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6 08:48:48

创新创业教案

创新创业教案篇(1)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内涵发展、特色育人”为主题,以“教育管理效益年”为载体,以“比学赶超”活动为抓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立足教育创新,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全区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目标任务

通过“双创”主题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力争实现“以教育创新出成绩,向教育管理要效益,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为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1、创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制度。一是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有计划的安排城乡学校教师交流,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和学习培训。二是建立农村教师培训制度。制定农村教师培训计划,聘请知名教师分期分批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三是创新农村学校建设改造。在农村学校进行“211”工程试点,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改善我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四是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扶助机制,保证弱势群体享受义务教育权利,健全义务教育督导监测机制,建立健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创新学校建设,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学校办学条件。一是抓好一中新校建设。全力以赴抓好一中新校招商、拆迁和开工筹备工作,确保上半年动工建设。二是建成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加快外国语学校建设进度,确保主体工程建设年底完工。三是整合盘活城乡教育资源。进行城区和部分镇街学校整合,盘活教育资源,发挥最大育人效益。

3、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管理机制。一是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建立以校为本、多元开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机制。二是强化师德教风建设。以培养和塑造教师高尚的师德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精神为重点,提升全区中小学教师师德水平。三是启动名师、名校长培训工程。制定名师、名校长培训计划,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班,组织校长论坛,培养一批名师、名校长和优秀班主任。四是创新校长培训模式。为适应素质教育形势的发展,在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名校长培训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以谈代训,以论代学”论坛式校长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促进了各学校的内涵发展。五是建立中小学德育教育新机制。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完善对学生品德操行评定办法,突出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六是创新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倡导各中小学利用本地资源,彰显本校育人特色,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三、方法步骤和主要措施

以“改革创新、内涵发展、特色育人”为主题的“双创”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从今年3月份开始到12月底结束,具体安排是:

第一阶段,学习讨论,制定方案阶段(3月至4月)

3月15日前区教育局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和全体干部职工会议,进行“双创”活动宣传发动和全面安排部署,并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讨论。学习讨论内容主要包括:开展“双创”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方法步骤,其他学习材料。通过学习讨论,明确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把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开展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选准教育创新创业的切入点,找准突破点,明确着力点,研究对策,完善措施,制定工作方案,保证活动有序开展。

主要工作:

1、组织动员和具体部署。3月上旬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教育局“双创”活动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传达贯彻会议精神,育系统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

2、开展创新创业专题报告调研。对照《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中共区委年工作要点》,立足教育实际,围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学常规落实”、“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等三大课题,局机关各科室都要深入基层学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专题调研活动,并分别结合科室业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

3、开展“创新创业谋赶超”大讨论和“我为教育创新做贡献”献计献策活动。召开讨论交流专题会议,局机关每一名干部职工都要围绕“如何开展工作创新、如何赶超先进、怎样为教育创新出力献计”写出讨论发言材料并在会上作书面交流发言。同时,各科室都要在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出创新教育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3-5条好的建议,由局里进行汇总梳理,并将好的意见建议公示。通过讨论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职工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营造良好的氛围。

4、制定工作方案。在深入调研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好年度创新创业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全面落实、扎实推进阶段(4月至11月)

积极落实创新创业各项措施,使创新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创新创业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服务创新创业的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创新创业成果不断涌现,教育局内部形成创新创业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各项工作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主要工作:

1、开展创新创业“比学赶超”活动。区教育局在科室与科室之间、每个干部职工之间,通过开展月度最新创新成果评比、工作业绩最突出的科室、单项工作最优秀人员评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比创新成果、比创新业绩,形成创新创业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激发人人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创业创新各项工作的落实。

2、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活动。根据教育工作的实际,制定创新创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确定1至2个外地学习对象,通过参观学习、座谈交流等形式,学先进,找差距,定措施,奋力赶超。

3、建立创新创业结对联系点。注重联系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工程,并与原有的各项创新试点工作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帮助指导结对联系点开展工作,努力把结对联系点建成教育科学发展的示范点。

4、开展“送服务到基层”活动。把为学校排忧解难、服务教学教改、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作为“送服务到基层”活动的重点,创新送服务的方式方法,灵活采取举办专场活动、组建指导组、派驻服务组、现场办公等各种方式,扎实开展好“送服务到基层”活动。

5、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加强对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的培训,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辅导等形式,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素质,增强创新创业意识,丰富创新创业知识。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完善机制阶段(12月)

区教育局通过“回头看”、检查考核,进一步落实主题实践活动的各项措施。通过进行评比表彰,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提炼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建立促进创新创业的长效机制。

1、组织创新创业“回头看”检查各项活动是否按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开展、各项措施是否真正落实、服务措施是否到位、创新创业还存在什么问题,查漏补缺,一抓到底,确保成效。

2、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广泛开展“创新强教、创业富民”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并大张旗鼓进行宣传,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激发教育系统创新创业的热情。

