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4 16:41:36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篇(1)

二、本科生科研创新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大学本科生创新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大学本科生整体创新能力方面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高校培养机制对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制约

我国的大学生教育的培养机制比较完善,但是其培养目标单一,教学评估方式单一,培养方案和过程对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考虑较少。本科生的教育目标注重学生学习已有知识的能力和教师传授已有知识的方法,其教学结果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中心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教师的教学好坏。这种“教师教,学生学”的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创新能力,且缺乏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和自主化。同时,这种教育培养过程具有统一和规范的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很少考虑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使得很多本科生忽视了科研创新或者缺乏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大学生的培养机制促使很多老师产生只以“上好课为己任”的想法,使得师资队伍缺乏创新意识,安于教学现状。

(二)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机制不够健全

尽管我国很多高校都制定了相关的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机制,但是这些机制还不够完善,甚至还有相当多的大学仍然忽视对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针对没有建立本科生科研创新机制的高校,要逐步向国内外具有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高等院校学习,制定和落实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政策。就已经制定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学校,要分析不足,进一步完善,从而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目前的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缺乏对本科生科研意识的引导和科研兴趣的激发。科研认识的“无知”造成科研参与的“无为”。一方面,本科生普遍只以修学分、通过考试为学习目的,认为参与科研创新高不可攀,科研活动是遥不可及的。另一方面老师只以教学为主,缺乏在课堂上融入相关科研素养的教学和科研结合的活动和方式。这样一来,本科生对科研创新缺乏认识导致对科研不感兴趣,同时也缺乏参与科研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2.目前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存在“重争取、轻管理”、“重立项、轻过程”的思路。很多高校为了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高度重视项目的申报和立项,但是后续缺乏项目合理有效的管理,开展项目的过程缺乏监督;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激励机制不健全,保证体系不完善;没有科学的项目评价指标,科研项目结题成果单一和水平普遍偏低,难以转化应用。

三、完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

针对目前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存在的问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现结合江苏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实际情况,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一)强化本科生的创新意识

要让大学本科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创新,必须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爱好,其关键是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创新认识和创新动机的培养。深刻的创新认识会促进强烈的创新动机,从而产生创新行为。增强本科生创新意识,高等院校还要制定相应的引导方式和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大学生追求创新的热情。

(二)实施创新培养导师制

最早起源于英国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国内外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国内的导师制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方面比较突出。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科研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完善和改进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以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导师制。选择具有较强科研素养和能力的老师,全程指导、监督、管理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过程。教师双向选择对自己方向感兴趣的本科生,全面指导他们选题、立项、实施和结题等科研活动,从而真正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三)开设创新培养课程

增强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参与科研创新和实践,其前提条件是要具备所选择的科研方向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主要包括某方向的基础、热点和前沿方面。每个学院根据老师们的主要研究方向设置相应创新课程,并由相应方向具有相当丰富科研能力的教师授课,同时课程辅以从事相关方向一些老师的专题讲座。本科生可以在全校自由、夸专业和跨学科选修创新课程,修完创新课程。

(四)制定创新学分制

创新学分包括创新课程创新学分和科研创新活动学分。创新课程实施学分制,其学分一部分记为创新学分,一部分记为课程学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与实践,根据科研活动与实践的过程和成果,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给予灵活的创新学分。如果学生只修了创新课程,后续没有参与科研活动,则创新课程的学分完全转化为课程学分。如果后续参与了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根据科研实践活动考核的方式,其总的创新学分采用灵活的创新课程学分和创新实践活动学分加权的方式计算。

(五)完善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形成灵活多样的科研创新能力评价考核机制。一方面,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价应该注重科研创新的实践过程,将具体参与科研实践过程纳入创新考核评价。另一方面,创新成果考核方式要多样化,比如采用发明、专利、制作,著作、论文、设计、讲座、科技竞赛活动等多样的方式来进行考核评价。最终,将这些科研实践活动和成果,灵活地记入一定的创新学分。同时,根据创新考核评价机制,辅以创新激励机制。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篇(2)

21世纪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已经转移到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的不同分支、不同层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不同。医学高等教育如何在本科教育阶段培养创新型医学科技人才正受到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关于创新人才的内涵,有学者[1]将其定义为“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的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是素质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但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科研能力的培养。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工作,要求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正确分析各种矛盾的科学思维和善于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过程正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不断孕育和提升的过程。

1 医学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

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不只看他占有医学知识的多寡,更应看他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医学人才的标准是医德高尚、知识渊博、医技精湛,且具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当今社会,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民族强盛的需要。不论是医院还是企业,用人单位需要的员工不再是只会背书、只讲理论的员工,而是动手能力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能够对单位的管理、制度、专业技术等方面做出创新成果的员工。因此,医学高等院校应当提高产品质量,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毕业生,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2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造就医学创新人才的基础

科研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科学方法去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品质和能力[2]。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研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高等院校基础学科的科研工作,从性质上说,它是学科前沿的研讨,试生产和创新属于知识创新,其基本形式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3]。在知识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应当界定为学科前沿的知识创新能力,这种能力是其他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本科阶段实施知识创新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在职业岗位上衍生出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等,也为学生毕业后进入研究生教育提供先行准备。另一方面,本科生的年龄小,早期开发创新能力,将使全民族创新能力最活跃的年龄段提前,对国家、民族有着难以估量的潜在利益。因此,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今后造就创新人才的基础。

