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5 16:51:43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1)

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尊重民意。加强组织引导,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整合资源,搞好服务,广泛尊重民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规划先行,夯实基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规划,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合理确定目标任务,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实行一村一策,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和发展模式,根据农村现状,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做到改造一批、建设一批、提升一批,不强求一律,不搞一刀切。

4、试点示范,循序推进。坚持先易后难、抓好试点,总结经验,搞好以点带面,做到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

二、农村村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城镇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可抗拒,也不能阻止,然而只有通过科学的村镇建设管理,引导调控农村建设,才能保证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从当前部分县区农村实际看,一些地方的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农民建房缺乏科学设计,有新房无新村、环境脏乱差等现象普遍存在;规划管理存在薄弱地带和薄弱环节,农村违法、违章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失控现象。现阶段农村大部分房屋已经进入高标准翻建时期,这就要求我们的村镇建设管理工作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满足农村群众高层次的建设和审美要求,努力为群众创造舒适、惬意、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如果我们的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势必出现村镇建设上的杂乱无章和重重建设,加重农民负担,影响农民生活质量,延缓小康建设进程,损坏农村形象。

三、提升农村村镇规划建设水平的措施

搞好村镇建设规划,是农村改善村容村貌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建设发展目标之一,在具体工作上要做到“六个到位”:

1、重视程度到位。在村镇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工作上,主要领导要亲自谋划,主管副职要亲自参与。对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协调,妥善解决。同时要把规划管理工作列入乡(镇)年终考核目标,列入乡(镇)主要领导任期目标,严格考核,严格奖惩。

2、工作人员到位。乡(镇)及有关部门要抽调业务精、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正式人员组成规划编制队伍。所抽调人员的工作都必须与原单位脱钩,不得兼顾其他工作,垒身心投入规划编制工作,以保证规划编制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3、业务培训到位。为保证村镇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建设部门要组织好规划业务知识培训,重点搞好政策法规、专业技术和实际操作技能等方面的业务学习,提高规划编制和管理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

4、政策宣传到位。要利用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村镇规划政策法规宣传工作,切实增强广大农村群众的规划意识和依法建设意识,使《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有关政策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5、责任落实到位。乡(镇)及有关部门要协调联动.搞好配合。在具体工作上,乡(镇)重点负责做好规划经费的筹措,规划方案的编制、专家评审、技术论证、按程序报批、公示以及规划人员的办公用品购置等工作,建设部门要在乡(镇)规划经费到位的情况下,负责做好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提供、规划方案的技术指导、村镇规划测量、规划成果上报备案等工作。土管部门要负责提供乡域和分村土地利用规划图纸等有关资料,提前做好规划建设用地和企业占地的划界定桩工作。6、资金投入到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对农村投入增长的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重在“多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自治区政府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是应当以县域为单位对农业政府性投资进行整合。积极开展以县域为主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全面整合各项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用途不改的原则,实行项目资金到县一级的统筹使用和统一管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通过整合资金,明确鼓励、支持以县域为单位根据当地实际,积极稳妥推进项目建设,保证项目建设质量,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村镇规划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基础,是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举。只有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才能真正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从而更好更快地建设魅力中国、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彭卫兵,张晓敏. 农村土地流转的再审视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2)

农村是我国基层组织的薄弱环节,也是中国经济最薄弱的经济体,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会计作为资金管控基层干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越发重要。

一、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了发展农村的生产和保证农民的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农田水利、园林绿化、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这些都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农村经济系统中占着及为重要的地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

二、会计工作

会计是主要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专门的技术、方法对各部门的经济活动的连续、完整、系统的进行反映和监督,从而达到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是一切经济和商业活动的语言、准则和根基。它既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

从会计的发展角度来说,会计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到封建社会末期的漫长的岁月中,会计主要是原始的计量的记录法,主要进行计量、记录、分析等一切工作的混合模式。近代社会的会计可以说是从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家卢卡·帕乔利所著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出版开始。这一时期的会计工作主要有复式记账法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和成本会计的生产和迅速发展,会计成为一种管理模式。现代会计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会计方法技术及内容的发展为两个重要标志,一是会计核算手段质的飞跃,现代电子技术和会计融合形成的“会计电算化”,二是会计随着生产和科学管理的发展而分之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国农村会计人数和会计从业的文化素质也在提高,据湖南省财政厅2009年7月发部的《我省农村会计工作的调研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农村在职会计人数为55672人。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18029名,占30%;高中学历的有27638名,占46.5%;中专学历的有6811名,占11.3%;大专学历的只有5116名,占10.2%;本科以上学历的只有1411名,占2.3%。农村会计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会计、财务制度规定,认真做好预算内(外)资金和专项资金的记帐、算帐、报帐等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资金的管控工作;保管印章;抓好党委、政府和党总支、农业支部、村委会及上级统计和农经部门交办的其他相关业务工作。

三、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在讨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之前我们先看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易出现的问题。

《1994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增长、减轻贫困和环境的可持续创造重大的收益,但是也只有在它所提供的服务对有农村效需求作出反应并且效率较高的野合才会这样。目前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尽管他们一直在进行基础设施存量方面大型投资, 但是这些财产产生不出农村所需要的服务数量或质量。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基础设施项目缺乏有效的管理, 投资效率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与运营管理也同样存在的问题。如政府对财政资金的管理不善,及易出现严重的“漏损”、“截流”;依照上一级官员的意志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项目的选择缺少长远的适用性,选择机制也缺少科学性和民主性;投资渠道相对单一和形式单调,缺少对潜在的社会资源的动员和制度的保证;往往只注重建设过程从而忽视建成项目的设施的维护、保养和经营管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投入到农村的资金则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会计工作做的到不到位决定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为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出现的“漏损”、“截流”现象。农村会计按照国家会计、财务制度规定,认真做好预算内(外)资金和专项资金的记帐、算帐、报帐等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做到凭证合法,手续完备,帐目健全,数字准确,并及时记帐、按时结帐、报帐,从而使财政资金能够发挥专款专用。

