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40:5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影像艺术专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Abstract】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change become more frequent, technical transl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transl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plays a key role in technical translation. There are many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technical terms translation, but these methods more or less have some deficiencies.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s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prove the relative untranslatability of technical English terms as well as provide the solution of relative untranslatability.
【Key words】Technical English; Technical terms; Relatively untranslatable
0 引言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热议的话题,尤其是涉及到文学文化方面的翻译争论愈加激烈。而科技类的文章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科技术语在科技文本中占有重要地位,科技术语的翻译要做到简洁明了,易懂。所以在翻译科技术语时,译者如何做到忠实的传达源语信息并且能让目的语读者接受,这是值得深思的。本论文将通过分析当前科技术语翻译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论证其相对的不可译性,并根据相对不可译性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1 科技术语的定义及特点
数年来有许多专家学者对科技术语进行过讨论与界定。《剑桥国际英语词典》对术语(terminology)的定义为:special words or expressions used in relation to a particular subject or activity(即某一学科中运用的专有词或表达方式)。樊才云、钟含春(2003)认为科技术语就是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专有词或表达方式。科技术语的语义外延是根据所指的关系而不是根据能指的关系来确定的。韦孟芬(2014)指出术语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的称谓的集合,在我国又称为名词或科技名词(不同于语法学中的名词)。术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用来正确标记生产技术、科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专门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术语是语言符号。所以可以将其概括为科技术语就是描述某一特定学科领域内的专业关键词,它是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及符号,也是思想和交流的工具。
科技术语涉及到各行各业,所以科技术语的概念多种多样;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术语的更新更加迅速,传播速度更加快。科技术语一般是中性词,不像文学用词具有感彩。有些科技术语的词义随专业、学科的不同而有变化,例如,“shaft”在机械工程领域内是“主轴”的意思,在土木建筑工程里面是指“竖井”;“cell”在生物领域是指“细胞”,而在电气工程领域也有“电池”的意思,电子信息领域则表示“元件”。科技术语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可以是单词的形式也可以是短语的形式比如chassis(底盘)、engine(发动机)、stereo system(立体影像系统)、braking system(制动系统)。科技术语还具有普通词汇专业化的特征,很多平时日常使用的词汇放到某一科技领域则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例如“solution”,在日常中表示“解决方法”,在科技英语中指“溶液”;“power”在日常使用中指“力量”,科技英语中指“功率”;科技术语还经常出现大量的缩略语,“PVC”表示聚氯乙烯,“BIW”表示白车身。因此,科技g语具有种类多,更新快,专业化,大量使用缩略语等特点。科技术语的特点使得译者在翻译科技术语时要多加分析,而不能随意杜撰。
2 科技术语常用翻译策略分析
目前对科技术语翻译的策略有很多种,这些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目标语读者快速接受理解科技原文,但是某些现存的科技术语翻译策略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
2.1 常用科技术语翻译策略
直译是最常见的科技术语翻译策略,例如“biotech(生物科技)”、“biomedical 生物医学”;当科技术语难以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词汇时或者直译不足以表达专业内涵时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比如,“programming,程序编制”、“garbage,无用信息”、“semi-plane,半平面”。在科技术语翻译中也有许多词汇采用的是音译法如“hertz,赫兹”、“morphine,吗啡”、“gene,基因”、“radar,雷达”等。形译法一般用在需要用字母表示其外形的科技术语,例如“A-frame,A字架”、“V-belt,三角皮带”、“D-valve,D型阀”等。音译加意译也是科技术语翻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翻译方法比如“motor-cycle,摩托车”、“tannic-acid,丹宁酸”、 “valve-guide,阀导”;以上翻译策略都是科技术语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方法,这些翻译策略帮助了目的读者很好的去了解科技术语和科技信息。
2.2 当前科技术语翻译策略缺陷
这些常见的科技术语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读者科学的理解信息,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些科技术语直译或直译、意译相结合翻译过来十分冗长,不好记忆,也不方便交流。如“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直译过来是“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如果这样翻译起来,让受众们并不能迅速吸收接受,因为这个术语太过冗长,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顺口;再例如“dead air(静空气)”如果采取直译就是死空气的意思,这会让读者产生疑惑,特别是对没有科学基础知识背景的读者来说是十分困难的。并且汉语中的同音词和谐音词特别的多,这也就导致了在翻译英语科技术语时往往会产生“一词多译”的情况如“AIDS”有“艾滋病”和“爱滋病”,当前的这些术语翻译方法仍然存在着缺陷。
3 科技术语的相对不可译性及其解决途径
3.1 科技术语的相对不可译性
在翻译界持不可译论的学者们认为,语言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其符号的不同,而在于对客观世界本身的观点不同。语言会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并且主导人们世界观(王捷,2008)。各区域语言环境,地理条件和文明程度的不同就形成了语言文字方面的隔膜性与不可理解性,这一点就势必导致了翻译过程中的不可译性。不可译性是由于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显著差异,所以要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在实质上是不可能的,要使得汉语和英语翻译之间的转换达到完全对等也是十分困难的。科技英语专业术语的翻译,就是运用汉语言文字准确地传递和重现原语所表达的思维内容,以便进行有效的交流,使得目的语读者能迅速了解科学知识。在科技英语术语中追求源语和目的语的词对词完全对等也是十分困难的,如果要尽可能的去贴近目的语读者,那么很多术语都会失去原汁原味。由于科技不断发展,科技术语新词的更新速度十分迅速,对于新出现的词汇会出现多个版本的翻译,一词多意,这会让读者更加困惑,也对译者的工作增加了负担。所以可以总结出不是所有科技术语都可以进行翻译的。在术语翻译中有存在相对的不可译性,我们要承认科技术语翻译中所存在的相对不可译性,并且提供合适的解决途径(杨先明,2014)。
3.2 零翻译
针对科技术语中的相对不可译性,我们可以采取零翻译的策略,邱懋如教授(2001)提出应该引进“零翻译”这一概念,所谓“零翻译”就是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来翻译源语中的词语,这里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源语中的词汇故意不译;第二层意思是指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来翻译源语中的词语。零翻译能迅速地将术语传送给目的语读者,可以适应科技术语迅速传播对术语翻译的要求。零翻译具有简约性。零翻译直接移用源术语,将源语中的术语直接引入译入语中,这样就避免了复杂难懂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使术语的传播和接受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零翻译能够避免音译可能造成的“一词多译”,杜绝术语的不统一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直接照搬的英语科技术语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词汇中,如MP3、DVD、MTV等都成为了人们的日常词汇,这在交流中也并没有显得突兀。零翻译可分为绝对零翻译和相对零翻译。绝对零翻译指的是不使用目的语词汇而达到可译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省译和移译两种;相对零翻译指的是通过变通的方式巧妙运用目的语词汇恰到好处地表达源语词汇意思,常用的手法有音义兼译、补偿、、直译加注、归化等。(刘明东,2002).当前的科技术语翻译中音译,音义兼译使用得较多,这也是实现零翻译的途径。下面将对移译,归化,这两种实现零翻译的手段进行简述并举例。
3.2.1 移译
所谓移译法指的是将源语中使用的词汇直接“移植”到目的语当中来,缩略语也是移译的一种。“移译”法符合当今世界进步的潮流,因为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各国交流日益频繁,译移法顺应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也促进了东西方更加广泛和密切的交流。并且也反映出了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给语言所带来的变化。常见的移译术语有“DNA”、“CT”、“ICU”等等。特别是在计算机领域中移译法使用得更为频繁,如“CPU,中央处理器”、“EC,嵌入式控制器”、“IA,因特尔架构”、“LDT,闪电数据传输总线”等。在科技术语的翻译中还有大量的移译法的案例存,这种翻译方法很快速便捷,能很好地传达出源语的科学信息便于读者接受。
