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最新要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10 14:57:40

安全生产最新要求

安全生产最新要求篇(1)

新《安全生产法》是煤炭安全生产的行为准则。新《安全生产法》是在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基础上,从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摆位、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安全监管定位、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等四个方面入手,着眼于安全生产现实问题和发展要求,补充完善了相关法律制度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对规范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安全生产法》是企业措施编制的技术支撑。新《安全生产法》是煤矿安全法规体系中一部最重要的安全技术规章,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化,更是煤炭企业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的基础和准则,具有强制性、科学性、规范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首部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安全生产文件,将安全工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们今后做好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新《安全生产法》是适应当前形势的迫切需要。当前,煤矿企业无论是扭亏脱困,还是二次创业,没有安全作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尤其是在安全生产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的背景下,对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煤矿主要负责人实行“黑名单”制度,终身行业禁入,情节严重的依法入刑追责。煤炭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确立了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强化了生产经营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的安全主体责任,既是全面依法治矿、从严治矿的有力支撑,也是确保煤矿企业扭亏脱困、二次创业的坚强保证。 

二、新《安全生产法》在煤矿企业的应用探索 

一是以最清醒的头脑,全面提升安全认知。思想隐患是最大的隐患,新《安全生产法》首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安全重视问题。当前,煤矿企业无论是克难攻坚,还是深化改革,没有安全作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尤其是在安全生产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的背景下,对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煤矿主要负责人实行“黑名单”制度,终身行业禁入,情节严重的依法入刑追责。要站在政治高度看安全,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大力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持续增强“红线”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作为抓好安全生产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始终做到任何时候安全工作都不能沾沾自喜,任何时候都不能高估干部职工队伍整体安全意识和素质,任何时候都不能乐观看待的安全基础和保障能力,始终做到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进一步凝聚起“越是困难时期越要抓好安全,抓不好安全会更加困难”的共识,以更深刻的认识、更有效的措施,持之以恒抓好安全工作。 

二是以最堅决的态度,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安全是煤炭企业扭亏脱困的生命线。要立足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清醒认识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给安全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不管形势如何变化,认真落实国家依法治安等系列安全生产指导方针和要求不动摇,把安全工作纳入企业安全发展战略中去思考、贯穿于扭亏脱困大局中去推动,做到安全工作第一时间部署、安全问题第一时间解决。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工作要求,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构建安全生产决策、执行、监督、考核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 

三是以最开阔的视野,创新安全工作思路。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煤矿企业也不例外。在认识上创新,紧跟新《安全生产法》及相关安全政策要求,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围绕“一通三防”和防突、隐患排查、风险预控、质量标准化常态化管理、队伍建设等重点难点,全面分析、系统思考、认真审视当前我矿安全生产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在制度上创新,完善安全评估评价制度,健全技术措施随机抽查和闭合管理制度,适应“四不两直”检查抽查制度,适时调整安全工作思路方法。立足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坚持岗位隐患排查和安全风险预控相结合,找出问题点,把问题点作为改进点,把改进点作为创新点。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虚心学习外部和兄弟单位先进安全经验,结合我矿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管理上创新,坚决破除惯性思维和经验主义,创新培训管理平台载体和质量标准化过程管控模式,提高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水平;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奖惩机制,大幅提高正向激励标准。 

四是以最得力的举措,发挥党群组织作用。面对安全新常态,要更加注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安全发展优势。在组织领导上,突出安全发展战略,将安全生产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党建与安全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推动安全生产与改革发展相协调。在宣传引导上,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更加注重理念贯彻,打造特色安全文化,创新安全宣教形式,筑牢安全发展的思想基础。在群策群力上,广泛开展群众性安全实践活动,发挥安全“八条线”群防群治保安全的作用,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抓安全的浓厚氛围。在干部任用上,把安全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将安全生产的优秀人才配备到重要管理岗位上,为安全战线的同志成长进步创造良好条件。在作风转变上,大力倡导务实求效之风,强化执行力建设,做到干部指挥在一线、决策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 

三、几点体会 

安全意识是煤炭安全生产的前提。思想隐患是最大的隐患。事故都是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交叉时发生的,从某种意义来说,在人和物的关系上,人是第一因素,物是第二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由人去改变,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却不能被物所支配,只能通过人的思想去纠正。因此,煤矿安全生产关键是“人”的因素,抓住了“人”的问题,安全工作也迎刃而解了。 

安全生产最新要求篇(2)

粮食安全观来源于“粮食安全”概念的提出,而粮食安全的中文名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FoodSecurity”翻译而来的。由于粮农组织提出“FoodSecurity”的背景是发生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世界粮食危机,并且提出的粮食安全(FoodSecurity)概念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中国学者认为保障生存和健康的最基本的食物就是粮食,食物安全本质上就是粮食安全。因此,国内约定俗成将“FoodSecurity”翻译成“粮食安全”,而不是直译为“食物安全”。这种翻译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特定的粮食安全观。但是如果直译为“食物安全”又无法体现出某些食物(主要是粮食)在保障人类生存需要方面的特殊性,过于泛泛而指。所以,本文仍然沿用“粮食安全”的翻译,但并不特指粮食②。“粮食安全观”这个名词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进行解释:“粮食”并不是狭隘意义上特指某种农产品或所谓的“粮食产品”③,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保障人类生存的食物,但又不是全部食物,必须是满足当地居民基本生存需要的食物,或者说当地居民食物链中最低层次的农产品,是生产其他农产品所必须的原料。它所包含的食物范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安全”是人的一种不受威胁的心理感受,粮食安全就是没有因为“粮食”而受到生存和经济威胁的感受。“观”就是对事物的看法、认识。那么“粮食安全观”就可以解释为对于满足当地居民基本生存需要的食物不受威胁的认识,是有关粮食安全的一系列价值观念的组合,包括什么是粮食安全(粮食安全的标准)、对当前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如何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对保障粮食安全付出成本的态度等内容。虽然粮食安全的层面包括个人、家庭、国家、区域和世界五个级别,但是国家粮食安全是个人及家庭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地区和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成为探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层面。所以,本文将粮食安全定位于国家层面。那么粮食安全观应该说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属于一种集体价值观。它将指导有关粮食生产、储备、流通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以及整个国家农业政策的制定。

二、旧粮食安全观的产生背景及其内容

(一)产生背景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粮食安全的历史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向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将其视为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建国后不久,就提醒全党“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多次阐发过“粮食生产丝毫松懈不得”的思想[1]。1972-1974年爆发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世界粮食危机,国际社会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国内也就开始了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1996年美国学者布朗在《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中预测中国未来将无法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建国后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粮食短缺的问题。因此,旧的粮食安全观是在我国粮食供不应求的年代产生的,沿袭了中国传统粮食安全的观念。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又出现了几次粮食生产的波动;再加上国际社会不断质疑中国的粮食保障能力。这就是使得我国的粮食安全观念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仍然以粮食供不应求为基本前提。

(二)主要内容

在粮食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产生的旧粮食安全观是一种数量型的安全观念,它认为只要发展粮食生产,增加粮食产量,有充分的国家储备,就实现了粮食安全。所以,旧粮食安全观强调粮食总量的增长,追求一种短期的数量安全,要求国家掌控粮食资源,实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心理安慰;而不关心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不注重粮食供求品种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合理性,不考虑保障粮食安全的经济社会成本。旧粮食安全观是一种粗放型的安全观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保障粮食安全的“粮食”范畴没有明确界定,包括谷物、豆类、薯类所有的粮食作物,似乎所有的粮食作物都应该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发展重点。二是过分追求粮食产量的增长,从而延伸到对耕地面积的片面追求,导致我国有一段时期“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等行为的发生,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动摇了粮食安全的生态基础[2]。三是不对保障粮食安全付出的经济社会成本进行约束,由于过分强调粮食安全的国家整体利益,其意义被无限放大,再高的成本与国家粮食安全利益相比也是微小的(赵予新,2008)。因此,旧粮食安全观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粮食发展观,不符合新时期我国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

三、当前国内外相关经济社会形势

(一)世界粮食安全观念不断更新

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的粮食安全(FoodSecurity)概念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到1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对粮食安全的定义重新作了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可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表述更加严密,提高了衡量粮食安全的标准。相比首次提出的粮食安全定义,第二次提出的粮食安全定义不仅强调了粮食的数量要充足,还强调了粮食的质量要“安全和富有营养”,粮食品种要满足“膳食需要和食物喜好”。

(二)世界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明显

随着国际油价的提高和世界能源的日益紧张,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用粮食制作生物燃料代替石油,从而加剧了世界粮食供应的紧张程度。粮价和石油价格形成了紧密联系,当石油价格超过一定水平,生物燃料的生产就是有利可图的,制作生物燃料的粮食需求就会猛增,形成了“人与车争粮”的局面。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许多发达国家的生产还未完全恢复,经济发展前景仍然不明朗。国际资本在投资渠道狭窄的情况下,紧盯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粮食日益成为热钱集中的投资领域,炒作之风愈演愈烈,粮食价格波动加剧。粮食的能源化、金融化趋势增加了全球粮食供求的不稳定性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复杂性,使得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外部不确定性明显增强。

