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8 17:12:57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篇(1)

低碳经济是从气候变化这个方面提出来的,我国在1994年了《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白皮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首先提出了节能减排,然后是循环经济,最后才是最近热起来的低碳经济。

为什么是低碳经济呢?这涉及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方式是以矿产资源为基本原材料,经过规模化的生产加工方式,生产出工业化的产品。利用工业化产品的时候也有一个副产品,就是它对环境造成污染,引起气候变化,从而导致温室效应的。

现在,煤炭、石油、天然气这样一些能源在总的工业化结构里占到87%。工业化生产把地球地层中几亿年所囤积的碳加工生产转化成大气中的碳,对气候形成很大的影响,这种方式获取资源是不可持续的,在反思中我们才意识到要走可持续的低碳经济道路。

1998年,当时联合国的资源署在中国搞了一次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领导者培训班。这个培训班从政策的选择、能力建设、公众意识、行动四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进行了深入阐述,很好地吻合了今天我们提到低碳经济概念。

政策的选择,要求我们必须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能力建设,要求我们在人才的储备和技术准备上做足功夫;公众意识,体现普通民众的参与非常重要;行动,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一旦中国企业家自觉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他们的工业发展行为中,能够结合绿色的技术或者投资方向,我相信中国一定能走向低碳经济的方向。

我们现在的形势是非常紧迫,有几个数据可以说明。2007年我国排放二氧化碳达到54.3亿吨,居全球第二;2007年,我国每建一平方米的房屋要释放出0.8吨二氧化碳,每生产一度电要释放一公斤的二氧化碳,每燃烧一升汽油要释放出2.2公斤二氧化碳。从数据上就反映出我们国家的消费处于高碳消费的阶段,非常紧迫。

工业化以后,我们把整个产业方式、生活方式变化了。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经济?按照美国的灾害模拟,如果现在地球平均气温再上升两度的话,会出现南北极的冰川崩塌,海平面上升7米,纽约、东京、曼谷,包括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不会再存在了。温度再上升6度的话,人类就不会再存在了,只能生活在水里了。

另外,《京都协议》2012年将到期,2012年应该是一个分水岭,全世界,包括中国,在这个时点必然有一个选择。

中国政府领导现在已经开始正视到碳排放量的问题,每次与欧美国家元首会见,都把这个问题当作最大的问题来谈,包括前段时间与美国新总统奥巴马的会谈,三次谈及这个问题。前段开了国务院会议。专门提出要发展绿色经济,扩大内需,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生产、交通体系,这是国家要大力发展的信号。

无论是从全球气候极限点、还是全球发展格局、各国高层的认识和判断、还是从中国经济未来走向来分析,低碳经济都是必然要面对的。

现在中国为什么碳排放这么严重?就是制造业独大,这不光是为中国人提品,而且是在为全世界提品,在这个时候,也就变成了污染在中国,消费在国外,碳就集中在中国排放了,这个模式的转变就变得很迫切。如果非要这样,碳的排放就是背负的负担,而环境又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来消化。经济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如果是以内需为主,就以内需的结构来考虑,碳排放量肯定会下来。

低碳经济为什么现在能够提出来,而且我们能够接受?说明低碳经济现在已经有一些基础,一是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潮汐能这些方面我们已经有一些基础,核能的技术现在也应该是安全的模式,已经成熟,这些新的能源结构正在替代原来以火电为主的模式。

一是我们要进行自主的低碳技术开发。

二是作为低碳技术,是有益于全人类的,是带有公益性的。为了人类的利益,应该要求与发达国家建立一种技术的分享机制,既保护技术发明人的利益和知识产权,同时也让这些技术迅速得到普及,如果人类社会在这方面有一个共识,把低碳的技术大量普及,整个低碳经济的推进就会加速。

三是规则。低碳如果仅仅是一种观念,是少部分精英的行为或习惯作用是有限的。规则要考虑经济行为外部性,你在做你的经济行为时所产生的对其他人的损害,这要通过一定的规则计算出来。如果有一个机制,比如一个附加税的形式,在社会全面推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贡献给专门的基金,用于低碳技术的开发、引进、推广和碳吸收补偿,中国社会就在内部形成了一个准碳税,就可以加速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加速技术的提升和改进。

四是文化。布莱尔的中国低碳之行。布莱尔从英国前首相位置退下来后就致力于低碳经济的游说,而且影响到了很多人,包括中国的一些企业,这成了他的使命。如果低碳形成一种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交往方式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并对人类的未来产生长久的影响。文化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法国是消费文化,也就是浪费文化,你让它一下子转过来不行,不像日本,一开始就是短缺,是一个危机型的社会。中国是一个安逸性的社会,包括政府发展经济模式,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是长期形成的。

我们现在是世界工厂,耗费我们的资源,也部分地利用世界的资源,生产的东西拿到国外销售,但环境污染受损害最大还是我们生产国。资源分可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可耗竭性资源又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从理论说,应尽量多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恒定性的资源,尽量减少或避免利用枯竭性的资源。

实现这一原则的核心在于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利益机制,有了这样一个机制,各国经济发展才可能有一个自我约束。

美国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目前是独领,在大量进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一定要引领世界的新的经济浪潮。在交通领域,美国现在在做氢动力技术的研发,日本确定了电动力汽车的世界标准,中国也要做这个准备,否则将来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成本就将会越来越高。

