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含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7 17:52:31

金融危机含义

金融危机含义篇(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逐步开放金融业,我国的金融体系越来越成为世界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20世纪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却明白无误地昭示着金融危机的危害性。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而言,金融危机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就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因此对金融危机的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危机是只伴随经济危机爆发而爆发的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危机;狭义的金融危机则是指单纯的货币危机。马克思认为,正是由于商品和货币在价值形态上的对立和必须相互转换,才使资本运动过程本身潜伏着经济危机和货币金融危机的可能性。首先,商品买卖分为两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分离,使货币与商品的转化出现随机性、不确定性,从而使商品生产和价值实现过程包含着中断或危机的可能性。因为危机是使两种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过程强制统一的形式。其次,信用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商品买卖中商品与货币的时间差异。因为信用的存在可使统一货币多次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如果某一个企业出现支付问题,则很可能会波及其它企业或信用机构,从而引起社会支付链条在许多点上的中断,进而引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或一般条件并非现实性,不能说明金融危机为什么会成为现实,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说:“现实危机只能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竞争和信用中引出。”

    一、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马克思首先分析了随经济危机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和现实条件。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既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的生产,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中就包含着不顾市场的限制而生产的趋向。这个本质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现实运动的起点和驱动力,也是商品和货币走向绝对对立的基本线索。促使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走向危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的作用:市场竞争,资本积累,资本积累。

    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是不以经济危机爆发为条件的金融危机,也就是说,它是当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尚未拉紧到极限、全面的生产过剩尚未发展到临界程度时所产生的金融危机。但独立的金融危机产生的机理和现实条件是什么呢?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来自金融系统内部的紊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会脱离资本主义经济总体发展的背景,而是指资本主义在进入发达阶段后,金融系统的发展有暂时超越和背离生产系统而发展的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以后敏锐地观察到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新变化:证券交易所已变成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最突出的代表。恩格斯在《资本论》第3卷后还专门补充了“证券交易所”一节,并强调说证券交易所的重要性还在不断增加。马克思则明确指出,以股票发行为代表的虚拟资本的发展,不仅造成了生产垄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也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状况——投机、欺诈、神经过敏和金融贵族。马克思说,股份制度是资本主义方式以内的扬弃,是一个过渡点,“在资本主义生产不很发达的阶段尚有若干意义的各种观念,在这里,都变得完全没有意义了”。马克思的金融理论对我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逐渐进入中国,与此同时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我们在看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融入资本全球化的步伐加大,金融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核心内容。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客观现实决定的,也是马克思的金融安全理论在新时代的展现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金融安全理论。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马克思的金融安全理论对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它依然在指导着我们前进。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的金融安全观,积极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参考文献:

金融危机含义篇(2)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055-02

一、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中“虚拟经济”的考证分析

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在分析金融危机生成的可能性及现实性时,把金融危机分成了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两种。特别是在分析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时,强调了信用、“虚拟资本”、“虚拟经济”对于产生金融危机的影响。

1.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生成的可能性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写道:“本文所谈的货币危机是任何普遍的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应同那种也称为货币危机的特种危机区分开来。后者可以单独产生,只是对工业和商业发生反作用。这种危机的运动中心是货币资本,因此它的直接范围是银行、交易所和财政。”[1]同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一样,首先,商品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使货币和商品的转化出现随机性、不确定性,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因为“流通所以能够打破产品交换的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正是因为它把这里存在的换出自己的劳动产品和换进别人的劳动产品这二者之间的直接的同一性,分裂成买和卖这二者之间的对立。”[1]这样以来,商品和货币的转换即商品生产和价值实现过程就包含着中断或危机的可能性。其次,随着信用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包含着危机的另一种可能性。在物物交换时代是不可能有危机的,只有在货币时代或商品经济时代,“如果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彼此的债权相互抵消,也就是说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中潜在地包含的矛盾没有成为现实;因而,如果危机的这两种抽象形式本身并没有实际地表现出来,那就不会有危机。”[2]而当这种矛盾实现时,危机的爆发就有其可能性了。

2.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现实性

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是不以经济危机爆发为条件的金融危机。它产生的现实条件来自金融系统内部的紊乱。“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3]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信用、银行金融和在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虚拟资本交易日益重要,形成所谓“信用经济”、“金融经济”、“虚拟经济”。特别是虚拟资本如债券、股票、汇票等的发展有暂时超越和背离生产系统而发展的趋势。这时,货币与虚拟资本商品与信用货币的对立显露出来,其矛盾的积累导致了货币金融危机。因为信用和信用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不是真实的财富,和普通商品一样最终要向货币转化,因此 “在危机中,会出现这样的要求:所有的汇票、有价证券和商品应该能够同时一起转化为银行货币,所有的银行货币又应该都能够同时一起再转化为资金。”这时,以虚拟资本为主体的虚拟经济中就会出现所谓“金融过剩”,危机一触即发。马克思又说:“劳动的社会性质一旦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表现为一个处在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会不可避免。”[4]在这里,马克思在论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现实性时,都特别强调了信用的发展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而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虚拟资本的自我膨胀运动是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机制[5]。

3.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扩散性

马克思对金融危机的分析虽然是以国内系统为基础进行的,但并没有限于国内系统。他已经认识到资本的国际流动对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展过程中,各国金融、贸易和生产密切关联,金融系统特别脆弱,而资本的国际流动更加速了普遍性危机的产生。马克思指出:“在普遍危机的时刻,支付差额对每个国家来说,至少对每个商业发达国家来说,都是逆差,不过,这种情况总像排炮一样,按照支付的序列,先后在这些国家里发生;并且,在一个国家比如英国爆发危机……接着就在一切国家发生同样的总崩溃。”[4]金融危机就这样在许多国家依次发生了[6]。国际信用的发展推动了一切国家的出口和进口膨胀,加深了各国间经济贸易和资本金融的相互依赖,但信用支持下各种商品和债务的价值最终仍然都需要货币来实现和清算,从而就可能使国际性和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特别容易发生了。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探析

按照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可以说美国金融危机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多种矛盾激化的表现,但这又是一场并不伴随经济危机而发生的独立性的金融危机。2008年这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持续恶化酿成的金融风暴,几乎波及到了楼市、股市、债市、汇市、银行、保险、大宗商品等所有经济领域,其影响范围也几乎扩大到了全球的各个角落。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无论从其可能性,现实性还是其全球性上,都印证了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那么,它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呢?

1.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中的信用和虚拟资本

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国家,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而信用经济就是虚拟资本的膨胀发展运动,也就是所谓的虚拟经济。美国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其金融系统非常活跃,金融创新更加迅速。其金融衍生产品如按揭抵押债券(MBS)、债务抵押凭证(CDO)、信用违约掉期(CDS)等等(也即虚拟资本)的产生,大大延长了货币支付链条,一旦某一环节不能实现,就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紊乱,引发如马克思所说的:“……同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一起自然发生的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7]马克思当时对于信用和虚拟资本发展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的论述,恰恰说明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导火索:无论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还是次贷危机都是美国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2.直接原因或导火索是美国次贷危机或房地产泡沫

由美国房地产经济泡沫破灭所引发的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甚至全球性的信用危机和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其危机的源头就在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和2001年“9・11”事件的冲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这使得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领域,而在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下,房贷规模进一步扩大,埋下了危机的隐患,而2005年美国房价的普遍下跌,以及利率的上调,使房贷者无力还款,造成了次级贷款违约率上升,直接引发了次贷危机。

3.根本原因在于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

尽管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主要是从实体经济的生产过程周期(繁荣、衰退、停滞、复苏)中来分析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的,但当时,他已经意识到了信用发展和虚拟资本的产生对独立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决定性影响。并且,马克思还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信用经济,这种信用经济就是虚拟资本的膨胀发展运动,是虚拟经济。美国金融危机也正印证了这一点,其最大特点就是虚拟经济,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对虚拟资本做了系统论述。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包括股票、债券、汇票、土地所有证等带利息的有价证券或所有权证。虚拟资本不代表现实的资本,但它通过深入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生活中,推动实体经济运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无差别劳动。因此,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而一旦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之草,最终催生泡沫经济。因此可以说,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其存在虚拟经济而在于它的过度发展。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关于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分析,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现实性,而且对于我们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分析现代金融危机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其理论中关于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的研究,为我们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虚拟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此,我们应该完善商品交易的法律规范,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完善银行信贷等信用支付系统。并且要在充分利用虚拟经济发展的优势的同时,防止其过度发展所造成的“金融过剩”而引发危机。此外,还应在国际贸易中,建立健全完善的国际信用体制,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外部传递性的继续扩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3-15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84.

