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8 17:08:05

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

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篇(1)

(一)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低

山西省服务贸易起步于2007年,当年服务贸易额为7.9亿美元。“十一五”期间,全省服务贸易额达到29.4亿美元。2009年达到11.5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仅占全国服务贸易总额的0.34%,全国排名26位。2009年,山西省进出口总值为85.5亿美元,服务贸易额为11.5亿美元,服务贸易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13.5%,属于服务贸易不发达水平。

(二)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目前,全国要求统计的服务贸易额为12项,主要是运输、旅游、建筑、保险、金融、外包、技术引进、咨询、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其它服务等。受起步晚、产业结构重型化、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山西省服务贸易主要集中旅游、工程承包、外包、文化产品、技术引进等五项,占全部贸易额指标的41%。“十一五”期间,外包650万美元,占服务贸易额的2.2‰;旅游为10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额的34%;工程承包12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额的40%;技术引进1.54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额的5.2%;文化产品2100万美元,占服务贸易额的0.7%。

(三)对发展服务贸易的认识程度不高

与制造业国际转移相比,服务贸易国际转移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运作特征,对贸易投资环境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山西省对服务贸易认识不足,存在重货物贸易、轻服务贸易的认识,加之一些服务贸易承接方缺乏必备的国际沟通方式、国际化服务意识和经验,特别是对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缺乏基本的了解和必要的措施。政府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企业培育、产业配套、投资环境、投资促进等方面缺乏引导,服务业发展环境相对滞后。

(四)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小,服务能力低

2008年,山西省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约300万美元,而同期大连服务外包业务总额高达2亿美元,是山西省的66倍。东大阿派软件一家公司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已近1万人,而山西省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总数才8000人,上百人的服务外包企业不到2家,企业规模小,难以承担国际大型外包项目。

(五)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人才短缺

山西省每年大学生毕业生人数16万,但调查显示,只有10%的工科大学毕业生能够胜任外国服务企业的工作。此外,山西省还缺少具有全球眼光,能够带领大型技术团队承接复杂外包的高级管理人才,以及具备外语能力,熟悉发包国商业文化的技能型人才。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外包高端人才流失较重。

(六)文化旅游产业体制机制有待理顺

山西省文化产业基础好,发展快,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对创意环节不够重视,各级政府和企业,没有把创意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产品和项目中无法体现创意内容;创意人才匮乏,从目前来看,没有一种机制能够把优秀的创意人才、创意企业聚集起来。省内文化产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的合作较少;整个产业缺乏来自信息、制造、教育、商业等相关行业的支持;全省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不大,对外开放的速度较慢,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当前,全球的服务业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烈,带动了国际服务贸易迅猛发展。对比发达国家70%、发展中国家50%的比例,山西省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6%左右,未来山西省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发展都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二、“十二五”期间山西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和重点

(一)发展原则

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服务贸易发展规律。以服务业发展为依托,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动山西省服务贸易发展;研究并遵循服务贸易发展规律,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分享发达地区发展服务贸易的经验,吸收适合山西省服务贸易发展的合理成份。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统筹兼顾服务贸易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在发挥比较优势、弥补资源不足、扩大发展空间、提高附加值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不断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在扩大旅游、工程承包、外包、文化产品、技术引进等传统服务贸易规模的同时,积极发展通讯、金融、保险、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贸易。

坚持市场化取向,加强政府宏观指导。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和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加强对服务贸易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支持,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行业协调发展。

(二)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领域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巩固优势、发挥特色、挖掘潜力的原则,对山西省服务贸易发展重点领域进行分类指导、重点促进。对山西省运输、旅游和建筑等传统贸易产业,挖掘潜力,继续扶持扩大进出口;对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予以特别指导,努力发展壮大;对技术引进再出口、文化产品、动漫、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重点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加速发展。

1、进一步发展旅游业

进一步提升旅游供给水平,鼓励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加快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整合力量集中培育大型旅游节事活动,增强入境旅游吸引力;加强宣传促销,促进旅游与外宣、外交、外事、经贸、文化各部门联动,通过驻外使领馆和多种商业渠道,搭建多种平台,强化山西省整体形象宣传,建立完善配套服务,推动建立健全旅游紧急救援体系,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加强旅游国际和地区合作,探索和深化有效合作机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参与旅游国际规则的制定,增强话语权;推动国内旅游企业参与国际旅游竞争,鼓励和扶持一批大型旅游企业在境外建设服务网络;积极稳妥推进出境游业务的试点开放,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

2、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发挥山西省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承接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加快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研究制定鼓励承接服务外包的扶持政策,加大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企业国际资质认证或评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的支持力度;积极承接服务外包和国际离岸外包,对软件移行、网络安全、招标服务、头孢工艺研发、远程医疗、公共缴费软件平台、动漫设计等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出口企业,扶持壮大太原服务外包出口基地建设,扶持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和服务外包实习基地,扶持一批服务外包出口企业通过国际服务外包“CMM3”级以上资质认证。专项支持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公共平台建设及企业发展。鼓励服务贸易企业境外设点;制定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评估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各地积极性。

3、积极开拓对外文化贸易

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推动山西省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扶持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艺术、演出展览、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出版物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支持动漫游戏、电子出版物等新兴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从事演出展览、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业务的对外文化中介机构;借助国际性的电影节、电视节、艺术节、书展、博览会等平台,积极推介山西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夯实服务贸易发展基础

全面提升山西服务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服务贸易企业,优化服务贸易主体结构。加大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落实和完善各项吸引和培养服务贸易人才的政策,建设和认定一批服务贸易人才培训基地,加快服务贸易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服务贸易理论、政策和动态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引导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服务贸易、熟悉服务贸易、支持服务贸易发展。加快与服务贸易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平台建设。重视生活环境、生活品质的提高,建设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形成服务贸易发展良好环境。

(二)完善服务贸易相关政策体系

把推进服务贸易发展作为今后五到十年全省经济贸易工作的重点,充分把握资源型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契机,制订出台促进山西省服务贸易全面发展的政策文件和具体实施细则,设立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逐步完善促进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体系。重点包括积极争取服务贸易税收优惠试点政策、支持服务贸易企业扩大出口、培训人才、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服务品牌、创新服务方式;支持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服务业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先行先试,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鼓励支持服务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科学合理地简化自然人移动的行政审批程序等。

(三)深化服务贸易统计体系

贯彻落实国家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和管理办法,结合山西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和统计工作特点,学习借鉴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标准和发达国家(地区)经验,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山西服务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办法。做好以服务贸易BOP统计和FATS统计为主体的服务贸易基础性统计;扩展运输服务、软件出口、服务外包、文化贸易、教育服务贸易等服务贸易专项业务统计;建立服务贸易综合评估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增强服务贸易促进体系

积极鼓励企业参加涉及服务贸易内容的国内外知名展会;整合资源,将“山西服务贸易网”等建成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实现网上信息、项目对接、人才交流等功能;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协调企业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外交涉、维护企业权益、加强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五)建立政府综合服务体系

探索建立“各部门紧密配合,市、区县联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山西服务贸易综合服务体系。市级各部门依托山西服务贸易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共同研究制订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政策措施等。各区县将服务贸易管理工作延伸到第一线,市、区县之间形成便捷化、扁平化、网络化的服务贸易服务体系。依托行业管理和政策措施,政府各部门要与服务贸易企业建立制度化的联系机制,并依托相关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及时了解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和变化趋势。探索建立服务贸易预警机制。协调部门管理,提高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做好服务贸易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

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篇(2)

我国走上WTO的舞台,进出口等国际贸易的概念越来越走进人们的生活,旅游、运输、银行、建筑、通信、金融、保险、网络等全球服务贸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国际间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一方面服务贸易逐渐发展成为各国经济的重要产业,带动了各个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无论是从规模还是结构上都逐步强大,为解决人力资源问题提供了非常有效的途径,大范围的就业问题给政府与企业都减轻了压力,同时也给就业者带来了经济收益。

1、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

1.1生产要素

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至关重要的两种生产要素是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发展服务贸易的初级生产要素基础。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服务业外向化的过程。只有本国服务业强大,才能有力地支持服务的出口能力。而目前在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有效地支撑了本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另外,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重要作用在于服务业本身的特殊性。对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新型服务行业来说,其服务的生产具有非物质化的特点,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为新颖的创新意识,专业的知识和教育背景就成为此时最重要的投入要素。

