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教育方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4 17:15:45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1)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工作要求,为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六大报告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论述,对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工作具有长期而深远的重要指导意义。  教育方针反映着党领导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关系教育工作全局的总方向。教育方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教育方针相应要作更新。这是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回顾历史,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核心是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正反映了教育方针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时代性的统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被确立,教育方针在改革实践中得到发展并逐步完善。为适应新形势需要,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教育方针的新表述,后被写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经一定的立法程序在《教育法》中加以规定,大大强化了教育方针的导向性。《教育法》第五条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新的发展:一是提出了新观点,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纳入教育方针,写到教育的旗帜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文关怀精神;二是明确了新要求,突出强调教育要努力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走与经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十六大对党的教育方针的新表述,既和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一脉相承,保持了连续性,同时又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因此,这一表述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是以现实国情和国际环境为背景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中,我国已进入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阶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而教育与人才培养是通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文化与经济的日益融合,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象牙塔”式的教育,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了解教育方针制定的背景和依据,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方针的内涵,提高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也是理论创新的成果。新的教育方针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科学性。表述涵盖了教育的方向、培养目标和实施途径,明确回答了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问题,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方针内涵。这一表述集中反映了教育的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规律,因而是科学的、严谨的、全面的;二是时代性。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相对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言,更明确、更直接地突出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宪法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首次完整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使美育在教育方针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也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对象的基本素质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表述立足国情,着眼素质教育,放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洋溢着时代精神;三是实践性(或称可行性)。教育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较之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方面拓宽了对培养人才途径的认识。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但不是惟一的实践活动,我们培养人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更要坚持教育同整个社会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拓宽了对教育功能的认识。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党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必将指引我国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将有力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革故鼎新。  全面理解和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是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育方针的丰富内涵,自觉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做出应有贡献。当前,我们重点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扩大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关心教育对象中的弱势群体,保证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二是以人为本,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积极倡导个性化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改革创新,增强教育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全面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改革创新,永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2)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241-02

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和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发挥着战略作用。教育方针是一个政党或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该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对教育工作制定的总的指导方针,体现国家教育目标、政策、方向,直接决定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建国六十多年来,中国教育方针的演变从一个特定角度折射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程,存在着某种具有规律性的特点,为我们贯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方针提供一些启示。

一、教育方针演变与党的四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

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对教育的发展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党的四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是教育方针演变的理论依据,他们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传承中又有创新和发展,为中国教育方针的制定实施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在教育方向上,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了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思想,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学校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同样注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确立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赋予了新时期教育以新的使命,拓展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教育目的上,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1957年,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他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涵盖了社会主义新人素质的主要要求,是现代化对人才标准的客观要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关于造就全面发展新人思想的发展。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转型期国情,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素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素质教育”是对、邓小平和关于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的深化,是新时期落实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可以说,教育思想是新中国前期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邓小平教育思想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指南,而和的教育思想是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和升华。这些一脉相承的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根本保证[1]。

二、教育方针演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同步

建国六十多年来,教育方针的演变是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变化。新中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教育亦是如此。当时的教育改革与建设方针继承和发展了老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教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历史性的深刻变化,要求党的教育方针也必然要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作出调整,教育方针就由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期间,由于受左倾思潮的严重干扰和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受到严重挫折,当时教育为政治服务的色彩十分浓厚,它使人们差不多忘记了教育在其他方面的社会职能,加之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又推行了一套“左”的政治思想工作,使得教育方针完全被扭曲。经过十年浩劫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历程,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春天。20世纪9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的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这时,在教育方面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更新要求,教育方针也演进到了新的高峰,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又上一个新的台阶,教育事业也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达到8.5年以上和10.5年左右,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专门人才。这些都表明,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同时,教育方针也进一步的完善,提出了“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针。

三、教育方针演变的内在动力与根本目的

(一)创造优越于资本主义教育模式是教育方针演变的内在动力

资本主义社会虽是对落后、愚昧的封建社会的否定,但并未改变其社会制度的剥削性质。资产阶级在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旗帜下实行的是双轨学制。每一个社会成员由于其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实际决定了他们所受教育和教育机会、程度的不同。因此,资产阶级自我标榜的教育民主则是受教育权形式上的平等而实际上的不平等。1975年第三十五届国际教育会议上阿尔及利亚学者提交的一份报告中就提出:“每个儿童的社会出身,强烈地影响学校教育的条件。事实上,很明显一个吃得很差或者营养不良的孩子不可能像富家子弟那样有许多学习机会。”[2] 在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对立、阶级斗争时,教育平等问题是很难实现的。

中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建国到现在六十多年间,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全国教育战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第一,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6年,全国2.6亿学生,1 400多万名教职员工,60多万所学校,遍布全国的城市和农村。第二,各级各类教育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2006年,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毛入园率达到42.5%;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3%,比2002 年提高0.7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7%,比2002 年提高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2%,比2002 年提高16.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2%,比2002年提高7个百分点。”[3]这些都表明了中国基本上确立教育权利平等,但是尚未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虽然中国尚未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但由于中国在基本上废除剥削制度以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发生在劳动者的内部,属于社会主义教育民主化不发达的状态,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基于阶级对立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在性质上有根本区别。中国的教育是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科学文化成果的权利,使人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实现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优越于资本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方针的根本目标

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培养人才及其怎样培养人才的科学,教育方针也必然要体现出这个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将其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群体个体,甚至在同一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对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无论是“两育”(智体)、“三育”(德智体),还是“四育”(德智体美),思想上左右摇摆,诸育之中是“有主有次”还是“诸育并重”,也各自引经据典,莫衷一是[4]。而现阶段所强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越完善,经济社会越发展,越是要求劳动者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海南.论新中国教育方针的演进与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3)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36-02

