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6 11:08:41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1)

思考任何问题都离不开概念,只有明确某特定研究对象的定义,才能很好地分析该对象的本质属性。在哲学家看来,经济伦理指的是人们在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道德准则和评价体系。研究这个概念,可以看出,经济伦理归根结底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其属于道德内容的一部分,具体而言,经济伦理阐述的是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给予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而应该遵守的一些道德规范。古往今来,经济和伦理总是互相渗透的,任何经济行为背后都涉及到伦理认可和价值取向的问题。

通过分析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具体内容,可以总结出,其最大的特征是结合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结合了我国的具体经济发展情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既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也是我国道德建设中对于善恶的判断标准。”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既明确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动力,又把人民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追求确定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公平和效率相统一”则要求我国在搞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哪个优先的问题,而且要从竞争的起点,竞争的过程,分配的结果来考量是否公平公正。”义利相统一”要求在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方面找到利益的平衡点。综合言之,我们可以归纳出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先进点和特征。

1、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发展,是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主题,也是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主题,这是由当代中国所面对和要解决的社会发展问题决定的。为了解决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邓小平不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地制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道路模式和步骤,而且还从制度、体制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旨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变革措施和保障措施,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实质上就是邓小平的从意识形态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论证和支持的重要体现。

发展生产力作为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根本着眼点在于经济发展,在于为经济发展提供伦理合理性论证和有效的伦理道德支持;第二,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是围绕为经济发展提供伦理辩护和道德支持展开的,而且,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所涉及的最根本的经济伦理问题,也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大伦理问题;第三,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落脚点在于“发展生产力”。

2、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

邓小平立足于我国的实际,从总体上提出”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伦理要求和价值目标。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始终把人民群众视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最重要的推动者,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体,要依靠民意、尊重民意、服从民意。他多次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亿万群众的充分理解、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是不可能开展起来和取得成功的。

首先,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经济发展的最高价值和根本标准。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并且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切实维护好全国各族人民利益,坚持人民利益至卜。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义的优越性就要体现在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其次,在注重人民物质利益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人民精神利益的发展。邓小平把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作为经济伦理乃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明确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具体目标。

再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伦理思想,既肯定市场主体在分配土的合理差别,反对平均主义,又鼓励他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但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存在矛盾,当个人利益,集体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不仅要讲服从,还要讲兼顾,按统筹兼顾的原则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使出让利益的一方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个人利益随集体国家利益的增长而增长,切不可把服从当作无限制的盲目行动,不能使个人利益因服从集体、国家利益而受到严重或不必要的损害。这一思想,克服了抹杀个人正当利益的’.左”的倾向,既要求尊重国家、集体的利益,强调个人利益只有在国家、集体利益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又要求必须保护、关怀、增进个人利益,纠正了计划经济时期忽视个人正当利益和改革开放时期一度出现的重个人本位轻整体利益的倾向。

3、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说到底是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在提高。可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的三十年。在此,重读邓小平同志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认识更加深刻和透彻。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认识上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马克思这样指出:“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本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又指出:“社会关系同生产力密切相连。随着这些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生产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08页《哲学的贫困》)。这就是说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并且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实现社会进步的经济根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毛泽东同志曾经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说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1966年版,980页)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给予了精辟的论述,但是,他并没有遇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问题,毛泽东同志虽然遇到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的新问题,却在建国后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没有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生产关系的转变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上了。并没有真正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因而也就没有从根本上明确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任务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至发生了重大历史偏差。贻误了宝贵的发展时期。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并不是空洞的理论,它表现为是一种实际运动。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绝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家依据自己的权威强加给人们的一个政治宣言,而是有着极其丰富的经济内涵。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内涵所体现的关系

1.解放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这个人的因素,以及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个物的因素。此外,科学技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甚至成为第一生产力。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受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种种限制,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的浪费与破坏。生产力的一切要素都成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特别是在中国,将生产力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这是一次对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解放。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从剥削者手中“剥夺”回来的生产资料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劳动人民脱离了苦难深重的剥削与压迫,迸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更深刻的含义在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是要使生产力从旧的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概括地说,中国现阶段生产力使总体素质差、水平低,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还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工农业基础力量薄弱,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低等等。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广泛应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的发展迅速。中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正是一次具有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意义的革命。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深刻意义在于改革旧的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使生产力在种种束缚下解放出来。

中国旧的经济体制中存在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窒息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生机和活力。例如,在所有制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长期把生产力的发展推到次要地位,使生产力水平得不到较快地提高,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过分集中,政企不分,统得过死。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东西,当做“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否定,由此形成了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僵化的经济体制,以及同这种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旧的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种种束缚,使中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能得到充分发展所需要的程度,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能够促进生产力更进一步解放的新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社会经济资源基本配置的经济。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3)

