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31 16:37:52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篇(1)

[作者简介]黄仕宏,中共闽清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福建闽清, 350800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4)01-0036-0004 党的十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中央在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点。闽清作为山区农业县,要实现十提出的目标要求,关键在于发展县域经济。因此,根据新形势新变化,结合县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县域经济稳步快速发展就成为一个紧迫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闽清县“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概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闽清县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效。全县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66.3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07亿元,年均增长10.6%;财政总收入从6.1亿元增加到10.47亿元,年均增长10.4%;工业总产值从89.8亿元增加到138.5亿元,年均增长14.8%;农业总产值从20.6亿元增加到32.8亿元,年均增长5%;社会固投从9.5亿增加到31亿,年均增长27.1%;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951元增加到9347元,年均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280元增加到20581元,年均增长12.26%。

二、影响和制约闽清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发展理念相对落后,创新能力不足

解放思想的力度还不够,少数干部依然存在惯性思维,穿新鞋走旧路,办事亦步亦趋,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

(二)经济基础依然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创新能力不足,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城镇化水平低,缺人才、缺资金、缺重大项目等发展瓶颈问题仍未突破,主要表现为:

1.农业经济发展先天不足、规模不大

闽清县自古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多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农副产品加工水平滞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企业规模偏小,缺乏有特色、高效益的农产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附加值和商品化程度低。

2.工业发展方式粗放、产业档次低

陶瓷曾经是闽清的支柱产业,陶瓷业曾经一度辉煌,由于一直采取粗放生产,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和规模效应,缺乏龙头企业,经济创造力较低、制造业整体附加值不高,一直在产业链的中下游,在同行业利益分配中处于严重不利地位。

长期的粗放生产还造成瓷土资源的过度开采,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后续发展严重不足;长时间来能起到带动跨越发展作用的大项目不多,一些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偏慢。

3.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第三产业比重不高。目前闽清的服务业仍然以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以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教育金融、租赁商务以及居民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基础薄弱。上述行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偏低。

此外,民生刚性需求很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繁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由此看来,要实现县域经济稳步快速发展,闽清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三、实现闽清县域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的途径探索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众多领域和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众多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证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的量变和经济发展方式质变的过程。经济增长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呼唤经济发展方式的质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旦发生质变,就会引领新的经济增长。

(一)更新发展理念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先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首先,要从“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思维转变为以人为本谋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出“为发展而发展”的误区。

其次,要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赋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新的涵义。把握发展的崭新内涵,突破传统的狭隘的发展思维。

再次,要主动对接福州新区开发。在思想观念上做好对接,力争在新区建设中有闽清的分工、有闽清的利益;在产业发展上做好对接,争取成为新区产业的配套或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空间发展上做好对接,进一步加强与新区互动,千方百计紧密新区与闽清县的水陆交通联系,用好对口扶持政策,在园区共建等方面寻求突破,借势登高、借船出海。密切联系实际,并根据自身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子,把解决影响和制约闽清县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二)抓住重点环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括推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自主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等,牵扯面广,综合性强,复杂而艰巨。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闽清是个传统的农业县,要对传统的农业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要从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围绕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养殖业等重点农业特色产业,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例如,要充分挖掘茶叶产业潜力,新建高山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拓展橄榄产业发展空间,加大优质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开发闽江两岸鲜食橄榄基地;提升食用菌产业,在东桥、桔林、下祝等乡镇建立食用菌基地,抓好桔林白木耳、下祝地栽香菇基地建设;要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近年来闽清县加强与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雄江安岭的鹿角灵芝生产及产品深加工,扶持西岸农业、福野山珍、闽华工贸、绿健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大型食用菌加工企业发展;围绕打造省会绿色食品供应基地目标,建设云龙、塔庄、下祝蔬菜基地5000亩,大力发展钢架蔬菜大棚、推广无公害栽培,确保产品安全。大力实施特色果药经济林、工业速生用材林、生态经济风景林、林下经济、林苗园艺等“五林”建设。

与此同时,要解放思想,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大工业的组织方式发展农业,促进工农产业相互融合发展;要实行基地化生产,以大企业为龙头形成产业链;要规模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体系;要公司化运作,以股权为纽带建立农业公司。优先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使农业成为闽清一个亮丽的经济增长点。

2.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1)加快传统产业自身结构调整

长期以来闽清县传统产业采取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式经营,给资源和环境造成极大困扰,发展难以为继。由此必须抓好产业整合和节能降耗等工作,主动退出一些产业层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自身结构调整;引导民营企业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使企业实现科学管理、规范运作,提升产业竞争力。

(2)加快建立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坚持把特色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作为主攻重点,积极发展技术引领型产业,优化发展资源利用型产业,着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

