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1 17:21:40

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

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篇(1)

1.国际需求与国内需求的挑战。新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企业跨国化的发展造成资本和信用的跨国流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各国经济与企业的发展与他国紧密相连,会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交流成为必然趋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方面要满足本国会计目标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满足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需要,财务报告使用者广泛化和多样化,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受到挑战。

2.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的挑战。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不完全导致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虽然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也导致不确定性,但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信息不对称表现为事前和事后不对称,相应地带来了两种不同的后果:一种是由于信息事前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另一种是由于信息事后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都使会计环境的风险加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显得十分迫切。

二、新经济时代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改进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因国而异,其中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ASC)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最具影响力。FASB认为: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等两项,其中,相关性包括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包括可验证性、中立性和反映真实性;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次要质量特征;可理解性是针对用户的质量特征。IASC则认为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等四项,相关性包括重要性,可靠性包括真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及完整性等次级质量特征。笔者认为,上述信息质量特征在新经济时代显得不够全面,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改进和完善。

1.公允性。这里提出的公允性不同于公允价值概念,公允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立场的公允性,要求会计信息对实际情况的反映应该公允,不偏不倚,保持中立性;二是会计计量的公允性,新经济时代经济环境的迅猛变化,使会计要素的内容得到很大扩展,不同的会计要素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特点,对计量属性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对不同的会计要素,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金融资产及衍生金融工具等采用同一计量标准,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之客观准确。资产呈现多元化,会计计量的公允性要求会计计量方法从理论到实务也随之多元化,以求公允反映各类资产的真实价值。未来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应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模式。

2.前瞻性。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关注的不是过去和现在,而是未来。美国未来会计学家汉弗莱。H.纳什在《未来会计》一书中也指出,经济社会最大的价值在未来。新经济时代,决策有用性越来越受到信息使用者关注,而决策是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着眼于未来,要求充分披露未来预测信息、非财务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要求会计信息披露更及时更全面。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完善使得会计信息及时报告成为可能,联机实时报告系统(OLKT)的应用,使得企业可以根据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进行实时计量。这也是会计信息规避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

3.透明度。新经济时代经济形势发展的特点是竞争激烈,风险加大。除了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外,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1997年初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际性组织在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时,将东南亚国家不透明的会计信息归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透明度最早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出,1996年4月11日,SEC了关于IASC“核心准则”的声明,提出三项评价“核心准则”的要素,其中第二项是“高质量”,SEC对高质量的具体解释是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披露。1998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增强银行透明度”研究报告中,透明度定义为“公开披露可靠与及时的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评价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经营活动、风险分布及风险管理实务”,高透明度意味着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将有助于企业的真实价值被市场发现和认可,降低其在市场运行中的各种成本与风险。

4,相对性和动态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具有相对性,因为会计信息是客观经济活动的会计反映。从哲学上说,意识对存在的反映受主观和客观两个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既与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职业道德有关,又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有关,会计处理程序的可选择性与会计的不确定性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呈现相对性: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相对性;②在相关性与可靠性二者权衡中,会计学者提出相对可靠性;③成本效益原则也使会计信息各质量特征呈现相对性特点。

动态性特征主要是由于经济活动、会计环境的迅速变化引起的,会计信息反映的只是某个时期和某个时点的经济活动的情况,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是相适应的。但从发展的眼光看,会计信息各质量特征均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条件不断变化,质量特征亦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故呈现出动态性。

三、关于我国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几点设想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通过《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规范进行阐述,具体包括如实反映、有用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完整性、重要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等十个方面。虽然形式上比较全面,但相互之间关系模糊,诸概念定义还不够明确,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因此笔者建议:

1.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纳入框架体系中。“概念框架”一词是在1966年由美国会计学会(AAA)在《基本会计理论报告》中提出。此后,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纷纷效仿建立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提高了会计准则制订的效率。我国目前尚无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新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已达到较高水平,使得现有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在理论上与具体准则不匹配、不协调。因此,修订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建立概念框架显得十分迫切。在修订时应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概念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会计基本理论中的地位,有利于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理论研究深入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篇(2)

引言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加强经济管理,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是市场经济公平、高效运转的重要信息来源。现阶段,我国的会计信息仍存在着内容失真的现象,严重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并且给信息使用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直至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次在法规中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这一概念,取代了之前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形式,希望能够提高企业会计报表的信息质量。但新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描述过于简单,各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尚不明确。所以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本文试图在借鉴国内外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的市场环境状况,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现状

美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较早,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下属的会计研究所于1961年和1962年分别发表了《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ARS 1)和《会计研究论文集第3号》(ARS 3),其中便涉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探讨。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首次使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基本概念,并提出“相关性、可理解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可比性、完整性”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理念,为日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提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总结了AAA、APB和AICPA等会计职业团体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的前期文献的基础上,于1980年12月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会计信息必须达到的一系列质量要求。198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了《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提出四项主要的财务报表质量特征: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三项有关可靠性和相关性信息的制约因素:及时性、效益与成本的权衡、各质量特征的权衡。

伴随着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学术界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学者们都提出了各自的构建设想。例如,吴水澎教授在《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中提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是由约束条件、基础质量特征、总体质量特征、关键质量特征及其构成内容等部分组成;陈国辉教授在《会计理论研究》中提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应包括:总体质量特征、主要质量特征和次要质量特征:总体质量特征即决策有用性,主要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次要质量特征包括可比性、重要性、及时性。葛家澍教授在《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总体设想》中提出,“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特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财务报表内容的质量;另一类是财务报表表述和在其他财务报告中的质量。关于第一类,可靠性与相关性是主要的质量,可靠性应列在相关性之前;可比性(含一致性)是次要质量;无论主要或次要质量都要具有可理解性;重要性是有用质量的前提,效益大于成本是选择信息的约束条件;关于第二类,完整性、充分披露、实质胜于形式、谨慎和透明度。

二、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成

有用性是会计信息的核心质量特征。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各类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如职工对其收入分配、福利待遇等情况了解和监督的需求;政府对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进行监督和调控的需求;消费者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质量、售后服务等情况了解和监督的需求;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的监督和评价需求;潜在投资者对企业资产状况、经营业绩真实状况的了解需求。因此,“有用性”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在有用性这一核心质量特征的前提下,会计信息的生产就必须受效益大于成本这一原则的约束,否则,凡是有用的信息都要提供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但是,会计信息的效益和成本又很难量化。从定性的角度来看,会计信息成本包括信息搜索和加工处理成本、报告与审计费用、机会成本等。会计信息成本最终通过间接的方式转嫁给各个主要的信息使用者。因此,会计在提供信息的过程中,方法应尽量简化,其计量的结果要相对准确,并不要求十分精确。会计信息的收益包括的内容非常广且大部分难以确切计量,如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信息使用者收益等。

会计信息能否真正做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即“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会计信息是否“真实”。真实性即要求会计信息应如实反映客观事实。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就会误导信息使用者,使其做出错误的决策,直接导致其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为了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真实性特征,相应的次级质量特征应是合规性、完整性。

合规性,是指在经济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按我国会计法规的要求,提供合法合规的会计信息。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统领,分为会计准则、会计工作条例、会计制度多个层次,形成一个比较完整严密的法规体系,以此来规范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首先符合合规性会计信息才有可能做到真实性。