3 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深化性和探索性的专业学习

在医学本科教育阶段,传统的做法重视了医学高等院校作为“传授知识基地”的作用,忽视了它同时又是“知识生产基地”。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让学生了解、学习、体验新知识的生产过程;而高校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生产”的见习基地和实习基地,可使高校的“知识生产基地”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本科阶段进行科研能力培养,于社会、学生、学校均有利,是一项多赢策略。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不但可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更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科间知识的联结与整合,坚固学生专业基础。通过学生科研小组的共同协作与积极探索,培养了学生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及团结协作为主要特征的科研精神,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学会用科学、严谨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学生通过课题设计、文献查找、实验操作、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实践,不但对科学研究的过程有了感性认识,而且通过接触使用高、尖、新的实验仪器设备,提高了学生实验技能。

4 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科研促进教学

被称为“本科生导师”的课题指导老师,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才有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指导学生科研。这要求他们不但要爱护和关心学生,更要具备组织调控、信息转换、交流引导和课题研究等综合协调能力,才能以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动的传授,才能把学科前沿较先进的知识和问题带给学生。另外,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教学相长”的内在联系,他们既是指导老师,又是科研活动的受益者,在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的基础上,也为今后开阔科研思路打下基础[4]。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在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移的过渡时期,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当务之急。

本科生科研活动,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启发式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5 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要提升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就必须从本科生抓起。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已引起了各高等院校的重视。为进一步推广该项活动,结合我校的工作情况和切身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5.1 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培养工作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开展持久有序的培养工作的前提与保障,同时也是培养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与整体优化的必然要求。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制度体系。如由科研处和学工处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本科生导师”资格认证,学校根据具体情况,每年划拨一定经费作为学生科研专项基金,对学生科研课题进行资助,营造科研氛围;成立学生科研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科研项目评审委员会;各二级学院设立学生科研指导小组;制定“学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奖励条例等具体措施。

5.2 建立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严格要求学生 本科生科研活动,是相对松散的教学模式,难免有部分学生甚至教师在立项后重视不够、投入的时间不够,以致于课题不能及时完成或敷衍了事。这就有必要挑选一批有学术造诣、作风严谨、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这些学生的指导教师,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不但要使学生们受到正规的科研训练,还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扎实求实的作风,克服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和行为,为学生们今后从事科研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5.3 科研能力培养的对象主要为大三学生 临床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科研能力集中训练的时间安排在第5~7学期最为合适。一、二年级的本科生,虽然热情很高,但是专业基础过于薄弱,难以接受我们的培养方案;大四的学生,已进入临床课学习,经常到医院见习,早出晚归,基本没有时间及精力顾及课外科研;大五学生已进入临床实习,大部分学生已经离校,更不可能参与课外科研。我们将时间安排在第5学期的后半学期或第6学期初启动,并持续至第7 学期。这段时间,学生已完成大部分基础理论课学习,开始进入临床课学习,也已完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科学实验、病原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学习,已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已经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简单的科研工作。

5.4 学生科研实践前要开展科研培训 于第5学期开学初,对大三学生开展科研培训,如请学术造诣高,有丰富科研经验并取得重大成绩的教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讲授“医学科学研究基本概念和注意事项”、“医学科研的基本程序”、“医学科研选题与设计”、“医学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及参加教师的课题开题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培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指导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查阅文献、选题、书写课题申请书上报相关学生科研管理部门,获立项资助后召开开题报告会,利用业余时间、节假日进行科学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及撰写研究论文,并要求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最后将课题实施的原始记录、发表的科研论文整理,形成结题报告上报相关学生科研管理部门存档。

5.5 拓宽经费来源,加大培养力度 目前,许多高校都设立了本科生科研专项基金,但同样都面临着“僧多粥少”的问题,因此,要想加大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力度,还需积极拓宽科研经费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先选导师,再选课题”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这一方法将学生和导师的课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但解决了学生科研的经费,也减轻了导师的工作负担。

5.6 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师生科研热情 对学生科研进行考核,项目合格的,给老师计算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学生则获得相应的学分,成绩突出的可以申报科研成果奖;在物质上,加大对本科生科研论文的奖励投入,鼓励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

5.7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培养效益 由于当前各高等院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可向本科生科研实践全面开放的各种资源通常是有限的。为此,在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同时,要科学规划,优化资源配置,让有限的资源产出最大的效益。

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确实是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决非一朝一夕或者是一两项改革的推进所能完成的,我们应采取多渠道、多手段开展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肖川.纵览中外探索大学创新教育之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105-107.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篇(3)

1.1导师遴选标准。导师为本院承担有课题的科研骨干担任,包含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课题涉及口腔肿瘤、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生物力学、颌面部发育等多个研究方向。面向全院。大一至大五的所有本科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以学生自愿的原则参与,尤其是鼓励低年级的本科生积极参与,以贯彻本校“早接触、早实习、早科研”的三早理念。1.2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招生要求后由学生根据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自主选择1~3名导师进行面试。面试环节包括简历制作、演示文稿制作、自我介绍、导师提问等,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随后导师表明招生意向,学生根据面试结果再进行选择,实现了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1.3培养过程。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每年举办1次,故培训时间至少为1年。待下年培养计划开始时学生可自由选择继续跟随当前导师或更换其他导师。初级阶段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文献阅读,参与组会,了解导师当下课题的进程;中级阶段鼓励学生进行综述的书写,追踪研究进展,提出科学问题,书写开题报告,进入实验室参观学习实验方法,协助导师课题的完成[6-8]。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承担导师课题的子课题,自主选择课题方向、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课题后期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统计分析、论文书写并进行投稿。实验经费可来源于导师课题经费及大学生科研设计大赛的奖金。

