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16 10:20:00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1)

课外阅读

阅读引领

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

笔者对我校6年级某班50名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发现,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实际状况不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没有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习惯,偶尔读课外书也是羊吃碰头草,拿到什么就读什么;部分学生也阅读,但阅读内容较为单一,只限于《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和课辅资料;还有部分孩子喜爱阅读,阅读的书籍只限于自己喜欢的,有的封面吓人恐怖,令人毛骨悚然,这些孩子显然缺少阅读选择的引领。这些孩子的共同问题是阅读时间较少,多数孩子做好作业之后,就与同伴游戏或看电视。阅读指导不够,存在阅读的选择,阅读的方法问题。《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六年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从近几年小学毕业考试所选用的考题来看,课外阅读知识占到15%,试卷检测内容很灵活,除了字词更多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孩子综合素质高,知识丰富,也是源于爱看课外书的缘故。因此,把孩子引上课外阅读之路,对孩子的一生都有重大的意义。如何更好的引导孩子走上阅读之路呢?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够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技能。读书是一项静心的活动,需要一定的氛围。我们可以创设课外阅读所需要的安静氛围,幽雅的环境。通过环境改变人,让环境塑造人、发展人,走上自己的人生阅读之路。

创造阅读环境。如学校建立学生阅览室、班级建图书角、班内倡议“走进教室,脚步轻轻”等。我们班每天中午都会要求孩子在教室内安静,遵守这一规定,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许说话,更不能打闹,在这一要求之下,孩子们或做作业,或休息,或捧起自己心爱的课外书,若此时你进入班级,你会觉得真有走入图书室的气场、味道。我们每周二下午固定有节课外阅读课,孩子在这种课里都会捧起书,静心阅读;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应遵循“断电阅读”,孩子回到家,家长要给孩子读书的氛围,把电视、电脑、洗衣机、游戏机等的电断掉,让孩子不受外界干扰,有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亲子阅读,阅读是需要交流的,它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亲子阅读有利于家长孩子的交流,引领孩子正确的情感体验,也利于孩子课外阅读兴趣的形成,如激发兴趣,家长看了某本书,选中其中的某个精彩细节描述,到关键处戛然而止,激发孩子阅读欲望,孩子会自己去探寻,也给了孩子一个读书的方向,有利于课外读物的选择。

二、 推荐书目,引领阅读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因此,平时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着力推荐一些小学生必读书目,如新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少儿版,小学生经典诵读,还有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孙漂流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另外推荐与教材相关联的课外读物,如学习了课文《蝙蝠与雷达》可推荐学生阅读仿生学的科普书籍;学习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可推荐学生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体会其伟人气度;学习了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可推荐阅读杏林子的其它文章,进一步去了解她,走近她,学习她。学习了杜甫的一首诗可推荐阅读他的其它诗歌,体会杜甫的情感,与他当时生活的时代共鸣。还可以根据网上搜索选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

三、 指导方法 ,促进阅读

人的勤奋很重要,但做事的方法措施是否得当更重要。张之洞曾说:“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否则,钝刀砍柴越砍越糟,越砍越削其读书的信心、锐气。

阅读是有方法的,如指导学生读少儿报刊,运用浏览和细读两种方法。学生拿到报纸,先统览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后选择自己需要的、重要的,或新鲜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通读,必要时还可以精度,摘抄,或根据专题需要收集资料剪贴、写摘要、做卡片。

泛读法。如那些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我们只需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时,即可采用此法,方便省时。同时,当我们的读书仅为了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或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时,也可采用泛读法。

精读法。对于那些语言清新、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情节生动的佳作、名篇名著,我们应着力指导学生采用“精读法”。此法先是泛读,泛读基础上重点读,读疑问之处、喜爱之处、重要之处、有益之处。在上面的基础上,从头到尾再细细的全面阅读一遍,仔细推敲感兴趣的字词句、人物描写、语言、对白、感情刻画、内心描述等等,这样就能从本质上理解作者写此文的动机、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静心细潜读,体会文章的立意构思,揣摩其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从而吸取所长。

批注笔记法。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我们还应指导学生作批注,动笔墨的习惯。读书其实就是读自己,读出自己理解和感受。可以在关键词处作批注,精彩修辞处作批注,疑惑之处作批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精彩之处作批注。还可以做笔记,笔记方式有摘抄式、提纲式、读感式等。从中高年级开始,就可指导学生写好文摘卡、读书笔记,分门别类地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和知识要点,从而为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选读法。面对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书,我们要学会选择。不看充斥暴力的书,不看涂满狰狞丑恶画面的书,不看思想不健康的书,要看适合我们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的书,看能让我们进步、发展、健康成长的书。男孩子不能只看科幻书或侦探书,还应拓宽阅读面,如科普类,故事类、诗词类,努力做到广度。女孩子也不能只看校园文学教学辅导类的书,还要看报纸的时事、科普等类的书。

活用法。即活学活用。阅读应与交流结合、与实践结合,任何知识都是为了更好的指导生活,实践生活,让自己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更强。阅读的方法每个人都有大同小异,学生要乐于总结概括,乐于相互交流,以求自己知识领域的圆半径更大,具体的实践应用源泉更广,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外阅读能力,生活的本领。

