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0 17:12:48

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

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篇(1)

1引言

两性世界里,尽管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在身体方面有所不同,但他们一样有正常的性的發展,残疾的明显程度并不与性的發展成正比,性的發展同样贯穿其一生,并且影响其全部生活的目的及态度的选择。如2009年笔者对新疆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中135名(聋哑、视力残疾、智力残疾)13~18岁儿童进行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状况调查表明:残疾学生的青春期發育与健全儿童是同步的。虽然他们的性心理發育要晚于健全儿童,但几乎同样有着健全儿童性心理不同阶段的内在表现需求,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一样需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对残疾儿童發展并保持性的健康状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残疾儿童在知识接受和技能培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很多关于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的教育都局限在单纯的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上,忽略了残疾儿童的性个人需求、性价值选择、性情感体验、性个人素质等人格教育,这极大地影响了残疾儿童性心理的健康發展。为此,本文试图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下来探索残疾儿童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2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因素对人的影响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而提出来的,是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反思。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的潜能的發挥,把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激發与培养人的积极情绪、帮助人们快乐与成功、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做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因此,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主观层面上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包括对过去的幸福感和满意感、对现在的愉悦、对未来富有建设性的认知,如希望、忠诚等;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包括乐观、爱和职业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能、美感、宽恕等;群体层面上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指如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使个体發挥其人性中具有积极作用的个性品质,如责任感、利他、文明、忍耐、职业伦理等。

21世纪初,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针对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提出了从积极方面人手,用积极的内容和积极的方式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开發潜能,减负增效,塑造积极向上心态和奠基幸福的基本理念。该理念不仅引领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向,也为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3消极心理学取向下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过分关注残疾儿童性心理的消极层面,导致对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的误解

长期以来,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过分关注残疾儿童性心理的消极层面,主要研究残疾儿童由于认识活动的限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限制、语言表达沟通的限制等消极心理因素而引發的成熟的性生理与尚未完全成熟的性心理之间、性的生物需求与性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把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局限在性心理發展过程中矛盾与冲突的解决上,将个体具有较强的性社会适应性(性道德、往常识与规则)、如何免受性问题的困扰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忽略了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残疾儿童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受自己的身体,在与两性的交往中增进自身人格的完善,促进自身身心健康發展的终极目标,这也导致了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者与实践者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误解。

3.2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忽略了残疾儿童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个人特质的研究与培养

由于当前学校将残疾儿童l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定位于性心理發展过程中矛盾与冲突的解决,因此,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关注残疾儿童在性心理發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在这种消极心理学模式下,教师常常把残疾儿童当做“问题来源”,常常以残疾儿童存在的性心理问题、性心理發展过程中的弱点和缺陷当作工作的出發点和落脚点,忽略了残疾儿童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个人特质的研究与培养。如,自信心、爱的能力、审美的能力、宽容等个人特质对性心理健康的重大作用。

3.3教学资源单一,缺乏积极完善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由于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性心理發展过程中矛盾冲突的解决,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关注残疾儿童在性心理發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因此,性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游离于学校的其他工作,被看成只是心理健康课、心理辅导与咨询和心理活动的任务,与其他教师和教育者无关,这必然使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个积极有效的组织系统,因此,难于收到理想的效果。

4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与消极心理学相对照,孟万金教授提出的积极心理学从积极方面人手,用积极的内容和积极的方式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开發潜能,减负增效,塑造积极向上心态和奠基幸福的基本理念,为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4.1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具有整体性

身体的生长發育是心理發展的物质基础。生长發育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影响着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变化。直接影响是指性生理的变化直接导致个体心理的某些变化。例如,对男性来说,青春期激素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男青年性驱力和性活动的增强;对女性来说,月经周期大约有40%的女性体验到更为强烈的抑郁、焦虑、烦躁、自尊心下降等感受。但由于个体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其心理与行为表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因此,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表现较少是由青春期生理变化直接引發的,而大多是生理变化与其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青春期生理变化对个体心理發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社会对这种身体变化的评价和态度间接發生作用的。也即是性生理变化对个体性心理發展的影响并不在于性生理变化的本身,而在于个体对这种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解释,在于个体对他人反映的理解,以及对这些变化是否符合社会文化模式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或解释依赖于个体对自身变化快慢的认知与评价、他人对此所持的态度与评价、个体对他人对此所持的态度与评价的反映,以及个体在评价时产生的自尊、自信、焦虑、抑郁等情感体验、性意志能力及个性特征等等。也即,性心理的發展是性生理变化、性认识、性情感、性意志、人的个性品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由于身体残疾以及个性特征的缘故,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相比对个体性生理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解释时,更重视他人对残疾儿童性生理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评价,更容易陷入负面认知与评价、负面情绪体验当中,这极大地影响了其性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建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不仅要关注主观层面上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帮助残疾儿童客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培养残疾儿童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残疾儿童体验到性的幸福感等;而且还要关注残疾儿童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首先,要提高残疾儿童自我意识發展水平,以便残疾儿童能够接受自己对自己外貌、能力、价值和个性品质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接受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其次,要根据残疾儿童心理發育特点培养残疾儿童爱的能力、宽容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正确的性审美能力,以便使他们有勇气面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不仅如此,在建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尤其要关注群体层面上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通过创设良好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促使个体發挥其人性中具有积极作用的个性品质,建立起有尊严、有意义的社会生活。因此,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该注重整体性。

4.2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以残疾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

长期以来,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过分关注残疾儿童性心理的消极层面。如智力残疾儿童由于大脑發育受损,对性道德规则理解困难,很难将性道德规则变成行动的指南,容易出现性安全问题;听力残疾儿童由于听力受损带来的感知活动的局限性和语言發展上的滞后性影响了其思维的發展,使得他们的智力往往比残疾儿童低2~3个年龄阶段,使得其性心理的發展落后于其性生理的成熟,容易出现性心理问题;视力残疾儿童由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较多,他们更容易产生不安全感。这使得他们更容易表现出孤僻、敏感、自私、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消沉、抑郁、焦虑、爱钻牛角尖等负面情绪,影响他们性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消极心理学影响下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对残疾儿童进行青春期性知识、一定的社会文化所认可的性道德规范和性价值标准、社会规范下的及性安全教育、残疾儿童自我保护和性常见问题的指导等诊断性、补救性方面,重在消解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念: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心理学要从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發点,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發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内在的优秀品质,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获得快乐幸福的高质量生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内容应以發展性、预防性为主导,将“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摆在了“克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前面,主张通过發展来化解问题(孟万金)。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亦是如此,应以残疾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因为实践表明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仅能帮助个体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较好地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發展、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而且能帮助个体维持正常的心态,出现了不利心理状态时能及时摆脱这种状态并恢复到健康状态。所以,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写到:“教师不需要训练学生怎样谈情说爱,而需要培养他们在集体里(包括在家庭里)建立高尚的精神心理关系,要教育他们珍惜丰富友谊。”这是非常深刻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它意味着性心理的發展是建立在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基础上的。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启示下,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以残疾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对残疾儿童积极的思维、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积极的意志品质、积极的行为习惯养成等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上。具体来说,包括培养残疾儿童自尊、自信、自制、客观评价自己并能自我接纳、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积极心理品质。

4.3建立积极完善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与消极心理学影响下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积极心理学扩大了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将消极心理学影响下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中被忽视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纳入了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在重视消解性心理问题和性心理疾病的诊断性、补救性基础上,重视预防性和發展性。这就使得性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从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转化为全体师生家长和全面的心理素质。也即人人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这种转化不仅要求性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各学科课堂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而且还要重新整合社会、家庭、校园等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要素,把性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一个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残疾儿童、家庭、社区为载体的完善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便發挥其教育的最大功能。

参考文献

1顾群.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对大学生乐观精神培养的意义[J].教育探索,2009,(12):119.