2导师制本科生培养计划的经验分析

2.1招生数量。在招生数量方面导师多担任科研、医疗、教学,甚至管理多重职务,时间和精力极其有限,故应控制其指导学生的数量,每年不应超过2名。由于导师能在本科生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研究生作为导师制的辅助可弥补这一缺陷。研究生应选择研二、研三及博士等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高年级研究生。研究生可在文献检索、综述书写、实验技能、统计方法等多个环节给予本科生帮助,以减轻导师的负担,也使本科生拥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而本科生也可协助研究生完成其课题,成为研究生科研工作中的小助手。2.2加强沟通的必要性。本科生在接受科研能力培养的过程应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导师对自身关注度不足的情况下更应主动联系导师,主动要求新的学习任务。当在科研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及时向导师请教。积极参与组会,珍惜每一次与导师交流的机会。2.3科研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本科生单独立项时应格外注意科研项目的可行性,科研项目不宜过大、过难[9]。应充分考虑实验室的设备条件、实验技术支持,尤其是科研经费的数目和来源。本科生由于自身科研知识储备不足,很难对整个科研过程做出精准的预估,导师应在其立项过程中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口腔医学本科生不应局限于口腔医学范畴,更应参与跨学科的科研项目,从而开阔视野、发散思维,为今后的科研道路提供更广阔的背景。导师也可来自于其他学院,可以是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医学相关学院,也可包含物理、化学、生物跨领域基础科学学院。2.4本科生科研培养形式的多样性。单凭导师一己之力本科生很难得到系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除在本科教育中提供文献检索、统计学习、生物实验技能等基础课程外,学院还应定期举办科研训练营作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辅助。在科研训练营中本科生不仅能在文献检索、统计方法等方面得到进阶学习,还能聆听科研精英的宝贵、真实的科研经验,了解当前的科研前沿及热点。2.5考核制度。由于缺乏明确、详细的考核制度,不同学生在不同导师的带领下在科研能力方面的收获差距巨大。随着项目的开展,加强对学生文献阅读、综述书写、开题报告书写、基础生物学实验技能等方面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将进一步督促导师和学生双方更好地完成科研培养工作[10]。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80-02

一 培养与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最早提出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是美国高校,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为本科生提供参加科研工作的机会。20世纪80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向“创新性人才”转变,科研训练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普遍受到重视。几乎所有的美国研究型大学都在开展某种形式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并已制度化和规范化。

自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提出“素质教育”,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工作得到空前重视。清华大学正式启动“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首次在国内提出了类似的本科生科研计划。进入新世纪后,国内的大学逐步探索和建立起自己的本科生科研培养机制,本科学生科研训练被视为“培养并形成大学生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的最重要途径”。

2.有利于促进教育理念的变革

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不仅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同时,对于高校教育理念的变革,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与我们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向学生灌输已有知识存在很大差别。在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中,教师要做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而非原来的、简单的机械式的接受,主要工作是引导启发而非传统灌输。这对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形成新的学生评价机制,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

在传统教学中,高校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传承,把知识不断传承下去,而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除了传承知识,理应不断发展创造新知识,即通常所说的科研。科研能力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应是衡量高校教师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而通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对于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中,教师首先要掌握相关方面的前沿知识及发展动态,才能做好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同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往往会受到学生思维的启发,进而推动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专业课程设置看,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1)课程结构不合理,如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理论课所占比例过大,实践课比例相应过小,许多专业甚至根本就没有设置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实践课,其结果就是造成当前我国相当数量大学生动手能力低;(2)相应学科知识比例失调,在有些高校尤其是一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往往是因人而设,而非因专业而设,有些高校因师资原因对一些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回避,这必然导致某方面课程过多,而有些课程过少甚至空白的境况,使得学生知识结构十分不合理;(3)课程与需求脱节,课程内容陈旧,我国高校目前的课程,基本上是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造时形成的,几十年来几经调整、变化,仍未脱离旧套。其结果使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学生需求脱节,这使得很多学生都认为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在社会上根本就无用武之地,因而恶化成学生厌学。

2.围绕科研能力培养与提高,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问题,会衍生出其他很多问题,问题解决得如何,关系到整个高校专业教学的成败问题,因此,必须对专业课程设置加以优化,其原则是:顺应国际潮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围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具体方式有:(1)各专业要根据专业特性,科学合理安排专业实践课,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就这一问题提供指导性标准,至于实践中如何把握的问题,各学校可以根据校情制定具体的实施标准,但不得与指导性标准相悖,专业实践课不得流于形式,必须真正体现“实践”特性,结合专业理论课安排专业实践课,使专业实践课既有利于巩固提高专业理论课教学成果,又有利于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专业课程内容优化,专业课程内容优化主要通过教材来体现,那种几十年用同一版本教材的局面必须加以改变,教材内容必须体现本专业学科知识发展的最前沿动态,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新时期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也组织编写了相当数量的面向21世纪教材,高校在专业课程内容优化方面应力争做到内容的先进性、国际性与时代性,进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水平;(3)课程设置优化,必须体现课程的实用性,即不能仅追求学科或知识体系的完整,还需满足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尽可能两者兼顾,另一方面,还需通过课程设置来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兴趣,这里主要是要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充分释放学生兴趣爱好,为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 优化高校专业课程教学

1.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内容优化并不等同于专业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内容优化主要是指某一门课程的合理与科学化,而教学内容的优化是从整个专业课程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也就是说课程内容优化是个体,教学内容优化是整体。 教学内容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根据专业要求设置专门的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模块,以强化专业化训练,在专业培训中,这方面课程要有适当的比例,其学分比例不能少于总学分比例的1/3;(2)突出专业实践能力训练,学校要为专业实践能力训练提供必需的硬件设施,如师范专业教学,学校可建立满足师范生教学需要的微格教学教室,并与部分重点中小学建立课堂视频同步直播系统,使师范生在校园里就可以在在线观摩室见习、研习一些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还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和仿真训练;(3)各专业要专门设立创新实践学分,各专业把自主创新学习与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围绕各专业教学问题开展自主创新学习,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水平。