四、 开展活动,巩固阅读

“赏识激趣法”。俗话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要善于保持孩子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非常重要,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正确做法进行支持、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开展“读书小明星”、“书香先生”、“书香小姐”“故事大王”等活动的评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树阅读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正如陶行知所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更为重要。”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班级热爱读书的典型,并加以热烈表扬。这样,通过长期学生间的相互影响,能促进学生间良好阅读氛围的形成。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在家中,家长有目的的在客人面前展示孩子的阅读成果或知识,都是很好的激励。

“行阅读交流”。为了使学生课外阅读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在班中可定期举行读书感受交流活动。每周可安排一次,每次为一节课,既有在全班进行的交流,也有分组交流,内容为自己课后所读的各种书籍。交流的方式可以是个人发言,也可以由发言者向其他同学提问。在家中,是亲子交流。

“制作手抄报”,在班内张贴,供阅读。随时提问,即兴回答。办讲故事比赛,读书笔记的评比活动。校内、班内经常开展此类活动,能有效促进课外阅读的量与质。

“以写作促读”。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勤于动笔能有效促进阅读内容的深化。在阅读的基础上,可定期举行一些读后感比赛等活动。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孩子终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技能,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孩子真正走进阅读,给孩子一个浓郁的书香环境,只要坚持做了,孩子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

[参考文献]

[1] 柳夕浪;从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看课外阅读指导;江苏教育;1988年13期

[2] 陈霞.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初探 [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2)

每年刚接手一年级,我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孩子至少准备一至两本带拼音和插图的课外书。早读课上,我准备了许多精美的书签作为奖品,只要放下书包就知道拿出课外书并大声朗读的孩子,我都会面带笑容来到他的座位旁,摸摸他的头,好好地夸他几句,并把书签夹入他的课外书中,奖励他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更别说是得到奖品了。半个月下来,不用我刻意提醒,孩子们很快就养成了早读课大声读书的习惯。

二、选择适当读物,滋润“爱读书”的心田

现在的图书市场,各式各样的儿童读物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书海茫茫,如何才能让那些刚刚喜欢上读书的孩子们能尽快找到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呢?在这一点上我也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开学初,在让家长为孩子们选择课外读物时,我就充分利用校信通这一平台,向家长们推荐一些适合低年级阅读的书目,如《一年级的小朵朵》《小猪稀里呼噜》《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笨狼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等,避免家长出现盲目选择的现象,并给各位家长提出建议,为了能尽快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先暂时不要给孩子选择一些如《写话起步》《作文起步》之类的书籍,以免打消孩子阅读的积极性,一定要选择一些故事情节较为有趣,语言生动活泼,贴近儿童视角的书籍,帮助他们尽快驶向读书的轨道。

三、师生家长共同阅读,营造“读好书”的氛围

和低年级孩子待久了,其实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他们思想单纯,常常会有很多的奇思妙想。为了更好地融入他们的世界,和他们有共同的语言,我常常会静下心来和他们一起读书。当孩子们认真阅读课外书时,我会悄悄来到其中一个孩子旁,也向他借一本书,坐到讲台前和大家一起阅读。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天真可爱,他们有着很强的向师性,我读过的那本书很快就会成为他们争相阅读的书目,过不了几天就会出现在很多孩子的桌上。另外,每周的队会课上我还坚持为孩子们读一则小故事,并利用班级的图书柜设立“图书角”,倡导孩子们带自己喜欢阅读的书进柜,组织师生相互借阅并形成习惯,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3)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方面家长和老师都承担着重要责任。家长和老师要为学生阅读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适当引导,交会孩子读书、读好书。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环境;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42-0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一切状况只有热爱和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孩子的处于成长阶段,更应该在这个时候打好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因此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十分重要。但是,现在社会属于一种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有无穷的诱惑,沉迷于电脑游戏,上网聊天,手机本来作为简单的沟通工具,也成为游戏的对象。电子产品成为这代人一个标志。于家长,于老师而言,学生不能安安静静的读一本书,快乐的去享受书中的快乐,这是一代人精神缺失,是时逆水而流的悲伤。所以,如何培养孩子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将成为新的课题和研究对象!

一、家是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家长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最早的老师。

父母们应该站在关注孩子全面发展的高度,走出“教辅书”的狭窄圈子,把课外阅读看成小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要达到某种所谓教育目的的工具或途径。带领孩子走进广阔的书的海洋,博览群书,才能给孩子全面的营养。

1、倡导陪读,激发兴趣。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父母就要给孩子讲故事,当孩子上幼儿园自己会讲一些短小故事时,要是认真听孩子讲故事。这样有家长的参与,孩子更能在阅读中体会到家的温馨和父母的爱,这样就更有效的提高了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孩子学习了拼音,认识了一些汉字,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设悬念诱发阅读兴趣,先讲一半,在更精彩的部分让孩子自己阅读或阅读完讲来听听。常和孩子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和孩子产生共鸣,激发对书的渴望。倾听孩子述说读书的内容和体会,分享他的快乐,热情地赞扬他、鼓励他。只与他的昨天作纵向比较,不提超出实际的要求,不拿别的孩子来贬低自己的孩子。

2、给孩子一个安静、文明的学习环境。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咱们家长必须做的。现在我们的孩子在阅读速度上还不能那么快,需要一个字一字地看,一句一句地读,才能真正理解意思,这就需要家长创造一个安的静的阅读环境。如果在一个吵闹环境中,孩子是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书上的,反而会变得急躁,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3、课外读物的摆放。可以把一些课外读物放在孩子经常活动、随手可及的地方。如在沙发边、茶几上、床头柜、书桌边。这些课外读物摆放在明显的地方,刚开始家长要给予引导,让孩子意识到书就在身边,想看书就有书看,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学校是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阵地,老师适时点拨和引领。

