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子商务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26 09:10:38

船舶电子商务

船舶电子商务篇(1)

自从我国顺利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航运物流企业进步神速并初具规模,并且被视为全国物流业务交接的中枢,逐渐衍生出以船公司为基础,和不同区域港口、船舶紧密关联的业务形式。须知该类业务内容繁琐、内部信息量持续暴增,想要长期维持较好的服务质量并赢取高效的客户忠诚度,有关领导必须集中一切技术和经济手段进行全新服务模式设计推广,而电子商务恰巧利用便利快捷性优势吸引企业的关注,并获得在港口船代服务业领域内贯穿拓展的关键机遇。所以针对电子商务对港口船代服务业的细致化影响状况,加以深入认证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子商务和船代服务行业的基础性内涵机理论述

(一)电子商务概念

透过宏观角度观察,电子商务强调的是以整个市场为中心,包揽一切和数字化处理技术相关的商务活动。而微观层面上理解,其不过是互联网上的在线销售模式,就是说利用网络店铺进行网络产品和服务供应的商业实践活动。

(二)港口船代服务行业内涵

船代即船舶,就是全权任何和船舶运输相关业务的机构,其具体存在意义,便是在船公司委托前提下,办理船舶通过港口过程中的各类相关事宜,当中产生的费用和任何后果都将交由船公司独立承担。至于在港期间需要及时办理的项目则可以细化出检疫、装卸货、靠泊和证件等。船舶公司将针对船舶进出港手续进行详细办理,使得船舶和港口不同机构同步完成船方委托事项的协调任务,如人员更换、食物补充和船舶修理等。

二、电子商务对港口船代服务业务的主流影响结果探究

在港口船代服务业务之中融入电子商务技术,将令船公司、港口、政府机构之间的业务交接形式发生系统性变化结果,其间投入成本数量明显减少,业务信息共享和传输速率明显成本增长。至于细化的影响内容将主要如下所示:

首先,船公司影响方面。电子商务成功地贯穿至港口船代服务行业后,船代业务数据得到更为科学合理得共享、审核验证和传输交换,涉及以往管理中的重复冗杂隐患得以全面消除,预设的作业无纸化目标也得以同步贯彻。

其次,不同协作单位影响方面。电子商务引进之后,有关港口、堆场、理货之间开始完全地进行电子数据灵活式交换,尤其是在不同协作机构之间数据共享活动交叉作用下,日常船代服务工作实效得以明显提升。

最后,政府部门影响方面。海关、检疫局之间也开始进行数据交换,并且衍生出专业化的电子数据交换平台,至于商检等申报工作也可以在互联网操作运行。

整体上来讲,电子商务令港口船舶服务行业工作实效、服务质量等得以全方位改善,属于信息资源高度整合的一类有效途径,至此船代服务业务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果,相关企业人工成本大范围减少之余,更有效改善客户满意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实力。

三、我国港口船舶服务行业沿用电子商务系统的必要性解析

长期以来,我国港口船舶服务行业在作业处理上始终以人工形式为主。内部业务交接细节表现为:利用电话或是传真进行船舶委托协议接收-由船代操作主体向集团业务部门上交船舶预报申请单-依照集体业务部规范需求制定船舶泊位计划-船代操作主体结合指定泊位计划进行船舶现场作业服务管理并使得船舶需要服务的内容得以精确化选取认证-船舶离开港口之后,联合船舶报备动态信息卡和港行交接清单,指导商务部完成船舶费用核算工作-生成应收或是代付账款。归结来讲,利用电话或是传真进行信息传递,并结合纸质交接单进行业务完成质量认证,整体工序流程极为繁琐,当中包含的信息量难以清晰化计数,至于最终服务质量和水准将更加难以保障。而贯穿沿用电子商务系统之后,则可以辅助员工利用特定平台进行船舶业务轻松、快捷、高效处理交接,将以往严重的时间和空间束缚效应尽数消除,这便是电子商务在港口船代服务中应用发展的核心意义。

四、新形势下电子商务系统在我国港口船代服务业设置沿用的策略补充

船舶电子商务篇(2)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160-02

引言

船舶电子是船体电子控制装置和船载电子控制装置的总称。据统计,船舶电子产品价值约占整船价值的15%。虽然船舶电子产品总体市场规模不是很大,但对船舶工业的影响却不小,特别对中国船舶工业来说,船舶电子产业落后仍是制约船舶工业发展的一大瓶颈。2011年,全国造船完工量7 66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9%,但船舶电子产品本土化率还不到10%。加快发展船舶电子产业,提升中国船舶电子产业的规模与水平,已成为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

一、船舶电子产业现状分析

船舶电子产品的高端市场主要由欧美国家掌控。目前,船舶电子产品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德国、英国、丹麦、挪威、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中国虽然在柴油机、发电机组、螺旋桨等船用配套设备的研发制造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船舶导航设备、通信设备、操舵系统、控制系统等船舶电子产品还多采用国外的产品。

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专业人才缺失、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壁垒难以突破、产业链协同程度低等原因,使中国船舶电子产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虽然中国已进入国际造船大国行列,但国内船舶配套产业却非常弱小。国内造船企业普遍从发达国家进口船舶电子设备,致使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一些关键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用设备和部件国内没有能力生产,只能依赖进口。这与中国船舶工业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强烈反差[2]。

国产船舶电子设备存在缺乏核心技术、没有品牌、没有国际性的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存在产品单一、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可靠性差等突出问题,基本上还处于学习跟进阶段。国内船舶电子企业以国外产品为主,自主研发的产品很少。国内能自主研制的产品仅有磁罗经、陀螺罗经、计程仪、测深仪等,且只能在部分国内船舶上使用。国内船舶电子企业一般只能提供单个零星产品,而且在产品技术性能、质量、品种和规格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存在着很大差距。江苏、上海、辽宁、山东等地的船舶电子企业陆续引进了一些国外厂商或进行合资合作,但大多是一些非核心的技术和产品。在雷达、GMDSS设备、自动舵等方面,由于国外船舶电子企业一般不愿意签署专利转让协议,使中国难以引进先进的船舶电子技术。

是否提供全球性的维修服务保障,是国际大型船舶修造企业选择船舶电子产品的重要因素。国内大多数船舶电子企业没有能力建立全球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影响了自有品牌提升和国际市场拓展。国内船舶电子产品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必须经国际著名船级社的认证。即便产品质量过硬,通过了国际著名船级社的认证,但没有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也难以打开国际市场,进入大型船舶修造企业[2]。

二、船舶电子产业发展对策

1.提升创新能力。加大对船舶电子产业自主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整车企业和船舶电子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等多种途径提高船舶电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处理好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积极寻求获得技术溢出的途径。组建船舶电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针对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有效整合研发资源,进行联合攻关,并实现成果转化。加强船舶电子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服务,开展针对船舶电子产业的专利信息服务,提高船舶电子企业专利信息利用水平。

2.选准发展重点。目前,中国船舶电子产业面临诸多历史机遇,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国际航运业对船舶需求旺盛,智慧海事建设的推进,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等。本土船舶电子企业要抢抓历史机遇,选准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货轮、客轮、中低档游艇作为国产船舶电子产品应用的突破口。大力研发船联网、智能船舶、智慧海事所需的船舶电子产品,不断满足航运公司和海事部门对船舶航行的安全性的要求。

3.完善产业链条。提高船舶电子化水平是整车企业夺取未来船舶市场的重要手段。组织供需对接会、专题研讨会等,促进造船企业与船舶电子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造船企业与船舶电子企业合作开发船舶电子产品。对于双方合作项目,在申报电子发展基金等政府财政资金时予以优先考虑。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组建船舶电子产业联盟,加快船舶电子产业集聚,推进船舶电子产业链协同。支持国内大型船舶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建立全球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

4.加强人才培养。把船舶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纳入装备制造和信息领域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信息领域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人才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大学设置船舶电子专业,开设船舶电子类课程,邀请船舶企业相关骨干技术人员充实师资力量。鼓励有关高校的船舶工程专业学生选修电子工程专业课程,电子工程专业学生选修船舶工程专业课程。鼓励造船企业、船舶电子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船舶电子专业人才。鼓励高校在造船企业、船舶电子企业成立船舶电子专业学生实习基地[3]。

结语

船舶电子化的程度是衡量船舶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未来造船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船舶电子技术的竞争上。2011年4月印发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汽车电子、航空电子、船舶电子等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中国造船业的高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对船舶电子产品的需求。为此,要抓住历史机遇,把大力发展船舶电子产业作为推进船舶制造业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1] 洪杰.核心技术缺乏 乃中国船舶电子之痛[C]//2010年国际船舶配套产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2010:178-180.

[2] 王业虎.中国企业进入船舶电子及导航设备产业之形势分析[J].金融经济,2008,(14):178-179.

[3] 胡冠山,周应兵.船舶电子电气人才培养措施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7):195-195.