首先,引导鼓励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项目与技术改造。依托白金工业区、宝新工业园、坂东工业园、东桥表业园,动员全民创业谋项目,谋划储备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强化项目对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产企业市场竞争力。要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层次和水平,培育发展后劲。按照“产业兴镇、特色强镇”的要求,努力培育一批经济强镇、特色名镇,形成错位联动、互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其次,着力发展优势行业。集中力量扶持一批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重点扶持培育电工电器、机械制造、工艺品、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生物制药、钟表制造、纺织服装鞋帽及新兴产业。积极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逐步形成以产业龙头企业为主导,配套企业为基础,专业化分工为纽带的产业发展体系。继续实行领导包项目责任制,加大土地、资金的协调力度,督促天裕工业、通盛酒店设备、正捷投资、百家利机械制造等项目加快前期工作,确保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再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快白金工业区、东桥产业新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尽快提升产业承载力。积极对接引进珠三角、闽南、福州市区及沿海郊县等区域的先进产业,强化与央企、外企和民企的“三维”对接,全面推进三次产业招商。积极参加“5.18”海交会、“6.18”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9.8”投洽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多举办闽清专场招商大会,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引进“回归”工程和行业龙头企业,搞好招商项目跟踪推进和落地服务,切实提高招商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为新城快速发展提业支撑。

最后,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制订和实施重点行业、企业节能减排改造计划,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推广使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生产工艺,突出抓好建材、机械制造等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

3.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扩大内需拉动作用

通过调研获知,闽清县2013年全年安排重点项目31项,总投资11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4项,年度投资5.5亿元;市“五大战役”项目11项,年度投资9.5亿元。在此背景下,闽清要紧紧抓住机遇,扩大内需的拉动作用。

一是要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全面完成天行大桥、三条城区道路改建等工程建设;完成恒晟晶都房地产、梅溪绿水工程等项目;实施梅溪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城安置区、梅溪互通口、建兴工业安置区、梅埔安置区等项目建设进度;要进一步推进金华龙饲料、泰康车厢二期、联合电工电器等工业项目建设;全力配合做好合福高铁闽清段和京台高速闽清段项目建设。

二是要加速做好重点工程的前期筹备。例如水口坝下治理工程、葫芦门水库、闽江(闽清)防洪工程、梅溪新城路网、东桥产业新城、陶瓷科技孵化器二期工程、锦江一号房地产、城镇华府房地产、梅溪路南段改造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各类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不断形成新的实物工程量,发挥拉动效益。

三是要加大重点项目储备力度,不断增强投资后劲。加大项目前期工作投入,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收集与包装,超前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库,切实把项目储备库建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库。此外,还要强化部门合作机制,加强规划、土地、林业、环保、水利、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等各环节统筹和协调服务,为项目建设创造宽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4.拓展投资融资渠道,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2013年,闽清县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完成投资达到36亿元以上的目标,因此要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一要继续利用国家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重点领域的政策,多渠道、全方位争取中央投资资金。

二要按照国家投资方向和重点,紧紧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小企业改造以及产业振兴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策划好项目,加强项目跟踪服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三要有效整合政府性投资和加强银企合作。有效使用地方财政预算内投资和各类专项建设资金,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同时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投资,争取得到更多信贷支持。

四要深化对口协作工作,在项目、人才、资金等方面优化配置城乡资源,增强优势互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共同繁荣。

5.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目前拉动闽清县经济主要靠的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很不发达。要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支点,重点加快文化、旅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

首先,要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业,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和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积极培育发展现代商贸、金融、家政服务、信息服务网络、法律服务等服务产业,重点抓好物流业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已出台的扶持物流业发展优惠政策效用,加快物流业快速发展。从闽清县的区位、资源等优势出发,积极谋划实施一批物流、信息和仓储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其次,充分发挥闽清县山水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旅游业。尽快编制《闽清旅游》宣传画册及《闽清县商贸旅游交通图》,突出温泉和乡土生态特色,拓展温泉旅游内涵,进一步打造文化旅游亮点。例如加快七叠温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游”精品线路;完善黄楮林、大明谷景区、七叠温泉、白岩山沿线的“农家乐”活动项目以及丰达农业大观园乡村游的配套设施建设等,进一步提升省级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的星级档次,积极推动精品旅游点,申请国家A级景区。

再次,发展壮大建筑房地产业。依托“建筑之乡”优势,巩固和拓展建筑市场,加快集体建筑企业改制步伐,继续实施扶持建筑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激励建筑企业增资升级、增强实力、做大规模;加强房地产市场培育,引导房地产业健康稳步发展,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

6.要着力环境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要突出美丽乡镇示范点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治理,结合农村危旧房改造试点政策,争取推出一批美丽村庄示范点,重点抓好省市库区移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梅雄村和安仁溪村建设工作,以点带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综上所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指导原则的新发展新跨越。转变发展方式是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闽清作为福州中心城市联接闽东北、赣南、浙南腹地的通道;作为福州中心城市的特色经济承载区;作为福州中心城市绿色屏障,只有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从全局的角度来把握,从系统的维度来推进,才能推动县域经济稳步快速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2013年闽清县政府工作报告:闽清县经济工作总结与经验[R].

[2关于闽清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R].

