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的作用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3 14:58:07

诗歌语言的作用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1)

导语一:他,是雄才大略的军事家,一生戎马生涯,南征北战;他,是富有谋略的政治家,一生求贤若渴,运筹帷幄;他,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一生登高必赋,横槊赋诗;鲜为人知的是獉獉獉獉獉獉,他还是一位精通围棋与獉獉獉獉獉音乐的高手獉獉獉獉獉。他,就是乱世奸雄曹操獉獉。

导语二:大家都很熟悉“闻鸡起舞”这个成语,一般资料上说与之相关的主人公是祖逖

其实,祖逖并不孤獉獉獉独獉,与獉“郎獉”共舞獉獉的还有一位英雄志士。他,就是刘獉琨獉。(注:加点部分重音。)以上两段导语,层层蓄势,最终揭晓谜底,水到渠成,流畅自然。在此过程中,会激发学生思考,学生会在教师娓娓道来的叙述中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猜测“此人为谁?”类似于猜谜游戏。在期待视野中,不管与教师的“答案”是否一致,都会达到进入情境的教学效果。这样做自然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瞬间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便于下面教学环节的展开。在行云流水的讲课节奏中,教师要事先预设一些“点”,这些“点”,类似于小品中的“包袱”,会瞬间“点燃”全场,有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之效。讲鲍照对七言诗的改造,改曹丕《燕歌行》的句句押韵为隔句押韵,韵脚间隔的节奏,句句押韵是“嗒、嗒、嗒、嗒……”,隔句押韵是“嗒—嗒—嗒……”,通过对比,让学生形象感受到韵脚过密会导致气流过于狭促的弊端。在一堂课临近结束的时候,预留出一些“语言点”,同样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应该掌握的技巧。可以是讲到最精彩处、最关键处戛然而止,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如有关于苏轼生平的一段话:元丰二年(1079),新党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从苏轼的诗文中捕风捉影,栽赃陷害,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拘于乌台受审,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在写给自己弟弟苏子由的诗中说:“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那么,坡的命运如何?这次经历对他的人生及创作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且听下回分解。也可以是设计问题的形式,留作作业,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这样做既让学生对下次课充满期待,又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由此自然开辟了第二课堂,这是课堂教学环节的延伸与拓展,使一学期呈散点式的课程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第二次课时,需让学生明确:

第一,剑意象在中国古代文人诗中运用的普遍性(可将学生查找到的代表性诗句板书,不足处教师补充);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2)

关键词:中国诗歌;语言;诗学思想

一、中国诗歌语言

(一)中国诗歌划分

中国诗歌分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通常当人们提及中国诗歌是,大都想到是古代诗歌。中国的古代诗歌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两种诗歌的概念是在唐代形成的。

古体诗包含了古诗、楚辞、乐府诗,而“歌”“歌行”“引”“曲”“呤”等也属于古体诗。古体诗的语言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与古体诗相对的是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律诗的语言讲究格律且要求极严,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古体诗语言的自由,成就了其豪放大气;近体诗语言的讲究,将语言雕琢得玲珑有致。

(二)中国古代诗歌的语音美

中国人说话要求语音美,说话的内容也要美,这正是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发展至今的成就,可以说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成就了整个汉语。于坚在《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杨克主编《中国新诗年鉴1998》的《代序》)一文里认为:汉语是诗性语言,具有天然的诗性特征和历史意识,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记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本世纪最后20年间,世界最优秀的诗人是置身在汉语中的。[2]可见,即便是现代汉语,古代诗歌的语言之精华部分早已烙印在其中,就像紫檀木中的金星,隐隐发光。

中国古代诗歌的语音美,这种美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历代诗人所遵循的韵。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美在押韵或不押韵中变幻莫测,美不胜收。为求押韵,作诗时的讲究也多,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近体诗在韵的追求上比古体诗更为严格,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同时还要求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而古诗允许中途换韵,少了一分可以,多了一分潇洒!

(三)、中国诗歌画面美

中国古诗虽然在语言上要求语音押韵,朗朗上口。但古诗的美不仅仅是听觉上的,还是视觉上的,正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种视觉之美,让人目不暇接。诗歌在语言方面要达到精美,这种“精”便可以与古代律诗在音韵上的追求契合。诗人为了能找到一个字能既达意有符合韵脚,可谓是倾尽其心思。“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江南春天的无限生机跃然纸上,让读者最忆是江南!

王摩诘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连现实主义代表杜子美的诗句也能在忧国忧民的同时照顾到审美的要求。《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句诗中可以体会到杜诗的用词特点整体的画面感。两句诗出现了碧绿、洁白、黛青、火红四种颜色,“江碧”映“鸟”之白,“山青”衬“花”之红,对比鲜明,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美丽景象就在眼前。逾白与欲燃又是一个趋临动态的词,给人以跃动的想象感,诗句顿时有了生命,值得品味。透过语言文字,诗歌的画面是丰富多彩的。

语言文字要抒发诗人胸臆,除了直接描写画面,还会运用到各种手法。用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角度看,古代诗歌中的名词活用现象还是不少。例如李商隐《无题》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镜”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活用后的词性与“吟”是对仗的关系;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诗句“开轩而场圃”,杜牧的《江南春绝句》“水村山郭酒旗风”,等等。这些词的活用,一字生辉,又如马良手中之笔。

二、中国诗歌中的思想

(一)社会现实的体现

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诗歌这门艺术的语言是其思想的载体,字里行间表述的就是诗人所思。而诗人所思正是来源于生活,从《诗》开始,中国诗歌中所体现的思想基本都是百姓生活中总结出来,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美好的爱情写于纸上。在中国诗歌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唐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白和杜甫的诗句。李太白,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正体现其文思的豪放,不拘小节,让人佩服其登蜀道天险的勇气,同时也感叹时不与他。也许正是这样,才成就其与众不同;杜甫,生活在战火之中,家破国亡都在其诗歌中体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及艺术手法也影响了我国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江西诗派。

若诗歌艺术只一味地咬文嚼字,或是远离普通大众的真实生活,这些诗歌虽然对诗歌的发展还是有过作用的,但是终将被淘汰。唐初,盛行的上官体诗歌,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韵辞藻之美。事实证明这些诗歌的生命力并不强。

