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1 16:49:50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篇(1)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新思维的诞生离不开问题的提出,一切问题的命题原则都要首先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认真贯彻教学大纲,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内涵的理解,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紧抓新课程理念,改善教学设计,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命题技巧的浅议

1.命题时要全面且综合。例如:在“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这段时间里,当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走向反动时,东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却表现出极大的革命性,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指出革命性和反动性的表现各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并说明原因”。这可以帮助学生将不同章节的知识连在一起,打破了知识割裂的状态,使教学内容一体化。

2.注意加强学科的联系性。由于历史与其他学科是息息相关的,命题时要注意知识的延伸,把历史教学带到实际生活中去,作为扩大学生知识储备量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讨论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新经济政策时,可以与我国1958年的和改革开放联系在一起,以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从而达到正确看待裁员与再就业等社会现象的目的。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3.从不同角度去命题,使命题形式新鲜不古板,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学习,总结出规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通过对匈牙利事件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性质的分析,想一想如果苏联不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会去哪里?” 讨论过程中,学生们一定会提出各种设想,让他们相互交流意见后进行总结,这就是所谓的一石激起千层浪,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设置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

教学情境的创设,或者以设置悬念的形式授课,以及情感共鸣的产生,都有利于点燃学生求知欲的火花,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一文时,课前可以导入一些与历史有关的名言警句,加以配乐,意在使学生意识到历史不容忘却,在此过程中,学生一定会猜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就达到了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目的。

又如在学习“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同学们展示各种惊人的数据: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以及日军残忍的屠杀方式,足以渲染出沉重的氛围,教师应该借此完成相关内容的教学。

一般来说,在课前设计情境作为导入新知识的方式,可以先声夺人,提高课堂效率。

三、适当做好反馈预计,完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反馈预计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启发式教学有关的描述曾这样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的“愤”“悱”和“不以三隅反”的情况,无一不是指学生的反馈。若是教师不能很好地注意学生的状态,那么教学工作一定做不好,要想优化历史课堂结构,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中做好反馈预计,即在课堂上的不同时段,学生会产生怎样的反应,提示教师是应该继续讲解还是停下来与学生探讨。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时,先跟学生玩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抗战为什么能取得胜利”,打一历史人物。设想出学生们的答案,以及对其答案的不同解释,还有他们课堂上的反应,最后再以学生的答案为他们引出真正的原因。

新课程背景下,一切教学任务都要“以人为本”,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凭借着新颖的命题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以设置情境烘托教学内容,以反馈预计来完善教学结构,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还为教师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情感共鸣的产生又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教,然后知不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方便以后改正,使教师真实地感受到历史课堂的优化离不开优秀的教学设计,但是在设计上,教师们又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只有先进的教育指导才可以改变教学设计水平低下这一现状,总而言之,优秀的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篇(2)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198-01

选用最佳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历史教学方法的设计,实质上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状况、课堂类型以及教师的素质等,对已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或发展创新,从而使用最适当、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中学阶段在所有的教学方法中,利用率最高、渗透性最强的当属“问题式”教学方法。下面就这个问题上的思考和实践略陈管见,欢迎批评。

一、问题教学的概念和地位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图示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等仍在广泛地应用着。此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教学环境的改善,中学历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电脑教学法(又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历史情境创意教学法、历史探究教学法等。其实,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实际上很少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往往是多种方法交替使用,互为补充。为了更好地发挥各种方法的优点,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课堂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问题的设计基本上是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的,但有时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也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设计一些看似与主题“无关”的问题,正如说评书的人讲到关键时候总要卖关子吸引听众一样,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我们也不妨在课堂中对学生一试。所谓问题教学方法,并非完全分离于其他教学方法之外,单独操作便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依托,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统领和转承的作用。这种通过教师设疑,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质疑,然后通过其他手段或解疑、或归纳概括、或展开讨论,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形式,就是问题教学方法。它最大的特征是教师设疑和学生质疑的统一。这种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一直使用的传统方法,特别是在历史课教学中,仍然有着谁也无法代替的地位和作用。

二、问题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采用问题教学方法,就必须着眼于如何设计问题?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无时不有,无时不在,一个匠心独具的教师设计问题,往往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学中提倡多问几个“为什么?”但又不能凡事都问“为什么?”。

首先,教师设疑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有悬念的设疑,可以诱发学生围绕着问题积极地思考,产生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欲望,从而巧妙地向学生引发学习任务,创造出探索知识的最佳情境。