历史合力论是恩格斯在反驳将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经济决定论”、阐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系统的思想。仅仅将“历史合力”理解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或者“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无助于全面把握历史合力论的丰富内涵,无助于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合力论之间的理论关联。

所谓“历史合力”,是指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社会有机体的多环节、多因素构成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动力系统。

在社会形态层次(最抽象、最根本的层次)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社会的基本结构可以划分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基本层次,由它们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判别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揭示了社会历史运动的本质,是对一切社会历史规律的普遍抽象。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历史是一个包含多样性统一的丰富总体,本质的抽象并不能代替具体的分析,一般性规律不应代替特殊性规律,“但是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这些抽象要素,用这些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况且,经济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决定性作用,往往要通过各种环节的中介,在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因素的相互联系中才得以实现。这就需要将历史合力由抽象的层次引入到更为具体的层次(社会结构层次)上来。

在社会结构层次上,经济力与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的辩证运动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社会总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构成的具体的社会,这些构成要素同时也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相应的“力”。经济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形成的历史动力)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决定社会历史进程,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但经济力并非历史的唯一动力,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历史动力;经济对政治、文化、社会的决定性作用既非机械的,也非总是直接的。因此,“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总是得到实现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当然,这些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总是通过与经济力的相互联系(如依赖经济条件、反映经济要求等),或者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独立地作用于社会历史进程。因此,在社会结构层次上准确理解社会历史的合力,既要看到经济力的决定性作用,又要看到这种最终决定作用往往需要通过许多中介环节来实现;既要看到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依赖并通过经济力作用于历史进程,同时又要看到它们自身对历史进程的独特作用机制和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这样,历史合力论就与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上的“经济决定论”、“文化决定论”、“技术决定论”等机械决定论、单一决定论划清了界限。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前提层次上,自然力与社会力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本质上是一部生产劳动发展史,生产劳动实践是理解社会历史的锁钥。生产劳动无非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生产劳动过程无非是自然力与社会力相互结合的过程。所谓自然力与社会力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就是指人类以社会组织的形式与自然协同进化。这种协同进化从来都是通过共存、冲突、融合等形式的矛盾运动历史地展开的,社会与自然决不允许单单把和谐或斗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社会力对自然力的作用集中表现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自然力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制约和促进作用突出表现在,自然环境状态即和谐与斗争的哪一个方面在社会与自然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直接表征着相应的社会历史阶段和人类文明程度。自然力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双重作用也以重大自然灾害破坏社会生活、引起社会动荡甚而延缓或加速社会形态更替等非常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这样,历史合力论就在社会历史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问题上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超越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唯经济中心论。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层次上,历史合力是“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人是历史的主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历史是一个自然过程,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性,因而人们又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承认人的社会历史主体性,但不能走向唯意志论(历史主观主义、历史目的论);承认历史的客观性,但也不能走向历史客观主义、历史悲观论。“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最终“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这个“总的合力”实质上就是历史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主体选择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而且,“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虽然“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使每一人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但并不因此否认每个意志对历史有所贡献。“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意志的“相互冲突”,因为历史不过是人们的交互活动,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大多数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历史合力论就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问题上坚持了群众史观,根本区别于英雄史观以及其他一切形式的唯心史观。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外动力层次上,不同社会之间的交往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如果说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部力的话,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过程中,不同社会之间的交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交往)、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则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外部力。外部力与内部力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历史合力。社会历史发展的外部力,突出地表现为不同社会之间的交往通过作用于各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内部力),引起各社会内部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观念变革,从而影响社会历史的进程。“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此外,不一定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这个国家内发生冲突。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例如,英国工业的竞争使德国潜在的无产阶级显露出来了)。”可见,无论社会历史外部力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多大,但它必须通过作用于社会历史内部力而显现自身的作用。社会历史外部力通过作用于内部力而影响历史进程,内部力规定外部力的作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动力。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历史的合力就是不同社会之问的交往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这样,历史合力论就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内源与外源问题上超越了封闭发展与依附发展、狭隘民族主义与西方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发展的内部力与外部力的辩证统一。

综上,从根本上说历史合力就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各种历史动力的辩证综合。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系统的思想既为我们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抽象层次、社会形态层次上的历史合力论),又向我们提供了理解同一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具体规律的方法论原则(各具体层次上的历史合力论)。以历史合力论指导当今的社会发展实践必然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二

科学发展观在坚持发展方向的坚定性、发展目的的人本性、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发展机制的协调性、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发展方法的统筹兼顾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的社会发展动力系统思想。

在发展方向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向,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的思想。在历史合力论看来,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社会有机体的环节、因素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规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科学发展观认为,求发展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唯一正确的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强调,始终坚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关键是要把坚持科学发展同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目标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统一起来。这就既坚持了历史合力论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运动的基本原理,又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基本原理有机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把阶段性发展战略与根本性发展方向辩证地统一起来。