3.2.2 w化
归化翻译的主要特点就是将源语用流畅地道的目的语来进行翻译。科技术语翻译更多地是与通用的归化定义相关联(石春让,赵巍,2010)。译者需要站在目的语文化的立场上,选择以译入语为导向的翻译方法。科技术语翻译也可以采用归化法来翻译,体现出了译者的创造性,包含了归化情绪在译文里面,如“phantom circuit”不能直接翻译为“妖怪电路”,而应该翻译成“幻象电路”,“resistor”翻译为电阻,而不能译为电阻器, “interface”表示接口,不能将其成接口装置。这些都是科技术语的归化翻译方法。科技术语的翻译必须要符合大众读者日常能理解的含义,由于大部分的受众读者并没有特定的专业科学知识背景,所以在翻译时要保证术语翻译的简洁和精确,让读者明白其内涵和外延意义即可。
3.2.3 零翻译注意事项
零翻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是零翻译也存在着不足,在使用零翻译进行术语翻译时必须要认识到一些问题。在大多数读者眼中,零翻译的术语只是源语的代码而已,人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完全接受,所以在使用零翻译时必须有一个限度,不能滥用零翻译。零翻译只能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使用。例如,在一定的时间内需要快速翻译术语时并且其他的翻译方法不能准确快速传达专业含义时,就可以采用零翻译策略;当翻译出来的术语太过冗长时也可以采取零翻译策略,这样有利于读者更加方便地阅读和了解信息。零翻译不是译者省时省事的方式,而是针对科技术语翻译中的相对不可译性而采取的一种翻译手段,零翻译虽然是一种翻译策略,但是它不能作为主要的翻译手段,译者必须结合其他的翻译方法来进行有效的补充。译者在翻译时既要对目的语读者负责也要对源语作者负责,忠实的传达源语信息。不可否认的是零翻译是目前针对科技术语翻译中相对不可译性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法。
4 结语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争由来已久,这不仅仅关系到两种不同语言的差异还关系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和人们思维差异。科技在不断地进步发展,科技术语也一直在层出不穷,科技术语翻译中的相对不可译性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必须要认识和承认科技术语的相对不可译性,并且去找出解决的方法。零翻译作为目前解决科技术语中相对不可译性的一种策略,译者应该合理的去运用该策略,遵循基本的原则从而有效地传递源语科学信息来造福受众读者们。
【参考文献】
[1]樊才云,钟含春.科技术语翻译例析[J].中国翻译,2003(01):59-61.
[2]韦孟芬.英语科技术语的词汇特征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4(01):5-7.
[3]王捷.翻译中不可译性问题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8(01):95-97.
[4]杨先明.术语翻译中的误译现象及其消减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14(03):5-8.
2.技术转移探究方式。通过全面分析技术转移的相关数据与内容,以不同的侧面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四种不同的方式,发现其中的影响程度。首先,探究总体的企业样本,将技术转移应用在制造型企业的案例,进行全面的统筹分析。其次,归纳总结一般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分析两种企业的技术转移是否存在明显差异,发现其中不同点的影响。通过以上数据,全面分析其中有何不同之处,再进行相关性较高的技术转移的变量问题,实施进一步的探究,对比企业之间应用技术转移与没有应用技术转移的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额度,是否具有较明显的差异,从而探究技术转移给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
二、应用技术转移的影响
1.企业应用技术转移比较。全面分析企业之间应用技术转移的效果,一个企业应用技术转移进行创新技术的研发,另一个企业则按照常规发展,在同样的时间周期,进行两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对比,探究其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对两个企业的新产品销售额比较,应用技术转移的企业,明显比没有应用技术转移的企业创新率更高,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为突出,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系。企业应用技术转移方法,受到双方共同的制约,其主要依赖先进的设备及仪器,直接影响接受技术转移企业的创新率。我国制造企业应用技术转移,应该有机结合本企业的现状分析,创新技术的研发应充分融入先进的技术,规划更加完善的创新技术,加强制造企业的技术研发,提高制造型企业经济效益。
2.应用技术转移对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创新影响。首先,将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进行区分,分别进行技术转移变量比较,探究两种类型的企业,在应用技术转移之后,是否存在创新技术影响问题。其次,根据企业创新产品的销售率和创新率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具体的分析发现两种技术转移的变量中,大型企业的创新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两者之间的技术转移变量不具备相关性。通过分析发现,无论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没有因为技术转移,造成明显的影响。如果仅仅引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不能全面考虑企业基本情况,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久而久之,增加企业的惰性心理,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提高应用技术转移的价值
英文摄影 “Photography” 一词是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是人类获取知识、认识社会、了解历史的重要手段,是文化改造世界的手段之一。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综合性越来越强,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既有以图片编辑、新闻媒体为主的新闻纪实摄影,也有以平面设计、商业运用为主的广告摄影,还有以影楼人像、婚纱摄影为主的艺术摄影。进行系统的摄影基础理论教育,结合高超的计算机图像后期处理技术进行修改及创意表现,对于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技术水平、艺术修养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质、综合的思维能力、高雅的审美情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像处理商业摄影是以传播商业信息为目的,以摄影艺术为表现手段的一门专业摄影,它包括商业静物、商业人像、商业风光摄影,是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一门不可缺少的专业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摄影技术为艺术设计创作图像素材的能力,它是连接摄影与设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商业摄影的综合训练,可为今后继续学习设计专业课程打下基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商业摄影教学一般只安排四周共64―80课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效的教学,笔者认为必须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自身教学资源与学生的特点,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摄影技能训练,并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从基础摄影训练入手
不管学生有没有上过基础摄影课程,都应该在商业摄影教学之前进行不少于1周的基础摄影训练。对于有摄影基础的学生,基础摄影训练可以让他们进一步熟悉器材的操作,加深对摄影理论的理解。对于初学摄影的学生,基础摄影训练的重点是专业摄影器材的使用,光圈、快门、焦距、感光度等摄影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基础摄影训练既可以锻炼学生使用专业器材进行拍摄的能力,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对于初学摄影的学生而言,如果一开始就学习专业性很强的商业摄影布光、测光、曝光、对焦、构图等专业知识,学生缺乏对专业器材足够的认识,往往会手足无措,拍出来的片子也非常的糟糕。这样不但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耽误了有限的教学时间,使学生感觉商业摄影课太难,产生一种畏惧和消极的情绪,也就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基础摄影训练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少讲相机结构、光学成像原理,把专业相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测光与曝光控制方法、景深控制方法教会即可,重点放在学生的摄影体验上,组织学生进行户外人像、风光摄影训练。通过一些轻松的拍摄实践既锻炼了学生操作相机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能力、表现力,有利于接下来的专摄影的学习。
二、通过分组教学合理安排棚拍实训
在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商业摄影的教学资源往往不能满足全班学生一起进入摄影棚进行拍摄实训。根据摄影棚的大小、摄影器材的数量,教师要合理安排各小组进棚的顺序和时间。笔者在教学中一般安排4组学生同时进棚实训,每次实训时间为2课时。并安排没进棚的小组做好拍摄计划,寻找模特,完成商业摄影的创作草图、光位图、道具准备。这样,实训与准备实训交替进行,既合理的利用了有限的教学资源又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组实训教学可以使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发挥作用,学生在讨论磨合中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明确各自的分工,比如摄影、灯光布置、道具制作、化妆等等。这样学生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普通教学针对个体时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三、有针对性的教学示范
教学示范是职业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对几种经典商业摄影技法的演示,进行专业相机操作、灯光布置、道具使用、模特姿势设计、曝光控制、后期处理等的示范教学,让学生迅速而准确的掌握到各种商业摄影的技能与知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鼓励学生模仿优秀的商业摄影作品,与学生一起研究优秀作品的拍摄技巧与方法,并帮助学生运用分析来的拍摄技巧成功模仿出高质量的商业摄影照片,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自信与学习的热情,从而为学生进一步进行商业摄影创新打下必要的经验基础。
