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5 17:20:59

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1)

关键词 体育 社会经济 作用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体育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是体育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体育事业迎来了大发展。在最近3届奥运会上,我国代表团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反映出运动员高超的训练水平,提振了国人精神。可以说,体育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而且对物质文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体育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同志曾指出,体育既是一种精神力量,又是一种物质力量,本文就体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体育锻炼是提高劳动力质量的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自动化、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体力劳动的比重不断下降,对劳动者身体强健程度的要求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体育锻炼的减少,人们的健康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有关调查显示,在德国,患心肌梗死的人在近20年增加20倍,死亡人数从五、六千人增加到十一、二万,有25%到30%的青年由于缺少体力活动,引起肌肉力量不足,使劳动能力有限,更无法谈到保证劳动质量。而体育锻炼正是改造人、发展人的有力手段,对劳动者来说体育锻炼是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发展智力、振奋精神、完善人的品格的有力手段。

二、体育锻炼是提高出勤率的客观条件

中外体育界在体育运动能减少伤病,提高出勤率这个问题上,认识是一致的。前苏联研究表明,1966年到1969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劳动者,比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多创造劳动价值2%到5%。1979年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病假和工伤事故减少,出勤率提高,一年大约增加国民收入97亿卢布,占当年国民收入总数的2.2%。

四川省体育局对约溪乡护国区进行调查,发现开展体育运动后,劳动出勤率由85.3%提高到97.2%;打古乡农工联合公司的289名体育活动积极参加者,有231人被评为生产能手。由此可见,通过体育锻炼,改善了劳动者的健康状况,降低了患病率,就可以有效提高劳动者的出勤率。

体育运动是一种非生产性领域,但是,体育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体育锻炼可降低医疗卫生费用

体育锻炼对于人们有着祛病强身的作用,开展体育运动可以降低患病率,因而可以节省医疗卫生费用。患病率是当前工时损失的主要因素,国家因此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考虑到体育是对人体的健康状况作用,我们把体育对降低患病率的影响,作为其效益的主要指标,这方面有不少专门试验。在不同的企业,体育锻炼降低患病率的效益有的是1倍、2倍,以至于数倍增长。前苏联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运动经济问题研究部在1984年到1986年通过对800多名工人的征询研究,得出每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同全年患病时间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7,即全部征询者平均每人全年患病时间为9.42工作日,与全国不参加体育锻炼者平均患病10个工作日多一点的情况相符;每周增加体育锻炼时间1小时,全年患病率降低0.44天,因而每周有7-8小时,体育锻炼者的最低患病率降到0.02天。美国梅石油公司对该公司职工进行调查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职工每年平均病假27小时,保健费用173美元,不参加体育运动的职工每年平均病假44小时,保健费用434美元。有捷克学者计算,由于开展体育活动降低患病率而节约的医药费,相当于开展体育运动所用经费的10倍。

四、体育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体育运动的发展,必然扩大对有关部门产品或劳动的需求,为其提供市场,推动其产业的发展。首先,可以推动运动器材,运动服装,运动训练和科研仪器设备,运动员饮料、药物等生产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蓬勃发展,运动服装、户外运动装备等市场逐渐扩大。其次,体育运动的发展,尤其是各种运动竞赛的需要,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带动交通、邮电、旅馆、商业、饮食业服务行业的发展。由于高水平体育竞赛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竞赛场所广告和运动竞赛电视传播可以成为体育部门收入的一个来源,又可以起到传播商品信息,扩大商品需求,推动生产发展的作用。1984年,彼得·尤伯罗斯任组委会主席,使得洛杉矶奥运会首次与商业接轨,除去一切开销,组委会结余2.36亿美元,成就了奥运会吸金的成功范例。

总之,千百年来,体育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体育,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多方面社会功能,被誉为“黄金手段”。随着生产过程的日益社会化,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和发展体育运动的经济条件都日益扩大,体育事业的规模也日益扩大,体育的结构和功能都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体育日益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投入体育事业的人力、财力、物力不断增加,体育机构日趋健全,体育事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独立部门,今后,我们应加大体育经济功能的研究,使其能更好地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冉红军.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7.

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2)

在大多数人眼里,核技术是一个神秘而高深的领域,似乎离我们很远。实际上,核技术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生活,不仅如此它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谓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前提下,使经济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自然资本不变前提下的经济发展,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无法实现其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减少资源的消耗,削减并补偿外部成本。下面就简单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核物理学的发展历史

1905年爱因斯坦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中,提出了高速运动下的相对性理论,提出了四维时空的新概念;作为相对论的一个推论,在文献中,爱因斯坦又提出了质能关系及著名表达式E=mc,开创了原子核物理和核能应用的新时代。

在此之前,19世纪末,人们相继发现了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之后,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1913年玻尔完善了原子结构理论;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同年,海森伯和伊凡宁柯分别独立提出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模型;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成功地用人工方法产生了放射性同位素。经过科学家们几年曲折的研究和严谨的分析,1939年初,宣布了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现在中子轰击下的铀核裂变以及梅特纳和弗里什的理论解释。对核结构和核质量的研究,导致了人们对原子核结合能随原子量变化规律的认识:原子核主要由强相互作用将核子结合而成,当原子核的结构发生变化或原子核之间发生反应时,要吸收或放出很大的能量。一些很重的原子核(如铀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会裂变成为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放出二十到三十中子和很大的能量。两个很轻的原子核也能熔合成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原子核熔合过程叫作聚变。 这些原子核物理的发现,奠定了裂变核能与聚变核能应用的基础。一公斤铀裂变时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约两万吨TNT炸药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一公斤重氢原子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还要大几倍。轻原子核聚变为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太阳几十亿年来的能量来源,也是热核爆炸的能量来源。如果能使重氢的聚变反应有控制地进行,那么能源问题就将得到较彻底的解决。

二、核技术的应用

核技术的研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是和它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密切相关的。目前,几乎没有一个核物理实验室不在从事核技术的应用研究。有些设备甚至主要从事核技术应用工作。核技术应用主要为核能源的开发服务,如提供更精确的核数据和探索更有效地利用核能的途径等;另外,同位素的应用是核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如同位素药剂应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或治疗;同位素仪表在各工业部门用作生产自动线监测或质量控制装置。加速器及同位素辐射源已应用于工业的辐照加工、食品的保藏和医药的消毒、辐照育种、辐照探伤以及放射医疗等方面。为了研究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辐照技术,已经建立了辐射物理、辐射化学等边缘学科以及辐照工艺等技术部门。