3、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认真总结和借鉴活动中的好做法和经验,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长期有效的从事和服务创新创业的工作机制,不断巩固和发展活动成果。

4、搞好活动工作总结。区教育局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各科室及每名干部职工都要写出总结报告。

四、组织领导

创新创业教案篇(2)

二、职业教育档案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对职业教育档案管理思路进行创新

长期以来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在认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觉得只是简单的保管工作,这就导致没有认识到档案的使用属性,从而使人们缺乏对档案的利用,没有使档案的使用属性充分的发挥出来,这将是一个极大的损失。职业教育学校管理工作中,其中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即是档案的管理,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由于职业教育档案数量较多,可以称之谓一个比较全面的数据库,所以需要及时改变职业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路,实现思路上的创新,从而加强对职业教育档案服务属性的认识,发掘其服务教育的功能,从而有效的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对职业教育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由于职业教育档案具有较强的服务属性,所以需要及时对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更好的使其服务作用体现出来。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要建立健全档案的使用和服务制度,简化档案管理的流程,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正确的对职业教育档案的服务属性进行定位,使档案的服务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出来。因为要现行的职业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制度和服务属性定位的不准确,从而使档案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服务属性没有有效的发挥出来。所以需要对现有的职业教育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有效的提升其服务属性在管理工作中重要性。这就需要对现有的职业教育档案的资料进行重新分类,使其更为系统和规范,利用专业属性来对其进行编码,这样更便于查找和使用。同时还要加强信息管理,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实现职业教育档案管理的电子化,有效的提高查询的便利性。另外还要对现在的职业教育档案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更好的满足其服务属性的需求。

(三)加大对职业教育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职业教育档案管理的制度再优越,管理模式再新颖,最终都足依靠档案管理人员来执行的,所以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必不可少。对于职业教育档案管理来说,虽然都属于档案管理的范畴,但是与其他的普通档案管理还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对职业教育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会有特殊要求。在职业教育档案的管理中,不仅需要管理人员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需要管理人员具有服务精神,能够虚心耐心的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因此,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此外,由于职业教育档案管理引入了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这也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使自己更加适合档案管理的岗位。学校每年按要求参加上级档案组织的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班,使技能培训成为常态化的工作,不断的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促进职业教育档案管理的整体发展。

(四)扩充职业教育档案管理功能

传统的档案管理功能仅仅是对已经存档的资料进行存储管理,功能单一。经过创新之后的职业教育档案管理除了存储管理功能之外,还新增了服务功能,但是要想实现职业教育档案管理的日标,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职业教育档案管理功能进行扩充,增加对学校各项的信息的掌握,丰富档案管理的资料覆盖面,更好的发挥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

(五)使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布局更加合理

创新创业教案篇(3)

一、引言

音乐课程不仅是推动我国艺术事业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力量,而且对于职业高中学生个人素养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学习声乐课程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很好的净化和洗涤,另一方面可以在不断提高自身审美水平的同时,更加准确地发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基于此,针对现有的职业高中声乐教学方案展开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是笔者乃至所有声乐教育者都应当着重思考的一项课题。

二、职业高中声乐教学的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

职高院校的教育者如果想让学生的声乐专业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就必须对班级学生的声乐基础与学习能力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有针对性地制订不同标准的教学方案。声乐艺术需要演唱者投入较多的热情和努力,它本身是一种内容复杂、创造性强的思维活动。基于此,教育者应当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积极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和基础条件差异,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展开分层与分类式教学,让各个层次中的学生都可以充分感受到教育者对自己的重视。

(二)理论结合实践原则

如今,国内绝大多数职业高中院校中的声乐课程都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的情况,很多教育者只是一味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不仅严重降低了声乐课程的趣味性和可参与性,还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声乐教育者应当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课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总结不足之处,为日后的发展和进步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三、职业高中声乐教学方案的创新方法

(一)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职业高中声乐教学方案中,教育者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他们经常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向学生硬性灌输声乐理论知识,大大影响了学生对声乐课程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更好地改善这一局面,教育者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首先,声乐教育者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理解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质疑与见解;其次,教育者应当循序渐进地引导和鼓励学生使用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可以在灵感出现时便付诸实践,不必完全按照教案的内容而一成不变;最后,教育者要尽可能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为他们营造更自由的课堂氛围与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明确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所给予的期望。

(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声乐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技巧性,在无形当中加大了授课难度。由于每位学生的声音条件与特质都各不相同,他们应该掌握的声音技巧就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教育者应当教会学生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主动投身到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除此之外,教育者还要多多鼓励学生展开合作学习与课堂交流,通过划分学习小组的方式提高学生与生生之间的合作频率,激发更多的灵感,以此达到磨砺和丰富学生声乐技巧的目的。