[3]周雨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6,(12):310-312.

[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5-601.

金融危机含义篇(3)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采取经济刺激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基于此,探究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对应对危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

(一)金融危机的现实诱因

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2007年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简言之,是指缺乏支付能力而信用程度又低的人无力偿还买房时的抵押贷款所引发的一系列金融问题。

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和利率保持较低水平,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由于这种金融衍生品信用要求低,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不少金融机构将其同其他行业的次级证券捆绑出售,结果大量金融残次品充斥美国以至世界金融市场。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和短期利率提高,促发次级抵押贷款本身高于普通贷款的还款利率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也使购房者出售或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更加困难,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危机。

金融危机是由于“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泛滥造成的。“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作为金融衍生品使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便会在金融市场上交易,且既可在国内金融市场不断交易,又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广泛流通,买房时抵押贷款的偿还问题由局部扩展为全局问题、由地区扩展为全国乃至全球问题。

(二)金融危机的历史根源

此次金融危机并非单纯的次贷危机造成的。探究其根源至少包括以下六点:一是互联网泡沫。美国的it产业曾如日中天,带动美国经济走向繁荣,其中也隐含着大量泡沫。二是房地产泡沫。美国一直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反而企图以房地产业的繁荣来进行掩盖。进入21世纪以来,美联储连续降息,金融机构简化购房手续,不需首付款即可发放贷款,甚至在信用等级评定上造假以鼓励次级抵押贷款,从而导致房地产泡沫日益膨胀。房地产泡沫同过去没有解决的互联网泡沫合二为一,导致金融市场的风险迅速累积。三是虚拟经济泡沫。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在于虚拟经济的主要成分之一——金融业严重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四是财政泡沫。多年来美国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由此维持经济运行。五是消费泡沫。美国鼓励家庭靠借债来支持超前消费,目前家庭债务已超过15万亿美元。六是出口泡沫。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业优势决定了美国必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出口高科技产品。但美国在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却以出口管制政策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导致贸易严重失衡,贸易逆差与日俱增。为解决财政和贸易双赤字问题便依靠在全球发行美元、国债、股票以及大量金融衍生品,通过这样的虚拟渠道,使全世界的实体资源不停地流进美国。

金融危机的实质解析

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只是“人格化的资本”,因此,资本家表现出的本性本质上是资本的本性。而资本的本性就是“为发财而发财”。马克思说:“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金融危机是金融资本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后经济危机的特殊表现,源于资本家贪婪的本性,是资本家贪婪的代价。

(一)金融危机由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矛盾引发

金融危机导致了全世界的恐慌、混乱和经济下滑,其实质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间的矛盾而引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

其一,危机作为周期病,这个周期过程是:谋求最大利润—科技进步—个别资本获取超额利润—科技进步普及—超额利润消失—社会总资本的平均利润率下降……如此循环往复,显现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所有具有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国家都会周期性地陷入试图绕过生产过程而赚钱的狂热阶段。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造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其二,危机作为制度病,其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引起的各种矛盾发展到特别尖锐,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以及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时,才爆发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爆发,通过对现存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强制地使资本主义生产规模与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之间的比例得到暂时平衡;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也由此而得到暂时的缓和,资本主义生产经过停滞之后,又重新恢复和发展起来。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源并没有消除,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重新高涨,各种矛盾又开始激化,在一定时期又引致下一次危机的爆发。

其三,危机作为基因病,其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本性。由于虚拟经济的存在,使资本家进一步谋求最大利润成为可能,通过销售虚拟产品,资本家绕过了生产过程而达到赚钱的目的,但是生产价值终归是由生产劳动所产生的,所以这一规律违背了价值规律,从而产生了危机。在资本家不断追逐剩余价值和高额利润的同时,危机也在不断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二)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早就洞悉到资本主义进步作用中包含的历史过渡性,科学揭示了各类经济危机的病根。一方面,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的剖析充分肯定资本主义“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另一方面,正是资本的弊端导致了金融危机。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中,虽然已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包含危机的现实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引起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但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却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不可能建立起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关系。

(三)金融危机伴随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第一,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个别企业内部的生产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资本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尽力改进生产技术和完善劳动组织及经营管理。但是,由于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私人占有,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由个别资本家自己决定,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的破坏。当这种比例失调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引起大量商品过剩时,就会引致经济危机的爆发。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受剩余价值绝对规律和资本主义竞争规律的支配,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因而要求市场也相应扩大。但是,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使广大劳动者陷入失业和半失业的贫困状态中。与社会生产扩大的趋势相比,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萎缩,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严重对立。当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市场上的大量商品就找不到销路,就会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从而引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它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金融危机与资本主义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关联

(一)虚拟经济不产生剩余价值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已经论定,商品在流通中不产生任何利润。比如期货、股票、基金、股指等,只是有价物质(或说特殊等价物)的有形转移和膨化,是价值或剩余价值的无机再分配,只能将其视为一种特殊商品的流通。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已经从侧面揭示了资本主义虚拟经济所必然蕴藏的潜在危机。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不等于只要有劳动就能创造价值。前者说的是价值源泉(可变资本)问题,后者讲的是价值形成(不变资本)问题。如果不了解两者的区别,就可能错将“价值源泉”等同于“价值形成”,从而否定价值形成过程中非劳动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得出“只要有劳动就能创造价值”的片面结论;或者错将“价值形成”等同于“价值源泉”,从而否定价值源泉的唯一性,得出“机器设备等物质生产要素也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错误结论。

(二)借贷是剩余价值的预期支付

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的巨大增长和各种投机活动的大量兴起,又为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提出了强烈的需求。但是,手中堆积着大量商品的资本回流却非常缓慢,数量非常少,“以致银行催收贷款,或者为购买商品而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再卖出去以前已经到期,危机就会发生……于是崩溃就爆发了,它一下子就结束了虚假的繁荣。”社会产品是剩余价值的有形存在,而预期就是虚拟和不确定因素的共同存在。金融危机的发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企业为了追求更多利润,不断扩大规模,于是选择在金融市场上“借贷过度”;可当产能相对于全社会购买力相对过剩时,企业资本周转出现困难,逐渐丧失偿还贷款能力,于是引起连锁反应,导致货币紧缩,形成恶性循环,金融危机就此爆发。

结论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首先,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其次,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大批中小资本破产,大大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从而在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同时,使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再次,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危机的爆发不仅使失业人数剧增,而且也使在业工人生活状况恶化。最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从而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参考文献:

1.周文丽.金融危机让《资本论》热销[n].北京日报,2008-10-20

2.张克难.《资本论》热销说明了什么[n].报,2008-10-30

3.张晓辉.金融危机深化 全球苦觅良策[n].证券时报,2008-10-17

4.龙在天.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原理看世界金融危机的本质[j].国外理论动态,1999

5.崔向阳.《资本论》与东南亚金融危机[j].当代经济研究,1998(6)

6.高新宇.《资本论》中金融危机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思考[n].沈阳教育学院报,2005

金融危机含义篇(4)

前言:

2008年,始于美国的一场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世界各个国家,致使国民财富严重缩水,实体经济大幅衰退,新自由主义是引发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当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新自由主义进行理论反思,并明确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路线,实现自身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新自由主义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

(一)金融自由化导致国际金融危机

受到新自由主义理论基础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哈耶克自由至上思想的影响,美国实施了众多金融自由化政策,这种看似公平自由的市场交换下,掩盖着众多不公平的事实,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人们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如水中月亮般不切实际。新自由主义下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失控,对市场的自由化管理实际上是对市场的放纵,自由的发展,使得金融市场自身发生了破裂,从而导致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

(二)私有化财产制度导致金融危机

私有化财产制度的主要核心是认为私有化能够实现自由民主和高效经济,新自由主义认为,公有制集体化的范围扩大并不会提升生产率,反而使经济向更加不好的方向发展。美国总统布什上台后推出了一系列私有化的政策,就连医疗、学校、交通等公共事业也变得私有化,这种私有化财产制度不符合国家、社会的平等性原则。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佩特拉斯认为:新自由主义私有化关注的并不是生产而是利润[1]。这导致了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对现有财富和资产进行剥夺,而不关心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导致了国际金融危机。