目前,在世界电力的结构中,核电已占有总电力的16%。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核电已经能在经济上同火电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有限,而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又在不断增长,因此核电已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大力发展核电已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总趋势。以发展核电作为保持核能力、确保核大国地位的趋势。发展核电和相关的核燃料循环技术,可以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并带动冶金、化工、电子、机械制造和电力等基础工业技术的发展与提高。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江苏田湾三大核电基地。

现在越来越多的“非动力核技术”开始出现。所谓非动力核技术,就是指利用原子核自身具有的射线辐射性质,对被加工物品进行处理,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通过辐照诱变技术可获取新的生物品种;如果把辐照技术应用于农业,可以不再使用化学和农药。

在医学领域,核辐照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成熟。医生手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是杀灭肿瘤细胞的有力武器。2015年以后,我国将用辐照技术替代化学方法来对医疗用品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

核辐射技术还被用于探测系统,用于对海关港口集装箱检查,对机场、火车站危险物品的安检。在地质勘查与考古领域,碳14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碳的放射性同位素由于衰变极有规律,被誉为自然界的“时钟”,利用这一特性,考古人员就可以测定文物的年代,了解千万年以前的历史。碳14也被用在刑侦技术方面。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核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近年来,我国核工业继续贯彻“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搞活经济”的方针,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三、结束语

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核能的和平利用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核能技术已经渗透到能源、工业、农业、医疗、环保等各个领域,为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核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从利用裂变能到开发聚变能,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期望,它将成为最终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能源。

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西航运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广西抓住西部大开发、西南出海通道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等战略机遇,在交通运输部“三主一支持”规划的指导下,积极实施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运力,广西水运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为发展广西经济和扩大开放提供了良好的水路交通条件。

1.运力规模和运输能力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航运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全区拥有船舶8226艘,净载重量达到364.4万吨,净载重量是1978年的15倍,货物周转量首次超过了公路,占到全区综合交通运输周转量的27.4%,确立了航运作为广西综合交通运输的重要地位。根据南宁海关统计,从货物价值上看,2009年广西航运承担了54.2%的出口、89.5%的进口外贸货物运输;如果是从重量的角度,这一比例还要更大些。

2.港口码头长度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发展

2008年末,广西拥有一个全国性沿海主要港口防城港;全国性内河主要港口3个,分别为贵港港、梧州港和南宁港;地区重要性港口5个,分别为钦州港、北海港、柳州港、百色港和来宾港。沿海万吨级码头40个,最大靠泊能力为20万吨。从码头长度和港口吞吐量的发展来看,沿海港口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内河。

3.航道通航里程及通航能力稳步提高

2008年末,广西内河航道总里程6175公里,其中通航里程为5591公里。按航道技术等级划分,等级航道3506公里,占航道总里程的62.7%,其中三级航道573公里、四级航道247公里、五级航道107公里、六级航道1837公里、七级航道742公里,等级外航道2085公里。形成了由西江航运干线及三个通向云贵的通道组成的西南水运通道。

广西航运技术经济特征

众所周知,航运具有单位运输工具装载量大、运输成本低、土地占用少、能源消耗少、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是现在绿色、环保、和谐、低碳等主流概念关注的焦点行业。广西作为后发展地区,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航运无疑是重要的突破口。

1.单位运输工具的装载量大

目前,广西航运船舶向大吨位船舶发展的态势非常明显。2009年内河货船平均载重吨为560吨/艘、沿海货船平均载重吨2780吨/艘,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56%和40%。在2009年末2010年初的长洲枢纽滞航期间,广西港航紧紧抓住航运的这一特点,实时监测下游航道和船闸门槛实际水深,适时调整船舶配载吃水的限制,提高船舶配载量,极大的缓解了沿江工矿企业的生产运输压力。

2.运输成本低

云贵的煤矿资源多,每年大量煤矿资源需要外运,而广东对煤矿资源需求十分旺盛。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打造的桂西资源富集区,也需要廉价的水运做为支持。而水运具有廉价的物流成本,有效地促进了桂西资源富集区的建设和西江沿江经济带的发展。

3.能源资源消耗少

据估计,沿海大型船舶油耗约为3 5公斤/万吨公里,铁路内燃机车油耗约为44公斤/万吨公里,公路大型卡车油耗约为175公斤/万吨公里。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单位重量耗能最少的是水运,如果能够实行专业化运输、集装箱运输,节约能耗就更加显著。在广西,从南宁至广州850公里,每千万吨物流,走西江耗油4万吨,走公路要50万吨,走铁路要9万吨,能源的节约是相当可观的。这对于相对缺乏能源的广西来说,节约能源就意味着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4.土地占用少

据统计,1公里高速公路占地约60亩,1公里复线铁路占地约3 0亩,水运除港口和公用的集疏道路系统外,主要依靠天然河流,基本不占用耕地,有利于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而且航道整治如疏浚、航道裁弯取直等还可造地。广西土地资源有限,不占或少占土地的航运已经得到了高度重视,正在积极创造条件,打造货畅其流的航运体系。目前,广西无论是沿海还是内河,处处呈现出航运大建设大发展景象。

航运经济在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作用分析

1.航运经济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分析

选取地区生产总值 (G)和航运经济关键指标的水运基础投资额(I)、货运周转量(Z)、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 (T),根据1998―2008年的统计数据,利用统计软件得到以下关系矩阵:

从相关矩阵中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9可以看出,广西国民生产总值与航运的重要指标密切相关。

通过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根据拟合结果,国民生产总值和航运指标间存在以下线性关系:

G=159.05I+1587.92

G=13.94Z+1214.63

G=0.48T+743.49

可见,每增加1个单位的投资、货运周转量和港口吞吐量,可增加159.05、13.94和0.48个单位的国民生产总值。

根据航运指标增长率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较,可以求得航运经济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以1998年数据为基期,2008年为报告期,经计算可得相应的投资、货运周转量和港口吞吐量的弹性为1.07、1.2和1.06,可以看出,广西航运经济在近十年来的发展略快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已经显示出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

2.航运投入产出效益分析

“十一五”期间,广西水路交通建设是建国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十一五”前三年,广西水路交通建设投资80.98亿元,是“十五”期间的投资总额的2.3倍。从客货运量综合效益指标来看,水运投资效益明显比公路投资效益要高。2008年水运客货运量综合效益达到15.09:1,远远大于公路,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航运成本较低,适合量大、远程运输的特点。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

航运业属于资本密集型的先导性产业,对社会的经济贡献不仅体现在自身创造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其巨大的社会效益。航运业为国民经济相关行业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拓展了业务领域,创造了就业机会。从2009年航运企业年度核查的情况来看,全区共有营运船舶8233余艘,按平均每艘船舶配员6人计,直接从事运输的就有约5万人。从港口吞吐量来考量,2008年广西主要港口吞吐量为12765万吨,按照国内一般水平的估计,每万吨吞吐量的就业数为27人,全区共有34万人就业。