四、强化数码后期技术教学,紧跟行业发展的要求
随着数码影像技术日趋成熟,在商业摄影领域里,数码摄影已经全面的取代了传统摄影的地位。相对于传统摄影,数码摄影在工作效率上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可以一边拍摄一边通过液晶屏查看拍摄效果,可以及时的监控到照片的质量,而不需要等到洗出照片。从而使拍摄的时间和成本大大减少。通过数码后期技术,摄影师只要拍摄一些原始素材,便可以依靠Photoshop等专业图像处理软件来完善和再创造。
1.技术转移网络
在社会大系统中,系统网络及其演化的观点已然成为一种观察和理解社会行为的范式。技术转移是大量的社会组织参与者之间的交互扩散过程。职业教育与研究型高校不同,它不是以生产科技创新成果为主,而是以转移成熟技术为主、生产技术为辅,因此它的技术大多是从外部引进,完成组织使命后再输出技术。技术依赖于技术流在不同范围和不同层次的实体之间进行转让、引进、传播以及贸易等,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技术转移网络”。
2.技术转移主体
在职业教育技术转移网络系统中,职业院校、技术输出企业、技术接受企业、学生、政府都是技术转移主体。
职业院校的技术主要来源于企业。但职业院校不是技术转移的终点站。它参与社会技术转移的目的是实现技术扩散,把少数人掌握的成熟技术或新技术转化为更多的人掌握的技术,然后把它们输送到企业。职业院校的技术内化分两个阶段:首先是把企业技术转化为组织技术,然后是把组织技术转移到学生个体身上,成为个体技术。企业是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和最终接受者。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转移技术的原动力来源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劳动力及经济利益的需要。接受技术的企业应该成为整个职业教育的技术转移网络的原动力,如果没有企业需要的技术,职业院校就无法进行技术输出,就不会有输入的动力和空间,将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
政府是社会的管理者,职业教育不但能够通过技术转移对经济、科技起促进作用,而且职业教育能促进就业、劳动力转移,对社会的稳定还有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将已有技术尽可能地向社会转移,使社会和公众受益。在技术转移网络中,学生作为人力资源以技术载体的身份以一贯之。没有这一载体,以人力资源为主要形式的技术转移网络将不复存在。这就意味着,职业院校所传授给学生的技术应该是企业或市场需要的技术,否则,将不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职业教育,没有生源,职业教育将无法通过发挥技术转移功能来促进经济科技发展。
3.技术流
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知识在技术提供者、技术转移中介、技术接受者等知识载体之间流转,形成知识流。在职业教育技术转移网络中的技术流,同样是技术知识在不同组织和载体中不断实现着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复杂转化。由于职业教育是以学生这种人力资源为主要载体进行技术转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输入企业技术时和在教学中学生内化技术时,不仅要重视显性知识的转移,还要重视隐性知识的发掘、固化、转移。相对于隐性知识而言,显性知识只是知识的冰山一角。因此,对技术受体而言,能否挖掘隐含在技术原体的隐性知识、充分发挥这些隐性知识的作用,是能否实现引进、消化、吸收、转移技术的关键。
二、影响职业教育技术转移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1.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影响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技术的系统匹配性,就是指职业院校引进的技术是否能满足网络输出端的企业技术需求。如果没有企业和市场需求,就没有学生学习需求,就没有大量的学生参与,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引进技术时一定要做好专业调研,既要满足区域经济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技术的内隐性,大量的隐性知识蕴藏在所转移的技术中,大到厂房布局、设备设置,小到工艺顺序、安装力度、人力资源配置等,这些知识很难以书面的形式写出。职业院校在对引进的技术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尽可能多的深入企业进行观摩学习,或是通过交流和沟通挖掘隐藏在技术提供方人员头脑中、背景和环境中的隐性知识。在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依靠于隐喻、类比和示范等方式,运用隐喻性文字、象征性语言和创造性推论及深度会谈等手段,通过情景设计、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组织方式进行教学,将其所知道的,但难以表达的体会与某种熟知的易于表达的东西连接起来,使学生在共同体验、分享和彼此沟通交流中完成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2.信息通道
信息通道是连接技术供给方和技术需求方的桥梁。技术转移网络是由多个不同组织构成的复杂系统,信息通道也是各个组织进行人员、物质、能量交换的通道。保持通道的多元化和畅通状态,是实现系统目标的必要条件。技术供给方能了解技术需求,技术需求方能提供技术需求信息。职业院校与企业和市场建立密切的联系,就能准确掌握企业和市场需要何种技术的毕业生,以及这种技术岗位的能力标准体系要求,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师来源于大学或师范院校,由于缺乏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对新技术信息的解读和获取能力较低,缺乏技术实践操作能力。有些院校也缺乏信息收集、分析的专门机制,无法及时掌握和跟踪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就起不到转移技术的作用。信息通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如产品展览会、成果展示会、技术研讨会、参观考察、科普讲座等等。职业院校还需加入企业行业联合会,经常到企业参观考察,实行教师定期下企业制度,组建由企业技术人员、政府管理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课程改革委员会等跨系统组织。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企业要主动到职业院校需求,上门寻求技术帮助、订单培养等合作。政府也要积极构建信息通道,企业紧缺人才信息、颁布职业行业岗位能力标准、组织毕业生推介会等。
3.文化距离
在资源的交换和组合过程中,有意义的沟通要求行为主体处于相同的背景之下,而为使不同的行为主体处于此状态,则需要通过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理解的表达方式来达到沟通。Nahapier&Ghoshal指出:“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共同的语言会提高他们接近他人并获取信息的能力。如果他们的语言和法则是不同的。这就容易造成他们之间的分离并限制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因此,共享的文化背景、共同的经历等有助于提高技术提供方与采用方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也有助于隐性技术知识的转化。
职业院校要提高技术转移的有效性,一是要引进企业文化。职业院校的技术来源于企业,培养的人才最终也是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因此,为了减少学生在技术转移中的知识破损,提高技术转移的效益,职业院校应注意提高与企业文化的相容性和一致性,即职业院校要根据专业技术的不同建设相应的企业文化。二是要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文化。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的转化是技术转移双方隐性知识共享的过程,技术转移双方如果由于观念、语言风格、地位和价值观不同,阻碍了沟通和激发文化冲突,则会直接影响双方互信关系的建立,不利于人员交流、团队接触,同时,也会阻碍隐性知识的转化。因此,在教学中师生应该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共同探究的氛围。
20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数字X线摄影、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以及超声等先进医学影像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影像技术学科内涵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更新,软硬件不断升级,诸多新业务、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推动着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乃至整个医疗行业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决定了合格的影像技术人才必须具备操作各种影像设备的能力,掌握医学图像的后处理技术(如各种图像重建技术、手术引导技术等)、信息技术(如PACS、远程放射学等)、综合图像技术(如功能图像与解剖图像、CT与MRI、超声与X线影像的融合)等;学生必须具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综合背景知识;具有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和独立科学思维能力;具有在本学科探索与创新,独立从事科研、教学或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善于处理与患者及家属与临床其他学科人员关系;具有不断自我学习、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新技术要求的能力。结合学校特色及地方卫生事业需求,部分院校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研究与实践,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如徐州医科大学提出了“走理工医结合之路,培养复合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办学理念[1],泰山医学院推行了“三型”人才培养体系[2],吉林医药学院强调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天津医科大学构建了“三全”人才培养实施体系[4]。
1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中,在医学技术类下增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代码:101003)。截至2018年,全国开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09所。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飞速发展同样带来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医工交叉融合度不够、课程体系特色性不够彰显、教学形式单一、实验条件不足。
