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价值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3 16:56:44

新文化价值

新文化价值篇(1)

二、对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国家文化安全,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

在人口流动性社会的今天,保持地域文化价值成为了关注的方向。对于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物质和科技的快速提升,使局部地域文化逐渐衰退。在此情形下,保护文华多样性,要切实保留和延续各地域文化自身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才是文化价值的重要意义。只有保留文化多样性,才能保障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增强生机,才能持久矗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三、新核心文化价值

地域发展的核心价值在于人才更新流动性,地区核心人才往往汇聚在核心地带,加快促进本地区基础设施经济文化引进情况。所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作为地域未来发展规划,城市当中需要重视此种阶梯状的人才分流情况。坚持以人文本,以人才为核心要素。我们更应该去分析城镇地域文化新形势下根本方针的调整。本文提出的人才新核文化价值是对于积淀形成的历史有形文化价值折射下的新形势地域无形文化发展方向的转折。人才新核文化价值理论是一种对诸多问题普遍综合性的解释。从理论上而言,它是具有一个公式性质的支撑基础,目前还未做出科学性的数据分析。对于此项观点,作者现仅对提出的这一人才新核文化价值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并阐述它的现实意义。

(一)何为新形势下新核心文化价值

笔者之所以提出此项理论,是基于自己所接触到的问题当中得出了“人”作为诸多问题的核心本质,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在自然世界中,问题产生发展往往是复杂多变,有人为的,也有自然之力。但人的能动性很多时候是可以去预防和解决这些危及自己未来发展的不利因素。我国提出“以人才为核心要素”根本方针。对于地域文化价值的发展需要一种前沿预见性的观念,对文化价值的新核心在于地域人才比重有很大影响。人才新核文化价值越高,对地域整体经济文化实力的提升力越明显。相反,对于地域文化的发展,人才新核文化价值越低,对地域整体经济文化发展越缓慢。中国目前在大的人口基数情况下,始终不会缺少人才的出现。对地域文化价值中“人才”可以解释为“综合性人才”和“各领域行业性人才”或者更合理的解释为“实践型人才”和“文化性人才”从这两方面分析作为一个重要的取决因素,也是对社会整体发展进程具有积极效应。文化作为一种人本身基础内涵的因素,是成长过程中根据每个人自身思维性质所形成的一种对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阶段程度,在人自身成长的过程之中,是一种基础性的文化价值。而实践性是一种自身进入社会后所经过洗礼从中形成一种适应发展的习惯。并在后期一定程度上所积淀形成的自身经验,是一种对社会的身心认知表现。经过分析可以观察到,地域之间的发展之所以相互之间具有差异文化价值。一方面,在于历史所形成固定文化价值因素,这是历史所带来的地域根基性。是一种地域独特文化。另一方面,在于人才新核文化价值的重视程度。对于人才新核文化价值可以解释为是对文化素质、教育、科技、创新文化精神的引入,这是一种地域政治思维的提升。

(二)新核心文化价值的现实意义分析

任何理论的成功运用,离不开社会现实实践当中的决定性基础,人才新核文化价值是基于核心价值发展方式的支撑,也是对诸多在社会新形势下所进行有效意义上的总结。针对人才新核文化价值理论综上总结可以得出以下价值意义。

1.提升本地域文化价值影响力。地域人群之间所具有的一种流动性,包含着人才新核文化所具有的流动因素。从而相互之间有效吸收借鉴优秀文化价值,提升优秀文化深度发展,使社会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升。地域文化的发展并非孤立和封闭的,地域之间文化的传播、交流、融通、和整合,是一个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各地域文化本身分布的差异和非均衡性,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新型模式,人才核心文化本身始终出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以人才为核心的这种文化传播和渗透,必然促进文化的整合与统一。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是民族魂、文化是民族精神力量、文化是区域价值影响力。文化的发展,需要以人才为核心带动力,增进全社会凝聚力、思想变革观念、推动地域知识进步和人才基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2.促进地域经济竞争活力。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在地域间推进人才文化发展战略,会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以带动各地域间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协调发展。人才新核文化价值对于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地域经济竞争活力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不同优秀行业人才的涌入,使其在多样化,多层次发展的基础上既百花齐放又不断融入主流文化当中,从而充分发挥以人才为核心导向,激励和规范功能。另一方面,人才新核文化价值作为一种资源,在经济价值的基础概念当中,以人才为核心涌动作用,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兴办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则是促进地域经济竞争活力和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今,没有经济效益的文化会很难持久下去,通过发挥人才核心文化价值,以“人”为载体吸收地域核心文化,在对外的交流与发展当中,对文化软实力传播,也将会不断增强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同时也是发挥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过程。

新文化价值篇(2)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文化有没有创新价值?这个问题的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我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明抗疟良药青蒿素的过程,就是传统文化具有创新价值的一个极好的实例。首先,屠呦呦负责编写的(1969年4月编印)内部参考资料《疟疾单秘验方集》中记载“处方:青蒿五钱至半斤。用法:捣汁服或水煎服或研细末,开水兑服。来源:福建、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江西”,表明福建等地的民间验方已经为屠呦呦知晓和重视。民间验方、民间习俗当然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屠呦呦等当时的中国科学家的抗疟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五二三”领导小组于1967年6月通过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规划》中列出的第二个课题就是“民间防治疟疾有效药物和疗法的重点调查研究”,说明他们重视民间传统文化。其次,文化(包括科学)典籍是传统文化的文字记载。东晋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卷三中写道“治疟病方:鼠妇、豆鼓二七枚,合捣,令相和。未发时,服两丸;欲发时,服一丸。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段文字对屠呦呦想到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发挥了关键作用。所以,青蒿素的发明是传统文化发挥了关键作用的一个科技创新的辉煌实例。

创新不是复古,创新的重点是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事物,青蒿素就是这样的新药。传统文化中虽有青蒿治疟的说法,但疗效并不显著和稳定;在成百上千种中药里,青蒿的表现并不好,一直就不是首选。所以,发明青蒿素治疟是真正的重大科技创新。

青蒿素的发明和用青蒿素治疟这一创新当然是一个个案。传统文化是不是一般地具有创新价值?抑或它只是偶尔具有创新价值?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而这要求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文化?它的内涵和特性是什么?