教育方针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教育方针通常被写入国家宪法、教育法规等文件当中。可以说,教育方针就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国家人才培养规格预期的具体要求与实施方案。它的提出既要汲取历史成功经验,又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创新,根据时代要求完善与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中经历了不平常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时期,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总任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及培养人才的路径总要求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按照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发展的进程,我国的教育方针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至1956年,我国教育方针初步形成。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第二阶段大体是1957年至1966年,我国教育方针在曲折中日益完善。1957年,结合当时我国教育实践中过分重视书本学习而忽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中更进一步肯定了这一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三阶段是“”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经历了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阶段。尽管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仍然沿袭在1957年的提法,但在实践中却背离这一要求,导致我国的教育事业蒙受了很多损失。第四阶段是从1978年12月至今,我国教育方针日渐走向成熟。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方针基本承袭了1957年的提法。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补充:“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1983年9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在以后制定的教育方针中得到明确体现。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还直接写入了“三个面向”。这些重要思想的提出,充分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在教育方针认识上实现了由“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升华和历史飞跃,在教育方针实践中加强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使教育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按照现代化建设要求进行全方位改革。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则总结了之前我国教育方针方面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摒弃了不足之处,提出了较全面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上升为法律文本并至今沿用。之后,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我国教育方针不断完善,但其精神实质并没有变化。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为人民服务”再次被提出,彰显了国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与“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被首次提出,凸现了国家对人才能力素养的关注与教育改革推进的迫切。2002年11月,将该思想呈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必要的丰富和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说法首次被提出来,强调了我国教育的努力方向与目标,突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人的品性教育的重要性。2012年11月,在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更为严整、科学的阐述,指明了近一段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奋斗路向,具有新的时代意蕴。

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启示

1.教育方针要坚持方向性

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实践活动,既源于社会需要又要受社会制约,体现一定的社会性质。教育方针具有动态性,会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日益充实,但无论怎样完善,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换言之,我国教育方针的政治性是唯一的。教育方针蕴含的服务社会质的规定性,保证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教育方针是将一定阶级或阶层在教育方面的思想观点,通过某种组织程序或立法程序,以大政方针的式样形成的规章制度,其内容与表述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有差异,但是其方向性却不会变。建国以来历史上我们的教育方针经历了从“为人民服务”、“为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历程,甚至在某一时期还出现过偏差,但总体上社会主义的方向却一以贯之。

2.教育方针要体现历史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发展中日益成熟、完善,党和国家历来强调教育方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真谛。基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个时期的教育方针尽管是该时期教育发展的总指引,但也往往存在瑕疵与不足,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我们不能因为历史上某个时期教育方针的制定或实施不到位而否认其生命力,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时期我国教育方针落实出现偏差而去否认现实的教育方针一样。我国教育方针的任何一个文本的表述,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条件下作出的主观抉择。譬如我们的教育目标经历了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过程,凸显了我国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在当下中国,我们的教育方针既要反映社会经济政治等性质,又要折射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阶段性目标。教育方针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应该契合时展需要不断丰富其内涵,以适应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3.教育方针要把握规律性

人的心智发展具有规律性,教育发展也有章可循。因此,教育方针的形成与制定必须契合人的心智特质与教育规律,呼应个体心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严格规定教育的性质、职能、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途径等。既然教育方针是关于一定时期教育工作的构想与展望,那么要把这种构想与展望变成现实,在实践中就必须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育方针的制定应该符合教育本身发展特点,既不能裹足不前,又不能好高骛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教育方针尽管出现过偏差,但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总体上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体现了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具体表现在:首先在服务的方向上实现了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其次是培养目标上凸显了人本性;最后在人才培养路径上,强调教育与劳动和实践的结合。遵守教育发展规律,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则办事,教育方针就会很好地指引教育实践,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

4.教育方针要凸显前瞻性

教育方针具有前瞻性与理想性,它是指向未来的教育蓝图与设计,但又必须以现实教育状况为依据,立足现实。教育方针要把脉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往往是高标准的,反映了国家对于未来人才的完美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现实的,具有理性化的色彩,从而激励人们持之以恒努力实现。基于此,教育方针的制定者们就必须有超前的意识,敢于创新,理性分析当下教育现实,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针来。既不能太浅薄,缺乏深度,又不能过于前卫,成为“乌托邦”,不具有可行性。我国教育方针演进的实践证明,教育方针的制定高于现实又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是多么重要。

5.教育方针要指向全面性

教育方针的最终指向是引领教育沿着健康轨迹发展,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从“德智体几方面发展”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再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均体现出我国教育方针历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国家始终提倡全面发展教育。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教育方针强调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作了理论上的必要准备,体现了教育方针以人文本的特质。基于种种原因,我国在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片面强调“抓教育看升学率”的做法还很明显,人才培养及评价瓶范式还亟须完善,疏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昭示了我们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关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4)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其外延也在不断扩展。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历史经验开始为学界所关注,并逐步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研究成果颇丰。已有成果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党的领导人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等方面。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的研究

对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的研究,学界有大致的梳理,并根据党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将历程粗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党初期到新中国成立之际,即1921年-1949年;第二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至今。现有的文献资料大多侧重研究建国后党的教育方针,对于建国前党的教育方针的研究文献则相对较少。王铁的《中国教育方针研究―新民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是目前所能查阅到的第一本系统论述建国前党的教育方针的专著。该书论述了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容、发展历程及其理论基础,对于党在不同革命阶段教育方针的具体实践也做了详细的叙述。[1]

关于建国后党的教育方针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的研究相对较多,有学者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教育方针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郑刚按时间顺序将建国后党的教育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共和国前期的教育方针;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教育方针;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教育方针。[2]李则根据不同时期教育培养目标和服务侧重点的不同,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新民主主义服务的教育方针;第二阶段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教育方针;第三阶段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3]