1、精心推荐课外读物,引发好奇心。推荐适合小学生年龄、学生个性特点的读物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他们对阅读什么样的书籍还是很盲从,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向小学生推荐课外读物,为他们解决读什么的问题。据有关调查研究,一般小学低年级对童话故事等比较感兴趣,中高年级转而对战争题材小说和英雄故事很感兴趣,到中学阶段则倾向与爱读历史故事和通俗科学读物。学龄初期儿童对读物形式的兴趣,依次是:一、连环画,二、有插图的读物,三、单有文字的读物,四、其它类。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4)

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各学校为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更是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更加有效。因为本人是一名长期任教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我更关心的是如何让低年级孩子的阅读变得更加有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本人低年级教学的经验,我觉得不妨给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找联盟。

一、联盟听讲故事,随风潜入夜

低年级孩子年龄小,爱听故事、讲故事是他们的天性。此时,我们的课外阅读就可以先让孩子用听故事的形式来完成。每天利用中午时间总是绘声绘色地讲述精彩生动的小故事,孩子们一听老师要讲故事,好奇心个个被激发起来,都会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欣喜的目光。我故弄玄虚,在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时却戛然而止了,每天的故事我故意讲不完整,经常讲头留尾……一个个悬念,吊起了学生的“胃口”。看着孩子们那焦急的眼神,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结局的样子,心中不由得为自己的计谋而暗自得意。我再继续向大家推荐这个故事的出处。没有多久,班中就出现了一部分“嗜书如命”的小书迷,回家后央求父母买来书,利用刚学会的拼音一字一句地读着,尤其是第二天,他们神气活现地告诉我已经知道故事的全部内容了,并在同学们的簇拥下讲述着故事的结局……看着孩子们神气的样子,我心中暗自高兴计划的成功。有时,我还会告诉孩子们,你也可以把你喜欢的那段故事也像老师这样讲出来。

就这样,孩子们在听讲故事中,每天一点一点与老师、家长共读完了学校每月指定的必读书目《小猪唏哩呼噜》《三毛流浪记》《亲爱的笨笨猪》等课外阅读书目,认识了故事中的唏哩呼噜、三毛、笨笨猪等人物,记住他们的故事。

二、联盟表扬奖励,兴趣倍儿增

低年级孩子阅读一般没有耐心,今天读两页,明天就不太有兴趣读了。此时,激发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关键。教师可以多鼓励,多表扬,鼓励、信任和期待是促使孩子读好书的法宝,是促使孩子上进的法宝。

在教学中,我通常的鼓励方法是奖励他们一张五角形的小红贴纸、奖励他们当一次小老师、奖励他们管理一次班级、奖励孩子们读一读演一演等等。书中所讲述的故事都是情节丰富,适合表演的。如读《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后表演故事,学生把鳄鱼和牙医的神情、动作表演得惟妙惟肖,还加进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兴致高涨。你还真别小看了这些奖励,孩子们经常聚在一起比比谁的奖励多呢!于是奖励少的同学憋着一股劲,更加努力,希望争取更多。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三、联盟课内写话,扎实更有效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和拓宽。在课外阅读大肆来袭的现在,可以将课内写话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让课外阅读变得更加扎实有效。

孩子们读《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时,写了这样的几句话:“今天,我读了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帮马老师戒烟,马老师过生日那天,就一下子抽了六只烟,马太太对大个矮老鼠小个子猫说,抽烟对身体没好处,让他们想个办法能帮助马老师戒烟,他们就把打火机弄了个能冒出美丽的烟火!一会儿是满天星,一会儿是映山红,变不玩的花样,马老师玩得入了迷,就忘记了抽烟。如果我也能想个办法让爸爸把烟戒了就好了!”看,有故事总是有话说的。

四、联盟写画“绘本”,精彩新生活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说不管是谁,不管读了什么样的文章书籍,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感受。中高年级孩子,可以用“采蜜本”摘抄词语,写读后感。而低年级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还未能达到。他们在书中看到的,想到的,都难以表达。这无疑是一大尴尬事。

细心的低年级老师总会发现,一年级的孩子闲下来没有事情做的时候,总会拿出自己的笔在纸上乱画些什么,有的还会在旁边写上些什么。用心看看孩子的这些“作品”,他们还真弄得是有模有样的。有的画的是课间的生活,有的画的是自己想象的场景,有的孩子甚至还是几张连载。看,孩子们的这些“作品”,难道不就是我们说的“绘本”故事吗?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5)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至关重要。首先,在班级里进行环境布置,在教室设计一块交流展示牌,定期展示学生的读书笔记。每月进行评比,评出优秀的作品,推荐到校报上发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自从我在班级设计了交流展示牌后,我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有了很快的提升。其次,制订班级阅读计划,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给学生推荐一定量的课外读物。根据学生读过的书,举办一些读书交流会。如,“三国人物评论会”“西游故事会”“我最喜爱的故事”……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语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再次,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实行资源共享。我校的每个班级配有书橱,但基本是摆设。我在班级里举办了“课外书展览会”“人人捐一本书”等系列活动,发动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和其他同学共享,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二、选择有内涵的书籍,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但是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很多学生只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外书籍,却忽视了书籍的内涵。又因为家长给孩子阅读的东西偏重于教辅资料,使学生失去阅读兴趣,读不到真正应该读的书籍。因此,指导学生选择什么样的课外读物,帮助他们激发阅读兴趣,亦成为当前重要的话题。