“文化(culture)”是一个有多重涵义的词,很难对之给出一个大家一致同意的精确定义。广义的文化指人们的生活方式,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我们这里说的“文化”,其主体是人的群体,通常是某个民族,也可以是其他的有特定关联的人的群体(如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群),而不是个人。一般说来,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文化的物质方面,如建筑物、生活用品等)、精神文化(文化的精神方面,如价值观、、科学知识、哲学文学艺术等)和制度文化(含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包括法律制度、礼仪、风俗习惯等)。

既然文化指人们的生活方式,那么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有相应的文化特征。所以有宗教文化、官场文化、礼仪文化、节日文化、体育文化(足球文化)、军事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婚娶文化、墓葬文化等各种特色文化之说。

文化有哪些功能呢?王玉梁认为,文化有如下的五大功能:认识功能、教化功能、凝聚功能、消费功能、储存功能。冯之浚则将文化的社会功能分为六种:记录功能、认知功能、传播功能、教化功能、凝聚功能、创新功能。

这里我们感兴趣的是冯之浚所提出的文化的创新功能:“人类不断利用已掌握的文化知识,促使环境朝着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发生变化,从而变革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改变自身的精神状态,变革人的观念,扩展人类的思想领域”。我们认为,创新的确是人类的特点,甚至是人的本质;但把创新归结为文化的功能,则是一种错置。人们可以利用文化的因素来创新,也可以利用非文化的因素来创新。另一方面,同一种文化,既有有利于创新、鼓励人们创新的因素,也有不利于创新、压制人们创新的因素。

就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来说,儒家的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就有一条是专门鼓励人们弃旧图新的。《大学》对此继续论述说:“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里的推崇创新、追求完美之意甚明。另一方面,儒家文化中孔子的“述而不作”、孟子的“法先王”、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以及流行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观念等又体现为一种守旧的思想意识,儒家倡导的封建礼制也容易让人墨守成规、惟命是从,这些与社会现实中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发生共振,成为一种阻碍人们创新的巨大力量。

又如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传统的以孔德(te)、马克思、德雷伯(J. W. Draper)、怀特(A.D.White)、罗素(B.Russell)等人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基督教教义和科学是冲突的,宗教文化阻碍科学创新。布鲁诺(Giordano Bruno)和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的遭遇是其例证。而默顿(R.K.Merton)则十分详细地论证说,清教(基督教的一支)激发了十七世纪英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基督教文化也既有推动科技创新的因素,又有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

再说,不是文化自己在创新,而是处于一定文化中的人在创新。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推崇创新。就同一种文化而言,它也并不总是在推动创新,有时它会阻碍创新。所以,我们不同意“文化具有创新功能”这一说法。

既然一种特定的文化中通常既有有助于创新的成分,也有阻碍创新的不利成分;还有中立的、但可以为创新者所利用的材料。文化中的有利于创新的成分,以及可以为创新者所利用的材料,当然是有价值的,人们可以利用它来创新,所以是一种创新价值。因此,可以说文化具有创新价值。

前面已经说过文化具有五大功能。有某种功能,当然也就会具有某方面的价值。但有某种价值,却不能说一定具有某功能。

一种文化现象,只要它的历史足够悠久,就可以说它属于传统文化。既然一般地说,文化是具有创新价值的,那么,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当然也具有创新价值。发挥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之用于创新,从这个角度讲,传统文化是一般地具有创新价值的。但反过来,却不能因此认为传统文化具有创新功能。这一点从上面的对作为东方传统文化之一的儒家文化和作为西方传统文化之一的基督教文化的相关讨论中,已经很清楚了。

传统文化虽然具有创新价值,但这种价值不一定能被发现、被利用。传统文化,正因为打上了“传统”的标签,所以它所具有的创新价值容易被忽略、被遮蔽。不仅如此,传统文化常常被人为地与“落后”、“过时”、“愚昧”等挂上钩,被弃之如敝履。中医中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典型,有识之士如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但多年来,也一直有人呼吁取缔中医。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轻视传统文化的观念。当然,如何发现和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价值,更是一个值得注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理解的传统文化,不应只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东、西方)的传统文化,对我们也是有创新价值的。古希腊、古印度的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同我们中国的儒、道和中医一样,对我们的创新是有帮助的。对希望在哲学上有重要创新的人来说,学习古希腊、古印度和德国古典哲学甚至是必须的。对于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正确的态度仍然是:汲取全人类一切文化的精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参考文献

[1] 周程.屠呦呦与青蒿高抗疟功效的发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1):1-18.

新文化价值篇(3)

(二)有利于社会文明的传承

对于群众个人来说,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能够使人们的业余生活得到丰富、视野得到开阔、身心受到熏陶。除此之外,群众文化活动还有利于社会文明的传承,能够传递和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由于群众文化拥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因此,一个地区的风俗人情、精神和特点都能够通过群众文化反映出来,群众文化是一项不可多得的非物质财富。它的特点往往与当地的风貌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当群众参加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时,就能够受到当地文化的感染,从而加深对当地风俗人情的认识。

二、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创新途径

(一)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上的创新

如今,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群众文化活动就成了人们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生活的主要途径。每个人在工作环境、生活习惯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群众文化的形式应该也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往往只有固定的几种形式,不能满足所有群众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形式上的创新,对新颖、富有创造力的活动形式加以推广,提高人们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扩大活动群体。

(二)促进群众文化活动思想和内容上的创新

思想上的正确引导是群众文化活动能够顺利推进的前提和保障。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参与人数众多的群体活动,因此,保持活动的先进性就显得格外重要。要遵守科学发展的原则,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及时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创新,加强其科学性和民族性,让活动内容顺应时代潮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另外,在加强群众文化活动思想性的基础上,也要关注其进步性特点,让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随时保持活力,满足更多群众的需求。

(三)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管理体制的创新

要想使群众文化活动的体系更加完善,就要推进与时俱进的工作精神,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理论,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对其进行科学运用。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过程当中,管理者不仅要转变陈旧的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文化活动管理体制,还要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总结教训、发挥优点,在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使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得以运用,从而提高群众文化管理水平,完善文化管理理论。

新文化价值篇(4)

