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才培养的认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25 10:45:11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1)

随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大多数的健康问题应该在基层给予解决,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和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社区医疗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性的全科医学服务,要以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保障为目的,为居民们提供更加全面的、全方位的综合性卫生服务。

1 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素质偏低 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总体上层次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居民的卫生需求。对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调查显示,社区卫生人员学历水平偏低尤其明显,医生中本科学历者不到一半,护理人员中更是以中专学历者为主。

1.2 人才资源不足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资源比较缺乏,大多的人才资源都投入到了大中型的公立医院,医疗人员的分布不均衡、不合理配置,使得社区医院、卫生所在发展中艰难前行,进而影响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平性。

1.3 人才结构不合理 基层医疗卫生提供的是基本的医疗服务,如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理疗、慢病防治、院前急救等,需要的是综合性、连续性的服务[1],也就是需要全科医生式的卫生人员,而这正是目前缺乏的。特别是全科护士更是偏少,使得社区护理,家庭护理的工作难以做到高质量的完成。

1.4 培养设施尚待完善 有研究统计显示,社区基层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功能开展不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使得培养人才基本的设施没有具备,难以吸引高技术人才的引进。

1.5 人才队伍不够稳定 社区卫生工作的种种限制,使得大批高技术人才频频的流失、跳槽,没有多少人愿意在这干上许多年。晋升职称的困难,难以保留住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影响了 基层人才的梯队建设,更影响了医疗工作的开展。

1.6 发展空间受限 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软件的规模等跟大医院有很大的差距,加上政策上的有些缺乏和限制,更使得这些医务人员的事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因而也不能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素质。

2 具备的能力

2.1 管理和自立能力 要建立全科式的团队队伍,有共同的目标,能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能充分利用建立的强势和绩效的管理团队积极地、创造性的开拓出新的服务模式。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自立自强、亲切和蔼、平易近人,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

2.2 宣教和语言能力 在本世纪,个体、家庭和社会在决定和满足其健康要求方面将扮演重要角色,教会人们自理的知识和技术,将是对医务人员新的要求。要教给人们必要的知识,帮助他们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教育非正式的人员掌握必要的护理技术。

2.3 学习和专业能力 在社区工作服务的服务人员,是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为个人、家庭、社区提供持续的、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包括健康促进,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等,要及时准确地处理健康和疾病中的有关问题,独立地解决治疗中的问题。

2.4 交往和沟通能力 要与教育对象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主动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与教育对象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说服教育对象。另外,医务人员与居委会负责人及居民和其他健康保健人员也需要合作和沟通。

2.5 网管和建设能力 要能掌握现代信息网络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通过信息网络,指导患者及患者家庭。可将患者的情况通过信息网络传递各地,请求会诊与指导。人们无论到任何地方都可通过信息网络护理人员保持联系,得到健康咨询和帮助。

2.6 理财和规划能力 要学习一定的经营理财能力,帮助领导层面的人员把握预算、开支等的走向,合理购买和使用大型仪器的消耗,管理好这些大型医疗设备,使之处于完好状态。

3 建设的设想

3.1 制定全科医学的发展规划 要设计制定系统的、可持续的全科医生教育发展规划和纲要,把握全科医务工作者培养的目标、原则,对 职称评定、晋升、继续再教育有明确的措施和方法。

3.2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对基层单位人员的编制要科学核编,满足基层卫生服务的需求,合理安排各级医疗机构的人员数量和编配,不要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要充分考虑医疗机构服务功能、服务人口和服务范围。

3.3 建立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 要加大医学教育投人,大力发展面向社区的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加强公共卫生、 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

3.4 适当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 落实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待遇及福利政策,设置合理的岗位津贴,充分肯定他们的劳动付出,吸引医务人员愿意留在基层工作,热爱基层工作。

3.5 注重中层干部的能力培养 要培养中层干部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2] 和分析能力。发挥中层的指导作用,让中层干部在参政、议政方面有更多的权利,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好的把工作干好。

3.6 重视社区科室的发展 社区是面向大众的医疗服务,虽然没有大医院的某些重型设备,但在普通科室中要对内、外、妇、儿科要重点建设[3],同时还要提高医生在心电图、X片、CT、MRI等检查方面的读片能力,建全一些必要的检验的项目等,使得居民能解决大部分的检查、诊断、治疗方面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周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10,3(13):685-688.

[2]李承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09,10(12):1833-1834.