首先,要指导学生选择有益,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如,根据课文来介绍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去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小学生必读书目推荐一部分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选择有趣味性的课外书。宇宙的奥秘,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强烈的阅读愿望。

其次,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五年级学生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因此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合理地运用朗读、默读、速读、精读乃至背诵等方法阅读课外读物,要指导学生学会摘抄好词佳句,进行积累。要让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还要让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我们可以将自习课设计成阅读课,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早晨和中午的时间来阅读课外书。

最后,要安排恰当的阅读量。每个学生的精力是不同的,有些学生接受能力强,他们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阅读量可能要大些,内容要深些。相反,有些学生就可能少些,内容肤浅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三、家人共同阅读,打造和谐氛围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好课内的东西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看课外书;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不够重视,花大把的钱去装修富丽堂皇的客厅,舒适豪华的卧室,却不为孩子提供一个宁静温馨的阅读环境;还有的家长为孩子选书有很大的盲目性,只凭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为孩子选书,较少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意愿。针对以上问题我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来指导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1.多渠道提高家长认识

通过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家长对阅读课外书益处的认识,将班级的阅读计划告诉学生家长,让家长明白课外阅读的益处。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让家长看到学生的进步,从而愿意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2.观看学生的读书成果,改变家长观念

邀请家长观看学生的“读书评论会”“我最喜欢的故事”“我最喜欢的诗歌朗诵会”等课外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让家长意识到孩子并非学好书本知识就可以了,从而支持孩子购买课外书。

3.“亲子阅读”,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6)

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有相同感受,语文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得益于课外阅读。提起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作文书。“课外阅读=优秀作文选”这个概念长期占据并主导家长、学生和部分老师的心。走进新华书店瞧瞧,书店开辟作文选专柜,柜台前挤满了前来选购的家长和学生,各式各类的作文选琳琅满目,不怕买不到,就怕挑花眼。与作文柜台前门庭若市的盛况相比,其它柜台则冷清了许多。冷热不均背后隐藏着功利阅读的目的,即读课外书是为了学写作,提高写作水平。诚然,作文选类读物传授写作技巧,分享成功的习作,有一定的指导性,速成训练短时间也能提高成绩;但写作不是课外阅读的唯一目的,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若单一阅读这类书籍只会禁锢学生的思想,难养文采,不利于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后,丰厚自身的文化积淀,积累丰富的语言,能用多种表达方式传情达意,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家长、老师还害怕学生写不出好文章吗?

此外,引导学生只阅读文学作品,限制了语文课外阅读的边界。成长中的孩子,对一切未知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渴望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单一引导孩子阅读某一种或某一类书籍,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反而限制孩子的阅读空间,扼杀孩子对书本的渴望,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语文是门综合性学科,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种知识都是靠文字承载、传递的,换种思考方式,阅读任何一种书籍,都是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不论是科学还是文学,学生只要有兴趣,愿意读,都是实践中广泛地学习语文的过程,都会有收获,教师和家长何必单恋一枝花呢?语文教师要有长远的教育眼光,不仅在阅读中学文、习字,还要明确树立: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还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重任的意识。读书能使人摆脱愚昧和无知,能帮助孩子拓宽眼界、穷极四野,让人明辨是非,又保持独立的思辨性。对于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而言,捧书而读,读的是书,看的是世界,丰富的是自己的人生,必将终身受益。岂是寥寥几分可以衡量呢?

因此,教师和家长都要摒弃功利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传承文化,滋养心灵,满足精神成长的需要。

二、书香满园,构建悦读时空

“处处品书香”是营造课外阅读时空的基本理念。我们要构建出处处有书读,处处能读书的阅读空间。

1.打造书香校园,共沐翰墨成长

(1)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资源。校内图书馆藏书数量多、质量好,且适合小学生阅读,是学生课外阅读不可缺少的优质资源。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借阅。

(2)建立班级图书角。除了鼓励学生进图书馆借阅图书外,在班级内建设图书角补充阅读资源。每学期开学初,让班级孩子为班级图书角捐书。图书角的书由班级管理员统一编码管理,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自由借阅,打破了图书馆借书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个月举行图书交换会,将自己已经阅读过的书本交换给其他同学,或者补充图书角藏书,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3)开设专属阅读课。为学生提供完整时间,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我是从有限的语文课程中挤出一节课,4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让班级成为小小阅览室。这种方式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多数学生认为在家阅读时间不完整,阅读效率低下,极易受干扰,而班级的阅读课气氛良好,能静心阅读,乐于阅读,阅读效率较高。用一组真实数据来说明。参与调查的班级学生共66名,阅读课设立之初,对于阅读课是否要设置持三种态度:认为有必要有17人,占调查人数的25.75% ;认为无所谓有39人,占调查人数的59.09%,认为没有必要有10人,占调查人数的15.15%。一年后,45名认为开设阅读有必要。支持率上升为68.18%。一年间,学生对于阅读的向往也在增长。一堂四十分钟的阅读课,有41人希望阅读时间延长,占总人数的62.12%;24人认为阅读时间适宜,占总人数的36.36%,一人认为时间太长,可以减短,占1.51%。以上数据说明校内开展读书活动,对学生形成“好读书”的阅读兴趣影响巨大。

