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案例分析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1 17:19:32

监理工程案例分析

监理工程案例分析篇(1)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简称IDC,就是电信部门利用已有的互联网通信线路、带宽资源,建立标准化的电信专业级数据中心环境,为企业、政府提供服务器托管、服务器租用以及相关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IDC伴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的需求而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新世纪中国互联网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数据中心的快速崛起与其本身的优点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场地保障

    数据中心给用户提供充裕的空间放置服务器以及网络设备等,使用电信级标准服务器机架提供服务。数据中心的地板承重符合电信数据中心承重设计的要求,整体抗地震级别达到8级以上,并且可以提供用户放置一些特型设备。数据中心会尽量减少用户进入托管区,每天专人负责卫生,避免灰尘对服务器造成影响。

    2.环境保障

    数据中心的所有门窗都密封,防止灰尘和噪音等外来干扰。防火门和走道的大小能满足系统在安装时的运输需要,地板采用防静电、强度高的材料。数据中心内的吊顶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选用隔音好、易于安装、维护方便、不起尘的吸声材料。主数据中心的照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数据中心专用空调保证数据中心温湿度。

    3.网络保障

    数据中心保证用户的服务器能高速稳定地接入互联网,采用先进高端路由器。采取高速光纤通道连接骨干结点,能有效地保障网络的高速和稳定性。

    4. 电力保障

    数据中心设置专用的变电站,电源分两步从发电厂输送到数据中心,并分别接入不同的变压器,让每路变压器足以承担整个IDC的负载。保障分配给用户的电力不间断,安装智能UPS系统及容量充足的电池保证能持续供电。

    5. 安全保障

    一台服务器存载着用户众多的数据资料,所以数据中心一定要提供安全的保障。数据中心安装电视监控及出入数据中心门禁控制系统,保证整个楼层都不存在一处监视盲区。视频监控等还有专人7*24小时地值守。

    6. 消防保障

    消防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系统,数据中心都采用防火构架和材料,消防能力符合电信级标准,并且在内部安装感应式消防系统,防火报警探测头等消防装置。数据中心内的材料、设施要使用防火耐用的材质。数据中心的安全出口至少保证两个或两个以上。灭火系统采用常见的气体灭火,主要成分为七氟丙烷,两级联动的消防措施保证了数据中心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基本安全保障。

    数据中心工程是一项专业化的综合性工程,是多专业、多学科、技术含量高的综合工程,在智能建筑工程中处于核心的位置,必须明确数据中心工程的重要性才能做好数据中心建设。要求监理人员对装修、配电、空调、新风、排风、监控、门禁、消防、防雷接地、综合布线等各个子系统的建设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安装等过程中进行严密的统筹管理,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周期。赛迪监理在数据中心建设的监理队伍中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凭借着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强大的技术和人员支持在各种数据中心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监理经验。

    某数据中心项目按照国家、行业有关规范标准建设,建成后实现数据中心房内重要计算机设备与网络设备的集中放置和统一运行维护管理,并切实保障数据中心内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项目涉及的数据中心使用面积共约500㎡,主要功能区由核心数据中心和业务中心数据中心组成,项目中所涉及的施工内容包括:数据中心装饰装修工程;数据中心电气和综合布线工程;主干电缆的采购和施工;智能电源管理柜、精密空调设备及新风系统采购安装。赛迪监理凭借着对项目的经验能力和人员优势承担了该数据中心建设监理任务。

    在项目监理过程中,监理人员采用点面结合的监理方法,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变更”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协调和管理。

    在本项目中对承建单位提交的数据中心装修部分的施工计划中,监理人员发现其中地面工程部分的地板安装铺设工序的顺序不符合项目施工流程。在数据中心装修工程实施中,各关键工序顺序如下图所示:

    注:吊顶装修:包括顶部部件安装,保温及其他处理;空调风箱:包括通风管道的安装,保温;

    吊顶防尘:顶部防尘喷涂;电气施工:包括地板下桥架安装,地板下电缆敷设;

    墙面施工:包括钢部件安装,保温施工,彩钢板或者其他饰面的安装;地面防尘:地面防尘处理。

    在本项目中因承建单位受到材料到场周期制约,为了实现进度目标,承建单位对施工工序进行了调整,将地板铺设的施工工序调整至空调风箱工序之前,在施工进度审查过程中被监理单位人员发现,如果承建单位首先完成地板安装铺设工序,那么在以后的工序中肯定要对地板的成品保护工作提出很大的难度,存在防静电地板装饰面遭到污染和破坏的风险;而且地板在施工中随意的搬动及调整,对地板和支架和整体破坏也存在风险;同时存在重复施工的风险。监理部召开了施工进度专题例会进行讨论,经过例会的讨论分析承建单位也认识到风险的存在,同意按照规范的施工工序实施项目,同时积极协调供货厂家,敦促材料的到场,以保障施工进度。赛迪监理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为数据中心建设的成品保护做出了风险评估,做到了提前预防,主动控制,得到了建设单位的肯定。

    以上为监理人员对面的总体控制,同时对点的控制同样不放松。

    项目实施中监理人员对项目整体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进场材料的检查、保温材料填充检查、饰面钢板安装检查、线槽敷设检查、电缆敷设检查、空调安装、综合布线等,同样在施工重点部分同时不放松,对工程的质量管理的细微之处也体现了监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 在数据中心装修需要现场焊接的支架、基础种类很多,但是量都不大,所以对钢材焊接部分的处理就属于工程的细微之处,监理人员对这类问题坚持旁站监理的监理方法,重点检查焊接点的牢固情况,对支架基础类焊点是否均匀,成型与过渡是否平滑,其焊渣是否清理干净,防腐、防火涂料的涂装方法和厚度是否满足要求,承建单位对于这部分的重视程度较低,会导致数据中心的部分基础或者焊接支架达不到使用年限,导致基础坍塌或者支架不稳,都会导致数据中心重大事故,会导致业主单位数据中心业务停止或者数据损失。这些检查对数据中心的使用年限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在空调风管的安装中重点检查风管的漏风点,各连接缝的是否紧密关系到数据中心热空气 的回流,导致数据中心散热缓慢,首先会导致数据中心空调的过度运行,缩短空调的使用寿命,进而导致数据中心温度升高,影响数据中心服务。

