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的感想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7 17:29:31

对历史的感想

对历史的感想篇(1)

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汇聚了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他们脍炙人口的历史事迹,给予我们璀璨夺目的美丽世界,历史教学中首先要感知历史知识的情感美,如我们学习到孔子的“仁”的思想,我们就想到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都与孔子思想有联系之处。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我们从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内涵去寻找源头,去感悟历史,去感受儒学思想的情感美。在历史教学中准确而充分地理解历史知识的内涵,让学生了解历史课优美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在强烈的体验中,理解历史教学的美,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在教学中让学生感知、感悟历史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历史成绩不佳的根源在于“无话可说”,没有学好历史的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教十六年来,我总在想“怎样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来”,在教学中严密的思辨,前征后引,娓娓道来,让学生沉浸在历史长河中。后来我发现这虽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但学生是被动接受者。为了让学生能有效参与教学,大胆将辩论引入课堂,学生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得学生对历史教学产生兴趣,但兴趣并不意味着学生重视历史课,高中历史课的突出特点是理性思考。如学生的心态、价值观会随着社会的剧烈变化而改变并复杂化。给教学中“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带来了麻烦。

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还须对历史现象的感知与感悟,对“二战”史的了解,却留下我们值得深思的地方:南京大屠杀的悲哀与莫斯科保卫战的悲壮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历史现象,愿我们真正的去感知、感悟历史,让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塑造灵魂,塑造精神。缺失了历史教育的民族,必然会精神营养不良,我们要深刻反思,让学生真正感知,感悟历史。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历史的感想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审美心理调适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一书中指出:“如果人类心理有什么固定特点的话,那么,最突出的特点也许就是:人要排除令人苦恼的矛盾;他不能容忍过度的紧张;他努力追求理智上的融贯性;他所追求快乐不是机械地满足欲望,而是具体地实现他的潜能和认为他自己和他的命运是协调一致的想法——总之,他把自己视为完整的人。”它告诉我们:健全的人格、完整的人性,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心理,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唤醒学生沉睡的求知欲,鼓舞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完整人性,激发其学习潜能的重要保证。

然而,中学生因其年龄、生理及认知结构的局限,在审美心理上往往会出现偏差:某影星的军旗装事件与其说是其历史知识的贫乏,还不如说是她审美心理的扭曲;部分学生崇拜战争狂魔希特勒,嘲笑革命志士谭嗣同的舍生取义行为等表现不仅反映了他们的浅薄与无知,同时也更加反映出他们审美倾向的模糊与审美情感的冷漠,这是历史教育的悲哀。我们只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心理,内化他们的情感,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鲁迅语),才能真正完成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本文试对此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审美心理结构探究

审美心理结构是人类集体共同积筑起来的一种深层结构,标志着人的文化教养和文明程度,并随时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演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本性使他能够具有审美的趣味和概念”,但由于人们的生活时代和年龄结构不同,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审美持不同态度、看法和观念、认识,从而形成人们对相同事物的不同反应。中学生由于其各方面的发展尚不成熟,他们的审美心理结构也并不稳定,甚至时常会出现偏差。因此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不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历史意识的培养、历史思维的训练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理想,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陶冶、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和谐发展,形成完美的个性。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应该具有如下构成:

1.积极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指审美过程中直接产生的知觉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主观情绪的反映。由此可见,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情感则是指学生通过历史学习,由审美对象(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所引起的审美感受,显著地表现为感情上产生的强烈反应。邓世昌“舰在人在,舰亡人亡”的感人誓言与献身精神使他人由衷地发出“有君足壮海军威”的感叹,这声感叹实际上已经体现了人们对审美对象的富有情感色彩的思维活动。同样,方伯谦的临阵脱逃,也使我们感到强烈的憎恨,这种憎恨其实说明审美者已经通过自己的积极的审美心理结构,对丑陋事物进行了理性的认识与理解,宣泄了自己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的产生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观对象的一定主观态度的反映。这种态度与人的需要、要求、理想密切相关。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需要的不同关系,产生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又驱使审美主体采取不同的活动。因此审美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一个学生如果对历史缺乏兴趣,对社会缺乏理解,对人类的生存缺乏关爱之心,他们的审美情感肯定是消极的。具有消极审美情感的学生,面对法西斯的集中营,他们不会痛心,面对革命志士的舍生取义,甚至会嘲笑,这是一种人性的弱化与歪曲。缺乏积极审美情感的人,他们的人格是不完善的。而积极的审美情感能克服人们心灵中的阴暗、哀伤与沉重,给审美者带来心灵的震动,从而产生深刻的美感:革命先烈陈铁军和周文雍,面对敌人的枪口,毅然举行刑场上的婚礼。在这里我们不会产生怜悯的感觉,因为道德的掌声趋散笼罩在审美者脑海深处的哀伤,排斥了审美者心灵的沉重,使我们鉴赏到无畏的情感,无私的灵魂,激起我们一种持久难忘,深刻有力的美感。这种持久的审美情感能荡涤人们心灵的污秽,净化人们的灵魂,完善人格素质。

