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能耗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5 16:51:28

高校能耗管理

高校能耗管理篇(1)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4.024

低值易耗品在现代高校中占有一定的资产比例,但是并未像固定资产那样引起资产管理部门的重视,原因如下:首先,低值易耗品价值都比较低,通常标准为200元以下,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为500元以下,按照现在经济的发展和通货膨胀等因素,跟固定资产仪器设备等资产值比起来确实不值得一提。其次,低值易耗品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消耗也比较大,比如说实验室用的药品、玻璃器皿等,管理标准不能量化,可能一支试剂只能做一次实验而且不能回收,那么管理它的意义也确实不大。

1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现状

1.1低值易耗品定义模糊,不易界定

低值易耗品不像固定资产的定义那样严格明确,但基本上都是从价值金额作为区分是否为低值易耗品的第一要义,在一定标准之上的就属于低值易耗品,标准以下的就是非低值易耗品。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可能原来属于低值易耗品的物品按照现行标准已经不属于低值易耗品的范围了,也有可能原来不属于低值易耗品的物品按照现行标准是属于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定义该如何界定,是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的关键。

1.2与固定资产相比,高校对低值易耗品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现代高校的硬件设施是高校发展的必要条件,有的高校资产价值几十亿元,普通高校资产价值也过亿,跟亿元的资产量相比,几十元几百元的低值易耗品确实不值得一提,所以高校资产管理也忽略了这个问题,就是低值易耗品的数量很大,品种多,所以其实低值易耗品在高校资产也是占了很大比重的,只是由于自身价值低消耗大的特点并没有引起高校资产管理部门的重视。加上低值易耗品跟固定资产的计划申报和采购方式也不同,固定资产一般采取政府采购方式,而低值易耗品通常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自行采购、自行使用、备案登记的管理方式。这也是高校资产管理对低值易耗品重视程度不足的表现。

1.3丢失浪费现象严重,盘点难度大

低值易耗品包含通用耗材和实验耗材,通用耗材一般是指行政办公用品、电脑耗材配件等,实验耗材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的试剂、药品和器皿等。低值易耗品体积小、材质易耗易损,所以丢失和浪费的现象很严重,因为在一些高校,购买少量的低值易耗品是不用申请购置计划的,实报实销,这样的话就很容易无计划的购买造成丢失和浪费。而且现在高校的固定资产量很大,每个高校都有盘点固定资产的规章制度定期盘点,但是低值易耗品消耗量比较大,也不便盘点,一般只做备案登记。

2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财务制度不健全,导致低值易耗品流失和浪费

现行高校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很粗糙,大部分高校都采取的是“以报列支”的管理办法,何为“以报列支”,就是在财务处报销购买低值易耗品的账务时,只需要提供发票或购买原始凭证就可以,发票上列出所购买的低值易耗品的详单即可。也有一些情况是在规定数额以内甚至不用提供详单,这样学校财务部门和固定资产监管部门根本就无从监管,很容易造成低值易耗品的流失和浪费,比如买试剂或者化学药品,由于没有标注多少量,每次购买金额都在一定范围以内,那么这些试剂和药品怎么使用、怎么存放、会不会有安全隐患都不得而知。

2.2低值易耗品流动性大,管理人员队伍不健全,给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低值易耗品的品种很多,数量也大,规格型号也五花八门,分布也相对分散,流动性也大,这会给高校资产管理带来很大难度。现代高校大部分资产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管理或者是临时管理,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资产管理培训,缺乏安全管理意识,而且工作压力大,缺乏专业的管理素质。那么每年高校有那么多的低值易耗品该怎么管理,这是各个高校都面临的难题。

2.3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低值易耗品库存不科学,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低值易耗品价值低消耗大,所以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重视程度远远不如管理固定资产那样,存在一定的疏漏。尤其是对实验耗材的管理,包括化学药品和试剂的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都是根据需要自行采购,购买的数量和质量都很难保证,购买之后实验室是否具备保存药品的环境,还有库存量的标准,这些都是低值易耗品管理存在的难题,高校的安全问题也是近年来大家比较重视的问题,如何建立科学规范的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消除安全隐患是当下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对于可以重复使用的低值易耗品是不是应该参考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建立响应的管理机制,提高资产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这都是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面对的难题。

3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建议

3.1加强财务制度建设,科学购买、科学使用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的购买和使用标准难以量化,尤其是财务部门对低值易耗品采取“以报列支”的支出方式,就难免会存在虚报瞒报的情况。比如后勤维修材料或者是低值品由后勤管理部门自行采买、使用;实验室需要的药品试剂等耗材归实验室管理处或者实验中心采买、管理;各部门办公用品则由各部门自行采买使用,然后再去学校财务部门报销。这样的管理过程是不透明的,所以应该加强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源上避免乱买乱用的现象。

3.2提高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强化细节管理

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对象是物品,但实际上是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的,加强对教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使他们建立勤俭节约、科学使用管理低值易耗品的习惯,定期对资产管理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加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用药,科学管理药品试剂,建立专业的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立资产管理考评体系,有奖有惩,刺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学校的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工作增光添彩。