本文作者:丁立磊吕新发工作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文化反省是文化自觉的必然产物,也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每个时代的主题转换都伴随着文化反省,以实现文化的发展、创新。一个国家,在政治上独立、经济上开始富强之时,就必须有文化上的反省,这是一个痛苦的反省过程,一个更新文化观念的过程,一个文化思想解放的过程,一个孕育新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包含着对文化的物质层、制度层和理念层的深刻反省,进而达到更高价值反思层面。文化的物质层,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常常处于变化之中。在历史长河中,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是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与之相关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直接引起了文化的物质层发生改变。文化的物质载体一旦发生改变,文化也必然随之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和制度的束缚,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文化的制度层,主要是指与文化紧密结合的方面,包括科学理论、政治、法律、教育制度和思想等层面。我国的改革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变革,内在的蕴含着: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现在正是新旧体制交替的时代,原先一统的意识形态秩序逐渐被打破,多种思想不断交流、激荡,必然引发人们思想上的深刻变革,迫使人们对于制度层面带来的冲击进行深入的反思。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在政治上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是其稳固的根基,在思想上罢黜百家处于一尊的儒家思想是其强大的保证。而今,我们进行的改革必然改变这些封建遗留的传统,在经济上我们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政治上建立民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文化上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主导的多种文化并存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体制的巨大改变促使人们进行文化反省,以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文化的理念层,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淀的精华,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性格和道德情操等。因此,理念层是文化中维系民族文化命脉的传承基因,是相对稳定的部分。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变迁,特别是面临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或是社会变革的时期,理念层也发生变化,或是增加新内容,或是带来思维方式的变化,进而产生价值观的改变,最终影响民族性格、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通过理念层的反省,就是要挖掘出阻碍社会发展的文化问题,促进文化不断反省,确立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时代命运进行抉择的时刻,新文化运动以破旧立新的姿态,提出了民族文化重建的目标,民族精神重建的标准,民族性格重塑的要求,开启了民族复兴的征程、社会发展的进程。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者也开始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五四’的民族危机感和与此相关的‘只争朝夕’的急迫‘救亡’态度,作为一种文化情绪,一方面激起了几乎是全民族的变革热情,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拔苗助长’的急促冒进的文化态度的形成和泛滥,造成主观唯心的理想主义即人们常说的‘左倾’心态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力图‘推进’现代化的主导思想。”人类就是在对自身文化不断反省中艰难前行,彰显出文化反省对于文化重构的内在审视、反思的深层张力,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文化反省在更深层面就是在文化转型期明确人类的价值诉求,通过价值反思改变与时代需求不相适应的主体状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重构合理的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修为。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特点是最大限度的宣扬社会、国家的整体价值,为了社会利益和价值可以舍弃个人价值,因此中国传统价值观表现为丧失主体性价值。中国传统价值观是脱离了功利目的的,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致力于人格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重义轻利,人们对于道德的追求而忽视了物质生活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个人价值被无限的放大,这种对于物的追求成为价值观的主要趋向,人的价值也通过物质来体现。这样的价值观虽使个人的价值得到空前的彰显,但对我国传统价值观造成了直接的冲击,使人们开始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社会的整体价值。佛洛姆指出:“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消费者,物品不是用来为人服务,相反,人却成了物品的奴仆。”单纯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这种方式带来了人性的压抑、人性的浮躁、价值观的失衡、社会的失序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人们由于受到多种价值观的影响,日益陷落的公众道德充分暴露出来;社会主体价值观长期没有明确下来,即社会主义价值观长期处于缺位状态。这些导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矛盾错综交织,突出表现在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上,传统的价值观已经不能承载当前价值重整的社会使命。价值反思带来价值意识的普遍觉醒,而社会价值观需要主流价值观进行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运而生,肩负起社会秩序、伦理道德重塑的历史使命,担当起引领社会多种价值观的历史重任。

文化自觉是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文化自省是文化认同的现实前提,文化认同是文化自觉、文化自省的必然归宿。从个体、群体到整个民族的自觉、自省,实现对于文化作用的深刻认识,对于文化规律的正确把握,最终达到由个体、群体到整个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中国的文化认同给我们带来的是特定的生活方式的重新定义,以及对于群体的归属感、安全感和认同感的获得,也受到地理条件、社会条件、文化机制、历史传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文化认同主要包括这样一些方面:首先是从特定群体方面的文化认同,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个少数民族之间文化认同的问题,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认同的问题,彼此之间实现文化认同;其次,从国家角度上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认同的问题,如何继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最后,在社会类属角度上,多元异质文化的社会文化认同,如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认同。各个方面相互交织、相互重叠、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的文化认同。中国是多民族共生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各民族成员有对本民族文化内化认同的过程;同时各少数民族还生活在中华文化的大氛围之内,还有对中华文化吸收、内化、整合的过程,这些是共同构成中华文化认同的先决条件。中华民族精神是各个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资源、精神动力。中国自古注重集体的价值需求,有着家国天下的情结,以家这个最小集体为基础,以国家利益为重,同时兼济天下,这就是不同于其他文明以个人价值和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集体主义情怀。文化认同体现着这个国家的人民对本国文化的共同的接受、确认、吸收和践行,是国家精神得以延续的血脉,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封建社会的空前繁荣而得以广泛传播,在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中,具有先天的话语权,中国人对本国文化认同就不是问题。然而到了近代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文化认同的危机也出现了,甚至出现了对本民族文化全盘否定的观点。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价值观披着文化的外衣不断涌入,如:西方的都市文化、消费文化、大众文化,文化认同问题日益突出。文化认同成为国家实现有效统治极具号召力的旗帜,也是和其他文化相区别、展现本民族特质的标志,也是彰显国家实力的象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占据着中心地位,与其他亚文化如宗教文化、异域文化等相比据有明显优势,并且起到了辐射作用,各种异质文化不断从中汲取养分。在近代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逐渐丧失了中心地位,从技术、制度到文化的反思,显示了中国文化认同的心理轨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迅速追赶西方现代化的同时,出现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认同的危机。这反映出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的认同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逐渐丧失了整合功能,文化也出现了多元趋势。如:新儒学、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新保守主义、新左派、民族主义以及各种宗教思想等此起彼伏、不断出新,给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带来了根本性的挑战。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竞争与认同危机并存,正确处理中国的主流文化,凸显中国文化特质,体现中国文化的认同性、包容性,就显得尤为迫切。我们要以本民族文化为根基,吸收其他文化的养料,顺应本民族人民对于文化习惯、文化记忆、文化传统的总体需求,实现文化认同,构建起融合多种文化的中国特色的新文化。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以及社会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程度不断提高,必然产生多种思想意识、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相互交流、冲突和激荡。国家主流价值通过文化自觉、反省到文化认同的不断累积和发展,通过价值认同和人民期望、价值重建和群体融合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这个角度来看,价值认同就是个体以群体的价值为自我生存的价值,以群体的价值意识为自我的价值意识,并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群体采取一致行动。在当今时代,个人价值意识和群体价值意识普遍觉醒,在选择、判断的基础上,必然形成具有共通性的价值观,这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在中国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升华,体现了人民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的认同,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的认同,内在包涵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之中。这些认同遵循着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着共有的思维模式,体现着人民普遍的价值取向、价值选择,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对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不断凝练,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了我党在思想、文化和精神上的鲜明旗帜;在社会成员思想独立、价值观念不断增强的形势下,明确树立一个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价值标准,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决定着社会整体价值体系的根基重塑,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活力之源。

新文化价值篇(5)

影视文化是价值观对话和冲突的重要场域,影视文化实践必然包含着一定的价值立场、观念、态度,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传播着价值观。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播有其特殊规律性,价值观的传播与接受涉及价值观本身、传播者、传播方式(媒介、渠道等)、传播环境、接受者的情况等许多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播方式、传播现状等进行研究,提高传播力,才能使影视文化在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中充分发挥作用。

