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特色活动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6 17:29:03

地理学科特色活动

地理学科特色活动篇(1)

由于区域位置的局限,受制于生源的状况,学校发展一度面临困境,以至于特色学校的创建活动也历经波折,跌宕起伏。从2006年起,为发展计,学校开始积极推进体育艺术、信息科技特色教育;2010年制定的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更是将“特色教育强化工程”作为学校的重点工程之一,致力于全面打造特色教育品牌,提高特色教育的影响力。

2005年,我调任观澜中学校长,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找准定位,提出了“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策略,确立创建“体育艺术、信息科技”教育特色,确定“乐学致用、学用相长”作为我校的科技特色教育理念,并根据学情校情,打造“海陆空三模及NOC大赛培训”等科技特色的重点项目。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全员参与、项目多样、特长突出、成效显著”的科技教育特色。

二、更新观念,加强对科技教育的引导

作为校长,我始终把“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作为思考和实践的重点。2011年,我们诚邀知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山大学陈昌贵教授为我校发展规划把脉,制定了《观澜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开放办学、特色兴校、文化强校”的三大办学亮点,确定“学校改革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特色教育强化工程”等七大工程,致力于实现学校“人本化、科学化、扁平化、精细化”管理。其中“特色教育强化工程”就是以努力实现全面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强化以开放式特色教育课程为依托,高素质师资为保障的体育艺术、信息科技特色,提高特色教育的竞争力与知名度为目的,重点阐述了打造科技特色学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把科技创新教育工作摆在提升学校育人的重要位置,作为创新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其正式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注重软件和硬件的投入,积极从人员、经费上予以支持,从时间上予以保障。同时,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分工负责,教学处、教科室配合管理网络。对每一项科技活动都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施方案,形成了校长及行政管理一条线、科技辅导员及学生创新实践一条线、社会及校园实践一条线三者结合的多维成长体系,确保科技创新等教育活动在全体师生中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保证其质量和效果。

三、完善设施,为科技教育提供保障

1. 积极实施信息化改造工程

2005年至今,我校不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用于改造校园信息化建设。面向全体师生开展“信息技术普及培训”,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比赛和交流。

2. 专项经费保障活动开展

对科技教育经费专门立项(活动、培训、奖励),并将科技经费列入学校财务预算,专款使用,专门审批,做到保证资金使用,保证科技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3. 专门场地提供科普场所

在市、区科协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改建和新建了一批功能室、制作室、展览室,添置了大量的资料、设备和用具,同时也将市科技馆、华大基因、留学生创业园、仙湖植物园、西丽动物园、怡景动漫、观澜版画村等科普基地列为我校科技活动基地。

4. 专门时间开展科技活动

在我校,科技兴趣活动周周有,科技科普知识讲座月月有,科技节年年有。每周一次校园广播科普科技知识节目,每周周五下午第四节开展全校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每年定期举办科技艺术节、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普周、科技竞赛周、科普夏令营等活动。

四、搭建平台,丰富科技教育内容

积极推进具有观中校情的科技教育特色的课程建设,不断追求科技教育的新发展,开创科技教育新局面,注重科技教育内容的多样化、活动化以及兴趣化。

1. 内容多样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科技活动。

有计划地开展了科普讲座。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身边、社会生活中的科技知识,我校经常邀请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校给我们的学生开展科普讲座,普及科学知识。

有目的地开展了参观考察。我校多次组织学生到市科技馆、华大基因、留学生创业园、仙湖植物园、西丽动物园、怡景动漫、观澜版画村等科普基地参观考察,大大地增长学生的科学视野和见识。

有成效地参加了各级科技创新大赛、动漫创作大赛、小发明小制作竞赛。通过这些竞赛,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例如,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决赛漫画创作项目中,我校荣获5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外出交流。例如,2011年11月我校以吴润、丘晓霞、陈舒欣同学组成的课题组参加了“2011年度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交流活动”并提交了研究论文,通过让我们的学生和院士专家学者们面对面交流,探讨有关问题,从而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2. 课程活动化:科技与生活相融合,培养创新思维。

活动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教育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从2006年起,我校将每年都开展“科技活动周”。学生在科技周可以参加科学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观察日记等项目等。在不同的年级段开展相应的活动课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锻炼动手能力,激发无限创意。“科技活动周”的举行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意识,增强动手、动脑以及创新能力。

地理学科特色活动篇(2)

学生发展的需求和特长是多元化的。所以,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挖掘学生内在的特质与需求;教师要善于了解、把握和引导,从而挖掘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师生间的成长是互动的,是相互促进与鼓励的,可以转变师生关系。因此,特色教师在培养特色学生的过程中也能得到发展。如华师大二附中的施洪亮老师说,学生的推动是促进他特色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施老师大学毕业后就开始担任理科实验班的数学任课教师。之后,他又担任科技创新班的数学老师,辅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理科实验班和科技创新班的学生都具有很高的数学素养,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在冲刺各类数学竞赛,而非局限于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课本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如果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势必会阻碍学生发展。同时,班上一些资优学生对高深知识的渴求,无形之中给予了他不小压力。这种压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转化为他的动力。为此,施老师在课前课后花费了大量时间去进修专业知识,查阅最新的学科文献,并向大学教授、学科专家请教……学生们对现有课程教材内容的不满足,迫使他不断学习、思考与进取,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他自身的特色专业素养。

二、基于教师的兴趣、能力与态度

(一)兴趣是特色教师发展的重要动力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能激发人的进取心、求知欲,并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使人们热爱学习、渴望求知,并且通过兴趣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才能。教师对专业特色发展有深厚的兴趣是个人专业特色发展的基础和不懈动力。教师对特色专业发展有了兴趣,他们会任劳任怨地做专业特色发展的事情。长此以往,他们的专业特色得以形成,水平得以提高,这使他们更热爱生活,喜欢忙碌而讨厌闲散,并在活动中强化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特色教师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有极大的兴趣与爱好。例如,华师大二附中祖权老师学的是工程专业,所任教的学科是劳技,对技术设计和制作工作有着极大兴趣。施洪亮是数学老师,他表示一味做习题,追求题海战术不是他的爱好,而研究数字建模和运用IT计算机技术是他自身的喜好。娄维义是在北师大完成动物学硕士学位、在华东师大完成动物学博士学位的,因此对科研有着极强的兴趣,并具备了高水平的科学素养,所以能促进他的特色成长。

(二)能力是特色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特色教师具有能力是他们专业特色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一个教师没有相应的能力,他们的专业特色很难形成。需要指出的是,中小学美术教师并不等同于画家,体育教练并不等同于运动员,科技教师并不等同于科研工作者,他们的共同特点或共同需具备的能力主要是“特色指导能力”,这种“特色指导能力”有别于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如上海市张江中学的两位体育老师在训练中学生运动员过程中,摸索了一套多维有效的方法,能利用零打碎敲的时间指导学生田径基本技能,并能在新生入学后的体育课中发现在身材、力量、反应方式上有特长的学生。这种基于实践形成的指导能力、鉴别能力,也都有别于他们的学科教学能力,都是他们成为特色教师的重要基础。

(三)态度是特色教师发展的重要保证

人生态度是人生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是人们对待客观事物、对待他人和对待自己的基本态度。[1]敬业态度是特色教师发展的不懈动力。在教学中,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态度是否敬业,将对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效果产生重大影响。从情感因素上看,敬业态度就是教师对工作对象的好恶。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占有持久而重要的地位。当教师产生了对特色项目喜爱或厌恶的情感后,不论外在如何加强对认知因素的影响,教师往往仍然坚持着原来的好恶态度。从行为因素的角度看,敬业态度就是教师对特色项目好恶的外显行为。拥有积极敬业态度的特色教师,会积极参与竞争,直面风险与挫折,拥有极强的信心和意志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特色教师敬业的态度促使他们会把很多的精力投入到特色专业训练、发展中来,从而使他们的专业特色得以形成。特色教师承担的是非常规性的教学活动,他们在指导过程中肯定会承受一定的压力(如在专业成绩之前或所教学生对活动表现出退缩、畏难时),需要敬业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例如,科技指导教师会面临如何指导选题、指导研究、指导论文等一系列的挑战,需要他们用敬业的态度来面对这些困难。