(三)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纵观我国高职声乐教学现状,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中的声乐课程都是局限于课堂,仍然存在十分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基于此,高职院校的声乐教育者应当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实践的机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更多的授课重点锁定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统一的内容当中。声乐理论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声乐艺术,为自己日后的声乐实践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声乐实践课程能够让学生对课堂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及时的理解和消化,更加娴熟地将声乐技巧应用到演唱实践中。声乐教育者只有将二者科学联系起来,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学好声乐技巧,在一次又一次实践当中不断积累声乐经验,在不间断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唱歌的快乐与意义。

四、结语

声乐课程的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且长远的任务,教育者只有不断探索与改进,才能够让我国的职业声乐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由于声乐教学具有较强的变化性,并且每位学生的声音条件和演唱风格都各不相同,因此教育者要做到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对原有的教学方案进行科学化的调整和创新,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创新创业教案篇(4)

在如何加快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如何提高专业指导作用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教师成长档案以其详实、生动的信息优势架起了指导者与被指导者之间、教师同伴之间沟通的桥梁。

一、创新教师成长档案管理,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

我们为了使每位教师了解自己专业成长的历程,增强教师自我反思、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以往计划与实际工作脱离,只关注几个骨干教师发展的普遍现象,实施全新的成长挡案管理模式,以加快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1.起步阶段

首先,园领导通过与每位教师面对面细致地分析与交流,对每位教师各自的特点有了详细的了解;其次幼儿园通过自主申报与园方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立了胜任型、特长型、骨干型三个板块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2.实践措施

每学年初,每位教师根据各自选定的发展体系,结合幼儿园常规工作与特色工作内容,制订每学年的短期发展计划。计划内容包括目标、措施、预期成果三方面。在园领导有针对性的引导下,每位教师根据计划扎实地实施,并及时做好相关资料积累。

二、明确成长档案目标,促进个性与特色协调发展

在确立了胜任型、特长型、骨干型三个板块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后,每位教师制订的每学年个人发展计划更符合自身的发展特点了,目标具体细致,措施扎实有效,成果追求不功利。每位教师把“走好每步,积累点滴”深入心中。

三、交流分享成长档案,满足教师发展新需求

1.进一步满足教师个人的专业期待

在教师成长档案中,汇集的是教师自己的一系列作品样本,它提供了教师进步的信息,展示了教师的成就。教师在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展示成就和体验成功的同时,就会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激发内在的潜能,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2.进一步拓展教师多元的学习信息

每个年龄段的教师都有各自的优势:老教师的敬业与奉献;中年教师的干练与经验;年轻教师的创新与无畏……这些都可以通过教师参阅和了解同事的成长档案后而感受到,并在感受的同时激发互相学习的愿望。

3.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

教师经常整理和检视自己的成长档案,能促使自己不断思考自己的进步过程和方法。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将有利于教师在预料自己教学行为后果的基础上作出明智的决策和及时的调整,有利于克服困扰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如,“学习与反思”版面,对于特长型与骨干型教师来说,指向的是活动观摩记录与反思、聆听讲座与随想等内容。

创新创业教案篇(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Use of Case Teaching to Enhance Students' Innovative Capacities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U Xiling, HUANG Shuji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se has a teaching mode interactive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ss, comprehensive teaching participation and equa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use of case teaching, administrative professional help enhance students'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knowledge-based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so as to enhance its ability to innovate.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he administration of teaching, case teaching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nd obstacles. To this end, we should start from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four aspect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enhanc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innovate.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tudent; innovative ability; enhance

1 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理论诠释

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是专业教学从基础理论知识传授向实践应用过渡的前置性“接口”,是在高等学校开展对学生的职前培训。它试图通过体验式案例,使学生从感性经验中中学习和理解行政管理理论知识,认知和体验行政管理实践过程,发现和掌握行政管理的一般性规律。行政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主要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教学模式的互动性。作为一种典型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而且使得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同时进行。第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案例教学主要是对教学案例进行模拟、分析和讨论,要求学生融入案例。学生作为案例事件的参与者,需要身临其境地面对实际问题并寻求答案。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第三,教学参与的平等性。 在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的角色是信息传递者、引导者、倾听者,而学生则是案例教学的主体。这样,在案例教学和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到案例的分析与探讨之中,充分体现了体现了教师引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结合。第四,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案例教学涉及到众多环节和不同领域,同时也有必要借助多元化的和教学工具和分析方法,更好地达成教学效果,体现案例教学的综合性特点。