在发展目的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历史主体选择力与客观规律制约力相互作用的思想。在历史合力论看来,人是历史的主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历史是一个自然过程,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性,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发展就是一个“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并最终“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的过程。这个“总的合力”的实质就是历史主体选择性与历史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又反对为发展而发展的“唯发展主义”;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作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当作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质上就是要以人民群众为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人民群众看做历史剧作者与历史剧中人的有机统一,看做发展手段与发展目的有机统一;就是要在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又好又快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础上,正确应对社会利益格局变化,统筹兼顾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一切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利益,充分调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一切社会活力。这样,科学发展观就在坚持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历史主体选择性与历史客观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的原理的基础上,鲜明地突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具体生动地再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进步是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在发展内容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经济力与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的辩证运动的思想。在历史合力论看来,社会有机体总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社会管理、社会组织等层面上的狭义的“社会”)构成的具体的社会,这些构成要素同时也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相应的“力”,其中的经济力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决定社会历史进程。但经济力并非历史的唯一动力,它总是要通过与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的相互联系和凭借许多中介环节发挥其最终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社会结构层次上,社会历史的合力就是经济力通过许多中介环节成为历史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同时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依赖并通过经济力作用于历史进程。正是在此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强调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既积极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政府、市场与社会良性互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建构公民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可见,科学发展所要求的全面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根本基础和重点,涵盖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的全方位发展。这样,坚持全面发展既与社会结构层次上的历史合力论在精神实质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同时又根据中国实际赋予了历史合力论以具体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发展机制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历史动力系统各环节、各要素相对平衡运动的思想。按照历史合力论的观点,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是一个由多因素、多环节构成的不平衡的动态系统。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动力系统由不平衡逐渐趋向相对平衡,然后引起新的不平衡再逐渐趋向更高级的平衡的矛盾运动过程。如果社会动力系统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就可能导致社会发展失调甚至崩溃。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协调各种社会动力,坚持社会协调发展。针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城乡发展、协调区域发展。经济发展是在社会中发展、以社会组织的形式发展、依靠社会力量发展,最终也是为了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基础和根本保障,这就要求必须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此外,只有协调城乡发展,才可能为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只有协调区域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发展所需的稳定社会环境,才能建成真正全面的小康社会,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可见,坚持协调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对发展机制的创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历史合力论关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要求。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4)

人类社会发展作为一个经济过程,是生产方式变化、变革的过程。在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即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核心因素都是人。生产方式的进步是人的素质的提高, 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升华、和谐的结果。如果人不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不能发生变 化。从第一块打制石器的诞生,到宽带技术的应用,都是人的素质提高的产物;从原始社 会到市场经济社会,都是在一定物质技术基础上人际关系、人天关系变化的结果 。人是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化的本源和核心载体。人的素质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人天关 系的和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本质。

人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的

我们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都是为了人,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发展而发展。

我国目前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正是为了增长而增长、为了发展而发展错误发 展观指导下的产物。一些决策者的奋斗目标和社会发展的目的出现了偏差,为了自己的"政 绩",把"发展是硬道理"变成了"增长是硬道理",把发展的手段当作发展的目的。 一些城市的领导,没有把决定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的社会保障、教育和就业当作发展的本体 、本源和目的给予高度重视,而是就GDP抓GDP,对锦上添花的这个化那个化不计成本地大 干快上,严重偏离了发展的目的。我国目前 几个结构性经济矛盾日益尖锐,内需启动如此困难,究其根源,就在于我国有相当多的主宰 一方的干部的发展观有问题,他们的工作越积极越努力,经济偏离发展的目的也就越远。

人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为什么能发展?其内在的原动力何在?究其根本是人的需求,

是人的 永远也不可能满足的需求。从打磨第一块石头到制造宇宙飞船,其原动力都是人,都是人为 了征服自然、满足自己需求的主观努力的结果。人的消费结构的升级是无止境的,从而生产 力的发展才是无止境的。

人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标志

判断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某一个阶段的发展程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根据生 产什么,生产多少,而是根据这个社会用什么生产方式生产。而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从动因 到结果都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所以,要检验社会生产方式是否获得了发展,是 正 发展还是负发展,关键要看人的素质是否提高,人际关系是否升华,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否和 谐。

目前人们判断经济发展水平,第一是根据GDP总量,第二是根据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比重,第 三是根据第三产业比重。其实,这些指标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 平。GDP总量或人均GDP数量,并不能反映出这些GDP是用什么生产方式创造出来的,如何分 配的 。自然的恩赐、透支人的劳动寿命和对自然的破坏性掠夺性开发,都可以使GDP快速增长, 甚至一场破坏性很大的洪水,损失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却可以引起GDP的增长。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5)