完整性要求尽可能地披露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相关的信息,不遗漏一些可能会影响到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信息,包括会计上通常所界定的符合重大性标准的信息。会计信息重视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某一个侧面的描述,来达到总体上反映真实经营活动的目的。没有完整性的配合,真实性也会失去意义。

相关性是指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与决策有关,能够影响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只有相关的信息才可能是有用的信息。为保证相关性,会计信息必须符合的次级信息质量特征是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失去对决策有用之前,能被使用者所拥有。及时性本身不能增加相关性,但不及时的会计信息却会侵蚀其相关性,使之变得不相关,或者说只有及时的会计信息才有可能是相关的。现行会计系统下,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意味着会计信息的积累和汇总及其公布都应尽快送到使用者手中,且财务报表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予以编制,以尽量展现企业的那些可能影响使用者预测、决策的情况变化。

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之间或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能够进行对比,对比的目的在于发现和说明异同,以判断优劣和发展趋势。不同企业之间做到横向可比,尤其是同一行业、相同规模的企业间同类信息的比较,可以明确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在行业内的地位等。同一企业不同发展时期要做到纵向可比,可以揭示企业当期发展程度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不同企业之间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能够比较,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有用性。

重要性是指提供的信息要能够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应是充分可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信息时是事无巨细,相反需要考虑信息的重要性。如果信息不分主次,有时反而有损于信息的有用性,甚至影响决策。从效益大于成本这一约束条件看,也不应提供过多过细的会计信息。重要性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从质的方面讲,只要该事项发生就可能对决策有重大影响,则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从量的方面讲,当该事项的发生达到一定数量时,则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则被认为是重要的事项。在实际工作中,对某项会计事项判断其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判断重要性的重要原则即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信息的披露应更注重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实质重于形式的运用,必须建立在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存在着实质和形式不一致的前提下。一项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存在两种可能:一是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一致。在这一情况下,会计确认方法是唯一的,不存在选择的问题。二是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不一致,分别按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选择的会计确认方法,非此即彼,存在着矛盾。在这一情况下,会计确认方法的选择,应以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为:

图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图

三、结束语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与经济活动、会计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的。会计信息反映的只是某一时期和某一时点的经济活动情况,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是相适应的。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对会计的理解逐渐深化,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不断完善,对经济活动的会计反映要求也会发生变化。目前构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会出现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需要不断作出调整以适应现实的需要。因此,不可能构建出一套“完美无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为了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需要我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不断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少华.财务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133.

[2]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94.

[3]吴水澎,陈汉文,谢德仁.中国会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216-218.

[4]迟旭升.构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03.(11):

72-74.

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篇(3)

一、循环经济城市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1.循环经济城市的涵义

到目前为止,还未有公认的对循环经济城市的定义。一般认为循环经济城市就是一个“以循环经济为经济运行模式发展经济的城市”。在此,本文结合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与城市的本质特征定义循环经济城市为:循环经济城市是―个以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式发展经济、以生态系统的生态链为模仿模式构筑“生产、消费、分解体系”和以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畅通为主线优化物质代谢途径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2.循环经济城市基本特征

(1)经济增长质量高:循环经济城市不仅要实现持续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要用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多的产出,减少对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2)环境质量好,环保基础设施齐备,环境管理严格:为确保环境的可循环利用,环境保护在循环经济城市显得更加重要。循环经济城市必须加大对环保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依据环境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环境管理力度。

(3)城市物质代谢趋于“资源――废弃物――资源”闭合流动循环。循环经济城市应在这一点上投入更大的努力,通过制订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废弃物资源化体系,使废弃物循环利用能够良性发展,最终实现可循环再利用物质的代谢趋向“资源――废弃物――资源”闭合循环。

(4)产业结构合理,模仿生态链的生产活动成为工业、农业生产的主要运行方式,推动物质循环的管理机构建设齐全。

(5)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及政策完善,有力保障循环经济城市的建设,市民的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意识强,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

二、循环经济城市评价体系横向标准的构建

循环经济城市评价体系的构建从评价标准来看,横向分为三个标准级别,由高到低,分别是I级、II级、III级。

1.横向三级标准

III级是3个标准级别中最低的一个级别,设置这个级别是基于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循环经济推广阶段而考虑的。我国目前有663个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的城市所占比例非常小,不到5%。搞好试点城市的循环经济建设对在全国大范围开展循环经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国家角度来看,应该大力推动和帮助试点做好循环经济建设的每一步工作,所以在这―级别标准值的设置上应该考虑指标体系的引导性和鼓励性,因此标准值设置得较低。

II级是三个标准级别中较高的一个级别,它是国家给试点城市挂牌的参考级别。这个级别的标准值应该好于III级标准值,代表了国内循环经济发展的中高水平。在试点城市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国家应该选择循环经济建设质量好、水平高的试点城市作为循环经济试点模范城市.并挂牌授予部级的示范城市,重点扶持挂牌城市向国际更高层次发展,同时引导没有达到II级标准的城市向挂牌城市学习,借鉴经验,继续努力建设,共同推动国家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I级是三个标准级别中最高的一个级别,这个级别相当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进水平。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加速期,通过扶持和鼓励部级的循环经济城市的建设,位循环经济的发展朝着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努力,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使一部分循环经济重点城市的发展水平达到国外的先进水平,对带动国内其他城市的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循环经济城市评价体系纵向层次的构建

循环经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来评价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从框架结构来看,纵向分为四个层次,由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组成,其中每―层都是相邻的上一层的内涵延伸和特征分解,共有33个特征指标。

其中,目标层是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它是具体指标层综合评价得到的结果。准则层将目标层分成物质代谢、环境竞争力、结构特征、保障措施4个方面,代表了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4个特征;要素层根据准则层的内涵分为具有概括作用的11个要素,进一步对准则层细分;具体指标层根据要素层的内涵选取有代表性的33个指标上反映、揭示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内涵。

1.目标层: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代表了循环经济城市的发展水平,它是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最终目标,涵盖了循环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它是一个综合性指标,通过指标层的取值分析,判断出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符合哪一级标准,直观地表达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2.准则层:根据对循环经济城市基本特征的分析,将准则层设置成物质代谢、环境竞争力、结构特征、保障措施,从不同侧面反映循环经济城市的发展水平。

3.要素层:它包括物质代谢要素层、环境竞争力要素层、结构特征要素层和保障措施要素层。

(1)物质代谢要素层。物质循环代谢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它包括了生态效率、资源的循环利用程度和新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生态效率的提高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终日的之一。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将原有的“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线性物质流动模式通过“废弃物一资源”补链形成完整的“资源―产品一废弃物―资源”闭合物质流动模式。对循环经济城市来说,废弃物资源化是物质代谢中关键的环节之―,只有加大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才能使城市的经济活动对原始资源消耗降低和对环境的污染排放减少。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物质代谢另一重要环节,它为解决经济发展和资源之间的矛盾开辟了途径。

(2)环境竞争力要素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环境竞争力包括城市环境质量水平、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水平,这其中又涉及到污染物控制的手段是否得当、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否齐备、环境管理是否严格等问题。为此环境质量、排污控制、环境建设、环境管理这4个要素综合地反映出循环经济城市环境竞争力的发展水平。