Strategies of Ship Electron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JIN Jiang-jun

船舶电子商务篇(3)

中图分类号:U6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2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新能源运输

目前,全球三大邮轮公司已落户上海,九大船级社在上海开设了代表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互联网产业融合的背景下,航运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船舶新能源运输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制约船舶新能源运输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

(一)航运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现状

航运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这段时期由于互联网技术在国内刚刚起步,其产业融合程度较低。总体来看,航运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经历了三个阶段。

1.产业融合初级阶段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使实体经济遭遇重创,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传统船舶航运业同样遭遇危机的洗礼,传统航运业面临一次产业的优胜劣汰;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国内的兴起,给处于产业洗礼中的航运业带来了一丝曙光。不久,航运业中兴起了一股电商热潮,出现了一批电商网页平台,诸如比如“航运在线”、“中国国际海运网”、“锦程物流网”等;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加上模式的刚刚起步,仅仅搭建了一个线上平台,而对于后端服务鲜少深度介入。在初级阶段,航运业与互联网的产业融合步履维艰。

2.产业融合进一步发展

随着2010年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产业模式已日趋成熟,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技术得以不断渗入其他行业,且取得了巨大成功;与此同时,航运业也迎来了与互联网产业融合的发展机遇。从2010年至2014年航运业的发展来看,由于货物载体的标准化、运输过程的规范化等操作优势,中国大陆地区的航运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的结合点首先集中在集装箱班轮以及散货船运输领域,这是航运业与互联网产业最易整合的环节。

3.产业融合最新发展

互联网产业已然成为当前经济支柱,互联网经济不断兴起,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开始新一轮的产业渗入,但模式化的产业融合已不符合服务多样化的需求。为此,船舶公司借助互联网技术,自主搭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电商平台,通过网站平台运营,整合相关产业服务信息,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构建航线产品营销、询价、订舱,并提供在线支付功能。同时提高线上、线下的服务意识,加强了售后服务。

航运业中的互联网电商,现在将散货船、集装箱船中比较容易标准化的产品,属于航运电商中最易整合的环节,己有相关电商平台在运行。航运业中还有很多细分市场(如其它液货船和油船,拖轮等船种)没有使用电商平台,一直以依靠人工、电话衔接船开展业务,这个市场的互联网潜力无限。

(二)航运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运营模式

当前,中国大陆航运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运营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按产业合作模式的标准可以分为三个运营模式――船东系电商运营模式、第三方电商平台运营模式、航运金融电商服务模式。

1.船东系电商运营模式

所谓船东系电商运营模式是指航运公司作为电商网站的直接维护者与服务者的运营操作模式。如中远无界、泛亚航运电商、中海――海通、中外运海运订舱网等。该类垂直电商平台背靠船公司,出售可供选择的不同船期的舱位。

2.第三方电商平台运营模式

所谓第三方电商平台运营模式是指航运公司与第三方互联网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就产品与服务分工合作的运营操作模式。如运去哪、航运城等,以运去哪为例,其可提供在线运价查询、报价、订舱等在线撮合交易功能,以及提供物流顾问、货物追踪,运输风险预警和风险担保等一揽子平台服务;而航运城可协助客户在线完成运价、查询订舱、采购竞价、企业及行业信息查询等综合服务。

3.第三种是航运金融电商服务平台

航运日内容电商服务平台是航运业与互联网金融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其可为交易方、物流商和融资方提供在线融资、线上交易、电子支付和线上投保等综合金融服务。这将是未来船舶新能源运输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

三种模式是不断进化升级的过程,第一种模式是航运公司自身的电子商务系统,不具备互联网思维和电子商务技术优势,尚未培养出亲情服务的意识,仍然在不断扩张船队,企图用“大”来威慑和抢夺订单,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完全落伍。第二种模式、第三种模式是第三方交易平台用电子商务的手段推动行业转型升级,通过市场和交易使航运服务资源实现公开、透明的交易和配置,是当前航运业改革创新的重点方向之一。

二、国家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机遇

(一)国家战略的支撑

2015年3月,国务院发文提出发展互联网+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提出“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新能源运输市场的交易迫切需要转型,面临当前“政策支持、企业创新”的发展新态势,握好互联网的应用,是新能源运输行业未来发展重中之重。

船舶航运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是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发展趋势,这是今后船舶新能源发展的趋势之一。航运电商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发展空间巨大,特别是新能源运输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成为新的产业风向标。即使在全球发达国家,也没有类似成功的航运电商平台可以借鉴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打造电子商务国际大通道;加快构建车联网、船联网”。

(二)市场发展的机遇

近几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的国际航运业遭遇寒冬,航运企业面临出口货量减少、成本上涨、运价却呈下降趋势,导致行业亏损大幅度增加。在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下,航运企业开始谋求新的发展模式。互联网产业的壮大,给处于寒冬中的航运业带来了发展机遇。这对处于行业低迷期的企业发展有好处。以国内新能源运输船舶市场的发展来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运输上下游供应链,满足多样性、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以实现企业的商业利益。通过互联网+,可以利用互联网下的大数据信息渗透到客户的每一个角落,准确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进而快速完成撮合匹配,从而使服务更加精准。

(三)新能源运输企业自身转型升级的机遇

新能源运输行业要符合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符合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符合互联网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互联网+创新的本质在于努力追求某种差异化、去中间化,以实现企业的商业利益。利用互联网+开辟新的路径去寻找企业新的价值增长点。实现盈利模式的多元化和混合化,主要表现在市场营销的创新(电脑端,APP端等)和成本控制的创新(去除中间化流程)。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重新定位、分拆与组合,通过互联网平全贯通上下游,使资源匹配和整合更加高效。

三、航运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前景展望

(一)有利于推动航运市场的改革需要

互联网背景下的船舶新能源运输,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围绕产品的信息化、标准化,构建一个大宗干散货船运力和货源信息共享的交易平台。这是一个面向船舶新能源航运企业的B2B电商平台。在互联网背景下,船舶新能源船舶的运力以及货源都将在交易平台进行交易。面对竞争日益严峻的形势以及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一些船舶新能源运输企业开始运用第四方物流理念,将网络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与船舶新能源运输行业特点相融合,对电商交易理念进行创新升级,将船东、货主、港口、物流、商等融合在新一代电商交易平台中。

(二)有利于促进航运平台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长远看,船舶新能源运输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能拓展航运企业的辐射面,拓宽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电商平台的使用将为客户提供公平的报价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打破行业服务狭隘格局,刺激船舶新能源产业需求的发展。当前已有新能源船运公司运用互联网的平台,通过对现有的新能源航运资源的进行了整合,实现了船东、客户、银行等多家机构产业链的融合。

从近期看,船舶新能源运输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和,促进了船舶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互联网交易平台为其提供数据分析、运价支撑服务、在线揽货等,实现船舶新能源运输产业的盈利,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有力于协调市场各种参与者的业务需求

市场透明公开,业务全程监控,可以合理安排时间、生产进度等,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船舶新能源运输产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的商业模式,将带来更简洁方便与线下物流更安全、易掌控的新行业生态体验。而依托互联网创造的价值不仅仅是航运商业模式的变革。换言之,掌握好船舶新能源运输产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的平台,谁就拥有航运真正的未来。各种参与者基于平台会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各种各样的新的商业机会,组成新的业务运营模式,创造性的开展社会分工协作,市场运营越来越高效、便捷。

新能源运输+互联网融合市场的前景看好,它的建立是航运业的一次生产力的解放,促使新能源运输物流行业从原先的价格、规模竞争升级到服务、跟踪和整合能力竞争,拓展了新平台经济。

船舶电子商务篇(4)

海运业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传统的运输行业,往往滞后于一般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但二十世纪.90年代早期,全球航运市场已开始兴起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热潮,it(信息技术)将在未来社会及商业、工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角作用,并将很快普及到所有行业与领域,航海业同样也正在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对海运经济的发展趋势,航海技术要求必将网络信息化。近些年,很大部份轮船公司又为各条船舶安装了局域网,配置网卡,不仅为船舶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数据的传递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公司对船舶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当前,航海技术的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展开,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大力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信息传递速度,解决了信息共享的障碍,为海运决策提供精确有效的信息。下面就浅谈一下航海信息化的相关细节船舶物料管理,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及其数据库,进行物料流通管理,通过输入所需物料编号、物料名称、种类后,快捷、准确的查寻。船员发送船舶物料申请单到船舶公司,经公司审核后,由公司编成电子文档发送给供应商询价,供应商供货后,经船舶确认审核后,自动调整物料库存,从而形成物料进、销、存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减轻复杂、繁琐的船舶物料管理现状,帮助船舶公司分析物料的供应与使用,强化管理、杜绝管理漏洞、节约成本。

船员管理 运用计算机数据库对船员信息进行管理,目前已被我国许多轮船公司、大型船舶企业,船员中介及船员管理公司等广泛使用,得到了航运业界的一致肯定。如船员基本信息录入、船员信息查找;船员灵活调配;船员证书的监督管理;船员信息的删、录入 ;船员服务期满及证件过期报警提示等 。使航运公司办公高效性、系统化、智能化的管理船员,大幅度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公司同时能共享信息系统的资源。

船舶动态跟踪,船舶动态是每个船东都需随时掌控的,通过网络可以便捷直观的查寻船舶动态,如船舶的船名、船舶尺度、航向、航速、经维度、船舶附近的交通流量、预计到达目的港时间等。而且可以在电子海图的背景上定位跟踪船舶、查看船舶资料或定制到港自动提醒等高级功能。无论您身在何处如办公室、家庭、会议、朋友聚会、茶馆,只要能上网的场所,都将随时获知船舶确切位置。这些数据来源于我们在沿海及内河港口部署的ais信息接收基站,这些基站持续接收来自船舶上ais自动识别器设备发送的数据。如果船舶不在ais接收范围区域,还可以通过inmarsat国际海事通信等卫星通信系统获取信息数据。通过这高新的网络技术,同时还可以获取涉及全球其它海域的船舶信息数据,实时了解相关信息。

传统的静态、固定航海资料的纸质印刷海图已不适应船舶自动化和航海智能化的发展要求。从而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在近些年开发应用的基础上不断的加以完善,该系统不仅能很好地提供纸质印刷海图的有用信息,而且取代了传统的人为手工海图作业,gps、雷达、navtex等各种现代化的导航设备所获得的信息都被集合在一起,成为一种集成式的导航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具有船舶所在航区海图显示、航行线路的设计、航路监控、危险局面来临前自动报警提示、各航行数据记录、航迹显示、海图自动改正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航行安全和效率。

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它综合了航海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图象显示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针对航海领域的一场技术开发,它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航海领域.,国际海事组织已经制定了关于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的相关的国际标准和严格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大部分是用于航海方面,对电子海图显示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充分在船舶航行管理中的应用,信息系统必须自动的对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将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通过算法实现提示各浮标的移位、船舶意外走锚、禁止航行区和船舶搁浅、船舶避碰局面等报警功能.

