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审计机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5 17:08: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安全审计机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安全审计机制

篇(1)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4-20803-02

1 引言

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安全审计系统等安全产品为内部网络提供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安全审计系统提供了一种通过收集各种网络信息从而发现有用信息的机制,将这种机制应用于局域网内部,从多种网络安全产品中收集日志和警报信息并分析,从而实现效能的融合,与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产品形成合力,为局域网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如何高效的从各种网络设备所生成的海量的日志数据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通过格式的统一整合后为安全审计系统提供统一接口,这是安全审计系统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也是影响整个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2 安全审计系统的功能需求

安全监控与审计技术通过实时监控网络活动,分析用户和系统的行为、审计系统配置和漏洞、评估敏感系统和数据的完整性、识别攻击行为、对异常行为进行统计、跟踪识别违反安全法则的行为等功能,使系统管理员可以有效地监控、评估自己的系统和网络。监控审计技术是对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有效补充,弥补了传统防火墙对网络传输内容粗粒度(传输层以下)的控制不足,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安全防范手段,对检测手段单一的入侵检测系统也是有益的补充,能及时对网络进行监控,规范网络的使用[1]。

目前,安全审计系统是网络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系统模型,这包括对内容进行审计的安全审计系统、对用户行为进行审计的安全审计系统以及对各种安全设备生成的日志进行审计的安全审计系统等等。

基于日志的网络安全审计系统是一个日志接收与日志分析的审计系统,该系统能够接收、分析审计局域网内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产品生成的日志,审计局域网内的网络信息安全。基于日志的网络安全审计系统的功能需求如下:

(1) 集中管理:审计系统通过提供一个统一的集中管理平台,实现对日志、安全审计中心、日志数据库的集中管理,包括对日包更新、备份和删除等操作。

(2) 能采集各种操作系统的日志,防火墙系统日志,入侵检测系统日志,网络交换及路由设备的日志,各种服务和应用系统日志,并且具备处理多日志来源、多种不同格式日志的能力。

(3) 审计系统不仅要能对不同来源的日志进行识别、归类和存储,还应能自动将其收集到的各种日志转换为统一的日志格式,以供系统调用。并且能以多种方式查询网络中的日志记录信息,以报表的形式显示。

(4) 能及时发现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通知管理员采取相应措施。系统必须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找出可疑或危险的日志信息,并及时以响铃、E-mail或其他方式报警,通知管理员采取应对措施及修复漏洞。

(5) 审计系统的存在应尽可能少的占用网络资源,不对网络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

(6) 具备一定的隐蔽性和自我保护能力。具有隐蔽性是说系统的存在应该合理“隐藏”起来,做到对于入侵者来说是透明而不易察觉系统的存在。

(7) 保证安全审计系统使用的各种数据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若采用未经加密的明文进行数据传输,很容易被截获、篡改和伪造,工作站与服务器之间的通讯应进行加密传输,可采用SSL、AES、3DES等加密方式。

(8) 具有友好的操作界面。

3 安全审计系统的模型概述

如图1所示,基于日志的安全审计系统主要包含如下模块:

(1) :负责收集各种日志数据,包括各种操作系统的日志,防火墙系统日志、入侵检测系统日志、网络交换及路由设备的日志、各种服务和应用系统日志等。定时或实时发送到审计中心。其间,日志数据的传送采用加密方式进行发送,防止数据被截获、篡改和伪造。

(2) 数据预处理模块:将采集到的日志数据经过解密后按照数据来源存入相应的数据库中。

(3) 系统管理模块:负责对日志、安全审计中心、日志数据库的集中管理,包括对日志数据的更新、备份和删除等操作。

(4) 数据处理模块:负责自动将收集到的各种日志转换为统一的日志格式,并且从海量的数据中通过模式匹配,发现并找出可疑或危险的日志信息,交由“日志报警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5) 日志报警处理模块:处理已发现的问题,以响铃、E-mail或其他方式报警通知管理员采取应对措施。

(6) 数据库模块:负责接收、保存各种日志数据,包括策略库也存放其中。

(7) 接口模块:供用户访问、查询。

4 安全审计系统中有用数据整合的方法

4.1 安全审计系统的数据源

安全审计系统可以利用的日志大致分为以下四类[2]:

4.1.1 操作系统日志

a) Windows系统日志。Windows NT/2K/XP的系统日志文件有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和系统日志等,日志默认位置在%systemroot%\system32\config目录下。Windows是使用一种特殊的格式存放它的日志文件,这种格式的文件通常只可以通过事件查看器EVENT VIEWER读取。

b) Linux/Unix系统日志。在Linux/Unix系统中,有三个主要的日志子系统:连接时间日志、进程统计日志和错误日志。错误日志――由syslogd(8)执行。各种系统守护进程、用户程序和内核通过syslog向文件/var/log/messages报告值得注意的事件。

4.1.2 安全设备日志

安全设备日志主要是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产生的日志。这部分日志格式没有统一标准。目前,国内多数防火墙支持WELF(Web Trends Enhanced Log Format)的日志格式,而多数入侵检测系统的日志兼容Snort产生日志格式。

4.1.3 网络设备日志

网络设备日志是指网络中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产生的日志,这些设备日志通常遵循RFC3164(TheBSD syslog Protocol)规定的日志格式,可以通过syslogd实现方便的转发和处理。一个典型的syslog记录包括生成该记录的进程名字、文本信息、设备和优先级范围等。

4.1.4 应用系统日志

应用系统日志包含由各种应用程序记录的事件。应用系统的程序开发员决定记录哪一个事件。Web应用程序日志往往是系统管理员最关心的应用系统日志之一。

a) Apache日志。Apache日志记录Apache服务器处理的所有请求和出错信息,它支持两种格式的日志:普通记录格式(Common Log Format),组合记录格式(Combined Log Format)。

篇(2)

论文摘要:提出了无线网关安全审计系统的系统模型,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从数据的控制、数据的采集、日志的归类、日志的审计与报警4个方面描述了设计流程.在系统中通过改进syslog机制,引入有学习能力的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无线网关的安全审计.

0 引言

无线网关是无线网络与布线网络之间的桥梁,所有的通信都必须经过无线网关的审计与控制.在无线网络中,无线网关放置在无线网络的边缘,相当于无线网络的大门,当无线网关遭到攻击和入侵时,灾难会殃及整个无线网络,使无线网络不能工作或异常工作,由此可见,对无线网关进行安全审计是十分有意义的.