1.1医工交叉融合度不够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基于现代医学对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应用、管理及维护人才上的需求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医学分支学科。在“精准医疗”“大数据”“影像导航”等逐步取代传统医学影像概念的今天,专业要培养的是“懂原理、精应用、有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而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忽视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理学学位的现状,临床医学与理学学时配比不合理,医工结合教育出现漏洞,医学与理工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充分协调[5]。
1.2课程体系特色性不够彰显
课程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途径。为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专业基本要求、办学标准、办学条件有了明确的规定。由于许多院校创办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时间较短,文化积淀不够深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或基于原有医学影像学专业基础、或基于国家专业标准,应用型、特色性不够明显。
1.3教学形式单一
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中,大部分院校仍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单一的教学模式。从临床医学、解剖学、断层解剖,到医学影像技术和设备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导致教学效率降低。1.4实验条件不足医学影像技术实践载体是价格昂贵的大型影像设备,这些给普通院校的实践教学条件配置带来很大的困难。全国开办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院校,通常先集中理论教学、校内仿真模拟,最后借助附属医院开展实践教学,理实分离、校内实践学时少往往是大部分院校的办学现象。
2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面对高端医学影像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为培养“懂原理、精应用、有发展”的影像技术专业人才,解决“医工融合、理实融合、校企医融合”等难题,探索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人文素养并举的“三位一体、四早引领、五方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医工结合校企医合作运行机制,促进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三位一体”指校、企、医三方融合,共同设计具有时代前沿和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打造实践平台、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四早引领”指医学影像技术职业生涯早规划、角色早体验、能力早实践、素养早培育,将职业理想浸润到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五方贯通”指:理实融合贯通、解剖与影像贯通、学业与行业标准贯通、医工融合贯通、人文与专业技术贯通。通过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条件,完成理实贯通及解剖与影像的贯通融合;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完成学业与行业标准贯通及医工融合贯通;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实现能力递进及人文与专业技术融合贯通,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
3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3.1构建医工融合课程体系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教育的微观问题,解决的却是战略大问题”。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培养的重要保障。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以“实践与人文”并重为课程体系的主要价值取向,以“行业需求”为课程设计的基本准则,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重构“医工融合”课程体系。随着影像设备在医学活动的作用和地位的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不断上升,像质量控制管理的研究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相关从业人员的高度关注[6]。但目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针对设备质控能力的培养的重视度还不够,影像设备技术人员对高端影像设备的应用能力亟待加强。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对接专业质量国家标准,设置传统公共课程、基础课程外,为打造专业特色,结合高端影像技术人才市场需求,以典型医学影像技术设备(CT、MRI、超声、核医学)为载体,进行核心课程的系统化整合,从课程设置、教材、实践等方面强调质量控制与检测的能力培养。具体内容主要有:(1)增加电子基础类学时,增加AI技术的医学应用、智能医学影像等课程的设置。(2)强调医工知识的融合,将影像设备原理与技术应用课程“复合”,开设“医学影像技术及设备”系列课程。(3)加大特色能力培养,建设“质量控制与检测”课程体系,建立实践课程资源,融入专业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课程的设置见表1。
3.2推进三结合教学模式
大学作为国家的核心社会机构,人才培养强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知识社会的深入推进改变了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使命,以及课程与教学的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7]。近年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成为了各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热点。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以病例为基础的(Case-basedlearn-ing,CBL)教学方法、基于团队的学习(Team-basedlearning)和任务型教学(Task-basedlearning)的TBL教学法、翻转课堂模式(Flippedclassroommodel,FCM)、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BL)、微课、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等一系列教学模式和方法推陈出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步被认可。顺应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建设目标和要求,推进信息化教学,特别是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教育内容的深度融合,建立“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虚拟和现实相结合、自主学习和教师教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知识-情境-交互-体验-反思”的深度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知识”以融合线上和线下教学为一体,线上构建课程平台,线下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进行知识的传授;“情境”以医学影像实训中心模拟医院科室场景为要点,构建设备、环境、防护要求、文化等沉浸式实训环境,使学生感知影像技师的真实工作场景;“交互”以线上虚拟实训中心及线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人体解剖虚拟平台、断层成像虚拟平台、医学影像诊断虚拟平台、影像设备原理虚拟平台)为载体,借助信息化技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体验”以真实的医学影像设备为对象,借助现有的医学影像设备,着重强调学生操作规范及设备质量控制与检测能力;“反思”以改革考核方式与评奖,将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技能大赛和课程设计等为验证方式,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3.3打造医教产教研教赛教四结合平台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要求极高的专业。应用型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排在首位。与传统的“学徒式”动手能力培养不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需要能融入行业、精通标准、善于应用、熟悉研发,搭建集教学、科研、竞赛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尤为重要。上海健康医学院借助上海市一流本科引领计划项目,开展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平台的整体设计,搭建医教、产教、研教、赛教四结合平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医院(企业)岗位工作情境、操作指南、职业标准,打造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医学影像虚拟实训中心,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虚拟软件和实体设备为载体,形成沉浸式教学环境,完成实践技能的初步培养;建成由附属医院和知名三甲医院的同质化校外实践基地,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实施,完成实践技能的提升;全国影像技能大赛的组织与参与,与医院、企业合作建立紧密对接行业发展现状的“医教联合体”,提升专业教学的时代特征性、适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完成实践技能提升成效的检验;借助上海市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科研与教研的常态化开展,完成实践技能的创新与再现,提升实践教学的效度与信度。
4结论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医学教育领域创办时间短、理工医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人才培养任重道远,需要在专业定位、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等方面不断探索和明确,以满足社会的高端复合型影像技术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阚仁建,刘.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0):24-26.
