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22 18:57:23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篇(1)

一、幼儿园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次数越来越少

在各类学校幼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的情况下,基于幼儿安全考虑,考虑到实施社会实践的各类风险因素,许多幼儿园基本不敢带孩子外出活动,哪怕亲子活动也很少组织。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更加规范管理,要求本区域内的幼儿园外出活动一定要向当地主管教育部门申请,申请到批复需要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另外一方面家长又强烈要求幼儿园组织各类亲子活动,增进亲子感情,拉近幼儿同学关系、家长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二)组织形式单一化

一般幼儿园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走出去”社会实践,包括利用社区资源、家长资源的各类参观学习活动以及社会调查与职业体验活动等等;二是“请进来”在幼儿园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在幼儿园家长中间卧龙藏虎,他们也个个身怀绝技,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家长的优势,让孩子了解、学习更多领域的知识,同时也让老师学习家长们身上的各类优秀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师在做什么,如何做,促进家长与教师的相互理解、支持与合作,但实际操作的过程表现单一,都呈现为单个教学活动,缺少课程链接性。

(三)教学方法简单化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问题,实施过程中客观条件的限制问题影响着社会实践教育作用的发挥,如郭猛针对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如我国幼儿园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社会教育目标操作性不强;2.社会实践的内容脱离幼儿生活;3.社会教育方法“重说教”“轻体验”。让社会时间活动变成了纯粹的旅游活动,脱离幼儿的生活,由于执教者自身教学素养不够,影响着各类家长助教活动的教学质量,曾经一个中学的老师来幼儿园执教后说过原来幼儿园的知识更难教,以适合幼儿学习的方式去呈现才会更加有效。

(四)忽视教学效果监控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缺少过程与效果的监管,一方面,由于其本来实施的实践比较长;另外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执行独立行,所以教学效果难以监控,许多幼儿园社会实践过后,往往就是通过照片与文字进行公众号的宣传,缺少反思孩子通过此次活动收获了什么,最有效的就是让家长感受了做幼儿教师的不容易。

二、幼儿园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内容策略

(一)内容的资源便利性

社会实践活动的资源的便利行是指幼儿园开展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一定是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社区资源、本土资源以及本园的家长资源。一方面,基于幼儿安全性因素的考虑,就近可以不用长途跋涉,不用考虑租车安全,而且随时可以获取社区资源的配合;另一方面,就近资源不会脱离幼儿生活的经验,都是幼儿最为熟悉的部分,只是教师开展活动更具有目的性,促进幼儿爱家乡、爱社区的情感,丰富与提升幼儿已有的经验。

(二)内容的连续性

开展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只是处于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感受幼儿教师每天的工作,感受幼儿教育是多么的不容易,也要考虑到课程的连续性,否则就会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黔驴技穷,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连续性是指基于班级正在进行的课程内容需要,从而从社区、本土文化资源寻找一定的资源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这种需要一是为了丰富幼儿教学过程中某个教学内容的需要;二是为了检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某种效果的需要;三是培养幼儿某种学习的品质的需要。

(三)内容的丰富性

许多幼儿园认为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由家长自己带孩子出去就可以了,也有些老师认为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就是外出参观活动、家长进课堂两种形式。我们只所以忘记内容的丰富性主要是因为我们脑海里面认为群体活动才是社会实践,其实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多的,他们可以通过个体的做、行动,也可以通过调查、观察发现等行为去达到实践的目的。

三、幼儿园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依据幼儿实际需求,制定活动方案

幼儿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也就是要求我们幼儿园在挑选社会实践的内容上就要依据幼儿的实际设计需求去制定活动方案。比如,中班的孩子他们感知世界能力更强,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结合主题开展菜市买菜活动,针对小班感悟生命的灵性,我们可以在小区开展寻找春天的痕迹活动等,选择孩子们喜欢的、能做的内容去进行,让社会实践活动更有意义。