而且海图电子化 可以实时显示本船的经纬度、航向、航速、方位等信息,可以实时监控该船周围的船舶动态和查寻它船信息及所在海区海况信息,随着信息技术和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图和雷达信息数字化之后,两者间完全实现了数据相互传输,使电子海图与雷达图像数据信息的重合显示成为现实,在电子海图上重叠显示雷达图像数据信息后,可在原航行水域海图信息的基础上提供本船、本船周围的静态目标与动态目标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提前预知本船对周围船舶的会遇态势和会遇的局面能及早掌控,从而尽快作出准确判断,达到避开航行紧迫局面,及时采取妥当的避碰措施而保障航行安全。

航海书籍资料也已快速电子数字化 航海所需的各种图书资料原始都采用纸质印刷形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航海通告、 潮汐表、航标标表等都已出现了电子版和网络版。船舶公司海务及船舶船员可以在网上查询与下载,这不但使用方便还有利于航海图书资料中内容的迅速更新,避免了海员对复杂而烦琐的纸质图书资料的人工校改。

船舶已加速自动化,从船舶在机舱设置集中控制室到出现无人机舱值班和驾驶台对主机遥控操作及监测,船舶机舱自动化已大势所趋。计算机功能代替复杂的电子线路,发出操舵指令,送到执行中心,自动校正控制的相关参数,代替繁琐的人工指令,使船舶舵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接受指令的自动舵。

船舶自动化还能使船舶定员大约减半,大大降低了营运成本。特别近10年来建造的新型船舶基本上都可称之为高度自动化船舶,其中一部分自动化程度高的船舶被称之为“高技术船舶”。船舶自动化从机舱自动化逐渐走向了船舶驾驶自动化。

利用网络可以船员的招聘信息,便利于通过网络达成运输协议;还可即时查询天气状况掌握航运情况;或查询海事机构的海事法规、海事政策、海运价格等等。

从上面的有关航海技术细节与网络信息化的论述中,航海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已真正来临了。船舶,可通过航海信息、导航信息实现最优航线设计、最佳航速设定,提高船舶自动化管理水平,从而达到船舶安全航行、经济航运的目的。通过船舶设备管理信息,提高船舶设备管理水平,降低备件损耗,减少因修船造成的船舶滞航期。船务公司,通过航运信息系统、船/岸通讯系统,实时掌握船舶航行的现状、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人员及各类证书等情况,对所属船舶合理调度、航运安全,船舶的营运估算、成本控制等起到了科学化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天伟,王孝通,周爱军.电子海图系统软件可靠性研究[a].1998大连国际海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一卷)[c],1998.

[2] 陈金海,张杏谷,项鹭,彭国均.基于ecdis的航标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a]. 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 .

船舶电子商务篇(5)

海运业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传统的运输行业,往往滞后于一般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但二十世纪.90年代早期,全球航运市场已开始兴起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热潮,IT(信息技术)将在未来社会及商业、工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角作用,并将很快普及到所有行业与领域,航海业同样也正在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对海运经济的发展趋势,航海技术要求必将网络信息化。近些年,很大部份轮船公司又为各条船舶安装了局域网,配置网卡,不仅为船舶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数据的传递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公司对船舶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当前,航海技术的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展开,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大力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信息传递速度,解决了信息共享的障碍,为海运决策提供精确有效的信息。下面就浅谈一下航海信息化的相关细节船舶物料管理,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及其数据库,进行物料流通管理,通过输入所需物料编号、物料名称、种类后,快捷、准确的查寻。船员发送船舶物料申请单到船舶公司,经公司审核后,由公司编成电子文档发送给供应商询价,供应商供货后,经船舶确认审核后,自动调整物料库存,从而形成物料进、销、存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减轻复杂、繁琐的船舶物料管理现状,帮助船舶公司分析物料的供应与使用,强化管理、杜绝管理漏洞、节约成本。

船员管理 运用计算机数据库对船员信息进行管理,目前已被我国许多轮船公司、大型船舶企业,船员中介及船员管理公司等广泛使用,得到了航运业界的一致肯定。如船员基本信息录入、船员信息查找;船员灵活调配;船员证书的监督管理;船员信息的删、录入 ;船员服务期满及证件过期报警提示等 。使航运公司办公高效性、系统化、智能化的管理船员,大幅度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公司同时能共享信息系统的资源。

船舶动态跟踪,船舶动态是每个船东都需随时掌控的,通过网络可以便捷直观的查寻船舶动态,如船舶的船名、船舶尺度、航向、航速、经维度、船舶附近的交通流量、预计到达目的港时间等。而且可以在电子海图的背景上定位跟踪船舶、查看船舶资料或定制到港自动提醒等高级功能。无论您身在何处如办公室、家庭、会议、朋友聚会、茶馆,只要能上网的场所,都将随时获知船舶确切位置。这些数据来源于我们在沿海及内河港口部署的AIS信息接收基站,这些基站持续接收来自船舶上AIS自动识别器设备发送的数据。如果船舶不在AIS接收范围区域,还可以通过Inmarsat国际海事通信等卫星通信系统获取信息数据。通过这高新的网络技术,同时还可以获取涉及全球其它海域的船舶信息数据,实时了解相关信息。

传统的静态、固定航海资料的纸质印刷海图已不适应船舶自动化和航海智能化的发展要求。从而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在近些年开发应用的基础上不断的加以完善,该系统不仅能很好地提供纸质印刷海图的有用信息,而且取代了传统的人为手工海图作业,GPS、雷达、NAVTEX等各种现代化的导航设备所获得的信息都被集合在一起,成为一种集成式的导航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具有船舶所在航区海图显示、航行线路的设计、航路监控、危险局面来临前自动报警提示、各航行数据记录、航迹显示、海图自动改正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航行安全和效率。

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它综合了航海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图象显示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针对航海领域的一场技术开发,它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航海领域.,国际海事组织已经制定了关于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的相关的国际标准和严格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大部分是用于航海方面,对电子海图显示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充分在船舶航行管理中的应用,信息系统必须自动的对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将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通过算法实现提示各浮标的移位、船舶意外走锚、禁止航行区和船舶搁浅、船舶避碰局面等报警功能.

而且海图电子化 可以实时显示本船的经纬度、航向、航速、方位等信息,可以实时监控该船周围的船舶动态和查寻它船信息及所在海区海况信息,随着信息技术和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图和雷达信息数字化之后,两者间完全实现了数据相互传输,使电子海图与雷达图像数据信息的重合显示成为现实,在电子海图上重叠显示雷达图像数据信息后,可在原航行水域海图信息的基础上提供本船、本船周围的静态目标与动态目标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提前预知本船对周围船舶的会遇态势和会遇的局面能及早掌控,从而尽快作出准确判断,达到避开航行紧迫局面,及时采取妥当的避碰措施而保障航行安全。

航海书籍资料也已快速电子数字化 航海所需的各种图书资料原始都采用纸质印刷形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航海通告、 潮汐表、航标标表等都已出现了电子版和网络版。船舶公司海务及船舶船员可以在网上查询与下载,这不但使用方便还有利于航海图书资料中内容的迅速更新,避免了海员对复杂而烦琐的纸质图书资料的人工校改。

船舶已加速自动化,从船舶在机舱设置集中控制室到出现无人机舱值班和驾驶台对主机遥控操作及监测,船舶机舱自动化已大势所趋。计算机功能代替复杂的电子线路,发出操舵指令,送到执行中心,自动校正控制的相关参数,代替繁琐的人工指令,使船舶舵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接受指令的自动舵。

船舶自动化还能使船舶定员大约减半,大大降低了营运成本。特别近10年来建造的新型船舶基本上都可称之为高度自动化船舶,其中一部分自动化程度高的船舶被称之为“高技术船舶”。船舶自动化从机舱自动化逐渐走向了船舶驾驶自动化。

利用网络可以船员的招聘信息,便利于通过网络达成运输协议;还可即时查询天气状况掌握航运情况;或查询海事机构的海事法规、海事政策、海运价格等等。

从上面的有关航海技术细节与网络信息化的论述中,航海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已真正来临了。船舶,可通过航海信息、导航信息实现最优航线设计、最佳航速设定,提高船舶自动化管理水平,从而达到船舶安全航行、经济航运的目的。通过船舶设备管理信息,提高船舶设备管理水平,降低备件损耗,减少因修船造成的船舶滞航期。船务公司,通过航运信息系统、船/岸通讯系统,实时掌握船舶航行的现状、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人员及各类证书等情况,对所属船舶合理调度、航运安全,船舶的营运估算、成本控制等起到了科学化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天伟,王孝通,周爱军.电子海图系统软件可靠性研究[A].1998大连国际海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一卷)[C],1998.