三、成于领导的正确决策、大力支持、精心培养、科学管理和合理评价

(一) 领导的正确决策

1. 果断作出战略决策

地理学科特色活动篇(3)

1.形成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管理、宣传、培训等体系

我校形成了一系列完善的体系,包括管理机构的建立、地震应急预案、疏散方案的编写;教师培训;研究性小组、综合实践组建立;校园建设;校内外宣传阵地建设;防震减灾科普网站的建设、维护、更新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已经全面渗透,在海珠区、广州市甚至广东省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活动阵地

我校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阵地,分别有室内和室外的。室内的有地理专用室、专用电脑,海珠区观测台站;室外的有地理园,专门开辟一块防震减灾预测预兆阵地,种植了十几种植物。从学生熟悉的植物做起,学生既感兴趣,效果也好,又为学校增添不少的绿化。此外我校还有投资了20多万元的“防震减灾科普长廊”和各种各样的防震减灾活动宣传栏、电子屏幕等。

二、课题提升,专项支持,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特色课程

利用“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平台,由笔者牵头主持,于2010年6月成功申请立项广州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防震减灾科普特色课程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研究。课题深入探索具有特色的防震减灾地理教学特色课程的建设。主要内容是:①研究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构建,例如让学生通过关注生活热点, 充分挖掘内容,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 主动地开展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②研究如何将防震减灾特色课程与地理学科课程有机结合,即如何将特色课程的内容采取向学科渗透,从中挖掘出活动的内容与主题。通过利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特色课程建设等一系列丰富的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活动,把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特色融入到地理学科教育建设中去,研究科普教育与学科教学如何有机、有效的结合。

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成员于2010年11月又成功申请了广州市海珠区科技与信息局的防震减灾专项——利用广州市第五中学地震前兆观测站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广州市地震办公室、广州市海珠区科技与信息局和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联合指导下,发挥学校“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优势和作为省、市、区科普教育基地的“以点带面、全面渗透、辐射全区”的作用,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开展提高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有效性的教育科研。

三、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

1.具体落实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1)加强课题组老师专业素质培训。此项专业素质培训主要通过提高专业基础知识水平,更新和调整知识结构,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基本功。重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地震专业岗位培训,加强新地球观教育。为此我校一共进行了七次教师专业培训和两次野外实习。

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防震减灾专业知识,将防震减灾科普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更好的落实到教学实验中。

(2)将防震减灾科普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落实到教学实验中。在初中的教材里安排了板块构造运动知识体系,在高中地理教材中也安排了有关的知识。我们让学生在初中粗浅的地震知识的基础上,系统详细地掌握地质构造的概念、板块运动的形成、地震的种类、地震波的种类等知识。并利用课堂、作业、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研究性小组、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巩固地震有关知识,达到真正普及的目的。

此外,我校课题组老师还专门开展了三次“防震减灾科普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的校级公开课。

2.常规活动和特色活动相结合

让学生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了解地震的成因及预防知识,使同学们对地震灾害和防震减灾有实际的感受和深刻理解,培养学生活动能力及技能,提高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通过活动、宣传增加全民族的防震减灾意识,使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在中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在这一年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如:观测井的各项设施及仪器的使用,各项仪器发出的各种数据及其含义,如何记录观测的数据、野外实习等。

经过学习培训,不但增强了课题组老师的专业知识,提升了开展学生活动的能力。

四、成果

地理学科特色活动篇(4)

一、问题的提出

进行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也是高校通过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从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国家自2007年以来,已经分7批确立公布了3454个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各省市也建立了省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如湖南省就分两批确立了293个(包括部级)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作为“质量工程”中的重要项目已经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

关于什么是特色专业,《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指出:“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显然,要深入准确地把握好这一定义,就必须把握好“特色专业”中的“特色”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即它的基本特征。

随着特色专业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对于“特色专业”中的“特色”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探讨。如有从根据“特色”的典籍解释“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出发指出:“特色专业应当……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等特征。”这应该只是概括性的通常意义上的理解,有其定性上的道理。

更深入的探讨是从“特色”本身的含义出发加以认识。如刘彬让认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的特色包含了5个方面的内容:(1)独特性,(2)统一性,(3)先进性,(4)科学性,(5)稳定性[6]口牛国庆、王海娟认为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一般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1)独创性,(2)一般性,(3)先进性,(4)科学性,(5)稳定性,(6)发展性。

我们之所以说这些探讨都是从“特色”本身的含义出发的,可以从他们对这些特征的阐释中看出。所谓独特性或独创性是指“独具特性的个性风貌”或“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统一性或一般性是指“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先进性是指“特色是事物独特性、杰出性的体现”。科学性是指“形成的较为科学、完整、系统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经验”。稳定性是指“标志着教育个性的定型和成就”。发展性是指“特色具有时代的特征,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严格地说,除科学性、稳定性的阐释涉及到“办学思想”、“教育个性”外,基本上都是根据“特色”的基本含义或一般特征来阐述的,换言之,是着眼于“特色”的共性的。我们完全可以设想:这些特征在阐述其他事物的特色时也适用。

上述认识对于把握特色专业中的“特色”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我们认为只从“特色”本身的含义出发认识“特色专业”色的基本特征是不够的。应该结合“专业”,从另一个角度深入把握“特色专业”色的基本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说,这种把握对于特色专业建设在实践中切实落实更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消除一些在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一些偏误认识,才能真正引导人们在特色专业建设中结合具体专业将特色项目建设得到落实。

二、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内涵特征

应该说,上述人们认识到的特色专业的特色具有的诸特征,就是主要从“特色”本身的含义出发认识到的内涵特征。如果我们从特色专业的“专业”的角度来认识,我们会发现特色专业中的“特色”还具有另外两个基本的内涵特征。

1.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教育实践性特征,与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区别开来

特色专业色的“教育性实践”在教育部《意见》中关于“特色专业”的定义中得到了充分的揭示,即包含着办学定位、办学水平、办学优势、办学特色等“办学”的教育行业特点,包含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教育构成要素。这就告诉我们,特色专业中的特色是指教育活动的特色,一切非教育活动的特色是不在其中的。

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进行特色专业的特色项目建设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从这点出发,高校教师平时所担负的科研工作,即使非常具有特色和成就,如果不注意将其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也是不能作为特色专业的特色的。

如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中有的教师对某一个文学或语言的现象或规律有颇深入的研究,甚至很有成就和影响,形成科学研究的亮点。但是如果这种成就只是停留在科学研究上,而没有化为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能算是该专业的特色。

只有那些转化为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研究和研究成果才能成为特色专业的特色项目。这样有利于消除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一些误解或错误的做法:将那些根本看不到为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个人或集体的科研成果作为特色项目建设或参与验收。

2.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专业培养性特征,与高等学校中的学科建设区别开来

特色专业色的“专业培养性”是指特色专业色应该是指该专业所具有的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培养人才的特色,反映出该专业门类的特点。而不等于这个专业所包含的某一个学科门类所具有的优势或特色。

我们知道,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专业与学科虽有一定的联系,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学者将它们之间的区别概括为:(1)学科是指对知识的分类,而专业则指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2)学科的构成元素是知识单元,而专业的构成元素则是课程。(3)学科发展的核心是科研,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学。(4)学科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主要来自于学者的好奇心和社会需求,而专业发展的动力则是一元的,仅仅来自于社会需求。(5)学科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学科知识体系的成熟与完善,而专业的设置则主要取决于办学者对该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价值判断。(6)学科主要用于研究生以上的专门教育,而专业主要用于本科生以下的专门教育。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科与专业在概念的内涵、结构元素、发展过程来、发展动力、形成过程、人才培养的功都有着区别。此外,学科与专业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不同的: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专业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正是这种区别,在国家教育部对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也才不相同。以文学