4.促进产业布局和提高区域竞争力

航运的发展,促进了广西沿江工业带、临港工业群的蓬勃发展。广西很多地市确立了港口立市的发展战略,以港口为核心,打造临港、沿江工业,吸引了众多有实力的企业落户,如钦州的中石油项目、防城港钢铁项目以及贵港的华润水泥、台泥等。大量优质大型工业项目的落户,有效促进了广西产业升级和布局优化。航运物流的发展,减少了运输成本,降低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形成良好发展环境,有助于提高广西外销(包括国内贸易)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增强了广西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区域竞争力。如今,广西航运已经在广西参与的多个区域合作中发挥了广泛作用,为提升广西社会经济的竞争力作出了贡献。

5.促进广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航运具有单位运输工具装载量大、运输成本低、土地占用少、能源消耗少、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同时,由于废弃物、废气的排放和交通事故都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作为后发展地区的广西来说,水运无疑是最符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了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和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正是对航运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征的重要体现。

6.提高战备保障能力

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4)

    一、计量工作的现状

    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传递是计量的根本,然而仅仅依靠技术手段获得的这些数据很难真正达到这个目的,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行政管理的不协调和技术保障的不足都会直接影响到计量工作的开展。企业计量工作发展速度明显减慢,管理和检测水平停滞不前,部分企业由于结构合并、职能分解、人才流失、检测设备老化等原因,还出现了计量工作倒退的现象[1]。

    首当其冲的就是投资渠道的不稳定以及固定资金来源的不足,技术人才纷纷流失,缺少基础工作人员,使得计量基础研究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拉大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导致计量基标准技术水平不足,一些运用到传统行业的计量基标准在一些新行业和新技术上面无法使用。当前对于计量技术上面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修正不够及时,部分计量器具管理规定不足,大多与国家脱轨,并且落后于经济市场的发展,各领域对于计量工作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行政管理上面,单纯的把计量工作归为计量部分的个体活动,缺乏团结配合,也导致计量工作得不到更好的开展。

    二、计量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计量是关于测量的科学,是实现测量单位统一,保证测量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人们在广泛的科技、经济、社会活动中,每天都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测量。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这些活动的成效,而计量是实现准确测量的基本保证。没有计量,就无法保证科技创新、质量控制、公平交易及健康、安全、环境监控、资源保护中各种测量的有效性,也就无法保证国家和公众的利益,从而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计量是整个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和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而计量工作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1.计量是提高企业的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现代科技与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现代企业只有重视与强化质量管理才能得以生存,而保证产品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就是加强计量管理。企业计量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企业的发展过程,无不通过计量管理来监控产品质量,这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一项基础性的技术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产品质量目标的保证。计量与质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计量就谈不上质量。计量是质量的基础,离开了计量就无所谓质量。所以,计量是工业的眼睛,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加工、工艺控制和产品质量检验,是提高企业的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2.计量工作是维护市场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计量科学技术对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量”是一切客观事物及其运动的表现形式,它反映着客观事物的内在性质、相互联系和运动规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种活动日益社会化,特别是在贸易往来、科技交流等活动中,对同一“量”应有相对一致的测量结果,这就需要靠计量单位的统一和测量的准确可靠,也就是说,要靠计量来保证,否则社会经济秩序就要发生混乱,生产、流通就不能正常进行,科学实验、高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也会遇到困难,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也无法开展。所以,计量工作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是建立法制社会,规范市场秩序,保证公平交易,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

    3.计量工作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障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迅猛发展,资源和环境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能源利用率较低。这就要加强能源计量工作,靠计量量化管理企业,靠计量量化指导生产,靠计量量化降耗挖潜。因为,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无论是采用先进的数据管理方法还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以及通过能源的堵漏挖潜等等取得成效,实践证明,采用这些好的措施和方法的前提是,都必须建立在具备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合理配置了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应用计量数据等能源计量工作的基础上。所以,计量工作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障。

    4.计量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计量的监督行为是技术和管理的结合体,是通过实施法制管理来实现的,法制性是计量的基本特征之一。计量执法监督工作是质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通过实施法制管理手段达到计量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同时,严厉打击计量违法犯罪行为,使广大消费者免受不诚实计量的侵害,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此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打击计量作弊,维护“名优”利益,极大地保护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投入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计量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质监工作人员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及重大使命。所以,计量是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计量工作是国民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计量,寸步难行。

    三、促进计量工作发展的设想及思路 计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关系国计民生。如何加快计量工作的完善和发展,以适应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根据《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的要求,联系我地计量工作的主攻方向必须放在为科技进步服务、为产品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为节能减排服务、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服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上的总体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与健康安全、医疗卫生、公平交易、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计量监管,组织计量惠民专项行动,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均取得了显着一定成效。

    质监部门是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计量是质监工作的重要技术基础,是质监部门的老本行和第一看家本领。当前,正处于“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我们在认真贯彻执行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计量工作必须紧贴这一工作大局,增强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创新举措、主动作为,坚持把“政府需要、企业欢迎、群众拥护”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为全力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结合本地区经济结构特色求作为

    一是围绕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认真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急需的计量基、标准,充分发挥计量的基础作用。二是在构建战略性新型产业所需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不断加强计量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三是满足优势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需求,拓延计量检定内涵,完善计量检测手段。四是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企业提高质量的需要、企业检测手段的提升和计量标准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完善量传溯源体系,为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提供计量技术支撑。五是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把提高测试水平作为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保障。

    2.加强计量工作促生态建设求作为

    能源计量是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标尺”。全面加强本地区重点工业企业的能源计量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合理配备计量器具,建立技术档案和设备台账,为企业构筑满足精细化管理要求的能源计量工作平台,促本地区生态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

    3.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求作为

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5)

关键词:新闻媒体;经济社会;战略作用

Key words: news media;economic society;strategic role

中图分类号:G2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177-02

0 引言

新闻媒体,尤其是传统新闻媒体,从宏观社会发展到微观社会环境的构建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对宏观社会发展的促进更多的体现在战略层面。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因此,新闻媒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价值就是其战略作用的重要体现,而其促进价值主要表现在对产业的积极引导,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助力国家品牌战略的落地、促进知名品牌的创建和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有效监控等4个重要方面。

1 新闻媒体通过符合国家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的宣传推广,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

我国的新闻媒体所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经济发展服务,包括为经济界提供信息、传播信息、进行趋向预测、营造社会氛围等,也包括对国家产业布局、产业政策落地的宣传推广,并基于此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更多的体现在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的双重关注上。