行政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案例教学对本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案例教学是激发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前提。在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在于,它“在行政管理理论研究与生动的行政管理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具有解决公共行政问题的情境感特性,有助于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案例教学是构筑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知识基础的重要途径。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区别,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需要学生积极去思考问题,主动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辅知识,并注重知识的现实性运用。最后,案例教学是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有益方式。“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案例教学更具有威胁性和挑战性,因为它更为民主。”在案例教学的氛围中,学生可获得与教师平等交流的平台,并有助于激活对传统教学模式下专业知识的批判和创造性反思。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创新思维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创新思维,启迪创新潜能,同时也取得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2 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在国内深化教学改革和行政管理学科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之下,案例教学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得到了逐步引进和运用。但是总体而言,我国行政管理学科建设起步比较晚,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不利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案例教学的地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由于中国高校对于案例教学重要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够,加之高校教学模式长期形成的教师讲授灌输、学生听课记录的“填鸭式”教学路径,使得不少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按照案例教学的要求,学生必须是一个主动参与者。而目前就学生的现状而言,在从被动接受者向积极主动参与者的转变过程中,他们尚存在一定的适应性困难,不利于良好的案例教学氛围的形成。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案例教学的地位,科学地选择和设计行政案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案例教学硬件设施建设亟待加强。一方面,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教材建设和案例库资源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强化。由于国内行政管理专业发展起步较晚,案例教学更是姗姗来迟,更多地是依靠引入西方国家的案例资源来弥补本土案例的匮乏。这些案例由于缺乏“中国语境”,因而很难引起中国学生的共鸣。而且,在实际案例教学中,教师往往中选择一些脱离学生知识储备条件的、情节过于复杂的“经典案例”,也会导致学生无从下手,进而影响其参与讨论的兴趣和案例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对案例教学的配套设施建设重视不够,案例教学的基础设施较薄弱,也会使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影响教学质量。

再次,案例教学方法尚不规范。由于在行政管理专业引入案例教学仍处于摸索阶段,不少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科学内涵把握和理解不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这种误区和障碍主要包括:一是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子,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说明,缺少案例教学过程的回应性、启发性;二是案例教学与理论传授相脱节。事实上,理论传授是案例教学的支撑,学生只有在掌握一定基础概念和理论的前提下,才能对案例展开充分的分析与讨论;三是教师易陷入角色误区,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容易充当自由角色,任由学生自由讨论;或者充当讲解员的角色。总之,这些不规范的案例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导致学生对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从而使得他们的创新意识不强烈,创新思维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最后,案例教学评价体系有待优化。从教师的角度而言,现行教师的评价考核体系与教师教学方法的新旧、上课质量的优劣关系并不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也不足。同时编写行政管理案例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案例却不能作为研究成果。此外在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方面,仍然只侧重于评价,忽略了对学科教学中创新的评价,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教师缺乏推行案例教学的动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缺乏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学生考试内容、成绩的评定标准等都与案例教学没有紧密的联系,加之案例教学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很高,因此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容易对案例教学产生畏惧、甚至排斥的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 进一步运用案例教学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把强化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出发点,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改进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力求在学科教学与学生培养之间找到结合点。

首先,强化案例教学理念,营造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氛围。在强调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要积极转变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互动关系,而案例则构成了他们沟通的平台。在以案例为基础而构筑的沟通平台上,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关系。作为案例讨论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去思考。必须要明确,案例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以启发为途径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对教与学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是有效施行案例教学的先决条件。

其次,加强案例教学内容和设施建设,搭建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基础的优质平台。一方面注重完善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材和案例信息库的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库,高校也应加大对行政管理案例教材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一批典型高质的本土化案例教材。同时,行政管理专业教师也可鼓励学生一起自主进行案例库的收集、积累和编写,尤其是具有时效性和本土化的案例,实现从被动等待案例向主动收集、整理案例资料的转变。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大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高校可以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括建立一些专用的案例教学模拟教室、行政管理案例库、决策分析模拟厅、电子政务实验室等,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基地。

再次,规范案例教学方法,注重有益于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环节。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每个环节需要规范运行,注重技巧,关键在于促进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事先选择合适的行政管理案例,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查阅资料有所准备,消除对案例教学的心理障碍。在课堂讨论阶段,鼓励学生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做出分析和判断,积极寻找多种解决方案。并及时对课堂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对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疑问进行信息反馈。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和监督者,言传身教地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同时增强其说服他人的能力,为案例教学营造一个有效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经过反复的学习和领会,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的思维习惯,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完善案例教学评价体系,激发有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力。一方面制定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激励机制。确保高效的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建立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效果测评系统。跟踪研究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实践,建立与之配套的教学效果测评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改项目《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行政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小劳伦斯・E・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郄少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创新创业教案篇(6)

一、绪论

“图案”是现代汉语中的新生词汇之一。“图案”在中文中包含着“组纹样成图形的规律之认识与关照”。图案的研究与探索并非单是为了装饰和实用,它实际上已经包含着更多从“图”中所获得的文化启示与“图”所展示的民族文化精神。

二、中职图案设计教学为什么要创新

(1)市场不断S富的需求。通过对历届毕业生的走访,得到的反馈是在校学习的图案知识很难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根据调查显示,导致学不能致用的原因并非是教授图案课的教师专业技能不够,而是因为以往的图案教学大多围绕教材展开,老师首先进行理论的讲授,学生在卡纸上学习绘制各类图案,如: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相关图案。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学习目标不明确,最重要的是不能体现咱们中职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鲜明教育特色。