积极的审美情感培养的前提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关心。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也首先要让学生感悟历史、鉴赏历史、理解历史。历史教材艰涩难懂,历史课堂沉闷乏味,历史学习死记硬背,历史学习目的的功利实在,都会扼杀学生积极的审美情感。上海师大的许纪霖先生认为:“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太功利了,他们已经没有梦想,连做梦的兴趣都没有,他们想象的翅膀被剪掉了。我担心的是即便有一天这套体制改变了,他们也不会飞了。”(注:引自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94页。)确实如此,一个没有梦想、没有激情、没有思维的学生是可怕的,一个不关心人类发展命运,不想了解自己的历史的学生是可悲的。因此,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情感应该成为我们当今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2.丰富的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活动。它不是单纯的形象感知,也不是再现简单的历史表象,而是把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进行加工和再处理而创造出的新的形象。我们知道历史人物不可再现、历史现象不会重演,历史事件不能久留,我们只有通过丰富的审美想象,才能感悟历史的真谛,挖掘蕴涵在历史长河中的丰富的审美资源,获得心灵的愉悦。作为至圣先师,孔子一直给后人留下高不可攀的感觉。人为的神化拉伸了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了“仰之弥高,望之弥深”的心理障碍,这是影响我们审美目标达成的。实际上如果我们发挥丰富的审美的想象,置孔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中,我们还是能够还孔子以常人的面貌:一位“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学有所成”的博学多才的学者;一位“不耻下问”的勤学多思的智者;一位坚持“毋意、毋固、毋必、毋我”的循循善诱的长者;一位周游列国,面对磨难从不退缩的勇士。他不是一个天生的圣人,而是一个强调“已所不欲,毋施于人”的人格高尚的历史人物。通过审美想象,可以拉近与审美者的心理距离,给人以意志、道德品格、理想、信仰、精神状态以及智慧、自尊等人格要素的熏陶,有助于人格的完善。

审美想象不是对历史人物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历史事件的机械摹本,而是一定的审美理想的能动再现。在元朝统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的情况之下,文天祥的抗元就带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无奈。但我们至今仍然鉴赏文天祥,肯定文天祥,就是因为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挖掘了我们心灵深处对美的渴望和对爱国情感的追求,这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源泉。由于审美主体的实践经验和知识水平的不同,想象能力和想象内容也不相同,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也就不同。中学生的审美想象和成年人有所不同,他们的审美想象很少带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往往由爱憎好恶等情感活动来决定他们的想象。这就决定了中学生的审美想象带有直观、浅近的特点,往往追求替代性的审美愉悦为目标:疯狂的追星、崇拜血腥暴力等都是他们在审美想象中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些偏差。因此,丰富的审美想象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的审美情感做支撑,而丰富的审美想象又能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帮助学生敏捷地思考历史问题,解决历史科学方面的难题,形成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力,提高历史的学习能力。

3.高尚的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是指审美的偏爱或风尚,以及对美的辨别力或敏感性。它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纯感性和纯个性化的范畴,涵盖着文化和精神等普遍性的内容,包含着价值判断等精神属性。正因为如此,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审美趣味,黄巢“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句,对封建统治者来说,肯定会感到恐惧与悲凉,而在革命者眼里,无疑充满了豪情与向往。同样,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教育背景也会形成不同的偏爱与风尚,正所谓环肥燕瘦,各有所赏而已。

高尚的审美趣味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悟,它能激发审美者的生命意识,点燃起他们心灵的火焰,点燃他们的感知力、想象力、思考力、创造力,从而释放出感情的力量、意志的力量、智慧的力量、道德的力量,释放出自我实现的力量,从而获得满足感、解放感、提升感。——陶冶性情、开发智力、培养意志、完善人格素质。它能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品质以及他们对生活的评价,而审美情趣低下者就必然流于肤浅与庸俗,它能使人对生活产生负面的评价。他们往往追求感官的刺激,缺少理性的内化与价值判断。因此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当务之急。

高尚的审美趣味建基于一个审美者的人文素养与感悟。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人们常常从历史中希望得到道德的教训:因为历史学家治史常常给人以道德的教训,不肖说,贤良方正的实例足以提高人类的心灵,又可以作道德的教材,以灌输善良的品质。”一个对历史有所感悟的人,能对感性形象及其意味有一个整体把握和领悟,并渗透着自己理性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开启自己由抽象思维能力走向直觉思维能力大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掘各种各样的审美媒介,创设审美情境,建立自由平等、和谐融洽的双向互动的交流关系,将审美观照与审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由、无拘无碍的情景中得到情智的熏陶与培养,将美、以及对美的热爱与追求熔铸于心灵。

4.敏锐的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一种以感受和体验为基础,以情绪和情感为动力,以想象和幻想为主要方式的,直观的,而又不无理性制约的认识活动或审美能力。大江东去是一种自然现象,面对着这一自然现象,孔子会发出“逝者如斯夫”的人生感谓;而北宋豪放派词人苏轼却能挖掘出“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思考。因此审美感知与一般感知不同,往往蕴含着主体情感得到表现和陶冶的强烈渴望,其中交织着更多情感、想象、理解以及个体的理想、情趣、个性等社会实践经验与生活阅历诸因素。