1.1 推动产业政策的宣传与落地

在计划经济时代,无论是企业、商业、农业还是新闻传播媒体,其生产与经营均在国家计划的指令下进行,但即使如此,媒体作用依然重要。媒体的宣传当时人们的行为起到了很大的导向作用,引导着公众积极投身生产,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国家工作的方向向经济建设倾斜,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也成为新闻媒体工作的重要环节,而且从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来看,新闻媒体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问题,国家新的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的落地更需要新闻媒体起到基础的引导作用。

1.2 引导企业市场发展新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新闻媒体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愈发明显。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新闻媒体既是人民群众的舆论工具,更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而这“喉舌”作用无意中提升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若一个权威性高的媒体来宣传某个企业或某种产品,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一定能获得巨大的提升,而后产生经济行为。我国新闻媒体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对企业行为和市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调整和修正企业的形象和行为,协调并沟通企业与社会其他群体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对企业乃至整个经济业界的行为实施监督与控制,使之规范运行。

由此可见,在当今中国,新闻媒体与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种血肉相连的磁性引力,各方产生了各种因果关系的“互动效应”。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需要新闻媒体的支持与宣传,企业需要新闻媒体的引导与推广,而新闻媒体则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的资源支持,各方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2 新闻媒体强调社会效益,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新闻媒体社会关系连接的重要沟通平台,通过传播信息、引导价值等方式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首先就是传播真实信息,尤其是在经济社会,新闻媒体所传递的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客观性更显得更加重要。大部分的新闻媒体能够起到正向舆论引导的作用,在促进社会安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在营造友善、良好的社会氛围上促进社会效益的实现。但是,随着媒体市场化的程度不断变化,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诚信危机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制造舆论假新闻、娱乐炒作等导致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产生了相应的缺失,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丢失社会责任意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新闻媒体重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融合发展,对于媒体本身,对于企业、市场,乃至对于国家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2.1 坚持媒体真实性,以公信力增加经济发展影响力

传播的真实性特征,是新闻媒体存在的命脉。新闻媒体报道中的每一个要素的出现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能够经的起核对和检验,不得有任何虚假的信息存在。只有真实的信息报道,才能够赢得公众的认同和信赖,同时对于新闻媒体本身来讲,在进行自身品牌建设时,将获得来的公众的支持认可,以及增强在行业内、市场中和经济社会上的影响力,获得更多的传播优势。

2.2 把控正确舆论方向,以舆论方向引导社会发展方向

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不断涌现、自媒体不断兴起,公众参与度大大提高,互动性增强,多种思想意识形态相互交锋碰撞。这也就要求新闻媒体在信息传播上,不仅要求在传播过程中符合社会正确舆论导向,同时也要符合社会大众心理需求点,正确的思想舆论予以传播扩散,虚假、不良信息严肃杜绝。正如所所强调的:“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因此,无论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新闻媒体做好正面宣传和正向传播,才能更好的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引导社会发展的大方向。

2.3 明确目标定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就我国的新闻媒体的定位与目标而言,新闻媒体既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主体,又是国家政策的宣传推广阵地;既要服务于国家全面发展和公众的社会收益,也要服务市场发展和经济繁荣。由此来看,对于新闻媒体来说,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现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乃至我国整个社会环境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经济获得更加深入的发展,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断的冲击着新闻媒体行业发展。各大新闻媒体组织重新改变其风格,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通过调整战略、优化结构、整合资源等方式,以求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协同发展的目的。

3 新闻媒体与各产业的互动融合,促进经济健康长久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传统媒体不断演进,新媒体的出现,促使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变革,各种媒体的发展深深的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新兴行业的崛起、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影响巨大。如今,媒体之间相互融合的同时,媒体与其他产业的相互融合也正在积极展开,这些变革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3.1 传媒行业内的融合,加速传媒产业的发展

新闻媒体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得传媒产业链、产业分工和格局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促进了新的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出现:传媒行业内的融合,促使稀缺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不同媒体之间的融合对改善整个传媒产业分散经营的状况有促进作用,防止恶性竞争,强化专业分工,进一步延伸品牌价值,通过输出品牌以强扶弱的方式实现系统内媒体共同发展。

3.2 新闻媒体融合的新路径,创造经济发展新形态

目前,新闻媒体的融合之路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打造产业价值链,强大的产业链能够整合更优质的资源才能强化新闻媒体自身,并对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甚有裨益;第二种是区域多媒体联合,通过整合地域媒体资源,加速传媒产业的发展和影响力,从而带动了多种行业的发展。在未来发展中,新闻媒体融合的路径还将不断革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将不断增强。

3.3 新闻媒体发挥经济纽带作用,助力企业和品牌发展

新闻媒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纽带作,新闻媒体宣传推广企业与品牌,使其发展壮大,监督企业行为,是社会各行业、各经济部门联结合作的催化剂。首先,新闻媒体进行传播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增强品牌美誉度;其次,新闻媒体的传播,实现企业与公众的有效沟通,助力企业和品牌实现其经济价值和品牌效益;再次,新闻媒体的宣传促进品牌的快速建立、快速发展,并且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实现不同企业、不同经济主体间的相互认同,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合作,促进社会经济融合发展。

4 新闻媒体使用监控机制,助力经济调控与市场监管

新闻媒体自身具有告知性、广泛性等特点,其凭借自身的特点对经济社会上一些不法行为和事件形成独特的舆论环境,对社会上的不法行为进行非强制性的镇压,助力经济社会的正常而健康的运行。

4.1 以舆论监督作用,形成市场监管大环境

对市场的监管绝不是某个政府部门的独立工作,而应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要有政府各相关部门、市场活动主体、社会公众和大众媒体的共同参与,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要形成监管的舆论大氛围和监管执法大环境,其中,对于舆论大氛围的形成,新闻媒体起到核心作用。

新闻舆论是社会舆论的其中一部分,是一种最快捷、最普遍的社会心理控制机制,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监督,凭借其广泛的影响力及道德压力,在社会上形成对企业行为、市场动态监管的大环境,也为政府监管经济、公众参与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依据。

4.2 以有效的媒体手段,对经济行为进行直接监督

媒体监督作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是一种道德经济,没有信用,没有诚信,市场经济也难以运转。新闻媒体能够使用各种有效的媒体手段,对各类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直接监督,对有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为进行大众传播,对违经济发展规律、损害经济发展的行为进行披露和曝光,促进经济参与主体讲诚信、守信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

众所周知,新闻媒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其战略作用而言,主要通过宣传路线,创造效益,促进合作和监督市场等方式产生价值。所以,无论是国家与政府、企业与品牌、公众与组织都应该重视新闻媒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新闻媒体自身也应该通过不断的自我探索和革新,更好的完善自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淑芹.新时期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4(24).