(3)结构特征要素层。合理和完善的结构是提高物质代谢效率的基础,结构特征包括了机构设置和产业布局。机构设置和产业布局都是控制物质代谢向良好方向发展的关键部分,它们共同代表了循环经济城市的结构特征。机构设置通常指的是循环经济的管理机构。产业布局指的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业、工业生产内部结构的调整,这些都是物质流动的基础平台,布局的合理将有助于物质代谢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4)保障措施要素层。保障措施包括绿色消费和宣传教育两个方面。绿色消费模式的形成和推广是发展循环经济中的重要内容,而宣传教育则是提高整个社会循环经济意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4.指标层:它包括物质代谢具体指标层、环境竞争力具体指标层、结构特征具体指标层和保障措施具体指标层。

(1)物质代谢具体指标层。生态效率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水消费弹性系数、新建工程建筑节能率来表示。这3个指标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角度切入,通过消耗弹性系数表示经济增长与物耗、能耗之间的关系。新建工程建筑节能则是从目前城市发展中重点关注的建筑节能方面入手,强调新建工程的节能。

资源循环利用可以用家电回收率、废旧汽车轮胎回收利用率、废纸回收率、工业重复用水率、城市中水回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等来表示。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工业重复用水、中水回用等是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方面,是完善“废弃物――资源”这―物质代谢的重要步骤,也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工业重复用水率和城市中水回用率的提高能够解决我国现存的水资源供需紧张问题。

新资源开发利用可以用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来表示。我国目前使用的资源和能源绝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的,尤其是土地和一次能源,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加速对这些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而资源和能源的有限必然特制约经济的发展,所以退化土地的恢复治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显得至关重要。

(2)环境竞争力具体指标层。环境质量主要从大气和水环境角度考虑,以《“十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为参考,用大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来表示。大气环境质量与水环境质量关系到市民生存环境的安危,又与循环经济倡导的“减少污染物排放”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减少废气的排放有助于大气质量的提高:减少废水、固废的排放有助于水环境质量的提高。这两个指标综合反映城市环境质量水平。

排污控制土要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角度出发,参照环境质量中的指标,用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弹性系数、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弹性系数、机动车尾气达标率来表示。污染物排放弹性系数表示了GDP增长速度与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不仅包含了污染物总量控制目的,还将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机动车尾气达标率的设定主要根据是近年来城市机动车保有员大幅增长,直接影响到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环境建设用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危险废弃物处置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来表示。这4个指标都是围绕着城市环境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而设置。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危险废弃物的科学规范化的处置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健康的措施:城市绿化建设对保持自然生态、维持良好的空气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环境管理用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率来表示。环境管理是―种管理手段,它以环境法律法规制度为依据,从整体角度对排污控制和环境建设进行管理。通过调控环保投资,保证了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预防了污染源的出现,避免了污染事故的发生,保护了环境质量。这两个指标正是根据环境管理所涉及的重要方面而设置的,它们综合地反映了城巾环境管理水平。

(3)结构特征具体指标层。机构设置用循环经济推进机构(信息交流中心)、废弃物回收交换中心来表示。这两个机构是城市为发展循环经济而专门设立的,它们是循环经济管理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环经济推进机构对循环经济在城巾的各个层次上的展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为社会各层次提供循环经济的信息、法律法规及政策,而且对循环经济在社会上的开展起到引导和协调的作用。废弃物回收交换中心是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城市废旧资源的集中回收与管理,而且为废旧资源再利用部门提供畅通的资源获取渠道。

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篇(4)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SFAC NO.8;首要质量特征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1-0076-04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的意义及其历程

随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概念的提出及其应用,人们发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指导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评价会计信息以及会计准则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主席莱维特指出,高质量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的血液。会计信息的高质量特征对得到表达真实和公允的财务报表,完善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让管理层准确掌握公司经营信息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以及在会计实务及会计理论体系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早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文献可追溯至1970年APB第4号报告。1980年5月,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了第2号财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第一次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专门的研究项目。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及要求有所改变,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随之发生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2004年,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FASB在伦敦举行了第三次联合会议,就双方是否应当共同制定一套概念框架进行了探讨。同年10月,IASB与FASB联合立项,并决定将建立共同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项目列入联合项目的工作日程。2006年IASB与FASB了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财务报告目标和决策有用的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特征》的初步意见讨论稿以征求意见。2010年9月FASB了第8号概念公告,即SFAC No.8,提出了最新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使会计信息可以跟上客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步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SFAC No.8,有利于了解会计信息需求的走向和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二、SFAC No.8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呈现的亮点

(一)SFAC No.8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简要介绍

FASB第8号概念公告表明,在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可理解性原则的影响下,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有层次的体系。首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相关性(Relevance)和如实表述(Faithful Representation),这是企业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的关键。相关性是导致决策差别的因素,可细分为预测价值(Predictive Value)和证实价值(Confirmatory Value)。如实表述包括完整性(Complete)、无错性(Free from Error)、中立性(Neutral)。如实表述要求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在真实表述会计信息的同时要求会计数据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差错,会计信息要立场中立、内容完整。从一定程度上说,中立性是保证如实表述的手段。

为了进一步增强信息质量,还要求信息具有可比较性(Comparability)、可核性(Verifiable)、及时性(Timeliness)和可理解性(Understandable)。需要强调的是无错性不代表会计信息一定是完美无缺的。由于受到货币价值变动、资产估价、收入费用配比等客观限制性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的绝对精确、真实是不可能存在的,相对真实无错的会计信息更具有现实意义。

综合分析SFAC No.8的相关表述,可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绘制成图1:

(二)SFAC No.8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亮点

1. 首要质量特征由如实表述代替了原来的可靠性。如实表述不再作为可靠性的一部分,而是单独提出,这体现了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迫切要求。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只有信息能够如实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才能为现有或潜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等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如实表述要求会计信息应真实反映经济事项、现金流量变动、经营业绩的现实状况;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恰当地反映经济事项以达到会计目标的要求。如实表达与可靠性的区别在于:如实表达要求客观真实地表述经济现实,包括历史经济事项和现时经济状况,且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可靠性会受到会计目标的限制,它反映出的不是事实全面,而是反映出受信息使用者需求限制的内容。真实一定可靠,然而可靠却未必真实,可靠仅仅意味着接近真实。这是可靠性不再作为首要质量特征的主要原因。可靠性不再作为首要质量特征的另一原因是可靠性与相关性有时存在矛盾。以计量属性为例,历史成本是面向过去的、基于原始交易的价格,由于有会计凭证,其可靠性程度高;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基于未来的销售或其他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靠性不高。从可靠性的角度出发选择计量属性时往往会选择历史成本。而站在相关性的角度上分析,历史成本与决策不相关,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更受青睐。

2. 相关性的具体内涵变为预测价值和证实价值。SFAC No.8在相关性的衡量因素中去掉了及时性,并用证实价值代替了反馈价值。及时性是相关性和如实表述产生矛盾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原有概念公告的信息质量特征中,及时性是相关性的前提,如果信息不具有及时性,相关的信息就会变得无关。然而,及时性的增强会导致企业在未获取客观真实数据之前就需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及时性不再作为相关性的条件促进了相关性和如实表达的“和平共处”。