(二)儒家思想的体现

儒家思想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代名词,现在已经不能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儒家思想,它的内容太多,太广。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对中国诗歌在思想、语言、文化等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诗经》、《论语》、《孟子》等等儒家经典,将儒学精神的内涵以及孔夫子所奠定的分析文学论著的方式、诗歌语言的方式都植入到中国诗歌中,中国诗歌深深烙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3)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语言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其模糊性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经久不衰。诗歌,作为文学殿堂中的一颗瑰宝,具有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充沛等特征,是汉英对比研究的理想对象。模糊语言在诗歌中所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差异十分显著,而语言模糊便是其差异之一。

1. 诗歌语言的模糊性

范武邱[1]认为语言模糊性是指语言表达中的语义外延不确定性和内涵虚华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歌中的模糊用语,为诗歌增添了美感,诗歌语言的模糊性造就了诗歌的艺术性。诗歌语言的模糊性具体表现为诗人有意或无意对诗歌进行模糊处理,由于不便表达、不想表达或者不能表达而造成语义的不确定性或语义留白,诗人借助读者思维的联想性和理解的灵活性来追求一种无与伦比的“期待视野”和耐人寻味的“审美享受”。纵观汉英两种语言诗歌的历史长河,不难发现汉英诗歌的模糊性在表现形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2. 表现形式

诗歌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语言凝练,韵律优美,模糊语言在诗歌中的应用极为丰富。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汉英诗歌在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存在一定差异。中国素有“诗的国度”之美誉,汉诗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语言工整、高度凝练,意境深远,暗示性和会意性较强。英诗浩瀚,篇幅长短不一,简洁明快、逻辑严谨,讲究格律。下文将分别举例分析汉、英两种语言的诗歌中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

2.1汉语诗歌中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

我国语言大师季羡林[2]先生认为,“中国的语言妙就妙在模糊上。模糊能给人以整体概念和整体印象。这样以来, 每个读者都有发挥自己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完全的自由”。汉语诗歌之所以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模糊性占据了不少因素。汉语诗歌中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以辞格和不精确性为主。

首先,辞格是汉语诗歌中模糊表达的常见表现形式。修辞格能表明作者的感情态度,引起读者共鸣,使语言表达更加形象、生动。以唐代“诗仙”李白的诗歌为例,通过夸张辞格来表现模糊的诗句随处可见,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三千尺”、“万重山”都是夸张的数词,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用语意双关的手法,以“晴”寓“情”,也具有含蓄的美,表现了女子含羞不露的感情。

其次,不精确描述也是汉语诗歌中模糊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白居易的诗词“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是指琵琶女曲中声音近弱到无时,作者仍能感受到曲子所蕴含的情调,复杂的感情被融入“无声”的境界。因此,人们常用“此时无声胜有声”来形容不用语言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全部都显露出来了。这种不精确的表达就是模糊的表现形式,朴实无华的语言背后是丰富、饱满和深沉,这就是所谓的欲说还休、大音希声。

2.2英语诗歌中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

汉语重模糊、含蓄,而英语重精确、具体。英国学者燕卜荪(William Empson)1930年出版了《朦胧的七种类型》(又称《复义七型》)一书,证明了复杂意义是诗歌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手段,称之为“复义”(ambiguity)[3]。明喻、奇喻、双关、矛盾是英语诗歌中模糊表达的常见表现形式。玫瑰是具体可感知的事物,在西方象征着爱情,因此许多诗人都用玫瑰来比喻爱情。例如,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诗篇A Red, Red Rose(《我的爱人象朵红红的玫瑰》)开篇即吟唱:O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诗人将爱情比作六月里迎风初开的红玫瑰,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在英国玄学派诗人安德鲁・马维尔(Andrew Marvell)的诗歌To His Coy Mistress(《致羞怯的情人》)中,诗人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对方,表达了自己对对方的仰慕是如何真挚。诗人采用夸张辞格表现出模糊性:An hundred years should go to praise/Thine eyes, and on thy forehead gaze/Two hundred to adore each breast/But thirty thousand to the rest。其中“An hundred years”、“Two hundred”、以及“thirty thousand”都是夸张的写法,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爱慕之情,这是数字模糊词语在诗歌中的运用。

2.3异同原因初探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客观世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往往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汉英诗歌均不约而同产生了语言的模糊性。但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巨大反差,汉语重意合,诗与画紧密结合,英语重形合,以表达为主,因此汉英诗歌在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有所差异。汉语诗歌意境深远,暗示性和会意性较强,而英语诗歌逻辑严谨,讲究格律。

3. 模糊语言的翻译

诗歌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不同,常借用模糊的表达追求艺术感染力。诗歌中模糊语言的表达增添了译诗的难度,因此有学者认为诗歌具有“不可译性”。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认为,“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诗乃翻译中失去的东西”)[4]。诗歌作为文学表达的一种极为有力的形式之一,应当是民族的、国家的乃至世界的。结合前文所述,要译好诗歌就要译好诗歌中的模糊语言,发现共同的模糊美感,尽可能准确地传达诗歌的模糊意象。诗歌模糊语言的翻译,最为常见的两种翻译方法是直译法和意译法。由于汉英诗歌均具有模糊性,在翻译过程中不妨以模糊译模糊,采取直译法。同时,汉英两种语言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表达成为难以跨越的鸿沟。汉英诗歌中均运用一些典故、双关、民族文化特有的象征,在翻译过程中直译法可能会造成误读。因此,当源语中的模糊语在目的语中找不到语义对等的模糊语时,意译不失为一种上佳的翻译方法。

余论

汉英诗歌殊途同归,都以表达情感追求诗歌的感染力。情感是很难通过语言精确表达出来的,只能通过模糊的语言依靠读者去感受和联想。诗歌中模糊用语带来了理解上的张力,使之成为文学领域独具魅力的瑰宝。在汉英诗歌互译过程中,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法。(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范武邱.模糊语言研究中凸现出的几个问题[J].现代外语,2007(5).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4)