本文中研究的安全审计系统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智能化无线安全网关”的一部分.智能化无线安全网关在无线网关上集成具有IDS和防火墙功能的模块,以及控制和阻断模块,这些功能模块在统一操作系统的基础上,既各司其职,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防范、预警、响应和自学习的功能,构成一个有机的安全体系.

无线网关的安全审计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在事后通过审计分析无线安全网关的日志信息,识别系统中的异常活动,特别是那些被其它安全防范措施所遗漏的非法操作或入侵活动,并采取相应的报告,以有利于网络管理员及时有效地对入侵活动进行防范,确保网络的安全[1].

1 系统功能概述

无线网关安全审计系统是针对无线网络的安全运作而提出的,主要包括数据控制、数据采集、日志归类、日志的审计与报警等几大基本功能.首先,审计系统的数据控制模块对进出的数据信息进行严格的控制,根据预定义的规则进行必要的限制,适当地降低风险.其次,安全审计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收集无线安全网关的网络日志、系统日志及用户和应用日志.随后,采集部件收集到的日志记录被送到日志归类模块,根据日志记录行为的不同层次来进行分类.最后,使用审计与报警模块对日志记录进行审计分析.这时可以根据预先定义好的安全策略对海量的日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检测出无线网关中是否存在入侵行为、异常行为或非法操作.管理员可以初始化或变更系统的配置和运行参数,使得安全审计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结构组成(见图1)

2.2 设计思想

系统从数据采集点采集数据,将数据进行处理后放入审计数据库,采用有学习能力的数据挖掘方法,从“正常”的日志数据中发掘“正常”的网络通信模式,并和常规的一些攻击规则库进行关联分析,达到检测网络入侵行为和非法操作的目的.

2.3 系统的详细设计

系统的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2.3.1 数据的控制.数据控制模块使用基于Netfilter架构的防火墙软件iptables对进出的数据信息进行严格的控制,适当地降低风险.

2.3.2 数据的采集.数据采集模块,即日志的采集部件.为了实现日志记录的多层次化,需要记录网络、系统、应用和用户等各种行为来全面反映黑客的攻击行为,所以在无线安全网关中设置了多个数据捕获点,其中主要有系统审计日志、安全网关日志、防火墙日志和入侵检测日志4种.2.3.3 日志的归类.日志归类模块主要是为了简化审计时的工作量而设计的,它的主要功能是根据日志记录行为的不同层次来进行分类,将其归为网络行为、系统行为、应用行为、用户行为中的一种,同时进行时间归一化.进行日志分类目的是对海量信息进行区分,以提高日志审计时的分析效率.

2.3.4 日志审计与报警.日志审计与报警模块侧重对日志信息的事后分析.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网关日志信息进行审计分析,即将收到的日志信息通过特定的策略进行对比,以检测出不合规则的异常事件.随着审计过程的进行,若该异常事件的可疑度不断增加以致超过某一阈值时,系统产生报警信息.该模块包括日志信息的接收、规则库的生成、日志数据的预处理、日志审计等几个功能.

3 系统的实现

3.1 系统的开发环境

智能无线安全网关安全审计系统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开发的B/S模式的日志审计系统.开发工具为:前台:Windows XP professional+html+php,后台:Linux+Apache+Mysql + C++.

3.2 日志归类模块的实现[2-3]

无线网关的日志采用linux的syslog机制进行记录,sys-log记录的日志中日期只包含月和日,没有年份.在该模块中,对日志记录的syslog机制进行一些改进,克服其在日志中不能记录年的问题.

下面以无线网关的日志为例,说明其实现过程.网关日志的保存文件为gw.log,用一个shell脚本,在每月的第一天零点,停止syslogd进程,在原来的文件名后面加上上一个月的年和月,如gw.log200603,再新建一个gw.log用于记录当月的日志,再重启syslogd记录日志.这样就把每月的日志存放在有标志年月的文件中,再利用C++处理一下,在记录中加入文件名中的年份.

3.3 日志审计与报警模块的实现

3.3.1 日志审计模块的处理流程(见图3).

3.3.2 规则库生成的实现.安全审计系统所采用的审计方法主要是基于对日志信息的异常检测,即通过对当前日志描述的用户行为是否与已建立的正常行为轮廓相背离来鉴别是否有非法入侵或者越权操作的存在.该方法的优点是无需了解系统的缺陷,有较强的适应性.这里所说的规则库就是指存储在检测异常数据时所要用到的正常的网络通信及操作规则的数据库.规则库的建立主要是对正常的日志信息通过数据挖掘的相关算法进行挖掘来完成.

首先系统从数据采集点采集数据,将数据进行处理后放入审计数据库,通过执行安全审计读入规则库来发现入侵事件,将入侵时间记录到入侵时间数据库,而将正常日志数据的访问放入安全的历史日志库,并通过数据挖掘来提取正常的访问模式.最后通过旧的规则库、入侵事件以及正常访问模式来获得最新的规则库.可以不停地重复上述过程,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的过程,同时不断更新规则库,直到规则库达到稳定.

3.3.3 日志信息审计的实现.日志审计主要包括日志信息的预处理和日志信息的异常检测两个部分.在对日志进行审计之前,首先要对其进行处理,按不同的类别分别接收到日志信息数据库的不同数据表中.此外,由于所捕获的日志信息非常庞大,系统中几乎所有的分析功能都必须建立在对这些数据记录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而这些记录中存在的大量冗余信息,在对它们进行的操作处理时必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降低了审计的效率,因此有必要在进行审计分析之前尽可能减少这些冗余信息.所以,在异常检测之前首先要剔除海量日志中对审计意义不大及相似度很大的冗余记录,从而大大减少日志记录的数目,同时大大提高日志信息的含金量,以提高系统的效率.采用的方式就是将收集到的日志分为不同类别的事件,各个事件以不同的标识符区分,在存放日志的数据库中将事件标识设为主键,如有同一事件到来则计数加一,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日志信息的冗余度.

在日志信息经过预处理之后,就可以对日志信息进行审计.审计的方法主要是将日志信息与规则库中的规则进行对比,如图3所示.对于检测出的不合规则的记录,即违反规则的小概率事件,记录下其有效信息,如源、目的地址等作为一个标识,并对其设置一怀疑度.随着日志审计的进行,如果属于该标识的异常记录数目不断增加而达到一定程度,即怀疑度超过一定阈值,则对其产生报警信息.

4 数据挖掘相关技术

数据挖掘是一个比较完整地分析大量数据的过程,一般包括数据准备、数据预处理、建立数据挖掘模型、模型评估和解释等,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通过不断调整方法和参数以求得到较好的模型[4].