[3]刘向红.社区全科医生最需要的教学与培训[J].中国全科医学,2009,1(12):14-15.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一个永远的课题。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再次突出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树立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认真学习贯彻这一文件精神,以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目标,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的关键手段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环节,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提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主要特点体现在: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关心时事政治,拥护改革开放事业,但思想上容易产生模糊认识;对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具有清醒的认识,刻苦学习,努力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但生活目标不太明确,难以树立远大理想;受市场经济法则的深刻影响,重物质利益,强调自我价值的表达与实现,竞争参与意识较强,但易产生个人主义倾向,影响到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等等。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方面出现这些新的特点,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部分的原因是一段时间以来,高校忽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自觉践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踏踏实实地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那么,如何通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继续抓好“两课”教育,发挥“两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在高校,通过对大学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实施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这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通过“两课”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要充分利用大学生“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社团组织,积极吸纳大学生参与政治理论学习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中深人社会,了解国情,塑造人格,陶冶情操。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载体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能、确立科学方法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教化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作用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端正专业思想,加强学风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鼓励和督促个人融入到社会中去,进而为社会做贡献的一种手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奋斗目标开展,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绝大多数是通过大学系统的学习而培养确立起来的。一个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毕业后能否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因而,切实做好大学生的专业思想工作,进而鼓励他们扎扎实实地学好专业知识,努力在专业领域有所作为显得尤为重要。

(二)树立“市场”观念,强化竞争意识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紧紧围绕大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积极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技能,而且要结合市场经济实际,及时主动地了解职业和教育市场需求信息,结合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学生自觉融入社会,树立“市场”观念,强化竞争意识。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拓展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

拓展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需要。大学生作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必须具备较好的科技文化素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读书研究活动、文化体育活动、艺术表演活动等,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其中,使大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熏陶下不断拓展自身科技文化素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拓展工作:

(一)要培养大学生应有的传统文化修养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下转第79页)(上接第84页)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能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进而将其内化为自强不息、勇于献身的爱国情怀和振兴民族的伟大精神。

(二)要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

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追求个性的充分解放,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高尚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等等。通过人文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在业务素质提高的同时,自觉培育高尚的人文精神。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3)

创新具有不同的层次,前所未有的创造发明是创新,一些旧思想、物质,融合新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或再次发现,也可以叫创新,只要它满足了人们对进步的某些要求,就是创新。创新型拔尖人才也是分级分类的,不仅有高层面也有普通层面;不仅包含科技尖端领域,也可向其他领域普及和延伸。因为从本质上讲,创新具有两个根本属性:首先具有多元性、动态性,其内涵和性质一直在演变。当前的创新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时代特点,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它不仅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包括体制与机制、经营管理和文化的创新,同时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创新活动。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其内涵也会进一步拓展。创新这一属性,可以说正是对创新这一概念的最佳诠释。其次,创新具有普遍性。创新并非是少数精英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能,是人类最普遍的行为,具有普遍存在性。创新的真谛就是:创新无处不在、无人不能!正是因为创新的普遍性,才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可能。狭义的创新人才是指在社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或者是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方式解决了某种实际问题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新价值的人,他们已经完成了这样一种贡献,这样的创新型拔尖人才是少量的;广义上来讲,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人才不仅指已经做出贡献的人,还应包括那些具备创造素质,可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以及那些暂时不具备能力但具有创造性潜能的人。

创新型人才与普通人才相比还具有独特性,其独特的素质结构为我们识别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路径。创新型拔尖人才一般具有下列特点:1.有可贵的科学精神。勇于追求真理,有科学的态度、方法和批判精神,敢于挑战前人已有成果,有为求真知、求新知而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勇气。2.强烈的好奇心,对环境变化敏感,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洞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3.有坚韧的意志品质。有非凡的胆识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了既定目标能够锲而不舍,遇到挫折不退却,牺牲个人利益也在所不惜。4.有超前的创新思维。善于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想常人之未想,在看似无问题处提出问题。5.充满了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爱心和责任心。

二、普通高中阶段在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中的作用

创新型拔尖人才是针对成人来说的,创新体现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期,在成人期达到高峰,青少年期的创新还不成熟。从心理学角度看,各个年龄段都有创新的表现,突出表现在思维品质的发展上。结合思维品质的发展过程,人人都有创新,创新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所谓的“精英学生”。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任务,绝不只是在大学里面,基础教育同样肩负着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责任。这是因为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智能开发、人格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基本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形成的,因此,应该把小学、中学、大学各学习阶段,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地来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同时更需要整个社会为创新人才培养、为创新人才成长营造氛围和创造条件。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才能显露,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时期,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学生的兴趣、个性、能力、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而这些素质又是创新型拔尖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链接,为社会提供需要的人才应该是普通高中的追求。