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篇(2)

 

残疾人由于生理缺陷,对场地器材有着特殊要求,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场地设施器材缺乏,残疾人可参与体育活动项目有限,严重挫伤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测的时候,都将残疾人设为免测人群,无法对他们进行正常的体质健康评价。

 

特殊教育学校是传播正确残疾人体育理念的重要基地,也是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的重要基地。残疾人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共同遵循“体育健身、增强体质、回归主流社会”的体育理念,是残疾人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特教学校在体育课程安排、体育教育目标及内容、教学资源配备、特殊体育教育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特殊体育教育经费缺乏,导致部分学校教学设施无法保证,教学手段无法实施。教育未能学校体育承担起为残疾学生传播正确体育理念,增强残疾学生体质,推动残疾学生融入社会的教育功能。

 

“阳光体育”运动是在2006年12月23日,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时候提出的,当时提出来叫“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其主要内容是针对目前全国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素质有所下降的情况,教育部要求全国各个学校首先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对学校工作的要求,包括依法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权利。让小学生每天睡眠不能少于10个小时,中学生不能少于9小时,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关键是学生的体育活动每天不能少于1小时。对残疾人实行“阳光体育”,其实就是残疾人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补偿功能。肢体患病的残疾人,他们的部分肢体或全部肢体受到损伤后,如果基本上或完全停止体育活动,日常生活中的体力就大大减少,这将使得他们的运动器官及其紧密相连的人体其他器官各个系统的功能相应下降,这不仅仅反映在内脏机能上。由于机能和功能下降,又进一步恶化。在这种恶性循环的影响下,残疾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较正常人有明显的差别,他们的情绪低落,更不利于正常的生活和交往。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能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残疾人,通过锻炼,有效地改进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能力,最终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在阳光体育背景下,为顺利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 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特殊教育学校体质健康监测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特殊教育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残疾人体质健康发展、激励残疾人积极进行身体锻炼,发展残疾人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对残疾人进行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具体实施方案为:

 

第一,对残疾人开展“阳光体育”,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在残疾人中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阳光体育的 “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残疾人人心。以唤起全社会对残疾人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残疾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第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残疾人体育课教学相结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但是在对残疾人的教学模式上,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正常人从事的项目,开发适合残疾人可以从事的体育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第三,对残疾人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着眼点和着手点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主动锻炼的意识,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个性,塑造学生自我主体意识,使学生充分享受运动中的快乐和愉悦。体育教师将发挥“主导性”,使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充满人性的光辉,洋溢着自由、和谐、关爱、平等、有感情、有魅力的人文氛围。残疾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特长和身体素质,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运动项目,营造人人参与、人人争先的良好运动氛围。例如:可以要求残疾学生必须参加一个体育俱乐部,瑜伽、跆拳道、体育舞蹈、盲人乒乓球、轮椅篮球、羽毛球等项目,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活动半小时至一小时,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每天再加上早操及课间操,正好符合“阳光体育”的活动宗旨。

 

第四,为“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体育处于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学校体育队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旨在促进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升健康水平的,有学校、社会、家庭多方面参加的一体化的体育工作,工作重点和重心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特别是“阳光体育运动”中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理念,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使学生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篇(3)

中图分类号:G81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46-1

我国的残疾人特殊教育、开始于清朝末年和明末初期的北京。1874年在北京成立了第一所盲人特殊学校;该校全名为“启瞽明目书院”;1887年在山东蓬莱县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在旧中国、残疾人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何谈什么特殊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残疾人特殊教育才算是得到了真正地发展;残疾人的生活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到了党和社会的关怀以及家的温暖,使残疾人的身心有了寄托和安宁。特别在改革开放以后,残疾人特殊教育越发得到重视。从资金的投入到师资水平还有生活环境都有了质的飞跃。

作为一名90年代初国家培养出的残疾人大学生,我是幸运的。毕业后,又从事了近二十年的特殊教育工作,我非常自豪。与此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为国家和吉林省赢得了无数的荣誉,也获得了许多荣誉。这一切充分说明了当今社会,残疾人的才能得以施展,残疾人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残疾人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残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理解、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真真正正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此说,现在的残疾朋友们是幸福的。

1 残疾人特殊教育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的根本所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砸锅卖铁振兴教育。短短的二十年后,日本又重新崛起。中国却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直到70年代末,才开始重视教育。而残疾人的特殊教育,是在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兴办。1987年全国第一所残疾人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在长春建立。这以后,残疾人特殊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地孕育而生并蓬勃发展。残疾人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由过去的几十万分之一到现在百分比,各种适合残疾人的专业也不断扩展并完善。

2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

命运对先天就患有残疾的人本来就是不公平的,而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从小就把残疾孩子封闭起来,绝大部分就会有自卑心理,有的会得自闭症;更有甚者,会导致心理畸形,从而会产生嫉妒、报复、仇恨的不正常心理。因此,从小就应当让他们有机会和健康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一起受教育,使他们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意识到所有孩子都是平等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就会承受巨大的压力 ,如就业、婚姻等。在这个时期,就需要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更好的心理咨询师,而这些心理咨询师,最好是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培训的残疾朋友。原因有二,一可以分析其心理变化,二可以以朋友身份交流情感,推心置腹,因为在有些方面,他们的心是相通的。所以说,有了健康的心理,也就等于有了健康的人生。

3 残疾人的身体健康

健康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强身健体,对先天就有残疾的人来说,更要做到这一点。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就够可伶了,别再让孩子受罪了,而这样恰恰是害了他们。这些残疾孩子不但任性软弱,养成残就残到底的惰性,而且经不起挫折、意志薄弱。而换种方式,既强壮了身体,又坚强了意志,从而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轻言放弃。从另一方面来看,又能发现许多具有运动天赋的好苗子,通过一段时间科学、系统的训练,能为国家在世界大赛中争金夺银,同样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享受快乐的生活。

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篇(4)

目前普通高校学生管理提倡“以人为本”,但是并没有真正把残疾学生这一群体纳入正常的教育秩序中,使残疾学生的管理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全纳教育”理念提倡关注所有学生的需求、学习和参与,关注集体,关注合作,而残疾学生作为普通高校里的一名成员,应该受到关注,他们的需求应该得到重视。显然,当前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在这方面的理念是十分欠缺的。

(二)管理缺乏系统性

由于理念上的模糊,导致了对于残疾学生的管理缺乏系统性,只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于残疾学生无法参与的“正常”学习活动,给予免除。如体育课,给予了“免考、免测”的政策,对于无法继续进行专业学习的,给予了“转专业”的政策,并没有从创造条件、为残疾学生提供系统服务的理念出发,系统性地考虑到残疾学生在学校的整个学业过程的需求,没有建设一套涵盖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的完善的管理与服务体系。

(三)服务体系不能满足残疾学生需要

1.生活保障有待改善

(1)无障碍设施建设滞后

笔者在一项针对于学生宿舍、教学楼等场所有没有无障碍设施的调查中,受访的65位残疾学生中,有60位学生回答“没有”。由此可以看出,普通高校目前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还很不完善,给残疾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用其中一位受访学生的话说就是“这不仅是物理上的障碍,而且是心理上的障碍。”

(2)生活困难的残疾学生经济救助缺乏制度的保障

在调查中,学生和老师都持同样的观点———由于没有专门针对残疾学生的管理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只能给予适当照顾,这给生活困难残疾学生的经济救助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适当照顾”的度在哪里,没有依据。

2.教学没有体现差异性

在对残疾学生进行的教育及培养政策现状的调查中,所有的受访学生都表示学校没有专门针对残疾学生的培养目标;超过七成的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对残疾学生的学业评估采取灵活的评估方式;在一项“学校有没有针对残疾学生的课堂辅助支持系统?”的调查中,所有的学生都表示没有。

3.康复保健十分松散

目前普通高校对于残疾学生的康复保健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的管理都十分松散。受访的10所普通高校都没有适用于残疾学生的专用体育器材,也没有专任的保健指导老师;在接受调查的残疾学生中61.5%的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安排适合于其运动的项目,67.7%的学生对目前的“体育免考”制度表示不支持。在心理辅导方面,有50.7%的学生不清楚学校有心理辅导机构跟辅导老师,90.8%的学生表示没有接受过心理辅导。就业服务缺乏针对性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先天条件处于劣势的残疾学生比健全学生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但在对毕业班13名残疾毕业生的调查中,100%的学生都表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没有专门针对残疾学生进行指导;在一项针对“就业指导中心对残疾学生的就业有没有帮助?”的调查中,8.3%的学生表示“有很大帮助”,30.8%的学生表示“有一定的帮助”,46.2%的学生表示“帮助不大”,14.7%的学生表示“没有帮助”。