梁伟在研究中指出,从建国之初至1978年,党的教育方针和实践从性质上完成了两个转变,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教育总方针到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方针。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走过了一条从不明确到逐步形成及至最终在宪法中得以确定的之字路程。[4]刘丽丽通过研究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得修改旧的教育方针成为了一个急迫的任务,这一时期工作任务的重点是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为适应新形势需要,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了教育方针的新表述,后被写入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经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的修改,最后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5]蔡中宏认为,我国建国以来提出的各种教育方针,都是围绕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来展开的。尤其是十六大确定的教育方针,是我们党对新世纪我国教育目的、教育性质、教育目标、教育任务、教育功能以及实现途径和要求的新概括。[6]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体制改革的研究

教育改革是国家、社会需求变化与教育思想变化的结果和外在体现。教育体制是教育思想得以实施的重要载体和机制保障,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教育改革的研究较多的集中于改革开放以后,而且对教育体制的研究尚未达到系统的水平,但也有不少文章涉及到这一课题。

尤国珍、漆明春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建国初至1957年,确立了高度集中与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以便于集中有限资源培养国家急需人才;1958年至“"结束,教育行政管理权限的下放与失控;改革开放后,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的领导体制。[7]李伟涛将改革开放后的教育体制改革分作三段,即“”结束-1984 年(恢复稳定)、1985年­―2000年的重点突破(确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校长负责制)和2001年至今的全面深化(继续深化、完善既有体制)三个阶段。改革变化体现在从提高管理效率逐步转向教育公平,学校主体性得到不断提升,体制改革自身也从单纯依靠政策推进过渡到政策和法规共同规范和推进。[8]

石中英、张夏青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考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将中国教育改革划分为四个时间段:教育改革酝酿与教育事业恢复发展时期(1978­―1984)、教育改革起步与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时期(1985―1992)、教育改革全面展开与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时期(1993―1998)、教育改革持续深入与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时期(1999―2008)。同时又指出,中国教育改革的动力在于国家、社会的需要,这决定了中国教育改革的路径更加多样,价值诉求更加贴近人本思想。[9]梁润冰对中国当前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进行了分析,认为市场和政府的内在缺陷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也认同建立多中心的教育体制。[10]王慧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角度,解释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力就在于经济体制的变革,并按照这一解释,教育体制改革划分为两段: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与探索阶段(1978―199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确立阶段(1992至今)。继而阐述了两类教育体制的利弊,以及经济体制与教育体制的辩证关系。[11]

三、党的领导人教育思想的研究

关于党的领导人的教育思想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成果颇丰,近年来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著作,主要研究党的领导人的教育理论、教育原则和教育实践等几个方面。

在教育思想的研究方面,刘海南指出,教育思想是新中国前期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12]。曾敏将的教育思想概括为四个特点,即浓厚的教育哲学特质;独特的人民教育观;强调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三育并重”德育为首的全面发展论。[13]严文清将教育思想分为四部分内容,即教育功能的政治化;党对教育的绝对领导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14]

王献志将邓小平的教育思想的基本构架分为四部分,即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根本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主体支柱;培养“四有”新人和“三个面向”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所规定的战略目标;按教育规律办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教育改革。[15]

王丽英认为,对教育工作的突出贡献, 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教育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了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时代性、富于科学性, 突出前瞻性, 注重现实性, 具有开创性。[16]

杨帆认为,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即:前提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战略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基本方针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关键是尊师重教;根本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17]顾成敏总结了教育思想中的五个坚持,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根本指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长期战略;坚持促进教育公平是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价值中枢;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永恒主题。[18]

四、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一,现有研究普遍倾向于将中共党史与教育史简单叠加在一起,无法突出党史研究的政治特性,甚至会出现跑题的现象,使原本的政治学研究带有教育学研究色彩。随着对中共党史研究的外延不断扩大,这一问题值得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

第二,现有研究成果对建国前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关注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零碎散乱,缺乏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因而难以形成时间上的横向比较,也就难以总结出阶段性的特征。

第三,现有研究在方法上倾向使用归纳、总结这类初等的逻辑方法,对政治理论的借鉴不够,既无法形成清晰、条理的分析框架,也无法凸显党史研究的政治特性。

第四,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总结、归纳中共公开的教育政策和理论,缺少坚实的一手档案研究,使得研究成果带有时评的色彩,无法形成历史沉淀和知识的积累。

参考文献

[1]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研究―新民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2]郑刚.中国教育方针的百年变迁历程[J].教育探索,2005(9).

[3]李.论我国教育方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9).

[4]梁伟.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总方针到社会主义教育方针[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5]刘丽丽.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

[6]蔡中宏.新中国教育方针擅变的考察与反思[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7]尤国珍、漆明春.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述评[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4).

[8]李伟涛.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三十年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8(10).

[9]石中英、张夏青.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0]梁润冰.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4(2).

[11]王慧.经济体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及其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2002(12).

[12]刘海南.论新中国教育方针的演进与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5).

[13]曾敏.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2).

[14]严文清.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15]王献志.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构架[J].江西社会科学,2001(3).

[16]王丽英.论教育思想的特点[J].教育探索,2005年(1).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5)

    1.2以人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针对现代专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求,在专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针对现代学校与学生间服务关系,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变以往强制性规范学生行为的管理方式,以思想引导、辅助教育等方法强化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及个性培养,通过内因建立、外因辅助的方法实现现代专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修养,实现现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3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基础理论的实例多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而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缺乏理解。针对这一现象,现代专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中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科学的设计实际案例,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进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同时,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还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理解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结合国际时事、国内新闻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与教育,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1.4结合网络环境及发展现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专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机遇,网络环境下的道德缺失使得学生极易受网络信息影响思想道德意识,但是,网络环境的科学利用能够拓展专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渠道,针对现代校园网络发展现状,专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中应加快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创新。针对网络信息内容现状加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以网络课件、网络沟通、网络教材的应用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针对网络环境的两面性,以全新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及交流空间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避免网络环境中的消极颓废思想、黄色及反动信息对当代专业技术人才的影响,培养符合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需的高品质人才。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核心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6)