2.建设书香家园,沐浴书卷芬芳

家庭是孩子课外阅读的主要阵地之一,家庭的阅读氛围直接影响孩子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该重视家校联系,构建校内、校外的课外阅读体系。教师要明确提出建设书香型家庭的概念,提升家庭阅读意识。建议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营造阅读氛围,家中要有书,随时可以选读。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家长应该首先为孩子树立阅读榜样,每天坚持读书、看报,润物无声的影响孩子。制定家庭阅读计划,可以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安排专门的阅读时间一起阅读;也可以指定家庭阅读书目,分享读书心得。书香家庭的生活时刻沐浴书卷芬芳,阅读融于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3.拥抱书香资源,享受阅读快乐

随着“世界读书日”的设立,近几年来,读书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福建少儿图书馆的建立,各大图书商店的不断涌现,为学生阅读提高了丰富的阅读资源。一部分图书馆开设免费借阅书籍室,不收取任何费用提供场地、书籍,供孩子阅读。即使是收费借阅,费用也很低,绝大部分家庭负担得起。社会的开放,带来了观念的革新,各种读书资源的开放更是为孩子提供一个难得的阅读平台。现在的书店都会在书架上摆放一两本开封的供读者阅读的书本,文明读者可以光明正大的看书,不用担心只看不买的尴尬。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领孩子走近社会图书馆、书店,选书、购书、看书。张开双臂拥抱丰富的社会读书资源,享受阅读的乐趣。

学校、家庭、社会构建出三维一体的阅读空间,不仅创造了“处处品书香”良好的阅读氛围、空间,更为重要的是把阅读变成了生活的一种习惯,成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阅读变得悦心、悦目,让阅读真正悦读,为孩子“好读书”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三、书海引领,打造品质阅读

阅读指导初期,盲目、不加选择的阅读显然不适应小学生的阅读方式。面对浩瀚书海,教师有必要通过筛选,选择最合适孩子阅读的书,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品味。

1.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书本

不同学段的孩子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第一学段的学生识字量较少,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形象具体的图画。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带拼音、附插图的少儿童话、故事书,如:《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和郑渊洁的《童话大王》等经典书刊,敞亮孩子纯净的精神世界,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向往。第二学段的学生掌握了约1800个汉字,认知水平提高,从形象思维过渡为抽象思维,已经具备初步独立阅读的能力,渴望从书本中找到自我,所以,老师可以推荐如:《草房子》《夏洛的网》等一些离学生生活较近的作品,这类作品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为进一步阅读搭桥铺路。第三学段的孩子,认识水平接近于成人,有一定的思辨性,可以推荐一些哲理美文让孩子阅读。语文教科书单元后也推荐一些书目,如《城南旧事》《红岩》《绿山墙的安妮》都适合高段孩子阅读。避免“揠苗助长式”导读,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书籍阅读,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广泛阅读,博采众长

许多学生喜欢阅读漫画或者玄幻类小说,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甄别这类书籍外,还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的推荐学生广泛阅读。大致把书本分为三类:一是社会、自然科学类书籍,这类书籍的选读以期刊为主,内容浅显易懂,覆盖范围甚广,能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二是畅销读物,这类书籍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内容多样,观点新锐,跳脱一层不变古板的写作模式,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三是不可抛弃的经典名著。经典名著是大浪淘沙后的真金,不仅在于它们的文学成就,其作品所折射的社会现实和蕴含的深刻哲理对孩子的精神世界成长影响极大。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获得意志、品格的 完善。

3.阅读好书,正确审美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小学生年龄尚小,辨别能力低下,易受外界影响。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孩子读好书,不断提高阅读品味,丰富精神需求,获得美的熏陶。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提出一些建议:一是中外经典童话,如《安徒生童话》《天方夜谭》等;二是古今中外寓言故事,如《伊索寓言》;三是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四是诗歌散文作品,如《泰戈尔儿童诗》《寄小读者》等;五是长篇文学名著,中国四大名著,外国文学名著;六是当代文学作品,教师可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里挑选,如《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等。这些优秀作品在丰富孩子阅读的同时,为孩子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阅读品味,徜徉在好书中,孩子获得的是文品和人品的双重成长。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7)

【中图分类号】G623.2

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这就说明,学生单凭阅读在学的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从广泛的课外书籍中去大量猎取。有科学数据表明,正常人的一生的知识来源,主要不是靠教科书上获取的,近70%来源于教科书之外的书籍中获得的。可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质量,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激趣,点燃阅读之火

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那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孩子“读书去”,也不要总拿阅读说事,或作为教训的谈资,而要在有效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上下功夫。也就是说,把“要他们去读”的负压的、被动的状态改变成他们的“我要去读”的自愿的、乐意的、主动的状态,引导他们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

