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茶文化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5 17:20:39

少数民族的茶文化

少数民族的茶文化篇(1)

苗族“花茶” 苗族同胞用冬瓜片、橙子皮切成小薄片,在上面刻出各种图案,再同桂花、白糖一起制成待客的“花茶”。为表达对贵客的敬意,茶杯里常有“吉祥”、“祝福”之类的花茶片。花茶还是苗家青年恋爱中的传情物。小伙子来到姑娘家求婚,如果姑娘敬给小伙子的花茶里,有两片“并蒂荷花”和两片“喜鹊对鸣”,表示姑娘同意;如果茶杯中只有三片花茶,则表示不同意。

回族“八宝茶” 回族同胞常用此茶招待临门的贵宾。这种茶掺有杏干、桂圆、荔枝、葡萄干等,喝起来香甜可口,有滋阴润肺,清咽利喉之奇效。

东乡族“盖碗黄茶” 东乡族同胞用“盖碗黄茶”待客。其做法是用铜壶(或瓦壶)将茶煮沸后,在盖碗里放一小块糖和一点具有松香味的黄茶,在客人吃饭或坐在炕上谈天时,即献上盖碗黄茶。

白族“烤茶” 云南大理白族人常以“烤茶”招待贵宾。有宾朋来访时,主人就把从山上采回的鲜茶放在砂罐里,边烤边摇,待茶叶烤到发出清香并泛黄时,便用沸水冲入砂罐里,再稍煮片刻。茶煮成后便倒入瓷盅,双手举杯,敬给客人。

少数民族的茶文化篇(2)

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时期,其重文轻武的立国传统使其经济贸易发展超越唐朝达到了古代封建王朝的顶峰,然而重文轻武的立国传统也使其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林立,外部压力巨大。伴随着宋代经济贸易的发展,茶叶经济也在宋展到了鼎盛时期,如何看待茶叶经济衍生出的茶叶贸易在宋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本文所要研究的。

1宋代茶叶经济的发展状况

1.1宋代茶叶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追根溯源可知,茶叶的原产地以及茶文化的发祥地都是在这片古老的中华大地上。茶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俨然成为了中国从古到今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中国的茶文化发展经历了绵长的历史过程,而唐宋时期是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发展阶段。因为中国的茶文化在唐朝时期开始兴盛,而宋代更是进入了茶文化以及茶叶经济发展的鼎盛阶段。茶叶经济以及茶文化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是有其重要的历史背景的。首先,赵匡胤通过发动“陈桥兵变”建立的北宋,结束了自唐末到五代十国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割据分裂局面,初步统一了中原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中央政权。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给宋代茶叶经济以及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宋代的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市井文化兴起也对宋代的茶叶经济以及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宋代各城市中茶馆林立,饮茶之风普及社会各阶层,品茶的方式多种多样就是宋代茶叶经济以及茶文化高度发展的重要例证。

1.2宋代茶叶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在宋代,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市井文化的兴起,民间对于茶叶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相对于之前的朝代,宋代茶园的种植面积以及茶叶产量都大大提升了。茶园的茶叶生产朝区域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淮南路茶叶生产区、荆湖路茶叶生产区、福建路茶叶生产区、江南路茶叶生产区、两浙路茶叶生产区等茶叶生产区。以茶叶生产为核心的茶叶经济的区域化和专业化发展倾向对于促进宋代的茶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茶叶产量提高以及茶园种植面积扩大的同时,宋代的茶叶经济发展还表现在茶叶的生产种植加工技术的不断提高上。宋代的茶叶加工技术不断改良提升,已经从人工操作的方式逐步地过渡到了工具操作的方式上来,宋代的水磨茶叶的工艺就是宋代茶叶生产加工工具化操作的典型代表。可以这样说,经过改良和提高后,宋代的茶叶生产种植加工技术已达到了同时期世界的领先水平,宋代茶叶生产种植加工技术的工具化、机械化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同时也对宋代茶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2宋代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茶叶贸易的原因分析

2.1宋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风俗习惯是茶叶贸易兴起的原因

宋代周边的少数民族大多都具有饮茶风俗。位于西北的吐蕃,茶是他们每日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以藏族为主体的吐蕃王国的人民大众大多都喜欢喝茶,他们对于茶叶具有极大的需求量。与北宋在北面接壤的少数民族政权辽朝更是嗜茶成风。契丹族是辽朝的主体民族,茶叶对于契丹族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生活必需品,茶叶对于契丹民族的意义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饮品,更重要的是茶叶还是契丹民族的宗教祭祀仪式不可或缺的祭祀物品。除了藏民族的吐蕃王国,契丹民族的辽王朝以外,其他诸如党项民族的西夏王朝,女真民族的金王国,蒙古民族的蒙古王国等宋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政权对茶叶具有极大的需求量。究其原因,这些宋代周边的少数民族大多都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以畜牧业为主要的生存方式,其饮食以肉、乳制品为主,饮食习惯过于油腻,而茶具有消油化腻的功效,对于消解少数民族长期食用肉乳制品所产生的油腻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有祭祀的习俗,而茶叶一般都会被奉为祭祀的制品,这就更加增大了少数民族地区对于茶叶的需求量。宋代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饮茶和以茶为祭祀品的相关风俗习惯是茶叶贸易得以兴起的重要原因。

2.2通过茶叶来换取战马和保证军费来源是开展茶叶贸易的重要原因

在古代,茶叶不仅仅是商品,而且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往往还兼有政治上的属性。在宋代,茶叶的政治属性就表现在宋王朝通过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茶马贸易的形式来获取军费来源和换取战马。可以这样说,以茶叶贸易为核心的茶马贸易是宋代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政策。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看来,北宋的建立虽然结束了自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地方割据的乱局,初步统一了中原地区,然而北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北方契丹族的大辽政权,西北党项族的西夏政权,西南的大理和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都对北宋造成了强大的外部威胁。而南宋更是偏安一隅,在北方先后面临着女真族的金政权以及蒙古族建立的蒙古政权的威胁。可以这样说,两宋时期都面临着强大的外部环境压力。因此,如何保证军费的来源以及战马的数量就成了宋代的重要的军事政治议题。开展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茶叶贸易,通过茶叶来换取战马以及保证军费的来源,就是宋代解决这一重要的军事政治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3宋代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茶叶贸易的主要形式

3.1宋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茶叶榷场互市贸易形式

所谓榷场互市贸易就是指官府在边境上互市贸易市场,互市贸易市场内的商品贸易由官府来主持的一种商品贸易形式。榷场互市贸易是宋代与周边少数民族贸易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榷场互市贸易的形式来进行茶叶贸易一般都是大宗的茶叶贸易。在宋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茶叶榷场互市贸易中,宋主要以茶叶来换取少数民族的马匹。在这种榷场互市贸易中,宋获得了其所需要的优良马匹,而少数民族也获得了其所需要的品质优良的茶叶,可谓各取所需。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历史上所说的“茶马贸易”实质上就是官方组织的榷场互市贸易。由于茶叶的榷场互市贸易属于官方层面的贸易形式,其贸易额与利润也是十分巨大的,从中也能够收取到可观的税收收入。因此,榷场互市贸易一直以来都是两国所垄断。茶叶的榷场互市贸易受国家间的关系影响较大,当两国之间的国家关系不好的时候,榷场互市贸易的开展会受到影响,甚至会中断。

3.2宋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茶叶走私贸易形式

所谓走私贸易就是指在通过法定范围以外的形式进行贸易的一种方式。宋代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茶叶走私贸易在官方的茶叶榷场互市贸易出现以前已经存在,可以这样说,茶叶的走私贸易是宋代与周边少数民族茶叶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的走私贸易受两国关系的影响因素较少,无论两国之间的国家关系是好是坏都不会中断茶叶走私贸易这种贸易形式,甚至在两国关系恶劣的时候,茶叶走私贸易会成为两国茶叶贸易的主要形式。

4宋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茶叶贸易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4.1在经济层面的作用

对于宋朝来说,进行茶叶贸易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以及高额的税收,这对于宋朝的财政是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其次,进行茶叶贸易可以使民间的经济得到发展,茶叶贸易催生的茶叶种植的发展,使茶叶种植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茶叶贸易会带动民间与茶文化相关的产业的发展兴盛,宋代的各类茶馆林立,茶馆经济繁荣兴盛就是一大例证。此外,进行茶叶贸易也可以带动贸易路线沿途的城镇发展以及边境城镇的发展,通往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叶贸易路线往往处于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自身存在着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而进行茶叶贸易可以为这些地方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从而带动它们的发展。

4.2在政治层面的作用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茶叶贸易不仅仅促进了两国经济贸易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茶叶贸易为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搭建了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通过这一交流对话的平台,宋与周边的少数民族能够增加理解,加深了双方的文化交流,增进了宋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友谊,有利于调节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在大历史观的角度看来,宋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茶叶贸易有利于促进民族之间的大融合,对于之后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4.3对于交通道路的建设方面的作用

众所周知,贸易的发展需要以顺畅的交通运输环境为基础。对于宋代与周边少数民族间的茶叶贸易,顺畅的交通运输环境同样必不可少。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处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交通运输基础差往往是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常态。为了更好地开展茶叶贸易,无论是宋朝还是周边的少数民族都会重视交通道路的建设发展。无论是宋朝的整治改善河道,还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其区域内的陆路交通道路,都少不了茶叶贸易的内在推动因素的影响。

结束语

宋代的茶叶经济发展达到了古代茶叶经济的鼎盛时期。宋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茶叶贸易的原因主要是由周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产生的茶叶需求以及宋朝需要通过茶叶贸易来获取战马和保证军费而共同促成的。茶叶贸易对于宋和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政治以及交通运输层面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1]宋春.宋代茶俗与行业经济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

[2]陈显明,赵瑞华.宋代与吐蕃茶叶贸易之缘由史考[J].兰台世界,2014(30):60-61.