第二,教师设疑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要充分估计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的问题必须明确具体,难易适中,不能太偏或太难,使学生回答困难。比如,在讲完“五四”运动的史实后,如果马上提问:“‘五四’运动为什么是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标志?”,这一问题显然超出了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结果就会造成有问无答的局面。不过,教师设计的问题也不能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即能答出的问题没有太大的价值,自然也就不具有启发性。

第三,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能引发思考的内容设疑。如:在《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中,我针对教材中的两个子目提出以下问题:“欧洲经济发展”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为什么说商品经济不等于资夲主义经济?如何理解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巨大影响?货币地租在资本主义萌芽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是什么?这样,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环环相扣的若干问题,经过我的启发和学生的思考,既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些问题的设计,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起着积极的影响。

最后,设计问题时还应注意创造性。创造性的问题可以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可以引发学生之间的辩论,可以激发出独创性的见解,更会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升华。如:在《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的教学中,我设计过这样的几个问题:(1)既然但丁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为什么他的作品中还充满着宗教的色彩?(2)既然马丁、路德在进行宗教改革,为什么还宣扬“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3)既然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为什么不是世界近代史的开始?这些问题,虽然对历史知识比较薄弱、能力偏低的高一学生只有在讨论和积极思考中才能初步解决,但是教师不能避而不问。实践表明,这些问题正是教学中学生的质疑点,在这里采用问题教学方法,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老师点拔启发下,学生通过积极思辩,既加深了对历史概念(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问题教学方法中的“引导”和“评价”

会不会学习?能不能学会?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问题教学方法中的问题设计很关键,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方法,而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则意味着学生能不能学会;如何评价学生的思维成果,则意味着教学是否成功。因此,问题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对学生的“引导”和“评价”。

现代教学主张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解决富有创造性的问题时必然会进行辩论,因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角度不同,所以在辩论中会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对不同的结论或观点不能妄加评论,而是要积极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我们评价学生课堂活动的原则应该是:不怕学生观点有误,就怕学生没有观点,哪怕是提出了错误观点也要表扬。这种做法实际上也算是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不会思维到敢于思维和乐于思维的思维习惯,这更符合学生历史思维的形式和发展规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总是在他们积极思考与激烈的争论中闪现的。

综上所述,历史课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方法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可以说是每位教师都曾经使用也将不断使用的方法,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更好地结合,从而促进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改革,加强对问题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设计是我们从教者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篇(3)

从2013年江苏小高考整体上来看,今年试卷的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但是拿A+的难度仍然很大。从考点覆盖面来看,一级子目是考试的主要面,仅有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没有涉及,二级子目的覆盖率则达到84%,新增考点中对宗法制、古代官营手工业和赫鲁晓夫改革进行了考查。换言之,今年小高考所考查的宽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达到了“放C拦A”的目的。

从题型上来看,今年的选择题中的组合类题目出现较少,而大多以文字材料、图片的形式呈现,在考查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运用的能力;而文字材料题对学生的历史分析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图表型题近年也是考试采用较多的形式,从今年出现了6道题目可以可见一斑。从考点分布情况来看,其中必修一占26分,必修二占24分,必修三占10分。从分值的分布来看,与考试说明中试卷分值比例必修一占40%相吻合。

二、立足学情,充分备课

新课改理念下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我们的教学要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所工作的学校是一所乡村普高,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自我控制意识相对不足,这种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严重阻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同时笔者也注意到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积累,还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具备了一定的逻辑和抽象思维,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前准备历史预习案时,要根据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分层设计材料和问题,“了解、知道”是书本上的基本知识,“理解”是稍微“转弯”就能解决的问题,“认识”以归纳或总结来提升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计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学生学习由易到难,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推动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与学双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努力达到的目标,是检查、评定教学效果的参照物。新课程理念下明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以人教版必修三《宋明理学》为例,三教合一、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内涵和外延是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技能,最后应学会如何综合归纳、探究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规律,认识到宋明时期儒学走向完善,进一步巩固其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一分为二地探讨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四、选择有效策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由于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的时间比较紧,任务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情、教学的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拘泥于某种模式或套路,充分发挥教学方法体系的整体功能。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篇(4)

问题教学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所设计的问题往往缺乏针对性及层次性,难易度把握不当,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及能力差异等,结果提问效果不佳。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对问题进行有效设计,把其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设计存在的误区及问题进行论述。

