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生产经营状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1 17:19:34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1)

二、影响公司成长性水平因素分析

结合着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学者们对公司成长性水平的研究,主要从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资金营运能力、生存状态、企业规模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它能够有效地衡量上市公司一段时期内业绩的优劣。我国上海和深证两大证券交易所都把净利润指标的变化情况作为衡量上市公司能够继续交易的参考指标之一。结合实际情况,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评价主要选择了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三个指标。其中,总资产利润率衡量公司资产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反映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净利润增长率衡量公司生产经营的收益水平。

(二)成长潜力

成长潜力是判断公司增长持续性的重要质量标准。在对公司成长潜力的界定上不仅要考虑量化指标,而且还需要考查非量化的定性因素。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情况,对上市公司成长潜力的衡量主要从总资产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行业特征、技术水平四个指标来具体的衡量。总资产增长率衡量公司当期的发展状况;销售收入增长率反映公司的市场占有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行业类型用来说明公司所属行业状况和发展前景;技术水映公司未来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

(三)资金营运能力

资金营运能力是指公司经营管理中利用资金运作经营的能力。公司运用资金的能力越强,利用营运资金的效果越好,公司的成长性也越好。在考虑到可比较性原则等因素,对资金营运能力的评价上可以选择净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装款周转率四个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资金使用效率越高;净资产周转率反映公司资产的周转速度,净资产周转率越高收益越高;固定资产周转率用来反映公司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用以说明公司经营水平高低;存货周转率用来反映公司销售情况和流动资产流动性的情况,存货周转率越快公司经营和成长性越好。

(四)生存状态

生存状态是用来判断公司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期内的生存状况,主要表现在公司生存年限、所处的发展阶段、费用与净利润的关系等方面。通过上市公司的生存状态,能够看出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及其这些变化对上市公司成长所产生的影响。企业的生存年限可用来衡量上市公司在成长中所处的位置和状态。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公司成长性的表现也不同,因而成长阶段也用来衡量公司生存状态的指标。公司费用支出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地效益,然后当支出超过收益,一定程度说明公司的生存状态不佳,反之则生存状态较好。

(五)企业规模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2)

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是以邮政公司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其他与邮政经营相关的信息,对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是邮政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对邮政公司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和经营状况的总结,并能为邮政公司进行下一步的财务预算和公司决策提供依据。因此,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在公司的管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重要意义

1. 可以全面“认识自我”,从而“提升自我”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价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揭示邮政公司财务管理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能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公司日后的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有利于改善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提升经营效益。

2. 可以帮助改进生产流程,挖掘潜力,为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邮政公司不同层面上管理质量和不同环节上的作业流程情况,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周转情况,以便从各方面揭露矛盾、找出差距、寻求措施,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现良性运行。同时,由于财务分析不仅分析公司的历史业绩水平,还注重分析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它还可以不断地挖掘内部潜力,为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3. 可以检查公司完成财务计划指标的情况,便于考核工作业绩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邮政公司收入完成情况、收支差完成情况、资金回笼情况等对经营管理者的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便可用来评价公司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同时也为公司进行管理薪酬与激励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及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

二、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内涵及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邮政公司仅仅把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仅仅是计算加工若干个财务数据或将指标提供给领导等,导致财务分析工作比较片面和狭隘的。原因是一方面单位领导管理层还主要偏重日常生产经营工作,而财务分析工作未能得到领导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单位领导管理层还未认识到财务分析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还不善于通过财务分析来全面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另一方面,邮政公司财务人员由于自身能力或在企业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导致在财务分析时只是片面的运用财务分析方法计算,没有开拓性,不深究其中的内在问题,导致分析的效果不尽人意,很难为公司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产品。而实际上财务分析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且财务分析绝不单纯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应由财务部门同企业生产经营各部门,对各生产经营部门在经营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

(二)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体系尚需改进和完善

目前,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内容主要围绕一定时间完成的收入指标、收支差指标以及资金回笼率指标等对领导及管理层的考核指标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这些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增长情况,但未能整体地从公司外部和内部发展环境及从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水平、支付能力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也未能开展各项经营投资项目的事前预测和决策的财务可行性分析,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多维度地分析邮政公司生产经营的状况和财务状况,才能为公司的各项经营投资项目做好科学预测,当好企业的参谋。

(三)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结果与实际运用相脱节

目前,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工作主要只是根据数字谈数字,把财务分析变成表格、数字的说明;虽然提出来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但却没有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原因主要还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搞分析,还未能真正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业务活动,不清楚数字内涵,始终找不到产生结果的驱动因素,更没有涉及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因此还未能透过数据去深入分析邮政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存在的实际问题,未能把财务分析的结果有效地运用去解决邮政公司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和作业流程,从而导致财务分析结果与实际运用相脱节。遗漏一些非货币性的外部战略性信息,对威胁与机遇的反应较慢;对内仅以财务指标评价,否决事关公司长远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业务。

三、加强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建议

(一)提高邮政公司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通常来说,邮政公司领导管理层受国资委委托,经营邮政公司的国有资产,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管理者需要努力做好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确保提升国有资产的价值和提升邮政公司的盈利能力。那么,公司管理者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成功完成管理任务,管理者可通过财务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发现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自己在管理上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理性地考察自己的管理质量,以及企业的发展现状等,有利于管理质量和企业效益的持续提升。且一个公司经营的好坏,都体现在财务报表上,每个公司负责人都应该掌握财务分析方法。深入的财务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公司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这也是经营环境和战略分析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江实业集团创始人、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这样谈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家,必须懂财务,通过财务分析马上知道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经营问题,并及时进行经营改进。由此可见,有效的财务分析,能够“侦破”公司存在的经营和发展问题,所以领导管理层必须重视财务分析,并能通过财务分析学会看“公司的家底”、透视“公司的运营玄机”以及警惕“公司的海市蜃楼”。另外,还要提升相关人员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认识,一方面,公司的财务分析并不只是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整个公司各业务相关部门人员的配合来完成的,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公司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要求公司设置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岗位,并对其进行公司业务和财务的综合性教育和培训,提高财务分析人员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以避免财务分析人员闭门造车,以提高聚财、用财、理财的水平,把分析工作纳入现代管理的轨道,以推进企业运营向集约型、效益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完善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基础信息采集工作

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信息基础是财务分析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财务分析的基础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注重财务分析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要根据邮政公司业务情况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财务分析基础信息采集系统,以使财务分析工作能全面有效地反映邮政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邮政公司是多元化经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它并不生产实物形态的产品,只是为社会提供实物传递的有益效用以及金融、信息、劳务等业务,其生产过程和营销、消费过程是同时完成的。因此,邮政公司的资金运动,既不同于工业企业供应、生产、销售过程的统一,也有别于流通企业供应、销售过程的统一,而是由营业、内部处理、运输、投递、管理的作业流程组成。并且邮政公司的经营生产活动还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征,这就要求对各地市分邮政分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费用承担实行再分配,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各分公司的财务经营成果。由于邮政公司的生产作业流程和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就决定了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信息基础必须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公司业务发展、专业经营情况,才能满足公司决策的需要。因此,必须建立邮政公司内部财务分析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时有效地提供财务分析所需的基础信息数据。这就要求一方面在会计核算工作组织方面,就要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生产、作业等各部门、专业、环节;在原始信息采集方面,不但需要基础的财务数据,还需要完整、准确的业务量、重量、收寄局、寄达地等信息;在核算流程上,要强调各业务部门的过程参与,因为这项工作绝不是单纯的财务工作,因为其设计到公司各业务部门、各生产环节的数据,因此,各业务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才能收集到完整准确的信息。这才能为进行科学有效的财务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

(三)建立有效的邮政公司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有助于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正确评价邮政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因此,邮政公司有必要建立一套全方位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有效的了解公司的过去,评价公司的现状,预测公司的未来,为领导管理层正确做出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根据邮政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即具有盈利性业务也承担着普遍服务的职能),建立一套全面地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从综合盈利能力、专业获利能力、现金创造能力、成本使用效率、网点获利能力以及普遍服务能力这六个方面选取以下一些关键财务指标作为分析的对象,多维度开展财务分析工作。