(三)外资对中国农产品产业链的控制不断增强

我国加入WTO以后,外资逐渐进入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乃至生产领域,对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控制力不断增强。表现最明显的就是食用植物油产业,外资在加工领域占到80%的份额,并掌握了定价权。2008年外资进入中国粮食加工流通领域的设限消除以后,外资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规模、先进的管理模式、庞大的购销体系,逐步拓展业务并延伸到中国的粮食加工网络,在中国粮食主产区收购粮库等基础设施,企图控制粮源,对中国粮食产业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陈芬菲和李孟刚,2011)。同时,种子产业成为外资控制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突破口,其中转基因种子的生产销售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最大。以美国孟山都公司为主的转基因技术开发商急于将技术转化为利润,在全球大肆推广转基因农产品及其种子。孟山都公司资助了我国很多科研机构进行转基因研究。根据绿色和平(theGreenPeace,2009)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最接近商业化生产或在研发的8种转基因水稻全都被国外专利所控制,一旦批准商业化种植,我国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和粮食将面临重大危机[3]。

(四)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均口粮消费逐渐减少,而人均食用油、肉、蛋、奶、水产品、水果、蔬菜①的消费逐渐增加。国外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食品结构演进时,将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谷物消费减少、动物性食品消费增加现象称之为食物革命。王恩胡和李录堂(2007)认为目前中国城市的食物革命只是初步的,而中国农村食物革命才刚刚开始,中国城乡食品消费结构日趋高级化、现代化的进程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从营养和能量平衡的角度来看,非粮食消费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粮食减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使粮食安全风险得以缓和[2]。口粮的消费已经成为满足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最低标准,也就是说居民的食物需求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口粮的消费。同时,我国居民的粮食内部消费结构在过去的20年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城市大米消费量增长达83%,以大米为口粮的人口比例已达到60%;由于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粮食深加工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我国玉米需求快速增长。

(五)我国粮食生产、储存地区趋于集中

我国粮食生产存在进一步向北方产区集中的趋势,北粮南运的购销格局今后可能长期存在。1997-2007年,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7个北方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36.2%上升到43.5%,而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6个南方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比重由36%下降到31.6%。由于生产日益集中,导致我国缺粮省份增加。1998年我国产不足需的省份只有14个,2002年上升到17个,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不发达地区。与此相伴的是粮食储存地区趋于集中,13个粮食主产区国家商品粮食库存占总库存的87%,7个粮食主销区商品粮库存仅占全国库存量的1%;13个粮食主产区农户存粮占全国农户存粮的69%,人均存粮405公斤左右,7个主销区农户人均存粮只有154公斤,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户存粮水平与1998年相比减少了40%左右[4]。虽然近几年我国加强了粮食宏观调控,采取了多种措施鼓励和扶持销区多存粮,以优化库存布局,但整体而言,产销区之间库存比例变化不大。而同时主销区和部分产销平衡区粮食产需缺口较大,有些地区的缺口还有扩大的趋势。一旦粮食市场出现波动,调控市场粮源主要从产区购入,产销衔接和保证粮食市场稳定的压力加大[5]。

(六)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减弱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资源环境对我国粮食生产的约束越来越明显。由于长期投入农药、化肥,我国的耕地出现了土壤板结、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农业生态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导致化肥投入的边际产出递减。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的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整体下降;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据王宏广等(2005)的研究,到2030年,中国人均耕地可能减少25%左右,降至FAO规定的人均0.053公顷耕地警戒线以下;人均水资源下降20-25%,水资源将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也将更加明显。另一方面,经济社会条件对粮食生产的约束也越来越显著。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来多,农村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年龄偏大,再加上粮食种植的比较效益偏低,种粮积极性下降,劳动力将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我国的农业科技还没有出现新的突破,常规技术的增产效应逐渐减弱,粮食单产突破性增长的难度很大。

四、新粮食安全观的主要内容

基于以上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不再是单纯通过保障数量就可以实现粮食安全了。所以,我国也要顺应世界粮食安全认识的新发展,树立一个符合国内外最新发展形势的新粮食安全观。新的粮食安全观应该是一种全面的结构型、效益型的粮食安全观,除了保证粮食供给数量以外,还要保证粮食的品质,优化品种结构,加强价格调控,确保合理的粮食安全成本,建立粮食流通体系,注重生产的可持续性等更高层面的内容。

(一)粮食结构安全观

我国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不可能再按照旧粮食安全观将所有粮食品种都作为发展重点,而要将粮食安全置于食物安全的大环境中,根据我国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变化和食物功能对食物进行等级划分,将重要的粮食品种作为发展重点。海外在研究食物消费结构时,根据功能将食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热能食物,以供给热能为主,主要指谷物和食用油,它们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食物;另一类是保护性食物,以调节生理功能为主,主要是指诸如瘦肉、蔬菜、水果一类富含无机盐、维生素、优良蛋白质的食品,它们是保持健康所必需的食物。保护性食物对于修复人体细胞、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是每日膳食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而保护性食物只有在摄入足够热能食物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故二者必须适当的配合达到平衡,不可偏废[6]。因此,根据食物功能的划分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程度,这里将保证人类基本生存需要的热能食物口粮作为第一等级,将满足热能需求的油料作物作为第二等级,将保障肉、蛋、奶生产的饲料作物作物第三等级,将满足饮食多样性需求的肉蛋奶、水产品、蔬菜、水果等保护性食物作为第四等级,将满足奢侈消费需求的工业用粮作为第五等级,详见表1①。这样进行划分以后,新粮食安全观首先要确保的数量安全就不是所有的粮食,而是集中于口粮。正如国家粮食局专家组顾问李思恒教授等建议的,应该把粮食安全的重点放在口粮方面,主要是大米和小麦。国家应首先保障大米、小麦的供应,尤其应该重视大米的供应[7]。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基本食物需求的范围发生了改变,口粮已经成为最基本食物需求的最低标准。应该说当前我国最基本食物需求的农产品范围应该包括口粮、油料作物和饲料粮。这是因为油料作物生产的食用植物油,可以满足居民对油脂的营养需求;同时压榨后剩余的饼粕成为养殖业的饲料来源。饲料粮可以满足肉、蛋、奶、水产品生产的需要,为居民提供蛋白质营养。油料作物和饲料粮都是动物养殖的重要原料,在整个农产品生产中位于基础地位,满足上文的“粮食”定义,属于粮食安全的范畴。所以,现阶段可以将“FoodSecurity”更精确的翻译为“粮油安全”①。

(二)粮食价格安全观

由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以及粮食逐渐能源化、金融化,粮食价格不再单纯受到供求因素的影响,而是与世界粮食价格、石油价格、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密切联系。多种因素的影响将使得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成为常态。即使国内的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不断加强,粮食价格仍然会不断波动,粮食价格将超过粮食生产成为决定粮食可获得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新粮食安全观应该在保障口粮、油料作物和饲料粮稳定供应的基础上,将保障价格的稳定作为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建立一个完善的全国性的粮油价格监控预警体系,包括覆盖国内外的价格监测网络、价格信息的即时机制、价格分析预警模型、价格宏观调控手段等。加强对国内外影响粮油价格的各种因素的监测和分析,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增强国家对价格的调控能力。同时,还要不断健全完善我国的粮油期货市场,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风险转移功能。

(三)粮食成本安全观

旧的粮食安全观认为,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可以不计成本,从而忽略了对粮食安全成本的核算。而这种不计成本的粮食安全观并不能真正保障粮食安全,甚至还有可能成为造成粮食危机的隐患。因为在这种不计成本的粮食安全观指导下,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也往往不计生态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从而出现自然资源隐患对长期粮食安全的压力,以及由于粮食生产缺乏比较优势而导致耕地和农民等资源的流失(赵予新,2008)。另外,粮食安全成本高就说明效率低下,而这种效率低下本身就是由于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关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从而为粮食安全埋下了隐患。如果不计粮食安全成本,将粮食安全建立在政府财力的基础上,一旦政府财力不堪重负,整个粮食供给体系就会崩溃。因此,不考虑经济社会成本的粮食安全观在保障粮食安全上是不稳固的。随着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压力不断增大,旧粮食安全观指导下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粮食安全成本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应遵循“以合理成本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指导思想,将保障合理的粮食安全成本作为粮食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制度设计,提高粮食安全成本的效率。

(四)粮食流通安全观

我国粮食生产、储存地区集中的趋势增强了销区粮食可获得性的难度,同时,外资进入粮油加工流通领域不断挤压我国本土的粮油加工物流企业的生存空间,成为保障我国粮油产业链安全的重要挑战。所以,只有建立了强大的粮食流通体系,我国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粮食安全。新粮食安全观应该把粮食流通安全放在和粮食生产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树立粮食流通安全观。国家应该加大对粮油流通领域的投资力度,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粮食的储存和周转;完善铁路运输系统,建立粮油运输专用通道。同时,发展壮大本土粮油加工企业和物流企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加强对外资进入粮油加工、流通领域的监管,运用《反垄断法》防止其对我国粮油加工、流通的垄断经营。

安全生产最新要求篇(3)