门类的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为例:

当然,我们也知道,学科和专业两者并存又是高校的一种特有现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取决于其学科、专业水平。正因为如此,学科和专业经常容易为人们所混淆,专业往往被人们等同于二级学科。

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目前,在对专业特色的认识中,就不乏将专业中的某一学科的优势作为专业的特色看待,将把某一学科建设为强势学科看成是某一专业的特色建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对专业特色的混淆和误解。这种误解,也正是由于没有把握好特色专业色的“专业培养性”内涵特征所导致的。

三、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外延特征

如果我们要明确特色专业色的外延,就是在明确这一专业到底具有哪些特色。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目前人们大多还只是在探讨“特色专业建设内容”中有所涉及,如有的学者将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概括为10个方面:(1)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的更新。(2)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4)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的配备。(5)课程和教材建设。(6)教学管理。(7)充分利用校外教学资源。(8)充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9)营造良好的特色专业培育环境。严格地说,这些“建设内容”并不完全是特色专业色的内容,不少只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条件或措施。

我们认为,真正反映特色专业色内容的应该是一个专业围绕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所设置的那些具有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或活动,即具有特色的教学项目。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特色专业和专业特色建设的效果最终体现在特色人才培养上,需要通过将学校的办学特色核心要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有效的组织实施来实现,有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最终落脚点。”

这一认识是我们观察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外延特征的起点。当我们观察一个特色专业在围绕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所设置的具有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或活动时,就不难发现,这些特色内容(项目)就有“项目多样性”和“层级系统性”的外延特征。

1.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项目多样性,有利于拓展创立专业中的特色项目

特色专业中的特色具有“项目多样性”,是指凡是围绕专业的所设置的课程和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可以形成优势和特色,而不是像有的人那样因过分强调特色的特殊性而认为特色是唯一的。我们注意到,同时进入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的同一名称的专业不少,如果只强调专业特点的唯一规定性,那么至少会造成这些专业的特色面目一样而无特色可言。所以,专业特色应该是那些反映既定学校的既定专业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具有特点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沉淀。

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在这个专业中开设的有特色的课程和所进行的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可以形成一个一个的特色。如扩展和延伸学生汉语言文学素养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结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多彩多姿的文学社团指导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教师基本能力的“教师基本技能课程”的开设、对传统的教育教学实习的加强和改革、要求学生背诵诗文和发表文章以及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写一手漂亮的“三笔字”的基本素养养成的活动开展、结合社会调查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改革等等,都可以成为该专业的特色。

对特色专业中的特色具有“项目多样性”的外延特征的认识,有利于促进特色专业建设中有计划地切实加强特色建设的教育教学活动,将专业特色建设贯彻到具体的课程设置的改革和创新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开拓中去,而不只是将特色专业的特色建设停留在计划和人为的理论设定上。有利于让该专业中各个学科、各个教研室、各位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门课程、各个环节上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围绕专业的总的特色去坚持不懈地拓展创新具有特色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开展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真正促进整个特色专业的建设,因为只有这些落在实处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孕育出一个专业的特色来。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认为特色专业色具有开放性,甚至创造性。

2.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层级系统性,有利于构建特色专业中的特色项目系统

特色专业色的“层级系统性”是指特色专业中的各种特色必须紧紧围绕和体现专业共性、围绕教育和教学活动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且这一系统在“特色”上是有层级划分的。通常这一系统包括两个层级。上层为总体特色(“定性特色”或“内涵特色”),反映特定专业的总体上的特色。下层为具体特色(“定量特色”或“外延特色”),表现为围绕总体特色设置的一个一个具体的特色项目。

对特色专业中的特色具有“层级系统性”的外延特征的认识,有利于对特色专业中的特色的整体把握,构建鲜明的专业特色体系。有利于有计划地明确落实具体的特色项目,开展建设活动,促进整个特色专业的建设。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以上“项目多样性”中所述的在教育教学活动所形成的优势和特色项目,应该是围绕和体现该专业总的特色而形成以下的层级系统。

地理学科特色活动篇(5)

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内一些重点中学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不同程度地实行了扩招,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过度重视规模发展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和谐因素,如校园建设跟不上,管理制度乏力,教育者思想浮躁等。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重点中学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是迫切的、必然的选择。

一、学校特色的内涵和特征

何谓特色?特色就是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特有风格和品质。它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独有性。那么,什么是学校特色呢?概括起来讲,就是学校在办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为广大师生认可并努力维持的独有文化状态。它通常表现为学校具有个性化的外显环境、校本化的课程体系、独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明显优于同类学校的特色项目。实质上,它是凝聚在学校每一个成员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也许很难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它,但它无处不在,它不因校长更换而改变,不因教师调动而弱化,也不因学校变迁而消亡,它深入学校每一个成员的骨髓,影响人的一生。

除了独有性,我们认为学校特色还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长期性

一所学校的特色是这所学校文化积淀的表现,而这种积淀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过滤和筛选。为全校师生认可的特色实质上是一种稳定的心理趋同,这种趋同也需要几代人的不断确认。

(二)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的特色活动不应当只针对某些有特长的学生,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特色建设中去,获得成长的营养和生活的体验。只有面向全体学生,特色才有广泛持久的基础,才能在素质教育的框架下打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特色。

(三)结合办学实际

学校特色必须要同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优越性,才具有开发的潜力和持久的生命力。任何脱离学校实际的所谓“特色”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实际价值,也难以持久。

(四)稳定性

学校特色一旦形成,便具有内趋力和稳固性。它不应当因为领导的更换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中断。

(五)为社会所认可

构建什么样的学校特色不应当是学校领导在办公室里想当然决定的,而应该是根据教育的形势,深入分析社会价值观和人才培养观之后再做的决定。具有影响力、辐射力的学校特色,必须要得到同行的认可、社会的认可。任何闭门造车和孤芳自赏的“特色”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二、学校特色的构建

学校特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的内容涵盖了办学的方方面面。如何构建学校特色?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都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重庆南开中学根据自身70多年的办学历史和数十年来打造办学特色的历程,总结了打造办学特色的一些认识和经验。

(一)校长是构建学校特色的关键

在所有特色学校的要素中,校长是关键的要素。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办学特色实际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没有特色的校长,很难办出有特色的学校。校长独特的办学思想,来源于对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的深入学习和深刻理解,来源于对教育现象的哲学思考和本质把握,来源于在实践过程中对教育理论的娴熟运用和深刻内化,来源于对本校独特历史、资源的深刻总结和充分挖掘。

重庆南开中学的领导班子成员都是从教学第一线逐步走上管理岗位的,对教育教学十分熟悉,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构建学校特色过程中,首先学校继承和发扬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办学思想,坚持“公能”教育;同时又赋予“公能”理念时代的内涵,即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是在“公能”理念的指导下制订了具有南开特色的培养目标、办学目标和质量目标,形成了严谨、科学、求实的校风和学高身正、诲人不倦的教风,以及勤奋、自主、开放的学风。再次是厘清特色办学思想和学校办学实践的关系。思想是实践的指导,但如何落实思想也是一门学问。南开中学在认识上确定了走特色办学之路的思想,在实践中也认真实践,但不是生硬地套用,而是有机地渗透到正常的教育教学之中,培养的学生既能顺利升入理想的大学,又全面发展,还具有个性特长。

(二)课程是构建学校特色的核心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方式。课程规定了教育的内容、手段、进程和目标,它是学校办学的核心。课程特色就是最大的学校特色。我国传统的中小学课程围绕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设置,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上相对较欠缺。这要求我们对传统的课程模式进行改进。南开中学本着“为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打下整体素质基础”的理念,致力构建和谐课程体系,变封闭学习为开放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性学习。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目前南开中学已经初步形成了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课程体系。