1、开展“好书大家读”活动。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争强好胜的心理具有进取、向上的良好特质。利用他们这种有利的心理因素激发他们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性,也就能够产生良好效果。开学初,我在班会课上问学生:“谁看过《三国演义》?说来听听。”大部分学生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我接着说:“听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不知他到底‘神’在哪里?我们下次班会课来夸夸‘诸葛亮’好不好?”第二天,有几个学生就把《三国演义》带到学校,课外也偶见他们三五一群地聚在一起谈诸葛,我借机在班上大加赞赏。在预定的下一次班会课上,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言语中,他们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随后,我借故说没时间看《鲁滨逊漂流记》,但很想知道其内容,不知谁愿意告诉我。接下来的几天里,陆续有学生来找我聊鲁滨逊。几个月下来,教室里常常能看到学生们读课外书的身影,也经常能听到孩子们热烈的讨论声。之后,我在班级板报上推出了“好书推荐处”一栏,由班长组织同学把阅读到的好书目写在上面,并定期更换。很快,班上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推荐的好书目越来越多,他们的阅读量也在不断地增加。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幼苗需要浇灌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刚刚点燃起来的“阅读之火”要在学校里得到保持,还要有家庭的呵护,使之蔓延。为此,我专门召开一次专题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我建议家长朋友们共同来支持孩子的阅读。①与我们当老师的保持一致的要求,用“我有心你无意”的心态,提出一些孩子能够做到的、又愿意做的、能引发学生去阅读的话题促使他们投入课外阅读。②创设物质情境,就是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或尽量创造条件,给孩子提供或特意制作一个专用的书架(可大可小,哪怕简陋也没关系),不断添置孩子喜爱的课外书籍。同时,要创造一个可行的、能让孩子去经常阅读的机制,不让专用的书架成为摆设。图书要经常更新。这样一来,既有书籍的来源,又提供了阅读的方便。③有机会常带孩子逛书店,让孩子去接触书籍,去感受“书籍海洋”的博大、深邃,去陶冶其中的意境和情怀。比方走进漳州新华书店,你很快会让一群可爱的“小书虫”感动。书店里静极了,许多孩子手捧着书,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有的坐着,都陶醉在知识的海洋里。投入这样的“大染缸”,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受益匪浅。

3、不断拓展激发学生热爱阅读的渠道。采用“开展‘好书大家读’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虽说是好办法,但还远远不够,不断拓展激发学生热爱阅读的渠道才是长远之计。学校及家庭还要根据孩子的个性,通过各种渠道加以引导,让孩子形成喜欢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如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我们可抓住学生喜欢和电脑打交道的特点,指导其上网查找资料、阅读好书。又比如,培养孩子剪报的兴趣和习惯等等。一句话,凡是有益于促进孩子多读课外书籍的方式方法都可以采用。

二、指导,教给阅读之法

掌握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很大的帮助。

1、要求“速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细读课文,把课文读懂,那是对作为范本的文章进行示范性的学习的需要,但作为“速读”的养成,一直是需要的,特别对于课外阅读,更是需要。“速读”在于强调加快阅读的速度。阅读的速度加快了,将会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如果具备了这样的略读能力,阅读一本周刊或一份报纸的时间,能比你用一般方法看它们所用的时间少了许多。此外,略读还是复习以前看过的资料的绝好办法。又如“组读”。组读要求眼睛能够在一瞥中同时看到3~4个字。如果组读时没漏掉很多,那么阅读速度和技能就已经提高了。

2、在乎“读量”。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都知道,学生阅读量的多少与其知识能力息息相关。只有多读书,读足够的书,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孩子读更多的书。

3、提倡“面广”。当前,为了提高孩子的作文成绩,不少家长只是热衷于给孩子买作文选,订作文报。他们认为:看看作文选,学学人家怎么写,才能学会写作文。其实不然。我认为,作文选自有它的长处,但小说、历史、传记、散文、随笔等更有其营养价值。后者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更能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因为阅读是需要兴趣相伴的。只要有了兴趣,他们就能广泛阅读,博览群书,也就能形成良好的文笔,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8)

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而课外阅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乃至整体素质的发展密切关系。阅读对人生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学中要倡导学生要与书为友,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让更多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1.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激发兴趣开始。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指出:“没有任何兴趣的学习,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教师要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激发兴趣开始。学生如果有了兴趣,就能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并能自觉地克服困难,真正受益。学生有阅读兴趣,会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活动,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行动上积极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师生要做到全员参与,立足课堂教学,利用教材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的积累。课堂上要保证阅读时间,抓好早读、午读:“早读”、“午读”时间为学生到校后到预备前,每个班级晨间、午间的阅读活动。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学生每人都要有一本好词佳句摘抄本和日记本(包括读书笔记)。笔记内容:中低年级的读书笔记以摘抄好词佳句为主;高年级的读书以写心得体会为主。教师要定期进行检查指导批阅,好的读书笔记将以班级展示进行交流,定期评选班级读书小明星,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兴趣。