二、普通高校残疾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普通高校残疾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思路

以全纳教育思想为导向,倡导“残健一体”的普通高校管理理念,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指导,改革和完善当前的教育模式,着重解决残疾学生生活、学习、康复、就业中受限制的问题,着力创造“最少受限制”的环境和条件,为残疾学生提供方便其生活和行动的设施,并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需要,提高残疾学生生活的自由度、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的主动性。以构建“残健一体”的教育模式为出发点,通过“1+4”的思路进行探索,即打造1个基础平台,包括机构设置和资金保障;构建4个子系统,包括生活、学习、康复、就业四个方面,确保每一位残疾学生的教育权益得到保障。

(二)普通高校残疾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1.建设残疾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基础平台

(1)成立残疾学生管理服务机构当前,普通高校中没有一个专门负责残疾学生管理服务的机构,使得残疾学生的管理出现涣散的局面。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应成立一个全面负责学校的残疾人事务的管理服务机构,实现与残联工作对接,协调学校各部门贯彻落实残疾学生包括生活、学习、康复和就业等方面的事务,负责组织学校各个相关的老师和教辅人员进行残疾人教育及服务的培训工作等。

(2)设立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目前高校普遍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残疾人高等教育投入的政策保障机制,难以满足残疾人高等教育不断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和加速发展的需求。为了解决残疾学生教育成本的资金来源,学校一方面要加大残疾学生管理服务的教育经费使用投入比例,加强监督,专款专用;另一方面通过与各种社会力量合作,如各种慈善机构、个人慈善家等,成立残疾学生专项教育发展基金,保证残疾学生教育所需的资金来源。

2.建立健全残疾学生生活保障体系

(1)构建生活物理空间无障碍环境无障碍环境对于残疾学生来说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障,学校应把构建生活环境无障碍列入到残疾学生生活保障管理体系的范畴之中,切实将构建残疾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最少受限制”落到实处。坚持通用设计和个性化设计相结合的原则,在通用无障碍设施的基础上增加每位残疾学生个性化的需要,普通高校残疾学生人数不多,要做到这一点还是比较可行的。无障碍环境要覆盖学生宿舍、校园道路、教学楼、图书馆、学生饭堂和体育场所等。

(2)健全生活困难残疾学生经济救助保障机制由中国残联、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2个部门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残疾人家庭子女及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要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可普通高校在实际的工作中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因此,学校应将以上的规定写入到学生申请助学金的文件中,成立专门的残疾学生助学基金,在支助力度不能惠及每一位贫困学生的情况下,保证每一位贫困的残疾学生能够得到保障。

3.建立残疾学生差异化教学管理体系

(1)构建残疾学生差异化教学体系和模式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在课程设计方面:建议从残疾学生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三方面入手进行课程的设计,尽量避免让听力障碍学生跟着健全学生一起学习英语口语和训练英语听力、让肢残的学生同健全学生一起进行军事训练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增加与残疾学生就业方向相关的强化课程、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等课程。在学时安排方面:建议根据每位学生的差异性,安排不同的学时学习,增强学习效果。在学制安排方面:采取弹性的学制制度,除了可延长学制外,还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采取2+2的学制培养模式,2年的本科预备学习再加2年的本科专业学习。

(2)为残疾学生的学习提供辅助支持残疾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一些辅助设备和资源,因此,学校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引进和开发各种辅助设备,使残疾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包括:引进各种学习辅助软件、硬件设备;完善特殊教育图书馆资源;建立研发残疾学生学习辅助设备激励机制等。

4.改革康复保健管理体系

(1)改革残疾学生体育课的免考制度建立残疾学生体育运动能力评估体系,并在评估体系下进行针对性的保健和康复训练指导。成立残疾学生运动能力评估小组,负责制定残疾学生运动能力评估体系,对残疾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估,并制定出每位残疾学生的体育课教学计划。课堂上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个别辅导,进行有针对性的保健和康复训练,让残疾学生能够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学期末再对照运动能力评估体系对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为期末考试成绩。

(2)建立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并建立档案。由心理导师制定评估量表,定期对每一位残疾学生做一个心理健康测试和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的辅导,并建立起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将有利于残疾学生对于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通过对照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到自我调适心理状况的办法,对于以后走出校门,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篇(5)

参考文献:

[1]辛方兴,王家同.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

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篇(6)

一、指导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将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纳入全市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总体规划,并予以优先发展;坚持普惠制度和特惠制度相结合,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坚持分类指导,促进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坚持资源共享,充分依靠现有公共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为残疾人服务。

(二)目标任务。到2015年,建立起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的基本框架,城乡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住房、托养照料、精神文化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2020年,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更加完备,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幅提高,残疾人普遍达到小康水平。

二、进一步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将残疾人纳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社会保障的普惠改革与特惠改革同步制定,同步实施,逐步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一)建立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应保尽保,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立户的,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落实完善低保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50元的生活补贴政策,逐步建立按残疾等级实施分类救助的生活补贴制度,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对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和低收入残疾人家庭优先实施临时救助;对城乡流浪乞讨生活无着的残疾人,给予及时救助和妥善安置。

对0—6岁残疾儿童实施免费抢救性康复,在定点机构接受康复训练达不到入学条件的,救助年龄放宽到9周岁。大病救助、医疗救助要优先照顾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对贫困残疾人大病住院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在政策范围内自付部分救助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将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纳入全市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计划,对特困户继续实施“温馨安居工程”,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予以优先安排。将符合条件的城镇残疾人住房困难户和无房户全部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并在选房和无障碍改造上充分考虑残疾人出行和使用方便,给予特殊照顾和帮助。

(二)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和各项待遇。积极帮助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市、县(市、区)政府为重度残疾人代缴全部最低缴费标准的养老保险费。落实重度残疾人享受社会养老待遇条件和标准的政策,今年起将城乡重度残疾人领取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龄由60岁调整为55岁,在55—60岁期间需支付的基础养老金,由市县两级按3∶7的比例承担。

对于重度残疾人、纳入低保范围的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减免或补助。将白内障复明手术、精神病治疗、畸残矫治手术,以及以治疗性康复为目的的运动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作业疗法、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言语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逐步增加工伤保险职业康复项目。

城镇残疾职工按规定享受生活护理费、伤残津贴等各项特惠待遇。用人单位要按规定为残疾职工办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为残疾职工办理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单位)招用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可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

(三)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落实省财政给予补助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和居家服务补贴等政策,逐步建立完善残疾人托养护理制度。提高残疾人托养机构的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阳光家园”建设,使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得到寄宿和日间照料托养等服务。对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残疾人家居环境无障碍建设和改造给予政府补贴,对享受低保的重度残疾人逐步实现免费适配。落实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政策。

落实好残疾人在享受税收减免、生活用电、水、煤气费用、就医就诊费用、农村残疾人承担筹资筹劳费用、残疾人家庭安装有线收视费用、聋人手机短信费用以及盲人和下肢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三、全面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规划和制度建设,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按照专业化、职业化要求,重点谋划,合理布局,统筹发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无障碍、文化体育、维权等专项服务,大幅度增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全面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建立健全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邻里为依托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康复医疗、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心理辅导、康复转介、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和咨询、临床研究等康复服务项目。加快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步伐。按照市级不少于100张床位、建筑面积不少于8000平方米,县级不少于50张床位、建筑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的要求,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5年内市级和各县(市、区)至少建成1处骨干型、标准化的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努力使市级康复机构成为我市康复技术资源中心。加强残疾人康复网络建设,市县三级和二级医院要设立康复科,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立康复指导站,配有从事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专业人员,并配备康复设施和器材。制定并完善聋儿语训、智障、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辅助器具等专业康复机构标准和各类康复技术标准,建立康复定点机构认证制度,提高康复服务机构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专业化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康复机构纳入城乡医保定点机构和工伤康复定点机构。

实施“康复人才培养工程”,将康复机构从业人员及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教师纳入国民教育和职业培训计划,将残疾人康复服务技术纳入卫生系统相关培训内容,积极开展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有计划地选聘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优秀大学生,强化训练后充实到社区和专业康复机构。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组织实施专业医疗康复、教育康复人才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稳定残疾人康复人才队伍。

