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建议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4 17:21:02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1)

一、移民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具体情况,着重针对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土地存量、土质状况、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和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提出发展的方向和阶段目标。库区、安置区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薄弱环节,挖掘增长潜力,增强创新意识,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培育地方市场,拉动

就业并提升农民消费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全面繁荣。

二、中线库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库区而言,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可以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库区的柑橘种植已有较大规模,初步形成了沿汉江柑橘带,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柑橘经济。但是,库区的柑橘种植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只是作为一个单一的柑橘供应地,因而农户需要独立面对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带来的价格风险,实际收益并不能获得有效保障。因此,建议库区农户和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将柑橘生产作为当地特色农业,进一步将其做大做实做强。

渔业养殖是库区充分利用自身水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又一特色农业。随着库区水源地建设的深入进行,对水质环境保护的要求会提高,这可能导致渔业养殖成本上升。就未来一个时间段而言,库区渔业生产的关键在于市场保障和销售渠道的通畅,以实现价格基本稳定,保证养殖户稳收增收。

除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外,库区还可以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库区可以结合水源区经济林绿化带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形成融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旅游带,为海内外游客提供观光、度假、疗养、科学考察、探险与科普教育服务,从而开拓出一项新的绿色生态产业。

针对部分库区乡镇邻靠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的交通区位优势,当地可以推动建立汽车工业园,集中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和装配工业,逐步建成具有规模效益的“二汽”零部件外包加工生产基地。

三、中线安置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安置区而言,结合当地具体特点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部分安置区已具备良好的品牌农业基础,农产品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有一定知名度。下一阶段建议着重进行形象产品的品牌建设,使农产品技术研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单位收益。

针对邻近城镇的安置区,发展果蔬种植和畜禽养殖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利用邻近城镇的区位优势,当地可以建设大规模的蔬菜基地和果林基地,还可以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化的家畜家禽养殖场,不仅为城区提供农副产品,还能够通过“农超对接”远销外省。此外,近郊安置区可以建设独具特色的近郊农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在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同时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拉动了就业,进而加速了近郊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对于具备一定城镇性质的安置区,应当结合本地工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移民进行工作岗位培训,使移民有一技之长,能够比较顺利地在本地务工,实现移民农户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

四、移民区域经济发展小结

对于中线移民区域,要实现已有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保障。移民地区不仅需要争取政府资金的“硬支持”,还要争取并充分利用政策性“软支持”。库区和安置区应当主动在南水北调受益区争取适合自己的对口合作项目,引进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有发展前景和能够实现双赢的招商。不仅要将企业引进,更要实现企业在当地的发展,将其培育成为地方龙头企业,政策上可以考虑在初期给予一定财政扶持。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产品多样化,提高附加值,实现产业链的延伸扩展,最终发展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同时,移民区域要争取在受益区获得市场保障,受益区可以针对移民区的农副产品、工业品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具体而言,可以建立“农超对接”的销售模式,库区和安置区的优质农产品、加工制成品可以通过与受益区建立的市场平台进入受益区,经过具体的销售渠道直接进入大中超市,实现无缝对接。

最后,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培育和保护,加大科技种植的普及,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将移民区已有的农业技术和生产经验由移出区带入移入区,进而实现库区和安置区经济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曾德国.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稳致富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07(6).

2、颜帮全,蒲晓东.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城镇化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5(1).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2)

江苏省盐城市地处黄海之滨,水网密布,沟河港汊较多,公路交通发展较为滞后。改革开放以后,盐城市交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目前,盐阜大地上已经形成了集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为一体的立体化大交通网络。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693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28公里、一级公路417公里、二级公路2165公里。“一纵一横一联”高速公路联网畅通,“六纵十二横”干线公路网基本形成。

一、目前盐城市公路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城市路网面临的压力

盐城市平均人口密度为1883人/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为5082人/平方公里,核心区人口密度达到20735人/平方公里。据抽样调查显示,盐城市区人均出行次数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每天2.4次提高到现在的2.9次。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强度提高,使城市内部客货运交通运输量急剧增长,城市路网面临日益沉重的压力。

2.城市道路容量不足

在道路建设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交通拥挤仍十分严重的直接原因是道路面积严重不足。盐城市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我国其他大中城市一样。首先,我国目前大中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尚不及发达国家的1/3。其次,我国大中城市市区正处在从中心区向郊区扩散过程中,近几年城市道路建设的增加,主要分布在新开发的城区和郊区,相对来讲,中心区的道路面积率反而略有下降。再次,城市房地产开发集中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过量的交通,造成道路超负荷运载。此外,城市中占用道路和人行道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城市新增的道路面积往往很快就被各种摊商、集贸市场和停车场相继侵占,使本来就严重短缺的道路面积更加紧张。

3.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近年来,盐城市汽车发展迅速,特别是私家车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2016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其中,汽车69.8万辆,与上年同比增长17%,为历史之最。可见,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将愈发突出,城市“行车难、停车难”面临更大考验。

4.缺乏城市交通整体发展战略

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当前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前后失调。有些阶段投入不小、方向不对、收益不大,只暂时缓和矛盾,拥挤问题不但没有解决,甚至诱发聚集更多的交通量,引起结构性的“负效应”。

5.城市交通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近年来,各大中城市(包括盐城市市区)始终处于施工高峰期,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面积铺开,城市高架道路(三期)、城际铁路重点工程建设规划将在近期或2~3年内实施。仅从市区建军路段的多次封闭改扩建工程来看,不仅投入与产出效益失衡严重,而且建设时间对原本拥堵的市区交通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对社会交通干扰很大,极易引发交通拥堵;另一方面由于路网结构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给城市道路交通组织管理带来较大困难。

6.资本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政府管理竞争力仍需提高

首先,虽然盐城市海岸线在江苏省内最长,但相对区位缺乏竞争力,与上海都市圈之间隔了南通市,与南京都市圈之间隔了扬州市,吸引力已经大大衰减。其次,盐城市的人才竞争力也相对缺乏,虽然技能熟练的产业工人和管理人员数量较多,但由于缺少知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力资源教育和配置水平均不高。在其他方面,盐城市的结构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与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相适应。在结构方面,经济结构转化速度和经济体系灵活适应性不够,这可能与吸收国际产业的数量有关。横向比较,盐城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数量仅为苏州市的l/90和无锡市的l/20。在基础设施方面,虽然盐城市的市内基础设施较好,但对外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这大大降低了其市场服务水平。

二、促进盐城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明确发展方向

切合实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盐城市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盐城市要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准确把握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特点和比较优势,争创竞争优势,发挥后发优势,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各级政府部门应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引导、国际合作、技术标准、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引导。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项目备案制,及时有关热点产品的投资信息,加强包括民营投资在内的全社会投资引导工作。建立健全全社会工业投资统计分析和信息体系。积极探索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建立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研究出台技术创新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对部分科技三项费用支持项目进行面向全社会多种所有制企业的公开招投标,逐步形成科学决策和公开、公平、公正的选项机制。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对新技术推广、信息服务、评估咨询、质量保证、企业信息化、投资管理、担保、监理、审计、招标投标等各类中介机构的工作引导。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满足生产型企业对法律、人力、外贸、工程、技术、会融、物流等需求的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地区产业配套,降低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营造良好的引资创业环境。