经济发展方式篇(2)

二、通过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法的互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转变

(一)经济法的完善可以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它可以使民生得到改善,只要扩大消费需求才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现有的经济法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以及社会保障法等等,这些法律法规都能够有效的保障正常的消费,不断地促进消费的扩大。其中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可以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社会保障法可以消除人们消费的顾虑,财税法是人们的收入分配得到充分的保障,从而增加消费的能力。因此在经济法的保障下才能够不断地扩大人们的消费,进而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法的基础上从以出口和投资为主转变为以出口、投资与消费共同协调发展的方式。

(二)经济法的完善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城乡间不协调的发展、区域间不平衡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不协调等现象,存在这种弊端和问题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不规范,缺乏约束力,这样一来就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采用经济法的手段,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利用相关的优惠政策来配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我国区域间经济协调的发展,进一步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可持续与协调的方向转变。

(三)经济法的完善促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属于粗放型的方式,存在着许多的弊端和问题,其能耗高、污染高而且投入较高,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为主,在不损害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经济的发展,属于一种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绿色和低碳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法中的一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极大地帮助,在《企业所得税法》里面相关的规定激励和提倡了企业要实施低碳和绿色生产。

三、通过经济发展方式和和经济法的互动实现经济法的完善

经济法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它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经济法与经济发展方式之间是紧密互动的关系,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中进行分析,才能使经济法不断地完善和丰富,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是金融法,在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之后,迅速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美国为了及时的矫正当前的经济模式,就颁布了《金融改革法案》,以促使金融系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稳定和安全,此外还对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进行了限制。由此看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是促使经济法不断完善的过程。第二是企业法,国有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本质主要是为了服务民生、提供公共产品以及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等,但由于近些年部分国有企业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使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垄断市场地位,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为了及时的遏制这种现象,我国对企业法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使国有企业的经济性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法的完善。最后是产业法,美国的金融危机波及到了世界的多个国家,我国为了应对此次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2008年出台了相关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并在此政策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产业法,国家强制的保证实施。这些都可以看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可以促使经济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篇(3)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是党对 社会 主义 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对执政经验的科学 总结 。

1.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是以耗竭资源能源、污染 环境 、破坏生态平衡为沉重代价的,造成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做发展。“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是转变增长方式提出多年而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必然会成为发达国家或 跨国公司 最便宜的“加工工厂”或“生产车间”。这就必然带来 投资 、 工业 和出口的快速增长,而这些又必然带动消耗高、排放多的投资品生产的扩张及其投资扩张。加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又必然主要依靠附加值底而占地多、消耗多、排放多的生产方式来实现。因此,单纯转变增长方式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必须从本源上抓好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对解决深层次矛盾具有现实 指导 意义。

3.全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 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一些地区不顾自然规律竭泽而渔式地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整体退化,水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污染加剧,越来越多的区域已不适宜人类生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确定更全面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针。因此,实现经济又好有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是我们党的发展观,是从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高度出发,总结我党执政经验和汲取世界各国发展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的有意成果,而得出的科学理论。

二、全面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含义

中央提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同我们以往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虽然把“增长”改为“发展”,但含义却大为不同。经济增长主要是指数量的增加,即gdp或者人均gdp的增加,而经济发展不仅要求有数量的增加,而且要有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保含经济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能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一切经济发展的首要物质条件,但不是惟一的条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包括的内涵要丰富,方式更为复杂。经济增长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指数量的增加,如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方式要复杂得多,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要涉及到诸如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济效益、质量的提高和优化,摆脱贫困、公平分配,以及增加社会福利等。因此,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当经济增长积累到一定量的程度后,就不能一味地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更应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相互协调,注重社会公平分配与和谐发展。现在我们需要的发展不单纯是数量的增加,而是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要实现“四个转变”

1.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为核心,要更加注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要把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问题提出的。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我国 农业 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问题而提出的。

4.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 创新转变。这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的问题提出的。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

经济发展方式篇(4)

从宏观上看,经济活动表现为社会再生产运动,包括四个基本环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短期的经济活动(经济增长)仅包含社会再生产运动的某些片段,其核心是各种生产活动。因此,改善其状况,重点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基本目标是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最优的产出。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涉及资源的配置方式、生产的组织管理方式、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完善等方面。

中长期的经济活动(经济发展),则包括社会再生产运动多次周而复始的循环,改善其状况,重点分别有:协调生产与消费、国内与国外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协调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减少物质资源消耗,促进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等。基本目标是实现社会再生产运动的良性循环,不断增强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越来越小的资源环境代价,为人民群众提供越来越丰富和越来越好的产品与服务。实现这一目标,涉及到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调整,以及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政策环境的完善等更为广泛、更为复杂的方面。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又好又快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一项中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因此中国经济要真正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仅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够的,必须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关系,不断转变和优化经济发展方式。

当前工作的重点及其内在联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确定的重要方针,是从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温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安排中,围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重点讲了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第二,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第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此外,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2008年的一项重点工作专门进行了安排。

笔者认为,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的相互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体系,是在政府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表现。