我们现在提的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提法已经很多了,但我们需要抓住一个关键点,这就是机制。

现在低碳经济在中国对多数人来讲仍然是一个扫盲的过程。低碳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代表人类发展的方向,考虑到了环境,资源,是唯一可行的持续发展模式。

从未来发展看,对环境问题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特定的机制。基本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节能减排的一些指标化的要求。二是对污染物排放的碳排放交易机制,这个机制目前正在完善过程中。交易机制最大的好处是通过合理的付费和购买排放指标,用经济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产业发展本应承担一定的成本,这个机制一旦形成,对目前中国还在发展中的产业来讲都会找到一个合理的生存点。三是政府补贴。利用财政的力量、公众资金的力量来引导发展方向。

要让低碳经济在我们国内真正的生根发芽,需要结合我们的实际,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协调起来。这就需要考虑建立低碳实验区,在此基础上把低碳真正地深入到中国实际中。

现在欧盟已经有限额的贸易体系了,我们现在才开始考虑筹建体系。英国是中介机构在世界上领先,德国已经把全部的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彻底准备好了.日本则是建一个二氧化碳排放量文易的制度。从这些角度看.无忙从哪方面讲我们都相当落后了。我们现在无论准备好还是没有准备好,这场仗必须打,我们要更多地了解游戏规则,抓住机会,更多地参与。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篇(2)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提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口号,要求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和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相呼应,林业经济的发展应该调整相应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在近些年来提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无论是何种经济的发展,都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目标,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自然环境为根本出发点,从而更好的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相互适应。

(二)有利于林业经济自身的发展

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单方面的,不仅仅可以为我国的自然环境保护带来更好的发展空间,更主要的也可以为自身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同时,也可以为自身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自然资源,细水长流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持续不断的为经济发展带来效益。

二、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一)林业经济结构较为单一

当下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还相当的不成熟,大多数地区的林业经济发展还处于粗放的发展状态。另外企业的发展规模都相对较小,缺乏技术含量,在进行林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总是会造成许多的原材料浪费和资源浪费,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种粗放型、低水平以及技术含量较低的结构形式和生产模式只会严重的阻碍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二)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直线下降

由于林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乱砍滥伐对自然造成的影响,导致了我国的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都呈现出直线下滑的趋势。而且,我国绝大多数植树造林的树种也相对单一,树种的死亡率相当高。再加上树种的产期较低、效益低下,进而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不断匮乏,最终必然也会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

(三)缺乏相应的林业体制改革

缺乏相应的林业体制改革是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故而,在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就会出现许多政企不分、职责不分明以及林业经济发展受阻的现象产生。林业体制的完善可以更好的对林业经济发展起到监督和保障的作用,而这种体制的缺乏势必造成林业经济发展得不到合理的保障。

三、我国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科学配置人才,促进林业经济高速发展

林业经济要想更加集约型的发展一改以往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生产方式,首先就要对这一行业进行严格的规范,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科学的配置。这就要求广大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实现科学的人才配置,建立起一个专业的个人人才平台,为林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可能。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进行对整体行业的规划。2.企业也应该不断的对人才进行升华培养,包括对其创新意识、资源意识的培养。3.大量储备高水平、高学历、专业能力高的人才队伍。确保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创新,多层次、多形式的进行林业发展创新。为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多的空间和可能。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规范条例

我国林业发展之所以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产生很多破坏自然资源的现象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做为保障以此规范林业企业的发展行为。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法律制度和法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经济更好的发展,林业主管部门应该努力的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林业发展当中制定的相关制度和条例,确立环境优先的原则。当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本着环境生态优先的原则,充分的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优化林业经济产业结构

由于林业经济产业结构还不完善,因此一定要不断的对此进行优化,从而形成相对完善的经济产业结构。针对传统的林业经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变,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的市场对策。同时要加大引进各种先进生产技术,尽可能的缩短生产周期,引进新的原材料和树种,确保树种数量的提升和质量的改进。最后还应该加大改革的步伐,引进和创新新的产品,努力发展服务性项目和产业。

(四)建立林业经济生态评价体系

建立林业经济生态评价体系实际上就是权衡林业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表现,也就是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重要展现。建立起来的林业经济生态评价体系,应该是客观、科学的,并且人们现在已经逐步的认识到林业经济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效益。所以在发展林业经济的时候,应该找到一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切合点,使得林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

(五)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对于林业相关企业,应该不断的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可持续发展是和科学发展观相继提出来的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近些年来我国各个产业发展的首要要求和根本依据。企业应该不断地进行这种思想的学习和普及,从根本上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在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都可以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将生态环境保护提上日程。当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有所取舍,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结语

要想更好的将林业发展起来,首先应该改变林业经济发展粗放型的现状,将其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化。同时还应该将其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才可以确保林业经济不断发展,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获取相应的社会利益。当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本着环境优先的原则,将社会利益和环境保护置于首位。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篇(3)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由于人们的乱砍乱伐,林业资源的不科学利用,导致林业资源愈来愈稀缺,同时也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对我国的社会的稳定造成极大的威胁。森林作为地球的天然肺部清洗器,具有多种生态效益譬如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等。正是因为如此,如果把林业的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就可以实现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从国家提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后,我国的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初现成效,林业资源的乱砍乱伐现象也得到进一步的杜绝,但是也可以看出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任重道远,而其对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研究也具有深远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一、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些研究数据表明,我国人均占有森林的面积仅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而人均森林蓄积量更是只有可怜的七分之一。而且随着乱砍乱伐现象的加重,,我国林业资源正在出现一种下滑的趋势状态,而且林业资源质量也开始走滑坡路。虽然我国也有很多人工林的栽培,但是由于抵抗力性差,病虫灾害比较严重,使得我国森林资源库呈现总体不足的现象,经济效益很差。森林资源作为林业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这种萎靡的现状严重的限制了我国的林业经济的发展道路[1]。