江苏是我国中医药大省,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江苏历代名医辈出,流派纷呈,在中医药界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代以来,江苏一大批中医教育家面对中医事业内外交困的局面,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发愤图强,融会新知,为中医的生存与发展积极抗争、锐意改革,创办中医学校教育模式,探索中医学术传播的新途径,开中国近代中医教育之先河,为近代中医学校教育模式的确立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1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形成的历史背景

由于西方文化的极速涌进,传统的中国社会形态的发生了急剧变化,猛烈地冲击着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这种急剧的变化不限于社会形态的转变,也给中医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医教育被排除在国家教育体系之外,中医界内部的分化,由此可以看出,中医生存与发展在近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是中国医学史上特殊的困难时期。近代以前,中医学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医学,中医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师承教育,近代中医学校教育模式的形成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第一,近代中医学校教育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密不可分。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主要标志有二:一是产生了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教育思想。近代思想家冯桂芬1861年在其政论集《校邠庐抗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哉者”,后被概括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变法图强的依据。这也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的思想家面对西方文明的涌入,深刻的观察、分析、判断而得出的思考,这一思想后来被世人普遍接受,成为此后半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对待中西文化教育冲突、交汇的指导方针[1]。二是产生了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教育机构。1862年8月24日,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通过同文馆的翻译、印刷出版活动了解西方世界。京师同文馆“打破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教育模式,是中国近代最早按照资本主义教育建立起来的新式学校”[2],“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3],此后各种新式的学校、教学机构开始不断涌现,它们与传统教育性质完全不同,开启了中国教育的全面近代化的全新局面。第二,近代中医学校教育的形成与西方医学的传入给中医学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密不可分。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打开,由于通商口岸的增加和西方医学的涌入,在一些重要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一大批传教士和医生在开始建教堂、开办医院、创立西医学校,西医发展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近代中国出现了中西医并存和碰撞的局面,“中医该何去何从”开始在中医学界的有识之士心中油然而生。中医要发展并且后继有人,而且必须举办适应时展的中医教育,通过自身变革,才能保证中医的薪火不断,中医才能发扬光大。在西方医学传入后,中医教育发生了重要变化,教育模式迅速转变,师徒授受和世袭家传方式逐渐被中医学校教育模式取代,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主流。自清末民初以来,江苏籍的中医教育家们在全国率先创办了第一批中医学校,翻开了在实践中尝试与探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的全新一页。

2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的发展

近代江苏中医学校不管是办学数量、办学质量,还是社会知名度都始终处全国前列。1905~1948年,江苏地区创办的中医教育机构多达30多所,其中一些中医学校在中医教育史上具有很大影响。这些中医学校吸取近代教育的办学理念,勇于突破传统的中医教育模式,借鉴西方医学的学科体系、创新课程设置、教材编撰和教学内容与方法,在内外交困的大环境下,开辟出了中医教育的发展道路,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医药人才,为江苏乃至全国中医生存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近代江苏地区创办最早的中医学校是1905年由李平书、张竹君创建的女子中西医学院,这所学校专收女生,学习内容包括中西医妇产科知识,由李平书讲授中医、张竹君讲授西医[4]。1916年夏,丁甘仁携谢利恒、夏应堂等同道,自筹资金创办了“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办学时间最长,名医造就最多,影响最大的中医学校,”——上海中医专门学校[5]。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32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如丁济万、秦伯未、程门雪等皆为近现代中医名耆。1929年,由陆渊雷携章次公、徐衡之,创办了中国国医学院,由恽铁樵担任校长。该校力倡中医科学化,对年青学生颇具吸引力[5]。1925年,由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的学生王一仁、秦伯未、许半龙、章次公等创办了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国医学院办学21年,计毕业23届,共906人[6]。上海中国医学院是一所在全国较有影响的中医学校,该校注重教学内容革新和教材编写,最大的贡献是倡议和组织召集了近代历史上两次全国中医学校教材编辑会议,并统一和规范中医教育教材,使之纳入政府教育体系,使中医教育更加系统化、正规化和现代化,尽管最终未能成功,但是在中医教育发展史上意义重大。1934年,王慎轩在原苏州国医学社基础之上创办苏州国医学校,学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大幅增加,1935年迁至苏州长春巷内,成为当时国内设施和组织较为完善的中医学校。苏州国医学校聘章太炎、谢利恒为名誉校长,社会名流唐慎坊为校长,王慎轩自任副校长兼学校总务主任,主持学校全面工作。苏州国医学校聘苏沪名医陆渊雷、叶橘泉、宋爱人等人负责各科教学,1936年又增设国医研究院。1932年10月,承淡安在无锡创办中医针灸研究社,内附设实习科,5个月一期。由于密切结合临床实践,学员收益颇大,求学者日益增加。1935年,承淡安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针灸学校——中国针灸学讲习所,即后来的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承淡安主张:“用科学方式阐明物理疗法,发展中国固有医学,造成针灸专门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培养的针灸专门人才(包括函授生)10000余人,该校为近代针灸学得以传承与发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7]。由吴鹤龄、李晴生、王继恒等主持的镇江自新医学堂创办于1910年,任课教员则主要由当地名医吴子周、陈泽、杨燧熙等担任。每期招生30名,分预科和正科,学制为四年。镇江自新医学堂于1912年更名为丹徒县自新学校。这所医校被研究者公认为清末标准的中医学校,有明确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方针,有规范严格的学制及合理的课程设置[8]。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以函授模式办学的最早是丁福保于1910年创办的中西医学研究会,并附设该函授讲习所,编辑发行《中西医学报》作为函授教材,主要是向中医介绍西医[9]。恽铁樵在教育史上是中医函授教育的先行者,他两度创办铁樵函授中医学校,自编《铁樵医学函授讲义》共22种。其他影响较大的中医函授教育还有:1925年,由王一仁、秦伯未创办的三益学社函授部,1929年,承淡安创办中医教育史上最早的针灸函授教育机构——中国针灸研究社,1932年,陆渊雷创办的陆渊雷医室遥从部,1933年,张赞臣创办《医界春秋》社函授部,1940年,时逸人创办的时逸人国医研究室等,这些办学机构都是中医学校函授教育的代表,曾经在国内外中医界产生过重要的影响[5]。