2.为学生搭建起了展示阅读才能的舞台。

(1)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架起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培养了学生从小爱读书的好习惯。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提高了家长的阅读素养,家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热情,也能感染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例如一段优美的文字、与孩子讨论评价书中的内容、彼此朗读一段,或复述书中故事情节,谈谈读书心得,就书中某一角色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孩子知道自己思考的思路,这对孩子的表达能力有着很大帮助。这些崇尚学习的活动,也有利于孩子的成才。教师通过家校联系会,向家长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引导孩子阅读,从这样几方面考虑:阅读时间、阅读内容、故事中的人物、喜欢的词句、通过阅读认识的生字、生词、明白的道理等。(2)开展读书交流主题活动。阅读活动需要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例如,举行“班级读书交流会”、“诗词朗诵会”等为主题的活动。学生通过读书,给他们一次展示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能散发出浓浓的书香气,让它浸润孩子们的人生,为孩子们的终身学习奠基。如在学完以“爱”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中,很多孩子感悟最深的就是感恩类的书籍,如感恩大自然、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等,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孩子们感悟到了亲情的伟大、老师的无私、友情的珍贵和人与大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感人肺腑的故事。而正是这些充满了墨香的文字,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化解为对读书的渴望和高尚的追求。(3)向学生推荐好书,建立班级图书角。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好书,如:《古希腊神话》、《一千零一夜》、《小兵张嘎》、《中国民间传统》、《爱的教育》等,并“结识”了许多知名作家,如:中国女作家冰心、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美国残障教育家海伦・凯勒等。通过阅读,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上升到了一定程度,对生命的意义也体会深刻了。为了拓展图书来源,可建立班级图书角。完善班上的图书角及班级图书借阅登记制度,全班可每人交换看,并为学生带来的书进行了编号登记,敞开小书柜。(4)读书卡或书签的制作。学生们在读书活动中制作了很多精美的读书卡,记录了孩子读书收获的点点滴滴。这些读书卡,融文字、图画、设计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读书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在各自的生活、学习之余,更自觉地沉浸于浓浓的书香,更自觉地读好书,更好地长知识、明事理。每一张设计得很有创意,如“读书是种美丽的休闲!”“让书香伴我成长!” 读书卡或书签记录了孩子阅读成长的足迹,在孩子终身阅读的路上留下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各年级开展的阅读活动都是异彩纷呈的,如《我与课外书的故事》《我们爱阅读》《我是小诗人》等活动,为学生搭建起了展示阅读才能的舞台。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常给学生讲学校里以及班级上勤读课外书的同学的例子,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或向学生们讲讲古今中外历史名人、科学家小时侯刻苦读书的故事,无形中就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些伟人无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楷模,使强大的阅读原动力在潜移默化中产生。

3.引导我们的孩子爱读书,会读书,真正做到与书为友。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将阅读延伸到课外,引导我们的孩子爱读书,会读书,真正做到与书为友。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采集书里的好词好句,在优美词句下面划横线,写体会、写困惑,引导孩子读童话、名人故事、成语故事、成长经历等,让他爱不释手。即使是能力弱的学生,他们也慢慢乐于思考,展示自己思维的方式了对于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应加以精读、反复吟咏,且随时批注、摘抄,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标志标出符号划出优美的短语、比喻句、拟人句、精彩对话、感兴趣的知识等。教师也可以通过朗诵自己喜欢的片段、讲书中的故事、优美词句大接龙等形式,督促、鼓励孩子记忆。阅读时要尽量引导其养成边读边思维的好习惯。如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什么地方有趣、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等等,对于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要尝试去思考,这样帮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增强语感。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9)

苏霍姆斯基有句名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有兴趣才有动力。所以我们要想办法鼓励孩子自己读书。我用每天中午微型课或文化午餐的时间为孩子们播放故事录音,以录音的形式声情并茂地朗读或讲述他们感兴趣的故事,讲到关键处便戛然而止,然后我再告诉孩子们这个故事在书里,让他们自己去看。很多孩子往往就会争着借我的书,饶有兴趣地读起来。从读绘本开始,到读图文并茂的一段段故事,再到读以文字为主的整篇文章。这样,孩子们会慢慢地进入阅读的状态。

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说,要做一个给孩子点亮心灯的人。李镇西博士也说:“读这些书(指童书),可以使我们在更广阔的背景上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同时使自己尽可能保持一颗童心。”作为教师,我们其实有很多时候可以和孩子们一起静静地读童书,读后互相交流。我校每学期都有“和孩子共读一本书”的教师读书活动,我每次都会抓住这个契机,早早的和孩子们约定,共读哪一本书,每天早上一起静读10分钟,还利用课间、送孩子们放学等聊天的机会和他们聊读过的书。读到一定的时候,我还在班里举行读书会,专门交流读这本书的心得。这样,孩子们就会知道,教师之所以学识渊博,之所以能当老师,是因为爱读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孩子们会在我们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主动读书。

三、为孩子的课外阅读腾出时间

没有时间的保证,课外阅读就无法落到实处。首先要让孩子每天都有读书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保证,每周拿出一两节课让孩子们尽情地阅读。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提高课堂效率,让作业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完成,取消课外重复机械的作业抄写,精致作业设计,把时间腾出来,让孩子们能够阅读课外书。如果孩子们每天都能坚持读书,哪怕每天只读一个故事,每天只读半个小时,两年坚持下来也会远远超过课标规定的第一学段5万字(其实平均每天都还读不到100字)的阅读量。

四、指导孩子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务必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拿到一本书,要快速阅读;读到一本好书,要反复读、精读;有了阅读的能力要广泛地阅读,而不是只读自己喜欢的或者读来比较轻松的书籍。既要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又要教会他们精读书、善读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比如,让孩子养成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问的好习惯;帮助孩子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在学会查字典之前,应该问教师、同学、家长)。孩子们看书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管是否影响理解都要查字典,并把注音写在旁边,这样积少成多,不但可以增加孩子的识字量,还能培养他们自主识字的习惯,一举两得。