本系统中的有学习能力的数据挖掘方法主要采用了3种算法:

1)分类算法.该算法主要将数据影射到事先定义的一个分类之中.这个算法的结果是产生一个以决策树或者规则形式存在的“判别器”.本系统中先收集足够多的正常审计数据,产生一个“判别器”来对将来的数据进行判别,决定哪些是正常行为,哪些是入侵或非法操作.

2)相关性分析.主要用来决定数据库里的各个域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被审计数据间的相互关联,为决定安全审计系统的特征集提供很重要的依据.

3)时间序列分析.该算法用来建立本系统的时间顺序模型.这个算法有利于理解审计事件的时间序列一般是如何产生的,这些所获取的常用时间标准模型可以用来定义网络事件是否正常.

5 结束语

该系统通过改进syslog机制,使无线网关的日志记录更加完善.采用有学习能力的数据挖掘技术对无线网关正常日志数据进行学习,获得正常访问模式的规则库,检测网络入侵行为和非法操作,减少人为的知觉和经验的参与,减少了误报出现的可能性.该系统结构灵活,易于扩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此外,使用规则合并可以不断更新规则库,对新出现的攻击方式也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反应.下一步的工作是进一步完善规则库的生成以及审计的算法,增强系统对攻击的自适应性,提高系统的执行效率.

参考文献:

[1] Branch J W, Petroni N L, Doorn Van L, et al.Autonomic802.11 Wireless LAN Security Auditing[J]. IEEE Security&Privacy, 2004(5/6):56-65.

[2] 李承,王伟钊,程立.基于防火墙日志的网络安全审计系统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2,28(6):17-19.

篇(3)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0.22.028

[中图分类号]TP393.08;F23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22-00-02

1智能油田信息安全风险

在数字化转型发展背景下,智能油田建设与应用进程逐渐加快,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不断增强,而保证核心数据资产的安全对油田业务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外网络安全形势严峻,境内外恶意分子以及被政治、经济利益裹挟的黑客组织,对能源行业加剧进行网络渗透,攻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窃取商业机密等敏感信息,对油田信息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外部威胁。此外,内部员工违规访问不良网站内容,使智能系统面临着严重法律风险,加上员工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网络泄密事件与系统运维人员违规操作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了智能油田发展。目前,我国油田信息安全建设思路已经从防外为主,逐步转为以内外兼顾的策略,信息安全审计成为纵深安全防御延伸和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为遵循国家网络强国战略、达到网络安全合规要求,有效避免黑客攻击、网络泄密、违规上网、数据窃取等安全风险,我国急需建立智能油田信息安全综合审计平台,实现信息内容实时检查、网络行为全面监测、安全事件追溯取证,为油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信息安全综合审计关键技术

信息安全综合审计是企业内控管理、安全风险治理不可或缺的保障措施,主要指对网络运行过程中与安全有关的活动、数据、日志以及人员行为等关键要素进行识别、记录及分析,发现并评估安全风险。针对智能油田业务需求场景,重点解决3项技术难题:一是如何基于纵深防御理论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油田不同防御层级的日志、流量等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建模,有效预防黑客隐蔽型攻击;二是如何通过建立面向油田具体业务场景的敏感信息指纹库、安全策略库、行为特征库,构建覆盖敏感文件信息处理、存储、外发等关键环节的纵深防护与事件溯源取证机制;三是如何通过深度网络业务流量识别与数据建模分析技术,建立面向油田具体业务场景的员工上网行为监管审计机制,实現对员工违规网络行为的全面管控。

2.1多源异构网络日志信息统一标准化方法与关联分析模型

设计多源异构网络日志信息格式标准化方法,利用基于大数据处理的日志过滤与关联分析建模技术,整合网络泄密、违规上网、黑客攻击等网络风险事件日志信息,建立油田信息安全风险关联分析模型。

2.2信息安全审计敏感信息指纹库、行为特征库、审计策略库

结合油田具体业务需求场景,运用数据分类分级与指纹识别技术、深度业务流量识别与建模方法,建立满足国家合规要求及油田特有应用场景需求的敏感信息指纹库、网络行为特征库及安全审计策略库。

2.3数据防泄露与敏感信息内容检查机制

基于操作系统底层驱动过滤的数据通道防护技术、基于智能语义分析的敏感信息内容审计技术,实现对员工通过云盘、邮件、即时通信、移动介质等方式外发涉密信息的实时检测与控制,彻底解决员工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违规存储、处理、外发涉密信息问题。

3智能油田信息安全综合审计平台建设及应用

信息安全综合审计平台是一个综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指纹、异构数据采集等技术,实现网络行为监控、信息内容审计、数据库操作审计、网络异常流量监测预警的审计溯源系统,在满足网络合规性要求的同时,为信息安全管理与系统运维人员提供了网络安全监测、事件追溯取证的基本手段,提升了油田对敏感数据的监测预警和传输阻断能力,防止了敏感信息泄露,增强了对外部黑客隐蔽性网络攻击行为与内部运维人员违规业务操作的防御能力。其中,图1是智能油田信息安全综合审计平台总体架构。

基于信息安全综合审计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创新,相关单位研发建立了智能油田信息安全综合审计平台,以纵深防御理论为指导,通过网络层面的行为和流量审计、信息系统层面日志和数据库审计、终端层面的信息内容审计等,实现对网络风险事件的事前防范、事中告警、事后追溯,形成上网行为全面管控、网络保密实时防护、网络攻击深度发现的主动治理新模式。贯穿数据信息的产生、存储、传输、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关键过程,自主建立油田敏感信息指纹库,构建基于涉密违规存储远程检查、终端违规外发自动阻断、网络敏感信息识别告警功能的数据安全纵深防护与事件追溯取证机制,为网络保密主动治理提供技术手段。通过设计跨平台、多协议网络信息采集接口机制与多源异构日志标准化数据模型,结合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建立适应油田海量非结构化日志信息的存储云中心,且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建立关联模型,通过日志信息纵向聚合与横向关联实现网络行为与信息内容全面审计。

篇(4)

一、基坑工程的相关介绍

所谓基坑工程就是指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的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在这其中基坑的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所以在地下施工完成后就不在需要了。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时空效应以及个性和综合性,而作为系统工程其还具有环境效应。而深基坑主要就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再有就是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而不超过五米的工程,都属于深基坑的范围。除此之外的那些基坑工程就都属于浅基坑。

基坑支护结构在高层的建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高层建筑的施工区域的特殊性,为了保证周围公路、商厦等多种建筑的安全,所以施工的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而基坑支护结构类型的建筑在施工中具有振动小、支护稳定等绝对优势,能够做到在保障工程主体技术顺利施工和运行的同时,还能够在工程的经济效益、工程进度、施工安全等多个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