3.3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合理库存,定期清查,排除安全隐患

“重购买轻管理”一直以来是很多高校的弊病,大部分的高校从计划申购到审批、招标采购、入账出账都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但是对于购买之后如何管理和使用却是缺失的,低值易耗品管理更是如此,买了多少,如何存放、使用量等均无标准,尤其是实验耗材,不合理的库存对实验室的环境和教师学生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定期清查核实账物是否相符能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对丢失的低值易耗品予以追偿,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对浪费低值易耗品的工作人员予以批评教育;对已经损耗的物品填写清单;并及时出账,并及时调整留用量和相关记录,对余量不足的试剂和药品及时补充。定期清查还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对于库存量过高的药品和试剂要调拨使用,以免储存不当造成安全事故。

4结语

低值易耗品对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有重要意义,它们虽然没有很高的价值,使用期限也不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没有办公用品高校日常工作就不能正常运转,没有实验耗材,教学科研工作将停滞不前。所以,在以后的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中,各个高校应加强制度和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跃峰.高校资产管理研究[J].新会计,2015,(12):2829.

[2]王晓勇.浅议加强高校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J].高校讲坛,2010,(25):572573.

[3]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办法[Z],1984.

高校能耗管理篇(2)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195-01

实验耗材是指凡一次使用后即消耗不能复原的材料以及不够固定资产标准又不属于材料范围的用具设备。随着学院实验室的不断更新扩大,实验室耗材的种类越来越丰富,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实验室的耗材管理涉及到出库、入库、查询、维修、报废等操作,且耗材具有数量大、品种多、范围广、涉及部门多、采购周期短、时间紧、变化快等特点,因此,实验耗材管理是实验室管理中的一个重点。本文从实验室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加强实验室耗材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探讨。

一、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耗材申报时间长,效率不高

许多高校在实验室耗材管理方面都制订了较完整的管理制度和办事流程,涉及的部门或岗位环节多,且都是手工管理方式,造成环节之间的交接和办理时间长,办事效率低。从申请人做出耗材需求计划,递交到院系领导审核签字,再汇总上报到实验室管理部门以及学校分管领导审批,再回到采购管理部门采购,入库,分发。从申购到采购完成所需时间较长。由于教学和科研需要消耗和购置的耗材种类多、需求变动频繁,办理过程中部分购置项目经常出现变动,难以及时响应需求,容易影响到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对申报内容的合理用途难以把握

各实验室所需要的耗材通常由实验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实验教学或科研需求提出计划。由于耗材种类繁杂,涉及学科专业多,加上管理模式的滞后,使得申请人提交的耗材需求计划容易带有较强的人为性。部分实验耗材他用性强,对于审核部门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对耗材计划内容进行审核,大部分情况下只能做一种形式上的审核,监管不到位,极易发生部分实验耗材被挪作非实验教学用途,造成经济损失。这就使得实验耗材申报和购置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教学和科研的需求,不利于实验室管理部门对实验耗材经费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容易影响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三)耗材质量不能保证

高校实验室所需的耗材品种多、同一耗材生产的厂家多,质量参差不齐,某些耗材还具有学科的独特性,在采购过程中,难以执行统一政府招标采购。一般高校通常将审批后的采购计划交由校内管理部门或申购人自行采购,由于耗材种类多,同一物品数量不多,在采购过程难以顾及全部,对采购过程中耗材质量很难进行有效监管。造成购置的耗材质量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要求,容易造成资金浪费。

(四)耗材的使用情况难以掌握

实验耗材采购到位后,一般直接发放到各实验室管理人员,对耗材的后期使用没有规范的管理措施,难以形成耗材使用的反馈制度,缺乏对耗材的统一动态管理,特别是对于因项目内容改变而造成库存的耗材的使用动态管理。经常造成重复采购,或采购不及时、耐用耗材不能共享等问题,使耗材管理人员对耗材资金投入的控制和库存管理难度加大。

二、加强和完善实验耗材管理的建议

为了使高校实验室耗材管理能更科学、更规范,特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和完善实验耗材的管理。

(一)制定严格的购置计划

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和节省开支,要求实验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程序,根据本学期实验耗材结余情况、下学期实验计划,在本学期末时提交下学期的耗材需求计划。对于实验耗材需求计划,要经过实验室主任依据各部门所开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所需材料、实验室的数量、人数等情况进行审查并签字。

(二)严格按计划采购,减少库存

首先,采购人员根据耗材库存,并与实验人员及时沟通,了解需求情况。其次,一般耗材按上报计划并预留实验应急需求采购,专用耗材,要严格按计划采购。第三,耗材采购到位并入库后,及时通知领用人尽快领取;库存中有同类耗材时,将新进耗材替换库存,以免过期。第四,管理人员根据领用人上报的计划,严格按计划中的耗材种类和数量出库。

(三)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传统的手工记账管理方式,效率低,管理松散,不易于学校管理部门监管。把计算机引入库房管理,结合校内局域网,不仅可以减轻每次盘库的劳动强度,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实验教学和科研服务,同时也使管理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高校实验室耗材管理是实验室管理工作中一项既重要又繁琐的工作,长期以来上级领导部门对实验室耗材管理重视不够,管理模式相对滞后,因此,如何降低实验耗材的损耗是维持高校正常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任课教师和实验员在实验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摸索出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方法,通过多种途径相结合,可达到降低实验耗材损耗和降低实验成本目的,从而避免资金浪费。

参考文献:

[1]袁海涛,袁海敏.对实验耗材管理的思考[J].河北企业,2010(7).