南开中学多年来一直坚持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坚持向课堂要质量,重启发、重能力、重实践。“选修课”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而开发的课程。南开中学自1984年就开设选修课,从初期的6门课程发展到了如今的40余门。像“校园植物漫谈”“数学与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选讲”“陶艺制作”“天文观测”等都是深受学生喜爱的选修课程。“自修课”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和资源(器材),供学生课余自觉、自主选择性修习,以满足学生更多需要的课程。重庆南开中学在自修课程的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除了春节,学校的图书馆、自修室都要开放,为学生提供自修的场所和丰富的文献资源;把大师请到“南开讲坛”,让学生听“世界”;构建绿色校园环境与和谐的人文生态景观,使学生体悟美的真谛;等等。

严谨周密的学科课程,既满足学生升学的需要,更是学生文化素质提高、道德情操提升、社会性发展的直接途径。“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南开的活动课程由来已久,现在依然开展得有声有色,已经达到了20多种,有社会实践、社团活动、艺术活动、体育竞技、科技活动、讲座活动六大类型。在活动课里,学生参加调查采访,畅游于艺术殿堂,活跃在竞技赛场,还自编话剧,自办画展,出版杂志,进行创造发明。“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它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获得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能力,特别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校一直致力于隐性课程建设研究,通过建设清幽雅致的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教风学风、开放多种多样的自修场地、组织百家争鸣的学术讲座等来发挥隐性课程的功能。

(三)师资是构建学校特色的基础

教师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特色建设要靠特色教师来实现。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特色主题,都必须依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去实施。校长只有把先进的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南开中学以“公能”办学理念为指导,利用课改优势培养了一批特色教师。

学校广开纳贤门,每年都从全国各地的著名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引进素质好、专业技能突出的毕业生。并且,学校在吸收新教师时充分考虑了校本课程开设和教研组内专业协调搭配的因素,有的放矢地补充学术力量。比如,学校专门从四川大学考古系、北京师范大学跆拳道专业、南京大学天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引进新教师,以保证选修课程“考古常识”“跆拳道”“天文观测”“中学生发展心理学”的开设;在同一教研组内,则尽量保证多个专业方向都有老师研究。比如,通过历年的补充,现在学校的体育教研组大球、小球、武术、田径都有专业教练员,美术教研组有油画、国画、版画、素描、书法的专业辅导教师,生物教研组内则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都有老师专攻。事实证明,学校采取的这种人才引进措施是有效的,正是有了涵盖各专业的学术力量,南开中学的校本课程和特色教育才更加有声有色。

我校的特色课程体系也为南开中学特色教师的培养创建了平台。校本课程“数学与生活”的开发者杨飞老师在《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和《数学通讯》等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2篇。张丽芳老师在开设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完成了著作《校园植物漫谈》,针对南开校园里的植物展开植物学、园林学知识的阐述,受到学生欢迎。毛小波老师在校本课程里带学生在古代小说的海洋中遨游,饶松源老师则引导学生领悟跆拳道的要义。如今,学校已正式出版校本教材12种。

(四)特色项目是构建学校特色的亮点

“特色项目”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本校优势和潜能基础上形成的若干单项性特色,它在同类学校中有明显的优势。学校统领全局的特色项目既是特色学校的表征,也是特色学校形成的基础。南开中学紧紧依靠办学传统和校园文化,打造了一系列特色项目。

南开讲坛。依照南开中学开放办学的传统,2002年开始学校开设“南开讲坛”,每周星期四下午请来中外名家给学生做一个小时的演讲,学生自愿参与。迄今为止,“南开讲坛”已经成功举办100多讲,众多大师、大家如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和英国皇家科学院的双料院士段义孚、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张法所长、清华大学物理学郭奕玲教授、著名作家莫怀戚等纷纷光临,演讲的内容涉及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法学等诸多学科。数年来,旨在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南开讲坛”深受全校师生欢迎,学校正式出版了《南开大讲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科技创新活动。我校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历史悠久,在解放前的老南开时期就有航模制作等科技活动小组。新时期,南开中学继续开展有特色的学生科技活动,成立了科技活动领导小组,专门聘请了科技制作辅导员,积极参加各种比赛。近两年来,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南开中学掀起高潮。学校参加第三届中小学“创新实践活动”,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自“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设立以来,我校获奖人数最多;2005-2007年,我校有26人获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学校组团参加“未来杯”全国创意设计大赛,获得全国第二名。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充分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除了利用正规课程进行引导之外,还专门招聘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全校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学校不仅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还开设了“中学生发展心理学”选修课,每周授课;成立了心理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定期印发《心海导航》报纸,进行心理学常识的宣传;不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心理辅导活动;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和网络平台,随时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化解。

学生读书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之后,学校针对学生课余时间较多的实际,在全校发起了读书活动。学校确定了“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在组织上,指定读书活动的辅导教师,在各年级选出活动的召集人,定期开展哲学、经济学等书籍的分类阅读活动。活动中有教师指导,就读书的方法、心得进行阐述,全体会员都可以发表意见,推荐好书。该项活动开展以来效果良好,全校读书风气浓厚。

(五)校园文化是构建学校特色的目标

校园文化是由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其核心是校园内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与精神面貌。独特的学校文化是特色学校最本质的标志。因此,要创建特色学校,必须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南开中学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文化环境的营造作为特色建设的目标来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首先是从校园环境布局上下功夫。重庆南开中学校园的设计遵循中正简约的原则,校内建筑风格稳健,外形端庄。学校聘请了专业园艺师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布局设计,整个南开校园草木蓊郁,花香鸟语。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一起,形成了南开大气而不张扬、稳重而又常新的文化心理暗示,无形之中培养了南开人的独立性和包容性。

地理学科特色活动篇(6)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6-0066-04

收稿日期:2007-01-24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05JG106)

作者简介:赵德利(1955-),男,山东莱西人,教授,从事文艺民俗美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孟改正(1978-)男,陕西周至人,讲师,从事审美教育研究。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因其办学条件、科研实力的限制,尤其是学生毕业时的中等师范任教特性,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必须根据专业性质,因材施教,决不能追求理论的普遍性和体系的宏大严密。因此,重实践,抓创新,彰特色,是地方高师院校在新世纪高校比拼中创建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名牌专业的明智之举。

一、实践教学:化理论为能力和方法

实践性教学是指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将课堂理论通过实践操作转化为动手能力,从而实现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相统一的教学过程。实践性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向能力技能的转化,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社会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最终达到综合能力的提高。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一个完整的实践理论体系。它包括课程作业、课程实践、社会调查、各类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内容。学生经过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将会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构建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原则和要求,实践性教学应当重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制定实践性教学大纲和编写辅助教材

实践性教学大纲是对院系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总体规划与要求。它具体体现了大纲制定者对学生应该具有的实践技能的认识,明确规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标、任务,并按实践项目分层次地规定出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要求及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要在保证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重塑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与考核,以自读、背诵、写作为重点,狠抓检查评估。实践性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展开,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和教育的人文性,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在实践教学中融汇理论性,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理论的支撑和应用的平台。

实践性教学的教材是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检验。编写实践性教材要在实践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体现课程理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辅导教材要与课程理论教材互为支撑,详细阐述学生应掌握的本专业本课程的知识要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作业。例如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教师自编的《写作辅导教程》,就是依据写作教材,针对学生自学自练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将范文讲解与摹写练习、理论知识与思考练习、内容分析与方法习得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教材可以实践练习,“无师”自通,这样就使实践教学有了依据,教学质量有了标准。

(二)抓好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它们在教学活动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在教学中,要根据其相关性安排好课程展开的时间顺序。课程理论学习是学生了解掌握本专业本课程的内容和作用,增加感性认识,形成理论体系的必要前提。课程实习是在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后所做的实践性作业。例如写作课进行的社会采风写作训练,广告CI课进行的市场调查和设计等,都是课程实习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有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专业实习也可称作专业初期实习,一般在二年级进行。例如广告专业和新闻专业在二年级暑期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和认识基础。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进行的综合训练,它要求学生全面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方法和技能,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岗位预先接轨。