建立综合性、社会化预防和控制网络,加快建立残疾预防联席会议制度和早期干预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收集、监测和研究。医疗保健机构要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及时向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制定“残疾预防行动计划”,针对危害面广、可预防的致残因素,强化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逐步免费实施婚前医学检查,加强产前筛查和诊断工作,逐步免费实施新生儿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和阳性病例干预;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工伤预防和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应急处理和医疗急救能力,控制残疾的发生;重视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加大残疾预防知识的普及力度。

(二)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省义务教育条例》,对接受义务特殊教育的在校学生免除学费、住宿费、杂费,并给予生活补助。实施残疾学生免费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实行残疾学生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残疾人家庭子女及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残疾学生以及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高中班残疾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对考入大中专院校及以上的残疾学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残联、民政、财政等部门给予学费补助。

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服务等形式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进一步巩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成果,力争到2015年使全市所有特教学校都能达到省定办学标准,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水平达到区域内健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水平。建立一处市级残疾人综合特教学校,提高办学水平。依托社会资源,鼓励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发展。落实特殊教育工作者岗位津贴标准,落实手语翻译教师和翻译干部特教津贴政策。加强特殊教育研究,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通过特教学校开设教养班、送教上门等方式,解决重度肢体残疾、中重度智力残疾、脑瘫、孤独症等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依托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福利机构和学前教育机构开展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做好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转移衔接服务。

将残疾人职业培训纳入政府职业培训计划,鼓励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院)、职业学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集中就业机构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一次性就业率相衔接的机制。

(三)建立规范化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省〈残疾人就业条例〉实施办法》等法规政策。落实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要把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就业工作重要目标任务,列为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指标。政府招录公务员时不得拒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报考和录用。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投资主体兴办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工(农)疗机构、庇护型工厂等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落实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全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不分所有制性质和组织形式,都必须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对达不到安排比例的单位按规定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按规定给予奖励。残疾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按规定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型收费,还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认真执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与管理、审计等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地税代收制度。对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依法落实资金、场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规定。加大对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实施“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制定扶持各类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职业培训机构的优惠政策,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吸纳更多残疾人就业。

加强市、县(市、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开展统一服务对象、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机构标识、统一人员标准和统一服务准则“五统一”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确保人员、场所和设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残疾人服务窗口和服务项目,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加强对盲人按摩机构的资格认定和行业管理,落实盲人按摩机构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规范发展盲人医疗保健按摩服务业,实施“万名盲人医疗保健按摩师培养工程”。大力推进职业康复劳动项目,促进智力和精神残疾人辅就业。

(四)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加快残疾人脱贫致富步伐。政府有关部门要将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对象予以扶持,农村金融机构要向残疾人提供方便可及的金融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等要加强对残疾人的帮扶。落实好康复扶贫贴息贷款,健全担保体系,简化贷款程序,提高贷款扶持贫困残疾人(户)的到位率和扶贫效益。探索“公司+农户”等产业化扶贫模式,帮扶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等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并为其提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保障农村残疾人充分享受各项惠农政策。巩固发展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政府举办或补助的面向“三农”的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将残疾人优先纳入培训范围。

(五)健全残疾人托养服务网络,逐步满足残疾人托养服务需求。建立健全以托养服务机构为骨干、乡镇(街道)和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为主体、居家安养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托养服务网络,为精神、智力残疾人和其他各类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开展生活技能训练、职业康复、职业培训与工疗、农疗、文化体育、心理疏导、安全保护等服务,组织从事简单生产劳动以及相应的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活动。将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优先发展。按照床位不少于50张、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的标准,重点支持5-10处基层残疾人专业托养机构建设。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非营利性托养服务机构。对规范达标的托养服务机构给予居民家庭水、电、气、暖费用同价优惠待遇。落实政府补贴政策,制定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标准、入院甄别标准、机构管理办法,逐步建立针对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日间照料和居家安养社会组织的资助及服务质量监督制度。加快托养专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六)加快推进无障碍建设,改善残疾人日常生活条件。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对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建筑物、交通设施、旅游景点、车站、居民社区等场所和设施实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对有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逐步开辟无障碍公交路线,设立无障碍站牌、残疾人专用车位等无障碍设施。将信息交流无障碍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规划,积极推进政府及残疾人组织门户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加快建设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助困、社会保障、生活救助、托养服务等业务信息网络服务系统,推进互联网、手机等信息无障碍实用技术和产品研发。在电视台残疾人专栏节目增配手语字幕的基础上,推进新闻节目播音与字幕同步播出,便于残疾人扩大信息交流。市、县(市、区)图书馆设立盲文和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定期增配、及时更新适合残疾人阅读的读物。完善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残联要加强与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数据交换与共享。

(七)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市民活动中心设立残疾人活动中心(室),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要对残疾人免费开放。各级各部门举办文艺活动要鼓励残疾人参加,定期举行残疾人文艺汇演,加强优秀残疾人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繁荣残疾人艺术创作,支持残疾人艺术机构建设。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开展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定期举办各类残疾人运动会,全市残运会与全市运动会同城同步举办。继续抓好传统体育项目,市、县(市、区)要建立稳定的优秀残疾人运动员队伍、教练员队伍和残疾人体育医学分级员队伍,健全完善残疾人运动员选拔、培训、表彰奖励机制,不断提高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按照政策,解决好在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中成绩突出的优秀残疾人体育人才的奖励、就学、就业和保险等问题。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文化馆及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向残疾人免费开放并提供便利服务;文化馆等要积极组织残疾人参加力所能及的文化活动,加强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等健康题材的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演出。加大对盲文、盲人有声读物、残疾人题材的图书、音像制品出版等的扶持力度。支持发展残疾人励志文化产业,教育引导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八)健全残疾人维权服务体系,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建立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提供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为主导,以有关部门、社会力量等提供的法律救助为补充的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为符合规定的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提供经费补助。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工作机制,畅通渠道,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健全事项督查督办与突发应急处置机制。严厉打击侵害残疾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四、建立完善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做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推进小组,研究决策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重大事项,加快推进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一体化和服务均等化。各级各部门要将残疾人工作列入各自职责范围和目标管理,密切配合,切实提高为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残联、统计等部门要加快建立残疾人事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稳定增长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要加大福利公益金、体育公益金对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扶残助残慈善事业,创新开发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团体的扶残助残项目,完善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多元化筹资机制。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或政府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各类残疾人服务业。

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篇(7)

中图分类号:G647;C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11)06-0101-05

ICF,是《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的简称,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当代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历时近10年研究制定的新的残疾与健康分类体系[1]。2001年在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ICF正式通过并在世界各地健康与残疾相关领域广泛应用[2](P.2)。ICF指出残疾的三个核心内容:一是残疾是个体的身体结构与功能上的障碍,一是残疾是个体的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一是残疾是个体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障碍的结果[3]。它的分类体系不仅是医学的或是生物的,而且是社会的与环境的,这一对人类功能和残疾问题的新视角,为世界范围内建构现代康复服务体系和康复服务人才队伍提供了新的启示与支持[4]。

一、当前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人才队伍的现状、需求及问题

1. 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人才队伍现状

从数量上,据2010年召开的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康复技术人员不到2万人,其中康复治疗师只有5 000多人,而我国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接近5 000万人,患有各种慢性病并有生活能力障碍需要康复服务的老年人有7 000多万人,远低于康复人员配置的世界平均水平。论坛预测到2015年,我国至少需要35万名康复技术人才。可见,我国的康复服务人才仍处于紧缺状态。

从结构上,我国的康复服务人才仍以医疗康复为主。2005年,为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中国残联曾制定《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2005~2015年)》,并明确指出了培养对象为全国残联系统从事康复工作的康复管理人才、康复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康复人才。可见,现有的康复人才队伍主要由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两部分组成,其中的专业技术人才则偏重于医疗康复,而与教育、就业、社会等服务分处于孤军奋战的隔离状态。