    3. 对接线端子与导线之间的连接也是重点检查部位之一,搪锡主要是为了增加接线端子与导线的接触面,减小接触电阻,承建单位的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工工艺要求,避免线路中断给设备和系统带来的意外损害。

监理工程案例分析篇(2)

2设备监理案例教学尝试

2014年12月,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在西安摩尔石油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培训班上首次就《设备工程监理规范解析与研讨》课程进行了案例教学探索。西安摩尔石油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石油工程材料及产品研究开发、设备监理、技术培训与咨询等技术服务的独立机构。公司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以设备监理市场和发展战略为导向,大力实施了人才强企战略,建立了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使人力资源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2010年以来,公司员工先后参加设备监理培训近200人次。本次培训,公司希望学员能够在设备监理实务能力方面有所提升。协会在了解公司业务开展、人员情况和本次培训需求前提下,列出了培训课程清单,其中对公司遴选的《设备工程监理规范解析与研讨》课程作为案例教学试点进行了尝试。

2.1案例选择密切关联工作实际

在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确定培训方案后,教师即着手在设备监理案例库中精心选择教学案例。在挑选案例时,重点遵循以下4个宗旨:

(1)案例所呈现的内容与授课内容和重点紧密结合。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本质是为教学目的服务,服从于教学内容,为教学对象所接受,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本次案例紧紧围绕与《设备工程监理规范》有关的授课内容进行了甄选。

(2)案例讨论方式与企业和监理人员培训需求紧密结合。案例的选择,以搭建不同观点的碰撞平台、开拓视野、激发智慧、理论指导实践为宗旨,达到博采众长、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之目的,以此达到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效果,起到实践检验真理,举一反三的作用。

(3)案例难易程度与学员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基于设备监理行业的特点,协会事先了解了学员专业、学历和工作基本情况,选择了具有普遍性、代表性且大多数学员易于接受、理解、便于进行分析讨论的案例。

(4)案例讨论题目的设计与学员考核紧密结合。案例贴近学员的工作实际,更有助于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消化。案例教学中,通过分析、分组讨论、演讲等形式,得出小组成绩,作为考核的其中一部分。同时,学员结合本人工作岗位和实践对公司需要改进的工作流程以及发展提出方法或建议,也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这些方式,不仅帮助学员运用所学理论,为规范地开展监理工作提供指导,也为公司提高监理服务绩效、优化业务管理流程、改进业务方法和手段提供了有益信息。

2.2授课过程遵循案例教学规律

案例教学过程是以案例为中心,利用适时、适度的提问引出案例,组织学员讨论、自我总结,通过教师讲评,解答学员疑惑,引发学员对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此达到提升学员执业能力和水平的目的。案例教学成效既需要学员的积极融入和参与,也需要案例教学的主要策划者——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及个人素养。案例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应既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知识,又要有深厚的教学功底;既了解设备监理制度和行业现状,又有丰富的设备监理实践经验;既有较强的自主创新意识,又要有为行业发展乐于奉献的精神;既要有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和技巧的耐心,又要有不断总结培训经验的执着与热心。此外,了解企业和学员的所知所想,发动学员积极参与分析、讨论,学员的提问愿望和热情等都是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教师遵循了以下3个原则:

(1)案例提问时间适度,有针对性。在设计提问时,教师所提的问题均围绕设备工程监理规范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教学目的服务,而且问题均针对设备工程监理规范课程所讲内容而设计,问题不过多过难,易于学员及时消化吸收,随时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2)案例提问有层次性,充分考虑学员的认知顺序。教师科学设计教学过程,由易而难,逐渐深入,从而使学员达到全面掌握设备工程监理规范,运用规范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目的。

(3)掌控课堂讨论过程,妥善应对学员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学员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员,回答和讲评小组成员讲解案例分析结果时,充分听取绝大多数学员对问题的理解思路,掌握情况循循诱导,尽量让学员自己判断、评价答案正确与否,最终顺理成章地得出正确结论。另外,在互动过程中,对学员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实践经验,做出合理解释,使学员心服口服,同时也营造出教学相长的和谐课堂气氛。

2.3培训流程设计循序渐进

培训流程的设计是保证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本次培训设计了6个主要环节:

(1)培训前对学员进行分组,并选出本组组长、发言人、记录人。分组可避免各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讨论或发言时出现冷场,各组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培训效率。

(2)教师授课1h,并有针对性地将与即将讨论的案例有关的重点内容给予强调。引起学员重视和思考。

(3)结合讲授内容分发相关案例及讨论题,分组研讨案例,并将讨论结果汇总成书面成果,在30min内同时提交,以保证各组讨论时间公平。

(4)由各组派发言人上台讲解本组讨论成果,时间为5min,学员积极踊跃。

(5)各组汇报完毕,教师逐一进行点评,并回答学员的提问。工作人员根据教师点评记录每组成绩。

(6)本案例结束,进行下一环节。本次案例教学共分4个时间段,为期两天,研讨了3个不同方面的设备监理案例的6个专题。培训内容方面,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4多方共赢的培训效果

本次案例教学是设备监理培训形式的一次探索,培训效果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透过案例传递学习内容。案例是载体,是讨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由于本次选择的案例均是来自监理实践活动的真实案例,以此作为学习设备工程监理规范内容的传递,学员感受到的不只是学习了案例本身,而是通过学习、思考、讨论案例,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判断,拓展了思考问题的思路和角度,这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优化本岗位与设备监理规范不符的工作流程、环节、方法等起到了引导、帮助和启发的效果。

(2)通过互动达到多方共赢。案例教学避免了单纯的教师讲授,形式枯燥等弊端,而是让学员融入教学活动中。经过学员的分析判断、思考,去发现案例当中存在的问题或者优秀的方法和技巧。学员分组讨论使组与组之间展开了竞争,不仅本组讨论非常热烈,与其他组代表发言产生的思想碰撞也达到了使学员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通过学员的主动思考和教师的点评反馈,学员较快学习和理解了新的知识,锻炼了沟通能力,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在授课、点评和答疑的同时,也获取了学员分析案例的不同角度的思路,为教师今后有针对性地搜集案例和设计讨论题目积累了经验和素材,达到了多方共赢之效果。

