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贫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22 10:36:43

农村小学教师贫总结

农村小学教师贫总结篇(1)

前言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也是国民体育素质培育与提高的根本途径,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重任[ 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其重点逐渐转入农村。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改革的进程,而部级贫困县农村中小学是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通过对忻州市部级贫困县的农村中小学的学校体育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现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农村学校体育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以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计划》贫困县名单中所列的山西省忻州市的五寨、岢岚、偏关、神池、五台、繁峙、河曲、保德、代县、宁武、静乐11个部级贫困县的农村中小学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全国期刊数据库中有关部级贫困县及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的文献资料;并对涉及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为论文的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向忻州市的五寨、岢岚、偏关、神池、五台、繁峙、河曲、保德、代县、宁武、静乐11个部级贫困县随机抽取的农村中小学发放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16份,问卷有效率为95.2%。

1.2.3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运用归纳、比较的方法统计数据,最后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所获得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教学现状

2.1.1《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调查显示,被调查的126所农村小学中,完全执行《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占28.6%;部分执行《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占36.5%;有34.9%的学校不执行。被调查的56所农村中学中,完全执行《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占25%;部分执行《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占57.1%,不执行的学校占17.9%。

2.1.2 体育教学教案

教案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是根据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和单项教学计划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一堂体育课设置所做的教学方案。教师是否认真编写授课教案对体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调查显示,被调查的126所农村小学中,每学期都具备和有时具备教案的学校占79.4%;有20.6%的学校教师无教案。被调查的56所农村中学中,每学期都具备和有时具备教案的学校占80.4%。反应出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学期教学计划教案的检查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2.1.3 体育课的开课情况

国家统一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中小学每周开一到两节体育课。

调查显示:126所部级贫困县农村小学中,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的学校占调查学校总数的36.5%;每周开设一节体育课的学校占调查学校总数的11.9%;不上体育课学校占调查学校总数的51.6%。在调查的56所农村中学中每周上两节体育课的学校占调查学校的42.3%;每周上一节体育课的学校占调查学校的23.2%;不上体育课的学校占调查学校的34.5%。

因此,应加大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学校体育的检查与评估,以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转变教育观念,制止为追求升学率而少开体育课的现象,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场地器材,解决体育师资问题。

2.2 体育师资配备

体育教师是开展学校体育等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充足的体育教师是保证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开展的人力资源基础。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一个体育教师应该完成7个自然班的工作量,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300[5]。但调查显示,忻州市部级贫困县农村中小学有85%以上的体育教师在超负荷工作且男女比例不平衡。同时,转正的老教师渐渐接近退休年龄,这些教师中,有的长期生病,在编不在岗;有的专业结构老化,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因为编制已满,新教师很难补充进来,只能等自然裁员,农村教师老龄化问题相当严重。

农村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和体育专业教师的比例也不是很合理。调查显示,在调查的126国家贫困县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师中,其中本科学历的占总人数的2.3%;专科学历的占总人数的37.2%;中专学历的占总人数的41.9%;其它的占总人数的18.6%。在调查的56所部级贫困县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中,本科学历的占总人数的25.6%;专科学历的占总人数的43.1%;中专学历的占总人数的27.5%;其它的占总人数的3.8%(见表4)。

2.3学校领导及家长的重视程度

体育课成绩是衡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与运动水平的标准之一,对学校来讲如何对待体育课成绩则反应了一个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

大多数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认为农村孩子身体好,不用参加体育锻炼,开不开体育课无所谓,而少数主管部门领导在检查、督导学校工作时没有把体育工作放到应有位置来看待。由于工作上不重视,加上对学校体育设施等要求没有做硬性规定,即使体育设施达不到要求,验收也能合格通过,更加导致了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不重视。

学生家长思想保守、观念落后,认为体育锻炼没什么作用,让孩子好好学习,考取优异成绩才是考上优秀大学的关键,体育锻炼只能是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

由于学校领导和家长对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忽视,从而使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处于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极大的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3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对策

3.1 组建一支数量更大、质量更好的合格体育教师队伍

调查发现,制约忻州市部级贫困县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缺乏具有 奉献精神的合格体育教师队伍是十分突出的因素。为解决忻州市部级贫困县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应当根据农村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需求状况,有计划地为各农村中小学定向培养体育教师。随着以“健康第一”为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贯彻执行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曾强调指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除了改善体育方面的设施外,关键是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中也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另一方面,为了稳定体育师资队伍,尽可能的改变农村体育教师待遇,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地位、荣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为有效开展学校体育提供保证。

3.2 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

忻州市部级贫困县农村学校应根据农村自身的环境、场地、器材、师资等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对场地、器材等物质条件不具备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挖掘地方特色教材,重视表彰先进典型。农村学校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具有浓厚的开放特色的民间体育项目,形成有农村特色的地方教材并自制器材。

3.3 改善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资源

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省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投资力度,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学校改善体育场地、器材。开发农村自制体育器材,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开发具有农村特色的体育场地和器材。

3.4 提高政府部门、学校、家长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支持

积极开展互助活动,通过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使城、镇办学条件好的学校与农村学校结成对子,得到各种支持(包括器材、资金、教师等),改进农村学校体育,以满足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要加大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重视,把体育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中,改变滞后的学校体育观念,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体育。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S].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02-13.

[3] 中共中央.“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N].人民日报1996-03-18.

[4] 姚蕾.国民体育素质培养与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科学,2003,23(3):18-22.

[5] 雷少华,等.甘肃河西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4,18(4):53-55.

[6]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学校工作条例[S].国家教委、国家体委,1990-03-27.

[7]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S].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08-29.

[8] 王家宏,王维群,陆阿明.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师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2,23(6):73-75.

[9] 国家教育委员.国家教委关于九五期间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意见(教体[1996]6号)[Z].1996-11-28.

作者简介

张国强(1978-),河曲人, 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郭强(1963-),原平人,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农村小学教师贫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3 ― 0158 ― 03

教育精准扶贫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要集中精力打好精准扶贫的攻坚战,教育扶贫是治本之策,过去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没能将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到其自身应有的高度。国家为了扭转城乡教师资源结构性矛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三支一扶”计划、“免费师范生”教育办法以及“特岗教师”政策,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结构。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仍然呈现教师知识退化、知识更新速率缓慢、教学方法过于旧化、年龄过于老化的状况,人才的引进和退出机制不够完善,影响了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育精准扶贫就应把精力放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上来,稳定乡村教师队伍、促进乡村教师水平提高和乡村教师结构优化升级。

一、精准扶贫与教育精准扶贫

(一)精准扶贫内涵

精准扶贫对应的是粗放扶贫。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精准扶贫就是在传统的粗放扶贫的基础上,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就是谁贫困就扶持谁〔1〕。精准扶贫主要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及居民,建立科学可行的精确识别程序,探求精确帮扶与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是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扶贫在于帮助贫困居民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十三五”规划重要工作任务是扶贫攻坚,对于坚决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精准扶贫与精准扶贫的关系

“扶贫必扶智”,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和根源与解决策略。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在于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在于教育扶贫,只有把本源性问题挖掘出来加以明确,才能够找到解决扶贫瓶颈的突破口。精准扶贫旨在切实消除贫困人口的贫困、防治返贫,而稳定脱贫需要教育扶贫来推动。要阻断贫困,就要依靠教育,教育可以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教育有利于打破贫困人口传统思维模式,通过接受教育学习,能够吸收丰富新鲜的社会信息和外界发展理念,让贫困人口摆脱传统的桎梏,积极进取谋发展,依靠智慧致富,跳出“放羊娃”的怪圈。教育能够教会贫困人口掌握知识技能,帮助贫困人口提升竞争力。

“治贫先治愚”,农村义务教育在撤点并校的教育政策指导下,近10年教育的具体政策实践者单向度地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致使学校城镇化聚集,乡村文明的根本受到影响,农村学校的数量也迅速萎缩以至于威胁到农村教育存留。政策的实践者却认为这种威胁是农村教育与城乡政策一体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而且以提高教育|量的口实掩盖农村学校的完结,片面地理解撤点并校的实际意义。义务教育必须要予以重视,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教育的均衡发展不能让教育的受益者变成“受害者”。精准教育的精髓之一就是贫困对象要精准识别,贫困地区的孩子是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对象。只有农村教学资源能够统筹协调和教育政策能够有效执行,才能更好地提升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

“脱贫靠人才”,农村教育实际实施的主要对象是乡村教师,教师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是教育精准扶贫的能动因素,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内核。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有理想、有志向、甘于扎根农村的教师队伍,没有优秀的教师,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农村贫困学生身心健康无法保证。

二、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贫困地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缺编、学前教育师资短缺、师资流失、专业素质不高。

(一)结构性缺编

贫困地区中小学普遍地存在着缺编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结构性缺编,各学段教师的编制数量不成比例,这种情况在同一所学校不同学科当中也很普遍,结构性失衡导致总量矛盾。农村基础教育辐射区域往往较大,学生数量起伏不定,师生比例不合理,进而造成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工作任务较重。音体美等学科经常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艺体类课程时断时续教学效果差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前教育师资短缺