从功能上,目前我国康复服务人才队伍仍以专业技术操作为主,而对于康复服务中发挥重要功能的康复评定和康复计划则较为忽略且局限[5](P.737)。首先,目前绝大多数康复服务中心缺乏科学规范的评定标准和康复计划制定原则,而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各显神通”的态势[6]。其次,目前几乎所有康复服务中的康复评定与康复计划均针对残疾人残障之处。一些康复服务中心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康复评定环节和康复计划流程,但也仅仅是强调如“评定目标与残疾人自身意愿是否一致”、“残疾人及其家属是否有参与”、“康复目标时间化及治疗方式具体化”等方面[5](P.738)。可见,这些评定与计划的焦点均为残疾人受损或残障之处,而对残疾人尚存的优势资源并没有进行同样的评定与未来发展规划。

2. 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提升

近年来,残疾人的康复服务需求在逐渐发生变化,现有的康复服务人才队伍已远不能满足其日益提升的需求。2006~2010年,一些学者分别对本地残疾人的六大方面的康复需求加以调查[7-10](见表1)。纵观表格中的调查时间与康复需求可见,医疗康复、辅助器具及康复转介需求均存在下降趋势,而心理服务需求处于上升趋势,其他康复服务需求也有上扬情况,这与现实中重医疗康复,轻职业、教育及社会方面的康复的情况形成一定的反差。这一方面说明,近年来我国的康复服务在医疗、辅具上的成效大大提高,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残疾人的需求,使得残疾人的需求逐年降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康复服务的需求已经提升到“能否平等融入社会”、“有尊严地活着”层面上来。为达到这一终极目标,需要康复服务不仅关注到残损方面,还要关注到残疾人的优势潜能,从而将其与心理、教育、就业、社会等相关资源有机整合,即全面康复服务才能真正实现康复服务的终极目标。2007年联合国在《残疾人权利公约》中也提倡加强和推广综合性的康复服务,即对残疾人的康复服务不应仅局限于提供医疗康复,还要与心理、教育、就业、社会等各方面有机整合,提供综合性的康复服务才能真正满足残疾人的康复服务需求[11]。

3. 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人才队伍现存问题

康复服务人才队伍中各项功能发展不均衡。由残疾人逐渐转变的康复需求可知,残疾人及其家属对康复服务的要求逐渐提升,康复服务不再是诸多方面的有和无的问题,而应提升到细化各项功能的协调发展的层次上。但纵观康复服务人才队伍的现状,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功能上均处于不均衡的发展状态。主要表现为目前的康复服务人才队伍依然以医疗康复为主,而在医疗康复中又主要重视康复操作人员的培养,而对于在功能上同样重要的康复评估、康复计划等人才队伍的建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尚缺乏相关的系统科学的培训教程与方法。这种重操作轻评估与计划的康复服务容易造成服务人员“短视地”施予康复,残疾人或其家属也因此而“盲目地”接受康复,而对于残疾人未来的发展道路,未来如何融入社会生活等方面考虑得较少,或者其基点相当地局限与悲观,仅关注残疾人已经残损的方面。也正因为目前这种缺少未来规划与希望的“短视地”康复服务使得一些残疾儿童的家长在康复服务中会表现出“不愿配合”、甚至“放弃”。因此,细化康复服务中的各项功能,并结合各项功能的职责均衡地培养各类康复服务人才,才是未来我国康复服务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并真正能够服务残疾人,达成康复目的的有效路径。

康复服务人才队伍与其他残疾人服务人才队伍未能有机整合。康复、教育、就业、社会等均是残疾人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建设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服务队伍。但目前几种服务队伍并没有有机整合在一起,存在着诸多重合或空缺的地方,如目前的康复服务中心与特教学校、社工队伍在功能上似乎并没有明确地划分。康复服务是残疾人脱离医院救治后的第一支服务队伍,因此康复服务应该承担着残疾人以现有的身姿重返并融入社会的领路人的责任。即让残疾人不但通过康复服务完善自身的残损功能,还可以通过康复服务了解自身仍有的价值、了解未来发展的可利用资源、了解未来发展的可行路径,从而有目的地实施康复、有计划地发展自身的优势潜能(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或培训机构、参加相应的资格考试、定位适合自己的职业或岗位等等),高效便捷地利用社会给予的各项福利资源(如各种福利政策、先进科技、匹配岗位等的及时了解与应用)、真正实现康复与教育、就业、社会服务等的有机整合。

二、ICF理念对康复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1 康复计划指导是残疾人康复服务的重要环节

ICF以其新的残疾与健康分类体系对功能与残疾提出了新的模式,并突出了环境因素在残疾的发生发展和残疾人康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12]。其中环境因素不仅包含残疾人辅具、无障碍设施等硬件环境,还包括消除歧视、人文关怀等软环境。这便对相关的残疾人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残疾人的服务需求,不论是先天残障,还是后天因意外致残,无不遵循医疗、康复、教育与培训、回归社会的服务需求轨迹。而其中专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第一支队伍便是康复服务队伍,即个体确定为残障后重返社会所接触的第一支专业的服务队伍是康复人才队伍。基于目前我国普通民众对于残疾人事业及生活与学习领域的情况尚处于知之甚少的现状,作为第一支服务队伍的康复人才理应担当起专业的指航职责,为残障人士或其家属介绍适合其未来发展的社会环境资源(如康复中心、特殊学校、相关部门活动与政策等),为其将来的道路提供建议与指导。残疾人重返社会所接触的第一批服务队伍的专业贴心的指航不仅可以大大消除残障人士或其家属对未来的迷茫与被社会抛弃的恐慌,还可以大大提高残障人士未来康复、教育、就业等服务的效率,并有机整合,从而最终真正实现全面康复。

2. 康复评估分析是残疾人康复的有力支撑

ICF提供了一种用来描述健康状况和与健康有关的状况的统一和标准的语言与框架。它从一个新的视角,即为了改善健康,需测量健康,为了测量健康,需细化健康成分,来重新审视人类健康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在所处环境中的潜能[13](P.20)。可见,康复服务为了改善个体健康,首先需要测量个体的健康状况,即对个体进行康复评估。此外,ICF是针对个体健康状况而非疾病的划分,这也对已有的康复评估提出了质疑,即康复评估是否仅限于对障碍或疾患的评估,还是应该同时评估健康的优势资源。不难想象,若在康复服务评估环节同时评估残疾人的障碍程度与优势资源,不仅可为接下来的康复计划的制定提供基本的依据,还可让残障人士或其家属认识到自己(个体)并非从此一无是处,尽早客观地评价并接受带有残障的自己(个体),认识到自己(个体)虽有缺陷但同时仍有大量的健康因素存在,自己(个体)依然是社会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从而树立融入社会建设社会的信心与动力。

3. 全社会实施康复是残疾人康复服务的终极目标

ICF新的残疾观念将残疾视为一种社会性问题,是个体身体结构与功能、日常生活与社会参与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14]。这意味着残疾不再仅是个体的特性,还是由社会环境形成的一种复合状态,即不再能简单地从一种损伤或多种损伤去推测个体的能力受限或活动表现的局限[2](P.3)。由此,以使残疾人真正融入社会生活为终极目的的康复服务人才队伍,需要全社会每个成员的加盟。从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悉心建设的政府领导,到为残疾预防潜心专研的专家队伍;从随班就读中教师学生与残疾学生的和谐相处,到工作社区中同事邻里为残疾人创设的无歧视环境,无处不在为残疾人的康复贡献力量。全社会的无障碍设施及全民的无歧视环境是真正实现全面康复的必径之路,是残疾人康复服务的终极目标,也是残疾人事业中首要的观念转变任务之一。

三、ICF理念下康复服务人才队伍功能职责与建设

康复评估人才,依据ICF的评估标准,负责对残疾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其中,不仅包括身体结构和功能损伤方面的评估,也不仅包括活动限制和参与局限上的评估,还包括优势潜能的评估,即在ICF细化的健康成分中,评估并认识到残疾人未受损的可开发的且能够成为未来自力更生的优势潜能资源。康复评估人才同时承担康复计划中的为残疾人的残障损伤方面做具体的康复计划的任务。根据康复评估人才的职责,康复评估人才需要有康复医学背景,不必有很强的实践技能,但理论功底较强,能够与医院的医疗专家沟通、交流,对残疾人康复给出具体计划。康复评估人才还需要学习并掌握ICF评估方法与工具使用,从而有效地评估残疾人的优势潜能。此外,由于康复评估人员是康复服务中第一个与残疾人及其家属接触并给予希望的力量。因此,就职者还需要定期参与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对优势潜能的挖掘及沟通表达等技巧。