一、现代诗歌中蕴含的音乐性

现代诗歌多采用自由体的表现形式,与古代诗歌相比,无论是节奏、语言、结构,还是篇章和体裁,都发生了突出的变化,现代诗歌突破了文言文的禁锢,采用了口语化的表达方法,结构、语言十分灵活,韵律与节奏更加多样,呈现出了散文化的特征。现代诗歌的创作门槛较低,这为现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条件,现代诗歌的创作不再讲究高深的创作技巧,节奏与韵律也不再泾渭分明,在创作时,诗人不需要精通平仄、四声、韵脚,现代诗歌的创作成为作者的语言呓语,除了需要“分行”之外,现代诗歌语言与散文、小说的语言并无显著区别,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诗歌的创作行列,现代诗歌的创作成为大众化的语言活动。现代诗歌的音乐性,与民歌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民歌语言通俗、平白、顺口、押韵,语言讲究,朗朗上口,而诗歌则强调咏唱和朗诵,文本短小,语言字数有着突出的限制,可以在有限的字数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让语言具备穿透力和冲击力。诗人们可以应用各种语言进行表达,包括口语、俚语、西方文字等,也融合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呈现出自由、灵动的一面,衍生出了现代派、新月派、朦胧派、先锋派、学院派等派别。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全诗共计7节,每节有4行,每行共计6—8个字,诗句结构有变化,单行灵活,节与节之间前后相连,这些都构成了诗歌的音乐美,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流动之感。“轻轻的”在诗歌中反复出现,将作者的情感、神态传神地表达出来,勾起了读者的想象。

二、现代诗歌音乐性的发展道路

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已经走过百年,在彻底打破传统古诗的规范上,构建起了新的秩序与规范,我们可以根据现代诗其他文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探索出现代诗歌音乐性的发展趋势。1.现代诗歌与其他文体的差异现代诗歌与散文不同,从文体功能上看,虽然均以抒情为主,但是在文本形式和文体特点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结构松散、段落分别,而诗意、语意、文思则是蕴含在散文的段落与语言中。与之相比,诗歌节奏突出、结构紧凑、诗意凝练,与散文具有内质的差异。诗歌与小说之间,也有着巨大的差别,小说虽然也会传情达意,但是主要从对情节、故事、人物、活动的描写来达到目的,小说语言丰富,与人们的生活语言十分接近,篇章与结构则具有故事性。诗歌这类文体,有着独特性的特征,是人类情感的高度浓缩,高度讲究语言艺术,无限含蓄、高度和谐,强调虚拟性与及物性之间的完美结合,现代诗歌的语言既依靠抒情和表达需求,也可以直接来描述物象,在押韵、平仄与节奏的构成下,诗歌产生了一种悦耳的音乐效果,这种音乐效果,又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情感抒发,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2.诗歌音乐性的发展趋势新诗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实践证实,但凡是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都有着显著的音乐性特征,如舒婷的《致橡树》、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等,这些诗歌朗朗上口、意象清晰,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当然,我们强调现代诗歌的音乐性,并非要求现代诗歌回归旧体诗的押韵与平仄中,而是要适应新诗的发展特点,突破旧体诗的禁锢,创设现代化的节奏规范与诗歌韵律,就如同《致橡树》《再别康桥》《雨巷》等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一样,突破传统的审美特点,严格遵循“诗”的特征,在语言构筑、诗体构思上,都再三斟酌,从诗和诗情的思维上驾驭语言。

三、结语

现代诗歌的音乐性,不仅表现在外在的艺术形式上,也表现在内在本质方面,诗歌与音乐之间是表里相连的,音乐性的存在让现代诗歌艺术更加丰满,为诗歌赋予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特征。如今,现代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代,各类新思维、新理念渗透到了现代诗歌的创作中,为现代诗歌的创作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钢.新诗的音乐性要求[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0(2).

[2]何麟.浅谈中国诗歌的内在音乐性[J].情感读本,2014(11).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5)

一切文学作品都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体裁自身语言高度凝练性的特点,决定了诗歌教学必须充分重视言语层面的分析、阐释和解读。所谓的诗歌言语层面,指的是诗歌文学作品作为一个由表及里的审美层次结构,首先呈现给我们的是其言语系统。

《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学习提出如下要求:“诵读古代诗歌,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无论是诵读诗歌,还是提升审美情趣,首先面临的是诗歌的言语层面问题,这是诗歌作品的最表层,只有真正掌握了诗歌的言语层面,才有可能对诗歌作品的内容思想体悟透彻。在这个意义上,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言语层面分析,就成为诗歌教学工作展开的基础性工作。就中学语文诗歌言语层面特点而言,至少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诗歌言语的内指性;二是诗歌言语的心理蕴涵性;三是诗歌言语的阻拒性。学生掌握了诗歌言语的基本特点,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掌握诗歌内容。

一、诗歌言语层面的内指性

诗歌言语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就普通言语交际而言,主要指向外在的客观现实世界,换言之,用于日常交际的言语遵循客观性和逻辑性原则,言语所指有着明确的可以被再次验证的现实对象,因此,普通语言与外在世界的对象关系一般被概括为外指性。

而作为文学语言系统的诗歌言语则与之相反。诗歌言语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并不遵循客观性和逻辑性的原则。文学言语构建的世界是一个虚拟的艺术世界,一方面,艺术世界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经验,折射和反映了现实生活的规律。另一方面,艺术世界又不可能完全等同于现实世界,而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概括。因此,诗歌言语并不遵守客观性和逻辑性的原则,在这个意义上,诗歌言语层面区别日常生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的内指性。

以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诗歌杜甫的《春望》为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在这首诗歌中,杜甫诗歌言语特点的凝练厚重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沉郁顿挫之风跃然纸上。但是仅仅这样向学生灌输诗难以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如果能够抓住诗歌言语特点的内指性特征细细分析,那么就能够引发学生对诗歌言语、思想等更多的思考。在这首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显然是内指性的语言,因为客观世界的鲜花并不会因为诗人个体感情的激动感慨而有所变化,空中的鸟儿也不会因为诗人不幸的家国变故、悲惨遭遇而有人类的情感。但是,阅读该诗,我们却可以发现这两句完全不符合客观性和逻辑性的言语,恰恰是整首诗最经典的语言,不仅鲜活地勾画出了诗人在当时悲愤沉痛的情感,而且语言的新颖别致令人震颤,这正是诗歌言语内指性特征的必然结果。对此,学界指出,杜甫的这两句诗,明显地违反了客观真实的原则,但是,因为它不是外指性的,而是内指性的,也就是说指向诗歌定的情境,它所表达的重点已经不再是客观实在事物,而是这些事物在人们内心情感世界即心理时间和心理空间里面引起的体验,只要符合诗意逻辑中显现的人类体验的真实就行了,而不一定再受到外部世界的局限,所以它们成为经典佳句。[1]同样,李白《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以及《行路难》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等经典语句,也都借助内指性的特征展示了诗人绵延无限的愁思情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诗歌言语层面的心理蕴涵性