1.2国内需求

波特认为,国内需求,包括国内需求的结构、市场大小和成长速度、需求的质量、需求的国际化的程度等各个方面,国内需求是产业冲刺的动力。一国产业是以本国的需求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生产的有效组织方式,它是影响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1.3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

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包括纵向的支持(企业的上游产业在设备、零部件等方面的支持)和横向的支持(相似的企业在生产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支持),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能够形成竞争优势网络。没有相关和辅助产业的发展,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无法形成。他们之间是休戚与共的协调互助关系。

2、中国服务贸易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球服务贸易总额增长迅猛,期间增长了7.9倍,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份额在27年间上升6.8%。增长虽然不是很多,这是因为货物贸易增长同期也很快,但是却可以说明,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在的分量越来越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总体水平不高,整个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相对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份额都是相当低的,其进出口份额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份额分别为美国的10%和16%,中国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没有同步发展,服务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低,整个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服务贸易总体水平低制约了商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服务贸易不仅总体水平低,整体竞争力差,而且出口结构不合理。

3、对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设想

3.1扩大服务贸易领域,优化产业结构

树立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观念,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程度,优化服务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服务产品和服务质量,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形势。首先,要大力发展我国服务业,调整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战略,引导服务业在各领域的发展,深化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划分,利用新型技术不断改变传统服务业发展的模式,使我国服务业向着经济高效运行的生产型、技术型、中介型的现代化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第二,国家要鼓励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的服务贸易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对有制约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等做出调整,减少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例如:要加快发展农村的服务产业,结合农民自身生活的条件,发展适合于农村发展的服务贸易产业,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第三,关注服务外包,品牌战略等新型服务贸易形势,服务外包和技术外包,品牌战略等新型服务贸易逐渐成为现代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因此我国要加快转变对传统服务贸易的依赖程度,大力发展品牌战略,关注服务外包等新型服务贸易,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现代化进程。

3.2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系合理化

健全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系,实现服务贸易机构管理合理化、规范化,是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组织保证。首先,建立服务贸易的主管部门,分级管理,合理划分权限,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上级和下级的关系,改变权力过度集中于商务部的局限形势。整体协调服务贸易的发展,整合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使政府的管理更加有效。其次,要健全执行、监督机构、加强市场经济信息的反馈力度,确定国家重点扶持的服务贸易项目,对服务贸易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扶持。另外,对我国不同区域的服务贸易进行分层次管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

3.3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务

由业务流程外包(BPO)和信息技术外包(ITO)组成的服务外包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发达国家是主要服务外包输出地,如美国、欧盟、日本为世界三大软件外包发包方,而发展中国家是主要服务外包承接地,印度承接了全球65%的软件外包业务和46%的其他服务外包业务,成为全球最大的提供服务外包的国家。我国在这一领域发展滞后,政府应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国际服务外包,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以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出口的突破点,使我国成为服务外包的重要基地。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企业更应危中寻机,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业务。

3.4、培养服务贸易人才

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离不开资源资本、更离不开人才。因此,当今服务贸易发展转型时期,需要尽快发展培养服务贸易的人才,加强服务贸易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掌握国际服务贸易的政策形势,为提高我国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积蓄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篇(3)

[中图分类号] F12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6)06-0102-04

[基金项目]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地方政府经济外交研究”(16BGJ020);2016年厦门市社科院科研项目“厦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报告”(2016B23);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市战略发展专项研究课题“厦门市‘一带一路’贸易与投资合作:基础、方向与对策”。

[作者简介] 何军明(1974 ― ),河南武陟人,厦门理工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厦门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海上丝绸之路与厦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市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一、“一带一路”建设

与厦门市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背景

1. 服务贸易是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动力

世界经济已经逐步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已经由以货物贸易为主的阶段进入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新阶段。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引擎和新动力。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从2000年的1.44万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14年的9.8万亿美元,不到14年的时间,全球服务贸易增长了7倍多。2014年,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全球服务贸易仍然逆势增长6个百分点,而同期货物贸易增长只有0.8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已成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瓶颈。2014年全球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为20.6%,而中国仅为12.3%。从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趋势出发,估计2020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将达到20%左右,中国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比重也将从2014年的6.2%左右提升到10%左右。所以,“十三五”期间厦门市加快推进服务贸易发展,既是优化贸易结构的关键,又是加大有效供给的重点之一。

2015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服务进出口额超过1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的全球占比逐年提高。

2015年7月,福建省人民政府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加快发展十二条措施的通知》,提出争取到2020年,全省服务贸易总额达到400亿美元,服务外包业务规模年均增长30%。

2016年9月,厦门市出台了《厦门市“十三五”期间促进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加快发展工作措施》,明确提出,争取到2020年,厦门市服务贸易重点发展领域进出口额超过170亿美元,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达20亿美元,服务贸易占全市对外贸易的比重显著提升,服务外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一带一路”为厦门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新机遇

2015年3月,中央出台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支持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于2015年11月出台了《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提出支持厦门建设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2016年3月,厦门市印发了《建设海上丝路战略支点城市2016年工作方案》,提出厦门要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海洋合作、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四大枢纽,做大进出口。

厦门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具有相互贸易的悠久传统,近年来与东盟货物贸易增长较快。“一带一路”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各方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拓展服务贸易的领域、构建更高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营造更友好的营商环境。厦门市与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额还比较小,但是互补性强、潜力巨大。2015年以来,厦门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呈高速增长态势,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新机遇,积极推进服务贸易发展,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培育外贸增长的新动力。

二、厦门服务贸易发展基本情况

2015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国内经济进入结构转型时期,面临各种不利因素,厦门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实现了逆势高速增长,并持续实现贸易顺差,在旅行、信息、技术、文化娱乐、维护与维修行业取得了快速增长。2015年,厦门国际服务贸易克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各种困难,进出口额达101.19亿美元,占福建全省服务贸易总额的38.1%,同比增长17.4%(同期厦门货物贸易进出口下降0.2%),其中,服务贸易出口56.66亿美元,占福建全省的47.3%,同比增长21.0%(同期货物贸易出口增长0.6%),服务贸易进口44.53亿美元,占福建全省的30.5%,同比增长12.7%(同期货物贸易进口下降1.1%)。2016年1~6月,厦门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0.64亿美元,其中出口金额24.86亿美元,进口金额25.78亿美元。同期厦门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73.40亿美元,同比下降5.5%,

1. 近年来厦门国际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服务贸易顺差位居全国前列

2012年以来,厦门国际服务贸易增长均在两位数以上。2015年,厦门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101.19亿美元,同比增长17.4%,高于全国增速约2.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6.66亿美元,同比增长21.0%,高于全国增速约11.8个百分点;进口44.53亿美元,同比增长12.7%,低于全国增速约6个百分点。

从全国来看,2015年服务贸易出口增长9.2%,进口增长18.6%,进口增速约为出口增速的两倍,而厦门出口增速则超过进口增速4.8个百分点,从而实现服务贸易顺差12.14亿美元。

2. 旅游出口增长迅速,其他传统服务贸易行业出口平稳增长

近年来,厦门旅游行业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很快。2015年,厦门旅游服务进出口达51.13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其中出口3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3.5%,进口18.92亿美元,同比增长25.4%。运输和建筑等其他传统服务贸易行业出口实现了平稳增长,运输服务进出口达30.47亿美元,同比微降了1.8%,其中出口15.01亿美元,同比增长4.1%,进口15.46亿美元,同比下降1.8%;建筑行业服务进出口达5205万美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出口4793万美元,同比增长7.6%,进口413万美元,同比增长158.1%。

3. 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出口快速增长

近年来,厦门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出口一直保持了较快增长。2015年,厦门传统服务贸易行业以外的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出口实现了快速增长。会计服务出口187.9万美元,同比增长496.5%;管理咨询和公共关系服务实现出口3820.3万美元,同比增长19.7%;展会服务出口978.2万美元,同比增长18.3%;计算机服务出口1.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信息服务出口310.7万美元,同比增长378.3%;技术服务出口2150.3万美元,同比增长32.9%;知识产权使用费543.8万美元,同比增长87.7%;文化和娱乐服务出口344.6万美元,同比增长1790.6%;维护和维修服务出口1525.8万美元,同比增长631.5%。

4. 旅游与运输两大传统行业约占厦门市服务贸易八成比重

从结构上看,厦门国际服务贸易仍然一传统行业为主,新兴产业占比较低。2015年,厦门市旅游服务进出口额为51.13亿美元,运输服务进出口30.47亿美元,旅游和运输两个行业合计占厦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80.6%;从出口方面看,旅游服务出口32.21亿美元,运输服务出口15.01亿美元,二者合计占厦门市服务贸易出口的83.3%;从进口方面看,旅游服务进口18.92亿美元,运输服务进口15.46亿美元,二者合计占厦门服务贸易进口的77.2%。