敏锐的审美感知(姑且称之为审美敏感)是指体现审美者主观特性、精神个性(为个性禀赋和社会实践所影响形成的)、审美经验的积累所产生的特殊的感知能力。有了审美敏感,就能发现存在于历史现象之中的特殊的美。历史教学中,美的因素有很多,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感受这些美的事物,并能得到内化,从中得出理性的思考。丁汝昌面对着北洋舰队即将全军覆没的现实,面对着日军的步步进逼,面对着贪生怕死的部将的要挟,他选择了服毒自杀。他的死似乎给人以一种软弱的感觉,但如果我们加以挖掘,就能从中得出特殊的感受:在腐败落后已经成为社会瘟疫的情况下,个别人的努力,已经不可能影响整个战局。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丁汝昌,不甘心成为投降者、卖国贼,但又无法作出更进一步的抗争,以死逃避只能是他的最好归宿。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当时丁汝昌的心情,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报国无门的悲凉与慷慨赴死的悲壮,丁汝昌的人物形象就会发生变化,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有了这样的审美敏感,会使学生的审美感知迅速、细腻,并使得主体在感知时显得深入:制度的落后才是真正的落后,拥有当时亚洲最大舰队的清政府,拥有象邓世昌、丁汝昌、林永升一样舍生许国的爱国者,但北洋舰队还是逃脱不了全军覆没的结局,应该是不足为奇的。

审美敏感需要有天赋,但更需要来自后天实践的培养,因为这是一种为社会实践条件所制约和为人类审美心理结构所决定的独特的审美心理形式。它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借助各种各样的审美媒介(美的事物、也包括美的艺术),不断去挖掘蕴涵在历史表象下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锻造他们的审美感知,愉悦他们的性情,从而达到性情和心灵的陶冶与塑造。

5.合理的审美思维

审美思维表现为一种直接对审美对象的理解,这种理解是认识事物本质结果,又称为审美理解力。哲学家培根说过:“世界上只有一门真正的科学,那就是历史科学。”这句话道出了历史的真谛:历史是一门科学,它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在人的主观意识里的反映,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既然是一门科学,它就有许多真实的史实需要考证;就有许多内在的规律需要探索;有许多历史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考证、探索和总结实际上就是一个审美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完善与深化都离不开审美的理解力——审美思维。

审美思维带有情感性的特点,它不以概念和抽象论证、逻辑推动等形式出现,一切理性的认识都化作情感,在情感中得到显现。东条英机等战争罪犯给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和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世人视之为战争恶魔。但在部分日本军国主义者眼里,却被看作是美的化身,被作为民族英雄而加以供奉。因为他们已经把东条英机看作是他们法西斯的情感的寄托,他们根本不会进行这样的逻辑思考:以牺牲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来满足自身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这种行为是否正义。一个不能正视自己的战争罪行,不能勇于承担战争责任的国家,发生这样的审美偏差当然是不足为怪的。

因此,审美思维应该有合理的前提,这一合理因素是与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审美修养、文化知识、审美标准和世界观等主观因素密切相关。审美思维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身临现代型社会困境时的一种生存论态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只有通过合理的审美理解,才能激发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情感,才能让学生获得对人生、人性、人情的深刻体验和感悟,这是学生的审美心理体验不断积淀并组织、内化为美感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历史意识、人文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和充实的过程,这是避免产生审美偏差的重要保证。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审美心理的调适

中学生由于生理、心理都未成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处于探索形成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轻率、盲从等审美偏差现象。同时,由于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精神状态尚不能促使他们对某些审美对象进行理性的价值判断,而往往沉迷于感性的认知,直至放任不良情感的蔓延。正因为如此,希特勒的暴力与血腥才会在部分学生中找到心理的呼应。因此,调适学生的审美心理,完善学生的人格素养,是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

1.“以史激情,以情发志”——积淀审美心理情感

情、志属于审美者的主观世界,孔颖达认为“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

也。”而笔者认为,情属于感性范畴,而志则带有理性的内涵。学史必有情,才能明辨是非、美丑、黑白、可否,学史更应该发志,才能真正感悟历史,使富有情感、兴趣的感性层面发挥到美的极致,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有审美素养的积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客体作用于主体感官,还不足以产生映象,还必须有一个来自主体方面的回答性的积极过程。”(《发生认识论原理》)平时部分学生之所以会面对某种特定事物的刺激而不能作出积极地反映如对林觉民、林祥谦等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行为无动于衷甚至冷言讽刺,对日军的暴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津津乐道,关键就在于部分鉴赏者还缺乏接受此种信息的心理结构,缺少审美情感的积淀,缺少积极的回答态度。

历史教学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其审美客体如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不会自动进入审美者的内心,也就是说学生在了解这些历史表象时,他们的感受是比较淡薄的,只有经过他们审美心理结构中情、志这些中介环节的作用,才能得到升华和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激情、发志,帮助他们积淀一些积极的情感,如挖掘蕴涵其中的创造美、崇高美、悲壮美等内容,让学生在同化的基础上,“把给定的东西整合到一个早先就存在的结构之中,或者是按照基本格局形成一个新的结构。”(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一旦这种格局形成学生就能获得新的内容、增长新智慧,产生积极的情感。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明显带有“覆水难收”的过去性特点,我们不能亲身去体验。这种“事不关己”的特点容易使部分学生中陷入了就史论史,机械学史的误区。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引导学生进入历史领域,感受历史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学生的情感就会得到激发。二战后的日本,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然而在短短的几十年当中,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日本充分把握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完成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每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来说,他的审美情感会充分调动起来: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有那些?对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同样,经济发展后的日本,其政治野心和军事野心也随之膨胀,他同样给我们以情感的碰撞: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是什么?日本政治、军事的发展对世界会造成什么影响?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来自日本的阻力主要有哪些?这种对历史哲理的吸纳能驱动学生积极情感的萌发。