高中教育阶段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定位仍应该是打基础,既包括学科知识的基础,也包括人格、品德的基础以及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基础。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在全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新人格等方面,作为教育的重要要目标去实施教育活动。

1.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型人才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品质体现,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真正形成了创新意识,一个人才可能产生创新动机,形成创新目标,去充分发挥其创造能力从而实现目标。所以,学校应把培养学生的崇尚创新、探索研究、求新求变、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放到首要的位置。

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切入点。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不仅要关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而且要关注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注意、观察、理解、推理等一般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想象力、思考力、洞察力、内省力、创造力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并不是完全的智力活动过程,独立性、合作性、创新性、抗挫折性,是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必备的特质。在每一个教学环境中,都需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塑造,通过学生完成有挑战性的项目,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进而发掘他们的潜能。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创新人格,人文科学、艺术教育、体育担当着重任。

4.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核心特质,只有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改变传统的重知识重理论,轻实践和轻创新的教育模式,把教育教学中心转移到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善于将创新知识转化为现实成果的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创造。

创造力是在其他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高层次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而创新型拔尖人才则是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的统一体。因此,一个综合素质不高的人,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一个创新素质不高的人,也不会是跟得上时展要求的综合素质的人才。

在鉴别创新型拔尖人才方面至今或者将来都很难找到一个科学的量表,因为无论是谁也不会想到一个邮局的职员会成为改变物理学研究面貌的人。每个学生都需要培养创新的素质,要有广泛的普及性才能有脱颖而出的天才或者是创新人才的出现。我们的培养模式一定要有一定的规模。我们乒乓球为什么好呢?是因为全国人民都喜欢打,自然会出世界冠军。这个道理很简单。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广大学生参加课外小组,而不是举办特殊的班。培养创新人才,应该在所有学生当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让创新人才自然涌现出来,然后我们加以引导,提供空间时间,让他们发展。

三、普通高中阶段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途径

创新型拔尖人才的产生不完全靠教育,但是良好的教育过程和宽松的教育环境,一定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和发展。加强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我们的学校教育还需要有许多加强、改进的地方,甚至需要彻底的转变。

第一,要转变教育观念,营造“教为创新,学为创新”,崇尚创新的学校文化。法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美国创造学家史密斯主张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中,“教育者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设定开发创造性的条件,创造性所需要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知识环境”。可见,实施创新教育,创设、营造、鼓动创造性的教育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创新面向所有孩子,创新是所有孩子的权利,创新是我们学校的文化。改善校园文化的精神状态。营造有创造性的校园文化氛围,包括认识和内化创造力,使创新意识深入人心;营造学校支持型、创造性校园气氛;开展创造力教学活动,激发师生的创造热情;构建安全自由的校园人际关系。心理自由与心理安全是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一般条件。在民主、平等、和谐、安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敢于异想天开,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挑战权威、敢于突破常规,从而形成创新人格;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经常得到肯定、赞扬、鼓励、欣赏。学生才能树立自信和自尊,形成自主、独立的人格特点,产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第二,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构建富有层次的、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学生的智力结构有差异,有的逻辑思维强,有的形象思维好,有的动手能力强,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着眼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整合开发课程资源,在努力创造条件,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以外,自主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在某一领域或某几个领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在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内提供深入学习和挖掘潜能的机会和平台,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潜能,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专门的创造力训练只是创造力培养的一个途径,而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创造力培养是更为有效和可行的,结合具体学科在课堂上创设创造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解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专门开展新思维能力训练。创造力作为人的一种潜能,可以通过发现、识别、保护、正确引导而被挖掘并得以发展。开设思维技法课、创造技法课、创造活动课,指导学生学习与练习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策略,教给学生创造力训练的特殊技巧,训练学生思维力,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去创造,教给他们如何有效地进行发散式提问,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制造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雏形,奠定从事科学研究、创造活动的良好基础。

第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以往大量研究表明,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这几方面正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放在广阔的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蓬勃向上的课外活动,使各类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在快乐成长中全面提高素质。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实践活动是学生课外活动中与创新能力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项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开阔视野,激发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与创造能力。孩子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我们的教育需要满足这种差异,教育就需要让孩子梦想。中学是孩子应该做梦的地方,所以中学就要努力去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学生社团就是这样一个极好的平台与途径。