一、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三级传播模式

借用约翰•费斯克(JohnFiske)的观点,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可以分为初级文本传播、次级文本传播和三级文本传播三个层次。①初级文本就是人们所消费、使用的各种文本,初级文本传播以影视剧、电视节目、畅销书、流行歌曲、电子游戏、广告、笑话、段子等形式进行。初级文本是影视文化价值观传播的主要载体。影视剧、电视节目具有最为广泛的受众群体,影视剧作为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从题材选择、人物设置、情节安排等各方面都包含社会集体意识和作者的价值观念,只是它多半通过叙事的方式,将价值观巧妙蕴藏其中,不为观众所察。观众在观看中获得代入体验,并接受角色所传达的价值观。在中国,电视剧的主要受众群之一是文化层次、收入相对较低、年龄较大的女性观众,这个群体是相对传统和保守的价值观的支持者,同时也是容易受传统媒体价值观影响的人群。不过,初级文本并不仅仅以媒介文本的形式呈现,许多歌唱选秀节目的传播不仅通过电视进行,还通过到各地的现场演出、现场互动等形式进行。这也可视为广义的影视文化文本,因为每一次演出或活动都是一次价值观的营销与传播。次级文本传播的具体传播手段包括对影视作品的介绍、批评、制作单位的宣传、节目及人物专栏特写、花边新闻、影视歌迷杂志等,在新媒体时代还包括各种形式的点评、点击、点赞、转发等。初级和次级文本都是由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许多作品的价值观不是在初级文本阶段建立的,而是在次级文本阶段经过广泛讨论确立的。例如,电视相亲类节目中曾一度主张将各种价值观都自然主义地呈现出来,因此,从表面上看,各种价值观平等博弈,难以看出究竟节目本身所坚持的价值立场是什么,只有经过广泛讨论、专家批判,才逐渐将媒体在社会价值观引导上的缺失暴露出来。也有许多影视作品因题材敏感、作者追求艺术表达等原因,文本本身充满从各种角度进行阐释的可能性,而到了次级文本传播阶段,这些可能性变得更为复杂,难以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蜗居》最初问世时因为触及社会热点,并且人物形象塑造较为成功,舆论也是一片赞扬声,经过不断讨论,观众才逐渐意识到全剧在价值观传播方面的失衡。三级文本则是观众为自己制造的文本,包括观众反馈、对于文本的闲谈讨论以及对文本的接受等。三级文本围绕文本消费展开。消费是影视文化实践的一部分,对影视文化的消费实际上包含着价值观的认同与接受过程。的确,有一些受众以自己所喜爱的人物形象或明星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我的人生观、世界观,将自己喜爱的作品中的生活方式当作理想的生活方式。为了增强互动性,电视媒体在各种节目及影视剧中设置短信、微博、微信等互动环节,观众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发送至相关信息平台,电视台选择后于电视屏幕。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三级文本所发挥的作用更加显著,有相当多的观众在决定观影之前,会先到豆瓣、时光网等网站去查看电影评分和评论,并用作自己观影选择的重要参考。近来,弹幕(观众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将自己的评论以字幕形式发表在视频里)文化的出现更使得三级文本跨越界限,成为文本的一部分。一般来说,短信等互动形式往往经过传播者把关、选择,多半是有利于文本接受的信息;而弹幕与短信互动不同,以调侃、宣泄、批评和否定性言论为主。

二、新媒体语境下的次级文本传播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各种移动媒体成为互联网舆论生成与传播的重要阵地,并在价值观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等方面都给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新变化,尤其是次级文本在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播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相亲节目为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收看电视相亲节目,但一旦通过互联网观看,其所接受的就不仅仅是节目本身,还有围绕节目的各种介绍、评论、吐槽等,对于观众是否选择观看、观看介入的程度深浅、相关价值观的形成或改变,都会产生影响。新兴媒体和自媒体的兴起,使信息流动呈现立体化,丰富了公众表达。概言之,在新媒体时代,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发生了明显变化。1.价值观表达失序不同于传统媒体由点到面的单中心、单向度的传播,互联网的传播具有鲜明的去中心、多中心的特点,网民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还同时扮演着舆论传播者甚至组织者的角色。每个人都可以借助新媒体工具使自己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成为价值表达的中心。同时,也可以就任何问题进行表达,由此获得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使观念碰撞成为日常形态。但是,传播格局的“去中心化”导致意识形态把关弱化,也带来了价值碎片化、缺乏引导等问题,甚至导致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占主导地位,对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建构形成了相当程度的消解与挑战。可以说,从BBS到门户网站,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各种自媒体,日新月异的新媒体不断改写着公众价值观念生成与传播的机制。然而,互联网也并非价值观自由、平等传播的乌托邦。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民众的话语权被极大地放大,价值观传播碎片化,也呈现出表达失序的混乱状态。在围绕电影《小时代》的争论中,一方舆论领袖是影评人周黎明,另一方则是郭敬明及其粉丝。周黎明在首映当天发表微博评论称:“无数郭敬明粉丝来围攻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老了,跟不上这个小时代了’。但你知道吗?多数郭粉想要买得起影片中那些东西,过上影片里那种生活,就得乖乖去找‘老东西’当小三小四小五,才有可能。这,就是该片隐含的价值观。”②郭敬明则在微博中回应说:“抱歉周先生,电影里的女孩,林萧是勤奋努力的小助理;顾里是富二代但依然努力修双学位;南湘家贫穷但她画素描赚钱只为选修服装;宛如不在乎名牌,她自信而可爱。她们没有一个像您说的一样。宫洺最后给南湘鼓掌,不为金钱、不为美貌,是为她的才华喝彩。”③这些争论引发了传统媒体的迅速发酵,但众声喧哗并未带来深度争鸣,反而自我消解了讨论的价值,甚至成为电影营销的一部分,为电影票房添砖加瓦。这种情况一方面突显了影视文化价值观在传播和接受方面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新媒体并未促进不同价值观相互之间的真正交流和理解,反而加剧了双方间的鸿沟和双方阵营的固化。影视文化作为生产者式文本,“自身就已经包含了与它的偏好相悖的声音,尽管它试图压抑它们;它具有松散的、自身无法控制的结局,它包含的意义超出了它的规训力量,它内部存在的一些裂隙大到足以从中创造出新的文本。它的的确确超出了自身的控制”④。一部大众文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个层次传达多种价值观,许多大众文本都具有异质性,既可以从中分析出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包含一些异质性的以及与霸权相互矛盾、对抗的成分,因而具有颠覆主流价值的潜力。在多数情况下,在互联网上进行价值观表达无须公开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因而事实上更鼓励在现实生活中不便表达的非主流价值观,更倾向于宣泄不满和表达批判立场。同时,这个平台向任何人开放,导致各种价值观都有机会进行传播。而其进行传播时,则是以个人表达、分享交流的方式替代单向性传播,不带有强制性,网民更容易接受。价值观经过群体传播后被放大,由于信息并不畅通,网民对于有限的信息过度解读,加之匿名性导致网民对自我情绪不加控制,更容易引起网民群体的情绪化和极端化。这些评论关注的角度不一,缺乏逻辑性,相互之间并没有形成对话题的深层次讨论。而社交网络则为具有相同爱好和兴趣或相似身份的人提供了聚集的空间,一方面使得相同价值观很容易在某些群体广泛传播并产生影响甚至导致行动,一方面也使得不同价值观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2.价值观传播中的舆论商业化新世纪以来,影视剧的生产注重口碑营销,甚至屡屡出现营销大于内容的现象。营销和宣传人员占据了影视剧的舆论生产和传播中的重要位置,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对于影视作品的阐释、影响作品价值观的传播。在传播者多元化的同时,社会中对于大众的价值观引导有普遍影响力的舆论领袖却出现缺位。拉扎斯菲尔德(PaulF.Lazarsfeld)认为,信息并不是直接“流”54总第297期讨论与思考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舆论领袖这个中间环节。⑤影视文化是开放文本,意义的流向不再是单向的,意义在双向交流中不断循环往复。不同的人对于同一部影视文化文本可能解读出完全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价值立场,最终哪一种价值立场成为代表大众立场的主流价值观,并不完全取决于支持该立场的人数的多少,还取决于具有话语权的舆论领袖的态度。在网络环境中容易形成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的马太效应,话语权大的人容易成为舆论领袖,没有话语权的大多数则成为沉默的螺旋理论(TheSpiralofSilence)中的沉默者,当他们的观点与舆论领袖或多数人的观点一致时,他们会发表回复、评论或以点赞方式强化舆论领袖的影响,反之则可能保持沉默。就影视文化的传播而言,舆论领袖往往是作品或产品的创作者、投资者、营销、宣传人员、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在网络舆论中,舆论领袖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信息的、转载者以及媒体平台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把关者,其作用主要是扩大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范围,他们成为舆论领袖的原因主要是具备强大的传播力,当然这种传播力也可以来自于个体在现实中拥有的地位、名声和影响力。另一种是给出权威、有价值意见的网民,包括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的个体。在新媒体时代,在豆瓣和时光网以及微博上活跃着一批频繁对热点影视作品发表评论的舆论领袖,他们在相应网站和社区都拥有一定量的粉丝,但许多舆论领袖立场过于主观,很难在价值观的传播中起到主导作用。过去几年,微博代表民间舆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众多专家学者、社会名人等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舆论领袖往往通过微博影响社会和媒体的议程。2014年,随着微信使用的迅速推广,微博逐渐式微,微博中舆论领袖所发挥的影响力正逐渐被“自媒体人”取代。新媒体时代的舆论领袖出现了商业化的特征。随着影视文化的生产转型为文化工业,影视等文化产品的创作投资方为使舆论有利于自己以获取利益,往往直接充当舆论领袖,对产品的价值立场进行定性、阐释甚至评论。许多微博大V利用自己的舆论影响力,明码标价,转发商业评论,在各种商业和文化营销中谋利。一些个性化、与主流价值观保持距离的舆论领袖的意见被当作主流观念广泛传播,另一些舆论领袖过于积极参与各种话题发言,导致其权威度受到挑战,舆论队伍中缺乏被大众普遍认可的代表。