2.教学方式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

传统的教师一支粉笔从头说到尾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限制,强迫学生接受某种理念与观点,这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是相当不利的,因此,要围绕培养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水平优化教学方式,这里主要是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去诱导学生发散性思维而非原来的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抑制,学校管理部门应鼓励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如案例教学法、探讨式的教学方式、漫谈式的教学方式等,同时,为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展尽可能提供条件。

另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变,必然要求优化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组织机构、指标体系、评价模式与信息反馈机制都必须做相应的改变。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篇(5)

1.1 护生下临床的时间是一年,在前三个月,护理部给每个护生选择一个科研带教老师。指定的带教教师是院护理科研小组的成员,使护生在选题实践的三个月内,有专人指导帮助,指导教师在护生选题过程中,应适时给护生选题指导,有耐心和细心,一次不行,再来第二次、第三次,耐心的引导和帮助,从而增强了他们的信心。

1.2 组织护生选题讨论会:由护理部组织科研小组的成员参加护生选题讨论会,每个护生将自己的选题让大家进行讨论,使有意义的科研选题进行查新得以初选,。

1.3 组织开题报告会:安排每人三十分钟的“开题报告”,由护生将他们的科研思路,课题标书设计等与带教教师及实习同学来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不留情面,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使前后矛盾的科研思路被纠正,有些不科学的做法被修改,也有的科研思路被否定,而让其重做。

2 落实科研带教计划

2.1 制定科研带教各周期的计划 前三个月的时间做选题,一个月时间做书写课题标书,四个月时间做科研课题实施,最后三个月的时间撰写论文。护生下临床后,即将科研带教计划告知护生,使每个护生明白各周期的任务,有目标地完成科研实践活动。

2.2 保证科研课题实施 护生选题后可根据护生的科研课题的要求安排相关专科轮转,在相关科室,有八周的科研实践时间,由专人带教,每周给半天的时间做科研,保证科研实践的实施。

2.3 建立护生科研督查制度 由护理科研小组组长组织人员定期检查。按计划周期查,检查护生科研课题实践的进展情况,听取护生对教学的反馈及存在的困难,帮助护生解决问题。

3 课题评定

3.1 课题标书的评定 一份好的课题标书的书写,是科研思路有效的反馈,也是课题实施的步骤,护生在科研实践中,要求他们学会做科研课题的过程,而不是要求一次就做好、做到位,应组织人员对护生书写的课题标书进行修改及评定,在修改及评定过程中使护生找到差距及不足,做好的应给予表扬和鼓励,使护生掌握科研课题标书的书写。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篇(6)

1.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设置专门的科研训练课程。

课程学习是本科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培养方案中有目标的设置体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特色的科研训练课程,有助于本科生了解科研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和树立科研意识,接受必要的科研技能训练。理工科科研能力培养课程可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教授学生查阅、整理、归纳、翻译文献、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制图以及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和科技论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科研素养和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使其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提高科研水平和质量。

2.重视本科实践教学,构建和完善本科实验教学体系。

理工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本身就具有重视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因此,实验教学一直以来是理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然而,从目前本科生培养的现状看来,大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缺少专业的实验操作经验和思考能力。为了使得本科生在实验教学中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不断提升其实验水平和能力,良好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极其必要的。构建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应当从实验教学内容的革新开始,加大实验课时比例,从而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完成,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兴趣、探索和创新能力。

3.重视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课程,实现本科课程内容与专业前沿的结合。

学术讲座是讲座人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知识或新的研究进展,以扩展他们知识的一种活动。国内外专家与学生近距离的学术交流和探讨,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科前沿,并在学术交流和学术碰撞中拓展视野,产生灵感,碰撞出智慧火花”的一种方式。进一步说,“研究若想有所创新,就需要对学术前沿动态保持密切的关注,培养自己的学术敏感性。”高校应当鼓励本科生参加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将与本科生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中,明确规定本科生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参加相应次数的讲座或组会,完成作业通过考核,才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在学分制的激励下,本科生广泛参加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不仅能够了解到专业前沿知识,也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本科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科研。

二、发挥科研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

引导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导师和导师组的作用不容小视。目前研究生的培养多采用导师制和导师组制,但本科生鲜有固定的导师或导师组指导其科研活动。发挥导师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并非导师单纯的对本科生某一个科研项目或科技活动进行指导,而是把有兴趣参加科研的本科生尽早融入到导师实验室和课题组,由导师和导师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本科生科研进行指导。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进行指导,首先要确定合适的本科生人选,其次要给本科生确定明确的科研内容和目标,同时还要合理的规划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时间。本世纪以来国内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本科教育的定位已经逐渐从单一的精英教育转型为多元的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改变。目前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培养出来的本科生中既有可以继续深造,专门从事科研的研究型人才,也有可以走上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发挥科研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在导师和学生进行双选的基础上,由导师和导师组作为负责人,在低年级本科生中确定部分有科研兴趣和潜质的学生,尽早帮助他们规划参与科研的时间,拟定科研计划并有计划的指导本科生进行实验、文献阅读、成果总结汇报。尽可能的采取个别指导的方式,降低导师指导本科生科研的师生比,保证本科生切实可行的参与导师和导师组的科研项目和组会汇报,从源头上培养理工科高层次科研人才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三、创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

1.运行理论与实践统一,传授知识与自主学习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创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求理工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重视教学过程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的引入,在实践中培养本科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培养本科生科研兴趣和创新热情,教学组织过程中可适当采取前沿知识讲座、科研基础知识教授、专题讲解等形式,分阶段将有兴趣从事科研活动的本科生引入到科研活动中来。对于刚刚从事科研的本科生,正确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应当是以灌输知识为主,而应该把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技巧、文献检索和撰写等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提出研究内容、方法和路线。在实验实施和成果总结过程中,理应让学生独立探索和操作,导师进行指导、提出意见并和学生进行探讨。