3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的特色

3.1办学宗旨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办学宗旨为“昌明医学,保存国粹”[10],以维护中医及其教育的合法地位;中国国医学院办学宗旨为“发皇古义、融汇新知”,以求实践其主张的“中医科学化”[5];上海中国医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商量旧学,采纳新知,不特欲自显中医独立精神,且将别树一中医旗帜,由中国医学而化为世界医学”[6];新中国医学院的办学宗旨是“研究中国历代医学技术,融化新知,养成国医专门人才,增进民族健康”[11];苏州国医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发扬中国医学的真理,吸收世界医学的新知,造就一代适合新时代的新中医”[12]。纵观上述几家中医学校的办学宗旨,无一例外都体现了当时中国中医教育界的主流思想,即中医教育要走以中医为基,中西医汇通发展之路,才能使中医输入新鲜血液,造就新时代的新中医。这种中医教育思想不仅是在当时,即使是在今天对于我们中医学校教育仍然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3.2医德教育

“医乃仁术”,“以济世为良,以愈疾为善,以活人为心”是中医药医德与医术的宗旨。近代江苏中医教育家非常重视学生的医德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在业务上要精益求精,对待患者更要始终怀有仁义博爱之心。上海中医学院新落成的校门的门楣上,丁甘仁之长孙丁济万书写了“痌瘝在抱”四个大字,时刻提醒在校的师生要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里,把患者的病痛当成自己的病痛,爱己及人,舍己为人[10]。苏州国医学校则是以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手书之“诚敬勤朴”为校训,在德育方面就有十项德育标准,要求学生做到“诚以处世”、“敬以事人”、“朴以立己”、“慎以服务”、“陶冶向上之志趣”和“增进博爱的观念”等[12]。强化学生的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反映了近代江苏中医教育者对医德教育的高度重视,这种人才培养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当代中医教育者学习借鉴。

3.3附属医院

近代以来,西医医院相对成熟先进的医疗设备手段和模式对中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江苏中医学家们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积极探索中医医院的发展模式之路。由于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他们自筹办院经费,通过创立中医学校附属医院,使培养的中医人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服务社会。江苏中医学校附属医院中最具代表性的有:1918年,丁甘仁创办的隶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沪北、沪南两所中医医院,1928年,秦伯未、王一仁创办的隶属上海中国医学院的中国医院,1936年,朱南山、朱鹤皋创办的隶属新中国医学院的新中国医院等[13]。这些医院既承担着治病救人的社会职责,还要承担中医教学的任务。江苏中医教育家创办学校附属医院,坚持教学与临床结合培养中医人才,这也是江苏中医学校教育的又一重要特色。

3.4学术研究与交流

近代江苏中医医家在中医学校机构中设立研究社或研究院,用以开展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发行中医期刊杂志,用于开展学术交流。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新中国医学院,该院不仅设立了用于学术交流期刊发表的研究社,还特设新中国研究院。其他中医学校均设有研究社,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创立的上海中医学会,创办了《中医杂志》、《国医杂志》;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设立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创办了《针灸杂志》,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份针灸杂志;上海中国医学院创立《上海中国医学院院刊》,上海中国国医学院创立的《中医新生命》,苏州国医学校还成立编译馆,出版了《苏州国医杂志》;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创立《新中医刊》[14]等等。这些学社和杂志始终贯彻学术研究为教育服务的宗旨,近代江苏中医学校的这一特色对促进中医学术的争鸣、探讨与交流,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4结语

近代先进的江苏中医教育家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创办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中医学校,为中医的生存与发展所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近代江苏中医教育,开始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不断引入学校教育理念、原则和方法,在初步形成中医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在教学上引入了西医知识,制定了较为全面和合理的课程以及教材体系,培养了一批具有扎实的中医学理论与技能的,同时又有现代医学知识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近代中医学的生存危机,为近代中医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培养了一批优秀骨干人才。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在尝试吸取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依然能够遵循中医教育的传统规律,坚持走教学与临床相结合之路,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这是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尽管采取了规模化学校教育模式,但仍然名医辈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建军.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分期与发展新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27(2):51-54.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M].2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7.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5.

[4]吴馨.上海县续志[M].上海:南园志局,1918:9.[5]杨杏林,陆明.上海近代中医教育概述[J].中华医史杂志,1994,24(4):215-219.

[6]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中国医学院院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8,15,115.

[7]徐建云.承淡安先生在针灸教育上的事迹[J].中医文献杂志,2000,18(3):36-37.

[8]车玮.清末江苏中医学校教育概况及其述评[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8(4):211-212.

[9]高毓秋.丁福保年表[J].中华医史杂志,2003,33(3):184-188.

[10]《名医摇篮》编审委员会,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名医摇篮: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校史[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25,58,128.

[11]《杏苑鹤鸣》编审委员会.杏苑鹤鸣: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校史[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19,125.