二、林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森林资源的不断下降。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的主要情况就是,森林资源遭到极大破坏,人们乱砍乱伐现象比较严重,经过人工培养的人工树林,产周期比较低而且经济效益低下,在一定程度阻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二)林业体制改革的落后性。林业体制改革发展道路比较缓慢,从一定方面上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由于林业经济大都出现类似于林业资源的地产权力和经营权利的复杂融合,企业不能完全的进行自主经营,另外政府并没有给林业企业充分的支持,让林业经济相对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地位,限制了林业的创新能力。

(三)林业的经济结构比较单一。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还是不健全的,而且相对来说,林业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技术含量较低,结构形式比较不合理,这些因素很大的影响了我国的林业经济的发展[2]。

三、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建立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制度。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虽然我国森林总有量比较大,但是平均下来,人均森林占有量很少。而且我国主要是丘陵多山为主的地形,不利于耕作,同时,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等等一系列的不利原因,迫使需要建立一种非常科学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制度,来促进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再这其中需要来自政府的支持,技术的支持,资金的支持等方面的辅助。

(二)提升林业的科技含量。这就是要摒弃过去那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真正的用科技来带动林业的发展,提升林业的科技含量,加大对林业生态系统的探索,做好林业生态系统的测定和树木结构分析调整,利用科学技术提高树苗的优良率,加强对林业技术实际应用的研究,使林业的制造和加工技术得到进一步改善,真正地提高林业产品的价值。

(三)加快林业经济制度的改革。既要做到能够体现林业特征的经济体制,又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这需要政府机关林业部门,建立一套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制度,按照社会利益化的原则,对林业企业组织进行科学的安排,改革和完善森林资源的产权体制,确定林业产权的关系,逐渐推行森林资源的市场化使用,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构建一种新型的林业发展的产业群体。

(四)完善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目前我国关于林业方面的法律制度有很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等等相关法律,但是它们只是对于林业资源被破坏之后的一些处罚性方法,考虑到人类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所以,林业部门必须要加大林业的执法力度,对于森林的采伐量进行限制,加大对林地的管理力度,对于乱砍乱伐和随意占地的现象进行严厉打击,要依法做到保护林业资源的完整性,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

(五)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优化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林业大概分为三个产业机构,首先是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加强对周期短的工业原料的支持,促使他们不断发展的第一产业;其次就是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创新林业产品的更新期,有低成本原料像深加工林业产品方向发展的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开发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开拓林业产品的新用途,提高林业产品的附加值,优化林业产品的结构,带动林业产品的经济效益。

(六)构建完善的人才平台,带动林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才作为当今各行各业争相竞争对手的资源,在林业经济中也显得非常突出。在加快林业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应该要注意林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对林业人才的相关法律教育进行培训,提高林业人才的创新意识,做好林业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从而建立一个创新性的,有活力的林业人才团队。

(七)建立市场准入机制,使有限资源最大化利用。制定出林业行业的规划方案,引领市场有秩序化发展;安装林业预警信息系统,避免市场风险;利用相关手段,加大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打造和扶持一批优秀企业,带动林业行业的发展;提高林业行业的产业协会知名度,以期来控制林业行业的自律性。

四、结语

要想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虽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困难,但是只要做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实现在林业发展道路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的相融合,相共存,相作用,认真注重二者的相互关系,在林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切机遇和挑战,要处理好人于自然的关系,实现林业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篇(4)

从2013年来看,要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方面为重点,进一步理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关系,稳定居民收入预期,优化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消费能力和意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需求,增强经济的内生活力与动力。

不断扩大内需是增强经济内生活力与动力的关键,而对促消费和增加投资都有巨大作用的城镇化,应当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点。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50%左右,距离城镇化完成阶段仍有20多个百分点的差距,城镇化发展空间依然巨大。在2013年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城镇化都将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发挥这一最大潜力的作用时,要避免简单化、粗放式、高耗能、低质量的城镇化倾向,要通过合理规划和积极引导,将城镇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合理把握城镇化的节奏,既要使城镇化进程不影响农业稳定生产大局,又要保证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及时跟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的支持作用。

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现在我们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达到美国的48.5%,人均GDP超过5400多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从先行经济体的实践看,这一时期经济增速既有趋势性回落的要求,也面临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这给宏观调控能力带来了更大的挑战。2012年,针对形势变化,党中央国务院把稳增长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了宏观调控政策的预调微调力度,取得了较好效果。在2013年,要充分利用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储备和空间充足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并及时适度予以调整,实现财政货币政策的合理分工和更好配合。一方面,要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发挥其在结构和利益调整方面的典型优势,更好地调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个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大对小微企业、低收入群体的财政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通过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加大实体经济系统的资金供应,切实降低各类微观主体的资金成本,进一步理顺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效、更有利、更充分的金融支持。