(3)转变学习方式,增强学习效果。教师把设备监理规范原理、概念等通过案例的呈现具体化,将它们置于一定的设备监理实践情景之中,学员通过讨论、分析、演讲,可以很好地理解原理和概念且印象深刻,同时引发其对自身工作的思考,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掌握理论指导实际的思路和方法。结合考核本次培训,还设计了请学员就《设备工程监理规范解析与研讨》的学习,提出对本公司在设备监理工作中需要调整、完善和改进的办法、流程、表格的考核形式,44名学员全部提交了图表或文字材料,学员对公司进一步规范和做好设备监理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既是学员进一步将学习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果的过程,也为企业发现人才、改进工作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平台,取得了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监理工程案例分析篇(3)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06-02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建设工程监理》课的教学工作,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根据现有的条件每节课将学生带到现场去教学不现实。空泛地按教材讲缺乏实用性,同时教材的内容相当多的部分与现场实际相脱节,采用传统的说教方法达不到教学的目标。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学生学的东西与现场应用的完美对接,案例教学法是最佳选择。

一、案例教学法实例

(一)案例的选择

每个单元讲1~3个案例,给同学们留1~2个案例思考与训练。案例的选择要紧扣本单元的内容,讲究实用性,尽量是新的案例或近在身边的案例,目的就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掌握和应用。

(二)《建设工程监理》课所讲的案例个举

1.当我给同学们上“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费”这一单元时,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监理费的构成和计取方法,所使用过的教材都是对监理费的结构介绍得比较清楚,而监理费的计取方法只是简单的文字叙述,没有实质性的东西。监理费的计取方法不仅是该单元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监理企业承揽监理业务所必须精通的内容。不知道监理费的计取方法,本章也就白学了。为了同学们掌握该单元的中心内容,我给同学们介绍了《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并例举了下列案例:

我院刚投入使用的1#学生公寓楼占地面积1588平方米,建筑面积9531平方米,总建筑高度23.5米,六层砖混结构,工程概算820万。在监理招标时,监理单位将如何报价。

参考答案: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施工监理服务收费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1)施工监理服务收费=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准价×(1±浮动幅度值)。

(2)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准价=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高程调整系数。

注:(1)浮动幅度各地不一定相同(通常为±20%),焦作为上浮20%,下浮30%。(2)收费基价见下表1,计费额处于两个数值区间的,采用直线内插法确定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价。(3)不同专业的调整系数不同,其中建筑与市政工程的专业调整系数为1.0。(4)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一般(Ⅰ级)0.85;较复杂(Ⅱ级)1.0;复杂(Ⅲ级)1.15。计算施工监理服务收费时,工程复杂程度在表2中查找确定。(5)高程调整系数如下:海拔高程2001m以下的为1;海拔高程2001~3000m为1.1;海拔高程3001~3500m为1.2;海拔高程3501~4000m为1.3;海拔高程4001m以上的,高程调整系数由发包人和监理人协商确定。

本案例应该按下列计算确定收费基价=16.5+(30.1-16.5)/(1000-500)(820-500)=25.204万元,收费基准价=收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高程调整系数=25.204×1×0.85×1=21.4234万元,收费下限值=21.4234×70%=14.996万元,收费上限值=21.4234×120%=25.708万元,监理公司报应在14.996万元~25.708万元范围之内报价。

本案例是把学生自己住的宿舍作为案例拿来讲,不仅有使用性,而且同学们有亲近感,学习兴趣马上调动起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2013年3月份,在讲到工程质量控制这一单元时,正好央视3.15晚会有个关于深圳某工程使用海砂拌制混凝土而造成建筑物严重受损的案例(见图片1)。巧的是也就在3.15晚会的第二天,我院08届建筑专业的一名毕业生在施工现场给我发来一张混凝土离析的照片(见图片2)。结合这两个案例,首先向同学们介绍影响工程质量的五个主要因素: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据此让同学们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展开分析和讨论这两个案例产生的原因。在同学们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我加以概括。第一个案例,造成混凝土破坏的原因是由于在拌制混凝土时,使用了未经处理的海砂,海砂中含有的氯盐、硫酸盐对混凝土中的钢筋产生锈蚀,锈蚀的钢筋体积增加,应力增加,增加的应力使水泥石产生裂缝;裂缝造成空气中的有害介质侵入,加快钢筋锈蚀,从而加快水泥石的裂缝和破坏。另外海砂中含有贝壳碎片,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加剧混凝土的破坏。第二个案例,是由于混凝土拌合物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不当造成的。在混凝土拌合时砂子和石子粗细搭配不当,水灰比过大,容易使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在施工时振捣时间过长也会产生离析现象。混凝土产生离析危害是极大的,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找到之后,帮助同学们提出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和措施。通过案例使同学们直观地了解进而轻松地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二、案例教学法达到的效果

1.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建设工程监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一味照本宣科,老师讲得空泛,学生听得无劲。通过每次课例举一些案例,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监理》课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课堂上老师讲授时学生能耐心地听,讨论时能各抒己见,提问时能踊跃回答,课堂秩序良好,教学效果大大改善。

2.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通过对从事监理工作的毕业生和今年在现场实习学生的情况跟踪调查,从事监理工作的同学,由于通过案例教学法牢牢掌握了有关知识,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很快地适应环境并进入角色,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工作业绩明显突出,受到了监理企业的好评,有相当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技术骨干。就连毕业不到一年的申同学和赵同学也被公司列为业务骨干和重点培养对象。明年将要毕业的几位同学由于在《监理》课见习期间表现突出,被监理企业看好,也已经与监理公司签订了就业意向书。

监理工程案例分析篇(4)

2案例教学内容与方式

2.1案例编排与设计

1)案例编排与教学准备。首先,教师要根据《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要求,精心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案例。教师应当在合适位置编排适中典型案例,且案例必须根据教学设计量身定做,从实际的工程案例中选择适中的素材,设计案例背景材料、提出问题。注重典型性、针对性、时效性、趣味性。

2)案例内容。在每章讲授中加入1项~3项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这些案例既有来自文献报道,也有自己多年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以及房地产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和工程招投标、评标的经验,案例要少而精,要有启发性。对于开展课堂讨论,安排的学时约占总课时的15%。此外,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在讲授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小型的课堂教学讨论。