一、问题难度把握不当,忽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是学生认知的“已知区”;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即“未知区”,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问题有时会偏难,超出学生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如针对高一学生,教师提出“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这一问题,学生会感觉无所适从,找不到思考的方向,主要是因为高一学生对“近代化”一词还不能够深入理解,对“鸦片战争的影响”还停留在“对中国是一场灾难”这一初中认知水平上。对此,教师不妨将其分成若干小问题,分层次地对学生加以引导,逐个突破。如先向学生讲解“什么是近代化及近代化的表现”,然后结合鸦片战争的内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其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设置。

二、问题繁杂,缺乏针对性

有些教师过于追求问题的量多和新颖,而忽略了对每一个问题进行精心设计;也有些教师不明白哪些环节需要设置问题,哪些问题有必要让学生互动、讨论,即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和关键处,结果提问变成了“满堂问”以及问题的无效性。如在讲述“罗斯福新政”一课时,有教师提问“罗斯福新政分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时间?新政包括哪些内容”等一系列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直接得出答案,问题浅显、冗杂,没有任何挑战性,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对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教材重难点精心设计几个核心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或合作探究,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三、脱离现实,缺乏时代感

我们通常说“以史为鉴”,即学习历史可以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借鉴。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就事论事,所设置问题很少联系现实,造成历史与现实脱节,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历史无用论”的原因之一。如在讲述“百家争鸣”一课时,教师只是针对“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及各家思想主张”设置问题,很少关注各学派思想的现实意义,在很多人心目中,“诸子百家已经死了”,殊不知在某种意义上,“诸子百家还活着”。作为历史教师,应尽可能地设置一些与现实有关的问题,让学生从历史事件对现实的影响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四、不够具体、严谨,缺乏启发性和开放性

如今的高中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提高他们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像高考(全国卷I)的41题,近年都是开放性论述题,让学生选取一个角度对历史现象进行论述。而教师在问题设计模式上往往过于单一、直接,束缚学生的思考空间,尤其是对一些有争议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如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问题,教师往往这样提问:“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其实,不如换种方式:“有人说,孝文帝改革成功了;也有人说,孝文帝改革抹杀了本民族特性,导致后来鲜卑族的消亡,因此改革失败了。你如何看待孝文帝改革?请结合有关史实,阐述你的观点。”这样设计问题就比较具体、严谨,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启发他们的思维。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在备课环节钻研教材,从针对性、层次性、现实性、启发性等方面有效设计问题,启迪智慧、激发思维,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邹祝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原则及案例分析.成长之路,2013(12).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篇(5)

在教学中我经常安排“情境设置”的环节,这是从情境教学法中受到的启发。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或以暗示悬念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以情感共鸣形式来烘托学习氛围等等。例如,在讲“南京大屠杀”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1.利用幻灯片图片定格历史:触目惊心的“万人坑”“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日军把南京青年当做刀靶练习刺杀”等。

2.数字报告:“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屠杀的手段极其残忍,有的枪杀,有的刀刺,有的活埋,有的活活烧死……”

3.新闻再现:介绍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的报道。

4.配乐激感。面对此情此景,学生议论纷纷,有的摩拳擦掌,有的义愤填膺,情绪非常激动。

通过这些情景再现的方式,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了1937年南京遭受到的苦难,也对这个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我讲道:“‘南京大屠杀’是南京人民遭受到的苦难,是我们中国人遭受到的苦难,更好似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在那个年代,我们的人民曾经被残忍地蹂躏,被无情地屠杀。这是一段痛苦的历史,也是给予我们教训的历史,我们要认清这段历史,努力使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起来,让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这样教学效果就达到了,通过“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也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民族凝聚力。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祖国的接班人看到了真正的历史,对于日本政府企图掩盖真相、美化历史是最有力的回击,切实做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

情景设置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尝试作为导入的方法,有效的情景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设疑释疑,环环相扣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疑问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疑问是激发学生思维活跃性的重要手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疑问还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针对同一个疑问不断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在争论中得到思维的锻炼和知识能力的提高。我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一直注重疑问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化解教学重难点,还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反馈,柳暗花明