第五,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在创新实践中成长。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依托,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社会和教育资源、文化与科技资源,突破现有的常规培养模式,建立让学生走进科学家、让科学家走进中学课堂、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机制,通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素养,逐步养成探索科学、热爱科学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由此探索优秀拔尖创新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机制,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

第六,减轻课业负担,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过重的课业负担压缩了学生兴趣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摧残了学生的身体,磨灭了学生学习和追求新知的热情,扼杀学生的自我发展时间和创造激情。教育要真正成为焕发人的创造力的教育,激发人探寻真理的教育,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已成为现今严重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瓶颈。“自由时空”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尺度。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我们要使学生的学习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给学生自由时间,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精神的广阔背景下进行,这个背景越丰富,你学习起来就越轻松。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4)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961.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5)

二、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情况调查与分析

(一)在审计人员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审计工作相关程度上,88.1%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相关的,只有11.9%认为不相关。

(二)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关于专业胜任能力,90.3%的被调查者认为能够胜任,只有9.7%认为比较吃力;但与审计发展要求相比较,只有6%的被调查者表示其专业能力完全能够胜任发展的需要,34.3%认为比较能适应需要,36.6%认为其适应能力一般,23.1%认为比较吃力。在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专业要求上,有高达97%的被调查者认为作为专业审计人员,其知识结构应该宽广,具有复合型从业技能。

(三)在解决专业与岗位不对口的问题上,43%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进修培训,29%认为请求领导派出去学习,只有19%认为应该抓紧时间自学,补充知识。这说明审计人员对培训的要求非常迫切。

三、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情况调查与分析

(一)从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上来看,89.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非常重要,9.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比较重要,只有0.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一般,没有人认为不重要。另外结合访谈情况,我们可知,整个审计系统的人员对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从思想上来看还是很重视的,都认为审计领域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带领,从而推动审计系统的发展。

(二)在如何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的问题上,58.9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培养出的复合型人才应该知识结构宽广,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还要具备各种技能,比如外语能力,法律知识,计算机知识等,能够适应各种审计环境,能够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和一些陌生的领域。20.9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培养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做到一专三复即可,即专业知识扎实,懂得三门其他相关技能,这样就可保证审计效果又快又好。

(三)在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方式的选择上,85.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工作锻炼为主,以培训为辅,只有14.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应该以培训为主,以工作锻炼为辅。在对当前审计干部培训的满意度调查方面,只有24%的被调查者满意,36%的被调查者比较满意。通过以上对审计培训情况的调查,可见当前的培训还不能完全满足审计发展的需要,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还有一定距离。

(四)在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41.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实务中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应该根据审计人员的需要,不分行业来做。在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的依据上,52%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按各职能部门工作需要来选择,3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由个人根据自身情况申报,并且基于岗位的需求,系统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只有1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以上级机关要求为主。

(五)在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对象的确定上,52.24%的被调查者认为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审计内容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故应分级分类地来确定,35.82%认为应该根据个人需求自愿报名,32.84%认为有各部门推荐优秀的人员参与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培养,只有14.93%认为应全员参与。可见在调查中大部分人不倾向于全员参与,因为人才队伍的培养不仅需要培养对象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可能做到全体人员都参与。

(六)影响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的困难有很多,但根据调查显示,有39%的被调查者认为最主要的困难是审计人员人数过少与繁重的审计任务所产生的矛盾,审计人才都在忙于日常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培训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有31%的被调查者认为审计工作与学习的矛盾是最主要的困难。

四、审计复合型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分析

在对审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对这项有重要意义的工程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大部分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做到常态化、科学化,在实务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人才培养工作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知识结构较单一,缺乏“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审计人员所学专业主要是会计、审计,而金融、法律、计算机、工程预算等专业人才很少。业务单一、观念陈旧、手段落后、知识更新慢、综合分析能力偏低是审计队伍人员现状的软肋。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缺乏大批既掌握现代审计理论与技术又精通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二)审计机关内部机构专业分工过细,使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审计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受到制约。目前审计机关的内部业务分工是按照部门和专业分工相结合来确定的,这种模式直接导致了审计人员在业务上隔行如隔山,综合分析能力偏低。

(三)工学矛盾突出。根据调查资料,有39%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现阶段影响审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困难是审计人员少与审计任务重的矛盾。相当多的审计人员都想接受业务技能、知识更新等方面的培训,但繁重的审计任务与审计人员少的矛盾比较突出,导致审计人员不能有较多的时间去接受培训。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6)