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切实抓好青工安全教育工作

对煤矿来说,安全始终是难度最大、最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们常说: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浪费,此话并非危言耸听。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小隐患可能导致大事故。如果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而忽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和苗头,就成为下一次重大事故的隐患,如此一来,事故的发生就会导致恶性循环和连锁反应。因而职工群体安全意识的提高是最稳固的安全基础。要始终坚持“安全生产,教育为先”的指导思想不动摇,紧紧抓住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安全意识这个根本环节,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工具,以超常的精力,超常的措施,超常的行动,超常的考核切实抓好青工的安全教育工作,使广大青年职工职工绷紧安全弦,敲响安全鼓,端安全碗、吃安全饭、挣安全钱,将各类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思想意识上真正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笔者认为,抓好当前的青工安全教育工作,应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夯实基础,思想认识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认识的高境界就没有工作运行的高起点。煤炭企业安全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的安全意识强不强。因此,要搞好安全生产,首先要使职工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并结合职工的思想实际,超前做好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职能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职工的思想状况,倾听职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和看法,积极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不同的思想反映,对症下药,制定出职工群众喜闻乐见、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措施;特别是要针对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因情施策,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不搞一个单子吃药。要结合安全生产形势,争对不同时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点和突出问题,做好针对性、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反复宣讲安全工作在企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讲搞好安全生产对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大讲正规操作、按章作业的重要性,大讲青年职工在实现安全生产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切实使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认识到:没有安全就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就没有职工的家庭幸福,就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没有矿井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进一步坚定信心,横下决心,时刻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压力感和危机感真正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自觉搞好安全生产,防止和克服那种对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片面认识;要突出重点,抓好“三违”人员和安全薄弱人物的跟踪帮教。坚持定期举办“三违”人员学习班,各党支部对本单位出现的“三违”人员要做到当天谈话教育,使违章人员站在“违章指挥就是违法指挥,违章操作就是违法操作”的高度认识到“三违”的危害性,真正做到正规操作,按章作业,做到教育、整改双落实。同时要坚持重点做好那些不负责任的马虎人、红白喜事的操心人、闯侥幸图省事的麻痹人和来回赶班的疲劳人的教育工作,早打“预防针”,常敲“警示钟”,有针对性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信心。通过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稳定、最大的效益”的意识,做到自觉摆正“四个关系”,即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金钱、安全与生命的关系。

二、健全机制,组织保障到位。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依靠哪一级组织、哪一个部门都难以奏效。因此,安全教育工作需要企业党政工团各部门、各系统齐抓共管来完成。按照“管理求全有人管、管理求细有标准、管理求严有考核、管理求实有奖惩”的要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做到责任同担,工作同步,进而保持安全生产的持久稳定。问题的关键是,要按照抓好安全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统一制定分系统的制度和标准,设计各项活动,既有纵向落实,又有横向考核,还有逆向监督,环环紧扣,步步衔接。一是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安全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党群部门的事,生产、技术等其它专业也负有很重要的责任。因此,在安全教育上要严格落实“一岗两责”制度,建立一个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职责明确、责任具体的安全教育工作机制,使其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机制。要把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全矿的整体发展规划,根据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重点,确定安全教育的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并把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单位、部门和人头,要做到定标准、定责任、定考核、定奖惩,形成一个层层保包的责任目标体系。三是要建立健全检查考核奖惩机制。安全教育工作是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的工作,要确保安全教育与矿井生产同频共振,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并将其纳入双文明一体化考核,做到定期检查考核、定期奖惩兑现,定期总结表彰,以此为抓手,促进和保证安全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载体推动,活动开展到位。安全教育常抓常新,才有活力。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日常性的安全教育,往往不外乎下发几个文件、张贴几个标语、开展几个活动、举办几个培训班等,这些教育形式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的教育效果,但如果一成不变,老是一个面孔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就不容易让职工群众接受,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创新安全活动形式,要做到形式与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比如可以根据青年人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的心理特点,在广播电视上开办“安全生产龙虎榜”、“安全曝光台”等专题栏目,宣传安全生产中的先进典型,并对一些严重违章进行曝光亮相,通过这种教育形式,即丰富了安全活动内容,又对提高青工的安全意识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内容丰富、式样新颖、贴近安全生产实际的各种竞赛活动是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要按照党委“三个创新”的要求,以“形式上求活、内容上求新、效果上求实”为工作标准,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竞赛文体活动,重点在深细实、小新活上做文章,用 竞赛的办法鼓励先进,推动后进,调动广大青年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要不断创新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安全教育工作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方法,否则,就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比如区队安全活动,一成不变的干部上边讲、职工下边听的空对空、说教式教育方法,就不容易让职工接受,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如果改变一下方式,采取诸如经常播放一些安全教育电视片、举办安全知识抢答赛、组织职工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安全小活动、小讨论等新颖活泼的活动方法,就比较容易吸引职工广泛参与,从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不仅增强了安全教育的吸引力,而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积极探索和实践形式新颖、内容丰实、职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形式,对促进职工特别是青工安全意识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安全生产最新要求篇(4)

关键词:

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玩具产品;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2004902

1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的主要内容

2011年7月20日,《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正式公布实施。《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在物理和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气性能等方面都做出了严格要求,新指令首次将致敏性芳香剂、CMR物质(致癌、致基因突变、生殖毒性)等纳入监管范围。受限的重金属也由之前的8种扩大为19种,其中包括有机锡和六价铬。

此外,新指令对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近乎苛刻,对重金属要求由之前迁移量改为生物利用率,将材料分为三类,逐一规定限值,大大严于旧指令要求,有的元素如六价铬甚至达到PPb级,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全面、最严格、最有力度的玩具安全新法规。

2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的玩具管控分析

2.1加严了赠品玩具管控

新指令明确“投放市场”的定义是指首次向共同体市场提供玩具。“向市场提供”指在共同体市场的商业活动中供应玩具销售、消费或使用为目的,无论其付费还是免费。这就把赠品也纳入监管范围,杜绝市场中一些劣质赠品玩具的安全风险。

2.2加严了窒息风险管控

窒息风险一直是玩具主要的消费风险,据统计,在欧盟RAPEX通报中,窒息风险引起的通报数量一直排在前三位,同时窒息风险也是直接导致儿童死亡的风险之一。新指令根据发生的玩具事故,将窒息风险由体外窒息扩展到体内窒息。

2.3加严了辐射风险管控

新指令明确了玩具的设计和生产应该保证不会因激光、LED或任何其他类型的辐射带来任何健康危害或给眼睛或皮肤带来伤害风险。

2.4加严了警告标识的管控

新指令列出一般性警告和一系列适用于若干类玩具的警告用语,还规定各种情况下警告标签的粘贴方式。

2.5加严对制造商责任的追究

新指令中明确保证产品安全的责任是制造商的责任,要求玩具制造商不仅保证玩具符合欧盟的玩具安全标准,还要对玩具潜在危害进行分析和进行安全评估,做到真正的安全。

2.6加严玩具认证程序和成员国市场监督

新指令要求根据欧盟(EC)No765/2008法规严格CE标志认证规定及加强CE标志的市场监督,新指令通过增加赋予成员国市场监管部门一些特定的权力来加强市场监管职责。

3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对中国玩具出口的影响

3.1中国玩具出口欧盟的现状

欧盟一直以来是我国玩具出口的主要市场。2013年我国玩具对欧盟出口27.71亿美元,主要集中在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以上七国占到我国对欧盟全部出口额的82.41%。其中对英国出口最多,达7.26亿美元,同比增长4.98%,占我国对欧盟出口总额的262%;其次是对德出口4.77亿美元,同比增长4.5%,占我国对欧盟出口总额的17.21%;对法国出口2.84亿美元,同比下降7.67%,占我国对欧盟出口总额的10.26%。

3.2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对中国玩具出口的负面影响

(1)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增加了玩具出口成本。

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给中国玩具出口企业带来生产成本增加的影响。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实施后,玩具生产商的制造成本和出口成本明显增加,一些产品达不到要求的小型企业还会因此逐渐被欧盟市场淘汰。玩具生产企业想要达到新指令的要求,必须要在一定时间内对企业的生产流程、生产线、原材料进行更新换代,而且企业还必定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来通过有关认证。新指令的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原材料的供应能否满足市场需求,还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因此生产技术想要得到升级就必定会增加成本,改进生产工艺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2)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限制了玩具市场准入。

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对进口玩具中重金属的含量有进一步的要求。这一要求首先要实施推广到欧盟内部各国的玩具生产企业,等到欧盟各国玩具制造商适应了该项措施之后,欧盟就会对外颁布《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当欧盟颁布相关技术标准要求时,中国玩具企业并没有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和相关准备,所以就会遇到质量不过关,检测不合格,达不到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等情况,大部分出口的玩具只能被强制召回。此外中国玩具出口企业出口的玩具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技术含量较低、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这是因为玩具企业对欧盟颁布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缺少应对的经验,企业的开发能力和技术又有限,因此会影响玩具出口至欧盟市场的正常进行,进而失去大量的贸易机会。

(3)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降低了玩具出口竞争力。

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对进口玩具产品的限制很多,有的内容特别复杂,对玩具产品的质量和环保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而导致中国玩具企业错过最佳商机的原因就是对新指令的有关标准、认证要求并不完全了解,产品质量短期内达不到进口国的标准,有时甚至会因为这些原因直接被取消订单。这不仅会给玩具企业出口欧盟造成广泛的影响,也会使玩具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一些正规、科技较发达的企业还能够有足够的力量去对抗,但是一些管理差、规模小、科技水平落后的企业将从此销声匿迹。因此,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的实施不仅短期影响中国玩具出口数量,而且长期影响中国玩具企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

4中国玩具企业应对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的措施

4.1中国玩具企业应加快产品的技术升级与创新

为了适应主导国际贸易的绿色环保新潮流,积极面对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等技术壁垒对中国玩具出口带来的艰巨的挑战,玩具企业应抓紧技术创新的实施,主动将新技术、新工艺引进到企业中去,积极创造新方法、创立新标准,大力开发清洁生产、绿色环保、安全无害的科学技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传统的玩具出口企业想要不断提高自己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知名度,必须依靠高新技术的迅速提升和发展,只有科技跟上时代的脚步,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产品,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创意取胜这一重要因素,不少玩具企业也通过改进款式、风格和材料,作为吸引买家的新手段。