1. 通过净现金流指标、净利润指标、经营利润指标、有效收入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

2. 通过专业获利能力(金融、函件、报刊、集邮、电商、出租)、专业毛利贡献、战略业务增长情况、专业有效收入(传统函件、集邮、零售报刊)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专业获利能力。

3. 通过经营资金流入(与应缴资金对比)、收入资金欠费、业务资金欠费、在途资金、库存占用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现金创造能力。

4. 通过平台成本增长额与专业毛利增长额对比、人工成本占收入比重、资产成本占收入比重、业务成本占收入比重、网运成本占寄递收入比重、人均人工成本与有效收入劳产率对比、新增人工成本与新增金融收入对比、代办费占邮政业务收入比重、重点监控管理费用变动指标、营业环节成本占总成本比率、内部处理成本占总成本比率、运输成本占总成本比率、投递成本占总成本比率、管理支撑成本占总成本比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成本使用效率。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3)

一、什么是财务状况分析

财务状况分析是以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以及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一系列财务指标为主要依据,财务分析主体对财务会计信息的进一步进行整理、统计等会计处理,通过对公司以往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反映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了解公司过去、评价公司现状、预测公司未来并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

二、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2007年7月,高金食公司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从而成为了四川省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生猪养殖、屠宰冷藏、连锁鲜销、猪肉制品、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开发等。公司在传统冷冻肉制品生产的基础上,建立了集冷鲜肉、高低温西式肉制品生产线和蒸煮肉、烟熏肉生产线以及生物科技配套产品开发为一体的高金食品科技园。而且公司实现生猪繁育――屠宰――冷藏加工――肉制品精深加工――物流配送,食品生产的一体化流程。与雨润、双汇、金锣并列国内四大肉类食品加工公司。

三、研究意义

“民以食为天”,猪肉是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肉食品之一。近几年猪肉价格像过山车一样,价格大起大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肉类行业。高金食品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生猪屠宰、加工、销售;肉制品深加工、销售;罐头生产、销售。因此受到猪肉价格跌涨等种种原因的影响,公司的盈利状况也所影响。通过财务状况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财务分析主体的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矛盾使企业盈利能力保持持续增长。

四、公司财务状况总体分析

(一)财务状况

近三年的财务报表中各财务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存货为197百万元,2010年的存货暴增异常为418百万元,增幅为112.6%,2011年存货为265百万元。这说明2010年存货囤积或生产过快,是公司下属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成本增加较大所致。2009年应收账款为58百万元,2010年的应收账款明显减少为37百万元,减幅为35.9%,与同年的存货数形成反差,说明公司本年产品销售状况不好。2011年应收账款回升为56百万元与09年基本持平。2009年度总资产为1369百万元,2010年度总资产为1500百万元,2011年度总资产为1623百万逐年增加。2011年的流动资产数与前两年相比,增幅比较明显,流动资产的增加为公司的经营发展提供更多的流动资金,同时能用于偿还公司的负债,从而降低了经营风险。

(二)经营状况

从财务报表可以看出2010年企业的经营状况劣于其他两年。2010年的营业收入为1982百万元,相对2009年上升了21.5%,说明企业营业收入在总量上是有所增长的;但毛利率却下降至4.2%,尤其是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了2.3%。纵观此三项指标,说明企业2010年销售收入增加的同时,成本费用没有减少,从而使得利润总额下降。2011年与2010年此三项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2011年企业营业收入为2382百万元,增幅为20.2%,利润总额明显上升为128百万元,增幅达到500.5%,但是毛利依然下降明显,降幅达到20.4%,主要原因是商品市价上涨的同时成本也在涨价,且市价的涨幅小于成本的涨幅。纵观此三项指标,虽然毛利下降,但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获利,所以评价企业经营优劣的指标主要落在利润总额上。2011年的利润总额大幅度飙升,这是因为2010年国内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屠宰业不景气,公司盈利受到极大影响。再加上公司大力拓展营销渠道,相关成本费用也有所增加。

(三)现金流量状况

从财务报表可以得出2010年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负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存货增加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增加,主要是因为公司投资款较大;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短期借款减少所致。201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较同期增幅142.9%,主要原因为公司本年度收到土地整理补偿款1.6亿元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较同期增幅130.4%主要是本年收到股权转让款7530万元,同时本年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较同期减少5409万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较同期减少113.9%万元,主要是本年借款收到的现金较同期减少4430万元,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较同期减少17200万元所致。

五、公司财务比率分析

对比分析方法也称比较分析法,它是指将某一时期依据财务报表计算的财务比率与性质相同的数值进行的对比。以下是四大类体现财务能力的比率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公司偿还到期债务(包括利息)的能力。公司生存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具有偿债能力,如果没有偿债能力,公司将无法存续,更谈不上发展。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公司日常及时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2011年公司的流动比率为115.5%、速动比率为82.5%以及现金比率为29%,明显高于前两年。公司2011年流动比率较上年增加36.9%,主要原因为本年末流动资产较同期增加26176万元,速动比率较上年增加157.9%,这是因为扣除存货后,本年末流动资产较同期增加41572万元所致。通常,如果公司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流动比率应是不低于2,速动比率应不低于1。因此,可以看出此公司这三年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没有到达公认标准,说明其短期偿债能力不强,但是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逐年趋近于2,说明其短期偿债能力正逐步增强。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公司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公司通过借债筹资的资产越多,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差。资产负债率在40%至60%时,比较合理、稳健。因而资产负债率应保持在一个适当水平才能有益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此公司2009年的资产负债率为59%,而2010年为61%,说明公司偿还长期债务的风险有所增加;但是2011年资产负债率又下降至59%,可见此公司2010年偿还能力最低,且经过一年的努力,2011年公司的偿还能力已经改观。但总体的资产负债率接近60%,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弱。

(二)运营能力分析

运营能力是指公司资产的周转速度,是用来衡量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周转率指标属于正指标,各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使用效率就越高,则资产的运营能力就越强。应收账款周转率用于衡量公司管理应收账款的能力。此公司在这三年里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上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逐年减少。其中2010年的周转率增幅为40.8%,周转天数的减幅为49.2%。说明公司的产品销售的较多,反映出营运能力逐年增强。存货周转率用于衡量公司的销售能力。此公司在2010年的存货周转率减幅大,存货的周转天数增幅也大。说明公司销售情况不好,积压的存货增多。这是因为2010年公司下属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成本增加较大所致存货增加,所以使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下降。但是2011年存货周转率上升,转天数下降,公司营运情况得到改善。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全部资产的周转速度,用于衡量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根据财务报表可以看出,三年间高金食品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逐步增加,周转天数逐步减少。说明公司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提高了,进而增强了公司的营运能力。

总体来看,三年来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率都有所下降,公司今后应该加流动资产的管理,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同时,也必须加强存货、应收账款、及总资产的管理,维持各项指标的合理增长,提高公司的营运能力。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公司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

如果销售毛利率很低,表明公司没有足够多的毛利额,补偿期间费用后的盈利水平就不会高;也可能无法弥补期间费用,出现亏损局面。根据报表可以看出,销售毛利率逐年降低分别为7.7%、4.2%、3.3%,结合公司此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逐年增加的情况,说明销售毛利率低,是因为公司仍努力拓展营销渠道,采用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但公司的盈利能力还是被削弱。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获利能力越强。2010年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6%,说明当年的成本费用猛增,其原因:公司下属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成本增加较大所致存货增加;随着营业收入的增加,运输费用及相关费用增加较大所致;借款及借款利息支出增加。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公司运用全部资产获取各项利润的能力。2011年与前两年指标相比,净资产收益率最高达12.8%,增幅为351.1%,说明高金食品司的盈利能力有所增强。但总体来讲,此公司的盈利能力不佳,盈利能力起伏不定,这势必影响公司的稳健发展,所以公司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转变这一局面,如增加销售收入、控制成本费用等维持各项指标的合理增长,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四)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是指公司的增长速度。是用来反映公司的规模、成长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发展能力主要涉及的指标都是正指标,若指标大于零、指标越高,发展能力就越强。