一、建构主义概述

建构主义中建构一词是从建筑学中引申而来的,原意是在建筑或木器加工中把现有的零件和材料筑成某种结构。在建构主义思想中,建构指的是通过人的认知结构的发生和转换解决问题。具体来讲,就是指学习者在新的和原有的知识经验之间,通过二者反复的和双向的作用形成并不断调整个人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他们反对用直接教学的方式获取知识,主张用提出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来探究答案。近代,哲学家维柯在代表作《新科学》一书中表明:人类创造了文明社会,社会被创造的同时也创造、塑造了人类自身,所以人们才能够通过历史认识到社会是如何被创造的。由此,维柯进一步提出:人们只能认识到自己所创造的东西,也就是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自己所建构的一切。继维柯之后,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命题和“主体建构客体”思想验证了在建构科学知识中人的认知结构起决定作用,对建构主义的生成和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世纪以来,当代建构主义以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为主要代表,皮亚杰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认识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建构的,认知结构是在认知个体与环境的双向作用和不断建构中发展的。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其后继者布鲁纳提出:学习的过程是积极的,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依靠的是自己现在的和过去的知识来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两个主要方面做了进一步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多次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的结构中有多么重要,还对个体的主动性如何在认知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总之,上述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建构主义,也为建构主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在追溯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时,我们不难发现建构主义思想来源驳杂,涉及领域广泛,虽然上述各种建构主义提出的角度不一样,但是在如何看待知识、如何学习等方面是趋同的。概括起来,我认为建构主义至少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习者都是参与的主体,别人无法替代。二是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特定的学习情境能够促进学习者理解和建构新知识,知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对已有知识进行改组和重建,而不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知识。因此,学习离不开真实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就要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三是主张学习的社会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但是个人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更是以社会为媒介通过与他人的协作和会话而内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二、建构主义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未来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但是纵观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可以发现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不是社会所需的人才,不少大学毕业生正经历着与社会相脱节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偏离社会需求的人才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狭窄,部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探究素质、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深层开发等。针对上述困境,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可以为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新的视角和提供参考。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不是学习者对现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对知识赋以意义,同时强调学习者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中介通过与别人的协作不断建构新知识的。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鼓励学习者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更强调反思能力的培养,还主张将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建构主义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我们应当予以借鉴。找到建构主义与应用型人才培B的契合点,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从而达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最终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构主义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为了满足新课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的需要,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在实践与创新思维方面的发展。建构主义主张的教育理念与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相契合,我们应当予以借鉴。其中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课程体系成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难点。这就意味着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理念、方式和方法都要进行深刻的转变。

在课程设置方面,从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向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将课程视为传授知识的工具,但是在建构主义视角下,课程被视为工具性和个体发展的统一体。课程设置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创新思维习惯、提高素质和强化实践能力。因此,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设置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要因材施教,要把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统一起来,综合考虑。

在课程设计方面,从强调知识的传承向强调知识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围绕学生“意义建构”而展开的,不是以分析教学目标为主。在学习方式上,建构主义提倡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参与的有意义的学习,认为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要求课程设计要将知识的学习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课程设计首先要立足于知识的情境性,本着情境教学的理念,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然后将学生置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处于主导地位。整个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其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教学环节要考虑学生的主体价值,真正赋予学生话语权,这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教师作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做两大转变,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二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角色方面,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强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观念方面,教师应该由以知识学习、教学任务和教育教学为中心转变为思维训练、学习效果、自育自学为中心。

(三)以建构主义为指导进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文字呈现,主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展开。目前,纵观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可以发现在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培养的目标局限于信息的传递,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的内容仍以现成知识为主要载体,对学生的现实需求缺乏关照,教学方法缺乏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往,缺乏教学资源的深层开发等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实践能力、探究素质,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方法进行人才培养成为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注重学习者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重视培养学习者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的理论,与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相吻合,可以解决上述诸多问题。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定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被动灌输的培养方式,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与实践中棘手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在活动与交往中M行探究性学习,切实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张银蒲,申彦春,姚明林.基于建构主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继续教育,2011(05).