历史合力论是恩格斯在反驳将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经济决定论”、阐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系统的思想。仅仅将“历史合力”理解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或者“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无助于全面把握历史合力论的丰富内涵,无助于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合力论之间的理论关联。

所谓“历史合力”,是指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社会有机体的多环节、多因素构成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动力系统。

在社会形态层次(最抽象、最根本的层次)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社会的基本结构可以划分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基本层次,由它们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判别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揭示了社会历史运动的本质,是对一切社会历史规律的普遍抽象。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历史是一个包含多样性统一的丰富总体,本质的抽象并不能代替具体的分析,一般性规律不应代替特殊性规律,“但是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这些抽象要素,用这些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况且,经济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决定性作用,往往要通过各种环节的中介,在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因素的相互联系中才得以实现。这就需要将历史合力由抽象的层次引入到更为具体的层次(社会结构层次)上来。

在社会结构层次上,经济力与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的辩证运动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社会总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构成的具体的社会,这些构成要素同时也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相应的“力”。经济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形成的历史动力)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决定社会历史进程,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但经济力并非历史的唯一动力,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历史动力;经济对政治、文化、社会的决定性作用既非机械的,也非总是直接的。因此,“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总是得到实现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当然,这些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总是通过与经济力的相互联系(如依赖经济条件、反映经济要求等),或者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独立地作用于社会历史进程。因此,在社会结构层次上准确理解社会历史的合力,既要看到经济力的决定性作用,又要看到这种最终决定作用往往需要通过许多中介环节来实现;既要看到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依赖并通过经济力作用于历史进程,同时又要看到它们自身对历史进程的独特作用机制和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这样,历史合力论就与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上的“经济决定论”、“文化决定论”、“技术决定论”等机械决定论、单一决定论划清了界限。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前提层次上,自然力与社会力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本质上是一部生产劳动发展史,生产劳动实践是理解社会历史的锁钥。生产劳动无非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生产劳动过程无非是自然力与社会力相互结合的过程。所谓自然力与社会力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就是指人类以社会组织的形式与自然协同进化。这种协同进化从来都是通过共存、冲突、融合等形式的矛盾运动历史地展开的,社会与自然决不允许单单把和谐或斗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社会力对自然力的作用集中表现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自然力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制约和促进作用突出表现在,自然环境状态即和谐与斗争的哪一个方面在社会与自然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直接表征着相应的社会历史阶段和人类文明程度。自然力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双重作用也以重大自然灾害破坏社会生活、引起社会动荡甚而延缓或加速社会形态更替等非常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这样,历史合力论就在社会历史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问题上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超越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唯经济中心论。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层次上,历史合力是“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人是历史的主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历史是一个自然过程,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性,因而人们又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承认人的社会历史主体性,但不能走向唯意志论(历史主观主义、历史目的论);承认历史的客观性,但也不能走向历史客观主义、历史悲观论。“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最终“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这个“总的合力”实质上就是历史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主体选择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而且,“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虽然“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使每一人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但并不因此否认每个意志对历史有所贡献。“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意志的“相互冲突”,因为历史不过是人们的交互活动,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大多数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历史合力论就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问题上坚持了群众史观,根本区别于英雄史观以及其他一切形式的唯心史观。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外动力层次上,不同社会之间的交往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如果说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部力的话,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过程中,不同社会之间的交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交往)、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则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外部力。外部力与内部力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历史合力。社会历史发展的外部力,突出地表现为不同社会之间的交往通过作用于各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内部力),引起各社会内部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观念变革,从而影响社会历史的进程。“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此外,不一定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这个国家内发生冲突。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例如,英国工业的竞争使德国潜在的无产阶级显露出来了)。”可见,无论社会历史外部力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多大,但它必须通过作用于社会历史内部力而显现自身的作用。社会历史外部力通过作用于内部力而影响历史进程,内部力规定外部力的作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动力。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历史的合力就是不同社会之问的交往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这样,历史合力论就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内源与外源问题上超越了封闭发展与依附发展、狭隘民族主义与西方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发展的内部力与外部力的辩证统一。

综上,从根本上说历史合力就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各种历史动力的辩证综合。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系统的思想既为我们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抽象层次、社会形态层次上的历史合力论),又向我们提供了理解同一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具体规律的方法论原则(各具体层次上的历史合力论)。以历史合力论指导当今的社会发展实践必然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在坚持发展方向的坚定性、发展目的的人本性、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发展机制的协调性、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发展方法的统筹兼顾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的社会发展动力系统思想。

在发展方向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向,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的思想。在历史合力论看来,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社会有机体的环节、因素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规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科学发展观认为,求发展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唯一正确的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强调,始终坚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关键是要把坚持科学发展同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目标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统一起来。这就既坚持了历史合力论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运动的基本原理,又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基本原理有机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把阶段性发展战略与根本性发展方向辩证地统一起来。