4.2中国玩具企业应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

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的实施,不仅将在生产成本上给玩具企业造成压力,但同时也鼓励玩具企业不得不积极提升产品质量,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玩具企业首先应该了解新指令的相关要求,然后在原材料的采购上,尤其是油漆、胶等化学物质方面必须特别注意,在原材料上确保符合新指令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产品质量。面对欧盟等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层出不穷的技术贸易壁垒,中国玩具企业应开始研究转变自己的贸易目标,适当往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不再像以前一样只局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开始把更多的新兴市场、活跃市场作为产品出口的对象。

4.3中国玩具企业应确立绿色生产营销理念

中国玩具企业应该积极转变经营思想,不要只局限在原来的贸易方式,尽快加强对欧盟新制定的环境标准与法规的学习与研究,在最短的时间内研究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积极应对欧盟技术壁垒。在产品设计方面,应该大胆引用、借鉴、或开发出新的绿色产品,在包装与材料方面,更多的从消费者的安全及生态环保的角度出发,积极参与国家组织的各项有关于环保的活动,并积极倡导企业确立绿色生产营销观念,充分意识到,如果不走环保绿色的道路,企业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若想提升竞争力,企业必须把环保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

安全生产最新要求篇(5)

安全生产工作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充分发挥作用,就要认真学习“十一五”规划纲要,深刻领会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对安全生产提出的新要求,明确各级职能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自觉承担起历史赋予的新任务。

1、 从实现新农村的基本条件上看,要求安全生产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发展现代农业。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要求更加安全有序,提供更加有效的安全保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生产基础和条件。

2、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性质上看,要求有关职能部门承担更加繁重的任务。我们所要建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共同前进的旗帜和理想,各有关职能部门担负着更加繁重的规划、整合的任务。

3、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特征上看,要求安监部门具备更强的更广的履职能力。建设新农村的有着长期性、综合性、层次性、多样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涵盖着千丝万缕的社会利益关系。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安监部门要花更大力气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这就要求安监部门具备更强的更广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矛盾能力。化解人与自然、社会与企业、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4、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上看,安全生产的对象、范畴、形式、方法更具多样性,要求监管者更加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根据农民意愿、围绕农民需求、依靠农民力量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量力而行,先易后难,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真心实意为广大农民和乡村企业办实事、做好事,千方百计为广大农民和乡村企业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切实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得到安全保障。

二、安全生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把握的原则

1、建立地方和部门双重责任制,由各级政府负总责,同时把相关任务落实到各有关部门,由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合格乡镇活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完善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的内容和标准,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工作政绩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的组织、指导、协调和检查督促,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

2、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分步实施”的原则,突出农村特色,根据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认真组织调查研究,着手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把安全发展观融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统筹谋划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政策和项目,使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农民需求、依靠农民力量,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农民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真心实意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千方百计为广大农民群众创造安全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4、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创新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城乡分割、要素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均、农村管理方式滞后等突出问题,努力消除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政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动力。

三、安全生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

按照福建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到201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畜牧、园艺、林产和水产四大产业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因此,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全生产应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1、促进和服务现代农业建设。一是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将安全生产积极主动地融入并参与全过程,加快建立和完善产加销一体化的高效产业安全服务体系,建立新型农机具的检测检验体系和维修服务网点,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二是以增强粮食储备和确保粮食安全为重点,对区域性重要农产品的良种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监督管理机制。在推进现代粮食物流体系过程中,要强化现代粮食物流监督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粮食物流的安全、快捷和效益。要提高粮食加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三是突出三大特色产业带建设,将安全发展重点放在服务于闽东南高优农业的农产品加工;沿海蓝色农业的养殖、海洋渔业;闽西北绿色农业的园艺和生态旅游。

2、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事业。一是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加快危房改造步伐;二是配合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进度,加强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等安全保障机制,促进城乡产业融合、资源共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实施农村路网工程、农村渡改桥工程、危桥和灾害路段的过程中,加快安全服务保障体系的建立,推进农村公路通班车工程,配套车站设施建设。对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要加快安全配套措施,大力推广普及农村沼气和安全使用知识。三是建立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农业生产机具、安全信息咨询服务,把安全咨询机构引入农村服务化社会体系。建立完善的与我省农业设施相配套的专家系统,为农产品加工、农副产品物流配送、远洋渔业生产等安全问题提供服务。

安全生产最新要求篇(6)

EraBackgroundoftheConstructionofSafetyCultureinChina

——ATalkontheNewViewpointoftheCultureof

ScienceandTechnologyinthe21thCentury

XuDeshu

(CSSTLP)

AbstractAlthoughsignificantadvancementhasbeenachievedintheaspectsofhardware,managementandruleofhumanbehaviorinthefieldof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worldwidelyspeaking,wearestillworryingabouttheserioussituationoftheaccidentaloccupationalinjuries.Asademandoftheprogressinscienceandtechnology,developmentoftheindustryandsocialcivilization,thetheoryofsafetyculturewasputforwardin1980′s.WidepracticeinindustrialenterprisesinChinahasprovedthatconstructionofsafetycultureisthebasisof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tobewell-done,andalsothefoundationofthepublicandcommunitysafety.

AfteranalyzingthebackgroundoftheblossomofsafetycultureconstructioninChina,andstudyingtherouteofthedevelopmentanddisseminationofsafetyculture,newviewpointof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culturethatweshouldhavebeyond2000isputforward.

Keywords:SafetyCultureConstructionScienceandtechnologyViewpoint

1概述

不断提高职业安全与卫生的水平,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是当今政府和社会的神圣责任和光荣的义务,也是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崇尚的伟业。随着工业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的进程,对职业安全卫生的需求和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安全科技界的专家、学者;还是工业界的企业家、安全管理人员都不断寻求新途径,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笔者认为,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成就:

1)改善安全硬件的特性和功能:改善物(指广义的物:机械、设备、仪表、工具、生产资料等)的安全状态,即从设计、制造、应用方面提高设备、机具、工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提高劳动者的安全生理特性、安全心理素质以及对社会环境的科学适应能力;

3)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调节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间的关系,达到安全、系统与匹配。

不难看出,在控制人、物、管理的安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近的统计表明,全球每年因工死亡人数高达110万。而全国每年也至少有10万人在意外事故中丧生(包括交通事故),世界范围内的意外死亡人数达350万。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的风险、工业生产与开发的风险、人民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及生存面临的风险,对人类的安全与健康又构成了新的潜在威胁。因些,迫使当代人要用崭新的思维方法和跨世纪的安全科技文化的新观念来审视世界,科学而客观地把握人生,珍惜生命,创造人类安全、健康、舒适、长寿,社会稳定发展的美好未来。

2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中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发展的规律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存的理念和行为,特别是工业的安全生产,开始有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一种新的价值观念、科学的思维方法、更广的视野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务实而珍惜生命的行动,善待人生而健康、长寿的追求,在国内工业界和居家社区正在形成一种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文化素质的潮流,企业安全文化和大众安全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主要表现如下:

1)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人民的经济基础和生活水平有显著的提高,对物质需求、精神文明以及安全与健康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自己的生活及人生的追求有了全新的内容。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更加需要安全、健康、舒适、长寿。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根本变化,安全生产、大众安全、生活安全、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已成为社会文明和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

2)安全科学技术进步和科普水平的提高

在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已成为一级学科(见GB/13745—92),表明对安全的本质及运动规律有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预测、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安全科技的进步,大量的高新技术及科研成果转化为安全防护的设备和产品,通过科普及商品的质量安全的宣传、教育,增加了公众的安全科技文化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出现了大众对安全生产、生活、生存的安全科技文化新需求。

3)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劳动保护国策的基本内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已深入人心,在国家宪法、劳动法、企业法、刑法、民法及地方政府行政法规或行业安全生产法规中,在近千种相关的标准中都涉及了有关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要求,并已成为强制性规定,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体系在逐步完善。公民都有权利接受初中程度的义务教育,大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因此,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维护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公众保护自己的有力武器。

4)优生优育的政策更重视人的安全与健康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已为全国人民普遍接受,与此同时,独生子女的生育、培养、成长和就业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必然成为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在求职就业中,那些不安全,欠卫生的职业或工厂,那些危害性大,事故风险大的地方,将会面临招工难的困境,这就迫使企业和政府对劳动环境进行改造或更新,21世纪的中国人对自己的安全与健康视为生命一样重要。

5)建国以来的四次伤亡事故高峰的惨痛教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虽已家喻户晓,而工业生产中的意外伤亡事故却经常发生。近50年内,中国大陆先后出现过四次伤亡事故高峰,均发生在政治改革和经济环境变化的关键时期,即“”期间(1958年)、“”期间(1970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时期(1994年)。忽视安全,不讲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既影响正常生产,又危及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事故高峰的惨痛教训证明:人为失误是元凶。据专家、学者的统计表明,(60~70)%是人的“三违”现象所引发的事故,其中由于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差而致成灾祸就占80%。劳动者是一个生理人、社会人、经济人,其生理特性、心理特性、社会特性、人生观、价值观等直接影响着人的安全思维和行为后果,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文化素质才是预防人为失误的金钥匙。