[2]宋莉,王晓艳,车琳琳,等.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2):9-10.
[3]刘国浩,杨娜,刘虎,等.应用型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7,46(7):992-994.
[4]潘玉梅,张雪君,于春水,等.立德树人背景下医技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研究———以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技术本科生培养为例[J].医学教育管理,2020,6(1):24-27.
[5]耿左军,闫乐卡,秦瑞平,等.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研究与实践———以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132-135.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 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临床操作能力。在医学影像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医学影像技术学数字化程度日新月异,伴随日益更新的大型现代化影像设备的普及应用,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教学措施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在医学影像技术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1.突出影像技术专业学科特点
医学影像学具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是物理学、工程学、医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学科,是理、工、医结合的产物。医学影像技术的核心是为临床提供含有最大信息量的高质量图像,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精通本专业和相关医学专业知识,保证医疗设备正常运转,全面发挥设备的功能,要做到既能从事技能检查操作,又懂相关的疾病诊断。对医学影像专业学生来说,影像技术是医学影像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拿不出高质量的影像片,就谈不上影像诊断,检查不准确就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按教学大纲要求实验课占一定比例,这体现了医学影像学多学科交叉和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临床课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对后期的临床实习有直接的影响。
2.职业学校教学的难点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虽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卫生职业学校教学中却有较大难度。由于涉及的影像技术种类繁多,且不同的影像技术具有不同的成像原理和应用范围,但职业学校开设的课时普遍较少,对教师而言,如何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一大难题; 同时,中职学校招收的大多是初中毕业生和部分成绩不理想的高中生,这部分学生成绩差,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学生而言,自身薄弱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要理解和掌握这门桥梁学科具有较大的难度。由于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是进入乡镇级卫生单位,因此对医学影像学的重视不够,兴趣不足,增加了教学难度。
3.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医学影像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学时安排上,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学时,使实践性学时达总学时的50%以上,保障学生动手时间,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影像技术教学学时少、内容多,一直是困扰教学的大难题。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是影像技术界在思考的问题。以往的教学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导、学生看的模式,这样教出的学生理论考分可能比较高,但实际操作和图像分析成绩不理想,尤其是进入临床后,学生在较长时间内不能独立操作设备,动手能力差,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为改变这种状况,应从多方面努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脑、多媒体等,结合理论讲解,并通过见习、阅片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多让学生动手亲自操作,只有经过不断实践,才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投照技术与影像诊断相结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应如何去采用最佳的投照或扫描方法才能将病变显示得更清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在讲,学生在想,并且要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共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应用互动的方式,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所讲内容易被接受。
4.重视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研究能力。保障学生动手时间,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在老师指导下上机操作,但是,老师一定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在做大型仪器操作时,老师要全程在场陪同。经过实际操作,学生印象深、记得牢。在实验课中,应重视设计性实验和动手操作训练,强调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要与一些影像设备较齐全的大型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见习基地,保证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后,有更多的机会走到临床进行实际的操作,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医学影像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学影像诊断水平的提高,特别在医学影像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如何发挥设备的最大功能,发挥最大效益,有赖于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高水平发挥,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影像技术人才势在必行。我们采取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结合临床,加强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但愿能为培养高素质的影像技术人才,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主要课程:物理学、电子学基础、计算机原理与接口、影像设备结构与维修、医学成像技术、摄影学、人体 解剖学、诊断学、内科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影像物理、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核素诊断、核医学、医学影像解剖学、肿瘤放疗治疗学、B超诊断学。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临床影像检查、诊断与治疗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岗位为:b超医生、软件实施工程师、b超医师、放射科医生、放射科医师、临床医学 临床药学 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应往届毕业生、售前工程师、健管中心医生、彩超医生、放射科技师、物理师、超声科等。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要求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医学影像学范畴内各项技术(包括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超声医学、核医学、介入医学等)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具有运用各种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4.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方法,熟悉相关的医学伦理学;
一、引言
术语是指经过业界权威机构认定的专业名词,对于学术界或其他领域的有效交流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全如,2004)。术语的翻译在口译中凸显出其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在口译中,由于其即时性的特点,听众如果对术语的理解有偏差,没有时间查阅资料进行确认;而同传译员也没有机会对术语进行解释,因此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对口译的质量和效果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世界主要口译行业组织,术语的准确翻译都是重要的质量要素,尤其是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它把术语明确地列入评估标准。术语翻译在口译中的作用还不止于此,“走钢丝假说”(tightrope hypothesis)认为(Gile,1999:159),口译员由于受个人能力的限制,任何一次口译任务中都可能会有误译和漏译(errors and omissions)出现。一些成熟的客户常常在口译进行之前对译员进行专业知识(subject knowledge)的培训,使他们详熟专业术语,以保证翻译的效果和质量。虽然专业术语的准确翻译对口译很重要,业内人士对此也一致同意,但是,术语翻译如何具体地影响到翻译的有效性,还没有详实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口译语料的分析以及通过译员和客户的采访,从术语学和语篇的角度来研究术语的翻译究竟是如何影响口译活动的。
二、研究方法
随着口译日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口译研究也逐渐从“哲学”和规定性的研究方式转向实证研究(Toury 1991)。但是,事实上口译研究中还没有足够的观察数据,因此Stenzl(1983:47)号召应有更多的描述性研究或观察性研究。观察性研究主要包括探索模式、集中分析模式和假设检验模式(Gile,1998:65)。本文要采用的方式是集中分析模式,即通过对观察数据的分析,集中对某个现象进行研究,这也是观察性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模式。
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语料的来源
本文的语料来自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6月在塘沽召开的《征信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的文本材料,以及各代表发言及同声传译的录音及书面材料,同时,作者还采访了会议组织者和译员,了解口译的整个背景。
(二)语料分析的结果
1.术语表达的概念的逻辑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误译和漏译造成的信息空白。在口译录音的书面材料中,可以看到,由于误译和漏译,会造成听众理解上的偏差,而术语的准确翻译将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桥梁的作用,连接信息断层,增强口译的可懂性。以表1一段口译的文本为例:
E/Os (Errors and omissions)
从以上这一段口译文稿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译员的语言组织有些混乱,这一段明显地看出逻辑上有不连贯的地方,另外有些词使用也不太恰当。在1分45秒的口译任务中,有4处误译和1处漏译,虽然基本传达了讲话人的主要意思,但是有时仍能使听众迷惑不解。这一段中有三个术语:Benchmarking project基准研究;Qualitative benchmarking analysis 定性分析;Quantitative benchmarking analysis定量分析。由这三个重要的术语构建了这一段话的逻辑关系――属种关系: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Benchmarking project这个概念的外延完全包括了qualitative benchmarking analysis 和quantitative benchmarking analysis 两个概念的外延,也就是说,概念1为属概念,概念2和3为种概念。
而有的术语则在口译的文本中表现出它所表达概念的交叉的逻辑关系。比如:
原文:Our loans are primarily originated through mail, over the phone, or in the branch. …We make it extensive use of credit scoring, both in origination of loans, and account monitoring, we don’t ask for tax returns, or financial statements. Our decisions are largely, primarily based on credit bureau data, and particularly credit reports. About 90% of our businesses are made without collateral.