2.2案例教学形式

1)辩论式。采用争议较大且富有悬念的工程案例,教师可结合案例背景设计出一个中心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如在“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等章节讲授中,关于容积率、建蔽率、绿化率、工程结构与造价等目标控制的内容,经筛选出几种富有竞争性的设计方案,分别从技术、经济角度展开辩论。

2)宣读分析式。要求学生预先在课下就案例背景提出的问题进行调查,完成分析报告,在课堂上扮演主讲人的角色宣读、分析,并接受倾听者的咨询,例如在“项目策划”“网络计划技术与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等章节讲授中,学生可分组针对案例背景,编制拟实施工程项目策划提纲、分部分项工程的网络计划进度表与确保工期保证措施等。

3)角色扮演式。角色扮演式是让学生扮演工程项目案例中的各种角色(如建设单位代表、现场监理和总监、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员、安全员等)实施和演练案例背景中所涉及到的场景,处置各种项目管理正常和应急事务。例如在“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建设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等章节讲授中,先介绍案例、创设情景,要求学生扮演相应角色,编制分项工程质量和安全交底、监理大纲和监理规划、模拟演练创鲁班奖工程的施工阶段管理方法等。达到油然而生、身临其境的效果,以此“点燃”和“燃烧”学生对案例教学浓厚的兴趣和参与案例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2.3案例教学具体方法

1)综合采用“质疑法”“讨论法”。在“项目策划”“建设项目采购管理”“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等教学中,在“讲授法”的基础上,综合采用“质疑法”“讨论法”。结合一个典型工程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就围绕可行性研究的全过程,并结合教师的讲授内容,综合运用质疑和讨论方式,完成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如青岛版棕榈岛,是迪拜世界集团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第一个酒店综合类项目,“小麦岛”地域将借鉴世界闻名的迪拜棕榈岛建设经验,采用填海造岛方式,将规划建设一个地标性的超五星级酒店,并附带集旅游、度假别墅和购物中心以及会展中心等高端的综合体项目。但该项目还未正式动工,迪拜世界就爆发债务危机。

2)综合采用“练习法”“模拟法”。在“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应用”“建设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工程发包与物资采购的项目管理”“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等教学中,在“讲授法”的基础上,综合采用“练习法”“模拟法”。如在“资格审查和工程招投标文件以及评标”教学中利用练习和模拟进行教学,按照我国现行的招投标法律、法规和程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扮演招标方、投标方、评标方和政府监管的招投标中心,各自编制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在老师的指导下,模拟工程招投标,并得出中标结果.

3案例教学实践与体会

3.1从案例到理论、提炼并深化知识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案例、循序渐进的剖析以及学生对案例的共同分析,使学生根据其逻辑结构提炼出具有内在规律的理论知识点,并按照框架结构把知识点建立成知识体系。使学生通过接触案例开始到质疑、讨论、练习、模拟过程,探索其内在规律,从而提炼和深化所学理论,通过案例获得的知识是内化的知识。

3.2从理论到案例,提高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之后,再从理论的高度重新返回到案例,分析和鉴别正确应用理论的成功与非正确应用理论的失败之处,也可更深入分析随着案例所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既能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3归纳总结,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每一个章节的知识要点和关键点,而且更要让学生掌握其之间的逻辑和其他相关章节“点之间”关系,并通过归纳总结,形成整个知识框架体系。总结讲评是案例式教学的收关环节,教师应给予高度重视,在案例分析的结束环节,应汇总整理并总结出案例所内在的本章节理论知识要点和关键点,以及案例所涉及和辐射到的其他章节理论知识点之间相互连贯性。也可串讲,以便学生理顺各知识点内在联系,能够系统的、全面的掌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知识体系。教师要总结和讲评内容如下:1)学生分组讨论、质疑和参与练习、模拟的情况和成果物,对学生创新和精彩的模拟过程、环节应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一种成就感;2)积极认同学生分析案例的正确思考方式,对学生提出的正确的、富有挑战性的观点,应给予首肯和赞赏;对学生导出的一些不全面的、针对性不强的观点,应及时给予解释和引导,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一种知识不足和惋惜感的同时,由衷地产生一种奋发图强的学习意欲;同时适当补充教师的一些观点和意见。在课程讲授的第14周开始,安排学生编写工程项目课程设计,也可选择性或自愿性地安排学生撰写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小论文(如论文刊登,可计入课程成绩),以便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监理工程案例分析篇(5)

关键词: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调查问卷;防范措施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afety accidents;case analysis;questionnaire;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5-0044-03

1 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现状背景

我国的建设工程规模巨大,从业人员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4年至2013年,建筑业从业人数从2557.86万人增加到4499.31万人,建筑业总产值从27745.38亿元增加到159312.9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中建筑业的比重不断升高,从5.4%增加到6.9%。可见,在国民经济中建筑业已经成为重要支撑产业[1]。

然而,建设工程的投资额巨大和劳动密集等特点,使得建筑安全事故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和标准规范,来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但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数及伤亡人数仍然居高不下,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2005年到2014年我国建筑业每年有人员伤亡的事故数高居数百。(见表1)。

2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

为了对建设工程安全事故采取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首先必须深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2]。最初,人们认为安全事故是由于某些偶然的甚至无法解释的因素造成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认识到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必然原因,事故的发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而事故致因理论是掌握事故发生规律的基础,能够为事故原因的定性、定量分析,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

海因里希是最早提出了包括: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及伤害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现代安全观点更加吻合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亚当斯提出了一种与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类似的因果连锁模型,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前面几种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把考察的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实际上,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为此,日本人北川彻三提出的因果连锁理论考虑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水平等诸多社会因素。此外还有轨迹交叉理论等。

综上所述,虽然近年来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关研究学者也提出了许多安全事故致因理论和预防措施,但近年来我国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数及伤亡人数仍然居高不下。因此本文在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的指导下对近年来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制定调查问卷,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管理人员、监理及业主对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看法进行调研,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总结出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3.1 事故案例分析

通过对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意识不强: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二是管理因素: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企业以及政府职能部门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三是社会的因素:我国建设行业的发展历程决定了在建设工程大环境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安全市场激励机制;缺少安全氛围等。

运用风险管理原理和事故致因理论对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将主要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排序,如表2所示。