(二)轻说教,重体验

蒙台梭利教育说过一句教育名言“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社会实践活动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看与做相结合的平台,要求我们教师以生活化的、可感知的方式去呈现社会教育活动,从而让孩子去体验“我能做,我行”,而不是请妈妈来幼儿园做汤圆,在教室煮饺子,而是让孩子一起去参与,自己做的才是最好的,不仅对成人来说还是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变的真理。

(三)“打磨”社会实践活动,追求共同成长

由于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让每个教学的内容都发挥一定的作用,我们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同自己的主题教学结合起来,深入打磨与挖掘与利用各种具有教育潜力的契机,鼓励师生互动,增长知识经验,鼓励亲子互动,讨论活动收获,检验与提升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效果,鼓励家园互动,加强老师与家长的对话,为一次教学活动找准方向,最后收集整理过程材料,进行活动评价,形成园本教材。

参考文献: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篇(2)

幼儿园是社会的一部分,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因此,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立足本地,从幼儿园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挖掘与开发社会资源,让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幼儿园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社区资源,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单位,建立一个“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让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基地专业人员的协助和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帮助幼儿和教师了解更多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例如:商业、军事、交通等领域是幼儿园课程中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教师也经常会采用“社会实践”的方式,组织幼儿参观、学习。为了让此类社会实践活动更具有效性和持续性,我园领导与周边的超市、交警中队、消防中队、社区服务中心等单位的负责人取得了联系,建立了我园的“社会实践基地”,并向其单位的相关人员颁发了“园外辅导员”聘书。

二、根据幼儿园教学特点,因题而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用来指导实际的操作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可包含:活动目标;活动时间、地点、参与对象;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1 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实践活动行为。不仅是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实践活动的归属点,同时还是活动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因此活动目标的制订极其重要。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应遵循“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兼顾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内容,让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匹配。

2 活动时间、地点、参与对象:其明确的标注是为了便于教师和家长对活动意向有初步的了解,以便作相关的准备。

3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教师成功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与保证。古人云:行军打仗,粮草先行。其意思就是说,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取得胜利的前提。活动准备在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离开这一环节,社会实践活动将成为无源之水。幼儿教师在做活动准备时更应时刻谨记——“细节决定成败”。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指教师自身的准备,二是指幼儿的准备、三是社会协助单位的准备(包括家长准备)。

4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包括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时间分配。整个流程需要遵循动静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环环相扣。

三、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情而变,灵活机智地进行多方位互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在组织幼儿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它以幼儿亲身参与为主要教育途径。其活动目的是使幼儿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社会实践活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必须“以幼儿为本”,使幼儿真正地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中去。作为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使社会实践活动更有生机。

1 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创造教育的新契机。莱辛说:“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与动力。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让幼儿朝着自己的关注点不断地探索与发展。

2 教师要循循善诱,鼓励幼儿与社区人群和实践环境进行积极互动。社会实践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活动,它存在着很多不定因素,它以幼儿的主动探究为主。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到让幼儿与同伴、教师、社区人群、社区环境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从而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探索空间和范围。例如:我班开展的“消防队参观活动”就因有效运用了互动方式,使整个参观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四、走出活动情境,因果求源,进行客观完整的活动评价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篇(3)

随着《指南》的颁布实施,“生活”、“学习”、“发展”已经成为一线幼儿园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究的关键词。那么,幼儿园教育应如何将幼儿身处的社会、实际的生活、自主的学习和积极的发展贯通起来呢?怎样的教育实践才能更好地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呢?基于这一系列来自幼儿园教育实践的问题,笔者以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为基点,展开了多元化的思考和尝试。

一、以主题活动为路径,开发社会实践活动资源

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应立足本地,因此,社区资源、家长资源是我们幼儿园挖掘与开发的内容之一。我们可以根据主题内容,有目的地选择社区里的一些单位和在此单位工作的家长,帮助幼儿和教师共同了解各个行业的特点。