三、存在问题

1. 服务贸易规模偏小,近年来增长速度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总量看,与国内其他一些大城市相比,厦门服务贸易规模偏小,2015年,厦门服务贸易总额为101.2亿美元,而同期上海服务贸易总额为1338.8亿美元,北京为1302.8亿美元,深圳为571.4亿美元,青岛为114.6亿美元。从增长速度看,2011~2015年厦门服务贸易平均增速约为13.2%,而全国同期平均增速约为14.0%。尽管存在统计不完全等偏差,也反映了厦门服务贸易在全国面临各个城市竞争的问题。

2. 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较低

2015年,厦门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之和)的比重为10.83%,低于全国水平约4.5个百分点;服务出口占对外贸易总出口(货物和服务出口之和)的比重为9.58%,低于全国水平约1.6个百分点;服务进口占对外贸易总进口(货物和服务进口之和)的比重为13.00%,低于全国水平约7.2个百分点。

3. 新兴行业占厦门服务贸易比重偏低

与全国水平相比,厦门服务贸易传统行业比重偏高,而新兴高技术服务行业比重偏低。2015年,全国三大传统行业旅游、运输和建筑服务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1.9%,比2014年下降了10.7个百分点,占服务出口总额比重为53.2%,占进口比重为79.2%。而同期2015年旅游、运输、建筑这三大传统行业在厦门服务贸易总额中占据了81.1%的比重,高于全国水平29.2个百分点;出口占比84.2%,高于全国水平31个百分点;进口占比为77.3%。

新兴产业方面,厦门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兴行业占比偏低。2015年全国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9.4%,而厦门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中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仅占2.0%;全国专业管理和咨询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10.1%,厦门为1.6%;全国技术服务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4.3%,厦门为0.4%;全国文化和娱乐服务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6.9%,厦门为0.1%;全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0.4%,厦门为0.1%。

厦门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服务进口城市,同时又是东南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旅游服务和运输服务进出口在厦门服务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厦门市服务贸易总量,2015年厦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约占GDP总量的18.4%,远高于全国水平(6.9%),这也是造成厦门传统行业占服务贸易比重偏高,新兴行业比重偏低的原因之一。但是从总体来看,传统服务贸易行业增速放缓,在价值链上趋于下行,厦门亟待提升和改善服务贸易的行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提高新兴服务贸易产业的比重。

4. 服务外包工作亟需提升

2010年2月25日,国务院批复厦门市成为第21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随后厦门出台了一系列对服务外包的扶持政策。2016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在十个省市和五个部级新区设立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当前全国各个城市都已经意识到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性,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政策,许多城市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很快,全国上下已形成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发展局面。厦门原有的优势正在逐步缩小,亟需优化和提升现有的服务外包工作,进一步从多方面加强对服务外包发展的支持。

四、对策建议

1. 进一步明确服务贸易的重要地位

2016年9月,厦门出台了《厦门市“十三五”期间促进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加快发展工作措施》,可借此机会,在市政府相关工作和文件中进一步提升和明确服务贸易的重要地位,将服务贸易作为厦门经济的新增长点来培育。同时,由于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干部以及企业对服务贸易知识了解较少,对一些基本概念还比较模糊,可以组织各类服务贸易知识和统计的相关培训,全面提升相关人员对服务贸易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

2. 仿照服务外包的扶持政策,制定具体措施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的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重点企业培育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重点支持;二是重点扶持一批服务特色出口基地,包括邮轮旅游、软件和信息服务出口、飞机及其零部件维修服务、文化服务出口(油画、动漫网游、文物拍卖、影视制作等)教育服务出口以及跨境电商、供应链等,培育厦门外贸出口的新的竞争优势;三是重点扶持新兴行业服务贸易,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如重点扶持比重偏低但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研发、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文化贸易、飞机及零部件维修等新兴行业。

3. 完善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共创的工作机制

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工作涉及到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培养与就业、财税金融政策和知识产权、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因此,建议将现有服务外包领导小组进行整合,成立服务贸易的工作协调机制,由市领导牵头,各区、各责任部门为成员单位。各区、各开发区要相应成立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发展领导小组,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共同创建的局面。

4. 提升“厦门服务”品牌影响力

以支持厦门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为基础,推动厦门企业踊跃参加相关国际展会、赴境外参加重点展会,争取在98投洽会上增设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展区,在重要展会上争取设立专门的厦门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展区,展示厦门服务企业形象。

5. 加强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引资工作

积极引进对具有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服务贸易、服务外包重大项目,实行“一企一策”。利用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优势,扩大服务业开放,吸引国内外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领军企业落户厦门,重点包括软件、动漫、医药研发、试剂检测、物流供应链、电商平台设计运维等行业。

6. 加大投入推进服务贸易的统计和研究工作

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篇(4)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8-0012-0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服务贸易,改善服务贸易结构,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协调发展,是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提高竞争力的新举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使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要由2005年的1582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4000亿美元。本文就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不协调的现状、服务贸易发展的优势以及如何实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发展服务贸易的理论综述

关于服务贸易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完善并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文献研究完全是描述性和政策导向性的,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发展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并认为政府的干预阻碍了服务贸易的扩展。随着服务贸易议题被列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谈判议程,国外学者对服务贸易问题的更加关注。

(一)对服务贸易的研究方法

在服务贸易的决定问题上,其研究主要包括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在规范分析上,国外学者尝试试用传统贸易理论,特别是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服务贸易,认为服务贸易中存在比较利益。辛德利(Hindley)和史密斯(Smith)就通过大量研究,证明了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服务贸易。[1]随着现代贸易理论的发展,学者们又进一步探讨了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服务贸易的决定。其中琼斯和基尔兹克斯基提出和运用“服务链”的观念解释服务贸易,认为在规模经济作用下,生产过程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服务链”。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服务链可以促进生产的国际化,从而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以促进货物贸易的发展。[2]在实证研究上,豪克曼(Hoekman)和卡森迪(Karsenty)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法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在发展服务贸易上的比较优势。[3]

(二)对贸易自由化和贸易壁垒的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国外学者开始转向对服务贸易自由化和服务贸易壁垒的研究。萨皮尔阐述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鼓励其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并分析了设置服务贸易壁垒的原因。[4]伯格斯则建立了一个“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品”的模型探讨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认为它可以降低最终产品的生产成本,促进货物贸易的发展,实现帕累托改进,提高国家福利水平。同时,学者们还将服务与竞争力结合起来研究。大卫(David)等人探讨了贸易领域中服务与竞争力的关系;[5]保罗(Paul)则研究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竞争力等等。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对服务贸易的研究才开始重视起来,主要涉及服务贸易自由化条件下的应对策略研究。张汉林研究了世贸组织与服务贸易自由化及我国的对策;盛斌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服务贸易自由化进行了评估与分析。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服务贸易的研究开始了更多的涉及到竞争力领域的研究,从具体部门出发或者是从整体竞争力角度入手探讨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问题。郭海虹将竞争优势理论运用于服务贸易,研究了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王瑞萍分析了WTO下国内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谭小芬利用贸易开放度、贸易竞争系数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

综上所述,学者对服务贸易的研究探讨主要从比较优势出发,过渡到对竞争优势的分析。在服务贸易中,只有认识现有的比较优势,将现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力,才能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最终实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货物贸易过快增长与服务贸易相对滞后的现状分析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制定,标志着世界经济服务化。服务贸易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我国作为外贸大国,外贸结构的状况是货物贸易几乎占了全部,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长期以来,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不均衡,货物贸易的顺差与服务贸易的逆差形成鲜明对比,而且服务贸易在总贸易额中的比重偏低,主要以传统贸易为主,新兴的金融、通信和计算机服务占比较低,制约了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一)服务贸易增速滞后于货物贸易,且存在大量逆差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规模继续扩大,但总体发展水平仍滞后于货物贸易。2006年上半年服务贸易总规模增速较货物贸易低5个百分点,服务贸易规模与货物贸易规模之比为1:9。其中,2006年上半年货物贸易出口4287亿美元,同比增长25%;而服务贸易出口403亿美元,同比增长17%,服务贸易出口不及货物贸易的1/10,也远低于世界平均的1/4的水平,从图1中也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较货物贸易出口增速低。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1983-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相关数据整理。