会计在抓好党委、政府和党总支、农业支部、村委会及上级统计和农经部门交办的其他相关业务工作的工作职责中可以监督官员是否依照上一级官员的意志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使财政资金真正用于便民、惠民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会计与其他会计工作一样,对农村经济支出进行预算和总结工作,统筹农村的选择机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监督农村资金的流动动向和支出情况。以货币计量的形式,以计量、确认、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和完整的反映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情况,为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会计信息。

从农村会计工作的工作职责中可以看出农村会计还要妥善保管印章,按规定使用印章,严格管控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建立空白收据、空白支票登记本,办理领用手续的职务。并定时向上一级党政机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支出情况。

四、小结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3)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324-02

一、农村地区现阶段的法律状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法治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已制定和颁布了10多部农业方面的法律、40多部农业行政法规、340多部行政规章,地方人大和政府还制定了一大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以农业法为核心的农业法律体系框架。经过四个“五年普法”教育,农村的执法工作和执法机构、执法队伍建设也有了一定的加强。但是农村法治建设尚不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离依法治国,在农村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现阶段农民的法律知识非常匮乏。有些在我们看来是常识性的法律知识农民却不理解,在他们看来,在农村地区,道德规范往往起决定性作用。他们很少接触法律,有些农民甚至从没有与法律打过交道,这是农民的生活环境及地域环境有很大关系的。这些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不能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工程。

经过我国多年的普法教育,农民法律意识用所提高,但是真正到具体的问题法律意识不强。首先,有的农村地区法治状况很不乐观,法治现状亟须改善。出现了许多令人很难想象的情况。湖北某村的村干部郑某,把设在了村委会办公室,而他竟理直气壮地对记者解释道:“夏天家里热,办公室里有空调。”;安徽一位农民,在屡次要债未果后,竟带人冲进债务人家中,将其家中洗劫一空;重庆某村一名男青年,因为触犯“家法”,竟被其父亲活活打死;陕西省洛川县某村居委会竟然为一男子开了一份“休妻证明”。其次,农村各类案件的发案率一直居高不下,拿石家庄举例,2008年,全市各类案件中有80%出自农村地区。农村地区成为各类案件频发的“重灾区”,我国农村的发案率之高可见一斑。再次,农民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十分匮乏,农民“不学法”、“不懂法”、“不用法”,甚至“不信法”,他们对“族规”,“村法”的依赖度明显高于法律法规。 由于农村一般地域狭小,人口流动性不强,基本上属于“熟人社会”,农民处理已发案件的方法往往是“方便快捷”的“私了”。这无疑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和隐患。这类事件在农村地区绝非鲜见,农村的法治状况为何如此落后,又有什么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二、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

第一,从观念看,对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法治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约束农民的往往不是法律法规,而是在村民中形成的习惯或是道德。许多人认为在农村地区不用过分强调法治,依靠习惯或道德足以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而这正是与农村地区的高发案率互相矛盾。

第二,从立法上看,因为农村的生活相对单一,远远没有城市复杂。立法者非常容易忽视关于调整农村及农民关系的法律法规,所以我国还没有制建立非常完善的农村法律体系。

第三,从执法上看,现阶段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面临着执法“人员少”、“素质低”,“不规范”等诸多弊病。导致在有些地方法律形同虚设,人们不犯重罪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这更使一些人肆无忌惮,目中无法,三番五次的触犯法律。

第四,从司法上看,在农村发生的案件(除刑事案件外)一般标的小、告状难、打官司难。尤其是农村经济纠纷,其起因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一棵树,一只羊等等。人们往往觉得这种小事不值得打官司,不如“私了”来得快,而法院等司法机关也觉得连这种小事也要“对簿公堂”,显然是对司法资源的浪费。

第五,从法治宣传教育看,基层普法治理领导和办事机构大都是非常设机构,职能不协调。普法领导小组就是村干部的原班人马,而且没有独立的办公室。规章制度不完善,责任不落实;普法经费不到位,工作发展不平衡,存在大量的盲区和死角。

第六,从农村法治研究来看,在农村从事法律研究的人员寥寥无几,农村法治机构更是难得一见,农村法治研究课题基本为零,这导致法律在农村根本没有良好的生存土壤。

第七,从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法律素质来看,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人情大于法理的情况。有些农村基层干部不依法办事,甚至出现“以劝代法”,“以言代法”和“”的现象,任意侵犯农民的合法权益。而广大农民则因为不懂法,不用法,无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导致了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第八,从农村的意识形态来看,因为农村地域一般都比较小,而且人口流动少,大部分人都是相处了很久了的“老街坊”。在这样一个“熟人社会”中,大家养成了“息讼”的传统,发生了案件一般会选择“私了”的方式。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还在初期阶段,大部分的农村地区经济上和思想上还比较落后。农民还比较贫穷,农村法治甚至社会主义法治任重道远。

三、这种现象的危害

第一,法律知识在农村地区的匮乏使广大农民缺乏对法律的了解和掌握,农村地区成为了法律的“盲区”,在农村,法律甚至没有村干部的“指示”有力度,法律成了某些人为非作歹的“保护伞”。

第二,农民在发生纠纷后,往往通过调节,妥协的方式来解决。当调节与妥协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人们便会选择放弃或降低自己的合法权益来达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目的,这样,非但不会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反而会被一些别用用心的人所利用,欺骗,从而导致自身合法权益的进一步丧失。

第三,农村普遍受约束于习惯和道德,由此便产生了“村规”,“族法”等封建制度,而这些封建制度又常常与法律相违背。当农民们所遵循的“村规”与庄严地法律相抵触时,人们往往会不知所措,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发生。