在“我知道的联系工具”这一主题活动中,考虑到当今孩子们对短信、电话、微信等通讯方式比较熟悉,但对书信、贺卡的书写和传递过程却不够了解。为了让孩子们了解邮政人员的工作以及信件的邮寄方式,我们组织中班孩子就近参观了邮政局。参观过程中,在邮局工作的家长带领孩子们观察了大邮筒、填单台、电子秤,并为他们讲解了送信、打包裹、寄包裹的过程,孩子们看着工作人员熟练地分拣报刊杂志、盖戳、贴邮票、寄包裹、汇款,感到无比新奇和兴奋。回到幼儿园孩子们把自己制作的贺卡送到邮局寄给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真正体验了一回寄贺卡的过程,自然是快乐不已。本次活动为幼儿创造了社会实践的机会,了解了邮政局工作的职能,而且自己也学会了寄信、贺卡的方法,收获不小。

二、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拓展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指南》中指出:“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和合作的态度。”而我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故使传统节日与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拓展幼儿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感受到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结合植树节,种下绿色生命,让孩子们知道植物也有生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关怀生命的情感。五一劳动节,带领幼儿访问工厂里的工人、扫马路的环卫叔叔等了解他们的职责,并通过为小区捡垃圾,擦健身器材等实践活动,真切感受各行业的辛苦,进而培养幼儿尊重劳动成果的情感;从而激发了幼儿保护环境,创建美好家园的意识。“九九重阳乐”是弘扬敬老爱老的重阳节,孩子们精心准备了礼物和节目来到敬老院看望这里的老人。为老人敲腿捶背,亲手喂他们吃东西、送礼物,表演精彩节目;将欢乐、笑语带给老人院的孤寡老人;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奉献出了自己的关心和爱心。这些贯穿于传统节日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以兴趣需要为起点,生成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指南》中要求幼儿经常参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让幼儿体会群体活动的乐趣。如:参加亲戚、朋友和同事间的聚会,丰富其群体活动的经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与动力。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中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时时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创造新的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大班的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园外的世界”。我的设计意图是和孩子们一起就近观察园外的世界,通过超市里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来感受色彩的缤纷;通过观察步行街上五彩灯光和各种广告灯箱牌,让孩子感受到这些颜色都为我们的世界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但是孩子们经过“辣戏火锅店”时,被店门口的几个京剧图案吸引住了,几个孩子围在店门前,一起谈论起上面的图案来。可见,他们对这几个京剧脸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停下脚步,组织幼儿进店参观,幼儿的兴趣一下子来了:“我知道了,这是火锅店,我妈妈带我来过!”“这个是屏风,我知道的!”“看!这是包公的图案,我认识,这家饭店里面的菜是很辣的,因为叔叔阿姨们会放很多的辣椒……”孩子们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了解了这家火锅店的特色,获得了比我原本活动设计中更广泛的知识与经验。激发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增强了对周围事物、环境的兴趣。

四、以经典方案为传承,构建社会实践活动常态

详尽、经典的活动方案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宜活动的环境和条件,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孩子通过活动去体验、感悟、发现、探究,从而获得认识、情感和行为各方面的发展。每学期2-3次的消防演习已经成为我们幼儿园的教育常态,但为了能让孩子们切实掌握一些自救的知识和技能,我园每年都和消防大队进行合作互动,让孩子们走进消防、了解消防。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篇(4)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在幼儿园中得到更多的重视与推广,但是,不乏很多“走过场”。专家虞永平教授曾指出:“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还原为与幼儿生活有关的、感性的、需要幼儿动用各种感官来学习的活动体系,这就是课程的生活化。”真正生活化的教育应该是最来自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的,最立足于幼儿生活经验的,也是最有利于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最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综合活动应该是最生活化的。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再到今天举国上下的课程改革,生活化教育的意义已越来越明晰。 

一、树立生活意识,转变教学观念 

《纲要》指出,幼儿的学习目标应是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学习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幼儿园教学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解决各种问题。因此,我们要树立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活成长的意识,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理念,唤醒教师的多种角色意识,把幼儿当成共同生活的“孩子”、“伙伴”、“朋友”、“弟妹”,甚至把幼儿当成自己学习的对象和师长,这样幼儿园教学才能真正进入生活化的实质。 