3.2 问卷调查及分析

根据事故案例的分析总结出的主要安全风险因素,在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的指导下设计调查问卷,对南京地区的25个项目的253名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项目包括地铁工程12个、房建工程10个及道路桥梁工程3个,问卷调查的人员包括业主人员28名、监理人员96名及现场管理人员129名。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调查的253名人员对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认识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人员的安全意识低、地质条件复杂、工期紧、管理水平低、层层转包、设备超期服役、施工方案粗糙、材料不合格及标价低等。调查人员对事故原因的看法柱状图如图1所示。

3.2.1 人员安全意识低

由图1可以看出,认为事故发生原因是人员安全意识低的占77.47%,排在第一位。根据本次调研了解的情况,现场工人中一半以上是初中及以下学历,少部分是高中或中专学历,文化程度低,安全意识不强;业主、监理及现场管理人员中存在重成本及工期,轻安全及质量的思想,没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投入少。

3.2.2 地质条件复杂

认为地质条件复杂造成安全事故的人员占51.78%,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中隧道及地下等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越来越多,对复杂的地质条件施工经验少,技术措施跟不上,突发事件多,并且对突发事件有效控制措施少,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3.2.3 工期紧

调查结果显示有45.45%的人员认为工期紧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排在第三位。有94%的业主、73%的监理人员及91%的现场管理人员认为目前大多数工程工期紧张。工期紧会导致赶工,疲劳作业,施工质量差,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2.4 管理水平低、层层转包

认为管理水平低造成安全事故的人员占43.87%,有30.04%的认为层层转包造成安全事故。目前整个建设行业中,施工单位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施工企业中管理制度不完善;行业中存在将工程肢解分包、转包给不具备资质的施工队伍的现象,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3.2.5 材料不合格、设备超期服役

认为材料不合格造成安全事故的人员占18.97%,设备超期服役的占22.13%。材料进场把关不严,为了节约成本用劣质、废旧材料都会造成质量不合格,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设备使用过程中维修、保养不及时、设备的零部件磨损后不能及时更换、没有时间检查和保养设备、设备技术落后及机械设备带病工作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2.6 施工方案粗糙

认为施工方案造成安全事故的人员占18.97%,对现场管理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编制施工方案,认为没必要编制的原因有:57.1%的认为工人都会做,没必要编、42.9%的认为编制施工方案难度大、19%的认为工期紧,来不及编。施工方案粗糙,不能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紧靠个人经验来施工,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2.7 标价低

认为标价低造成安全事故的占15.81%,合同价格低会导致承包商安全投入少,安全设施及防护不到位,安全培训不足,另外,承包商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材料、设备等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业主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在投标报价中单列安全管理费用能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仍有17.2%的业主人员不同意在投标报价中单列安全管理专项费用,重视成本,忽略安全,安全意识不高。

3.3 安全事故发生原因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及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安全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案例分析及问卷调查的结果都将人员安全意识低放在首位,认为人的安全意识低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案例分析结果将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低、技术措施不合理放在了第二位,问卷调查结果却将管理水平低排在第四、施工方案粗糙排在了第七位,但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突出了工期紧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将工期紧排在第三位,而通过事故案例分析不能反应工期紧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及当前大多数工程工期紧诱发安全事故的事实;通过问卷调查没有能发现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不规范行为及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对工程安全的影响,而案例分析结果中体现了设计与监理单位不规范行为及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案例分析及问卷调查分析都体现了地质条件复杂、设备超期服役、材料不合格、层层转包及建设单位不规范行为等因素对工程安全的影响。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将案例分析及问卷调查结果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的考虑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

通过对案例分析及问卷调查的结果的综合分析整理,可以将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按照人、物、环境、管理及社会归纳为5个方面:

①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既有现场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如不了解安全施工知识,安全意识薄弱,不按规程施工,无证上岗等;也有施工管理人员编制的危险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不合理,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监理人员无证上岗,未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现问题不处理不上报;设计人员追求出图量,发现图纸错误不及时更改;业主过份追求利润,不合理压缩工期,干涉安全监理的工作等。

②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表现在施工企业技术设备落后,施工材料机具不合格,机械设备差,或对生产设备的维护不及时,生产设备安全性能低;由于安全投入不足导致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等;对材料质量把关不严,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材料及及设备等。

③环境的不利影响:

环境的不利影响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因素、施工环境的因素也包括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如露天作业、高空作业及施工场地狭窄导致的施工环境差;地质条件差;突发性地质灾害;雷电、暴雨等。

④管理因素:

建设工程的管理因素涉及到参与各方,从施工企业的角度,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管理专业队伍不够规范,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企业重效益、轻安全,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对法规规定的安全责任不够重视,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忽视安全生产管理;从监理单位来说,监理单位对应负的安全责任认识不清,不能及时处理安全生产隐患,未真正落实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等,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有些主管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监管效能出现层层衰减问题等。

⑤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是指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建设工程各方主体安全责任未落实到位,工程层层转包,以包代管,不合理低价中标,缺乏有效的安全市场激励机制、工程市场秩序不规范;缺少安全氛围等。

4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为了减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事故中人员的伤亡及财产损失,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针对以上归纳的事故发生原因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4.1 树立正确安全理念,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建筑行业参与人员多,任何一方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项目参与各方都应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切实落实安全培训制度,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及安全操作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2 增加安全资金投入,加大安全检查力度

加大安全专项资金的投入,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技术,维护机械设备,提高安全性能,增加安全防护设施,减少因为设备故障及安全防护设施不足发生的安全事故;监理单位及施工企业自身应加大检查力度,切实落实安全检查制度,严把材料质量关,做好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项方案的检查及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等工作。

4.3 改善施工生活环境,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点,施工环境差,应加强现场管理,增加工人生活娱乐设施,改变工人单调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疲劳,杜绝疲劳工作;针对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的现状,应及早制定安全应急预案,预防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

4.4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加强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监理单位应加强安全管理,认清自身的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监理责任,对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4.5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完善安全监管体系

建设工程参与各方应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单位应该真正的重视和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杜绝不合理压缩工期,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政府主管部门认真履行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力与责任,加强监管及执法力度,提高监管效能;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建设工程各方主体切实落实安全责任,杜绝工程层层转包、以包代管及低价中标等市场不规范行为,建立有效的安全市场激励机制及安全监管体系。

5 结语

安全事故虽然具有随机性及突发性,不可以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设工程各方主体应切实落实安全责任,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建立有效的安全监管体系,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永峰,袁明慧.2004-2012年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统计分析[J].价值工程,2014(21):96-98.