与货物贸易顺差相比,我国服务贸易存在大量逆差。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1341.9亿美元,同比增长127.5%,对经常项目顺差的贡献率达到83.5%;2006年上半年,货物贸易顺差800亿美元,同比增长47%。而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94亿美元,同比下降3%;2006年上半年,服务贸易逆差57亿美元,同比增长44%,开始出现上升趋势,但是服务贸易的逆差与货物贸易的顺差相比,两者的差距仍然比较大(见表1)。服务贸易的差额反映了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具有不平衡性。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1997-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相关数据整理。

(二)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偏低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服务业的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但是,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较低。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收支总额为1345.67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我国GDP和对外贸易额的8%和10.66%;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占整个对外贸易的比重为10.2%,远低于20%的世界平均水平。

图2 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与对外贸易额的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1997-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相关数据整理。

(三)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球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偏低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体增速较快,但其出口额占我国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仍然偏低,并呈下降趋势。以2005年为例,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我国贸易出口总额的比例仅为8.89%,只占全球平均水平18.9%的一半,而发达国家美国这一比例为28.1%。即使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这一比例也高达42.9%,可见,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例明显偏低。另外,从全球发展态势来看,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虽有所上升,但占比仍然比较低,与其它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可以说,我国服务贸易相对规模虽有较大增长,但绝对规模仍然偏小,总体水平仍然很低。[6]

(四)我国服务贸易出结构极不平衡

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中,仍然以传统贸易出口为主体,新兴贸易出口占比重较小。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部门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在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服务行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际竞争力不高,对服务贸易发展贡献不大。2005年,我国旅游、运输出口额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分别为20.7%和39.4%,二者合计占出口的60.1%。而金融、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项目仅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8%。2006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仍然集中于旅游和运输项目,这两项出口分别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6%和23%。而高附加值服务行业中,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以及广告和宣传三个项目出口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9%和2%。可见,具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旅游和运输行业在我国服务业出口中占绝对优势,而一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出口虽有所增长,但出口占比仍偏低,除了政策、体制方面的原因,也缘于我国没有形成充分有效竞争的格局。而一些发达国家金融、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以及专有技术使用费和特权项下收支占到其服务贸易收支的1/4,美国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权项下收支占其服务贸易总额的11%,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软件服务收支规模占服务总规模的23%。再次表明了我国服务贸易各部门发展不合理,结构需要调整。[7]

三、实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2006年商务部起草的《关于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国外贸将从偏重货物贸易转向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并从各个层面给予服务贸易政策支持。以新兴服务产业和高附加值的服务产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可以形成后发优势,实现跳跃式增长。

(一)调整产业政策,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开始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将代替制造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其中,金融、保险、旅游和咨询等服务业是产业国际转移的重点领域。因此,产业政策应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尤其是对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倾斜,以促进生产行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这使我国的服务产业不仅能够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也能在国际竞争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与服务业的较快发展相对应的必然是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贸易将更多地体现在服务贸易的竞争上。

一是引进竞争机制,逐步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只有在适度竞争中才能良性发展,过度保护和垄断只能束缚其发展。因此要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打破金融、电信等行业的垄断地位和体制,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通过适度增加竞争主体,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只有在服务业中逐步放宽进入条件、扩大开放领域、引入竞争机制等措施才能促进其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是将发展服务贸易与促进服务业发展和升级结合起来,提升我国在世界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重点加大信息、物流、金融、研发、市场营销等生产业引进先进技术、管理流程和新的经营方式的力度,积极稳妥扩大市场准入。同时,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协作,包括通过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参与双向服务离岸外包进程。

三是积极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选择重点服务行业部门进行出口促进,是我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适应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格局、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提升中国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服务贸易包括许多分支部门,情况不同,问题复杂。要综合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国际市场需求前景、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发展潜力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等多种因素,按照“重点促进”、“深入挖掘”和“特别关注”三个层次,针对运输、文化、软件外包等领域着重开展出口促进工作。

(二)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扶持作用

在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政府作为生产要素的组织协调者,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发展服务贸易的重要性,抓住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的重要机遇,完善管理体制、制定扶持政策、创造良好环境,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

一是政府继续加强对服务贸易发展的统筹协调,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服务贸易涉及金融、保险、电信等诸多服务业部门,服务贸易要发展,就必须强调整体协调。要推动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机制。通过加强宏观规划、调查统计、市场促进、政策协调、对外谈判等统一协调工作,使政府管理更加务实、高效。[8]

二是根据服务贸易发展规律,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把握服务贸易不同于传统货物贸易的特点,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工作。充分利用国内广交会、厦洽会、文博会等平台,增加服务贸易交易的内容。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企业自发组建中国服务贸易行业协会,积极为我国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办好“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站,为我国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帮助企业联系国际合作伙伴。

三是政府要对服务贸易企业予以政策倾斜与扶持。国际服务贸易最发达的美国,其政府为了鼓励服务出口,长期以来给予服务企业很多优惠,同时还非常重视技术研究、开发与教育。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国政府要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完善财政、信贷等优惠措施,并辅之以积极的产业结构、组织和技术政策,努力提高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三)积极拓展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寻求服务贸易的突破口

服务外包作为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国际化水平、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它是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形式,也是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大力促进我国服务外包发展,是我国加强与国际经济接轨、提升产业能级的重要手段,是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升利用外资层次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发展服务外包市场对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向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以及系统、网络、存储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由业务流程外包和信息技术外包组成的服务外包正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要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机遇,将服务外包作为发展接续产业的重点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进行培育。以占领高端服务外包市场为方向,以提升服务外包规模、层次、能级和竞争力为目标,以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为重点,主动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转移、拓展服务外包空间、提升服务外包能级,大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聚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拓展国际市场能力的服务外包高端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示范区和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努力将我国建成服务外包的重要集聚区和重要基地之一。

(四)实施服务贸易品牌战略,加快培育服务贸易龙头企业

在发展服务贸易的过程中,实施品牌策略,引入品牌竞争机制是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以积极心态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举措。

一是出口企业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坚实基础。只有拥有更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更多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和自主知名品牌的企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才能更强。

二是要把扶持服务贸易自主出口品牌作为国家实施品牌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大力开展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培育发展出口名牌,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发挥龙头骨干作用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将之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成为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的主要力量。

三是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适时确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服务贸易出口快速增长。同时,还要全面研究规划现有服务出口品牌,从中确定一批有影响、有发展潜力的品牌,在市场开拓、跨国经营、信息服务等环节予以重点扶持,通过培育建立一批服务贸易的重点品牌,迅速进入国际市场。而对已形成规模、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现有服务贸易企业品牌,给予保护,逐步做大做强我国服务贸易品牌。

(五)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贸易人员素质

服务业特别是新兴的服务贸易领域,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因此,一国专业性和技术性人才的储备对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很大,如果服务者不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就不可能提供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由此可见,服务贸易提供者素质是决定服务贸易质量和服务贸易效益的关键,也是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我国在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同时,应重点关注人才的培养,注重提升人力资本的素质。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服务贸易人才,尤其是新兴服务贸易和知识型服务贸易所需的外向型高层次人才奇缺。今后我国在加强服务贸易意识的同时还应重视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要求的精通国际金融、会计、审计、保险、国际商法、国际运输、国际承包等业务的复合型服务人才,使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之上,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9]

(六)建立完善的服务贸易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一样,其发展和市场都要求有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特别是涉及培育和保护国内服务业都应有严格的法律依据。

为了使我国的服务贸易尽快融入世界这个大环境,应根据WTO的要求,尽快建立健全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法律准则的法律法规体系,对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要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以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充分利用WTO的有关例外条款和“灰色区域”,制定适度的保护政策,以保护我国服务贸易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 B.Hindley andA.Smith.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rade in service. 1984.7(4).

[2] E.Weisman. Trade in services and imperfect competition: application to international aviation. 1990.

[3] B.Hoekman, G.Karse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 in services. 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1992.

[4] A.Sapir. North-South Issues in Trade Service. The World Economy. 1985..

[5] Rubalcaba, Luis,Gago,David.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vices and Competitiveness: The Case of Spanish Trad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01.

[6] 高文志,余建星,王庆云.服务贸易:大力发展,势在必行[J].国际经济合作,2006,(2).

[7] 胡景岩. 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巨大[N]. 经济日报.2006-12-14.