二、捕捉课程资源,选择生活教材 

以生活为基础,教材作为储备的学习库存。以生活为线索和导火线,选择适合的教材改装、设计融入生活中。在这里,生活就是课程,课程设置的主人应是幼儿和教师,课程是班本化的。 

三、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变教学为生活 

既是生活,就没有固定的形式,有“工作”,有游戏,有玩,有吃喝拉撒睡,有娱乐休息……一切活动没有课的模式,只有轻松和谐,只有生活中的自然。也就是说,师生在生活中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把一些发展目标自然地融入生活中,这样的情境下幼儿更能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更容易接受和获得一些有益的关键经验。 

四、结合教学主题,制订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的斟酌。活动目标决定着实践活动行为。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应遵循“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兼顾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内容,让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匹配。 

2.活动时间地点参与对象的告知。其明确的标注是为了便于教师和家长对活动意向有初步的了解,以便做相关的准备。 

3.活动准备的保证。活动准备是教师成功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与保证,教师在做活动准备时更应时刻谨记——“细节决定成败”。 

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准备,二是幼儿的准备,三是社会协助单位的准备(包括家长准备)。 

(1)教师的准备:包括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准备。 

教师要补充自己的知识量,这样才能在活动中触类旁通地解答孩子的提问,并引导和启发孩子向未知领域探索。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等。教师要学会了解、分析幼儿,从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挖掘活动的深度和难度,并将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转换成清晰、有条理的语言表达,井然有序地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活动。教师的个人素质是一个隐性的教学条件,良好的个人素质无形中给了孩子一个榜样,促使他们学习用善良、宽容、真诚、平等、友爱等心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与人相处。 

(2)幼儿的准备:包括幼儿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储备。幼儿必须对实践活动的相关内容有粗浅的了解,才能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同时,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幼儿具有外出活动的经验,比如外出活动需要准备哪些物品等。同时幼儿要掌握一些外出活动的安全知识,了解一些自护自救的方法。此外,还要让幼儿树立团队意识,激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3)社会协助单位的准备:其主要内容是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双方一起制订和调整活动方案,步调一致,有条不紊地配合和支持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 

4.活动过程的开展。活动过程包括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时间分配。整个流程需要遵循动静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环环相扣。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情而变,灵活机智地进行多方位互动。 

五、走出活动情境,进行客观活动评价 

每个社会实践活动结束,教师都要对活动进行评价,即“活动反思”。 

1.对教师本身的反思:(1)活动内容反思: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2)教学态度反思:活动中投入多少热情,准备是否得当,是否建立平等、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否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3)活动过程反思:流程是否合理,组织形式是否有利于幼儿探索学习。(4)教学情境反思:思考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合理、适用,是否促进幼儿主动获取知识。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篇(5)

幼儿园把我安排在了大班先熟悉下,他们都是一些即将进入小学读书的孩子。陆老师是这个班级的授课老师,可是小朋友们却都亲切地叫她姐姐,这让我感到了这个辛苦岗位背后的一丝幸福。刹那,我觉得陆老师脸上绽放的笑容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活力,最让人羡慕的,是那些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也是最幸福的孩子。

由于对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学习方面不熟悉,刚开始到幼儿园的那几天,我只是协助陆老师进行一些较常规的工作。比如在点心、午餐时间分发餐点、饮料;午睡时一起维持午睡纪律;定时给带药小朋友吃药。后来随着对该班幼儿受课特点的了解,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试教。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篇(6)

幼儿安全意识是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基本行为的认识。安全意识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一,处在学前期的幼儿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他们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活动和事情,喜欢询问和尝试,总是不停地做出各种动作,他们身上似乎有用不完的劲儿,总处在运动的状态。其二,幼儿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比较强。