四、农村加强法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一,转变观念。要使法律在农村地区真正普及并深入人心,最根本的就是彻底转变观念。这里的转变包涵两层意思,首先是立法者的观念,让立法者充分认识到农村法治的重要性。加强农村立法与城市立法的协调性与差别性,从成熟的城市立法中批判地吸收有益经验用于改善农村立法;其次是改变农民的观念,让农民充分地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及权威性,树立法律的绝对权威地位,让他们自主地服从于法律的约束。

第二,加强法治教育,增强自我发展智力支撑能力。农村法治落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法律方面的人才,农村地区本来就缺乏本土法律人才,而且一旦有了法律人才又往往留不住。所以,我认为农村地区一定要加大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人才扶贫,文化扶贫,大力培养本土法律人才并努力使他们留下为家乡做贡献,增强农村地区的后续发展力量提高现有的法律人才水平。

第三,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还要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法律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但正如我前面提及的那样,我国农村立法存在着缺陷,还需继续完善。一是农村立法内容不够全面,有些地方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二是立法质量不高,一些法律法规带有较为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三是立法层次低,调整农村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停留在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层次上,等等。所以,建立健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律体系,立法、改革、废除的任务还很重。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用先进文化占领社会主义农村文化阵地,对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特别是党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连续颁布以来,**区农村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从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基层文化工作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行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工作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来看,农村文化仍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落后于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与当前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相比。而农村文化的建设表现较为滞后,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既是“三农”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乡镇文化站则肩负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1乡镇文化站建设的重要性

1.1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转型是顺应历史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要求的,这个转型不仅表现在物质性的发达、而且要求社会文化进步。农村原有的文化资源原本不足,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更为贫乏。很多传统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走向消亡。而乡镇文化站是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其职责是对群众做好宣传、组织、示范、引导。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2为新农村文化指引方向。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相统一,建设和谐社会,农村文化建设要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共产党员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乡镇文化站就要着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农民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接受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民主法制观念等方面教育。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抵制不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弘扬时代主旋律。

1.3为广大农村群众服务。乡镇文化为民服务,它立足于文化工作面向基层,将文化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繁荣文化活动的一种有效载体。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员要广泛的动员组织群众参加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和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2当前农村基层文化现状

2.1各级领导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清醒认识。当前,各级领导尤其是乡镇基层领导对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清醒认识,主要表现在:农村节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村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力度不断加强。**区除每年组织10场左右全区性的节庆文化活动和长年不间断的集中“三下乡”活动外,各乡镇重要节庆日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2.2农村文化消费逐年增长。这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二是文化品位逐步提高。民间传统的社戏、龙灯、庙会等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逐渐复苏并不断发扬光大。近几年来,卡拉OK、健身跳舞等非传统的现代都市文化活动在本区农村兴起,并渐成时尚。

2.3民间文化队伍发展壮大,民营文化渐成主力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民间文化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经纪人不断涌现。近几年,**区已先后组建各类民间文艺演出团体50多支,各类民间文艺骨干达500余人,全年演出800多场次。

2.4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村的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由于地理的、人文环境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乡镇的文化站建设不容乐观。文化资源缺乏、设施落后等许多因素制约着农村文化的建设。

2.5文化形式单一,文化活动匮乏。当前农村特别是有些自然村庄,群众的娱乐方式除看电视打麻将、吹牛皮外,几乎无其他活动选择。且输赢不大的“小麻将”、“”、扯“小金花”在农村的庭台院落随处可见。已成部分落后地区较为盛行的娱乐活动,文化资源严重匮乏。

2.6重视程度较低,经济投入不大。现在考核政府的硬件指标是偏重经济建设,而文化事业则属精神领域,对基层文化的考核方式不硬,伸展度不大,因为群众的文化生活很难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下级党委政府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财政收入,工农业产值增加等指标上。放松了农业文化建设,认为只有投入无产出,引不起重视。由于文化设施短缺,群众谈天喝茶搓麻将,劳作经商打扑克,也因而诱发了现象的产生,败坏了村风民风。

2.7服务运转困难,服务机能弱化。农村基层文化开展的是否有效,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好的队伍和一批热心的文化骨干,如今农村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拥有一技之长的文艺人才纷纷外流,导致村民自发组织的文化群体失散。乡镇文化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被分配到抓硬指标上去,文化站的作用日渐消弱,“三下乡”活动进行的次数少,但不保证每个乡镇都到,现在城区广场文化活动日渐丰富,但延伸到村社较难。

3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对策

针对当前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种种不足,从不断丰富和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实际出发,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正确引导,规范管理。当前因建设需要耕地被征用后的农民、退耕还林后的农民,他们不仅有娱乐欲望和精力,而且有时间,当地政府应重点引导、培训,组织他们参加各类文化活动。这些人们经常聚集在一起,无事可做,如果没有健康的文化活动来吸引,很易走上邪门歪道、而且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是团结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很好方式,是抵制“黄、赌、毒”等社会毒瘤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出台一些激励政策,支持农民发展民间剧团、文化大院、个人图书室等文化实体,通过民办公助加强引导管理,促进农民自办文化健康发展。

3.2加大投入促进建设落实。群众基层文化作为公益事业,政府应投入不是全部推向市场,因为经济投入与文化事业是否同步、协调发展,关系到改革成败,况且基层文化建设是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解决乡镇文化站只有牌子而无场所、只有编制而无经费、只有人员而无活动的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差距。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5)

1、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农村能源建设现状

农村能源事业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特别是近年来我县重点抓好省柴灶、节能地炕、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技术和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目前,全县已累计建设沼气池0.187万户,推广省柴节煤炕灶15.53万户,太阳能热水器0.84万平方米,有效地改善了农村能源结构,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小康建设进程。