译文:……我们的多数贷款是通过邮件、打电话或通过分行柜台来发放……另外我们大量使用信贷评分,不光是在贷款的发放还是在账户的监控当中,我们也不要求申请贷款的人给我们提供纳税申报表和财务报表,我们的业务主要凭借信用机构的报告,信用报告是关键。大概90%的贷款是不需要担保物就可以发放的。
在上面这段口译文本中,可以看到信贷评分(概括消费者信用报告在某时段的一个分数)和信用报告(消费者过往的信贷记录)的外延有一部分相同(消费者信用),有一部分不同(某一时段的信用分数;过往记录),因此它们的逻辑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术语翻译的规范和标准对于口译的效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起到了超越普通语言的交流功能。通过术语所表达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凸现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填补了由于误译或漏译给听众带来的信息空白。
2.术语准确和统一地翻译可以更完整地表达术语所限定的概念系统,增强口译语篇的连贯性。由于口译即时性和译员语言能力的限制,口译语篇常常会缺乏连贯性。Beaugrande和Dressler(1996)认为,连贯性语篇的各组成部分,即语篇深层的概念和关系以某种方式使彼此之间可及和相关(mutual access and relevance),缺乏这种可及性或相关性的语篇会造成语篇受众的理解困难,从而影响交际效果。在口译中,这种语篇深层的概念就是由术语表达或限定的。如果译员对术语的翻译准确统一,能够体现术语所表达或限定的概念系统,那么,语篇深层的概念和关系或它的句子之间的可及性和相关性,就可以表现出来。因为,从术语学的角度来看,代表概念的各个术语之间在空间上或时间上存在邻接性,从而会产生概念系统中“整体-部分”的关系,这种关系即前面所提及的语篇深层的概念关系。下面这段汉语译文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译文:我们把我们自己重新改组,大概是十年以前,重新大改组,原来呢,是做一个发展的融资银行,成为一个完全的、庞大的、小型微型企业的这样的信贷银行,所以呢,我们很好地利用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大大地利用了各种技术。实际上,我们是成本最低的技术方面的银行。特别是,在过去的三四年间,我们重新进行了改组,进入了全球的市场,走到了印度以外。
从以上这段口译文本,可以看出术语所表达的概念系统中,概念之间的“时间上连续关系”或“时间上的邻接性”(冯志伟,2006)。根据这种概念间的关系,听者可以了解个体,即这家银行发展的过程。以上这段内容在各概念时间上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融资银行(financial institution)改组(restructure)小型企业信贷银行(small business)。
这三个术语所表达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明显具有时间上的邻接性―即该家银行是通过改组由融资银行发展成为专门为小型企业服务的信贷银行。
因此,术语的准确翻译可以表达其限定的概念关系,增强了口译语篇各部分之间的连贯性,因此也提高了其可懂性。
3.对于术语详熟的了解可以使译员更注重翻译的语用层面,译员可以更有效地传达说话人真正的意图以达到更好的译语的交际效果。随着对口译活动性质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们不再简单地把口译活动看作是源语信息在语言符码层面上的机械转换,而更多地把它看作是一种在具体社会情景下的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交际行活动(刘和平,2005:12-18)。因此,不再仅凭原文和译文对比衡量口译质量,更要充分考虑交际因素。而在此次口译任务中,译员确实表现出了利用术语维护全局的交际策略。
Speaker:……It shows the account of businesses by annual revenue.According to D & B, which provides services on collecting information on businesses, I say ,around the world.The red bars on the chart show you that the number of businesses on D & B, in its category revenue box, for example, there are two and a half million businesses within 50,000 to 100,000 dollars.
译员:邓百氏通过年收入、年销售收集了大量的企业的调查数据,在美国根据邓百氏的统计,邓百氏在美国能够统计到1100万到1200万企业的情况,那么当然邓百氏并不可能统计到美国所有的企业,红色的柱子体现的在邓百氏当中(显示),他们对于按照年收入做的对于企业的划分,比如说,我们看到美国有250万家企业在邓百氏数据库当中,他们的年销售额是在5万美元到10万美元之间。
从以上这段译文可以看出译员对于术语使用频率很高,在这段1分11秒的口译的文本中,译员使用邓百氏咨询公司的名称多达6次,而讲话人实际只使用了两次。显然,译员在利用邓百氏公司的这一专有名词增加其口译的交际效果,增强了翻译的语用层面。虽然,邓白氏公司不是专业术语,但由于它在业界举足轻重的位置,所以,它也有丰富的专业内涵。由此可以看出,熟知术语翻译可以使译员利用术语增强翻译的交际效果,提高其语用意识。因此,在口译活动中,对于术语翻译不但不会增加翻译的复杂性,相反,如果在译员对术语熟悉的前提下,它会大大增强译语的交际效果。
4.术语的准确翻译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期望值,从而提高翻译质量。口译活动中,客户的期望值已成为口译质量评估中的一个重要因素。Chesterman (1993:9)提出“expectancy norms(期望模式)”的概念,即客户对于口译的质量或译员的口译活动有不同的期望标准。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曾有专家关注终端客户对于口译的要求和标准。Kurz & Pochhacher(1995)曾经做过一个双语问卷调查,发现客户对于翻译质量的标准和其他与口译相关的人员对翻译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涉及语法、衔接、口音等十六项评估内容中,最被客户看中的只有三项―语义的连贯性、逻辑的衔接性和正确的术语,而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也提到,语义的连贯性和逻辑的衔接性有时是可以借助术语的翻译来实现的。在很多大型的会议中,尤其是技术性强的口译活动中,同声译员的口译表现,比如声音、语音和流利程度等评估标准并没有特别受到客户的重视,而术语和逻辑是客户期望模式中的重要因素。
5.客户对译员进行专业知识(包括术语)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本次口译的客户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口译的质量要求比较高。该会的组织者说,尽管三位译员都常常作金融方面的口译工作,在会议召开之前,人民银行的专业人士仍对译员进行了一周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包括讲解讲话人在讲话时用到的幻灯片以及术语的使用,术语的翻译在培训中是很重要的内容。此外,对语言专业术语的培训,涉及到了一个术语的内涵――概念的问题。而客户对于口译员的培训,解决了译员不但要掌握术语,还要理解术语所表达的概念的问题。
四、结论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作者通过译员的语料分析和对于口译客户的访谈,得出了尝试性的结论,从术语学和语篇的角度,探讨了术语翻译的准确和统一,不但可以弥补由译员能力极限造成的漏译和误译而引起的听众的困惑,并且还可以增强口译语篇的连贯性;同时还可以使译员更注重翻译的语用层面,以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这也证实了口译教学中术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过,由于本文的语料只为金融会议的口译文本,因此,该结论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使用更为广泛的语料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Chesterman,A.“From‘Is’to‘Ought’”:Laws,Norms and Strategi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J].Target,1993,5(1):1-20.