预测价值是会计信息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并预测未来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等的能力,比如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及不确定性等。反馈价值是会计信息对以前的评价和预测结果予以反馈的能力。证实价值则是会计信息具有证实原来的评价及预测的能力。因而,反馈价值和证实价值的作用都在于使信息使用者改变或维持原有决策,二者并无本质区别。

3. 及时性、可核性、可理解性归为次要质量特征。及时性、可核性、可理解性作为次要质量特征,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它可以更好地为实现会计目标服务。

及时性指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应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不得延后。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如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及时按相关规定处理会计信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如若会计信息不及时,此时的会计信息对于使用者的效用降低、失去影响决策的能力,即为无效信息。及时性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尤为重要。

可核性又称可验证性,当独立的计量人员在通过检查相同的证据、数据和记录,采用相同的计量方法,会得出基本一致的数值或结论,则这种信息就是可验证的。

可理解性不仅要求会计信息清晰明了、便于理解使用,也要求会计信息使用者具有一定的经济、会计知识,并愿意了解、研究会计信息。

三、SFAC No.8对构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引发的新思考

(一)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现状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概念公告”类型文件,尚未制定总体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年,财政部令第33号,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基本上扮演着“概念公告”的角色。根据其第二章相关条款可知,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十二条,可靠性、完整性(Reliability、Complete);第十三条,相关性(Relevance);第十四条,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第十五条,可比性(Comparability);第十六条,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第十七条,重要性(Materiality);第十八条,谨慎性(Prudence);第十九条,及时性(Timeliness)。

对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问题,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葛家澍教授认为,“可以把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特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财务报告内容的质量;另一类是财务报告表述和在其他财务报告中披露的质量。”蒋尧明教授则提出,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有用性,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第二层次是主要的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第三层次是限制性和辅助性质量特征。

(二)SFAC No.8会计信息质量特性与我国信息质量特征之比较

1. 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对许多不确定因素的预测或估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可靠性。同样,为了追求可靠性,可能会使会计信息相关性降低。各国对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先后顺序有着各自的见解。在SFAC No.8中相关性是先于可靠性的,而我国的目前情况则正好相反,这是由我国的会计环境决定的。

首先,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展期,会计制度有待完善,监管手段与法律制度不够成熟,会计人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部分会计人员不能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这种会计环境下,为使会计信息真实、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便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编表者、审计师重视可靠性,投资人重视相关性。在我国,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不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等,政府部门对会计信息也十分重视。政府关注会计信息的出发点并不是决策,而是站在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上优化资源配置,故对信息相关性的要求相对不高。

2. 中立性和谨慎性。SFAC No.8提出了中立性,而我国在基本准则中提出了谨慎性。

FASB对中立性是这样定义的,“在执行和制定会计准则时,首先应关注所提供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而不是它对特定利益者造成的影响,信息不应当有预定结果的偏向”。简单地说,中立性是指会计信息客观公正。对于会计人员而言,不能为了达到会计目标而将会计信息加以歪曲或选用不恰当的会计原则。

谨慎性是指由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会计中的坏账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或有负债的披露都是谨慎性的具体体现。谨慎性是保守主义思想在会计中的一种体现。由于我国会计实务比较保守,为了避免某些企业家过于乐观、粉饰太平,为了债权人可以了解企业资产及收益的真实性、客观地评价债务人的还款能力,因此,我国在信息质量特征中提出了谨慎性原则。

(三)SFAC No.8对于构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启示

1.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需要明确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下,会计面临的环境更加自由、开放和复杂。近年来,是否直接构建概念框架一直是我国会计界备受争议的话题。SFAC No.8的进一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于财务会计框架的重视。现今,我国的《基本准则》虽然也发挥了概念公告的作用,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基本准则属于会计准则的一部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FASB的概念公告是用来评价、制定和发展会计准则的会计理论。为了达到明确会计职能、完善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务发展、整顿会计信息市场的目的,我国需要建立具有国际共性、符合中国国情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2.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需要层次化。FASB第8号概念公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层次非常分明,而我国的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则较为笼统。

首先,以条款的形式展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使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没有明确的先后之分,结构松散。我们一般按条款的先后顺序来判断质量特征的重要程度。其次,条款形式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能得到体现,这就使得本来就不好界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更难把握,导致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时倍感模糊。

因此,我国在建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时既可以效仿FASB的层次划分形式,也可以参考其用多个质量特征作为某一重要质量特征标志的方法。有关联、有层次、有体系的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更有效地分析、衡量信息是否决策有用。

3.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需要超前化。会计概念框架一旦确定,短时期内必然不会修改。因而,我国在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时需要具有超前意识。(1)要高度关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包容性。包容性是指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和谐共处”,尽可能地减少两者之间的冲突。目前,我国对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态度是“在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最具相关性的信息”。在可预见的将来,我国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会大大增强。故而,在体系制定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包容性。(2)要高度关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实时性。在不久的将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及时性”可能被“实时性”代替,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实时性指会计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与经济事项的发生同步。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下,信息的及时性可以轻易实现,此时,实时性更能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4.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需要国情化。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区域不同所导致的技术、人文、自然环境等不同都可能使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存在差异。在国际会计趋同日益明显的情况下,我国需要的不是盲目地追求与外国相同,而是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趋同是双方相互学习、借鉴,逐渐向相近方向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的靠近。

参考文献:

[1]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 No.8[R].2010.

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篇(5)

2、经济的服务化。随着生产性成份比重的相对下降,在新经济中服务业的成份不断提高。美国经济日益成为一种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新经济的这种服务化趋势并不是现在开始的,美国服务业的比重早就超过了制造业的比重。但是新经济的发展使第一、二产业的比重进一步大大下降。例如电子商务的发展使贸易流通服务向新的方向发展,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大扩展了服务领域。从需求角度看,随着物质产品生产率的迅速提高,随着人的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正如当年工业化的结果大大降低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减少了生产粮食所占用的劳动力一样,今天经济服务化的结果正在减少经济中物质生产的劳动力,迅速降低第一、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3、经济的无形化。传统工业化经济的特点是“大”、“重”,产品结构日益复杂,所用材料日益高级。工业化经济是一种看得见的经济,有形经济。但是信息经济本质上是无形的。尽管网络上的信息、电脑的硬件和软件盘片等都是可见的,但是它们的核心功能却是无形的。代表经济增长及其潜力的是技术、知识、软件、信息以及网络等。这些东西与代表工业社会的钢铁、汽车、生产流水线相比,是看不见的,无形的。由信息和高新技术主导的新经济本质上是无形经济。

显然,从新经济的特征看中国经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已经迅速发展起来的中国经济又处于一种新的意义上的落后。