[3]陶德臣.论运河在茶叶传播运销过程中的历史地位[J].农业考古,2013(5):277-284.

少数民族的茶文化篇(3)

少数民族档案是云南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档案资源。近年来,在建设“两强一堡”的大背景下,为保护和传承云南各民族历史记忆,打造云南少数民族档案品牌,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云南省档案部门全力开展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创新,在“七彩云南”美丽画卷挥洒浓墨重彩的一笔。

1 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1.1 初步探索与实践

1.1.1 大力开展少数民族档案抢救保护工作,打造云南民族档案品牌。2010年,国家档案局批准云南作为全国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试点地区,云南省档案局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实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濒危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开创少数民族档案工作新局面。即大力开展全省25个少数民族,特别是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的档案收(征)集工作,对于反映25个世居少数民族尤其是15个特有少数民族民风民俗、民间艺术、民间传说等方面的档案进行抢救性收集和征集,将各个民族的天文地理、语言文字、饮食服饰、婚姻习俗、音乐歌舞、传统医药、手工技艺等档案征集进馆,建立少数民族档案资源特藏库和专门数据库,实现打造云南民族档案文化品牌的新目标。目前,阿昌族、布朗族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已取得切实成效和阶段性成果,建立了阿昌族、布朗族档案数据库[1]。省档案馆在汇总、整理阿昌族、布朗族档案抢救保护成果的基础上,又联合西双版纳、临沧、保山、怒江等州市组织征集独龙族、基诺族档案,形成文字、照片、录音、录像、实物兼备的多种形式相互补充的系统化民族档案资源。

1.1.2 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构建云南民族档案资源体系。云南省档案馆联合省民族学会动员各民族有代表性人物捐赠或有偿转让有价值的档案,共同探索如何加强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十二五”期间,全省档案部门紧密结合民生,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纳入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范围,有计划地稳步推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步完成对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族15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初步建立以云南15个独有少数民族为重点,涵盖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充分体现民族性、群众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覆盖人民群众、富有云南边疆民族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

1.1.3 建立普洱茶档案,传承云南民族茶文化。茶文化是云南重要的民族文化特征,也是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云南省档案馆面向社会和普洱茶生产企业开展品牌普洱茶建档工作,通过征集和筛选全省具有代表性的普洱茶知名品牌,共征集普洱茶实物档案210件。采取永久收藏并结合展览的方式,编制唯一档号,设立专门库房,初步建立品牌普洱茶实物档案资源库,永久收藏及展览品牌普洱茶产品,全面记录和展示云南省普洱茶品牌和普洱茶文化[2]。西双版纳州档案局通过古茶树资源的普查建档、档案查阅补齐,征集实物、音像和照片,建立古茶树分布图表和登记册等专题档案,全面记录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现状,积极探索对古茶树群落和有代表性的古茶树实行长效档案化管理模式[3]。普洱市档案局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规范鲜叶采摘和原料加工程序、严格进馆收藏标准、开展征集样品理化分析、建立不同载体的普洱茶文化档案和鉴别样品等措施,在全市10个县区开展征集普洱茶区26座古茶山不同茶叶品种及类型的普洱茶实物档案。目前,已征集普洱茶实物档案33个396公斤(132件、924饼),供品鉴的干茶样品33个66公斤;建立照片档案4册269张,光盘2盘[4]。为服务陈年普洱茶的品鉴、价值研究和时效性考证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创新之处

1.2.1 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方法。云南省档案馆与省文化厅、文物局联合开展对部级、省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接收征集工作,采取个人访谈、文字记录、拍照、录音、录像等方式,采集和整理少数民族口述历史记忆,加大资金投入,购买数字化采集和存储设备,探索少数民族口传文化遗产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使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昆明市档案局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时建档、真实完整、系统有序、分级保护及优化利用的工作方法,依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定档案分类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目前,已征集到反映民族民间音乐、歌舞、戏曲、节日、服饰的“非遗”声像和图片档案资料1347件,保存全文数字化信息800余卷[5]。

1.2.2 创新档案培训模式。树立“走出去”的思维模式,借助外国智力资源,重点培养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档案人才。一是充分利用中新口述历史合作项目,借鉴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开展口述档案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成功经验,在昆明联合举办抢救保护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培训班,对档案工作者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口述历史理论和方法学的培训[6];二是从全省档案部门中选派业务骨干赴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学习口述历史采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借鉴国外档案工作的先进经验,分享新加坡在保存少数族群和民间歌谣方面的成功做法,培养一批开展口述历史档案管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专业人才[7],扩大档案部门对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2 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原则、方法及路径

2.1 原则

2.1.1 本着优先抢救保护无文字少数民族档案、优先抢救保护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档案、优先抢救保护人口较少少数民族档案、优先抢救保护反映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特色的国家重点档案的原则,结合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保护,突出少数民族档案记录历史发展轨迹的特点,注重资料的原始性、真实性和直观性。

2.1.2 按照坚持特色、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以记录和保存少数民族历史发展和社会文化为重点,全面完整地征集记录反映少数民族发展历程、生产生活和文化传统的档案,特别是反映改革开放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新时期档案,建立起一套既反映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又反映各民族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的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少数民族档案。

2.2 方式方法

2.2.1 采取省档案局统筹规划、统一部署、上下协同、落实经费、科学组织的方式开展试点工作,各地、州(市)、县级档案馆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分工协作、分步实施、合力推进;参与相关工作的地区和单位按照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深入调研、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密切配合,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实施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档案计划。

2.2.2 采用档案收(征)集、影像记录、翻译文献、个人访谈等多种方式,全面采集和记录散存或散失在社会和民间的反映各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民风习俗等情况的重要、珍贵档案资料。

2.2.3 通过对民族文化研究者、代表人物、“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和古稀老人的访谈,采集口述历史,真实记录无文字少数民族“口耳相传”的历史记忆,全面记录未用或无法用民族文字记载濒临失传的口碑文献,补充、丰富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多角度、多层次反映云南绚丽多彩少数民族文化。

2.3 今后的发展思路

2.3.1 重点加强对本地区民族文化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探索研究,立足区域特征、文化特色和产业特点,积极征集和接收反映特色支柱产业、旅游文化产业、风俗制度、名胜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名人、民间艺术、乡土风情、宗教典籍等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档案资源;充分挖掘和整合云南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边屯文化、现代时尚文化等最具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源。

2.3.2 继续推进古茶树资源调查和建档工作,紧密结合口述历史采集,按品牌和山系,收集、积累完整的普洱茶产品档案,采集普洱茶口述历史档案,形成一套完整的集古茶树资源档案、普洱茶产品档案和各民族茶文化为一体,反映云南茶产业、茶文化之大成,文字、照片、录音、录像、实物兼备的普洱茶档案资源,为古茶树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服务。

2.3.3 着力加强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把档案资源建设提升到档案文化建设的高度,引领边疆民族地区档案事业跨越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服务“两强一堡”建设,实现“档案强省”目标。

2.3.4 着力打造以少数民族档案和茶文化档案为代表独具云南特色的民族档案品牌,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品牌树立,保持和扩大云南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在实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更大作用。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保护及其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批准号:10XJA870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晓蓉.保护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历史,服务团结发展——云南省完成阿昌族、布朗族民族档案的抢救和保护[N].中国档案报,2011-5-2(1).

[2]李晓蓉.云南省开展知名品牌普洱茶建档活动[N].中国档案报,2011-6-3(1).

[3]黄凤平.谋划发展,创新奋进,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开创云南档案事业新局面——在全省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讲话[J].云南档案,2011(2):9.

[4]黄明芬.创新征集思路,彰显茶城特色——普洱茶实物档案征集的探索与实践[J].云南档案,2011(3):7.

[5]李蔚.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档案资源整合新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征集与管理[J].云南档案,2011(2):17.

