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31 17:02:26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篇(1)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但它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党中心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心,在不同的形势任务下,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既不丢掉老祖宗,又打破常规说新话,分别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大成果。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了新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拥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

解放思想是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以解放思想为武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整体推进,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新的形势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要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积极推进党内**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解放思想要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放思想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否则,就会误入歧途。我们要在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熟悉中解放思想,在认清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中解放思想,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更好地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解放思想要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上的旧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在党的基本纲领指引下,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系列制度。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的改革相适应,新的思想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的任务,指明了体制改革的方向。比如: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既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既要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政治体制改革上,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又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在文化体制改革上,既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社会体制改革上,既要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又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既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又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我们要树立与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新观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解放思想要突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篇(2)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社会掀起学习热潮。高校作为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负有重要职责。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最根本细胞,与大学生关系最为密切,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职责,帮助大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一、相关概念

价值观是人对自身及外界人或事物的价值定位,它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选择性,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有稳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不易改变。但同时,不同的价值观相互冲击,人的价值观也会受到影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基本特征。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此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乃至整个民族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进而形成我们的“精神家园”。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中首次以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作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新时期的大学生任重而道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帮忙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面临的困境

(一)西方文化冲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日渐深化,一些西方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思潮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多方面的复杂影响。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其有了一定接触和了解,但是,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及社会经验的欠缺,不具备足够的抵制能力;另一方面,各类思潮本身具有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使大学生不能从本质上辨析它,进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混乱和趋同和的思想倾向。在价值取向上,部分学生出现了道德观念滑坡、个人主义倾向日益严重,以及价值观带有明显功利性和实用性特征等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要帮助大学生有效抵御和消解西方思潮的冲击和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教育。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下,才能使大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世情和国情,客观辨析西方思潮的现象与本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二)社会转型挑战。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这种转型表现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双重跨越。在此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类型和取向的价值观念间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在也产生了冲击,甚至导致信仰的缺失。

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不同,它是一种自主的经济体制,它强调合理的自我利益,但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并不完善,个人被激发对利益追求的本性的同时,产生极端依附物质的思想,导致“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随之突起。大学生在改革的大潮冲击下,价值理念迷失,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重物质享受,轻理想追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贴近生活,了解社会,锻炼他们辨别本质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途径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切入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面对不同文化的交融,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容易迷失自己,理想信念动摇,价值取向消极。基层党组织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使他们能理性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从而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是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应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基层党组织应该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扎实的工作能力,而且更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先进的思想理念。

(二)以开展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当代青年学生多是“90后”,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他们在思维方式、价值判断、个性追求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停留下传统教育方法上,必须创新方式,让核心价值观扎根于现实生活、让大学生参加到社会实践当中,增加他们对社会知识的了解和适应性,从生产劳动中锻炼品质,认识本真自我,从而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的形成。

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实践活动,发挥其主体能动性,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其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

(三)以宣传媒体为平台,营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健康文化氛围。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学生获得信息渠道日益多样化、便捷化,使得传统宣传载体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将大学生核心价观教育溶入新科技,创新教育方式,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动态,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急需解决的课题。

高校基层党组织应积极占领网络阵地,鼓励大学生合理和理性运用手机、互联网、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学习转向自觉的学习,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穿透力和影响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篇(3)

摘要:科学命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逻辑、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标志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间环节。概念学视域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主要有三种命名范式,即以主要创立者、核心词汇和理论主题命名。而以理论主题命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凸显了理论本身的主题性特色、理论受众的理解性特色和理论发展的包容性特色,这对于形成单体性理论建构与整体性理论建构、微观理论发展与宏观理论发展相互协调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命名;理论概念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3.002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中,学术界已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总体命名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成果,如何命名这些理论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概念学视域下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命名问题,对于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和正确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鉴于学术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命名范式的研究尚存薄弱,本文尝试从概念学视角予以阐释,以求抛砖引玉。

概念学是研究人们运用概念认识事物的态度、过程、规律的一个哲学社会科学。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而概念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命名,就是通过使用具体概念将理论规范表述出来。通过不同概念的使用,可以看出人们的理论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法、行为方式,以及对客体对象的基本态度,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命名范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不断尝试使用具体概念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行命名,并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命名范式。

(一)以理论主要创立者为理论概念命名范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具有主体性,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思维活动。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率先提出并自觉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敢于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在实践中不懈探索并成功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系统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贡献巨大。伴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成熟,一个新的理论概念在酝酿。从1941-1944年,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和理论工作者相继提出了“同志的思想”、“主义”、“同志的思想体系”、“思想”、“的思想”等概念\[1\]。尽管十分谦虚、谨慎,一再强调没有“主义”,并且认为自己的思想“不成熟”,其马列主义的关系是先生与学生的关系“不要并列”,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命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时,借鉴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领袖名字作为理论概念的命名思路。