6)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及安全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企业的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技术能力有下降趋势,统计表明:①1.4亿职工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约占70%;②新职工(多半数来自农村)主要靠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投入进行低效的生产;③职工中受过系统专业教育的职工只占(15~20)%;④国营企业中,技工、中高级工仅占(2~3)%。很显然,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友涌向工业,成了低素质而廉价的劳动力,这些低技能、低效率的合同工、临时工、季节工、替换工,多半在最脏、最累、最危险、最不卫生的环境中劳动,这样就降低了职工队伍的总体安全素质,也增加了控制人为事故的难度。新职工是发生伤亡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其原因为:①缺乏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②缺乏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和对策;③不懂事故的应急办法,也不会保护自己;④对安全管理上的失误更无辨别能力。在经济建设时期,把安全生产的重点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安全技术、安全知识、安全文化素质)的轨道上来,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亟待提高劳动者,甚至全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这是社会文明的要求,也是政府和企业(雇主)不可推辞的义务。

7)全国人民更加重视休闲活动的安全和卫生

全国职工已享受每周40小时工作的权利,改变了过去每天8小时生产,有时还要加班加点,甚至女工、童工也不能保证享有法定的权利的时代。每周5天的8小时工作之余,除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至少还有96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无论是职工或是公民均有充裕的时间从事各自喜爱的活动,由于休闲的方式、范围和领域的不同,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安全与卫生的知识,掌握自我保护和救护的方法,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卫生的休闲活动环境已成为大众的需求,也成了安全休闲文化的新内容。随着人们对休闲活动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实现安全、舒适、健康的活动计划、自然迫切地需要增长安全科技文化知识,需要创造休闲活动的安全文化氛围,大众安全文素质的提高,才能更自觉地去实现大众的身心安全和健康。

8)高新技术风险进入家庭,消费者更需要安全文化

高新技术应用型产品进入市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方便、实惠、享受,同时也带来意外的事故和风险,由于缺乏安全科技文化知识,例如:不会正常使用家电用品;看不懂说明书;违反操作程序;不了解产品特性和易出事故的地方等,造成了许多意外伤亡事故。

1999年是中国的“安全健康消费年”,重点突出宣传了两大问题:

①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不受侵害,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②消费者要提高安全科技文化素质,增长安全健康消费的知识。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透露:“在我国,损害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一直是一个突出问题。据悉,我国每年因家电漏电便造成8000多人死亡;而仅在1994年,燃气热水器质量问题又使173人命丧黄泉。(1985~1989)年5年时间,共发生大的假酒事件11起,不法分子用工业酒精制作假酒致使129人死亡,4966人中毒,33人失明;1998年山西朔州假酒案造成27人丧命的悲剧更令人触目惊心。此外,交通、旅游、环境污染、娱乐、玩具、药品医疗、化妆品等等,都存在大量不安全和不卫生因素,所有这些无不直接对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拥有的“9项权利”,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一项。因此,商品和服务是否符合人体健康和安全的要求,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联合国《保护消费者准则》首先提出“要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不受侵害”。可见,抓住了商品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问题,就抓住了落实消费者权益最重要的部分。要真正的保护自己,就必须不断提高安全科技文化素质,树立安全健康的消费观。

9)非生产领域的安全与卫生问题需要警钟长鸣

从全国看,每年企业及矿山发生的意外事故,有(2~2.5)万人丧生,而非生产领域的意外事故却有(6~8.5)万人死亡。实际上,人们在生活与生存领域的活动遭遇的事故和灾害(洪水、地震、泥石流、气象等)而危及人民的生命的数字还在增大。根据1998年官方公布的资料,足以说明非生产领域因意外事故而死亡人数触目惊心:①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7.8万人;②铁路道口事故死亡人数8402人;③火灾事故死亡人数2380人;④自然灾害死亡人数5511人。还不算每年因烟花、爆竹、喜庆气球、家电产品、休闲、旅游等意外伤害事故,保守的估计至少也有(1~1.5)万人。据最近报道:每年医生用药和自购用药而造成500至100万人的药物伤害,严重的致命死亡,为了安全用药,国家正对医药实行分类管理。因此,大众的生活、生存及社会活动领域的安全与卫生问题,决不容忽视。大众安全文化及社区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非生产领域的安全卫生问题也应警钟长呜。

10)安全文化素质教育要从孩童抓起

安全的意识、思维、习俗,安全防护、应急和自救等技能和知识应从幼童、从中小学抓起,通过安全科技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提高下一代的安全文素质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安全科技、安全文化能最深刻的影响孩童的思维和行为,从小就养成珍惜生命、自律安全的行为和品德。安全文化素质教育应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纲,成其重要的基础教育内容。

我国有中小学生1.8亿,据有关单位报导:近10年来,全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年死亡人数为4万左右,其中死于交通、火灾、溺水、坠落等灾祸的为1.5万人,而1994年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为17625人。对孩童和下一代的安全教育已引起了政府及社会的极大关注,1995年国务院7个部委联合发文,从1996年起,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例如:1996年以来,每年安全教育日的主题分别为“全社会共同关心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加强自救互救”、“消防安全教育”。专家们还编写了中学生安全知识(教材)、北京市民安全知识手册;同时,建议在大学开设安全科学技术选修课,举办安全科技文化讲座。提高孩童、学生及大众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11)建立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

众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还计划在21世纪初推行ISO18000(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客观上对我国经济、技术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无形间形成一道壁垒。这些质量—环保—安全与卫生问题,其核心是人类的安全、健康、生存的问题,也是安全文化、文明生产的问题。从安全伦理高度看,企业要生产出绿色的产品,要成为绿色工厂,进行国际贸易的商品应该从设计、生产、出售,到使用、回收的全过程,对人民都是安全、卫生、无害的,对生态环境也是无害的。中国政府已成立了国家ISO14000认证领导小组,正推进全国工业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达到国际标准化的进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当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为了响应ISO的号召,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SHMS)标准化,全国企业界和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从全球经贸市场发展的观点,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前期准备工作,OSHMS是工业文明发展必须要跨越的屏障,也是工业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据资料报导:台湾地区、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都为OSHMS付出代价,都将税收的一部分用于企业的改造,以便在世贸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实力。一种新的工业发展趋势,一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经济大道已被工业界认同,质量—环境—职业安全与卫生一体化,即Q*S*H*E的绿色通道,旨在努力满足人民的安全与健康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安全科技文化的繁荣。

12)大众需要安全科技文化

本世纪末,中国人民要实现“小康之家”,大众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基础改善,安全与健康意识增强,更需用安全科技文化充实自己,保护自己,以实现身心安全与健康,享渡寿福天伦之乐。一种自觉追求安全文化、善待生命的安全与健康趋势正在形成,具体表现为:

①一切活动中都以追求安全、舒适、健康、长寿为主要目标;②喜爱安全、卫生的文体活动和休闲、健身、旅游等活动;③戒烟、禁酒、健美、礼仪、时装等吃、穿、住、行活动均以安全、健康为时尚;④愿意学会使用消防器材、家庭装灭火器,学会几种灭火方法和有关灭火常识;⑤积极学习急救、互救及逃生方法,参加野外、实地训练;⑥学会打急救(120)、火警(119)、匪警(110)、道路交通事故报警(122)、障碍台(112)、天气预报台(121)、报时台(117)、查号台(114)等的电话,以防遇事不慌,临危不乱;⑦自觉订阅、购买、学习有关安全、健康、灾害方面的书刊、报纸,增加灾害知识和信息;⑧用新的价值观指导消费,愿意花钱买安全、卫生、环保型的产品;⑨养花、种草、植树、爱鸟、注意公共卫生,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人民安全健康的重要活动内容。

3弘扬和传播安全科技文化的途径

历史经验证明:要启发人的思维,树立唯物的观点,掌握科学的方法,塑造符合时代的文明人,最深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文化的弘扬和倡导,通过文化的宣教,启发人、影响人、教育人、塑造人,最重要的一步是从人的启蒙开始、从孩童抓起,为人类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安全生产力。安全文化是随着人类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文明而不断继承、吸收、优化、繁荣的滚滚向前、奔腾不息的科技文化长流,笔者给出如下安全文化长流示意图。她教育和指引着人类从事安全的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保护子孙万代的身心安全和健康。

图1安全文化长流示意图

4树立跨世纪的安全科技文化新观点

12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安全、舒适、富裕、长寿、珍惜生命、享受人生是新世纪的热门话题,当代人应以崭新的概念、意识和实践活动,树立跨世纪的安全科技文化新思想,营造和把握住人类的安全、社会的稳定,真正实现国泰民安。通过安全文化的宣教和传播作用,使大众从安全的人生观、安全的价值观中受到启迪,使大众对不安全的行为和习俗得以觉醒,达到人人都要力行安全、力创安全、力保安全的目的。笔者认为,全民应建立以下安全科技文化的新思路、新观点:

1)扩展和研究安全的领域:仅研究以生产领域的安全是不完整的,必须不断扩展和研究生活、生存领域的安全问题,才可能全面地认识安全、事故、灾害的本质及运动规律。1993年,在“国际共同安全”大会上,专家们强调:“世界上所有意外死亡事故中,仅7%是职业事故,56%属其他事故。”而同年美国的生产事故(职业事故)为10%,其他事故(非生产性事故)为47.2%。80年代,日本每年非生产性事故死亡人数为生产性事故死亡人数的8倍。英、法、德的伤亡事故统计表明,生产性事故也只占总死亡人数的10%左右。而这几年国内的矿山和工矿企业生产性事故的死亡人数也只占总事故死亡人数的(15~20)%。因此,从安全科技文化的角度,要求人民建立安全的新观念,在重视安全生产的同时,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家庭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产品安全、药物安全、保健和娱乐安全,以及环境保护与其他安全。

2)保护从事一切活动的人的安全:保护人所从事一切活动的安全观点,就要以安全生产和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为目标,不断扩充到保护从事一切活动的人的安全。例如,人从事社交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安全等,目的是保护人在从事任何活动时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人是一切活动中的最活跃的因素,安全和健康的人才能从事一切活动。