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实质上反映了数量与质量、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在经济调整时期,更易导致为追求增长速度而有意放慢结构调整的步伐。这种与有质量、有效益发展目标相背离、只是单纯将问题延后的做法,在实践中应坚决予以规避。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为实现“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的目标,同时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应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和步伐。具体来说:一是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和三高一资行业发展的产业指导;二是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经济效益显着、符合产业政策发展的行业和重大项目给予支持,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三农”产业等的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和提高实体企业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培育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创新驱动模式;三是进一步强化能源资源消费总量控制,形成对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和单纯追求GDP目标的硬性约束,并着力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实现能源资源利用的集约化、减量化。

展望2013年,虽然经济运行的挑战犹存、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条件依然良好,物质基础和综合优势依然明显。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篇(5)

从2013年来看,要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方面为重点,进一步理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关系,稳定居民收入预期,优化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消费能力和意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需求,增强经济的内生活力与动力。

不断扩大内需是增强经济内生活力与动力的关键,而对促消费和增加投资都有巨大作用的城镇化,应当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点。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50%左右,距离城镇化完成阶段仍有20多个百分点的差距,城镇化发展空间依然巨大。在2013年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城镇化都将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发挥这一最大潜力的作用时,要避免简单化、粗放式、高耗能、低质量的城镇化倾向,要通过合理规划和积极引导,将城镇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合理把握城镇化的节奏,既要使城镇化进程不影响农业稳定生产大局,又要保证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及时跟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的支持作用。

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现在我们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达到美国的48.5%,人均GDP超过5400多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从先行经济体的实践看,这一时期经济增速既有趋势性回落的要求,也面临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这给宏观调控能力带来了更大的挑战。2012年,针对形势变化,党中央国务院把稳增长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了宏观调控政策的预调微调力度,取得了较好效果。在2013年,要充分利用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储备和空间充足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并及时适度予以调整,实现财政货币政策的合理分工和更好配合。一方面,要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发挥其在结构和利益调整方面的典型优势,更好地调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个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大对小微企业、低收入群体的财政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通过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加大实体经济系统的资金供应,切实降低各类微观主体的资金成本,进一步理顺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效、更有利、更充分的金融支持。

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实质上反映了数量与质量、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在经济调整时期,更易导致为追求增长速度而有意放慢结构调整的步伐。这种与有质量、有效益发展目标相背离、只是单纯将问题延后的做法,在实践中应坚决予以规避。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为实现“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的目标,同时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应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和步伐。具体来说:一是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和三高一资行业发展的产业指导;二是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经济效益显著、符合产业政策发展的行业和重大项目给予支持,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三农”产业等的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和提高实体企业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培育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创新驱动模式;三是进一步强化能源资源消费总量控制,形成对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和单纯追求GDP目标的硬性约束,并着力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实现能源资源利用的集约化、减量化。

展望2013年,虽然经济运行的挑战犹存、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条件依然良好,物质基础和综合优势依然明显。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完全可能的。(本文作者:申世军 单位: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篇(6)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155-02

收稿日期:2009-12-07

作者简介:孟怀宇(1975-),男,辽宁沈阳人,会计师,从事会计理论研究;郑玉军(1971-),男(满族),辽宁阜新人,高级会计师,从事财务与税收理论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中国通过循序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曾经被旧体制严重束缚的生产力迅速发展。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使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国外资金与先进技术,为发展中国国民经济服务。持续有序的对内改革和日益深入扩大的对外开放,使得中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的高速增长,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看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以资源的高消耗和生态环境遭破坏为代价的。多年来,尽管党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和环境保护,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恢复生态,治理环境,取得了巨大成绩,局部地区的生态和环境呈现出了逐步恢复和改善的态势。但是,由于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和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中国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与资源的浪费已日趋严重。

党的十六大指出,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从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未来16年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特征来看,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内涵,使之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向良好的方向转变,按照目前的环境污染排放强度和生态恶化的走势,我们只能完成一定的增长目标,而不可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甚至会面临资源枯竭、生活质量下降的严重后果。因此,按照十六大报告精神,使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推进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目标,是中国各级政府和全体人民的重要任务。

二、循环经济的起源及技术经济特征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一样,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污染物产生后如何处理以减少其危害,即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20世纪80年代,人们注意到应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但对于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理这个根本性问题,是否应该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大多数国家仍然缺少思想上的洞见和政策上的举措。到了20世纪90年代,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污染控制才逐步成为发达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渐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技术经济特征包括:(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污染排放减量化的前提。(2)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地在生产企业内进行处理,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3)对生产和生活使用过的废旧产品进行全面回收,可以重复利用的废弃物通过技术处理进行无限次的循环利用。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初次资源的开采,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造成污染的废气物的排放。(4)对生产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扩大生态环保和资源再生产业的规模,扩大就业。

三、国外发展循环经济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世界上最高生产效率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将越来越成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参照。美国是循环经济的先行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美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循环经济涉及许多行业,如造纸业、炼铁业、塑料、橡胶业、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等。在循环经济中,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发挥着重要作用。欧洲向循环经济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在德国循环经济已成为企业以及普通民众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垃圾处理和再利用是德国循环经济的核心。日本的循环经济也十分迅速。1997年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协会提出的“循环型经济构想”,到2010年发展循环经济将使日本新的环保产业创造近37万亿日元产值,提供1 400万个就业机会。