2. 康复计划人才

康复计划人才,依据个体的康复评估结果,为残疾个体提供具体的康复计划与发展建议。其中包括三方面的计划指导:一是,针对个体的残损结构或功能,为其做出具体的康复计划与指导,并给予有关康复方法和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释与说明,以及对康复结果的基本预期等;二是,针对个体的优势潜能,为其提出一些教育及发展建议,以便其最便捷、最高效地享受其他教育培训等服务、最大化地开发优势资源潜能,并最终成为其自力更生回归社会,有尊严地生活地强力资本;三是,为残疾人提供相关的社会福利、保障及政策等相关的咨询与讲解服务,确保残疾人能够及时地了解相关政策,有效地加以利用。康复计划人才队伍的第一方面任务由具有医学背景的康复评估人员一并承担。其后面两个任务可由具有社工或心理学背景的专业人员所承担,学习并掌握各种医疗、教育、就业、社会有关残疾人的国家政策与福利资源,定期参加人力资源、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培训,熟知残疾人相关的岗位所需的个体功能。

3. 康复技术人才

康复技术人才,包括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和康复辅具设施等研发人员。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针对个体的残损结构或功能,按照康复计划与安排实施康复操作,并记录康复流程与进展,以供再次康复评估与康复计划参考。康复辅具设施等研发人员,负责康复服务的环境/社会方面,从环境/社会角度为残疾人功能与能力的康复,无障碍地重返社会生活开发或生产相关的器具与设施。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是现有康复服务体系中较为完整庞大的一支,其建设可参照《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15]。康复辅具设施等研发人员队伍建设应以鼓励为主,加大对有重要价值的研发成果的奖励与宣传普及。

4. 康复管理人才

康复管理人才,包括康复专业技术管理和康复服务行政管理人员。康复专业技术管理,负责对下属的康复评估、计划与专业技术人员等进行定期的培训与指导,监督和评价康复服务的工作成效等。康复服务行政管理人员,负责把握康复服务的发展方向,协调各层级各部门机构的康复服务工作,解决康复服务中遇到的经费、场地、设施、宣传等实际问题。康复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对象主要是目前在职的康复服务各级管理人才,针对其岗位职责,进行ICF理念、康复服务细化功能理念及培养方法、培训工具使用、社区康复等方面的培训,以激发并鼓励其根据本地区现有资源及发展现状开发相应的培训教程、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整合运作各类资源等。

5. 全民康复人才

全民康复人才队伍是指全民参与到无障碍设施及无歧视环境的建设与营造中,是康复服务人才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理想状态,全民康复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真正让残疾人无歧视、平等地重返社会,融入社会的基石。建设全民康复人才队伍首先需要各行各业各类人群加入,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宣传、相互接触、相互了解,逐渐消除对残疾人的差异观念,树立残疾人资源的观念;其次,也要转变残疾人自身的态度,要树立自信自强的决心,要善于发现自身的优势资源,并将其发挥到极致。

四、ICF对康复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

1. 为康复服务人才培养与实践提供科学工具

ICF作为一种有关功能、残疾和健康的分类,虽不可直接用于临床康复评定,但可运用心理测量技术,在ICF的理论与方法基础上开发出标准化的测量工具[16],从而为康复服务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实践提供科学的工具。在康复服务人才队伍的培养中,ICF为其课程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具体框架和科学的依据;在康复服务人才队伍的实践中,ICF所开发的临床评估工具,为康复评估人才提供了便捷可行的临床评估工具。此外,在评估中,ICF不仅为康复个体健康状况评估、康复效果的评估,还可以为个体的职业优势评定提供细化的标准。可见,ICF是实现康复评估人才队伍发展并走向实践的有力支撑。

2. 为实现全面康复服务提供可操作的平台

ICF中所界定的能力与功能均跳出个体的生理或身体的局限,而置于更加广泛的社会和环境中,这便为康复服务走出仅针对残障损伤而进行的医疗康复,走向涵盖特殊教育、职业教育、职业康复、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等综合性的全面康复搭建了桥梁。可见,ICF为整合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与社会康复的资源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从而真正将全面康复付诸行动。

3. 为康复服务人才队伍规范化、国际化搭桥铺路

ICF提供了一种用来描述健康状况和与健康有关状况的统一和标准的语言与框架。它是一种全球性的工具,涉及65个成员国,经过10年的国际性的努力,在术语和分类上达成了广泛的一致[13](P.20)。它是一种通用性的工具,提供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共同语言,用于描述健康和与健康有关的状况,从而为康复服务人员与教育工作者、职业培训人员、卫生保健工作者、公共政策制定者以及包括残疾人的广大民众等不同使用者间进行顺畅交流[17]。因此,在以ICF理念为指导,以ICF的内容为教育培训与临床实践的材料将使康复服务人才队伍逐渐走向规范化、国际化。

参考文献:

[1] 邱卓英.《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对当代康复医学教育发展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7):416-417.

[2] 邱卓英.《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研究总论[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1):2,5.

[3] 邱卓英,李智玲.现代残疾康复理念与发展策略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08,(1):193-200.

[4] Grimby G, Melvin M, Stucki G, et al. ICF应用发展:康复学科知识和临床工具的构建[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2):1101-1102.

[5] 肖耀华,王俊.市级康复中心的生存与发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12):737-738.

[6] 傅克礼.省级残联康复中心的现状分析与建设原则[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4):182-183.

[7] 郑瑜,党英杰,荣墨仪.无锡市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6):595-597.

[8] 张金声,李和兴,田园,等.北京德胜社区残疾人现状与康复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9A):1161-1163.

[9] 何小英,杨秋苑,邓爱玲.广州市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2):198-200.

[10] 钱耐思,谢静宜,郑钢,等.上海市闸北区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现况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2):188-190.

[11] 残疾人权利公约[EB/OL].[2006-12-13].省略.cn/wxzx/content/2007-01/17/content[CD#*2]30315567.htm.

[12] 卓大宏.中国当代康复医学发展大趋势[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1-3.

[13] 邱卓英,张爱民.《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应用指导(一)[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1):20,20.

[14] 邱卓英,刘智渊.《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及其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6,(11):11-13.

[15]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6):413-415.

[16] 邱卓英,荀芳.基于ICF 的康复评定工具开发与标准化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2):101-105.

[17] 邱卓英,丁相平.《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应用指导(四)[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5):278-281.

A New Probe on build Disabled Rehabilitation

Service Personne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CF ConceptZHANG Li-song, HE Kan

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篇(8)

Sex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disabled adolescents

SHEN Mingho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Changji College, Xinjiang Changji 831100, China

【Abstract】 Adolescent period is a transitional and controversial period from sex physiological maturity to sex psychological immaturity.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re likely to appear during this critical period in which an individual’s physical body, psychological and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ocial value and world outlook will form. The disabled adolescents are disabled physically, but they, like the healthy adolescents, will also meet some sex psychological problems during their puberty period. Therefore,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give proper sex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se disabled adolescents in the schools.