二、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相关问题

基坑支护技术尤其是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土木建筑以及高层建筑工程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并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其真正的施工的时候目前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规范的地方,下面我们就从具体的几个方面来具体介绍这些问题,并且从施工技术以及安全技术方面实行相关的解决措施。

首先要说的就是边坡施工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的问题,这一方面的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基坑开挖没有达到要求,往往不是超挖就是欠挖;除此之外,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相关的工作人员不能达到施工工作的要求,例如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和技术操作人员的水平不过关,这些最终都会造成开挖后边坡的平整度达不到具体的要求。然后就是会出现图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的现象,我们都知道基坑支护的技术含量相较于上面的土方开挖要高上很多,相应的工序也是十分复杂的,但是在正式的专业施工队进行施工的时候,土方开挖的时候就会因为抢进度和拖工期,而造成本来需要协调的工序或者工程变得异常混乱,最终就会造成总工期的进度拖延,有更甚者会造成许多工程质量的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上面提到的具体在施工方面的两个问题,在施工的原料的方面也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例如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够,强度也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就是很普遍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造成混凝土的质量不达标,再加上混凝土的养护不到位,同样造成许多安全问题;还有就是成孔注浆不到位,土钉或锚杆受力达不到规定的设计要求,这都是由于成孔的深度比较深,而施工人员又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从而就会出渣不尽、无法成孔,接下来注浆工作根本无法完成,最终又会造成锚杆的抗拔力不足,使得工程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边坡顶面没有遵照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在进行支护的时候,必须要做好排水的设施,[1]还要及时将开挖土层表面硬化,若没有做好这些占据重要地位的措施,最终就会导致基坑土体发生较大的位移,最终影响到工程的进度以及质量。

三、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

为了迎合目前建筑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的要求,基坑的支护施工、安全技术都进一步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也为了更好的避免和解决上面所提到的几方面的问题,也在技术上面采取相关的措施,下面我们就具体介绍在深基坑支护施工和安全技术。

首先是施工要点,在基坑的开挖方面,要前后分为两次,一直做到设计的标准高度为止,然后再采用支护的方式为水泥搅拌桩重力式挡土墙进行支护。至于施工工艺流程,首先要进行放线定位,然后进行预拌桩下沉,接着是提升桩并喷浆搅拌,再一次搅拌下沉,最终再一次搅拌上升就完成了整个工艺流程。[2]

然后我们就要针对深基坑支护施工以及安全方面的技术进行控制。这其中主要包括钻孔桩施工、搅拌桩施工、质量检验以及最后的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监测。在钻孔桩的施工中,要认真埋设护筒,还要准确的定位桩机以及控制泥浆密度、做清孔验收、钢筋笼安放控制和控制水下混凝土的规格等等;而搅拌桩施工则需要轴线控制、垂直度控制、水泥进场时的质量检验以及在之后施工作业中的相关检查,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施工安全。而所谓的质量检验其实同样包括在搅拌桩施工的混凝土、水泥的相关质量检验,同时还包括水泥土的抗压强度、渗透系数检验以及开挖后的质量检验;最后的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监测,其中还最重要的就是基坑变形检测的工作,主要检测的项目就是边坡位移、周边管线、周边建筑物、道路、市政设施、桩的钢筋应力等。

基坑支护工作的好与坏,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及安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坑支护技术已经逐渐的走向成熟,但当前的技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还是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的改善,最终达到土木建筑以及高层建筑施工的真正高质量和绝对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在明,地下水与建筑基础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赵花丽,傅少君,深基坑工程的现状与发展[j],孝感学院学报,2005

[3]孙丽梅,张玉敏,高明涛.鞍山东方大厦深基坑土钉支护技术.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7,(2).

[4]陶聿君.对深基坑工程支护技术的论述[J].四川建材,2006(4).

[5]张雪松.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篇(5)

                 运动与安全

课型

新授理论课

  1 课时

学 习 目  标

情感目标

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

 

通过知识讲解,进一步增强体育学科趣味性,以促进学生喜欢运动的热情。

 

 

使学生能认识到运动与健康学科理论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和体育学科的魅力。

 

   

 

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损伤,并在意外产生后实施简单的处理,以减少二次创伤的形成。

 

教 学

重 点

对运动腹痛、身体擦伤、关节扭伤、肌肉痉挛、特别是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 学

难 点

在掌握对上述运动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和损伤理论基础后,如何熟练的在意外损伤出现后能实施简单的处理。

教 学

方 法

以教师讲解,实例说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

学 法

指 导

学生与教师互动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按照新课程改革对体育课的要求,本节课讲解《体育与健康》中运动与安全专题二。运动时常伴随着伤害,而如何将学校体育课对学生身体安全的保障融入在每个学生心中,并将运动伤害尽可能避免或者在运动伤害出现时降低损伤的程度,减少损伤创伤面积的扩大是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以期望在每个人未来的日常生活或者体育锻炼中有所帮助。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教授:

一:运动中腹痛

    产生的原因、处理办法、预防

二:身体擦伤

    产生的原因、处理办法、预防

三:关节扭伤

    产生的原因、处理办法、预防

四:肌肉痉挛

    产生的原因、处理办法、预防

五: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简单处理

    产生的原因、处理办法、预防

 

 

 

情景问题提出

 

 

 

 

课堂总结:通过对本节理论课的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以上各种情况出现时,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技能的操作,减少损伤创伤面积的扩大和降低伤情的严重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加强。

 

观看幻灯片

 

 

合作探究

 

 

 

 

 

 

 

 

 

 

 

 

讨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

       运动与安全

一、 运动腹痛

二、 身体擦伤

三、 关节扭伤

四、 肌肉痉挛

        五、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简单处理

课后思考

生命在于运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何处理当下学习压力与体育锻炼的矛盾需要我们去思考,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请大家下课后思考增强体育锻炼到底有没有必要。

篇(6)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建设“平安*”。以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线,建立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机制,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促进我镇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二、整治内容

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逐步建立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断改善安全生产大环境。

(一)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

以预防较大以上事故为中心,以压事故、减伤亡为目标,加大道路隐患排查治理、事故多发危险路段分级挂牌督办和突出问题专题整治工作力度,强化对驾驶人、重点车辆、新(改)建道路、客运企业及危险货物的源头管理,杜绝产生新的隐患,不断减少隐患存量。积极组织配合公安、交通部门做好以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为重点,加大对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无证驾驶、营运客车超员、农用及非营运车违法载客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路面管控能力,规范道路行车安全和运输市场秩序;加强对农村支线及其营运客车和城乡公交站(场)的安全监管,加大农村、山区道路安全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安全条件的工作。