归纳起来,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给我们的启示:(1)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各种新技术作为支持,更需要法律规章的保障。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系统出台循环经济法律,用法律形式约束政府、企业和国民必须履行循环型社会的义务,对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循环型社会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2)如果说政府立法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条件,那么,强调企业在废弃物产生方面的源头作用,明确废弃物的处理的企业责任制,对促进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发达国家企业已经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风气。(3)实施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与企业的自律,更需要提高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运用各种手段与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社会宣传,以提高国民对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或低排放社会的意识。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政策思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兴工业化道路。综合前面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根本出路之一。而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1.必须彻底转变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政策目标。这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转变观念,不应以GDP论英雄。在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时,把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作为首要宗旨。从国家全局角度看,有必要研究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作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各地区要在普遍开展循环经济区域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

2.加强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制建设。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尽快进行循环经济立法,要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各级政府、企业、消费者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鉴于国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生态环境意识比较薄弱,一些地方政府迫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忽视环境保护,甚至对环境污染企业提供保护的现状,应大力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制度创新,对目前的环境保护机构进行调整,创造法律、行政法规和市场相结合的新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以提高其权威性。

3.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强大的科学技术作后盾。要大力发展废旧物资的回收与处理适用技术,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少污染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要求高新技术向污染处理和资源再生产扩散。这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和强大需求,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4.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方面,要通过政策调整,使得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有利可图,使企业和个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污染者治理、收益者补偿机制。例如,对一些亏损或微利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产业,污染物无害化处理产业,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政策,使其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在增加环境保护税的同时,可以对于企业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允许税收抵扣。其最终要求是使利用废旧资源的经济效益高于利用有限的初次资源的经济效益。

总之,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社会进步的产物,经过发达国家的实践,如今已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潮流。只有走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齐建国.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J].中国经济学家论坛,2003:,(12).

[2]厉以宁,章铮.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Setting Cycled Economy, Realizing Sustained Development

MENG Huai-yu1,ZHENG Yu-jun2

(1.Water Supply Bureau of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003, China;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篇(7)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加快发展,在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畜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我国畜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管理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

(一)建设现代畜牧业有利于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现代畜牧业建设的进程和水平。畜禽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是现代化畜牧业的重要特征。现代畜牧业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发展,以发展高效、生态、品牌畜牧业为目标,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建设现代畜牧业,要通过改善生产环节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规范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使用,扩大优质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畜产品,提高畜禽的生产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为我国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供了可能。建设现代畜牧业,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根本措施,通过建立优势产区,以畜牧企业为龙头,以培植世界知名品牌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畜牧业,不断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畜牧业与消费者健康畜牧业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深远,可以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从积极影响来看,畜牧产品消费大大有助于人们的健康。从不利影响来看,主要是畜牧业生产中的公共卫生问题,如药物残留的影响(瘦肉精、抗生素等),动物疫病的影响(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牧产品的安全性如何,饲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发展现代畜牧业,就是通过舍饲化、集约化和企业化,一方面更好地促进生产发展,提供出更多的畜产品,另一方面更好地控制药物科学合理使用,更好地防控禽流感等各种动物疫病,从而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三)建设现代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畜牧业,是新阶段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已达600多元,占到现金总收入的30%,在一些畜牧业主产省超过了50%,四川省已超过60%。建设现代畜牧业,可以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水平,不断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大力发展畜牧业,不仅有效转化粮食和其他副产品,而且带动饲料工业、畜产品加工业、兽药、食品、制革、毛纺、畜牧机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目前,我国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达1亿多人。2005年与我国畜牧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饲料工业、畜产品加工、兽药等产业的产值超过了8000亿元。2005年饲料工业的产量达到1,07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八分之一,居世界第二位,产值为2742亿元。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成为繁荣经济的重要途径。

二、不断提高发展现代畜牧业管理水平,实现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目标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要求,积极发展畜牧生态养殖和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一要突出抓好优质高产人工牧草、饲料作物生产基地建设和农副秸秆加工利用,不断提高牧草的利用效益。二要着力搞好天然草地恢复与建设,充分发挥草地生态屏障功能,推动畜牧业稳定发展。同时,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要充分利用冬闲地突出抓好多年生牧草和一年生牧草及粮草轮作的种植。加强草原防火、鼠虫害防治、对草原灾害、草原纠纷和草原违法处理率达100%;及时监测、及时治理、减少损失,提高草地生态建设服务能力。三要着力推行畜禽清洁生产,狠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要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目标,运用生态养殖新理念、新工艺,积极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无害化处理及利用等生态养殖技术,大力推行猪沼果等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以畜牧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态体系,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互促进和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关键。产业化是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畜牧产业化经营一头连着国内外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使生产、收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一系列过程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可有效地将分散的个体生产与市场联结起来,既可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又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加工增值的自我良性循环,解决畜牧业效益低的问题。

(三)坚持科学管理这个理念,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技兴牧的第一要务,加快畜牧业科技体制和兽医体制改革,着力提升畜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畜牧兽医人才资源配置,加大对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人员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加快现代畜牧科技知识的更新和普及,全面提高畜牧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懂管理、善经营的畜牧企业家,带领和帮助农牧民发展畜牧生产。深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行动,增强农民应用科技、掌握职业技能的能力,让传统农民转化成现代农民和现代农业企业家,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高效、低耗的现代化畜牧业,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科技进步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支撑?。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保护环境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根本?在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从而达到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的目的。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篇(8)