2.“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握审美心理距离

审美心理距离是距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我们在鉴赏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时,通过审美者自己的心理调整,在审美客体和我们自己的实际利害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种眼光去看世界。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数不清的悲欢离合,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把握心理距离,就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误区,甚至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不能客观地分析历史事件与人物,更谈不上鉴赏历史所带给后人的美感与启迪。岳飞抗金,功亏一篑,让人扼腕叹息。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心理距离,就会萌发出一种“如果我是岳飞就一定拒不听命,挥兵直到黄龙府”的心态,甚至会产生“与朝廷分庭抗礼”的想法。很明显,审美者已经把历史事件还原于现实生活本身,把审美欣赏变成了情感的发泄。距离的过分缩短,使他们忽略了这一历史真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忠君与爱国是等义的。岳飞之所以能为后人所鉴赏,就在于他能忍辱负重、忠君报国。如果岳飞拒不听命,他就不会受到后人如此的推崇,甚至会汇入乱臣贼子之流,为后人所唾弃。因此,审美者绝对不能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古人,要与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才能使我们在鉴赏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有如强烈的亮光一闪而过,照得那些本来也许是最平常的、最熟悉的物体在人们的眼前突然变得光耀夺目。”(布洛语)

审美心理距离的把握,不能过近但也不能过远。部分学生对革命志士抱以冷漠、嘲弄的态度,就说明他们把自己游离于审美物体与审美情境之外,用自己的狭隘的人生观、价值观去衡量、去鉴赏审美物体,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审美偏差。因此“无论是在艺术欣赏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布洛语)也就是我们古人所提倡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只有保持这种“不即不离”的态度,才能对审美对象有一个客观的分析与评价。义和团排斥一切外来先进事物的行为是无知的,他们幻想“刀枪不入”的想法是愚昧的。过近的心理距离会使我们融入到这中狂热的氛围中,从而人为地拔高他们的形象;过远的心理距离,又会使我们游离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与历史背景,用今人的眼光去批判、审视,从而贬斥义和团所做的一切。只有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我们才能得出客观的认识: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稍有良知的中国人,一定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不甘作亡国奴的决心。这种不屈的意志与勇气是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维护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精神脊梁,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抹杀的。但是,对于没有受过先进思想熏陶的下层劳动人民来说,采用过激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既是无奈的选择,也是愚昧的表现,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动乱,也迟滞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

3.“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经历审美心理体验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曾论及诗人写诗要诀:“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其意为诗人的创作作为一种意识活动,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客观世界——“物”,诗人一定要以非常谦恭的态度,长久地、悉心地体察“物”的发展变化,切忌拾取零碎的表象拼凑自己的世界。但是诗人又不能永久地滞留在“物”中,必须把外物转化为心中之物,使“物”服从于心,从而作到心“物”交融。他的诗论与现代心理学的某些理论不谋而合:客观世界是事物的原初存在,它完全不依赖于任何特殊的个人经验。但由于人的个性发展不同、审美体验不同,也就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感悟。因此,人们有必要从对外在世界物貌的随顺调查,逐步地深入到开掘人内心世界的情感印象,否则就会失去自我。

历史是已经过去的客观存在,它的发展错综复杂但又不能更改。学生的审美情趣出现偏差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不能“随物宛转”——认真地去体验历史事件发展的真相,感受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更谈不上“与心徘徊”——对历史事件进行内心的提炼和理性的感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尊重历史事实——“随物”,历史不能更改,更不能随意捏造,这是培养学生历史审美能力的最主要前提。但沉溺于“物”中,则又会掉入偏见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因此还必须经历审美心理的感悟,通过感悟,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揣摩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一种投入全副身心的审美观照。陈天华蹈海而死,从事件本身来说是极其平常的,正因为部分学生只看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表象,他们才会油然而生一种“不值得、犯傻”的感叹,甚至会出现嗤之以鼻的讥笑。但如果我们能作到“随物宛转”,设身处地地体察陈天华的生活时代,深入地感受陈天华的内心活动,我们就会从中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美的冲击: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极度腐朽,陈天华“一死以唤醒国人”的举动就如同在一塘沉静的死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掀起巨大的涟漪。这种舍生取义的行为该是多么的悲壮与崇高。

当然,要形成审美感悟,关键还在于审美者能够作到“与心徘徊”——能够对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进行自己的理性、科学的判断,并能形成独立、科学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学习历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掌握多少历史概念、了解多少历史人物,而在于让学生能从中得到熏陶,形成正确的审美感悟。晚清新政是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迫于无奈而采取的“救火”举措,教材里一直定性为:徒增人民负担的新政。但经历过“与心徘徊”的思考,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得到审美感悟:腐朽如清政府者,都只有采用“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改革旧军制”等措施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说明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从的坚决抵制,到晚清新政的主动应对,清政府在客观上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晚清新政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但由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结果却是加快了自己的灭亡,清政府在这里扮演了“自己的掘墓人”的角色,这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如果对教材中涉及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与心徘徊”的思考,对调适学生心理是有积极作用的。

4.“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驱动审美心理升华

对历史的感想篇(3)

一、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必要性

1.当代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

历史课有趣吗?重要吗?许多学生可能会回答“有趣”,但一点不重要。因为他们许多人视其为副课,在繁重主课压力下用以休闲消遣的课程。学习在现实中已经越来越被扭曲,浮躁、功利的学习代替了自我充实、自我完善的科学探索与人文价值的追求。所以,想到历史教育的现状,许多老师难免会有几丝悲哀与无奈。历史老师们或许都遇见过这样的学生,看《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他感到的不是悲哀、愤慨,而是有趣。也有学生视希特勒为偶像。想想社会中许多背离道德文明的现象,这些都说明了人文教育没有得到重视。