资本积累率即股东权益增长率,表示公司当年资本的积累能力。公司此三年的该指标都大于零。这说明公司的资本积累多,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不仅保值而且增值,公司资本保全性强,具有发展潜力。总资产增长率是反映公司总资产规模的增减情况,发展性高的公司一般能保持资产的稳定增长。高金食品公司从2009年到2011年总资产增长率逐年下降分别为36.9%、9.6%、8.2%。说明由于公司经营模式的局限以及外界因素影响,公司扩张速度减慢,发展能力减弱。这就需要公司调整公司经营方针,关注资产的质与量是否匹配,保持资产的稳定增长。

六、公司的风险及建议

食品安全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多,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因素;猪肉和生猪价格的波动幅度较大;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快速扩张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的引进培养尚存在差距。公司应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杜绝食品安全隐患;顺应市场行情变化,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通过品牌营销、渠道精耕和产品市场差异化等策略持续推进高金专营店的建设,大力进行鲜销市场的拓展;引进、培养公司需要的各类人才;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及激励机制,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作者单位:宜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新民.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2002

[2]牛彦秀,王觉.财务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4)

2、物业公司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物业公司的财务分析方法是按照不同分类标准进行的,通常情况下可按照分析的对象、要素、时间、目的以及所采用的数学方法进行分类。

2.1按分析的目的分类

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分析,按分析目的不同可分为预测性分析、控制性分析和总结性分析三类。预测性分析发生在项目经营活动开始之前或期初,例如承包期初或承包条件签约之前,其主要作用在于对项目预期的经济效益、企业预期的经营成果以及公司某项经营决策将会带来的预期效果,进行事前推测与分析。控制性分析发生在期中,例如项目经营活动过程之中、承包期中等等,此类分析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经济活动过程,揭示其中的矛盾,采取相应对策。总结性分析一般发生在期末,如财务年度的期末、季度末、月末或项目经营期末、承包期末等等,其主要作用在于总结经验、考核评比。

2.2按照会计要素分类

首先,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某一特定日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司的资产的分布状态、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据以评价公司资金营运、财务结构是否正常、合理;还有助于计算物业公司的获利能力,评价公司的经营绩效以及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其次,对损益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物业公司的损益表,可让经营者了解到公司在特定时间内产生了的利润情况。公司可通过损益表了解企业的财务收支状况,通过对收入,费用以及利润的分析,找到企业经营的优势以及薄弱环节,从而在下一阶段更好的控制各项收支出成本,如何通过提高物业服务质量等方面争取公司的更大利益。最后,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通过对现金流的分析了解公司未来的发展动向。然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仅仅分析以上三个方面已经远远不足,因此还应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保证企业的高效能发展。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5)

一、邮政公司财务分析概述

(一)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

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是以邮政公司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其他与邮政经营相关的信息,对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是邮政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对邮政公司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和经营状况的总结,并能为邮政公司进行下一步的财务预算和公司决策提供依据。因此,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在公司的管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重要意义

1. 可以全面“认识自我”,从而“提升自我”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价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揭示邮政公司财务管理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能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公司日后的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有利于改善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提升经营效益。

2. 可以帮助改进生产流程,挖掘潜力,为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邮政公司不同层面上管理质量和不同环节上的作业流程情况,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周转情况,以便从各方面揭露矛盾、找出差距、寻求措施,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现良性运行。同时,由于财务分析不仅分析公司的历史业绩水平,还注重分析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它还可以不断地挖掘内部潜力,为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3. 可以检查公司完成财务计划指标的情况,便于考核工作业绩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邮政公司收入完成情况、收支差完成情况、资金回笼情况等对经营管理者的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便可用来评价公司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同时也为公司进行管理薪酬与激励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及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

二、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内涵及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邮政公司仅仅把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仅仅是计算加工若干个财务数据或将指标提供给领导等,导致财务分析工作比较片面和狭隘的。原因是一方面单位领导管理层还主要偏重日常生产经营工作,而财务分析工作未能得到领导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单位领导管理层还未认识到财务分析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还不善于通过财务分析来全面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另一方面,邮政公司财务人员由于自身能力或在企业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导致在财务分析时只是片面的运用财务分析方法计算,没有开拓性,不深究其中的内在问题,导致分析的效果不尽人意,很难为公司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产品。而实际上财务分析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且财务分析绝不单纯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应由财务部门同企业生产经营各部门,对各生产经营部门在经营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

(二)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体系尚需改进和完善

目前,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内容主要围绕一定时间完成的收入指标、收支差指标以及资金回笼率指标等对领导及管理层的考核指标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这些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增长情况,但未能整体地从公司外部和内部发展环境及从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水平、支付能力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也未能开展各项经营投资项目的事前预测和决策的财务可行性分析,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多维度地分析邮政公司生产经营的状况和财务状况,才能为公司的各项经营投资项目做好科学预测,当好企业的参谋。

(三)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结果与实际运用相脱节

目前,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工作主要只是根据数字谈数字,把财务分析变成表格、数字的说明;虽然提出来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但却没有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原因主要还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搞分析,还未能真正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业务活动,不清楚数字内涵,始终找不到产生结果的驱动因素,更没有涉及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因此还未能透过数据去深入分析邮政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存在的实际问题,未能把财务分析的结果有效地运用去解决邮政公司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和作业流程,从而导致财务分析结果与实际运用相脱节。遗漏一些非货币性的外部战略性信息,对威胁与机遇的反应较慢;对内仅以财务指标评价,否决事关公司长远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业务。

三、加强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建议

(一)提高邮政公司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通常来说,邮政公司领导管理层受国资委委托,经营邮政公司的国有资产,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管理者需要努力做好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确保提升国有资产的价值和提升邮政公司的盈利能力。那么,公司管理者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成功完成管理任务,管理者可通过财务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发现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自己在管理上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理性地考察自己的管理质量,以及企业的发展现状等,有利于管理质量和企业效益的持续提升。且一个公司经营的好坏,都体现在财务报表上,每个公司负责人都应该掌握财务分析方法。深入的财务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公司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这也是经营环境和战略分析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江实业集团创始人、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这样谈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家,必须懂财务,通过财务分析马上知道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经营问题,并及时进行经营改进。由此可见,有效的财务分析,能够“侦破”公司存在的经营和发展问题,所以领导管理层必须重视财务分析,并能通过财务分析学会看“公司的家底”、透视“公司的运营玄机”以及警惕“公司的海市蜃楼”。另外,还要提升相关人员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认识,一方面,公司的财务分析并不只是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整个公司各业务相关部门人员的配合来完成的,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公司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要求公司设置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岗位,并对其进行公司业务和财务的综合性教育和培训,提高财务分析人员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以避免财务分析人员闭门造车,以提高聚财、用财、理财的水平,把分析工作纳入现代管理的轨道,以推进企业运营向集约型、效益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完善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基础信息采集工作

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信息基础是财务分析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财务分析的基础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注重财务分析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要根据邮政公司业务情况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财务分析基础信息采集系统,以使财务分析工作能全面有效地反映邮政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邮政公司是多元化经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它并不生产实物形态的产品,只是为社会提供实物传递的有益效用以及金融、信息、劳务等业务,其生产过程和营销、消费过程是同时完成的。因此,邮政公司的资金运动,既不同于工业企业供应、生产、销售过程的统一,也有别于流通企业供应、销售过程的统一,而是由营业、内部处理、运输、投递、管理的作业流程组成。并且邮政公司的经营生产活动还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征,这就要求对各地市分邮政分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费用承担实行再分配,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各分公司的财务经营成果。由于邮政公司的生产作业流程和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就决定了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信息基础必须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公司业务发展、专业经营情况,才能满足公司决策的需要。因此,必须建立邮政公司内部财务分析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时有效地提供财务分析所需的基础信息数据。这就要求一方面在会计核算工作组织方面,就要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生产、作业等各部门、专业、环节;在原始信息采集方面,不但需要基础的财务数据,还需要完整、准确的业务量、重量、收寄局、寄达地等信息;在核算流程上,要强调各业务部门的过程参与,因为这项工作绝不是单纯的财务工作,因为其设计到公司各业务部门、各生产环节的数据,因此,各业务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才能收集到完整准确的信息。这才能为进行科学有效的财务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