二、发挥社会实践活动作用,提升幼儿安全意识培养

1.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安全意识形成的必要途径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能调动幼儿园、家长和社会三方的有利资源,互相整合将内容和形式达到最有利幼儿发展的程度,使幼儿能广泛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获得体验,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2.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安全意识形成的重要载体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中幼儿以主体身份置身于社会活动环境中,以一定的社会角色参与各种活动,目标就是发展幼儿社会性,主要内容为增强幼儿社会认知、激发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它是一种以幼儿主动参与体验为主的教育活动。

三、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具体策略

1.凝聚幼儿园、家长和社会资源,形成一股发展合力

(1)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明显增多,幼儿园要有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具有引导开展活动的主动性。活动开始之前,幼儿园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用来指导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幼儿园在制订目标时,要遵循“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兼顾态度、情感、技能等方面的内容。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要明确;活动准备是幼儿园组织实践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在这一环节幼儿园要考虑细致,从物质准备、知识储备、集体意识等方面做工作;活动内容要考虑时间的合理分配,动静结合、环环相扣。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牢记活动的本质,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参与程度,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促成活动圆满进行。

(2)家长。家长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自身从事的工作和业务层面提供协调可用资源,积极配合参与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班有从事警察、电力、消防等职业的家长,他们也是利用自身资源,帮助班级联系组织了与促进安全意识相关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社会经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3)社。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也是制约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根据幼儿园特点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着手,本着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的目的联系了一部分单位作为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合作伙伴”。这些活动都是因地制宜,依托社会资源开展起来的,促进了幼儿安全意识的提高。

2.开展灵活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幼儿安全意识养成

(1)“走出去和请进来”开展实践活动。我们利用社会环境资源充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动联系相关的单位和部门,带领幼儿到现场去参与活动。针对孩子人数多的情况我们也邀请相关单位带着设备到幼儿园和孩子们互动交流,让孩子们不出园就可以参与活动。

(2)采用积极互动交流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在“我是小小交警”活动中,我们在欣赏交通安全标志时,交警讲解员一边带领幼儿欣赏图片一边指着下面的汉字注释为幼儿讲解内容。在学习交警指挥操后,交警叔叔主动问有哪位小朋友愿意来教教大家。孩子们都积极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争先恐后地尝试参与。在指挥中心大屏幕前,孩子们赞叹可以看到这么多的路口动态,交警讲解员也顺势让孩子们根据看到的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采用一答一问的形式来活跃气氛。

综上所述,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幼儿初步养成必要的安全意识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当前幼儿安全问题形势依然严峻,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要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形式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篇(7)

南京师范大学刘晶波教授作了题为“我国幼儿社会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状研究”的学术报告。刘晶波教授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我国幼儿社会教育的历史发展,深入剖析了现今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就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现今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存在偏重一次教学活动的组织结构而忽视其他方面,使得教学舍本逐末;聚焦社会文化而虚化了其他;弱化了环境等潜在课程的教育意义;教师对幼儿的社会需要理解不够,教育方法单一等问题。此外,刘晶波教授还对本次研讨会参会代表提交的研究论文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地区分布、研究力量、研究类别、研究方法、论文逻辑结构、论文主题等维度,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研究现状。

华东师范大学张明红副教授对教育部最新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与社会领域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她从四个方面对《指南》中与社会领域相关的内容,包括《指南》社会领域部分制定的背景、目标与内容、特点及其与《纲要》的关系等作了深入分析。张明红副教授指出,《纲要》与《指南》方向一致,《指南》是贯彻《纲要》的抓手。两者虽然有不同的功能和使用对象,但具有共同的教育观、儿童观和发展观。她强调指出,《指南》社会领域的目标是导向,而不是简单的量化指标,《指南》实质上提炼了3~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经验。张明红副教授认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应更注重环境创设,为儿童提供交往和实践的机会,关注和尊重儿童的个性,通过专门性的教育活动和渗透性的活动开展社会领域教育,教师和家长则要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榜样。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的理解与实践”为题,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指南》指导下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冯晓霞教授从对社会性、社会化等关键概念的分析入手,阐释了社会领域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她指出,《指南》社会领域目标的核心价值在于逐步引导幼儿学会共同生活,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和个性品质。冯晓霞教授认为,《指南》社会领域的教育原则能够反映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即体验性学习、强化与自我强化、环境熏陶与同化、观察学习与替代性强化等。她根据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提出了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要点,即注重社会学习的融合性与渗透性,通过环境影响和感染幼儿,强调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等。