2.教师教学偏重“理性”缺少“感性”

这个现象可能更多出现于高中历史教学和教书多年的教师身上。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越来越呈现出“理性化”特征,历史知识强调精确性、逻辑性,尽量回避人的主观意识和合理想象,有时就会让历史失去了思想和情感。我自己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在一节公开课上为了展现自己的专业性,而加深了教学的难度、深度,忽视了这是一节校级公开课而不是历史专业教师为主体的公开课,更重要的,忽视了我的学生是民办高中生。结果,一节课结束,常年执教高三的老师深表欣赏,其余老师一脸漠然,我的学生们一脸茫然。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多是一种叙事性思维,他们更需要“感性”的体验,如果教师忽略了这点,学生们将很难喜欢上历史课,更别提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在教学中实施的措施

1.用讲述法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时间上纵横古今,空间上囊括中外。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克服对历史的陌生、枯燥感,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历史人物的活动情节,进行生动的讲述来增强感染力。如讲述林则徐这个人物形象时,过去传统方法是:介绍林则徐的成长经历,主要事迹(如虎门硝烟)及意义,再提问学生“从林则徐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哪些精神?”目的在突出林则徐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气节。而现在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张一百多年前的一张图片:英国伦敦蜡像馆陈列的林则徐蜡像,并说明经过成千上万的英国人的多次投票依然当选,长期陈列在馆中。问:英国人怎么知道林则徐的?林则徐的蜡像为什么长期摆放在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名人蜡像馆里?英国人崇拜林则徐什么品质?为什么当年英国的敌人竟成了他们崇敬的对象?这样的例子会使我们的学生信服,并会深深感受到人格魅力跨越国界的伟大力量和民族气节亘古今的光彩,受到触及心灵,内化情感的深刻教育。它不仅能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之受到陶冶,产生共鸣,得到升华,还能化为他们奋发进取的动力。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使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鸣。

2.用比较法调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挑选恰当、鲜明、可比性强的内容进行比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其灵感的火花,使他们主动参与,而且可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产生,以达到提高记忆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3.用联想法帮助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有了很大的改观,内容也更能适应高中生的认知需求,但受到课时和篇幅的限制,在有些地方显得比较抽象,往往是经过浓缩的书面语,其可以拓展的空间很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对话与交流,情感就像催化剂一样,有力推动着联想和想象的发展,与此相对应,当联想和想象递升到一定高度时,又会反过来促进情感向更高的阶段攀升。“情以物兴”“物以情观”,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情感与联想和想象之间的关系。

对历史的感想篇(4)

历史知识的最大特点是过去性和抽象性强,偏重于文字上的叙述,中学生的认识和思维还处在感性和形象阶段,这就决定了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如果照本宣科,就会显得索然寡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引导中学生重视历史学科

“兴趣”是一切伟大发现和创新的源泉,同时也是学习的根本动力。目前,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初中历史被视为“副科”,高中历史同样受到冷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中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不大,甚至毫无兴趣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他们不喜欢上历史课、不完成历史作业、不做历史习题、不看历史书等。这也是许多中学生学不好历史的主要原因。没有兴趣便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又该采取哪些对策呢?

1、中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和学习中学历史的必要性

历史知识是对人类过去行为的客观描述,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的有选择、有意识的记录,因此历史的内容具有生动具体、丰富多样、故事性强、趣味性足、知识面广的特点,容易激发感情,激励意志;又由于历史的内容都是真人真事,是有血有肉的,它寓哲理于史实,寓智慧于真理,有利于激思明理,获取人生启示。教师在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根据历史知识本来的特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运用现代化教育学和心理学技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学习中学历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中学历史是一座将过去、现在、将来连接起来的桥梁。透过这座人类光辉历程的桥,人们可以从中寻求到指导现实生活的智慧和力量;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感应时代的脉搏;总结兴国安邦之道。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说的好:“如果没有历史学,社会科学就不完整。只有历史学才能为我们提供理解各个时期的社会进程和社会制度如何发挥作用所需要的认知能力” 。

3、中学生明白学习历史是个性发展的需要

作为现代社会可以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内涵。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历史的发展才能更好的迎接时代的挑战。“读史使人明智”,鲁迅先生曾说:“治学先要治史,无论学文的,学科学的,他应该看一部关于历史的简单而可靠的书” 。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作为中学生就更应该认真学习历史知识,一个了解历史懂得历史的人,对于做任何事情都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战胜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力量,如《南齐书・序》中所讲:“其名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比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可见学习历史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此:历史的重要性表现为能培养人良好的思想行为,尤其是中学历史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中学生正处在接受社会和了解社会的阶段。学好中学历史对他们端正态度,认清国情,明辩是非是大有益处的。

二、帮助中学生克服学习历史的畏难情绪

由于“重理轻文”传统观念的影响,历史学科被带上了“副科”的帽子而长期身居“冷宫”。由于这种传统的影响,导致现在的中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占中学生人数比例40%以上的人对历史课不感兴趣。是因为在他们心中对学习历史知识始终具有畏难情绪,不愿意主动的去学习中学历史知识。要帮助中学生克服学习历史的思想障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中学历史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