扩大内需,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重点是调控需求总量及其结构。通过适度稳定投资总量、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扩大和引导合理消费,优化出口结构等措施,努力使总需求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使投资、消费、出口等需求之间的关系及其自身结构更趋合理与优化,从稳定优化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角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自主创新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和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关系到产业竞争力提高、产业结构升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等多个方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社会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增强,社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具体表现,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因素之一。一定的产业结构,会影响相应的经济发展特点,例如资源环境代价的大小等。区域经济结构也是产业的地域空间布局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也包括优化产业的地域空间布局结构,这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地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从市场需求、自主创新等方面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也要通过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些工作同时也会为投资调控和自主创新工作提供目标和标准。

经济发展方式篇(5)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强农业科研等基础性工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加强基础性工作,农业是最基础的工作,没有农业,国家就不可能发展,一切发展都是空话。另外,世界各国在生物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农业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门。因此,国家应加强农业科技力量的投入,要用最先进的技术,最优秀的人才,大力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其他部门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农业的发展要依靠高科技人才,用高科技人才的科研成果来不断推广应用到农业的生产领域。生物工程技术,新型农业发展技术都是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必须部门,我国应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引领世界发展前沿。在生物技术、农业高产技术研究方面努力发展,为经济转型做工作。经济转型农业发展都需要高科技人才,高级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国家应投资大力培养领军人才,优秀科技人才,为经济转型发展服务。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向新型高科技工业发展。高级人才是不可忽视的力量。经济发展转型,传统工业、旧的工业技术在发展中如何适应新的转型时机,这些工业部门必须具备独特的工艺和技术,如中国企业的老字号、百年老字号企业,他们的延续和发展,就是依靠独门的技术和工艺。因此,工业转型,经济发展转型,就是要发挥各企业各部门独特的工艺技术水平,并且要这些传统工业技术部门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让技术和工艺水平一直在世界各国各地独占。这自然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的开发。因此,国家在对高级人才的培养开发应用待遇上应做好,努力培养开发出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工艺,技术,产生出独特的新产品,去占领市场,占领世界发展市场。这样才能带动工业部门从传统的发展环境走向转型,走向市场,走向未来,走向世界。国家要大力提高科技人才的待遇,因为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各国都在争取优秀人才,为自己发展谋利益。我国更加强提高高级人才的待遇,用待遇留住人才,使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而不被外资,外国企业挖走。这是转型经济发展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苏联解体时,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流入国外。二战结束时,德国一大批优秀人才流入美国。这些人才被美国挖走,促进了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世界经济转型时也应高度注重对人才的重视利用和引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继续扩大内需增加外需。中国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对内进行体制改革,从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开始,到城市实行市场经济。对外扩大对外资的经营开放权等,这些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新时期,中国政府更应与时俱进,对内扩大内需要求。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国内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转变经营方式,就要发展那些国内人民热爱的产品,如国内人民喜爱的名牌产品、老字号产品,这些产品企业的发展壮大,靠的是质量,质量的基础是技术,最根本的是人才。因此,扩大内需,内部企业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重要的是要有一批高质量的人才,人才是决定企业产品的命脉。对外要不断扩大外需,扩大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一个是要占领世界技术领先前沿阵地,一个是发展民族独特的文化产业产品,这两种方向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在于技术和质量,最根本的是人才。因此,不论从扩大内需还是扩大外需,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上,提高质量上,最根本的还是要增加人才的含量,特别是高技术人才含量。政府要从早抓好人才培养、培训和引进工作,大力培养和使用有才能的高技术人才,扩大内需,增加外需,促进转型。无论是内需还是外需,只要有人才,就会有各种类型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在扩展需求方面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政府职能。中国经济发展靠内需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但是中国人口中贫困人口的数量很大,中产阶级数量少,只有少数有钱人,能花钱,扩大内需,中国政府应大力投资改善贫困人口的数量,提高中等收入人口的总量,这样才会从根本上扩大内需,提高经济收益。提高低收入人口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政府要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教育投资,提高人口的成才率。治穷先治愚,政府用充足的教育手段,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减少愚昧程度,努力争取使贫困地区人口都成为有用人才。通过他们的自我努力,可以改变自我生存环境状况,提高收入,这样良性循环,会增加内需,比政府投资救济粮救济款起的作用大,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低收入问题的好方法。另外中国人有勤劳节俭的美德,爱储蓄也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有关。中国人储蓄为着看病,子女上学,养老做准备。如果中国政府在这些方面能够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中国人在扩大内需方面将会逐步提高,这样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政府加大了投资,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注意发展民族文化和旅游文化产业。从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看,文化产业占经济发展的比重很大。我国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市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中国政府应大力投资于文化产业项目,努力开拓文化精品产品,努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近几年,中国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工作做得很多,有不少学者专家潜心研究中国国学。国学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思想,要在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思想指导作用,要发展自己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要用中国的文化思想去占领世界精神文化市场,用文化市场推动经济转型。过去我们搞改革开放,吸取外国优秀的东西多,这是对的。但是,我们不能对民族的和传统的文化思想忘却,应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文化产品。在这方面,中国旅游文化产业有独特的价值,在对外开放和对内经济发展中都会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在经济转型时,更应注意发挥这些地域旅游等文化经济产业,促使经济转型,同时,带动整个民族文化精神产品的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篇(6)