2.利用区位优势

在长江金三角中,上海市是龙头,盐城市处在金三角的边沿,比起金三角以外的区域,盐城市仍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从区域边界的强弱分析,盐城市必须接受强界区域的辐射,同时影响和带动弱界区域发展。向强界区域取得资金和技术,向弱界区域取得资源和市场,从而取长补短,发展经济。

3.吸引资金流入

资金是企业运转的核心,争取中央及省级大项目在盐城市落户,对盐城市经济有很大的支撑带动作用,这块大“蛋糕”始终有很大的吸引力,中外合资合作正常情况下是既有技术又有资金的美事,尤其是吸引外资大企业落户更是如此。资金的引进需要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支撑。在寻找共同利益的同时,良好的环境、便捷的交通、城市影响力等也对大型企业及外商有着巨大引力。

4.推进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层次的根本任务。盐城市公路交通虽然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主要表现为量的扩张和整体规模的膨胀。面对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受资源和环境约束,发展的重心更加集中到质量和结构的优化、发展层次的提升、资源的整合利用、科学技术的覆盖和组织衔接的完善上来,并且“大部制”的推进与“大交通”的形成,都将要求公路交通更加科学地融入综合运输体系,更好地构建并发挥综合运输枢纽的作用,加强与各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多层面、多角度地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力求在转得快、转得准、转得好上形成更强合力。

5.加强人才培养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创新的主题就是要深入实施科技、人才振兴公路交通战略。人才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软实力,能否留住人才主要取决于生活环境和发展前景。盐城市位于长江金三角,相对于上海市、苏州市,吸引顶尖人才的影响力偏弱,但得益于大城市残酷的竞争,必定有一部分人才会选择压力较小、发展前景处于中高档次的盐城市。所以,对这部分人的培养和利用,是盐城市提高自身经济水平的的增长点。应当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调控体系,强化控制体系建设,更加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分析和预测公路交通行业内控情况,处理好行政主管和企业经营间的关系,建立健全更加科学规范的控制、考核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形成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动力。

三、推动盐城公路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1.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交通运输体系

首先必须依据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及宏观环境趋向而制定经济发展策略,同时配套交通运输体制的改革,这是解除制约经济瓶颈的重要因素。只有完善的体制并与经济发展内容相一致,才能形成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大力完善轨道交通,拓宽经济增长点

盐城市“5+1”高速铁路网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高架二期的开通缓解了市区道路交通压力。由于大丰市改区使市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建议近期规划建设盐城市区至大丰市区的轻轨,远期延伸至建湖县城区。同时,涉足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形成产品研发、配套、制造一体化产业链,成为盐城市装备制造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抓住盐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的机遇,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形成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0家以上、超5亿元企业10家以上的轨道交通产业格局。轨道交通不仅可以大大分解路面交通压力,使市民出行从聚集式向敞开式发展,丰富出行手段,而且可以刺激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

3.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拓宽水陆空运输渠道

盐城市位于长三角地区,是地地道道的水乡,通榆河贯穿盐城地区全境,串场河穿城而过,水路运输条件十分优越。利用好铁路、水路、航空,实行江、海、河联动,不仅可以大幅度地减轻公路运输压力,而且在区域经济的交流和互动中可以起到承接中转的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3)

一、移民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具体情况,着重针对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土地存量、土质状况、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和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提出发展的方向和阶段目标。库区、安置区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薄弱环节,挖掘增长潜力,增强创新意识,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培育地方市场,拉动

就业并提升农民消费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全面繁荣。

二、中线库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库区而言,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可以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库区的柑橘种植已有较大规模,初步形成了沿汉江柑橘带,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柑橘经济。但是,库区的柑橘种植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只是作为一个单一的柑橘供应地,因而农户需要独立面对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带来的价格风险,实际收益并不能获得有效保障。因此,建议库区农户和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将柑橘生产作为当地特色农业,进一步将其做大做实做强。

渔业养殖是库区充分利用自身水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又一特色农业。随着库区水源地建设的深入进行,对水质环境保护的要求会提高,这可能导致渔业养殖成本上升。就未来一个时间段而言,库区渔业生产的关键在于市场保障和销售渠道的通畅,以实现价格基本稳定,保证养殖户稳收增收。

除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外,库区还可以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库区可以结合水源区经济林绿化带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形成融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旅游带,为海内外游客提供观光、度假、疗养、科学考察、探险与科普教育服务,从而开拓出一项新的绿色生态产业。

针对部分库区乡镇邻靠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的交通区位优势,当地可以推动建立汽车工业园,集中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和装配工业,逐步建成具有规模效益的“二汽”零部件外包加工生产基地。

三、中线安置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安置区而言,结合当地具体特点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部分安置区已具备良好的品牌农业基础,农产品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有一定知名度。下一阶段建议着重进行形象产品的品牌建设,使农产品技术研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单位收益。

针对邻近城镇的安置区,发展果蔬种植和畜禽养殖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利用邻近城镇的区位优势,当地可以建设大规模的蔬菜基地和果林基地,还可以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化的家畜家禽养殖场,不仅为城区提供农副产品,还能够通过“农超对接”远销外省。此外,近郊安置区可以建设独具特色的近郊农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在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同时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拉动了就业,进而加速了近郊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对于具备一定城镇性质的安置区,应当结合本地工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移民进行工作岗位培训,使移民有一技之长,能够比较顺利地在本地务工,实现移民农户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

四、移民区域经济发展小结

对于中线移民区域,要实现已有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保障。移民地区不仅需要争取政府资金的“硬支持”,还要争取并充分利用政策性“软支持”。库区和安置区应当主动在南水北调受益区争取适合自己的对口合作项目,引进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有发展前景和能够实现双赢的招商。不仅要将企业引进,更要实现企业在当地的发展,将其培育成为地方龙头企业,政策上可以考虑在初期给予一定财政扶持。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产品多样化,提高附加值,实现产业链的延伸扩展,最终发展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转贴于

同时,移民区域要争取在受益区获得市场保障,受益区可以针对移民区的农副产品、工业品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具体而言,可以建立“农超对接”的销售模式,库区和安置区的优质农产品、加工制成品可以通过与受益区建立的市场平台进入受益区,经过具体的销售渠道直接进入大中超市,实现无缝对接。

最后,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培育和保护,加大科技种植的普及,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将移民区已有的农业技术和生产经验由移出区带入移入区,进而实现库区和安置区经济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曾德国.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稳致富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07(6).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4)

Abstract:Thisarticleprofitedfromthedevelopedcountrytopromotetheregionaleconomiescoordinateddevelopmentrelatedexperience,inviewofourcountry’sactualsituation,howtopromoteourcountry’sregionaleconomiescoordinateddevelopmenttoproposeownview.