[2]张守健.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行为研究[D].同济大学,2006.

[3]吴启英.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及对策探讨[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07):319-321.

[4]杜本奎.建筑工程施工中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15):331.

[5]段联保.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与对策[J].建筑安全,2011(11):34-37.

监理工程案例分析篇(6)

14:00─17:00 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控制

5月20日 9:00─11:00 建设工程监理基本理论与相关法规

14:00─18:00 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名称 级别 专业 科目 科目代码 021

监理工程案例分析篇(7)

监理工程师增项考试科目:《建设工程目标控制》《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监理工程案例分析篇(8)

组织管理优化——松脱部件监测系统涉及核物理、振动、信号、管理等多门学科知识,目前松脱部件监测系统在国内各核电厂管理模式不一,归口管理部门各异。从专业化角度而言,应根据工作特点,明确分工,专业工作交由专业人员负责处理,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方可实现工作效率最高、工作质量最优的效果。对于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管理,需要划清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理顺工作流程,避免出现职责不清的局面。制定一个清晰工作流程,可以使各部门按照流程开展工作。在流程制定好后,需要进一步明确流程接口人,并设立可替换角色,以增强流程的衔接性,保证流程通畅。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追求卓越的手段之一,丰田汽车就是依靠精益的生产方式这一创新性管理方法赶超欧美竞争对手[2]。对于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无论是系统报警、检修,还是日常巡检、清扫应做到事事有记录,保证其可追溯性。精细化管理的在技术管理优化中尤为重要。流程作业可以解决专业人员的分工协作问题和挖掘精细管理的潜力,明确的分工可以提高流程的效率和提升精细管理的质量,精细管理可以在明确分工的范围内集中一点提高专业人员的解决问题能力,精细管理的记录可以使得流程作业始终保持信息完整。明确分工、流程作业、精细管理三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利用自身内在动力优化管理,提升整体管理质量和效率。技术管理优化——核电厂的松脱事件与和电厂的堆型、结构、设备有关,因此具有自身特点。对于具体核电厂而言,松脱部件监测系统管理只需要关注电厂自身松脱事件特点即可,这利用统计分析法可以总结出电厂的松脱事件特点。利用统计分析法,掌握电厂的松脱事件特性后,可以对松脱事件进行快速判别,基本可满足管理要求。案例分析法是增强工作者能力、深入调查事件的重要方法。松脱监测系统的误报警较多,在发生报警后,进行案例分析,并总结出事件的特点、起因,一方面有利于对报警事件的准确快速判断,另一方面也可从源头预防一些报警事件。建立案例样本,丰富案例数据库,有利于系统的优化管理。技术支持专业化优化选择——松脱部件监测系统的信号复杂,分析工作者需要经长期的培训和大量实践经验,核电厂难以培养出此类人员。而松脱部件监测系统开发人员具备此类能力。电厂专业化支持是一种创新的商业化运作的新体制、新模式[3]。因此,核电厂需与松脱部件监测系统技术支持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一旦出现电厂难以分析的事件,由专业技术支持单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迅速对事件进行评估分析,以保证电厂安全运行。

应用实施

部门分工:松脱部件监测系统由于其专业性较强,且要求电厂对报警进行快速响应分析,因此将归口管理部门由运行部门改为技术部门更为合理。松脱部件监测系统相关部门,运行部门只负责报警监测和机组状态控制,维修部门只负责系统设备维修,计划部门只负责根据技术部门要求协调各部门工作安排,技术部门总体负责日常运行管理、报警分析和与支持单位沟通。技术支持单位只负责系统报警分析支持。日常管理:如图为技术部门日常巡检和报警处理的流程。将定期巡检和报警处理合并至一个工作流程,有利于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减少工作人员的人因失误。在查询系统各区域事件后,要求工作人员应用统计分析法,对事件类型进行统计,并进行对比分析以达到精细化管理要求。在登记检查情况时,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制定了详细台账记录表,台账记录表如表1所示。在台账记录表中将主要的信息和操作均已列出,并要求工作者将当前信息和操作在表中写明,同时预留了备注栏,工作者可以将自己认为需要说明的情况登记,最后需要对当前状况进行评价,并留下工作者姓名,以便日后调查分析。松脱部件台账记录表放置在系统的机柜中,工作人员在完成工作后,立即进行登记。快速报警响应:为了缩短报警响应时间,技术部门开展精细化管理,为操纵员制定快速报警响应流程,报警响应流程如图2所示。在流程中,应用明确分工和流程化理念,操纵员只需关注技术部门要求操纵员关注的区域即可,不需要关注全部区域信息。操纵员按照流程响应,记录技术部门要求其提供相关信息,不需要做任何分析,所有分析工作将由技术部门来执行。在报警分析处理后,应用案例分析法,要求系统管理者进行案例分析,将报警的相关数据和分析结果,与典型报警特点进行对比,归类存档。通过长期的案例分析,系统的报警特点就逐步显现,处理经验就将逐渐丰富,应对手段日趋成熟。

监理工程案例分析篇(9)

[中图分类号] R1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274-01

在医院统计工作中,实现对病案的质量监控以及科学的使用统计方法,不仅可以随时为医师为病人进行案例书写、病程记录、疾病诊断、检查以及治疗等执行情况进行提示,同时也可以避免在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偏差,还能对病案质量的发展趋势进行较好的反映,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此外,实现对病案质量监控以及统计可以很好的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保证,并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信誉,在以人为本的信念知道上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实现医院经济收入的增加。还能依靠病案监控对医疗活动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发现和排出,一方面实现医疗事故的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补偿事件。从以上内容上可以充分看出对病案进行质量监控的重要意义所在。而在此基础上运用卫生统计学,也属于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上的一个拓展,为医院管理中的统计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

1 病案质量监控统计概述

1.1 相关概念 所谓病案就是记录病人健康情况的相关文件资料,在内容上包括医务人员对病人病情的分析、客观检查结构以及病人本人或者是他人对其病情所做出的主观描述,还包括病人的转归情况、诊疗过程以及相关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凭据。而在病案的质量监控中包括终末质控和运行病历质控;首先对于终末质控而言,就是当病人出院之后,医生将其写好的病历归于病案室,然后再由质控人员依照一定相关部门所注定出的基本规范以及书写规范系杂,对部分或者是所有的病历进行评分的管理过程,主要突出的就是对病案书写规范性上的检查;而运行病历质控体现在病人住院阶段,病历还在书写,质控人同样需要依照以上规范和细则内容对每份或者是部分病历进行评分管理,除了阶段上的不同,和终末指控另一个较大区别还在于其运行病历质控侧重于各种签名以及案例书写上的及时性。