少数民族的茶文化篇(4)

音乐与茶道同属于文化领域,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茶道所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它结合儒家、道家、佛家的核心思想,讲究理、敬、清、融,提倡中和之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内涵丰富深渊。茶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思想的集中体现。而茶道文化属于狭义的茶文化。首先茶道表演中融合了茶文化的各个要素,属于茶文化的浓缩版,也是茶文化的核心。

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将茶文化直接作为茶道文化来解释,茶道是一个具体的实践过程,茶人通过制茶、品茶、饮茶实现自我修养与人格的完善,体悟人生道理,这就是所谓的茶道。如果简明扼要的概括,茶道就是饮茶人对茶的觉悟。茶道源于中国,至今经历了4700 多年历史,是东方文化与东方人文精神的精粹,也是我国最为精髓的精神文化遗产。那么茶道文化与民族民间音乐之间的联系从何说起呢?首先,茶道在我国各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是通过茶道表演以及文艺创作等形式存在的,很多地域文化的核心都是以茶文化为主,并且以种茶、卖茶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茶道文化在这些地区根深蒂固,并且多半是由当地居民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积累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固定、完善的文化体系,负责组织茶道表演的队伍也不是专业人士,他们基本都是出于对茶道文化的热爱,在当地重要的节假日里,这些茶道表演的爱好者就会组织表演,这样的庆祝形式一直延续和发展下来,就慢慢形成了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茶道文化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茶道表演也逐渐规范,并且开始将当地的民歌、舞蹈融进茶道表演中,将茶与民族文化有机整合了起来,茶道表演开始衍生出茶艺、茶礼等多元化的表演形式,同时也积淀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与音乐资源。这是因为有了民族文化的衬托和渲染,人们对于茶道表演中的传统文化体悟也更加深刻。

2 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表现

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艺术中的介入,推动了茶道文化的普及,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极具民族特色的茶道文化,不仅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建设发展,也逐渐渗透到我国整体文化体系中,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巨大反响。西方很多国家十分崇尚茶道文化,在我国茶道文化传入这些国家,并在这些国家中生根发芽之后,我国民族音乐也随之迎来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茶道文化作为媒介,将我国形式丰富的传统文化带入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思想在世界上更多渗透,这无疑是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以及国际地位提升的有效举措。可以说茶道与民族民间音乐是不可分割的,音乐的无国界性,极大地促进了茶道文化传播的速率,下面针对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表演以及重要性进行几点分析:

2.1 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地位

在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发挥了丰富文化内涵、烘托表演气氛的作用。它有效突出了茶道表演的形式,这些民间音乐继承了我国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精髓,无时无刻不彰显着极具东方色彩文化体系的魅力。现阶段我国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艺术主要以佤族、彝族为主,在这些地区,居民通过耳熟能详的民族音乐,对于茶道表演中的文化内涵体会更加深刻,民间茶道以舞蹈和乐器作为媒介,将茶道本身所蕴藏的文化精髓传递群众,也就是说,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文化发展中发挥着促进和推动的作用,是茶道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2 突显民族特有的音乐风格

以佤族音乐为例,它具有非常突出的民族特征,与民族特色鲜明的茶道表演一起配合,佤族人民对于音乐非常热爱,在它们的生活劳作中处处都有音乐,在音乐与茶道表演融合的过程中,要注重凸显民族音乐风格,音乐风格就是在某一个阶段,该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说是生活方式在音乐领域的体现,从而使音乐烙印上了某种特有的色彩,音乐不仅能够烘托茶道表演,反过来茶道表演也将这些音乐更好的带入了社会,向更多的人展现了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通过茶道表演,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勤劳、简朴、简单的精神品德以及纯朴的民风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3 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针对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进行分析,全面掌握这些内容,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挥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3.1 对本地民族民间音乐的吸收及其作用

民族音乐是在当地居民长期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集中体现了当地的民族风俗和人文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面貌,在茶道表演发展过程中民族民间音乐的作用不断凸显,并且更加有效的凸显了民族情感,使人们在观看茶艺表演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民族文化与情感,并与表演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茶道与民族民间音乐在这样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发展和传承,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性决定了它具有民族服务的特殊价值。依旧以佤族、彝族以及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为例,早期茶道在这些地区普及的时候,当地居民将当地的民族音乐进行改编、舞台化,当地居民一边喝茶,一边欣赏音乐,通过茶道文化将当地民族音乐更好的展现出来,这就是一个宣传和发扬民族特色文化的过程,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音乐不仅展现了茶道文化的民族性,而且充分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民间艺术的生存方式也必然发生转变。在当代社会,民族民间音乐介入茶道的方式,实现了更加广泛的普及,同时也对茶道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主推的作用。茶道的内涵丰富,中国民族茶道通过民族音乐的渲染,会使观赏者进入到一个情境中,在这个情境中茶道精神中的中和之道、自然之性、清雅之美、明伦之礼被更加直观、更加深刻地展现出来。所以说,茶道中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非常巨大的价值,它对茶道文化以民族民间表演形式进行下去的依托,在茶道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应该更加关注民族民间音乐的应用和发扬。

3.2 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及其社会价值

少数民族的茶文化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功能;土家族茶文化

1研究背景

恩施自治州现有茶园总面积达到137万亩,占湖北省总面积的28.2%;茶叶总产量8.9万吨,占湖北省总产量的31.7%;茶叶农业产值27.6亿元,占湖北省茶叶总产值的21.0%,茶业综合产值达到96.2亿元。面积、产量均居湖北省第一位,在全国地市级产茶区中居第五位。全州80万茶农人均茶叶收入3386元,茶叶对全州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贡献额达到519元。全州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达到68家。其中:州级龙头企业52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9家。在市场营销上,企业直销店108个,加盟店1165个,全州398家茶企开通了电商营销渠道,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电商年成交额达到1.5亿元。利川金利、宣恩宣桃、鹤峰鑫农等茶叶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办公司、设立办事处和营销网点,茶产业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2015年直接出口额达到2190万美元[1],说明恩施自治州的茶叶生产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新阶段。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开发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成为必然,市场对茶叶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产品的品牌打造和确立成为各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恩施地区所在清江流域是古代巴人主要的活动区域,也是巴蜀文化形成的早期核心之地,它地处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属武陵山区,最高海拔3032米,最低海拔66.8米,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造就了恩施地区独特的民族茶文化。图书馆提供茶文化服务尤为重要。

2恩施土家族茶文化追述

恩施土家人视茶为圣物,认为山有山神,茶有茶神,禁忌将茶泼在地上,否则视为沾污茶神。抓茶叶必须洗手,名曰“净手”,这仍是对神灵的尊重。茶不仅用于待客,在特定情况下,还用于敬奉神灵和留存于宗教仪式中。如今,虽然在土家族地区早已没有往日隆重浩大的祀拜仪式,但是,通过渗透在他们日常生活的民族茶文化各个方面古老而纷繁多彩的茶俗,一代又一代地从混沌初开的原始时代传承至今,故使其茶俗中的古老韵味更为原始浓烈一些。恩施地区的茶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46年的周武王时代,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武五伐纣时,巴人以茶叶、生漆、蜂蜜等作贡品晋献给周武王。”说明在西周时期土家祖先就开始种植、加工、利用茶叶。据三国人张揖所著《广雅》一书说:“荆巴间茶作饼……”。荆是指当今的荆州,巴是指巴州,四川东部,是指当今的鄂西恩施地区。又据西晋人撰写的《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产茶,最好”。据查武陵郡所辖七县,从行政区分来看恩施地区当属“武陵郡”所辖。这些资料说明恩施地区的产茶史历史可追述到公元前后。唐朝陆羽《茶经•一之源》载:巴川峡川有二人合抱的茶树。巴川应泛指鄂西的崇山峻岭,现仅存的恩施市五峰山上的联珠塔建于清同治11年(1872),上书对联“巴山万重入蜀境;夷水千廻接楚天”之句。

3图书馆拓展“茶文化”服务功能的意义

恩施自治州是我国古老的茶叶产区和茶文化发源地之一,这里有优越的产茶条件,悠久的产茶历史,同时还保留了许多历史悠久的名茶、自然淳朴的古老茶礼、多姿多彩的民间茶俗等独特的茶文化。纵观茶叶的发展史,茶叶的普及与茶叶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企业要打造自己的茶叶品牌就必须研究自己产品的特色文化,对于一个茶叶品牌来说,没有自己的茶文化作底蕴,是打造不出自己的茶叶品牌的。当下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炒得火热,而半数鄂茶来自恩施,采摘茶叶、现场炒茶、品茶、茶艺表演、开发茶饮料等都是茶文化的一种传播,如今在鄂西生态圈内,各大景点打出茶文化牌,茶叶观光园令游客流连忘返,茶文化成为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的一大亮点。经过我们的调查,关于土家族茶文化的研究已经有前辈做过[2],但对恩施土家族的茶文化做过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的甚少。在对全州部分茶叶生产企业的走访中,所有企业都迫切需要这方面的资料,恩施茶叶要打响品牌,必须挖掘茶文化内涵,发展健康的茶产业,这是提升全州茶叶知名度,打造恩施自治州茶叶品牌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希望我们能尽快地出成果为企业服务,也坚定了我们把这个课题做好、做扎实的信心。高职院校图书馆不仅仅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也是西部民族地区文献资源的集散地,民族地区信息交流中心,是提高西部开发者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也将进一步拓宽,图书馆有义务利用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较好的服务设施和稳定精干的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图书馆教育和信息职能,融入社会,参与经济建设,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对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图书馆拓展“茶文化”服务功能的措施