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6)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5―0043―04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经济学视角中的道德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它是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良心、义务、责任感等而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觉悟,从而指导人们按照个人或者阶级的善恶观念来选择自己的社会行为,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利益服务的。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是人的活动,道德对经济社会的引导作用说到底是对人的经济行为的调节。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1.道德具有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作用。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道德总是从个人与社会整体、个人对他人的义务或利害关系上来反映或认识当时社会的现状,并且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来表达和反映认识的成果。在这一认识过程中,社会实践同样是认识的基础,它把现实社会中的现象、关系和行为,区分为有利的和有害的、善的和恶的、应当的和不应当的、正义的和非正义的,并在这种对立中说明社会现实。道德的这种认识功能,提供了关于社会关系现状的知识,并显示现实社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预测和预见社会前进发展的远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正是建立在人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上。就道德认识的现实性而言,它还能从实践的意义上,帮助人们了解人生的价值、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生活的意义、对社会整体的责任、道德理想的抉择等问题,从而引导人们按照向善避恶的原则,去积极创造完美的社会关系和自身完美的人格。

2.道德对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当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发展起来,并力图取代旧的社会经济关系时,由这种新的社会经济关系所产生的道德便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同旧道德进行顽强的抗争,向人们表明维护旧的社会经济关系是恶的、不正义的,促进和推动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取代旧的社会经济关系则是善的、正义的,并通过内心信念、社会舆论的方式唤起人们为消灭旧的社会经济关系,建立和发展新的社会经济关系而斗争。当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相应的政治制度确立起来后,道德便不仅为这一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辩护,而且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原则规范体系,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和促进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当这种经济制度走向衰亡,并逐渐或已经为更新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取代时,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便作为一种传统的心理和习惯,同新的道德进行抗争,以阻碍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相应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迄今为止,历史上所出现的每一种道德类型都实际上已走过了这条道路,经历了这种演变。

3.道德对社会稳定和人们日常生活及交往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维护和保证作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道德总是通过评价、教育、指导、示范、激励、沟通等方式和途径,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和交往中的行为。它以“应当怎样”为尺度,来衡量和评价人们行为的现状,并力图使“现状”符合于“应当”。如果这个“应当”多少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那么,就能引导和激发人们的历史主动性和社会积极性,达到不断调节社会整体和个人关系的目的。在道德调节过程中,人们相互交流生活所需要的价值信息,以及对这些价值信息的共同感受,并用于指导整个社会活动,进而转化为个人内心的信念和指导个人行为。因此,道德作为“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相对稳定,保证人们日常生活和交往的正常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经济学视角中的道德建设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反作用。完善的道德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道德会极大地阻碍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经济学家通过对道德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历史考察,把道德看作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其作用表现在:

1.为市场制度提供最低的道德标准。以希克斯(JohnHicks)笔下的“习俗经济”为例,在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出现之前,就存在依靠习惯与道德力量来调节的经济。已经出现的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既是对久已存在的习惯与道德调节的某种程度的替代,也是对其调节发挥作用的范围的一种限制。但习惯与道德调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只是缩小了范围,调节的重要程度有所降低,但从未消失过。“在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都起作用的场合,在法律产生并被执行的场合,道德调节不仅存在着,而且它的作用是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所代替不了的,也是法律所替代不了的。”[5](P134)任何社会经济体制都有伦理规范,诸如对财产权的尊重,对契约的信守,对交易的诚实等。如果一个社会缺少起码的道德标准,每个人都会不择手段地进行任何一种收益大于成本的活动,使欺诈、偷窃等损人利己的行为方式泛滥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每个领域。即使有了相应的法律制度,但复杂的市场交易又使得测定、惩罚违约的成本高昂。因此,在法律制度的社会成本大于社会收益的情况下,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社会就需要通过伦理道德的力量来克服经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制约经济人不择手段地从事任何一种个人实际收入大于成本的谋利活动的行为倾向,从而使社会市场秩序得到有效的维持。所以从诺斯(Douglass North)著的《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我们观察到,当收益超过成本时人们违规则;我们同样也观察到,尽管个人主义的计算要他们不这样做,人们却遵守这些规则。

2.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一方面,从市场交易中降低信息费用的角度来看,由于道德、习俗等广义的制度都有积极的信息功能,诚实、守信等道德准则减少了人们收集、处理信息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复杂的决策行为中所包含的计算量,有效地降低了信息费用;另一方面,从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只有人才能改变无效率的状况。如雇佣合同中的工资水平固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激励员工,但任何合同都是“不完全的”的,它不可能以契约的形式规定员工的努力程度,因为努力程度是个人的某种观念的产物,是一种个人化的实践。所以,提高效率的真正源泉在于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因此,道德力量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二、道德引导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广西历来重视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充分认识到道德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作为一个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广西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近年来各项经济社会指标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引起了中央对广西的关注。如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就表明了中央对广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视和信任。积极的道德引导促进了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继“富民兴桂”新跨越战略之后,在“十一五”规划中又提出了建设“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和平安广西”的发展思路。

(一)道德引导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成效

1.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诚实守信是根本,人的文明素质是决定因素。回顾“十五”期间,广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快步推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捷报频传,特色优势产业迅速成长,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全区呈现经济繁荣、政通人和、积极向上的喜人局面,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这正是贯彻中央道德建设的有关精神,选准结合点,以主题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积极有效的道德引导,使广西逐渐塑造并形成了“改革开放、文明礼貌、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精神面貌。如围绕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基点,以“以道德立身,以诚信立业,做文明公民”为主题,把当年确立为道德建设年;通过“讲文明树新风,树广西新形象”,“讲道德,建诚信窗口,创文明行业”等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目的,从而推进了广西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各地在建设“诚信城市”、“文明城市”过程中,坚持从身边小事抓起,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如从社区家庭抓起,着力抓好“五个进”,即文明新风进社区、优质服务进网络、群众文化进广场、园林绿化进街道、环保行动进家庭;从转变社会风气抓起,在党政机关开展“忠诚、廉洁、高效、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在工商企业开展“守法、诚信、开拓”创品牌活动,在群众中开展“文明、礼貌、奉献”活动,掀起争当“爱国、守法、诚信、团结、友爱”优秀文明市民的热潮;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营造诚信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