在发展目的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历史主体选择力与客观规律制约力相互作用的思想。在历史合力论看来,人是历史的主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历史是一个自然过程,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性,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发展就是一个“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并最终“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的过程。这个“总的合力”的实质就是历史主体选择性与历史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又反对为发展而发展的“唯发展主义”;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作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当作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质上就是要以人民群众为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人民群众看做历史剧作者与历史剧中人的有机统一,看做发展手段与发展目的有机统一;就是要在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又好又快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础上,正确应对社会利益格局变化,统筹兼顾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一切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利益,充分调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一切社会活力。这样,科学发展观就在坚持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历史主体选择性与历史客观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的原理的基础上,鲜明地突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具体生动地再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进步是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在发展内容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经济力与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的辩证运动的思想。在历史合力论看来,社会有机体总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社会管理、社会组织等层面上的狭义的“社会”)构成的具体的社会,这些构成要素同时也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相应的“力”,其中的经济力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决定社会历史进程。但经济力并非历史的唯一动力,它总是要通过与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的相互联系和凭借许多中介环节发挥其最终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社会结构层次上,社会历史的合力就是经济力通过许多中介环节成为历史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同时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依赖并通过经济力作用于历史进程。正是在此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强调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既积极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政府、市场与社会良性互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建构公民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可见,科学发展所要求的全面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根本基础和重点,涵盖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的全方位发展。这样,坚持全面发展既与社会结构层次上的历史合力论在精神实质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同时又根据中国实际赋予了历史合力论以具体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发展机制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历史动力系统各环节、各要素相对平衡运动的思想。按照历史合力论的观点,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是一个由多因素、多环节构成的不平衡的动态系统。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动力系统由不平衡逐渐趋向相对平衡,然后引起新的不平衡再逐渐趋向更高级的平衡的矛盾运动过程。如果社会动力系统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就可能导致社会发展失调甚至崩溃。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协调各种社会动力,坚持社会协调发展。针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城乡发展、协调区域发展。经济发展是在社会中发展、以社会组织的形式发展、依靠社会力量发展,最终也是为了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基础和根本保障,这就要求必须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此外,只有协调城乡发展,才可能为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只有协调区域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发展所需的稳定社会环境,才能建成真正全面的小康社会,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可见,坚持协调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对发展机制的创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历史合力论关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要求。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6)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新常态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它们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关联?能否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的永续发展?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总体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思考这个基本问题,缕析它们的关系,对于实现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转型和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发展要有新常态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题中之义,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造福于民和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要达到此目的,传统旧常态显然不符合要求,唯有转向一种发展的新常态。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社会主义自身的规定和要求来看,“社会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合乎人性的复归。它是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185在自由王国里,“社会化的人和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并在最无愧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和谐物质变换。”[2]社会主义将会“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他的动物中提升出来”[3],正像劳动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他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它将会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路”[1]163,等等。这些都说明,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实现他们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和谐共进即生态文明,是科学社会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规定,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要求。二是从社会历史发展演进角度来看,资本主义虽开创了现代人类文明,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生产力,但它所取得的任何进步都是以短期利益最大化为根本追求,都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裂缝”,导致了生态恶化的严重后果。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替代者,就是要在实现人的解放、社会解放和自然解放之基础上,恢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物质变换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换句话说,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就是因为它破坏了人与自然、社会本质统一关系这个社会关系的基础。而社会主义之所以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也正是因为它可以而且必将实现人、自然、社会彼此相互间的本质统一与和谐共进。可见,社会主义本身就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尽管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但它首先是社会主义。因此,其各项具体建设与实践,都必须要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要求来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一位”,也是总布局的生态基础,理所当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题中之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人的全面发展。但“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和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保障。不仅离开人的社会和离开社会的人不可能存在,而且离开自然的人和与人分割开的自然界也都只能是抽象的无。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必然是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同自然的和谐三者相互协调统一基础上的整体全面进步,而人的全面发展则始终是这个和谐统一体的中心和根本目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总布局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着人民福祉的根本利益需要,而且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利益大计。这就要求,只有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着对人民和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最大化的生态公共福利,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建设造福于民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目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发展要有新常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目标和价值取向决定了,要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其造福于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根本价值目标,就必需要有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常态与之相适应。这种新常态下的发展,不仅要求实现人、自然、社会相互之间的和谐永续发展,而且要求实现社会有机整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构成要素相互之间的协调永续发展。但传统唯GDP论英雄,粗放式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或逻辑,不仅不可能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的全面发展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这显然不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因此,它必然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思路,走出一条新的生态化发展道路,构建一种能满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发展新常态。而突出强调发展方式、发展思路和发展要求根本转变的发展新常态,则既符合这个要求,又根本体现了这个要求。