五、活动推动孩子的课外阅读

1.举行读书成果汇报会

随意无目标的阅读,不会让孩子们养成习惯。教师应该及时地检查督促,用评价来激励孩子阅读的动机。如开展课外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让孩子畅谈自己阅读的书籍、印象最深的内容、精彩的镜头,谈自己阅读的快乐等,对课外阅读多,效果好的孩子给予奖励(包括物质的奖励)。这些活动可以满足孩子的表现欲和好胜心,也能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能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成功的快乐,享受到收获、进步的喜悦,从而促进孩子更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2.举行读书笔记展览会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孩子们制作丰富多彩的“采蜜本”、读书记录本、读书卡片、读书小报等等,利用墙报、班级博客定期展示。我校还以年段为单位编写了一本较好的读书笔记,名为《书海扬帆》,我们每周都会进行一次反馈评价,并展览观摩、传阅交流。

3.举行班级图书“交易会”

在班中设立一个专门的图书柜,教师和孩子们共同为图书柜“添砖加瓦”。确定每个月的某一日为班级图书“交易日”,师生相互交换各自的课外读物,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局面。

六、自主拓展,让课外阅读成为自觉行动

孩子是读书的主体。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还要靠他们自身的实践,要让他们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尊重他们的个性。鲁迅先生曾说:“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1.让孩子有自己的阅读计划。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有限的阅读时间,什么时间读什么书,快餐式阅读该读些什么,细嚼慢咽式的阅读又该读些什么,怎么安排各段的时间最有利于自己的学习,这些都要在心中有一个长计划、短安排。学生有了阅读计划,就能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2.建立促使学生自主阅读的平台。我每周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资料,打印在小纸片上当做礼物送给每个他们,或夹在《书海扬帆》阅读本上,让学生在课余时根据这些资料拓展阅读。学生们可以在这些资料旁写上自己的感受,再把这些资料展示在班级图书角上。结果,学生的阅读兴趣空前高涨,纷纷为自己取了丰富多彩的笔名,并在文章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见解、困惑。自主阅读平台扩展了学习的广阔天空,增大了语文的信息量,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积累了丰富词汇,开阔了视野,提高了阅读写作能力,增加了文化底蕴。因此,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热爱阅读,学会阅读。

3.各种阅读交流活动坚持不懈。教师的坚持能让学生有更大的毅力坚持阅读。我们平时有着许多的教学任务,一疏忽就会放松阅读交流活动的开展,从而影响了孩子们对课外阅读的坚持性。阅读交流活动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既可以让喜爱阅读的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吸引还没有投入阅读活动的其他学生的参与。

七、家长亲情参与,让课外阅读顺利进行

想让学生喜欢阅读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开学之初,在了解学生情况后,就可以立刻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通过大量的事例,让家长意识到孩子从小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和书交朋友,对以后语文成绩的提高及个人素养的发展都有好处。我们呼吁,家长除了舍得花钱为孩子买书,更重要的是自己也经常读书,给孩子以熏陶感染。我们呼吁家长要做到:1、每天和孩子看书20分钟;2、每周末督促孩子看书2小时;3、每半个月带孩子到书店一次;4、每个月为孩子买一本新书;5、每学期为孩子订阅一份报刊。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10)

那么我们就需要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而所谓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综观当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思维火花,人性的闪光。(2)阅读习惯和阅读量:由于家长受教育程度低,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高的家庭的孩子的阅读习惯差、几乎没有阅读时间和阅读量;而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又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3)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4)阅读消费较少:目前主要依靠学校的阅览室的有限书籍。(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如何有效地开展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而从下面这些方面入手,或许是行之有效的。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只有充分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才是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的最有效的策略。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一开始,学生的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非常小,一听说课外读物,就只想到学校图书室有限的读物。学生的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名著、民间传说、童话、寓言故事、科幻读物等。因此,先从教师本身做起,用榜样的力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读书。在学校生活空闲时,上课和批改作业之余,老师要经常拿一些课外读物来看,用行动让学生知道老师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而在课堂上教师则经常引经据典,道古论今,利用大量的课外知识来辅教课内知识,苦心经营每一节课,努力地把语文课上得精彩,巧妙地告诉学生,老师的这个知识是在哪本书中得到的,学生逐步体会到原来文学的魅力这么大。平时,老师通过组织各种精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谈读书心得、认字大赛、成语擂台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拓宽视野。一有时机,老师便拿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书到班上去,给一些爱看书的学生们传看。针对孩子好胜的心理,采取表扬的方法。平时注重观察孩子们的读书动向,经常对一些喜欢看书,知识面广的孩子进行表扬,奖品通常是再借一本书,或请他们给同学们介绍读书经验和收获,启发引导不太喜欢看书的孩子。这样,渐渐把学生引入课外阅读这个知识乐园。

二、给予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

当然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为了确保阅读实践的有效性,我们要对学生的读物选择和阅读方法运用上进行有效的指导。我们定期给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可以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积累和结合课文读原著。例如:在上《草船借箭》、《美猴王》、等课文,借机向学生推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在阅读方法上,当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时,教给他们各式各样的阅读方法。或者定期向他们介绍一些名人读书的方法,让他们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而有效的读书方法。学生有了好的读书方法,读的效果就会大大增强,读书的劲头就更大。

在学生阅读时,我们老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积极快乐的状态。让学生在阅读方面时时感受到老师的表扬。并且要积极引导,适时激励把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调动起来。我们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的积累,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不可半途而废,制定出一个读书计划,要安排出读书的时间,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上一篇: 社会经济学理论 下一篇: 安全学习培训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