三、新媒体对影视文化价值观的改写

观众的价值观形成不是依赖于一两部作品,而是在众多作品的持续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因此,许多作品作为个体看,或许并不至于导致价值观的崩塌或损毁,但如果在一段时期内,有大量同类作品出现,则必然会有力地作用于或影响着大众的价值观。新媒体的出现为大量无法在传统媒体传播的价值观提供了传播渠道,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主流价值观的存在合理性。尤其是为了迎合各种亚文化需求,它们甚至常常将小众的甚至具有一定颠覆性的作品、内容当作主流文化,把亚文化宣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当作主流的甚至是所谓超前意识的东西来接受、吸收。例如,宅文化、伪娘等在互联网的助推下都俨然成了主流文化。如果说初级文本更多地作为艺术或文化文本,那么,到了次级文本阶段就更多地作为媒体文本了,其传播完全按照大众传媒的传播逻辑进行。诞生于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大众传媒原本就数量庞大,而新媒体的兴起带来的海量信息更使得注意力营销的媒体逻辑漫延至整个文化。一些影视剧不怕恶评,个别明星名人也不怕损毁自己形象,只要有利于提高收视率和票房,只要能获得关注,不惜与众不同。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只要能引起关注就可以带来商业效应,为了这一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一切都不重要。传统媒体在新闻来源、话题来源上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不仅使得各种假新闻侵入传统媒体,导致传统媒体失去权威,并且将互联网讨论的伪自由观念带入传统媒体,使许多传统媒体遗忘了自己在价值观引导上的责任——不但新闻源取自互联网,甚至连观点也直接来自互联网。它们彻底放弃传统媒体的责任与优势,将自己变成互联网的另一个传播媒介。实际上,互联网并不仅仅是媒介,它也同时参与影视文化的生产,直接影响传统的影视文化形式,将互联网中流行的价值观渗透进影视文化的生产之中。几年前,作为国内首部以抗日为题材的大型三维动画系列片,36集少儿动画片《帽儿山的鬼子兵》曾经在主流媒体播出。该剧讲述在东北帽儿山,三个儿童智斗驻扎在当地的日本士兵的故事。三个孩子最大的10岁,最小的6岁,他们将战争视为游戏,日军士兵则不堪一击,不断被三个孩子戏弄而不自知。片尾曲采取说唱的形式配上电子音乐,歌中唱道:游戏小鬼子/游戏小鬼子/游戏小鬼子/游戏鬼子兵/游戏鬼子兵/气死气死气死/一九三八年呀/来了帮鬼子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怎么劝他都不灵/咱们的帽儿山呀/出了几个小百姓/虎子妞妞铁蛋娃娃/专搞鬼子兵/我气死鬼子兵/我玩死鬼子兵/我连耍带逗连踢再打/我搞死鬼子兵/气死气死气死/我气死气死气死小鬼子/游戏小鬼子/游戏鬼子兵/气死气死气死。在题材决定论的惯性思维之下,这部剧曾作为优秀动画推荐剧目获得主流意识形态的赞赏和积极推荐,而家长们则充满信任地把孩子们置于这部充满痞气与戾气的作品面前。该剧将一段沉痛的历史改写成一个个充满喜剧感的小故事,无视历史、颠覆历史,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被游戏化,战争对人类带来的灾难被完全过滤。这实际上正是把网游的戏谑、恶搞风格带入了动画片的创作。近年来,互联网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全面进入影视剧内容生产的队伍中,新媒体对于影视文化的改变已经贯穿到从创作、传播乃至影视观念、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以《老男孩》《万万没想到》为代表的新媒体影视作品总体上更为娱乐化,为迎合网民趣味,其价值观越发趋向对主流价值观的挑战和对所谓庶民价值观的弘扬。以颠覆传统、颠覆中心、推崇个性为特点的新媒体为各种非主流价值观提供了传播空间,这种对主流价值观的消解、改写并不仅仅发生于新媒体之中。事实上,新媒体语境下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播也嘈杂无序,甚至不时离轨。诚然,在社会转型期,社会构成空前复杂,阶层利益诉求差异极大,导致价值观念多元化,这是有其客观现实性的,社会发展应当允许不同阶层表达各自的立场和诉求。但是,经过表达和相互碰撞后,应当形成相对统一的共识与主流价值观,才会最终有利于社会发展。