2.鼓励理工科本科生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

挑战杯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国内高校科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但多数情况是由学生临时找导师指导立项和完成。通过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系统、有计划的科研训练,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将有所提高,因此,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积极有目的、有计划的参加科研活动也是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的体现。以个别指导的方式,导师和导师组帮助本科生明确具体的科研目标,确定可行的实验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参加各种科研活动,不仅有利于本科生更好的参加科研实践,也为科研活动的成功创造有利条件。

3.建立和推行理工科本科生的科研组会制度。

科研组会制度一直是理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在我国高校本科生中执行和推行得并不彻底和完善。本科生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定期参与到组会活动中,听取报告并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汇报,和课题组的成员进行交流,有助于本科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研能力水平。理工科学生应当定期坚持组会活动,在活动中汇报近期的文献阅读、工作开展情况,并与指导教师及组会成员探讨前沿动态,科研问题,找出进一步研究的路径、方法和所需注意的问题。

四、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评价与保障机制

1.确定学分保障制。

课程学习一直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形式,完善的学分制是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开设科研训练方法课程、前沿讲座课程、实验选修课程和本科生组会课程作为本科培养的内容,对选课学习的学生进行考核,通过者获得相应的学分,是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常规化的重要途径。

2.必要的经费支持。

一方面学生在一定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持下开展科研活动,另一方面学院和高校可以通过接受企业资助、导师资助等形式保证本科生必要的科研劳务补助和假期从事科研活动的生活补贴。以双选的形式为入学的本科生配备科研导师,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进行有计划、系统的科研训练,根据按劳分配原则给导师计算工作量并对导师进行考核,促使本科生科研活动在经费支持的保障下得以顺利开展。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篇(7)

[作者简介](1975- ),女,安徽涡阳人,桂林医学院教育研究与质量控制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广西 桂林 541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JGA17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76-02

现代社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面临着许多新的医学问题,要解决不断出现的医学难题和医疗实际问题,则需要培养更多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因此,医学高等教育如何在本科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已受到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不断出现,对医学生科研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加强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国内外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

本科生科研训练国外起步较早,特别是美国。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简称MIT)负责本科教学的院长马戈立特创设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简称UROP),资助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开创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先河。80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也开始系统地支持本科生科研。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大学也分别于1994、1997年成立专门办公室,组织本科生科研训练并提供服务,尤其是伯克利在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方式上有独特的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著名的“伯克利模式”。

国内较早出现的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模化的科研训练。1996年清华大学实施SRT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之后,浙江大学从1998年开始开展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近几年,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几所大学设立了专项学生科研基金,让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中,科研能力得到训练。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大学生科研训练的作用和地位国内的大多数高校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还有很多尚未开展这项活动。因此,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医学教育进行改革,构建国际化的医学生科研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的。

二、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校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学习往往停滞在书本知识的掌握和实践的操作,理论知识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填鸭式,实践操作环节多以验证性为主,有利于大学生科研基本功培养的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开设的很少,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机会少。虽然地方医学院校在发展学校过程中也注重打造校园科研氛围,但力度有限,对于本科生教学的关注多于关注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提高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学术氛围。

2.学生科研能力不足,整体水平不高。地方医学院校因其课业的特殊性,课程繁杂,很难从课业负担较重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当学生的课业与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发生冲突的时候,自然会选择完成课业为主,结果导致参与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只能吸引少数的学生参加。另外,地方医学院本科生缺少系统学习科研方法学知识的机会,而且学生的知识结构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自身开展的科研少,最终导致科研能力与意识不足,整体水平不高。

3.学生参与科研的保障、激励和评价机制还不健全。因地方医学院开展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工作时间还不长,缺乏统一的学生科研活动领导的组织和指导机构,以及科研活动实施的管理办法;不少院校尚未设立学生科研专项基金,也未建立学生科研成果鉴定和评价机制、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定和奖励机制,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客观条件还不够成熟。

三、地方医学院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

1.加强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科研意识的培养主要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学精神着手。本科学习阶段是学生今后工作和深造的基础阶段,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学校也可通过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传递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信息,让学生开阔科研视野、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从而提高科研兴趣。

2.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改进教学方法。在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的角色不仅要比学生早一步获取系统知识,而且要在科学研究中积累独特研究体验和科学情感;教师通过科学研究,掌握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跟进最新研究成果,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业务素质。其次,教师要改进其教学方法,教师不再以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教学的重点,取而代之的将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传授科学研究方法;教师的研究能力直接影响研究型教学的质量,教师树立研究的意识和具备研究的才能至关重要。

3.基于能力的培养,调整课程设置。在当今这个知识更替日新月异的时代,具有获得最新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生在具有获取最新信息技能的情况下,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获取大量的新知识、新技能和科学证据,才有利于他们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本科初级阶段学校开设如文献检索与利用、医学情报学、医学信息学、中文工具书及数据库的使用、论文写作技巧等选修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中,应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和更多的跨学科的课程,增加一些介绍科研创新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内教学和课外的科研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研究探索精神。

4.加强教学资源的支持。在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过程中,学校应不断加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的建设,为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最基本的硬件支持。学校大力加强对本科生科研的训练、指导,提供广泛的研究机会,也是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条件,如设立大学生科研协会,提供研究经费,进行研究的指导,接受研究活动的咨询;制订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给学生提供广泛、开放的参与研究工作的机会等。学校应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在校园网上建立“本科生科研训练专题网站”,使其成为学生了解科研能力培养过程的重要渠道。

5.建立客观合理的师生评价机制。要使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是很有必要的。有研究者建议,对参与科学研究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分作为奖励,将有利于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给予相对合理的评价。

要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热情,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学生科研的指导,也需要采取更为合理的激励措施。如在教师工作业绩的评定,职称的晋升,津贴、教学奖项的评定等方面,应考虑将教师在指导本科生科研方面的工作列为较重要的评估指标。

[参考文献]

[1]卞军,魏晓伟.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11(6).