(三)反对国家干预导致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的自由程度,市场机制有能力自行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严重反对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严禁国家限制市场生产、出售以及买进,认为一切干预市场进行自我调节的措施和手段都会阻碍市场的自由发展。但是,市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进行自主调节,放纵市场的自由发展,并不能提高社会效率,没有国家管制的金融市场十分容易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二、新自由主义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世纪以来,新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蔓延、扩散,逐渐笼罩了国际金融市场,致使全球经济体系逐渐出现了新自由主义化特征,2008年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而美国正是新自由主义体系中的轴心国家,其世界金融资产比重、世界GDP比重、世界贸易额比重都是最高的,这就导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迅速蔓延,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可以说新自由主义对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范围影响是空前巨大的;此外,新自由主义还对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国家的应对造成了一定影响,许多国家还在顾及新自由主义提出的金融市场自行调节理论,导致08年国际金融危机许多国家应对的决策和行动迟缓,从而促使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新自由主义理论在美国根深蒂固,08年国际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后,美国政府及财政当局并没有做出及时的应对和救助措施,例如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在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时并没有受到来自政府的及时救助,致使其申请破产,造成了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从而使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2]。

三、国际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反思

(一)重视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思潮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能够误导国家许多正确的经济实践,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对新自由主义深信不疑,主要在于新自由主义理论中不仅包含大量的错误理论思想,同时也包含一些科学合理的成分,这就增加了新自由理论的迷惑性,其正确部分很好的掩饰了新自由主义中不合理的方面,致使其在许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我国应当积极注意新自由主义理论思潮的影响,正是由于新自由理论思潮的不断影响,才使得许多国家放弃政府对经济市场的管制,任由其自由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现代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联系日益密切,在这个背景下,新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市场的理论和思潮终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二)按照市场经济需求对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监管

相较于传统的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有着产品现代化、信息技术现代化的特点,市场经济信息化的趋势较为明显,同时市场中资源的配置不能任由市场自由调节,政府应当根据市场的经济形势以及市场的发展特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和调节。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货币的形式逐渐由纸质货币向数字货币转换,信息交流逐渐加深,信息不对称程度非但没有得到减弱,反而变得更加深刻[3],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调节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根据国际金融危机与新自由理论的关系进行反思,根据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进行反思,政府科学有效的市场干预并不会扰乱市场正常运行的秩序,反而能够对市场的正常运行起到有效监管的作用。

(三)合理进行金融创新

推进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需要鼓励金融创新,但一定要对金融创新秉持着严谨科学的态度,要对金融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要把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适度的金融创新就是在保证金融衍生物与基础产品相适应的基础上,体现出其规避基础产品市场的经济风险优势,保证基础产品市场健康稳定的运行,不能放纵任由金融创新,不能失去对市场的把握,一旦金融创新过度,其产生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就会被投机者利用为追求高额回报的工具,这样就会使得整个基础产品市场出现畸形发展,从而引发危机,虚拟经济的发展要与实体经济相适应,一旦金融创新过度,出现经济危机,政府的监管以及应对对策的作用是微小的,无力的,所以要鼓励金融进行合理科学的创新,将金融创新控制在政府部门监管的范围之内,防止创新过度引发危机。

(四)探索我国的长期发展战略

就目前来看,虽然美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严重,但其经济地位仍旧处于世界霸主位置,美元之所以能够充当世界货币,根本原因在于其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国应当积极拓展对外关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期发展战略,要清醒的、理性的看待新自由主义理论,加强自身的反思,探索人民币国际化、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对外开放等一系列的长期发展战略。

结论:

金融危机含义篇(5)

1.前言

金融系统作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而银行系统作为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金融系统稳定运行起着关键性作用。当银行爆发危机时,若不能妥善处理,将传染给其他银行,从而使银行系统安全运行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引发货币危机。同时银行危机嫩能够跨国传染,进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因此,如果防止银行危机的扩散,使银行系统得到有效恢复,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要课题。

2.银行危机传染含义与形式

2.1传染含义

从广义角度来看,银行危机传染主要是指跨国国界性的传播效应或者溢出效应。从狭义角度来看,银行危机传染含义主要分为三点:其一,银行危机传染主要指某个国家出现爆发性危机时,会导致其他国家也可能爆发危机的一种现象;其二,银行危机传染主要是处于危机状态的国家出现溢出效应,并对其他国家银行、金融业造成影响的一个过程;其三,银行危机传染主要是指某个金融市场爆发危机,并影响到其他金融市场交易量及价格,并产生联合波动效应。

2.2传染性形式

2.2.1内部传染形式

主要指当某个银行失去清偿能力时,将爆发清偿危机,并通过银行与银行间的往来业务将危机传染到其他银行。内部传染形式主要有:其一,信息路径。当信息失真或者不对称时,银行责权者将难以对银行经营情况进行识别,在银行危机爆发时,受到外部信息影响,导致存款者与银行间出现挤兑,并扩大危机传染范围。其二,信用路径。随着银行与银行间往来业务与交易量不断增加,银行与银行间形成的在全关系,不仅不能抵押,也无任何保险,当某个银行爆发危机时,容易引发连锁反应,进而扩散至与其往来的银行。其三,支付清算。随着支付清算系统在银行中的应用,虽然加快了资金清算效率,但是也扩大了危机传染范围。某家银行爆发危机时,若无法清偿债务,将产生连锁反应,不仅影响到银行支付清算工作,同时导致银行出现信任危机[1]。

2.2.2外部传染形式

主要指企业与银行间存在业务往来,从而受到银行危机的影响,并将危机传染给其他社会经济部门。外部传染形式主要有:其一,企业传染路径。当银行爆发危机时,首先会将危机传染给企业,然后再由企业将危机传染至与企业有业务往来的银行,从而引发大范围的银行危机。当银行爆发严重性危机时,受到危机传染的银行,由于将危机传染至其他企业,导致企业面临生存危机,而银行危机传染范围也日益扩大。其二,跨国传染路径。将国家银行作为独立系统,由于我国银行与其他国家银行存在业务往来,所以当某个国家银行爆发危机时,危机也将传染至我国银行,甚至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2]。

3.银行危机传染应对措施

3.1银行网络宏微观环境优化策略

首先,同业存款的调整。通过对银行危机爆发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同业存款存在比例问题,同业存款处于最优状态时,其比例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所以,为了确保银行系统稳定运行,必须对同业存款进行有效调整,以提高资金效率,确保银行系统稳定性。其次,规范投资行为。通过对股市案件进行分析发现,投资行为缺乏规范性,是引发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而资本市场发展与金融业密切相关,若资本市场发生动荡,将严重影响到银行系统的安全运行。所以,规范投资行为,对银行危机阻断具有重要意义。再者,加大信息披露力度。由于信息失真或者不对称,给金融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同时信息可作为危机传染渠道,扩大危机范围。所以,加大信息披露力度,确保信息准确性,是确保金融系统稳定运行,化解银行系统危机的关键。

3.2确保银行系统的稳定性

首先,优化网络结构,保证网络稳定运行。在复杂网络条件下,对银行危机进行深入分析,以掌握网络结构,针对不同网络危机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实现银行网络自治化管理,改善银行网络管理机制,确保银行网络系统安全运行。其次,充分节点作用,缩小危机范围。银行网络中有很多大节点,是危机传染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对银行网络节点进行适当调整,以优化银行负债结构,增强银行的风险抵抗能力。

3.3做好危机公关工作

首先,掌握舆论的主导权。当银行爆发危机时,必须通过媒体将银行真实情况及时披露出来,并向人们传达积极性的信息,以避免危机严重化。其次,保证披露信息真实性。当银行出现危机时,使公众内心受到很大冲击,这时银行必须实事求是,确保披露信息的真实性,以阻断谣言。再者,沟通路径要通畅。银行必须与债权者、投资人、重要组织、内部人员及受害者等进行积极沟通。最后,全面做好危机评估工作。当银行爆发危机时,必须对危机实际情况进行准确评估,以避免危机严重化。同时政府机构及监管部门,必须积极介入,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提高公众信任度。(作者单位:灵武市农业银行)

金融危机含义篇(6)

一、金融危机涵义

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对金融危机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它表现为一国货币短期内大幅贬值,该国金融市场上价格的猛烈波动,大批的银行经营困难乃至破产,整个金融体系急剧动荡。其显著的特点是整个金融体系急剧变动,具体表现有:一是外汇汇率、利率大幅上升,二是股市急剧下挫,三是大批银行经营困难甚至走向破产。金融危机与货币危机、经济危机有密切地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货币危机主要是指实行某种形式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在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外汇市场参与者对该国维持固定汇率的能力丧失信心,从而进行大规模的本外币资本置换,导致该国货币大幅贬值,固定汇率制崩溃,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事件。就经济危机而言,一个通俗的解释是生产过剩找不到需求,引发社会经济大混乱。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货币危机主要局限于外汇市场,金融危机的范围扩大到了金融领域,而经济危机影响范围更广,表现为实物经济的严重衰退和国民经济运行体系的巨大破坏。货币危机可能诱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就有可能引起经济危机,乃至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金融危机就成了经济危机的代名词。