注释:

①[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第119页,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②该微博网址:

③转引自张曦《郭敬明的“硬伤”:不懂电影语言用品牌塑造人物》,

新文化价值篇(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社会、公民三个维度价值取向的综合表现,为民族振兴指引方向、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石、为公民自我素质的养成提供标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党的十报告中关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表述,不仅阐述了国家、社会、公民三方的价值目标与方向,更彰显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宗旨。〔1〕党的十中明确指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武术文化伴随着中华文明应运而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经过几千年的洗礼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因而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无论是从国家层面出发,还是社会层面出发,抑或个人角度出发都将对筑牢核心价值观发扬武术文化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创新武术文化的动因分析

武术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富、内涵深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创新是文化得以传承的有力保证,武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璀璨的一颗明珠,其创新也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形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占鳌头,因此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不仅可以引领全民健身,将武术文化发扬光大,迸发文化强国力量,而且能够引导社会进步的思想潮流,强化国民的社会主义信念。同时还能够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牢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高地,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抵御外来思想的冲击。

1.1 从物质层面分析:引领全民健身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高速运转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从理论上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国民的体质得到较好的改善。然而事与愿违,据有关数据显明,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大学生视力的不合格率竟高达83%,孕妇剖宫产率超过60%,而对于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中年男子来说,其体质优秀率在幼儿、小学生、中学生、成年人、老年人五类人群当中,以7.9%排在最后。〔2〕可见我国目前的国民体质着实令人担忧,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势在必行。武术作为中国最传统的健身项目,其广泛的认知度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健身的行列之中。

12 从精神层面分析:传承民族文化

武术伴随着民族文化孕育而生,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不仅展示着几千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风貌,而且在其形成完善过程中倾注着广泛的民族文化精髓。今天的武术,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理论基础上,都深深地留下民族文化的烙印。武术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传统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民族文化,它的弘扬与传承也直接关乎我国以民族文化作为软实力在国际中的竞争表现。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不仅能将我国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名扬四海,能为民族文化的振兴扬帆,更能为中国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铸魂,为振兴整个中华民族奉献精神力量。

1.3 从制度层面分析:师夷长技以制夷

在经济、政治、文化互通互联逐步全球化的今天,协同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化的世界图景中,武术文化的发展亦不可故步自封、管中窥豹。要想将其更好地传承创新,就必须包容、开放,以平等的视角和姿态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积极地吸收进步的文化思潮,诸如韩国的跆拳道,印度的肚皮舞、瑜伽,泰国的泰拳,巴西的柔术等。要在吸取中不断地总结,为何外来文化能够在中国的沃土中不断地萌芽发展?要追其缘由,从自身出发,明确强大自我才是抵御他人的根本方法。在此过程中,既要提防帝国主义的文化殖民现象,也要处理好武术文化以何种姿态、何种方式走向世界的现实问题,唯有师夷长技以制夷,才能使中国文化创新传承之路在国际的舞台上璀璨耀眼,经久不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观指导下创新武术文化,是对社会进步的文化思潮的吸收,同时又让武术文化在一定的原则基础之上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毕竟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必然衍生文化的全球化,在这个趋势中,我们要有原则、有坚守、有底线,肯包容、肯接受、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外来文化成为手中的一把利剑,真正“为我所用”。

1.4 从行为层面分析:拒绝低俗,倡导高雅文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不断满足,为低俗文化提供了生存的土壤。饱暖思淫欲,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人们往往迫切地寻求更多的方式方法去释放自身的压力。而当高尚文化没能快速引领思潮时,低俗文化便乘虚而入。从娱乐圈的艳照门事件,到各类相亲节目的言语露骨,再到今天赵本山的“二人转文化”及毕福剑在饭桌上的不雅言论,低俗文化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低俗文化的泛滥是审美价值观迷失的表现,从根本上反映了社会文明意识的缺失。要对此进行整改,唯有依靠传统道德的重建。武术文化倡导公勇诚毅,对高雅文化的弘扬起着引领和促进作用。

2 创新之路从何出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在国家层面上对核心价值观的阐述,创新武术文化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与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相融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在社会层面上对核心价值观的阐述,要求武术文化在创新的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个人层面上对核心价值观的阐述,意味着武术文化的创新要从武德出发,着力培养新时代人民的素养,提升国民的全面素质。

2.1 以爱国主义为宏观指导创新武术文化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站在国家的高度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其核心就是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亦是武术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本。在几千年的社会演进中,武术文化之所以能伴随着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并能以中国名片的头衔走向世界,就是基于其本质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延续与发扬。然而在国门全面开放的今天,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正面临着被外来体育项目的冲击。特别是韩流的不断来袭,与武术同属格斗类项目的跆拳道也备受国民的青睐。究其根本我们不难发现,跆拳道不仅在招式上更容易让人接受,更重要的是它将道义文化贯穿在每次训练的始终,让学员在练习的同时感受韩国的文化。笔者认为武术文化的创新必须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出发点,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摒弃以往只注重成绩忽略文化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亦可效仿跆拳道弘扬其文化的方式,在课程结束后集体面向红旗默唱国歌,潜移默化中将武术文化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使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儿童少年中萌芽成长。

2.2 以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创新武术文化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在社会层面上对核心价值观的阐述,其核心是在宣扬以人为本。清代政治学家、文学家魏源曾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主张的就是人是万物的根本,要顺应人的个性发展,才能最大地激发人的潜能。要想在创新武术文化的道路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首先要让武术的各个流派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相互探讨学习,只有在融合的基础之上才能将武术的精髓更准确地传承下去。其次要为武术的交流搭建更多的平台。近年来散打文化作为武术文化的子文化,其被公众的认可度及关注度正随着武林风的热播而高涨,倘若多增加些诸如此类的平台,那武术文化在市场的冲击下必须进行改革,以便能被更广泛的群众接受。