[8] 魏下海.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济前沿,2006,(7).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ustoms Trade and Service Trade Based on Harmony

GAO Wang-dong1;JIANG Xiao-hua 2

(1.Research Institute of Regional Economy,Shandong Economic University Jinan 250001,China;

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篇(5)

一、浙江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服务贸易进出口发展快

近年来,浙江服务贸易逐步发展,成为拉动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浙江省的服务贸易在2002年到2011年之间,进出口总额从2002年的14.4亿美元发展到2011年的238.8亿美元,增长了16.6倍,出口额从6.8亿美元发展到145.9亿美元,增长了21倍,进口额也从7.6亿美元发展到92.9亿美元,增长了12倍。从2004年开始,浙江服务贸易的顺差从9.8亿美元逐步扩大,到2011年顺差为53亿美元。

2.新兴服务贸易行业比重上升

2011年,浙江的国际服务贸易出口稳中有升。国际旅游、国际运输、国际建筑工程承包是浙江省服务出口三大传统支柱行业。2011年国际旅游出口同比增长15.56%、国际运输出口增长18.64%,国际建筑工程承包出口增长5.87%。三大传统行业占全省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70%,但占比呈下降趋势,比2010年(75.7%)下降5.7个百分点。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主体的国际服务外包2011年出口259188万美元,实现了44.35%的高速增长,通信服务也出口了992万美元,增长30.53%。影视动漫为主的对外文化贸易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重点出口企业,包括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华硕国际和中南卡通等。服务贸易出口结构趋于优化。

服务进口的主要行业是旅游、运输等,旅游服务进口金额同比增长88.37%,进口比重高达44.1%。运输服务进口虽然同比下降11%,进口比重仍达到15.2%。新兴行业中,金融服务的占比虽小,但同比增长了70.44%,文化、娱乐和体育服务等同比增长了210.3%。

3.服务贸易商业存在发展迅速

近年来,全球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占比达2/3,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逐步把部分通过项目外包、直接投资等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近年来浙江服务业商业存在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签订的合同项目与合同金额有所下降,但实际吸收外资金额一直在逐步增长。2006年实际吸收外资金额为196076万美元,2011年为539952万美元,约为2006年的2.8倍。与此同时,浙江服务业实行“走出去”的战略,鼓励企业以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方式扩大对外投资。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金额2006年为181163万美元,2011年达到288589万美元。2006年的营业额为203847万美元,2011年扩大到291251万美元。

4.与货物贸易相比严重滞后

浙江服务贸易是在中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浙江货物出口占全国货物出口比重在2002年的时候已经占到9%,2011年为11.4%,2002年的服务贸易出口占全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比重仅仅只占1.7%,2011年已增长为8%。

浙江服务贸易发展快,但总体水平与货物贸易相比,仍然是严重滞后。虽然服务贸易整体占浙江贸易的比重从2002年2.3%上升到2011年的6.3%,仍然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浙江省的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差额2002年的贸易是逆差0.8亿美元,2004年变为顺差后2011年顺差金额增加到53亿美元。但是与浙江省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差额相比,差距巨大。

二、浙江服务贸易发展路径特点

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建筑安装及工程承包服务是浙江省服务贸易的三大传统出口行业,同时也是浙江省服务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从服务贸易的出口行业结构来看,旅游出口占比从2006年的41%下降到2011年的31.1%,建筑安装和劳务承包从39.2%降到20%。但是运输出口比重从2006年的13.6%上升到2008年的22.6%之后,受国际金融危机滞后的货物贸易出口增速放缓的影响2009年达到11.3%的低谷。2011年运输的出口比重仍然保持在18.9%。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出口快速增长,尤其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主体的国际服务出口占比从2006年的1.7%上升到2011年的17.8%,在浙江省国际贸易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显现。

服务贸易的进口行业结构也有显著的变化。传统服务贸易行业中的运输服务进口占比从2006年的34.7%下降到2011年的15.2%,旅游进口占比却从2006年的2.7%上升到2011年的44.1%。新兴的服务贸易行业中,咨询服务进口占比从2006年的10.9%下降到2011年的1.6%,教育医疗保健服务进口占比从2006年9.2%上升到2010年的20.9%。

受服务出口行业结构、进口行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浙江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的主体对象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服务贸易行业中,运输从2008年开始从顺差转为逆差,2011年顺差高达135026万美元。旅游的顺差从2006年的207082万美元下降到2011年的44855万美元。建筑安装与劳务承包一直是服务贸易的顺差来源,从2006年的201816万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290170美元。新兴的服务贸易行业中,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贸易顺差额从2006年的6951万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255377万美元最为显著。但教育医疗保健从2006年的20036万美元的逆差上升到161755万美元的逆差。

从浙江服务贸易行业结构的变化结果来看,宁波-舟山港口的建设发展壮大了浙江省的国际物流产业、提升了浙江省的服务贸易的实力。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将成为浙江服务贸易的增长主体。随着浙江省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旅游也越来越普遍,从而导致国际旅游进口大幅上升。接受国外的教育、医疗保健等也成为可能,教育医疗保健的进口占比上升,逆差金额逐年攀高。

TC指数(Trade Competitive)即贸易竞争指数,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出口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TC指数取值大于0,说明比较优势大;越接近于1,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小,越接近于-1,竞争力越小。2006-2011年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结果如下:

从服务贸易总体的TC指数来看,2006年的TC指数为0.39,2008年降到0.1以后又逐步上升,2011年为0.22.总体来看浙江省的服务贸易出口与进口大致平衡,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从行业上看,浙江省服务贸易TC指数最强的为建筑安装和劳务承包,2006年为0.98,2009年和2010年微降后,2011年又为0.99。浙江的建筑安装和劳务承包的国际竞争力在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最近几年,国际竞争力增强的最快为计算机和信息服务,2006年的TC指数为0.67,2011年为0.97。软件服务外包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显示出了强大的后劲,成为浙江服务贸易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作为浙江的传统服务贸易行业,国际运输的2006年TC指数为-0.06,2008年TC指数转为正值以后,2011年为增强到0.32,虽然国际竞争力仍然相对较弱,但有所增强。

近几年来国际竞争力降低的最快为旅游行业。从2006年的0.94降到2011年的0.05。这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币的升值、国外一些国家放开对签证的要求等因素,出国旅游热持续升温,成为服务贸易进口的一大项目。保险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波动也不叫大,在2006年为0.13,竞争优势非常微弱,但2008年增强为0.46,2011年却转为负值为-0.21。通讯、邮电的TC指数在2006年为0.42,但是2007年成为-0.56,2009年甚至达到-0.94。浙江的保险以及通讯、邮电行业不仅没有形成特别的优势,甚至转变为处于劣势。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保险以及通讯、邮电行业之外,专利、咨询、教育、广告等新兴的服务贸易行业也受到国外同行的竞争压力,除了个别年份的TC指数是正的值之外都为负值。尤其是专利,2011年的TC指数达到-0.97,接近取值方位的极限-1,说明在这方面,浙江也处于绝对劣势。

三、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综上所述,近年来,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势头良好,增长空间很大。进一步提高浙江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需要政府的引导与配合,2008年9月,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以上海为龙头、江苏与浙江为两翼的长三角地区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贸易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内容。2011年,国务院先后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国际级战略。2012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央政府给予的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为“浙江服务”品牌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将极大提升浙江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产业基础。

浙江省围绕着国家战略,制定了“十二五”时期浙江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把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和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培育“浙江服务”品牌为中心环节,不断提高服务外包接包能力,显著提高服务贸易比重作为“十二五”期间浙江经济贸易发展的重点。“十二五”期间,浙江省服务贸易出口额的目标是实现翻一番半,达到300亿美元,同时,逐步提高服务贸易出口在外贸中的比重,争取服务贸易出口比重2015年达到9.3%。巩固发展国际旅游、国际运输、国际建筑工程承包等传统服务贸易优势的同时,把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文化服务贸易作为发展重点领域,逐步推进金融、保险服务贸易、教育服务贸易、专有权使用和特许经营服务贸易、管理咨询与会计等专业服务贸易、医疗保健服务贸易,努力拓展商业存在以及自然人移动的服务贸易领域作为“十二五”期间浙江服务贸易比重显著提高的途径。

浙江省在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举措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人才是服务贸易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基础,浙江省对现有的培训基地、培训机构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校企合作、鼓励培训基地、培训机构与企业加强合作,形成政府、企业、培训机构三方联合推动共同发展的局面。

二是重视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浙江省内有2个部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28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是浙江省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主阵地。加大对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的扶持力度和指导力度,加强对服务外包产业对接、招商引资的协调组织。

三是重视重点文化出口企业的培育。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境内外文化展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文化贸易规模。为提高企业文化出口竞争力,浙江省出版部门与企业联合开展了“浙江出版物海外推广营销工程”,提高浙江文化企业的国际知名度。

四是重视软件产业发展。以金融服务软件、通讯信息、企业信息化建设等具有比较优势的软件出口领域为突破口,加大政策信息、市场拓展、业务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的软件出口企业,使软件出口成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转换器”。

五是鼓励企业开展技术贸易。浙江省对技术贸易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做好技术贸易发展的促进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贸易。浙江省还积极组织出口贴息工作,鼓励企业积极用好国家的扶持政策,提高企业技术贸易积极性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商务厅:2011浙江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12浙江服务贸易发展报告,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2012年版.