中学历史教师必须从内心热爱自己的专业,一自己对历史学科的浓烈兴趣和挚热情感去感染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如果本身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专业思想不坚定,为了个人的私立,应付差事的从事教学工作,又怎么能唤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呢?那样又何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教学实践证明:中学生对中学历史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对历史课的认识不够深刻,因而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思想障碍。中学历史教师要想让中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就应该有一种责任感,让中学生充分认识历史课的意义。让他们克服对待历史课程所存在的思想障碍。以此来激发他们对中学历史课的兴趣。

2、中学教师要明确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历史教师要坚持不懈,理直气壮地宣传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杜绝学生的这种把历史学科视为“副科”的想法。教师要通过中学其他课程中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来讲学好历史课对于学习其他课程的重要性,用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者,文学家等人物的成就同他的历史知识的修养关系来阐述历史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意义。

3、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向学生指出记忆技巧

任何一们独立的学科,都有一些基本知识需要通过记忆才能掌握,但这里的记忆不等于死记硬背。而所谓的”死记硬背”并不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唯一方法。同时教师也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讲解将一些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变的直观具体形象。以便于学生记忆,教师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三、培养师生情感

师生感情也是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因素。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可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教育活动的特点是以人育人,以人教人。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而且有师生之间的情感活动和思想交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一个教师能以人格和教学水平,以及独特的教学风格赢得学生的敬佩。那么师生之间的关系会十分的亲密。学生必然会很愿意上这个老师的课程,并能很好的完成课堂任务。反之,师生关系达不到融洽的程度,就很难让学生从心里上接受这个老师以及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下面就如何培养师生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做一下分析:

1、中学历史教师要努力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自身完美的人格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戴。同时还要注意利用课外时间,主动的去接近,了解学生,并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学生尽可能的接近了解自己,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消除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而且有助于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最主要的是能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对课程感兴趣,找到教与学的结合点,使历史课富于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

2、寓教于情,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人对任何的一件事物所持的态度都与他对这个事物的认识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就必须以师生间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使学生坚固的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历史知识本身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营养成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掘历史知识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向上的情感。

3、以史为鉴,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知识赋有丰富的思想教育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当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例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屈辱史。其中的许多事例就能激发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中法战争时中国的不败而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自己讲课的风格,有震撼里的言语,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我相信一定能激发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

新课程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教学模式也随着不断改进,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这就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历史教学中,无论是综合课、讲授新知识课还是复习课,一般说来都不应当用某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到底,而应是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1、教师要设计好导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设计好每堂课的开端,采用新颖别致,形式多样的导课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并带入相应的情境之中,能为主题教育渲染气氛。因此,教师新课的导语,要做到“声情并茂”,或用电教手段进行直观教学,采用诗歌,民谣等,增强叙事的形象性和真实性,使某些历史知识活生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临其境。

2、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的、生动形象的。历史课不等同于历史故事课。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历史事件过程的细节和场景,而且还要求掌握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对比,以形成抽象的历史概念,揭示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和客观规律,并能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历史问题,但所以这些教学目的完成,单靠形象直观的教学是不能完成的,根据笔者的学习经验。总结以下方法以及自己的心得。

对历史的感想篇(5)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第一步是要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特征等。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是比较具体的历史知识,如:商鞅变法、工业革命、第三世界、陈独秀、俾斯麦等等。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比较容易辨认,历史现象因为其字面常用含义比较宽泛,所以较难确定,一般将一个较长时间内出现的社会风气、社会潮流等不太确定的、历史的社会状况称之为历史现象,如中国近代出现的西服、西餐、西式婚礼等。以上这一部分历史知识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更贴近历史事实,它们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历史概念源于历史事实,它们是构成历史知识体系的细胞,如科技革命、世界市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历史特征是对连续几个历史时期出现的,带有共同特点的事物进行分析概括,通过某一时期的基本历史特征可以了解历史事物发展的基本线索。如资本主义时期的殖民扩张,各国社会改革中艰巨性、多样性等。

要想学生掌握以上这些基本知识,教师在教学中的第一步要向学生提出“是什么”。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由于教学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是什么”这一环节可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作些必要的提示和检查督促。教师在课前设计填充式的讲义让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对一些重要的时间、人物、概念、事件等进行了解和识记,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这些基本知识点再现与整理,教师对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特征要做必要的解读,以增进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与掌握,当然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后及练习检测中要对这些基本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学生只有掌握了历史的基本知识,才能去理解历史、分析历史、应用历史。

二、为什么——培养学生的智能

这一教学环节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历史不是一些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和串联,学习历史不只是识记一些历史人物、事件、历史概念等。高中历史教学任务中第二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智能,尽管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整理、记忆、了解是一项能力培养,但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等思维技能;理解、分析史料的技能与阐述(应当加上“解决”)历史问题的技能;运用哲学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则要通过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的一些“为什么(问题)”来解决。 历史学科中的“为什么”一般包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原因、条件,历史事件的结果、作用、影响与评价,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的归纳,历史人物的评价与认识等。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学科教学标准(课标)等设置一些“为什么”进行教学。如《罗斯福新政》一课中,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影响与评价,胡佛自由放任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比较等。这些“为什么(问题)”一般来说有一定难度,也是教学的重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难易度和教学的需要事先设置,让学生提前思考,也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作为引导和过渡,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合作、思考探究,最后解决这些“为什么”(问题)。这样即激发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层层深入。当然,教师设置这些“为什么”(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要有思维的层次性和梯度。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学习时应精读、细读、有重点地阅读;要善于综合阅读,诸如历史地图、历史材料、图片乃至注释都应有目的地读一读。