《论语》中有这样的描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的“愤”“悱”和“不以三隅反”的情况,正是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如果教师不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处于“愤”“悱”的状态,那么就不可能恰到好处地去启发。如果教师“举一隅”,而没能觉察到学生是否能够“以三隅反”,又如何确定是继续讲下去还是应该转换角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师的“一隅”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情况,以便随时随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更正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时,我以“抗战为什么能取得胜利?”为谜面出了一则谜语,谜底是打一历史人物。答案有四个:1.屈原 2.苏武 3.蒋干 4.共工。学生在看到这么新颖的问题时,非常踊跃,讨论也非常积极。但他们给出的答案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屈原或苏武,那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一种反馈了,反馈给我的信息就是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理解不透彻。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还应该再讲解。随后我又讲了对战争胜利的原因应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美国的原子弹和苏联的红军并不是促成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才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再者,由于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这样一讲学生就明了多了。

所以教学中需要反馈,我们更应注重反馈。没有反馈,我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前方水的深浅;没有反馈,课堂成了我们教师的独角戏,谈何教学效果?

四、课堂小结画龙点睛

完整的教学过程少不了课堂小结,小结既包括教学过程最后的总结,又包括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步骤结束后的及时总结。总结什么,怎么总结,影响到每个环节的教学效果,好的总结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篇(6)

现如今是一个信息技术化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在对高中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就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微课程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创新,也是时展下的必然产物。在利用微课程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教学主题,然后将其和历史教材进行整合,制作出相应的微课程,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如果下一节课想利用微课程对学生进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课题的教学,在教学之前,教师就需要围绕这一课题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框架有一个具体的把握,然后再使用微课程相关软件对所要讲述的内容进行重组加工,之后才能将其制作出相应的教学微课程。总而言之,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程的作用,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整合,这样才能实现微课程的价值。

二、微课程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细节

高中历史相对于初中历史而言,内容更多也较为难懂,所以,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引导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有一个较为具体的理解,使其在理解上不出现误差。具体指的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对教材进行一个较为具体的细分,也就是先确定教学大主题,然后再将其中的重点内容提炼出来,将其划分为一个个的小主题,从而就能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化的微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更容易理解。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一内容教学时,教首先可以确定大主题就是“太平天国运动”以及“辛亥革命”,小主题为“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什么时候”“辛亥革命发生在什么时候”“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等。这样,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微问题的过程,就能加深对《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一课程的理解,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一课程,从而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程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篇(7)

本文所述的任务分析是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分析,分析的目的是使教学内容明确化、具体化,为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任务分析的概念

任务分析作为教学设计中的一项技术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些受过严格行为主义心理学训练的心理学工作者用当时发展起来的刺激、反应和强化等心理学原理指导新兵培训时,发现除了个别训练计划比较成功之外,大多数训练并不理想。通过反思,部分心理学家认识到,人类的学习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内在的认知与情感和外显的行为,用单一的行为主义学习原理不能解释人类的复杂学习,任务分析技术也就应运而生。

任务分析是一项教学设计技术,是指在教学活动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需要学生习得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分析,为学习顺序的安排和教学条件的创设提供心理学依据(皮连生,1996)。

华东师范大学皮连生教授根据自己的多年研究对任务分析作出操作性界定,指出教师所做的任务分析为如下几项工作:

(1)通过对教与学的分析,确定单元或单课的具体教学目标。

(2)对学习目标中的学习结果进行分类。

(3)根据对不同类型的学习条件分析,揭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的先行条件即使能目标及其顺序关系。

(4)确定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学生的起点状态。

二、任务分析的内容

我认为,任务分析的内容应从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出发来进行确定。教学活动是一项多边活动,从教学活动的主体来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师生活动的对象共同指向教学内容。因而在分析时我们既要考虑人的因素,又要考虑知识的思想因素。

首先,要诊断学生,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即学生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之前,他原有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学习准备。

其次,要分析所学知识的类型,因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在把握知识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学习它。目前,认知心理学家们认为最佳的知识分类是把知识分为以下三种:

①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问题的知识。

②程序性知识(智慧技能):处理外部事物的程序性知识。

③认知策略:调控自身认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

第三,分析教学方法,按教学方法的新分类,教学方法分为五个层次:

①接受:重在掌握教学内容、亲身体验、阅读、倾听与观看等。

②运用:回答简单问题,问题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直接套用概念和原理。

③扩展:回答复杂问题;问题定义不良,需努力找出特定的答案;要确定运用哪一个原理与概念。

④创见:解决问题,基于问题学习,元迁移。

⑤质疑: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定义问题,提供教学支持,创建学习支架,帮助学习者学会学习。