二、发展新常态体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要求

新常态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和最大逻辑,造福于民乃是这种新常态下发展的根本目的和追求。但它也因此而对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必须要体现人、自然、社会本质统一与和谐共进的内涵。发展新常态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要求的重要体现。发展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逻辑。它是一种形态更加高级、结构更加合理、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并重、创新驱动为主的新型发展思路和方式。这种发展的新常态,要求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同时必须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容忍力、社会的承受力、自然的承载力和自净化修复力等,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符合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符合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和符合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相互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的新常态,无论从发展的要求和目标,还是从发展的过程和实质来看,都充分体现了人、自然、社会全面协调永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以此为内涵的常态化发展,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体现。新常态下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造福于人民,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新常态是相对于传统片面、失衡、短视的旧常态而言的一种新发展常态。这种新常态化的发展,并非仅仅只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形态、结构、动力和方式等方面转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更重要的是为了通过实现高质量的科学永续发展,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发展和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需要,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和创造条件。也就是说,在发展的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发展本身并不是其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才是这种新常态发展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还在于要造福于民,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利益,并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发展带来的幸福感提升和真正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利益。这正是新常态下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所在。新常态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和战略机遇。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增长更趋平稳,增大动力更为多元;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4]这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为中国带来的四个新的发展机遇,更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中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呈现出降速度、调结构、转方式的总体特征,既有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而导致的外部需求萎缩,国际创新驱动竞争更加激烈,而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滞后方面的原因,更是改变片面、粗放、不可持续的旧常态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乏国、生态弱国。长期以过分强调和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为主的粗放式发展,过度依赖劳动力和能源资源的大规模供给,过度依靠投资和外需总量扩大,导致传统人口利益逐渐减少,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已经越来越难以维系和支撑经济的高速发展。转变发展思路和方式,处理好人口、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刻不容缓。这在客观上促使中国经济逐步向稳增长、调结构和保民生的平稳发展新常态转型升级。但新常态下的发展并非停滞不前,而是要求更加注重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更加重视科技和创新驱动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高水平发展。这为在新常态下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发展之中,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时并重指明了方向。因此,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是抓住历史机遇,积极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的重要前提和动力。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新常态的辩证统一

积极适应新常态,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出的重要历史机遇。抓住机遇,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发展,这是建设美丽中国和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新常态内在一致,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其发展的全面性就在于,它不仅要实现一种以人为本的,符合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常态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而且要实现一种以人为本的,人、自然、社会彼此之间相互协调和谐的常态化永续和科学发展。其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造福于民,由人民共享发展利益,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的根本利益需要,促进和实现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而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与价值取向,发展新常态的内涵特征与目标实质等方面来看,这两个方面都既是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常态下的发展所做出的共同要求与根本方向指导,同时也是它们在彼此相互协调与促进的过程中所要实现的基本内容和努力追求的宗旨目标。可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新常态,不仅在发展目标宗旨和理念上内在根本一致,而且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都致力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稳定发展新常态助力实现中国梦。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稳态发展,既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建设总任务的重要内容、基础和保障,也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基础和保障。只有通过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新常态发展来完善内容、夯实基础、做好保障,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这两个战略规划的建设目标。这就要求,在新常态下,发展经济绝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绝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而是必须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标准由人民评判、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原则和目标指导,在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和变革。坚定地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理念,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确保资源基础受到保护,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健康的持续协调发展。遵照人、自然、社会相统一,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自然发展相协调的基本发展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基本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进为目标,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的要求,在实践中自觉地推动和践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内化新常态发展,以发展新常态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发展道路,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新常态发展。这样,不仅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一定会到来,而且民族复兴中国梦伟大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指日可待。总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新常态在本质上存在内在根本一致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转化,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都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国梦宏伟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和助力。唯有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并重的发展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才有实现之可能。

作者:吉志强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7)

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发展这个当代中国的主题,对“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根本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从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新的重大发展。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发展的丰富内涵,对“什么是发展”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内容作出了科学界定。科学发展观总结了我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某些国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教训,强调中国所谋求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协调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共同推进的发展;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发展;是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科技进步潮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发展;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对“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依靠人,就是要看到人民群众是实现发展的根本力量,把发展建立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点之上;提高人,就是要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之路,把发展建立在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人权包括人的经济、政治、文化权利,尊重人的需求、生命、价值和尊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了人,就是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需要,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怎样发展”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升华,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导思想新的重大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量变与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质变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的认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仅有单纯的量的增长而没有质的变化不能构成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绝不单纯是经济增长的量变过程,而更为主要的是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质的跃迁。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既不符合唯物辩证法,也不符合发展的实际。进一步而言,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质的跃迁,而且表现为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断变革,是在生产力量变和质变相统一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社会落后面貌的伟大革命,这场伟大革命既要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由传统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向以现代工业和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也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发展必然是一个在经济增长的量变与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质变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过程。