[2]黄善斌.高校实验室低值耗材管理模式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

[3]张红秀.高校实验室建立低值耗材管理系统的必要性[J].教育信息化.2009(2).

[4]李荣华,等.降低高校实验耗材损耗的一些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2).

高校能耗管理篇(3)

中图分类号:G647

实验室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具有时间性强、头绪多、内容杂等特点。随着高校管理变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许多问题逐渐也在显现出来,并具体到实验室工作的方方面面。就当前而言,许多过去认为行为有效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实验室发展需要,不能适应高校建设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高校师生、实验室、管理部门之间建议一套快速响应的低值损耗管理系统,实现快速、有效地沟通,不断提高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实验室低值耗材管理的问题提出

几乎所有的高等学校的实验室的管理,现在也是滞留有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子。具体表现为没有真正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管理,管理效率低下。

1.1 缺少科学的采购流程,不利于人力及资金的统筹。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对对低值消耗材料管理重视不多,管理手段也不够科学。在耗材购买方面,有的院校采用双重管理,先审批、后购买、再库里用。今天,这种采购和管理相对落后,手续复杂、效率低。

1.2 实验室功能单一,实验设备利用率不均衡,难以发挥教学科研双重优势。建立实验室只考虑局部利益争夺盲目使有限的资金不能有效地削减预算,导致重复购买同类设备试验设备造成实验。实验室的过度使用和闲置使用常有发生。

1.3 不利于实验管理部门对消耗材料的整体用量的控制和存档管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专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专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如果继续保持传统的做法,不仅造成资金分配不合理、购买力下降,同时也会造成资金损失,而且对管理部实验管理控制和提交材料总消耗量。

因此,可以针对我国现行高等院校实现室现状,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管理,建立实验室耗材管理系统,对实验耗材进行动态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2 低值耗材管理系统的实现

要实现计算机对消耗材料的管理,我们需要对所研究的管理事务进行分析,利用计算机的逻辑和数据处理特性抽象出数据类型,从而建立起相应的管理系统,将抽象的问题最终达到物理实现,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总的来说,我们知道,购买的材料要有采购部发放材料,仓库管理人员再次对买方的订单,如果需要的话,计算机必须提交下列资料:姓名、订单号、材料数量、目前价格、库存临界值,并这些数据上传到仓库,仓库管理员通过终端CRT把相关信息报告给定货系统。其物理实现的最终目标是,当库存是一种材料是小于临界值的库存,订货系统通过局域网将信息传递到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应重新决定是否再次定货。上述的采购部财务报表是仓库管理人员根据材料实际领取的情况,电脑输入后,对发生报表处理。同时,还应包括供应管理、统计查询、低值产品管理、低值变化管等子模块。

耗材管理子模块负责实现对耗材接收、验货、储存、取消、领用、统计等业务流程及实验室自行耗材采购登记与报账管理;耗查询模块主要担负耗材库存及库存经费统计查询;耗材收、验货、储存、取消、领用明细及相关经费查询;并可实现账目查询与打印等功能。

对上述模块进行分析,这类问题的计算机处理是完全可能的。。如果仓库管理人员将库存变更录入计算机,则相应的数值就会发生变化,一旦存储数据和材料库存阈值达到预设的逻辑关系,计算机就会进行提示处理。同时生成报表通知采购部,采购部结合物资消耗情况,根据价格比较系统进行合理的比较,实现网上采购。采购部对拟进行采购的信息输入计算机,并通过网络反馈到与之对应的数据库,则此时计算机会对库存数据进行变更,对相关数据进行更新和补充,并重新通过网络把库存情况发送到各个使用单位,方便各个实验中心领取使用。整个耗材的管理、申报、比对、采买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低值耗材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结构图

3 利用计算机对高校实验室低值耗材管理的意义

3.1 满足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需要。高校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发展中心和创新实践能力人才的摇篮。。因此,实验室建设、管理、设备配置、实验内容、实验教学和管理水平,都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利用购买设备,建立一个共享资源,环境和服务开放实验教学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实验室管理有效提高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和实验室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开发设计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大学实验室耗材管理系统,为高校实践教学的正常秩序稳定,加强实践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等意义重大。

3.2 加强低值耗材的监管力度。从上述功能的实现可以证明,实现对高校实验室消耗材料的日常管理是可行的,它不但实现了对庞杂琐碎的消耗材料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而且杜绝了管理中的一些漏洞,它可对家用性极强的一些消耗材料实行统一的系统管理,只有各实验室在真正需要时才能领取,使仓库管理人员随时跟踪家用性消耗材料的去向,以便控制其使用时间和范围,随时了解其使用情况。

3.3 帮助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大学实验室耗材管理系统,实现了一种新的信息交换方式,充分利用校园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将工作人员从烦琐的手工计算和手工复制等日常工作,多次释放,大大减少工作量,节省大量人力,降低劳动强度,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整体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教学管理活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相一致,教学活动的质量水平也在一并提高。在高交实验室教学活动中,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规范化管理,采用实验室低值耗材管理系统,不仅能有效管理实验室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促进高校实行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军.利用计算机对高校实验室低值耗材管理的探讨[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1.