二、金融危机理论

自从“郁金香泡沫”破灭后,西方世界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多,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对此对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研究引起了西方经济理论界重视。比较系统的研究金融危机理论是从20世界70年代末开始的,主要理论有如下几种:

(1)宏观经济基础理论模型

1979年克鲁格曼提出了第一代危机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政府对财政、货币政策的过度扩张会导致经济基础恶化、引发对固定汇率的投机攻击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这个理论的产生背景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当时美国发生了二战后的第五次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和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国际金融市场抛售美元的风潮更甚,迫使尼克松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与黄金兑换的挂钩,因此引发更大规模的抛售美元,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先后放弃了本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平价的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固定汇率为特征,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以浮动汇率制为主,多种汇率制度并存的国际汇率制度。用克鲁格曼的理论来解释金融危机我们假设一国货币需求非常稳定,如果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实行过度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导致国内信贷扩张、居民向外国购买商品、劳务、金融资产等来转移风险,而居民和投资者在这种情况下会选择持有另一国货币即是用本币购买外币是符合心理预期的。当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不断减少,中央银行就要通过不断购买外汇来维持平衡,一旦外汇储备耗尽,固定汇率机制自然崩溃,金融危机发生。用这种理论我们能够较好的解释1973至1982年墨西哥危机,1978至1981年阿根廷危机。但也有缺陷:它所假定的政府政策过于机械,只是一味的扩大货币发行,而政府可选择的政策可以有多种。

(2)预期理论模型

预期理论模型提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思路,它认为:投机者对一国的货币发起攻击的原因并不是其经济基础的恶化,主要由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所导致的。当投机者对一国的货币发起攻击时,政府为捍卫固定汇率就会提高利率吸引外资储备来维持汇率稳定,如果提高利率维持汇价的成本大大高于维持汇价所能获得的好处,政府就会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反之,投机者是否继续攻击也要取决于攻击带来的成本收益。从历史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用提高利率的方法来克服“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危机的对策,其效果不一定明显。所以综合考虑,用调整利率的方法来抵御危机时,一旦投机者能够成功冲击货币,其获得的回报会高于成本,仅仅是高利率可能并不能有效的阻止投机者的攻击。另外市场参与者在其投资决策时会把预期因素考虑进去,这种因素使政府捍卫固定汇率的成本提高。

(3)道德风险理论

道德风险论认为:当事人(金融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不相匹配可能导致他人的资产或权益受到损失。在金融危机中,道德风险表现为政府的某种“隐含担保”使金融机构进行风险很高的投资行为,造成巨额的呆坏账,金融机构的支付危机引起公众的信心危机,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因为政府提供的“隐含担保”缺乏确凿的法规依据、信息不对称,这样使道德风险的危害后果更为严重。以东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东亚国家中存在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错综复杂的资金、业务和人事关系,另外加上一些传媒的暗示,使得社会公众产生这样一种错觉:金融机构一旦发生危机,政府一定会加以保护。一般来说,各国政府普遍存在对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或明或暗的担保,即便是大银行出现危机,政府从多方面考虑往往会出面援助而不能任其倒闭,这就为银行提供了“隐含担保”。其结果是产生两方面的效应:一方面,由于银行得到了政府的“隐含担保”,所以国内外的投资者或债权人会认为贷款给这些银行是很安全的,即使这些银行出现一些困难,政府也会出面援助,投资者或债权人便不再对银行的资信从财务上进行严格的审查,使得这些有问题的银行得以大量融资;另一方面,政府“隐含担保”,加上存款人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力等因素造成银行将大量资金投资或贷放给高风险、高收益项目,这些项目失败就会使银行陷入困境。事实上,当金融机构的状况己经岌岌可危时,人们期待已久的政府援助也没有出现,破灭了的希望很快引起投资者的恐慌和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机构的偿付力等问题也会很快蔓延开来。

(4)金融恐慌理论

“金融恐慌”理论认为:由于某种外在的因素,短期资金的债权人突然大规模的从尚具有偿债能力的债务人那里撤回资金,是一种集体行为。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在危机前夕大多经历了一个资金迅速流入的过程,但是外资的流入是很脆弱的,极易受到“金融恐慌”的影响而发生逆转,一旦发生大规模逆转,危机就会发生。以20世纪80年代初大多数东亚国家为例,它们都以高速增长的经济潜力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了生产性较强的实物经济领域,促进了经济发展,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东亚金融市场开始成熟,投机需求不断增加,加上人们对经济前景充满了信心,外资流入迅猛攀升,大多资金投向风险性较强的高利润行业,而这种资金非常容易发生逆转。客观来说,“金融恐慌”是危机心理预期的一个补充。

(5)危机传染理论

危机传染论认为一个国家的货币金融危机导致另一个国家发生货币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它产生于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之后。它强调了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就是另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Pua1MaSSon(1998,1999)指出危机的传染方式主要有三种:(1)溢出效应,即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间形成密切的联系,一国货币危机会传导到同一经济区内具有相似经济结构或经济问题的另一国。溢出效应按溢出渠道分为贸易溢出效应和金融溢出效应;(2)季风效应,即某一经济区外部某个国家的货币危机对该经济区内所有国家的经济与货币稳定产生影响,尤其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3)羊群效应,即一国的货币危机通过对投资者心理预期产生作用,诱导公众对同一经济区内经济健全的另一国发动货币攻击。

三、金融危机理论对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解释

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有着复杂的背景,从金融危机理论出发,我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宏观经济基础理论看,美国超宽松的经济刺激环境为危机埋下了隐患。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为避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利率降到极点,贷款买房无需担保、无需首付,因此房价一路盘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这也成就了格林斯潘时代晚期的经济繁荣;同时也为房地产泡沫提供了温床。布什政府为每一个居民都有其房住的政策扩大了没有购买能力的人买房,因而导致发放次级贷款的金融机构风险加大。

2.从道德风险理论看,房屋贷款金融机构以房产作抵押发放贷款,在经济景气时不会受到影响,因为抵押品价格保持增值,但当经济下滑时,这些没有购买能力的人不能足额还款的风险加大。而这些房贷机构本身资金实力并不雄厚,为了不断的利用有限的资金,通过金融创新,把次贷资产打包证券化,从中收取资金又分散了风险。但是,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差错,整个链条就会断裂,从而波及所有的人。从2005年到2006年,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市场利率进入上升周期。由于利率传导到市场往往滞后一些,2006年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

3.从危机传染理论看,美国次贷危机能够扩张为全球金融危机是因为在全球一体化下,各国贸易依赖程度加深,各国资本市场紧密相连,美国资本市场的波动必然会波及全球资本市场。

参考文献:

金融危机含义篇(7)

在全球范围内,受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经历着起伏与动荡,并且不断加剧着各层面的矛盾。在金融危机预警方面,全球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为了确保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需要对金融进行创新。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国的金融创新主要集中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在发展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面临众多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的余威依然在持续。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供应链金融的含义,总结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同时创新供应链金融的具体措施。

一、新形势下供应链金融的含义

对于供应链金融的含义,由于出发点和角度的不同,学术界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其中比较典型的观点主要包括:(1)基于物流金融的角度,该观点在整合物流与金融业务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服务类型,进而为流通领域提供服务;(2)基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角度,该观点认为供应链金融主要服务于产业供应链上的企业,为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通过协作,在银行、企业之间建立起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加强合作;(3)基于供应链融资的角度,该观点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以商业交易为目的,借助资本融资、现金流等方式对目标进行管理。通过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可知,在确定供应链金融的含义时,需要以供应链为基础,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进一步明确供应链金融的含义和范围。在新形势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需要将部分生产活动进行外包,这种生产方式虽然能够充分利用分工的优势,但同时带来了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和部分节点资金流瓶颈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核心企业需要对财务供应链加强管理,为了满足这种市场需求,银行业需要对自身的业务进行创新,进而催生了供应链金融。从供应链金融的产生过程来看,在界定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需要以资金管理为核心,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融资方案,进而为供应链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可以说,供应链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应链的管理效率,同时推动了银行业的创新。基于此,可以将供应链金融的含义概括为:在管理整条供应链的基础上,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同时结合产业链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制订融资方案。从本质上说,供应链金融是一种融资方案。