从这五类教学方法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接受层次适用于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其他四类都是针对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方法。

第四,要确定从起点能力到达终点目标之间的必要性条件,即学生必须掌握的各种前提知识和技能(使能目标),以及保障终点目标得以实现的支持性条件,即除知识、技能、基本能力外的达成新的高一级使能目标的各种成分,如动机、情感、意志、兴趣、言语、认知策略等。

综上所述,经过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其“教学什么”及“怎么教学”是十分清楚的,可以有效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任务分析的基本步骤

1.精确陈述教学目标

在任务分析之前,教师首先要将教学目标以精确的语言陈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学目标的陈述要避免过于概括、笼统且指向于内部心理过程,这样教学效果不易测量。

2.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

在进行新的学习单元时,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的学习任务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是新的学习任务的内部条件。因此教师在确定终点教学目标后,必须分析并确定学生起点状态即起点能力。

另外,从知识分类学习论的观点看,智慧技能从“辨别”到“高级规则”之间有着严格的层次关系,因而作为高一级智慧技能先行条件的较低级智慧技能必须全部掌握;而且由于技能的形成比知识习得所需要的时间长,因此在教授新技能以前,必须及时进行补救性教学。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安排小测试、课堂提问、问卷调查等方法来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为新内容的学习找到生长点。

3.分析使能目标

我们在平时物理教学设计中所陈述目标是学生学习结束时应该达到的目标,被称为“终点目标”,是在某一教学终点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在学生的起点能力与终点目标之间往往存在一段差距,这段差距的弥补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为顺利完成这个过程所需要学生具备的能力和其他条件也就称为“使能目标”。历史学习任务的分析,就是找出确保学生达到终点目标的使能目标。

4.分析支持性条件

支持性条件是指那些有助于学习的条件,如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学生的体能状况等。它虽不是构成高一级能力的组成成分,但它有助于加快或者减缓新能力的出现。

5.学习的分类

现代心理学一般把学习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在认知领域又分为知识(陈述性知识)、技能(程序性知识)和认知策略(一种特殊的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据此,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结果有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类型。对不同类型历史知识学习,则要求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条件来促进其有效进行。

四、任务分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教学设计,是对各种课程资源有机整合的一种科学策划,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安排,即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下面以高中历史中的辛亥革命学习为例谈谈历史教学中的陈述性知识学习,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及学习中策略性知识的任务分析和教学设计。

1.关于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陈述性知识主要指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它有三种形式:①事物的名称,例如具体的历史人物的名字等。②简单的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例如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③命题知识的有机组合,就是经过组织的言语信息,例如陈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等。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以命题形式或表象形式贮存在大脑中。凡能运用语义和形象进行双重表征的都能保持比较牢固。据这些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①教学目标以学生回忆知识的能力为中心,检查的方法就是学生口头陈述或写出知识。②确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准联系点。③确保用于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的巩固。④着重帮助学生联系新旧知识,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

以辛亥革命学习为例,学生在学习之初应记住以下几点:爆发、高潮、失败及失败原因,然后通过意义学习形成知识的联接,在头脑中形成以下的命题网络。

2.关于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加涅把程序性知识分为: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等,它在头脑中以产生式表征。

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目标应定为应用概念规则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关键在于操作。例如能根据所学习的历史知识解释某历史现象。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上,首先应让学生理解概念或规则,然后通过变式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前面对辛亥革命学习的基础上,要把有关辛亥革命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还应要求学生应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进行分析阐述(不是陈述)。如右图,这个流程图是辛亥革命知识应用的任务分析过程,也体现了知识递进过程――上级目标是下级目标的基础,反映了历史知识的分析方法,也可作为这个知识教学设计的依据。

3.关于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该类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的知识,它也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它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主要反应为内省。所以,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中必须有策略性知识的地位,确立有检查“学会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结合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突出学习方法。教师以专家的身份把自己对所任课程的思维活动的调节过程、控制过程展示给学生,逐渐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果学生学会了学习就达到了授之以渔的目的了。

还是以辛亥革命的学习为例,谈谈历史学习策略的教学设计。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采用总分的策略。首先,建立完整的知识概念体系,那就要先识记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然后分析其历史意义,客观公正地评价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再进一步研究辛亥革命,对其它相关知识进行纵横联系。横向看它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是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纵向看它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尝试,是民族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又一次努力,是中国近代化的一座里程碑。

学习必修一“辛亥革命”的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迁移,可以链接的章节有必修二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三的“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选修1的“”、选修4的“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吴红耘,皮连生.任务分析与教师的教学技能成长[J].心理科学,2004,27,(1).