[2]陈静芳,周光纪.如何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

[3]刘海燕.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2).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篇(8)

1.1 学生对科研创新关注少

许多学生认为科研活动比较深奥,需要大量的资金、专业的团队、精密的仪器和复杂的实验,所得到的成果都是对人类和社会有巨大的帮助,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而无法完成这些.这种认识会导致他们没有信心参加科研活动,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减少了创新机会.

1.2 缺乏专业教师指导

已具有科研创新精神的学生的问题在于没有专业的教师指导.大学生的专业水平有限,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困惑,遇到的瓶颈,无法及时找出正确的方向,从而让他们失去信心,创新终止.生物专业的科研创新离不开实验,以及实验要求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实验结果的多样性,更加需要一个专业的导师,适当地为他们授业解惑,促进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1.3 学校对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关注少

目前,高校清楚科研的重要性,但是只重视科研在教师中的作用,而对学生的宣传缺乏力度,在评优奖励制度上仍然是成绩第一的传统制度,对于科研创新很少有相关评定,也就是说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落实学生参与科研,鼓励学生在科研上创新.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对科研活动认识不清,参与的积极性不强的原因.学校宣传度不够,说明其对学生参与科研的关注度不够.大多数本科生都缺乏动手能力,知识经验流于书本,对于实践和创新,表现出明显的信心不足,因而需要学校加强鼓励制度.

2 培养生物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的途径

2.1 提高学生对科研创新的认识

社会竞争大,压力大,作为一名本科生,摆在面前有两条路,继续深造或者直接工作,无论哪一种选择,都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在社会立足,更好地服务和建设社会.因而在根本上,本科生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科研创新精神.生物专业的科研创新来自实验,因此在平常的实验中,本科生可以主动地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如在研究光照对植物幼苗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中,在确定实验方向后,就要查找资料,设计处理的光照强度,在正式实验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在种植过程中,植物幼苗的死亡,生长所需要的条件控制性不强等),需要学生考虑到所有可能的因素,从而解决问题,使实验继续进行;后期的测试和数据分析则要求学生耐心、细心,出现问题时和教师一起商讨.整个实验过程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另外,多参加一些竞赛也有助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好胜心会促使学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在比赛中学生需要考虑怎么做才能赢得胜利,这其实就在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视科研创新的重要性,在实践中锻炼能力,重要的一点就是积累丰富的知识.所有的科研创新都来自于扎实的知识基础,因而,充实知识也是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2.2 调整课程结构,完善实验方法

为了更好地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学校应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增加与科研活动相关的课程,并纳入学分,明确要求学生参与其中.开设集思广益的小课堂,让学生对问题随心所欲地进行探究和讨论,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培养团队精神.对于像生物这样实验多的专业,应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探究性实验,尤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研究.在进行过验证性实验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于自己仍然想知道和想了解的其它问题进行实验,即有想法就要抓紧时间验证,不要让这个想法消失.也可以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自主选定一个研究课题,从收集资料、设计实验到得出结论、分析结论都由小组独立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科研的乐趣,提高他们科研创新的精神.

2.3 强化科研创新教育

高校应该针对学生开展大量的学术报告,收集一些本科生科研创新的成果,让学生了解科研创新究竟是怎样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科研并非想象中那么复杂.邀请国内知名学者给学生做报告,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近距离地感受科研的气息,从而激发他们科研创新的欲望.学校可以提出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改变大学生科研活动的无序状态以及参赛就为评奖的心态,鼓励学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科研创新.根据专业和年级的特点,制定出相应具体的培养方法和培养任务.科研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要摆脱应试教育带给本科生的影响,就要从开始做起.对于刚迈进大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大学是新奇的、未知的、怀有期待的,因而是培养他们科研创新精神的好时机,应对其传播科研创新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大学要重点培养创新能力,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接受和关注科研创新.

2.4 培养坚实的师资队伍

强大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我国的教育方式大多是灌输式的教育.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动脑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听,不愿意或者不主动思考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自然低下.因而想要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摆脱固有的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鼓励式教学,哪怕学生做了一点小事都要对其进行很大的鼓励,在课堂上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自然比较强.其次,学校要关注教师的科研创新水平.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科研水平,因而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不断提高科研创新的意识和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传播科研知识、科研方法和科研精神,教师和学生一起关注最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寻找课题、收集资料、发现突破口及撰写报告,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学校要鼓励教师率先参加科研创新活动,针对自己擅长的领域,结合前沿的科学问题,选择一个科研项目来研究,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科研创新的过程,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科研精神.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209-02

专业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思维能力,指的是培养学生从专业角度出发去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进行专业划分,势必希望通过专业教育,赋予大学毕业生与一般思维能力相区别的专业思维能力,从而在毕业后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并且为更加长远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我国高校的四年制本科专业中,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作为一个比较新兴的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在实际操作层面,呈现出种种问题,需要我们从教者不断研究并且提出解决的办法与对策。

一、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专业思维能力培养中所面临的问题

1.学生对于专业的定位模糊。本专业在定位上有自己独特之处,虽然主要内容均来源于国外,但是与国外的类似专业在设置上有一些区别。单就这个专业名称而言,就具有浓郁的本国特色。很多学生入学时对于专业的定位并不太了解,把该专业与相近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者行政管理学专业相混淆,在对于专业的认知方面也存在困惑。没有准确的专业定位,从专业角度去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就会存在障碍,其专业思维能力培养就无从谈起。