[2]徐维英.建构主义理论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浅析[J].教育与职业.2011(23).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7)

进入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素质教育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响应,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也很明显,加入WTO后,国外企业通过独资、合资方法在我国的布局和发展,国内企业向海外发展的趋势的进一步加强;我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开放和改革必将进一步加宽、加深和加快。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流动将大幅度增加,高等工程技术人才资格认证的国际互认将日益迫切。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等,都有一个国际共识的问题,就是要强化工程教育,加强工程能力的培养。

一、我国高校学生理论知识的结构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

从1998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实行通才教育,然而对企业来说,需要的是能尽快独立工作的专门人才。要尽快地从“通才”过渡到“专才”,要求我国的教育、培训体系有一个合理的总体安排。但是,在当前,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企业急需工程能力较强技术人员。工科的高等教育不但要有培养科研型人才的院校,还应该有更多的培养能适合现代企业工作需要的工程师的院校。工程师是社会需求人数最多、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的群体。在四年的工科教育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真正了解现代企业的生产特点,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牢固的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确立深入生产一线的思想。只有建立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工程师队伍,我国的工业基础才能牢固,科技成果才能有众多的承接企业主体,制造业才能有所创新和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家。钢铁材料必须通过各种热加工手段,如焊接、锻造、铸造、热处理等加工方式,成为有使用价值的产品。随着国际竞争逐步加剧,国际市场上存在的贸易壁垒尤其是技术壁垒的较大差异,影响了我国生产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重要原因是我国生产制造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中,在国际资质方面准备不足,甚至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机械加工工程领域国际存在很多标准,而且各个国家有自己的标准,因此,在国际市场需要按统一的国际标准执行。国内企业对外承揽工程、产品出口及来料加工等外商关心的是企业是否具有国际资格的工程管理型人员,因此参与国际招标,承揽国际任务,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国际认证资格,是各类制造企业认证的基础和关键。

二、我校学生就业形势与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养

由于我校的在与一些名牌大学在知名度及软硬件方面的实力方面的差距,企业用人方面对名牌大学的依赖和垂青,使得我校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较大的压力。为拓宽我校学生就业的渠道,适应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增加学生就业的竞争力,2003年我校利用教育资源及实验教育基地等优势,与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联合开展校生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建立了国际焊接工程师的联合培训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完善了相应教学体系,主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将国际焊接技术人员的资格培训和认证与工程能力培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从焊接专业人才素质教育的高度探讨工程能力培养的问题;第二、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和认证与焊接专业工程能力培养、高等工程教育相结合,树立工程意识,解决好工程能力培养内涵与外延的关系,理顺工程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三、设置焊接专业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构想,加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从整体上使学生建立材料加工工程的概念和意识。为此,我们提出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施工程教育的措施:(1)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符合培养目标要求,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人才培养实行“专业+模块”,不断调整专业培养设置,强调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进行教学改革,提出“学历+资格”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有利于加强人才全面综合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要求;(2)进行教学计划的修订,在教学计划中,体现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在教学实践中,实践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在条件建设中,建立工程能力实践和工程能力培训基地,保障国际焊接工程师的联合培训要求和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制订了以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素质、多模式、多方向、加强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培养的方案,并在教学实践环节中进行实践,获得了许多新的思路和良好效果。

三、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养与课程设置的改革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培养和造就全面型、综合型、智能型、创造型专业高素质人才,首先是更新教育思想,向多模式、多方向的专业教育方面转变;构建三个“一体”,即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宽口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以上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国际焊接工程师培养,调整了原有的课程系统,构建材料加工工程一级学科平台,按照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基础课、工程技术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模块几部分来设置,加大实验课的学分比重,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加强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及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争取在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上有质和量的突破。

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养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分为基础实践、教学实习(包括技能培训、专业生产实习、金工(电子)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综合实践(包括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整个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了大学四年专业所需的实践教学内容,基本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8)

重庆是中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近年来相关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形成了很好的产业积聚效应。涌现出了长安、红岩、力帆、隆鑫等多个企业,这些企业正日益成为重庆市汽摩产业增长的强力引擎。

在取得显著发展的同时,现阶段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体现在国内车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国产自主车企有被合资企业挤压边缘化的趋势。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储备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的最根本途径。因此,迫切需要高校培养输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创新性技术人才。

本文以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探讨我校与长安汽车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大学生的培养模式。目的在于通过校企联合培养,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自主创新人才。

一、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自主创新人才

近年来重庆交通大学根据企业实际人才需求,为了能培养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创造性的将“校企合作培养”、“订单式培养”“双导师制”等培养方式引入我校自主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联合我市汽车制造龙头企业长安汽车,探索出一套“校企联合,协同创新”的自主创新人才“3+1联合培养模式”,实现学生、企业、学校多方资源共享和共赢的模式,为我市汽摩行业培养出一批复合型自主创新人才。