二、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一)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关系。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主要建立在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选择上。具体而言,就是自主创新通过推进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方面进行分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的升级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三个方面;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分析,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方面。从技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看,技术对要素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低碳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技术又可以分为自主技术和引进技术,自主技术是在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形成的,分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和自主研发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包括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逻辑应该是: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并研究和开发自主技术,通过技术对要素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自主创新对要素结构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传统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为主的结构向人力资本、知识和管理等高等要素为主的结构转化;自主创新对需求结构变动的影响表现为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两个方面。技术推动导致的需求结构的变化源于自主创新中的原始性创新导致的新产品的出现,需求拉动导致的需求结构的变化源于新需求出现以后企业利用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时地进行新产品开发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从自主创新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中的作用来看,不仅仅表现为一般性技术创新在新兴产业形成和传统产业改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还表现为对产业结构层次性和协调性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力作用。自主创新对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影响主要是指低碳技术开发和环保技术的充分利用。(二)自主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构模型。根据以上对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的分析,建立基本结构模型分析自主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

三、宁夏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关系实证研究

(一)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变量选取1、自主创新变量的选取。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上述关于自主创新能力指标的分析,这里的自主创新指标选取了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收总支出的百分比、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技术市场成交额、每万人专利申请量、普通高校数占全国的比重,这些指标主要是从自主创新投入、自主创新产出和自主创新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衡量。数据范围是2006~2011年,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三个因子,得到三个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90.03%,可以描述自主创新指标的总体水平。根据得到的旋转以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分析可以发现,第一公因子可以看成是自主创新产出因子,第二公因子可以看成自主创新投入因子,第三公因子可以看成自主创新环境因子。把三个因子得分分别看作是自主创新投入、环境和产出三个变量。(表2)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变量选取。根据上述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关于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三个转变的实现,要素投入结构中选取全员劳动生产率变量,因为该变量能够较好地反映技术、劳动者素质以及管理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需求结构中选取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变量,因为该变量能较好地反映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产业结构中选取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变量,因为该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结构升级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最后选取一个环境综合变量,因为该变量是测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在环境综合变量的计算中,我们使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首先选取万元GDP能耗的倒数、能源加工转换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以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四个变量,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限定提取一个因子,发现这一个因子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67.54%,基本能取代四个变量的信息,所以相应的因子得分作为环境综合变量。这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由全员劳动生产率、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以及环境综合变量这四个变量构成。(二)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换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对上述三个自主创新变量和四个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应的皮尔森相关系数表。根据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总体来看自主创新分变量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呈现多元化状态。只有自主创新投入综合变量对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及环境综合变量有显著的正影响。值得关注的是,自主创新投入综合变量与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变量之间表现出了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80,这里并不能说明创新投入在促进消费需求方面的副作用,只能说没有发现自主创新投入对需求结构的显著影响;同样,自主创新产出变量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之间存在正相关,这说明自主创新产出促进了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加。除了两个显著的正相关系数、一个正相关和一个负相关系数以外,其他结果并没有表现出自主创新变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变量之间的显著关系。如果我们把三个自主创新综合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成一个主成分,发现该主成分方差的贡献率为51.61%;把四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变量也综合为一个主成分,发现贡献率为85.48%。可见,尽管两个主成分提取的变量信息虽然都大于50%,但是都小于90%,不能令人满意,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宁夏自主创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确实发挥着作用。

经济发展方式篇(7)

三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确保节能减排目标达到国家标准。加大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力度,使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率明显提高。提高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积极推广现代管理方式、办法,使综合要素生产率大幅度提升。

经济发展方式篇(8)