农村小学教师贫总结篇(3)

(一)人力资本存量不足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人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农村教育之所以落后于城市教育的关键因素是留不住人才。而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教师工资低、待遇差、发展空间小、教师编制制度不合理。人才的流向问题往往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教育的发展状况。农村地区教师队伍人才的流失,导致其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国家高度关注农村地区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的问题,早在2003 年就开展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计划。大批有志青年响应国家号召,赶赴西部地区各贫困县乡镇中小学从事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这些热血青年本应成为农村教育扶贫事业的主力军,但仍程度不同地存在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的问题,其症结在于广大有志投身农村教育扶贫事业的人员,其考虑的因素往上看,要孝敬父母;往下看,要照顾孩子;往中间看,要考虑配偶。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不佳、教育水平滞后、发展空间狭小,这在很大程度上让这些有志青年不得不做出新的选择。

(二)学生移民数量激增

城市与农村在师资配备、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使农村学生移民到城市的数量激增。农村学校生源的流失,不仅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还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国家教育资源浪费的情况看,农村学校生源减少,致使一批从事教学岗位的教师从一线转向二线。同时,教学设施如课桌、课椅乃至校舍等硬件资源都大量闲置。国家为达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为农村学校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学生移民数量激增,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软件资源浪费,也造成了一定的硬件资源损失。长远来看,农村教育资源的浪费与损失会加剧农村地区的贫困化。从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看,农村学生移民到城市,村民的经济消费结构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学生的教育成本在农村家庭的支出中,占据较大的比例。本地区内移民,会导致迁出地农民的资金流向城市,不利于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地区间移民,会导致迁出地农民的资金流向别的城市,不利于地区间经济的平衡发展。

(三)农村学校萎缩严重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而如今,随着学生移民数量的激增,农村学校呈现严重的萎缩化趋向。农村学校萎缩所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主要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城市学校在国家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如建设资金、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占有绝对性优势,而农村学校则普遍处于劣势。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因此而愈加落后,学校规模逐渐萎缩乃至出现空巢现象。农村学校萎缩所存在的主观性问题,主要是人口政策和入学制度的影响。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们的生育观念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受少生优生观念的影响,农村地区人口出生率降低,致使农村学校出现萎缩化趋势。我国政府对农民工进城的生活和教育问题尤为关注,在入学制度上一视同仁,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校读书越来越便利。城市学校较之于乡村学校,在师资配备、教学环境上的明显优势,致使家长们不愿让孩子继续留在农村学校就读。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农村学校的优质生源普遍向城市学校集聚,而农村学校的生源质量则呈现下降化的趋向。家长们在主观上更加倾向让孩子们在城市学校接受教育,这在客观上减少了农村学校的生源,缩小了农村学校的规模。

二、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政府的责任

(一)保证农村学校有充足的人力资本存量

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主体,是奋斗在农村学校的第一线教师。他们只有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广大农村地区才会真正脱贫致富。政府有责任保证农村学校有充足的人力资本存量。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城乡二元对立的矛盾较为突出,要想从根本上留住人才,缩小城乡差距是当务之急。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只有广大贫困地区富裕起来了,只有城乡差距缩小了,志愿扎根乡村、奉献青春的教育工作者们才会安心地在广大地农村地区贡献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迫在眉睫,人才的补充与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应该是同步的。边远贫困地区脱贫可以保证农村地区有充足的人力资本存量,农村地区有充足的人力资本存量会帮助边远贫困地区更好地脱贫。

(二)保障农村地区学生享受均等化教育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扶智、治愚就是发展教育。农村教育脱贫的主要对象,是广大的在校学生。而如今,农村学校学生移民数量激增,这给我们的教育扶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移民数量激增这一问题,我们就要保障农村地区学生享受与城市学校学生平等的教育。农村学校学生移民,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然而,为了子女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家长们也宁愿在痛苦中苦苦挣扎。如果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起来了,学校硬件条件好起来了,从农村学校移民出去的学生自然也就愿意回流。从农村地区学生外流的情况来看,生存性外流所占比重较小,而发展性外流所占比重较大。农村地区学生如果能够享受与城市学校平等的教育,就能够留住大批发展性外流的学生乃至一部分生存性外流的学生。留住这部分学生,对刺激边远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解决好农村学校萎缩的结构性和主观性问题

针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结构性问题,政府有责任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不该有差异,城市学校学生与乡村学校学生在获取国家教育资源上,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助于解决农村学校萎缩的结构性问题。针对受人口政策和入学制度影响的主观性问题,政府要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制定、出台更合理的方针政策。我国倡导优生优育政策后,从相对数字来看,贫困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有了明显降低。但从绝对数字来看,贫困地区的人口出生率要远远高于城市地区的人口出生率。这会形成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为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我们有必要鼓励受教育程度高、社会生存能力强的群体多生育,合理限制受教育程度低、社会生存能力弱的群体少生育。此外,政府还有责任继续完善入学制度。不仅仅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子女入学制度,还应建立健全农村学校学生回流的入学制度。

三、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解决农村教育扶贫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扶贫规划,推进教育扶贫大发展

解决农村教育扶贫问题,不能缺少顶层设计。为此,我们需要完善从输血式到造血式的扶贫规划。农村学校学生移民激增与农村学校萎缩严重,与输血式的教育扶贫规划不无关系。国家为了改善农村学校硬件办学设施,投入了巨额资金。然而,学生却越来越少,甚至出现空巢学校。输血式的教育扶贫规划非但没有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实力,反而造成了学生的流失,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指出,制定并完善教育扶贫规划,要依靠贫困地区自身的努力、长处、优势,帮助其在特定领域先飞先富起来,以用当地经济腾飞的优势弥补教育贫困的劣势。如果仅仅单纯地依靠输血,当地经济发展不上去,纵使建设再美丽的校舍、做再有力的动员,于教育扶贫而言也是无济于事的。完善教育扶贫规划,无论何时,都要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只有当地经济跟上去了,才能留得住人才,才能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才能真正推动教育扶贫大发展。

(二)发展普惠金融,实现教育扶贫新飞跃

农村小学教师贫总结篇(4)

一、贫困文化与文化扶贫

(一)贫困文化

产生贫困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低下,农民落后的文化水平是农村文化资源欠缺的关键,加之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于既定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这是贫困者对贫困的一种根深蒂固的适应和自我维护。

(二)文化扶贫

何谓文化扶贫,王俊文的《反贫困必由之路: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关键解读》中指出“文化扶贫是对贫困人口精神状态或文化价值观方面的革命”。徐永平《贫困文化的思考》中指出“文化扶贫的本质就是要以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改造贫困地区落后的文化价值形态”。3学者们对文化扶贫概念的界定,都是从贫困的主体――“人”的角度入手,走“文化扶贫”的道路,从而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013年11月,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没有贫困地区的加快发展,就不能如期实现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就无法筑牢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解开贫困枷锁,彰显发展活力,归根到底是内生动力。要使地方稳定地走上致富之路,还需要建树“源头治贫”的理念。”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下,更迫使我们去探索文化扶贫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展溜村“文化扶贫”的现状极其存在问题

笔者通过对南寨乡展溜村文化扶贫的实地调查和访谈,发现其文化扶贫的现状和文化扶贫过程中呈现出一些鲜明特色,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南寨乡展溜村及其文化扶贫现状

展溜村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南寨乡。全寨苗族同胞祖祖辈辈形成了“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独特生活方式。

目前,展溜人口处于平稳发展状态。2015年,展溜村总户数为135户,总人口为536人,其中农业人口531人,占总人口的99%.人口男女比例为1.2比1。

展溜村村民绝大多数是小学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58%。在小学文化中男性所占的比例达86%,6%的文盲人口中女性所占的比例达76%,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可以遇见将来初中毕业生所占的比例将稳步提高。

据调查,2009年,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溜成立了“社区文化保护协会”。协会成员包括有特殊的技艺锡绣传承人、木工、歌师、芦笙队队长、妇女主任共10人。青年团是展溜的民间青年社团组织。

(二)展溜村在文化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不健全

第一,展溜村供电能力不足问题。展溜的电力供应不稳定,经常停电,尤其是恶劣天气情况下更是长时间停电。第二,展溜村现代媒体、通信、网络色设施依然薄弱。展溜村可以用移动电话,但是不能使用固定电话,不能使用手机上网,导致带来了诸多的不变,甚至消息闭塞。第三,展溜村交通不便。从剑河到县城,因为沿途都是盘山公路,道路崎岖,所以开车大约需要3个小时。总体上看展溜因为地理位置限制所以交通非常不便,村民出行较为困难。

基础设施不健全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在资金上,因为农民增收慢,没有多余资金投入,多年来国家财政投入严重不够,同时农村资金大量向城市逆流;在组织管理上,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不科学,缺乏管理主体,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严重;从制度保障上看,尚未制订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政策法规,实际工作中随意性建设比较普遍。