1.2 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情况

我县农村除了一部分商品能源外,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也很多,主要有生物质能、人畜粪便、太阳能等。所以积极发展柴林薪草建设,退耕还林,合理使用林木资源,可以一边使用一边建设,扩大再生林建设,使林木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开发利用秸秆柴草、人畜粪便、太阳能、风能资源等可再生资源,即对环境没有什么污染,又能使身边的资源能为我所用。我县秸杆资源和人畜粪便比较丰富,农作物秸杆实物量有114万吨/年,人畜粪便理论量可达30多万吨/年;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也十分丰富。

1.3 农村能源的利用范围狭窄

据调查统计:全县农村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但目前在农村也存在着农民财力不够、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而且退耕还林区域农村能源建设还很差,新能源几乎没有得到利用。农村能源利用范围狭窄。

1.4 开发与推广资金少

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在农村大力开发与推广使用沼气池,鼓励广大农户兴建沼气池,确定对新建沼气池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据市场调查:新建一口8-10立方米的沼气池,需投入资金2400元左右,我县属省级贫困县,农村经济薄弱,农户年收入低,2400多元对一户农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节柴(煤)灶、节柴节煤炕建造改造也需要一定的资金。

1.5 科技支持体系不健全

农村可再生资源的发展,范围广、内容多、技术新,农村维护网点少、维修人员少,一旦出现故障,难以及时维修,从而影响农户修建的积极性。

2、改变农村能源建设的条件

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为指针,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营造梨树生态农业建设县为目的,实施“科技领先,节能优先;多元发展,合理布局;创新机制,改善环境”的发展战略,坚持突出重点,安全第一,实现梨树县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有效的能源保障,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对在退耕还林区内具备一定条件适宜建设沼气池的养殖户修建沼气池。(2)对以烧柴为主的农户,改普通柴灶为节柴(煤)灶。 (3)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改烧柴、烧煤灶炕为节柴省煤炕,以改善环境,节约薪柴资源。

3、改变农村能源建设的预测效果

项目的实施,覆盖退耕农户6302户,退耕农户覆盖率为100%。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完成实施后,将显著减少能源消耗,明显改善退耕农户农民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

3.1 经济效益

一个沼气池年节约柴草2吨,可生产沼气300立方米,生产优质有机肥20立方米,年可节约资金1,000元,建13600座沼气池年可节约柴草27200吨,年可节约资金1360万元;一个节柴(煤)灶年节约薪柴1吨,建设节柴(煤)灶5850个,年可节柴5850吨;按每吨薪柴200元计,年节约资金117万元;一铺节柴省煤炕年节约薪柴1吨,5850铺节柴省煤炕年可节约薪柴5850吨,按每吨薪柴200元计,年节约资金117万元;项目实施后,年节约能源资金1594万元;年节约薪柴38900吨,按每亩薪炭林年产薪柴800公斤计算,可护林48625亩。

3.2 生态效益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6)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新农村建设时期。文化馆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呢?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加之文化馆改革处在浅水区,在新时期其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和充分发挥,曾有人对其地位和作用提出质疑。充分认识这一问题,对于发展文化馆事业,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不揣浅陋,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文化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文化馆是新农村建设的“纲”

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后答记者问时,曾深情地说:“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深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纵观建国后我国农村文化的发展史,可以看到,文化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在任何时期,文化馆工作好,农村文化事业就活,文化馆事业强大,农村文化事业就兴盛。文化馆工作差,农村文化活动就乱,文化馆事业萎缩,农村文化建设就会停滞不前。文化馆对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农民文化户的影响,至今无可比拟。由此我们可以说,文化馆是县乡村户四级农村文化网的纲。在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新时期,实现农村小康社会,让农民过上小康文化生活,仍要以文化馆建设为纲,以纲张目,带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这基于以下几点,一是文化馆是国家设立的公益文化单位,文化馆文化是政府文化的一部分,对农村文化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二是文化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这盘棋上走好了文化馆建设这颗子,整个农村文化网络就活了,就会显出生机,就会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新农村文化也就更加繁荣兴旺。

(二)文化馆是新农村文化走向现代文化的桥梁

马克思说:“人类的现代历史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浪潮的波涛汹涌,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文化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起着桥梁作用。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在这里接轨。大量的现代意识,现代文化思想,现代文化作品,通过文化馆人的努力传入农村,影响改变着农民的思想观念,文化习惯,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村生活的品位。农村蕴藏的丰富的民间文化,经过文化馆人的挖掘整理,被注入城市文化之中,为城市人的生活增添了活力。文化馆在农村走向城市,城市影响农村的互动中的桥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优秀民间舞蹈《花香蝶舞》从挖掘整理,到走进城市及国际舞台足以证明,文化馆作为城乡现代文化桥梁作用的价值。《花香蝶舞》原流传于沈丘城效农村,经文化馆专业人员挖掘整理,经省舞蹈专家指导提高,参加全国艺术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河南省歌舞团前来学习,到国外演出,受到国外观众的喜爱。《花香蝶舞》由乡村走向城市,成为雅俗共赏、历久不衰的优秀作品,成为农村文化走向城市,城市文化影响农村,城乡文化交流,推动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典范,其中文化馆的桥梁作用功不可没。因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注重文化馆桥梁作用的建设和发挥。