高校能耗管理篇(4)

建筑物能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建筑物建造相关的能源消耗,包括建筑材料生产用能,建筑材料运输用能,房屋建造和维修过程中的用能;另一方面是建筑运行的能耗,即建筑物照明、采暖、空调、给排水系统、办公设备和电梯等设备的能耗,这些能耗将一直伴随建筑物的使用过程而发生。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建筑材料和建造过程所消耗的能源一般只占其总的能源消耗的20%左右,大部分能源消耗发生在建筑物运行过程中。由此而知,建筑运行能耗是建筑节能任务中最主要的关注点,也最具有节能潜力。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尽量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的同时,

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

从而减少使用在建筑领域内易引起环境污染的能源。

2 管理节能

很多企业及单位都完成了大量的节能改造。例如:更换低效的设备、照明改造、变频器、热回收、楼字自控系统等。对于管理节能,大部分都是零散的、账单式能源管理方式。能源管理系统在数据监测(电、水、燃气、油、蒸汽、热水等各种能源)的基础上,着重干对各种能耗数据进行监测、统计、整理和分析,帮助管理层进行高效的能源管理,建立内部能耗基准线,生成各种E-KPI(Energy KPI),建立高效能源管理体系,持续降低能耗。

一套良好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用户从以下几点提高能源管理效率:(1)规范和加强能源管理,从粗放式的能源管理模式到科学的能源管理模式。(2)发现能源使用过程中浪费的情况。(3)生成各种用户需要的能源经济性指标,例如:分项能耗、分类能耗、分类建筑能耗等等。(4)帮助客户建立能耗基准线。(5)帮助客户管理各个环节的能耗。(6)发现各个系统或设备低效的环节。(7)对节能措施产生的节能效果进行测量和验证。(8)分析各种变量对能耗的影响,如天气、运行时间等。(9)帮助客户将能源价格的影响考虑至实际使用中,帮助用户进行电量峰值管理。进行有效的需求侧管理。(10)和用户的ERP系统(如sAP,Oracle等系统)对接,为用户提供各种能耗指标。(11)和原有的楼控系统(BAS)系统对接,共享资源信息。

3 校园能源管理系统构成

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平台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前端采集、数据传输、终端数据统计分析公示。需要注意的是与远程集抄、楼宇自控系统在需求与定位上有所不同,不可简单套用。

楼宇自控系统,特别是建筑能耗中的大户一空调制冷设备系统,运行控制参数需要以分秒为单位的高频率反馈和通讯传输,要求较高精度的传感器具,要求复杂的控制逻辑,而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基本上仅要求以小时为单位的数据采集,传输,数据量和传输速度都与前者有很大差别,精度要求也不在同一个层次。因此,除了在部分参数计测上存在可共享之处外,两者基本上是特性相异的系统,现实中的失败就在于过于“贪婪”、硬性地将这两个目的不同,特性相异的系统捆绑在一起,看似功能多,综合性强,却并不合理的也不实用。

事实证明,将建筑能源管理与建筑设备自控系统分开更趋于合理,当然,这并不妨碍两个系统之间必要的数据共享和联动。目前我国的大型公共建筑能源管理也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即建筑分项计量系统相对干BA系统独立设置,但尽量共享数据、考虑联动控制接口。而对于校园来说。除少数大型建筑外,中小规模建筑居多、量大、用能密度小,更是应该把握好校园节能管理的需求,为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分类与分项计量相结合(粗略计测与详细分项计测相结合,综合近期宏观监控与长远细化管理的布局),注重实用和高效。

高校能耗管理篇(5)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不断投入,高等院校的硬件设备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实验室的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低值易耗品等的投入也不断地增加,办学条件也不断地改善。如何管理好高校低值易耗品,加强低值易耗品的利用效益,规范管理低值易耗品,对促进教学、实验室的运作、院校的科研成果及财务管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格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内,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劳动物资。其具有流动性强、品种多样、数量繁多、存放地分布散等特点,管理的难度比较大。如何加强低值易耗品的管理,特别是高校中的低值易耗品管理,关系到高校低值易耗品利用效益、经费开支的问题以及实验室教学的顺利进行。目前高校低值易耗品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机制监督

由于低值易耗品具有流动性比较大、价值低、品种多等特点,实验室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对其缺乏管理和监督。没有一套完整的购置流程及审批制度,在采购中根据实验室的低值易耗品存量而购买的,缺乏对相关物品登记的进出明细账进行审核。在记账入库过程中缺乏对物品的验收手续,在使用低值易耗品的过程中缺乏登记及低值易耗品的报废手续,造成浪费比较严重。

二、管理意识淡薄,随意性大

在高校,部分教师有自己的教学科研经费,可以根据上课需要购买低值易耗品,但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松散,学生道德意识不强,随意使用、放置,缺乏登记手续,浪费现象严重,造成低值易耗的管理尤为困难。