【Key words】 Disabled adolescents; Sex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ll-round development

1 引 言

残疾儿童尽管身体存在残疾,但与正常儿童一样有着青春期发展。进入青春期后的残疾儿童,由于性的发育和成熟,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出现了性渴望、性萌动、性梦幻、性等心理现象。如何面对这些心理现象,这给处于青春期的残疾儿童带来了过去从未有过的困惑、矛盾和烦恼,影响着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尤其大众传播媒介广泛频繁地提供着大量的性信息、性刺激,更是增加了残疾儿童的性心理问题。而青春期阶段是处在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是决定个体一生的体格、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品格、情操、作风、习惯也是最深刻的,往往影响终生。正如罗素所说:“有些人后来在健康方面或行为方面出现问题,往往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的知识不足或教育不当。”“一切无知都是令人遗憾的,但是对性这样的事无知,则是严重的危险。”[1]尤其是青春发育期。因此,如何提高残疾儿童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水平是我们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

2 性心理素质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素质含义是广泛的,它不仅包括个体的先天特征,还包括个人的身体条件、理论素养、思维能力、道德面貌、实践能力等,是个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淀下来的东西。即指人的发展的质量水平,是个体的先天体质条件基础上,在教育与社会影响下及个人实践过程中形成起来的那些稳定的、基础性的、对人的活动效能产生广泛影响因而具有一定社会评价意义的身心特点的总和。它包括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

性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与性成熟有关,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文化因素、个人经历和人格类型的影响。其内容大致有:性生理心理、性生育心理、性临床心理、性病理心理、性治疗心理、性社会心理、性卫生心理、性犯罪心理、性教育心理等。另可具体划分三种类型:一是性生理心理。即男女两性在遗传、解剖、生理特征及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类型,如性差异心理、青年、老年等性心理。二是性个体心理。即男女两性在具体性情景刺激下各种心理体验,如兴奋、满足、愉快或忧郁、沮丧、焦虑、恐惧等。三是性角色心理。即男女两性在有关性的社会位置中表现出的各种形式,如求偶、恋爱、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性心理。可见,性心理是性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性一样是整个人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涉及到不同的性心理问题。正如世界著名性学专家霭理斯指出:“性是一个通体的现象,我们说一个人浑身是性也不过分,一个人的性素质是贯穿他全部素质的一部分。”[2]性心理素质不仅是个体心理素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受个体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影响,而且它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着个体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发展。因此,性心理素质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其它素质的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学说的精髓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人的能量主要来自于体力和心力两方面。为实现心力和体力的成分和谐发展,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了几个世纪,提出了许多具有影响的学说。19世纪中期.马克思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心力和体力的和谐发展做出了描述。从哲学角度看,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扬弃人的异化,消除人由自己创造的力量、财富物质反过来支配人、控制人的局面,特别是消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人发展形成的阻碍。从经济的角度看,他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即人的劳动能量全面和谐和充分自由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讲,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认识能力,尤其是人的思维能力得到较高程度的发展,使人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使人的发展从必然王国[3]走向自然王国。总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学说的精髓可以概括为:首先,十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坚定的价值取向。其次,人的全面发展含义有三:一是,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结构中除了品德、体力、智力以外,至少还应该包括审美能力和心理素质这一维度。二是,人的活动能力包括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三是,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与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认为:社会存在是全面发展的前提,只有到了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和人的闲暇时间极其充裕,消灭了人压迫人和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的共产主义社会,人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彻底地实现。再次,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全面发展的人要求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来培养和造就。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我国的教育目的始终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方向。我国的教育目的从受教育者的素质结构来说,是应求得德、智、体、美几个方面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从内容结构上来说,是进行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几个方面的全面教育。而教育对象素质的全面发展又需要实现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诸育并举和相互贯通。

性心理素质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性心理素质的发展从素质结构上来说应求得德、智、体、美几个方面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对性心理素质教育进行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从内容结构上来说,应该进行的是性德育、性智育、性体育和性美育等几个方面的全面教育。

4 残疾儿童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残疾儿童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呢?笔者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应分别从性德育、性智育、性体育、性美育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如下:

性德育是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性态度和性价值观教育。为残疾儿童提供了解、探索和评价其性态度的机会,促进残疾儿童建立具有开明和责任的性态度,以便残疾儿童形成自己的性价值观,真正体会性价值所在。二是,性责任教育。帮助残疾儿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增强性关系的责任感,懂得两性关系中严肃的社会含义和社会责任,并升华为高尚的志向,包括克制、防止早恋、防止未婚先孕、懂得保护自己等。

性智育为性心理健康教育中其它几育提供知识基础。无论是性德育、性体育还是性美育,必要的性知识以及理解和认知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性心理的产生、特点与发展的知识。包括人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男女、月经、性反应、性定向、避孕与妊娠、性传播疾病等性心理的发展特点。二是,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的接纳自我。残疾儿童由于身体的残疾,在青春期发育中更容易出现自卑等不良心理,因此在残疾儿童青春期发育过程中,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愉快的接纳自我。一个性心理健康的人,必须能够正视自己性生理的发育和性心理的变化,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接纳并乐于承担相应的性别角色。三是,具有较强的性适应能力。性适应是指个体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性活动(包括、性意识、性观念以及相应的性情感、等)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形态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关系。性适应能力表现为个体性的同一性的建立;在出现性冲动后,能够正确地释放、控制、调节,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四是,能与异性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性心理健康的个体,能够在日常生活与异性进行自然的、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交往,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自然有理。五是,认识性对自己人生幸福生活的重要作用。

性体育促进性心理健康教育中其它几育的发展。具体的教育内容为:一是,通过教育和适当的健美训练,不仅使残疾儿童身体得到健康、正常的发展,而且保持一定的形态美。身体的生长发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性生理的发育和变化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性心理感受和变化。身体是否健康、发展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其对性体像的认识。因此,不仅要教育男、女生要摄取足够的营养来促进自己身体的建康发展,而且要对男生进行肌肉力量与身体协调性的训练;对女生进行减肥、身体柔韧性等的训练。二是,教育男、女生要养成各种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保持健康,预防疾病。

性美育是性心理健康教育中其它几育的灵魂,尤其是对残疾儿童而言。因为性美育不仅能帮助残疾儿童具备发现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能力,而且能培养残疾儿童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性美育的具体教学内容为:一是,要培养和提高残疾儿童感受性美的能力。感受性美是性审美活动的起点,也是性美育的基本任务。在性美育过程中要帮助残疾儿童理解社会标准对性别审美的要求,并且学会欣赏形体美。二是,要培养和提高残疾儿童鉴赏性美的能力。感受美只是对美与丑的质量层次的判定,而鉴赏美则是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鉴赏美不仅要学会对美的外在形态进行欣赏,而且还要对美的内在品质学会欣赏。培养残疾儿童鉴赏性美的能力能帮助残疾儿童善于保持形体美与心灵美,并且善于欣赏形体美和心灵美。三是,要培养和提高残疾儿童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性审美的根本任务不是培养残疾儿童感受性美、鉴赏性美,而是培养和提高残疾儿童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只有这样残疾儿童才能在现实和未来的生活中学会自觉分辨性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与纯洁、庸俗与高雅,自觉抵制腐朽没落性文化的侵蚀,并以自己文明的、性形象去增进社会风尚的文明,保持高尚的审美观念和情操。

当然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划分实际上是理论分析的需要和产物。在教育实践上也许有工作的重点和分工的必要,但是教育活动各要素互相渗透的性质意味着德、智、体、美诸育本应是相互融通的一体。因此,残疾儿童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在实施性德育、性智育、性体育、性美育诸育时要注意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丛立新.青春期教育目的及问题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3):44-48.

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篇(9)

关键词 特殊教育 体育专业 残疾人

我院是全国唯一独立设置、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近年来残疾人体育事业迅猛发展,社会对体育师资提出更高的要求。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体育教师比例较低,急需特殊教育体育教师及社区体育康复师资。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对残疾人体育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促使社会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体育需求,加大特殊教育体育专业方面人才的培养,将成为社会急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拓宽高等特殊院校办学渠道

(一)改革开放以来,特殊教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特殊教育体育师资队伍培养和需求的矛盾也随之凸现出来,特殊学校在有计划增加,但体育师资严重不足,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经过专业培养的体育专门人才稀缺。国内普通高校中开办特殊教育专业的仅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少数院校;而以培养残疾人体育教育工作者为目标,在体育院校中开办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并实施招生的,仅有天津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和广州体育学院,每年招生规模不足200 名。高等院校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与需求相比较,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特殊学校及康复机构对体育师资的需求。江苏省是教育大省,有120多所高校,全省有479.3万残疾人,目前还没有开设特殊教育体育专业,直接影响残疾人体育需求。我校是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摇篮,培养体育特色人才是当务之急。

(二)我国特殊人群的种类多,专门的体育指导人才缺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我院设置体育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是调整我省高校体育教育布局和结构,拓宽办学渠道,优化我省教育体系和发展江苏高等教育以满足社会需求的迫切需要。