4.1广泛收集与“茶文化”相关的少数民族地方文献信息

由于恩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缘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使其民族文化原生态得到了较好的保留,民族民间艺术更是博大深厚,使整个恩施州置身于民俗的海洋,显现出较强的民族文化深层内涵,同时由于雄奇险峻、高阔博大的自然条件,粗犷淳厚、质朴纯真的土家风土民情,又为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提供了艺术根基和良好的环境土壤。在恩施这块孕育着深厚土家文化的土地上,茶成为土家文化的重要元素,深受土家先祖的喜爱,先后演绎出了“巴东真香茗”、“雾洞绿茶”、“容美贡茶”、“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等许多历史文化名茶,成为恩施茶叶历史上一颗颗闪烁的明珠,也给恩施茶叶赋予浓厚的传奇色彩。图书馆就需要对能真实地反映了本地区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军事、自然、人物、艺术、风俗等的资料广泛收集。在收集土家族茶文化资料时,我馆主要从这几方面入手:一是所有记载有关恩施茶的各地方志和茶专著;二是近代恩施茶人,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三是有代表性的名茶以及名茶传人;四是与茶有关的故事、歌谣、戏调、谚语、谜语、歇后语等;五是恩施茶叶原始生产状态下的加工工具、饮茶用具等。想方设法深入少数民族生活地区,进行社会调查、民间采访,拓宽收集渠道,获取珍贵的原始材料。如:走访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赵国安,恩施玉露非遗传承人杨胜伟。

4.2深入挖掘和整理“茶文化”等地方文献信息

少数民族的地方文化包含着巨大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分散零散,相当部分的文化采用口授的方式传承下来,这些流传极广的口头文学,既高雅又通俗,如:“头茶苦,二茶涩,三茶好吃无人摘”(反映茶的品质及采法),土家人谁都能说唱几句;还有些是通过走访笔记和录制的音频、视频资料,如“土家四道茶”,这就要求图书馆有一支精干的队伍对搜集来的原始数据加工整理和进一步挖掘。少数民族地方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图书馆要对收集到的本地区地方志、州志、县志等地方民族文献进行挖掘,如:道光《施南府志》载:“茶、椒俱卫境出”;“茶税银六两七钱五分”;《鹤峰州志》云:“容美产贡茶,茶树遍地生殖,惟州署后数株所产最佳,味亦清腴,取井水烹服,驱火除瘴,散气止并解一切杂症,现生产极饶”。少数民族地方文献真实地反映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军事、自然、人物、艺术、风俗等一切自然和人文的内容,众多神话传说,民族习俗均可在当地的文献中寻得踪述,求得诠释和注解[3]。在此过程中我馆始终把握传承性、民族性、地方性、针对性、实用性基本原则。

4.3实行企业对接,提供“茶文化”技术服务

借旅游景点来推销茶叶,这并不是稀奇事,当年云南打造“七彩云南”模式就很成功,借云南景点叫响普洱茶,普洱茶助推云南旅游。2015—2016年恩施职院图书馆先后和“罗圈岩休闲旅游区”、“润邦茶叶有限公司”、“宣恩伍家台茶厂”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为这些企业量身打造了一套《恩施土家族茶文化展示设计方案》,本方案的主题思想是以恩施土家族茶文化的发展史为主线,对恩施土家族历史名茶的产生、发展、现传承人和近代茶叶人物的的图文追述,以及当地土家族的茶叶生产工具、茶具和与茶相关物品的展览,并通过“土家四道茶表演”来最终展示恩施土家族深厚的茶文化。笔者认为西部生态旅游文化圈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亮点,而茶又是土家文化的重要元素,因此充分利用当地信息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是时展赋予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责任。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民族节日,民族体育活动、民族特色食品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从中找到其与图书馆事业的关联度和结合点,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为开发文化旅游提供丰富的文献考证依据,同时也为本地茶叶产业和旅游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利润的增长又将引起地方政府和图书馆对地方民族文献的重视和收藏,从而实现图书馆与地方经济的双赢。

作者:向庆彬 单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杨长勇.关于茶产业链建设情况的汇报[R].恩施州农业局,2015.

[2]王庆松.土家茶文化[J].农业考古,2005(11);黎星辉,施兆鹏,等.湘西土家茶文化拾零[J].福建茶叶,2001(9):108-110.

[3]刘勇.论出数民族地区图馆馆对地方旅游业的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5):311-313.

[4]郭峰.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茶文化探讨[J].华中人文论丛,2011(2):24-27.

[5]杨胜伟.恩施玉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2.

[6]张新华.鹤峰茶经[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24.

[7]王喜梅.图书馆为藏区提供民族地方文献姿源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0):99-101.

[8]吴英姿.图书馆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J].图书馆论坛,2002(6):16-17.

少数民族的茶文化篇(6)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062-02

广西河池特产――六龙茶,也是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长的。茶和茶歌是相辅相成的,有茶的地方就会有茶歌。这些敬茶歌也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精神文化。比较具有代表性是茶歌《采茶姐妹上茶山》、《三姐敬茶歌》、《唱首山歌敬杯茶》、《敬茶歌》等。壮族敬茶歌是壮族父老乡亲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壮族人民长久的民族文化传承。壮族敬茶歌特征鲜明、特点突出,是桂西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桂西北壮族敬茶歌的特征分析

(一)桂西北壮族地域文化特征

桂西北壮族敬茶歌是伴随着壮族人民的生活出现的,众所周知,壮族人民的风俗较多,其中敬茶歌也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闲暇时三五人一起品茶畅谈,高兴时唱起敬茶歌,别有一番滋味。在广西桂西北除“赶歌圩”这样的倚歌择偶的相亲方式,还有一种以茶定婚姻的说法,男方去女方家相亲时,女方会为男方敬上一杯茶,如果茶是甜的,证明姑娘很满意,如果是淡茶,就证明姑娘不同意。可见在桂西北壮族人们的生活中茶是他们传播感情的工具。桂西北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天然去雕饰的风景,以及拥有独一无二的刘三姐的故乡,桂西北文化的民族风情传遍广西甚至是外省,每年都会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到桂西北地区旅游观光。在这个时候,壮家人民就拿出了本民族的特色表演以及食物招待客人。那么在招待的时候,为了给游客留下更多、更好的印象,壮家人民就在敬茶时穿插了歌曲,一桌又一桌,歌声几度响起,客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新奇和兴奋,被壮族人民甜美的歌声吸引,感到无比的亲切。正如《唱首山歌敬杯茶》中所唱的“门前喜鹊叫喳喳咧,今天贵客到我家咧。客人来了我高兴咧”,所谓“贵客越多,心越暖”,壮家人民就是秉承着这种礼仪之道对待我们每一位游客,让他们来到壮家,犹如回到家乡一样。

(二)桂西北壮族敬茶歌的功能特征

桂西北壮族敬茶歌是指在迎客、待客、送客的整个过程中向客人敬茶时所唱的歌曲。壮族敬茶歌的特点功能可分为:第一是教育功能,敬茶要注意礼仪,是桂西北壮族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蕴含深厚的生活基础,使人们在饮茶中学到尊老爱幼、爱国爱家,从而在不经意间提高了个人的道德品质。第二是历史、文化的承载和传播功能,靠口耳相传来保存和传播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这是在桂西北少数民族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桂西北壮族敬茶歌就是其中的一种。一首《三姐敬茶歌》,其中的歌词唱道:“侬啊喂……”这句是这首敬茶歌的经典歌词,壮家人民再熟悉不过了。作词者的用意很明确,用壮家人民的话语作为歌曲的高潮,既表示了对客人的亲切之情,又通过歌曲的表达方式,使得客人对壮家的语言深深烙下印记,因而做到壮家语言的文化传播。第三是情感信息的传递功能,在以茶助兴的同时又能传递某种情感、信息,这是桂西北壮族敬茶歌的又一显著特点。壮族敬茶歌来源于壮族人民的生活,是人们心迹、生活、情感的一种流露和反映。壮家人民热情好客,桂西北敬茶歌首先传递的便是主人对客人的诚挚欢迎和客人对主人热情款待的由衷谢意。例如在《三姐敬茶歌》中就唱道:“我今没有好酒饭,只有清茶敬亲人”,我们可以感受到桂西北壮族人民的亲切之情。