2.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学生培养方面的总体定位和实际实施,因此,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①专业课程设置。由于本专业在定位上的特殊性,国内数十所开办此专业的高校,除了常见专业课程之外,均根据自己的学校特色设置了特色课程。特色课程的设置对于学生的多样化选择与就业起到了好的效果,如华中理工大学该专业的课程中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很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甚至可以达到程序员水平。但是在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高校特色的同时,特色课程也有可能会对专业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些随意性较大,或者在目的上急功近利的课程会对专业思维产生限制和误导。毕竟专业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立足于根本、立足于长期的过程。与一般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同,它要求一个区别于其他专业其他学生的思维培养目标,它要让学生拥有看问题的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专业课程的设置需要围绕一个确定的、科学的、长远的专业思维能力目标来进行。②实践教学设置。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能力培养一般依托在实践教学部分来完成,也就是说,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专业思维能力培养也不例外。实践教学部分,一般由认知实习、社会调查、实验室建设、毕业实习等等方面组成。总体上而言,本专业在实践教学,尤其是实验室建设方面显得比较滞后。部分学校此专业并没有形成规范的实验室教学。而对于学生专业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言,实际动手所形成的经验其实占有重要的地位,没有实践教学的支持,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不能上一个台阶。

3.师资结构等等其他因素对于学生专业思维能力的影响。我国的政治学理论、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专业培养的高等人才,体现在博士学位获得者层面,相对于该专业的师资需求来说,还不太充分。尤其是在专业成立之初,很多任课教师都带有其他专业或者领域的学科背景。这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方法和思路,但是也可能会使学生在专业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惑。

此外,学校和学科的其他硬件和软件的问题,也制约着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专业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二、形成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专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原因。如前所述,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它的特殊性。在国内高校的四年制本科专业中,属于新兴专业,在国外也只有近似专业。因此在专业发展方面,没有现成的成熟的榜样可以学习和借鉴。专业从设置到发展成熟,有一个逐步完善的历史过程。这种特殊的背景,造就了学生们在对专业认识方面的模糊性。此外,这种背景,也让各高校在此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尤其是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探索性质。

2.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现实原因。目前,很多高校都把实验室建设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重点改革对象。但在我国,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在法学门类下,招生也偏向文科学生,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出文科生为主的法学类专业的特点,侧重于课堂纯理论教学,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存在欠缺。此外,就业的压力,也可能导致在专业思维培养方面出现偏差和误区。比如地方高校的本专业常常选择以公务员考试为导向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在解决了目前一部分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专业思维能力方面的疏忽和长远发展的困境。

3.师资力量培养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从学科特点而言,该专业教师应该来自于政治学理论专业和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高等学位获得者。但是,国内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数量相对较少,且人才容易被分流,因此专业在师资力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失衡。教师对于学生专业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没有专业的教师,很难有专业的学生。

此外,资金等硬件条件不足等等原因,也可能造成专业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综上所述,种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造就了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在学生专业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困境。

三、加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专业思维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通过专业的不断完善、发展积累的经验,以及结合对部分相同专业的先进单位的学习考查,提出如下针对性的意见。

1.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文科生的特点和专业特色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的具体化,是培养学生专业思维能力的总提纲。针对该专业鲜明的文科特色,顺应实证研究的大趋势,应该确立经验研究方法的主体地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主导思想中引导学生注重经验研究;同时,传统的哲学研究方法对于文科学生而言也是一种较为有利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应该在方案中得到兼顾。同时,在不喧宾夺主的前提下,结合专业所在的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可以在方案中增设特色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起到独辟蹊径地提高学生专业思维能力的作用。

2.加强专业导论课建设,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正确认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对于专业定位感到模糊的新生,进行专业导论课教育,是专业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要让学生清楚,本专业的历史与现状,学习的大致内容,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走向。了解专业的历史,明确了专业学习内容,让学生基于对专业的理解而进行自我肯定,学生才有可能产生对专业的兴趣,并且从中选择自己愿意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大一新生中开设专门的专业导论课程,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3.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实验室建设。2000年左右,最早的一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在一些国内高校中产生。截至2014年,国内已有98所高校开办了此本科专业。十四年以来,该专业稳健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改进。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与2004年专业承办之初相比,人才培养方案已经进行了三次修改,期间不断征求学生及教师的意见,以及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专业特点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部分课程进行了删减、调整和增设,在兼顾学生需求(尤其是就业需求)的同时,一直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专业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越来越获得学生们的好评。比如增设方法论课程,把学生的专业学习从较单一的经验学习,提升到方法的教授层面上来,对于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训练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此外,实践教学的改进也刻不容缓。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有相当一部分课程和实验相关,尤其是学科的发展,促使电子政务的兴起和计算机软件在政治科学中的广泛运用,单纯的理论教学早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对于本专业学生的要求。因此,转变观念,进行实验室建设,是每个开办本专业的学校都应该意识到的任务。

4.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如前所述,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师资相对短缺的问题确实存在。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培养稳定的具备科研和教学能力的人才团队,是各高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当务之急。但是,作为从教者而言,积极利用现有的条件,提高学历学位层次,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以科研促教学,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前者需要学校在资金条件上的大力投入,后者则需要为青年教师的进修创造必要的条件。

综上所述,对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而言,在学生专业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教者应当不断探索解决的路径,使专业思维能力成为本科生毕业之时的宝贵财富,使他们从全新的角度认可自己、发掘自己、完善自己,从而也促使专业朝着一个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也希望通过对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为类似专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篇(10)

国外教育界认为,要从根源上提高普通本科院校办学质量,最为重要的途径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只有让学生在校时就获得一定的科研经验,才能将学生造就成富于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具有代表其清晰思维和熟练掌握语言的交流技能、具有丰富的多样化经验的人才。为此,国外一些高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推广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 ),并获得了较好的成效。