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篇(6)

一、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1、服务业的跨国转移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服务业跨国转移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新的显著特征。促进服务业跨国转移的动因主要有:一是生产的国际化带动了服务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活动,也需要获得全球化的贸易、金融、通讯、运输等服务,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业也出现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浪潮。二是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在世界服务业中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为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全面深化打下基础。

2、世界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加快,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贸易结构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的可贸易性,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会计、咨询等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扩张。世界服务贸易将逐渐由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3、服务外包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离岸服务外包得到快速发展,服务发包市场仍是传统的美国、欧洲和日本,但接包市场除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和印度等被视为发展最为成熟的离岸ITO与BPO接包市场之外,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以及中东欧地区逐渐参与进来,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服务外包离岸外移及与其相伴的服务贸易全球化,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并将对全球经济版图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1、服务贸易总量分析

在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从规模来看,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从1982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917亿美元,24年间增幅超过43倍,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增长到3.6%。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6的第8位。从服务贸易增长率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增长率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增长趋势,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006年中国服务出口年增长率达24%,远高于美国的10%,英国的11%,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所占GDP的比重相当低。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而我国2006年仅为39%。

2、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分析。根据1997-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分项目情况统计数据,旅游、运输、其他商业服务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三大主要部门。旅游服务出口比重一直居于首位。其他商业服务出口从1997-2005年一直占服务出口比重的第二位,但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的31.3%下降到2006年的21.5%,2006年位居第三位。运输服务2006年比重达23%,跃居第二位。此外,咨询业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占比达8.6%。其他服务部门出口比重较低。

服务贸易进口结构分析。根据1997-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分项目情况统计数据,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三大主要部门,其中运输服务进口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2003年跃居第一位,成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第一大部门,2006年占比达34.3%。旅游服务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自1997年29.3%升至2000年36.6%的高位,又降至2006年的24.2%,为第二大服务进口部门。其他商业服务所占比重在10.7%—21.3%之间波动。值得注意的是保险、咨询、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它们所占比重分别达8.8%、8.4%、6.6%。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中国服务贸易都以传统的旅游、运输等行业作为支撑,其主要属于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资本密集型服务如航空、通讯、建筑以及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如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部门对中国服务贸易的贡献微弱,中国的服务贸易仍以传统的落后方式增长。第二,中国传统服务部门如运输部门的比较优势在逐步减弱。逆差额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随着货物贸易的迅猛发展,运输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运输部门尤其是航空运输在质量和价格方面与欧美一些大运输公司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第三,现代服务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大,而中国在这些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应对国际服务业对中国服务业冲击的需要,也是满足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

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落后,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中国第三产业规模和比重较小,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服务部门、种类和设施尚不健全。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稳步推进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提高服务消费比重。培育生产者服务市场,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加强产业链的连锁作用,加大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力度,完善交通、文教、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推动技术和服务创新,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超级秘书网

2、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按照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与扩大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扩大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民族文化等服务贸易出口;充分利用外资,利用外资企业在新型服务贸易部门的示范、人员培训和产业前后向关联等途径实现的技术外溢效应,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3、积极培育国内服务外包市场

一是要积极稳妥地开放服务市场,放宽对服务贸易领域市场准入的限制,为跨国企业来我国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创造条件。二是制定鼓励承接服务外包的专门政策措施,进行外包企业认定,仿照给予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政策,为外包企业提供低息信贷,减免企业开展离岸外包的所得税和营业税,对用于提供外包所需的进口设备可以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是积极推进服务外包商务环境建设。

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篇(7)

服务业跨国转移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新的显著特征。促进服务业跨国转移的动因主要有:一是生产的国际化带动了服务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活动,也需要获得全球化的贸易、金融、通讯、运输等服务,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业也出现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浪潮。二是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在世界服务业中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为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全面深化打下基础。

2、世界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加快,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贸易结构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的可贸易性,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会计、咨询等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扩张。世界服务贸易将逐渐由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3、服务外包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离岸服务外包得到快速发展,服务发包市场仍是传统的美国、欧洲和日本,但接包市场除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和印度等被视为发展最为成熟的离岸ITO与BPO接包市场之外,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以及中东欧地区逐渐参与进来,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服务外包离岸外移及与其相伴的服务贸易全球化,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并将对全球经济版图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1、服务贸易总量分析

在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从规模来看,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从1982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917亿美元,24年间增幅超过43倍,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增长到3.6%。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6的第8位。从服务贸易增长率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增长率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增长趋势,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006年中国服务出口年增长率达24%,远高于美国的10%,英国的11%,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所占GDP的比重相当低。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而我国2006年仅为39%。

2、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分析。根据1997-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分项目情况统计数据,旅游、运输、其他商业服务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三大主要部门。旅游服务出口比重一直居于首位。其他商业服务出口从1997-2005年一直占服务出口比重的第二位,但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的31.3%下降到2006年的21.5%,2006年位居第三位。运输服务2006年比重达23%,跃居第二位。此外,咨询业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占比达8.6%。其他服务部门出口比重较低。

服务贸易进口结构分析。根据1997-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分项目情况统计数据,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三大主要部门,其中运输服务进口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2003年跃居第一位,成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第一大部门,2006年占比达34.3%。旅游服务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自1997年29.3%升至2000年36.6%的高位,又降至2006年的24.2%,为第二大服务进口部门。其他商业服务所占比重在10.7%—21.3%之间波动。值得注意的是保险、咨询、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它们所占比重分别达8.8%、8.4%、6.6%。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中国服务贸易都以传统的旅游、运输等行业作为支撑,其主要属于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资本密集型服务如航空、通讯、建筑以及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如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部门对中国服务贸易的贡献微弱,中国的服务贸易仍以传统的落后方式增长。第二,中国传统服务部门如运输部门的比较优势在逐步减弱。逆差额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随着货物贸易的迅猛发展,运输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运输部门尤其是航空运输在质量和价格方面与欧美一些大运输公司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第三,现代服务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大,而中国在这些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应对国际服务业对中国服务业冲击的需要,也是满足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

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落后,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中国第三产业规模和比重较小,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服务部门、种类和设施尚不健全。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稳步推进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提高服务消费比重。培育生产者服务市场,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加强产业链的连锁作用,加大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力度,完善交通、文教、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推动技术和服务创新,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2、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按照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与扩大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扩大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民族文化等服务贸易出口;充分利用外资,利用外资企业在新型服务贸易部门的示范、人员培训和产业前后向关联等途径实现的技术外溢效应,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3、积极培育国内服务外包市场

一是要积极稳妥地开放服务市场,放宽对服务贸易领域市场准入的限制,为跨国企业来我国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创造条件。二是制定鼓励承接服务外包的专门政策措施,进行外包企业认定,仿照给予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政策,为外包企业提供低息信贷,减免企业开展离岸外包的所得税和营业税,对用于提供外包所需的进口设备可以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是积极推进服务外包商务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赵景峰,陈策.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分析,世界经济,2006(8).