3)大安全观的宣传和教育要极大影响公众,重点在培养和造就下一代:利用一切宣传媒介和手段,有效地传播、教育和影响公众,使其建立大安全观,当务之急是培养和造就幼儿、中小学生或下一代,通过宣教途径使人人都具有科学的安全观、职业的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掌握自救、互救、应急的防护技术,把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作为宣传与教育的长期战略和重要课题。

4)坚持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人人需要安全,人人有责任维护安全,人人有义务创造和保障安全。坚持不懈地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能激励和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推动安全文明的宣教活动,达到启发、教育、造就符合时代安全要求的大众。形成全球、全社会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建造人类生存和发展更加安全、卫生、舒适的文明环境。

5)培养和树立超前、预防、科学的安全风险意识:充分推广和应用安全科学技术和现代高新技术,对事故进行评价、预测、预报。提倡减灾、防灾、预防文化,培养和树立超前、探索、预防的安全风险意识,以主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保障人类的安全、祥和、幸福。

6)树立城市忧患和综合减灾观点:专家们推测,到2000年,全国人口的1/3,约4.6亿人集居于大城市,现代工业化、都市化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众多难以控制的灾难,例如,交通、用水、用电、防火、环保、楼群建筑、医疗保健系统等意外灾害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安全与健康。必须树立安全、减灾、环保相互渗透、交叉、综合的大安全观,主张共建安全、减灾、环保科技文化,使人民在天灾人祸大难临头时,能应变自如,把伤亡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保障社会稳定,城市及社区少灾,人民平安。

5结束语

要实现安全、舒适、高效的从事一切活动的愿望,就要提高人民的安全科技文化素质,就要树立跨世纪的安全文化新观点,这是安全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珍惜生命,善待人生,通过安全文化的传播、宣传和教育,使公众觉醒、理解,这是人民的需要;保护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是社会的责任。只有全民为之奋斗,世代继承和发展,中国安全文化的长流才会滚滚向前,安全文化事业才会繁荣昌盛。但是,人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安全文化建设仍任重道远。当前,倡导、弘扬和宣传安全文化,在全民、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宜人的大气候,而国内安全文化的气息和全球的安全文化氛围,正在熏陶和诱发着中国安全科技文化的春天早日到来。中国一定会成为一个经济的、科技的实力强国,但大众的安全文化素质提高不能等待,安全科技文化需要不断地再宣传、再教育、再激励、再传播,要代代持续奋斗,也许要一、两个世纪,才能看到今天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的功绩。万里征途始于足下,中国安全文化建设正在启动,只有全民的自觉投入和努力奋斗,才会给华夏儿女创造安全、健康、舒适、少灾的未来。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版权所有

参考文献

[1]徐德蜀.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

安全生产最新要求篇(7)

当前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今年我们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教育开始以后,在督导组的具体指导帮助下,“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目前已在机关全面展开,现在已经进行到大讨论阶段之中,一个抓学习、促工作的热潮也正在兴起。根据活动安排,今天全体党员集中,由我来讲党课。在近来活动中,自己也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了有关文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尽管还不是很成熟,但也还是很有收获。希望通过今天这个机会,与同志们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今天我想谈的主题是:从党的性质、宗旨和理想信念高度,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认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在联系及其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组织的建设和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创造安全生产工作的新业绩,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不当之处,请督导组领导和在座各位同志予以批评指正。 一、从党的性质、宗旨和理想信念高度,进一步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的理解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判断党的历史地位、充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真正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愿望,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概括了党的执政总规律和总要求,是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是党的总体工作和各项具体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通过的《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我们党的性质、根本宗旨、理想信念的高度概括,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精确的表述。

(一)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先进性是党的性质的重要内涵和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锋”就是先导、先行的意思,就是要始终走在历史发展和时代的前列。

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党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时代进程、与国家和民族命运之间的关系上。纵览人类历史,任何一种政治力量,它的作用和命运,都是与一定时代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进程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阶级、一个政党和一个政治集团,能否具有和始终保持自己的生命活力,归根到底,就在于其能否与时展的方向和趋势相吻合,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会朝气蓬勃,兴旺发达;反之,就会停滞、僵化,迟早要被历史发展进程所淘汰。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先进性,根本上就在于能够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走在时代最前列,通过制定科学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担当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党的先进性有不同的要求。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能否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放到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紧紧抓住了决定党的历史地位的三个根本性问题,从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进步本质的高度,对党的先进性作出了最新、也是最集中的提炼和概括。它告诉我们:一个政党到底是先进还是落后,最重要的是,就要看它能否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它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是不是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它是仅仅为少数人谋利益,还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党的先进性最终具体表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从这样的高度来解读党的先进性,才能够真正抓住根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坚持、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走在时代和潮流的前列,就是坚持了党的先进性。

(二)党的理想信念决定了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的支柱、奋斗的动力和前进的目标。

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同时也承认,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艰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只有真正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极大进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在实现共产主义的具体过程中也会有曲折,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党不仅要有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而且还要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低纲领。因此,我们共产党员既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信念,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对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认真反思,对国际、国内形势和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判断,推动了全党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相继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邓小平理论)、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十条基本经验。这样,就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按照党的十六大已经作出的战略部署,我们将在目前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和谐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既体现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壮丽前景,又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现实。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也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保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既要胸怀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为完成党在现阶段的工作任务而做出努力。

(三)党的宗旨决定了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章》)。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正在于此。dxp同志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jzm同志也强调说:“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的一切奋斗和努力,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正由于此,党才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于执政为民,归根结底是要维护、发展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与党的宗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坚持党的宗旨,就是要自觉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安全生产工作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密切的、内在的有机联系

我们所说安全生产的内涵是:通过人--机--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社会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能够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的状态。安全生产工作,则是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目标,在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所进行的系统性管理活动,它由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四个部分所构成。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三大主体为:企业责任主体、政府监管主体和中介服务主体。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既包含了企业自身的安全防范工作,如对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所进行的识别、评价和控制等;也包含了政府安全许可、监管行政执法、应急救援、事故查处等;同时还包含了中介机构所从事的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宣教培训、评估评价、工伤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等多方面的活动。安全生产工作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劳动者的安全健康问题。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建立的第一个中央政权--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就成立了劳动人民委员部,内设专门机构,负责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建国初期,面对繁重的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和当时出现的重生产、轻安全的倾向,党和政府明确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而确立了安全工作的重要地位。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第一产业劳动力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加上安全技术培训相对滞后、安全基础薄弱等原因,导致了伤亡事故多发。针对这种情况,jzm同志提出了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著名论断,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干部,都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来认真对待视安全生产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安全生产这个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摆在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上。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hjt总书记、wjb总理、黄菊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相继作出重要指示,反复强调要强化责任意识,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根本职责。并从体制、机制、投入等环节入手,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全国安全状况呈现出相对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

革命导师和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表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权益。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二)安全生产与生产力发展和先进生产力密切相关。对这个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第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安全生产状况具有决定性作用。近年来,我们组织专家学者对西方国家安全生产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GDP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是伤亡事故的高发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通常决定着该国、该地区的安全状况。欧洲前计划经济国家,以及工业化初期的印度、中国、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的工伤死亡率,约为西方国家的2倍或2倍以上;南亚和东南亚国家、非洲撒哈拉地区、中东以及伊斯兰教国家的工伤死亡率,约为西方国家的4倍甚至4倍以上。从我国的情况看,最近两年,一些发展速度较快的省市,如GDP人均2000美元左右的山东、广东、江苏等经济大省,出现了事故“回头”、伤亡总量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必然带动安全状况的逐步稳定好转。同时也表明,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在社会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基层组织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只要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就一定能够缩短西方国家在安全生产上所经历的周期。

第三,加强安全生产,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安全生产是构成先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先进的生产力,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符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在坚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同时,不断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鉴于全球性事故灾害严重,国际劳工组织曾经提出口号:“让劳动者体面地工作”、“让每一个职工平安回家”。意在提醒各国政府以及雇主方,要重视维护劳动者的生命和生存尊严,改善作业环境和劳动保护条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一些西方国家一直试图把劳工安全和健康状况,作为中国产品出口的附加条件。这既是西方国家有意制造新的贸易壁垒的一种手段和借口;同时也说明,重视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趋势,成为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一条基本要求。我国经济要融入世界经济,我国企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就必须顺应这个发展趋势,下力气解决好安全生产问题。

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不均衡。现行的生产力结构,是复合型和过渡性结构,表现为个体私营小生产、工业化和国际化大生产若干形式并存;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三种社会的生产力方式并存。既有技术设备先进、管理一流,与国际社会接轨的企业;又有一批历史包袱沉重、设备陈旧、技术面貌落后的老企业;同时还有为数众多的基础条件很差的小企业,其中相当一部分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这种特殊的生产力结构形式,增加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难度。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淘汰落后生产力,逐步提高各类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最终从根本上改善企业安全状况,是我们的一项长期而艰巨任务。

(三)安全文化反映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晶,是能够顺应社会发展规律,揭示未来发展方向,为文明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包括了一定社会的安全价值观和判断标准,以及每个社会成员的安全意识、安全心理和行为准则等等。安全文化建设,则是为此而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全民性、群众性的具有宣教疏导、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作用的活动。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广泛深入人心,全社会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和判断标准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为主旨的安全文化,正在逐步形成。这一安全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反映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综上所述,安全生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本质上的内在联系。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安全生产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全国各项工作必须自觉遵循的方针和原则,也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全县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明确的行动指南。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思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于执政为民,核心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繁重,矛盾和问题很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发扬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精神,在实践中探索一条合乎我县情况的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路子。按照国家总局要求就是要大力推动安全生产理论、体制和机制、方法手段、科学技术、安全文化“五项创新”,加快安全生产工作“五个战略性转变”(即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从被动防范向加强源头管理转变;从集中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转变;从事后查处向加强双基工作、强化责任主体转变;从目前的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全面提高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安全生产工作战线得到切实的贯彻。