(三)建立有效的邮政公司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有助于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正确评价邮政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因此,邮政公司有必要建立一套全方位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有效的了解公司的过去,评价公司的现状,预测公司的未来,为领导管理层正确做出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根据邮政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即具有盈利性业务也承担着普遍服务的职能),建立一套全面地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从综合盈利能力、专业获利能力、现金创造能力、成本使用效率、网点获利能力以及普遍服务能力这六个方面选取以下一些关键财务指标作为分析的对象,多维度开展财务分析工作。

1. 通过净现金流指标、净利润指标、经营利润指标、有效收入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

2. 通过专业获利能力(金融、函件、报刊、集邮、电商、出租)、专业毛利贡献、战略业务增长情况、专业有效收入(传统函件、集邮、零售报刊)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专业获利能力。

3. 通过经营资金流入(与应缴资金对比)、收入资金欠费、业务资金欠费、在途资金、库存占用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现金创造能力。

4. 通过平台成本增长额与专业毛利增长额对比、人工成本占收入比重、资产成本占收入比重、业务成本占收入比重、网运成本占寄递收入比重、人均人工成本与有效收入劳产率对比、新增人工成本与新增金融收入对比、代办费占邮政业务收入比重、重点监控管理费用变动指标、营业环节成本占总成本比率、内部处理成本占总成本比率、运输成本占总成本比率、投递成本占总成本比率、管理支撑成本占总成本比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成本使用效率。

5. 通过网点利润、网点经营资金流入(与应缴资金对比)、网点人工成本与收入对比、网点业务成本与收入对比指标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成本使用效率。

6. 通过普遍服务收入增长率、普遍服务成本增长率、普遍服务利润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普遍服务能力。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可以综合分析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支付能力、资产管理水平和发展趋势,以便公司的领导管理层能对公司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做出正确全面的总结以及对下一步的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晓庆,李芸.论现代企业的财务分析[M].现代商业,2011(02).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6)

传统意义上对三大基本财务报表之间内部逻辑关系的认识基本是建立在对会计要素的不同定义方式之上,即按照时间维度将企业的资金运动划分为静态与动态会计要素,从而建立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损益表)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了反映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提高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判断和分析,又进一步引入了现金流量表,从而构成了现代财务报告的完整体系。但是,一方面由于财务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等原则所导致的固有缺陷使得这种本原逻辑关系并未在会计规范和实务中得以忠实贯彻(谢德仁,2001),另一方面如何从财务的角度,特别是在收付实现制(即现金制)下重新审视企业的三大报表也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识,因此本文拟从财务学的角度重新定义三大财务报表,并勾勒出它们之间新的逻辑关系。

一、财务报表的本质:一种理财观

过去我们对公司财务报表的本质认识过多地停留于会计领域,如何从财务的角度看待这三张基本报表就成了财务学的使命。从财务活动的本质考察财务报表,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共识。从投资与筹资的角度看,公司实际上是一组被投资于各种不同形态的资金使用(Use of funds),这些被使用的资金是公司从一些地方筹集得到的,即股东权益和负债,也就是公司的财务资源(Finan-cial resources),将使用资金和财务资源联系在一起的是资产负债表,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将资产负债表看成是某一时点上公司所拥有的不同资源以及公司使用这些资源,也就是转换为经营资产的状况。通过利用这些资产,公司的各种项目得以正常运行。收入或费用是用来解释公司利润的,或收入或收益是如何产生的。利润表记载了公司某一固定时期内公司的收益和特定支出。利润表是用来反映公司的盈利或亏损情况的。公司聚集了一定数量的资源,并且按照经营的需要形成一定的资产,通过经营公司的资产就会产生相应的利润,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现金流量,公司净现金流量的一部分被用来回报股东或投资者,另外一部分则继续留在公司内部,成为所谓的自身融资(Self financing),用于公司的再发展。在下一个会计年度,公司的资源会相应增加,公司的资产数量也随之增加,随着公司经营效益的逐步提高产生更多的经营利润和净现金流,增加的净现金流的一部分又重新投入到公司中来,这样的良性循环将周而复始。反映上述现金流动状况的就是第三份报表,现金流量表。

因此,财务管理从本质上看是对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管理:(1)公司资产结构(Financial structure)――资产负债表。这里的问题包括公司所使用的类似于“鸡尾酒式”(Cocktail)组合的资源是否正确,这些资产的组合是否令人满意。(2)公司盈利能力(Profitability)――利润表。相应的问题有如何评估公司的盈利性,如何具体计算公司的盈利能力。(3)资产流动性(Liquidity)――现金流量表。相应的问题包括公司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多少,如何提高净现金流量。导致财务管理趋于复杂的原因是我们必须同时考虑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事实上,通过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财务报表的内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参见图1):财务管理的真正本质是公司如何拥有最佳资产结构,从而使公司资产具有盈利性和流动性。

二、净现金流量(net cash flow)的重新定义

财务报表体系,特别是三大基本财务报表是企业理财活动的最终反映,这些信息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报表使用者回答了企业短期财务措施和长期经营战略的实现情况。认识到财务管理活动与三大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从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看,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建立起来的指标体系相对显得支离破碎,没有能够很好地将这三大基础报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那么如何做到从财务角度将三大报表有机联系起来呢?我们的分析从资产负债表开始,其切入点是净现金流量,通过对净现金流量进行重新定义,从而建立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重新定义净现金流量之前,需要对以下两个重要概念进行界定: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和营运资金需求(Working capi-tal requirements)。传统上对营运资金的定义大致有如下三种:(1)“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也称净营运资金;(2)以流动资金来表示营运资金,称为总营运资金;(3)把营运资金解释为营运资本,即企业垫支于流动资产上的资本(杨雄胜,2000)。

我们将营运资金定义为长期可得资金与长期所需资金的差额(如图2所示),营运资金代表公司在经营周期内长期可利用的资金或资本。这是营运资金的惟一定义。“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不是定义,而且容易令人产生误解,让人们以为营运资金受日常交易的影响,从而造成不良影响。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营运资金是公司长期经营政策所导致的净财务收入。营运资金并不是每天变化的,而是与公司长期决策相关的战略安排。采用同样的方式,可将营运资金需求定义为周期性需求,也就是公司经营周期所需要的资金与周期性资本,即公司经营周期中需要的资金与所产生的资金之间的差额。转换到资产负债表上,营运资金是与公司经营直接密切相关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部分之间的净值。营运资金需求指的是,公司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也就是说公司经营周期内的资金需求。

营运资金和营运资金需求可以表示为:

营运资金=永久资本-净固定资产(扣除折旧)

营运资金需求=(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净其他应付款)

注:长期负债+股东权益=长期(永久性)资本

这里没有考虑流动资产中的现金以及流动负债中的短期负债。营运资金需求可正可负(如超市业务的营运资金需求一般为负)。营运资金需求大于零,表示公司对营运资金的需求量,小于零则表明公司营运资金的剩余。

三、财务报表逻辑关系的重构

(一)资产负债表:营运资金与营运资金需求之间的对话在重新定义了营运资金和营运资金需求之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就可以被视为是营运资金与营运资金需求之间的对话。营运资金是公司在经营周期内所产生的资金,而营运资金需求则是公司在经营内所需要的资金,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公司净现金流量。当营运资金大于营运资金需求时,公司净现金流量为正,当营运资金小于营运资金需求时,公司净现金流量为负,此时公司就需要对外进行短期借款或票据贴现等业务。由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以我们可以得出:

流动资产(现金、可流通证券以及短期投资)-短期负债(短期借款、票据贴现和其他短期利率债务)=公司的净现金流量。

那么,能够全部阐释资产负债表的公式为:

净现金流量=营运资金-营运资金需求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资产负债表的三种主要评价:(1)该公司表明公司的资产流动性是公司(长期)战略(短期)经营政策所带来的结果。一般来说,从公司旧有和全部的信息评价公司没有意义,因为没有必要全面去衡量一个公司的现金状况,只要比较一下公司的流动资产和短期融资,就能直接快捷地得出公司的现金流量。但是,在公司进行计划和长期预算方面,利用该公式进行分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果可以预测公司的营运资金,为此需要制定投资计划来反映固定资产未来的变化以及融资计划来反映永久资本未来的变化;如果可以预测营运资金需求,例如将营运资金需求和销售联系在一起,就可以预测该公司的未来净现金流量。(2)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公式表明营运资金的重要性不在于其本身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营运资金与营运资金需求之间的关系。一家拥有较高营运资金的公司也会陷入财务危机,因为该公司的营运资金需求可能更高;相反,一家公司的营运资金很少,甚至一些超级市场的营运资金是负值,只要该公司的营运资金需求比营运资金少,或者营运资金需求负值大于营运资金负值。(3)营运资金变量与营运资金需求变量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动态发展的,而非静态,许多变量的变化都将被考虑到这种关系之中,而非固定的一些数据。公司资产流动性被再次证明是影响营运资金和营运资金需求的政策产生的直接后果。对营运资金产生影响的政策包括关于投资与撤资的战略决策、股票发行与股票回购、发行长期债券、职员退休计划、影响公司留存收益水平的分红政策等。影响营运资金需求的政策有改变存货数量的经营政策、应收账款政策、应付账款政策以及其他应付款政策等等。公司的营运经理无论是在生产方面,还是产品销售采购方面每天都影响着公司资产的流动状况,这就是为什么营运资产需求问题非常重要,长时期控制公司资本需求的水平和波动对于公司资产流动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营运资金需求是公司内部各种动态功能部门之间的冲突协调产生的结果。销售部门为了提高销售量,通常提高应收账款的数量,生产部门为了避免生产过程中断,往往保持较高的原材料或者在生产过程中保持较多的存货,采购部门为了保持与供应商的良好关系,往往尽快支付供应商货款或者为了获取回扣而订大量的货。

(二)利润表:潜在的现金来源 利润表反映公司的盈利情况,即一段确定时间内公司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的收支概括,可以从中看出公司所产生的利润或者发生的亏损。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和费用的发生与现金收支之间产生了一个重要的时间差,因此,我们在利润表上所看到的利润或者收益只是潜在的现金,而并不是公司实收的现金(斯科特・贝斯利等,2003)。

但是,我们要对这里的“现金流量”概念要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净利润加上折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金,而是反映了“潜在的”现金。由于权责发生制原则,只有在非常严格的条件下公司的净利润才会是现金。此外,公司净利润是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例如会计期限的末端的)一种会计衡量标准,而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动态的流量。同样,折旧既不是现金,也不是流量。一般人很难想像,一家公司拥有大量现金流量的时候也会陷入严重的流动性财务困境。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倾向于将净利润加上折旧称为“内部产生的资金”,或者称为“公司经营产生的资金”。如果一定要使用“现金流量”这个名词,那么一定要加引号,或者称之为“潜在的现金流量”。毕竟从长期来看,净利润加上折旧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它可以用来测量公司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

(三)现金流量表:一张被拓展的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表体现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它可以显示公司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三种层次的现金流量,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看清公司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我们从公司内部资金这一概念入手,在传统上它被狭义地定义为现金流量。它有时为正,而且数目比较大,但是如果公司经营行为促使存货和应收账款增加,应付账款却保持同样的水平,最后就会造成公司现金量的减少,而并非增加。

在表2中,公司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是财务管理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术语。该术语通过公司日常经营行为现金流量的状况来预测公司的运营能力,以此也可以用来评估公司生存能力以及长期成长能力。如果一段时期以内公司经营现金流量比较低,或者更糟糕是负值,这就表明公司没有能力履行财务职责,或者无法提供确保公司有效经营以及将来滚动发展的资源。公司经营现金流量是公司长期成长的发动机。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两种会计方法之间的基本区别,也就是传统会计方法和更多地以财务为中心的会计方法之间的差别。举例来说,公司去年产生了1000单位的现金流量,也就是公司内部资金。但是,公司的存货由于某些原因积压,另外由于公司客户所面临的困难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增多了许多,即很有可能公司产生了1000单位的营运资金,同时公司的营运资金需求在同一时间也可能增加了1000单位,这样公司实际的现金流量其实为零。更进一步,假设同一时期公司的营运资金需求增加了1300单位,现在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就称为-300单位。这意味着公司必需尽快寻找外部融资渠道,然后认真研讨公司投资等战略决策以及债务偿还等财务上的义务。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是负值的时候,就像是人们要靠借钱来购买每天所需的食品一样,如果人们为了长期需要而借钱,例如购买住房,那么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为了短期需要而借钱,即满足营运资金需求,那么这样的生活就不会长久(斯科特,贝斯利等,2003)。

公司经营现金流量为公司的投资计划提供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公司在资本经营计划中需要现金,在收购别的长期资产例如在其他公司的投资等类似行为时,也需要现金。不过,有时候公司也会通过撤资而获得一些现金。在公司投资行为之后,财务调整之前,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如果为正值,可以表示公司所有的现金,如果为负值,则为公司所需的现金。

到此时,需要考虑公司长期的财务政策,主要包括长期债务偿还计划、新的长期融资计划(如长期商业借款或发行商业债券等)、公司股票发行计划以及股票回购计划,同时还要考虑公司红利发放计划,公司红利发放对留存收益有直接影响,留存收益是公司利润中再投入公司的部分,从而也影响到公司的财务需求。所有综合考虑的结果就是公司的总现金流量。公司总现金流量等同于公司净现金状况的变量。净现金状况变量在前面定义为流动资产变量与短期负债变量之间的差额,流动资金变量包括现金、可流通证券、其他短期投资,短期负债变量包括短期商业银行借款、票据贴现以及其他带利息的流动负债。到目前为止,大家可以看到,现金流量表实际上是一张拓展的、更具操作性的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公

式。在前面我们将该公式定义为:

净现金流量(或总现金流量)=营运资金变量-营运资金需求变量

总现金流量需要认真细致地进行分析,如果总现金流量很大,这可能是一个较好的信号,表明公司拥有强大的能力可以创造一些现金;但是这也可能是一个负面信号,暗示着公司并未投资新资产和新技术以提升公司未来的生产力,甚至更糟的是,这可能预示着公司已经将“传家宝”卖掉了,从而使公司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或者预示公司长期负债显著增加,损害了公司健康的资产结构,从而使公司不仅面临较高的商业潜在风险,也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在将来可能为公司带来严重的商业危机或者困难。另一方面,如果总现金流量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比较低,甚至是负值,这显而易见是一个负面信号,表示公司已经缺乏产生现金的能力,但这也有可能预示其他的一些信息,比如公司或者正在重整公司的资产,重新调整公司经营方向进入更为有利可图的领域,或者已通过支付过多的长期负债以调整公司的资产结构从而为公司拥有较好的未来财务状况做准备。

在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层面的财务分析就比较简单,公司经营现金流量越高,表明公司经营状况越好,公司实现长期发展战略的自由度和灵活度就越大,而不必受到财务上的约束和限制。增加经营现金流量意味着两件事情:(1)通过提升公司赢利能力增加公司内部资金;(2)通过存货管理、信用政策管理和供应商付款管理,提高营运资金需求的管理效率。在此反复强调,财务管理的目的是将“现金慢流”(Cash slow)变成“现金流量”(Cash flow)。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7)