文学言语既然指向内在的情感世界,必然与诗人主观情感纠结缠绕在一起。与普通言语交际功能不同,诗歌言语不仅在于传达一种信息,而且通过负载一定的情感引发读者内心世界的波动,以此引发读者内心的共鸣,增加读者与诗人之间情感的沟通,由此形成诗歌言语层面心理蕴涵性的特征。

以李白的诗歌《行路难》为例:“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饱含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愤懑,但是,作者并没有通过直白的说教形式加以表达,而是把情感蕴涵在诗歌言语中,通过为我们展示“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具体动作来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从表面上看,这些言语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言语一样,但是,在本质上,这些言语已经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心理内涵,其中的悲愤、压抑和焦虑被展示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打动读者内心,引起读者情感共鸣的关键之处。

再以曹操《步出夏门行》为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几句诗歌的言语层面蕴涵了作者当时特殊的情感,该诗创作于作者平定北方之后,正值踌躇满志之时,诗人以极度乐观自信的心态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当时的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为了实现自己统一天下的野心壮志,他依然以壮士之心践行着个体的理想,该诗熔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当然,这种心理蕴涵层还体现了时代大众的心理。建安以来,天下陷于兵火战乱之中,黎民涂炭,作为政治家的曹操,心怀平定天下的野心既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志向和理想,又反映了普天下大众渴望早日获得安定幸福生活的心理,正因如此,曹操在诗歌中表达出来的踌躇满志甚至是野心不仅没有引起历代读者的反感,反而获得了普遍的赞赏和肯定,由此成为了该诗中的经典佳句。

一切景语皆情语。即使诗歌语言描写的是静态的景观,实际上也蕴涵着诗人主体丰富的情感,隐藏着复杂的心理情愫。例如,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关雎》一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d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全诗看起来写的是纯粹的景观,但是,语言流淌之处无不浸润着追求爱情的渴望,可以这样说,该诗言语层面包孕着无比丰富的心理世界。

三、诗歌言语层面的阻拒性

诗歌言语追求凝练简洁,这是从诗歌语言炼字的层面而言的,如果从诗歌言语形式新颖的角度来说,陌生化和阻拒性则是基本的要求。所谓的陌生化和阻拒性本来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提出的概念,强调文学作品语言和现实之间应该保持足够的距离,认为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通过不断扭曲语言使得现实生活陌生化的过程。要言之,文学言语就是要力避语言的“自动化”现象,作家创作就是要设法把普通言语加工成为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言语。这种言语可能不符合语法规则或者逻辑,由于打破了某些语言的常规习惯和规范,甚至不容易被人所理解,却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从而使得文学作品能够获得较强的审美效果。[2]

中国古典诗歌对言语陌生化的追求早已有之,在诗歌鼎盛的唐代,韩愈就倡导诗歌创作中“不袭前人一字一句”、“惟陈言之务去”,宋代的江西诗派也对诗歌言语追求苛刻到了极致。这些从本质上说,都是言语追求陌生化的结果。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言语的表达上,上下句之间并没有非常顺畅的逻辑关系,甚至是一种令人费解的因果关系链接,但是,这种一反常规的言语表达却大大突出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感情,以及对友人声名远播、光洁照人的充分肯定。这样大大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诗歌言语层面的陌生化和阻拒性特点不仅体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现代诗人创作的诗歌,也鲜明地彰显这个特征。以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全诗优美得令人心颤,其中的经典佳句阅读起来唇齿留香:“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几句诗在言语表达上已经打破了常规的语法习惯,形成了一种阻拒性的语言,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延长了读者阅读感知的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非自动化,甚至是反自动化的活动,从而提升了诗歌作品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审美效果。这正是来自于诗歌言语层面追求陌生化和阻拒性特点导致的结果。再如,郑愁予《错误》一诗中的“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一直被读者津津乐道。究其原因,诗人在这首诗中不仅巧妙地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拟声词技巧,让作者内心表达的模糊暧昧的情感一下子变得明亮、清脆、透彻、澄明起来,由此产生了一种陌生而奇异的审美效果,而且“美丽的错误”这样的词语组合,完全违背了普通言语表达的规范和常规,属于陌生化和阻拒性中典型的文学化的“矛盾修辞法”,非常耐人寻味。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6)

【中图分类号】G633.3

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是我们祖国灿烂文化的一枝奇葩,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带领学生走进诗歌的殿堂,去感受,去领悟情歌独有的艺术魅力。

纵观中学语文教学,诗歌教学却令人担忧。中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几十首诗(现代、古代)。中学阶段,诗歌的具体要求:在朗读、背诵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情感表达:学习诗歌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品味诗歌的语言;具备初步鉴赏能力。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把重点放在朗读、背诵上。其他一带而过。现代诗境遇要好些,教师还能分析分析思想意义,表现方式,写作特色等。古诗境遇就差一点。教师串讲串讲大意,领学生背背了事。诗歌教学如此进行,怎能不叫人忧心?长此下去,诗歌教学恐怕要退出语文教学舞台了。更不用说传扬诗歌艺术魅力了。

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有二。

其一,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教师追求功利性目的,忽视"非考点"教学。诗歌的考察方式以背诵、默写为主。教师理所当然围着考试的指挥棒行事了。

其二,我们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没有认识到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歌自身特点决定了诗歌教学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1995年颁布的新语文教学大纲特别提到"读、写、听、说"四项语文能力。"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还提到"发展学生智力(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想象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诗歌最大特点即主情性,"没有感情就没有诗"。诗歌的另一个特点是富于想象力,"缺乏想象力的诗歌是苍白的"。语言凝炼、优美是诗的又一大特点,"诗的语言艺术是最高的艺术表现形式。"诗歌的这些主要特点集中于情感、想象、语言方面,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符合。诗歌在培养语文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认识诗歌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改变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利用这些优秀的诗篇发挥诗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真正体现诗歌教学独有的特色,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各项能力,让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