2.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道德实践活动的引导,发挥了道德在经济建设中的能动性,使道德活动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结合,实现发展经济的目的,使广西经济逐渐朝着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如北海市自来水公司弘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优质服务,奉献社会”的道德风尚,严禁“吃、拿、卡、要”,杜绝以水谋私等不良现象,企业实现连年减亏;玉林供电局履行“24小时提供电力故障报修服务,接报后城市45分钟、农村90分钟到达故障现场,特殊边远地区不超过2小时”的服务承诺,以优质服务赢得社会效益,供电量连年递增;贵港市在水运行业管理部门启动“讲信用守法经营”系统工程,将原来每月仅有两个工作日办理船舶带离认可手续,扩大到每个工作日都办理,诚信产生效益,该港当年1~8月吞吐量达643万吨,同比增长36.5%。

3.积极有效的道德引导,使广西逐渐实现“三个文明”并举的理想状态,为构建和谐广西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以符合现代文明的区域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使道德建设融入文化、经济建设中,努力创建和谐发展的社会新局面。如贺州市以“绿色家园、绿色田园、绿色景区、绿色通道”为载体,创建以绿色生态文明为特色的“桂东文明绿洲”。在弘扬绿色文化,树立绿色文明,发展绿色经济,物质与精神并举的创建活动中,成为全国第一个外向型林业改革实验区,建起了松脂、竹子、纤维材、名优水果等四大创汇林业基地,拥有世界最大的脂松香加工企业,年林业总产值达17亿多元,创利税1亿多元,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发挥道德引导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思想上仍然存在不够重视道德建设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多关注直接的经济效益,认为道德建设是软任务,道德引导是务虚,没有实际意义。表现为忽视道德教育,减少道德活动经费上的支持,对干部考核评价只看经济指标等。

2.道德建设内容上仍然存在务虚不务实的状况。人们认为道德教育只不过是单纯的思想工作,在道德引导的内容选择上,停留在单纯的理论层面,没有和生动的多样的实际的社会生活相结合。教育内容单纯依据中央文件,或者传统的道德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

3.道德教育的方法与手段仍然存在单一性和陈旧性。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认为道德的教育和引导与政策的宣传一样,主要是灌输,以你讲我听为主,忽视了受教育者自身的需求。因此,道德引导的工作成为党政宣传部门的事,道德教育活动只是学学文件,写写心得,表表决心,看看录像,出版(墙)报,走过场,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创新性。

(三)加大道德建设力度,加快构建和谐广西的步伐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让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道德的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因此,加大道德建设力度是构建和谐广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以公民道德素质的大提高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环境的大改善,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1.加强对道德引导作用的认识,形成“全民德育”的观念。一个政治经济和谐发展的社会离不开道德的建设,在利益导向突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引导有利于消除不良道德因素,社会道德的积极反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的良好有序发展,因而要加强对道德引导作用的认识,努力营造“全民德育”的良好氛围。如加强学习和宣传,在道德引导社会功能的认识上达成共识;完善干部考核、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把道德水平与精神风貌列为内容之一;加大对先进地区、先进人物的表彰,树立榜样等。如2005年自治区总工会表彰2003~2004年度广西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在社会上就引起很大反响。

2.细化道德引导的内容,形成切合实际的道德教育内容体系。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教育的生命力。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道德引导要落在实处、明处,要以更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地吸

引群众参与,避免内容上的“假、大、空”;要坚持“三贴近”,结合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力求解决实际问题。如河池市的“桂西跨省区文明通道”以扶贫发展和跨省区共建特色的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广西电力公司开展“服务广西,诚信广西,政府放心,人民满意”优质服务活动;南宁市“铸绿城文化、创建中国绿城”活动;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将对构建和谐广西产生深刻而良好的影响。

3.因人制宜,分类施教,形成针对性强、成效显著的工作方式。道德引导要因时因地制宜,努力破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区别各个时期、各个地方、各行各业的不同情况和特点,找准突破口,寓教于乐,避免一般化号召的工作方式。一是在行政机关中开展争先创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二是在行政执法和窗口服务行业深入开展以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和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职一优”竞赛活动,改善服务环境,改变工作作风,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以创建文明社区为载体,对城镇居民进行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教育,养成自觉遵守公共道德准则的良好习惯,有效地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四是对个体私营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进行“以德经营、诚信立业、文明生财”的诚信教育,开展“名城百店”服务承诺签名活动,增强经营者的诚信意识,促进经营环境的好转;五是对农民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教育,消除封建、愚昧、落后的文化心态,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发展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六是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7)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38-02

财政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党的十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的举措之一,就是是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财政,必须努力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以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财政职能转变的战略任务。

一、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及分类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如预算、税收、国债、补贴、财政收入和支出。中外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二)2008年以来,我国连续五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蔓延和演变至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搭配格局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这两种搭配,总的倾向都是扩张,是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只是扩张的力度和结构有所不同而已。

(三)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的新特点

在连续实施5年的扩张性操作之后,相对于以往,2013年的财政扩张性操作至少有三点不同:

其一,在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扩张性操作的效果有所下降。即使再采用类似2008年那样的大规模经济扩张措施,其扩张作用也不会达到当年的程度;

其二,在扩张性经济政策自身规律的作用下,粗放型扩张对于结构调整的负作用有所显现。较之危机前,今天面临的结构调整压力更大、任务更重,也更加紧迫;

其三,随着全球经济持续震荡和我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真正意义上的复苏不可能在现有的经济结构基础上实现;要使经济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的重点

概括起来讲,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内容主要落实到三个方面,即增加赤字、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

一是增加财政赤字。财政赤字的规模及其边际效应直接决定财政扩张力度的大小,考虑到2013年的经济走势和实施财政扩张以及其他方面的需要,包括结构性减税具有滞后效应,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但财政刚性支出增加,特别是要增加保障改善民生支出,保持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国家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2012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

二是减少税收。减少税收主要通过民间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非政府直接投资的增加实施经济扩张。这一政策的实施,既有助于实现逆周期调节的稳增长目标,也有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避免粗放型扩张,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对于推进结构调整的作用。2013年国家减少税收的重点是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适时地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

三是扩大政府支出。在以往的宏观经济政策格局中,扩大政府支出曾作为主要载体而立下汗马功劳,才能够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率先走上回升向好轨道。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重要变化,宏观经济政策格局已经作出重大调整,特别是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需要已经日趋凸显。2013年,扩大政府支出向优化支出结构转变,一方面,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另一方面,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

二、充分发挥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

我们先谈谈财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财政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辩证关系,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过来影响经济。经济社会发展水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及国民生产总值相应就多,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起着基础性的约束作用。财政作为一种分配形式,与经济各个环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生产、交换、消费等环节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财政更深入的支持。仅就资金而言,以现代农业为例,支持可以优化劳动、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组合,使农业形成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使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大幅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危地支持;农业科研有赖于长期的资金支持。