[12]吴云波.苏州国医学校办学精神和教育方针[J].中医教育,1994,13(5):46-47,49.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7)

受到数字化与信息化带来的影响,新媒体给高校学生带来了多层次的挑战与机遇,这种现状在客观上推进了思政教育的全面展开。针对大学生有必要开展多层次的思政教育,通过开展思政教育的措施来提升同学们的思想素质,进而为新时期高校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思想引导[1]。目前的状态下,新媒体与新时期的思政教育实现了全面融合,可以借助新媒体的方式来指引大学生的思想方向。因此可以得知,新媒体应当服务于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在此基础上确保紧密结合现阶段大学生所处的真实状况来提升思政教育的综合效果。

一.新媒体给思政教育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通常来讲都会涉及到微信、微博及其他新兴的媒体。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城乡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准都获得了全面提升,因此更多人也在逐步接受新媒体给平日生活带来的影响。在这种趋势下,新媒体逐渐融入了各个行业的生产,同时也给高校带来了相对较大的影响[2]。

高校学生在本质上应当属于新生代,多数大学生针对现阶段的新生事物都表F出很浓厚的兴趣。受到好奇感与新鲜感的影响,大学生相比于其他群体往往更易于接受新媒体,对此也表现为相对浓厚的兴趣。因此可以得知,如果能把新媒体与高校现阶段的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那么就可以从根源上消除思政教育的乏味性与单调性,在此前提下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二.推进思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现阶段的大学生很可能受到多样化价值理念的影响。受到文化入侵及其他现象带来的影响,目前已有很多大学生逐渐拥有了多元化的理念与价值。在较长的时间段里,资本主义都企图借助网络化与新媒体来实现校园渗透,某些大学生因此也受到了相对强烈的影响[3]。由此可见,开展思政教育有必要向同学们宣传新时期的主流价值与思维理念,增强同学们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

其次,新媒体本身也影响到了大学生正确理念的树立。目前在网络中,仍存在多样化的不良现象,其中涉及到拜金思想、享乐思维及其他腐朽思想。针对大学生如果欠缺必要的思想指引,那么很可能陷入上述的思想误区,因此受到了来源于新媒体的不良影响。现阶段的很多大学生都已习惯于依赖网络,整体上表现为潜在的信仰危机。对此如果任其发展,那么将会逐渐腐蚀新生代的思想,某些大学生无法摆脱来源于新媒体的诱惑。

第三,开展全方位的思政工作,有助于大学生本身的健康成长与快速成才。针对各个年级的大学生来讲,很多学生仍感觉到十分迷茫,无法认清自身未来的方向[4]。与此同时,师生之间由于欠缺密切的互动,以至于陷入思想困惑中的大学生无法接受来源于师长的及时引导,严重时甚至引发心理疾病或其他危险。为了改进现状,高校有必要借助新媒体来增进师生沟通。作为教师也有必要深入同学们中间,经常倾听同学们内心的困惑,并且耐心为其解答。师生只有增进了沟通,才能让大学生真正感觉到来源于师长的体贴与关爱,重新拥有对于未来的信心。

三.思政教育的全新发展

1.积极引导大学生

面对国际化与市场化的新形势,现阶段的大学生存在较大可能受到多样价值观带来的影响。大学生本身处在特殊成长期,身心并没有真正实现成熟。在这种状态下,多数大学生都渴求来源于师长和同学们的关爱,同时也很易受到多样化价值理念带来的思想困扰。因此可以得知,针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仍然亟待加以全方位的思想指引,确保大学生都能接受主流思想的引导。目前的状态下,思政教育的关键应当落实于核心价值观,针对全体大学生都要给予实效性较强的思政教育引导。核心价值观本身具有高层次的理论性与凝练性特征,同学们如果能运用核心价值观来指引自身的各项日常行为,那么就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确保运用正确手段来塑造自身的优良品性[5]。

从现状来看,多数大学生都已经认同并且接受了新时期的道德准则,同时也能将其运用于自身的平日生活。因此从诚信的角度来讲,高校应当指引大学生将其融入平日的细节生活中,以此来体现道德准则对于自身的导向作用。作为大学生而言,针对各项行为细节都要遵从最基本的诚信准则,诚实对待身边的朋友同学。与此同时,负责思政教育的有关人员还需要在同学们中间营造更加浓厚的友爱氛围,确保从根源上消除校园暴力等潜在的威胁。对于大学生只有加以全面的指引,才能帮助其确认自身应当遵循的基本价值导向,提升自身的品格魅力。

2.提升整体的师资水准

目前多数大学生都能自觉分辨错误与正确的现象,针对正确的理念以及价值观进行遵守。然而不应当忽视,仍有某些同学实质上并不具备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因此存在较大可能受到不良诱惑带来的影响[6]。面对新媒体的新形势,院校中负责开展思政工作的全体教师都应当提升自身的素养,通过健全师资队伍来提供优质的思政教育。具体来讲,教师有必要密切结合同学们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与日常行为状态,在此前提下开展针对性更强的思政指导。在开展前期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思政教育涉及到的各个流程与环节就能全面加以落实。

为了提升高校内部的全体师资素质,院校负责人有必要针对教师开展全方位的专门培训,通过运用培训的措施和手段来提升综合性的师资素质。每隔特定的时间段,针对负责思政工作的全体教师就要给予考核,确保健全与之有关的激励措施和其他机制。因此可以得知,高校教师只有具备了更加健全的人格与优良的品性,才能真正感染同学们。同时,负责思政教育的全体教师还应当接受新媒体的手段与技术,确保自身能够紧跟新技术的进步趋势,从而把思政工作渗透在同学们的平日生活以及学习中[7]。

3.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措施

从本质来讲,新媒体构成了师生借以传播信息的关键途径和手段。面对全新的信息化形势,高校内部开展的思政工作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的措施。与传统模式相比,新媒体本身具有更显著的多样性、互动性与实时性特征,因此迅速赢得了更多大学生的认可与接受。由此可见,如果能把新媒体融入现阶段的思政教育课堂,就能紧密结合同学们的平日生活,确保思政课堂充满趣味性并且摆脱了枯燥的授课氛围。例如:针对特定的思政教育内容而言,教师可以要求同学们运用课余时间段实现上网搜索,然后获得与之有关的视频或者图片等资料,将其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除此以外,针对思政教育课堂也应当运用新媒体来实现全面的改进。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播放与本课节有关的生动视频、短片或者动画等,就能全面吸引同学们对此的注意力,进而迅速掌握该课节的核心与要点。在条件允许时,师生还可以共同构建微信群,借助微信的手段来密切彼此之间的沟通。这是由于,微信与微博运用于师生沟通的方式具备更显著的吸引力,因而有利于激发潜在的正向能量,大学生意识到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相互结合的重要意义。