[2] 陈金海,张杏谷,项鹭,彭国均.基于ECDIS的航标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A]. 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 .

船舶电子商务篇(6)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航海航行安全和效率自动化降低成本

海运业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传统的运输行业,往往滞后于一般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但二十世纪.90年代早期,全球航运市场已开始兴起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热潮,IT(信息技术)将在未来社会及商业、工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角作用,并将很快普及到所有行业与领域,航海业同样也正在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对海运经济的发展趋势,航海技术要求必将网络信息化。近些年,很大部份轮船公司又为各条船舶安装了局域网,配置网卡,不仅为船舶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数据的传递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公司对船舶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当前,航海技术的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展开,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大力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信息传递速度,解决了信息共享的障碍,为海运决策提供精确有效的信息。下面就浅谈一下航海信息化的相关细节船舶物料管理,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及其数据库,进行物料流通管理,通过输入所需物料编号、物料名称、种类后,快捷、准确的查寻。船员发送船舶物料申请单到船舶公司,经公司审核后,由公司编成电子文档发送给供应商询价,供应商供货后,经船舶确认审核后,自动调整物料库存,从而形成物料进、销、存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减轻复杂、繁琐的船舶物料管理现状,帮助船舶公司分析物料的供应与使用,强化管理、杜绝管理漏洞、节约成本。

船员管理运用计算机数据库对船员信息进行管理,目前已被我国许多轮船公司、大型船舶企业,船员中介及船员管理公司等广泛使用,得到了航运业界的一致肯定。如船员基本信息录入、船员信息查找;船员灵活调配;船员证书的监督管理;船员信息的删、录入;船员服务期满及证件过期报警提示等。使航运公司办公高效性、系统化、智能化的管理船员,大幅度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公司同时能共享信息系统的资源。

船舶动态跟踪,船舶动态是每个船东都需随时掌控的,通过网络可以便捷直观的查寻船舶动态,如船舶的船名、船舶尺度、航向、航速、经维度、船舶附近的交通流量、预计到达目的港时间等。而且可以在电子海图的背景上定位跟踪船舶、查看船舶资料或定制到港自动提醒等高级功能。无论您身在何处如办公室、家庭、会议、朋友聚会、茶馆,只要能上网的场所,都将随时获知船舶确切位置。这些数据来源于我们在沿海及内河港口部署的AIS信息接收基站,这些基站持续接收来自船舶上AIS自动识别器设备发送的数据。如果船舶不在AIS接收范围区域,还可以通过Inmarsat国际海事通信等卫星通信系统获取信息数据。通过这高新的网络技术,同时还可以获取涉及全球其它海域的船舶信息数据,实时了解相关信息。

传统的静态、固定航海资料的纸质印刷海图已不适应船舶自动化和航海智能化的发展要求。从而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在近些年开发应用的基础上不断的加以完善,该系统不仅能很好地提供纸质印刷海图的有用信息,而且取代了传统的人为手工海图作业,GPS、雷达、NAVTEX等各种现代化的导航设备所获得的信息都被集合在一起,成为一种集成式的导航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具有船舶所在航区海图显示、航行线路的设计、航路监控、危险局面来临前自动报警提示、各航行数据记录、航迹显示、海图自动改正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航行安全和效率。

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它综合了航海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图象显示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针对航海领域的一场技术开发,它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航海领域.,国际海事组织已经制定了关于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的相关的国际标准和严格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大部分是用于航海方面,对电子海图显示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充分在船舶航行管理中的应用,信息系统必须自动的对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将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通过算法实现提示各浮标的移位、船舶意外走锚、禁止航行区和船舶搁浅、船舶避碰局面等报警功能.

而且海图电子化可以实时显示本船的经纬度、航向、航速、方位等信息,可以实时监控该船周围的船舶动态和查寻它船信息及所在海区海况信息,随着信息技术和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图和雷达信息数字化之后,两者间完全实现了数据相互传输,使电子海图与雷达图像数据信息的重合显示成为现实,在电子海图上重叠显示雷达图像数据信息后,可在原航行水域海图信息的基础上提供本船、本船周围的静态目标与动态目标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提前预知本船对周围船舶的会遇态势和会遇的局面能及早掌控,从而尽快作出准确判断,达到避开航行紧迫局面,及时采取妥当的避碰措施而保障航行安全。

航海书籍资料也已快速电子数字化航海所需的各种图书资料原始都采用纸质印刷形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航海通告、潮汐表、航标标表等都已出现了电子版和网络版。船舶公司海务及船舶船员可以在网上查询与下载,这不但使用方便还有利于航海图书资料中内容的迅速更新,避免了海员对复杂而烦琐的纸质图书资料的人工校改。

船舶已加速自动化,从船舶在机舱设置集中控制室到出现无人机舱值班和驾驶台对主机遥控操作及监测,船舶机舱自动化已大势所趋。计算机功能代替复杂的电子线路,发出操舵指令,送到执行中心,自动校正控制的相关参数,代替繁琐的人工指令,使船舶舵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接受指令的自动舵。

船舶电子商务篇(7)

一、航运企业利用船舶登记制度实现国际避税筹划

国际航运企业的承运载体是船舶,船舶是国际航运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其整体资产的90%左右。世界上主要航运国的船舶登记制度存在着较大差异,进行船舶登记所缴纳的税费差额也较大,这就为国际航运企业进行船舶登记的税收筹划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1、现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现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是:依据有关国际公约和各国法律规定,对船舶所有人、经营人、船名、船舶技术性能数据等内容进行登记。登记机关的所在地称为船舶登记港。船舶登记港即为船籍港。

依据各国法律和政策对船舶登记条件的不同规定,目前船舶登记制度可以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三种。其中采用船舶开放登记制度的国家,对前来登记的船舶,条件限制比较宽松,有些近乎没有限制条件,几乎所有的船舶都可以在该国登记,取得该国国籍,并悬挂该国国旗,该种国旗称为方便旗。悬挂方便旗的船舶营运成本低,注册国一般按船舶吨位征收注册费和年度税,免收船舶所得税或征收很低所得税。

2、巴拿马开放的船舶注册制度。历史上巴拿马是南美的一部分,而地理上又连接着南美、中美和加勒比海,是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通道,由于巴拿马独一无二的优越地理位置,其国家历史与全球商业长期紧密相联,巴拿马自始至终努力保持着一个低廉的注册制度,因其开放的船舶注册制度而闻名于世。在巴拿马注册的船舶每年只需交纳固定的几项税费。注册一家巴拿马本国的公司拥有其在巴拿马注册的船舶,可在各方面节省费用。如果游艇拥有者是巴拿马自然人或公司实体,其注册费每两年只需USD1000.00,如果拥有者不是巴拿马自然人或公司

实体,则为USD1500.00。而维持一家巴拿马公司的费用每年只需几百美金,这样做可以合理规避税费。

二、航运企业设立海运公司避税

由于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海运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不一定在同一个国家。其总管理机构可设在第三国。同时,拥有的船舶还可在别处注册。这类公司一般使用“方便旗帜”,即可由非居民船东悬挂的国旗,旗帜国除收取一定的注册费外,对挂旗的船东不实行财政性或其他控制。巴拿马是这类海运公司避税中常用的典型国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船只悬挂巴拿马国旗的原因。早在1980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中国租船公司同香港环球航运集团在百慕大设立了“国际联合船舶投资有限公司”,这是典型的利用避税地“海运公司”避税的案例。

跨国法人利用《公司法》,通过改变登记注册地等手段改变税收居民身份。对于以登记注册地所在国为判定法人居民身份标准的国家来说,通过改变登记注册地所在国就可以实现法人居民身份的改变。比如,一个在高税国登记注册成立的公司,可以在高税国办理注销登记,并到低税国办理注册登记,从而放弃了高税国的居民身份,获得了低税国的居民身份。这种居民身份改变的同时,纳税人也实现了税收规避。对于纳税人改变公司的注册登记行为,一国的税务当局同样是无权干涉的。所以,纳税人在《公司法》的掩护下,实现了避税。

三、恰当安排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资本结构

税务筹划中要考虑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适用于这三种组织形式的税法规定有很大差别。因此,如果是在国外投资组建企业就要选择特定的组织形式以减少纳税。如美国税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适用按照合伙企业形式计算交纳所得税。如果企业设立时注意满足这种小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就可以按合伙企业交纳所得税以节约大量的税款。

同时,企业的资本结构也是税务筹划应注意的内容。由于我国企业自身发展水平不高,企业的资本结构容易出现不合理现象。例如企业的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比例的适当调整可以增加企业价值,但当存在个人所得税时这种税收屏蔽效应会被个人所得税削减。所以,在安排企业资本结构时要找到企业最优负债比例点。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时要注意首先熟知与筹划目标相关的经营国税收法律及法规的规定,密切关注法规的内容及其变化。选择采用适当的不同比例负债,本着税后净利润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原则,综合考虑企业风险、税收风险和政治风险,最终选定可行性方案。

四、利用资本弱化方式避税

资本弱化的表现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资本结构不合理,在公司设立时就存在出资不到位,借入资金过多,甚至虚假出资;二是公司设置后资本金实质减少,国际上表现为跨国公司抽取资金而不是充实资本。跨国纳税人往往利用资本弱化的第二个方面进行国际避税。