Keywords:regionaleconomiescoordinateddevelopment;suggestion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早已被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看作是事关国家长远利益和本国经济政治的根本制度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如何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本人认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专门的立法

可以说成功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大问题的几个国家,都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任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其中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完全以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来推进,而美国、德国也都有相关的专门法规出台。日本政府无论是对全国性开发,还是对地方性开发或特殊性开发,都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并根据各项法律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了政府各项开发政策的实施;美国主要是通过法律来规范对落后地区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所有的程序和过程都在严格的法律控制之下,防止发生将资金挪作他用,而使项目夭折的事情,保证了援助项目落到实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德国的相关法律主要是使得平衡区域差异成为各级政府的共同任务,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高到了基本法的高度。

2充分运用了财政政策的相关工具

首先,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别税制。从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政府通过差别税制积极培养落后地区的良性循环能力。其次,要对落后大的地区转移支付,这里可以以德国的财政平衡制度作为借鉴。其特有的转移支付机制充分体现其合作性财政联邦制的“合作”性质,即通过财政手段实现州之间或地方之间人均财力的相对平衡,为确保各地区居民能够实现这种相同的生活水准创造条件,这正是德国财政制度的核心。

3对落后地区实行倾斜的金融政策

区域协调性问题处理的比较好的国家都十分关注运用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实行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主要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准备金制度、利率政策的倾斜。考虑到落后地区货币乘数较小的现实,应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降低其存款准备金率;而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也是落后地区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应该有效的反映资金的稀缺、投资的风险,利率也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作为资金流向的导航器。其次,采取积极政策合理推动落后区域金融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及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是实现由传统经营理念向现代经营理念的转变。落后区域金融发展滞后,固然有外部环境的制约,但内部理念的落后也是重要因素。4加大国家对落后区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

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前提条件,包括交通、通信、教育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落后地区依靠自身力量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用于这方面的建设,这就需要国家加大相关的投资力度。同时,要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高度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以德国为例,其在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也要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使得区域间经济能得到协调发展。

5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

美国政府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导向,主要是着重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私人资本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核心是要培育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的创造能力和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认为政府的扶持是必要的但也是次要的。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当前对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占GDP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可见国家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问题也高度关注,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未随之增加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6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

德国所采取的这一政策十分值得我国借鉴,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如果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而中央政府主要发挥居中协调作用,则更容易解决“诸侯经济”导致的各种矛盾。具体的做法可以首先通过立法的方式,将地区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合理性及相关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同时建立专门的部门定期进行审查以确保法律的有效性。

7合理利用外资

我国经济发展不能过分依赖海外资金,同时引进外资时应在吸引直接投资上下工夫。外国资本的流入如果处理不当,有时会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特别是在短期资金和那些随时可以兑现逃走的证券投资的管理上。由于目前通讯手段十分发达,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市场稍有风吹草动,证券投资资金在瞬时内就会抽走,从而对一国的对外支付造成严重压力。

8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5)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ofited from the developed country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economie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lated experience, in view of our country’s actual situation, how to promote our country’s regional economie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o propose own view.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ie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uggestion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早已被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看作是事关国家长远利益和本国经济政治的根本制度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如何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本人认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专门的立法

可以说成功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大问题的几个国家,都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任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其中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完全以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来推进,而美国、德国也都有相关的专门法规出台。日本政府无论是对全国性开发,还是对地方性开发或特殊性开发,都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并根据各项法律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了政府各项开发政策的实施;美国主要是通过法律来规范对落后地区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所有的程序和过程都在严格的法律控制之下,防止发生将资金挪作他用,而使项目夭折的事情,保证了援助项目落到实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德国的相关法律主要是使得平衡区域差异成为各级政府的共同任务,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高到了基本法的高度。

2充分运用了财政政策的相关工具

首先,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别税制。从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政府通过差别税制积极培养落后地区的良性循环能力。其次,要对落后大的地区转移支付,这里可以以德国的财政平衡制度作为借鉴。其特有的转移支付机制充分体现其合作性财政联邦制的“合作”性质,即通过财政手段实现州之间或地方之间人均财力的相对平衡,为确保各地区居民能够实现这种相同的生活水准创造条件,这正是德国财政制度的核心。

3对落后地区实行倾斜的金融政策

区域协调性问题处理的比较好的国家都十分关注运用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实行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主要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准备金制度、利率政策的倾斜。考虑到落后地区货币乘数较小的现实,应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降低其存款准备金率;而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也是落后地区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应该有效的反映资金的稀缺、投资的风险,利率也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作为资金流向的导航器。其次,采取积极政策合理推动落后区域金融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及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是实现由传统经营理念向现代经营理念的转变。落后区域金融发展滞后,固然有外部环境的制约,但内部理念的落后也是重要因素。

4加大国家对落后区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

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前提条件,包括交通、通信、教育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落后地区依靠自身力量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用于这方面的建设,这就需要国家加大相关的投资力度。同时,要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高度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以德国为例,其在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也要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使得区域间经济能得到协调发展。

5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

美国政府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导向,主要是着重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私人资本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核心是要培育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的创造能力和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认为政府的扶持是必要的但也是次要的。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当前对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占gdp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可见国家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问题也高度关注,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未随之增加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6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

德国所采取的这一政策十分值得我国借鉴,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如果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而中央政府主要发挥居中协调作用,则更容易解决“诸侯经济”导致的各种矛盾。具体的做法可以首先通过立法的方式,将地区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合理性及相关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同时建立专门的部门定期进行审查以确保法律的有效性。

7合理利用外资

我国经济发展不能过分依赖海外资金,同时引进外资时应在吸引直接投资上下工夫。外国资本的流入如果处理不当,有时会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特别是在短期资金和那些随时可以兑现逃走的证券投资的管理上。由于目前通讯手段十分发达,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市场稍有风吹草动,证券投资资金在瞬时内就会抽走,从而对一国的对外支付造成严重压力。

8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6)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早已被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看作是事关国家长远利益和本国经济政治的根本制度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如何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本人认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专门的立法

可以说成功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大问题的几个国家,都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任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其中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完全以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来推进,而美国、德国也都有相关的专门法规出台。日本政府无论是对全国性开发,还是对地方性开发或特殊性开发,都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并根据各项法律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了政府各项开发政策的实施;美国主要是通过法律来规范对落后地区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所有的程序和过程都在严格的法律控制之下,防止发生将资金挪作他用,而使项目夭折的事情,保证了援助项目落到实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德国的相关法律主要是使得平衡区域差异成为各级政府的共同任务,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高到了基本法的高度。