为了落实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必须不断增强财政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并围绕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职能作用的着力点。

(一)逐步增强财政调控能力

我们知道,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这是指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从而优化全社会的资源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主要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者,也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者。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既包括对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资源的直接分配,又包括对全社会资源的间接调节。要通过完善税制,增加政府的有效财力,要把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管理,以形成综合财力。

要通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较高的就业水平、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等目标的实现。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相机抉择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政府税收,扩大总需求,防止经济衰退;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政府税收,抑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时,实行趋于中性的财政政策。

(二)优化财政收入分配职能

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秉承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为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出行条件和城乡面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此期间建筑业的作为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积极发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少产业加快发展,特别是基本建设和基础建设的若干产业突飞猛进地推进,其中交通领域和房地产领域的若干产业更是充当了重要角色。许多地方、许多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的创新,都是从房地产领域或交通领域的若干产业起步的,不少市、县、区等区域的房地产产业和交通领域的产业还充当了地方吃饭财政的地位,这也成了不争的历史事实。2010年中国GDP实现58786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建筑业增加值在GDP总量排序中,长期稳步居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前列。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公布,2009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75864亿元,实现利润2663亿元,实现增加值22333亿元,比上年增加18.2%,约占GDP的6. 58%,达到历史新高。居制造业、农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之后,位列第五。与此同时,对外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分别约为1989年的60倍和46倍,年均增长率约在21%和24%以上。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在为国民经济打造建设基础、优化民生环境的同时,不断地积累着物质财富,成为税收的重要来源,在提高以生活质量为核心的社会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保障房、高铁和改善水利。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部分,四川省特别提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部署,四川要高位求进,必须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以推进西部大开发。这样的大好形势和千载难逢的机遇,为建筑业在“十二五”期间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客观条件,必将促进产业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作出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

二、发展建筑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建筑业的生产活动是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和使用价值的转换器,也是关联产业发展的助推剂。因环节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它在直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和发展提供重要物质技术基础的同时,对其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包括研发、咨询服务以及各类新型建材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同时对能源、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等五十多个相关行业也起到了辐射作用,带动了各个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根据2007年“十一五”期间投入产出调查报告可知,每增加100亿元的建筑业投入,就会拉动全社会相关产业116亿元的产出。“十二五”期间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蓬勃发展的建筑业将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和各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三、发展建筑业为进一步改善国民生存条件提供保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祖国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长江三峡水利枢纽、青藏铁路、苏通跨江大桥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北京奥运场馆、上海世博会场馆等一大批高大精尖工程的顺利建成,充分说明了我国建筑业的技术、管理和工程建造能力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些工程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文化建设和民生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

建筑业加快了城市化建设进程。在“十二五”期间,高铁、机场、高速公路、地铁、奥体中心、电厂、城市电网改造等各种工业、交通运输、水利设施、文教卫生、科技等固定资产投资项都要通过建筑生产活动来实现。因此,在“十二五”期间需要通过建筑业为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大量的物质基础,从而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提升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

近年来,政府大力促进城乡住房开发,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标志,并且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8平方米以上,是1978年人均住房面积的4.2倍;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32.42平方米,是1978年人均住房面积的4倍。“十二五”期间政府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设3500万套保障性住房,2012年末,要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这是建筑业面临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四、建筑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维护社会稳定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全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十二五”期间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影响广泛,直接或间接地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小平同志在谈话中预见的,建筑业发展起来,就可以解决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随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任务大量增加,建筑业在为企业自身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将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2010年,我国仅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从业平均人数就达4100万人,在扩大就业、吸纳社会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促进社会稳定的主要行业之一。特别是据推测,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85%以上。这对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规模的扩大会增加就业岗位设置,吸纳大量劳动力,当前从业人员已达到4100多万人,约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5%。建筑业不仅直接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而且还可吸纳城镇化及农村结构调整所转移的大量劳动力,将有力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作出巨大贡献。

五、促进非公有经济迅速发展

随着建筑企业改制进程的加快,行业结构得到调整,非公有建筑企业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对建筑业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据《中国统计年鉴》披露:国有经济在建筑领域不论是产值还是从业人员的比重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民营经济的比重则呈明显上升趋势,产值比重到2005年已经占到75.15%;从业人员比重到2005年已经占到81.80%。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民营经济已经主宰了整个建筑业,正在对建筑业的发展发挥着主导作用。而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建筑行业、产业是解决城市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渠道之一,实际上也起到了为城市减压的积极作用。这种趋势在“十二五”期间还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它将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和持续发展,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贡献。

六、鼓励建筑业走出国门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海外工程或劳务输出业务,以2008年为例共完成海外工程营业额357.14亿美元。但是,我国建筑企业在海外市场占有的多数是施工承包或劳务承包的中低端市场,与国际领先承包商相比,我国企业实力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建筑业产值占世界上工程承包市场的比重仅为5%。2009年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进行的全球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排名中,我国内地共有50家企业榜上有名,入选企业大都集中在225家名单的后半部分,排在100名以外的达到35家,2009年ENR国际工程设计200强榜单中,仅有22家中国企业上榜。“十二五”期间国家应出台有关政策和理顺管理机制,对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竞争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在国际市场上,选择重点行业、突出重点市场,有针对性地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强大型企业之间、大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合作。支持建筑企业对外合作,形成资金、市场、设备、设计、建造综合优势,通过工程总承包带动建材、设备、技术和劳动力出口。与国家的能源资源战略、人才战略相结合,通过建造能力在世界范围内换取资源、人才、技术和市场,为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复兴奠定基础。当前,还应尽快组织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的翻译,并力求纳入国际标准化体系,加快工程建设标准的国际化。

不少建筑产业的某些项目的不科学、不经济、不环境、不生态等建设,造成了若干不协调和不和谐的负面影响。其关键的源头是项目的审批立项及真正意义上的可行性研究由于在发展观念、理念,以及在诸多利益交汇等原因上出现问题和差错,导致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建设行为,导致与建筑产业宗旨相反的结果,这是建筑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应当特别反思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建筑产业在最新时期面对着机遇和挑战,要坚决贯彻小平同志关于“在长期规划中,必须把建筑业放在重要地位”的指示,进一步明确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大力振兴建筑产业。不断完善建筑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同时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紧抓住转变建筑产业发展方式,实现建筑产业的科学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推动建筑业的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增强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尤其是对海外建筑市场的竞争能力。发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支柱产业的积极作用。

同时,要使建筑产业的产品不仅成为一种商品,还应使它成为地球上为人们文化所需求的艺术品。从人与地球、自然界和谐发展意义上讲,它更应是一种生态的、环保的作品,只有这样,建筑产业才可持续发展,才能最终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9)