企业的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比例的适当调整可以增加企业价值,但当存在企业所得税时,这种税收屏蔽效应会被企业所得税削减。所以,在安排企业资本结构时要找到企业最优负债比例点。例如我国税法规定,对公司支付的利息,税法一般允许作为费用抵扣,而支付的股息则不得扣除,需计入应税所得总额中去。这使得许多跨国纳税人在为投资经营而筹措资金时,常常刻意设计资金来源结构,千方百计表现为举债投资,加大借入资金比例,扩大债务与产权的比率,造成“资本弱化”。各国税法都允许借款的利息计入成本费用,在所得税前列支,这样,一个位于高税国的公司就可以通过加大债务资本、缩少股权资本的方式(即资本弱化)来多列支利息费用,从而达到少纳所得税的目的。我国的涉外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过程中,也尽量运用国内外银行贷款作为投入资本,从而降低税务成本,最终达到避税目的。

五、采用会计处理方法避税

1、提取坏账准备。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就是坏账损失的核算采取备抵法。备抵法就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账户,待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坏账准备账户。

2、适度举债。企业资金来源除了所有投资者以外,就是举借债务。如发行债务,向银行或其他机构或单位举借。举借的好处有:一是可减少所得税。因为债务利息费用最终均要计入成本费用,企业实际少缴一部分所得税,而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所支出的股息红利是税后利润分派的,不会减少所得税。二是在资金利润率大于利息率时,利息费用固定,超额利润为股东所有,债权人无法分享超额利润,况且举债不影响原股东的股份比例和相应的经营决策权。这方面的方法主要有利用贷款转移资金和人为把利率订得高于正常信贷水平。三是企业经营资金来源不限于所有者投入这一渠道,通过举债筹集一部分,即资金利润率大于利息率越大,股东所获利越多。

3、无形资产的使用和转让。商标、版权、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在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中的使用与转让也是经常发生的,通过多收或少收特许权使用费,施加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成本影响,从而达到转移利润、避让税收的目的。由于无形资产往往具有特异性、专用性、独占性和排他性,因此在市场上很难或者根本找不到可比性价格,故而这种形式的利润转移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4、货款往来中的利润转移。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功能更加齐全,涉及的行业更广,不少跨国公司具备金融业的准入条件。金融业跨国公司通过本系统金融机构或直接向子公司提供优惠贷款,多收、少收或不收利息,增加或减少子公司的生产成本,以达到转移利润避让税收的目的。

5、劳务购销中的价格转移。劳务购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设计、维修、广告、科技服务、咨询、中介等,这些劳务购销在跨国公司内部发生,均存在收费多寡、收费标准高低的巨大弹性,关联公司在弹性上做文章,影响成本和利润,从而达到少缴税或不纳税的目的。

6、有形资产的购置或租赁中的价格转移。有形资产购置费虽然属企业资本性支出,但它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固定资产的原值,而通过折旧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样可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在我国的实际经济工作中,往往遇到外商用固定资产作为实物投资,并且高估冒算的情况,他们抬高价格可以有三方面好处:一是虚增资本,扩大分红基数;二是盘活原有的资产存量;三是扩大企业折旧费,相当于扩大成本、转移利润。在固定资产租赁业务中,提高或者降低租赁费,都可以调高或者调低企业相应的利润,最终达到避税的目的。

7、加大母公司提取管理费力度。跨国公司因其控股或管理职能经常向设在各国的子公司收取管理费。从世界100强在我国的投资管理来看,情况也是如此。这种由母公司向子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可高可低,标准难以把握,税务机关在征税时,裁量有一定难度,这就使得管理费在减利避税方面具备了一定的作用。跨国公司往往通过提高管理费从而加大子公司的成本,达到规避子公司所在国税收的目的。

8、充分利用行业控制资源。跨国公司利用其控制的运输系统、保险业等向子公司收取较高或较低的运输费、保险费,以达到调节子公司利润,有针对性地规避税收的目的。

六、采用电子商务实现国际避税

20世纪,全球已有七成以上的企业先后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一方面使国际商务活动更为便捷、高效,另一方面使得国际税收中对传统的居民、常设机构和属地管辖权等概念无法进行有效约束,无法准确区分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或是转让特许权等行为,给跨国企业的国际避税提供了更隐蔽的环境。航运企业的迅速发展既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活动具有交易无国籍无地域性,交易人员隐蔽性,交易电子货币化,交易场所虚拟化,交易信息载体数字化、无形化,交易商品来源模糊性等特征,而这些特征使得国际税收中传统的居民定义、常设机构、属地管辖权等概念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约束,无法准确区分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或是转让特许权。传统意义上的常设机构的认定是属于地理性质的,这一认定方法体现在网上销售就很困难。某一项通过电子商务的销售行为,其税收应缴在哪个国家以及如何在各环节所涉及的国家间进行税收分配就很难搞清。航运企业合理的利用电子商务避税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刘铁利、王全喜:我国国际航运企业船舶登记的税收筹划[J].交通财会,2005(12).

船舶电子商务篇(8)

展会逆势扩容 蕴藏商机无限

据组委会奥驰展览介绍,尽管受到金融危机、船市低迷的影响,但由于得益于前四届展会的成功举办,本次展会在受到历届展商热捧的同时,也获得新展商的青睐。展览面积却逆势增长了20%。据了解,距开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确定参展的企业就已经达到700家,招商工作推进顺利。

主办方借助广州市奥驰展览服务有限公司、Informa Exhibitions两大专业展会机构的国内外资源,通过国内、国外并行的招展、宣传方式跨越美洲、欧洲、中东和亚太地区招募展商和买家。广州国际海事展借此吸引了来自中国、荷兰、德国、新加坡、日本、韩国、挪威等众多国家的品牌纷纷加入,其中蕴含无限商机。

七大展区 规模空前

良好的口碑、展商及观众的肯定,创造了本届广州海事展逆势上扬的火爆抢位。本届展会共设立7大展区,即国际展区(包含荷兰、新加坡、韩国、挪威等国家展团)、CSSC中船集团展区、广州船舶展区、福建船舶展区、南通船舶展区、国际航运服务展区、船用设备展区。

1、国际展区:别样精彩莫错过

在组委会的积极协调下,广州国际海事展已与荷兰海事设备协会(HME)、挪威海事出口协会、印度船东协会、印尼船东协会、国际港监局协会、英国造船和修船协会、康涅狄格海事协会、香港海事科技学会等行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助推国内外行业协会交流合作,争取更多的国家展团参会,为国内外船舶海事品牌提供更开放的合作平台。

国际展区作为本届广州国际海事展重要组成部分,将集中展示来自于欧美地区的国际知名品牌最新的海事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中荷兰、新加坡、韩国、挪威等国家展团届时将强势展出,主要展出内容为:集装箱船、散货船、钻井平台等模型、修船服务、船舶主机、通讯导航设备及其他各类船舶配套产品等,全部采用特别装修,整体造型新颖大方,色彩、风格相互呼应。

2010广州国际海事展国际展区现场

2、中船集团展区:展示造船大国崛起

“CSSC中船集团展区”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及旗下主要船厂、船舶配套企业、设计院和科研机构统一组织,集体亮相。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以旗下船厂集体亮相成为本届广州国际海事展的一大亮点。中船集团也是本届展会参展规模最大的参展商。

作为中国船舶工业的“旗舰”,中船集团公司(CSSC)旗下的船厂、船配及科研机构将齐聚本届展会。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中船澄西远航船舶(广州)有限公司、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中船江西造船有限公司、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组成强大的参展阵容。各大展商将集中展示一系列优势船型、绿色船型、新概念船型、船配产品及最新科研成果。

观众在“CSSC中船集团展区”将会看到充分展示中船集团雄厚实力的高大特装展台,精美的船模等展品。中船集团及旗下主要船厂、船舶配套企业和科研机构将利用广州国际海事展这个平台,广泛与国内外港口航运、船舶等业内进行交流与合作,以开放、合作、共赢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造船大国的崛起。

2010广州国际海事展CSSC中船集团展区现场

3、船用设备展区:把握行业机遇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造船业的迅猛发展也给船舶设备生产厂家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为船用设备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我国商船运力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需要更多的新造船来注入新的动力。而运价指数的节节攀升,也使造船企业对新造船的投资充满信心。在未来5~15年,船舶制造行业在我国工业经济中的地位将凸显,我国船舶业发展可谓风光无限、如火如荼,处在产业链上的船用设备行业应对此有足够的关注。

船用设备展区部分知名品牌展商: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CCS中国船级社、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汉力士船用推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贵阳天龙摩擦材料有限公司、淄博柴油机、山西柴油机、陕西柴油机、南京高精船用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宜通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光彩电器有限公司、中高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广州兴舰船用配套设备有限公司、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星展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艾志工业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卫航通讯导航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宝丝进出口有限公司、浙江恒信船舶设备有限公司、秦皇岛新远船舶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天津市斯莱顿电子有限公司、平湖市华海造船有限公司等。

4、广州船舶展区:打响东道主品牌

作为本届广州海事展的东道主,广州船舶展区将以新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据组委会介绍,广州船舶展区将采用统一装修设计方式,务求给观众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东道主广州将借主场之利,打响企业品牌,集中展示广州船舶海事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和水平。