二、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

从供应链金融的含义可知,在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链金融就是一种创新财务融资的方案,这种方案的理论解释可以分为:一种观点认为在不同网络之间,供应链管理就是对链条进行管理,以及利益的连接,通过对不同环节进行有效管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同的经济形式进行组合。在生产、流通过程中,供应链作为一种网络结构,一般由各种资源信息流构成,而供应链管理则是对供应链中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另一种观点是创新供应链金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供应链管理中,通过强化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管理效果,最终提高经济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资金问题。在创新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学术界认为,供应链金融的作用就是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受资金的影响和制约,企业无法对运营决策进行优化。对于资金不足的企业来说,通过供应链金融可以获得相应的融资服务,优化运营决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创造新的价值。在我国,供应链金融创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物流银行”向“融通仓”过渡;第二个阶段是由“仓单质押”业务向“物流银行”过渡;第三个阶段是从开展“物流银行”业务到提出、实施供应链金融战略。同时,形成两种模式:一种是借助传统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模式,同时综合分析生产贸易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形成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这种融资业务模式一般通过货权质押、保险及公证等结构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掌握货权以及监控资金等,这是一种组合贸易融资方式;另一种模式是在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实现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融通仓等)。与结构性贸易融资模式相比,第三方物流企业模式更专注于对整个供应链、交易等进行评估。另外,在新形势下,对供应链金融进行创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并制定实施相应的措施。第一,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方面,多数银行普遍存在后劲不足的现象,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没有提供融资服务,以及融资方案;第二,模式创新缺乏动力。在供应链金融创新方面,银行普遍存在创新动力不足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供应链金融难以成为银行的核心业务;第三,缺乏技术创新。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金融没有实现同步发展,进而增加了技术创新的难度;第四,需要突破组织创新,当前中间产品成为供应链金融存货的关键,这部分产品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并且风险控制较为复杂。

三、创新供应链金融的具体措施

在新的历史形式下,创新供应链金融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金融行业与物流行业的融合。面对新形势,对供应链金融进行创新,主要是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例如,银行与物流相互结合,通常情况下,可以衍生出新的产品:订单融资、保单融资、互联网金融等。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无论是金融行业,还是物流行业,都属于中介服务机构,其中,金融属于付款中介,而物流则是付货中介,两者只是交易的对象不同。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无论交易形式如何,只要保证货物存在就可以完成货物交付活动。

(二)将金融与物流融入电子商务。在提供的服务内容方面,对于电子商务公司来说,一方面提供交易平台服务,另一方面提供融资平台服务。因此,电子商务公司在设计网站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网站的融资功能和物流功能。各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为了向交易双方提供融资服务,结合电子商务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专门的融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物流、电子商务通过相互结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衍生出网上交易、网上融资、网下交付等新的业务形态。从某种意义上,电子商务颠覆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交易双方不再受制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大缩短了交易环节,并且买方的真实需求通过碎片化订单得以验证,同时快速交付为快速交易奠定了交易基础。另外,电子商务可以有效地绕过第三方,使得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交易,进而有效地降低了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

(三)互联网金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渐衍生出互联网金融,这是一种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活动相互融合的衍生物,其形式主要表现为网上银行、P2P网络借贷、电商融资等。互联网金融的含义比较宽泛,并且这种活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行业的交易成本。在互联网时代,受交易中沉淀资金的影响,对于非金融机构来说,通常情况下,也会涉及金融或类金融业务,例如余额宝等,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大数据、小微贷等,为了规避风险,不会出现一次性贷给企业上亿资金的现象。当然,这类非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或类金融业务,需要供应商能够延期回款做基础,并且汇款时间有所不同,有的半年,有的一两个月。反之,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网络银行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形式,以工商银行为例,在全部业务中,网络银行业务占到78%,平均每秒产生6,500笔业务,其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四)线上供应链金融。在网络时代,在线供应链金融成为一种趋势。供应链金融的实质并没有因线上供应链金融而发生改变,但是却颠覆了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同时丰富了风险管理技术。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积极发展行业金融、平台金融;其次,提升了放贷速度,简化了操作流程,同时提高了交易效率。在传统模式下,银行审批企业的放贷,通常情况下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相反,借助在线供应链金融,企业从提出申请到可以放贷,一般只需要四个小时的时间;最后,借助大数据对风险进行管控,有效确保放贷双方信息的对称性。

(五)大宗商品在线交易难度大。在零售行业,B2C模式能够取得成功,但是借助电子交易平台难以对大宗商品进行经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线上交易规模比较小,传统交易模式依然受到买卖双方的青睐;第二,政府对远期合约交易行为进行了限制,进一步削弱了线上交易的吸引力;第三,无论是系统开发,还是运营成本,一般都比较高,这些都增加了线上大宗商品交易的难度;第四,市场竞争激烈,目前从事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约有800家,并且这些企业的交易模式缺乏差异性,同时电商较为分散;第五,电子商务与物流实体相互脱钩,信息系统缺乏统一性和一致性,仓储运输环节比较薄弱;第六,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大额交易,无论是合同,还是结算都较为谨慎;第七,在组织开展大宗商品电子商务活动时,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例如宝钢、鞍钢等。在社会大背景下,电商化应该是大宗商品的主流,为了突破企业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需要将金融与物流进行结合。

(六)综合考虑影响在线融资业务的因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许多电子商务公司都开设了在线融资业务,在开展这些业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在线融资产品设计与规则、融资客户的信息;二是账户、贷款、保证金等融资管理因素;三是合同、质物清单等货物监管因素;四是进出存、盘点等仓储系统因素;五是多客户、多货主等收费与结算因素;六是企业基本资料、评估报告等征信因素。电子商务公司在开展在线融资业务时,需要对上述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电子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四、结论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首先在发展策略上,通过物联网技术,给予供应链金融技术支持;其次在组织上,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帮助企业、银行顺利完成风控、绩效任务;最后在制度上,将银行原有的分业管理转变为混业管理,进而实现制度的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唐砚.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创新研究———以A银行B百货供应链金融电子化创新为例[D].南华大学,2014.

[2]李敏.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研究———基于中小企业融资视角[D].武汉轻工大学,2013.

[3]唐小梅.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探讨———基于广州市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实践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4.

金融危机含义篇(8)

作者简介:汪行福,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

2003年,詹姆逊说:“想象世界的终结比想象资本主义的终结要容易得多”1,我们似乎只有在人类灭亡时才能见证资本主义的灭亡。2005年,齐泽克说:“想想今天处境的奇特性。在三四十年前,我们仍然在谈论什么是未来: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资本主义,如此等等。但是在今天,已经没有人辩论这些问题了。我们默默接受了全球资本主义就是我们要呆的地方。……事情显得如此悖谬:想象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终结比想象对资本主义极其温和的改造要容易得多。”2但是,在金融危机和占领华尔街等抗议运动之后,时代精神似乎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为:一是资本主义批判主题的回归;二是阶级斗争语言再次回到思想的中心;三是“另一个世界”的可能性受到严肃的对待。

无可否认,今天的资本主义不仅与马克思的时代相比,而且与半个世纪前相比,也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是一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似乎每次都能在危机中起死回生。问题是,资本主义制度是否具有自我调整的无限弹性,是否具有消化自身造成的破坏的强大能力?资本主义是否仍然包含着矛盾,而这些矛盾是否仍然像马克思相信的那样,包含自我超越和走向另一世界的可能性?对资本主义的思考必须与时俱进,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思考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金融资本主义”批判

对金融资本主义(financecapitalism)的讨论是与对当前危机的诊断和批判联系在一起的,当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主要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是金融泡沫的危机。科斯塔斯·拉帕维塔斯(CostasLapavitas)认为,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金融化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冲突和不平衡所导致的,它“起源于向美国最贫困和最边缘的人的抵押借贷,由于证券化和相应的金融资本创新而获得了全球性的影响,由于美国和欧洲生产资本的衰落最终演变为一场衰退,由于投资和信贷的紧缩严重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最终演变为欧洲范围的私人和公共债务危机,暴露出以共同货币为基础的欧盟的不平衡特征”。3从金融危机到今天欧洲债务危机的因果链表明,资本主义的全球性危机并没有过去,而是以其他的形式在延续。