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篇(8)

服务贸易是我国贸易结构类型的一部分,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服务贸易的总额连年上涨,我国的服务贸易类型也从简单的劳动服务逐渐向旅游、金融等新兴产业发展靠拢,在此过程中,国际服务外包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综合效益,在国际服务外包如火如荼的开展下,我国和全球的服务贸易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国际服务外包的概述

1、国际服务外包的含义

国际服务外包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经过具体的权衡与考量,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提升综合效益,将企业内部的部分生产加工或者其他业务外包出去,花一笔比较少的费用交给其他人员进行业务处理,一般选择的都是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或者地区,有时很很多企业自身条件不完善,人员配置方面不足,自行完成所有的生产运营业务相对比较困难,将这些业务外包出去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另外对于承包服务业务的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或者地区来说,也能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国际服务外包也已经越来越国际化、全面化,很多企业甚至将自己内部的部分主要业务都外包出去,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扩大企业综合效益。

2、国际服务外包的作用

国际服务外包做大的好处和作用就是有效缩减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源,企业通过将服务业务外包出去,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里投放在企业发展战略上来,尤其是核心业务的研发工作。企业将服务业务外包出去能够帮助企业将以往花费在运输和管理上的时间压缩至最低,所谓“时间就是金钱”节省了时间就等于帮助企业节省了金钱。另外,国际服务外包中强化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也非常有利于构建稳定和谐的国际关系。

二、现阶段我国的服务贸易

1、服务贸易规模不大

我国现阶段的服务贸易规模并不是十分大,国民经济中服务贸易的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我国服务贸易行业占据的比重还远远达不到国际统计出来的平均水平。

2、服务贸易优势较小

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稳定性较弱,经常存在贸易顺差、逆差相互交替的情况,增长速度也比较缓慢。特别是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比较单一,尤其是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中的服务贸易总额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三、利用国际服务外包促进服务贸易

1、抓住机遇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下,国际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来联系也变得日益频繁,特别是现在企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开拓出来的业务领域也越来越广,在此基础下,国际服务外包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为了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新项目的研发设计当中,势必会选择将服务业务外包出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2、成立机构

想要利用国际服务外包来促进服务贸易,需要国家和有关部分就服务外包业务成立专门的组织或部门,并且委派专人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最好选择各行各业中有国际服务外包经验的专业人员,另外,为了避免发生业务争抢,或者是在服务外包过程中出现纠纷和问题,还需要成立相关的行业机构或者行业协会,全程给予必要的技术指点和服务帮助。

3、改善环境

现阶段我国服务贸易中国际服务外包还不成熟,发展还不完善,为了尽快改变这一颓势,快速促进服务贸易发展,还需要尽可能的优化与改善环境。比如说将大力修建现代化的国际机场和高铁,改善原先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闭塞不便的交通,大力建设新型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并且委派专业的相关人士长期驻扎在园区内,为外包服务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服务,与此同时,国际之间也需要经常加强沟通,建立协同合作机制,从外部创立一个轻松融洽的国际合作气氛,为国际服务外包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4、吸引外资

我国想要促进服务贸易,仅仅靠将国内的服务业务承包出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力吸引外资入华,承接别国和地区的国际服务业务,尤其是针对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的项目,我国应该在大力发展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吸引力的同时,敞开怀抱,欢迎优秀的国际企业入驻进来,通过不断学习国际企业在服务外包中传递出来的科学技术与核心理念,取其长处补己之短,运用到自身的服务贸易中来,在吸引大量外资的同时,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也拥有了必备的资金和成本,积极建立与国际大型企业的合作,达成服务外包合作共识,全面推动国际服务外包的结构升级。

5、扩大市场

我国地处亚洲,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我国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市场多集中在亚洲,其中又以韩国和日本为主,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国际服务外包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继续过大国际市场,将眼光放置到更远的欧洲和美国市场上来,通过深入分析欧美市场的国际服务外包需要,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国际服务外包市场推向全球。

总而言之,为了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很多企业选择将生产加工服务甚至是更加机密核心的业务内容全部外包给相对价格比较低廉不发达国家或地区,也是就大众意义上说的国际服务外包,在服务外包的过程中,企业有效降低了成产运营成本,而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通过承接外包业务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刺激经济发展,可谓是一举两得。在国际服务外包的辅助下,服务贸易越来越走向国际化,也变的越来越成熟,通过国际服务外包将经验和技术传递出去,优化服务贸易产业结构,有效推动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建芬.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促进我国服务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

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篇(9)

服务业跨国转移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新的显著特征。促进服务业跨国转移的动因主要有:一是生产的国际化带动了服务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活动,也需要获得全球化的贸易、金融、通讯、运输等服务,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业也出现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浪潮。二是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在世界服务业中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为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全面深化打下基础。

2、世界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加快,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贸易结构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的可贸易性,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会计、咨询等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扩张。世界服务贸易将逐渐由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3、服务外包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离岸服务外包得到快速发展,服务发包市场仍是传统的美国、欧洲和日本,但接包市场除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和印度等被视为发展最为成熟的离岸ITO与BPO接包市场之外,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以及中东欧地区逐渐参与进来,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服务外包离岸外移及与其相伴的服务贸易全球化,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并将对全球经济版图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1、服务贸易总量分析

在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从规模来看,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从1982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917亿美元,24年间增幅超过43倍,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增长到3.6%。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6的第8位。从服务贸易增长率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增长率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增长趋势,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006年中国服务出口年增长率达24%,远高于美国的10%,英国的11%,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所占GDP的比重相当低。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而我国2006年仅为39%。

2、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分析。根据1997-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分项目情况统计数据,旅游、运输、其他商业服务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三大主要部门。旅游服务出口比重一直居于首位。其他商业服务出口从1997-2005年一直占服务出口比重的第二位,但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的31.3%下降到2006年的21.5%,2006年位居第三位。运输服务2006年比重达23%,跃居第二位。此外,咨询业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占比达8.6%。其他服务部门出口比重较低。

服务贸易进口结构分析。根据1997-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分项目情况统计数据,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三大主要部门,其中运输服务进口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2003年跃居第一位,成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第一大部门,2006年占比达34.3%。旅游服务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自1997年29.3%升至2000年36.6%的高位,又降至2006年的24.2%,为第二大服务进口部门。其他商业服务所占比重在10.7%—21.3%之间波动。值得注意的是保险、咨询、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它们所占比重分别达8.8%、8.4%、6.6%。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中国服务贸易都以传统的旅游、运输等行业作为支撑,其主要属于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资本密集型服务如航空、通讯、建筑以及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如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部门对中国服务贸易的贡献微弱,中国的服务贸易仍以传统的落后方式增长。第二,中国传统服务部门如运输部门的比较优势在逐步减弱。逆差额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随着货物贸易的迅猛发展,运输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运输部门尤其是航空运输在质量和价格方面与欧美一些大运输公司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第三,现代服务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大,而中国在这些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应对国际服务业对中国服务业冲击的需要,也是满足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

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落后,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中国第三产业规模和比重较小,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服务部门、种类和设施尚不健全。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稳步推进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提高服务消费比重。培育生产者服务市场,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加强产业链的连锁作用,加大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力度,完善交通、文教、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推动技术和服务创新,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2、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按照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与扩大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扩大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民族文化等服务贸易出口;充分利用外资,利用外资企业在新型服务贸易部门的示范、人员培训和产业前后向关联等途径实现的技术外溢效应,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3、积极培育国内服务外包市场

一是要积极稳妥地开放服务市场,放宽对服务贸易领域市场准入的限制,为跨国企业来我国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创造条件。二是制定鼓励承接服务外包的专门政策措施,进行外包企业认定,仿照给予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政策,为外包企业提供低息信贷,减免企业开展离岸外包的所得税和营业税,对用于提供外包所需的进口设备可以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是积极推进服务外包商务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赵景峰,陈策.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分析,世界经济,2006(8).

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篇(10)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4)02-0029-05

收稿日期:2013-10-28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路径研究(2012SQRW235)

作者简介:孙艳(1978-),女,安徽淮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国际贸易。

Analysis of China’s foreign service trade 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since entering the WTO

SUN Yan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Trade, Anhu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 Trade, Huainan, Anhui 232007, China)

Abstract:Since joining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hina has mad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in foreign service trade.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achievements in foreign service trade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ain problems in foreign service trade and proposes strategies on Chinese foreign service trade in the future with regard to the framework of WTO.