广州船舶展区企业包括:广东粤新海洋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远航螺旋桨有限公司、 广州市泰诚船舶工业有限公司、 广州协同和柴油机销售有限公司、广州日松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广州番禺桥联船舶配件厂、广州市裕特贸易有限公司、广州中瑞邦络克管道联接销售有限公司、广州中海电信有限公司、广州翔和船舶阀门有限公司、广州一帆海上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市澳运海船舶设备有限公司、广州港强钢丝绳索具五金有限公司、广州市运安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顺风船舶设备有限公司、凯力船舶有限公司等。

5、福建船舶与南通船舶展区:地方展团强势进驻

福建船舶与南通船舶展区分别由数十家船舶船企业及船配企业组成,势头强健。政府旨在重点扶持当地的舶船产业,积极主动应对外部形势变化,积极洽谈业务,主动拜访客户,争取产品订单,并开拓国际市场。

福建船舶展区包括:福建省东南造船厂、福建国安船业有限公司、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国阳船舶工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华海船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冠海造船工业有限公司、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龙海市玉枕造船有限公司、龙海市锦江船舶机械开发有限公司等。

南通船舶展区包括:江苏海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政田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领新(南通)重工有限公司、南通海景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海利源船舶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南通海舟船舶设备有限公司、南通精洋通用机械有限公司、南通科硕航海电子有限公司、南通明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南通赛洋电子有限公司、南通旭日船用设备有限公司、南通中顺船舶机械有限公司、伊纳克塞(南通)精致内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瑞雪太洋无线电有限公司、中格复合材料(南通)有限公司、南通美辰氏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

展区内产品从船舶、导航雷达、船用起重机到电子监控、船舶消防、安全救生产品、制氮系统、内饰装潢等,涵盖福建、南通船舶产业的各个领域。地方展团将通过展板宣传、现场演示、发放资料等形式集中展示了福建省与南通市近年来船舶制造、船舶配套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6、国际航运服务展区:助力航运业发展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国际航运中心在促进航运业发展、国际贸易、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时任广州市委书记的朱小丹同志曾指出要利用广州拥有优越的港口资源,打造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广州市要依托大型现代物流门户枢纽加快发展海港经济和空港经济的新时期战略。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

为配合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加强国内外航运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航运企业与国内船舶工业的贸易往来,本届广州国际海事展将特设国际航运服务展区及国际航运(广州)论坛,将协助大家挖掘新机会、开拓新市场,创造更多新订单。通过展览及论坛深化港口、船公司、货代、货主、物流、金融、外贸的合作,促进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强中国与世界航运体系的双向融合,扩大业务网络布局。

不论是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调整优化运力结构,严格控制运营成本;或是改变单一货种运输的方式,实施多元化发展;亦或是通过重组兼并等方式,扩大企业的船队规模;乃至于提升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布局国际网络,用良好的服务赢得客户。这些都将成为本展区为大家呈现的焦点。

四大高峰论坛聚合,引爆华南海事沸点

2012第五届广州国际海事展同期将举办中国绿色船舶技术论坛2012、国际航运广州论坛、第六届亚洲造船技术论坛、2012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焊接与涂装技术发展论坛,组委会将邀请众多国内外专家就以上几大重要领域进行高端对话和深入探讨。预计将有来自国内外1000多名航运及船舶界代表参与。(论坛活动具体日程见P36)

四大高峰论坛作为第五届广州国际海事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中国船舶业及广州航运业发展搭建一个更大的项目合作、技术交流、经贸洽谈的平台,实现船舶工业和商业航运的有机结合。论坛会议将突出绿色造船等新技术概念,聚焦广州航运业发展,谋划亚洲船舶产业合作与发展的新思路。以下四大高峰论坛将成为今年广州海事展的“重头戏”:

中国绿色船舶技术论坛2012

备受关注的船舶设计能效指数(EEDI)已定于2013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项新规被视为迫使新兴造船力量进行产业升级的技术革命,船舶设计、建造及配套单位对不符合规格的船型进行技术升级。

为应对造船企业在绿色造船方面面临的问题,探讨我国推行绿色造船需采取的措施,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广东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中国绿色船舶技术论坛2012”将于2012年11月21至23日在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会议室举行。

论坛将集合来自船东、船级社、设计单位、造船厂、船用设备制造商的高层决策者、共同交流和研讨关于EEDI、SEEMP的进展,船舶节能减排技术热点话题,推荐节能减排新产品,分享成功案例。

国际航运广州论坛

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洲经济从中、远期来看,已无法挽回世界经济的变局,中国和亚洲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将成为新一轮经济突破发展的共同之需,港口、航运、货主、金融、物流以及临港城市、内陆城市加强联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将成为航运服务业新的一轮经济增长点,中国航运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在国际航运业“话语权”影响日益增强。

在此背景下,为深化港口、船公司、货代、货主、物流、金融的合作,推进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加强中国与世界航运体系的双向融合,扩大业务网络布局,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国际航运(广州)论坛将于2012年11月22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召开。

本届论坛以“连接汇聚 发展”为主题,将邀请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广州市领导、中外航运专家和学者、航运企业领袖等众多嘉宾出席会议,发表演讲、互动交流,共同关注目前经济形势下中国航运业发展的转型和创新之路,讨论国际航运新趋势,分享成功案例等。

第六届亚洲造船技术论坛ASEF 2012

为使亚洲造船界充分了解世界船舶技术发展和新规范、新规则的内容,建立亚洲造船专家的交流机制,提高亚洲造船界在制订国际海事规则中的话语权,进一步促进和提高亚洲造船技术水平,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亚洲造船技术论坛”将与2012年第五届中国广州国际海事贸易展览会同期举办。

本届论坛围绕安全与环保展开探讨。会议将邀请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造船界的专家就全球造船技术发展现状、目标型新船建造标准-进展情况(GBS)、船舶噪声控制、协调共同规范(HCSR)、国际舱室密性试验导则有关船厂质量体系问题、极地规则、温室气体减排、压载水管理公约的实施经验、防止大气污染等等议题发表专题演讲。会议还将通过组织招待晚宴、现场交流活动等方式为参会企业提供一个与中外专家和业界人士进行广泛接触、交流学习和探讨合作的良好机会。会议将全面深入地研讨世界船舶技术的发展前景及新标准、新规范实施办法,推动亚洲船舶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国际海事组织(IMO)针对海运安全与环保问题频繁出台国际新公约新规范,内容涵盖造船、拆船、航运与港口控制、废弃物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等。随着船舶工业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社会对海事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造船界已处在转型的十字路口。亚洲作为全球最主要的造船地区,在世界船舶工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亚洲造船技术水平的共同提高和船舶产业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亚洲造船界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2012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焊接与涂装技术发展论坛

我国船舶工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焊接及涂装产业带来巨大的推动力量。焊接和涂装作为船舶生产制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控制、制造成本及生产周期。

为了促进我国造船业焊接和涂装技术的发展,满足我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制造周期、降低成本,不断适应国际新标准、新规范的要求,探讨和交流焊接与涂装新技术、新工艺,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主办,造船工艺学术委员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中国船舶信息中心联合承办的“2012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焊接与涂装技术发展论坛”将于2012年11月23日(第五届广州国际海事展期间)在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举行。

中国船舶业――在严冬中积蓄能量,在复苏中拔得头筹

作为参展企业,都把新品、产品展示、零距离与客户交流、获取项目订单、收集客户信息作为主要目的,以期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参观展览的各界人士,都把获取最新产品资讯,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为项目选设备、为公司选好品牌作为主要目的。当然,按中国传统文化,参加展会,也是结交朋友,建立人脉的一次极佳机会。

广州国际海事展发展至今已经第五届,尽管2012年整体船市均呈现各方面下滑趋势,但展会今年依然能保持着10%的逆势增长。广州国际海事展伴随着中国船舶经济的发展而日益扩大,在业界的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给企业带来的正面作用逐年被认可,因而参展企业逐届增多。

面对国内业界一片严冬的局面,大家都感到沮丧,但沮丧地同时,我们也应作一些冷静的思考,在严冬中积蓄能量,在复苏中拔得头筹。

一、如何引导船舶海事行业的企业完成从小做大到做强的转变?

我国船舶工业的奋斗目标是到2015年,造船产量占国际市场份额的35%左右,高新技术船舶市场份额达到20%以上,成为世界船用柴油机、甲板机械的主要生产国。要实现这样宏伟的目标,船舶工业就必须由一味做大转向更加重视做强,从只关心“造什么船”转变为关注“怎么造船”。

作为展会的主办方、参展企业及广大业内人士,相信已清醒的认识到目前我国与日本、韩国等造船先进国家相比,船舶工业对造船专用装备的研发、应用仍有较大差距,人均工装率等指标还远远落后。

从提升造船效益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出发,我国造船企业需要加紧重视造船装备水平的提升,建立造船模式和生产流程管理,从精度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安全造船等前沿领域,为造船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先进的装备技术支持和保障手段,提供造船工装设备的优化解决方案,并帮助企业选择相关的供应商服务。企业应在缩短造船周期、提供精细、安全、可靠的产品、控制原材料成本、降低损耗和浪费、制造高附加值产品、把员工的知识转化为价值增值上多下功夫,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透过本届广州国际海事展,在众多参展商、琳琅满目的产品及各大论坛会议中,我们一定能看出端倪。

二 、如何帮助企业,引导造船企业走“转型升级”之路?