二、分会场论文交流

在论文交流环节,本次研讨会共设三个分会场。来自上海、北京、江苏、甘肃、福建、山西、山东、浙江等地的12位幼教工作者分别就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了交流。

第一分会场由福建师范大学林菁教授主持,交流的内容主要包括混龄教育、亲子活动、礼仪教育和社会教育活动实践等。在交流过程中,代表们就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社会性教育展开了热烈讨论。代表们的共识是社会教育对幼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农村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开展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关注农村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不足,在了解、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最终提高农村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实效。

第二分会场由广西师范大学侯莉敏教授主持。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儿童情绪发展的个案研究、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集团管理模式下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的开展以及对幼儿社会的解读等。侯莉敏教授认为,幼儿园的社会教育应当遵循卢梭提出的“由里向外”的原则。

第三分会场由山东女子学院朱海琳教授主持。研讨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园合作、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建构、同伴交往和体验式学习等。与会代表不仅交流了各自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理解,并且与朱海琳教授一起对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朱海琳教授指出,幼儿园社会教育需要专家引领,也需要教师的反思和互助;日常生活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佳途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环境,以有效提升社会教育的效果;社会教育还应注重整合,即多领域有效融合,以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三、现场活动观摩

会议期间,来自南京、厦门、武夷山的5位幼儿园教师为代表们现场呈现了5个不同主题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请你来喝茶”引导幼儿领略了博大精深的武夷山茶文化,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对幼儿进行了礼仪教育。“独一无二的我”关注的是幼儿的自我意识教育。“大家一起玩”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引导混龄幼儿互动,以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节水小卫士”关注的是环境保护问题,旨在培养幼儿关爱自然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卖玩具”让幼儿初步理解了市场规则,同时帮助幼儿学习了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精彩的教学活动引发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和积极思考。

在闭幕式上,专家们还为本次研讨会论文获奖者颁发了证书。

社会领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关系到幼儿良好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情绪情感的发展。由于历史原因,也因为社会领域活动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存在的困难,我国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以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不尽如人意。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研究也不断深化。本次研讨会展示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鲜活的实践经验,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积极支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应进一步规范研究方法,幼教工作者要加强互动交流,整合研究力量,以切实促进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真正推动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篇(8)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具体地提出了对未来幼儿园教师教学计划与组织能力方面的要求,对于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而言,需要通过《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着力完成和实现。在以往实践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是师生模拟或者是生生模拟,在一种仿真的环境下模拟幼儿园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幼儿园真正教学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学生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上过于笼统抽象、活动环节不能与活动目标有机结合、活动目标不能有效完成、活动环节设计缺少预见性、对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把不够准确、幼儿的主体性体现不足,等等。此外,根据对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开展深入的调查,发现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问题:组织教学时不能很好的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出现缺少亲和力,教学语言欠规范、灵活应变能力不足、对儿童关注不够等情况。因此,作为高职高专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的教师必须重视课程的实践,从适应当前国家对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出发,针对课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而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幼儿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幼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形成新课程体系的要素之一。教师应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幼儿园教师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为基础,结合幼儿园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从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完善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从目标、内容、方法、条件保障、考核等方面构建完整有效的幼儿园活动设计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其次,突出知识融合与能力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幼儿园活动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符合课程目标与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二、构建“园・校”双向互动的实践合作教学模式

“园・校”双向互动的实践合作教学模式即高校与幼儿园相合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学边练。

1.紧密结合幼儿园教学结构调整本学科的教改思路和教学实践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提高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素质,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学校,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活动设计课的理论学习,以幼儿园教材为内容,设计幼儿园活动方案后在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并结合教学活动效果及反思评价整理修改教案。与此同时,对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也带来新的挑战,督促教师密切关注幼儿园教学实际,不断提升教师的分析评价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能力。