(三)文化馆是培育建设新农村文化队伍的学校

农村文化活动是以农民参与的广泛与否为标志的。而农民参与率高低,取决于骨干力量的带动。文化骨干分子的努力与艺术才能的施展,决定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质量。全面进入新农村建设时期,向新农村文化提出新的任务与要求。即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仅是领导农民开展文化活动。需要面向现代化建设,注重提升农民全面素质。如提升文化素质,对农民进行科学素质教育、品德素质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提升心理素质,对农民进行智力因素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生理素质,在农民开展体育运动、自然锻炼,进行健康意识教育,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等。这就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骨干队伍。而大批的农村文化骨干队伍的培养,仅靠学校教育是很难完成的。这就要通过文化馆这所社会文化培训基地来进行培育。从各地文化馆的实践看,不少文化馆通过举办培训班、文化科技卫生讲座、下基层辅导、举办文艺汇演、举行文化艺术比赛等形式,每年都为农村培训大量的文化骨干。文化馆通过活动发现骨干,通过活动为骨干提供施展才能,提高才能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通过实践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起到艺术校所不能起的作用。因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文化馆培育人才的作用。

(四)文化馆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示范带动的辐射源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调查显示,农村文化受临近城市文化影响最大。县城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城是农民心中的城市,县城是距农村最近的城市。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等都要通过县城,向农村传播、输送。文化馆是县城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心、社会文艺创作辅导中心,是社会文化骨干培训中心,是社会文化理论研究中心。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文化馆的职能全。文化馆设置的专业含概了文学、书法、美术、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摄影、少儿艺术、民族民间艺术挖掘、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等十几个门类;二是专业人员水平相对较高。文化馆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引进竞争机制,吸引、培养了大批人才。三是文化馆阵地适中,场地宽阔,活动丰富,水平较高。上述优势,使文化馆的示范带动作用更为突出,辐射力更强。这种作用和辐射力是其他文化单位所不能取代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辐射带动新农村文化全面发展。

二、文化馆在新农村建设中地位确立与作用发挥机制

分析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文化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那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地位,切实发挥好作用呢?

一是转变运行机制。文化馆要深化改革,建立适合现代化需要的新的运行机制,以增加活力。我国市场机制已经确立,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开始,文化馆作为公益文化服务单位,虽没有转变体制的压力,但应积极探索创新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竞争和管理机制,加强内部管理,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激发活力,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是加强环境美化建设。美对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文化馆的环境建设要讲究美,要能给人们一种高尚、典雅、清新、广阔、优美的感觉。文化馆要创造条件,把文化馆建成花园式的文化园区,条件好的要建设活动广场、雕塑、喷泉,使人们到文化馆有心旷神怡之感,产生流连忘返之情,使文化馆成为人们休闲最佳去处。让农民群众在和文化馆的亲密接触中,产生改变新农村生活环境的冲动和动力。

三是提高审美导向能力。黑格尔说“:艺术拿来感动人心灵的东西,就可好可坏,既可以强化心灵,把人引到高尚的地方,也可以弱化心灵,把人引到最最自私的之中。”因此,文化馆要不断提高审美导向力。应组织一些优秀的艺术家、画家、书法家,创作健康有益的优秀作品,开展有益的活动,如群众歌咏比赛、书画大赛和展览、艺术培训、科学和艺术讲座、群众舞蹈等文化活动,用美的引人向上的艺术作品、文化活动,引导人民群众,提高群众的审美能力,培养群众的审美自觉性。

四是提高服务能力。服务需要本领,打铁需要自身硬。近年来,由于机制的原因,一些没有专业特长的或专业特长平平的人涌进文化馆。文化馆人已出现服务本领危机,造成“文化馆人多没事干,事多没人干”的局面。因此,文化馆必须加强业务建设,采取送出去进修、鼓励自修、组织培训等办法,提高从业能力,服务能力,把文化馆工作人员打造成为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精英队伍。

五是实施共享工程。国家已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馆应抓住改革发展的机遇期,创造条件建设电子文化网络,实施共享工程。一方面根据共享工程的要求,做好当地优秀特色数字资源库的建设,补充全国数字化资源。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信息资源库的科技知识,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科技种植养殖、乡村企业、民营企业服务。利用资源库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对广大农民进行科学教育和宣传,用科学的精神武装农民的思想,为新农村建设发展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科学的发展环境。

作者:李艳红 单位:周口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参考文献:

[1]董景云.浅谈县级文化馆发展之路———以江苏省兴化市文化馆为例[J].大众文艺,2014,(5).

[2]陈德凝.文化馆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建设探讨[J].参花(下),2013,(10).

[3]戴德鹏.新时期文化馆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3,(26).

[4]曾纪鑫.论文化馆、站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职能强化与机制转型[EB/OL].曾纪鑫专栏,2007-05-08.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7)

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身具有很深刻的法制内涵和法制意义。法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既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其中每一环节的实现都离不开法制建设的支持:生产发展需要法制建设作保障;生活富裕需要法制环境作支撑;乡风文明需要法制建设做依托;村容整洁需要法律规范去约束;管理民主需要法制建设去推动。因此,法制建设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或者从本质上讲新农村建设就是一场法制建设,是以法制之手段在农村社会建立起一种新的秩序,“把农村、农民、农业重新植入一个新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中,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动力的过程。”[1]在此背景下,农业院校应深入领会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自觉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农科类大学生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的领导者和实施者,其法律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再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身是涉及一系列法律问题的系统工程,大学生如果没有坚定的法律信仰和丰富的法律知识将难以胜任农村工作。

高等农业院校必须认清形势,增强自身使命感,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加强法制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既懂农业,又懂法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履行自己服务“三农”的社会职责。其次,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从事与农有关的行业,甚至回农村工作。而农村是以“血缘、地域和情缘”为联系纽带的“乡土社会”,法制建设落后;农民是一个传统观念浓重、法律意识淡漠的群体,这样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将会在长年累月中逐渐销蚀掉原本就比较薄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因此,这就决定了农业院校的法制教育,相较于其他学校具有更大的难度和更强的挑战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业院校加强法制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强农业院校的法制教育,以应对未来农业现代化建设对法律人才的需求。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院校法制教育的困境分析