教学实例分析:12(04)班毕业设计――“老舍茶馆”的壁画设计

该班学生二年级时曾学过四周的图案设计课程,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本次的毕业设计为“老舍茶馆”的壁画设计,面积约一百平方米,其中顶绘占90%,墙绘占10%,工期20天。

首先,我带着学生对工地进行了考察,让他们了解客户对图案绘制的要求,并了解新的学习(工作)环境,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通过观察,以往的图案学习中,他们只是在教室中按照老师的要求绘制相关的图案,思维受局限、缺乏学习兴趣,更加缺乏自主学习动力和解决困难的综合能力。

第二步,设计图案、材料准备阶段。此阶段,我将学生分组,划分每个小组的工作区域。然后请学生们先把施工计划报给我,通过报施工计划,我发现以往的图案课教学非常单一,老师很难将课本与实践联系起来,学生也只是简单的绘制几种图案,对整体的施工把握毫无概念。借此次毕业设计的机会,我们将把课堂搬到工地,对学生们进行一次图案设计教学的实战操练。

在此次设计中,根据整体装修的设计风格结合北京“老舍茶馆”总店的图案设计,图案采用以“龙纹”为主体的四方连续。在设计图案的过程中,给学生一天的时间,规定时间内必须将设计好的电脑稿交到我手中。我对他们的设计稿做了一定的改动,并说明了改动的原因。

第三步,我们开始正式施工。二十天的工期,在同学们热火朝天的干劲中过去。其间,大家感受了仰头作画的痛苦、体会了各种扭曲的画姿,和每天不少于八小时的绘画时间。在克服了身体疲惫的同时,同学们脑洞大开,想到了很多巧妙的绘制图案的方法,节约了人力物力。可以说这次的毕业设计课,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课堂,他们给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完工的时候,客户很满意。同学们也自豪的带着自己的亲朋好友参观自己的作品,成就感油然而生,由此,他们也体会到艺术和劳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以上的教学案例也向我们说明了传统的图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创新图案教学为学生们带来的成长。因此,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牢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就是我们对图案设计课不断创新探索的动力。

三、中职图案设计教学该如何进行创新与探索

(1)图案设计的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图案设计的学习,也是研究图形语言的一部分。简单来说,是从不同的需求程度上,让学生掌握将“物”发展成“图”的综合造型表现语言与能力。现阶段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创新,探索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练习真正了解图案的基本法则,学到方法与规律,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具备举一反三的灵活应变能力。例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单独纹样。那么是否可以不要用平铺直叙的讲解和枯燥乏味的练习。在之前的图案设计课我采用过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学习绘制手绘T恤,课程结束后,再将T恤拿到市场上销售。根据学生反馈,效果相当不错。

(2)图案设计教学中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与探索。在图案设计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仅仅研究教材是不够的。还要密切关注市场,研究探索图案在标志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的结合与应用;研究探索传统图案和现代图案的联系与变化;研究探索图案对人们的视觉和心理有哪些影响等等。

四、中职图案设计教学应持续不断的创新与探索

中职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更加圣神的使命,我们在对原有的教学结构进行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精神与课程知识点的要求针对具体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不断的更新知识结构,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持续不断的进行创新与探索。

参考文献:

创新创业教案篇(7)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172-03

在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后,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处于升级与转型中的环境产业也面临新的发展形势,社会对环境类本科教育的要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1]。环境类专业的特点是一个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只有将创新教育实践引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技术和管理人才,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2]。然而,当前多数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由于培养规划相对单一,多以普通的工程教学目的为导向,知识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的兴趣减弱,重视程度降低[3-4]。针对目前环境类本科教育对实践教育的极大重视但创新性不足的问题,选择合适和有意义的实践案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施,城市黑臭河道整治及生态恢复成为环境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实践内容。然而,绝大多数学校由于自身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学案例设计的缺陷,只能带学生到江河湖边做一些常规的监测实验和定性的观察描述,这样的实践活动固然可以达到对河道理念的初步认识,但其不严密和不够科学性成为实践活动的一个大的瓶颈[5]。例如,城市河道黑臭的历史、成因及其污染源负荷量均不能或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就使得实践效果大打折扣。该研究基于上海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参加上海市杨浦区虬江河道污染源调查的实践案例,详细介绍了城市河道污染源调查创新性实践的实施过程及其意义,以期为环境类创新实践案例的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1 城市河道污染源调查专业实践的综合优势

城市河道本是城市文明的摇篮,而今在人类的影响下却被冠以富营养化、黑臭的形容词,河道整治和生态恢复是众多城市迫在眉睫的民生工程。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河道既是城市防洪排涝和引水抗旱的通道,又是城市景观和市民休闲的要素,黑臭河道的治理是一项涉及众多学科专业的系统工程。城市河道的污染分为外源污染与内源污染。外源污染主要来自于沿岸的人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点源与面源污染。其中,点源污染如沿岸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点源排放污染,包括污水厂尾水排放;老城区排水管网建设不能及时完善,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道现象常有发生;经济利益导致偷排现象等。面源污染主要是沿岸的农业或养殖污水汇入以及降雨带来的地表径流的冲刷引起面源污染等。内源污染主要指沉积物释放。单就城市河道的污染源调查而论,就包括了专业文献检索与资料收集、河道水力学、污水管道和排污口、水工建筑物、面源污染、环境水质监测、沉积物和河道生态修复等多项综合性知识。该研究的实践创新就在于结合杨浦区的调研项目,将这些综合性的知识融入城市河道污染源调查的实践,构成了系统的实践教学内容。