(三)桂西北壮族敬茶歌的社与文化因素特征

首先是社会因素,桂西北壮族人民的敬茶歌是壮乡的精神食粮,作为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在社会上逐渐盛行。敬茶歌的社会因素又包括物质因素、精神因素。所谓的物质因素就是为人民提供的各种与敬茶歌相关的物质。在各种场合,桂西北敬茶歌已经是像家常便饭一样,是饭桌上的第一道菜,要唱敬茶歌,就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茶和茶具,这些是必不可少的。每个民族的茶和茶具都不一样,各有特色。客人来到,敬茶歌唱起,边起舞边喝茶,客人不仅可以欣赏到壮族人民的载歌载舞,而且壮族的敬茶歌令人精神振奋,带给客人的是无限欢乐。精神因素则是指桂西北壮族人们健康向上的情绪,愉快的情绪可使人振奋,增强体质,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是文化因素,文化因素的输出又是桂西北壮族敬茶歌的一大特征。我国有56个民族,壮族是广西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桂西北的宜州市、东兰、巴马等地都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这里有很多我们曾经发现或是未曾发现的文化精髓。其中,壮族敬茶歌就是一项。桂西北敬茶歌作为壮族人民的一项代表活动,是广西人民的文化精神,是桂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娱乐。从最初的茶歌演变到现在,桂西北敬茶歌的韵律渐渐成熟,在敬茶歌的发展过程中,桂西北壮族人民的本民族特色在敬茶歌里面得到体现,他们的乐观、他们的坚强、他们的勇敢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桂西北壮族敬茶歌的音乐风格

(一)桂西北壮族敬茶歌的音乐风格

桂西北壮族茶歌的衬词和衬腔,在《三姐敬茶歌》中出现了“喂、侬啊喂”等衬词,虽然没有很确定意义,但是它对演唱者表达思想感情和形象化地抒感是很重要的,歌者在演唱的过程中通过这些衬词进行二度创作,表达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桂西北壮族敬茶歌一般来说都是通俗易懂,接近口语,具有朗诵性。演唱这类歌曲时情绪始终是积极向上的,面带微笑,提起笑肌,抬头挺胸,就好比把客人当作自家人聊天一样,每个字都要咬清楚,表现出壮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一面。桂西北壮族敬茶歌的节奏一般比较简单,便于歌唱,音域跨度不大,一般是在一个八度以内,偶尔有几个音会在八度之外,为演唱者降低了难度。

(二)桂西北壮族敬茶歌的表演形式

桂西北壮族敬茶歌在过去是为了在采茶时缓解疲劳、排解心中的痛苦、触景生情、人们自娱自乐。人们依稀记得在电影《刘三姐》中姐姐妹妹上茶山、采茶、唱茶歌的情景,所唱的歌词是信手拈来,例如:采茶姐妹上茶山中的歌词出现的鹧鸪、野兔、蜜蜂等,也有很多唱词体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现阶段基本上是在各类山歌比赛、重大节日,例如壮族的三月三等的活动以表演的形式出现。桂西北壮族敬茶歌的表演形式有独唱、对唱、小组唱、大合唱等。

三、桂西北壮族敬茶歌的现状分析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习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桂西北壮族敬茶歌也在慢慢地淡出历史舞台。桂西北壮族敬茶歌在传播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在发展上壮族敬茶歌停滞不前。除了以前创作的敬茶歌之外,新创作的歌曲少之又少,笔者认为可以从加强新媒体的传播入手。新媒体的出现和运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了合作共赢的新局面。对于桂西北敬茶歌来说,一方面新媒体改变了它口口相传的传播模式,改善了在传播过程中再创作,保存原汁原味的茶歌形象。另一方面新媒体保存的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音频、视频、图像又可以通过新媒体将它推广传播出去,将为桂西北的敬茶歌文化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和传播途径,为桂西北敬茶歌的传承与发展推波助澜。第二,在传承上对壮族敬茶歌越来越不重视。这是个多文化发展的社会,在广西的歌曲文化中流行音乐是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的壮家年轻人热衷于流行音乐,对本民族的文化却是日渐淡漠,有的甚至是汉化了。桂西北壮族敬茶歌是地方文化特色之一,是壮族歌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应该要重视敬茶歌的传承与发展。

四、桂西北壮族敬茶歌的传承与展望

对桂西北壮族敬茶歌的传承中,不能忽略桂西北地区音乐的发展。我们要跟上时展的步伐,以及人民群众对音乐文化生活的要求进行传承和创新。第一,对桂西北音乐进行深入了解,正确把握它的创作、表现手法以及它的艺术风格,正确理解它的魅力所在能够创作新敬茶歌;第二,深入体验桂西北壮族人民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观念,从生活中对音乐进行总结,收集创作素材,对原有的音乐进行创编。继承桂西北壮族敬茶歌朴实、明快的音乐特点,加上现代化的精神和内容,使桂西北的壮族敬茶歌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从而实现对桂西北敬茶歌的现代创编。桂西北壮族敬茶歌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宣传,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敬茶歌演唱活动,如敬茶歌演唱比赛,敬茶歌合唱比赛等,还要使桂西北敬茶歌走进课堂、走进学校、创编敬茶歌舞剧,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桂西北壮族敬茶歌、喜欢桂西北民族L情,从而促进当地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桂西北壮族敬茶歌的壮大与传承。通过桂西北壮茶族茶歌的宣传从而带动桂西北旅游,在促进旅游的同时也促进民歌的宣传。

五、结语

桂西北壮族敬茶歌是我们时代的缩影,是老一辈壮乡人民的生活娱乐与精神文化寄托。今天对桂西北壮族敬茶歌的探析只是笔者对壮族敬茶歌特征及其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探讨,在参考了众多前人对敬茶歌的研究文献后,本文只是对前人研究结果的综合论述及发表了自己的一些观点,还有许多关于壮族茶歌的特征及特点有待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与探讨。桂西北壮族敬茶歌的发展需要时代的支持与世人的保护,需要我们年轻一辈的传承,要注入新的敬茶歌力量,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克永.桂西北少数民族山歌特征[J].音乐创作,2016.

[2]杨柳.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J].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

[3]董灵.浅析广西壮族音乐[J].艺林漫话,2006.

[4]危瑛.广西武鸣壮族民歌演唱研究[J].大众文艺,2012(11).

[5]高柳珍,崔文娟.“印象・刘三姐”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发展研究[J].旅游经济,2011.

少数民族的茶文化篇(7)

科学研究水平是支撑茶产业发展的硬实力,茶科学研究的有效性决定中国茶产业发展的方向性。因此,我们应该认真总结茶文化的科学内涵、茶学研究的思路和方向,加快和加大现代科学技术在茶领域的应用,为茶文化、茶科学以及茶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中国茶文化和茶学之间存在着很多内在科学规律,茶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尤其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技术的应用,使茶学成为世界上独特的一门学科。本篇文章是自己学习、研究茶的一些心得。本文通过这些思考与茶学前辈和文化茶人共同交流,以期完善中国茶学知识,为中国茶文化和茶科学的发展提供有用的科学数据。

1、关于中国茶的分类思考

茶学是一门传统而又崭新的学科,因为很多基础研究才刚刚起步。我国很多南方产茶省的大学都设置了茶学专业,已经培养了大批的从事茶学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的人才和专业队伍。但总体上看,各研究独成体系,缺乏相互的交流和大合作攻关。因此,在茶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以及应用新技术开发茶机械化生产上,其研究和产品开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国际上对植物、动物、微生物、病毒等分类有统一的规则。中国茶学要真正在世界上形成一个公认的学科,还要做大量的工作。根据不同茶类的工艺可以将中国茶简单分成三大类,即不发酵茶(non-fermentat tea,NFT)、单发酵茶(single ferment tea,SFT)和双发酵茶(double fermentat tea,DFT);根据茶发酵程度不同对目前已形成的茶进行再分类,如10-20%、20-30%、30-50%、50-80%发酵程度分别归纳;根据每个发酵程度的茶类中的品种、成分差异进行再分类,依此类推,形成既有中国茶文化特色又与国际相关学科相对应的茶学体系。传统的分类如6大茶类基本上是根据茶汤的颜色来分类,或以传说命名。这种分类有其形成的历史、文化及道理,但很难与现代科学的分类相对应。如不发酵茶以绿茶作为代表,由于在其制作过程中高温的快速杀青(烘青、炒青等)作用,使其茶叶内的生物酶(多酚氧化酶等)快速失去活性,使茶多酚由于生物酶参与的氧化作用停止,茶多酚转变成茶黄素后不再继续氧化成茶红素、茶褐素,汤色呈黄绿色。单发酵茶在制作过程中杀青温度适宜(一般不超过80oC),时间短暂,因此保持了茶叶中大部分生物酶的活性,在一定温度和保湿条件下,茶多酚等物质在茶多酚氧化酶等生物酶作用下发生酶促化学反应,使茶多酚等物质由茶多酚转变成茶红素及少量的茶褐素,使茶汤变为红色,此为红茶。在这个发酵过程中,由于时间短(8-10小时),温度低(室温,25oC左右),基本没有微生物参与,因此定义为生物酶参与和主导的发酵,即单发酵茶。普洱茶熟茶或生茶存放后发酵实质是由茶叶生物酶和微生物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茶类,因此定义为双发酵茶。另外值得探讨的是黑茶与普洱茶的关系,以及普洱茶是否属于黑茶这个传统茶的分类定义。从制作工艺上讲,普洱茶尤其是普洱茶熟茶,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55°C-60°C左右,时间长,一般在45天至60天,有的甚至更长。而四川雅安以及湖南的黑茶工艺特点是温度高(70°C左右)、时间短(1-2天翻堆)、翻堆次数多(6-8次)。黑茶在渥堆前,有一个步骤是高温蒸汽蒸茶,这一操作使微生物被杀死,茶叶内生物酶失去活性,其发酵过程基本上是高温前的部分酶反应、空气中的氧化反应和部分微生物参与的反应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黑茶更接近于高温条件下发酵的红茶,应该定义为单发酵茶。