转型升级是目前造船企业度过严冬、保持发展连续性的必由之路。造船企业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转型发展规划、路径、目标的差异性,需要企业提出切合自身实际的精准定位。在造船企业转型的过程中,港航管理部门必须发挥政府引导功能,指导企业用好政策,选好路径,看清方向。

造船企业的转型升级主要包括三大层面:一是产业转型,即由单一产业向产业链延伸;二是发展模式转型,即由家族模式向现代企业模式转变;三是增长方式转变,即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为了避免为转型而转型,在“转型升级”之路上,每一个企业必须细而化之,突出个性化的竞争优势和转型特点。

目前造船业可做的是,除了增强内生力,积蓄生长的能量,更需要有“走出去”的勇气。通过参加广州国际海事展,与国内外企业交流合作,在严冬中积累人脉、建立商机关系网,为船舶产业复苏做好准备。

对于本届广州国际海事展,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船舶海事展行业协会、业内人士,应该是通过这一平台大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从市场环境建设、制度建设、资金支持等方面多管齐下,齐抓共管才能切实解决船舶产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三、如何走好“引进消化吸收”之路?

由于我国船舶配套设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要大力发展我国造船工业,实现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目标,我国船用设备行业必须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国产化技术创新之路,加快船舶配套行业的发展。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技术消化吸收,突破关键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以船用柴油机市场为例,目前我国柴油机产能的增幅和造船业并不匹配。国柴油机国产自给率不到50%,超过一半需要进口。2011年国家提出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指出,2013年三大主流船型本土生产的船舶设备装船率达到70%以上,船用低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甲板机械等设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达到85%以上。这为国内船用柴油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作为本届广州海事展展商之一的世界柴油机生产巨头瓦锡兰公司将以海外展商身份参展,届时将展出RT-flex82 柴油机及重油发电机组等设备。这不但增强了广州海事展的国际化影响力,同时为国内船舶动力企业引进新技术、合作生产,走自主创新道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四、如何走品牌营销之路?

品牌的树立,并非一日之功。要树品牌,绝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需要长期的坚守、专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要有做百年老店的勇气和恒心。

船舶电子商务篇(9)

1、现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现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是:依据有关国际公约和各国法律规定,对船舶所有人、经营人、船名、船舶技术性能数据等内容进行登记.登记机关的所在地称为船舶登记港.船舶登记港即为船籍港

依据各国法律和政策对船舶登记条件的不同规定,目前船舶登记制度可以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三种.其中采用船舶开放登记制度的国家,对前来登记的船舶,条件限制比较宽松,有些近乎没有限制条件,几乎所有的船舶都可以在该国登记,取得该国国籍,并悬挂该国国旗,该种国旗称为方便旗.悬挂方便旗的船舶营运成本低,注册国一般按船舶吨位征收注册费和年度税,免收船舶所得税或征收很低所得税

2、巴拿马开放的船舶注册制度.历史上巴拿马是南美的一部分,而地理上又连接着南美、中美和加勒比海,是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通道,由于巴拿马独一无二的优越地理位置,其国家历史与全球商业长期紧密相联,巴拿马自始至终努力保持着一个低廉的注册制度,因其开放的船舶注册制度而闻名于世.在巴拿马注册的船舶每年只需交纳固定的几项税费.注册一家巴拿马本国的公司拥有其在巴拿马注册的船舶,可在各方面节省费用.如果游艇拥有者是巴拿马自然人或公司实体,其注册费每两年只需USD1000.00,如果拥有者不是巴拿马自然人或公司

实体,则为USD1500.00.而维持一家巴拿马公司的费用每年只需几百美金,这样做可以合理规避税费

二、航运企业设立海运公司避税

由于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海运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不一定在同一个国家.其总管理机构可设在第三国.同时,拥有的船舶还可在别处注册.这类公司一般使用"方便旗帜",即可由非居民船东悬挂的国旗,旗帜国除收取一定的注册费外,对挂旗的船东不实行财政性或其他控制.巴拿马是这类海运公司避税中常用的典型国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船只悬挂巴拿马国旗的原因.早在1980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中国租船公司同香港环球航运集团在百慕大设立了"国际联合船舶投资有限公司",这是典型的利用避税地"海运公司"避税的案例

跨国法人利用《公司法》,通过改变登记注册地等手段改变税收居民身份.对于以登记注册地所在国为判定法人居民身份标准的国家来说,通过改变登记注册地所在国就可以实现法人居民身份的改变.比如,一个在高税国登记注册成立的公司,可以在高税国办理注销登记,并到低税国办理注册登记,从而放弃了高税国的居民身份,获得了低税国的居民身份.这种居民身份改变的同时,纳税人也实现了税收规避.对于纳税人改变公司的注册登记行为,一国的税务当局同样是无权干涉的.所以,纳税人在《公司法》的掩护下,实现了避税

三、恰当安排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资本结构

税务筹划中要考虑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适用于这三种组织形式的税法规定有很大差别.因此,如果是在国外投资组建企业就要选择特定的组织形式以减少纳税.如美国税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适用按照合伙企业形式计算交纳所得税.如果企业设立时注意满足这种小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就可以按合伙企业交纳所得税以节约大量的税款

同时,企业的资本结构也是税务筹划应注意的内容.由于我国企业自身发展水平不高,企业的资本结构容易出现不合理现象.例如企业的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比例的适当调整可以增加企业价值,但当存在个人所得税时这种税收屏蔽效应会被个人所得税削减.所以,在安排企业资本结构时要找到企业最优负债比例点.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时要注意首先熟知与筹划目标相关的经营国税收法律及法规的规定,密切关注法规的内容及其变化.选择采用适当的不同比例负债,本着税后净利润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原则,综合考虑企业风险、税收风险和政治风险,最终选定可行性方案。

四、利用资本弱化方式避税

资本弱化的表现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资本结构不合理,在公司设立时就存在出资不到位,借入资金过多,甚至虚假出资;二是公司设置后资本金实质减少,国际上表现为跨国公司抽取资金而不是充实资本.跨国纳税人往往利用资本弱化的第二个方面进行国际避税。企业的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比例的适当调整可以增加企业价值,但当存在企业所得税时,这种税收屏蔽效应会被企业所得税削减.所以,在安排企业资本结构时要找到企业最优负债比例点.例如我国税法规定,对公司支付的利息,税法一般允许作为费用抵扣,而支付的股息则不得扣除,需计入应税所得总额中去.这使得许多跨国纳税人在为投资经营而筹措资金时,常常刻意设计资金来源结构,千方百计表现为举债投资,加大借入资金比例,扩大债务与产权的比率,造成"资本弱化".各国税法都允许借款的利息计入成本费用,在所得税前列支,这样,一个位于高税国的公司就可以通过加大债务资本、缩少股权资本的方式(即资本弱化)来多列支利息费用,从而达到少纳所得税的目的.我国的涉外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过程中,也尽量运用国内外银行贷款作为投入资本,从而降低税务成本,最终达到避税目的。

五、采用会计处理方法避税

1、提取坏账准备.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就是坏账损失的核算采取备抵法.备抵法就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账户,待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坏账准备账户

2、适度举债.企业资金来源除了所有投资者以外,就是举借债务.如发行债务,向银行或其他机构或单位举借.举借的好处有:一是可减少所得税.因为债务利息费用最终均要计入成本费用,企业实际少缴一部分所得税,而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所支出的股息红利是税后利润分派的,不会减少所得税.二是在资金利润率大于利息率时,利息费用固定,超额利润为股东所有,债权人无法分享超额利润,况且举债不影响原股东的股份比例和相应的经营决策权.这方面的方法主要有利用贷款转移资金和人为把利率订得高于正常信贷水平.三是企业经营资金来源不限于所有者投入这一渠道,通过举债筹集一部分,即资金利润率大于利息率越大,股东所获利越多

3、无形资产的使用和转让.商标、版权、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在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中的使用与转让也是经常发生的,通过多收或少收特许权使用费,施加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成本影响,从而达到转移利润、避让税收的目的.由于无形资产往往具有特异性、专用性、独占性和排他性,因此在市场上很难或者根本找不到可比性价格,故而这种形式的利润转移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4、货款往来中的利润转移.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功能更加齐全,涉及的行业更广,不少跨国公司具备金融业的准入条件.金融业跨国公司通过本系统金融机构或直接向子公司提供优惠贷款,多收、少收或不收利息,增加或减少子公司的生产成本,以达到转移利润避让税收的目的

5、劳务购销中的价格转移.劳务购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设计、维修、广告、科技服务、咨询、中介等,这些劳务购销在跨国公司内部发生,均存在收费多寡、收费标准高低的巨大弹性,关联公司在弹性上做文章,影响成本和利润,从而达到少缴税或不纳税的目的

6、有形资产的购置或租赁中的价格转移.有形资产购置费虽然属企业资本性支出,但它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固定资产的原值,而通过折旧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样可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在我国的实际经济工作中,往往遇到外商用固定资产作为实物投资,并且高估冒算的情况,他们抬高价格可以有三方面好处:一是虚增资本,扩大分红基数;二是盘活原有的资产存量;三是扩大企业折旧费,相当于扩大成本、转移利润.在固定资产租赁业务中,提高或者降低租赁费,都可以调高或者调低企业相应的利润,最终达到避税的目的

7、加大母公司提取管理费力度.跨国公司因其控股或管理职能经常向设在各国的子公司收取管理费.从世界100强在我国的投资管理来看,情况也是如此.这种由母公司向子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可高可低,标准难以把握,税务机关在征税时,裁量有一定难度,这就使得管理费在减利避税方面具备了一定的作用.跨国公司往往通过提高管理费从而加大子公司的成本,达到规避子公司所在国税收的目的