体育产业主要就是指为了能满足人们健身和娱乐的需要,各种主要从事体育劳务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体育相关单位及个人通过各种体育相关的活动而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总称。体育产业当前甚至被称为“露天金矿”,并且目前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看成是对市场需求有着很强的拉动型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具有非常明显的经营性特点,体育产业的经营者有合法的权力从事体育相关经营活动,从而获得相应的经营利润。体育产业应该划分到第三产业中,其主体部分就是为各类体育消费人群提供各种必需的体育服务或者体育产品的产业。体育产业的出现带动了体育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而体育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消费市场将会产生非常强有力的拉动作用。为了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体育产业的内涵还必须要明确两个概念。第一就是要明确体育产业的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因为随着社会分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才慢慢成为了一种相对独立的行业,并且同网络产业、旅游产业及影视产业等共同成为了新世纪的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朝阳产业。第二就是要明确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质的国际化的产业。因为体育运动具有非常强的国际性,所以体育产业也就必然会跨出国界而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经济活动。

二、当前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社会现代经济中的地位

1.当前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体育产业之所以被划归到经济部门,主要的考虑因素是因为体育产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的国家尤其是北美及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体育看成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据有关统计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甚至已经高达6000亿美元,并且每年的增长速度甚至都要接近20%。当然相对于欧美等国家发达的体育产业,一些欠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或者因为体育作为核心产业的地位还没有被开发出来,或者因为体育产品或者服务的技术含量过低,或者因为体育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等原因致使体育产业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同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中国的体育产业因为起步比较晚,所以发展规模还比较小,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2.体育产业在社会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当前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也迅猛发展,人们的体育意识和消费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这给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因为人们用于体育消费和体育娱乐的开支也在迅速增加。体育产业也逐渐成为了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产业主体。

三、体育产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开发体育产业能促使国民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体育产业有着自身的特性,有着自身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市场,体育产业不但包括体育器材设备的生产和销售,还包括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由体育产业而带动的相关其他产业的和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都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为国民经济发展增值或者增量。实践也证明,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危机萧条时期,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体育产业都会以自身特有的发展方式来促进国民经济的逐步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体育产业可以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逐步增加自身对体育的消费,这种需求拉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并且形成了新的投资趋势。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当前的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了6000亿美元。在一些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体育产业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将近5%的比例。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体育产业也日益发挥出了巨大作用,比如在我国目前也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发达的体育服务业市场,全国也有着几万家从事体育娱乐和体育技术培养的企业,年营业额也超过了600亿人民币。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的产业体系中,体育产业同其他产业之间有着非常强的关联性,是一种被世界公认的具有高渗透性和交叉性的新兴朝阳产业,所以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于其他的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非常强的辐射及带动作用。比如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直接拉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带动体育运动器具行业的发展、推动体育运动服饰行业及体育运动用品行业的发展等,而且还可以间接拉动比如体育业、体育广告业及体育旅游业等等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当前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步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

4.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社会发展正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转变,在产业结构方面来看,第一次产业已经慢慢开始减少,第二产业的增幅也开始回落,唯有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却在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在体育产业中,虽然也有属于第二产业的性质部分,比如部分的体育用品的生产可以划归到第二产业,但是多数的体育产业相关的都是属于第三产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在未来的产业结构中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重。

5.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刺激和拉动内需。国民经济的增长通常需要通过刺激消费和鼓励消费来拉动,这是国家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比较正确的策略选择。而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恰恰刺激了人们的体育消费,通过体育消费可以满足人们在健身和娱乐等方面的需要。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的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有关系的体育消费更是呈现上升趋势。从某种理论角度看,人类对于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是没有终结的,那么体育产业就存在无限发展的可能。所以说,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体育消费也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有着非常强的增长潜力的。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可以达到刺激和拉动内需的目的的。

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10)

中图分类号: S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209-1

1 农业机械化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生产要求

在农业生产资料中,农业机械是影响农业生产及其产值的重要因素之一(表1)。农业机械是农业先进技术的具体表现。要实现农业现代化 ,就必须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武装农业。只有农业实现了机械化,才能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解放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1世纪初,我国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能说真正实现了小康;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也就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实现农业机械化,也就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中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产品的产量、质量的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等重大问题休戚相关。

表1 我国1991-2002年农业机械化水平

数据来源:我国农业机械购置政策研究课题资料汇编。

表2 农业物质投入对农业产值的贡献率(%)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有关研究资料整理而来。

2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物质保障

农业机械化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作用,可用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来表明(表2)。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它能够反映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效益增长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功能和作用。在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等相关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贡献率逐渐增加,而劳动力的贡献率就会相应地降低。在分析增加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后,发现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贡献率可达到11.17-20.79%,尤其是在遇到自然灾害时,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更加凸显。

3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土地产出率、抵御自然灾害的有效工具

我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占全国总耕地的50%,生产的粮食占总产量的80%,生产的棉花占总产量的90%,蔬菜占总产量的95%。有效灌溉面积中70%是机电排灌面积,由于机电排灌能力的增强,使我国旱灾成灾率降低10%,水灾成灾率降低20%,机电排灌有效抵御了旱涝灾害;机械化旱作农业成为无灌溉条件地区抵御干旱危害的希望,通过综合机械化措施,可使约占全国50%耕地的无灌溉条件地区,每公顷增产300千克。

目前,我国机动植保机械有100多万台,手动植保机械8000多万台,这些植保机械使病虫害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每年能挽回粮食损失为总产量的10%,挽回棉花损失达30%。

地膜覆盖技术有助于增产,而人工进行覆膜的效率较低,并会造成薄膜的浪费,用机械覆膜能够比人工覆膜的效率高10-50倍,同时节省5%的薄膜,而且不受环境影响,即使在5级大风的外界环境下仍可照常作业,据测算每公顷能够节约60-100元的成本。

4 农业机械化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规模效益的有力推手

农业机械的使用能够解放出人力、畜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使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投入到二三产业的发展中,创造更多财富。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初级阶段的后期,准备迈向中级阶段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力也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进程将不断加快,将解放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农民增收,促进了粮食增产。例如,利用机械施肥,能够达到深施的目的,因此,肥料利用率会比人畜力施肥,提高15-20%;小型中耕机的生产效率是人畜力的32倍,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每公顷减少367.5元的投入;经过机械深耕、深松作业的地块产量比传统耕作显著提高,单产大约提高20-25%。

参考文献

[1] 牛淑卿.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

2006(07).

[2] 山宝琴,刘亚锋.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18).

上一篇: 广告设计历史 下一篇: 养老保险的管理方式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