需要指出的是,面对当时被奉为“领袖经典”的《中国之命运》形而上学地宣扬“三民主义是国民革命永远不变的最高原则”、“没有中国就没有革命”\[2\],发起“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文化围剿,中国共产党必须亮出自己的文化旗帜、精神旗帜。在集体智慧讨论的基础上党内形成共识, 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把“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3\]这一规定,既表明在全党范围内“思想”作为一个理论概念被全党认可和接受,又表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过程中,深刻打上了极具个人领导魅力的历史烙印,这种命名范式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由此,提供了一种以党的主要领导人的姓名作为理论概念,以此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命名的重要思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大胆进行理论探索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后,我们党在各个方面和领域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化,一个新的理论概念在酝酿中逐步形成轮廓。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称谓\[4\]57,认为“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求实精神、丰富经验和远见卓识,作出了重大的贡献”\[4\]8。需要指出的是,对此邓小平多次谈到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不要过分夸大个人作用,认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5\],这体现了邓小平高度的政治自觉。伴随着这一理论体系的日益成熟,理论称谓在不断完善,党的十四大报告顺理成章地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法\[6\]。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并写入,实现了理论概念的简洁化。这一历程,从酝酿、提出命题、形成概念到正式命名,历时十九年,“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破土而出、水到渠成,其与邓小平在新时期开辟新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是密不可分的。毫无疑问,这一命名思路,与思想的命名思路是一致的。

(二)以新理论的核心词汇作为理论概念的命名范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理论观点创新的过程,也是理论体系创新的过程。从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各个领域全面推进,呈现出遍地开花与一枝独秀相得益彰的局面。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三讲”教育活动为载体、以作风建设为着力点加强党的建设,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在世纪之交,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使用了“‘三个代表’要求”这一概念\[7\]272,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使用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概念并写入。这一命名思路,是在众多创新性理论中以处于统领地位的新理论的核心词汇作为理论概念进行命名的,没有使用领导人的姓名命名,体现了关于“不要突出宣传领导同志个人”的思想\[7\]11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以及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构建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十报告总结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其中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人为本为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的科学发展观处于统领地位。“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概念,也是以处于统领地位的新理论的核心词汇进行命名的。这一命名思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命名提供了面向未来的新范式,在实践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命名的新征程上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三)以整合理念为导向把理论主题作为理论概念的命名范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是一个永恒而艰巨的主题,不可能一劳永逸”\[8\]。伴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思想理论上的困惑:一是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次数。理论界提出“三次飞跃说”、“四次飞跃说”;二是如何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四大以来每一届党的代表大会都有新的指导思想,这当然是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人们对新的指导思想的接受、消化和转化为行动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一个新思想还没有完全彻底全面掌握,另一个新思想接踵而至,的确有些令人茫然”\[9\];三是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时间在不断向前推移,我们党也会不断进行新老交替,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要求中国共产程必须与时俱进,党的指导思想是的灵魂,党的指导思想也要与时俱进,如何在中规定党的指导思想,是一项现实而又重要的任务,从长远来看,究竟采用排列式还是整合式,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战略性课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些困惑,就无法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势必影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有鉴于此,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是以整合理念为导向把理论主题作为理论概念,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的新的科学命名,为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想理论上的困惑提供了概念认知基础,是对党的思想理论最为简洁的表达。可见,以整合理念为导向把理论主题作为理论概念的命名思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命名范式的重要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命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使用不同范式的理论概念,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提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理论概念,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一切表明,我们党在实践上和理论上达到了高度的理论自觉、自信和成熟,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具有重大意义。

(一)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不断开拓新的理论境界,创新性理论的成长、成熟,既是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的必然结果,又是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的崭新起点,是波浪式前进的无止境的过程。集中全党智慧使用符合理论特点的理论概念,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适时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程及其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前提,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出硕果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

党的七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命名为思想,是党的七大及其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根本前提。我们党没有使用“主义”,而使用了“思想”,这本身就是语言中国化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先后使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概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新的理论成果进行科学命名,是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和十与时俱进的重要前提。中国共产程是全党的根本法规,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约束力。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党员人数众多、成分多样的政党来说,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写入,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上来,对于保证全体党员和干部在指导思想上、在行动上自觉地坚持创新性理论的指导以及严格按照的要求办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七大以来我们党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有利于全党科学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有利于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因此,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逻辑的具体体现。

(二)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标志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着眼于时代课题、解决问题是时代的呼唤。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应有之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时代性的问题,不断推进事业发展。实践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理论也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理论概念是时代话语的特有符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以其典型性、时代性的理论话语体系解读实践中的问题并推动问题的解决,坚持基本理论与创新理论的转化与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领导方式。

党的七大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命名为思想,建构了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时代性话语体系,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建设的辉煌成就,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打上了“思想”的时代烙印。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提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记录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中,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探索的历史足迹,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有助于我们运用时代性、创新性的理论话语体系更好地指导实践,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意义。党的十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我们党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体现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时代大潮中的整体性理论视野和实践探索,必将有力地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

(三)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间环节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才能产生巨大作用。解决理论命名问题,科学解释理论概念,是人民群众正确学习和科学理解理论的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正是因为我们提出思想这一概念,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才能以此教育、引导、武装人民群众,才能凝聚亿万民众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奠定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坚实群众基础。

众所周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十二大在党的七大的基础上,科学阐述了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内涵,回答了长期以来对思想的各种模糊认识,为新时期学习、理解思想提供了根本依据。党的十七大在十三大、十五大的基础上,再次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科学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不包括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这些科学论断,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形态之间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三个理论之间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这些科学论断,搭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实践相互沟通、交流的概念中介,对于澄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的模糊认识、回答人们的思想困惑、统一全党的意志、凝聚群众的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整合理念为导向作为理论概念,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体现了单体性理论建构与整体性理论建构、微观理论发展与宏观理论发展的统一性、创新性视野,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命名的新思路、新范式。整合范式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展示了理论本身的主题性特色、理论受众的理解性特色和理论发展的包容性特色。