2充分运用了财政政策的相关工具

首先,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别税制。从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政府通过差别税制积极培养落后地区的良性循环能力。其次,要对落后大的地区转移支付,这里可以以德国的财政平衡制度作为借鉴。其特有的转移支付机制充分体现其合作性财政联邦制的“合作”性质,即通过财政手段实现州之间或地方之间人均财力的相对平衡,为确保各地区居民能够实现这种相同的生活水准创造条件,这正是德国财政制度的核心。

3对落后地区实行倾斜的金融政策

区域协调性问题处理的比较好的国家都十分关注运用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实行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主要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准备金制度、利率政策的倾斜。考虑到落后地区货币乘数较小的现实,应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降低其存款准备金率;而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也是落后地区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应该有效的反映资金的稀缺、投资的风险,利率也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作为资金流向的导航器。其次,采取积极政策合理推动落后区域金融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及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是实现由传统经营理念向现代经营理念的转变。落后区域金融发展滞后,固然有外部环境的制约,但内部理念的落后也是重要因素。

4加大国家对落后区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

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前提条件,包括交通、通信、教育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落后地区依靠自身力量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用于这方面的建设,这就需要国家加大相关的投资力度。同时,要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高度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以德国为例,其在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也要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使得区域间经济能得到协调发展。

5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

美国政府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导向,主要是着重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私人资本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核心是要培育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的创造能力和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认为政府的扶持是必要的但也是次要的。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当前对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占gdp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可见国家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问题也高度关注,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未随之增加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6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

德国所采取的这一政策十分值得我国借鉴,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如果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而中央政府主要发挥居中协调作用,则更容易解决“诸侯经济”导致的各种矛盾。具体的做法可以首先通过立法的方式,将地区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合理性及相关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同时建立专门的部门定期进行审查以确保法律的有效性。

7合理利用外资

我国经济发展不能过分依赖海外资金,同时引进外资时应在吸引直接投资上下工夫。外国资本的流入如果处理不当,有时会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特别是在短期资金和那些随时可以兑现逃走的证券投资的管理上。由于目前通讯手段十分发达,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市场稍有风吹草动,证券投资资金在瞬时内就会抽走,从而对一国的对外支付造成严重压力。

8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德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其实并非作为工业巨头的诸多大企业,而是众多的中小企业。为支持本国中小企业发展,德国采取了设立州投资的银行,设立中小企业资助项目、中小企业参股基金、市场开发项目,为中小企业创造、保证就业、提高竞争力,以及对出口市场的开拓、培训和技术应用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中小企业融资,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成立巴伐利亚建设融资促进银行,为企业申请商业贷款提供政府担保;成立巴伐利亚风险资本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等一系列手段。而这一点与我国实际也相吻合,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无疑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7)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激励区域经济增长为条件,以改善区域内部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发展模式和战略目标,是区域发展的最佳选择。它的基本内涵是使“区域保持长期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树立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要相互协调发展的理念。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对于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应立足于以下三个基点:一是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不能超过其再生速度;二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不能超过可持续方式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速度;三是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不能超过环境对这些物质的循环、吸收和无害处理速度。

二、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区域开发和保护政策

(一)必须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之中

要按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容量要求,对区域、流域、海域的重大开发活动、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以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区域发展规划应建立在对不同区域等各方面情况的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能够反映某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同特点。

(二)各地各行业在制订发展决策规划时,必须对规划进行环评

所谓规划环评,是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过去只注重对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但建设项目只处于整个决策链的末端,建设项目环评只能补救小范围的环境损害,无法从源头上保护环境,也不能指导政策或规划的发展方向,更不能解决开发建设活动中产生的宏观影响、间接影响、二次影响、累积影响。

(三)推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创建综合决策机制

战略环评的核心和目的,是使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等因素一样能在不同层次的决策中得到充分考虑和重视,是实施综合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对政策、法规、规划、计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和科学评价,对潜在的危害和影响采取预防措施或者其他补救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从宏观角度出发,根据区域现有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出适合长时期发展的各项政策,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一个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

产业化是以经营活动的市场化、集约化为主要内容,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途径。但是,如果不因地制宜地发挥优势而进行盲目经营,就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因此,应该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为此,第一,要按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对现有工业体系改造升级中要严格限制和禁止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企业。第二,从实际情况出发,抓好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第三,要选择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的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扶植,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过去人们治理污染物只是改变了特定污染物的存在形式,并没有消除污染物的物质实体。而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型经济是一种生产与环境相和谐的发展模式,资源在生产全过程得到了高效循环利用,形成一个生态产业链条。使经济系统被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资资料在循环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它作为资源或能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消除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

五、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环境准入

环境影响评价是把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关口,是保障科学发展的一把“利剑”。强化环评制度重在落实,要以整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环境污染为突破口,严肃查处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必须尽快扭转重审批轻监管、未审批就开工、不审批也建设的局面,切实做到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坚决控制新污染源,将开发区环境管理纳入正常轨道。同时,要建立环境监管的后督察制度,未执行环评审批和验收的建设项目,未按环保审批要求落实环保措施而被环保部门查处的企业,坚决关停。

六、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关系

近年来,城乡环境保护“二元结构”的问题日益突出。要注重城乡发展的系统性、互补性和协同性,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总体推进”的原则,引导农民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农村防治污染的能力,扶持生态农业的发展。采取严格措施,有效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城市污染向郊县转移。特别要加大整治乡镇工业和规模化养殖业污染,解决农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要努力把握农村环境保护的规律,积极探索尊重农民意愿又符合农村特点的环境管理模式,加强农村环保工作。

七、建立官员的环境问责制度和绿色GDP考核制度

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是落实政府环保责任的制度保障,是各部门依法履行环保职责的约束机制。必须明确责任,通过科学、有效的政绩考核,引导各级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切实加强环境保护。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8)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经济资源跨国界的流动和配置日益增强,各国经济间相互开放和融合的程度大大加深。由于各国在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达到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还需要较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间通过建立共同的商品贸易市场和生产要素贸易市场或是两者兼备的综合性贸易市场,实现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并协调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及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相对区域外国家更加优惠的贸易、投资政策,为谋求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了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组织或国家集团。

在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得到迅猛发展。世界主要大国都对推动地区经济合作持积极态度,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参与到合作的进程中,通过降低关税壁垒,推进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在WTO成立前,GATT第24条有关条款中,认同了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两种区域经济合作形式的存在,并规定了约束条件。WTO成立后,1996年2月决定成立新的“区域贸易协定委员会”,并在首届部长会议上发表宣言表明:WTO成员注意到地区贸易安排有助于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不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融入国际贸易体制,重申多边贸易体制占主导地位,地区贸易安排应与多边贸易体制的规则相一致,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补充。