三、登记手续不齐全,流失严重

低值易耗品具有数量品种多等特点,一些使用单位缺少对低值易耗品进行分类登记。在使用的过程中随意取用,缺乏对低值易耗品进出量的登记。特别是实验室的一些物品,有些教师把低值易耗品作为己用,假公济私,把教学科研以外的研究也带到实验室来。造成了高校低值易耗品的严重流失,资源利用不合理。

四、管理水平较低,业务水平不高

由于低值易耗品价值比较低,目前高校缺乏对低值易耗品管理的重视,记账方式采用手工形式,二级部门没有统一规范的明细账。管理方式及登记方式比较落后,管理人员没有通过专业的业务培训,缺乏与外界的管理人员进行沟通。造成在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方面比较落后。

针对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机制

完善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制度,根据实验室的建设及低值易耗品品种的特点,制定一套管理多样化的制度,根据不同品种进行不同的管理。完善低值易耗品的购买、登记、领用及报废手续,批量购买应有审批制度。制定一套管理人员的管理岗位责职,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中。定时对低值易耗品进行盘点及报废,控制浪费的现象。

二、加强管理意识,规范使用

从制度上强化教师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及要求使用低值易耗品,其摆放及使用情况也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存放应科学化,特别是实验室中的低值易耗品,应该做到存放有序,防止物品损坏、变质丢失。实验室管理人员做好对教师使用低值易耗品的监督,按时按量地登记,及时查看登记表,做好低值易耗品的进出库清单,有效减少低值易耗品的浪费。

三、完善登记手续,合理利用资源

完善低值易耗品的使用登记手续,需要在制度上强化教师在使用物品时应该按照低值易耗品的领用手续进行登记,管理人员对于教师领用的物品应该进行审核监督。涉及批量使用物品的情况下,需要实验室主任审批才能领用。

四、运用网络平台,提高管理水平

高校的低值易耗品由资产管理处统一入账的。随着实验室不断的建立,科研项目也不断增加,低值易耗品用量也不断增多,需运用网络平台,设计一套低值易耗品的入账管理系统。把资产管理处、实验室等部门的低值易耗品工作归集到该平台,低值易耗品的购买审批、验收入库、登记入账、领用出库、报废手续等通过该网络平台进行处理。能够全面了解校区低值易耗品库存使用情况,为低值易耗品的购买提供数据参考,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需要增加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管理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业务水平,才能有效地管理实验室中品种多样、数量繁多的物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思想教育及服务意识,引导管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加强业务的学习,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总之,高校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需要相关制度的强制执行,学校领导的重视,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才能把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做好。减少浪费,降低开支,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低值易耗品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及实验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素江等.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

高校能耗管理篇(6)

一、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耗材申报时间长,效率不高

许多高校在实验室耗材管理方面都制订了较完整的管理制度和办事流程,涉及的部门或岗位环节多,且都是手工管理方式,造成环节之间的交接和办理时间长,办事效率低。从申请人做出耗材需求计划,递交到院系领导审核签字,再汇总上报到实验室管理部门以及学校分管领导审批,再回到采购管理部门采购,入库,分发。从申购到采购完成所需时间较长。由于教学和科研需要消耗和购置的耗材种类多、需求变动频繁,办理过程中部分购置项目经常出现变动,难以及时响应需求,容易影响到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对申报内容的合理用途难以把握

各实验室所需要的耗材通常由实验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实验教学或科研需求提出计划。由于耗材种类繁杂,涉及学科专业多,加上管理模式的滞后,使得申请人提交的耗材需求计划容易带有较强的人为性。部分实验耗材他用性强,对于审核部门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对耗材计划内容进行审核,大部分情况下只能做一种形式上的审核,监管不到位,极易发生部分实验耗材被挪作非实验教学用途,造成经济损失。这就使得实验耗材申报和购置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教学和科研的需求,不利于实验室管理部门对实验耗材经费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容易影响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三)耗材质量不能保证

高校实验室所需的耗材品种多、同一耗材生产的厂家多,质量参差不齐,某些耗材还具有学科的独特性,在采购过程中,难以执行统一政府招标采购。一般高校通常将审批后的采购计划交由校内管理部门或申购人自行采购,由于耗材种类多,同一物品数量不多,在采购过程难以顾及全部,对采购过程中耗材质量很难进行有效监管。造成购置的耗材质量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要求,容易造成资金浪费。

(四)耗材的使用情况难以掌握

实验耗材采购到位后,一般直接发放到各实验室管理人员,对耗材的后期使用没有规范的管理措施,难以形成耗材使用的反馈制度,缺乏对耗材的统一动态管理,特别是对于因项目内容改变而造成库存的耗材的使用动态管理。经常造成重复采购,或采购不及时、耐用耗材不能共享等问题,使耗材管理人员对耗材资金投入的控制和库存管理难度加大。

二、加强和完善实验耗材管理的建议

为了使高校实验室耗材管理能更科学、更规范,特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和完善实验耗材的管理。

(一)制定严格的购置计划

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和节省开支,要求实验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程序,根据本学期实验耗材结余情况、下学期实验计划,在本学期末时提交下学期的耗材需求计划。对于实验耗材需求计划,要经过实验室主任依据各部门所开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所需材料、实验室的数量、人数等情况进行审查并签字。