(一)整合范式的理论概念突出了理论本身的主题性特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观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邓小平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理性思考和深刻回答,是新时期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主题,突出体现在包括十三大在内的历次党代会报告题目的核心词汇一以贯之,反映了实践探索与理论探索的连续性、稳定性,是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二大报告发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伟大号召,党的十三大报告强调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前进的根本方向。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的题目均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提法,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觉性、坚定性、连续性。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党的十报告以《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题,再次重申了道路问题,强调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可见,在以整合理念为导向作为理论概念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过程中,我们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及科学命名范式,突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阶段性、主题性的鲜明时代特色,与十三大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标题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关键词是相一致的。

(二)整合范式的理论概念突出了理论受众的理解性特色

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命名的历史进程,第一种命名范式有助于体现党的领袖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形成思想团结、步调一致、行动统一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毫无疑问,这必将极大地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取得丰硕的成果;当然也要看到,它存在负效应,“主要表现在,主要领导者本人和整个领导集体如果头脑不清醒,易于犯突出个人乃至个人崇拜、个人迷信的错误,损害革命和建设事业”。\[11\]

整合范式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即以相当长一个时期最为突出的理论主题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理论受众的理解性特色。我们党以整合范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这种命名思路有助于人们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这实质就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联系十五大报告指出的“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4\]10,从“理论体系”的视角审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一脉相承地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展开的理论观点,就不难理解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开创性、基础性、框架性地位,就不难理解十五大报告的论断。这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的“树状”关系,有助于避免理解产生歧义或诱发个人崇拜,有助于从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角度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整合范式的理论概念突出了理论发展的包容性特色

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我们党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事业;同时,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与时俱进、理论发展的需要,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需要,是指导实践、推进事业的需要,也是防“左”防右、保证航向的需要。使用恰当的理论概念科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应面向未来的实践,从而使命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具有包容性。

当然,我们党使用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用以称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从理论发展上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系列丰富的理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具有很强的包容力。新时期,我们党在整合范式下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统一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命名所使用的“理论体系”是面向未来实践的。它不仅包含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还包括了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中国梦”这一重要战略思想。而且这一命名面向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相当长时期内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彰显了理论创新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具有内在统一的体系性特征。可以说在相当长时期内,从宏观上科学解决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命名的历史性课题。

总之,在概念学视域下审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命名范式,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特定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形成实践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命名良性互动的局面,有利于形成单体性理论建构与整体性理论建构、微观理论发展与宏观理论发展相互协调的局面,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启迪和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01507.

\[2\]蒋中正.中国之命运\[M\].重庆:正中书局,1943:83113.

\[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1945)\[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15.

\[4\]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1.

\[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52.

\[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陈答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启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5):5662.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篇(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取得了明显成绩,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围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2004年中央16号文件的基础上,调整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单列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独立机构,强化了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这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推出,使得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研究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今天,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成功经验,对于更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经验可归纳为如下七条:

一、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置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位置,突出教育的连续性与长期性。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关乎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问题,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之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占核心地位,就在于牢固的理想信念对于宏观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微观上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十年来锲而不舍,所取得的成绩最为根本性的一点,正在于牢牢把握了理想信念问题这一核心,坚持教育工作长抓不懈。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激动发展,当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远变化的同时,当代中国也同样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发展变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呈现新的特点,不同利益群体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出现明显差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多元化,高校正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冲击的前沿,成为各种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争夺青年的重要领域。能否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大方向就必须依靠青年,特别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过程中,伴随着解放思想的深入和开放格局的扩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难免存在放松和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事实上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邓小平同志正是敏锐地看到这一点,还在1989年,即改革开放刚过第十个年头的时候就明确提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1](P290)实践充分证明,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青年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并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重要前提,一个愿入主流、能入主流、并成大事业于主流的人,必定是心中怀有高远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十年始终长期不懈地坚持和突出了以培育大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这一核心任务和首要前提。党中央、各级政府、各高等院校都始终将其放在育人的首要位置,这不仅是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体现,也是坚持科学的人才培养观的体现。

二、始终围绕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这一教育根本主旨,牢固坚持教育内容的主导性。

理想信念教育是各级党组织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教育,进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培育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两个核心层次。三十年来,在整个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的规设和教育方法论导向都始终以这两个层次为根本主旨,始终牢牢坚持这一主导。也正依此,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内容上有了不少调整增设的变化之处,但当中都逻辑地贯穿和坚持了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这一根本主旨,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了理论基础,保障了理想和信念形成的现实理论空间。这是遵循教育规律的体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也有了更新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做到及时用用党的创新理论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做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头脑”。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大学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就在于其强烈的时代感、质朴的现实感以及朴实的亲近感,它能够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每一个读它、学它和掌握它的青年人都会对之产生一种浓烈的认同感和幸福感。这种认同,也必将化为对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的坚持和垂青。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系列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丰富和发展。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上作出巨大理论与实践贡献。这些理论均凝聚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伟大旗帜之下。在新世纪的今天,党的创新理论已经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自然成为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束之高阁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三十年来,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坚持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武装大学生头脑,使之培养和树立起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对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始终坚持在各类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与研究,稳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高等学校作为汇聚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贡献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的同时,更承担着引领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其在现代社会当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高校开展的课堂学理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设立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机构,形成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教育家,从整体上为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和方法来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为更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了一系列有利措施。