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史观,阐明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价值主体的认识。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并在这种发展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通过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促发展,强调人民群众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价值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提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途径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辩证法关于重点论与全面论的统一,坚持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认为发展是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所构成的统一整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决定了经济建设是发展的基础,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又对经济建设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坚持科学发展,必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辩证法关于平衡与非平衡相统一的思想,认为发展是一个由不平衡到平衡、然后打破平衡再达到新的平衡的不断循环往复的前进过程。我国由于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加之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的差别,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不平衡发展有其必然性的一面;然而,不平衡超过社会承受的程度,又必然带来消极的后果,是必须加以控制和努力消除的。因此,必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坚持“五个统筹”,促进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辩证法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统一,坚持唯物史观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要求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突出矛盾指出了具体途径。

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看到,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问题和矛盾,在今后几十年的发展中还将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迫切的新要求。

第一,增进发展的全面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相应的配套改革还需要及时跟进,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与之相比还亟待加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决非短期内可以完全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努力。因此,增进发展的全面性,将是我们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8)

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涉及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亦即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问题。科学的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邓小平发展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持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这一科学的发展观精辟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和中心,以满足人的需求、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要支持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发展主体的作用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只有坚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首先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这个第一资源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最高目标,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

2.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只有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努力使社会从单一经济发展走向社会全面繁荣,才能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

3.坚持协调的发展观。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要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制度与体制、机制、机构的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工农业的协调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公平与效率、改革与稳定的协调发展,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质量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

4.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就是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而且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必须保证世世代代地永续发展。它所追求的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而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整体效益。

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创新。科学发展观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理论,而且还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基本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体现并丰富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的原理;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和丰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和一般方法的理论。

2.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和动力。发展观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以人为本是对以物为本的矫正,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一个新的飞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确保以人为本原则得到切实贯彻。所以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以提高人的素质、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同时要把突出发展主体的作用,调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推进发的根本动力。

3.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实质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社会运行的基本形式是发展,人类生存在的基本要求靠发展,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更新发展思路,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

总之,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实现科学发展上来,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03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9)

一、发展宗旨: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型

长期以来,官员升迁与GDP挂钩及随之而来的政绩竞争,形成了“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使GDP总量及增长率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发展宗旨和关键目标,这导致一些官员发展理念的偏差。为GDP数字的增长忽视社会成本,忽视效益、效率和质量,不计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与这种数量式增长相伴的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环境污染、经济结构失调、过度投资带来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给不少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众多隐患。从群众的角度来看,尽管GDP增长可能会带来工资或收入的增加,但若因此造成的工资收入增长赶不上物价增长,则实际生活水而会下降。这种既无效率又无质量的GDP增长意义不大,也难以带来多少实惠。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区别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少数资本拥有者的利益而忽略大多数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其发展理念是典型的“以物为本”。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人民幸福水平及促进社会和谐,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明显淡化了GDP指标,把不断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于是就从根本上理清了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的辩证关系,即经济发展只是手段,而人民幸福才是目的。手段必须为目的服务,如果经济增长无法带来人民福利水平的稳定提高和促进社会和谐,则这种增长显然与发展的目的不符,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大多数人的政治经济全面解放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首先就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要务。其相应的评价指标应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多项,不仅关注发展进程中人民政治(民主)权利的全面解放、经济利益的合理保障、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及社会各阶层的和谐相处,同时也关注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的协调、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经济发展在时间空间上的协调。其次,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依靠人而非物。即坚持把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意味着要走内涵式质量效益型发展的道路。

坚持“以人为本”就需要兼顾保护各方面利益,尤其是占人口比重最大的劳动者的利益,而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关注民生、关注生态问题,民生为本,生态建设为本,两者缺一不可。经济发展以改善民生为本,就要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而不是只让少数人摄取发展成果。人民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发展必然是科学发展,是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发展,经济转型的终极目的也是为了人民群众。只有当国家经济发展始终以提升人民福利水平为目标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民的积极性,建立起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

发展理念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根本转变,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作为加快经济转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基本要求包括:第一,扩大就业;第二,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第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首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比重过小,而服务业是就业容量最大的行业,为扩大就业,就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增加服务业比重。这需要加速发展服务业劳动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来不断扩大就业规模。其次,扩大消费内需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内需不振的主要原因是群众收入水平太低。扩大消费内需客观上要求进行分配制度改革。这需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利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改革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最后,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稳步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比重;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