最近,国家总局提出了“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强化主体、综合治理”为内容的安全生产工作基本思路。

“预防为主”,就是要把预防事故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任务,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落实防范措施上,把工作做在事故发生之前。

“标本兼治”,就是从国情和现阶段安全生产实际出发,把长远发展战略和近期工作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立足当前,通过强化各级领导责任制,强制性行政执法,开展专项整治,经常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和专项督查等现实措施,遏制事故多发势头,实现治标;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通过加强“双基”工作,增加安全投入,推动科技进步等举措,改善基础条件,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实现治本。

“强化主体”,就是要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三大主体,特别是企业责任主体。通过加大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力度,督促企业认真、自觉地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自主负责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综合治理”,就是要从体制、机制、投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各种手段;就是要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就是要倡导和树立安全发展观,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安全发展观的提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安全生产工作领域的具体运用。倡导和树立安全发展观,就是要用安全发展的思想观念来分析、认识问题,指导工作实践;就是要自觉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第一”的方针,把发展建立在劳动者生命健康得到切实保障、安全状况不断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就是要认清安全生产所具有的长远效益,把安全生产纳入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和健康的需要。

为了推动安全生产的发展,2004年我们初步建立了安全生产综合考核体系。实践表明,通过综合对各单位的安全工作绩效实施量化考核,对促进我们的综合监管工作是行之有效的。去年六种非正常死亡事故与前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各项指标均在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内。其中:交通事故588xxxx,死亡8xxxx,同比下降xxxx;伤50xxxx,同比下降45。生产安全领域一般事故xxxx,死亡xxxx,同比下降5xxxx。火灾事故20xxxx,未造成人员死亡。煤气中毒、游泳淹溺和食物中毒事故率均为零。

最近,根据工作安排,我们对安全生产综合考核体系进行了补充完善,进一步强化了考核的针对性。2005年的各项考核指标已经下达到各个单位。一些行动较快的单位,已经层层分解,逐级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考核奖惩办法,继续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等制度,形成了一把手抓安全、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推动了安全生产的全面发展。

(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就是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把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建立在依靠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要着眼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通过对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集中治理,继续关闭整顿那些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伤亡事故多发的小矿小厂,淘汰落后生产力。与此同时,继续抓好大企业的安全工作,推广先进的典型经验,发挥他们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是认真加强源头管理。在严格标准、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对各类企业安全评价工作。结合年检制度,探索建立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企业市场退出机制。通过严格实施安全许可制度,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事故。

(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就是要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安全文化。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来抓。坚持面向基层、面对社会公众的方针,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重特大事故的查处情况;宣传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文化和舆论氛围。要大力开展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推广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活动。搞好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法制宣传月”活动,扩大声势,增进实效。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队伍的安全技术素质。

(五)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就是要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经过去年的努力,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工作机制不断得到健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监管力量不足、权威性不够,不能适应繁重的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下一步,要本着规范设置、提高权威、理顺关系、强化职能的思路,继续推动各单位安全机构建设。

四、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

首先应该肯定,机关党员队伍和安全监管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几年以来,全体党员能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努力,吃苦在前,在安全生产工作和各项工作中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坚定地贯彻市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党组工作意图,较好地发挥了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我们在政治素质、思想和工作作风、业务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我们的工作与县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之间,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要抓住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一有利时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党的建设以及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加强政治建设,增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首要环节。现阶段政治建设基本任务,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使广大党员和干部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实践者。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一是要增强政治责任意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战线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必须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二是要增强历史使命意识。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把事故多发的势头坚决遏制住,进而实现全县安全状况的进一步稳定好转,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一定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抓好工作,确保年度安全生产奋斗目标的实现;三是要增强服务意识,自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寓服务于执法之中,做到执政为民,执法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通过加强安全监管行政执法,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要增强忧患意识,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始终挂在心上,不仅在安全形势不好的时候寝食难安,而且在安全形势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也不能盲目乐观,而应居安思危,做到稳中思险,稳中识患,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把预防工作做到前头,以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思想建设,坚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念。安全生产工作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这支队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考验,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员和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为履行职责提供思想保证。

要切实搞好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风气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强化约束。对党员队伍和监管队伍中出现的问题要严肃查处,以起到教育警诫作用。hjt同志指出,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自律意识,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用来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绝不能用来谋私利。要经得起各种考验和诱惑,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加强业务建设,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深刻的实践意义,必须身体力行、付出努力。党员的先进性不仅要体现在政治觉悟、思想水平上,更要体现在实践能力和具体工作表现上。“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hjt《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我们既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矢志不移地为实现党的最高理想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又要认清自己所担负的具体职责,立足本职,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地做好安全监管和各项具体工作,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以实际行动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新课题,时至目前,在安全工作领域,我们不懂得、不熟悉的问题仍然很多。即便是过去比较熟悉的问题,也有一个技术换代、知识更新问题。要使我们的工作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真正承担起安全综合监管的重任,就必须学习。按照中央提出的要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倡导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队伍。要在学习科学理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的基础上,加大业务学习的力度。学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高政策和执法水平;学习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监督管理水平。通过持续不解的学习,每个同志都要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内行”,具备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和能力。

(四)加强作风建设,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效性。要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安全生产领域得到贯彻落实,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作风。

安全生产最新要求篇(8)

欧盟玩具安全指令88/378/ EEC是欧盟第一个有关玩具安全的新方法指令,自从1988年颁布实施以来,一直被欧洲业界认为是玩具安全的基准,既确保了欧盟市场上的玩具安全,又在消除各个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截至目前为止,欧盟只是通过CE标志指令93/68/EEC对其进行了一次修订。但是,经过20年的运作,随着欧盟玩具市场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越来越多设计新颖、功能繁多的新玩具产品,现行的指令已经不能全面涵盖玩具的安全问题。为确保欧盟市场上的玩具安全,从2003年开始,欧盟便开始考虑修订88/378/EEC指令,并广泛征集公众意见。到2007年底,欧盟先后三份关于88/378/EEC指令修订影响的研究报告。2008年1月25日欧盟了指令修改提案COM(2008)9,2008年12月18日欧洲议会通过了该提案,2009年6月18日正式文本通过,并最终于2009年6月30日在欧盟官方公报OJ上刊登,取代了旧指令88/378/EEC,新指令的编号为2009/48/EC。

《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欧盟2009/48/EC),于2011年7月20日正式实施。《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之后,各成员国需于18个月之内,即2011年1月20日之前将其转换为本国法律。此外,新指令还设定了2年的过渡期(除化学要求外),即符合旧指令要求的产品于2011年7月20日之前可以继续投放市场销售;而对于化学要求条款的过渡期为4年,即符合旧指令附录II第3部分、而不符合新指令附录II第3部分的产品,可以于2013年7月20日之前继续投放市场销售。

《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欧盟2009/48/EC)与旧指令欧盟88/378/EEC相比,欧盟2009/48/ EC指令有很多更新,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1. 适用范围、定义的变化。首先,新指令中玩具的定义更加明确,适用范围也扩大了;其次,新指令对玩具“经营者”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使其更加规范、详细。

2.物理、机械、电气和卫生性能等部分的变化。《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在物理、机械、电气、卫生要求、警告标识、制造商责任以及成员国市场监督等方面均做出了极为严格规定,涉及面广泛,对企业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

3.更严格的化学性能要求。新指令重点强调了玩具的化学安全要求,限用和禁用物质种类增加,这是欧盟2009/48/EC新指令最主要变化,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控制更加严格。

二、《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对我国玩具出口的影响

2011年7月20日正式全面实施的《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是目前世界上最严格最苛刻的玩具法规。指令明确规定玩具投放欧盟市场必须满足的“安全要求”或“基本要求”,新增很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要求和限制,这必将增加我国玩具产品出口的难度,对我国玩具出口带来不利的影响,我国玩具企业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一)玩具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1. 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欧盟出台的新玩具安全指令在化学安全方面,被限制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从之前的8种增加到85种,明确禁止在玩具中使用任何致癌、诱变或危害人类生殖力的物质,提出玩具材料中的化学成分必须与欧盟关于危险品物质分类、包装和标签法规相一致的要求,同时还明确规定玩具产品应满足包括REACH指令在内的欧盟通用化学品法规要求。由于目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很难在国内采购到,为满足新指令的要求,我国玩具生产企业不得不向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口符合要求的更加卫生、健康、安全无毒和环保型原材料,进行绿色生产,使玩具出口企业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不断增加。

2. 玩具检测成本上升。中国玩具产品的质量安全一直倍受欧盟市场的极大关注,不断推出严格的检测标准。此次欧盟出台的新玩具安全指令在化学性能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玩具安全标准大幅提高,推出更加苛刻的检测标准,且检测项目更多,为此我玩具企业需引进更加精密的检测仪器设备,并承担高昂的认证费用,安全控制所需费用大幅度增加,这势必造成中国玩具出口企业检测成本的急剧上升,检测周期也延长。