(二)严格按计划采购,减少库存

首先,采购人员根据耗材库存,并与实验人员及时沟通,了解需求情况。其次,一般耗材按上报计划并预留实验应急需求采购,专用耗材,要严格按计划采购。第三,耗材采购到位并入库后,及时通知领用人尽快领取;库存中有同类耗材时,将新进耗材替换库存,以免过期。第四,管理人员根据领用人上报的计划,严格按计划中的耗材种类和数量出库。

高校能耗管理篇(7)

高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校能耗管理篇(8)

高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节能量计算方法的认定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各高校公共场所的计量设施都不是很健全,特别是一些建校历史比较长的学校,计量设施的改造、安装都还在进行之中,能耗尚未做到分类、分项、分户计量,也没有针对各种能耗类别建立相应的能源消耗定额标准和能源消耗标准成本体系;另外,当前节能量的计算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些节能服务公司在节能量计算时,将学校管理过程中的节能以及其他投入方面的节能也计算到EMC的设备节能之中,而学校则认为这部分的节能是学校管理上和部分投入上的成绩,不属于EMC的项目节能内容,造成不少的纠纷。因此建议应用在签定合同时,明确、细化节能量的计算方法减少纠纷。能源消耗统计比较薄弱,节能的绩效考核机制有待建立虽然学校有专人负责能源消耗统计,但大多是兼职的,同时能耗计量点和监测点不健全,能源消费统计制度不完算,对一些耗能大的实验室等部位的用能情况尚未做到单独计量和监测,尤其是公共场所水能源的计量有很大的缺少,影响了能源消费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另外,学校对节能的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不到位,难以发挥有效的激励约束作用。缺乏第三方评估平台由于合同能源管理中,节能的效果受主观和客观等诸多条件因素的影响,为保证节能成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应建立第三方评估平台,由独立的第三方(社会上有关能源审计部门和机构)进行节能成果的核定,保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顺利进行。

高校能耗管理篇(9)

关键词: 高校;节能监管平台;现状及发展趋势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nergy monitoring platform;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102-02

1 节能监管平台建设背景及现状

为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的工作,自2008年以来,住建部、教育部和财政部开展了高校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工作。截止2012年底,中央财政一共投入6.5亿,支持了5批共计191所高校开展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目前前三批示范高校绝大多数已经完成了项目建设,其中已有30所高校通过了验收,高校节能监管平台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宁夏大学于2010年被列入第三批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示范高校,并于2013年1月顺利通过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对学校节能监管平台项目的验收。目前,各项数据采集和传输正常,软件统计和分析功能比较全面,系统能够满足学校能源管理的各项需求。节能监管平台的建立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能耗状况,为后续的节能改造和用能定额、精细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高校节能监管平台构建方法

2.1 节能监管平台的系统架构 根据《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建科2009,163号)的要求,高校节能监管平台要实现对校内建筑设施的能耗、水耗分类、分项计量、统计、分析,及节能分析和定额管理。为达到上述要求,高校节能监管系统通常由计量表具、数据采集及转换装置(简称网关设备)、数据传输网络、数据中转站(可根据学校规模选择建设或者省略)、数据服务器、管理软件组成[1]。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一般采用如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

节能监管平台系统包括计量控制系统,通信传输系统和中控中心三大部分。其中:①计量控制系统主要完成水、电、暖能耗数据的计量、采集,如果对电、水、暖加装了控制模块,比如对水、暖加装了电动阀控制开关,那么计量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水、电、暖的控制。计量控制系统包括电表、水表、暖表等计量表具和控制模块。②通信传输系统:通过通信传输系统可以将计量控制系统采集的数据上传到中控中心。通信传输系统包括数据传输网络、数据中转站。③中控中心:中控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数据服务器及管理软件。通过中控中心的管理软件可以实现对能耗数据的分类分项、按校区、按栋楼、按单位进行统计分析、公示,对用能进行定额、精细化管理。

2.2 节能监管平台的工作过程 计量表具将各测点的能耗数据通过电力载波技术、RS485或无线技术上传到数据网关,在数据网关上打包通过校园网或者GPRS/CDMA 无线网络[2]上传到中控中心。

2.3 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 要想实现节能监管平台对建筑、用能设备的能耗分析统计、监测,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数据传输网络的通畅。数据传输包括底层数据传输和校园网传输两个部分。底层数据传输是将各种计量表具的能耗数据上传到数据网关。传输方式可采用电力载波技术(PLC)、RS485、无线传输。三种传输技术的对比及适用范围如表1所示。

这三种技术各有利弊,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可以综合使用这几种技术,使平台性能达到最优。能耗数据从数据网关上传到中控中心,既可以采用校园网,也可以使用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服务公司提供的3G、WIFI网络[3]。但后者成本较高。而校园网覆盖面广、建设成本低,在建设过程中优先使用校园网。中控中心是监管平台的核心,需要专业的维护技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主控中心维护技术主要有[3]:①设置硬件防火墙:拦截外网对数据中心恶意攻击和病毒入侵。②对系统软件进行定期升级,修复软件漏洞,开发系统新的应用服务。③定期对数据备份,有系统灾难恢复方案,对服务器进行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④配置不间断电源UPS,保证断电时设备运行不中断。⑤做好设备故障、检修记录。有这些技术作保障,可以保证监管平台的稳定运行。