二、发展动力:从“投入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型

解决当前制约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使经济发展建立在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益的基础之上。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的发展模式转变到依靠自主创新和内需拉动为主的轨道上来。这客观上要求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经济转型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经济转型的思想动力源于发展理念的新突破,只有从根本上摒弃过去那种主要靠要素投入为动力的发展理念,代之以主要靠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发展理念,中国的经济转型才可能深入。

在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情况下,GDP政绩竞争是造成“投入驱动“狂热的根本原因。因为投入驱动是营造GDP政绩最便捷的途径,而“创新驱动”则耗时费力,在五年任期内难以奏效,甚至可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了不至于在政绩竞争中失败,自然就会选择前者而放弃后者。这也是为何多年来经济转型停滞不前的深层原因。而为了保证“投入驱动”的顺利实施,地方政府不可避免地要掌控信货及资源要素的配置权,以确保经济能完全按照地方政府的意图运行。于是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就成了家常便饭,“创新驱动”只是作为时髦口号停留在文件中,而经济转型的工作也就自然束之高阁了。

地方政府主导经济模式的弊端,在于其僵化的体制、以行政权力操控市场和垄断式经营特征,本能地安于现状而反对变革和阻碍技术进步。它既不利于调结构,又不利于扩内需,也难以达到促创新的目标,因此事实上已经成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如果政府职能不有效转变,继续充当经济建设的主攻手角色,则由政府决定投资预算和资源配置的状况无法改变,经济转型目标之一“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就是一句空话,经济转型的内容之一“市场化”就事实上变成了政府主导的“计划化”。于是由党政机关直接决定项目投资、融资及技术路线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目标“调结构,扩内需,促创新,惠民生”就很难实现。

而以市场机制为特征的现代经济模式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尽管是以残酷的优胜劣汰生存竞争法则来淘汰落后产能并发展先进产能,但其在迫使企业不断自主创新求生存的过程中促进了技术进步,推动了产业的不断升级换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不断形成,从而在市场竞争的过程完成经济转型。它事实上是社会代价最小,经济波动也最小的经济转型方式。现代经济模式的市场竞争机制正是经济转型的动力所在。从这个意义出发,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实现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根本转变,这意味着政府要放弃部分资源配置权利和相应的诸多利益,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既得利益群体的抵制和反对,因而需要经历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才可能实现。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10)

一、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分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任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抓住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许多历史现象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就迎刃而解了。因此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应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应从生产力入手。如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因而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人们之间是共同生产,共同消费,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所以,形成原始社会“天下为公”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北京人、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的社会生活就是这种生产关系的反映)。到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逐渐产生了阶级,其历史根源也都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一切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新的生产力和腐朽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集中地体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据此,世界史上的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等中外近代史上的一切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或者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诸如封建专制、殖民统治、奴隶制度、分裂割据、封建主义与殖民主义双重压迫等落后的腐朽的生产关系的阻碍,是双方矛盾激化的产物。

二、根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原理分析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生产关系的所有制形式,生产中人的地位和关系以及分配形式等方面的总和。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不是这一社会现存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是指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诸方面的总和。它不包括旧的生产关系的残余或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因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能直接规定一定社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整个社会的性质,才能明确区分不同的社会形态。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和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其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建立,经济基础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内容和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任何经济基础都有同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政治冲突、党派斗争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由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各社会阶级和集团利益的对立。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在经济条件的变化中去寻找。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它们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自然应当从与这一制度相联系的经济基础入手。如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其建立、发展都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封建经济基础包括封建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和农民阶级的个体土地私有制,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小农经济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或再生产。政策是有关上层建筑的内容,决定它的当然是与其对应的经济基础。历史上的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等虽然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后果,但都无法否定其存在的必然性。

上层建筑还包括政治、法律、宗教、历史、艺术、哲学等各种观点的观念体系,即社会意识,分析它们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可从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存在入手。

三、根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分析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其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此外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等。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人们对社会的物质生产、经济关系和社会发展的过程的反映。包括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科学、宗教、哲学等社会观点和思想体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而一切重要历史现象产生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就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社会不同阶级的划分和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由此产生。所以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根本原因。只要能正确地透视当时的社会存在,就一定能找到各种社会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在判断文学、艺术、思想等社会意识的根本原因时,就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社会存在上找答案。例如,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社会根源,就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变革。当时,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思想家对当时的这种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见解,宣传自己的主张,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

局面。其中墨子 “兼爱”、“非攻”的主张,就是当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破坏和小生产者深受剥削压迫的社会现实的反映。韩非子“集权”、“法治”思想产生的根源也是由于当时经济关系的变革而导致的社会秩序的混乱。同理,明清时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已成为束缚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枷锁,这样西欧各国展开了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产生了法国的启蒙思想;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危机的加深产生了中国的维新思想。

四、根据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原理分析

上一篇: 能力提升与培训建议 下一篇: 卧床病人护理技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