可见,WTO力图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纳入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中加以规范、监督和协调,尽可能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完善多边贸易体制。从WTO近期的发展看,多边贸易体制尚不能完全替代区域经济组织在促进集团成员经贸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区域内成员在地缘上比较接近,经济上有密切的分工,差异性相对较小,因此,在小范围内推进的贸易自由化比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更加容易。同时,区域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区域成员进一步开放市场,增强了集团成员的经济实力,也增强了成员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承受力,而这种承受力是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为代表的一批区域经济组织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WTO的134个成员国中,近90%隶属于不同程度的区域经济组织。据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4月公布的数据,目前全球共有257个区域贸易安排,其中197个是自由贸易区或者是关税同盟。而且,近年来这种合作趋势日趋增强,超越地缘界限的区域合作及区域经济集团间的合作也在不断的扩展,并且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在促进区域及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合作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自然资源、经济合作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界定及范围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以下简称“次区域”)是指以澜沧江―湄公河为纽带,由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五个国家和中国的云南省共同组成的地域范围,其总面积233.1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46亿人。此区域周边与印度、孟加拉、马来西亚等国接壤,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濒太平洋。

2.次区域自然概况

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流经自治区,由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出境,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五个国家,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中国海。其在中国境内段被称为澜沧江,境外段称为湄公河,全长4880公里。其中,在中国境内长2130公里(云南境内长1237公里),老挝境内长777公里,柬埔寨境内长502公里,越南境内230公里;中、缅界河31公里,老、缅界河234公里,老、泰界河976公里。其流域总面积81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16.7万平方公里,缅甸2.1万平方公里,老挝21.5万平方公里,泰国18.2万平方公里,柬埔寨16.1万平方公里,越南6.5万平方公里。

次区域是连接中国和东南亚、南亚的陆路桥梁区域。区域内自然景观差异明显,涵盖了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具有寒山冰川、高原草甸、深山峡谷、浅山丘陵、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等多种地理特征。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具有极大的经济潜能和开发价值。

次区域自然条件好,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主要农产品水稻、橡胶、木材、热带水果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区域内具有丰富的磷、金、银、铜、铁、锡、铅、锌、钨、锑、锰、镍、钾盐、宝石、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等;其中,金属矿产资源中最为丰富的是锡、铜、铁等矿种。中国云南有丰富的磷矿、铅锌矿;缅甸有大型的铜、金、银矿和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等;越南有储量达70亿吨的巨型铝矿和品位很高的铜锌矿、铁矿;老挝有储量达100亿吨的钾盐矿。区内水及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大;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区。

3.次区域社会、经济简况

次区域总人口约2.46亿人,以汉族、高棉族、老族、缅族、泰族、越族为主体民族,少数民族达100多个。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及沿海地区,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于山区和半山区。居民主要信奉佛教和天主教。由于历史和战乱等原因,次区域内现有人口素质普遍低下,人均受教育年限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低,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深。目前,还有较大比例的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

次区域五国同是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由于受战乱等多种因素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其中,缅甸、老挝和柬埔寨被联合国列入最不发达国家之列。近年来,次区域各国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经济发展较快。据统计,该区域到2002年底,GDP为2301亿美元;人均GDP为935美元。从总体上说,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发展水平悬殊,泰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远远高于次区域的其他国家。区域内总体呈现“五高五低”的态势。即:发展不平衡程度高,总体发展水平低;贫困人口比例高,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低;资源开发价值高,经济实力和开发水平低;参与区域合作的积极性高,但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合作的期望值高,自谋发展能力低。

4.次区域的合作现状

次区域各国有着长期的友好交往和悠久的历史渊源。近年来,次区域国家间的经贸合作逐渐加强,呈现贸易额增长、贸易结构改善的良好发展局面。中国与次区域国家的双边经贸联系日益加强,合作前景看好。

次区域经济合作是由亚洲开发银行1992年与湄公河沿岸中、柬、老、泰、缅、越等六国共同发起的。由于特殊的地缘经济、政治特点,所以倍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十多年来,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对次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次区域合作的机制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由亚行牵头,中、柬、老、缅、泰、越六国参加,旨在改善次区域基础设施,扩大贸易与投资合作。自199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展经济合作以来,部长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至2003年9月,已先后召开了十一届部长级会议。合作范围涉及交通、通讯、能源、旅游、环境、人力资源开发、贸易和投资、禁毒等八个领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2002年11月3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会议主题是“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增长、公平和繁荣”。

湄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机制(MRC):由新湄委会主导,有柬、老、泰、越四国参加,中、缅为对话国。1995年4月,湄公河上游四国在泰国清莱签署《湄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其宗旨是对整个湄公河的水资源和相关资源,以及全流域的开发制定计划并管理、实施。新湄公河委员会自成立之日起,就邀请上游的两个国家中国和缅甸作为对话国加入该组织,并于1996年开始与两国定期举行对话会,迄今已举行过6次对话会。

中、老、缅、泰毗邻地区增长四角机制(QEC):是四国有限地区的小区域合作,又称“黄金四角计划”、“五清沟通计划”,其宗旨是建设中国西南通向中南半岛的陆上通道和经济走廊,实现两大市场的对接,并促进小区域内的经贸发展。该合作机制目前尚未启动,但1999年2月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王国关于21世纪合作计划的联合声明》中双方已作了承诺,将对此“给予更大的重视和支持”。2000年6月6日,《中国和缅甸关于未来双边关系合作框架文件的联合声明》中也表示,双方对“四角经济合作”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将予以更大的支持。

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AMBDC):由东盟主导,原东盟七国和中、缅、老、柬共11个国家为开发合作核心国,并欢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和国际性、区域性金融组织、机构参与。该合作机制始于1996年6月,旨在加强整个东盟与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各国经济联系,建立经济伙伴关系,最终实现“东南亚自由贸易区”和由10国组成的“大东盟”。合作领域包括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灌溉、能源)、投资与贸易、农业、林业、矿产资源产业、工业及中小企业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科技等八个方面。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第一次部长级会议后不久,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部长级会议中断。直到2000年,随着亚洲各国逐渐摆脱了金融危机的阴影之后,第二届部长级会议才于2000年7月初在越南首都河内召开。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8月在中国昆明召开。

(2)次区域合作签订的重要协议

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明确合作目标和职责,各国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先后签定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实施了一批合作项目,促进了次区域国家的经贸发展,扩大了次区域合作的影响力,推动了各项合作机制向前发展。

1988年至2002年,为促进与次区域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中国分别与次区域国家签定了《中、老贸易协定》、《中、越经济合作协定》、《中、柬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中、泰贸易经济和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中、缅关于未来双边关系合作框架文件的联合声明》等共计70个双边合作协议。

1993年至2002年,在次区域合作机制的倡议下,次区域六国签定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由倡议走向实施》、《不断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势头》、《开放边境、携手合作》、《展望未来,继续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次区域发展未来十年战略框架》、《关于便利货物和人员的跨界运输的协议》等一系列合作协议。

2000年,中、老、缅、泰四国“澜沧江―湄公河”国际通航协定在缅甸的大其力正式签署。2001年6月,四国航运正式通航。为确保船舶航行安全,四国就实施上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达成了共识。