3 高校节能监管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节能监管平台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根据宁夏大学及其他高校的建设经验,目前高校平台建设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3]。①很多高校将节能监管平台的建设等同于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认为实现了对建筑的能耗监测,就等于节能。不注重节能宣传、能耗统计、能耗公示、能耗分析等工作的开展。违背了节能监管平台建设初衷。②平台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不足,没有规划好计量点的数量和位置,导致平台建成后无法应用于校园日常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脱离校园能源管理的实际需求。③由于对节约型校园认识的片面性,将资金主要用于校园电网改造和管网改造,仅通过电网和管网改造只能减小线路损耗,而不能根本上解决管理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④目前高校建设监管平台时都是采用自建中控中心的方案。这首先需要专门的场地,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稳定地运行,还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维护设备;其次中控中心的设备还存在老化、需要更新换代的问题。这些都增加了监管平台的建设成本。

4 监管平台建成的后续工作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4.1 后续工作 节能监管平台的建成不等于节能工作的完成,相反后续还需要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①强化能耗数据积累和统计分析工作,发现用能问题,并进行改造。②进行各单位能耗公示,制定用能奖惩制度。③建立各类建筑能耗考核制度,对用能进行定额管理。

4.2 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云计算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技术,它以高可靠性、高通用性、高可扩展性及低成本等优点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鉴于目前各高校自建中控中心存在建设、维护成本高、设备老化需要升级、更新等问题,笔者认为未来可以将云计算运用到节能监管平台建设中,比如可以将中控中心建在“云端”:不需要采购任何服务器、交换机等中控室设备,只需要购买云计算服务,在云端搭建中控中心的软件平台,就可以拥有一个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都很高的“虚拟中控室”。其建设成本很低,很好的避免了设备老化、设备需要更新维护的问题。云计算在节能监管平台中的应用不止于此,在这方面,华南理工大学也有一定的研究。目前市场上也有比较成熟的产品。

5 总结

高校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影响范围大的系统工程。它的建成可以帮助高校在降低能耗水平的同时提高用能管理水平,为后续建设绿色校园、节约型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高校能耗管理篇(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我们生存的环境已经十面“霾”伏,大家拍手叫好的“APEC蓝”虽然昙花一现,却非常值得回味。如何从根本上整治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转方式,调结构,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响应国家政策、做好节能工作、建设节约型校园已经成一个重要问题摆在节能部门面前。

1高校用能现状

目前全国普通高校近2000所,建筑面积5亿m2,在校生人数超过2300万人,教职工数190余万人,占全国城镇总人口数的4.4%。高校具有建筑面积大、人口密度大,人口总量多、能耗设备多等特点,经统计,高校人均总体能耗是全国人均用能的4倍,高校人均实际电耗是全国人均电耗的3倍,高校人均生活用水量是全国人均用水量的2倍[1-2]。高校能耗总量和人均能耗的居高不下,将导致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为解决学校节能问题,“教育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教发[2006]3号)中明确要求各地各学校积极做好建设节约型学校工作。教育部[2013]142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是公共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头节约能源资源,对于引导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节约型校园可以通过管理节能、技术节能、结构节能、行为节能等四种途径来实现,其中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是主要途径。管理节能作为最根本的节能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管理节能做好了,其它节能途径才能收到好的节能效果。

2管理节能概述

所谓管理节能,主要是指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依靠管理人员掌握各类设备和各系统耗能规律,科学编制设备运行时间表,合理调配运行设备,合理分配使用能源,缩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能源浪费时间和机会,降低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能源浪费成本,压缩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能源节约空间,在保证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使能源消耗最小化,即使能源使用效率最大化,从而直接或间接收到节能效果。根据美国加州大学AlanMeier教授提出的能耗-需求及服务关系模型[3,4],从图1中看出,服务需求曲线是一条上升曲线,曲线的斜率是能耗与需求的比值,即能源利用效率的倒数,服务曲线越陡,说明能效越低,要想提高能效,需要把曲线变得平缓。从图中还可看出,服务曲线并没有过原点,它与能耗坐标轴的交点Y值叫做“固有能耗”。“固有能耗”是维护建筑物正常使用功能所必需的最小能耗。在一定的建筑技术和节能技术条件下,实际能耗不可能等于固有能耗,只有通过管理节能尽可能减少实际能耗,即使服务曲线与能耗坐标轴的交点越靠近固有能耗点,使服务曲线变得更加平缓,这就是管理节能的具体作用和目的所在。

3高校管理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1)领导认识程度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高校与企业不同,属于非营利性组织,传统观念致使多数高校成本核算意识薄弱、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管理节能中的一系列问题(如政策、队伍、措施等)得不到解决,管理节能陷入无序状态,从而导致学校办学成本居高不下。

(2)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重技术节能、轻管理节能。有些学校在建设过程中,非常青睐于节能新技术和节能设备的利用,但是投入运行后,疏于管理和维护,没有使其节能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如有的高校投入了学生浴室一卡通系统,但是洗浴喷头的漏水维修跟不上,管理人员冲刷地面时“奔流不息”,实际是利用了节能新技术,延用了浪费老方式,没有起到真正的节能作用。