2.传统锡绣不流行

锡绣是展溜村的传统手工艺,在织布、绣、染色、做衣服等方面有一套完整的符合其民族特征、生活环境、历史背景的技艺和步骤。随着社会的发展,穿锡绣的社会空间已经被大大压缩,对年轻女孩子来说,锡绣确实是一种枯燥乏味的工作。现在的女孩子也仅限于放假回家的时候才绣,平常上学的时候是不绣的。

不可否认,展溜锡绣这一传统的技艺越来约收到现代社会的冲击,尤其是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一辈人逐渐去世,村民对锡绣这一传统技艺没有实施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这一瑰宝确实面临失传的危险。

3.教育资源的缺乏

第一,教育设施不完善。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村拆点并校政策后,展溜小学被并入白路小学,因此目前展溜村没有任何教育机构。白路小学距离展溜村大约有1.5公里,每天学生都是步行去上学。第二,师资力量薄弱。白路小学目前一共有在校生92人,这些学生中38人来自展溜村。白路小学现有专职教师4人,每个老师一天要完成6节正课,加上一节学前班课程,一天共七节课的工作量。第三,教学环境有待改善。学校校舍为一栋2003年修建的三层木结构楼房,外表看上去较为破旧。

主要原因分析:第一,教育经费短缺。作为农村小学,直接进入学校的教育经费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制约和阻碍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第二,培训与教学脱节。教师参加教育培训的机会很少。第三,学校领导意识滞后,思维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传统教育意识上,没有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长远发展目标加以强化实施。

三、加强农村“文化扶贫”的思考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进步。面对惠及十几亿农村人口的大国,要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促进科学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就必须着眼农村的实际,加大文化扶贫力度,让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一)科学制定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法规。首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尽快制定出符合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其次,农村基础设施法规需要政府尽快建设、加快出台,同时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开招标提供了可靠保障。按照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共建城乡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互联网和有限电视网的覆盖率,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

(二)加强锡绣的传承和保护。第一,重视教育传播的重要作用。可以在多所中小学开展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锡绣”传承培训活动。第二,扩大学习群体的范围,让男性学生们正视锡绣,正视自己家乡的珍贵瑰宝,从而达到全民学习的效果.第三,传播认识态度,宣传扩大锡绣的对外影响,提高展溜村农民对锡绣的认识,并在客观上扩大锡绣制品的社会需求,增加民众对锡绣的文化价值认识。

(三)大幅度的增加教育投入,广开社会投资渠道。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尽快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增加多媒体教学在教育中的广泛运用,进一步推进教育的现代化。第二,为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继续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鼓励教师多“走出去”参加培训,与时俱进,开阔眼界。第三,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帮助所有农村学校完善电脑网络设施,在学校图书馆建设、教育类报刊杂志订阅上给予补助,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

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村文化扶贫建设。文化扶贫离不开社会各领域的支持和关注,它是一项需要多方介入的长期性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

农村小学教师贫总结篇(5)

一、近几年扶贫开况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新建了镇卫生院,全面实行新农合,解决了看病难新建了中心校,镇中学宿舍,完成教学点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解决了上学难完成了农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全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抓资源开发,促农民增收。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果业、毛竹、林业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资源优势开始转变为经济优势。果业面积已达22800亩(其中密桔13600亩,脐橙9200),其中连片200亩以上的精品果园有8个;全镇共有林业面积32万亩,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积6.5万亩。同时,扎实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

(三)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我们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二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不断健全民政救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四开展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四)抓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活条件。一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上坪集镇建设规划设计和69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投资400万元,以精品建设点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了18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二是全力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完成了654户农村危旧土坯房的改造,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改革村级管理办法,对所有村级集体收入和转移支付经费一律实行村财镇管、镇管村用、民主理财,规范管理。对村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奖得动心罚得心痛,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工作的对接,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能力。建立了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完善了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先后有两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事业干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足,贫困人口较多。

镇地处高寒冷凉的山区,海拔在400米以上,属典型的立体气候,每年冷涝灾害频繁,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且黄龙病综合防控形势严重,耕地面积6019亩,人均可用耕地0.46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结构单一,产值较低,竞争力较弱。虽然我镇拥有丰富的铁、铀、铅锌等矿产资源,但是目前铁矿只是小规模开采,铀矿、铅锌矿等优势矿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对镇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同时,由于全镇农民文化素质底,思想还比较保守,知识结构短缺,劳动技能不强,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全镇仍有贫困人口2930人占22.4%(今年争取脱贫779人),五保户54人,低保户477人占4.2%。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全镇仍有566户(20xx年改造186户,20xx年改造468户)居住在土坯房中。

二是财力不足,债务包袱沉重。

由于全镇经济缺乏支柱产业,企业培育和发展滞后,开辟和培植新的税源尤为艰难,财政税收也就逐年减少。由于财力有限,要保持机关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更无多余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镇因公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近1000万元。由于债务缠身,镇政府在抓经济发展中往往感到压力重重,举步维艰,巨额债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生产生活不便。

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自身财力不足等影响,全镇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改善。一是农田水利设施亟待改造。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机耕道路等建设滞后,多为改革开放以前修建,很难进行全面整修,抗灾能力差,水系配套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二是通电视覆盖率有待提高。全镇仍有3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1530户不通有线电视。三是电网改造有待加快。由于电压不够,用电安全较难保障。四是公路等级低,群众出行难。全镇有公路60公里,其上坪至松山坳线21公里,高头至杀人坳线19公里,村村通20公里,但由于都是低等级公路,弯多路陡,受恶劣气候影响严重,管养困难,近期才开通1路客车,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现象依然突出,整体效益发挥不足。

四是投入不足,公共事业滞后。

虽然长期以来我镇在文化、教育、卫生上的实行了高投入,但是总量较小,公共事业建设滞后。全镇现有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学,5所教学点,6所幼儿园,退休教师35名,在职教职员工86名,在校中学生266名,小学生662名,幼儿学生374名,校舍面积114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仅10平方米,有D级危房3600平方米;有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9间,村医11名,医疗设备陈旧,医技水平偏低,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全镇综合文化场所和农村现代信息场所缺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较贫乏,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

【2】

根据xx省教育厅《关于实施xx省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的通知》和《xx省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市、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的要求,我校积极落实开展中小学结对帮扶的文件精神,本着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原则,我校充分借鉴深圳沙溪小学的管理经验和资源优势,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虚心向沙溪小学学习,同时充分发挥了本校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现将一年来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首先,领导重视,规划有序。为了尽快缩小我校与城区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教育局 结对帮扶工作的布置安排,在深圳松岗区沙溪小学的牵头带领下,两校行政领导召开了 结对帮扶工作会议,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具体明确了工作职责:

1、每学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宣传 结对帮扶工作的相关精神。

2、负责组织安排和抽派中层干部和教师到沙溪小学培训学习和安排布置沙溪小学老师到我校帮扶指导的相关事宜。

3、负责与沙溪小学建立对口联系,组织协调每学期结对帮扶的相关事宜。

4、负责督促、自查结对帮扶工作协议书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给予指导解决。

其次,我校领导及骨干教师赴沙溪小学学习交流先进经验。2009年12月6日至9日,我校彭涛校长、黄章财主任、张志浩老师一行赴沙溪小学参观学习,他们美丽的校容校貌、先进的教学理念、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激烈的竞争意识、热情的款待方式,无不给我们的代表留下深刻的印象!沙溪小学的骨干教师还认真听取并指导了张志浩老师如何用多媒体上数学课,他们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留给了我们前去学习的老师,使前往学习的老师满载而归。而后,张老师在学校上了观摩课,受到本校老师的一致好评,促使我校的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不断的上升。

第三,沙溪小学给予我校以硬件援助。一年的结对帮扶活动中,沙溪小学向我校捐助电教平台2台,电脑7台,打印机2台,课桌100多套,黑板10块。有效地改善了我校的办学条件,激发我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双方同时再次商定:

1、支教学校的学生与受援学校的学生建立手拉手互助互学活动。

2、双方学生加强合作交流,交流方式如通过书信、网络等,以增进两校学生之间的友谊。

3、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一是领导互访,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教师互访,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讲座课为载体,来提高我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第五,感受与启发:一是我们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目标。二是受援学校的教师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三是处在困境中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四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五是受援学校得到的教学上和物质上的资助,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

总之,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支援学校为薄弱学校带来了诸多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逐步改变我们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地努力。

【3】

20xx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23户3079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76.4%。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 20xx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7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1.0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75.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4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1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xx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xx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xx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二、存在的问题

农村小学教师贫总结篇(6)

德宏作为典型的“边疆、山区、民族、贫困”四位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整体经济发展、城乡和谐、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以深度贫困自然村为调查单元,将农村深度贫困人口作为关注重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把握德宏州农村深度贫困人口生存发展现状,设计符合当地实际的反贫困对策,确保将扶贫工作的重心及趋向、扶贫资源直接面向“最贫穷的人”,实现农村深度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意义尤为重要。