二、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发展残疾人体育

(一)残疾人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体系中正在迅速形成并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专门研究残疾人体育现象,揭示残疾人体育规律的科学,残疾人体育学是整个体育科学体系的子学科群。我院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是适应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培养急需的残疾人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也是我国残疾人体育学科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体育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的课程设置满足残疾人开展健身活动的需求,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我院需明确体育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特殊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组织与管理能力;了解残疾人体育康复等相关知识;能够在特殊教育机构、民政、社区等部门组织并指导残疾人进行体育锻炼和功能恢复;胜任残疾人体育教育、康复训练、残疾人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在课程体系结构上把体育教育与运动医学,康复保健相结合,围绕特殊教育心理学、康复医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专项技术等综合知识,向学生传授特殊教育知识,并将盲童心理与教育、聋童心理与教育、弱智儿童心理与教育、残疾儿童生理与病理、残疾儿童康复、特殊教育技术、定向行走等课程设为主要课程。设有实践性教学环节,适应残疾人的需求。

三、学院近30年的发展,为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提供了保障

(一)我院经过近30多的建设和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学院现有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阳光学院、文理学院、康复科学系、公共管理系、国际合作与继续教育学院、社科部、体育部等9个院系部,设有特殊教育研究所、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中心和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康复中心等。有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手语翻译、儿童康复、社区康复、社会工作等20个专业49个专业方向,基本形成了“一个服务宗旨(为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服务),两大人才培养体系(特殊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和服务于残疾人事业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三大专业集群(以“特殊教育”为核心的特殊教师教育专业集群,以“残疾人康复”为核心的服务残疾人事业专业集群和残疾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集群)”专业发展格局。培养了10000多名特殊教育教师,他们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中坚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380余人,正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占专任教师比例30%以上,拥有一批全国知名的特殊教育专家。

(二)为改善体育教学和学生健身训练条件,学院投入资金,改造了部分运动场地。学院现有体育馆一座,可进行篮球、排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400米标准田径场1座,内含标准足球场1个(天然草坪),网球场2片,室外篮球场6片,排球场3片,羽毛球场4片,游泳池1座、健身房一处、体育舞蹈室和健美操各一处,学生体能测试实验室一处.这些场地设施可以充分满足学生上课、训练和课余体育活动的需求。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我院已具备开设特殊教育体育专业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

四、体育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特殊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为特殊教育体育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我国大陆现有残疾人约8200万,约占人口总数的5%,2001年我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6岁残疾儿童共有139.5万,其中单一残疾儿童107.1万,综合残疾儿童32.4万。在五类残疾儿童中,听力残疾15.8万,视力残疾10.9万,智力残疾95.4万,肢体残疾43.4万,精神残疾10.42万。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特殊需要的儿童”的定义将特殊教育广义化的话,中国约有学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2000--4000万。

1.特教体育师资状况。周坤等在对‘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研究>中指出;“在所调查的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中共有206个教学班级,平均每所学校有13.73个教学班级,共有20位专职体育教师,平均每所学校有1.33位专职体育教师。每位专职教师平均要完成10.32个班的教学任务,已远远超过《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的每6个教学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的规定,可见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数量严重短缺。江苏省共有109所特殊教育学校,据初步调查专职特教体育教师短缺。以上资料,虽然还不能完全确定我国专职特教体育教师具体数量,但是可以预计无论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专职特教体育教师都十分短缺。

2.特殊人群健身指导员短缺。残疾人参加健身锻炼困难比正常人要大得多,且由于残疾的类别和程度不一,对体育锻炼又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科学地开展残疾人体育锻炼,既要保证有效的康复、提高健康水平,配备专门的残疾人健身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至关重要。

3.残疾人体育事业人才需求状况:残疾人体育事业人才的范围比较广泛,一般包括残联工作人员、体育健身活动指导员、教练员、竞赛组织、管理等高级人才等。目前全国各地行政部门对残疾人体育事业高级人才的总需求量相当大,现有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4.体育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虽然刚刚起步,但它高度反映了全社会对残疾人体育工作的重视与关心,同时也反映出特殊教育中体育指导作为一门专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这与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的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能力的要求是相呼的。残疾人参加健身锻炼困难比正常人要大得多,科学地开展残疾人体育锻炼防止受伤必须配备专门的残疾人健身体育指导员,这些都为培养特殊教育体育专业人才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空间。

五、思考

(一)我院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残联共建单位,担负着为全国培养特殊需要师资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依托学院优势,拓宽江苏办学渠道,为江苏及全国培养特殊教育体育师资。

(二)我院的体育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的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以培养不同类型的指导者为目标,满足社会对体育指导者的需要。

(三)围绕体育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的培养目标,可以开设坐式排球,中国手语、定向行走等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建立区县残疾人联合会、社区街道等学生实习基地;完善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满足残疾人对体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篇(10)

由于标准规定学生因病或残疾可向学校提交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医疗单位证明,体育教学部门核准,可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并填写《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存入学生档案。这样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每年就被排除在标准评测人群之外,不能享受与正常人同样进行体质健康检测的权利。

如果正常人要融入社会,享有与正常人同样进行体质健康检测的权利,则残疾人体育教学的全纳教育理念的形成与作用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萨拉曼卡宣言》和《特殊教育行动纲领》明确指出以全纳为导向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态度,强调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一种没有分类,排斥及歧视,注重集体合作,容纳所有有教育需求的学生,满足不同需求的教育新模式。

随着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发展,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特殊教育的体育教育,是培养残疾学生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特殊教育体育教学工作该如何发展,让残疾学生可以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人群,成为特殊教育学校研究改革的重要课题。

但是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实施全纳教育,却是一个巨大挑战。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对象,是身体素质差异极大的特殊人群,尤其是肢体残疾的特殊人群由于身体原因,体育教学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随班就读过程中,得不到专业服务;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学校没有适应他们的体育设施,体育教师的能力不足无力照顾残疾儿童等造成许多随班“坐”读或随班就“混”的现象,影响残疾学生的教育公平。

融合全纳教育理念的体育教学是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基本途径。

1.融合全纳教育理念的体育教学目的

由于体育教学对象的特殊性,特殊体育教育肩负重要责任。挖掘残疾学生的身心潜能,增进残疾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残疾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从事体育锻炼的态度与习惯,打下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基础,促进残疾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残疾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2.融合全纳教育理念的体育教学宗旨

在体育教学中让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质水平得到最大的提升及发展,构建融合全纳教育理念的体育教学模式,最终让所有残疾学生都拥有适合他们的体育教学形式。

3.融合全纳教育理念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与不同的授课方式,根据学生的残疾情况和不同程度,实施分班教学,在一些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实行个别教学。

3.1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为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基于这个目的,体育教学的内容应在发展所有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还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3.2体育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体育教学内容的全纳性。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的全纳性,实施体育教学分层教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即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水平、身体机能、运动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进行体质健康中和检测评估与评价,考虑学生的特殊需要与要求,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体育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所有学生才能顺利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习惯。

3.3营造和谐体育教学氛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营造和谐教学氛围。教师与学生相互协作,排除残疾学生在运动参与与体育学习中的各种障碍,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对所有的学生多用激励性语言,运动无难事,没有人参与不了的运动等。

4.融合全纳教育理念的体育教学原则

4.1平等性原则。关注所有有健康需求的特殊人群,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所有学生创造公平平等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通过调整教学资源、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安排等,满足学生健康发展需要,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达到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目的。

4.2主体性原则。在全纳教育环境下,体育活动中加强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设计以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为主,放手培养、正确引导,技能锻炼与培养体育兴趣相辅,最终形成学生终身体育的目标。

4.3个别性原则。在全纳教育环境下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通过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教师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体育兴趣、健康状况,在搞好全纳教育的前提下,面向整体、照顾差异,通过班级授课,分组学习、个别教学,对学生实行有针对性的全纳教育,整体控制体育教学。

4.4发展性原则。在全纳教育理念的体育教学课堂,学生的残疾类别、残疾程度、运动能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的发展,但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不同水平的学生,更新教育观念,坚信残疾学生发展的必要性,不管残疾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发育水平、心理障碍、技能迟滞发函等因素,通过积极的引领作用,减少消除排斥,采取特殊的运动形式和锻炼方法,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发展。

上一篇: 医疗保险属地化管理 下一篇: 防溺水具体措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