1.2 进行病案质量监控统计方法研究的积极意义 首先可以实现医院科室在团队建设上的加强,并提升其凝聚力。在对病案的管理体制上实现的是一体化管理,而这种一体化管理模式使统计室呈现出多专业科室上的特征。在这种统计科室中,如果可以在实现各个专业之间的积极合作,并且可以根据业务以及管理上的需要而组成一种任务型的团队,可以极为有效的实现各个专业之间的同步发展。还能让统计学专业人员加入到病案监控管理中来,在监控中充分的发挥统计专业的优势所在,在实现统计专业和病案监控工作双重提高的同时,提升其科室的凝聚力。

同时病案质量监控统计还是进一步提高管理手段的重要技术保障。由于在病案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包括医务人员自身的职称挂钩制度、经济奖惩制度以及各个科室的年终考评制度,由于其监控管理直接关系到医务人员以及临床科室的切身利益,因此在监控过程中一定要采取那些具有说服力的管理措施和手段。而本文所提到的对质量监控所采取的统计方法不仅在操作上比较便利,同时结果确定而不会存在什么争议,因此也是提高病案管理手段的重要技术保障。

2 病案质量监控统计方法和分析指标体系

2.1 随机化的抽查方法 这样以一个普通规模的三甲医院为例子,每天产生的终末病案大概近百,而运行中的病历上千,这个数目非常巨大,想要实现对每一份病历都进行质量监控明显是不现实,因此利用统计学的相关原理,主要可以采用随机抽取一定数量样本的方式来实现对总体状况上的推断。

2.2 终末质控特点及其随机化方法 笔者在上文中也已经提到过终末质控的侧重点在于对病案书写规范性上的检查,同时对书写的内容进行兼顾。由于受到医师自身主观因素上的影响,一般在月初的时候所积累下的赏月上月底的病案较多,其次是在月中所做的当月的病案,而数量最少的就是月中,这就体现出了病人出院节奏和的病案进入病案室节奏上的不一致,因此在随机化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在处理和选择过程中尽量参照便于操作的原则。

而在具体的方法上,首先是对终末质控病案顺序号的确定方法。在该确定过程中需要排除所有的主管因素和人为因素,因此在对病案顺序号进行确定过程中需要对人为因素进行排除,确定其客观标准。医院中的病案管理系统以及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目前已经实行了信息资源上的共享,可以显示出病人每日的出院清单,因此可以将前一日的出院病人清单进行打印,并按照出院科别的的拼音顺序作为确定的第一顺序,而将病案号作为第二顺序,具体的内容中包括病人姓名、病案号、主管医师、出院科室以及医疗费用等等,这样的确定方式不会受到主观因素上的影响,同时也不会受到病案归档时间上的影响;其次是对终末指控区组长度实现确定的具体方法。具体而言,就是按照医院每个月对病案所具备的检查能力对抽查比例进行确定,在实践过程中一般都是20%,并依照抽查比例特点对区组长度以及抽查对象的个数进行确定。假设一个科室每个月的终末病案为60份,然后将其分为三个医疗小组,每个组在病人的收治人数上都是一直的,而随机化的总例数就是90;依照20%的抽查比例,如果区组长度为5,就可以设计其抽查的份数也是每五份中抽取一份;可以将90的总例数划分为18个区组,而每六个区组可以分配给一个医疗组。

2.3 运行病历质控的特点以及随机化方法 首先就运行病历质控特点而言,主要是要对病案书写中签名以及内容及时性所针对的检查。而针对运行病历所存在的每一个检查点是逐步产生而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所以在针对病历的确定过程中对其进行跟踪检查,而且在一份运行中的病历需要进行很多次的跟踪检查,而且需要做好的对病历的保密工作。而对病历运行中所进行的检查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临时进行的现状调查,主要是针对在时效范围内和感兴趣的范围内所进行的一些检查要点,虽然有一定的缺陷,但在操作过程中比较的便利;而另一种是病人从入院一直到出院的全部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检查,而这种检查由于所需的人力资源比较多,因此在实际操作上比较的困难。

而在随机化方法上,首先也是对运行病历的顺序号所进行的确定,由于在运行病历质量监控过程中其对象都是一些还在住院的病历,其质量监控人员都是在医院内部,在识别标示上一般都是采用床位号。并且处于对病案在书写上的及时性以及时效性上的考虑,可以将前三天入院的病人清单进行打印,然后按照清单中的病人顺序进行排序;而第二个就是对运行病历质控区组长度上的确定,依照医院一般的检查能力,在对其方案设计过程中依旧还是按照抽样的方式来进行计算,而在病区内的在院人数就是所有的检查对象总数。比如在一个病区内存在55个病床,而前三天入院的人数一共为15人,而抽样就是要在这15人中抽查出6个运行病历。

3 病案质量监控的统计分析指标体系

3.1 分析指标体系中的原始资料 首先由于原始资料性质上的不同,所采取的指标体系分析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需要对其性质进行确定。一般而言原始资料的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计数资料:也就是通过对观察单位个数进行清点而得到的资料。具体包括出院的实际人数、实际抽查数、甲乙丙三级病案数、手术记录及时签名数以及病程记录及时完成数等等。而在计数资料中可以对各种“率”指标进行计算;第二种是计量资料。在对各项内容进行测量之后用数值来表示结果的资料,一般都有度量衡。包括病案检查分项得分、检查病案得分以及案例检查分项得分等,这类资料可以对均数进行计算,比如平均病案扣分、得分等;第三中是等级资料,这种等级主要来源于其取值的变量本身包含了一定的次序,比如病案书写质量等级上一般所确定的甲乙丙三种等级。