2001年10月,亚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十次部长级会议在缅甸仰光召开,会议提出采用新的战略框架。11月朱基总理及东盟领导人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1997年,主席与东盟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确定面向21世纪中国与东盟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0年11月,朱基总理在东盟与中国的“10+1”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表态将积极参与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并承诺中国将出资帮助疏通老缅境内航道,争取如期实现澜沧江―湄公河正式通航;中国支持“泛亚铁路”的设想,并愿通过招标等方式参与建设。2002年11月,朱基总理出席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六次东盟与中国“10+1”和“10+3”领导人会议;会上,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了加快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促进双方全面经济合作;发表了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国家报告》,得到了东盟各国的赞同;发表了《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启动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面合作。

2003年11月2003年10月8日第七次10+3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结束,中国总理出席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与东盟举行的10+1会议上,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宣言》,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是我国第一次与一个地区组织签署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文件,我国从而成为东盟第一个战略伙伴。这次会议是在总结双方关系进年来发展的成果基础上,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做出的新定位,标志着双方关系迈上了新台阶,同时也指明了双方互利合作的方向,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客观环境。

(3)次区域合作促进了各国经贸发展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次区域的国际合作得到长足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从1992年以来,次区域6国在交通、能源、电信、环境、农业、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贸易和投资、私营部门参与等九个方面加强了合作。其中,以交通项目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20亿美元,极大地改善了区域内的路网布局;亚洲开发银行筛选出103个优选合作项目,已经在运输和能源领域完成了9个项目,为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提供贷款7.75亿美元,帮助融资2.3亿美元。

(4)次区域经济合作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次区域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目前,次区域国家与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盟、东盟,以及美国、日本、印度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了广泛、长期、稳定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从1992年以来,除流域各国的开发计划和双边合作项目外,为推动次区域国际合而成立的国际官方或民间组织就有几十个,流域内外交织着多个经济合作圈。此外,还有大量小规模的合作项目。除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湄公河委员会(MRC)、湄公河经济增长四角(QEC)等三大合作的机制外,还有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发起的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ASEAN-MB);日本推动,柬埔寨、老挝、越南参加的印支综合论坛(FCDI);加拿大推动,有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参加的湄公河发展研究网络(MDRN);日本推动和发起的AEM-MI-T1和大湄公河区域任务组(GMAKF);美国推动的印支论坛(FVCL);以及亚洲、欧洲、美洲、大洋州、民间组织发起推动的非政府组织(NGO)等。这些国际合作组织在推动次区域各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在加快自身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寻求到更多的合作机会。

目前,次区域各国携手合作呈现良好趋势,亚行对这一次区域长期的经济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社会经济正处于一个整体起飞的前夜,区域合作前景广阔。

三、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了与次区域的关系

1.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在过去10年中,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1%,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增长了3倍,从1990年的621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249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七大出口国。2003年中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8521.9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四大贸易国家,其中出口达到2304亿美元。此外,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长了十多倍,即从1990年的35亿美元(约占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10%)增长到2000年的407.7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17.7%)。200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已经达到535亿美元。截至到2003年12月,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已经达到5014.7亿美元。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承受国外市场的冲击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对外投资的实力也不断增加。至今为止中国已经参与了不同性质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实质性的组织或机制(曼谷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第二类是具有论坛性质的区域合作机制(APEC、亚欧会议),第三类是具有一定机制的区域合作组织或次区域合作机制(10+3、上海合作组织、东北亚区域合作、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这些不同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参与实质上就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举措。不仅参与亚洲区域内的合作,还参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如亚欧会议和上海合作组织。

2.中国与次区域国家经贸关系的加强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次区域各国的经贸关系不断加强。首先可见的是中缅贸易的发展。缅甸是中国的东南亚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2000年以来,中缅贸易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2002年中缅贸易额达到8.6亿美元,同比增长36.4%,2003年,中缅贸易额达到10.8亿美元,同比增长25.0%。

其次可以看到,中国与老挝的经贸关系也在不断推进。1989年中老两党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得到全国恢复,双方先后签定了投资保护协定、贸易、旅游汽车运输、经济技术合作、避免双重征税等协定。1997年两国还签定了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委员会的协定。从70年代到90年代,老中经贸关系已从单纯的中国向老挝提供援助转到双方互利合作。1996年双边贸易额为3483万美元,1997年和199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下滑。1999年,双边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贸易额达到31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2001年,双方贸易额达到6187万美元,2002年,两国贸易额达到6395万美元,同比增长3.4%。2003年,中老之间的贸易额达到1.09亿美元,同比增长71.1%,增长十分迅速。

中国与越南的经贸关系也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向前发展。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成立了“经贸合作委员会”,签定了贸易、经济、航空、海运、铁路、文化、公安、海关、科技、避免双重征税、保证商品质量和相互认证、汽车运输等20多项合作协议,大大促进了中越经贸关系的发展。

中越两国的贸易额从1991年的3700万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4.66亿美元(不包括港越贸易),2002年中越双方贸易额为32.6亿美元。2003年中越贸易额达到46.3亿美元,同比增长42%。

中国与泰国自1974年恢复贸易关系后,双边贸易得到快速发展。建交初期两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为2100万美元。1994年双边贸易额达16亿美元。1997年中泰贸易总额为35.14亿美元,2000年,中泰贸易额达到66.24亿美元,又比上年同期增加57.1%。2002年,双方贸易额达到85.6亿美元,2003年,进出口额达到126.6亿美元,同比增长47.9%。

中国与柬埔寨的贸易关系也在进一步地巩固和加深。1993年以前,由于柬埔寨政治及社会局势不稳,中柬的贸易量很小。1993年以来,中柬贸易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双边贸易额迅速增加。1996年柬埔寨从中国的进口额达到6000万美元,1998年中柬贸易额16187万美元,中国出口11369万美元,进口4818万美元;1999年中柬贸易额为16012万美元,中国出口10433万美元,进口5579万美元。2001年中柬的贸易额达到2.4亿美元,2002年双方贸易额为2.76亿美元,2003年,双方贸易额为3.2亿美元,同比增长16.1%。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框架的签定促进了次区域合作的加强

2001年11月6日,中国总理朱基与东盟各国领导人在文莱达鲁萨兰国斯里巴加湾决定,中国与东盟在10年之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于2002年11月4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框架协议的目标是:加强和增进各缔约方之间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逐渐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并创造透明、自由和便利的投资机制,构筑21世纪中国-东盟最紧密的经贸关系。在《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将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五个合作领域之一。这将有利地促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为次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特别是2002年11月4日,国务院总理朱基出席了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一届大湄公河次区域首脑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次区域六国政府签署了《全面启动湄公河开发计划》和《次区域跨境运输协定》,明确在2006年建成昆明至曼谷公路,中方已承诺所履行的义务,建立次区域“南北经济走廊”,并首次对外正式公布,中国云南省代表国家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已将云南省写入一揽子协议中。会议通过2005年在昆明举行第二届大湄公河次区域首脑会议。这一系列的事实表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已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启动湄公河开发计划的条件已经具备。