Key words:China;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foreign service trade; problems; development strategy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方。在世界贸易组织基本运行规则指引下,在世界贸易组织三十个协定,特别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保障下,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取得了可喜成就。在对外服务贸易规模方面,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 705.8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5.6%,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其中,出口为1 904.4亿美元,同比增长4.6%,居世界第五位;进口为2 801.4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居世界第三位(见表1)。在对外服务贸易行业分布方面,2012年,旅游业居首位,进出口总额1 520.1亿美元,同比增长25.6%;运输业第二,进出口总额达1 247.7亿美元,同比增长7.5%;咨询业第三,为534.7亿美元;保险服务业第四,为239.3亿美元;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第五,为187.9亿美元;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第六,为182.9亿美元;建筑服务业第七,为158.7亿美元;广告宣传业第八,为75.2亿美元;金融服务业第九,为38.2亿美元;通信服务业第十,为34.4亿美元;其他商业服务总共为479.8亿美元(见表2)。在对外服务贸易目标市场分布上,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目标市场前五位的国家(地区)分别是中国香港、欧盟(27国)、美国、东盟和日本。我国与上述五个国家(地区)的服务进出口贸易额超过3 100亿美元,占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近三分之二。在对外服务贸易企业结构方面,201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企业结构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大体上是4∶4∶2的格局。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依然是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唱主角,民营企业力量相对薄弱。在对外服务贸易国内地区分布方面,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地区分布仍相对集中于沪、京、粤三地。其中,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 515.6亿美元,居全国第一;北京首次突破千亿美元,位居第二;广东为713.1亿美元,排名第三;同比分别增长17.2%、11.7%、15%。三地合计占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69%。在对外服务贸易收支平衡方面,201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为逆差,金额为897亿美元(见表3)。

表1 我国入世以来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及世界排名(2001~2012)

表2 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分行业情况表(2001~2012)

表3 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2001~2012)

综上所述,入世以来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势头强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但同时我们又看到,现阶段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剖析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探寻促进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服务贸易主要成就

(一)对外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2001年,我国对外服务贸易额为719亿美元,世界占比为2.4%,世界排名为第13位。201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额猛增至4 706亿美元,增长了5.5倍,世界占比为5.6%,提高了3.2个百分点,世界排名为第3位,位次上升了10个位次,已经成为世界对外服务贸易大国。

(二)对外服务贸易结构渐趋优化,高附加值对外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2012年,我国旅游和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8%,比2001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高附加值服务中的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出口快速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122.5%、18.6%、40.1%、17.8%、18.2%;通信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进口增势显著,增幅分别为38.6%、158.4%、20.7%。

(三)重点领域服务进出口贸易成效显著

首先,2012年,旅游和运输等传统服务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达58.8%,规模优势继续巩固,贸易效益继续提升。其中,旅游服务进出口贸易额为1 520.1亿美元,比2001年的317亿美元增长了3.7倍,居各类服务之首;运输服务进出口贸易额为1 247.7亿美元,比2001年的159.6亿美元增长了6.8倍,位居第二。其次,我国服务外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年均增长率在50%以上。2012年,我国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38.5亿美元,同比增长34.4%,执行金额336.4亿美元,同比增长41.1% ,使中国攀升为全球第二大离岸外包承接国。再次,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呈现良好势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09、2010、2011年文化产品核心内容的对外贸易额分别为97 882.52万美元、135 083.25万美元和145 170.65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 。最后,我国技术进出口贸易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2006年至2011年,我国技术进出口总额从226.1亿美元上升到535.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1倍多。

(四)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更加健全、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2006年,商务部开始成立了服务贸易司,专门负责拟订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制订我国服务和技术进出口贸易政策,并负责对我国对外服务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2011年,商务部把服务贸易司更名为服务贸易与商贸服务业司。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相继制订了《服务贸易“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服务贸易“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贸易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同时,在服务外包、技术贸易、会计服务、文化贸易、中医药服务贸易等服务贸易重点领域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五)对外服务贸易促进平台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已经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对推进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还多次成功举办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重庆)高峰会、中国(大连)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中国(香港)国际服务贸易洽谈会等大型展会,为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六)对外服务贸易基础工作不断夯实

入世以来,我国出台了《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使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统计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每年都用中英文对外《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全面分析研究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的成就和不足,为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数据依据;另外,还适时出版发行《服务贸易简报》、《中国软件出口发展报告》等资料手册,以指导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健康快速发展。

(七)服务市场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

入世以来,我国认真履行承诺,为国外服务商提供了包括金融、电信、建筑、分销、物流、旅游、教育等在内的广泛的市场准入机会。“在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分类的160个分部门中,中国开放了100多个,开放范围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11年,中国新设立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15 000家,利用外资大约500亿美元,占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近50%。我国的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2011年已达到了7.25%,处于世界中等水平。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服务贸易主要问题

(一)对外服务贸易规模仍偏小,且持续逆差

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对外贸易总额为43 375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4 706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8%;货物贸易38 669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89.2%。世界各国对外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平均水平为18.6%,而我国仅为10.8%,显然,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比重偏低;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际货物贸易的比重为10.5%,而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额仅占国际服务贸易总额的5.6% ,只是货物贸易占比的将近一半,服务贸易规模明显偏小,这与我国的经济总量、与我国的对外货物贸易量是不相吻合的。

入世以来,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就一直处于逆差状态。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且最近两年迅猛增加,2011年为549.2亿美元,2012年更是高达897亿美元,已处于严重失衡状态。

(二)对外服务贸易结构失衡

一是服务贸易部门结构失衡。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仍以传统行业为主,2012年,传统的旅游和运输服务占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总额的58.8%,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仅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21%左右,部门结构明显失衡。

二是服务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2012年,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相对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约90%的服务进出口贸易是由我国东部的11个省份完成的,其中沪、京和粤三地服务贸易进出口就占到了69%,远超其他省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落后。

三是服务贸易国别(地区)结构失衡,目标市场过于集中。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目标市场过于集中,中国香港、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最主要的目标市场。特别是中国香港地区,2012年与我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1 345.5亿美元,占到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28.6%;上述五个国家和地区占我国服务进出口额的比重则高达65%,而很多的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和地区却几乎为零。

(三)服务业整体发展滞后,开放度不高,竞争力不强

由于我国服务业起步较晚、层次低且相对落后,导致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对低下。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或接近70%,而中国现在仅为43%,占比相对偏低。一个国家如果服务行业整体发展滞后,势必会影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另外,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中,垄断经营现象严重,诸如金融、保险、证券、运输、邮政、电信、医疗、教育、商业、科研等部门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垄断经营。因为垄断,这些部门和企业往往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压力,市场开拓和竞争的意识和实践就会淡化和弱化,其后果就是保护落后、工作懈怠、效益低下、竞争力疲软等。

四、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对策构想

(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

现代服务业具有“三高”等特点,即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商务服务行业;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加快发展动漫服务业、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业、创意服务业、会展服务业等。同时,还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多式联运、物流配送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

以开放促发展,是我国未来服务贸易发展的总趋势。我国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与国际接轨,放宽市场准入,消除市场壁垒,不断提升服务业开放水平,并利用国外服务业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手段,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在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同时,可通过服务贸易“商业存在”模式,实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的开放型经济战略转型,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战略升级。

(二) 多渠道扭转服务贸易逆差

一是要适度管控汇率波动。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额高达897亿美元,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一定要坚持有管控的汇率政策,控制住人民币汇率的不断上扬,为服务出口企业减压。

二是要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同发展。以货物贸易带动服务贸易,发展与货物贸易相衔接的服务贸易。为了增强我国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拉动作用,需要不断发挥服务贸易高附加值优势,逐渐提高货物贸易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延长货物贸易价值链。同时,要逐步降低加工贸易在对外出口结构中的比重,改变因大量进口资本密集型设备而阻碍制造业对生产业需求的状况,并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步提升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形成上下游完整的制造业产品生产链条,促进国内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

三是要有序引导服务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开拓和占领国际服务市场。对外服务直接投资有利于绕开国外贸易壁垒,有利于降低对外服务贸易成本,有利于国外服务市场的开拓和占领。因此,政府要引导、扶持我国服务企业克服困难,为服务企业“走出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加快服务出口步伐,以推进服务贸易进出口均衡发展。

(三)调整和优化对外服务贸易结构

要着力提高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文化、咨询等智力密集、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现代服务贸易占服务进出口贸易的比重,优化服务贸易部门结构。同时,要继续加快发展重点优势领域的服务进出口,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推动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跨国公司在华服务外包业务,扩大我国服务外包市场份额,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国际认证,创建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我国服务外包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各地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有重点地发展特色对外服务贸易,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同时,充分发挥对外服务贸易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构建充满活力、各具特色、区域协调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格局。诸如,上海、北京、广东等地,银行设置比较密集,就可以狠抓对外金融服务发展;而沿海地区港口比较多,就可以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贸易;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丰富,就可以优先发展对外建筑服务;有些中西部地区城市大学比较集中,就可以大力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软件服务等。

参考文献:

[1] 张莉.中国对外贸易监测报告2011[M].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2.

[2] 周柳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12[M].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3.

[3] 商务部.2011年服务贸易工作要点(商服贸字〔2011〕1号)[R].2011-1-13.

上一篇: 短期投资的计价方法 下一篇: 医疗机构市场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