(三)推行背、读、写、听、看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

针对许多大学生写字难看、错字不断、文理混乱、嘴巴生涩、实习困难等实际情况,在本科生中有针对性地推行背诵诗文、阅读名篇、写作文章和检测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的活动,并对考核和评价合格者辅以相应的证书奖励证明,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应用能力,胜任日后的教学工作。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自2003年以来,就在本科生中推行以背、读、写、听、看为核心的“211111”系列训练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即在校期间,背诵200篇诗文,写作100篇文章,阅读100部名著,听唱100首名歌名曲,看(欣赏)100部影视名片和100幅书画作品,并研究出一套训练、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两字一话”的训练,其中钢笔字、粉笔字,由系内考核,达标者发给证书。普通话须通过国家水平测试。对以上两项未达标者,由系实践教学研究中心专门负责培训、考核和管理,逐人逐项过关。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有力地配合了课程理论的教学,使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探索三级论文写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课程内容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围绕此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在高师院校专业课程教改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通过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科研实践训练程序,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学生参加研究性实践活动,通过收集资料、确定选题、制定提纲、撰写论文等研究性过程,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创新素质。

二、创新教育:名牌专业建设的旨归

创新教育是以开发人的创造力为宗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教育。创新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承担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反映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创新教育的实施包括教育模式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评价的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中文专业作为古老的人文学科专业,在理论知识日新月异的21世纪,更应该推崇创新教育,使古老的专业再获活力。

(一)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并在心理上形成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与突破,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再生与发展。

更新观念,开发积极理性,摒弃消极理性,培育创新意识。古老的中文学科在经验主义和消极理性的人士眼中,已是一个被前人无数次地开采和发掘过的领域。许多教师成十遍二十遍地教授一门课,只是重复同一教案,把已有的普遍认识视为真理矢志不移,就是一种典型的消极理性的表现。面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我们显然需要开发积极理性,以积极理性的批判力量,超越习惯,拓展认识的新领域。所谓积极的理性是其“相对于人的习惯而言,是一种对外部世界及对象进行否定和超越的能力”。[1]显然,开发积极的理性,对于人文社会学学科(包括中文专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它通过批判已有的认识,能重新校正认识方向,选择新的价值视点,开启新的创造性思维。这种认识,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认知场价值。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一种情境启迪。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恰当地运用问题材料,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通过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的批判,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探索和发现新的认识领域,把学生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在创设问题情境中,设置具有新异难度的问题,并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唤起学生参与对问题的质疑和索解的心理兴奋和愉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素质教育: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新人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创新是以渊博的知识和综合的能力为基础,以良好的个人整体素质为条件,具有超乎寻常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这正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中文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尤其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训练为手段,以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可以说,学会做人和培养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和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在因材施教中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从内容上讲,包括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旨在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素养,开发人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加速社会的发展。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标举的是一种主体价值尺度,重在培养人文精神,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与实行,将会有效克服由于狭窄的教育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分离,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一向度的发展倾向。

2.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果说,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的话,那么,专业教育就是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两者的结合,将会更好地把做有益于社会的人与创造财富统一起来。尤其是中文专业具有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优势。不仅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中文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本身就包蕴和渗透着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而且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熏陶,引导学生感受、领悟、思考作品中的人文思想,可谓既教书又育人,既授业又传道,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自觉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3.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素质教育还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人的素质形成的规律看,理论课程教学活动与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对人的培育发展各有侧重。一般来说,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开发学生的符号记忆、逻辑演绎能力,但不及实践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个性、社会交往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实践性教学以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成为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把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实践探索的操作性和创新性相互融合,有机统一,是素质教育中二者良性互动和深入发展的根本保证。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素质教育就非常看重理论的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文专业中的《写作》、《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研究性实践训练、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及第二课堂的许多活动(如科技论文大赛),都成为训练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课堂。《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深入体验社会和认识自我,从而用文字作自由表达,对现实中的假恶丑等不良现象敢于质疑和批评。《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对课堂内容的创意设计、班级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可以挖掘学生自我实现的潜能,充分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与专业课相配套,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开设的一些课程,很注重实践活动及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民俗文化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选修课因“识”利导,带领学生下田野,做庙会和村落的调查,较为有效地实现了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我国现有高校上千所,各校之间办学竞争异常激烈。作为地方高师院校要想在研究型大学和异军突起的民办高校夹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使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和边缘性特色赢得竞争中的主动。

高校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特色不是由人闭门造车造出来的。纵观国内外著名大学办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挥优势,服务社会,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特色意味着独到而先进的办学理念,特色意味着教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特色意味着学科专业的优势和影响力,特色意味着实力。可以说,有特色就会有发展,就会有竞争力,就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由于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限制,创建特色应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加大投入。

(一)办学理念独具特色

办学理念是大学办学的内在规定,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一所大学的理念是这所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它决定这所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办学理念虽然可以被文字表述出来,但它绝非是一个学校的几个“笔杆子”写出来的,它实则是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对办出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的理性认识,或者说它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精神与独特的公众形象。从这个意义说,办学理念不是在大学内部孤立自生的,而是在与社会的交往与实践中获得其定义内涵的。因此,办学理念不是一种纯粹的思维抽象,也不是赶时髦的舶来品,只有将自己的办学理念融入时代的文明召唤,并以敢于创新的勇气大胆地进行实践,不断地满足并适应发展着的社会需要才能获得和形成。

地方高师院校是高等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当然应该具备现代大学所共有的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但地方高师院校又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即它既不是“部办”的重点大学,又非“211”工程的大学,而具有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的办学特点,这就要求它理应“服务地方”。地方的基础教育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就是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因此,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优先满足地方需要,坚定不移地为地方教育、生产、管理的第一线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总之,要探索和建设一所具有办学特色的地方高校,应该坚持“人才培养以地方为本,科学研究以地方为源,服务社会以地方为终”的办学理念。

(二)学科研究的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出特色的核心要素。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虽然可以有多样性,如办学思想的特色,学校环境的特色,教学和科研的特色,服务的特色,管理的特色等,但最根本的还是办学中的学科特色。因为,学科专业教育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持续发展的龙头,不仅科学研究的特色取决于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而且教学特色的形成也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特色也与学科建设水平直接相关,不以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为核心就失去了高等学校办出特色的意义。因此,抓住学科特色的建设就抓住了办学特色的核心和根本。

地方高师院校在学科研究上应该突出地方性和边缘性特色。研究型大学因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在科学研究上敢于追踪社会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其学科建设具有前瞻性和普遍性价值。与研究型大学相区别,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应该避重就轻,扬长避短,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研究特色,立足高等教育战线,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实践证明,高校根据自己的独特(地域)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成绩,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学科建设立足陕西,在理论研究上,以文艺、民俗、美学及其民间文化批评为重点,坚持走边缘交叉学科研究的特色之路,使其文艺、民俗理论研究在全国领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中文专业又选择了陕西方言和陕西文学为应用性研究的突破口,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获得2个国家社科项目,3个省级社科项目的资助,在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有关陕西方言、陕西文学、关中民间文化的研究论文,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形成了自己较为鲜明的学科研究与建设的特色。

(三)人才培养的特色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该法为高校人才培养规定了明确的目标,只要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与本校的历史沿革、学科优势相统一,就可能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面对21世纪高校间的强势竞争,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与学校定位、办学理念相一致,严格管理,打好基础,重视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的培育。

严格的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教师是学生的导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为人楷模的教师,才可能有出类拔萃的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督察,是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的重要环节。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从教师备课上课、学生自习作业到各个教学环节的制度规范和严格检查,是人才培养形成特色的基本要求。