4.树立典型与榜样

思政教育客观上不能缺少典型与榜样的带动作用。在新时期的大学校园中,师生有必要密切关注身边的好事与好人,针对身边的典型榜样都要进行学习。同时,思政教育也需要榜样的推动力量,如果能在思政工作的全过程中树立更多榜样和典型,就能创建更好的校园整体气氛[8]。例如:校方可以通过评选的方式,在各个学期选出同学们身边的最美大学生,号召其他同学朝着榜样与典型的方向不断努力。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针对同学们身边出现的典型榜样就能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在此前提下不断增强榜样与典型给全校同学带来的影响力。

目前某些院校已开始尝试着构建思政教育相关的官方平台或者校园微博,针对各个时间段涌现出来的典型事迹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与推广。从学生团体的角度来讲,校园内部的很多学生团体也应当发挥全面的推动作用,确保同学们都能认同道德榜样的个人魅力与感染力,从而在整个校园中构建优良的风气。

四.结束语

从现状来看,针对大学生运用的思政教育手段正在获得改进,而新媒体在上述的整个过程中都占据了很关键的位置。在新媒体的辅助下,高校有必要从全面角度入手来塑造同学们的价值理念,运用新媒体的手段来提供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支撑。截至目前,高校有关部门及其人员都已意识到了思政教育受到多媒体的各种影响,进而也开始尝试着运用全新的技术手段来提供保障。未来在实践中,与新媒体密切相关的思政教育还会逐步加以完善,在此基础上服务于大学生整体思想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洪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68-71.

[2]范琪.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8):6+14.

[3]周望高.“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4):102-103.

[4]杨秀龙,石蕊.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6(17):168-169.

[5]张旭.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6(17):72-73.

[6]黄珊.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03):257-258.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C

教育目的是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设想,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质问题。纵观历史,教育目的的演进与时代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走向。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演进

1.1新中国成立到结束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确立教育目的,相继提出方针政策,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各项政策都反应当时的社会需求。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我国教育法方针的前提,同时还要求受教育者日后成为“有社会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对此方针进行明确,同时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结合生产劳动。可见,50-60年代,我国刚迈进社会主义大门,百废待新,生产和劳动是当时主要的任务,我国的教育目的也是在这种环境下提出的,要求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的劳动者,也就是又红又专能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人才。虽然,也有提到“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也是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

到时期,“”把提出的教育目的进行彻底的反对和篡改,提出“宁要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也不要有文化的资产阶级精神贵族”等,同时,当时关于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的论述也使阶级斗争达到了最大化,比如“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等的论述就是这种集中的体现。

1.2改革开放到现在

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规定教育界要正本清源,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三个面向”写入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决定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受教育者将来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都应该集实事求是、自主思考、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于一身的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性和时展性。198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将全民素质提到教育目的的高度,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全面贯彻我国教育方针,为了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必须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实施,《纲要》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的提法,充分体现我国对人才的要求增加了实践这一要素的分量。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用“素质教育”替代以往的应试教育,《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提出,体现了我国的教育目的要求新时期的人才活学活用,将德智体美各方面的作用发挥出来,培养更有时代意义。2002年,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重申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强调继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着重提倡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等观点,进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我们对教育科学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2 从教育的演进过程分析我国的人才培养要求

纵观我国教育目的历史变迁,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2.1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我国教育目的不断发展,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表述一直没有变。这一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背景与未来走向,同时也说明了我国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比较重视学生的社会价值。

2.2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9)

(二)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继续教育不仅能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同时也能提高科学、文化、思想道德、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新生代农民工落后的教育水平和个人素质在一定范围内还与城市先进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发生着冲突,而新生代农民工让自己加速地成为真正的“城市人”的愿望又十分迫切。因此,只有加大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才能综合全面地提升他们的素质。职业技能的不断提升,使他们经济收入的提升成为可能。文化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加速他们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转变,让他们从心理上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三)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新生代农民工属于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忍受着较差的工作环境和居住条件,用较长的工作时间换取较低的收入,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由于他们法律知识薄弱,劳动合同的签约率低,自身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近年来,各类恶意拖欠新生代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层出不穷,而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不知道依靠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以致于很多问题演变成了暴力事件。据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青年农民工队伍中出现了欠薪等不公平的问题时,试图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很少,还不到15%,大多数采取的是忍耐或以近乎违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6]而通过继续教育可以提升他们的法律知识,形成遇到问题诉诸法律,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意识,从而减少暴力和犯罪事件的发生。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一)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现状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认识不足。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意识到了继续教育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一方面由于其收入较低,经济负担较重,难以承担继续教育的额外费用。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繁忙,经常加班,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继续教育的学习中。从主观上讲,远离校园之后,他们的学习习惯已经渐渐改变,对于学习的意识也渐渐淡化,导致其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就整个社会而言,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和重视程度不一样,从而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发展不均衡。

2.供需脱节。新生代农民工较之传统农民工,他们对于职业的选择已经从单纯的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对技术和管理岗位的青睐。然而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并没有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做出调整,大都是延续着笼统死板的课程设计,忽视了对新生代农民工个人职业规划的指导和个人兴趣特长与职业的对接,以致削弱了继续教育为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择业就业的作用。

3.资金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的发展停滞不前最关健问题在于资金的限制。首先,作为弱势群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的个体支付能力较弱,他们本来就较低的工资收入除了满足日常生活之外没有过多的剩余投入到继续教育中,这也大大削弱了他们参加教育的积极性。其次,一些企业不愿意过多地投入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而培训的模式大都流于师父的口头传授形式,内容过于简单,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职业的较高期望。再次,一些民办的培训机构或学校以赢利为目的,让新生代农民工无法承担高额的教育费用。国家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投入相对较少,虽然国家鼓励各级院校、企业及社会机构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工作,但是其中产生的经费如何分摊的机制、培训经费补贴如何落实到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对策