理查德·皮特(RichardPeet)在《金融资本主义的矛盾》一文中指出,虽然金融资本被希法亭定义为“由银行支配而由工业家运用的资本”,但这一概念今天有了新的含义。上个世纪流行的“管理资本主义”理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资本家只是食利者,真正的所有权属于管理者。但是,今天看来,这两者又重新合而为一了。公司高管就是公司股东,他们更重视公司股票的升值,而不是真实产值的增加。金融资本主义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不平等:“一方面,我们在少数人那里见到过度积累;另一方面,是大多数人真实收入的停滞和下降。”二是出现了新的剥削形式。工业资本主义主要剥削生产工人,金融资本主义除剥削生产工人外也剥削消费者,使消费者成为金融机构债务的人质。作者认为,金融资本主义是灾难性的,它依赖于短期记忆以及不计后果的投机和消费,“为当下活着,不考虑环境的未来。生产、消费、经济和环境越来越屈从于远离现实的主体、远离现实的计算,增加短期金融利润的能力成了关注的主要问题”4。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BellamyFoster)等人认为,金融化是由资本主义积累危机带来的,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新的危机和萧条时代,实体经济的投资机会大大减少,资本日益流向金融部门,在这个意义上,新自由主义可以被视为垄断—金融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产物。法国经济学家热拉尔·杜梅尼尔(GérardDuménil)认为,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它颠覆了战后几十年形成的资本与劳动妥协的体制,重新确立了资本家阶级的领导地位。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包括资本家阶级、管理层和大众阶级三个部分。二战后的几十年,西方体制的特点是管理者阶级与大众阶级的联合,这种联合抑制了金融资本家阶级的权力,从而形成了有利于工资收入者的相对平等的分配体制。在这种体制中,资本家阶级的金融集团与管理者阶级的上层之间形成新的联合体,不仅通过金融化流向股票的红利和推向资本的利润,而且通过不断流向管理层的收入,形成了一个上层统治者剥削大众阶级的体制。杜梅尼尔分析了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所经历的四次结构性危机,其中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是由利润率下降所导致的,而20世纪30年代的危机以及最近的危机是紧随“金融霸权”而来的危机,是金融资本盲目追求霸权所导致的。5在这里,阶级结构和力量的变化成为金融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源。

利奥·潘尼奇(LeoPanitch)与萨姆·吉丁(SamGindin)的《资本主义的形成》也为金融资本主义批判提供了一种视角。他们认为,当前资本主义有四个特征:新的金融时代;制造业者的重组;高技术的爆炸;工人阶级组织的弱化。这种资本主义与二战之后形成的“嵌入式自由主义”(imbeddedliberalism)的资本主义有很大区别。在“嵌入式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中,金融市场受到严格调控,就业、工资、物价等受到政府干预,而当前盛行的新自由主义体制解除了对金融资本、劳动市场、工资和物价的社会管理,形成了有利于金融资本主义的条件。但作者认为,我们不能把新自由主义简单地理解为传统自由资本主义的恢复。6实际上,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并非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只是干预的领域和工具发生了转移。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是通过国际贸易准入规则和技术标准等途径对市场进行干预的,因而,在这种体制下国家与资本之间的联合显得更加隐蔽和具有欺骗性。

二、“灾难资本主义”批判

“灾难资本主义”(disastercapitalism)一词是由娜奥米·克莱恩(NaomiKlehin)在《休克主义:灾难资本主义的兴起》7一书中提出的,但这一概念可追溯到马克思本人。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积累包含着两极化趋势:一极是剩余价值作为财富在资本家手中的积累,另一极则是创造这些财富的无产阶级的贫困的积累。但是,除了强调资本主义体系的破坏性本质外,克莱恩还特别强调,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有赖于灾难作为其积累条件。在资本主义时代,不仅自然灾难和社会灾难,甚至生态危机,都为资本主义积累和投资创造了新的空间和条件,而且经济危机、公共债务等也为资本强化其对劳动的规训提供了机会。譬如,苏东社会主义解体、拉美债务危机、东南亚经济危机以及最新的金融和债务危机,都为资本主义摧毁非西方国家的市场保护和西方原有的劳动保护、调控经济以及提供社会福利创造了条件。因此,制造灾难和利用灾难是资本主义自身再生产过程的一部分。

“灾难资本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多样的。齐泽克认为,当今资本主义是一个内在对抗的社会,其中的生态灾难、知识财富的私有化、私人资本对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操纵以及被包容者与被排斥者的隔离是四种主要的对抗形式。它们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仅劳动者被置于资本的结构暴力之下,而且人类生活所依赖的自然、文化以及人作为生物体的物理条件也受到资本逻辑的支配。在这样的时代,末世学的世界末日不是在将来,而是就在现在。因此,只有把世界末日当作已经来临那样去行动,而不是盲目相信未来还有时间,才有可能阻挡灾难资本主义的毁灭趋势。

福斯特在对生态危机的批判中也运用了这个概念。他认为,今天的资本主义不仅是全球资本主义,而且是“星球资本主义”(planetarycapitalism)。在过去的数十年当中,与生命相关的整个星球系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现在是“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福斯特指出,“资本的积累同时也是灾难的积累”,生态危机不仅剥夺了人类发展的机会,甚至剥夺了人类生存的机会。资本主义的生产不仅创造出经济上贫困的无产阶级,而且创造出生态上贫困的环境无产阶级。因此,追求改变世界的社会主义必须与拯救世界的生态运动联合起来。8

三、“债务资本主义”批判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包含着各种矛盾,在金融危机之前,这些矛盾处于潜伏状态,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些矛盾一一暴露,其中之一就是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近几年,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甚至美国也未能幸免。为减少财政赤字,这些国家纷纷采取冻结工资、减少公共部门雇员、削减社会福利、减少公共支出等紧缩政策,主权债务危机成了自由资本主义强化其统治的工具。

乌苏拉·胡斯(UrsulaHuws)指出,2008年的经济危机是国际资本的转折点,它为资本主义开启了一个以公共服务的私有化和商品化为特征的新的资本积累周期。那些曾经由公共部门以非商品化形式提供的教育、卫生项目等,在危机时代又被重新私有化和商品化了。资本主义新的积累不仅意味着不可异化的生命权利的异化,而且意味着对工人阶级长期斗争成果的掠夺。虽然西方国家普遍爆发了“反削减斗争”,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削减福利是资本主义的深层逻辑,是资本积累的新工具,仅仅反抗公共和福利支出的削减是无济于事的。9

对后危机时代财政紧缩和债务危机的分析,在西方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即对“债务资本主义”(indebtedcapitalism)的研究。理查德·狄恩斯特(RichardDienst)在《债务纽带———反对公共善的借贷》10一书中提出,债务不仅是一个狭义的经济概念,而且是一个广义的社会概念。在资本主义体系中,债务是攫取的工具,也是人与人相互依赖关系的纽带和渠道。“一切未来之道都是借助巨大债务的叠加。”世界范围的巨大金融债务是人类团结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纽带,虽然债务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剥削和攫取的工具,但债务关系也包含着积极解放的潜能。狄恩斯特对债务经济的积极诊断受到迈克尔·哈特(MichaelHardt)等人的支持。哈特说:“我们必须寻找到一种拒绝和避免把债务作为统治我们的权力和制度的债务体制,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承认债务是人类的条件,它创造了既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又使人们自由的社会纽带。把这两个任务结合起来是一项令人激动的、甚至是革命的事业。”11在他看来,不仅债务,而且资本主义占有和剥削的其他财产形式,也是如此。“财产不仅维持着社会分化和等级制,也产生出我们与他人以及与我们的社会之间共享的最有力的纽带。当代社会和经济生产日益具有了公共特征,它将战胜和超越财产的界限。”12正如当年马克思所批判的利润、地租和利率等剥削形式一样,我们需要分析租金、专利、债务等新的资本控制和人类联系的异化形式。

毛里齐奥·拉扎拉托(MaurizioLazzara-to)在《债务人的形成》一书中对债务资本主义作了进一步思考:“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关系……不分青红皂白地强化了剥削和统治机制。因为在其中,就业者与失业者、生产者与消费者、工作人口与无工作人口、领退休金者与福利金接受者之间没有差别。他们都是债务人,在资本看来,他们都是有罪的、应该负责的,而资本则成为巨型的、普遍的债权人。”13他承认,虽然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关系在任何社会都是人类关系的常量,但是,只有在新自由主义时代才会出现“债务经济”。在此经济中,债务关系不仅是经济联系的纽带,而且是主体即“债务人”的生产机制。债务关系抹去了就业者与失业者、生产者与消费者等等之间的差别,使债务人成为人的普遍身份,债务不仅强化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统治,而且为资本主义的政治统治提供了新的工具。金融不仅是投机资本,而且是社会资本。“在新自由主义看来,我们所说的‘金融’其实是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关系不断强化的力量的指标。”14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债务人与债权人的权力不对称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所谓的公平交换的基础上的;不仅劳动主体,而且生命主体,都不得不服务于资本这个巨大的债权人。在对债务与债权关系的分析上,作者运用了从尼采到福柯和德勒兹等人的思想资源,强调债务是新自由主义的“去疆域化和最一般的权力关系”,具体来说:(1)债务经济通过剥夺国家的货币主权改变了资本主义的主权形式;(2)债务经济通过扩大股票持有者对私营企业的控制加强了资本的规训权力;(3)债务经济使生命政治的重心从社会权利转向社会债务,加强了资本对生命权力的控制。15总之,作者认为,债务经济使资本以更险恶和更广泛的形式介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因而构成了资本主义批判的新对象。