(3)队伍建设不全,管理水平跟不上。高校后勤工作点多、面广、事杂、任务重,很多岗位是一人多岗、一岗多能,有些高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节能部门,或者虽设节能部门但是人员偏少、力量偏弱,投入的精力不足,用能情况摸得不透,管理节能措施不全,管理节能水平不高,管理节能效果不好,导致管理节能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4)能源管控平台不完善,管理节能无从下手。能源管控平台不完善,导致管理者不掌握具体能耗数据,不清楚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用能设备,不知道主要节能潜力点,拿不出好的管理节能举措,从而致使管理抓不住重点、无从下手。

(5)政策制度不完善,用能指标不明确。管理节能政策不完备,制度制定不完善,能耗使用无依据,能耗分配无定额,致使管理节能工作不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6)监督机制不完善,节能举措未落实。管理节能效益的好坏取决于节能措施的落实与否。高校中节能部门与物业部门之间的关系是管理者与服务者的关系,管理者的监督不严密,将导致管理节能工作功亏一篑。

(7)激励措施未跟进,节能积极性不高。根据美国学者哈定提出的“公地悲剧”理论,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其关键问题是与自己的切身利益不相关,所以高高挂起,视而不见。

(8)学习交流渠道不通畅,先进管理经验不掌握。管理节能措施日新月异,先进经验学习永无止境。不与外界交流与学习,就无法获取一些好的管理措施和先进经验,更谈不上创新突破,导致管理节能工作止步不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大打折扣,从而无法取得更好地节能效果。

4主要解决对策

(1)节能管理者主动出击,赢得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节能部门在摸清能耗现状、理清节能思路方法、搞清工作方向、算清节能效益的基础上,及时向主要领导如实汇报,只要对学校、学生和社会有益,将会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和重视,节能工作将不再是“老大难”问题,因为“老大”真抓了就不难。

(2)建设与维护并重,管理与技术同行。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建筑物及设备建立完备的台账,包括其建成及投入运行时间、规格型号、维修保养计划等记录清楚,保证建筑和设备在最佳工况下运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新上节能产品在投入很多精力、时间和金钱后,要想发挥其节能作用,节能主动权人身上,技术只是手段,只有充分发挥人的管理节能水平,才能凸显其技术节能优势。

(3)打造专业管理团队,提高节能管理水平。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被列入国家重点用能单位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工作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务的人员中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设立能源管理负责人的作用是对本单位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组织编写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提出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节能培训。可见设立专门的能源管理岗位是有法律依据的,在专业团队建设中需注意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配置合理,职责明确,搭建好学习、交流和互动平台,为节能工作做好人才储备。

(4)建好大平台,用好大数据。完善的能源管控平台可以实现能耗分类、分项精确计量和分析,为学校节能潜力挖掘、节能效果验证等提供了量化评价手段,为学校制定能源使用指标与管理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安排专人负责能源管控平台的日常管理、运行和维护,对平台数据和分析进行理解和翻译,使之转变为可行的节能措施,充分发挥能源管控平台的强大作用。

(5)完善政策与制度建设,做好导向和约束机制。高校可以组织相关专家对学校管理节能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与本校相适应的能源使用、管理等相关政策,从学校层面上为节能工作指明方向。节能部门根据学校的政策,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节能举措、奖罚措施,为下一步管理节能工作保驾护航,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违章必究,规范和约束物业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政策、制度的范围内合理配置和使用能源。

(6)完善监督机制,走好“最后一公里”。想的再多,说得再好,管理节能如果差“最后一公里”没有走好,也是前功尽弃,无功而返。因此要求高校节能部门要与物业公司协商沟通好,按照既定的制度、规程、举措和措施,在日常节能管理工作中逐一检查对照,发现问题按章办事,及时督促纠正,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确保管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

(7)完善激励措施,激发节能热情。要想解决管理节能中的“公地悲剧”问题,需将“公地”变为“私地”,使节能工作与学校的管理者、服务者和使用者的切身利益挂钩,如通过各单位能耗排名进行公示、学生宿舍用电节约部分按相关折扣作为节能奖励、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按照相关节能量进行表彰奖励等,让大家都积极参与到管理节能工作中,营造浓厚的节能氛围和荣耀感。

(8)搭好学习交流平台,唱好管理节能大戏。大力实施人才推进计划,积极为节能技术人员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建功立业创造较好的成长环境。节能技术人员紧密联系本校工作实际,加强学习、研究和创新,注重与兄弟高校间的经验交流,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的培训,充分发挥节能技术特长,为学校节能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5结语

贯彻落实好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充分认识到管理节能的重要作用,因校制宜,找出存在问题,找准解决对策,才能有的放矢,收到好的节能效果。做好管理节能工作,既可以降低办学成本提升办学竞争力,还可以为节能减排做贡献,赢得社会声誉,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丰收。

参考文献

[1]张福麟.节约型校园示范建设工作思路介绍[DB/OL].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2010-0-08./de-tails/index.php/topics/2010-03-08/54/.

[2]国家统计数据库.全国生活能源电力消费量[DB].2006.

上一篇: 无形资产保值性分析 下一篇: 教育学研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