(二)危险物品、矿山安全、电力、有限空间专项整治。

1、危险物品方面:以加强危险物品(重点是氢氟酸、液氯、液氨、甲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产品)试生产、工艺变更、设备检修和运输环节的事故防范为重点,切实抓好防火、防爆、防泄漏、防雷击以及防范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等具体措施的落实,建立和完善企业自查、专家检查和政府督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继续推进安全标准化、工艺自动化、“三危”(危险物质、危险工艺、重大危险源)管理、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落实和应急能力建设等工作,抓好发展规划、宣传教育、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和基础管理,进一步规范危险物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经营和废弃物处置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行为。在经有关部门组织领导下,完善危险物品道路运输部门联合监督管理机制和烟花爆竹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和查处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活动。

2、矿山安全方面(包括废弃矿山):露天矿山要全部实施中深孔爆破,严厉查处不分台阶开采、无开采方案(或不按开采方案开采)和二次爆破作业等违章违规行为;地下矿山以完善机械通风系统、提升系统(设备)、安全出口、采空区处置等安全生产条件为重点,全面落实防坠落、防跑车等安全技术措施。以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为抓手,引导企业加强安全教育,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台帐、完善安全设施,全面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推进矿山企业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落实事故防范措施,加大对废弃矿山的整治力度。

3、用电安全方面:以治理用电安全及电力设施重点隐患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强化对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的监管,规范其安装和使用行为,并逐步形成隐患治理常态机制;扎实做好用电安全教育和电力设施保护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涉电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和全员安全用电及电力设施保护意识;加强对基层的业务指导,努力构建镇、村两级监管机构,又有广大电工从业人员参与的用电安全及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网络,提高用电安全及电力设施保护监管工作覆盖面。突出抓好重点时段(夏季高温等)、重点领域(建设施工、铸造、设备检修、农配网现场以及旅馆饭店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人群(电工、电焊工、手持电动器具操作工等)的用电安全管理,加大对涉电违法违规行为、无证上岗、私自安装自备电源、“三线”无序交叉跨越、超容量、超负荷、外力破坏、偷盗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规范用电安全秩序,坚决遏制触电事故多发态势,确保电网运行安全。

4、有限空间方面:督促有关重点行业和企业认真组织学习并对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省地方DB33/707—20*),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继续以危化、医化、电镀、印染、食品、造纸、环保和建筑、市政施工等行业为重点,督促登记在案或检查发现的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场所和作业人员,严格按照《*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法规、标准要求,在进行有限空间危险作业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相应安全防范措施,设置作业现场的安全区域,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专业人员施工,确定专人进行现场统一指挥和监护;对有限空间作业违法行为,将联合有关部门严肃查处,消除事故隐患,杜绝有限空间作业事故。

(三)消防安全及“三合一”场所专项整治。

以排查治理重大火灾隐患为主线,明确第二批重点整治地区,按照“技术改造与人员搬离并重”的整治思路,全面推广“网格化”整治和管理模式,不断加大对“三合一”和“多合一”建筑、出租房屋、中小旅馆等消防安全重点场所的综合整治力度,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火灾事故;以重大火灾隐患挂牌整治为手段,加大公众聚集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开展“六个必查”、落实“六个一律”,严厉查处消防安全违法违章行为。以高层建筑、易燃易爆单位和地下建筑为重点,对辖区内建筑消防设施配置、运行、使用情况进行现场抽查,及时督促整改发现的建筑消防设施火灾隐患。加强技术防范,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电气设计、施工安装和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加强综合整治,全力消除建筑电气重大火灾隐患;探索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普及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全社会用电安全意识,坚决遏制电气火灾事故高发态势。

(四)建设施工专项整治。

进一步加强源头控制和过程监督,依法规范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和建设市场秩序,严把施工单位安全资质关;积极配合建设主管部门继续严厉打击和取缔无资质施工、非法转(分)包违法行为,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制度,完善设施,引导施工企业对高危作业实施定额、限员生产。镇属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严禁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单位参加工程招投标和取得施工许可证;交通、水务、供电等部门要切实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监管,杜绝无资质(或资质达不到规定要求)施工单位承建相关工程。按照谁颁发施工许可证、谁履行安全监管职责的原则,严格工程项目开工管理,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做好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的动态监管。各建设单位必须依法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保证建设工程安全条件、作业环境及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落实。

在认真抓好上述方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同时,结合本镇实际,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组织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重点治理,突出防范较大以上事故。继续做好冲压作业、矿山采空区、民爆器材、城市燃气、工业气体、防雷安全、特种设备和游乐设施、校园周边及学生接送车、旅游车辆等安全问题的专项治理,加大对大中型重点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既突出重点,又讲求实效。

三、整治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对专项整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站在建设“平安*”的高度,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按照“什么问题突出,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全面排查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方案,突出专项整治的针对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二)分工负责,切实消除隐患。

1、镇安委会负责全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综合协调、指导和监督。

2、镇工业经济发展办负责组织工业功能区企业、在建工程,矿山及危化企业等行业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镇综治办负责组织烟花爆竹行业以及出租房消防安全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镇城建办负责组织本镇商场及网吧等第三产业、农村、非工业功能区企业在建工程及废弃矿山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镇社会事业发展办负责组织本镇“十小”行业、旅游宾馆、饭店、旅游景点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督促总校搞好学校安全生产工作。

6、各工作片、驻村干部负责组织各行政村内家庭作坊、企业、加工点、农村消防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废弃矿山盗采监控工作。

7、县公安(交警大队)、交通、农业、水利、国土、供电、卫生、质监、文广等部门负责事项由镇各相关职责部门协助负责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8、镇总校负责学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篇(7)

引言

我国人口基数大,而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搬到城市居住,这就使的城市的使用面积变得非常紧张,土地面积是固定的,而人口不断增加,所以我们现在大部分都选择建造高层,这样可以很好的利用土地资源,而深坑支护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的工作人员要给予高度重视,面对各种情况都要给出方案。