打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高等学校学生学习专业、服务社会必须具备的。无论从创新还是实践的角度讲,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无法从事其他的一切。从专业人才研究的问题、认知程序、所探求的意义和相互补充性上看,各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具有内在的相似性。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符合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且以综合为主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地理学科特色活动篇(7)

1.教科书的选取

本研究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PEP)2003年6月以来陆续出版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共八册,供六年制小学3年级~6年级学生使用。

2.分析方法

根据分析维度的不同结合使用频度差异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教科书城市与农村的区域性的分析,主要以教科书中的图片和“活动”为分析内容,分别以明显城市特色、明显农村特色、中性特色作归类统计。根据统计结果,然后结合图片和课文中的具体内容来分析教科书所反映的城乡特征。

二、分析

1.城乡特色图片频度差异

(1)城乡区域性特征总趋势

从上表可以看出,八册教科书中图片所呈现的城乡区域性特征有下列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增长明显城市特色的图片与明显农村特色的图片数量之间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中性的图片相对增长幅度较大;八册教科书中,中性类图片所占比例最高,城市特色图片次之,而具有农村特色的图片相对较少,特别是3~4年级的四册教科书中明显城市特色的图片所占的比重相对比较大,与明显农村特色的图片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2)反映城乡特色的图片所呈现的城乡特征

①反映城市特色图片的特征

在城市图片中,占比例最多的是基础设施,共112个图片,如高楼大厦、小区设施、城市交通设施等。除了基础设施外,具有城市特色图片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城市家庭图大大增多,在前四册教科书中以绝对的优势远远高于其他类图片,明显体现出现代城市家庭生活的新形象。此外,城市图片中还出现了一些体现新科技成果的事物,如新型燃料电池汽车、天然气燃料汽车、磁悬浮列车。

城市化特色是教科书的一个突出特征,这不仅体现在各种公用设施、家庭的摆设布局、城市交通状况等方面,还体现在作为教科书主人的儿童,他们的装束、言语、行动等都透漏着城市性气氛,而农村的孩子却成了特殊群体。

②反映农村特色图片的特征

从数量上看,相对于出现比例较高的城市家庭图片而言,反映农村家庭状况的图片极为稀少。反映具有农村特色的学校图片也相对较少,是以外来形象出现在教科书中,如“了解不同的学校、教室”一单元就出现了两个农村学校和一所山区教室;还有一所农村学校图片是为了反映教师的劳动。

从性质上看,出现了一些反映农村的消极现象,如农民在公路上晒农作物阻碍了交通;自称是乡下人的陌生人是危险人物的象征;“巫婆”等现象。贫穷落后的状况仍然是农村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以上这些图片都从某些方面体现了农村的状况,但是,与城市特色的内容相比,反映农村状况的内容在八册教科书中所占的比例是极其稀少的。在以城市为主的教科书中,农村的事物往往是以一种“外在的”事物出现在教科书中。

(3)中性图片

在三类图片中中性图片所占的比例最大,主要是一些关于人物、景物、风俗习惯、文化风情、自然风光、历史文物的图片和内容。主要内容反映了我国的历史和一些地理常识以及我们国家的民间艺术,另外反映了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景、文化艺术、风俗习惯、著名人物。

虽然这部分内容是以中性色彩出现在教科书中,但是,无论是风景名胜、各地名食、风俗人情还是我国的文化历史、名人轶事、国家大事、地理地形等,城市人都可以利用旅游、电脑、报纸、家人的讲述等一切有利资源通过便捷的渠道获得相关的信息,这使得城市儿童从小就显得比农村儿童“博学、聪明、见识广”,而农村儿童占有的文化资源相对较贫乏,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较狭窄,除了自己的努力外别无其他的途径。应该说,中性图片内容更适合于城市儿童阅读,或者说,相对于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处于劣势地位的农村儿童而言,城市儿童更容易接受中性的教科书内容,这使得农村儿童在接受教科书的过程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

仅从教科书中出现的儿童所从事的活动类别这一项来看,可以发现城市儿童的活动是多彩的,而且需要一定经济资本才可以参加,如踢足球、做实验、参加科技活动、参观博物馆等,而农村儿童的活动却相对较贫乏,往往局限于做家务。可见,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城市儿童处于绝对的优势,“令人羡慕”,而农村孩子则处于相对的劣势地位,总是比城市儿童显得落后、孤陋寡闻。

2.学习活动

与以往的社会课教科书不同的一个方面是,品德与社会课教科书安排了大量的活动,那么这些活动对城市与农村儿童的学习是否都合适,这也是本研究对城乡区域性特征考察的一个内容。

八册教科书中共有76个学习活动设计,中性的学习活动所占比例最大,有54个,占活动总数的71.05%;有22个活动安排比较适合城市儿童,我们计作城市特色的学习活动,占活动总数的28.95%。从各类活动的频数差异来看,教科书中中性的活动居多,城市特色的活动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没有出现农村特色的活动。由此可见,八册教科书中设计的学习活动数量在城乡区域性特征上比较倾向于城市儿童。

下面分别对两类活动(中性活动和城市特征的活动)的内容以及对进行活动所适用的条件进行具体的分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这样一个活动“画画自己的家”,该活动让每个儿童画自己的家,教科书中出现了两个图片,其中一个是高楼式的城市家庭,一个是农村家庭,由此来引导每一个儿童画自己的家庭。这个活动对于农村与城市的儿童都是适用的,照顾到了城乡儿童的现实状况,也有利于引导儿童认识处于不同地域的家庭状况。但是,这样的活动设计在教科书中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总的来说,教科书中的活动设计比较适合城市儿童学习。

三、结果与思考

从本研究所分析的八册社会课教科书来看,表达城乡内容的图片和课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新版社会课教科书的文化偏向仍然存在,主要体现了一种城市化的价值取向。由此形成了农村儿童弱势群体与城市儿童优势群体在学业成绩获得机会上的不平等现象,造成了教育上的不公正;另一方面,对城乡状况的不恰当表述也不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城乡角色意识,容易造成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偏见与文化歧视。

参考文献

[1] 郭晓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公正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2] [英]M·F·D·扬.课程作为社会构成知识的一种研究取向[A].厉以贤.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集[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2.

地理学科特色活动篇(8)

新洲小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由于家长长期在外,留守的孩子经常在户外玩耍、游戏。久而久之,身体强健成为这些孩子的显著特点。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新洲小学确立了加大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凸显体育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体育特色创建的意义

1.“健康第一”利于适应社会

新洲小学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将“健康第一”的理念定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理论基础,因此“健康第一”的理念应融入学校日常的体育教学管理中。新洲小学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旨在令学生身体强健、心理健康,并培养学生具备社会适应能力,最终推动学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获得提升,令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2. 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一起抓

作为以体育传统项目为特色的学校,新洲小学不断更新观念,完善师资,升级设备。几年来,新洲小学先后投入几百万元改建运动场、篮球场,打造室外运动空间等。此外,新洲小学一直重视“素质教育”工作和学生的个性显现与特长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体育特长生,并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均取得不俗成绩。

二、“特色大课间”树立学校体育文化品牌

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新洲小学确立了秉承优良传统的“体育文化”与“现代快乐体育”相结合的“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而树立学校的体育文化品牌。

新洲小学在推广“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时,着重在普及和提高的基础上形成学校独特的“体育文化”,这就需要学校在理论和实践上具备更宽的视角与更高的层次。为此,新洲小学不仅让每个学生了解和参与有关学校体育文化特色的活动,更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结构等因素创编了诸多集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体育校本训练项目。

1.项目内容丰富多彩

新洲小学将“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不断创新活动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目前,“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竹竿舞、呼啦圈、踢毽子、跳绳和武术等。在新洲小学体育教师的组织下,“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序、有趣。“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期间,校园里气氛活跃,充满欢声笑语。其中,体育课组教师创编的“圈操”“音乐律动操”等,集竞技性、民族性和协作性于一体,既便于开展,又独具特色,在活动展示中获得嘉奖。新洲小学“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既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使师生关系变得更为融洽。