下面我们着重谈一谈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问题。

一、抓住诗歌主情性的特点,在诗歌教学过程贯穿情感教育,陶冶其性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诗是情感直接作用于外物的产物。王国维《人间词话》有"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人对客观事物强烈的情感体验,尽情泄于诗歌之中。以真挚炽热的激情,震撼读者,感染读者。使读者久久不能释怀。诗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记录。国家的荣辱兴衰,人民的艰辛疾苦,山川景物的美丽壮阔,个人的得失忧患,都是诗歌创作的素材,是激发诗人丰厚情感的动力。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眷眷爱国心;白居易"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中对百姓苦不堪言的生活的同情;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中对春雨的无限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朋友之间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令人神伤。无论哪一种感情,都是诗人内心深处真情的流露。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借助诗歌表达的丰富的情感,来充实他们的感情世界。并让他们懂得真正的美,是发自内心的,是与祖国命运人间真情密切相关的。以此激发他们热爱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从而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体会诗歌的情感,从表情达意最丰盈的句子入手,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包括社会时代背景,作者个人境遇。)如《沁园春・雪》中最精彩的表达情感的句子:"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此诗写于1936年2月。是共产党力量逐渐壮大的时期,面对雪后陕北高厚壮阔景象,展望未来光明前途,诗人豪情顿生,诗句倾泄而出。体会诗歌感情切忌架空分析,一定要落到实处。

二、抓住诗歌富于想象的特点,在诗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刘勰认为,想象是主观神思与客观物境的交融。"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想象的过程,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情感成为诗的动力,材料和客体,想象自身就沉淀着浓烈的审美感情,是审美主体的美学体验与想象世界和谐统一,这种统一构成诗创作有我之境的情景交融和无我之境物我同一的艺术世界。从而强烈刺激读者想象,引起读者美感的共鸣。

此外,诗歌中新颖、新鲜、大胆的意象,也能引发学生的审美联想。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的意象,大胆新奇,给人深刻的印象,"山舞银蛇,原弛蜡象"的新颖意象,强调山、原的动态,同样也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意象创造要有独创性,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经常品味诗中奇力的想象,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染。时间长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得到提高。

三、抓住诗歌语言凝练、概括,表现力强的特点,培养学生感悟、运用、理解语言的能力。诗的语言是最具艺术表现力的语言。所以格外讲究语言的锤炼,司空图二十四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都是锤炼语言的典范。王之涣《凉州词》"管悠悠霜满地,春风不度玉风关。""不度"一词包容了路途阻隔,山势险峻之意;也含有戌边将士生活姜苦,无人关怀之意;还有边关连年争战,将士有家不能归的思乡意味。两个字包含这么多意思,别的文学样式是很难达到这种造诣的。

品味诗歌语言关键在于品语言的未尽之意。"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敌人。""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作者把诗中未尽之意留给了读者,让读者去猜测、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品味这样的诗句,必须透过字面意思发掘深茂于字里行间的诗味。经常这样做可提高学生的语言的感受能力。品味语言还可抓住表形象、色彩、动态的词,体会诗歌用语的准确性。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中的"惊"和"鸣"两个动词用的极形象,将乡村寂静的画面赋予了动态。经常注意诗语言的锤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诗歌有着如此大的魅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诗歌教学这块园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当然这里所论的,只是一些粗浅的认识,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教师们指正。

参考文献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7)

引言

约翰・邓恩(1572―1633)是17世纪著名的英国诗人,其因爱情诗歌举世闻名。他的作品几乎是在1633年之后,即他死后才面世的,出版后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他的作品主要分为两个时期,1615年之前的爱情诗创作期和之后的布道文创作期。在邓恩的作品中,爱与理想总是交织在一起。本文旨在研究邓恩《歌与短歌》的艺术特色。主要包括新颖的语言体的使用,新颖的语体是邓恩对诗歌表达的一次革新。他摒弃了伊丽莎白时代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旋律,有意制造出一种粗糙语感。他的诗中充满了口语体,其中还夹杂着一些隐晦的词汇,偶尔还有双关的作用。这些语言的使用能够更好地为他的诗歌主题服务。邓恩抛弃了伊丽沙白时期诗歌华丽的风格和充满深情的趋向。他的诗歌在思想上一丝不苟,逻辑上严格缜密并且强调分析人物的心里,并在诗中多处使用口语体语言来表达他的思想。

形象的口语体语言是邓恩诗歌的一大亮点。口语体语言的优势在于能很容易地被读者所理解和接纳。同时诗人自己可以直中要害去游刃有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口语体的使用很容易打破传统阅读诗的氛围。邓恩的诗歌语言不像传统的诗歌语言,而更像是日常会话。这样的语言看似简单,实则是邓恩复杂情感的体现。

一、口语化的语言风格目的

邓恩在诗歌中使用口语体是为了让诗歌在节奏上有种粗糙感,以此来表达个人独特与超常的情感,这与伊丽沙白时期主流的旋律优美的语言风格大相径庭,也与节奏明快的诗歌截然不同。

在传统时代,诗歌语言和文学语言倍受青睐,因此,邓恩的口语体是一种创新。他的多数诗歌开头都很突然,并且不加修饰地直接引用说话人的语言,读者需要自己去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把诗歌背景与现实世界的空白填充完整。在诗歌《宣布成圣》中,开篇伊始就是:“看在上帝的份上请你闭嘴。我要恋爱”。这首诗开始得非常突兀,诗人用非常尖锐的口吻让某人闭嘴,口语化的表达也非常直接。邓恩让诗歌的形式为它的内容服务,因此诗歌的第一行就反映了这一特色,讲话者非常急切地没有任何停顿就把一句话说了出来,如果把“上帝的份上”和“闭嘴”用逗号相隔的话,那么那种急切的情感就会被弱化,而读者就会猜想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说话人如此生气,以至于不加思索地用粗鲁语言表达内心感受。这首诗的开头确实非常吸引人,在诗歌的后半部分暗示说话人正在和一个干涉他爱情的人争辩,讲话人的话基本都是依赖于口语化而展开的。下面的诗句:“忙碌的老傻瓜,不守规矩的太阳,你为什么要如此,透过窗户,穿过窗棂来把我们探视”。和之前提到的一样,这些来自《太阳升起》的诗句也以一种强有力的直接表达方式展开。第一个词“忙碌”以强烈的爆破表达作者的不耐烦和生气。对于说话者而言,“透过窗户的太阳”是那么的让人不可忍受,因为它侵入了他和爱人的领地,打破了柔情蜜意的氛围,因此说话人非常生气,以至“穿过”这个词出现了两次,这也正好揭示了口语化的特点。