(一)长期以来农业院校法制教育相对滞后,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首先,从生源来讲,农业院校由于自身专业设置和学校特色,在校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是一个信息相对闭塞,传统保守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农村籍学生从小受到的法律观念熏陶不多,了解法律的途径较少,加之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的缺陷,他们大多数人缺乏系统和完整的法律知识,普遍存在“只要我平时老老实实,法律与我无关”的心态。这种消极的法律心理状态,一方面揭示他们拥有朴素的正义观念,但另一方面常使他们在面临法律问题时选择退缩,还可能由于对法律的错误认知,导致某些极端的行为。其次,从农业院校的区位劣势来讲,高等农业院校大多地处城郊地带,处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边缘。学校校园文化比较闭塞,社会上新思潮、新观念的渗入比较慢,农村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学校的法制教育气氛不浓。个别教师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漠,在教书、管理和服务中存在违规违法情形,从而对青年学生法律思想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二)传统人才培养途径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大量法律人才,但是,目前农村可供利用的法律人才资源十分有限。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大量滞留城市,造成城市法律人才相对过剩,而农村严重不足[2]。虽然近年来,农业院校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也纷纷开设法学本科专业。但总的来说,这类院校数量较少,培养的学生有限。同时,由于法学专业开办时间较短,专业特色提炼不够,培养方案不成熟,普遍存在模仿普通政法院校“精英教育”“专才教育”的做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较差,与当前的社会需求极不相符。这些情况在短期内无法根本改变。而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背景下,解决农村法律人才之需,就需要在传统的“正规”途径之外,寻找“另类”途径来解决。即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之外,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培养既懂农业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现代社会是高速发展的社会,新技术、新事物不断涌现,从而导致法律关系相互交融,许多法律问题往往涉及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交叉[3],比如土地管理与保护,就既要有土地管理专业的知识背景,又要具备土地管理法规相关知识;还有,如有关转基因作物的法律规制、基因专利、动植物品种保护等法律问题同时也涉及生物技术等高科技知识。高等农业院校有浓厚的科学氛围,在农科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促使法律与这些学科形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培养既具有农业科技知识又通晓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是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对法律人才急需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农业院校法制教育的对策

(一)树立新型教育观,培养面向“三农”的复合型人才

农业院校的法制教育除“对大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一般培养目标外,还应具有特殊的目标,即培养面向“三农”、面向基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农业院校与农村有着天然的联系,农村法制环境的改善有赖于农业院校法制教育与法律实践。在农业院校特有的氛围中,鼓励农科类学生通过选修、辅修、双学位等方式学习法律课程,对法律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加深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成为农村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者和救济者。同时,农科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势必将在其后的工作生活中产生积极影响,其法制观念的增强和依法行政自觉性的提升,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实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无疑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但目前普遍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目标没有针对性、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由于受课程性质、学时和师资力量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法律基础课程处于边缘化和可有可无的地位,实际效果和期望相距甚远。在此背景下,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增强该门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首先,应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和“满堂灌”模式,以学生最关注的热点话题为切入点,采用对话式、研究式、辩论式教学,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其次,应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在影响法制教育的多种因素中,最关键的是教师。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于教师。”[4]高等院校的法学课教师不仅要深谙高校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试想一个连法律语言都不能正确运用的人,怎么能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法制观念。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齐专兼职教师,把那些受过专门法学训练、有较好法学素养的教师吸收到教学队伍中来,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提高其法制教育水平。

(三)广泛开设与农有关的法律选修课,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将来要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和实施者,仅仅掌握常识性的法律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熟悉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农业院校都没有开展农业法制方面的教育,部分院校甚至连法律选修课都没有。农业院校应广泛开设涉农类法律选修课,增强行业性法律知识教育。如开设《农业法》《种子法》《农业专业合作社法》《WTO农业规则》等课程。另外,还要开设市场经济类的法律选修课,完善知识结构。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未来农村经济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必须了解和熟悉市场经济相关规则,比如《经济法》《合同法》《公司法》等。

(四)加强平等观念和权利观念教育

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未来更需要农村工作,与农民打交道。鉴于农村社会和农民群体的特点,有特别加强平等观念、权利观念教育的必要。我国传统农村社会是以血缘、地缘、情缘为联系纽带的乡土社会,受自然经济,宗法制度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发生纠纷一般诉诸道德规范来解决,普遍存在“息讼”“贱讼”乃至“无讼”的观念。农民受此文化的影响,法律意识淡薄,权利观念不强,在自己受到侵害后,常常是委曲求全,不敢主动寻求法律的保护。大学生在这样的人际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常年累月的工作和生活,必然销蚀掉原本就薄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因此,法制教育中应特别强化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和平等观念教育。鼓励学生运用法律手段捍卫自己的权利,甚至为权利而斗争。大学生不仅要遵纪守法,更要勇于承担维护法律公平和社会公正的责任。同时,还要树立平等观念,要认识到任何公民不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有何差别,都享有同等法律地位,受到同等法律保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设中,尤其要强调农民与市民的平等,农民应享受平等权利。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8)

1 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1.1 农业机械化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让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且为农民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降低农业成本。农业机械化是解放劳动力的具体体现,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进行农业机械设计,旨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1]。由于农业机械化会基于农业生产需求而实现技术创新,因此而使得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改善。大量的农业生产由人力劳动转为机械化劳动,节省的劳动力,促使农民劳动力转向非农业产业以为城镇发展服务,由此而为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2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机械化是必经途径

农业要发展,科技是载体。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业机械设备作为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已经贯穿于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而且,农业机械技术是动态发展的,会根据农业需要而不断地调整技术,以更好地位新农村建设服务。可见,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机械化具有重要的地位[2]。