从以上三大类茶工艺的不同可以清楚的看出,其生理功能和功效会产生较大的差异。自从国际上茶学专家发现了茶多酚后,人们把茶中茶多酚的多少为基础定义茶功效的强弱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应该说茶的基础功效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茶多酚、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其中茶红素和茶褐素是以化学键的形式与多糖结合的一类大分子)、茶多糖、咖啡碱、茶氨酸以及有益金属离子和维生素等。当然,在三类茶中,由于工艺不同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成分。也正是由于发酵工艺的不同,导致了茶的功效差异。国外学者对比了绿茶和红茶对合成胆固醇蛋白酶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条件下,红茶提取物对合成胆固醇蛋白酶的抑制效果是绿茶的6倍,而绿茶抑制速度快但抑制程度低。

茶文化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科学的学术价值,其三个明显的属性如生活属性、地域属性和民族属性,都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化和进化起来的。

2、从茶的功效性上悟茶文化的生命之“道”

饮茶从神农尝百草的特殊药用价值演化、发展到今天的茶文化,已经成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之一。这种生活习惯的形成,并作为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传承和发扬光大,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茶的生理属性,即茶对生命健康有益。或者说人作为高等动物对一种食物的进化选择。

人们饭后喝茶首先是感觉舒服,尤其喝发酵的茶如普洱茶、乌龙茶、红茶等,其次才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从科学内涵上讲,就是饭后喝发酵茶有利于促进消化。文化是一种习惯特殊的、固定化的表现形式,或是说具有规律可循的艺术形式。茶文化说到底是适应了人的生存需要,即“喝茶舒服”是生命体征变好、代谢调整平衡的一种表现。

茶文化能够发展兴盛至今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生理属性,即茶调节人体综合代谢异常的生理功能。吃茶、饮茶、品茶本质上是一种日常的饮食行为。很多动物吃草后口渴要喝水,这是因为草含大量的纤维素,在胃内和肠内吸水膨胀,因此动物需要大量喝水,消化纤维性食物。人类祖先以果实等纤维素多的食物为主,至少祖先的食谱是杂食性的。人类进化、演化、发展到今天,从现代饮食结构来看属于“饮食进化不完全”的高等动物,即现代人以吃肉类等高蛋白、高能量(高糖饮料或高糖食物)的食物为主。但人类本可以通过“繁重”的体力劳动消耗这些能量,社会进步的结果却是坐车多、走路少,机器作业代替人类劳动,越是吃的营养高的人运动越少。这样身体就出现了能量代谢不平衡问题,高血脂、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现代疾病就逐渐“普及”; 高营养成分也有机会让肿瘤细胞多吸收营养,长的更快,导致现代人出现了过去不常见的癌症等各种怪病。喝茶解决了一个人类缺少膳食纤维的大问题,即大量增加了人体内需要的食物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茶多糖以及发酵茶形成的茶红素、茶褐素就是天然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他们不被胃、肠道吸收,却能够与多余的脂肪酸、胆固醇等结合,抑制机体的吸收,在肠内被微生物发酵分解排除体外;同时这些发酵形成的物质又能与机体的蛋白酶发生作用,促进对人体有利的酶解反应,以及发酵茶中有效成分相互协同作用,起到了双向调节的效果,解决了现代人“吃饱了撑着”(能量过剩)的问题。

为什么人们长期以来养成了饭后喝发酵茶如普洱茶、红茶、乌龙茶的习惯?以普洱茶熟茶为例,由于微生物、生物酶发酵作用,使其茶色素尤其是茶红素、茶褐素大量增加,对胃等刺激作用较大的茶多酚副作用大大降低;大分子物质转化成小分子物质,对人体刺激性更小,并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普洱茶中的茶多酚的分子量较小,氧化后形成的茶红素、茶褐素绝大部分与茶多糖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具有表面活性剂性质的新成分,结合脂肪酸、胆固醇的能力更强,从而抑制或减少了人体的吸收。茶多酚氧化后形成的这些新的特性增加了降血脂、降胆固醇的活性,从而使发酵茶的产物更适于调整能量代谢,有利于消化。由微生物参与的普洱茶熟茶发酵反应,是一个很有效的微生物代谢和茶叶细胞组织相互适应的生命代谢反应过程。在这种植物与微生物的生命代谢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以及产生的代谢产物都适于微生物的生存。而这个代谢过程在绿茶中没有发生,换句话说就是绿茶工艺的产物只适应于茶叶本身,或者说只适应于植物代谢本身。参与普洱茶发酵的微生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对人无害的微生物,微生物参与的代谢可以理解成为植物与人机体适应的“前代谢”,形成的物质可称为人体需要的“半成品”,即人体稍加加工就能被容易吸收,这也是为什么普洱茶对胃刺激小的重要原因。因此,这种“前代谢”完成了茶叶有效成分适应人体需要的 主要成分的积累,发酵茶也就更适合于调节人体代谢的异常。

绿茶由于茶多酚未充分氧化,因此其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功效显著;由于不同地区生活习惯的不同,饮食结构差异较大,其适宜喝的茶也就相应不同。如地区过去的食物一直是以牛羊肉为主,缺乏蔬菜,因此,喝发酵的普洱茶等黑茶能够解油腻,这成为了与他们生活相适应的茶类,茶更具有适应于生理需要的功能和功效。生存好是生活好的基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3、从茶的区域属性中悟茶文化的地理之“道”

中国茶文化作为传承传统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经历了辉煌也走过了风雨。中国盛产名茶,六大茶类中都有让人赞不绝口的名茶,龙井、铁观音、祁门红茶、普洱茶等。这些名茶都有明显的地域性或叫地理属性,品茶、饮茶、用茶,长期的进化、演化和发展使品茶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在茶文化的发生、演化、进化和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交通、生存以及饮食习惯的需要和适应,形成了地域性的茶文化。不同地区饮茶的方式、方法以及内涵以地区的某些特征或传说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地理位置和气候相近的区域茶名品,如浙江的龙井、福建的乌龙、云南的普洱,以及安徽的信阳毛尖等,其制作工艺和品饮方式自成体系,形成各自独特的区域性茶文化。

中国的名茶很多,以乌龙茶为例,有100多种。名茶的名字基本上是根据地域、名山、传说等命名的,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根据不同地区命名,有明显的地域标志。如西湖龙井、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安溪铁观音等。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制作工艺的差异以及不可复制性,使区域性名茶得以彰显个性和特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边茶和普洱茶。虽然这两种茶不是在、内蒙等地生产,但他们都成为与两个地区紧密相连的区域茶文化,是形成茶马古道上的唯一产品。四川的雅安是边茶等黑茶茶马古道的源头,云南的普洱、版纳、临沧是普洱茶的发源地。这两种茶的产地是唯一向藏民族和内蒙提供发酵茶的地区,成为藏民族和蒙古族直接相关的茶产地,也是中国目前形成的唯一只喝发酵茶、基本不喝绿茶的特殊地区。这与他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有“宁肯一日无饭,不可一顿无茶”之说。由此可以看出,双发酵名茶――普洱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少数民族特征。

4、从茶的风俗习惯上悟茶文化的民族之“道”

不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使其饮食习惯差异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迁,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惯改变了很多,但少数民族茶文化的内涵和灵魂却没有大的改变。藏族、蒙古族喝酥油茶、奶茶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没有改变,时代的变迁改变的只是盛装饮品的器皿;喝奶茶、酥油茶的习惯这就是少数民族长期生活中形成的茶文化的民族共性,即茶文化的民族性。实际上仔细研究会发现,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习惯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命规则,是人类长期进化的一种选择。

以藏民族为例,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甘肃等高原地区,而青藏高原是藏族的集中生活地。一千多年以来,茶和盐、青稞炒面、牛羊肉成为藏族的四大主食。然而,作为富有情调和雅趣的汉民族的茶文化在青藏高原上呈现了另一番奇异的文化形态,饮茶、品茶与藏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情感心理融为一体,经过长期的生活演化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藏族茶文化。因此,从藏民族的茶文化形态我们可以感悟藏民族的民族性。从藏民族的四大主食来看,其营养成分基本满足了人体生理需要的养分。发酵茶解油腻、促消化,防止了高蛋白引起的能量代谢不平衡;青稞炒面补充了由于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奶和牛羊肉提供了生命代谢所需的能量和氨基酸。

酥油茶及相关的茶文化是藏民族茶文化最普遍的文化形态。在茶传入之前,藏民族也适应了很多牛羊肉与植物的匹配饮食,但为什么茶传入后能够迅速与其生活、民族、宗教结合起来,甚至成为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这是因为茶已经成为藏民族生命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民族进化、演化和世代繁荣的神圣物质。