在邓恩的大部分诗歌中,表面上看说话者总是在与某人争吵,并且想取得上风。通常情况下,人物在生气时并不会在意说话的修辞和表达,尽可能用一些直接表达自己情感的语句,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清楚地得出邓恩倾向使用口语体的原因了。邓恩的诗歌总含有一些令读者难以理解的精妙之处。赛谬尔约翰逊认为:“邓恩和他的追随者们努力在思想上达到非凡,在措词上比较随意,只有仔细研读他们才能发现那些反映邓恩思想的精妙之处。”以《歌与短歌》为例,诗歌的前五行在讲述一个故事,语言带有口语化和随意的特点。说话人死于他爱人的轻蔑,所以他的爱人被他当场指正为是凶手,而正当她想着要远离他而躺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时,他来到了她的床边。前五行的语言看似非常简单,事实上诗歌在描述说话人的想象,说话人在讲述他被爱人拒绝后的感受:他假设自己已经死了,他的爱人以为已经摆脱了他的控制,但说话人将永远追随她,走到她的床边告诉她,她根本就不是个思想纯洁的人。在口语体的使用上,邓恩是首创的鼻祖,在邓恩之前从未有人使用过如此直白口语来写诗,用看似蛮横的语言表达自己或诗中主人公的情感。所以,曾有读者猜测这类诗歌是邓恩在匆忙之下和人谈话中完成的。事实上,邓恩想让诗作的表达形式能够起到特定的效果,虽然很直接,但诗歌非常智慧地显示了作家的优越性,而诗中女人则化身为风中之烛,随时可能熄灭,她将不再有魅力,也不会再拒绝别人,而是遭到别人的拒绝。邓恩利用口语体来揭示出“她”放荡不羁的本性。在诗歌的最后七行里,说话人以胜利者的口吻把“她”称为“不幸的人”和“鬼魂”。最后一部分仍然使用了大量的口语体,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口语体带有了一定的复仇色彩。事实上,口语体也暗示了诗中主人公内心急切的呐喊与强烈的愤怒之情。

二、口语体语言的效果

邓恩似乎青睐于使用强有力的不加修饰的语言来展示说话人的情感。通过直接的口语体可以立刻产生一种不加修饰的情感,他用这样的语言就是为了达到直白的效果。说话者太急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以至于没时间考虑措辞是否符合语言习惯与礼貌原则。对于说话者来说他很想把自己心里的痛苦、经历和兴奋宣泄出来。在《破晓》中,诗歌是从一个女人的语气来展开的。很显然,她对于光很生气,因为就是光让她和她的爱人起床而彼此分离,他们的温情无法继续,所以邓恩让诗歌以一种突兀的简单形式开篇。这个女人似乎在与某人争论,邓恩用了非常口语化的词,一开始就用了四个疑问句来毫无隐藏地宣泄女人的情绪,这和说话人意图相符合,她想把心中的不满释放出来,她想和她的爱人永远呆在一起而什么也不用做,这样的口语体语言毫不掩饰地把说话人的意图表露无疑。

其他的文学模式不会产生如此强烈直白的情感效果,也不会直接和全面地表达说话人的情感。作为邓恩诗歌的主要特点之一,口语体在邓恩的很多诗歌中都有所体现,它帮助诗人创造出一个生动形象的世界,并让读者相信这一切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但并不是所有口语体都是为了表达直白的情感,有时是为了推理,有时为了陈述。在邓恩著名的诗歌《跳蚤》里,主人公用口语的表达,尽力地劝说爱人和他一起进入梦乡,行文自如,就如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这种简明易懂的语言使得诗歌中的听众和诗歌外的读者非常明确说话者的意图。在这首诗刚开始,诗人使用了人们平常说话的日常用语。在诗的开篇两行,诗人让他的情人看那只跳蚤,并且告诉她不能再拒绝他了,“看呀,这只跳蚤,叮在这里,你对我的拒绝多么微不足道。”之后他表达了他这样认为的充分理由,“它先叮我,现在又叮你,我们的血液在它体内融合”,而且说话人希望他的情人能没有任何犹豫地非常自然地接受这个事实,因此他说:“你知道这是不能言说的罪恶,羞耻”,说话人之所以这么说因为他想让他的爱人相信他们已经有了婚姻的事实和果实而不再拒绝他,因此他继续劝说她:“住手,一只跳蚤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啊,他的存在不只是见证了我们的婚约。还是你和我,我们婚姻的殿堂”。但最后他的情人还是自杀了,主人公劝说失败了,从情绪上可以看出,主人公有点失望也有些生气,此处诗人用了两个问题来加强语言的效果。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诗的最后一节里,诗人同样借用了口语化的词语来表达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

口语在诗歌中的应用是文学史上的创新,邓恩的诗歌使用了大量的口语体,不是传统的诗歌语体,而更像日常对话表达。其实,在诗歌中运用口语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这也是邓恩对诗歌的一大贡献。这样的语言打破了传统的晦涩难懂的诗风,让诗歌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尽管邓恩的诗歌内容均来自日常琐碎的生活,很新颖,但是作家并不是通过运用口语随意地表达内心的情感,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与构思。直白的语风可以帮助邓恩创造出一个真实的世界,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对邓恩而言,现实生活太过艰难复杂,是难以控制和理解的。而在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现实中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和抱负,所以邓恩通过口语体来揭示社会现实和发泄自己对世事的愤懑之情。同时邓恩通过诗歌来展示自己对社会、生命、爱情的独特见解,并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的真实处境。正如培根所言:“读诗使人聪慧”,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从欣赏邓恩的诗歌开始,让我们体验诗歌的多元化表达和无限的魅力。

结语

新颖的语言体使邓恩不同于伊丽沙白时期的其他诗人,他开创了美妙的诗歌形式和充满感情的语言体,他的诗歌思维一丝不苟,逻辑缜密严格,强调对于思维的分析。口语体在诗歌中的使用是诗歌写作的一大创新。邓恩的诗歌中有大量的口语体的使用,看起来不是唯美的诗歌,听起来也是随意的日常用语,这样的语言在浅显的表面下蕴藏着浓烈的情感,是邓恩的一大贡献。它打破了传统的诗歌风格,使诗歌不再那么晦涩难懂。对于诗人来说这是一种传导性的表达情感的方式。语

参考文献

[1]李正栓.邓恩诗歌思想与艺术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晏奎.生命的礼赞:多恩灵魂三部曲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刘汝举.隐喻视角下的波德莱尔诗词语言[J].语文建设,2015(05).