2.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将课堂与实习地点相统一,突出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教学中充分整合幼儿园现行的教育教学资源及内容幼儿园教学资源,建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全方位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践机会。

3.多角度实践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设计教学方案、案例观摩评析、模拟教学、试教、见习、实习以及幼儿园活动设计大赛、幼儿园说课大赛等,将教与学背景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学习过程,增强幼儿园教学的操作性、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学生设计、组织、评析、反思的能力。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鼓励学生亲身尝试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假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到幼儿园进行社会调查和实习,增强对幼儿园的感性认识,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依据学生的不同风格进行分组,给每位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同时,邀请幼儿园教师担任实践课程指导教师,介绍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并在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

4.以形成性、发展性的多元化评价为主优化实践教学评价

评价在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的实施中发挥着极大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对活动设计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因。教学中将评价应贯穿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自评、生生互评、小组点评、教师综述的多维评价,对学生进行公正而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在成果分享及思考中,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自我改进,不断提高执教的能力。

三、建立校企合作双赢的实践教学新机制

校企合作源于共同的使命与追求,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始于“双赢”,其目标在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学校和幼儿园双方只有找到了利益的共同点,合作才有基础,才有正确的方向。在人才供求市场以需方为主导的今天,高职院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合作过程中应更加主动,并且合作机制创新的目标应定位于构建促进和维系校企双方合作共赢、能动性全面激发的制度环境。

构建校企共赢机制,推进合作发展。学校和幼儿园合作能及时补充幼儿园师资队伍,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执行力,学校通过与幼儿园合作,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篇(9)

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喜欢亲自去体验社会、感受社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接受多元化的教育,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而且能发展幼儿的智能,已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不可缺的环节与步骤。但是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要带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又弱,如何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保障幼儿的安全成为我们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场地的选择、组织形式、家长的参与、活动前安全教育的开展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

“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要包含:活动目标,活动时间、地点、参与对象,活动准备,活动流程,人员安排等内容,用来指导活动的开展;同时还要制定一份详尽的应急预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应急预案包括活动目的、活动概况(活动项目、时间、地点、参与对象等)、应急机构、应急小组职责、安全工作保障措施等,确保幼儿安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挖掘与运用幼儿园周边的社会资源,选定合适的场地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死教书”。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林州市地处太行山麓、红旗渠畔,有着南太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人文精神等,但是在选择实践活动的地点和内容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场地的安全性,在场地的选择上要本着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安全性。再好的活动,如果发生了不安全的事,都称不上好活动,安全否定一切,因此安全性原则非常重要。选择社会实践活动场地首先要考虑活动地点的安全性,所以像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消防大队等这样的场所应该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首选场地,让幼儿掌握了更多自救与求救的知识和技能;而河流周边、有污染的环境等场地则不要选择。第二,教育性。皮亚杰曾经说过:人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发展的。即便是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为了孩子的发展,所以我们还要考虑教育性,比如与园本课程滑翔伞相关的滑翔俱乐部、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旗渠纪念馆等。“小鬼当家”超市购物活动让幼儿了解了超市物品归类摆放的特征,学会了认读标价,尝试了按所持钱额有限制地购物活动,体验了“选择”与“舍取”转换的过程、初步懂得了勤俭节约的道理。第三,多元化。我们将实践活动逐渐发展到多元化的综合实践。不仅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如《寻找春天》的登山活动、秋天走进农田收花生,还走进特校让孩子们关爱特殊儿童、重阳节走进敬老院开展的慰问活动等。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

现在幼儿园每个年龄段都会有多个班级,如果带全部幼儿出去不仅不能保证活动的效果,更不能保障幼儿的安全;如果单独一个班级出去,假设一个年龄段有6个班的话,每月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每个月教师就用出去6次,会增加教师、家长和幼儿的负担,所以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以年龄段来组织每月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不需要每次全班幼儿参与,每次活动的开展每班限定10―15名幼儿,每学期全班幼儿都有机会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每班教师一名教师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另外两名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开展别的活动,人数的限定更有助于活动更好的开展和安全的保障。