与“债务资本主义”概念相关,内格里(AntonioNegri)、齐泽克等人把当今资本主义视为“租金资本主义”16,这是因为:第一,剥削的主要方式已从对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榨取转换为对知识产权的私有化或对其他资源的垄断带来的对租金的占有,因而当代资本主义比以往的资本主义具有更大的寄生性;第二,结构性过剩所导致的失业是永久性失业,而并非马克思所说的只是作为劳动后备军;第三,非物质的智力劳动产生了一个新兴的工薪资产阶级,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工薪资产阶级的特征是,他们虽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但分享着新技术带来的工资和特权。在工薪资产阶级看来,资本主义的问题不在于其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制度,而在于其经济体系的不稳定。齐泽克认为,不仅占领华尔街运动,而且中东和其他地区的社会反抗运动,实际上都是工薪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稳定和危机的抗议,而非工薪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抗议。

四、“技术资本主义”批判

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诊断和批判中,技术是不可缺少的维度,金融资本主义、后福特制、晚期资本主义等概念都与技术有关。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Kellner)较早地开始运用“技术资本主义”(technocapi-talism)概念,在他看来,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形成了一个资本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综合体,技术资本主义不同于工业资本主义,它主要不是依赖对原材料和生产工具的占有,而是依赖科技创新和无形资产。与此相联系,技术资本主义也产生出新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即相信新技术可以突破旧的资本主义限制,带来高效和无限发展的生产模式。17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路易斯·苏维兹-维拉(LuisSuarez-Villa)于2009年出版了《技术资本主义:对技术创新和公司制的一个批判视角》18一书,从公司层面揭露了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2012年又推出了《全球化与技术资本主义:公司权力和技术统治的政治经济学》一书,把自己的理论扩展到对全球化和全球权力关系的分析。作者认为,技术资本主义是商业资本主义和工业资本主义之后的资本主义发展新形态。商业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对劳动的剥削以及从被占有的土地和商品交换中抽取剩余价值,工业资本主义依赖以工厂生产为基础的批量生产以及从劳动力和原材料中抽取剩余价值。技术资本主义则建立在技术与科学以及非物质的商品基础上,从知识和技术创新中抽取剩余价值。在技术资本主义中,创意是最宝贵的资源,当前新自由主义的全球经济范式及其金融化体系实际上是由技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所推动的,它代表着新的积累模式和资本主义精神。技术资本主义具有三个特征:公司是权力和统治社会的资源,而不仅仅是经济工具;高技术与商品化相互依赖,创意通过公司实现商品化,公司依赖创意进行再生产;由高技术产生的全球权力提高了公司对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控制力。《全球化与技术资本主义》不仅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的作用,而且分析了技术创新在全球权力关系中的作用,认为技术资本主义不仅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技术条件的变化,而且意味着新的社会不平等和全球统治形式。“不平等和统治可以通过与技术资本主义相联系的新的部分观察到。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生物影像学和其他新兴技术部门将被用来维持由技术资本主义强加的新的全球现实。因为这些部门的新发展可用于军事和监视,它将以前所未有的形式加强新的全球秩序及其不平等。”19受内格里等人对非物质劳动和“帝国”的分析的启发,作者认为,技术资本主义是一个辩证的现象,一方面,技术资本主义的核心资源如互联网和新技术催生的“不可触摸的”资源是资本积累的新工具;另一方面,它们又具有激进的革命的颠覆力量,为人类的解放创造了新的条件。“在真正的民主实践中,激进的民主派必须去积累和动员不可触摸的资源(如创意和知识),通过帮助我们理解新技术及其效果来为公共领域提供公共物品。”20作者认为,技术资本主义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和左翼提出的挑战是全面而深刻的,既涉及对当代资本主义积累体制的认识,也是理解全球化、社会不平等、社会统治与社会反抗和激进民主解放之间关系的关键。

与技术资本主义的概念类似,斯蒂文·贝斯特(StevenBest)等人提出了“快速资本主义”(fastcapitalism)的概念,试图研究快速信息和交往技术对21世纪自我、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他们认为,资本主义不仅意味着“抽象化的暴力”,即把一切社会存在和关系都还原为抽象的价值关系,而且通过社会的电子化带来了“速度的暴力”,即把人类的生活全部裹挟到金钱和资本极速运动的漩涡之中,因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对象。21

法国经济学家莫里埃·布当(YannMou-lierBoutang)则提出了“认知资本主义”(cog-nitivecapitalism)理论。《认知资本主义》一书法文版出版于2007年,2012年被翻译为英文出版。22该理论认为,资本主义不是静态的或自主进化的过程,而是不断地根据阶级斗争和技术条件的变化来改变自身形态的。资本主义正经历其第三种形态,因此,我们必须在研究上实现“总体的范式转移”。作者认为,认知资本主义大约出现在1975年前后,它标志着一种新的以知识和技术积累为基础的资本积累体制,这一体制的特征是:知识、信息、电子货币和其他形形色色不可触摸的物体成为“实体经济”的一部分。不可触摸的物体类似于天文学的“暗物质”,虽然看不到、摸不着,是虚拟的现实,但是,这种虚拟的现实却是塑造社会的重要力量。作者认为,认知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虽然最近的经济危机使一切与虚拟经济有关的现象都受到指责,但是,从认知资本主义退回到以往的商业资本主义或工业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布当对认知资本主义持乐观态度,他认为:“虽然资本主义受益于知识的储备、星球的自然资源和重力———正如任何统治阶级一样,但是,财富(或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价值)的生产是极其确定的,相对来说是受人类物质关系限制的。”23只要我们从认知资本主义中看到张力,就能认识到认知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从而为新的社会反抗和斗争提供潜能和希望。

荷兰鹿特丹大学的乔蒂·迪恩(JodiDean)在《博客理论》24一书中提出了传播资本主义(communicativecapitalism)的批判理论。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不仅是金融资本主义,而且是媒体资本主义,金融和电子媒体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重要工具。新的媒体实现了把使用者纳入到享受、生产和监控的严密网络之中的目标。借助阿甘本、鲍德里亚、德波、齐泽克和拉康等人的后现论,作者主张,对网络资本主义进行反思性把握的最好依据是精神分析的“冲动”概念,在拉康等人的理论中,冲动和欲望不是先于语言的,而是由符号和象征体系所塑造的,在这里,“欲望”是他者欲望的欲望,而塑造这种欲望的正是电子媒体和虚拟的金融工具。《博客理论》一书代表着媒体理论的新发展,它从关注大众文化的主题转向更为根本的主体性和政治问题。作者认为,日常传媒的交流不仅瓦解了民主的能力,而且使我们陷入到统治的循环网络之中。

五、“文化资本主义”批判

自从鲍德里亚提出“仿真”、“虚拟”和“超现实化”等概念以来,欲望、符号、想象等概念就进入到对资本主义的解释和批判之中。正如詹姆逊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所指出的,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与文化之间的界线已被消除,文化不再是抵制商品化的特殊领域,而是作为商品化的中介直接参与到商品化过程中,成为商品支配人的欲望和想象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当代资本主义不仅是一种经济体制,而且是文化和想象的体制改革。

吕克·博尔坦斯基(LucBoltanski)和夏娃·夏佩罗(EveChiapello)合著的《新资本主义精神》也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与文化的特殊联系。他们把近代以来的西方社会理想分为家庭之城、灵性之城、公民之城、商业之城、工业之城和创意之城。其中,后三个概念与资本主义历史紧密相关。商业之城与自由资本主义相联系,崇尚那些靠自己的产品或成功的商业运作而获得财富的人,亚当·斯密是商业之城的教父。工业之城代表着工业资本主义的理想,崇尚那些主宰大公司和官僚机构的管理者,圣西门是其主要的阐述者。今日的新资本主义是“筹划之城”(cityofproject),崇尚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史蒂夫·乔布斯等网络和IT界英雄。作者强调,新资本主义精神的特征是:以适合网络时代资本积累的方式将反资本主义的批判能量结合到自身的体制之中,从而既为新资本主义体制提供了合法性辩护,也消除了其潜在的颠覆性能量。作者认为,与网络化、扁平化、弹性生产等特征相联系的“新资本主义”是工业资本主义遭到批判和抵抗之后出现的。面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工业资本主义的等级化和同质化的艺术式批判,新资本主义将本真性、差异性、个性、流动性等价值要求中立化和商品化,“使资本主义承认了批判的有效性,并通过把它结合到自身的机制中而成就自身:聆听批判所表达的要求,做一个通过产品和服务满足它并能够出售它的创业者”25。新资本主义精神是悖论性的,它一方面对工业资本主义的异化和非人道化持批判态度,另一方面却把这一批判所追求的价值商品化,结果本真性本身被转化为对商品的差异性和多样化的追求,于是,“欲望的解放不再敲响资本主义的丧钟”26。在这个意义上,当代资本主义不仅有效地同化了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而且把对工业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转变为新资本主义的心理动机和文化资源。