[2]邱志飞.任务分析与语文有效教学[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9.

[3]董帆.中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任务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篇(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18-01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十年左右的发展历程。回顾这一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正在两个层面上探索前进,一个层面是越来越多的高中历史教师正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着课堂教学设计的应用和实践研究,这一层面研究呈现出了星火燎原的发展势头。另一个层面是一部分专家学者正在进行着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理论引进和探索研究,这一层面的研究却进展缓慢,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研究的理论体系还处于探索、完善的过程之中。

教学改革的成败在教师,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的新成员,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之后。对于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与操作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先从理念、理论引用、再到具体实践、操作,再到理论理解、建构、运用的问题。因此,首先应该从追问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课堂教学这个极点与起点出发,即从建立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观出发,其次将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到历史教学问题情境之中,建立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观。再次,在课堂教学价值观、课堂教学设计观的指引下,进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最后促进教师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操作中,再从时间到理论,进一步提升其教学设计的理论水平。

选择适合自身的教学设计理论要研究教学设计,就必须界定教学设计这一概念的内涵,而不同的教学设计实践工作者对于这方面的理论都有自己的理解。目前,在有关教学设计的一些专业课程教材中,关于教学设计的定义,大多采用乌美娜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1994年)一书中所给出的定义:“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为理论基础。”

课堂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几页教案的事情,也不是机械的完成教案上面的步骤。它是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思想基础以及行动指南。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设计价值观,便于丰富完善课堂教学设计,以便达到教学设计目的进而升华教学内容最后获得教学成果。教师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设计价值观,对于教师本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更是在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蓬勃发展中注入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以及给予明确的指导方向。

一、理论应用于实践操作

在理解教学设计理论以及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设计价值观之后,重要之处就是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步骤。本人将教学分为三个系统部分以及各系统部分详细分为以下步骤:首先是课前系统部分,其中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分析、教学方式、教学用具、学生课前预习学习方案。其次是课堂系统部分,其中包括板书、课堂。最后是课后系统部分,包括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方案以及教师反思。

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本人深感在课前系统部分也就是在备课思考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应该做的是熟读研究各种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其次是根据课标要求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之上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补充或者删减,这样学生就能学得广和学得精。再次就是常规当中的备课思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再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只是基础以及只是需求设计不同的备课方案,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在真正的实践历史教育教学之后本人习惯并且也认为教案当中板书设计的位置应该提在教学过程设计位置的前面。教学过程固然重要,但是教师本是在梳理教材的基础之上进行巩固和提高,钻研教材的效果体现就是板书的设计是否精准。教学过程的设计也是在板书好之后的语言与方式的体现。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我个人倾向于注重板书的设计,当然教学过程中的导入以及过渡的结尾都也是很重要的。最后的教学用具这里不再多说。

教学课堂系统部分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部分,包括教师的教态、粉笔字的书写以及语言的表达。每位历史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课后系统部分就是教师在完成前两个系统之后组织的对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巩固以及学习效果的检测。在这基础之上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自我教育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发挥优点,弥补缺点。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篇(9)

向学生传递历史知识信息是历史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工作和任务。 所谓历史知识信息传递,是指由历史教育工作者将历史科学体系中最基本的知识如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已经基本形成统一认识的信息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讲解、双向交流活动让学生得以掌握的一种教学活动。由于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基本的内容,因此,我们将这一类以历史知识信息的传递为主的教学过程称为历史常规课。正是由于这类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因此,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应侧重于归纳历史知识点,教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在基本的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基础上构建的,基本的历史知识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阶梯,没有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就谈不上具有积累历史素养的基础。同时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其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任务和教育功能与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信息的要求并不矛盾。如果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忽视了历史基本信息的掌握而单方面地追求现代教学技术,那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历史思维、历史分析与综合能力都会成为一句空话。作为基于历史知识信息传递的教学课堂,就必须要在对知识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在这一方面上,忌讳只是勾划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这又恰恰是历史教学中最容易犯的毛病。