四、家长义工的参与

既然每个班只有一名教师参与活动,那么老师要指导活动的开展,如何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安全呢?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每次活动每班可以从自愿报名的家长中选择3―5名家长,以义工的身份以参与到活动中来。家长义工参与到活动中,不仅有利于家长认识活动的价值、了解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协助老师组织幼儿、确保幼儿安全。

五、活动前的安全教育

孩子们走出幼儿园,他们对外边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再加上自制力较差,人员又多不利于教师的组织,所以教师就要根据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比如4月份的走进图书馆活动,教师在活动之前就要在班级开展关于图书馆的教育活动,知道图书馆的功用,更要了解这个社会场所对入内人员的要求,其中包括爱惜图书、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不可大声喧哗等,等活动开展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懂得了这些规则,教师只需要在某个孩子做不到的时候稍加提示即可。幼儿还要掌握一些外出活动的安全知识,了解一些自护自救的方法,此外,还要让幼儿树立团队意识,激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篇(10)

一、指导思想

探索园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形成幼儿园的教育特色。我园遵循陈鹤琴老先生倡导的“活教育”的思想,逐步形成“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观,坚持“寓教寓乐,寓教于游”的教育方法,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评价标准,结合我园师资队伍实际,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方面进行了“以园为本”的探索与实践。

二、探索与实践

1.发挥优势,光大传统

在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教学实践中,我园美术教师素质逐年提高,教学成绩显著。幼儿园每学期都要举行幼儿美术作品展且要求幼儿人人参与,鼓励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在进行园本课程探索时,考虑本园已有的师资优势,光大传统,加强学习、拓展、创新。

2.科学引进,开放管理

我园在美术教学中,采取了宏观调控、微观放开的教学管理方法。为教师有选择地提供多版本教参,具体教学内容由平行班教师根据本园、本班的具体情况自主选择或生成课程。每学期末整合总结教学内容,形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教学能力和创造性完成教学工作的平台。

3.培养骨干,人尽其才

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有一句名言:“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编制。”因此,在培养教师方面,我园有目的、有计划地梯队培养。在培养骨干教师的同时,给每个教师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做到用人所长,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 合作精神。

4.冷静执着,适度创新

幼儿园要形成成熟的办园思想和独特的课程模式,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探索实践。在园本课程的开发方面更要冷静思考,执着追求,不懈努力。幼儿园美术教师在选择、引入、改编、重组或生成课程时要根据本园、本班的实际情况做到适度创新。

5.制定目标,探索实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结合陈鹤琴“活教育”的教育思想,我园在幼儿美术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目标:(1)引导幼儿在接触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中,获得审美的心理体验,激发和培养幼儿的美术创作激情和表现欲望。(2)为幼儿提供足够的工具、材料和自由表现、表达的空间和时间,逐步提高幼儿手眼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3)以美术教育活动为载体,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表现。

实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设定主题,安排教学进度。(1)内容选择要符合教学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2)加强实际生活体验,在生活中选择题材。(3)表现幼儿身边的人和事,接触社会生活,了解社会新闻,尽可能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意愿画、主题画或写生活动。(4)预设课程和生成课程相结合,引导幼儿创作出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6.坚持原则,促进发展

(1)兴趣是幼儿美术活动的前提。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身边熟悉的人、事、物,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的积极情感。在小班教学中,我园多采用生活中的实例,结合生动、贴切、充满童趣的儿童化语言,引导幼儿在玩乐中完成美术学习的任务。

(2)观察是幼儿美术表现的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观察社会活动、自然界动植物变化、社会新闻等,并鼓励幼儿用稚拙的画笔记录下来,形成幼儿写生画教学、连环画教学、彩绘服装教学等,培养了幼儿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兴趣。

上一篇: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下一篇: 建筑心得体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