    二、传统工业化目标面临的新挑战

新经济与工业化经济的这些重大的差别表明,现代经济增长的意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增长不仅不只是迄今通行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的意义,甚至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所不能充分完全反映的。信息产业的发展确实可以,而且到目前为止也只能通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体现出来,但是它对经济运行、生活质量和财富积累的意义却远远超出了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上的表现。新经济的发展对以传统工业化为内涵的增长提出了挑战,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传统工业化的资源消耗型特征。传统工业化的显著特征是大量消耗资源,包括能源的消耗、原材料的消耗、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有形资本的消耗等,在某些产业中是普通劳动力的大量投入。相应地,传统工业化也以重化工业为标志,重化工业化明显被作为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目标,从而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占主导地位。与此不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则是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它们大大减少了对能源的依赖,微小的芯片根本上改变了材料消耗的概念。新经济更多地取决于知识和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型劳动者。这使在传统工业化中的资源约束和资本约束现象发生了重大改变。

2、传统工业化的增长局限。传统工业化的增长既受到供给的约束,也受到需求的约束。资源耗竭与资源供应的国际依赖约束了可持续增长,同时从需求方面讲,工业化的最终需求是人们的物质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物质需求的增长空间减小,从而使需求对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在进入新经济以前发达国家的增长率普遍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就在于物质产品生产已高度丰富,在物质消耗方面长期找不到新的增长点。但现代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增长的作用在于,它除了得到传统产业改造和新产品的物质消费本身的需求拉动以外,还创造了大量非物质产品领域新的最终需求而获得新的需求拉动。新经济的持续增长正因为其创造了新的需求领域,而这一领域的需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

3、传统工业化与国家的国际分工地位。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际间发生了又一轮产业大转移。其特征是传统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资源消耗型甚至环境消耗型(污染)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尽管这些国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增长,但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却处于相对不利地位。传统制造业增加价值低,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却有很高的增加价值。这种国际分工使实现了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再一次处于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

4、信息化是工业化后的新经济时代。信息化是人类经济史上又一次巨大的革命。如果说工业化的特征是机器代替了人的大部分体力劳动,那么信息化则是电脑代替了人的大部分脑力劳动,这是这场革命的本质。在信息化时代中,知识(人力资本)在经济活动与生产过程中的要素地位,超越了机器与货币(物质资本)而占主导地位。所以,信息产业的发展决不是一般意义上出现了一个新的产业的问题,而是带来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挑战是时代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由于在新经济时代中主导要素富裕度的差异,以工业化要素为主的经济处于已经处于相对不利地位。

毫无疑问,中国的现代化目标注重的是工业化,而今天我们面对的却是信息化的挑战。

    三、增长方式转变的新含义

在上分析表明,中国面临的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是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二是从工业化性质的增长向信息化性质的增长的转变。迄今为止我们较多注意的是前一个意义上的转变,而忽略了后一个更大意义上的转变。正是后一个意义上的转变,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从依赖增加资本投入的增长向依靠技术进步的增长转变,其中包括对某一产业的发展的技术改造,也包括由新的技术发展起新的产品。对于正在经历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尽快走出这第一个阶段是重要的。这不仅因为我们需要真正的高速度,而且因为我国本来就是一个资本和资源匮乏的国家。这种转变也会消除我们仍然存在着的体制弊病在改革后新条件下的反映,各级地方政府以实现增长实绩来体现自己的发展成果,而这种增长实绩的最好表现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大工业的投资直接贡献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强化了地方政府对传统产业投资的积极性。这种指标的性质和体制的特征决定了整个国家粗放型增长的必然性。

我国在90年代中提出了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转变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第一,从主要依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建设规模,转变到主要立足于现有基础,把建设的重点放到现有企业的改造、充实和提高上;第二,从主要依靠增加大量资金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第三,从主要依靠增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消耗,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降低消耗,减少浪费,使同样的物力、人力消耗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第四,从主要依靠经济规模扩张,转变到主要依靠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规模经营、合理布局生产力提高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区域分工效益;第五,从主要追求产值速度和产品数量,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产品质量、性能和品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价值和市场占有率。

 这一意义上的增长方式转变无疑是必要的和正确的,对中国来说也是紧迫的。但是明显的是,当时这种转变仍然只是就传统制造型经济意义上提出来的,是在工业化意义上增长方式的转变,它并不涉及如何从工业化跨越到信息化的道路问题。

经济信息化从新的意义上提供经济增长新的空间,也为我们提出了从新的角度探索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经济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在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问题上,要注意技术本身的提高,更要注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会大大提高传统产业的集约化程度。

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篇(6)

从动力层面看,以往廉价生产要素是驱动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进入新常态,要素价格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倒逼经济转向创新驱动。从风险层面看,风险显性化并不是经济本身出了问题,而是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很多原来在高速增长时期被掩盖的风险暴露出来。比如,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导致投资信心削弱,楼市泡沫凸显出来;楼市下行预期导致土地需求减少,土地财政财力紧张,地方债务风险凸显出来;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会导致银行相关贷款埋下金融风险隐患。

认识新常态要准确把握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从消费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从资源环境约束看,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些趋势性变化,既是新常态的外在特征,又是新常态的内在动因。新常态的特点说明,经济增长速度正从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传统增长点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增长点。

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认识新常态,首先要全面认识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深刻理解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用这些主要特点和趋势性变化审视我们自己的心态和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状态,不能把经济发展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找到认识上的偏向和发展上的差距。适应新常态,首先要从观念上适应,学会新常态思维,掌握新常态下稳中求进的方法,提高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惠民生的能力。引领新常态,就要引领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用新常态思维打造新增长点,创新驱动形成新方式,而不是视而不见新变化,面对新问题素手无策,继续盲目铺摊子,贻误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促升级的良机,使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积累、激化,最后总爆发。

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篇(7)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103-02

一、新经济时代的特征

新经济时代不同于传统经济的单纯人工劳动,而是更加注重运用知识来武装劳动者,使其具备更多的工作优势,因而具有知识经济的特征;更加注重运用各种工具来辅助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借助互联网科技,即具有网络经济的特征;更加注重新的发展理念,在努力获取更高利益的同时也同样重视通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来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因此具有低碳经济的特征。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

知识经济指的是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它以知识型人才为主力、以知识技术为载体。知识经济的出现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在多种自然资源几近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高超科学技术的产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科学全面的认识,其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几乎已经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和非再生资源的指导思想,就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经济的显著特征。譬如,资产投入无形化。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一种经济模式,与资金、设备的直接投入不同,它是在资金等物质上,通过投入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来助推经济发展的,在企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又如,世界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知识经济”依靠无形资产的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显然是依靠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大市场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有经济决策知识化。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知识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1]。

(二)网络经济的特征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进步,以互联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网络经济(也可称之为互联网经济)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最具特色的一种特征[2]。互联网经济的第一个特点是用户体验至上。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消灭信息不对称的时代,是一个信息透明的时代,有了互联网,游戏规则变了,因为消费者鼠标一点就可以比价,而且相互之间可以方便地在网上讨论,因此,消费者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就变得越来越精明,变得越来越具有话语权;互联网经济的第二个特点是基于免费的商业模式。传统经济强调“客户(顾客)是上帝”。这是一种二维经济关系,即商家为付费的人提供服务。然而,在互联网经济中,不管是付费还是不付费的人,只要用你的产品或服务,那就是上帝,因此,互联网经济崇尚的信条是“用户是上帝”。在互联网上,很多东西都是免费的,例如,聊天、搜索、子邮箱、杀毒,不仅不要钱,不仅要把质量做得特别好,甚至倒贴钱欢迎人们来用。正是因为互联网经济是基于免费的商业模式,用户才显得如此重要。互联网经济的第三个特点是价值链创新。淘宝通过免费开店,颠覆了它强大的竞争对手eBay;360通过免费,颠覆了收费的杀毒软件厂商,微信通过免费发信息,对电信运营商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互联网免费的商业模式,本质上讲是通过免费获取巨大的用户群,然后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价值链[3]。