在传统经济理论和以GDP为主要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经济快速增长在带来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导致全球性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罗伯特•雷佩托指出:一个国家可能耗尽它的矿产资源、砍光森林、侵蚀沃土、污染水体、使野生动物和鱼类等濒临绝迹,但是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能随着这些资源资产的消失而稳步上升。[1] 1人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趋势 按照内外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路径是任何一个经济体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基本条件,从工业革命到20世纪50年代,发展强调的是经济增长过程,即经济产值和利润增长以及物质财富的增加;后来,人们注意到,发展并非是纯经济性的,而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不仅包括经济繁荣,还应包括社会状况改善和政治体制进步,发展因此被视为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之后,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发展是受限制的,而资源环境因素的限制是最基本的,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又被纳入发展的视野,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对各种发展观点兼收并蓄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并日渐成为各国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和依据。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逐步形成了全面、综合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在可持续发展观从诞生到成长的过程中,资源环境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的作用,资源环境本身也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的焦点问题,纵然是在可持续发展内涵日益丰富的情况下,资源环境问题仍然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沿领域。正如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要求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的幸福而满足其需要,同时也要求一国一地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全球或他国的利益为代价”。[2]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是一种立足环境和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发展模式。 20世纪70年代,迫于资源环境危机和可持续发展考虑,发达国家开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把传统的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表现为高耗能、低利用、高污染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表现为低能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的“循环经济”。这一转变对这些国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减轻环境污染压力产生了显著效果,尤其是应运而生的环保产业为这些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利润。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还要遵循自然规律,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切实转变消耗高、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3] 2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在可持续发展系统里,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的物质来源;环境是一种具有自产能力的特殊资源。环境生产是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无一例外都来自环境,但自然资源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形成。所以,环境是自然资源的生产载体和人类重要的生存性资源,它具有的净化能力能够不断吸纳和同化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环境一方面能够为人类提供有益于健康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又是重要的致病因子,环境恶劣不仅能导致各种疾病,也是贫困的重要原因。从世界范围看,最贫穷的人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生态脆弱的环境中。当前,随着全球生态、能源危机不断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和消费主义恶性膨胀,尤其是经济危机的持续爆发,迫使人们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结果是:物质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传统现代化模式不仅造成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所引发的人的严重异化,也造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激烈冲突,使生态和能源资源危机不断恶化,全球合作和治理困难重重,如果继续按传统现代化模式走下去,人类社会只能走向自我毁灭。为此,必须抛弃以物为本的传统现代化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现代化建立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坚持全面发展,必要时宁可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换取环境、社会、精神生活的改善,从根本上改变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使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平衡,坚持在全球合作的基础上解决全球化面临的共同问题,即发展过程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发展的结果要保持自然资源库的恒定或稳定,要将发展限制在自然的和人类的环境承载力之内,实现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同进化。[4] 3甘肃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甘肃是一个以农牧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生态环境脆弱和污染突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经济启稳回升主要是靠政府投资政策的强力刺激,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缺乏新的增长点和带动力,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产能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等结构失衡的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亟待解决。 (1)作为经济欠发达和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三农”问题较之全国更为突出。2009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53元,而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050元。①甘肃“三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农业一直是甘肃发展相对落后的产业,种植业在第一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相对来说,牧业和林业发展缓慢,渔业则处于停滞和倒退的发展状态。2008年,种植业占第一产业的73.42%,牧业占23.33%,林业只占3.11%,而渔业仅为0.14%。②第一产业内部的这种结构失衡严重制约着第一产业内部各部门的关联和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导致第一产业结构效益低下,发展第一产业的循环经济链难度很大。2)第一产业的产值规模与就业规模严重偏离。2008年,甘肃第一产业GDP总额为462.27亿元,占三次产业比重为14.55%;而同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有901.79万人,占全省三次产业从业人数的65%,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无法转移,导致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不高,也影响了第二、三产业发展和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③3)农、林、牧、渔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基地的确立和区域化发展格局也没有真正形成,第一产业整体效益低下。4)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普遍较低。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1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0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4.83%,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7.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到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现状直接导致了农村劳动人口素质不高。④5)劳动力技能和素质低下导致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如何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目前尚缺乏有效办法。#p#分页标题#e# (2)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推进,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工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甘肃的工业结构具有典型的重工业化和粗放型特征,当前经济的快速增长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2)甘肃的支柱工业也是以重工业为主,高度重工业化导致工业经济对能源资源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依赖性,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资源消耗压力。3)工业内部各部门发展呈现单兵作战状态,企业大多属于采掘和能源加工、原材料工业,其产业链条的加工部分一般都处于省外,形成了许多以采掘、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的单一工矿城市,如白银、玉门、金昌、嘉峪关等,这些城市产业链条较短,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与周围地区经济联系比较松散,难以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 (3)“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严重影响了甘肃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进程,这种发展方式在资源、环境等方面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问题。1)行业整体经营发展粗放,资源、能源消耗高,综合利用水平低。2)落后的生产工艺占有相当比重,导致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3)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4)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省外和国外市场。5)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重了环境和运输压力,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及能源效率难以有效提高,更导致“兰州大气污染”这一兰州抹不去的痛。 (4)现行经济管理体制和政绩考核机制导致甘肃政府主导的投资明显偏高,并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为了尽快“树形象、出政绩”,各级政府运用手中握有的各种资源千方百计来推动本地区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提高,而矿产资源在一些人眼中具有“本小、税低、利大”的特点,因此投资资源性产业就成为外来投资者和各级政府拉动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对土地和矿产资源的滥用和低价开采成为一些政府部门扩大投资的主要手段,这种投资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以资源性产业的投资扩张为特征的重复建设不断显现,长期的超强度资源开采,将有限的投资过度集中在低水平的资源采掘和加工上,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导致行业整体效益低下,企业互相压价,形成恶性竞争。由于忽视了经济结构改造、优化、升级,也忽视了人民群众承受能力和社会的发展以及自然环境和生态的改善,在政府主导的无节制的招商引资过程中,不仅造成人财物的浪费,也造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难以有效执行,企业和地方政府普遍存在重增长的倾向,竞争优势主要是靠成本和价格,而质量和技术的竞争力还很弱,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不强。 (5)第三产业的传统部门与新兴部门结构性矛盾突出。长期以来,以流通为代表的交通运输、餐饮等传统产业部门构成了甘肃第三产业的支柱,新兴的金融、保险、信息、旅游、卫生、社会服务等现代服务部门的发展却一直滞后,无论是在劳动力吸纳还是增加值创造上,都没有充分发挥潜力,这种状况不仅降低了整个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创造,影响了第一、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及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影响了整个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经济整体效益的提升。2009年甘肃全省第三产业人均产值5180.13元,列全国各省区市倒数第二位,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西北地区也处于最低水平,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其吸纳的就业人数也偏少。⑤ (6)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由于政府并未真正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来提供足够的资金和管理上的投入使农业生产建立在一个较为科学的生产结构之上,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二元结构,不仅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市场效率,而且使农业生产长期维持着小农经济的经营状态,农业越来越落后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始终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由于城乡分割的体制还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城市化水平滞后和城乡关系不协调严重制约了甘肃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工业发展未能形成推动第一、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7)作为经济欠发达和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甘肃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资料显示,甘肃年平均降水量为302mm,不足我国年平均降水量648mm的一半,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特点,使得全省耕地中2/3以上是坡地,全省森林覆盖率仅为9.9%,天然草地严重“三化”面积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4.4%。