1.校企合作自主创新人才3+1联合培养模式

学校与长安汽车探讨共同制定“学校长安3+1联合培养”特色方案,依据“通识认知教育专业认知教育实践训练企业联合培养”的顺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专业知识理论,近而熟悉专业技能,理解汽车产品模块化、专业化研发流程,感受企业发展文化与管理体制。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企业培养锻炼,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学校长安3+1联合培养方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一至第四学期的通识认知教学阶段,在该阶段学生完成公共课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并引导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开放性课程实验,提高学生实践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组织学生通过参加企业开放日的方式了解企业与行业,与企业共同完成联合培养学生选拔。

第二阶段为第五到第六学期,在该阶段学生完成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课教育。在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的同时,组织引导学生参加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汽车拆装生产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

第三阶段为第七到第八学期,也是联合培养阶段,完成一到两门专业实践课程,学生进入企业实际参与企业生产实习,建立“双导师”制度,由企业选定一位资深工程师作为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的指导导师。并同学校指导导师协商,以企业的研发课题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在“双导师”协同指导下学生完成论文,通过答辩。

2.一年企业联合培养实践

校企联合培养采用“订单式”,根据企业需求,依据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能力和个人意愿选拔联合培养的学生和培养方向。

联合培养的学生在基本完成理论学习后,最后一年被安排进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为了保证联合培养学生的质量,由企业、学校、双方导师共同制定实践计划。企业首先安排学生进入研发中心、生产部、质量部等多种工作岗位,以使学生了解生产过程、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内容,对企业生产流程与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此后学生被安排进入拟培养岗位,由企业指导导师指导学生生产实践,期间企业为学生开展汽车知识、企业文化、汽车模块化生产的专题讲座。为了保证培养效果,要求学生撰写工作日志,实践阶段性报告,由企业学校双方导师共同审阅。

通过学校、企业、学生、导师协商,由企业为学生安排毕业论文课题,企业学校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共同量化学生的实践表现。学校导师到企业参加论文开题、中期检查,把握进度,审核论文质量,共同组织学生答辩。

二、校企联合培养的促进作用

在学校与长安合作搭建的培养平台上,学生获得了更好的实践平台与高层次工作机会。通过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学生巩固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对汽车企业和整个产业有一较为全面的认识。联合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突出于同届毕业生,特别是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自主创新意识明显高于其它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的反复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促使学生自发的思考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联合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够在培养期间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而且许多联合培养的学生一毕业后便能独立承担工作,并展现出成为业务骨干的潜力。联合培养实现了学生从大学生到工程师身份转换上的“无缝对接”,联合培养模式正获得更多企业的认可。

三、校企联合培养的不足与建议

1.学生对联合培养企业的认识和自身定位有待加强

部分学生对联合培养方案不够了解,同时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对联合培养企业也缺乏了解的热情与渠道。使得部分学生“恐惧”去企业,认为去企业不仅辛苦,而且企业理论水平不高,学不到真知识,导致许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丧失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针对这一问题,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要加大联合培养的宣传力度,并且要求学生的学业导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指导学生尽早确定职业规划。同时要更多的邀请企业的管理者和高级工程师来校开展讲座交流,并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强化他们对联合培养模式的认识,激发学习的热情,以使更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进合培养模式中。

2.校企联合培养与知识产权之间的矛盾问题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9)

从当前医学院整体教学状况看,虽然医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教学管理模式滞后就是重要表现。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医学院在教学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从完善医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进行分析,提出具体对策,旨在提高医学院的人才培养能力。

一、当前医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对应用型人才内涵存在错误认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曾对应用型人才进行了准确定义:应用型人才是一种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中的专门人才类型。但是在当前一线医学院中,教育机构并没有充分理解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在教学中出现注重理论研究、轻视实践的问题,这有悖于医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2.没有充分理解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应用型人才是一种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中的专门人才,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较强,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人才力量。国家之所以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目的就是要通过应用型人才加快社会经济转型进程,促进经济发展。许多医学院对国家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并不明确。在教育工作中,一般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只要把学生推荐到实习单位进行相关实习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3.教学形式单一