二、CP审计总体思路

CP审计的对象是企业,其目的在于:①找出企业当中不符合清洁生产的地方和做法;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实现清洁生产。通过CP审计,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工序产生的污染进行定量检测,找出高物耗、高污染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的提出对策、制定方案,解决实际问题。

从上述CP审计的目的出发,CP审计的总体思路可以这样:l、找出污染源;通过现场调查和其他方式找出废弃物产生的部位,并确定其产生数量。在这里,废弃物指各种废物和排放物;2、从原因上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①原材料及能源;分析企业所用的原材料是否有毒性或难降解性,其产出的产品对环境的危害是否与此有关。企业应尽量选用对环境无害的原材料。能源是企业动力的基础,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大气造成污染,因此,企业应尽量选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空气的污染。②技术工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工艺水平对生产过程产生废弃物的状况有重大影响,因此,企业要努力提高 科学 技术水平,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③设备;作为技术工艺的具体体现,设备的实用性及其维护、保养情况均会影响到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④过程控制;过程控制会影响到企业产品的一次合格率水平,因而,会间接地对废弃物的产生量产生影响。⑤产品;应从产品性能、种类、结构、入手找出可能的原因,有时产品的包装也会对废弃物的产生量产生影响。⑥管理水平;任何管理上的缺陷都是产生废弃物的重要原因。⑦职工素质;因为职工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企业运作质量和生产过程控制水平,因而也可能是原因之一。⑧废弃物本身;它所具有的特性和所出状态关系到其是否可现场再利用和回用,即决定了是否为真正的废弃物。3、找出和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实际人员应针对每一个废弃物产生的原因,设计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有时方案可能不止一个,通过实施这些方案来减少甚至消除废弃物的产生,从而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

三、具体的审计工作程序

根据CP审计的总体思路,其审计过程可分为:①审计计划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首先要取得领导的支持,组建审计小组,进行现状调研,然后编制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重点、范围等工作。②实施审计阶段。根据计划阶段所确定的范围、重点、步骤进行现场考察,评价产污状况,找出并 分析 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③审计完成阶段。也是确定方案和实施清洁生产方案阶段。这中间包括进行方案实施,并汇总、分析和评价各种可行方案实施后的结果,根据 企业 的具体实际情况,最后确定清洁生产方案。同时,要对方案的可行性作出分析和评价,比如从技术角度,从环境的角度,从 经济 角度作出评价。最后,综合所得出的各种结论或评价,形成适当的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四、CP审计的特征

从CP审计的总体思路及具体的工作程序看,它具有以下特点:l、目的鲜明。CP审计强调节能、降耗、减污,这与 现代 企业全面管理目标相一致。2、系统性强。CP审计涉及到从原料投入到产品改进,从技术革新到加强管理等各个方面,并设计了一套发现 问题 、找出原因、解决问题的系统 方法 。3.突出预防性。注重从源头消除污染,达到预防污染的目的。4.强调持续性。CP审计十分重视可持续问题,因而从制度、组织、计划各方面给予了持续改进的保证。5、注重可操作性。CP审计的每一步骤均能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工作程序上不放过任何一个清洁生产的机会,在方案实施上以企业的现实条件为依据,因此可操作性很强。

五、CP审计在我国运用的现实思考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篇(9)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00502

1 什么是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来的,用来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工农城乡之间的对立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分化。“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是传统部门,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剩余劳动力比较多,报酬极低;二是现代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人数较少,工资较高。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2 二元经济结构的危害

2.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由于国家长期在资源配置上的倾斜政策,农村投资比重小,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一直保持着家庭式的、自给自足的发展状况,农业协作程度低、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下,从而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我国宏观经济内需不足

长期“亲城市,远农村”的政策已经严重影响了我过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无论从我国当前经济状况还是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扩大内需都非常必要。目前我国农村还不是能支撑工业发展的现实市场,我国农村居民现在仅能满足温饱,收入特别是货币收入过低,难以消化过剩的工业产品,农村消费配置设施落后也限制了农民对于工业品的现实需求。农村市场目前还只是潜在的巨大市场,而没有成为现实的巨大市场,农村市场目前状况无法支撑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没有完善的城乡市场交换,城市工业发展就越来越脱离农村,宏观经济内需不足将导致我国经济无法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城乡分隔政策导致的不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虽然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城市居民的福利,但损害了农村居民的利益,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分隔导致城乡劳动力市场分隔,以城市局部利益为出发点的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使城市职工享有与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的高工资,高福利,尤其是某些国家垄断行业的工资福利则更高,这抬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削弱了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使得有些沿海企业过早出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竞争力下降,吸纳大部分城市居民就业的国有企业竞争不过民营企业,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

2.4 城乡二元经济不利于社会稳定

农民收入低下,来自农业的生产剩余减少,促使农民选择小规模的经营方式,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运做,也无法引进新技术、改良新品种、开拓新市场,这种恶性循环的农业投入方式使得我国农业非常脆弱。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则采取大规模,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单位成本低。入世以来,我国逐渐开放国内市场,这将对我国农业造成巨大冲击。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多年来,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我国最困难的群体在农村,最多的隐患在农村,城乡差距的悬殊已成为产生诸多社会矛盾的根源,影响了社会稳定,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定团结。