2.3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纲领创新武术文化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个人层面上对核心价值观的阐述。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让每个公民都做到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待人友善。首先要明确榜样的带头作用是无穷的,积极树立武术英雄形象。纵观武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在军队还是民间都涌现出不少武林豪杰。〔3〕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英勇献身的民族责任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可见榜样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素质养成。其次要与时俱进,在创新武术文化中要不断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比如有学者专门做过调查,为什么城市里学习跆拳道的人要比学武术的多?而结果表明,竟然有30%的人仅仅是因为跆拳道的服装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而选择学习跆拳道。由此可见外来文化之所以能入侵中国,正是因为他们常常能够居安思危、与时俱进,而我国在这点上就显得滞后很多。

2.4 以实现中国梦为根本创新武术文化

中国梦最根本是中华民族的梦,是生活在中国领土之上的每一位人民的梦。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中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4〕文化的繁荣往往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文化的继承发展,弘扬与繁荣之上。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典型,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以实现中国梦为根本创新武术文化,其本质就是让每一个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学习武术的机会,共同享有感受武术文化的机会,共同享有与武术文化一同成长进步的机会。这就要求各类传播媒介,充分发挥精神文化产品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使武术文化得以普及。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相信武术文化的创新会为民族文化的创新注入新的血液,指引新的航向,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献上一分力量。

3 小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逐步形成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价值理念,是社会发展与国家振兴的灵魂,是在实现中国梦背景下的主流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宣扬及普及是我国当前文化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5〕武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本身更应该承担起弘扬中国特色文化的重任。然而在各国文化相互争鸣的时代之下,对武术文化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改革之路亦是势在必行。武术文化的创新唯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坚持有原则、有底线,肯包容、肯接受才是创新武术文化的根本之路,才能让武术文化在国际的舞台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梁龙?郾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D〕?郾浙江:浙江理工大学,2014?郾

〔2〕马思远?郾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及其社会成因研究〔D〕?郾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郾

新文化价值篇(7)

影响英语新闻传播的文化因素

1.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在民族文化形成过程定区域内出现的,包括地理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环境因素是文化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文化传播的空间载体。由于各民族发展的环境特点不同,其文化内涵也有显著差异。以跨文化交际学的视角来看,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其语言表达以及思维方式都有属于本民族的特点。以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的视角来看,不同国家间的地理条件极大地影响了其文化的发展。因此,由于环境文化的差异,我国与西方国家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导致英语新闻传播的发展出现瓶颈。英语新闻传播的方式必须符合受众的接受习惯,还原英语国家的语言情境。因此,在英语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应该打破环境文化障碍,重视信息的文化背景,实现良好的跨文化交流。2.风俗文化。风俗是指个人或者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生产、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的稳定发展推动了风俗文化的出现,使其贯穿于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往活动。因此,风俗文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环境文化的不同导致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所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以及思想观念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英语新闻传播中,必须明确风俗文化的差异,通过对比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性。

英语新闻传播的文化价值

1.异化策略。异化策略是指,将源语言文化尽可能地表现出来,贴近源文化体系,使源语言文化的价值观、民族感以及文化符号直接转入目标文化的语言表达中,巩固文化的相对主义情结。在英语新闻传播中,采用异化策略能够在还原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使受众感受到西方国家语言文化,从而保留文化的原始性。文化相对主义情结根植于源语言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希望本土文化能够在不丧失原本面貌的情况下进行传播,从而提高本民族文化的地位,这种文化强势心理在英语读物翻译作品中有着明显体现。保留源语言文化的基本形态以及表达方式,能够还原文化价值,加深受众对西方国家文化的了解。英语新闻传播中的文化自觉性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是源语言文化对目标语言文化的一种渗透,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在英语新闻传播中,应该尊重文化相对主义情结,认识到其存在的必要性,深入分析这种情结存在的动机以及心理过程,优化异化策略。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以及表述形式上,要尊重西方国家语言文化,保留其文化精髓,满足受众的民族文化心理。异化策略在英语新闻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强了各国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2.归化策略。所谓归化策略,就是将源语言文化在目标语言文化中进行本土化转换,适应目标文化体系,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合理对接。英语新闻传播中的归化策略以受众为出发点,根据受众的语言文化特点进行合理化转换,将源语言文化体系中的谚语转化为目标语言文化体系中的相关言语,实现文化对接。英语语言文化体系中存在很多谚语,这种语言表达特点在英语新闻传播中可能造成信息误区现象的出现。不同民族间的环境文化和风俗文化不同,所形成的文化内涵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受众在接受英语新闻时,会运用本土化的思维模式,对信息进行转换,影响了其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归化策略的目的就是减少此类状况的发生,将英语新闻传播过程中会影响受众理解的信息进行本土化转换,从而加深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在英语新闻传播过程中使用归化策略时,首先要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体系进行系统了解,在还原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尊重源语言文化的价值取向;其次应对西方国家语言文化进行本土化转换,从而实现文化的迅速对接,加深受众对英语新闻的理解。因此,在英语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归化策略是十分必要的。3.除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多元化”成为时展的基本趋势,跨文化交流是当前不可避免的发展走向。因此,挖掘文化价值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价值是文化构建和确立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形态,推动了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由于各国的发展历史以及地域特点不同,不同国家的文化形态以及文化内涵存在显著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英语新闻传播中出现了误读、误导以及误解的现象,除误成为英语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另类文化价值观,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合理沟通。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误读、误导以及误解的现象,源于各国文化间的差异。因此,为了打破文化传播的阻碍,首先要对文化差异有一个系统化地了解,深入地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其次应对导致误读、误导以及误解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追踪性调查,比较其类型,探究误读、误导以及误解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后应对比分析我国语言文化体系与西方语言文化体系,从差异中找到共通点,实现不同文化间的共鸣。根据文化特点进行除误,能够打破不同文化间的交流障碍,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

新文化价值篇(8)

[12] 查骞.边藏风土记(卷1)[M]. 林超,校点.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4.

[13] 贺觉非.西康纪事诗本事注[M]. 林超,校点.拉萨:人民出版社,1988:139-141.

[14] 四川省档案馆.近代康区档案资料选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259.

[15] 有泰.有泰驻藏日记[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88.

[16] 古今笔记精华[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167.