一、德宏州农村深度贫困人口生存发展现状

目前,深度贫困人口主要聚居于德宏州农村,覆盖芒市、瑞丽、盈江、梁河、陇川五个县市,涉及49个乡镇224个行政村421个自然村。其中,芒市、盈江县和部级贫困县梁河是深度贫困人口的主要聚居地。芒市、梁河、盈江三县市深度贫困自然村深度贫困人口分别为2.92万、1.96万和1.60万,分别占德宏州深度贫困人口总量的35.64%、23.94%和19.55%,三县市约占德宏州深度贫困人口总量的80%①。基于寿命、健康、居住、知识、个人安全等因素,德宏州深度贫困自然村农民处于多重复杂、纵横交错的贫困围城。他们的深度贫困不仅表现为资源短缺、产业局限、经济收入低等显性特征的物质贫困,更凸显出环境、健康、知识、权利等隐性短板因素构成的层层联接、环环相扣的人文贫困困局。

(一)物质贫困

从资源占有指标来看,深度贫困自然村的资源有限、环境脆弱,资源禀赋呈现局限性、复杂性特征。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深度贫困自然村居住于深山区、中缅边境线,地理位置偏僻、海拔落差大,气候变化大、地形复杂,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率高,霜冻期、干旱期长,自然灾害频繁,深度贫困自然村的资源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具体来讲,一是生产用地不均衡,适宜耕种的农田少,旱地、洼地、陡坡地多,难以进行农业生产,农产品的产量低、质量差。统计显示,深度贫困自然村的耕地组成中,水田仅占30.13%,旱地、洼地、陡坡地占69.87%。且有效资源人均占有量小,人均农田2亩以上的自然村仅占7.13%,人均林地5亩以上的自然村占45.8%。绝大多数的深度贫困自然村农民人均农田仅0.97亩,人均林地仅1.1亩②。二是尚未实现对林牧地有效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分布差异大,最高的自然村人均林地达156亩,最低人均林地仅为0.01亩③。深度贫困自然村的林木品种单一,质量参差不齐,开发利用率较低,尚未充分实现其经济效益,普遍存在重开发、轻养护的现象。而牧草地尚未形成牲畜、草料的种养规模,缺乏商品经济意识,仍采取自然放养、季节收割的方式,忽视了必要生态建设。三是存在不同程度的用水困难,深度贫困人口大多聚居于自然环境较差甚至恶劣的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耕地少,土层瘠薄,可资利用的水资源极度短缺。调查统计,35.9%的自然村尚未完全实现安全饮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情况,主要通过打井、河流解决生活生产需要,仍存在靠天吃饭现象。深度贫困自然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极高,农业的自然生产条件极差,适宜播种的粮食作物单一,旱地多以玉米种植为主,土地边际产出率低下。而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单一、资本积累缺失、思想观念保守等因素同时削弱了深度贫困人口对外界压力的反应能力,深度贫困农民为维持基本生存的需要,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高度依赖,过度利用自然资源,从而导致资源承载能力超负荷,加剧了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从产业结构指标来看,自然村的一产业比重大、层次低,二三产业欠缺,农业整体经济效益低。绝大多数深度贫困家庭的经营结构单一,仍保持传统的种养模式,难以突破粮、猪型农业结构。具体来讲,在种植业方面,以稻谷、玉米、土豆等粮食为主、辅之甘蔗、茶叶种植,农民长期固定种植单一品种,缺乏尝试高效经济作物的勇气。调查数据显示,粮食播种面积占自然村总耕地面积比重高达90.14%,人均粮食产量仅450公斤,这反映了耕地有效利用率低,粮食生产能力弱,仅能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需求。在畜牧业方面,农民倾向于牲猪、鸡等体积小的养殖品种,采取传统土法圈养、养殖规模小,投入产出效益较低。平均每个自然村的牲猪存栏数达134.5头,大牲畜存栏数仅76头,这也说明由于收入来源单一、现金收入低,农民更偏好生长周期短、能够快速获取经济收益的养殖种类投资。而在二三产业方面,自然村虽有从事的强烈愿望,却缺乏相应的基础和能力,也只能望尘莫及。调查数据,2005年农业收入占深度贫困自然村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9.73%,牧业收入占18.94%,转移性收入占6.64%,林业收入仅占3.93%,其他收入占0.76%。而2011年农业收入占深度贫困自然村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1.01%,牧业收入占20.85%,转移性收入占17.22%,林业收入仅8.94%,其他收入占1.98%④。这说明了深度贫困自然村农村内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林牧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3以上,尤其种植业收入约占1/2,而外出务工等非农收入比重则偏低。

从人均纯收入指标来看,深度贫困自然村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基本生存能力差。调查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1年,深度贫困自然村农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但仍低于当年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同期水平。2011年德宏州深度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1709元,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42.15%,是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11.30%。这说明了深度贫困自然村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2,仅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10⑤。客观地说,深度贫困人口经济收入偏低,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四大组成来看,由于自然村主要分布于高寒山区或峡谷陡坡地带,适宜耕作的农田少,农技推广滞后,农业自身弱势性,决定了农产品产量低、质量差,使得贫困家庭经营收入少;自然村水土、林木等资源要素的分布存在不均衡性,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社会信息获取的渠道闭塞,缺乏必要的商品交易意识,无法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效益转化,导致家庭的财产性收入低;由于农业人口比重大,迁徙能力低,人地矛盾尖锐。妇女、老人与儿童占有较大比例,病残人员多,使得主要劳动力的赡养负担系数大,形成了深度贫困自然村人口密度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超负荷,国家财政支农转移性收入对改善农户现状收效甚微;而自然村公共服务项目缺失,无法获取必需的教育、技能,综合人口素质低,非农就业能力弱,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造成了贫困农户的工资性收入低。此外,由于区位差异、资源占有以及基础设施等因素,就县市而言,自然村农民收入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2011年深度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占本县市农村居民收入的比重情况,芒市为40%、盈江35%、梁河60%、陇川50%、瑞丽30%(见下表)。深度贫困农户人均家庭的生活消费支出超过收入水平,他们的物质资本一般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见表1)

(二)人文贫困

首先,深度贫困人口整体素质偏低,受教育年限短。调查发现,深度贫困自然村无法实现对外物流、人流、信息流的顺畅对接。在教育方面,教育资金投入有限,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且素质不高、教学质量偏低等现实,导致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着明显滞后性。简单的农业生产,对教育的回报率不明显,农民投资积极性低,尤其是高中以上农村教育的缺失,掌握科学技能的人才数量少,学历结构不合理,导致深度贫困自然村的人力资本匮乏。随机抽取100个深度贫困自然村作典型样本,统计显示,100个深度贫困自然村涉及21944人,其中:文盲半文盲占25%,小学占50%,中学占24%,大专以上占0.8%⑥,这说明了深度贫困人口小学毕业比重偏高,文盲半文盲人口仍占一定比例,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偏低。低素质的人力资源,不仅使深度贫困自然村劳动力对其他职业的竞争力和外部环境的适应力极低,而且进一步强化了深度贫困自然村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和生产效率低下的格局。

其次,深度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单一,非农就业竞争力弱。由于文化程度低,深度贫困人口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弱;加之,受贫困自然村地域偏僻、交通阻滞、信息闭塞等因素影响,主要劳动力向外转移困难。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自然村的道路为泥土路面或弹(砂)石路面,交通条件差,无排水系统,农民出行难,仅10%的自然村实现柏油路面进村。而农田耕种和照顾家庭病残成员的需要,使劳动力外出从业或打工的周期小、时间短,外出人员多以体力劳动为主,工作不稳定,安全隐患大,工钱低,劳务收入少。统计显示,2005年和2011年外出务工人员分别占深度贫困自然村总人口的3.62%、5.46%。此外,深度贫困自然村劳动力负担过重,老少扶养比较高。劳动力赡养系数高达59.7%,即平均每个劳动力要负担1.67个老人和小孩⑦。

第三,医疗服务水平低,劳动力体能弱。公共卫生服务滞后,农民身体素质弱、患病率高,个体健康状况差,是深度贫困自然村人口的普遍现实。调查发现,38.13%的自然村尚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主要依靠河水、井水进行生产生活;46.19%的自然村无卫生室,农民无法享受基础卫生保健和健康服务,缺医少药。长期受营养不良和地方病的影响,在身高、体重方面深度贫困人口低于正常水平,直接影响其吸纳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实施新农合制度,为实现农村医疗互助救济,减轻农民经济负担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深度贫困自然村整体经济水平偏低,加之其宣传辐射效应较小,农民普遍认识不足,受家庭收入限制,其参与度较低,效果不如人意。此外,深度贫困自然村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文化建设滞后,低保覆盖率低,乡村精神生活贫乏,辐射带动人数较少。

综上所述,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单一、思想观念保守等因素,致使深度贫困人口的创新力、应变力弱,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返贫机率大。此外,深度贫困自然村多处于边缘地带,无法享受社会公共服务,交通通讯不便,教育质量差,尤其医疗服务欠缺,无法满足农民的基本物质、精神和健康要求,导致深度贫困人口的人文贫困更甚于物质贫困。