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原因

3.1 国家政策造成了二元经济结构

建国以后,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而优先发展工业。一方面,政府通过计划或行政手段,来保证这一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服务与赶超型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集中在如何稳定,大量的获得农村剩余及将农村剩余集中有效地投入到工业部门。在这个过程中,农村资源被大量以“剪刀差”的形式抽取到城市,以支撑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因为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就受到不平等待遇。当时中国资本资金缺乏,外汇储备匮乏,资金动员能力也非常低下。为了确保原始积累而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府部门人为地实行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汲取工业化所需的原始资金积累。另一方面,为了尽量降低城市化的成本,实现低消费,政府又把农民固化在农业上。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将城乡人口,经济与社会生活,人为的分割为两个相互隔离的部分。形成人为的城乡封闭的制度壁垒,城乡之间人口不能自由流动,两部分居民两种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待遇,广大农村被割裂在工业化进程之外,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市与农村发展严重分化。直到今天,这种围绕“行政主导型二元经济结构”设立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市场力量形成新的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收入水平低部分原因是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当城镇居民的收入提高后,人们倾向于把增加的收入中的一个较小部分用于购买农产品,而把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其他商品。因此人均收入提高所产生的需求刺激,在农业中比在其他产业中小。于是在需求方面就导致了农村收入水平增长远低于城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资本拥有量提高,比较优势逐渐转向其他产业。相比而言,大量的现代工业部门集中在城镇,工业部门的行业利润率长期高于农业部门,所以城镇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城镇居民的收入提高也较快。加之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国的经济运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不断加强,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动由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动逐步向市场导向过渡。这个阶段,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城市消费的大部分项目的支出,如住房,汽车,电器,旅游以及其他一些服务业的消费项目与农村或农民没有太大关系,而使城市居民的收入很难回流到农村。即使是原来许多由农村或农民提供的食品,现在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国际市场的进口,城镇人口日常生活的大部分依赖于城市而不是农村。这时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系出现了一种新形式的断裂,形成了“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经济结构”。

行政和市场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使我国经济形成了恶性循环发展体系,使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目前尽管户籍制度的改革在不断向前推进,但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一种恶性的自加强循环体系,使得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持续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即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又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发展滞后又束缚着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使得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反过来加剧了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

4 转变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4.1 加快城市化进程,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城市化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人口城市化,即农民工进入城市建设城市;二是农民生活方式城镇化,按照城市化的体制来建设农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另一方面,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可以提高农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促进消费增长。加快城市化进程首先需要破除行政壁垒,制定吸引农民工进城的政策。其次应破除经济壁垒,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最后,还应制定合理可行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大中型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

4.2 协调工业化战略,促进农业现代化

建国初期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制造业部门且被确定为国民经济的优先增长部门。制造业部门特别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部门成为工业化的基本内容,而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没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协调工业化战略是针对片面工业化战略的弊端提出的。协调工业化在以工业为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的同时,兼顾到了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做到以工促农、工农共同发展,着力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协调工业化战略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够适应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农村资源的整合和适度的规模化生产也有利于发展现代化的农业。

4.3 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城乡发展规划、城乡资源配置、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城乡社会事业各个方面做到统筹发展。加大财政对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对农村发展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科教、文化、卫生方面的投资,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

总之,只有农村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能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也才能促进整个经济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形成一盘活水。所以,只有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二元经济结构才能真正得到改变,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雷晓宁.我国城乡差距的质变及政策含义[J].重庆:改革,2005,(04).

[3]王郁昭.农民充分就业是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N].中国经济时报,2005930.

[4]任保平.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6).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篇(10)

西部地区矿物资源丰富,据对全国省际人均矿物资源禀赋条件的调查,条件最好的省份是山西和内蒙古;其次为四川、辽宁、新疆、青海;再次是宁夏和云南。显然,西部地区都是一个聚宝盆。然而尽管资源丰富,但由于多种原因,西北地区经济却相对落后,结果长期以来,资源优势不仅未成为拉动经济的火车头,反而沦为了资源的主要输出地,致使其产业结构畸形,能源、石化、有色冶金、建材、电力等重工业比重过大,相应的污染情况也极为严重。如甘肃作为一个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省份,其石化、有色冶金、建材、电力等支柱产业也成为了最主要污染物排放行业,对环境构成了极大压力。再如青海省的西北部,随着柴达木盆地工矿区的迅速发展,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排放到大气中。2000年青海废气排放量高达607.37亿m3,而净化率只有0.47%,严重损害了大气环境,东部的“硅铁走廊”已成为“黑色走廊”。可见西部地区畸重的产业结构,对其环境产生了极大污染,在此种产业结构短期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在发展循环经济时,要注重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

比如西北5省区占全国面积的39%左右,在这广袤的大地上,自然条件多样而又严酷,生态系统复杂而又脆弱。目前,受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双重影响,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生态化发展赖以持续的生态屏障和生态系统已相当脆弱。西北地区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严重缺水,年均降水量在550mm以下,少的不到100mm,如,敦煌只有29.5mm,吐鲁番几乎无雨,内陆河流域水面蒸发普遍偏高,塔里木、柴塔木、河西走廊等地平均在1800mm以上,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气候干旱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不少河流干涸断流,生态环境质量变差。水土流失也是威胁西北发展最大的生态灾害,特别在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的坡耕地,每年每公顷流失水量300-600m3,流失土壤5-10吨,从而造成了土壤日益瘠薄。西北土地沙漠化问题也非常严重,陕甘宁各省(区)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到本省土地面积的67%、43%和70%;在新疆、青海等省(区)土地荒漠化年扩展速度高达4%以上,已有1/3面积的草原退化。西北地区面临的干旱、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原过牧等问题,使得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进而产生“生态贫困一经济落后一环境退化”的PPE恶性循环怪圈。为了打破这种怪圈,也需要从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方面寻求突破口。