⑥由于土地、森林、水资源等的过度开发,特别是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不仅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江河污染,同时导致气候变化异常,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仅2010年,甘肃就发生了兰州石化爆燃、玉门雪灾、金河煤矿瓦斯爆炸、金塔矿难、平凉和肃南暴雨洪灾、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环境灾害事件,使群众生产、生活遭受了巨大损失。灾害警示我们:甘肃省整个生态系统已陷入非常脆弱的境地,我们唯有反躬自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工业环境污染,才能避免更多更大的悲剧发生。 4甘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 长期以来,甘肃依托资源开采、加工、利用形成了对自然资源极度依赖的资源型产业体系,在GDP和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压力下,资源部门持续扩张,资源经济外部性问题突出,整体经济效益低下。理论研究及世界经济发展历史都表明,作为资源型经济体,甘肃应果断、及时地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和消耗,使企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原料成分、能效、回收、废弃和处置等都能符合国际环境标准,减轻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要调整过度追求高增长的发展取向,构建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和培育内生增长潜力的良好环境,走出一条绿色低碳、以人为本、科学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之路,这不仅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手段,也是更好发挥甘肃资源优势、缓解环境压力的根本途径。为此,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创新体制机制和不断深化改革,着力构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生增长机制,并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需在以下几方面取得重点突破。#p#分页标题#e# (1)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优势。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过程中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并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推进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1)合理发展第一产业,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其产业化经营水平。应保护和提高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河西走廊、沿黄灌区等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种植面积,优化品种并提高单产,确保粮食基本供求平衡。同时,利用畜牧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畜牧业,并充分利用甘肃独特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发展独具特色的瓜果业、蔬菜业、中草药、土特产等,积极发展这些产品的加工和深加工业,形成产业化经营。2)稳定提高第二产业,逐步改善产业内部轻、重工业结构,减轻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扩大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比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 (2)整合资源,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建设具有甘肃特色的工业体系。目前,甘肃的产业集群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政府主导作用的结果,主要以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为主要形式,存在的问题较多,如发展水平低、规模小、总体竞争力弱、产业链条短、产业间关联效应低及产业单一等。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积极构建和推进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推进产业园区与产业基地的硬件与软件建设,积极打造特色品牌产业园区与产业基地,完善产业集群内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中介组织,促进要素流动,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工业行业布局和结构升级,要依托甘肃已有的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为此,要继续做大做强石化、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积极承接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工程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大力推进能源资源开发的精深加工产业,加强资源开发整合,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并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 (3)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在当前经济发展环境和现实道德观念下,节能降耗减排应成为政府最有作为的领域和最应强化的职能。为此,要认真落实国家支持甘肃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产业政策和治理行动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劣势企业和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努力建设能源资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政府应率先关注和支撑经济运行中的节能降耗减排问题,把节能降耗减排作为政府主导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政府在起表率作用的同时,建立强调权利义务和合作的新型思维方式,在开放和资源环境相互依赖的大环境下,在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承担各自节能降耗减排的义务与责任,确保区域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国家把甘肃省整体列为全国唯一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区,这不仅是甘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也体现了国家对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力支持和期待。而把甘肃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应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规划,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此,要做好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循环经济知识普及教育,形成良好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全民意识,把构建循环型社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证。同时,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有力保障。另外,要加强循环经济试点和推广工作,并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当前应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攻方向,把以垃圾为主的废弃物处理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加强垃圾回收、处理等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实施,进一步完善资源再生产业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大力发展终端再生企业建设,通过投资引导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并持之以恒。 (5)推动消费观念转变,实现可持续消费。当前,在危机横扫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为了应对危机和促进经济增长,我们把目光集中和锁定于消费,期待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以突破经济瓶颈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相关拉动消费的政策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传统消费文化形成的消费瓶颈和消费异化现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警示我们:只有秉持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观才有助于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并最终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通过消费引导改善消费现状和生活方式,为可持续发展寻求一个坚实的价值取向,通过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和消费方式,在不损害当代人生活效用水平的状态下最大限度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加快劳动力资源开发、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做强做大劳务输出产业,努力把甘肃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省,为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当前,无论从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考虑,还是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稳定性考虑,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改革和完善教育体系,切实把劳动力教育培训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因此,立足实际,坚持把劳动力资源开发作为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主攻方向,根据不同类型情况和需求,大力开展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经营知识、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教育培训,坚持把劳动力资源开发作为一大产业来抓紧抓好。 (7)实施超常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工业环境污染,坚持把建设“绿色甘肃”放在首位。要认真组织实施林业产业振兴规划,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推动农田林网、环村庄风景林、护村林、护堤林、农户庭院和村镇道路绿化建设,以绿化促美化、绿化促文明、绿化促致富,有效促进生态环境改善,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投资环境改善,进而带动经济发展,并努力实现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16%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3亿立方米以上,城市绿地率达到30%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所有高等级公路、国家主要干道公路、铁路实现绿色通道目标,江河、湖泊、水库第一层山脊线以内全部实现绿化,草原“三化”现象得到全面治理的目标。⑦#p#分页标题#e# (8)扫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种障碍。为保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措施符合实际并落实到位,需要采取战略性的系统思路:政府决策部门要从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出发制定政策措施,坚决有效地打破垄断势力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推进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减少政府作为经济人与民争利和过度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行为,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必须做好加快体制转变的充分准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离不开相应制度的变迁,它不仅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现有生产、生活、经营管理模式等的调整和转变,而且受制于价格、资金、技术、人才等瓶颈,实质是一场深刻的系统革命,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良好的制度体制机制;稳步推进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中产阶级队伍,消除贫困,不断扩大内需增长空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必须做好长期应对的充分准备。 (9)改革和完善金融体制机制,提高金融效率和服务质量。甘肃省的金融效率总体情况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仅高于云南和两省区。改革和完善金融体制机制,提高金融效率和服务质量,是甘肃省金融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应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努力实现资源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扩大经济总量,增加甘肃可动员的金融资源数量;积极培育和发展上市资源,推动上市公司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提高上市公司经营效益,缓解甘肃省资金外流现象。各级政府应在人才引进、科技创新、财税等方面积极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并积极培育上市资源,使更多企业能够通过上市获得资金支持,从而间接提高储蓄动员效率;积极推动金融产业发展,增加金融机构数量。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网点建设,积极吸引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扎根甘肃,加强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银行的扶持力度,推动甘肃金融产业规模的扩张;在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推进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得到应有的发展;打造服务型政府,改善并不断提高投资效率。 (10)强化内生增长力,从速度型增长模式向质量型增长模式转变。新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经济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归根到底都依赖或取决于科技进步,而技术进步依赖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投资。为此,甘肃要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规模,建立自主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的激励机制,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支撑战略性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这是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基本保证。