一、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

1、施工准备无论做什么工作,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也要做充分,深坑支护工作也不例外,在开工前,准备工作要包括设计方案是否合格,原材料是否达标,还有我们施工的程序,这些准备工作都要做好。深基坑支护方案的正确选择和设计。深基坑支护方案很多,工程造价也千差万别,因此设计方案的对比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有的工程因方案选择不当,使支护工程造价很高,其结果还发生了倒塌事故。目前不少城市,实行了对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专家审查制度,通过专家论证,本着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对多方案进行比较,并限制开挖深度,是值得借鉴的。他作为基础工作,只有它做得好,后面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下来,所以它的位置很重要,也给工程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一项工程在开工之前,要考虑到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所以施工方案要做的非常全面才可以,保证工程可以往下进行下去。2、钢板桩支护施工我们在进行深坑支护的时候大多数会选择钢板桩支护结构,这种结构还是运用的比较广泛的,它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施工也比较简单,所以大多数都会选择这种结构。我们在工程开工的时候,早知道什么是要点,举个例子说,针对钢板施工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打桩,一般都会采用静力压桩,特殊情况也有采用震动沉桩,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对桩孔的处理,怎样更好的进行处理,我们可以用水泥砂浆进行回填,这样更密实。还有就是,土石方开挖也很重要,要非常了解施工工序才可以,做好上面几点,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开展下去。3、锚杆施工这项是技术非常强的工作,要求有非常高的技术性。组成从项目经理到施工班组长的技术交底班子。充分认识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作用,并让每位参与者都熟悉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做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确保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墙壁的一个保护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用仪器进行钻孔,孔的深度要达标,然后往里面灌入砂浆,起到保护作用。但是砂浆可能要反复浇灌才能合格这样一个过程,并且在进行这项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施工工序走,不得私自做主。当我们在进行钻孔的时候,如果遇到阻碍物这种情况,应该要马上停止钻孔,想专业人员进行求助,听从安排,不得自己做主。在钻孔之前,我们要找好位置和角度,这非常重要,可能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下面的工作,所以每个细节都要重视。4、地下连续墙施工还有一项结构也经常被运用在深坑支护工作中,就是地下连墙的工作,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建筑的强度给提高上来,然后也具备很好的防渗性,有很好的性能,一般比较困难的深坑支护工作会选择用它。对于地下的施工本身就比较困难,我们要进行很多的处理,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地下所有的墙体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这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在施工的时候我们也要有很好的管理体制,我们对非施工人员应该是不得入内的,这才是负责,在地下进行施工的时候,要有安全意识,要保护好自己,必须佩戴安全帽,要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地下连续工程有很多的优点,比如说它的成本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就很高,而且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特别小,所以我们在进行工程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它。

二、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

1、深基坑支护设计的管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必须要有安全意识,安全是最重要的。我们在进行深坑支护工作之前我们要做设计工作,每一份设计图纸都应该有着重突出的点,还有安全问题。从事建筑行业,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放在第一位考虑的。我们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建设也越来越完善,对深坑支护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对施工必须有自己的安全管理。这是必须有的,有了安全管理,才能使人们重视这个问题,保证工程顺利完成。我们设计的图纸要多方面考虑,要造价最低,同时也要保证质量,也要符合国家的标准,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建筑业的发展。2、施工组织设计的审定我们在设计出一个方案的时候是不能马上去执行的,要经过一定的审核才可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审核的重点放在安全方面,安全是最重要的。近几年,我们深坑支护发展的越来越好,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安全问题也成了焦点问题。我们在审核的时候,必须按照标准,按照国家法律检查,这不仅仅是对自己工作负责,也是对人身安全负责的体现。发展不符合标准的必须做出惩罚,还有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只要进入施工现场就必须佩戴安全帽,是必须。管理者必须严格把守这一点,对他人安全负责,保证工程可以顺利开展下去。3、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措施的落实据有关资料显示,我们国家在深坑支护工作这方面是比较差的,与其他国家相比是有一定差距的。在工作开展之前,进行实地考察是必要的,因为要有一个符合施工现场的设计。所以我们在给出设计方案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然后还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就可以了。提出的标准必须要落实,安全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放在首位。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少发生安全的概率,也要做好万全的准备,面对任何情况都要有解决措施。因为现在建筑行业是热门行业,人们都关注着,我们必须做好安全问题,以人为本是第一原则。结束语深坑支护工作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建筑行业,必须对安全问题有严格的把控才行,只有安全问题做好了,别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深坑直接影响着整体工作的质量,还有造价问题。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其受多因素影响,所以要通过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从而减少基坑工程中的事故,将会一直是现在及未来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也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从根本上进行管控,确保万无一失,也要准备充足的方案,面对各种情况,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慧.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重点与方法的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

[2]刁桂桓.深基坑支护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方法及配套软件开发[D].南昌大学,2009.

[3]付国军.探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1:72-73.

篇(8)

在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之下,各类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之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深基坑工程也成为建筑施工中难度较高、投资较大、风险偏高的工程。同时,与一般的施工技术相比而言,基坑面积较大,深度较深,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也较为复杂,尤其是城市中的深基坑,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可以说,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下面就针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安全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问题分析

1.基坑土体取样不确定

在进行设计前,需要对土层开展分层取样工作,这样才能够获取到最精确的指标,然而,为了降低工程造价,钻孔数量是有严格限制的,在这种情况下,所取土样就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难以真实的将土层情况反映出来。

2.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变化不确定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土压力大小对于其安全度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地质情况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因此,想要精确计算出土体的压力基本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深基坑开挖完成之后,其黏聚力、内摩擦角与含水率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在设计过程中未确定好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就会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产生一些不利影响,目前,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一直都是设计人员头疼的问题。

3.支护结构计算结果与受力情况不符

就现阶段来看,在进行深基坑支护结构计算时,主要的依据就是极限平衡理论,但是在实际上,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是十分复杂的,这也给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4.基坑开挖过程的空间效应问题

有关研究显示,深基坑周边向基坑中的水平位移是一种中间大、两边小的趋势,因此,深基坑边坡失稳多发生于长边中间位置,因此,深基坑的开挖属于典型的空间问题,对于细长条基坑而言,可以应用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处理,然而,长方形与方形的深基坑却需要进行调整才能够满足施工需求,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部分设计人员未注意到这一问题,就给后续的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分析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开挖坑槽时,需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生活废水、施工用水以及地表水进入到施工现场对边坡产生影响;如果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较高,就需要先降低地下水位再进行施工。

第二,在连续开挖时,应该减少无支护暴露时间,采取多台机械开挖的形式,控制好挖土机之间的间距,从上到下的进行开挖,对于相邻基坑的开挖,应该遵循同时开挖或者先深后浅的原则。

第三,为了减少静载压力,应该将材料与开挖泥土远离坑边,将高度控制在1.5m,如果土质较差,则禁止在坑边堆土。如果有重型机械在旁边施工,应该设置好专用的平台。在吊运土方之前,应该检查绳索与起吊工具是否牢固,待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四,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边坡的稳定性,在上下基坑时应该使用斜道或者体系,在进行机械开挖时,应该预留好一定厚度的原土层,如果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修正,应该控制好操作的间距。