二、研究设计

1.指标选择

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可以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来体现。本文根据这四方面选取以下8个基本财务指标进行财务状况影响的实证研究。第一类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包括流动比率(X1)和资产负债率(X2)。二者可以分别衡量公司的短期和长期的偿债能力,是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标志。第二类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包括存货周转率(X3)和总资产周转率(X4)。这两个指标分别反映存货以及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可以较好地体现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和营运水平。第三类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包括净资产收益率(X5)和主营业务利润率(X6)。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可以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反映公司的主营业务获利水平,只有当公司主营业务突出,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二者均体现了公司的盈利水平,是投资者较为关心的指标。最后一类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包括净利润增长率(X7)和总资产增长率(X8)。净利润增长率反映了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扩张速度,是综合衡量企业资产营运、管理业绩以及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总资产增长率反映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总资产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二者都是财务状况评价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以上述指标作为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评价指标。Xi(i=1,2……8)为2006年中期财务指标,用于分析新准则实施前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2007年同期数据用Yi(i=1,2……8)代表,用于分析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F表示新准则实施前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得分,S为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得分。

2.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深沪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截止至2007年6月30日,深沪两市共有A股上市公司1481家,剔除了ST公司178家,金融、保险业的上市公司19家以及一些数据不全的公司,此外,为了使2007年中报数据与2006年同期具有可比性,本文剔除了2006年以后上市的公司134家,最终获得的样本公司共1082家。本文所用的上市公司数据均来源于WIND数据库,计算过程利用SPSS11.5软件完成。

本文用2006年中报的数据计算实施新会计准则前各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得分,然后采用2007年的数据用同样方法检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可能对各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得出综合得分,并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新准则实施可能给企业财务状况带来的变化。

三、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影响的实证研究

为了对所选取的基本指标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的差异变化有总体的了解,首先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从T检验结果来看,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的P值为0.439,没有通过检验,资产负债率的P值为0.086,虽也没有通过检验,但相比流动比率的差异显著。也就是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没有显著影响,但可能影响到其长期的偿债水平。在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方面,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的P值分别为0.961和0.364,没有在5%水平通过统计检验,而总资产周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P值均为0.000,可见新准则的变化对这两项指标产生了重大影响,体现了新会计准则的资产负债观,新准则所引起的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变化值得深入研究。在成长能力方面,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两个指标的P值也都为0.000,在1%水平通过检验,新准则实施前后,各上市公司成长能力的变化较为显著。从整体上看可见,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大部分指标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可见新准则的实施在财务数据上会给各上市公司带来重大影响。

接下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反映新准则实施前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指标(X1-X8)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四个主成分特征根解释了总体方差的68.089%,根据正交旋转后的因子矩阵能够确定四个主因子分别从偿债能力(F1)、营运能力(F2)、盈利能力(F3)和成长能力(F4)四个方面解释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前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根据SPSS的运行结果,可以求出因子F1-F4的分值,并将新会计准则实施前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总得分(F)定义为:

F=22.578/68.089F1+18.185/68.089F2+14.957/68.089F3+12.369/68.089F4

采用相同方法对(Y1-Y8)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总得分(S)的计算公式为:

S=22.480/69.087S1+19.744/69.087S2+14.333/69.087S3+12.530/69.087S4

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各上市公司在实施新会计准则前后的财务状况得分。本文针对实施前后的得分结果分别进行排名,并按行业归纳排名在前后100名以内的上市公司数量,具体排名情况见表1和表2。

从表1中可以看出,采掘业和农、林、牧、渔业的上市公司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进入财务状况排名前100名的数量基本上没有什么显著的改变,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在新准则实施后进入排名前100名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实施前有所降低,分别由5家、4家和20家降低为2家、0家和13家,房地产业也略有下降,由实施前的1家变为0家。而新准则的实施又使得交通运输、仓储业,社会服务业,信息技术业和综合类上市公司进入排名前100的数量有所上升,其中,交通运输、仓储业从实施前的3家增加到6家,社会服务业和信息技术业则比实施前增加了3倍,分别从1家和2家增加到3家和6家,综合类的上市公司也由原来的6家增为8家,此外,传播与文化产业和制造业的数量在实施后略有上升,分别由0家、53家上升为1家和56家。由此可以推断,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可能降低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以及房地产业的业绩水平,并改善交通运输业、仓储业,社会服务业,信息技术业,传播与文化产业、制造业以及综合类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表2列出的是各行业财务状况排名后100名的上司公司数量。其中,采掘业和农、林、牧、渔业在新准则实施后与实施前的数量差异不大,信息技术业也没有显著变化。传播与文化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社会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实施后进入后100名的公司数量有所降低,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和综合类公司的数量有明显上升。

表1和表2相结合来看,采掘业和农、林、牧、渔业在新准则实施前后没有显著改变,新准则的实施可能不会对这两类上市公司产生较显著的影响。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以及房地产业在新准则实施以后,综合状况排名进入前100名的公司数量减少,与进入排名后100名的公司数量增加相对应,新准则的实施可能使得这几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恶化。交通运输、仓储业,社会服务业,传播与文化产业以及制造业在实施后进入前100排名的公司数量增加与进入排名后100的公司数量下降相对应,也就是说新准则的实施可能会增加这几类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对于批发零售业和综合类的上市公司,在新准则实施前后,无论排名前100名还是后100名,入榜的数量均同时下降或上升,这里无法明确判断新准则的实施对这两个行业上市公司的影响情况。对于信息技术业,实施后进入前100名的公司数量有所增加,而后100名的公司数量没有变化,新准则的实施还是适当地改善了该类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表3列出了各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平均得分,并对实施前后的得分情况分别进行了排名。从表中可以看出,批发和零售贸易,采掘业,制造业以及农、林、牧、渔业在新准则实施前后的财务状况没有显著变化;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技术业,社会服务业以及传播与文化产业在新准则实施后的行业财务状况好于新准则实施前;建筑业,综合类,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房地产业在新准则实施后行业的业绩情况有所下降。

总的来说,无论是总体还是个体,新会计准则对采掘业和农、林、牧、渔业的财务状况均没有重大的影响,新准则实施后,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技术业,社会服务业以及传播与文化产业在行业总体和上市公司个体方面,财务状况都较新准则实施前有很大改善,而建筑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恰好相反,新准则实施后在行业总体和上市公司个体方面,财务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化。对于批发和零售贸易以及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来说,新准则对这两类行业的总体影响不大,但是对上市公司个体的影响较为明显,新准则使得个别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有所好转,对于批发零售贸易类上市公司个体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对于综合类的上市公司来说,新准则的实施降低了该类行业总体上的综合业绩状况,但在上市公司个体方面,这一结论并不明显。

四、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根据以上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1.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财务评价指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新准则的实施对短期偿债能力没有影响但对长期偿债能力的变化起到一定作用,对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影响显著。

2.通过对实施新准则前后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计算综合评分并排名可以得出:新准则的实施对采掘业和农、林、牧、渔业的财务状况不产生重大影响,可能改善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技术业,社会服务业以及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财务状况,使得建筑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房地产业的财务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化,新准则对批发和零售贸易以及制造业总体影响不大,但是个体的影响较为明显。

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影响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评价问题,由于时间有限,研究不免具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8)

一、广西区上市公司概况和特征

1993年11月18日广西首家上市公司“桂柳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经过16年的发展,截至2009年底,广西区一共有25家上市公司,其中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有14家,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有11家,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①的1.55%,且广西区上市公司的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1996年、1997年、2000年和2007年,其中2000年是广西区上市公司上市数量最多的一年,一共有4家,在2008年和2009年广西区没有新的公司上市。从这方面来看,广西区上市公司的数量相对较少,发展速度缓慢。同时,广西区的上市公司分布不均衡,主要聚集在南宁、北海、柳州和桂林4个主要城市,4地上市公司的总和为20家,占广西区上市公司总数的80%,而在防城港市、钦州市、崇左市3个属于泛北部湾地区的地级市至今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此外,广西区的25家上市公司分别归属12个行业②,主要是在传统的制造业,而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类所占的比例较小,纯科技、金融行业、网络等行业的上市公司则为空白。