同时这些不同性质之间的原始资料可以实现转换:首先是计算资料转向计量资料上的转换,比如抽查病历数、计数所得甲级病案数,在科室之间所进行的同期对比以及对全年的月平均数进行对比的过程中,这种计数资料以及变成了计量资料了,用份数来表示度量衡。同时依靠运行病历所检查出的未完成项数本身是计数资料,但是要在所有未完成项数的平均数进行计算时就变成了计量资料,将其个数作为度量衡单位;其次是由计量资料向等级资料进行的转换,比如计量资料中的病案检查得分可以通过分值的分段可以转化为等级资料,即病案书写质量的等级。在七十五以下的是丙级病案、七十五分以上九十分以下的为乙级病案,而九十分以上同时含九十分的属于甲级病案。

3.2 病案质量监控的统计指标 首先在统计指标中的分析单位而言,其原始资料的分析单位主要是针对统计指标所对应原始资料的分层对象而眼的。在具体的病案质量监控过程中,依据不同统计分析工作的需要可以将其氛围医疗组、病区以及全院三个层次来对分析单位进行观察。首先是医疗组。主要是对那些需要对各医疗组情况进行了解,而可以被利用到的分析单位,而针对这一层次进行分析非常必要,因为有很多单个的医疗组其表现出的病案质量都会对整体科室的病案质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此外由于运行病历以及病案书写过程中管理需要由整个医疗组来共同完成,所以无需对单个人的管理工作进行细分;其次是病区,需要进行统计指标上的贯彻,病区也是病案质量监控统计中最为基本分析单位。所有的指标都基于这个层面发出分析需求。病案是医疗活动的产物,而科室是完成一份完整病案的必需组织体,在病案的签名体系中包括了科主任、三级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的签名,比科室更低一级的单位不能独立完成整份病历的书写;最后是全院,这是统计指标中最大的分析单位,每个统计指标都有一个全院性的统计值。全院性指标分析医院最高管理层最为关心,最容易取得,而且分析最方便。

其次是终末质控的统计分析指标。终末病案质量监控的统计分析指标的研究挖掘一方面是基于管理工作对统计指标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对病案质控评分表所收集资料特征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指标的研究挖掘。

其中项目扣分率是指该评分项目被扣分的份数占所有被抽查病案份数的百分比。项目平均扣分值:是指该项目被扣分的分值总和除以所有被抽查病案的份数所得的值;平均病案扣分是指每份病案扣分总和的平均数;平均病案得分是指每份病案得分总和的平均数;甲级病案率是病案得分在含九十分以上病案数占所有被抽查病案份数的百分比;乙级病案率是病案得分在七十五分以上,九十分以下的病案数占所有被抽查病案份数的百分比;丙级病案率是病案得分在七十五分以下病案数占所有被抽查病案份数的百分比。

最后是运行病历质控的统计分析指标。运行病历质控的统计分析指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挖掘。从单个检查项目看,指标包括各检查项目的未完成比例和未签名比例;从单份运行病历看,指标包括平均缺陷项目数、平均缺陷比例。未完成率是指入院记录未完成病历份数占所有被抽查病历份数的百分比;未签名率是指入院记录未签名病历份数占所有被抽查病历份数的百分比。其余如病程记录、手术记录等的相关指标与入院记录的类似。平均缺陷项目数是指单份被检查运行病历中未及时完成和(或)未及时签名的项目数和的平均值;平均缺陷比例是指发生未及时完成和(或)未及时签名的单份被检查运行病历占所有被检查病历数的百分比。

参考文献

[1] 张瑞菊,李伟婧,宋熙东.病历档案的所有权-共有说[J].档案管理,2009,(02).

[2] 陈智为,周云华.论病历档案的重要性及其科学管理[J].上海档案,2010,(04).

[3] 李凤轩.加强病案管理 防范医疗纠纷[J].现代医院管理,2009,(04).

[4] 刘旭光.病案杂谈[J].档案学通讯,2009,(06).

监理工程案例分析篇(10)

1年我市严格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要求认真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报告工作。截至1月1日全市16个县(区)均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了AEI个案共588例其中讷河市报告AEI个案最多为87例占全市报告AEI个案总数的18。

全市16个县(区)报告县覆盖率达到了1所有县区报告例数都>9例。

全市16个县(区)共有15个乡级预防接种管理单位15个乡级预防接种管理单位都报告了AEI病例报告覆盖率1。

AEI审核情况

截至1年1月1日全市共报告需要县、市、省逐级审核的AEI个案1例已全部通过省级审核。

AEI报告/调查及时率

全市报告的588例AEI个案中8小时内报告数为588例8小时内报告率为1。

588例AEI个案中需调查数为1例8小时内调查数为1例8小时内调查率为1。

AEI监测数据分析

AEI分类:报告的588例AEI个案中一般反应576例(9796),异常反应1例()无心因性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和接种事故发生。报告的1例异常反应临床诊断分别为过敏性皮疹1例(8),无菌性脓肿1例(8)偶合症病毒性脑炎1例(8)。

AEI发生率:根据全市1年《常规免疫接种情况报表》、《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表》报告进行估算全市AEI报告反应发生率为6951/1万剂次。其中一般反应576例报告反应发生率为681/1万剂次;异常反应1例报告反应发生率为11/1万剂次。

全市所有县(区)AEI报告反应发生率都大于/1万剂次各县(区)AEI报告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见图1。

AEI季节分布:1年1~1月报告病例前位的月份分别是8月(8例)、9月(79例)和5月(7例)。按季节分布进行统计1年第一季度共报告1例(171);第二季度共报告181例(78);第三季度共报告例(79);第四季度共报告17例(959)。

AEI年龄分布:1年报告的AEI个案年龄分布中发生AEI较多的年龄组为岁组(5例)、1岁组(16例)和8岁组以上(8例)。岁组和1岁组发生AEI较多的原因为大部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在这两个年龄段内接种接种剂次的集中导致了AEI报告例数的增多。8岁组以上报告例数较多的原因为流感疫苗接种和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的开展。

AEI疫苗分布:报告的588例AEI个案相关疫苗中发生例数前5位的疫苗分别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1例(5)A群流脑疫苗5例(88)麻风二联例(68)乙脑减毒疫苗例(578)流脑A+疫苗例(8)。以上5种疫苗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6例占报告总数的7891。

临床诊断分布:报告的1例异常反应个案中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皮疹1例(8)无菌性脓肿1例(8)偶合症病毒性脑炎1例(8)。

讨论

上一篇: 团队建设重点 下一篇: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