2 新农村建设中加大农业机械化的有效对策

2.1 将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构建起来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科技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促进农业机械推广,是将农业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可以对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普及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机遇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将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构建起来,包括农业机械管理、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使用、农业机械的维修以及定期地组织农业机械技术操作培训等等,都纳入到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中,以使农民对农业机械设备能够熟练地操作,并做好管理和维护工作,充分地发挥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价值,以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2.2 做好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中国国务院颁布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于2009年11月份开始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农业机械生产者检验农业机械要严格按照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标准内容操作,且要依法对农业机械以认证。农业机械销售者要将销售记录制度制定出来,并向购买者指导操作方法以及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农业机械设备维修者要有专业的维修技术人员实施维修,同时还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并在农业机械设备使用中,还要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可见,农业机械在使用的过程中,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保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设备能够安全使用,就要强化农业机械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还有助于督促其自觉地遵守操作规范,不仅可以维护农业机械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合法权益,而且还确保而来农业机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2.3 根据农业产业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业机械设备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9)

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大幅提升了土地的生产能力,过去依托人力完成农事活动的农田当前由于运用农机设备能够大幅提升土地的生产能力。特别是近些年,乡村的许多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或者相关生产单位,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加快了农业科学发展的进程。经过土地流转,将农田化零为整,拥有土地的农民成为合作社或者村办企业的工人,大幅提升了收益和生活质量。对于合作社负责人亦或村办企业而言,土地流转这种方式更便于对土地进行运用与管控,特别是有助于农业机械的运用,能够大幅降低人力投入。

1.2减小了自然灾害给农业造成的不良影响

农业机械的大范围运用能够减小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经过农业机械的运用,能够集中对农田作物开展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利用机械化有利条件提前抓好病虫害预防工作。在开展洪涝灾害预防工作过程中,农机也有不可忽视的优点。特别是中国土地面积十分广阔,然而高质量的土地很少,加上我国大多数土地属于季风性气候,农业机械的优势十分显著。

1.3有效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

当今时代的乡村,青壮年留在家乡务农的寥寥无几,大部分青壮年都到城市务工以获取较多的经济收益。这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便是农业机械的有效运用,乡村无需过多的人力。从土地劳作中解脱出来的乡村人员必定要寻找其他劳动方式,这既满足了社会对人力的大量需求,又可以让农村闲置人员获取更多的收益,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

2新时期农机化教育培训取得的效果

2.1培训主体不断多样化

近些年,在政府的高度关注与优惠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农机设备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活动也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农业机械推广机构在实践中对经验加以梳理,变革工作思维,当前已大致构成了将省级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部门作为中心,将基层农业机械技术研究部门、农业机械生产单位、村民、农业机械培训单位等多样化的的组织作为辅助单位,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机制。省级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单位应当将自身的主体功能全面发挥出来,将培训视为工作重心,实行有考评机制、明确目标、完善方案的培训体系,且把地区内培训工作的效果划入各个级别的农业机械化目标管控考评体系中,力争提升培训成效。另外,各个级别的推广单位也应当和其他有关部门构建联合工作体系,有效优化各方面资源,不断提升培训团队实力。

2.2培训能力有效提高

在培训主体逐渐多样化的过程中,各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的培训水平也在有效提高。在省级部门的科学引导下,各地农业机械部门持续加大基建、制度创建、培训团队创建的力度,有效提高了培训成效。基础设施的健全和培训资源的丰富、培训平台的多元化为培训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更为便利的环境;培训工作者的职业素质也大幅提升,高水平农业机械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的引入,有效改善了培训师资架构,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运用打造了优良的环境。另外,培训模式的多样化也为村民提升技能水平提供了多样化渠道,比如发放简单且容易理解的培训资料等,利于农民掌握。

3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存在问题

3.1师资力量薄弱,培训费用缺乏

目前,农业机械领域为提升从业者整体素养,运用举行培训讲座、开展在线学习、举行现场示范会等多样化形式,基于此,个人专业知识不断丰富,然而也存在部分不足,首先当前已有的培训老师理论知识较为单一,实际经验缺乏,存在十分严重的知识陈旧问题,缺乏整体性的理论知识学习,拥有的知识与当今时代农业机械培训需求不符。其次,可参与上级培训的工作者名额较少,参与面狭窄,而采用在线学习的方式,部分信息无法分辨优劣,无法发挥培训功能。再次,费用有限,缺乏充足的资金,导致教学基础设施滞后,已有教学用具无法满足培训诉求,也无法调动培训客体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3.2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单一

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模式大多采用讲解的方式,讲解人员一般简单讲述内容,无法把其和实践有效结合,方式单一,内容匮乏,趣味性不足,培训客体无法深入掌握培训知识点;培训内容仅限于专业知识,大多是做什么活动学什么知识,牵涉的知识十分局限,和专业知识有关的法制规章等有关内容很少涉及,具有极强的被动性,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新现象产生了,才安排有关培训,无法追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培训内容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培训内容存在较为明确的界限,知识无法进行扩展,致使农业机械推广工作者对于农业机械的原理不甚了解,培训工作缺乏整体性,培训工作者理论知识不够综合。

4新形势下提高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水平的建议

4.1提升推广服务能力

要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成效,首先要提高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能力。应增大推广工作力度,提升农民对农机生产作用的认知,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思想,让农机先进技术在农民和农业生产中得到有效运用;应当把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活动和农民、村集体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相融合,有效拓展农业机械运用范围,有效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应不断扩展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培训方式,开展技术下乡活动、举办专业知识讲座活动、技术工作者亲自演示等方法,让乡村居民切身体会到先进技术的优势,让乡村居民主动参加到培训活动中;还可以采用乡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培训活动,保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活动取得理想成效。

4.2健全培训工作体系

新时代,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培训活动也应当在机制和方式方面进行革新。农业机械化推广单位应当加强和农业机械制造公司的沟通,加强农业机械和运用操控技术的结合,基于已有生产技术,加强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引入和培训,和本地农业机械职业院校构建合作体系,依托院校雄厚的师资资源,提升培训活动质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效融合的培训方式,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培训活动。