[2] Beaugrande,R.de & Dressler,W.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 [M].London:Longman,1996.
[3] Gile,D.Testing the Effort Models’tightrope hypothesis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A contribution Hermes[J],Journal of Linguistics,1999,(23):153-172.
[4] Gile,D.Observational Studies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Conference Interpreting[J].Target,1998,10(1):63-69.
[5] Kurz,I.& Pochhacker,F.“Quality in interpreting,”Translatio,FIT Newsletter N.s.1995,14(3/4):350-8.
[6] Stenzl,C.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Groundwork towards a Comprehensive Model[D].University of London,1983.
[7] TOURY,G.IDEON.“Experimentation in Translation Studies:Achievements,Prospects and some Pitfalls”[J].Tirkkonen-Condit,1991:45-66.
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源泉。然而,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单一企业不可能具备创新所需的全部能力[2](Powell, Koput and Smith-Doerr,1996),尤其当处于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的产业时,企业若仅依靠自身现有能力,其竞争优势将难以保持[3](Shan and Song,1997)。Levinthal和March(1993)的研究表明,外部知识(External Knowledge)可以帮助企业跳出“技术陷阱”[1],这类知识尤其对处在动态和复杂技术环境中的企业必不可少。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超越企业组织和技术边界的外部知识对创新是有益的[4][5][6](Rosenkopf and Nerkar,2001;Henderson and Cockburn,1994;Von Hippel,1994)。这些研究都说明企业若想进行创新,必须寻求外部知识资源。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途径之一,本论文就旨在研究基于产业链中企业间的知识转移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即产业链中的企业间知识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问题。
1.产业链与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
1.1产业链中企业的特点
产业链是建立在波特价值链基础上的,其中各企业通过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相互依存和制约,任一企业的变化都会对产业链中价值的传递和递增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上游企业通常被认为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发源地、标准规范的创建者,引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中游企业是技术创新的追随者、产品服务的提供者,促进产业链的发展;而下游企业则是技术创新的应用者、产品服务的配套者,对产业链的发展起辅助作用[7]。表1给出了产业链中上、中、下游企业之间的差异。
1.2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
1994年Nonaka提出了著名的知识螺旋(SECI)模型: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整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这是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转移的四个阶段。此后,随着分工的演进和市场竞争的深化,知识转移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之间,并且在产业链层面上发生。
刘刚(2005)基于SECI模型建立了产业链的双SECI模型――上中游和中下游构成的两个SECI结构,它们相互依存和影响:上游企业通过知识转移带动中游企业不断发展,并将上游的知识传递给下游;下游企业则是上、中游企业知识的接受者,本身很少有知识创新活动,主要进行新知识的传播与扩散[7]。韩菁等(2007)对中国电信产业上、下游中的两个企业――华为公司与中国电信之间知识转移的案例进行分析,为产业链中的企业间如何实现知识的转移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从总体上看,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是一个SECI的双循环结构,以中游企业的知识“整合”为纽带连接。这既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并构建战略联盟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产业链中知识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
2.产业链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
产业链中不同位置的企业其知识属性与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在与上游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转移的知识也大不相同(如图1示),因此企业应该围绕自己的比较优势选择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
2.1生产下游端的初级加工与装配企业
大多数下游企业由于能力、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侧重于对上游企业传递下来的言传性知识与已有技术进行模仿、学习和应用。若下游企业仅基于简单加工和装配这一合作层次,知识转移将只限于物理系统,且内容仅为简单的操作和维修技能这种可编码化的显性知识。由于上下游合作双方能力差距过大,缺乏共有的知识和经验,下游企业吸收能力较低且存在多层中游企业,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作用并不大。
2.2产品或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OEM)企业
若下游企业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可以进行产品或零部件的标准生产(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合作时,知识转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生产技术层面。在为上游企业生产标准化产品或零部件时,上游企业往往会对制造商企业进行一定的技术转让与培训,但这种技术一般是通用性和标准化的。另一方面,上游企业严格的质量和成本控制间接提升了下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这可以说是管理系统和价值观念的间接转移。此外,通过长时间的合作,下游企业还能从上游学习到整合产业链中上下游分工关系的能力,有助于促进与产业内相关企业的联系,发展生产投入品的稳定来源。
与上一层次相比,在该层次的合作中,下游制造商可以与上游企业直接交流,减少了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许多“噪音”,加上该层企业本身知识水平的显著提高,知识转移效果较前有显著提高,并且能培养下游企业的仿制能力,但对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仍然不大。
在现代产业链经济中,要想与上游企业保持更紧密的合作,还要求企业能够以不同的方式重组价值活动,做到仿制能力的“质”的提高,以寻求与上游企业更进一层的合作。
2.3产品或零部件的再设计(ODM)企业
与OEM只经营制造业务的简单外包与代工形式不同,ODM(Own Design & Manufacturing)经营制造和产品设计两个环节的代工业务。
制造商企业要与上游企业保持紧密与稳定的业务联系,必须在成本、品质和速度上优于产业中的竞争对手,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当制造商企业在OEM的基础上积累了较强的生产能力时,可以通过与当地的研发机构或高等院校保持密切联系,与上游企业进行价值链中端的合作,即针对某一特定市场产品或零部件进行适应性开发与设计,实现OEM到ODM的升级。
基于这一层次的合作,知识转移开始出现双向流动,但由于制造商企业在技术诀窍和基础技术上还依赖于上游企业,这种双向流动也还是以上游向下游转移为主,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技术和质量、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知识。而下游向上游转移的知识主要是长久积累下来的应用性知识。下游企业在消化吸收上游传递的新技术后,将其与旧技术整合,生成新的技术体系。根据市场需求,企业将改进的技术和工艺用于对原有产品功能改进或扩展,或者生产出适应不同细分市场的产品,甚至向市场提供全新的产品,以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实现了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2.4合作创新(OBM)企业
OBM(Own Brand-name Manufacturing)是面向消费者经营从产品研发与设计、制造、营销与分配及售后服务四个完整环节的自主品牌制造商。企业在技术、管理与营销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并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能力。这种OBM企业可以与上游进行广泛的研发合作,或建立平等意义上的技术联盟,分享核心技术和信息,共同创新。这意味着它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与上游企业在产业内分工也达到了协作和竞争的关系,可以从产业链关系逐渐向企业战略联盟发展。
OBM企业与上游企业在这一层的合作重在新技术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企业需要建立更广泛、更密切的知识网络以获取和使用充分的信息、知识和资源,并摆脱长期形成而现在不再使用的知识范式。
3.案例研究:以联想为例
1984年联想集团成立。今天,联想集团已是全球第三大PC厂商。笔者期望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揭示出企业如何通过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实现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3.1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
3.1.1“贸”(1984年~1990年)
1984年11月,联想集团正式成立,通过计算机服务和国外电脑品牌积累原始资本。在该过程中联想跟踪和掌握了业界最新技术,学习了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营销理念,逐渐锻炼和培养了自己的队伍。1988年香港联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迈出生产制造的第一步。它成功开发出联想汉卡,使公司步入流通领域。
3.1.2“工”(1991年~2000年)
基于前一阶段积累的资金与管理经验,在获得生产许可证后,联想开始了自己品牌的计算机生产制造(主要基于产品技术)。1999年,它获得了中国地区第一位的市场占有率,亚太地区也位列第一。