8、充分利用行业控制资源.跨国公司利用其控制的运输系统、保险业等向子公司收取较高或较低的运输费、保险费,以达到调节子公司利润,有针对性地规避税收的目的

船舶电子商务篇(10)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船舶数量的增加,水道越来越拥挤,海损事故时有发生。各国主管部门建立了船舶交管系统(VT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LRIT)等海上交通安全系统。其中,船舶AIS由配合北斗/GPS定位系统,把舰船位置、航行速度、航向等船只动态信息以及船名、呼号、吃水等静态信息通过甚高频进行广播,使得岸站和周围船舶可以掌握附近所有船只信息,在临近时及时避让,从而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根据国际海事组织要求,所有300t以上国际航向船舶、500t以上非国际航向船舶以及所有客船都要求配备一台AIS设备。“天通一号”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于2016年成功发射,预计2017年系统投入商业运营。系统具备短信、语音和数据通信功能,具有成本低、保密性强、覆盖范围广等优点。本文设计一款基于“天通一号”对AIS数据进行转发的系统,可以监控区域覆盖AIS基站的盲区,为我国海上安全监管提供帮助。

2AIS系统介绍

船舶和航行管理部门需要及时了解船舶的航行状态、船舶类型等信息,以便于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海上航行安全,包含海洋环境。安装了AIS系统的船舶可以周期性广播船舶信息,实现船舶的自动识别。AIS广播4类信息:(1)船舶静态信息,包括海上移动业务识别(MMSI)、船名和呼号、船长和船宽、船舶总吨、船舶类型和天线安装位置。(2)船舶动态信息,包括船位、船舶航向和航速、船首向、航行状态机转向角度。(3)与航行有关的信息,包括船舶吃水、危险品、目的地、预计到达时间和航行计划。(4)与安全有关的信息,包括航行警告等。船舶在能见度低的情况下,雷达是主要避免碰撞的手段,但是岛屿遮挡等情况会使得雷达覆盖不完整而影响目标识别和跟踪。AIS系统可以通过无线信号广播来传输船舶信息和航行状态,包括船舶识别码、呼号、转向灯,这样可以防止船舶相遇时由于没有预先发现或者语音不通无法协调而引起误解,可以有效避免船舶碰撞。AIS作为一种自组织无线通信系统,具有较强的开放互联和兼容性,可以实现通过基站组网,也可以通过陆地公众网、卫星通信网互联,构成全国性网络,有效实现海上交管部门对船只的监视、识别、通信等需求。

3“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介绍

“天通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天通一号”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2016年8月成功发射。整个卫星通信系统预计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可以为我国领土范围及周边海域提供短信、语音和数据通信手段,填补我国移动卫星通信空白。相对于国外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自主系统,安全可靠天通系统是我国独立研制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国内厂家进行研制、掌握全部知识产权并自主运营,适合涉及到国家安全和海洋监控管理部门使用。(2)成本低不同于国外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运营公司,天通系统服务于我国以及周边海域,资费预计只有国外同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一半左右,极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有利于船舶用户的大面积推广使用。(3)自主知识产权系统,可定制开发天通系统从芯片到终端都是国内厂商自主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也投入经费进行重点扶持。终端可以根据用户特殊需求进行不同类型的终端产品定制开发。可构建船舶卫星通信虚拟专网,适合海监、船舶报告中心等部门大范围内进行船舶数据采集和监控管理的数据传输需求。(4)通信定位一体化终端具备卫星移动通信和北斗定位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通信和位置服务,可提供高精度授时等功能。

4应用天通系统的船舶AIS设计

4.1“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船舶AIS应用总体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正在快速发展。通过卫星通信技术,把分散在全球各地船舶的VTS、AIS、水文气象传感器等数据进行汇聚、处理、分析和转发,可以构建智能海上交通管理系统,解决海上信息孤岛问题。例如,港口业务人员可以提前得到即将入港船舶信息,并进行提前科学、高效的规划。运输部门可以掌握船舶货物类型、集装箱和旅客情况,合理组织船舶交通秩序,安排码头作业和货物综合物流运输。交管部门可以得到全国船舶实时信息,在台风到来前及时通知船舶进行躲避,在舰船遇难时可以通知周围船只进行营救。船舶远洋航行时距离陆地较远,卫星通信是主要的数据传输方式。天通系统船载终端可以提供实时双向数据传输,对AIS数据进行传输。基于天通系统的AIS应用系统包括船载卫星AIS终端、天通卫星、岸上处理中心等组成。岸上处理中心对收到的船舶信息根据用户和监管部门需求,可以送给中国船舶报告中心、船舶调度信息系统、航运公司信息网、港口信息网等机构和部门。其中,岸上处理中心为用户提供语音、短信服务、数据传送、远程测控以及各类信息增值服务的机构。对于海洋船舶用户而言,可以通过天通运营服务中心进行语音、数据通信、短信通信服务,还可以基于天通数据功能开发专用服务软件。应用服务功能包括:(1)基本应用:电子海图显示及控制、船舶监控、船舶搜索、船舶定位、轨迹回放、短消息收发、调取船位等功能的服务。(2)高级应用:在线离线船舶统计、港内港外船舶统计、电子海图下载等功能的服务。(3)告警及安全应用:船舶预警、船舶报警、报警处理、搜救救助、指挥调度功能的服务。(4)灾害应用:台风、海浪等气象和海况信息,并能提供预警信息播发等灾害应用服务。(5)视频应用:可调用渔船渔港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视频监控服务,进行视频通话。(6)增值服务:向船舶经营者提供机器运转情况、燃油消耗统计、渔汛信息等交易信息和物流运输信息服务。

4.2船舶卫星AIS终端设计

船舶卫星AIS终端包括船舶设备通用接口、AIS信息处理器、卫星移动通信模块、VHF收发机、信息显示器和按键等。其中,船舶设备通用接口单元采集其他船舶设备信息,包括陀螺罗经、自动雷达标绘仪(ARPA)、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和计程仪等。AIS信息处理器对采集到的各种信息和AIS数据进行分类、过滤、压缩等处理,这样可以减少数据传输量、降低通信成本。操作显示单元采用安卓智能操作系统,实现对AIS信息进行查看、显示海图、拨打卫星电话、发短信等功能。航行记录仪类似于黑匣子,可以记录日期、时间、船位、船速、航行、驾驶台声音、通信声音、雷达数据、告警信号、舵命令和响应、轮机命令和响应、深度信号、船体开口情况、水密门和防火门状态等15个方面数据,用于事故发生后确定事故原因。卫星移动通信单元包括卫星射频处理单元、基带处理单元、USIM卡、存储单元、晶振、电源管理单元等,完成卫星移动通信功能,可以与岸上处理中心进行语音、短信和数据业务的传输。卫星移动通信单元对外接口包括UART、电源、USIM、PCM、SDMMC、JTAG、状态指示等。其中,UART完成与信息处理单元的通信和数据业务传输,PCM作为语音传输接口。模块采用四线睡眠唤醒机制,在没有业务时,功耗可以控制在20mW以内。当有业务需要通信时信息处理单元唤醒卫星模块,模块进入工作模式。电源管理负责卫星模块以及卫星天线的电压转换,采用低功耗措施,把不需要运行的功能模块电源关闭,同时智能调节处理器运行频率,降低设备功耗。

卫星天线采用宽波束天线,实现S移动信号接收和发射。经过仿真,天线在±60°时增益大于0dBi。天线仿真如图4所示。卫星天线、DB/GPS天线和AIS天线集成在一起,应安装在舱外空旷位置,不要安装在工作甲板周围的护栏杆附近,最好高出船舶其他物体的顶部,特别是金属物体对与卫星天线仰角方向的遮挡角不宜大于10°。卫星通信天线安装位置也应避开船舶雷达天线的直接照射。AIS终端使用自组织时分多址SOTDMA技术,所有AIS台站在本次发射中指定下一次发射时隙,发射时隙随机选择作为候选时隙的空隙,工作在VHF频段。为了保证可靠性,使用161.975MHz和162.025MHz。终端两个接收机分别工作在这两个频率上,而发射机在两个频率上轮流发射,传输速率为9.6kbit/s,调制方式采用最小移频键控(MSK)。AIS与雷达目标信息进行时空校准、航迹关联和航迹融合处理,可以得到最接近真实航行数据的融合航迹。操作显示单元主要由输入菜单、输出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3部分组成。输入菜单主要包括船舶信息、航行信息、日志维护、港口信息等;输出系统包括数据备份、数据导入、打印等;信息处理作为处理软件运行后台。软件采用安卓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具有可扩展性,用户可以安装和使用基于互联网数据业务的微信、收发E-mail等应用软件。

5结束语

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通信系统,船舶卫星AIS终端把AIS信息通过卫星信道进行传输,具有使用方便、保密性强、费用低等特点,为船舶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本文结合船舶AIS和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设计了一套船舶AIS监控系统,可以有效增加AIS传输距离,减少覆盖盲区,服务海上安全监管。

参考文献

[1]周立,赵新生,王继刚,等.基于“北斗”海上智能交通系统安全模型研究[J].现代测绘,2014,37(03):6-9.

[2]王郁茗,张尚悦.一种远程船舶动态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展望[J].船电技术,2015,35(02):16-20.

上一篇: 公路建设工程管理 下一篇: 农业生态经济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