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基本历史知识和学科学习的能力,得到正确的历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特别是知识学习和高考任务就算基本完成了。

三、还有什么——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目标中,以共性价值观为核心的情感目标为主,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等的情感目标。这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最主要特征。历史学科除承担文化知识传授外,情感教育是中国中学历史教育的本质。

对历史的感想篇(6)

abstract: evaluation of the emperor should have three main points: we need to quit this kind of view that these emperors are born as and history will not be able to move forward without them; our authors should place the emperor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see if he conforms to the historical trend, or goes against the historical trend; what we really want is to write their ideology and psychological complexity. there is no significance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we need to write their paradoxical tragedy.

1帝王形象创造需要“主体意识”的参与

有的学者说,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是“双声话语”,既要历史的真,又要艺术的美。这样说自然是对的,但还不够。实际上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是“三声话语”,除历史的真和艺术的美之外,还必须有作家或编导的主体意识。所谓主体意识,应如胡风所说的“主观战斗精神”。我还认为这第三种声音,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剧本的内在的灵魂。诚然,我们看重历史的真(可信),艺术的美(好看),但是历史的真和艺术的美如何才能达到呢?这就有赖于作家的自身思想情感介入与参与。历史的真,不是现成的东西,尽管有各种历史著作作为依据,但那是后代的历史学家追忆的东西,其中的偏见几乎到处可见,有意的增添,刻意地忽略,甚至故意的歪曲,都是可能的。所以有的学者把原本原貌历史的叫做“历史1”,而把历史著作中所展现的历史叫做“历史2”。作家不可能面对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历史1”。在我看来,就是大家一致称赞的司马迁的《史记》,其中也有不少的虚构和假定,美化和丑化,选择与摈弃,增添和忽略,隐藏与突显,否则那些人物对话他是从何得来的?难道司马迁真的听到了几百年前他笔下人物的对谈了吗?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尽可能(我只说尽可能)接近历史的本真原貌呢?这就要靠作家主观思想情感的介入与参与,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感人物之所感,想人物之所想,做人物之所做,选择那些应该选择的,摈弃那些应该摒弃的,补充那些必须补充的,删改那些必须删改的……,这样,也许更能接近历史本真。艺术的美更要作家主观思想感情雨露的浇灌,如果没有作家思想感情雨露的浇灌,如实地描写,或巧妙地描写,不论描法如何创新,都不可能把读者需要的艺术美展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的“主体意识”力量重于历史的真与艺术美的力量,它不能不是历史文学中的另一重声音。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们在写古代帝王生活的时候,也要有主体意识的介入,即对帝王及其生活进行评价。把某帝王的所谓千秋功罪做平列式的罗列,堆砌各种资料,拼凑各种细节,虚构具体的场景,东拉西扯,万般铺陈,这都是无济于事的,或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主体意识的灌注,给帝王一个中肯的评价。把某帝王的真实还给历史。这种经过作家主体意识参入的历史,我们似乎可以叫作“历史3”。帝王的真实不在“历史1”,因为这样的历史本真无从追寻;也不在“历史2”,这仅是历史家的历史。唯有具有作家主体意识参予的“历史3”,才是历史文学所需要的历史真实。

对历史的感想篇(7)

运用形象生动的口头和肢体语言描述历史,让历史“说话”,这是历史课堂创设情境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方式。语言是知识的载体,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只有通过语言,教师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可见,语言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讲述历史而言,语言的重要性更是凸显,近年来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的讲座引起极大轰动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证。易中天教授讲历史,让原本枯燥的学术问题变得妙趣横生、通俗易懂。他善于描述历史,把听众引入形象生动的历史情境,使读者身临其境;他善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轻松的氛围,使听众愉悦惬意;他善用短平快的简洁语言,轻松中传达历史的厚重感;他善用联想丰富的比喻,化腐朽为神奇,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对于历史教师来说,语言功力是否过硬,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因此,研究课堂教学语言设计,提高课堂语言本领,对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重大。同时课堂上要让历史“说话”,还要求历史教师在描述历史时能够充分倾注和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历史是前人思想的凝聚,教师在阅读或研究历史时应凝聚个人的思想情感。只有如此,才能深切去体验和感受历史,也才能真正地让历史“活过来”。

二、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形象地再现历史情境

历史学科是一门时间学,历史内容都是过去时。时过境迁再通过抽象的语言文字去感知历史,往往有困难。如果没有视觉上的感受,学生就会印象不深,不会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借助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再现历史现象显得十分重要。历史图片、实物和模型不仅能形象地反映出历史的真实情况,而且其本身就包含着许多历史知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有很高的价值,尤其是历史图片史料。它可以把历史资料展示给学生,通过感观的刺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运用诗歌、对联等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感知历史

诗歌、对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作的重要文学形式,是人们喜闻乐见且广为流传的一种文化。它们虽然只是文学作品,但其题材反映的内容往往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呼应的。通过诗歌、对联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一些历史事件的概貌。而且,这些文学作品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比起长篇的历史叙述更凝练、更生动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历史课堂运用诗歌、对联等文学作品来创设历史情境,可以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感知历史和掌握历史知识。以近代史为例,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也惊醒了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在他们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展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风云激荡,矛盾尖锐,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诗歌等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印记,许多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对历史的感想篇(8)