二、广西区上市公司收益状况整体性分析

利润表,反映一个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可以反映一个会计期间公司的收益状况。本文主要从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方面对广西区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进行整体分析。

营业收入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源泉,它的大小可以直接反映企业业务规模的大小,是影响企业收益状况的基础,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是反映企业收益状况的直接指标。表1是广西区上市公司收益状况的几个主要财务数据平均水平与全国情况的对比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广西区2004-2009年的营业收入总体呈增长趋势,2004-2008年稳步上升,没有出现大幅度增长,2009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广西区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与全国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是,广西区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水平虽然总体呈稳步上涨的趋势,但与全国水平相比较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其营业收入的水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9.58%,其中,近几年中最低的相对水平只有全国的32.97%,最好的年份只是2008年度达到58.84%,因此广西区的上市公司在全国上市公司发展水平中,总体规模较小,处于劣势地位。

从表1可以看出,广西区的上市公司在利润项目上,2004-2007年广西区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发展,2005年略有下降,但随后上升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大,发展趋势健康良好,但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经济环境不稳定,广西区上市公司发展严重受挫,利润项目的所有数据由正值跌到负值,2009年随着经济的好转,广西区上市公司的发展出现了转机,由2008年的负值增长到正值,但仍然没有恢复到2007年的最高水平。同时,通过表1中的相对水平可以看出,广西区上市公司的主要利润项目相对于全国水平较低,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只有全国水平的42.29%、41.06%和43.58%,甚至在2008年度出现全区性的亏损。因此,相对于全国来说,广西区的总体收益水平远远低于全国总体水平,盈利增长速度较慢,且发展不稳定,起伏大,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显著。

三、广西区各地上市公司收益状况的比较

如前文所述,广西区的上市公司分布不均衡,主要聚集在南宁、北海、柳州和桂林4个主要城市,4地上市公司的总和为20家,占广西区上市公司总数的80%。图2为全区各地上市公司收益项目的主要财务数据对比表。

从表2可以看出,广西区上市公司不仅在分布上不均衡,在各地的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也有很大的差异。总体上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柳州和南宁,这两个地区的上市公司收益状况最好,尤其是柳州地区的上市公司在2004-2009年6个年度里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平均值都是全区第一,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远远高于广西区和全国水平,南宁地区基本高于全区的平均水平,但是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0%-70%。其次是梧州和其他地区(贺州、河池和贵港),这两个地区的上市公司处于微利状态,总体水平只有全区平均水平的50%左右,全国水平的20%左右。收益状况最差的是桂林和北海地区,2004-2009年6个年度里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平均值都是负值,出现严重的亏损,与柳州地区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以得出,广西区各地区中,除柳州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其上市公司收入水平大大超过全国水平,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外,其他地区的上市公司由于规模过小,收益状况堪忧,同时各地利润严重不平衡,收益最大的地区与最小地区的差距悬殊。这种巨大的差异,摊薄了广西区总体收入,影响了广西区上市公司收益的总体水平。

四、广西区各行业上市公司收益状况的比较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广西区的25家上市公司分属于8大行业,分别是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和综合类,其中,制造业中涉及石油、化学、塑胶、塑料,食品、饮料,电子,医药、生物制品,机械、设备、仪表,金属、非金属等6个子行业。表3是广西区各行业上市公司收益项目的主要财务数据对比表。

从表3可以看出,广西区上市公司行业间差距较大,具有少数的优势产业,比如金属和非金属行业和机械、设备、仪表行业,这两个行业的主要收益项目指标均超过全国水平,但是企业较少,金属和非金属行业实际上只有一家企业,即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而机械、设备、仪表行业也只有一家企业,即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业的主要收益项目虽然达到了全国水平的80%左右,但同样也是面临企业数量较少的问题,只有阳光新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一家。而大部分行业的上市公司竞争力不强,收益状况只有全国水平的一半左右,甚至有些行业全区性亏损,比如医药、生物制品和信息技术行业。正是因为大部分上市公司收益状况较低,使得广西区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普遍较差。

五、提高和改善广西区上市公司收益状况的建议

通过对广西区上市公司收益状况的总体性、区域性和行业分析,针对广西区上市公司收益状况存在的问题,要提高和改善广西区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一)推动各地优质企业改制上市,平衡各地区上市公司发展

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的正式生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广西与东盟已进入多领域、全方位开放、交流与合作的新阶段。但是处于东盟经济区前沿的北部湾的主要城市,比如钦州、防城港和崇左至今还没有企业上市。对于这种严重悬殊的发展情况,各地区应该在保持现有优质上市公司收益的情况下,对劣势上市公司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应积极发展新的有潜力的公司上市。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的企业应顺应局势,依托区域优势资源与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上市融资在开发区域优势资源,拓展区域优势产业,加强区域竞争力,各地区之间只有以优带劣,发展良好的地区积极帮助落后地区,通过资产重组、资金投资、技术帮助等手段,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平衡各地区上市公司的发展。

(二)提高现有上市公司业绩,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上市公司往往是该地区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各级政府应尽可能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为上市公司营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上市公司应该成为本地区本行业的龙头,带动区域经济腾飞。上市公司良好的业绩是其在证券市场上不断实现自我良性滚动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从广西现有上市公司的素质看,除柳钢股份、北海银河科技等少数几个外,多数还不能成为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作为政府有关部门,在推荐企业上市时,要严把质量关,要注意选拔经营业绩优良,并具有联动效应的公司上市。对已上市的公司要练好“内功”,充分利用“融资”功能,把自身做优做大做强,带动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只有地区的经济发展了,上市公司的业绩和收益状况才能得以提升。目前广西区柳州地区的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最为优秀,因此柳州地区可以通过对柳州市相关企业,比如柳州华锡集团、八一铁合金公司、柳州花红、玉林药业、广西金嗓子等优势企业,对其进行积极改组、改造、合并、合资和重组等方式上市或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等,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从而全面提高广西区上市公司的整体收益。

(三)利用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具有广西特色的优势企业上市

广西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如柳州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桂林、北海具有旅游资源,河池、百色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贵港、南宁具有糖业资源等,但目前广西区有优势的产业只有金属、非金属(钢铁加工)和机械、设备、仪表两个行业,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有的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下滑,没有完全发挥出广西的资源优势。对于那些劣势的行业,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各地区认真分析自身优势,并积极培育和推荐优势企业上市。因此,柳州市可以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以及目前广西区政府计划在柳州建设汽车城的规划,做大做强汽车整车、发动机与工程机械产业,培育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特种汽车厂、柳州机车车辆厂改制上市。河池、百色地区可以充分利用锡、锰矿和铝矿储量大的资源优势发展锡锰铝业,培育柳州华锡集团、广西八一铁合金集团、广西大锰实业和平果铝业等企业改制上市。利用得天独厚的速生丰产原料林(竹)资源和中草药资源,培育广西华劲纸业集团、广西三威林产公司、桂林三金集团、广西金嗓子改制上市。通过利用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具有广西特色的优势企业,迅速增大广西上市公司规模和广西工业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广西上市公司和广西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全面提高和改善广西区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

【参考文献】

[1] 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第四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9)

深圳地处珠三角前沿,是中国政府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和现代化建设先行先试的地区,一系列的优势促进了该地区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因此深圳成为了世界上发展最快、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发展最快的城市。自2004年6月首批企业上市交易起,至2011年8月止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已发展到64家,其数量远大约绝大部分省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总家数,占全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总数638家的10%。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分属于制造业,信息技术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和广播与文化产业7个行业,其中制造业有44家,占68.8%

二、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在样本的选择上,为便于统计分析,剔除了2010年后上市中小企业,最终确定了41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根据这些公司2005~2010年度利润表的数据,从总体差异和行业差异的角度对收益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