3. 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为了符合欧盟出台的新玩具安全指令的要求,企业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从事与此指令相关的工作,不断搜集有关信息,学习研究法令法规,以便尽快满足《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的要求,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4. 产品设计成本增加。欧盟出台的新玩具安全指令对玩具外形要求有所提高,目的是防止儿童吞食玩具小部件引起窒息和放入口中的玩具引起噎塞。因此需要生产厂商更加关注玩具结构安全,包括对产品结构的设计和改进以及对材料强度的选择,碎裂试验的分析等,使玩具企业产品设计环节的成本也将增加。

《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的实施对企业最大的影响是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玩具业是一个利润率较低的行业,据推算《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实施会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5%~20%,无疑使玩具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二)制造商的责任风险加大

欧盟出台的新玩具安全指令对制造商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强调了玩具制造商在玩具投放市场时要进行玩具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安全要求文件,建立相关产品的技术档案,包括所用的化学品,以便监管当局及时进行产品追踪。此外,制造商应确保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对投放市场的玩具进行抽样和调查,如有必要,应保持申诉登记,对不合格的玩具进行召回,并通知经销商。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的此项规定提高了中国玩具出口欧盟的门槛,使中国玩具制造商的责任风险加大。

(三)玩具召回事件增加

在“欧盟非食品类商品快速预警系统”的2009年风险通报中,我国玩具产品被通报393项,占我国被通报产品的39.54%,主要问题是产品设计结构不符合国外标准、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产品材质存在安全隐患等。欧盟新指令实施后,可能会引发更加频繁的玩具召回事件。多年来欧美频繁的玩具召回事件都是严重影响我国玩具出口的一个“绊脚石”,而随着全新的《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的实施,玩具召回事件必将频繁发生,相伴而来的就是欧盟玩具相关零售网点对这些所谓问题玩具所采取的警告、退货、换货、返还货款等措施。无论是哪种措施,无疑都会使我国玩具出口企业受到不小的损失。如果玩具召回事件频繁发生,必然会严重阻碍我国对欧盟玩具出口份额的进一步扩大。

(四)技术壁垒示范效应显现

欧盟以修订法规法令的形式大幅提高玩具产品要求,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也全面实施。欧、美新规的出台引发东盟及其他成员国新一轮玩具质量和安全规范的效仿,马来西亚、加拿大、越南、巴西、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纷纷从本国利益出发出台了一系列技术法规和保护措施,提高了玩具准入门槛,限制玩具产品进口。尤其是美国可能于2011年8月14日开始实施新的铅含量标准,从目前的300PPM降到100PPM,限制更为严格。

三、应对《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的策略

第一,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目前儿童玩具更新换代提速,企业要有较强的研发实力才能跟得上玩具更新换代的步伐,因此玩具生产企业要与高校和玩具研究机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玩具产品的科技含量,向机械智能化、控制电动化、产品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另外企业还要在不断改进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在信息收集整理、生产环节监管以及相关法规标准制订等方面下工夫,提高科技水平,确保产品符合欧盟市场要求,尽早与国际玩具市场接轨,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第二,选择环保原材料,建立全过程检验监管体系。由于技术安全标准不断升级,已由原来单一的末端控制,转向生产周期的全程控制,因此应完善整个周期的监管。一方面玩具生产企业要加强物料控制,选择新型卫生、无毒、环保型原材料,严格按照欧盟新指令和中国新颁布的《国家玩具技术安全规范》组织生产,确保产品符合相应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产品安全控制体系,从生产环节到最终成品,建立原辅料台账、产品质量档案,完善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对于高风险原材料和产品实施首件备案制,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更好地保证产品安全。

第三,开发自主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是玩具生产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破国外壁垒的重要举措。为此玩具企业只有不断转型升级、提高自主设计能力、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强质量安全控制、积极参加并通过产品安全认证,努力创立自己的品牌,彻底改变定牌、贴牌加工出口的被动局面,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在国外市场树立良好的信誉,使“中国制造”立于不败之地,扩大出口份额。

第四,拓展新兴市场。欧盟一直是中国玩具出口的两大主要市场之一,但随着欧盟对玩具准入条件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中国玩具企业应适当转移出口阵地,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之上,积极扩大国际客源,开拓新兴的海外出口市场,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适时适度降低对欧美等传统市场的依赖程度,分散贸易风险,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突变的能力,以迎接更大的挑战。

第五,大力培养玩具专业人才。要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及适应国际市场变化需求,玩具企业应与高校合作培养玩具设计专业人才,为行业发展储备新生力量。同时要吸纳一些精通化工、材料、电子、声学、光学等方面知识的玩具设计人才,不断研发新产品,使企业在国际玩具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第六,加强检验监管工作力度,提高检测水平。首先,要加强培训交流,多形式、多渠道强化一线检验监管人员业务知识,切实提升其检验监管能力水平;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对《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欧盟REACH法规》等国外新法规标准的搜集、宣传和应用力度,深入研究国外技术法规和标准,及时将最新的信息传递到企业,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再次,各专业检测实验室要联合起来取长补短,面对不断变化的玩具安全检测方法、手段,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增强与国外第三方检测机构竞争的能力,提高实验室的权威性和国际地位,以应对国外日益严格的技术壁垒,更好地为玩具出口企业服务。

第七,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实施,使玩具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国家可以通过税费减免、优惠贷款等措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像大多数企业一样,玩具企业在升级改造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资金瓶颈问题,国家可以设立奖励政策,对玩具企业升级改造给予资金上的扶植,使企业获得充足资金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还要在劳动力培训、鼓励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在可能的条件下设立专门针对玩具行业的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为玩具企业扩大规模、拓展市场及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郭晓晶,秦雷.我国毛绒玩具出口面临的问题及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0,(8):46-48

[2]楼盼,张锐.出口玩具在欧美屡遭召回义乌相关企业应高度重视[N].浙中新报,2010-03-19.

安全生产最新要求篇(9)

(二)业务素质。业务素质是对安全生产工作者提出的基席要求。加入WT0后,安全生产工作者有必要针对性地抓好学习,更新知识,认真钻研安全生产工作管理业务,正确领会和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的政策、方法和手段,使自己能够具有较高的安全生产宣传表达能力和工作策略,不断提高执法意识和业务水平,自觉接受各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在职教育培训,使自己胜任本职工作。

(三)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对安全生产工作者提出的基础要求。只有具备宽广的知识面,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随着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发展,各种新材料、新科技、新方法、新能源等将被广泛应用,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抢险救援也将面临更多的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安全生产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文化知识。

(四)法制素质。法制素质是对安全生产工作者提出的必然要求。法制文明是安全生产工作发展的根本方向。安全生产工作者要按照WTO的原则和国际惯例,熟悉和掌握修订后的一切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减少和避免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不统一行为,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者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的执法意识,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执法观。

(五)科技素质。科技素质是对安全生产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加入WT0后,科技将在安全生产上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例如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等将是现代安全生产工作必备之科学方法和手段。要造就和培养大批懂法律、懂设计、会管理、通电脑、晓外语,特别是熟悉WT0规则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技能素质。技能素质是对安全生产工作者的外在要求。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者的技能训练,培养安全生产工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使安全生产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熟悉I安全生产基础业务理论,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稳步发展,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效率。

(七)管理素质。管理素质是安全生产工作者提出的关键要求。安全生产部门是一个执法机关,要依法完成职责必须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这就要求安全生产工作者必须要学会科学的管理方法,要克服执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切实解决执法不严,办事马虎的不良习性,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形成一种科学的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最新要求篇(10)

一、科学发展观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保障生命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命为本,把事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当注重质量和效益,应当建立在资源和环境能够承载的基础上。经济增长方式应当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搞好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五个统筹",必须解决重特大事故多发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安全生产应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指标考核体系。

实现和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第一要务"需要安全第一,需要不断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促进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对照科学发展观,综合安全生产状况,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市场准入门槛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使安全生产工作受到严重挑战。二是人力资源得不到应有的珍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安全管理混乱,特别是在市场需要旺盛的情况下,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盲目追求产量效益,忽视安全生产,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等“三非”现象和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问题、工矿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和交通运输企业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营的现象还比较多。三是企业和公共安全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企业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当生产经营情况发生波动或变化时,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跟不上。四是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监管对象和范围不断增加,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不能随时跟进,加之个别监管单位监管工作的缺失等因素,致使安全监管难度增大。五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技术装备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教育落实还不够,特别是一些高危行业从业者多为农民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造成违反操作规程或违反劳动纪律导致的事故多发。所有这些,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要在宏观管理、结构调整等方面采取措施之外,也有赖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进一步加强,有赖于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持续和不懈努力。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安全生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都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安全生产工作需要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组织职工群众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全社会关注安全;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在全社会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真正实现“依法治安”。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大安全监管监察力度,依法对肇事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厉处罚,提高对事故伤亡人员的经济赔偿,切实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利和劳动者的安全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关爱生命、关注安全”,是社会友爱的基本要求,用“诚信友爱”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道德防线。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人的活力可言。安全生产工作自身的活力,是人们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安全工作创新精神,也是社会活力的组成部分,同样应该得到调动和发挥。应该认识到,安全生产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事故往往造成人员的伤亡、家庭的不幸、单位的创伤、社会的震荡。事故多发必然会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国家政权形象。要实现社会安定,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我们要正确认识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的要求,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和坚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抓实、抓细、抓好、抓出成效。主要从“七个新”方面着手抓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即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上有新进展,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上有新举措,在依法行政和推动“两个负责制”的落实上有新突破,在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和重大危险源监控上有新机制,在夯实安全生产“双基”工作上有新成效,在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上有新提高,在提高安全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上有新作为。

上一篇: 装饰装修设计规范 下一篇: 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