1.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加强引导、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培训资源、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方面”的作用,应该加大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舆论宣传,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更加明确地意识到参加继续教育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为自己争取更好的职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的有效道路,以激发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社会应该给予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弱势的社会群体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包括心理上的鼓励、情感上的包容等,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给予充分的尊重,为他们接受继续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2.继续教育应该多样化、有针对性。继续教育应该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多样化、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应向新生代农民工免费开放公共教育资源,比如图书馆,社区的文化站等。同时,地方高校也应该向新生代农民工免费开放图书馆、教室等学习资源,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多地获取文化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应该采取分层教学、讲座、实际演练等多样化的方法相结合,同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教育方式上,应该注重社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同时,培训机构和职业学校应该加强其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及时地对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做出调整,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同时结合新生代农民工个体的喜好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实现继续教育的效果。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10)

一、引言

微课主要用以讲授常规教学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疑点等相对独立的知识点[1]。随着电子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新形式,受到国内外教育者的广泛关注[2]。中医药学教育一直是以传统讲授型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及理论深奥难懂,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中医药教育一直渴望着应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3][4]。随着微课教学形式在教育行业的开展与推广,本教学团队探索出了一系列针灸学教学微课的设计理念及制作方法,应用与本科教学及课堂辅助教学效果显著,现予以论述如下:

二、微课产生的背景及内涵

国内研究者对微课有着不同理解,国内率先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他认为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精彩的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这是国内第一个微课定义,也是影响最为深远、广泛的定义。紧接着多个学者也对微课定义进行了完善和修订[5]。而对于微课的定义专家们的共识可总结为以下几点:①微课的特点是时间短、内容精炼、目标明确,主要围绕小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②微课载体主要为视频,具有广泛传播的特点;③微课本质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或微小课程[6]。

三、传统针灸学教学的特点及与微课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针灸学是一门重视实践的综合类课程[7],在教学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问题[8][9]:①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兴致不高,课程结束后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和掌握课堂教授的内容;②教学重点偏移:实践操作内容少,操作教学效果不显著;③教学形式单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不深,课堂气氛沉闷;④教学范围局限:学生自学能力、知识应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达标。上述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实用型中医人才的成长[10][11]。

本研究教学团队通过对微课这种新兴教学模式的研究,发现其与针灸学教学有着诸多可结合点,微课的教学模式的融入可改善传统针灸学的教学效果。首先,微课教学主要以碎片化知识点的教学为主,针灸学的教学知识点全面,多种技能操作相互独立,因此,拆分针灸学教学中的知识点,简化教学内容对于学习重点、疑难点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其次,微课具有多媒体的特征,在多媒体教学元素的影响下,学生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学习兴趣更浓。最后,微课可在多种移动终端上应用,具有不受时间、地点、场所等因素的限制,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教学团队根据针灸学教学中各章的内容特点,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微课系列,在针灸学教学中应用教学效果良好。

四、针灸学微课的设计

(一)针灸学教学内容的选题

微课一般都针对特定的主题,如核心概念、单个知识点、某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等,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教学内容也十分清晰,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讲解清楚,而且学习者很感兴趣,容易在短时间内掌握[12]。因此,针灸学微课的选题要在众多的针灸学教学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中提炼出重点、难点或兴趣点予以重点解答。例如在针灸学教学中针刺风险较大的腧穴的针刺方法是难点及重点,针刺时需要对慎刺穴位的局部解剖及针刺方法做重点讲解。针刺慎刺穴位知识点在针灸学教学中常常因为是多学科交叉,讲解过程中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将穴位主治特点、穴位解剖、错误刺法、正确刺法融合到一个短小的视频中,这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

(二)针灸学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确定微课主题后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当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一般分为三个环节,首先导入主题,也就是用新颖的方式将主题内容引入,这个过程要具有启发性或者吸引力,能通过短短几十秒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一般都采用提问式、案例式、故事式等方法[13][14]。在医学类教学中问题式教学常常具有优势,在引入主题时注意要尽可能快地进入正题,避免拖泥带水。其次为主题讲解,也就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动画讲解主题,突出主题,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学习。最后为小结,也就是通过多种多媒体素材对主题知识点进行重新总结与强调,让学生再一次加深印象,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小结

作为一种新媒体、新技术和新事物,微课从诞生之日起,认可与质疑就相伴随行。特别是微课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微课的兴起在中医教学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部分教育者认为中医药教育应该顺应时代,走上信息化教育的道路,然而也有部分教育者认为中医药教育保持着自身特点,盲目地追求时代热可能并非好事,容易丧失自身特点。面对认可与质疑,本研究教学团队认为我们中医学教育界应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微课,看清微课的本质内涵、优势与短板、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将微课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做详细有逻辑性的设计,这对中医药教育顺应信息化教育时代而又不失自身特色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4-99.

[2]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3]李长慧,崔光豪,王艳萍.“微课”在中医妇科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资讯,2016(14):121+123.

[4]李会丽,杜琰,张春强,等.“药用物理学”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以江西中医药大学药用物理学课堂教学为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87-89.

[5]胡世清,文春龙.我国微课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6(8):46-53.

[6]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4.

[7]张秦宏,孙忠人,岳金换,等.基于能力培养的《针灸学》教学改革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2013(10):2498-2499.

[8]宋厚盼,黄惠勇,凌智,等.微课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和评价[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7):95-97.

[9]茅骏霞,李艺.案例教学法在中医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5(11):1131-1134.

[10]孟培燕.关于《针灸学》教学中几个常见问题的讨论[J].中国针灸,2005(7):501-503.

[11]朱英,陈日兰,杜艳,等.《针灸学》课堂理论教学改革初探[J].中医药导报,2012(5):124-125.

上一篇: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 下一篇: 全球农业发展现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