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负责本科教学的院长麦克维加于1969年首次提出的。它被认为是美国最早的,也是最为成功的促进本科生科研的学习计划之一。作为最早制定“大学生科研机会规划”的研究型大学,MIT的UROP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开放的机会,让学生作为教师的初级同事参与挑战性的研究工作,并向参与的学生提供学分或工资。二是允许学生在每一门能获得的学科中进行研究,包括艺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而不仅仅限制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领域。三是在研究项目的质量被评估后,教师和学生还能得到各种各样的奖励。[2]

从国外实施UROP的成功经验来看,UROP对普通高校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UROP是大学生获取直接知识的渠道。UROP证明,把科研引入大学教学过程,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科研是磨砺大学生思维的工具。[3]二是UROP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参加工作的能力。三是UROP能满足大学生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增加他们敢于攻坚、勇于突破的信心。四是通过UROP,学生可以了解和熟悉自己的专业,确立专业思想,并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方式。

二、当前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长期以来,大学本科阶段教育一直徘徊在通才与专才的探讨之间,而对本科阶段是否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培养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关注不够,加之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为普通高校开展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设置了障碍。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思想上仍然认识不足

出于种种原因,普通本科院校对培养本科大学生科研能力工作的认识上一直是不足的。一方面,高校一直将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放在硕士及以上层次学生身上,对本科阶段的培养一直重视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压力加大,青年学生在进校后,就直接为就业而读书。事实上,社会许多岗位都需要具备一定研究、创造和发明能力的人才,只有所进人才有所创造、有所发明,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工作机制不完善

有没有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学生科研工作能否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很多普通本科院校,基本上没有相应机制,学生科研工作的随意性非常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普通本科院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是教学大纲,往往重视的是对课程本身的学习,实习实验也只是在课程内容的框架内进行。虽然有的普通本科院校也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列入了学生培养目标,但并无循序渐进的培养计划。也正因为这样,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科研项目覆盖范围欠广,形式较单一,难以实现跨学科、综合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要求,且学生科研的规模与庞大的本科生人数不相称,参与科研的学生比例仍然较小。

二是学生科研无具体的评定和奖励制度。总体上讲,普通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没有与学生科研相配套的评定和奖励制度,学生做不做科研、做到什么程度、做的结果怎样与学生在校期间应达到的培养目标无关。所以,学生在参加科研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得不到应有重视,无人督促,也无奖励与处罚措施,出现没有激情、没有动力的状况。

三是普通本科院校评教机制不利于教师参与到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的能力、职称和地位已经实质上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科研成果。尤其是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基本上是对教师个人科研成果的评定,并不考虑教师对学生科研的贡献。

四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经费不足一直是普通高校学生科研开展的瓶颈。在很多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科研经费少得可怜,一个项目仅能资助200―400元,学生科研经费年总投入不足5万元。而在MIT,仅1998 年,教师就从自己的研究资金中拿出500 万美元作为参加UROP的学生的工资。[4]经费不足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上,如果不更新办学理念,这一局面是很难改观的。

3.重就业、轻培养的指导思想贻害了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高级人才的科研素养与能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他们的科研能力不仅是解决自身就业的关键,更是完成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的关键。而当前,一些普通本科院校在毕业生就业难的压力下,人为地分割了科研能力与就业的紧密关系,采取了以现实就业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有的甚至没有完成教学大纲的规定内容,更无从考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三、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前卡内基教育促进会主席Ernest Boyer博士在《学术的反思》一文中指出:“教学是教育和塑造未来的学者,优秀教师能营造一个氛围,激励主动而非被动式的学习,鼓励学生成为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者,在大学学习结束后,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5]结合二十一世纪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普通本科院校办学的重要突破口。

1.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度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要求,也是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所以,学校、社会和学生本人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通本科院校要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重要途径就是建立以学生科研能力为主导的培养模式。这一模式既适应了“通才”的需要,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可以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也达到“专才”的要求,学生如要解决科研中所遇到的问题,必然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2.切实构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长效工作机制

清华大学推出的“学生研究训练”(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就是一个类似于UROP的本科教育改革措施。该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本科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及早了解工业界,了解社会实际,锻炼实际才干。SRT计划实施后,引起清华大学师生的广泛关注,提高了清华大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是构建贯穿本科四年教育的培养方案。结合本科教学四个学年,制定和实施分阶段培养计划,给本科生提供更多的科研训练机会,根据本科学生的特点及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可设计出科研兴趣培养、科研实践、科研能力养成和科研能力提高等四个对应模块,安排相应的科研内容,有计划、有内容、有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培养工作。

二是建立严格的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考核制度,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全面推行科研学分制度,明确学生参加科研培养的目标及应达到的程度,可参照学分制管理模式,设计学生科研学分,对参加大学生科技比赛、实用专利、学术论文进行评分,并计入学生毕业和授位条件中。应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科研成果的评定标准和实施细则均应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积极性。普通本科院校应将教师个人科研与参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纳入同一层面上加以考核。在适当的范围内,可以考虑要求教师必须完成一定量的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任务,也可以考虑将指导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指标。同时,要考虑给予教师一定激励,教师所指导的学生在科研创新方面获奖,学校应适当地给予教师以奖励。

四是要给以相应的经费保障,实现教学与科研有机统一。经费的安排首先要实现从院校经费安排上在教学与科研总体平衡的理念;其次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支持;最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教师应积极将学生引入个人科研活动中,并为参与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

3.重新认识就业与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系

从高教性质来看,它本身就具有前瞻性的特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生就业与其科研能力是一个统一体。如果学生科研不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方向,其科研是苍白的;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其职业适应能力才会随社会发展而增强。所以,普通本科院校应重新认识学生科研能力对学生、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作用,增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各项工作。

上一篇: 人工智能教育趋势 下一篇: 怎样进行阅读教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