[4]傅浩.英国玄学诗鼻祖约翰・但恩诗集[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8)

    2如何理解声乐艺术中的诗化文学语言

    我国是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歌文化。诗歌文化的星空中有许多灿烂的篇章,这些优秀的篇章不论是乡野歌谣还是名家之作,都是我们学习诗化语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优秀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情感,描绘了当时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画卷。声乐艺术学习者可以从这些诗歌中领悟诗化文学语言的精妙,培养提炼诗情的能力,品味诗化文学语言在形式美和内容美何如达到高度的统一。

    2.1精读诗歌,潜心品味诗化语言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声乐作品中,有很多作品是根据诗歌进行作曲创作的。如具有古典音乐风格的声乐艺术歌曲《阳关三叠》,最初本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琴琴歌改编而来,根据唐代着名诗人王维的七言诗《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建国后我国着名作曲家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曲,夏一峰将其整理改编成现在流传较广的声乐艺术歌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王维以精炼、质朴的诗化文学语言,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友人之间依依难舍的惜别图。诗句中传达的真挚友情让人动容。全诗的结构规整,严格遵循七言诗的音韵要求,因平仄相间带来的抑扬顿挫之美,由节奏顿数相同产生的和谐之美,以及句末同韵相协构造的循环反复之美(如第一句“渭城朝雨轻尘”和第四句“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末“尘”字与“人”字同韵)。诗化语言形式美和友人间的惜别之情相融合,体现了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和”的美学思想。

    2.2理解诗化语言的跳跃性,提高艺术想象力

    诗歌的语言运用经常省略过渡、转折词语,破坏语法规则,在逻辑结构上有很大的跳跃性,其跳跃的动作间没有连续性,只依存于相同的情感线索。如男女高音独唱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是我国着名作曲家陆在易根据我国现代着名诗人艾青的抒情诗歌《我爱这土地》而创作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啊,/和那来自林间温柔的黎明……”诗人将自身虚拟为一只体型弱小意志坚强的小鸟,即使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也要用生命的力量唱出对土地的执着、坚贞和爱恋。诗歌中鸟儿歌唱的对象有四个,即:土地、河流、风、黎明。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践踏和凌辱的中国土地,河流象征着压抑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悲愤,风象征着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黎明象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将到来。艾青写这首诗歌时正处于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和艾青忧国忧民的赤字情怀共同作用于鸟儿的形象,产生一种奇特的审美意象,极大地提升了审美表现力。

    2.3分析诗化语言的音乐性,寻找诗歌与音乐二者之间的联系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9)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歌从诞生起到现在大约3000年,它一直是文学的主流。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抒情的艺术,《毛诗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是人们有感于外物,情发于内心而形之于语言的,诗歌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用精炼含蓄的语言抒发诗人内心强烈的感情,这是诗歌历经千年而长盛不衰的原因。诗歌具有形之于声的特点,诗在诞生之初就同“歌”紧密联系在一起,《毛诗序》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尚书?尧典》也说:“诗言志,歌永言。”“歌”,就是通过声音的轻重长短顿挫的变化而表现语言,传达心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吟诵”也是“歌”的一种形式。当人们觉得用语言还不足以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的时候,就用歌唱。可见,歌能让人们更充分地抒情言志。这便是我们现在称诗为诗歌的原因。既然诗与歌有如此亲近的渊源,既然诗自诞生起就可以用来歌,那么在诗歌教学中,我们不妨充分利用诗歌的这个特点,倡导对诗的诵读、歌吟,让学生在诵读、歌吟中涵泳诗意诗情,充分感受诗的语言美,韵律美和情感美,从而受到美的感染、熏陶,提高语言素养,增加文学积淀,培养高雅情趣。下面笔者以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的教学为例,谈谈诗歌教学中诵读的作用。

一、范诵激情

教学步骤:了解《再别康桥》创作背景,播放《再别康桥》名家朗诵录音。

因为诗歌有强烈的抒情性,特别适合朗诵,所以很多经典诗歌作品现在都有名家配乐朗诵。这些朗诵作品,无论是节奏的停顿、语速的缓急、音调的高下、感情的表现,还是背景音乐的选择运用,都可谓字字有情,声声入心,声情并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所以,学习之初,在学生了解了该诗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听名家朗诵,通过听名家朗诵,调动学生学习品味这首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和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发生初次碰撞。

二、自诵悟情

教学步骤:学生自诵、跟诵《再别康桥》。

听了名家的诵读,往往会激发出学生自己诵读的欲望。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这时会有一种强烈的诵读冲动,所以接下来要让学生有自我诵读的实践。在这一步骤里,可以先让学生自诵,然后让学生跟诵。自诵的目的在于自悟,在于熟悉诗歌内容;跟诵的目的在于模仿,在于进一步的领悟。在名家的引领下,学生会在诵读的过程中自觉地初步品味诗情,把自己所感悟到的诗情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来。当然,学生也会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和名家诵读的巨大差距,从而生出一种缺憾。这种缺憾,往往可以让学生生发进一步赏读诗歌的渴望。因为只有对诗情有了正确而充分的把握和理解,我们才有可能通过声音把作者的感情准确到位地表现出来,这就为下一步赏读诗歌奠定了基础。