西部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我国水源发祥之地和大气生成之所。青海素有“江河源头”、“中华水塔’’之称,黄河、长江、澜沧江出自青海的水量分别为225.3亿m3、176.2亿m3、108.4亿m3,占各自流域的49.2%、25%和15%。青海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国很多地区的水量和水质。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和青藏高原东缘以东地区,是我国的东部季风气候区,如果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就会直接影响中部和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近年来,北方频繁出现的大范围沙尘暴,其原因就是西部地区的荒漠化所致。显然,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生态源”,具有特殊生态功能、对全国生态安全有着重要影响,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全国生态环境,在发展循环经济时,我们切不能忽视这点。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和均衡,增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绝不能以破坏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为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国西部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困境

由于种种的原因,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中东部,而且西部发展基本都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地区资源,西部地区发展过去走的是一条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工业化道路。这种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剧了粗放型经济发展与有限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和自然资源严重短缺,出现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趋势。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实现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是这种现状也给发展循环经济也造成了很多的困境。

思想观念落后的限制雨果说过:当观念成熟时,武力都挡不住。由此说明观念的重要性,同样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也不例外。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和经济原因,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特别是政府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政府的传统政绩观念也还未改变。长期以来,我们的地方政府官员政治上追求晋升,经济上追求GDP,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意识淡薄,落后地区政府出于赶超需要,更是不余遗力寻求经济的高增长,导致资源、环境的破坏。而且政府观念不转变,企业、公众的观念也很难转变。实际上,政府的cDP拜物教是通过企业实现的,如果政府未能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观念,那么作为逐利而为的企业,作为追求享乐的消费者,就更不会考虑环境的价值了,而公众环保观念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意识不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其管理体制就有别于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管理模式,它需要政府诸多管理部门通力合作与协调。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改变以前管理方式,增强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意识。目前,从管理体制上看,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缺乏符合自然、经济规律及纵向和横向协调的生态建设科学规划,缺乏既能体现政府行为又能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政策措施,缺乏生态环境建设相关部门间的协调,缺乏统一的决策和管理体系,以至于各自为政,导致责任分工都不明确,形不成治理综合效益,最终太大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推进,也不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我国西部可持续发展。

法律制度保障不够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皆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同样。立法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证,世界上循环经济发展领先的

国家,如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皆是通过立法来强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的。通过立法把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在法制的轨道上,保障其健康发展。尽管我国已颁布了《循环经济法》,但是此法原则性很强,还要求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加以贯彻。西部地区各地在发展循环经济的立法及法制建设方面尚属于起步阶段,虽然已有一些关于工业生态建设、污染排放限制、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规定,但都因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配套实施,具体效果并不明显。

面临的技术和资金的困境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无论是生态环境保护,还是发展循环经济都是如此。从需求看,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所急需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先进适用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西北地区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单纯依靠地方经济自身的积累,投入势必有限,如何解决资金短缺难题,始终是困扰着西部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大问题。

西部地区要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以上存在的困境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发展循环经济,实际就是在走用生态文明(绿色)、信息化引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发展道路。需要指出:科学发展观不单是世界观认识论还是可以转化为一系列广泛运用的方法体系。例如,我们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就要靠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有实际效果的节能减排,这就需要依靠企业信息化、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网络化来带动,否则,就无法实现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微观操作原则以及中观之产业生态链和区域生态园的构建。再如,发展循环经济还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本运动规律,否则,在当代,循环经济无法生存与成长。

我们现在所说的循环经济(cyc,lieexonmomy),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是基于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运动的经济形态,其基本内容是在资源开发与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中,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达到保护环境,降低资源耗费的目的。这种经济形态把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融为一体,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资源利用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

增强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观念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不是一个自然生成经济模式,而是在政府加强规范和引导下发展起来的。从发达国家经验看,虽然发展循环经济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不同,模式也不同,但在政府主导循环经济发展却是相同的。因此,地方政府能否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非常重要要。西部地区作为重工业污染区、生态环境脆弱区、重点生态资源区,更是需要地方政府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观念。如果政府观念转变了,那么通过宣教和示范,就可以增强公众的保护生态环境观念,从而在全社会都树立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观念。具体言之就是:

1.政府要有新的经济观。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观念,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考虑生态承载能力,更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只有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政府即要推动经济增长,更要注重环境保护。

2.企业要有新的经济效益观。传统工业经济效益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社会财富,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效益观念是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通过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3.消费者要有新的消费观。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观念,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倡导适度消费、循环消费、绿色消费的观念。

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支持经济政策体系一般应包括两个层面:基本政策、具体政策。基本政策具有宏观性和指导性,具体政策政策是提供好的制度环境。当前迫切需要出台一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具体政策:

1.环境保护政策。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难以扭转,很大程度上在于保护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滞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这意味着平均每年需要降低4.4%,这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只有依靠硬性环境指标的约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才能实现所期望的平衡。比如甘肃省“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到1.9吨标准煤以下,比2005年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将下降到136万吨以下,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将降低到200立方米左右,比2005年下降3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将达到50%以上,比2005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上一篇: 医药连锁市场分析 下一篇: 护理美学基础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