新文化价值篇(9)

作为中国现阶段的群众文化基本表现载体与基本表现内容,群众文化活动通常可以分为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两大部分。民间文化作为一种传统历史沿袭下来的文化载体,其承载着悠远的文化内涵;而大众文化则是当代人们创新精神面貌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它也是群众活力与社会生机的完美体现。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探索

(一)有效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提升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生产力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与经济建设水平的迅猛发展,经济市场的创新灵活度也得到了较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持人员的流动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加,这虽然是一种繁荣昌盛之景、但同时也为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利。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和其它社会行为不同:它并不具有较强的强制性,人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意愿,来选择一些感兴趣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时间灵活而且内容多样。可以说通过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群众们不仅可以将平日生活、工作所遇到的压力进行健康释放,同时还能够与其他的社会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以此来推进和谐社会的稳固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程。而群众们的压力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到充分释放后,人们的生活热情与工作热情也会得到大幅提升,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加精力充沛地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在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由此中国的社会经济也才会得到一种良性的循环发展。

(二)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推进社会管理工作

与社会管理工作存在着异曲同工的本质内容,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群众文化活动于社会管理工作同样都是以人民群众作为服务主体,同时都要在尊重“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作为出发点。如果我们的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得到阶层范围的扩大,那么随之而来的则是社会管理工作难度的大幅提升。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建立与发展、群众精神、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工作也迎来了一系列的挑战有待解决。例如,在展开社会管理工作的环节中,每一名组织者与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必须要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学会“善于借鉴”,通过汲取有效的工作手段来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与质量。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管理工作与群众文化活动时刻都要坚持以党的领导为出发点,在不断提升高效的社会管理手段与水平的同时,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忱,以此来达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双赢局面。

(三)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文明的传播与继承

充分投身于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开拓人们的业余生活,同时也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业余生活的多元性,与此同时群众文化活动还能够为社会文明的传承保驾护航,我们知道良好的社会文明不仅包括卓越的生活、工作环境,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社会风尚与民族气节作为指引。在实际的活动中,群众文化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而人们的风土人情、精神面貌则都是能够以此作为载体进行展现与反映,由此我们可以确定群众文化真的是一项珍贵的精神财富。所以当人民群众积极的投身于本区域的文化活动的时候,一方面能够被当地的文化氛围所感染,同时还能够加深自我对当地一些优良的习俗的认知与理解。

二、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创新手段与途径

(一)通过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的创新进行入手

现阶段的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水平均得到了较大提升,群众文化活动也就逐步成为了人们丰富业余生活、陶冶自我情操的主要平台。由于不同人在生活习惯与工作环境均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不同群体对于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不尽相同。鉴于此我们必须将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多元化的创新,倘若我们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的革命,那么墨守成规的集中固定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甚至还会产生负面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相关部门及当地政府必须要时刻强调在活动中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性,通过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造来保证一系列富有创新意识的活动迅速推广,在提升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同时扩大活动群体的参与范围。

(二)提升群众文化思想内容先进性的途径

作为顺利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前提与重要保证,思想层面的正确指引与有效引导十分必要。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人员参与较多的群体行为,所以我们要时刻保证每一项活动的思想先进性,在遵循社会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同时,结合实际群众的思想觉悟境界来对活动内容进行创新与调整,通过强调民族性、科学性的同时来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强化群众文化活动思想内容先进性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兼顾到其进步性的特征,在保持群众文化活动引人入胜的同时,保持活力、满足更多群众的需求。

(三)通过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体质来实现创新管理

只有时刻进行与时俱进的推进才能够保证群众文化活动体系有不断完善的可能性,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理论不断完善的今天,我们必须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展开科学性的调动与运用,而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各项环节中,组织者、管理者首先要做好自身管理理念的推陈出新,同时还要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来建立完善、科学的文化管理制度;其次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战经验,来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不断总结与摸索,以此来发挥其自身优点、扬长避短。最后,我国的群众文化活动体系还可以通过积极引进西方欧美国家的成功管理案例,将其行为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学以致用,以此来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管理水平。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不断提升的今天,群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了中国群众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而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与迅速发展,其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必须要重视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手段,在充分解析群众文化活动时代价值的同时,来不断革新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手段,以此来为群众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良性循环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爱娟.分析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才智,2017(12).

[2]李荣侠.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价值探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22).

新文化价值篇(10)

二、“校园文化创新”要传承优秀历史文化

“校园文化创新”项目培育要以延续经典为突破口,重塑“近悦远来”的校园文化软实力。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和重要使命,它既是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积累与发展的成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文化层面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观念上,民族智慧与当代高等教育的结合;二是在高等教育本身,传统文化与当代高等教育的融合。高校既要努力传承、弘扬主流价值观,又要根据时代需要创新价值观念,塑造新价值。历史文化传承创新,最根本的是延续经典、打造精品,将优秀历史文化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高校强调“校园文化创新”要遵循三项原则:一是要实现高校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在校园文化实践中,要结合办学实际,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摒除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以更好地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二是积极探索形成多种文化交融发展的新模式。高校要有兼容并蓄的广阔胸怀和视野,要有选择性地吸收来自不同行业和不同国度的优秀文化,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三是从更高的层面上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打造彰显时代特征、契合时代需求的优秀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创新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常变常新和保持蓬勃生机,才能成为社会文化进步的助推器。高校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使大学生在学习知识和自我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逐步增强自身创造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湛江师范学院按照尊重历史传统,着眼未来发展的思路,努力营造多种多样的富有教育性的文化氛围。在有形的校园物质环境和无形的人文环境中,增添优秀历史文化和主流价值文化,比如建设古榕广场、百年师范纪念塔等。从而在适应社会的需求,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针对性实践活动,从而使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仅是优秀历史文化传承者,还是引领社会文化的中坚力量。

三、“校园文化创新”要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校园文化创新”项目培育的另一个重点是引领核心价值观。高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创新”过程中,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时代步伐,充分发挥对新时代、新思想的引领作用,决定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走向,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的文化创新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社会性,是引领社会思潮和文明进程的强劲动力。尊重差异、展示个性、促进融合,能够将不同文化置身于同一平台进行共同发展。在当今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高校以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独特的方式,主动肩负起国际交流的任务与职能,架起了国际交流的桥梁纽带,致力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致力于增进异质文化的相互认同。湛江师范学院着力强化校园人文精神的培育。通过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建设,以及提升广大师生员工的人文素养等一系列举措,推广人文精神,推进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色发展和高水平建设。一方面,学校坚持规划先行、遵循规律。把“校园文化创新”项目培育作为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纳入学校整体事业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其他重点工作统筹规划、统筹部署、统筹落实,特别在机构设置、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坚持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学术骨干、教学名师和先进典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哲学和社会科学教师的带动作用;结合学校实践,组织编写了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湛江师范学院党建工作研究丛书》,把党建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另一方面,学校坚持创新机制、拓展途径。成立处级建制的通识教育中心等机构,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统筹以培育人才为核心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在校园文化实践中着力突出多学科的交叉及品位层次的有效提升。进一步整合学校现有的文化艺术资源,集聚社会优秀的文化艺术力量,吸引社会文化艺术领域的学者、专家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关注与回应随着国家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产生的文化需求,探索与地方文化联动协作、资源互补、形成合力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积极把自身的办学优势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传播先进文化理念的优势,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引领、创新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

上一篇: 动态贸易理论 下一篇: 企业管理的培训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