2、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相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往往愿意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分析、强调,这恰恰违背了新课程注重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要求能够让学生"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没有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的自主性,也没有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某种角度上讲,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很难让学生的困惑之处主动地表现出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始终不能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体现学习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及时使学生学习的状况表现出来,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或困难。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参与到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等,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理解、掌握的情况能够比较迅速地反馈给教师,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大量的重复的或无谓的讲解。这样通过自主学习辅以教师的指导、强调,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信息掌握的效率要高得多。

3、教学较侧重于学生对基本史实的了解和掌握

任何一节不管基于何种能力培养的教学,其涉及的内容、教师指导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都不是单一的,作为以历史知识信息传递为主要目的常规课,显然也是如此,不同的是这类教学较侧重于基本史实的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和掌握基本的学习历史的方法的基石,既是学生由感知历史到逐渐加深对历史认识的基础,又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基本的要求。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是常规课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作为教学设计,都具有相同的部分,如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与方法的选择,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教具学具的准备等,但在具体的过程设计中,基于历史知识信息传递又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教学设计。其具体要求如下:

1、重视知识点的归纳方法的举例和引导掌握不同的归纳方式的设计

教学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让教师从不厌其烦的讲授中真正解脱出来。优秀的常规课的教学设计中,往往在教学设计的各部分中都尽量随机而不生硬地对知识信息进行归纳或对方法进行举例说明。通过对历史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的归纳,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有了这两个历史知识信息的归纳,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前后生产工具的变化,更加明确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再加上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从生产工具的进步到生产方式的变革再到社会变革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了。由此可见,在历史常规课的教学中,对基本的历史知识信息进行归纳,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

2、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组织设计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新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由于基本知识内容的减少和难度的降低,历史知识信息的传授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掌握新知的同时,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人在准备做某件事时与蜜蜂筑巢的区别在于人事先有了一个设想或设计,教学也是这样,如果没有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设计,即使在教学过程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往往都会徒有其表,其效果将会不屑言之。好的教学设计在这方面都有很好的设计。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篇(10)

一、传统历史作业的主要弊端

1.作业提出的单向性。传统历史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中不能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而且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缺乏层次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了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

2.作业内容的机械性。传统历史作业缺乏时代感,许多老师布置的历史作业往往是把课本的某些段落“搬到”作业本上,或者课后练习、配套练习一股脑全部要求做在作业本上。这类作业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历史作业失去兴趣。

3.作业评价的绝对性。传统历史作业的评价是由教师一人操作,学生对作业的普遍态度是完成后交了就万事大吉了,而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对比,非对即错,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历史作业设计应突出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为新课程作业设计提供了具体而有力的依据。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设计,应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有目的、有层次地进行作业设计。教学设计要体现学习需要,反映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新课标将历史教学目标定义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作业作为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应根据课程的三维目标、学生能力及认知水平,设计出深浅搭配、难易结合的有层次的问题,以全面有效的方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具体说来,历史作业内容的第一层次应是在学完一课之后对历史史实等基础知识进行积累;第二层次应是紧扣教材,深化课文学习,渗透能力训练;第三层次则是综合探究性作业,体现学科内的综合,并适当延伸到课外,开阔学生历史学习视野,增强分析历史发展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的题目,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在作业设计中给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量度和难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各取所需,为每个学生创造一个练习、提高、发展的学习环境,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历史作业完成中得到成功体验,提高教学有效性。

2.多样性、趣味性地进行作业设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传统的作业往往形式单调,教师大多在课后的习题中随意选择一两道让学生做,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可以做到新颖多样,突出趣味性,以有效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根据中学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在课堂中可以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抽签等多种竞赛形式,最后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奖励,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作业可以采用历史小制作、搜索历史图片或资料、电子报、生活中的历史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丰富学生的历史体验,提高学习兴趣。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游戏、猜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形式,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不仅掌握了学习方法,培养了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增强了作业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到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重视对作业进行有效讲评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诸多崭新的教学理念,其中就包括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等。这些崭新的评价策略同样应该贯彻在作业设计讲评的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策略。

1.发展性策略。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高中历史课教师对学生在作业中的每一点进步都要进行及时的表扬。评价目标要从单一、静态、刺激性、终结性的评价积极转变为多维的、动态的、激励性的评价。要从注重智力转变为注重多元能力的提升,从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生是否提升了学习能力。

上一篇: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 下一篇: 企业涉及的法律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