2 虬江污染源调查实践创新的实践案例介绍

2.1 创新实践的目的

虬江是杨浦区的重要市管河道之一,在整个水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虬江由于长期水流不畅,水质恶化,尤其是天热时会散发着阵阵恶臭。虬江水质的恶化和黑臭现象,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认清其成因并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消除黑臭,是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上海市第六轮环保3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基于虬江的污染现状,结合学生的创新性实践,此次污染源调查实践创新的目的在于:(1)在环境保护新常态下,带领学生了解城市河道污染形成的历史和原因,了解国家环境保护新常态,形成以污染源调查为主的多学科融合的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2)指导学生学习并实践污染源调查的基本方法,调研分析虬江污染及治理现状、生产生活污染源的污染特性、存在的问题,确定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污染区域;(3)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提出科学、可操作、创新型的虬江污染防治对策,为减少虬江水生态环境压力提供有效支持。

2.2 创新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此次创新实践形成了5个方面循序渐进的实践内容,即以资料调研为主的专业知识学习、以现场踏勘为主的污染调研、以实验室实验为主的水质和沉积物监测、以探索性研究为主的降雨径流污染调查和以组织讨论为主的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措施研讨,引导学生围绕污染源调查,思考城市河道污染的成因和污染防治措施。这5个方面实践内容的形式构成如图1所示,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2.2.1 资料调研

通过资料调研的形式,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对河道基本情况进行了解。采取了集中教学―自主搜索―集中教学―问卷设计―集中讨论的形式,形式可根据需要自行组合或拆分,既引导学生如何从专业的角度查找相关资料,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2.2.2 现场踏勘

这部分是此次污染源调查的重点内容。污染源调查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是:采用走访、实际观察和现场测量等方式,对虬江河道的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明确河道沿岸入河污染源的数量和种类,确定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污染区域,分析估算区域污染物,包括COD、TN和TP等的排放特征。采取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自国定路桥至虬江汇入黄浦江河口,分2次和数个小组进行,观察沿途河水的水质现状,深入居民家庭访问,并通过居委会等管理部门了解所在小区的人口、生活用水等信息,从而对虬江的污染源及其负荷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采取全面调查的方法,对虬江河道进行了整体踏勘,具体调研了虬江生产生活污染源的污染特性、存在的问题,初步确定了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污染区域;并针对相关信息走访了杨浦区水务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针对虬江的现状河道断面特征以及河道路桥、涵洞、闸等的数量、尺寸、不同水期水量、流速特征、排入河道雨水、污水特征等进行了了解。整个调研能够帮助学生切实理解了污染源的特征,同时其中设置相关研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兴趣。

2.2.3 实验室监测实验

这部分内容是污染源调查内容的深化。设置的内容包括定期的水质采样和监测,引导学生通过现有的评价方法进行水质评估,结合污染源现场调查内容进一步使参与学生对河道污染现状进行了解;同时设置了沉积物采集和监测实验,让学生对沉积物的风干、研磨、消解等过程进一步了解,实现了环境监测课程的实践;同时由于仪器限制,指导参与学生观摩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检测。在检测结果出来后,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对河道内源负荷进行了估算。

2.2.4 研究性探索

在污染源调查的同时,此次实践还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了关于降雨径流污染调查的研究性探索,在几次降雨期间组织学生参加地表径流的采集和水质分析,分析降雨径流的污染特征,也为估算河道面源污染提供了基础数据。部分兴趣浓厚的学生在实践取得初步性成果的基础上,以学院组织的科技创新实验或直接进入课题组,继续进行研究性实践,成果好的也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发表学术论文。

2.2.5 组织讨论

最后,在污染源调查、实验室研究和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了学生对虬江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策略的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一些学生还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意义的想法,例如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开展城市河道的污染整治技术,以及生态功能和景观建设兼备的虬江河道生态修复模式等。

2.3 创新实践的积极意义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在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将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转化为常态化的教育实践形式。此次创新性实践的实施,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围绕城市河道整治这样一个重要课题,以污染源调查为中心设置了一组层次递进的环境类综合课程实践,具有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首先,这次实践围绕城市河道整治和生态恢复设置课题,以环境监测和环境生物修复工程课程为依据,是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关键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这次综合性实践真正提高了学生从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变,培养了环境工程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使之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次,这次实践是该专业在环境保护新常态下对实践课程设置的初步尝试,为今后设置类似更多的实践课程提供了有益借鉴。最后,在此次创新的实践体系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有些学生还不舍昼夜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极大地提高了其科研兴趣。因此,培养学生“在兴趣中认知,在认知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6]”,才能激发其创新潜能。