二、加快德宏州农村深度贫困人口脱贫的对策建议

(一)打破贫困区域界线,推进跨县域空间集聚

始终遵循科学发展观,围绕统筹城乡要求,坚持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原则,根据“中心―理论”,把零星分散的深度贫困自然村以整村推进、移民搬迁等方式,打散县市、乡镇、村寨之间的既定范围,实现深度贫困自然村跨区域的连片集聚;通过空间整合、区域重塑、群体融合等手段,实现深度贫困农民的生存环境、生活空间、村落再造,为深度贫困人口重建创新生活圈。综合考虑深度贫困自然村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按照联动发展、辐射周边的原则,将自然村深度贫困人口脱贫、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农业可持续生产、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均纳入城乡建设的范畴内。要以贫困行政村规划为平台,以深度贫困自然村为扶持对象,瞄准最贫困的人群,集中力量、整体推进。结合深度贫困自然村现实,分析深度贫困自然村生态、资本、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聚类施策。一是,具备自然资源优势的区域。处于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范围内,具有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林木经济有开发潜力的;水资源覆盖率高,作为饮用水源、发挥水源涵养保护的深度贫困自然村,坚持禁止开发、优先保护、永续发展的原则,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工程。二是,具有人力资源优势的区域。对于人口密度大,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大的深度贫困自然村,要加大劳动技能培训,以物流仓储、加工制造等功能区对接,坚持劳动技能培训与现实工种相连,重点培养物流人员、仓储管理员、制造加工工人;三是,具有民族文化优势的区域。对于交通较便利、少数民族聚居的深度贫困自然村,把握特色民族文化、风景人文资源的优势,打造民族人文生态风景名胜区,对深度贫困人口进行商品贸易、旅游文化方面的重点培训,通过商贸旅游提供其就业扶持,加快深度贫困人口脱贫步伐。

(二)统筹易地搬迁扶贫,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加大易地搬迁扶贫力度,对资源负载过重、发展空间狭小或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贫困自然村,远离村、组以及公路或交通干线,信息闭塞,用水、用电、子女上学困难的贫困户和正常的基本生产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散居、独居户,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保障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前提下,采取小规模集中、插花安置方式等方式就近搬迁安置。在搬迁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移民与当地农民的关系,落实好搬迁户的土地、户口、子女上学等政策,尤其要落实好搬迁农户的土地长期使用权,使农民“迁得进,稳得住,能脱贫”,并保证必要的资金重点用于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配套工程建设[1]。针对自然条件贫乏、生存环境恶劣的深度贫困自然村,应根据自愿原则、海拔由高迁到低、同源文化、同族群体迁移等原则实施异地移民搬迁,再创深度贫困人口的生存环境,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深度贫困人口向具备经济实力与就业容量、能够吸纳剩余劳动力的城镇转移,建立政策引导、项目带动、社会参与、企业介入、移民开发运行机制等发展对策,以保障生态移民生产生活的稳定,不断增强他们的自立自强意识,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要加强迁入地建设,完善移民的属地管理,对移民要一视同仁,使当地居民能够和新迁入居民和睦相处,进而降低社会摩擦成本。

(三)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技推广

依据深度贫困自然村的资源优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农民的科技教育投入,为深度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经济机会。首先,保证原有种植、畜牧产业的稳步发展,重点培育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农牧产品、特色经济作物,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增强特色农产品有效供给,形成区域特色农业的产业化,逐步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积极树立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意识,培育产业龙头,规范农产品采后处理的检验检测,保证农产品质量卫生,重视农产品的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运用品牌效应带动深度贫困自然村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效、增收同步。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工商税务的市场资讯反馈优势,以及农产品营销大户的参与积极性,创办深度贫困自然村农产品“收购+运输+销售”网络,切实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产品“产―加―销”的良性循环。其次,强化科技进步,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做好对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辅导,推广节水节约土地的农业新科技,提高深度贫困自然村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积极采用旱作农业栽培技术,尝试农林间作、作物套种、农牧结合等模式,提高深度贫困自然村水土、林牧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生产技能,引导农民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2]。

(四)加大深度贫困人力资本投资

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提高深度贫困人口的生存技能和综合文化素质。立足于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两基点,探索教育培训新路径,切实把深度贫困区域教育放在超前发展的位置。首先,巩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一是依据区域分布特征,适当增加基础教育办学点,保证深度贫困区域教育扶贫资金投入,实施深度贫困人口的对口教育扶贫项目;二是努力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主体民族教育内容的双向对接。探索外引与内推相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模式,解决少数民族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问题。外引即坚持将优秀教师下乡锻炼提上日程,建立城乡公共资源教师互动体系,实施跨城乡的师资定期交流互派计划;内推即推选自然村内部熟悉本民族语言、文字,并能用汉语交流互动的人员担任民语教师,通过扶持本村少数民族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制定相应专项补贴与优惠政策、解决编制和待遇问题。以一门课程一堂讲课二名教师的形式,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第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以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为主,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支持中高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经费占当地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充分认识深度贫困自然村现实条件的约束,即人力资本存量与质量不高,民族构成差异,重点发展深度贫困人口职业教育。由政府牵头,州、县市职业学校承担培训,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具有民族区域特色和产业经济特色的技能型人才。一方面,创新农村技能培训模式。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将基础文化教育与农业生产知识结合,把科学生产、耕作技能以及三产业服务业基础技能作为培训重点。探寻政府、企业、高校与农民之间的契合点,大力发展劳务产业,拓宽非农就业领域,调动劳动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强化劳务输出组织管理服务,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保证农村人力资本投入高效、持续进行;另一方面,实施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认清深度贫困人口的民族构成差异,实施职业培训时,尤其重视民族特征,设计差异性职业培训计划。加强少数民族的普通话学习,提升其交流水平,着重丰富人际协调、提升沟通技巧,增强少数民族社会融合度。

(五)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政府要不断提高深度贫困自然村合作医疗保障强度和保障范围,增加其公共卫生支出,建立自然村医疗救助体系,防止农户因病返贫、因贫失医。(1)加强农村健康服务的管理。建立强化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硬软件入手改善其医疗条件,足额配置村级医务人员,对自然村医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努力实现“无病能预防、小病就地医、大病及早发现”。坚持公共卫生的非营利性,采取中西医并重方式,保证药品及医疗设备有效供给,实现深度贫困自然村医疗卫生“安全、有效、方便、价廉”。(2)加强对深度贫困人口的健康教育。重视自然村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发挥卫生疾病防控部门的服务作用,宣传普及健康生活的行为方式。让深度贫困人口学习卫生知识、营养科学、饮食均衡等有关身体健康的常识,逐步改善身体状况,降低疾病发生率,掌握基础的医学应对措施。改变其传统的健康观念,增强其健康意识,逐步克服深度贫困人口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3]。

注释:

①2011年德宏州发改委、州扶贫办提供数据整理计算。

②依据2012年德宏州县市农经站数据整理汇总。

③依据2012年德宏州县市农经站数据整理汇总。

④依据县市农经站提供《农村集体经济统计表》整理计算。

⑤德宏州深度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11年五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取算术平均数。

⑥依据2012年实地调查数据计算整理。

⑦依据2012年实地调查数据计算整理。

参考文献:

[1]廖元昌.德宏州深度贫困自然村特征及反贫困对策探析.科学时代[J],2012年第23期:4.

[2]胡红斌.德宏州生态农业发展问题初探.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J],2012年第5期:94.

农村小学教师贫总结篇(7)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近年来国内有许多学者对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师资现状进行了调查,有了不少的调研成果。如赵晓曼[1]等通过调研,指出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存在诸如“知识结构不合理、老中青年龄失衡、教育教学技能不合要求、工作情绪低落、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詹小平[2]认为湖南省小学师资存在“教育经费配置不均衡,农村教师生存困难;教师人事制度不健全,小学校长无人事权;教师学科结构不平衡,城乡教师需求各异;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中坚力量普遍缺乏;计划生育实施不到位,教师资源难以配置”等五个问题,并且提出了“均衡教育经费,重心向农村教育倾斜;健全人事制度,给中小学校长自主权;创新培养模式,满足全方位教师需求;优化年龄结构,多渠道培训骨干教师;提升专业素质”五条建议。

 

学者们从调查入手,在宏观层面(城乡一体)上得出了定性的结论,并提出了系列的相应对策与建议。但是,湖南省农村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现状研究较少。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对小学教师有很多研究,都十分重视小学者教师培养与管理。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质量待遇。

 

二、调查目的与调查方式

 

1、调查目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小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育的健全与否影响着整个教育事业的成长,一个地区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也就是说,师资力量的培养已然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我国地域广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贫困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质量是我国当前贫困山区小学教育的一项重点问题,贫困山区小学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师资问题是当前贫困地区学校教育落后的主要因素,本文以湖南省贫困县区为例,分析了湖南省贫困地区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2、调查对象。为了全面了解湖南省贫困地区小学师资队伍的情况,选取了湖南省6个贫困县,分别是:张家界桑植县、怀化市沅陵县、益阳市安化县、娄底新化县、湘西自治州龙山县、邵阳市隆回县。

 

3、调查方法。本课题组对湖南省贫困地区(包括益阳市安化县、怀化市沅陵县等6个区县)的小学教师、校长、学生和家长分别采取了问卷、访谈和走访调查。另外,还对本校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教师结构的合理分布,有利于教育经验和教育理念的传递和实施,也一直都是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点,经过长期的努力,贫困地区小学师资队伍的教师结构是否有了新的发展?