菲利浦·皮涅阿(PhillipePignarre)和伊莎贝拉·斯唐热(IsabellaStengers)在解释资本主义秩序时也注意到了文化的作用,并提出了“资本主义魔法”(capitalistsorcery)的概念。27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从危机中死而复生,在于它可以找到一种魔法,把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扣为人质。在我们这个时代,资本主义魔法的咒语就是:“如果不削减赤字,我们将永远不再有竞争力。”这种魔法把资本主义危机转化为资本进一步扩张和强化的条件。正如本雅明把资本主义视为“没有神的宗教”一样,当今资本主义体制是没有魔法师的魔法体系,是一种使古代巫术与现代制度相结合的体系。作者受到德勒兹和瓜塔里在《千高原》中的“捕获机器”概念的启发,认为资本主义魔法体系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意识形态,是一个与客观和真实相分离的表演剧场,在这里,通过观赏表演,人的欲望和生命能量被资本积累的机器所捕获,从中获得资本主义体系的行动指令和思考方式。因此,反资本主义的关键首先必须破除魔咒和解除魔法的控制。

安迪·梅里菲尔德(AndyMerrifield)在《魔幻马克思主义:颠覆政治学和想象》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针锋相对的概念:“魔幻马克思主义”(magicalMarxism)。他指出,资本主义的劳动和日常生活是单调沉闷的,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总是存在着各种“反抗的宝典”。在某种意义上,梅里菲尔德的观点与约翰·霍洛威(JohnHolloway)的思想是一致的。霍洛威在《敲打资本主义》一书中指出:“社会的真实决定物是隐藏在国家和经济背后的:它是一种组织我们的日常活动的方式,是我们的行为对抽象劳动即价值、金钱和利润的屈从。这种抽象归根到底就是国家的存在本身。如果我们要改变世界,就必须中止我们的行动对抽象劳动的顺从,以别样的方式行事。”28霍洛威强调,对任何要求,我们总是保留着说“不”的可能性,因为我们是人,而不是物。梅里菲尔德也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诸如“公平交易”、“食物主宰权”、“全球无地者组织”、“自由软件运动”等活动,表达对资本主义的不满和抗议。这种建立在即兴的、想象的、创造性的反抗活动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他所说的“魔幻马克思主义”。他认为,魔幻马克思主义“关乎发明,而不是发现,关乎非理性,而不是理性。在这里,不存在任何拜物教以及潜存于虚构和幻想的世界图景之下的绝对真理”,它的“批判力量不是来自批判,而是来自争议、再发明的能力,来自创造欲望和激发想象的能力”。29马克思主义者不应该只辩论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等,而且应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发明新的政治活动和辩论模式。在他看来,魔幻马克思主义来自马克思本人的思想。马克思指出,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因为他具有蜜蜂所不具有的想象和创造能力。人类应该发明未来的生活场景,左翼应该成为“软心肠的梦想家,理智的工程师”。颠覆政治学要求的主要不是对世界的科学知识,而是对世界的诗意想象。

马克斯·哈文(MaxHaiven)明确把金融资本主义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和想象体制。他认为,金融资本不仅是一种经济形式,而且是一种社会的想象形式,对资本主义不仅需要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而且需要想象政治学的批判。那么,如何进行想象政治学的批判呢?作者指出:(1)社会合作、创造性和再生产是社会价值不断沟通的结果,这一过程总是被精神的综合和创造力所支配的想象活动所强化,由于资本主义盗用了这种想象力并置于自己的逻辑之下,因而是一种对想象力的专政。(2)由于想象力受到资本的专政,因而资本主义必然使得其社会合作和人的能动性处于毁灭的逻辑之下。(3)金钱是这种毁灭逻辑的物质链接形式,它通过把丰富的、质性的、稠密的社会价值世界置于无所不包的量化的经济逻辑之下,毁灭了人类合作和想象力所创造的意义和价值世界。(4)金融是金钱的复杂性和抽象性的加倍,它创造了一个符号母体的世界,从而构成了对世界的总体性和未来性的综合理解形式,因而强化了资本主义。(5)当今新自由主义金融化的出现,既依赖于又生产出日常生活层面和更广泛社会层面的金融化想象,这种金融化想象是以牺牲激进的想象力为代价的。基于上述思考,作者认为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是一场支配想象力和价值的辩证法的斗争。30

结语

金融危机含义篇(9)

 

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展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经济与金融危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在劳动价值论和商品与货币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 科学 的金融危机理论,这些理论精华都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巨著《资本论》中,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后,金融危机同样的出现,并有加剧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出发,分析两次金融的成因,从中找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办法。 

 

一、金融危机概述 

 

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危机是只伴随经济危机爆发而爆发的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危机;狭义的金融危机则是指单纯的货币危机。在广义的金融危机当中,生产即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的生产,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中就包含着不顾市场的限制而生产的趋向。这个本质就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现实运动的起点和驱动力,也是商品和货币走向绝对对立的基本线索;狭义上的金融危机是当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尚未拉紧到极限、全面的生产过剩尚未 发展 到临界程度时所产生的金融危机。 

马克思在当年 总结 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就必然会造成经济危机并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马克思曾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系下,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就不可能消灭,它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自资本主义制度确定以来几百年的 历史 中,世界上发生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危机,21世纪前后就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目前持续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 

 

二、亚洲金融危机和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按照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亚洲金融危机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多种矛盾激化的表现,既有国际经济市场化过程中打破了原有经济格局、尚未形成新的经济秩序必然引发的矛盾,也有发展

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过度消费。美国式的文化模式使其居民过度消费。美国只有依靠大量发行负债才能满足其消费欲望,从而造成美国债务存量持续增加,最终影响了国家信用,引发了 经济 波动。美国居民对住房的需求超过其收入水平,因此只有通过住房抵押贷款才能满足需求。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债务越积越多,无论政府执行何种政策,无节制的负债必然会导致 金融 危机的爆发。 

 

三、对比两次金融危机的相似处 

 

金融危机含义篇(10)

隐喻的这种主观性负面义与人们理解本体时的思维框架有关,曾被称为“塑型含义”。荷兰的学者冯・戴伊克就曾指出,使用诸如“浪潮”、“洪水”这类的比喻来形容外籍人进入荷兰的现象使本国人对他们产生了负面印象,并对这一现象形成负面评价,有抵触情绪,因为这类比喻有“很多塑型含义与暗示”。

在新闻报道中,除了戴伊克所举的“浪潮”、“洪水”喻指外国移民外,近年最常见的喻指是以“金融风暴”喻指金融危机(包括它的变体“金融海啸”)。在人民网的搜索引擎中,“金融风暴”从2000年1月至今的出现频率是1816次,由于最近的一次金融危机发生在2008年9月中旬,它在2008年9月后出现的就有1620次,其变体“金融海啸”出现965次,成为新闻高频词之一,但它们的“塑型含义”及其暗示却甚少有人关注。风暴与海啸都是严重灾害。以之喻指金融危机首先突出的是后者的巨大破坏力,这是它的表层负面义。然而应该指出的是,风暴与海啸是自然灾害,也是自然界常见且必然会出现的现象,而金融危机却具有非必然性,其出现因人为因素所致。某些失当的社会与金融机制、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应当为之承担一定责任,国内媒体纷纷袭用外国媒体以风暴和海啸喻指金融危机的用法实际上淡化甚至抹去了这种对责任者的负面性批评。“金融风暴”与“金融海啸”的高频传播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国外某些别有用心的新闻媒体回避了其幕后主宰者应承担之责任与应承受之惩罚。另外,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人们有重视安全的传统,此隐喻在凸显危机的巨大威力与破坏作用时并没有过多地关注受责任者连累的一般集团与个体的利益,相反,受连累者的损失暗示着他们没有先见之明,缺乏安全防范意识,隐含有评述者对受连累者的智力行为作出的负面性评价,也即将对责任者的批评成功地转移到了受连累者身上。这是该隐喻的深层负面义。

上一篇: 审美与艺术素养 下一篇: 初中地理教学感悟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