3 结语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环境类创新创业教学实践亦在发生着重要变化,围绕环境保护新常态设置综合性实践课程的必要性愈发重要。此次研究围绕城市河道的污染源调查这个主题,创新性地设置了资料调查、现场踏勘、实验室实验、探索性研究和组织讨论5个层次递进的过程,其中开发了不同形式的实践内容,并具有实施方式的灵活性,充分调动了参与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实践的效果。当然,这次实践是学校环境专业在环境保护新常态下对实践课程设置的初步尝试,一方面为其他环境类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另一方面也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以适应新的学科发展需求,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傅涛.新常态下环境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环境保护, 2015(1):32-33.

[2] 李飞鹏,陶红,毛凌晨.面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环境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5(9):51-52.

[3] 蒋惠忠,张凤君,李绪谦,等.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130-132.

创新创业教案篇(8)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092-02

案例教学是工程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案例教学主要由教员主导实施,学员参与研讨,其目的主要是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扩大其参与度,注重工程技术理论知识的传授。“新型合训军事人才的培养,需要围绕军人职业基础教育、科学文化通识教育、军兵种专业教育等三个轨道,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精英教育”。为此,理工大学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防工程与防护等工程兵合训专业的工程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改革实践了“学员主导的案例教学模式”。

一、学员主导的案例教学的改革创新

与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相比,学员主导的案例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

(一)案例选取主体由教员向学员转变

在传统案例教学中,案例的搜集和选择都是由教员完成的。教员一般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搜集案例,用于课堂教学,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员理解教学内容,了解课堂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案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中,教员根据教学计划和内容课前布置,学员利用各种渠道搜集相关的工程案例,案例搜集和选取由学员完成,即案例选取的主体由教员向学员转变。这一改革可以达到三个方面的效果。一是可以帮助学员大大增强对课程知识的认知程度。学员搜集和选取案例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借助查阅期刊、文献、网络新闻事件等手段,查阅大量的工程案例,可以使学员真切体会到课程知识在指导工程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可以真正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学员搜集案例的过程受自己兴趣和感知的引导,其发现的问题亟待教员帮助解决,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投入度大大增强。三是可以锻炼学员的持续自主学习能力。

(二)案例分享讨论由教员主导向学员主导转变

案例分享讨论是研讨式学习的方式之一。在传统案例教学中,一般是由教员把选取的案例介绍给学员,然后组织学员讨论,教员根据学员讨论的问题引出教学内容。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学员理解课堂知识解决实际案例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案例分享模式下,教员是组织者、主导者,学员是被调动、被启发的对象,对学员的调动是低层次的,属于浅层意识的激发,对学员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并没有实质的帮助。为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目标改革,改变由教员分享案例的传统模式,应由学员自己走上讲台,分享自己所搜集的案例,接受其他学员的提问,台上、台下学员互动探讨案例中的各种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分享学员首先必须做好各种准备,做到能把自己的案例全面细致地给大家讲清楚,更重要的是面对其他学员的各种问题,要能够有效地应对。

这一环节有助于培养学员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培养学员组织驾驭局面的能力。在案例分享探讨的过程中,台上学员需要面对课堂上其他所有学员的质询,这种真实的情境可以锻炼培养学员的临场组织和驾驭能力。二是培养学员的表达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军校合训学员作为未来的初级指挥军官,临场演讲、高效沟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思辨能力则是指挥员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的高效思维和辨识能力,这在改革后案例分享研讨环节中都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三是培养学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教员主导案例分享的形式相比,学员主导的分享更容易提出问题。

(三)案例内容选择由注重工程技术向注重非战争军事任务转变

新时期我军的历史使命,战时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和平时期就是遂行各种非战争军事任务,包括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维稳处突、道路抢通等,合训学员是未来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的一线指挥员。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直接影响着合训学员在学习中的兴趣聚焦点,这一点通过学员搜集的案例内容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在以前传统工程技术教学中,教员选取的案例均是工程建设类的,而合训学员搜集的案例多是工程抢险抢修类的,他们注重的是将工程技术与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有机结合。这种转变也会促进教员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调整优化,更有针对性。

案例内容的自觉变化带来的是多种素质教育的自然融合。传统的工程建设案例是促进工程技术知识的学习,而大量搜集、分享抢险救灾的案例,则有利于实现传统知识教育与军人使命教育、荣誉教育、能力教育的自然融合。学员搜集分享抢险救灾案例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地接受军人使命教育、荣誉教育的过程,这种自然熏陶式的教育效果是任何宣灌式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

二、学员主导的案例分享对教员的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案例教学模式的变革必然对教员的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案例知识储备上,由传统工程技术实例向多样化军事任务转变