(三)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指的是具有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三低特征”的经济。由于我国各类企业生产对能源或资源的大量耗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以及不可降解垃圾的处理不当等原因,对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使矿产、石油、树木等资源供不应求,由此引发了许多自然灾害,我们也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意识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而且,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发展低碳经济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各企业也开始运用科学理念和科技手段,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通过改善生产工艺等方式来构思新的未来发展之路[4,5]。

二、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目标分析

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重在“战略”二字,即既要实现企业短期发展目标,又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蓝图。但总而言之,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的目标不外乎以下方面。

(一)增加整体销量,获取更高利润

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5]。无论是自营企业、独资企业还是合伙企业,“销量”始终是其最重要的获得利润的核心所在,薄利多销也好,囤积居奇也罢,都是运用销量做文章来获取更多利润的表现。但新经济时代,这种传统的营销策略已经不再受用,因此,新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战略需要另辟蹊径,找到适合的方法来增加整体销量,以获取更高利润。这不仅可以为企业谋求长期发展奠定经济物质基础提供保障,同时也可以充分体现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的基本经济性质[6]。

(二)拓宽综合市场,增加总体份额

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篇(8)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6-0144-05

我国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巨大发展。义务教育已经基本全面普及,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82%,201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从入学率指标看,我国教育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是,我国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区域之间教育质量、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水平差异很大,很不均衡。缩小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差异,推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找出影响区域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的原因,对于促进我国东、中、西部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加快改变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落后的面貌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以地理空间视角,从地域特征和人文特征两大方面分析各种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对我国区域教育发展差异的影响,为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改变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困境找出出路。

一、影响我国区域教育发展差异的地理空间因素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人类文化教育活动的客观因素,对办学条件的形成和改善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习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每个区域的地域特征各具特点,且又复杂交错,千变万化,形成了我国复杂的地形地貌,人文特征丰富多彩。复杂地域既为区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也为教育的发展增加了难度。

(一)区域间地理位置差异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

正如陈慧琳等在《人文地理学》中指出,文化区在空间上总有一个核心区,即该文化特征表现最为标准和典型的突出地方。在核心区外,是文化边缘区,其文化特征和标准性或典型性随核心区的距离增加而减弱,遵循距离衰减规律,直到完全消失。[1](P137)同样,在地理空间中,每个区域所在的位置是客观不变的事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所在地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对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的地区是文化教育的核心区,也是发展最好的地区。距离核心区越近,教育发展越好;距离核心区越远,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著名教育经济学家王善迈先生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30多个省(市)区分为四类:一类地区为京、津、沪经济最发达地区,二类地区为辽、苏、浙、鲁、粤等发达地区。三类地区为冀、晋、吉、黑、皖、闽、豫、湘、川、新等不发达地区,四类地区为其余省区等最不发达地区。[2](P35~36)据统计,北京、上海等一类地区人均教育经费始终是三、四类地区人均教育经费的2-3倍。再加上当地的文化底蕴更为浓厚,教育发展历史较长,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要远远超出三、四类地区教育发展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各地区对本地教育的投资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学校的数量、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高等教育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相对应,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无论是在高校总量、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还是在科研水平上,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高校数量多、规模大、办学质量较高;西部地区高校数量少、规模小、办学质量较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协调直接导致了城市和农村之间,东、中、西部之间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这不仅影响高等教育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教育机会均等”难以实现,而且使得城乡差别难以解决。此外,王善迈老师把教育机会、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水平,取得社会公众满意的教育成果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总体水平的指标,据此测算出了2009年我国各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可以看出,2009年,教育发展水平最高的是上海、北京、浙江等地理位置优越的经济发达地区,最低的是贵州、云南、等地理位置偏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JP+2]除此之外,交通条件、距离江河湖海出口远近也是影响教育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交通条件好,距离江河湖海出口近,对外交流就快捷方便,容易获得新事物、新思想,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快速发展。反之,则影响对外的交流,教育发展也因此受到影响。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落后,制约了该地区教育的发展。[JP]

(二)区域间地形、地势特征差异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

我国地形非常复杂,具体可分为五种类型: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在五种类型中:高原占总面积的26%,山地占总面积的33%,平原占总面积的12%,盆地占总面积的19%,丘陵占总面积的10%。从地势上看,我国的地势特征从东到西呈海拔上升趋势。可分为以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平原为主的第三阶梯;以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等为主的第二阶梯和以青藏高原为主的第一阶梯三种类型。在每一阶梯之内又分为高原区、山地区、丘陵区、盆地区和平原区。

以青藏高原为主,高原特征的第一阶梯区。该区域是我国教育发展最为落后的区域。一方面该区域地处偏远,距离我国文化教育核心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造成该地区经济文化落后,教育发展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对外交流和交通的不便,在教育信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等方面和外界的交流受到限制,此外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以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为主,山地、盆地特征的第二阶梯区。由于该区域距离文化教育核心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近,因此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同时,该区域多山地的特征不利于对外交流,使教育的发展增加了难度。

以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平原为主,平原、丘陵为特征的第三阶梯区。该地区距离文化教育核心区近,经济发展水平高,发达便利的交通也为教育的交流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该区域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最好的区域。

复杂的地形、地势既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素材,也为教育的发展带来各种不利条件。

(三)区域间气候特征差异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

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5)认为寒冷地区的民族勇敢无畏,但缺乏智慧和技术;亚洲人聪明,但缺乏勇敢精神;居住在两者间的希腊人则具有两者的优点,所以能自立,能统治其他民族。他认为希腊民族之所以兼有两者的优良品性,明显的是由于希腊处于寒冷和炎热之间的这种气候决定的。[3](P9~10)美国学者亨丁顿(Ellsworth Huntington, 1876―1974年)在他的《气候与文明》一书中,认为一个民族不管古代还是现代,若无气候促进因素,就不能达到文化的顶峰。[3]虽然气候特征并不能在人性格形成和文化的形成中起决定作用,但不同的气候特征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条件,在教育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有利因素或制约因素。温暖地区的气候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人们在温暖舒适的气候条件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能创造出较高的教育成果。湿热地区的气候特征较为不利于学习,创造出的教育成果相对较低。寒冷地区的气候则不利于学习的开展,所创造出的教育成果最低。中国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为了便于研究,本文依据气候类型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三个区域:温暖地带、寒冷地带和湿热地带。

以长江流域和东部沿海热带、亚热带为主要特征的湿热地区;以华北平原、黄河中下游流域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要特征的温暖地区;以青藏高原高寒气候为主要特征的寒冷气候区。在这三种不同的气候特征中,以北京为主的温暖气候区教育发展水平最高,以上海、武汉、广州为主的湿热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以拉萨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气候特征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最为落后。除了政治、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对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外,气候特征无疑是影响教育发展水平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四)区域间河流分布差异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