 

2、教师结构情况。(1)年龄结构。从年龄结构来看,45岁以上的教师占到总数的24.8%,占据了总人数的四分之一。通常情况下,35岁以下的教师一般被认为是年轻教师,占到总调查人数的四分之三,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湖南省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的总体年龄结构是基本合理的。

 

(2)学历结构。湖南省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的学历大多在大专水平,占了样本总数的43.09%,比例最高;本科学历占了样本总数40.24%;中专占样本总数的15.85%;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小学教师的学历83%在大专以上。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年来,小学教师的学历普遍都得到了提高,小学教师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3)教龄结构。教师教龄结构分布和教师年龄分布的比例相近,而且有能够处理小学课堂中学生所发生的课堂事故,三分之一的教师有五年以上的教龄,有比较丰富课堂教学经验。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能够提高贫困地区小学教育教育质量。(4)性别结构。性别比例上,男教师占样本总数的36.18%,女教师占样本总数的63.82%。因此,性别比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仍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需要努力的目标之一。

 

(5)职称结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湖南省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的职称普遍都得到了提高。小学一级教师以上的人数,占到了样本总数的60%,教师的职称高低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一部分影响的。

 

2、教师职业态度情况。调查显示,贫困地区小学教师对本职工作喜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4.8%,但仍有12.6%的教师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对本职工作表示厌恶。在对学生的态度上表示喜爱的占88.6%,虽然还有持无所谓和厌恶的情况在,但是比例并不明显。而绝大部分的教师有自觉进行业务学习,但经常进行业务学习的却只占总数的五分之一。

 

3、教师生存状态。根据调查,了解到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较差,在工作压力这一方面,他们感觉到工作压力较大,而压力大主要表现在教学任务重,班主任事务繁琐和社会的压力等等。在工作待遇这一方面,工资水平不是很高,有80%左右的教师工资低于2000。在与家长沟通、联系这一方面,教师们都能融洽的与家长相处。但是在教师的培养、进修这一方面,居然有43.9%的教师从未参加过培训与进修,仅仅只有8.1%的教师经常进行培训与进修。

 

4、教师稳定状况。贫困地区小学教师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对自己现在的工作地区不满意,有80.1%的教师表示想县城的小学教书,只有4.9%的教师想留在村级小学教书。

 

四、调查结果及成因

 

1、男女教师比例不协调。教师性别结构不平衡已经不仅是贫困地区小学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在各个区域的教师性别比例中,男教师比例明显低于女教师。有不少小学学生向我们反映,主科老师(如:语数英)大都是女老师,男老师大多存在于副科行列(如:体育、科学)

 

2、职业态度倦怠消极。心理学家罗杰斯

 

[3]曾说过:教师的职业态度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对工作、对教育事业的态度。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的职业态度比较端正,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满意度比较高,但还是有教师存有无所谓和厌恶的现象。对学生、对工作,教师如果没有以一种热情、积极的心态来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是没有办法在教育事业中找到幸福感和归属感的,而且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3、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经统计,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工作任务重。教师的作息时间从早上6:30起床,晚上8:30就寝,班主任一天的工作就是围绕着这个时间,“朝五晚九”对于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各种工作日记、教育笔记、听课记录也会耗费教师的精力,这些都在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

 

②社会期望值高。在社会公共的眼中,教师仿佛是万能的,教师是老师、是朋友、是家人。新课标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是把课堂引向社会的开放者。在家长心中,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未来寄托在老师身上,甚至认为老师对孩子的付出是理所当然,学生优秀是情理之中,学生的平庸是教师的无能。在社会公众眼里,他们认为教师待遇有提高,就应该努力做好一切,甚至把教师职业神化。家长的不理解和社会过度的期望值给教师带来了深深的精神压力。

 

③工资待遇低、生活压力重。在我们的调查中,贫困地区有78.9%的小学教师月薪在2000元以下,不能支撑起家庭的经济重担,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很多农村小学教师都是通过在学校旁边开垦荒地种菜来维持每日三餐,这样“亦师亦农”的生活使教师不能全身心收入到教育教学中。而在赡养老人、抚养子女、住房医疗方面,贫困地区教师更是感到囊中羞涩、不堪重负。

 

4、贫困地区小学教师参加进修机会少,培训质量不高。教师法规定:教师有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而在调查中,大部分贫困地区教师向我们表示,很少有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就算有进修和培训也只是做样子,没有质量保证,并无实在的学习成果。贫困地区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低。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严重不足,由于经济条件限制贫困地区教师专业素质长时间得不到提高,教学培训的参与率高效果差,需以更加有效的培训机制来提高现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全面促进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5、贫困地区小学教师流失严重。贫困地区的小学教师生活状况不尽人意,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职业压力大,导致贫困地区小学教师流失严重。年轻教师盼不来,骨干教师留不住。贫困地区教师的各项福利都低于非贫地区教师,无法吸引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投身于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更是由于贫困地区小学教师质量和数量的匮乏,不仅小学教师流失严重,同时还存在生源流失的问题。

 

大部分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去城镇小学,村级小学人数越来少,就以隆回为例,绝大部分的隆回村小都无法开齐一到六年级,所开设的年级也只能是一个年级一个班,一个班最多也只有十来二十个学生。生源少,教师分配也少,即使是当地学校培养出的优秀教师,也会因为条件艰苦等原因流向城镇小学。就笔者所认识的一位年轻教师朋友,在毕业后通过特岗考入农村教师编制,四年时间从村小考到镇小,从镇小考入县小。像这样贫困地区有实力的骨干教师,相继被调入城镇学校,贫困地区学校反倒成了为城镇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的基地,加剧了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的流失,使贫困地区的小学师资队伍陷入了低质量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

 

五、初等教育专业生的技能培养

 

1、增加师范生招生的结构比例。内蒙古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王利生曾做过这样的分析:“师范类院校男女生比例的严重失调,使得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成为必然。”所以,增加小学男教师的比例,首先应该在小学教师的培养中开始,初等教育专业可以在招生过程中增加男生比例,培养高质量的男教师,从源头上解决男女教师比例不协调的问题。

 

2、提高初等教育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教师,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触动心灵的职业。教师所接触的工作对象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这就必要师范类院校在培养小学教师时应注重道德感情教育,强化初等教育教师的人格培养,进行“师爱”教育。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使其具有博大的胸怀,不嫌贫爱富,培养正确的人民教师高尚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能够适应各种教育教学环境,实现自身价值,将生命的花朵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3、提升初等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力只有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有由志向来培养,才干只有由才干来培养。师范院校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人才,作为未来湖南省贫困地区小学教育事业的接班人,我们需要不断学习,自主接受再教育,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师范生在读期间就应该培养再教育、持续学习的意识。培养博学多思的教育教学习习惯,能更加娴熟地掌握教育教学技巧,才能成为贫困地区学生的引路人,才能提升初等教育师范生的素质和软实力。

 

4、加强培育贫困地区小学教育定向人才。《义务教育法》要求:“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城市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 而今,各界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更是得到了大批的政策支持,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三支一扶计划”等专门项目。贫困地区小学必须有一批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知识广博、治学严谨、创新进取的师资队伍。师范院校可加强定向师范生的培养,为贫困地区提供优秀、稳定的教师资源。初等教育学生应有强大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投身与贫困地区小学的教师事业当中去,并做出成绩,实现教师价值与自我价值。

 

农村小学教师贫总结篇(8)

一、改薄强师,乡村学校一所不差。

为了让农村的贫困学子享受优质的教育,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X市把乡村薄弱学校改造和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扶贫攻坚的重点来抓。

近两年,X市投入“改薄”资金X万元。到X年底,该市X个省级贫困村的小学(教学点)全部建成合格学校,均达到“X条底线”要求,提前完成合格学校创建目标。X年X月,该市启动“教育一体化项目”建设,拟投资X.X亿元,将全市X所学校(幼儿园)纳入“四改三化”建设计划;投入X万元建设X所农村学校、X套教师周转宿舍,改善乡村教师住宿条件;统筹中央资金近X万元,用于大市中学、上架中学等X余所乡村学校的公租房建设以及围墙、道路、给排水、运动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现代化的美丽校园和教学设施,让学生更加专注自己的学习,不仅让“农村娃们”大开眼界,也在他们心里种下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见识更大的世界”的种子,这是X市开展教育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此外,为缩小城乡学校管理与质量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X市启动了“教育精准扶贫校校结对帮扶”活动,安排城区X所优质学校与X个省级贫困村小学“联谊结对”,分别从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条件改善、教研教改、校园文化、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一对一”帮扶,整体提升贫困村学校办学水平,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才会成就一流的教育。一是抓补充,优结构。X市积极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大力补充新教师,X年共补充教师X名,新进教师优先安排到乡村薄弱学校和贫困村学校任教,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向农村边远学校倾斜。