回顾三十年,高等学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为主阵地和主渠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始终受到了高度重视,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也经历了“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逐步调整完善的过程。1978年高校恢复正常的招生和教学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就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当年就由教育部门下发了恢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件。1982年即决定在高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提出了关于高校理论教育改革的要求,强调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中国革命史教育的同时,要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1987年又在高校增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要求开设“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课程。到了1995年,随着形势的变化发展,为适应新的需要,国家教委又颁布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推进到了课堂和教材。1998年在党中央的批准下,高校又开设了“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2004年,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促成了“05方案”。与此同时,为巩固主渠道,围绕课程教学实践的需要,中央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环节出发,相继采取了轮番培训、考察调研、科学定编、合理激励保障等多种措施来提高师资水平。

可见的是,三十年来,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很积极主动地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的需要,无论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方法载体等方面都是与时俱进的,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适应大学生需要的。 四、始终重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队伍建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保障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以党政领导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是否具备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这一组织队伍建设工作,致力于通过多种措施和途径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结构,以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保障机制。

1978年以来,党中央和教育部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上一向态度鲜明、措施有力,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来源、结构比例、文化素质水平、考核任免、福利保障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当中,突出强化队伍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提高和构建完备的队伍素质结构。近年来,教育部和有关主管部门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对有效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回顾三十年,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思路可归纳为五点:一是紧密联系实际,重在切实提高各级党政干部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二是坚持内部抓质量与外部纳贤才相结合,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坚持高标准选拔、配备和使用辅导员,进一步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和规范化;四是严格选配学生党团干部,不断提高党团干部队伍的素质;五是不断整合人才资源优势,建立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三十年来,实践事实已经充分地表明这是一条最显而易见的基本经验了。

五、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根本原则,主动探索主渠道与多途径契合的合力教育模式。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稳固主渠道教育的同时,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受教育,促成全社会一同育人的新格局的合力教育模式,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要在综合化、立体化的具有教化育人的社会大资源中获得教育效果的持续性,需要树立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理念。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原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锻炼能力、服务社会,对于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的认识,坚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加速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大学生价值观念选择和接受的背景和空间更为开放。这时,单方面的课堂教育行为难以很好显效,而且任何一种理想信念的获得和延续必须有赖于持之以恒、综合化和立体化的影响因素,为此需要增强教育效果建构的系统性。

六、始终积极探索新的形势下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方法和新路径,坚持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改革的过程客观要求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以有效规避改革所导致的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价值观念动荡。面对新的形势下,党中央和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勇于探索,以负责任的姿态积极需要新方法和新路径,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地来开展教育工作,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可以说,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不落伍、不停滞。

改革开放以来,人的思想、价值观念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涌入而发生了诸多变化。人们的独立性增强,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人的自由、平等意识日益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日趋丰富。当代大学生群体作为伴随改革开放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日常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趋于个性化、独立化和自由化。在这变迁的背景下,高校也开始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当中逐渐利用和准入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元素,设立了一批新的有利于教育效果形成的组织机构,改进了一些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个别访谈、网上咨询、开设心理健康中心等等,还通过各种组织活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隐性教育方式得到很大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先天遗传因素的差异和后天个人成长环境、经历等的差异,每个人拥有各自所持有的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如果思想理论教育者无视个体的个性和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在教育过程中搞“一刀切,一种模式、一种标准”,其教育效果必然会受到个性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的惩罚,也必然做不好理想信念教育。面对新一代大学生在其成长背景、思想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上千差万别的事实,坚持层次原则,走个别化,甚至特殊化的教育道路成了新的理想信念教育绩效的“增长点”。

七、始终在各项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中提升社会主义优越性和感召力,增强环境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取得还得益于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持续的思想心理影响。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对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流行的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思想问题,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由适当的人进行周到细致、有充分说服力的教育,简单片面而武断的说法是不行的。群众关心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经常据实讲解,告诉大家客观的情况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并且对群众所反映的不合理现象及时纠正。群众从事实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这样,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2](P1144-145)可见,邓小平同志对社会环境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是高度关切的,只有社会主义搞好了,群众感到党的好,心里也才有一个期待。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是始终将其根植于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和党的自身先进性建设全面加强的大背景之下的。理想信念教育只有与社会主义发展完善同步并趋,积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才能有好的效果。回眸足迹,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十年的改革发展已经使得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和提高。与此同时,我们党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大力加强了制度建设,使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今年我们将迎来建国60周年,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根基愈加牢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明显增强。在今天巨大的成就和事实面前,也无形增强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理想信念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人的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外部制约过程与内在转化过程的辨证统一。实践经验和科学理论都告诉我们,在理想信念的策略方面,既要注重积极引导大学生立足自身实际,正确认识所面临的形势和客观条件,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及个人存在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更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回顾改革开放30年,总结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经验,概括起来可以归为一条,就是始终遵循大学生成长教育的客观规律和人的理想信念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则,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课题项目:本文为北京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研究”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篇(5)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如何在过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学习引向深入,我认为要在消化、深化、细化和转化上下功夫。