四、促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对策措施

1.提高认识,拓宽合作领域,全面推进次区域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与东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主要加强合作的五个领域之一,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中国政府确定云南是次区域合作中的主体省份,把次区域合作作为探索和示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次区域合作的这个重大意义,加深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此规划为指导,推动各级政府、各部门、企业、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合作,把次区域合作融入各项工作中,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和实现发展的重要途径,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从次区域合作中争取更多的利益。

2.推行人才战略,提供政策研究支撑

针对次区域合作与发展的需要,从人力资源开发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角度,要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专门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同时发挥和挖掘现有人才的作用和潜能,加大对次区域合作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方面的人才、法律法规人才的定向培养,通过智力引进和技术、管理要素参与分配,广开门路,广纳贤才。着力建立一支素质较高、专业配套、层次合理、总量较多的促进次区域合作与发展各类人才群体。尤其要加强培养既有专业技术知识,又具备贸易与投资业务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3.加强次区域国际大通道建设与交通运输便利化

首先要继续支持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按照中国政府与亚行和老挝、泰国达成的合作协议,实施昆明至曼谷公路建设;国家为澜沧江五级航道建设投资70%;同时加快推进昆明经由次区域抵达新加坡的泛亚铁路建设;落实云南通达次区域国家的昆明空港搬迁建设项目。

其次是完善《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合作机制,在2006年年底前具体落实签定16个附件和3个议定书;与缅甸签定双边的汽车过境运输协定;实行云南省与次区域国家间互通直达客货运输。为确保昆曼公路建成后三国汽车运输的顺利开展,尽快与老挝、泰国两国和亚行就后期道路养护及汽车过境运输问题签署协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汽车运输管理规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跨境运输协定》,尽快制定次区域国家车辆和驾驶员出入境管理办法、国际货运行业管理规定等法规。

再者是理顺澜沧江―湄公河航运收费标准。在上湄公河航道整治基本结束后,与有关国家磋商,进一步就航运收费标准达成协议,建议除专门服务费用外(包括收取货物装卸、、船舶停靠码头等营业费用),按“商船通航协议”的原则,取消过境费用,各国的检查收费采用一站式、一个窗口,同时,各国的检查内容、程序、费用及提供的服务应确定统一的标准。

第四是加大与次区域国家在通关便利化方面谈判的范围。目前在海关、边防、商品检验等方面次区域各国有不同的标准,随着“跨境便利运输协定”的实施,问题将逐步解决,但一些非关税壁垒,如产品质量认证、市场准入许可、标准要求、知识产权等问题成为新通关体系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应在通关便利化建设中给予充分重视。

最后要按照亚行协调正在试点的“南部经济走廊”上的“单一检查”通关模式,选择瑞丽、磨憨、河口与缅、老、越协商试点“单一检查”。

4.便捷人员流动

积极配合亚行推动“大湄公河旅游单一签证”的实现。亚行已聘请国际知名专家,在国际旅游组织的帮助下,研究仿照欧洲“申根协定”(只要获得一国签证即可免其他国家签证进入)的方式,在次区域范围内实施“旅游单一签证”制度的具体细则。建议可以从指定可获得“单一签证”第三国名单起步,从针对旅游团队起步,从中老缅泰四国结合部起步,逐步实行“单一签证”制度。

国家与周边国家达成更多、更便利的方便人员往来的协议,并首先在云南实施。目前主要是准许河口、磨憨口岸外国人入境72小时免签证;在磨憨口岸设立签证办理处;给予云南11个部级口岸实行针对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国家等发达国家的游客可以在口岸签证政策;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请国家批准并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协商,云南与越、老、缅三国率先实行人员往来互免签证。到规划期末,与次区域国家都互免签证。

5.加强中国云南境外罂粟替代工程建设

目前由中国支持并与境外部分次区域国家开展合作的罂粟替代种植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应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

一是凡经国家批准认可的替代项目项下的所有产品(农经作物、水产品、林产品、工业品等)进口均可享受国家规定的可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政策。

二是建议将“罂粟替代种植”提升为“罂粟替代经济”。“替代经济不仅包括种植业,还应包括养殖业、加工业和矿产等资源开发产业。以此为境外罂粟种植区边民开拓新的经济收入来源,增强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的能力。

三是对“替代经济”包含的产业和商品在投资、生产加工、进出口贸易等领域和环节给予便利。“替代经济”的境外投资交由云南省审批;涉及进出口配额管理的商品免领配额许可证,由云南省核准进出口,并报商务部或国家发改委备案。

四是属“替代经济”进口的商品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国家每年安排1亿元贴息贷款扶持在境外次区域国家开展“替代经济”的企业。

6.配套支持促进贸易和投资

首先在次区域国家推行人民币周边化的金融政策,一般贸易出口商品可收取人民币,边境贸易出口用人民币结算和一般贸易同等对待,实行相同退税率和退税办法的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9)

1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1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支持

山区地区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高职师范教育水平相对低下,无论从基础设施还是教育师资上都需要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从本质上来说,区域内高职师范教育需求是高职师范教育失业的软动力,而高职师范教育事业生存与发展的硬动力来自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支撑。同时,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引发人才的教育需求。

1.2 山区经济结构升级需要高职师范教育人才的推动

在山区等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新兴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广泛应用,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提高,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必须大力发展区域内高职师范教育事业,培养高职师范教育人才。

1.3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需要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山区对人才的需求增加,高职师范教育需要适当扩大规模,以满足人才发展需求,而同时高素质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会促进大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输出,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

2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观念落后,综合环境较差

虽然我国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多年,但由于山区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教育水平、生活水平仍然相对低下,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读书无用,不如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之类的落后观念,同时,部分家庭经济能力不足,无力支持学生持续接受教育。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教育难度和周期都有所提升与延长,山区内高职师范教育对高科技的接受和应用周期也相对较长,难以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2.2 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短缺

由于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现状的限制,财政教育经费支持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低,且教育投入多针对义务教育。山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于办校建学、基础设施建设、学习资源购置、实习资源联系等方面本身就存在先天缺陷,加上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更加剧了教育资源短缺的局面。

2.3 师资力量薄弱,吸纳人才能力有限

基于社会现状,山区内独立设置的高职师范教育院校部分建立在原中专基础之上,师资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很难满足高职师范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山区内高职师范教育院校在人才引进条件和措施设置上能力有限。

3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更新教育观念:抓教育就是发展经济

改变一个地区的观念必须从领导者入手,要想转变山区落后的教育理念,必须转变地区领导者抓教育的观念。领导者必须认识到,发展高职师范教育事业,就是促进经济发展,教育与经济必须要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内的社会进步,要加快高职师范教育发展,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将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3.2 加大教育投入,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近年来,我国财政逐渐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山区政府也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教育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切实加大对高职师范教育的经费投入,确保高职师范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首先,要加大对高职师范院校基础设施的投入,营造良好的硬件设施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硬件支持;其次,注重学生学习资源的购置,加大购置资金投入,购置适合学生的、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最后,在人才引进方面,要适当增加人才引进的福利条件,利用解决住房问题、提高安家费等条件引进人才。