那么,历史的崇高精神体现在哪里,又通过怎样的方式去帮助学生形成健康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坚韧而融通的处世态度,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就这一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历史的崇高首先体现在其波澜壮阔的演进过程中。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开拓进取、推陈出新的过程,其开拓性、创造性、奋斗性本身就是崇高的。这些,都体现在对历史发展线索的总体把握中。当终结了对一段历史的“入乎其内”的具体的学习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这段历史进行“出乎其外”的回顾与反思,把它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进行宏观的品评,从而认识这段历史对于以后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影响,认识到历史发展的道路尽管迂回曲折,但它终归向前,谁也阻挡不了。例如:在学习完中国近代1840年至1949年这段历史后,运用史诗般的语言对其进行小结:被一次次地侵略过/屈辱过――一次次地抗争过/失败过――曾有的古老的辉煌与骄傲/已成为遥远的梦/漫漫长夜里/曾一次次前仆后继地探索过――兴办洋务/维新变法/民主革命――/百年沧桑酿成一段悲壮而豪迈的历史。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段历史的大线索、大主题,还以艺术的方式让学生感悟这段历史的波澜壮阔、悲壮与崇高。

对历史的感想篇(9)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和资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学校、社会、家庭都过分强调学生智育和能力的培养,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现代中学生在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学生无论对历史知识的获得,还是在思维能力的增强上,如果最终没有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教育,很难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新课改形势下,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善用讲述法,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时间上纵横古今,空间上囊括中外。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克服对历史的陌生、枯燥感,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历史人物的活动情节,进行生动的讲述来增强感染力。如讲述林则徐这个人物形象时,过去传统方法是:介绍林则徐的成长经历,主要事迹(如虎门硝烟)及意义,再提问学生“从林则徐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哪些精神?”目的在突出林则徐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气节。而现在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张一百多年前的一张图片:英国伦敦蜡像馆陈列的林则徐蜡像,并说明经过成千上万的英国人的多次投票依然当选,长期陈列在馆中。问:英国人怎么知道林则徐的?林则徐的蜡像为什么长期摆放在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名人蜡像馆里?英国人崇拜林则徐什么品质?为什么当年英国的敌人竟成了他们崇敬的对象?这样的例子会使我们的学生信服,并会深深感受到人格魅力跨越国界的伟大力量和民族气节亘古今的光彩,受到触及心灵,内化情感的深刻教育。它不仅能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之受到陶冶,产生共鸣,得到升华,还能化为他们奋发进取的动力。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使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鸣。

二、善用比较法,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

挑选恰当、鲜明、可比性强的内容进行比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其灵感的火花,使他们主动参与,而且可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产生,以达到提高记忆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如通过对商鞅与张居正这两位古代改革家的比较,我们会认识到要成就事业,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大刀阔斧的精神;通过对司马迁和司马光两位伟大的史学家编撰史书的情况的比较,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严谨勤奋的治学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玄奘与鉴真的比较,我们一定会为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和友好交往的国际主义精神等这些早已融进中华民族意识形态之中,成为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善用联想法,唤起学生的情感态度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有了很大的改观,内容也更能适应中学生的认知需求,但受到课时和篇幅的限制,在有些地方显得比较抽象,往往是经过浓缩的书面语,其可以拓展的空间很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对话与交流,情感就象催化剂一样,有力推动着联想和想象的发展,与此相对应,当联想和想象递升到一定高度时,又会反过来促进情感向更高的阶段攀升。“情以物兴”、“物以情观”,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情感与联想和想象之间的关系。在教育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愿意根据自己所储备的知识信息,针对教材的空白之处,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超越时空,走近历史,与历史进行身临其境的接触,触动历史的脉搏,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最大限度的释放自己情感。如讲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这部分内容时,可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包括地理、语文、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等展开想象,诵读《木兰辞》、《敕勒川》等优美诗歌;还可以表演历史短剧,这样的历史课堂气氛一定会很活跃,师生之间距离也会由此拉近,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对历史的感想篇(10)

二、历史教学融入思想教育的途径

第一,提高教师的素质,创新思维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者和教学环节设计者,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学生进行知识吸收和心灵培养的重要导师。历史教学中把思想教育融入其中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融入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基本的素养和历史理论知识的专业性。作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只有对历史理论知识掌握的非常透彻才能富有感彩的进行讲授,这样才有感染力,能够从思想上启发学生的心智,让学生跟着历史故事的节奏走,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还要对学生在教学中的疑问进行给予解惑,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完善。第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和现代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完全的参与到教学中,参与到和教师的解释和对话当中去,丢掉那些传统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听课积极性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历史教学有必要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完全的参与到对历史知识的讨论和探究中去,通过对历史资料进行详细的收集来锻炼学生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结合自身收集的资料,真正意义上进行总结,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不但能够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激发出学生内心的情感。第三,考试体制的突破历史教学不能把记忆力当做考核的标准,那样就失去了历史教学的意义。一定要丢到历史教学传统式的考试体制,对传统式的死记硬背需要做一些必要的调整,主要是以学生对历史的基本掌握和思想教育为主。传统历史课考试体制完全没有把思想教育列入其中,只注重大量的记背内容,这样从长远来看起不到任何的激励效果。因此,要在原有考试体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教育模式对历史考试体制进行合理的评价标准。

上一篇: 投资管理基本知识 下一篇: 精神病人的安全护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