2.课间操具有原创风格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间操的形式、内容和结构,新洲小学集合体育科组教师进行数次改进,从集合、列队到课间操的每个动作都做了精心的调整和安排,课间操结束后的“自编舞”更融入体育科组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颇具特色。学生通过做课间操,不仅全面锻炼了身体,更感受到艺术和美。

3.家校互动扩大参与度

家校互动是新洲小学打造“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又一途径。首先,家长的体育意识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为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在家中,而现在的家庭又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身体强壮和心理健康,因此新洲小学将学校的体育特色文化带入学生家庭,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和家长信等多种形式,普及“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要求家长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必须陪同孩子参与一项体育活动,旨在通过共同运动的方式渗透体育文化,普及健身理念。

三、逐步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新洲小学努力在创建学校体育文化特色方面取得突破,做出成绩,形成特色,做到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和有效管理,具体工作主要从两方面展开。

1.常规管理工作与提升教师素质并重

新洲小学在创建学校体育文化特色的过程中,完善体育教学的常规管理和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两个关键。

在常规管理工作方面,新洲小学安排教导处定期检查,并明确规范体育日常教学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具体措施有四方面。一是规定体育课堂必须排足课程,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表》、“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和课外文体活动时间。二是严抓集队纪律,包括集队做操、集队升旗和集队开会等。三是广播操、眼操和“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也成为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新洲小学严格规范广播操进出场的纪律及做操质量,要求出操静、齐、快,动作规范且美观,力求不断改进广播操的动作质量,使各班领操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四是设立校体育委员,加强体育检查工作。

在体育教师的培养方面,新洲小学除了引进人才,建立和健全学校体育档案,要求体育教师备好课程内容外,还强调体育教师应备好教学的组织管理、场地器材和安全措施等。另外,加强“活动阵地”建设是新洲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个亮点。“活动阵地”是体育活动开展的有效载体,新洲小学要求体育教师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定期开展学生体育竞赛,例如校际田径运动会、校际趣味运动会、广播操评比、“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展示和年级体育教学竞赛等。通过“活动阵地”建设,旨在让学生重视体育活动,既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又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友谊,更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值得一提的是,体育课组借助教师“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评比机制,对“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作出调整和更改,经过数月实践,制定出一套具有学校体育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内容。

2. 开展体育校本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并重

通过开展体育校本研究,新洲小学的体育教师逐渐体悟体育教育思想,不断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慢慢洞悉新课程标准和体育学科之间的联系,不仅提升自己驾驭体育课堂的能力,更促进自身的体育专业发展。

地理学科特色活动篇(9)

教育解读:

关键词(一):立足文化积淀 明确特色建设方向

建设特色学校,首先要思考方向性问题。一所学校以什么为特色,怎样确定自身特色?这是特色建设过程中摆在学校面前的首要问题。

大坪中学认为,特色是个性稳定而持续的外显。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学校的特色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简单速成,更不是一拍脑袋的闭门造车,它应该是源于学校文化,形成历史积淀,进而达到凸显学校独特精神气质的过程。或者说,一所学校的特色定位必须经过历史的考量。大坪中学的特色创建工作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女子足球运动。学校在充分考量本校的地理位置、硬件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模式等现实条件和基础上,在充分考虑社会和当地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后,选择了开展女子足球运动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突破口。时至今日,已形成了“以女足为龙头的竞技体育建设和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作室为龙头的科技特色建设”两大特色建设平台,这就是大坪中学形成特色的养分基础。立足于学校历史积淀的传承与发展,构成了学校特色建设的活水源头。

回首过去,大坪中学女子足球队成绩斐然:早在1998年,学校就成立了全国唯一一家初中女子足球俱乐部,至今已蝉联七届重庆市女足冠军、全国中学生女足赛第二名、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冠军,并受到中央领导李铁映同志的亲切接见。队伍先后向国家青年队、队等职业俱乐部输送19名优秀运动员;培养了114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并向北师大、上海体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语学院等全国211重点大学输送了16名优秀人材。

不仅如此,接踵而至的荣誉还佐证着一个事实――科技,已然成为学校的另一张“名片”:多年来,学校逐步开展了科技模型(航模、海模、空模、建模)、科幻画、计算机应用、科技小发明、软陶、纸模等科技教育活动,形成了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作室”作为中心的科技教育氛围,并在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大赛重庆赛区中获得了第一、三名的成绩,还代表重庆市参加了全国比赛,获得了铜牌。同时,学校开展的科技节、艺术节以及求索文学社、求索校报的创立,也助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

近年来,大坪中学结合时展,将特色创建工作赋予时代的气息,逐步形成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教,全面育人,创建特色”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健康体魄、智慧头脑”的特色学校创建思路,建立起大坪中学独具韵味的校园文化氛围。它以足球、科技为根基,在发展中丰富,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鲜活文化,具有了坚实的土壤和独特的风格,历经时间的磨洗和沉淀,已经成为大坪中学师生共同的精神基石。由此,学校也明确了特色建设方向,那就是体育教育健身、科技教育启智、素质教育育人,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二): 紧扣时代脉搏 落实特色建设过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作为一个学生受教育和学习的基地――校园,其文化氛围的优劣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事实上,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取决于学校领导对自己学校历史形成的文化传统的把握和辨析,对当代社会变化和学校大文化使命的把握,以及对目前学校师生状态及优势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体现和适应本校特色创建理念的文化追求。也就是说,传承与创新贯穿于特色校园建设始终。对于一所已经形成稳定文化积淀的学校而言,如果说传承更多地是解决发展的方向性问题,那么创新就是解决发展的进程性问题。因此,学校领导要在不断研究教育新政策、新动向的基础上,为学校特色创建制定正确的奋斗目标。

与时俱进的特色理论。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突出特色学校理论创建,是大坪中学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事实上,教育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一所学校流动的精神血液,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言行,会对学校的办学思路带来深远的影响和改变。大坪中学在特色学校创建中,从开始的“足球特色”逐步转化到“健康体魄、智慧头脑”的体育、科技双重并举的特色学校发展道路,都是对教育理论变革的适应与创新。

在特色学校创建中,学校注重“人”的因素,把教育理论最终通过教师与学生两个部分在实践中得以实施。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从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特色项目、办学特色、特色学校”的理论阐述,到学校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确定学校特色建设思路,不断地利用各种形式转变师生的观念,最终使学校特色创建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同,也就形成了创建特色学校的合力。

开放多元的特色科研。丰富的特色课程是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中全面发展的资源保障。大坪中学不断拓展对“课程”的科学理解,以“大课程观”的开阔思路把体育科研、科技科研纳入学校特色课程。通过对特色项目的科学研究,进而带动全校范围内科学研究,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在体育特色科研中,体育教研组通过开展校本足球课程的编写,体育课电子教案的编写,带动了全校范围的科研高潮。反映到课堂上,就是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目前体育组正在积极探索“体教结合”的办学模式,力图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

同时,学校还根据教育部、市教委以及区教委下发的“关于开展‘体育、艺术、科技2+1+1项目’实验工作”的文件精神,对开展这些工作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德艺双馨的特色教师。教师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根本所在。大坪中学坚信,只有教师的不断成长,优秀教师的不断涌现,才能永葆学校特色建设之树常青。为此,学校要求教师善于把教育变成一种艺术,用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去点燃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要求教师必须认真修炼自己的师爱之心,让师爱从过去家庭式的母爱上升到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关注、引导、激励、矫正这一职业层面上来。