二是提待遇,激活力。

在表彰奖励、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指标优先向乡村教师倾斜。出台《X市乡村教师岗位津贴发放办法》,根据偏远程度提高乡村教师岗位津贴。开展“感动X十佳教师”、“最可爱乡村教师”、“师德标兵”、“四有教师”等评选活动,激励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教书育人、建功立业。

三是抓培训,提素质。

X年,该市教师(含校长)参加部级和X省级项目培训共X人次(国培、省培计划X人次);参加X市级各类教师培训共X人次;参加X市级各类教师培训共X人次(培训者月培训X人次;小学“送培到校、送教下乡”培训X人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共X人;普通话培训X人;普通话培训师培训X人;学分补休培训X人;合同聘用教师岗前培训X人;新特岗教师岗前培训X人;市本级教师工作坊研修培训X人),通过培训,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幅提升。

二、精准资助,结对帮扶一个不漏。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是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更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能不能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能否精准识贫、精准资助。X市把保障每一个适龄学生“有学上”作为教育扶贫的目标,把精准摸底、精准识贫作为精准资助的前提。该市为每个贫困学生安排一名教师,实行“一对一”帮扶,促进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

每年春、秋季学期,该市近万名教职工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进村入户,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一走访摸底,宣讲扶贫政策,摸清学生底子,告知受助情况,落实控辍措施,从生活、精神上、学习上给予关心和帮助。每名教师都有一本《帮扶手册》,学生就读学校、学段、家庭住址、帮扶教师、联系方式等清清楚楚,各学段的资助项目、资助标准、受助情况告知等一目了然,一旦发现有帮扶资金、帮扶措施落实不到位情况,也能轻松找到责任人。

为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识别无错误、资助无遗漏,X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自主研发一套Excel数据录入模板,即“学生信息匹配宏”。通过“信息匹配宏”,将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园)学生信息与市扶贫办、民政局、残联等部门提供的信息同时进行匹配,全市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更加准确,从根本上确保了“识贫”的精准性、“扶贫”的全面性。

此外,该市认真落实“学籍属地”资助政策,利用学籍管理平台,对本市在省内外县和外省就读的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进行摸底,掌握他们的入学情况和享受资助情况,统计汇总后分别向学籍地资助部门发出公函,协调学籍地落实资助政策。对经核实未在学籍地享受资助的学生,将其纳入本市名册,同等享受资助政策。同时,对外地在X市就读的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该市同等对待,确保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无遗漏。

靶向精准,扶贫效率才会高。在彻底摸清底子后,该市通过整合各类资助项目确保贫困学生受益,让教育扶贫政策惠及到每一个贫困家庭学生,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在求学路上掉队。据统计,X年发放国家政策资助资金X.X万元,资助学生X.X万人次,其中市本级落实“补天窗”项目资金X.X万元,受益学生X人次。

为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共计金额X.X万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X人,发放贷款金额X.X万元。此外,该市积极动员社会团体、爱心人士捐资助学,X年发放助学金X.X万元,资助贫困学生X名。该市教育系统师生积极参与开展“助残日”、“X·X助学日”和“慈善一日捐”活动,X年共捐赠善款X.X万元,进一步扩大了贫困学生的资助面、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三、强力控辍,上学路上一个不少。

“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公平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不让一名孩子因贫失学”,这是教育精准扶贫的根本目标。为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辍学,X市多措并举,狠抓控辍保学工作。

一是健全控辍保学机制,形成政府、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控辍保学体系,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为主体,积极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确保一个不少。

二是加大留守儿童关爱力度。

农村小学教师贫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082-05

农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奠基性工程,关系着经济及国民素质的长远发展。当下中国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的经济结构与人口结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农村教育亦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甘肃省定西市作为我国一个较为典型的西北贫困地区,当地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代表性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和特征,同时,该地区农村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下的发展变迁也是我国落后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本文通过对定西市某农村学区的调研,从动态的视角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下该地区农村教育的变动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一)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当下中国正经历着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阶段,该进程下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被削弱,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社会走向衰落,农村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城市化进程下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受到政府、社会及学界的广泛关注。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等措施,以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我国西北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化发展水平低,城市化进程对该地区农村教育的影响具有其地域特殊性,对西北农村教育的研究可为全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研究地域补充。基于此背景,我们拟提出以下问题:一是城市化进程下当地农村基础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动?存在哪些问题?二是新形势下西北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应怎样求发展?

(二)文献回顾

随着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各地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加深,农村教育显现的问题成为当下学界关怀的主题。崔民初、范先佐指出,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村教育问题更为严重,表现在学生人数的骤减,使得农村教育资源的浪费加剧、农村优秀教师流失加剧;①郑金州认为城市化使得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均衡进一步拉大,同时也认为城市化加剧了农村教师短缺;②胡俊升提出城市化进程使得乡村学校遭遇学生外流、教师不稳、阵地失守三大阵痛;③刘利民则指出城市化进程不仅对农村教育存在负面的影响,也存在正面的影响,如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了教师素质,催生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现代化。④

在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策略的研究上,早期研究倾向于立足农村、振兴农村教育,集中体现在对“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的呼吁上,如崔民初、范先佐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资、提高教师待遇;①鲍传友提出要创新农村教育投资体制,拓宽经费来源。⑤随着城市化进程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加深,农村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愈来愈多,政策研究开始趋于多样化、实际化:杨东平对当前的农村教育观念进行了反思,认为城市化背景下要着重提升农村教育的质量,重新启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提供适合农村需要的教育,回归平民教育;⑥胡俊升针对城市化进程导致的“空心村、空壳校、城市化潮”等问题,认为农村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由农村转移至城市,不应一味地强调对农村学校的投资,而应适时推进农村教育城镇化、做大城区教育资源蛋糕。③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我们发现,虽然已有文献对上述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同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理论性探讨为主,实证类研究较为缺乏。鉴于以上研究局限,本文将通过偏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对该问题作以解答,以使学界对城市化进程下西北贫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有一初步了解。

(三)本项研究所使用数据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数据来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某农村学区所提供的2000~2014年普九年报数据,同时借鉴了定西市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在调研方法上,以对当地学区校长及部分教师的访谈为主,数据分析上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

二、城市化进程下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定西地区城市化水平概述

在分析该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之前,我们先对城市化这一社会背景作以简要介绍。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聚集。基于该概念,我们主要从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数量变动两个方面来考量该区城市化发展水平。

1. 定西地区城市化率分析。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形以黄土沟壑为主,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其经济发展落后,是我国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之一。尽管近年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该地区的经济与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之前均有大幅提升,但相比于我国整体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仍显滞后。从城市化率来看,如图1所示,2013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达53.7%,预示着我国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进入了城市人口多于农业人口的时代,而该地区该年的城市化率仅有27.16%,比我国1992年的城市化水平(该年城市化率为27.63%)还低0.47%,农业人口比重远大于城市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尚处于初期阶段,农村劳动力逐渐释放,农业人口开始缓慢向城市转移。

图1 定西地区城市化率与我国城市化率的比较

2. 定西地区农村人口的变动分析。从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数量变动趋势来看,如表1所示,在2009年到2013期间,城市人口增长约三十多万人,而农村人口则减少约五十多万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数量的此消彼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的城市化发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农村人口减少近三十多万人,预示着该地区在近几年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由于当地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相比较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该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向该地县城或我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转移。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农村人口大量转移相伴的是农村学生的大量外流,农村教育在这种背景下面临着走向衰落的困境。

(二)城市化进程下定西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困境

1. 学生人数大量减少,学校教育问题重重。学生人数的减少,一方面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的限制,造成学龄儿童的“过疏化”;另一方面则是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从而带动了农村学生的大量外流。以该学区为例,如图2所示,2000年至2005年间该学区在校生最多,其中2002年达到最高峰的2858人,该时期学生多教师少,多为大班化教学;自2005年后入学人数逐年递减,每年的减少率保持在15%左右,教师与学生比率趋于协调;而随着该地区近几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学区的入学人数从2010年开始呈锐减趋势:2010年入学人数1444人,到2014年仅剩558人,五年间减少了2300人,减少学生量相当于该学区2006年一整年的学生人数,同时,该时期入学人数减少率由之前的15%增加到了25%左右,其中2013年入学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了28.1%,为历年入学人数减少率之最。就学生的流向而言,其中大部分学生随父母迁移至县城就学,少数部分流向省城或我国其他经济较为发达地区。

通常认为,农村学生的大量外流致使城市学校教育压力倍增,农村教育压力则有所减轻,但根据我们的调研,现阶段农村在校学生的学校教育仍面临着多重严峻问题:其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城市化造成农村学生群体的分化,留守儿童规模扩大,而该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外流人口多,相应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较多。由于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受到家庭拆分、亲情缺失的影响,农村学校单一化、应试化的教育方式显然不能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位,如何为留守儿童提供科学的教育方式是农村学校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其二,农村儿童缺乏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2013年我国城市户籍学龄前儿童入园率达77.6%,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园率仅65.5”,⑦城乡儿童的学前教育发展极不均衡。而西北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农村学前教育尤为欠缺,如该学区仅有一所近两年才开办的镇级幼儿园,其师资与教育方式与城市学校的学前教育差距较大;其三,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自国务院在1999年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素质教育”至今已有15年的发展历史,在学术界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各执一词的背后,西北贫困地区的学生则面临着缺乏专任教师的困窘。根据当地校长的反映,农村小学缺少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专任教师,音乐课、美术课等通常由学校的其他学科教师(如语文教师、数学教师等)来兼任,专业教师缺乏,农村学生难以全面发展。