就目前医学院的教学实际情况看来,教学形式单一是医学院教学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有些医学院简单地将学生实习认为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教学方法,更有甚者认为学生在实习机构完成实习任务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现象说明了当前医学院教育工作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狭隘、片面的认识,虽然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学生实习紧密相关,但其仅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方法,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形式远远要比那些简单的认识宽泛。

二、创新医学院教育管理模式的具体对策

1.改变思想,深化认识

在教学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国家教育部相继颁发了相关文件,明确当前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本科教学,必须树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通过创新本科教学管理模式培养人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人才对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了,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2.明确医学院教学的根本任务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符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市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成熟的技术理论和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明确医学院教学的根本任务,学校才会不遗余力地推动教学管理改革,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学校综合教育水平。

3.积极创新教学形式

本科教学是一项综合性教学活动,它不但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科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述理论知识。医学院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极具意义的一项变革。创新医学院教形式不能局限于一种或两种教学方式,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或者精选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课堂的活跃度等。当前,学校应当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不断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实现多样化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医学院只有不断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提高人才理论水平,注重培养人才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师资队伍并走校企合作教学之路,才能加快改革进程,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作者:常远 单位: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参考文献: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10)

目前对于学生而言,大多数学生把精力用在各个学科的考试上,学生自身缺乏创新意识,甚至认为创新创业是在将来走入社会以后的事情。对于教师而言,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质量要求都达不到,对于创新创业就更加困难了,没有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其注重的是学校的经营方面,近些年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以及其他管理方面的原因,使得学校管理者认为学校能够正常经营才最重要。学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全面。

2.创新创业型教学没有实质性目标方向,“双创型”人才教学模式落实不到位

虽然在教育改革的进行下,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有关政策、制度和措施方面没有完整的体系,只是在原来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调整。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由于没有具体的目标方向,导致这方面流于形式,而没有落实到位。

3.“双创型”人才培养教学的师资队伍严重缺乏

关于培养“双创型”人才教学方面,学校和学生需要的是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专业的教师,并且还需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工作经验是教学的关键点,如果教师只用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是没有意义的。

二、“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双创型”人才培养教学的意义、目标,建立创新创业的一体化教育

创新和创业可以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创新是创业的“前提”,创业是创新想法得到实质性延续发展的过程,但是创新和创业也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二者不能互相被替代。学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机构,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对于传统教育理念要结合时代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要给予教师和学生树立培养“双创型”人才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开展实质性的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创新创业的一体化教育方针。

2.明确“双创型”人才教学模式的目标方向,建立“双创型”人才培养机制

正确的目标是走向成功的捷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规划正确的目标方向。在学校,目标可以引导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的选择和规划能力,明确学生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思想认知等。

人才培养机构的建立最重要的是优化培养模式,首先,结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开展学生培训科目,同时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其次,加强学生专业化发展,开阔学生的视野以及专业知识,学习先进国家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创新教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最后,实行科学性的教学方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模式,落实实践教学。

3.优化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完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

培养“双创型”人才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这样的教学模式需要做到师生互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实际学习中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教育理念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给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所以说教育模式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培养“双创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施,做到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目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同样在培养“双创型”人才的教学改革中也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施。实践教学是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初入社会的工作任务。

关于实践教学,需要做到的是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紧跟社会发展所需,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实力的发展,同时做到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5.改革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双创型”人才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考核制度是高校对学生各方面的检测方式,通过考核能够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检测。考核在教育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考核对于学生来说起到了引导作用。在学校,通过各种考核,学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及问题所在之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知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当然学校进行考核的前提是需要树立科学的考核观,对考核树立正确的认识观,积极促进教育教学的能力。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考核知识记忆方面为主,对学生其他方面不太注重,而对于培养“双创型”人才来说,学校需要创新考核方式,减少知识记忆方面的试题,增加自主发挥和自主想象的主观试题,对学生的考试方式进行创新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意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6.优化师资结构, 加强教师能力培训,建立“双创型”师资队伍

在校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起着引导作用,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对于要培养“双创型”人才这一方面,学校需要建立“双创型”的师资队伍。“双创型”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整体素养和职业理想,而且对于创新创业的教育教学无论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都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沉淀,在教学方面能够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教学模式,能够发现并且处理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推进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

在建立“双创型”师资队伍时,要加强培养青年师资力量,完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巩固教师教学的基础,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师的培训工作,并且加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开展工作,使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从而有效地培养“双创型”学生。

三、结束语

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是符合我国建设所需要的,所以学校须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创业行为,落实“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毕丛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职业时空,2014(6).

上一篇: 中华医学教育 下一篇: 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