3.3 外聘校外导师,改善教育实习模式

针对于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山区高职师范教育院校可通过聘用校外导师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首先,在素质培养上,将校外导师请进课堂,以课堂为教学平台,或开展专题讲座,加强学生与资深教育专家以及优秀一线教师的交流与探讨;其次,与基础教学实验基地合作,组织学生到基地观摩、学习,了解有关教育教学如授课、管理、测试、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认识;最后,还要就学生的实踐能力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教授、介绍教学经验,教导示范课,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教育理论转化为课堂实践能力。

3.4 适应经济发展教育,优化专业设置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10)

办学模式是指一所学校为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需要而建立的一种人才培养的格式规范。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是在高职院校一定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制约而形成的,是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与途径;它对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指导与制约作用,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的形成。根据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合理进行专业布局,是高职院校确定办学模式所应进行的内容之一。《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其实质是对高职教育内涵建设进行了概括,即高职教育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为促进这一特色的实现,《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为实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教育目标,形成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独特而鲜明的办学特色。自2007年以来,学院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发展调研,深入研究高职专业建设的内涵与特点,科学规划并不断调整专业布局、强化专业建设,逐步打造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专业与专业群布局,并形成了独有的办学特色。

一、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进行专业布局调整

自2000年建院以来,学院在专业布局与调整方面一直坚持“立足区域经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依据学生就业率信息、地方职业供求信息以及学院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状况,及时增设社会需求的新兴专业,逐步改造生命力不强的传统长线专业,先后进行了三次专业的申报、论证与调整工作,使专业数量达到15个。自2007年以来,为配合学院2008年迁址至沈阳沈北新区的发展规划,更是重点加大了对沈北新区经济发展趋势的调研,以推进学院发展步入快速干道,增进发展的后劲。通过调查,制定了学院发展规划,针对沈北新区致力于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光电信息、文化创意、生命健康、商贸地产等主导产业的建设思路,将15个专业调整成粮油食品、幼儿教育、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电子信息五个专业群,以充分发挥各专业群的集群力量,全方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过三年来的不懈努力,五个专业群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强化教学改革的发展途径,均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群特色,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粮油食品专业群包括粮油储检技术、粮食工程、食品加工技术三个专业。其中的粮油储检技术、粮食工程是全省独有的专业,学院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以沈北新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依托,针对其粮油食品产业带的飞速发展,主动与驻区新建粮油企业密切联手,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提高了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与社会知名度,两个专业先后均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辽宁省品牌专业”。该专业群的教师陆续获得了“辽宁省中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名师”“辽宁省学科带头人”“辽宁省教学团队”等荣誉称号,粮食工程专业主干专业课“粮油品质检验技术”是我国高校粮油食品类专业的第一门,也是现今唯一一门部级精品课程。正是这一系列专业建设优异成绩,不仅形成了“变实习实训为预就业、变‘松散培养’为‘订单培养’、变毕业生就业的买方市场为卖方市场”的办学特色,促成了订单办学模式的良性循环,实现了校企双赢,而且还促成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申报,拉动了粮油食品专业群的全面发展,以专业群的集群力量,为沈北新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经济管理专业群由物业管理、工商文秘、电算化会计、商务英语等专业组成。该专业群结合沈北新区作为沈阳经济发展新区域的特点,针对工商文秘、电算化会计、商务英语三个专业人才需求、实习安排人少分散的实际特点,确定了以物业管理专业为龙头,发挥物业管理专业与驻区企事业单位(驻区单位均有新建建筑,实行物业管理)接触广、信息灵、人员需求多的特长,带动专业群的整体建设发展。目前该专业群在校企合作方面成绩显著,学生实训实习保障有力,就业订单逐渐增加,已超过学生就业岗位的50%以上,初步彰显订单教育的办学特色。

二、以校企合作为媒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质量过硬的合格人才,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支持与合作。这是由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的,是由要面向区域经济、服务社会需要的基本定位决定的。

校企合作是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整合并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将校、企各自优势打造成一个资源共享的育人平台的办学模式。《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对此,学院予以高度重视,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转贴于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学院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高职办学特点与企业要求,我们认为“工学交替制”的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有效载体。“工学交替制”就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学习和企业工作交替进行的过程,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分段式教学,由合作企业为学生安排工作岗位,实现边学习、边工作的培养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院一方面要求各专业要认真落实《意见》关于“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的一致性,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采用了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的指示精神。同时更强调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依据专业、区域行业背景的不同,紧抓高职教育动态性、多样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以“工”为手段,达到“学”的目的,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工学结合,实现高质量培养人才。

紧扣上述精神,通过齐抓共管,学院各专业均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粮油储藏专业根据粮食企业春晾秋收的特点,在秋冬粮食收购与春夏粮食晾晒季节,组织学生到粮库实习,参加秋收晾晒劳动,既服务于企业,又通过生产一线现场教学强化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从而探索出了“产教结合、校企交替”的教学模式。电算化会计专业尝试了“2+1分段制”教学模式。“2+1”即两年理论教学+一年实践教学(一学期校内模拟实训+一学期校外顶岗实习),具体明确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模块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计算机专业实行了“模块式教学”的培养模式,即“三块四线”式。理论教学采用“三个模块”:计算机硬件模块、计算机软件模块、计算机网络模块。实践技能上采用“四条主线”:基本技能训练、计算机组装与硬件控制应用训练、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训练、组网建网网站维护训练。“三个模块”与“四条主线”相互融合,交替进行。物业管理专业进行了“21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学生在校学习三年期间,采取两学期理论学习与一学期下企业实践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等。

(二)“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即由用人单位根据其对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情况,提出订单,与学校签订培养协议,然后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协议单位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几年的探索,学院的“订单”培养思路越来越明晰。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依据企业岗位需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岗位职业技能,我们的“订单”培养模式已基本形成。2007年以来,粮油食品专业群以沈北新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依托,联合沈北新区30家企业召开了校企合作会议,与新区20余家粮油食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订单协议287人;由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三个专业组成的电子信息专业群,与沈阳东软集团、沈北新区大宇宙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幼儿教育专业群包括含学前教育专业和音乐教育专业,其中的学前教育专业为辽宁省高职教育示范性专业和品牌专业,充分发挥品牌优势,以学生弹唱与绘画技能培养为重点,与音乐教育专业形成优势互补,学生幼教岗位能力突出。2009年,学院一年的订单培养总人数已达到545人。

(三)通过内投外联,深化校企合作

上一篇: 农业发展研究 下一篇: 家庭劳动教育实践内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