第五,对于地下的沟道、电缆、管道需要事前调查清楚,并将其清晰的标准与平面图之中,在施工时要严格注意以上的问题,如果在开挖过程中遇到不明异物需要及时的采取安全措施。

三、提升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的对策

1.改革传统设计观念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也收集了大量的施工数据,这就为发展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奠定了坚持的基础,但是,就现阶段来看,国内外还未出现精确的计算方式,我国也未出现统一的设计规范,支护桩以及土体压力的计算还依照“等值梁法”与“库伦理论”进行,计算结果与实际受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经济性与安全性都不理想。考虑到这一因素,设计人员应该转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起以施工监测为基础的信息反馈体系。

2.开展支护结构试验

科学合理的理论需要建立在试验研究基础之上,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建筑学界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试验还很少,一些支护结构成功了也没有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一些支护结构失败了也不知道失败原因是什么。虽然支护施工工作中累积了大量的技术资料,但是试验数据很少,难以进行科学的分析,不能将这些技术资料上升到理论高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下一阶段下,就需要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

试验内容应该包括工程现场试验与实验室模拟试验两个方面,虽然这些试验会花费大量的资金,但是能够取得可靠的资料,经过试验再开展设计就可以节约大量的费用,从这一层面而言,开展工程现场试验是十分必要的。

3.建立好变形控制的工程设计方法

在现阶段下,设计人员主要使用极限平衡原理开展设计工作,这种计算结果有着一定的参考性,但是将其应用在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工作中只能够满足强度需求,难以保障结构刚度,很多工程事故就是由于支护结构变形问题造成的,因此,评价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时,不仅要考虑到施工强度,还要分析结构的刚度。考虑到以上的问题,在进行设计时,还要重点研究支护结构的空间效应与平面效应之间的转化、变形控制标准、地面超载因素对于支护结构的影响。

4.研究新型支护结构设计方式

高层建筑的发展导致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在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板桩、钢板桩以及钻孔灌注桩挡墙等结构的广泛应用之后,组合拱帷幕、双排桩、旋喷土锚、土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多孔板也相继问世,但是,这些支护结构简图、设计方法、计算模型依然是现阶段下设计工作中应该重点分析的问题。在未来阶段下,深基坑支护结构也开始朝着综合性模式发展,这就导致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越来越复杂,因此,必须要研究出新型的支护结构计算方式。

四、结语

总而言之,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具有风险高、协调量大、责任重大的特征,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对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周边环境对施工的影响、基坑类型、排水条件、降水条件进行综合考虑,不断的改善设计方式,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柳孝荣,徐瑞坤.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危险 危害因素辨识与安全对策[J]. 建筑安全,2006(10)

[2]陈晓凯,徐情根,徐醒华,萧宝成,林尤奖.深层组合搅拌桩在东莞常平明珠广场深基坑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 2008(02)

篇(9)

地质情况的复杂多变,致使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难度和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前应认真做好场地勘探工作,试验确定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强度、弹性模量、压缩模量、变形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等,充分调查了解基坑周边的地表水、场地的地下水等周边环境情况,充分调查了解周围地下管线的位置与走向,充分调查了解临近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及上部结构情况。掌握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具体特点,以及计划采用深基坑支护的具体形式,编制切实可行的深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并在确保安全措施到位的基础上组织实施。

1.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特点

设有支护结构的深基坑工程包括支护体系设计施工和土方开挖两部分,深基坑土方开挖必须在支护结构和隔渗结构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降水系统运行正常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随着城市建设中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和城市的有限空间的充分利用,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同时又由于周围密集的建筑物、复杂的地下设施,使得深基坑放坡开挖不再具备相应条件,放坡无法保证施工安全,因此,深基坑支护开挖成了主要和首选的施工方式。深基坑支护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1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较复杂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地点通常都位于大城市中,施工场地较为狭窄,而且周边建筑物众多,地下给水排水管道和通信、供电线缆等错综复杂。因此,深基坑工程应侧重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基坑保护措施。

1.2施工的危险性较大

在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中,基坑支护结构多数都是非永久性设施,往往都要在基坑施工完成后进行拆除,致使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容易被忽视。同时,基坑及基坑周围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又大大增加了突发事故的发生频率,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风险性。

1.3施工受环境的影响较大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由于是地下施工,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基坑支护施工的影响较大,往往需要采用设置止水帷幕或回灌的方法,来缓解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保证基坑支护结构安全。

1.4施工的区域性、个性化较强

高层建筑深基坑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干变万化,周边环境各有不同,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因此,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时,必须根据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因地制宜,选择最合适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2、深基坑支护的目的及常见支护结构类型

2.1 深基坑支护目的

为确保基坑周边既有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性,严格控制支护边坡土体变形,要求对深基坑采取支护措施。

2.2深基坑支护的常见类型

排桩支护:通常由支护桩、支撑(或土层锚杆)及防渗帷幕等组成。排桩可根据工程情况为悬臂式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和锚杆式支护结构。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适用于可采用降水或止水帷幕的基坑。

地下连续墙:可与内支撑、逆作法、半逆作法结合使用。施工振动小,噪音低,墙体刚度大,防渗性能好,对周围地基扰动小,可以组成很大承载力的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宜同时作为主体地下结构外墙。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适用于周边环境条件复杂的基坑。

水泥土桩墙:依靠其本身自重和刚度保护坑壁,一般不设支撑,特殊情况下经采取措施后亦可局部加设支撑。水泥土桩墙有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墙、高压旋喷桩墙等类型,通常呈格构式布置。适用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三级;水泥土桩施工范围内地基土承载力不宜大于150KPa;基坑深度不宜大于6米。

逆作拱墙:当基坑平面形状适合时,可采用拱墙作为围护墙,拱墙有圆形闭合拱墙、椭圆形闭合拱墙和组合拱墙。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不宜采用;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不宜小于1/8;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米;地下水位高于坑底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3、深基坑支护的技术要点及安全管理

3.1深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的审定

根据土质情况、基坑深度以及周围环境确定开挖方案和支护方案,应委托岩土工程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边坡支护的专项设计。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放坡要求、支护结构设计、机械选择、开挖时间、开挖顺序、分层开挖的深度、坡道位置、机械进出口道路、降水措施及监测要求等。并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相关规定进行审定和专家认证,最终方案报总监批准后方可实施。

3.2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

深基坑支护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其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是独立的,需要相互配合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开展,所以基坑支护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加强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确保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达标。