三、深圳市中小板上市公司收益状况总体性分析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下面从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和营业利润率等主要指标分析深圳市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并将相应数据与广东和全国的数据对比分析。表1是深圳市中小板上市公司2005~2010年收益状况的平均水平与同期广东省和全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收益状况的对比表。

从表1可看出,深圳市小板上市公司2005~2010年的营业收入平均值波动起伏较大,而全省和全国营业收入的平均值稳步增长,6年间整体的平均值略高于全省平均值,但低于全国平均值。2005年营业收入的平均值为13.52亿元,2006年由于由于新上市的得润电子、莱宝高科营业收入较低,使营业收入的平均值降低到9.96亿元,2007年新上市的中小企业达16家中10家的营业收入低于6亿元,使营业收入的平均值达到最低点7.93亿元,之后营业收入的平均值稳步增长,2010年达到13.51亿元。但从深圳市营业收入的平均值与全省、全国的数据对比分析可知,2005年由于新上市的成霖股份营业收入较高,使得该年营业收入的平均值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值,2006~2010年除2006年的营业收入的平均值高于全省的平均值外,其余均低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值。

另从表1可看出,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平均值除2007年比2006年略有降低外,2005年~2010年基本上呈增长趋势。与全省相对水平分析可看出,深圳市中小板上市公司各利润项目的平均值在2005~2009年均高于全省的平均值,而2010年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平均值低于全省的平均值。与全国的相对水平分析可看出,各利润项目的平均值除2005年和2006年高于全国平均值外,其余年份的平均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达到最低,各利润项目的平均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67%左右。原因是深圳市中小板上市公司受国内外经济变化的影响较大,使各利润项目平均值的增长速度低于全省和全国的增长速度。

从表1盈利能力的对比分析可知:总体而言,深圳市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深圳市各行业中小板上市公司收益状况的比较分析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分类,深圳市这41家中小板上市公司分属于制造业(c)、建筑业(e)、信息技术业(g)、房地产业(j)、社会服务业(k)、批发和零售贸易(h)和广播与文化产业(l)7个行业,其中制造业有30家,涉及食品、饮料业(c0),纺织、服装、皮毛业(c1),家具制造业(c2),造纸、印刷业(c3),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c4),电子业(c5),金属、非金属业(c6),机械、设备、仪表业(c7),医药、生物制品业(c8),其他制造业(c99)10个子行业,占总数的73.2%。由于食品饮料业、家具制造业、社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和广播与文化产业的中小板上市公司分别只有1家,因此在分析中从略,其余各行业中小板上市公司收益项目的主要财务数据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形成的对比表如表2所示(表格中行业用《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的代码代替)。

根据表2分析可看出:深圳市中小板上市公司行业之间收益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差距比较悬殊,基本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纺织服装业、造纸印刷业、电子业、机械设备仪表业、医药生物制品业、其他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这7个子行业的盈利能力较强,均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但纺织服装业、电子

转贴于 http://

业、机械设备仪表业和其他制造业的营业收入的平均值低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值;第二层次为石油、化学、塑料、塑胶业、建筑业和信息技术业,这3个行业的盈利能力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建筑业和信息技术业,这2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各利润项目的平均值均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盈利能力较低,只有5%左右,应扩大规模和加强技术更新;第三层次为金属、非金属http://业,此行业的各收益项目的平均值均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且盈利能力差,只有4.25%,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五、改善深圳市中小板上市公司收益状况的建议

(一)优化行业结构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10)

公司在第八年到第十年的业务经营过程中,公司运输业务收入逐年较快持续地增长,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司运输业务收入的增长得益于仿真实习环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生产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能力的提升而对运输需求的扩大。

公司在三年的运输业务中,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运输需求量都有较大的升幅,设备的运输需求量从第九年开始有较大的下降。造成上述货物运输量变化较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产企业的发展要受到仿真实习环境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约束。由于第八年是公司变更成立后经营的第一年,受到仿真实习环境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制约,生产企业还没有开发国际市场,都在注重本地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开发。相应地,生产企业托运的货物主要为P1、P2以及为生产P1和P2产成品的M1、M2、M31和M32等原材料。

经过一年的经营,第九年仿真实习环境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发展速度迅猛,生产制造企业生产能力得到巨大提升。各生产企业在维护本地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开发国际市场。生产企业托运的货物除了原来的P1、P2、P3以及M1、M2、M31和M32等原材料外,新增加了P4以及为生产P4所需的M41、M42等原材料和M3、P1等半成品。

随着仿真实习环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在第十年的经营中,生产制造企业生产能力逐步趋于稳定,运输需求量在稳步中有所上升。本地市场和国内市场得到充分开发的同时,国际市场的开发渐趋成熟。由于生产企业对产品的调整,第十年的运输货物和数量有了较大的变化。

二、重大经营决策的制定

公司在三年的经营过程中,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遇到了很多关乎公司生存的决策问题。每当公司站在经营的十字路口难以作出判断的时候,我们经常进行讨论,甚至发生争执。通过讨论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产生了知识的碰撞。在讨论中,我们集思广益,发挥群体作用,弥补了个人分析中定向思维导致的片面性,能够从多角度地看问题,进行科学决策,使结论更加全面、合理而准确。三年来,我们共同走过了最艰苦的岁月,正确地制定了很多重大经营决策,使公司得以快速持续发展。

1.第八年价格策略的制定。第八年是公司变更成立后经营的第一年,面对全新的市场,公司要一切从头做起。对于关乎公司命脉的运输业务上,运输价格的确定尤为重要。但是初期公司缺乏必要的计价系统,缺乏经验,缺乏可参考的案例。最后,经过我们的讨论,在我们的努力下,通过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我们在基年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了公司运输的价格。具体有:

(1)原材料报价:在标准报价基础上升7%

(2)半成品报价:在原材料标准报价基础上上调10%

(3)产成品报价:在标准报价10%的幅度内浮动

2.业务的取舍决策。受到仿真实习环境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约束,生产制造企业在市场的开发和产品的生产上不断发生变化。从本地市场不断涉足到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产品的生产从最基本的P1发展到利润率较高的P4。同时,随着仿真实习环境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生产企业不断的扩大规模,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从而增加了对设备和半成品的运输需求。面对变化发展的情况,我们适时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针对仓储业务费用较高,生产企业需求不大以及生产企业因扩容,开发国际市场而产生报关需求的情况,公司毅然作出了开办报关的业务,对部门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抽调了仓储部门的一些人手协助公司报关业务的开展工作。

3.客户关系的维护决策。随着仿真实习环境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提高,生产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运输的需求量随之增大。面对不断增大的运输需求量,在公司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结合第八年的经营状况,对客户关系作出了重大的调整,与精英股份有限公司、拓普科技有限公司、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新结成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同时,减少了与一些暂时性合作的客户的业务关系,从总体上优化了公司与客户的合作关系。

4.第九年价格策略的调整。经过一年的经营,结合公司的发展情况,公司对价格进行了调整,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措施: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可享受不超过标准报价6%上升幅度报价,其他客户依据具体业务费用可享受一定的优惠报价,如基本报价采取取整调整,一万元以上去掉百位后费用。

三、执行情况对公司经营产生的重大影响

为了确保业务操作都达到公司的要求和标准,满足或超越客户的需求,公司制定了工作业务流程,明确了公司的工作目标,每一个岗位的职责,每一项业务操作流程和程序,业务操作的衡量指标与考核,使我们的业务运作的管理和操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从而保证业务运作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客户服务的满意度,最大限度支持客户的生意发展。

根据公司业务的发展状况,公司在CEO的领导下设置了设置了四大部门,分别是综合管理部、运输业务部、仓储业务部和报关业务部。公司按目前社会上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各部门进行了岗位职责的定位。

“贯彻落实”是公司对每一个员工的要求,每一个岗位的员工必须接受培训和严格贯彻执行公司的具体操守,在业务操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履行其岗位的职责,按照公司规定的业务程序进行业务操作,以保证每一次业务运作达到衡量指标。

上一篇: 五年级语文教学要求 下一篇: 乡村农业发展现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