[JP+1]“水”是生命之源,自从出现人类以来,人们都是逐水而居,滨水地带是人类最初的栖息地,世界上多数知名城市和建筑,均有水的孕育和滋养。现代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水源。人类的各大文明几乎都是起源于各大河流:古巴比伦起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古中国起源于黄河;古印度起源于印度河及恒河;古埃及起源于尼罗河。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建立了强大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文明的起源和“水源”尤其是河流的分布息息相关。[JP]

现代学校的建立和教育的发展同样受到水源的限制和影响。从中国河流的分布来考察教育的发展状况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规划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中国地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北部主要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海河和辽河;中部主要的河流有黄河、长江等河流;南部主要有珠江、雅鲁藏布江等河流;西部主要有塔里木河等河流。在众多的河流中,黄河和长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更是被誉为中国文明的摇篮和中国的母亲河。而我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也主要分布在这两条河流附近。由此可见,现代教育的发展与“水”密切联系,充足的水源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从中也可以看出由于我国西部地区河流分不少,年均降水量低,干旱缺水,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使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数量和发展水平也受到相应的限制,就全国整体教育发展指数来说,西部都处于极低水平。此外寒冷的气候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不利于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

(五)区域间人口特征差异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

人是教育的主体,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受到区域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地理因素的影响,区域间人口数量、结构、密度、人口素质等也是影响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

教育以人为主体,人口数量与教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数量影响着教育结构的设置,影响着教育规模的大小和教育发展的速度。人口数量的多少对教育投资、教育普及程度和规模、教育质量的提高都有着重要影响。

区域人口密度指某一特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的聚集和疏密状况。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讲,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学校在相同的辐射面积之内可以有较多的生源,因而容易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生产的效率。但人口过密会出现人口压力、劳动力过剩,从而引发上学困难和就业困难,并带来交通、住宅和公共产品供给紧张等社会问题。人口过稀、劳动力不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会受到限制,比如教育会出现学校覆盖范围大,学生上学路程远、班额不足、办学规模小和教育生产的效率低等问题。[4](P133~134)我国区域间人口分布的主要特征是不均衡。中、东部省域的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40%,而人口竟占90%。西部7个省域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0%,人口则不到10%。密度最高的上海每平方千米达2562人,最少的只有3人。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既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教育的发展对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优化人口的文化结构,具有直接和关键性的作用。教育还影响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使人口再生产类型和年龄结构类型发生变化。[4](P137~138)区域人口的年龄结构及其变化对教育的结构和规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人口素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发展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人口素质的提高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前提条件,区域教育发展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区域人口素质的差异。[4]

(六)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

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区域教育发展首先受其区域经济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提出培养人才的需求,既拉动教育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和调整结构,又决定教育发展的结构、规模和效益。另一方面,区域教育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通过创新、引进和推广技术,加速区域技术进步,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和途径。

[JP+1]我国2011年各省市人均GDP经济实力排名。可以看出,我国2011年各省市经济发展实力最好的城市是第一层:上海、北京、天津;发展较好的是第二层:浙江、江苏和广东。广东的经济实力处于第二层,要远远好于第五层的湖北和重庆,但广东的教育发展指数为0.598,要远远低于湖北的0.658和重庆的0.662。这说明虽然经济在教育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教育的发展,经济的落后并不必然带来教育的落后。然而,地处我国北方的内蒙古在近几年的经济和教育发展中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水平,其教育发展指数和经济实力要好于被一直认为是教育和经济“重镇”的湖北和重庆。这说明在经济落后的情况下,中、西部落后地区同样可以在教育方面取得突破。[JP]

二、推动区域间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

区域教育发展不协调,已经带来了许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造成了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对社会和谐、政治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中西部人才的流失。因此,是否能够提出合理有效的手段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教育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国家层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而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民族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我国老一代领导人邓小平多次提出,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因此,国家应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全面协调、均衡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就要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落后的教育事业。

而要改变中、西部地区落后的教育现状,首要的就是要改变中、西部地区落后的交通现状。中、西部地区教育落后于东部地区,除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国家政策等因素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偏远的地理位置大大限制了中、西部地区的对外交往和交流。因此,国家除了采用政策倾斜、资金支持、投资引导等传统做法之外,还应该结合中西部地区的对外交通不便的现状,在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方面,大力改善中西部地区落后的交通状况,为中西部地区的对外交流创造有利的交通条件。

第二,社会层面。均衡、协调的发展区域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一方面,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加强舆论宣传,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另一方面,发达地区在人力、物力、智力、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落后地区。例如:可以结成地区与地区、省对省、城市对城市等形式的对口支援,有条件的地方甚至可以结成学校对学校的对口支援,实现在教育上“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到达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落后地区的教育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共同发展。

第三,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首先,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要改变“等、靠、要”的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意识,挖掘潜力,大力发展本地区的经济,为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次,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要充分挖掘民族特色,丰富民族教育内容,发展特色民族教育,走出一条教育的新路子。再次,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要积极主动,加强区域内和区域外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实教育内容,改变落后的教育管理方法,形成适合中、西部地区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特色人才。最后,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要改变传统观念,加大宣传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条件,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资本到本地区发展经济和教育。

三、总结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高中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到达到40%,这对我国区域教育的发展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各地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展,促进我国教育全面均衡、协调发展。

总之,没有区域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区域的共同发展是不完全的,也是不可能持久的。科学规划、均衡协调全面发展教育事业,是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均衡、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教育对于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篇(9)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含义

现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也逐渐被众多公司所重视。那么,什么叫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呢?根据大学会计书本上的定义是这样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是指反映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内容质量。从会计学的另一角度来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也可以定义为:企业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那么由此可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可以根据会计信息所具备的质量特征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来衡量,它不仅反映了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水平问题,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的会计法规和会计政策能否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在现如今企业会计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有着原则性的指导作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标准,是财务目标的具体化。总的来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分为基本特征和其他特征。之所以称为基本特征,主要是由于只有企业会计信息具备了这些特征才可能真的有用,基本特征反映了会计信息的实质。基本标准主要有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和及时性。其中,可靠性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特征。而它的其他特征则是,重要性、谨慎性、可理解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按照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企业会计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当前的企业环境分析,具体有以下几个问题:一,会计信息不真实,数据不完整;由于一些领导为了追求任务指标的期限内完成,一旦没有达到目标就依靠调整报告蒙混过关,对一些数据加以改造,以及少数会计人员做假账,隐瞒公司真实情况,虚报虚假信息,从中得到不法收益。二,会计信息没有披露完整,不够及时,相关信息也没有得到反映;在一些企业里面,有部分企业领导偷税漏税、为了个人私利以及个人业绩,保留一些真实的会计信息,只是披露一些与会计工作的无关的消息,从而相关的信息得不到充分反映。三,会计信息传递时效过慢,影响信息的发展需求;在一些公司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决定何时披露重大事件,从而降低相关会计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及时性。一般企业会计系统是不定期提供会计信息的,而且企业年度报告要在财政年度数月后才能公布,企业管理机构往往由于了解信息的不及时而难以确定一些重大事件系于何时发生,使得会计实际信息与真实信息传递的速度不一致,从而影响使用者对信息发展的需求。