首先,要在消化上下功夫。长期以来,我们在学习上犯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不太重视搞清一些名词、概念的科学内涵。因此,往往出现没有搞清什么叫管理,却在那里加强管理,没有搞清什么叫时间观念、质量观念、竞争观念,却在那里增强时间观念、质量观念、竞争观念等等,尽管经常强调,但实际工作仍加强、增强不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重视对新知识的消化。现在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新名词、新提法上,而应该对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正确把握,真正搞清楚是什么。例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的理解,就是不能停留在经济指标上,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一起建设,协调发展。又如“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等等。只有把这些新提法、新要求的科学内涵搞清楚了,搞准确了,才能理解不偏向,执行不走样;才会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才会不因此而空忙。

其次,要在深化上下功夫。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学习中我们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要搞清楚这些新理论、新概念、新提法的来龙去脉。如对“三个代表”不仅要搞清它的科学内涵,还要搞清“三个代表”提出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历史地位等等,以加深理解。而且更要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深层次的探索、研讨。不仅要搞清“三个代表”第一层次概念的科学内涵,还应搞清第二层次,甚至第三层次概念的内涵与要求。例如什么是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哪些要求?我们怎么去代表它?什么是先进文化?它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我们怎么去代表它?什么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什么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怎么去代表它?等等。我们只有这样层层深入,直至深到它可以操作,才能把这些精神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上。如果不作这样的深研,是很难贯彻好“三个代表”的。

第三,要在细化上下功夫。所谓细化,就是要把一些比较原则的概念、论断具体化为自己可以实施的认识。因此,学习研讨一些重大问题、重要论断不能粗枝大叶,而要细化。例如,同志在报告中谈到进一步解放思想时,提出了“三个解放出来”,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们在学习理解时,就一定要联系本地和本人的实际。细化到哪些观念、做法、体制是不合时宜的呢?比如竞争,传统的竞争观念就是你死我活,但现在已经不合时宜,现在国际上流行提倡的竞争观念叫“双赢”,称之为市场生态,好比农村池塘里分层养鱼,有些鱼在表层吃草,有些鱼在中层吃小鱼小虾小虫,还有些鱼在底层吃微生物、腐殖质,各居其所,相安无事。何必挤在一个层面上大鱼吃小鱼呢?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也应该细细排一排,哪些是错误的教条的理解?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具体表现又有哪些呢?在学习中也应该细排出来,换上正确认识。我们的学习如果不达到这个层面,细化到这个程度,就达不到学习的应有的效果,也就无法真正做到“三个解放”出来。

第四,要在转化上下功夫。就是要把对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质的理解把握,转化为我们的工作实践。这不仅要求我们在学习研讨中坚持联系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来加深对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而且要通过联系实际思考我们的各项工作怎样在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提出发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各项工作的新举措。比如,当前我们要围绕苏州实现“两个率先”,突出深化改革和推进城市化两个工作抓手,深入地思考和解决好改革和城市化中所面临的新问题,使我们在学习研讨中进一步理清思路,在学习的“转化”中形成推进我市率先发展的强大动力。总之,要把进一步学到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做好领导工作的智慧和能力,转化为率先垂范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转化为提高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篇(6)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81-01

一、“和谐法治”观:中国法治之理想观念模式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从人治(有时与德治通用)走向法治,从斗争哲学走向和谐哲学的历史转换。“‘和谐法治’概念呼之欲出”[1],它理应成为中国法治之理想模式,而“和谐法治”观遂成其为理想之观念模式。

“‘和谐法治’这一概念充分体现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代表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和法治国家目标的历史走向。‘和谐法治’概念和理念不仅引领我们转换法治话语体系,从而提升我们的法治观念和法治实践,而且必将丰富和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想模式、历史任务、实践途径”[2]。

首先,“和谐法治是以和谐哲学为基础的’。“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宣布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3]以及十七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和十关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这些无不“表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已经从过去的斗争哲学转向现在的和谐哲学,我们党也在理论和实践上彻底完成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这两个转变也极其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法律观和法治观,为和谐法治概念和理念的诞生奠定了哲学基础。以和谐哲学作为法治的思想理论基础,不仅进一步彰显法治的时代精神,而且使法治的目的性价值更加鲜活”。[4]

其次,“建设和谐法治,关键是用和谐精神统领法治。也就是,用和谐精神统领法律体系,将和谐精神融入法律规范体系,用和谐精神指导法律运行实践,使我国法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精神。”[5]然法治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后发国度,终是舶来物事。所以,在法律制度初具规模之后的现阶段,法治精神与观念的培植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要竭力推行这一观念模式,就首先必须对它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二、 “和谐法治”观的内容

笔者认为,“和谐法治”观是在和谐精神或哲学统领下的法治观念系统。这个系统应该包括目前我们所能认识到的所有现代法治观念的全部内容,且这些内容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平行罗列关系,而是一种结构性位阶(层次性位阶,下同)关系。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现粗略阐述如下:

1.“和谐法治”观的基础性文化要素

笔者认为,在“和谐法治”观念系统中,科技理性、人本精神、生态理念、批判或超越(创造)意识等是最基本的观念。它们构成“和谐法治”观的基础。严格地讲,上述观念并不属于法治的层面,而是属于哲学与文化的深层次。然而,就目前中国的现实境遇而言,尽管我们改革开放了几十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权从理论理性层面到实践理性层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以人为本”也提出了十年之久;生态文明建设亦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等等,但笔者认为,从人的基本生存或生活方式上,也就是文化模式上,尤其是思维方式上,我们并没有真正实现现代化。上述观念依然是我们最缺失的。它们理应内化到“和谐法治”观的其他层次的观念之中,为“和谐法治”观的推行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我们说,在人的基本活动方式和社会运行机理的深层面上,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不可能完全超越工业文明而直接步入后现代社会。同时,中国社会也不可能摆脱信息化和全球化而重复典型意义上的现代化阶段。因此,在现代历史条件下亦不存在建构典型现代主义的现实基础。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主导性文化精神依旧应当以现代性为基本要素,以科学理性和人本精神为主要内涵,并保持它们之间必要的张力,同时吸纳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天人合一”理念以及后现代的多元与差异性的文化要素。全力打造有限度的和发展了的现代主义和谐文化精神。从而尽可能地弱化工业文明的弊端,突出表现为科学的、理性的.主体性的、批判或超越(创造)性的、生态型的和谐文化模式。

2.中介观念

笔者认为,正义、平等,民主、自由,契约、人权、权利、责任.宪法或观念[6]应该作为“和谐法治”观中介层面的观念,其中正义观念在所有的中介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而目前亟待解决的是宪法或观念的缺失问题。相对于基础性文化要素,它们属于中介位阶,而相对于下面所要阐述的具体观念,它们则属于法治观念的最高位阶。

3.具体观念

笔者认为,信用、选择、自愿、依法、合法、守法、对等、宽容、幸福、效率、独立、公平竞争、弱者保护、权力制约,相对性、局限性[7]等可以作为“和谐法治”观的具体观念。

诚然,在构建“和谐法治”观的同时,必须大力批判我国传统的以官本位意识、臣民意识、法律工具意识等为核心的政治法律意识.

总之,“和谐法治”观所内蕴的法治观念是在和谐哲学或精神的统领下,具有一种结构性或层次性位阶而又相互关联的观念系统。每一层次中的观念又存在结构性或层次性位阶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法治在现阶段迎来了新的曙光。“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先后确立,使“和谐法治”成为可能。在目前的情势下,我们应该对“和谐法治”观进行全民启蒙,从根本上推动中国法治进程的历史性跨越。

参考文献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篇(7)

一、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最初理论概括,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1978年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在确定工作中心转移的同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针对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的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最先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命题。他强调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P163)这一命题的提出,为我们根据中国国情,确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道路,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思路。

197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所作的国庆30周年讲话,讲话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出,我国现在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经济和文化还不发达,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讲话标志着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现状的基本估计已发生明显变化,实际上孕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并第一次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而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基本内容。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根据邓小平在此前多次讲话中所阐述的指导原则,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明确指出,我们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并对其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概括,共10条。主要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努力提高教育科学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国防建设要同国家的经济建设相适应;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虽然,在这10条中,有些方面的概括,理论升华还不够,还带有明显的经验总结的形态,有的要求还偏高,如“高度民主”和“高度精神文明”等,还不够符合实际,并且尚未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但是,从它已经表现出的相当的理论深度看,可以说已经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些基本思想,只是还未使用这样的语言。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四大召开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概念提出、内容扩展及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初步概括的阶段。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邓小平在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P3)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就使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有了自己科学的称谓,其重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十二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的全面阐述,又使人们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等方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P29)与此同时,全党通过认真学习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开始突破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从而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正确的思路。1986年7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根据邓小平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初步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有力地促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三大还第一次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观点,系统地概括为: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的观点;关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观点;关于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实现祖国统一的观点;关于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观点;关于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外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的观点;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这12条理论观点,从不同侧面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初步勾画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体轮廓。

党的十三大以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政策,面临严峻的考验。针对当时来自右的方面十分严重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仍然存在着的“左”的影响,邓小平反复强调,过去10年“我们的一些基本提法,从发展战略到方针政策,包括改革开放,都是对的”,[2](P307)要按照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干下去。这就不仅表明了邓小平在政治风浪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而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给予了清晰、完整的概括,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这一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党对它的认识的深化。

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讲话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了新的归纳概括。他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既要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计划的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既要克服过去那种过分集中、管得过多过死的弊端,又不能过于分散和削弱宏观调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主义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这一概括视角新颖、逻辑严谨,既注重理论分析,又突出了正反两方面观点的比较,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概括的又一次尝试。

三、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从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到党的十五大以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集中概括的阶段。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谈话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精辟地分析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谈话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理论观点,主要有: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判断改革开放和各方面是非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谈话还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步伐。以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正式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邓小平的名字联系起来,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概念。并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的角度,系统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经验,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共9条。涉及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问题上提出的一系列创造性观点。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这种概括:一是体系的系统性更加清晰,分类比较恰当,内在的逻辑比较合理;二是要点易于把握,语言更加精练明确,理论色彩也更浓了;三是较好地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特别是视察南方谈话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概括,不仅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反映了党对邓小平理论认识的新水平。

党的十四大之后,随着全党对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的深入,党中央和理论工作者又作出了一些新的概括。1993年11月,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其理论风格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从全局着眼来观察和处理问题。这是对邓小平理论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并涉及这一理论的主题和实质问题,对准确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995年5月,中共中央下发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共16条。以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概括为基本依据,以新的理论框架,对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作出了概括和阐述。《纲要》对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主要内容的概括,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对邓小平理论立论基础、理论基石的概括和阐述。包括三个方面: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是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角度,对邓小平理论思想方法论实质的揭示,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立论的哲学基础;“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道路选择的统一上对邓小平理论本质的揭示,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立论的逻辑前提;“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是从历史方位的认定上对邓小平理论现实出发点的揭示,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立论的国情依据。