蒙古族饮茶始于成吉思汗时代,经过漫长的演化,现在的奶茶文化已成为蒙古族特有的文化之一。奶茶即先煮茶后趁热加奶,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可以使发酵茶的有效成分与奶中的营养成分充分结合相互作用,利于人体的吸收和消化,同时还可以补充人体缺乏的微量元素。我们曾经用试验验证了另一个现象,即在37°C条件下使茶提取物与水中的油脂混合,两者溶解性很好;在室温情况下,两者结合效果不好,与水溶液基本相同。这些现象说明了喝热奶茶的科学道理所在。因此,奶茶如同蒙古族人的生命,一日可无食但不可无茶!由此我们可以从奶茶文化中感受到一些蒙古族的民族性。

从云南少数民族的茶文化感悟茶文化的民族性。云南是世界茶的发源地,这里生长着数千年的野生古茶树。这里不仅保存了许多原生态茶树,还保存了很多原生态的饮茶方式方法。茶文化讲究“和”,云南少数民族的纯朴、善良、宽厚、包容正是茶文化之精髓所在;云南少数民族的乐观、知足心态,又恰恰是茶文化讲究的“放”的体现。人之所以有很多烦恼是因为七情六欲“放”不下,而云南少数民族幸福指数很高,这与云南是世界茶的发源地至今还传承着原生态的茶文化有着重要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喜欢喝咖啡、可乐(含咖啡因)的民族喜欢冒险、冲动,在世界各地留下了很多殖民地。

说起茶文化的民族属性,使人不得不想起法国的红酒文化以及西方的咖啡文化。当然不能说喝茶有文化,喝红酒、咖啡就没文化。这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性格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有很大的关系。西方喝咖啡,这与他们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快、工作强度大,寻求刺激、冒险、崇尚个性化性格有关。中国人讲究和谐、中庸、崇尚雅致,因此,修身养性、精行简德成为茶文化的精髓,因为茶中有咖啡碱以及咖啡碱的拮抗物茶氨酸和γ-氨基丁酸,它可以让人安神、舒张血压。

少数民族的茶文化篇(8)

迄至宋代,汉藏茶马贸易才有了空前的发展,宋廷政府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茶马互市。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茶叶已成为藏民族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自唐茶叶传人吐蕃以后,至宋已然“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31。上自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均有饮茶习惯。同时,中原地区种茶区域扩大,种植技艺不断提高,茶叶产量达到空前水平。第二,宋代定都中原战马紧缺问题相当严重,制约着人民的生产与宋朝的边疆防御。与唐朝相比,宋朝的疆域大为缩小,其控制区主要是农耕地带,而且,在北方相继出现了以从事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夏政权。他们长期与宋对立、挑衅争战,威胁着宋的安全。同时,产马之地的契丹、西夏政权为了自身利益,绝不轻易将马匹输入宋朝,因为此举只会加强对手的实力而威胁自身安全。史载契丹就一直拒绝往宋输马。于是宋朝加强了对茶马互市的控制,以便一方面从茶叶等生活必需品的输出上制约对方;另一方面,借以取得足够数量的马匹以加强抗击对方的军事实力。据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诏岁于边郡市马,偿以善价。内属戎人驰马诣阙下者,悉令县次续食以优之”H。至此,沿宋朝疆域边境的“州郡市马”始有政策。而且,形势所迫,宋朝疆域西北的藏族地区划为马源的主要基地。北宋前期先在成都、秦州甘肃天水)各置榷茶、买马司,派官“入蜀经划买茶,于秦(水)、凤(今陕西凤翔)、熙(今甘肃临洮)、河甘肃临夏)博马”[51。不久,再“置群牧行司,以往来督察市马者”。其后又在成都设都大提举茶马司,专门掌管以川茶与少数民族进行贸易马匹。出于防御需求,在茶马互市中,贸易量一般都十分可观。南宋时,朝廷偏安江南,为稳固政局、抗击金兵,对马政格外重视。而此时,宋朝的马源更主要依靠阶州、文州、西和州、黎州等吐蕃地,并与大理政权之间进行互市。

史载,“蛮马”出西南诸蕃,大理“地连西戎,马生尤蕃。大理马,为西南之最”。从两宋政府参与控制茶马互市的情况看,宋代汉藏茶贸易异常繁荣嘲;但从宋代茶马互市的发展历程看,宋前期,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茶马互市。至宋太宗之前,宋政府易吐蕃马,主要还是以绢帛和铜钱支付马价,茶叶居其次。此种局面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汉藏茶马贸易的发展。实际上,就当时的现实而言,藏族地区饮茶之风很盛,几至“一日不可无茶以生”。由此决定了汉藏经济交往中,藏族人民更为急需的是汉地之茶。就宋朝而言,虽需马甚急,但如果大量使用铸造的钱币,至少会给宋朝带来两方面不利:一是加大财政负担。当时茶马交易中,马价优于茶价。据贾大全先生统计,是时“平均马价为30贯,以每年购马3万匹计,则需铜钱9O万贯,这一数字几乎相当宋朝年铸钱量。”删显然,长期如此贸易下去对宋政府十分不利;--是“大量金属制品流入边疆地区,若边疆民族以之铸为兵器,无疑将使本已十分严峻的宋朝边防形势雪上加霜,这也是宋最高统治者极不情愿见到的事情。”【q鉴于上述事实,宋太宗下令禁止以铜钱易马。自此,宋代汉藏茶马互市才真正名副其实的开始。宋代茶马互市的产生与发展,形成了一种制度,政府以强制力参与其中。这一事实说明,藏区游牧经济结构与生活方式决定其十分需要中原农业经济区的茶;宋朝边疆形势决定其迫切希望有不断的马源,而自身经济实力又使宋朝在易马活动中不可能无限制地支付钱币。因而,在汉藏经济交往中,最终确立各自所急需,且是对方有代表性的产品,乃大势所趋。当然,宋王朝也曾采取“羁縻马”制,但主要局限于西南藏区[1l】,其目的是使藏民族通过茶马贸易,增加经济收入,不致生计困难而滋生事端。总的看来,宋代汉藏茶马互市虽因宋王朝急需战马而采取过垄断措施,茶马互市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民族间互通有无的纯经济轨道,但宋时吐蕃之地尚未归人中原王朝治下,宋朝只专茶马之务,便不具备“驭藏”的政治目的。同时,就宋王朝控制汉藏互市的力度看,亦同样未达到经济手段为政治军事服务的目的。经济功能的政治化茶马贸易发展到了宋代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唐代开始的汉藏民族间茶马交易基本上是一种自愿互利的经济行为,强制成分很少。到了宋代,王室需马整兵,早期以钱钞、绢帛易马,给政府增加了极大的财政负担,而用茶易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因而,两宋与藏民族易马均提高茶值。可见,唐政府多重茶利、宋政府极缺战马是推动两朝重视“茶马互市”的内在动力。

二、茶马贸易优势

《宋史食货志•马政》中反映的茶和马的比价是不断处于变化之中的。根据多种变化因素,茶马互市实际上是相当复杂的商业交易,有优势自然就有劣势,不仅涉及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作为一项贸易,其影响与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政府税收

“以茶易马”的贸易在我国民族贸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农业区与牧业区的经济交流。首先,在经济方面,对于宋朝来说,因贸易而设立的榷场所得的商税是国家财政中一项重要的收入。由于茶叶赢利丰厚,“乾德三年(965年),苏晓为淮南转运使,晓建议榷蕲、黄、舒、庐、寿五州茶,置十四场,笼其利,岁入百余万缗。”因此,茶叶由官府专卖,实行榷茶制。通过茶叶贸易,每年所收税息在宋朝的财政收入中占很大比例。

2、榷场贸易:促进沿途交通驿站发展

少数民族的茶文化篇(9)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茶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我国不仅是最早发现茶饮用茶的国家,茶的文化丰富多彩,璀璨夺目。在漫长的历史中,我国茶文化对周围民族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繁衍生息在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茶的故乡中,各民族人民中大多数都有饮茶的习俗,但把茶作为日常生活中生活必需品的和对茶的至爱至嗜,名列前茅的要算是藏族了。