2. 教师流动稳定,工作条件较差。教师是保障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现有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城市化进程造成了农村教师大量流失、优秀教师短缺的现象,但根据我们对该学区2001~2014年教师数量的统计发现,相比于当地学生人数大幅的减少,教师数量变动幅度不太大,西北贫困地区教师流失问题并不明显。如图3所示,十余年间教师数量大致持平在130人左右,自2012年起开始逐渐减少,至2014年教师数量降至113人。当地教师减少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代课教师的清退。根据该学区2005年数据显示,该年137名教师中代课教师有11人,占教师总数的0.8%,随着教育部2006年“逐步清退农村代课教师”政策的提出,代课教师逐渐减少,至2014年,该学区教师均为公派教师;第二教师的调任。该区教师的流动趋向一般是本乡镇区域内的平行流动,较少数调往其他乡镇或城市地区;第三教师应聘至城市就业。少部分年轻教师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等方式考入城市就业,离开农村学校;第四,老教师的退休。

现阶段该地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师生比趋于失调,工作效率下降。如图3所示,2001年至2005年间,该地师生比较高,其中最高为2001年的24.26:1,2005年至2010年师生比趋于均衡,自2010年起师生比骤减,至2014年减少到4.49:1,师生比严重失调。学生外流,空壳学校增多,村级小学的教师无学生可教,因此被“富余”的教师只能在学区内重新调整调派,学生逐年减少而教师结构较为稳定,致使师生比失调。师生比失调致使一些教师无书可教,如当地校长所言,“教师太多,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教师工作效率下降”。第二,教师职称评选难,收入水平低。教师职称的高低关系着教师的收入水平与教学积极性,从而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根据当地教师的反映,教师职称的评选困难重重:人多指标少,很多教师评不上,“尤其是进中级,由于名额太少,最近几年几乎停止”;职称的评选论资排辈,“指标满额的情况下,只有教师退休或调离学区才有空岗,下一个人才能进行评聘”;在评职称机会上,农村教师比城市教师更难。第三,生活条件困难。城市化进程促使该区大多数教师从农村搬迁至城市生活,很多教师要在城乡两地辗转,上班路途变远,同时,教师大多数时间集中在农村学校工作,与家人的相处时间少,生活条件较为困难。

3. 学校数量缩减,学校发展之路迷茫。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学生外流对农村学校的发展造成冲击,由于入学人数差距的拉大,当下农村学校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学生人数较少的小规模村级小学,一类为人数相对集中的乡镇中心小学或普通完全(中)小学。对于小规模学校来说,村民迁移、学生外流造成了空壳学校的增多,如表2所示,2000年至2010年间,该区村级小学大致在10所左右,而从2010年开始,该类学校急剧萎缩,从2011年的9所,到2013年的6所,再到2014年的3所,每年平均减少的学校数量达三所,其中尤为注意的是,2014年仅存的3所村级小学中,有2所学校各只剩4名、7名学生,仍面临着空壳的可能。村级小学的萎缩使农村基础教育的重心转移至乡镇中心学校,但乡镇学校的发展前景仍不容乐观:该区中心初中2014年的入学人数为192人,而2013年为262人,人数下降率达26%,中心小学2014年入学人数为159人,仅有人数最多的时期(2001年364人)的一半。

农村学校的发展之路面临着两大问题:第一,学生过少的村级小学是否需要撤并?一方面,村级小学大多分布在经济落后、人口密度小、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学校布点过于分散,使得教育资源难以集中配置,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村级小学位置偏远,对该类学校的撤并可能造成儿童上学的不便。参照我国2001年起正式开始的“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情况,一些地区过于盲目地撤并导致了农村儿童上学不便、上学路上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农民经济负担加重等负面结果,因此,村级小学的发展之路是当下该地区面临的一个两难难题。第二,中心学校在学龄人口逐年减少的背景下应怎样求发展?由于该地区城市化水平尚处于初期阶段,城市化发展仍将持续推进,农村人口将持续减少,乡镇学校是应坚持立足本土发展,振兴农村特色教育?还是为“城市中心论”所左右,迁移至城市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推动?这亦是新时期城市化背景下农村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三、城市化进程下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之路

1. 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保障。当前农村教育正在经历从“普及教育”到“提供优质教育”的转变,让孩子享受优质的学校教育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首先,鉴于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农村学生群体的分化,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关爱与教育权益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一方面,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摒弃单一化、标准化、应试化的升学教育方式,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学生群体特征进行办学,保障留守儿童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政府需加强对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改善学生受教育的条件。乡镇中心学校由于学生集中,学生的住宿问题与饮食问题关乎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政府应投资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与农村学校食堂的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以保障学生的住宿安全、营养全面。其次,建立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财政补贴计划,保障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提高幼儿园师资水平,吸纳小学“富余”教师至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创建农村学校学前教育办学新机制,形成具有西北地方特色的学前教育。第三,鉴于当地农村学校缺乏专任教师、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的困难,政府应政策上加大支持“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支援计划”,大力引进稀缺性教师;把提高待遇作为提升职业吸引力的突破口,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建立县、镇、村三级学校教师的对口支援机制,推动城乡教师间的交流,促进教育资源的流通。

2. 教师质量的保障。教师是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政府应着力推动提高教师待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改善教师办公条件等政策的实行。在教师待遇的提高上,首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职称评选标准,适当增加中高级职称的评选名额,改革评选机制;其次,教师待遇的提高应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协调,建立合理的教师绩效工资制等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同时对教师的保障应分层分类,由于小规模学校位置偏远,条件落后,加上学生数量过少,容易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因此应特别增加对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工作补贴。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上,一方面要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当下农村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应尽量补充年轻教师,给农村教育注入新的血液,另一方面要优化教师学历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多吸引学历层次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任教。在教师生活质量保障上,应落实连片特困地区的教师生活补助的发放,增加教师的工作津贴,保障好教师的工作环境,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总之,对农村教师的保障根本之路在于政府及社会加强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如当地校长所言:主要问题在于全社会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不够,一年分不来几个人,一转眼又考进城去了,年轻人有走心,没有守心,更谈不上守土有责、安心教育。

3. 农村学校的发展之路。由于当下农村的小规模村级小学与学生较为集中的乡镇学校面临不同的问题,因此在政策的制定上应根据学校所面临问题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政策,不能单一地将农村学校视为一个整体,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对于要不要保留小规模村级小学,我们认为应当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适当保留。范铭、郝文武曾指出,对小规模学校的撤并并未能实现集中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均衡教育发展的政策初衷,反而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闲置浪费,加剧了农村教育的不公平。⑧由此可见,小规模学校的撤并应遵循当地学校的特点,不能因为学生人数的减少而盲目、过急地撤并。同时,根据《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对条件尚不成熟的农村地区暂缓实施布局调整,对自然环境不利的地区小学原则上暂不撤并”,我国西北贫困农村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强制撤并易引发负面效应。因此,我们认为在对小规模学校发展之路的选择上,前提是要尊重民意、慎重选择。基层政府应对当地村民的迁移意向作一调研,若该地区大部分村民长期内无迁移计划,应保留学校,坚持让儿童就近入学,从而保障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机会。

对于乡镇中心学校的发展问题,根据胡俊生先生的总结,现阶段我国各地已探索出的解决模式主要有三种:(1)本土化:农村学校立足本土、城区学校提供教学帮助、政府加大投资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城乡教育发展均衡;(2)半城镇化:“一个法人代表,两个办学场所”、“管理权限上移至城市学校,资源拉通分享”;(3)完全城镇化:学校撤并,学生转移至城市。③结合我国西北贫困地区当地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当前比较适宜的模式为本土化和半城镇化。由于现阶段仍有一大部分人扎根在农村,乡镇学校成为农村教育的重心所在,因此“本土化模式”是当前最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的方式之一,政府应保障好对农村教育经费的增援,完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保障教(下转100页)(上接85页)育质量,并积极推进城乡学校的交流,以城带乡,向农村输入先进的教育方式。同时,在农村社会走向衰落的背景下,一味地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资,若干年后又会造成教育资源的闲置浪费,因此我们认为“半城镇化模式”亦可借鉴。通过将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捆绑发展,在当前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疏通资源流动,在未来亦可实现农村学校资源向城市的转移,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总之,乡镇学校的发展应与当地农村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

注释:

①崔民初,范先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2003,(1).

②郑金洲.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病理现象[J].教育发展研究,2006.

③胡俊生.农村教育城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16-212.

④刘利民.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J].求是,2012,(23).

⑤鲍传友.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选择[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5.

农村小学教师贫总结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英语、计算机、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

三、对农村教育实施救助的建议

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上一篇: 培训保险总结 下一篇: 三甲医院医生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