3.1.3“技”(2000年~2005年)
2000年,联想集团成功拆分,并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发展核心技术,且大举进入信息服务领域,以互联网为核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
3.1.4世界领先(2005年至今)
2005年3月9日联想成功收购IBM公司PC业务,成为了全球第三大PC厂商,年生产电脑140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销售额达到130亿美元。
3.2联想不同阶段的技术创新机制
纵观联想的发展历程,它走的是一条“贸工技”的道路,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建立企业的管理和营销基础,为技术创新的实现做好了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联想提出了“依托市场发展产品技术,逐步发展核心技术”的技术创新途径。其实现创新的具体步骤为:
3.2.1奠定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基础。在创始初期,联想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仅靠提供计算机服务和销售参与到产业链中。它通过活动积累了大量的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与营销知识。
3.2.2依托中国市场,依靠其市场和销售能力、企业管理能力,推出自有品牌产品,并借此发展产品技术。主要的工作步骤有:①OEM产品,作为切入产品技术的基础;②在自有品牌产品基础上,发展其自有产品技术;③合作开发,特别是与国外芯片公司合作以获得产品开发能力;④独立开发,在该过程中联想以各种投资的手段迅速获得产品技术。
3.2.3在建立自有品牌产品系列的同时,通过联想研究院大力发展核心技术,提高其在产品中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利润率。
联想在开展电脑业务的初期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创新能力,然而它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从先进技术的使用者,过渡到促进者,最后到创造者,甚至到现在成为产业标准的制定者。
4.结论
产业链中处于不同位置的企业相互依存和制约,这使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状况不同与其他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因而这种知识转移带给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因此,产业链中的各类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战略地位与竞争优势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创新能力。联想集团正是由于产业链中知识转移的作用,才逐渐由产业链的最底端发展成为上游企业引领产业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探讨企业如何通过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获取外部知识并进行技术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产业链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经济研究视角,近年来已经受到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因此,本文将两者结合,基于产业链中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进行研究,探讨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期望带来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Levinthal,March. The Myopia of Learn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Special Issue 14: 95-112
[2] Powell WW,Koput KW, Smith-Doerr L.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6,41:116-145
[3] Shan W, Song J.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Sourcing of Technological Advantage: Evidence from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7,28: 267-284
[4] Rosenkopf L, Nerkar A. Beyond Local Search: Boundary-spanning, Exploration, and Impact in the Optical Disk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22(4):287-306
[5]Henderson RM, Cockburn IM. Measuring competence? Exploring firm effect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Special Issue 15: 63-84
[6]Von Hippel E.‘Sticky information’ and the locus of problem solving: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1994,40: 429-439
[7] 刘刚.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1
一、项目驱动式教学定义及意义
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与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内容设置强调以项目为参照点贯通整个设计过程,让学生在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而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着三个突出的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有效案例
近几年,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实践,成立三个教学团队,团队各自展开特色课程教学,其中,2012级团队就工艺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本案例以该团队学生在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课程设计为例。
第一个环节为项目教学的设计环节,学生经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版式设计等专业主干课程,通过理论认知、设计实践、反馈修改、设计方案阐述等教学环节,能够对基本结构的组合、构造及归纳作出分析和表现,以此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表现方法。第二个环节为拓展应用环节,漆器制作课程作为学生实践能力拓展的主要途径。要求学生从纸本走向实际作品创作的教学实验和尝试。最后,通过版式设计课程,将自己整个学习结果通过十折页的形式进行呈现与总结。
课程第一阶段教学内容――平面构成/图形语言(90课时)
1.教学目标
平面构成是造型设计中的一项基础内容。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设计作品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思考,初步掌握在二维平面内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和法则组织、建构理想形态的造型能力,从而掌握造型设计基础课程,为以后的其他设计创作课程打下基础。
2.教学内容
点的构成、线的构成、面的构成;生活中的点线面作品搜集;骨骼;形式美法则;重复、特异等不同构成形式;手绘作业变成电子稿进行后期处理。
课程第二阶段教学内容――色彩构成(72课时)
1.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色彩的三原色、色相、明度、对比色、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反光等定义,以及色调、色性及色彩的心理感受等知识;能够分析色彩画面的基本构图和色调;能掌握一些色彩搭配技巧,并应用于自己前期的构成作业。
2.教学内容
色彩的基本原理、色性及色彩的心理感受、色调、画面中的
色彩表现;大师的习惯用色;色彩的搭配技巧等。
课程第三阶段教学内容――依托漆艺完成工艺作品(40课时)
1.教学目标
本阶段的课程,将自己前期设计的平面稿应用于实际项目
上,完成漆艺盘子的制作。
2.教学内容
漆器的欣赏、漆艺的特点及工艺流程。
课程第四阶段教学内容――版式设计(36课时)
1.教学目标
通过本阶段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版式设计的基本原理,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内在关系,熟练掌握文字、图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构成关系;掌握特定软件的排版技能。
2.教学内容
Adobe illustrator软件中的排版技巧;版式设计的基本原理;作业的搜集整理、编排。
3.学生作业
要求学生通过软件将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的所学所想编排成小册子,并完成印刷。每位学生的作业为10cm×10cm的十折页。
三、教学案例反馈
在经过完整的学习后,笔者就本次的项目驱动式教学展开了问卷调查及访谈。参与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对象为随机抽取的本年级20位学生。
(一)调查内容
1.这次课程以前你懂得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相关知识吗?
2.知识方面,经过这次课,你学会了什么?
3.能力方面,经过这次课,你学会了什么?
4.在这次学习的基础上,今后你有会有所拓展吗?
5.你怎么评价这次课程?
(二)调查结果
1.大部分学生在本课程之前未真正了解构成等相关知识
其中,16位学生之前不了解,4位学生仅了解一点。
2.学生经过学习后收获丰富知识
就知识收获上,学生反馈获得了平面构成、构图、图案的创作、工艺流程、漆艺材料等知识。
3.学生经过学习后获得多种能力培养
能力收获上,学生反馈获得了交流能力、鉴赏能力、动手能力、工艺技法、作业的后期美化、注意细节、随时记录灵感、观察生活、耐心坚持等。
4.大部分同学很愿意进行后期拓展
其中,有的同学表示正在拓展中,有的同学表示愿意在后期拓展中突破自己做到更好。
5.总体对课程持积极肯定的评价
同学们在评价本次课时,认为本课程很有意义,很喜欢本课程的学习,因为在本课程中学到很多,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拓宽了视野,整个学习过程中非常兴奋,希望再上。
四、结论
有位学生在访谈时提到:“从头到尾自己亲手完成一件工艺品是无法忘记的体验。”本次项目驱动式课程安排在工艺美术专业学生刚进校的第一个学期,大部分学生对设计、材料等的概念基础较弱,但带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参与了完整的项目学习。尽管,可以从他们的草图、构成作业中看出他们并不成熟的设计能力,但每次作业都能给学生自己、老师、家长带来惊喜。整个课程强调学生们对完整工艺品设计制作的体验,为学生们后期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后期对学生们的作业举办了展览,获得了各方好评。因此,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中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