一、茶叶在藏区的传播。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原先产于我国。据陆羽的《茶经》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①或“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等史料的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我国不但已有产茶饮茶的习俗,还对茶的保健作用也有所了解。唐朝时,中原地区种植茶叶的面积不断扩大,制茶的技术也逐步提高,产生了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即陆羽的《茶经》。我国居住在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汉族同生活在边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的兄弟民族,自古以来就进行着密切的经济交往。从那时,茶文化作为中原的一种物质文化成果在这样密切的经济交往中传到边疆地区是十分自然的事。至于茶叶传入藏区的时间上,许多学者众说纷纭,各不相同。本人通过研究后认为茶叶在藏区的传播时间至少可以推到汉代,其理由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在国内来看,据《四川茶话史》中“我国最早饮茶种茶的地区是四川东部的巴国境内” ②记载和《中国通史简编》中“西汉时,武都羌,氐杂居,当时巴蜀地方的茶叶就贩运到武都,买给西部游牧民族。”③的记载等史料证明了我国茶叶的主产区在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而且传入藏区的地方也有可能是我国的西南地区。汉代初期,西南是很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当时与周围民族的贸易很普遍。此外,史记和汉书等诸多汉文史料中出现的氐羌、戎羌、西羌等称谓的部落是从血缘和种族、文化和生活习俗来看,是活动在今天的青海、甘肃、陕西、四川、云南等地区的藏族的抽象别称,是分布生活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藏族小邦国。在我国境内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茶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贸易频繁,茶叶传入藏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据流传在藏区的民间传说;茶叶尚未传入藏区的很久以前,藏族先民已经饮用加汁的水,这是用一种树木的皮所熬煮后制成的。这虽然是民间的传说,但由此可知,之前海拔较低的南部地区有类似茶树的植物。解放前夕,一些藏族学者对本土的植物进行考察时,今洛扎县和江孜、门隅等地方发现了几种类似茶树的植物,经过研究后得知它们是土生土长的茶树。据《政教史》载“的森林树木有茶树等植物的种类不可数枚。”和1852年一个葡萄牙传教士所写的《中国旅行记》中说;“茶叶在公元前就已传入。”等资料的记载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土也”的说法和“赞普杜松芒布杰时期茶叶传入藏区” 的观点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所以,本人初步认为至少从汉代开始茶叶在青藏高原的一些地方传入,但传播的范围和使用是局部的,并不广泛。

二、藏区茶文化的发展。

随着藏区喝茶人数的增多,有关茶的社会活动在藏区纷纷出现。4世纪以后,藏区所需要的茶叶和丝绸,内地所需的战马和药材的需求逐年上升,促进形成了以茶和马作为贸易中心的藏汉经济往来。到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吐蕃为了扩大疆域和藏汉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唐朝建立了联姻关系,进一步促进了茶叶在藏区的传播与发展。并先后开通了“茶马古道”,交易中吐蕃用战马和药材、手工业产品来换取唐朝的茶叶、布料、丝绸。710年,吐蕃赞普向唐朝请婚,唐中宗以养女金城公主入藏与赞普联姻,又进一步推动了唐蕃往来的进步发展。据《国史补》载“常鲁公使西番,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可见当时藏区喝茶的生活习惯较普遍,在藏区买卖茶叶的人数也不少。作为吐蕃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的拉萨,不仅有买卖茶叶的市场,经营茶叶的数量和品种也有很多。

9世纪中叶,虽然吐蕃王朝崩溃,但汉藏茶文化的交流不但没有中断,还在继续维持着贸易关系。到了宋代,我国西部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先后建立了辽、金、西夏等政权,与宋朝长期对立,宋朝为了加紧战备,开辟了西南茶马驿道。13世纪,元朝在藏区建立了29个大驿站,促进了茶文化在藏区的进一步发展。记《八思巴传记》中说,1272年八思在后藏举行法会时。给众僧布施熬茶,捐献的茶叶有120大包。还有《米拉日巴传》中记载着11世纪朵康地区的僧人驮运茶叶到卫藏求学佛经的情况比比皆是。1434年,藏区出现了第一部藏文的茶经即《甘露之海》,详细地介绍了内地十六种茶树的种植生长情况和不同茶叶的茶汤颜色、口感和治病疗效以及烹煮方法。清朝初期藏汉茶马贸易兴旺发达,到了清末,住藏大臣张阴棠提出治藏大纲24条,设立了盐茶税务局后,历史悠久、促进藏汉民族友好团结的茶马互市逐渐在历史的舞台上腿色。1971年,军区先后从四川、云南、浙江等地调进茶籽,在察隅、林芝,波密等地区种植后收获丰厚。逐步形成了一片青藏高原的新茶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或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发展成为一个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藏族自己的茶文化。

总而言之,茶的文化在藏区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逐步经过了一个选择、吸收、融合、发展的阶段后,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与中原茶文化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有很大区别的属于藏族人自己的茶文化。藏族的茶文化不仅是藏民族与其他民族友好往来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和乃至世界饮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书目

少数民族的茶文化篇(10)

布朗族和佤族以及德昂族,共同发源自古代的“百蒲” 部落 ,在唐朝的时候叫做“蒲子蛮” 宋朝叫做“蒲人” 或 “朴人”。布朗族人口稀少,长期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 如傣族、哈尼族等,其文化和也一定程度上受到杂居少数民族的同化和影响,故而一直以来未被人注意。事实上, 布朗族一直是独立的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杂居中,布朗族接受了其他民族的仪式、民俗、乃至, 但布朗族的精魂——茶, 却是始终如一的。 其他民族称布朗族为 “腊”,腊在布朗语里是茶的意思。这个民族从诞生之日起,就跟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茶贯穿布朗族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礼俗的方方面面。学术界也证实了布朗族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民族之一。

布朗族有9万多人口,大部分都分布在云南省的思茅、保山、临沧和西双版纳地区。他们散居在北纬25度,海拔1500米到2300米的山腰地带,气候湿润,炎热多雨。布朗族所居之地通常都是高山起伏,森林连绵不绝,那里的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还有大量矿藏储备。散布着布朗族足迹的高山上,总是伴随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普洱茶” 。芒景布朗族的“千年万亩古茶园” ,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大面积人工栽培型古茶林。

与傣族杂居的布朗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和祖先崇拜, 而和哈尼族杂居的布朗族随哈尼族信奉基督教。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布朗族信徒,进入佛寺持戒、听经、坐禅时都要敬茶饮茶。布朗族崇拜他们的种茶祖先叭岩冷,传说是这位叭岩冷最早率领布朗族种植茶叶的。叭岩冷是千余年前率领部落在芒景一带定居的首领,临终前他嘱咐部落族民说:“到我死后,留下金银终有会用完之时,留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时,留下这宝石和茶叶给你们,可保布朗人后代有吃有穿。”他生前领着族人开始对茶进行人工培植和移栽,并给这种驯化过的“得责”野茶又取了一个新名字“腊”。澜沧曼景、芒洪及周围的5个布朗族村寨的寨民,都是叭岩冷属民的后裔,他们共同祭献叭岩冷。1950年以前,每年农历六月初七布朗族人都要到曼景上寨后山原叭岩冷居住的遗址处作祭献。祭祀期间,人们不能下地生产劳动,外寨的人也不得进寨,这是布朗族人的大事。 如今的祭祀已经演化为茶祖节,是当地一大盛事。

茶的传统制作工艺

布朗族擅制茶,其中普洱茶就是布朗族所制茶中最为著名的一种。传统普洱茶的加工主要由茶号茶庄的作坊制作加工。清代及民国期间传统普洱茶的加工逐渐成熟完善,形成了普洱茶独特的加工制作风格。而如今民间传统普洱散茶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布朗族茶农家家户户可加工制作。自采集鲜茶叶始,普洱茶的民间加工方式可分为杀青、揉捻、晒干、渥堆、晾干、筛分。

经过以上6个工序,普洱茶初具形态,再依老嫩程度可划分为10个品级,或经紧压做成饼茶、沱茶、方茶或砖茶。而我们大家最常见到的普洱茶饼,就是普洱紧压茶中的饼茶。布朗族还能自制本民族特色的“竹筒子茶”。先把粗竹子砍成一个个竹节筒,将新采摘下来的茶叶炒熟,趁热装进竹筒塞紧,用芦叶密封好,并用藤条扎紧,放在火塘边烘烤,去掉它的水气,等到竹节表皮烤焦的时候,就制成了竹筒茶,储存数年也不会变味。这种茶喝起来香味极浓,布朗族人常用做送礼佳品。

茶的饮食传统

布朗族不但制茶,也是饮茶吃茶的专家。 布朗族对茶的理解和使用远超世界其他民族,享用茶的方法也非常丰富,如吃“得责”、含茶、吃酸茶、饮烤茶等。

生茶作料:古时布朗族把野茶作为野菜,当“佐料”食用,称为吃“得责”生茶。至今澜沧景迈、芒景的布朗族上山干活时,也会带上冷饭、腌菜、辣椒和盐巴,吃饭时摘一把“得责”,蘸盐巴、辣子吃。

生嚼茶:随着布朗族对“得责”野生茶的认识加深,经过人工种植、驯化,野生茶转化成人工栽培茶的“腊”后,需求量也大大增加。布朗族人便把茶采下来带在身上,劳动累时就把茶放到嘴里含着,借以消除劳累。

酸茶:布朗语叫“缅”,是布朗族自食、招待贵客或作礼物互相馈赠的一种腌菜茶。制酸茶时先将鲜叶蒸熟,放在阴凉处晾干水气后,装入竹筒中压紧封好,埋入土中,几个月甚至几年后,遇上喜庆之事或客人来访时,将竹筒挖出,取出茶叶拌上辣椒,撒上盐巴来款待宾客,可以直接嚼食。

烤茶:布朗族把茶摘回来,用锅炒,手揉,阳光晒干后,把茶 放入小茶罐中在柴火上烤香,然后放水熬成茶汤来喝,饮后眼睛明亮,头脑清醒。

上一篇: 企业税收征收标准 下一篇: 毕业设计排版要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