教学中增加介绍中国独具特色的食文化、庆典习俗文化、自然遗产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歌舞娱乐文化、武术文化等等,以吸引美国学习汉语者对汉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达到预期的汉语对外教学与汉语对外交流传播的目的。

同时,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利用游戏、娱乐、文体表演活动,采取开放式、讨论式教学,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进行跨文化交流,引导学生知晓中华民族交际的基本礼仪,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不同的交际氛围和文化氛围;组织开展汉语和中国问题研究等学术活动;推介中国的各类文化产品(如图书及音像制品、传统艺术品、纪念品等),不同文化的学习者展开文化辩论赛,促进文化交流,从而调动汉语学习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重视对自身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四)培养真诚待人、尊重他人的交往心态,把握平等待人的人际交往基调,养成宽诚待人的做人品格

现代人际关系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中应该遵循主动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正直原则、换位原则。

1. 要主动沟通。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美国,有许多汉语教师尽管与人沟通的欲望很强烈,但仍然不得不常常忍受孤独的折磨,他们的友人很少,甚至没有友人,虽然他们同样处于一个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世界,却仍然无法摆脱心灵的孤寂。要知道,别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对我们感兴趣的。因此,国际汉语教师要想赢得美国汉语学员的好感,与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起一个丰富的人际关系世界,就必须做沟通的始动者,处于主动地位。

2. 培养真诚待人、尊重他人的交往心态。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与美国学习汉语者人际交往中,只有以诚实的心境、率真的态度对待,讲实话,讲真话,讲心里话,敞开心扉,真诚交流,才能得到对方的信任、接纳和认同,才能更好地融洽人际关系。一般而言,美国人的性格比较直爽,你在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之后,他是会有所感悟的,是会接纳和理解的。

3. 把握平等待人的人际交往基调。现实生活中,人际之间真正要做到平等交往比较困难,特别是汉语教师身在异国他乡,美国人的高傲时不时流露出来,所以国际汉语教育者要克服自卑心理,不要妄自菲薄,自视低人一等。

4. 养成宽以待人的做人品格。每个人自尊心都很强,不允许别人冒犯自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时也要学会忍耐。这就要求在人际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恪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古训。

5. 要多进行换位思考。多站在美国汉语学员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感受他们的感觉如何,知道该如何行事而不会把事情搞砸,这就是换位思考的好处。适当地运用换位思考,可以使沟通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达到沟通的目的,更容易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思想被对方所接受。

综上所述,国际汉语教学主要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教学,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要重视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培育提升国际汉语教育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交流与传播,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2012年4月13日,搜狐新闻[Z],作者:孙浩 杜静

[2]胡惠林:“文化民权: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构的战略基础和价值取向” [J],《文化研究》(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11年第6期,第3页.

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篇(9)

由兴趣引发学习热情“期待视野”这个概念是接受美学创始人之一的姚斯提出的,即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和期盼,是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与接受需求在具体阅读中的表现”。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就已经有了各种生活经验,而这种经验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就已经被唤醒,学生以此为基础对以后的阅读产生期待,并且希望文本能够满足他的期待。如果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前就牢牢抓住他们的这种期待视野,引导他们对文本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生成一种迫切渴望阅读文本的需求,那么,就会对阅读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于学生审美观的差异性,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对同一部文学作品产生不同的审美反应,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审美评价,其原因在于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差异性。所以,我们要想很好地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必须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极、主动地发现意义、建构意义,甚至敢于创造意义,敢于对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果我们重视了学生审美观的差异性,鼓励学生就文本阐述自己的见解,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必然会高涨,他们也可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篇(10)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75-2156(2009)04-0036-01

药品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面对药品不良反应,人们应认真对待,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不但与药品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与人体病理状态以及诸多因素有关。因此,人们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 药物方面的因素

1.1 药理作用 当一种药物对机体的组织和器官有多个作用时,如其中一项为治疗作用,其他作用就成为副作用,即不良反应。如阿托品用于治疗胃肠疼痛时,会引起口干、散瞳等不良反应,这种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并无本质区别。

1.2 药物杂质药物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产生的药物中间体和分解产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青霉噻唑酸是生产发酵过程中,由极少量的青霉素降解而来;另外,由于药物本身化学稳定性差,储存过程中有效成分分解生成的有毒物质也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反应。

1.3 药物添加剂 药物生产过程中加入的稳定剂及内包装材料等也常可引起不良反应;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不同,生物利用度的差异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合并用药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1.4 用药的剂量和连续用药时间剂量越大 连续用药的时间越长,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越大。

2 机体因素

人类机体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的改变,个体特异性、敏感性及特异质反应,也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

2.1 病人生理、病理状态的改变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是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不同的重要原因 同样剂量,一些病人则出现毒性反应。如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更易产生不良反应,加重对肾功能的损害。

2.2 病人的种族、遗传和个体差异 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是由个体特异性和敏感性引起的,有些则由遗传因素引起。黄种人和白种人的某些药物代谢酶不同,适合白种人的治疗剂量对于黄种人可能就会引起不良反应。

上一篇: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下一篇: 渔业养殖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