在特色学校创建中,学校一大批教师一方面主动通过自学,另一方面通过学校的培训,成为了一专多能的特色教师。如学校体育组教师在李卫平老师的带领下,全部通过自学自考,获得了部级足球裁判员资格证书;数学组、物理组、信息组教师通过培训已能自己动手编写人工智能机器人程序,设计制作“三模”模型。正是有了这一批各具特色的教师,为学校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创新精神。在特色创建发展中,大坪中学为足球、科技两大龙头提出了“基地、普及、竞赛”的建设目标。其内涵是:“基地”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基础,以女足和机器人工作室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和扩大女足和机器人工作室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俱乐部;“竞赛”就是通过积极参加高水平、高规格的比赛,通过竞赛锻炼队伍,发现优秀苗子,重点培养;“普及”就是通过两大龙头项目的发展,营造出浓郁的体育、科技文化氛围,带动和促进学校竞技体育、科技活动的开展,最终实现特色创建的成功。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学校把足球、科技项目作为特色来建设,学校原有的特色还能否保持?学校认为,这就需要在特色创建中,要有更强的创新精神,更深入的进行改革。为此,学校提出“人有我优,人有我精”的发展思路。通过对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再探讨,将学校女子足球俱乐部进行了全面改革,成立了新的大坪中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新的俱乐部成立,扩大了俱乐部的项目范围,赋予了俱乐部新的活力。使俱乐部不在只局限于足球,而包含了学校所有竞技内的特色项目。这样就将学校体育、科技这两个特色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使特色学校的建设更好地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为特色学校的建设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三):展望教育未来 特色推动全面发展

破茧一刻需要聚力于一点,而破茧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腾空而起。特色学校创建一样会经历从破茧到腾飞的过程,从寻找突破口到形成闪光点,从单一定位到全面开花,从单项优势到全面发展。这才是大坪中学建设特色学校的目的。

大坪中学正是基于对足球、科技两大特色的传承与创新,奠定了学校大气质朴、不断奋进的特色基础。也正是基于素质育人、成就学生的现实考量,大坪中学在建设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更加倡导全面发展。学校认为,全面发展是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的发展;是学习、活动和生活三个维度的发展;是特长技能、习惯养成和修养提升三个梯度的发展。这也成为学校在建设特色学校过程中孜孜以求的目标。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展望未来,大坪中学希望看到的是学校在特色建设推动下不断成长和提升,朝着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高质量现代化的城市品牌学校目标不断迈进,最终形成立足特色、不唯特色、全面发展的全新格局。

教育感悟:

教育要有大爱

对大坪中学最初的了解,是“听”来的。各项赛事的各种奖项、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誉……

特色学校是教育质量优质、办学特色成功,为外界社会所认可;能够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兄弟学校和学生家长的认可并作为范例加以宣传的学校――市教委负责人为“特色学校”所做的解读,显然恰如其分地适用在大坪中学身上。

走特色教育发展之路,搭建体育、科技两大特色平台,让学生最大化、最优化成长。大坪中学以此为发展之源,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便成长为全国重点青少年女子足球俱乐部、重庆市重点足球学校、渝中区特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渝中区信息技术示范学校,巴渝教育的奇葩。

教育要有大爱。在探寻、解读大坪中学的时候,我们不难寻到这样一个内核――正是有了对教育价值的不懈追求,有了对学生差异的承认尊重,才有了学校不断激发教师对教育的爱,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千姿百态、有个性地成长。

地理学科特色活动篇(10)

同时身为地理特级教师和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兼职教授的陈胜庆校长,本身就是一位热心环保事业的好教师,由他主编的上海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拓展型课程教材《绿色探索者》已经由市教委审定,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教材通过“全球关注的地球变暖”、“能源问题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与3r原则”、“不容忽略的‘地球之肾’”和“21世纪与生态文明”等五个专题对当今世界共同瞩目的环保话题作了详尽且科学的阐述;教材在编排上不仅有“经典阅读”、“专家观点”、“让数据说话”等章节,更设置了“相关链接”、“案例聚焦”和“畅想与争鸣”等教学环节;在教材之首,还特别提示使用者要“为了我们共同心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请珍惜图书,争取让更多的同学循环使用。”

(二)更名后的学校发展千头万绪,但学校领导班子团队始终没有忘记绿色环保的大事,明确指出,地处*高科技园区的*实验中学,责无旁贷地应该肩负起地区环保学校的重任,要把*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不仅在年初提交了创建“绿色学校”的申请,更身体力行的推进学校的绿色环保工作:书记方晓毅率领的学生兴趣小组在今年暑假面向整个*地区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夏令营活动中,指导学生们关注奥运、关注身边的环境,同学们自己采访、自己摄制,编辑出了有关宣传奥运、宣传环保、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宣传教育片,并以此为契机,组织同学深入社区、里弄,展开宣教活动,受到了居民的欢迎,也得到了新区的好评。副校长刘党生老师更是亲自担纲学校创“绿色学校”的项目负责人,以学校专职环保教师的身份为全校同学开设了多场环保讲座,以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环保理念、指导环保行动;刘校长还直接指导学生“环保社团”、“发明创新社团”,率先开设“聚焦*高科技”、“科学与艺术”等校本课程;在他的带动下,一批校本课程脱颖而出:“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探究”、“多彩的科学实验”、“绿色校园之化学”、“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监测”、“现代生物技术与社会”、“生活中的微生物”等拓展课,自编教材、开发课件,。

这些课程不仅涵盖了科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也凸现了作为身处*热土的学校特点和特色,老师们率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这个最直接、最生动的环境里帮助学生们认识自然规律、辨别科学的双刃剑作用、挖掘现实中的环保新发现、新革新。同学们围绕*高科园区这一大背景,逐渐梳理出了一大批有价值、有创意的科技创新课题,比如:“关于建立‘一校一河’、‘百校百河’水环境监测网的方案”、“*功能区成为白领宜居区域的软环境分析”、“以*高科园区为例,解析、调整和提升高科技园区环境内的常规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等多项冲击英特尔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课题。环保教师还充分利用社会关注的话题和热点问题,有机的结合到教学之中,比如前段时间的“三聚精胺”事件发生后,老师就运用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等手段演示和再现了问题的过程,并指导学生确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事后,这一课例被《教育参考》刊载。

(三)学校还得到了*镇政府的支持,与上海市环境教育协调委员会一起发起、承办了20*年“*杯”上海市青少年环保创意大赛活动;承办了上海市环保教师专题研讨会;在*科技活动月的发起仪式上,来自华东师大二附中和我校的学生代表同台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了“以实际行动迎接绿色奥运”的倡议,并得到青少年的广泛响应;在上海市社区水环境治理工作坊研讨会上,做了主旨发言……

“*杯”上海市青少年“绿色”创意大赛于20*年4月份组织发动,来自全市17个区县的近百所学校学生,围绕绿色奥运、科学世博的主题展开智力和智慧的竞逐,有17个区递交了“绿色生活”创意方案274件,“绿色生活”创意作品158件,“绿色生活”创意画322件,经专家评委的认真把关和细致比较、初审有创意方案217件、创意作品120件,创意画205件参加复评,最终评审出:创意方案一等奖13件、二等奖30件、三等奖54件;创意作品一等奖8件、二等奖22件、三等奖25件;创意画一等奖15件、二等奖33件、三等奖53件;同时还评选出优秀组织奖6件,于20*年11月11日落下帷幕。在这其中,我校共获得奖项,有位指导老师受到表彰。我校的组织工作受到了市环境学会、市青少年环保组织、市青少年科技指导中心、市少年宫等上级单位的好评。

(四)学校结合春游秋游活动,把学生的足迹和视点引向现代科技,引向大学校园;近一年来,先后组织了学生参观华师大的物理中心实验室、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和凌空现代农业园区;丰富而又多彩的互动形势和活动内容是同学们新奇,令学生们入迷,帮学生们叩开了一扇扇通向科学的大门。学校还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科技教育活动,如校园科技节等主题活动来为环保科学教育造势,为学生的环保科技成果提供展示的平台。

学校重视对环保教育的经费投入,仅20*年,学校的总投入就达到近30万元。目前与社发局教育处和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协商,意欲在*建设一个以环保为主题、与科技教育特色项目相对应的工作室或实验室。

上一篇: 安全管理化建议 下一篇: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