三、美诵入境

教学步骤:鉴赏诗歌意象,体味作者情怀。

“美诵”重在“赏”,以赏导诵,旨在美读。欣赏诗歌,最重要的是通过鉴赏诗歌的意象,从而理解作者的情志。大凡诗歌都是通过意象的组合创造一种意境,通过意境来实现作者表情言志的目的。古人强调“思与境偕”“情与境会”,鉴赏诗歌而不“入境”,只能在墙外打转。诗境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诗人通过感官所获得的意象构成画面中的境界,一个是诗人通过审美联想或想象所创造的画面之外的境界。画面中的境界,我们可以凭借诗人的描写“看到”;而画面之外的境界,我们却必须追寻着诗人的情思并且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去揣摩,去想象。清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景物画面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思意志,体会画外之境,就是通过画内之境感知作者的情感世界。简单地说,所谓“入境”,实际上是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因此,在美诵《再别康桥》一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作者写到的意象,构造诗人描绘的画面。通过默读,学生不难找出诗中运用的意象有“金柳”“青荇”“潭”“星辉”“夏虫”等。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揣摩诗歌的画外之境:作者把康桥的“金柳”写成妩媚动人的“新娘”,这新娘的“艳影”总“在我的心头荡漾”让自己难以割舍,魂牵梦萦;把康河的“青荇”写得“招摇”撩人,以至于“我”甘心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而那榆阴下的拜伦潭,更是蕴育着五彩斑斓的梦想的“彩虹”,以至于使作者有了寻梦的强烈冲动,轻摇小船,“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甚至想在“星辉斑斓里”放声歌唱;但作者忽然又觉得“放歌”不合时宜,它会打破康桥的宁静,会破坏康桥的婉美,所以他说“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至此,我们深深品味到作者对康桥的深情留恋和告别康桥时的依依不舍、淡淡忧伤。体味了作者的这种情怀,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之后,教师再从读的技巧上给学生给以点拨和指导,包括语速、语调、节奏、重音等的把握和表现,最后让学生尝试美诵诗歌,学生大多会逐渐进入诗境,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把作者的情怀通过诵读表现出来。

四、歌诗移情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10)

一、把英语诗歌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诗歌的功能有利于语言学习

把诗歌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与诗歌在教育中的代表性(representational)和娱乐性(recreational)的功能是分不开的。首先,诗歌本身的潜在性和诗意性(potentiality and poeticity)、语言的歧义性(ambiguity)和意义的非琐碎性(non—triviality)赋予诗歌极大的解释空间,允许不同读者对之做出完全不同的诠释,有利于激活交互活动中学生的独创性思维,使之不囿于权威的评说和结论。其次,外语学习中的诗歌教学对于开发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起着非常有用的作用,因为每一次阅读英语诗歌都蕴含着一种对诗歌结构、意象、声调、词藻以及简洁效果等的再认识。第三,英语诗歌在语言教学中的代表性功能还体现在诗歌语言具有可持续记忆和可背诵的特点上,这有利于学生反复吟咏,由读诗进而产生语感。

(二)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法

教学活动不但要有利于语言能力的训练,还要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由于诗歌写作弹性大,诠释诗歌充分体现了个体的主观意志,故诗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而这一点正好是文学教学中除文化模式、语言模式之外的第三大目的所在:个性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内容上使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有机融合,在形式上则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诗歌活动中履行的是组织者、鼓励者、合作者、解难者的角色功能。通过朗读、分析、改写、评点诗歌,学生间相互讨论、共同磋商,综合运用英语的各项技能。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有机会表现和检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有利于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三)符合轻松地进行合作学习的情感需求

传统的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往往处在一种被灌输的被动位置。长此以往,学生对大学英语课感到枯燥、乏味,同时还经常担心被老师提问。因心理的紧张产生的语言焦虑(anxiety)阻碍了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内化,挫伤了学习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在诗歌教学活动中,学习者通过合作学习,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诗歌教学的具体运用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英语中有无数优秀的诗歌作品,在选材上最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兴趣,除了完成书本上要求的英语诗歌的要素等基本知识及诗歌外,笔者所提供给学生的选材或是学生自己找的诗歌避免一味追求经典和永恒,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操作。同时,诗歌在课堂的利用性也要考虑,要是有音频资料效果会更好。由于每个学生的水平、爱好和兴趣不同,对诗歌也会有所偏好,在选材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找喜欢的诗歌,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有选择的挑选或轮流使用。

(二)教学手段的应用

要理解作品需要大量阅读,包括原文、评论及背景的知识。课前准备活动中,笔者让学生去寻找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并根据诗歌内容设计任务和问题,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课堂组织过程中可多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合作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自由发表见解,这样可以思维互补,使分析的结果更加透彻。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笔者进行集体讲解。学生对一首诗歌所表达的内容,每个人提出不同观点和理由,其他同学同意或反驳,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经过多次讨论和交流,最后达成共识,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语言及交际能力都有所提高。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

1.选词填空。诗歌和其他文章一样在写作过程或文章结构上有一定的发展顺序,并具有独特的韵脚、节奏等。笔者在课前准备一些资料,把其中的顺序捣乱,让学生在阅读分析后将其恢复到正确的顺序。或将一首诗中主要词挖空,要求学生选择填空,水平较高的学生可选用cloze的形式,每空提供多个词语供其进行分析选择。

2.诗歌和散文互相改写。改写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笔者适当的给与指导和帮助,更多的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图书,或互相帮助来完成。发挥积极主动性的同时也学到了课本和诗歌里所没有的知识。由于此项任务有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难度,所以不要求全部学生完成。

3.诗歌与音乐相结合。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埃·爱伦堡在说明诗歌的特征时说,诗是“音乐和有趣思想的结台”,配合以适当的背景音乐,通过听歌填空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仔细的了解诗歌的格式和韵律。

4.诗歌与图画相结合。刘易期在《诗的意象》中是这样定义意象的:“就是一幅以词语表现的画;一首诗可能本身就是由多种组织诗歌欣赏的时候,把诗歌和画相结合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兴趣。不过此项工作要注意诗歌内容的选择,描绘自然景色的比较适合。

5.朗读或背诵。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诗歌非常注重字音、重音、音节重读及节奏等的选择和安排,如果在朗读或背诵的过程中,能注意到这些小细节,那么诗歌学习也会变得有意思。笔者借助多媒体,指导学生组成小组配乐朗读,并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诗歌写作。课堂开始的时候,笔者简单介绍诗歌大意,或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资料,让学生想象可能会出现的词及表达方式,也可把诗歌内容中的一些主要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这些词来想象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并尝试用这些词造句。通过不断的修改润色,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7.诗歌翻译。诗歌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了最丰富和微妙的情感,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开始阶段可选择一些简单的或者学生已熟悉的诗歌,让学生品味其中的意境,逐步联想到自己学过的中文诗。对水平较好的学生,可以要求将中文诗翻译成英文。

上一篇: 高中数学片段教学设计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教学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