经济发展方式篇(9)

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要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多渠道扩大农村居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与此同时,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合理控制投资规模,深化财税、价格、投资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要统筹安排对内对外经济工作,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支持自主性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控制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产品出口;要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国内短缺的资源、原材料进口,促进资源进口多元化。

二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这对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推动大型制造装备和基础实验设施建设,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抓住当前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依法加快淘汰高耗能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备和产品,坚决关闭那些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着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专项,对符合转变增长方式的高技术产业给予政策支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

经济发展方式篇(10)

一、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简要回顾

建国后,对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第二,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方式阶段(既注重速度,又注重效益)。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三,2007年10月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理论界,从1980年董辅礽发表的《我国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战略研究问题》一文中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2004年吴敬琏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三个阶段(农业社会、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两种模式(靠自然投入的增长、靠效率提高的增长),我国学者对经济增长方式做了很多研究。但在党的十七大以前,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仍没有超出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的分析框架。虽然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应看到它不能解决经济增长中的制度障碍、技术重复引进、收入差距扩大、公众福利低下、资源掠夺性开发、环境恶化等问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那样:“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一大创新,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发展。因此,如何认识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二、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是:第一,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二者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三、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别

(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它的理论支撑由马歇尔提出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和当代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索洛模型)构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又好又快增长、以人为本、“五个统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构建和谐社会等均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都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二)研究视角不同。经济学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本社会,主要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财富的增长;第二阶段是人本社会,主要强调重视满足人的需要和公众福利的增加;第三阶段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包括政治的人权和自由、经济上的生活质量提升、文化上的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等全面演进过程。经济增长方式以第一阶段以物为本的单一线性的生产要素研究为视角,主要研究成果有新古典经济学和丹尼森等人的要素学派(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为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效率两大类)及模型学派(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索洛和斯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等)。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科多元化(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资源环境学等)和对经济学立体性地研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西方国家学者研究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有:庇古、坦普尔、贝弗里奇等人的福利国家论;克拉克、刘易斯和托达罗、库兹涅茨、拉弗等人的经济结构演进论;波尔丁等人的循环经济论;托夫勒、罗斯托的发展阶段论等。(三)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外延与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前苏联、东欧的一些学者论述),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佩雷、纳克斯等人),增长的涓滴理论等。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魏茨曼等人)、创新理论(诺思等人的制度创新理论、熊彼特等人的技术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与资源和环境协调理论、增长代价理论、自然回归理论、持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理论、生态发展理论)等。

上一篇: 茶文化的目的 下一篇: 消防安全灭火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