第二层次,是对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基本指导方针的概括和阐述,包括: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等十个方面。上述诸方面基本观点、基本方针之间的内在联系,集中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之间,两个基本点相互之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与各方面改革与发展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对邓小平理论体系内容结构的这种概括,有助于从总体上理解与掌握这一理论的丰富内容。

第三层次,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力量或理论向实践转化基本条件的概括和阐述,包括:关于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理论三个方面。理论来源于党和人民的实践,又指导这一实践。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发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并通过群众的实践变为物质的力量。上述三个方面紧密相联,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与领导核心的辩证统一,是把邓小平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基本保证与条件。

《纲要》对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体框架的概括,与此前的一些概括相比,不仅视角新颖、重点突出、结构严整,而且内在逻辑关系也更趋合理。其中最具特色、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是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单独提出来,作为“最重要”的内容,这样就把党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深入思考与当代中国国情的研究结合了起来,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道路选择之间的内在逻辑。

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从1997年2月邓小平逝世到1997年10月召开党的十五大,是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入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

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把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放在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强调,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党的十五大深刻论述了邓小平理论,概括了其10个方面的内涵,并指出,这一理论体系“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3](P11)党的十五大还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的简明概括,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明确认定,以及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对邓小平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的阐述,实际上构成了对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又一次概括。

进入新世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敏锐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视察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4](P2)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篇,系统、全面、深入地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也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发挥历史主体能动性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新世纪指导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具体要求,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纲要》从16个方面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2003年7月,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又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归纳和概括。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相继提出,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整体概括的阶段。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篇(8)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经验总结。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简称“三进”),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因此,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也是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首先,它是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根本指导思想,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能够得以建立和健康发展的根本条件,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根本保证。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伟大成果为指导。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基础理论上一脉相承,都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在纲领目标上一脉相承,都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它就是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理应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其次,它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样说,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另一方面它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可以说,它是当今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因此,理应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他们中宣传和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加强大学生理想和信念教育。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正如同志指出的:“如果动摇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个精神支柱,动摇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因此,当前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干扰挑战,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和影响。而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巩固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只有紧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抓住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核心,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才能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始终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从而为大学生奠定扎实的思想根基。

2.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它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思想,又指出了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还任重道远。然而,现时代的大学生都是“80后”、“90后”,他们沐浴在阳光下,生活在幸福中,没有亲身经历过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过程,感受不到中国社会发展的艰难和困苦。因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大学生,就是让大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知道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让他们倍加珍惜,怀抱感恩,正如十七大报告要求一样,要“永远铭记”。更重要的是我国经过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因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大学生,就是要教育他们既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和力量。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构筑大学生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纽带,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主义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价值去向如何、行为表现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否成功,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大学生思想主流是健康向上和积极进取的,但同时也是多元、多层、多维、多变并存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表现也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多样的环境和观念中教育学生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康的主导价值,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思考的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正是契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这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篇(9)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新观念、新知识层出不穷。不学习,政治上就不可成熟,工作上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不加强学习,就适应不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会掉队、落伍,更谈不上干好工作。只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更新观念,才能转变作风,才能使思想从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才能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事实证明,只有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的问题首先解决,不断使自己学到的东西融入到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自身潜能,提高为社会服务的本领。那种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够干工作、不愿意用心学习的想法;那种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态度;那种借口工作忙敷衍了事的做法;那种把学习当作装点门面的现象,是十分错误的,也是十分有害的。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总之,要想跟上时展,应对时代挑战,就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坚持学以致用。

二、解放思想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

“实践无止境,发展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从解放思想本身看,是一个长久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客观事物不断变化,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随之发展变化。实践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实践活动具有永恒前进性。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实践的发展变化,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否则,曾经正确的思想、方法也会变成僵化的东西,造成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脱节。因此,解放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伴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将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它的思想理论和科学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不断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实践推向前进。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是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着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所以作为我们个人就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打破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通过讨论学习活动,我感受到“时不待我,不进则退”的逼人态势,只有从根本上消除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崭新的思维和观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转变作风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具体落实,改进工作作风根本问题是要端正思想认识,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自立自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意识。今后工作中一定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三个转变:从观念意识上实现转变、从创新学习上实现转变和从求效上实现转变。同时,在面对工作中的新问题,要敢于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方法,彻底做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争做排头兵,领头雁。

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是推进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

村委会是面向群众的最基层单位,是政府各方面政策、工作的落脚点,工作有时候是很琐碎的,有些事情,你觉得它很小,小到根本不足挂齿,可是对村民而言也许就把它看作是身家大事;有些事情,你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办的,可是村民就会非常的感动。所以,事无大细,不怕你想不到,只怕你不去做而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以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五个破除、五个树立”的要求,扎实开展基层工作。

一是破除自我满足观念,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始终做到把自己的命运同村委会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常怀为民之心,常怀大局之心,常怀奉献之心,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

二是破除懒散观念,树立爱岗敬业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向“懒”和“散”做坚决的斗争。有了工作任务,不怕早起晚睡,不怕加班加点,继续发扬不怕吃苦、不怕熬夜、不讲条件、坚决完成任务。