4.3提高推广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水平

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篇(10)

加强库区农村文化建设是落实《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首要任务的要求

2011年05月18日,国务院通过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为今后三峡工程的运行管理以及库区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移民安稳致富及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三峡后续工作的首要任务。

从安稳的角度来看,库区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举足轻重。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而移民的关键在于安稳致富。安稳是致富的前提,没有安稳,致富就是纸上谈兵。“三峡库区是百万移民的安置区”。在完成大规模移民的搬迁安置任务后,移民人口面临的“移民致贫”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正如库区重点移民区县重庆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所言“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即将完成的时候,移民任务是不是就完成了,我们认为不是的,因为移民从一开始,中央领导就提出三句话的要求,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到2009年年底,仅仅完成了前一部分,搬得出,真正安稳致富,还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①

从安稳的角度看目前出现的一部分移民的“返流”现象,我们应高度重视。“返流”指外迁移民中的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适应迁移地全新的生活环境,选择回到故乡以及附近的现象。重庆市对“返流”移民进行90户跟踪调查发现,“受访户中有50户搬迁到重庆市外地区,有40户搬迁到重庆市内的其他区县。其中搬迁后不到一年返乡的64户,搬迁后1~3年返乡的12户,搬迁后3~5年返乡的共10户,5年以上返乡5户。在90户中,全家返乡的为82户。②库区移民返流现象的产生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后续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其中的原因虽然复杂,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文化和观念问题,移民在移居地感觉没有归属感,“故土难离”、“乡土观念”等中国农民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是重要诱因。“返流”移民增加了库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家乡和迁移地的各种福利都享受不到,一有风吹草动,容易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在大迁移过程中移民的安稳有三个阶段,一是暂时安置下来,二是生产生活方式适应,三是对本地文化和乡土人情的适应。而那些没有返流的移民,虽然暂时留在了迁移地,但是对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全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要完全适应可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库区农村的文化建设,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快适应过程,促进心理融合,找到原有的归属感、温暖感,融入到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尽快地安稳下来,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从致富的角度来看,文化建设的作用更是关键。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渔”的获得没有知识文化水平是很难的。随着三峡工程的竣工,三峡库区社会矛盾的严重性大大超过其它地区。目前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移民生计和就业困难上。实现移民安稳致富,首要选择是促进就业,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全面而系统地进行宏观调控、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作为以外,库区移民本身知识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致富的成效。在就业过程中,科技含量和知识水平要求较低的行业,收入也会低,而有一定技能和知识水平要求的行业收入肯定会高得多。从那些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快的农村地区的经验看,掌握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开阔了视野的农民,在更大的程度上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发展模式,并由此影响农村的产品结构甚至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

加强库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加强库区农村的文化建设,成为当下引领农民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由之路。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广大农村地区存在被疏忽、淡化的现象和趋势,应引起我们理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相关研究表明,在当前农村,农民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淡薄。部分农民认为共产主义的目标是空的、虚的,或者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度下降;部分农民缺乏政治参与意识,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不多、认识不够。四川师范大学徐莉老师对成渝地区的调查显示:农民文化精神生活缺乏,农村普遍出现信仰流失,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糟粕正在侵蚀着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威胁着农村的稳定与和谐。③

其次,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去占领,在广大的农村也不例外。由于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存在很多问题,在目前农村有很多地方正在变成“文化沙漠”,成了“被文化遗忘的角落”。农村这块思想文化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落后腐朽的文化必然会去占领。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④“工人群众自己决不能在他们运动进程中创造出独立的思想体系”,“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⑤虽然灌输理论产生的年代比较久远,当今社会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面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我国的不断渗透,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蔓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意识,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加强库区农村文化建设是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变得前所未有的迫切。但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脚步远远跟不上农民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城市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模式导致农村文化事业的滑坡。当前文化产业的服务对象、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大都是以城市为主体。以农民和农村为题材的文化创作更是呈现逐年递减趋势。文化发展急功近利的趋势,导致文化为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意识正在被遗忘。文化创作、文化发展只为追求经济效益,这和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有一定关系,这就从方向上根本背离了指出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双为”方针。再加上农民本身文化水平和相关素质偏低,在文化创作和文化发展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现有文化信息的输入,因此广大农民对现有文化活动的满意度普遍偏低。重庆市的调查显示:“农民普遍希望政府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设施,提供更多的科技指导、信息服务及各类教育培训的机会,组织更多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还有部分农民希望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在农村树立良好的乡风文明,保护和发展当地的特色民间文化。”⑥

其次,农村文化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文化活动相对匮乏。邓小平曾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场改革不仅带来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带来重大的革命性变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价值观念尚未确立之前,农民的思想和信仰状况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失落感、危机感随身相伴。而这时应该加强的农村文化建设却出现了滑坡。相关研究表明,很多农村以前集资兴建的文化设施都让位于“经济效益这项主要任务”,被挪作他用,使这一供需矛盾一直没有很好解决。

再次,在农村文化建设的队伍方面,后备力量明显不足,很难满足农村文化需求。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离不开文化建设的人才,人才资源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长期以来,由于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制定、贯彻、落实的不到位,农村文化建设、经营管理人才非常短缺,原有的一些专业技术骨干流失也较为严重,农村文化发展后继乏人,成了制约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加之现有的农村文化建设队伍普遍存在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单一的特点,严重不适应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作者分别为重庆三峡学院教授,讲师;本文系重庆三峡学院2010年资助项目、重庆市教委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022-016,09skm05)

注释

①谢夷:“解读新万州”,《重庆晨报》,2010年1月28日。

上一篇: 消防工程文明施工措施 下一篇: 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