(二)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原因

由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从长远的角度讲,虽然暂时赢得了一些公司利益,但是最后终会使企业陷入困境,损害多数使用者的合法利益。为此许多研究者进行市场调查和相关研究,分析后指出主要原因为:一,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公司的制度没有很好的进行权力分散牵制,导致一些部门权力过度集中,一些部门权力相对分散,这就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二,企业人员自我约束力不清,没有严格的自律意识;企业的一些内部员工没有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为标准,自我规律意识不够强。三,外部监管机构监督不力;一些监督机构没有完全的认真监管,导致一些企业虚报会计信息。四,企业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不够完善,需要加强;一些会计工作人员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一味听任上级安排,不假思索,从而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出现问题。

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优化创新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制度的优化

随着经济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我们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要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进行权力牵制,杜绝权力过度集中。让企业内部人员严格执行企业管理制度,同时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以调动公司人员的积极性,为维护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数据完整性做出努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社会监管体制,由国家加强社会监管,保证不让一些监管部门,从中获取不法利益。严格执行国家监管体制的标准,对违反国家监管体制的监管部门进行严厉的打击和批评。出示相关法律文件,维护监管体制的完善,保证监管体制的实施,为维护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只有在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的共同优化下,我国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才会更加良好。

(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创新

同时,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意识方面也应该进行创新。首先,增强企业人员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企业人员的遵纪守法的规范意识,尊重法律法规的相关制度,从而避免虚报虚假会计信息,虚构不真实的会计报告。严格按照自我规律要求,积极主动的配合监管部门的监察,良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其次,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规范职业道德;在企业内部,定期开展会计人员思想教育课程,让会计工作人员更加真实有效的完成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积极提倡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弘扬会计职业道德,实事求是,认真谨慎的完成每一笔业务。从而可以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思想意识,规范企业内部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共同促进会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一些列的问题,从长远来看,这将会影响到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也会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发展。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标志,它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只有完善企业内部机制,加强外部监管机制,规范企业人员自律意识,弘扬会计职业道德,才能够共同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篇(10)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修正案中,立法者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做了较为明确的诠释和定义。总体说来可以从表面和内在两个层面进行解释,从内在层面来看,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员和内部结构方面都较为固定,每一层阶都有特定的任务和信息传递方式,为完成共同的犯罪目的而又不同功能的分工;从外在层面来看,黑社会性质组织通过不法手段或者是披着合法外衣的不法勾当来扩大影响,加强对地区、行业的控制力。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笔者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理应具备组织性特征、行为性特征及经济性特征。

一、组织性特征

在《刑法修正案(八)》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规模组织性被描述为应具备“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

组织性的核心是具有相应的组织形式特征。在《刑法修正案(八)》中,明确提到了“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 ,该款事实上是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形式特征进行了诠释。笔者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形式应该分为几个方面理解,首先,内部的结构应具有层级性,从上到下呈金字塔结构展开,各个层级的分工合作较为清晰,并且层级数量不少于三个。其次,有严格的帮规或者是戒条。这种准则行的纪律会贯彻到整个组织的上下,并且在该条规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犯罪活动。所以,一些省市有这样的规定,在组织形式特征中应体现以“有被组织和成员认可的帮规、戒律、家法等行为规则或约定俗成的规矩,但不要求必须具有明确的组织名称、纲领、章程、文字规约等作为必要条件” 其三,近年来,黑社会性质组织会披上合法的“外衣”,已成气候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为了逃避法律打击和惩治,利用之前积累的非法资金成立公司,借助公司的合法外衣,从事更大的非法活动。不仅如此,公司也成为其掩饰不法罪行的盾牌,混绕司法认定和处置。而且,这一形式已然成为一种高阶的黑社会性质犯罪形式。2009-2010年一年之内,在重庆展开的“除黑打恶”各项整治和斗争中,重庆各级法院共查处了二十四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在这些组织中,有一般以上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成立了注册企业,并且,30%的企业规模庞大,资产上亿。 基于此,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的第二条将上述打着公司合法旗号进行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排除在单位犯罪之外 。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从而保护社会公平,维护公共秩序和经济秩序,以及人民的各种权利。

二、行为性特征

在《刑法修正案(八)》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性被描述为“,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 该条文明确的从三个方面界定了黑社会性质组织在行为特征方面的内涵。下文将从行为的暴烈程度、行为的持续程度、行为的影响后果范围三个角度展开论述。

第一,在对行为手段的界定上,《刑法修正案(八)》有这样的描述:“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对于行为手段特性的界定上来看,事实上分文了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暴力性行为。所谓暴力,是指不符合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负面力量 。事该种暴力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的强暴。也就是呈现出一种强大的施暴力量,对他人施加这种不符合法律规范的方法或强力强力,获取不法利益或获取暴利。那么这种客观意义上的暴力手段不仅仅是一种推拉与挣脱的外力表现,更是一种达到足以使被害人按照施害人意识决定而为之的强力,也就是说,这种外力应该达到一种特别紧迫、急切和重大损害的程度。对人身进行强制或打击较为常见,笔者认为还应该将被害权益纳入其中,被害人权益是暴力指向的最终目标。身体强制或行为强制都只是手段或是方法,真正要达到的是一种利益的获取。也就是在这种利益趋势之下,行为的暴烈摧残程度才会具有如此大的伤害性。第二个维度,笔者认为有必要指出,除了直接性暴力而外,还有种是间接暴力。故意破坏办公器材和办公用品,导致机关事务性工作无法展开或者进行。此类财产性破坏,也应认定为暴力手段。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行为的方式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暴力行为特征,而法律对其追究的依据也必须依赖其行为的违法性,所以,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必须要具备行为性的特征,而暴力手段,则是行为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显像和支撑。

第二,在对行为持续程度的界定上,《刑法修正案八》的描述是:“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换句话说,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违法活动必须具有长期性,而不是偶发的、碰巧聚在一起的共同犯罪。首先,《刑法修正案八》之所以会对黑社会组织行为的“持续性”进行描述,笔者认为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区分与普通的共同犯罪。因为在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也会有共同的犯罪意图表达,以及共同共通的犯罪行为。但是,共同犯罪一般不具备长期持续性。这是对犯罪形式上的一种区分。其次,持续性程度也是对犯罪行为危害程度的一种折射。长期、多次、持续性的进行某种犯罪行为,这种犯罪行为对势必会给社会治安造成一种长期威胁,另外,从群众的角度来看,如果某一社区或地区长期流窜犯罪分子,为非作歹,长期进行非法活动,势必会给群众造成一种心理阴影,这种黑社会性质行为的非法控制给群众造成的心理强制也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基于之上分析,沿海省份会有这样的规定:“‘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一般掌握为:(1)组织者、领导者直接组织、策划、指挥、授意、指使实施的。(2)组织成员为组织的利益有预谋地实施或按照该组织一贯行为实施的。”

三、经济性特征

在《刑法修正案(八)》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性特征被界定为应当具备“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 经济性特征主要有两个指向标,其一,指向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目的,其二指向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的物质基础。两者相辅相成。

上一篇: 消防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下一篇: 公园生态景观设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