三是破除自我封闭,树立改革开放意识。面对新形势,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争先创优意识,永不服输、永不言愁,不与别人比待遇,敢于别人比贡献。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篇(10)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397-01

相对于古老的宗教发展而言,二十世纪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已经完成了深入骨髓的蜕变。然而,对于任何一个民族和身处民族中每个个体而言,那种宗教意识及其带来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的影响却不会从此消亡。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从显性过渡到了隐性,它不仅仅是一种宗教典籍似的存在,而是变成了更加强大的整个民族的文化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容,甚至融入到一个民族集体无意识的组成之中。也正因此,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神学倾向成为一个表现突出,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一、基督教神学对于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创作的两个重要影响方面

从基督教神学在内容层面的发展和完善程度来看,基督教神学实际上是对西方两大文化源泉的吸收和借鉴,分别是希腊文化传统和希伯来文化传统。在经历了漫长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想的融入,宗教改革时期的神学思想的进一步完善之后,其逐渐将基督教神学思想确立在两个息息相关,互成犄角,循环往复的观念之上:原罪和救赎。

原罪观念和救赎观念也成为基督教神学对西方文明影响最为巨大的两个方面。这两个观念经过基督教义的宣扬和阐释之后,逐渐成为当前西方社会思想意识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核心支撑部分,并深刻地影响着西方文学创作的全过程。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这两个核心观念虽然没有涉及到任何具体的创作思想、主题、文体等,但却是直接触及到了西方国家和民族对于人的起源、人类产生的本质、生命的根本目的和过程以及人类最原始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等终极命题。这些命题的提出和解答无疑使得基督教神学在文学作品的思想设计和主题确立等工作中居于顶层定位,发挥着最根本也最彻底的指导作用。

二、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神学倾向的具体体现

从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从文学创作的意图和文学创作主题的设定以及相关作品结构的设计等方面都程度不一地表现出神学的色彩和倾向,当前较为主流的几种神学倾向的具体体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1.文学作品中的“双重选择”

基督教教义在基础的设定上就十分重视对人性本质的双面界定。首先它确定了人性本质的恶的方面,认为人生来有罪,有着不洁的贪欲、等自然本性层面的内容。其次,它在原罪的对立面上又确定了赎罪的概念,为生来本恶的人的发展开辟出了一条充满荆棘而希望甚微的救赎之路。然而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神学色彩的表现远不止这么简单和直接,它在这种看似自然而然的选择中看出了背离和裂缝:既然人人本恶,贪欲、、物欲等自然本性人皆有之,那么这种人皆有之的罪恶本身是尤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的。这是人性的第一层内容。那么,人性的深刻内涵在于即使自然本性被证实合理,它还是谋求更大程度的解放和永恒的价值。这也就是《复活》、《罪与罚》等小说中所体现出的主人公精神深处潜藏的那种分裂的因素和激烈的纠葛。

2.文学作品中“由物及我”的潜在模式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由物及我”的潜在模式不同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后者代表的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考的一种范式。而前者则是一种肇始于古希腊思辨哲学的思维和研究分支。它的价值观的最终指向是宇宙天体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被认为是客观的,所需要人力来完成的是人必须按照这种由物及我的去生活,才能获得对这种关系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也被称为是“本源”的内容。因此,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无论小说中人物通过怎样的理性活动去寻求自己的解脱和自身命运状态的根本性变革,然而在涉及到人与自然或者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就会表现的十分不理性,理智的力量在这里被最大限度地限制,只能通过具体的经历和与外界事物的接触才能实现顿悟和改变。《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卧轨”现象就是鲜明的例子。

3.更加怀疑理性的力量

从根本上说,理性力量的获得是人类开始自省,进而开始自为的典型表现和重要信号。从近代以来的基督教教义来看,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想的淬炼之后,基督教教义十分重视人在获得解放过程中的主体性力量的发挥,也就是理性的获得和使用。从基督教教义的基本阐释过程就可以看出,由于基督教的宗教典籍《圣经》是神对于民众的最重要的劝诫,所以它是超越一切的,唯一的存在。然而对这种唯一的超越一切的存在的经典阐释权却掌握在人的手中,这无疑从侧面加强了人性的力量和理性的重要性。然而这种发展趋势到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发展阶段却戛然而止,叔本华、尼采、帕格森等哲学家们的思考庄严宣告了“上帝死了”,这种颠覆性的认识带来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化不开的悲哀的气氛和阴影。然而,正如鲁迅所说,反抗传统的人反而更加在乎传统。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这种悲伤正是对基督教神学恋恋不舍的最佳证明。正如评论家在评书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时所言的:“它表现了一种末世的情绪,但是不可能附会出什么具体的宗教内容”,这里的神学倾向色彩可见一斑。

三、结语

毋庸置疑,西方社会有着悠久而完善的宗教传统,宗教的发展也带来西方文明的高度繁荣和进步,孕育了西方社会的思想价值观体系。单从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作品的创作而言,此时期的文学创作延续了基督教教义对原罪和赎罪的深沉思考,在双重选择、由物及我以及对理性力量的怀疑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神学趋向。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 103、133 页。

[2]弗莱:《同一的寓言》,转引自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三联书店 1986 年版,第 62 页。

[3]洛克尔:《六人》,三联书店1985年版。

上一篇: 银行业务发展 下一篇: 保险资产管理实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