3.3深基坑支护地下水控制技术

对于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来说控制地下水很重要,特别是在一些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因为很多工程建设的道路下沉或管线变形都是由地下水位的下降引起的。当因井点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帷幕或井点回灌方法。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

3.4基坑支护监测

基坑支护监测的对象是围护结构自身、地下管线、周边建筑物和构筑物。针对监测对象的特定情况。可以在基坑的边坡附近设置监测点,进行定时观测。重点监测:道路裂缝、地表沉陷、管线破裂、建筑物变形受损、基坑结构自身变形等。

3.5基坑支护施工安全管理

篇(10)

一、前言

深基坑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给城市建筑提供宝贵空间的同时,基坑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需要加强深基坑的安全控制。

二、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

深基坑支护工程传统特点表现为:深基坑支护工程一般属临时性建筑,相对永久性建筑而言,其安全储备较小,而且影响其安全性的因素众多,事故相对容易出现,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较大,社会影响也比较恶劣;岩土性质差异性大,基坑工程与自然地质及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在软土地区时空效应尤为突出;基坑工程与主体结构的地下室施工密切相关;基坑工程实践性很强,常常表现为实践先于理论,往往由于新材料、新的支护形式和新的施工工艺带动理论分析的向前发展。近年来,深基坑工程的开挖与支护又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1、开挖的平面尺寸越来越大、深度越来越深。过去即使在大城市也很少有2层的地下室,但现在的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常设3层~4层地下室,5层~6层的也有,各种地下空间的开发也导致了开挖的深度与平面规模越来越大。这在一些地质状况较差的软土地区的城市建设中表现尤为突出,目前上海高层建筑深基坑的最大平面尺寸达274m×187m,最大开挖深度达32m。

2、周边环境越来越恶劣,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在旧城区的改建或新建工程中,深基坑工程周围的建筑物密集,城市公共设施和管线拥挤不堪,场地内施工作业空间狭窄、地面超载严重,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难度增大。即使在新城建设区,寸土寸金,建设用地也越来越紧张,相邻建筑修建的相互影响较大,给深基坑支护方案与施工工艺流程的进步与完善提出了新的挑战。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越来越差。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和建筑物数量的飚升,在较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城市土地得到开发利用后,为增加建设用地,新开辟出来的建设用地及已有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差的土地也逐渐得到开发利用,这无疑使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实施状况更为复杂,从而对深基坑的支护方案与施工工艺流程都提出了更高、更为严峻的要求。

4、工程事故越来越多。深基坑工程大多集中在建筑密度大、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的狭小场地,周围的道路、永久性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等常对深基坑的稳定性和位移控制有严格的要求。但由于影响深基坑工程安全性的因素众多,且这些因素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甚至突发性,加上施工过程中降雨、深基坑周边堆载的不良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的事故逐年增多。

三、深基坑工程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原因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主要表现在:一是围护结构整体失稳坍塌;二是围护结构局部或部分破坏;三是围护结构体系滞水功能失效,基坑大量进水或涌砂(泥);四是基坑底土严重隆起;五是由于基坑支护结构严重位移或破坏引起基坑周边道路、地下管线、建筑物破坏等。引起基坑上述事故的主要原团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坑施工单位对基坑工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施工前没有按相关规定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而随意施工;二是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按此方案施工,事故不可避免;三是施工前提供的有关基坑地质勘察资不准确,据此编制的方案不可能完善;四是施工单位虽编制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但在施工中为了压造价赶工期而不按方案实施;五是在基坑工程施工中遇到突发事故没有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理方案,或应急处理不当;六是其他不可预知的因素或不可抗力引起的基坑事故。

四、深基坑安全管理对策

1、组织管理

深基坑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主体较多,施工工序繁杂,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责任的界定相当模糊,因此,需要建立系统化的责任管理模式。这需要政府牵头,建设开发单位组织并为总管理责任主体,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为管理责任主体,且互相牵制。

(1)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深基坑周边复杂的建筑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基坑安全问题已不仅仅是基坑本身的事,而是一个社会稳定问题,因此,加大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是对本地区、全社会安全稳定、和谐发展的响应,使管理有创新、有突破。政府监管不仅要实物监管,还要进行合同监管,招投标监管等。从目前深基坑存在的问题分析,监管部门要有效执法,必须从根源上解决安全问题,即加大对建设开发单位的监管力度:监督工程造价的合理性,监督合同履行程度,监督责任主体的工作落实情况。否则,安全管理仅停留在表面管理,造成责任推诿,不解决实际问题。

(2)建立系统化的责任管理模式

深基坑的安全管理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责任单位的管理工作,而是在政府指导下的所有参建单位的协作。加强管理创新,推进基坑科学管理,建设系统化的责任管理模式,要与权、利挂钩,只有责权利的有效统一,才有深基坑工程的有效管理。建设开发单位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监测单位互相为平行的责任管理主体,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或游离于法律法规之外的强制性命令要求,仅存在平等的合同约束关系或管理程序上的协作关系,基坑工程活动结果的优劣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社会团体或民间组织来评价。各管理主体应如何协作,出现问题,谁来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并承担责任,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双方合同或多方合同的形式进行明确分工,由建设开发单位综合调度来实现。

2、技术管理

目前基坑工程本身的技术深度还有待加强,涉及知识面广度还需要拓宽;基坑工程管理技术还不成熟,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管理型人才,这就需要制定岩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用系统的、战略的眼光看待深基坑工程的安全管理。

(1)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基坑工程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要求技术人员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知识面,才能有效地把握基坑关键技术,及时解决基坑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应急问题。首先,各责任管理主体应配备岩土工程专业管理人员,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比较畅通,能够从问题的实质出发,按照责任分工切实解决问题;其次,加强设计单位和监测单位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他们不单纯是一个设计师和测量员,应该是一个集专业性和邻近专业知识较强,施工经验丰富的杂家;第三,培养专业性的施工队伍,掌握工艺流程,在关键技术上变被动管理为自觉行为。

(2)施工过程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施工已成为未来施工的显著特征,科技化、智能化是基坑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基坑工程作为一个与复杂地质环境紧密相关的系统工程,及时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既可以真实地反映基坑实际的运作状态,指导下一步施工工作,又为科研设计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现有的技术设备条件下,很多基坑工程安全问题还不能通过单纯的理论分析计算来解释确定,信息采集积累的工作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结束语

深基坑是建筑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更是一项风险性很大的工程,因此,要加强基坑安全管理,保证施工安全。

上一篇: 社会工作与管理 下一篇: 失业保险服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