传统的教员主导的案例教学,案例的选取、分享和研讨均由教员主导,教员可以事先消化案例及相关内容。改革后学员主导的案例搜集多与新时期我军承担的多样化军事任务相关联。这需要教员更新知识结构,通过自己预先搜集和总结学员案例两种渠道,扩充自己的案例知识储备。

(二)在案例教学角色定位上,由“学员是演员、教员是导演”转变为“学员是小导演,教员是大导演”

学员主导的案例分享模式使学员有更多的机会走上讲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员是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员既是演员,也是自己的导演。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员可以相对轻松,学员主导的案例分享教学模式其实是由“学员是演员、教员是导演”转变成“学员是小导演、教员是大导演”的模式,教员的作用由培养演员转变为培养导演。“大导演”的定位仍然决定着教员是课堂教学组织的幕后主导,教员必须主导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科学安排课前案例搜集作业,有效设置学员课堂分享研讨的场景,有序安排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比重,这其实对教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三)在案例教学组控能力上,需要教员具有教学内容的统筹能力、案例分享的导调能力、精辟科学的总结能力

增加针对工程兵合训学员培养目标的案例教学内容,弱化传统工程技术理论比重,界定和引导学员搜集教学案例,需要教员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和统筹,并积累形成若干专题的教学内容模块。在学员案例分享讨论中,教员尽管退居幕后,但并不是放任不管,任由学员不着重点地讨论,这样就达不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教员仍需要整体掌控案例分享进程和讨论问题边界,巧妙启发学生思维,进行精辟归纳、提炼和总结,并引出教学核心内容。

三、应用效果

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土力学地基基础》和《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组先后在道路桥梁、国防工程与防护等合训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实践应用“学员主导的案例教学模式”,并引入评价机制,取得了积极效果。第一,扩大了学员的教学参与度,显著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在课题教学中每一专题均设置案例搜集和分享,学员自觉完成了课程内容预习、案例搜集消化、案例分享演练、课堂互动质询等环节,一改传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第二,实现了合训学员多种素质教育的融合。“学员主导的案例教学模式”使学员有更多机会锻炼表达沟通和演讲能力,潜移默化地接受抢险救灾等先进事迹的教育,有机实现了新时期军人使命教育、荣誉教育、能力教育和知识教育的融合。第三,完善了合训学员的工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合训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更加突出初级指挥军官的目标指向,工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如果与合训学员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将难以达到教学目的,授课效果也不可能得到学员的认可。实践应用证明,“学员主导的案例教学模式”适应合训学员的培养目标需求,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严峻,陈安阳,屠义强,吴加慧.适应教育转型的工程兵合训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J].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12(3):66-69.

[2] 张亚非.大力加强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J].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12(5):3-6.

创新创业教案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33-001

1.引言

21世纪的中国,“创新驱动”是产业升级换代、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也提出要“创新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教育的创新也不能滞后。高等教育的创新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要求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入教育的深层次改革,指出在创新教育中存在“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问题,要求“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教育部则颁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表示要“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调配师资、改革教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而创新教育离不开教育改革,离不开专业教学。只有学生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技能比较强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创新。针对“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这一弊端,将案例教学与CDIO理念引入教学无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缺点,使教学方法多样化,理论联系实际。

2.目前案例教学实施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2.1目前案例教学实施模式

目前案例教学的实施模式是:1.案例在实施之前提前给学生进行布置;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课堂探讨;3.教师进行点评;4.形成最终性报告。

2.2存在的问题

2.2.1目前案例教学模式只适合小班教学。目前案例教学模式虽然开放性、互动性较好,但该模式面对的班容量一般不宜过大,人数不应超过一个自然班(30人),否则,组织实施困难、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目前该种教学模式在河北工程大学:“CDIO项目”(一般每个小组为15人左右)实施效果较佳。

2.2.2对于工科专业大班教学目前案例教学模式不适合。但目前案例教学模式适宜在小专业、人数较少的专业进行实施,效果相对较好。但对于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工科专业而言,学生专业人数较多,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4年招生324人,2015年招生240人,以30人为一个自然班,2014年合计11个班,2015年合计8个班。以2014年教学计划将11个班分为三个教学任务,每个任务不少于三个班,人数一般在90人左右,并且在阶梯教室上课,无论是人数还是教室不适宜开展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2.2.3目前案例教学只局限于讨论完毕即结束而没有进行深层次挖掘,仅仅停留在最终教师点评,学生形成最终性报告这一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仅仅是对此有感性认识,如果能够对此案例进行进一步挖掘,如改变参数、改变方案等,然后让学生再次进行课下学习、巩固,对于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及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会有一定帮助。

2.2.4学生实践能力及搜集资料、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相对薄弱。在将案例提前布置给学生后,大部分学生可能会从网上找一些资料,而对于运用中国知网、维普或者万方等专业数据库进行资料搜集、挖掘等方面还存在欠缺。同时,由于学生实践环节得到的锻炼较少,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的能力对案例帮助较少。

3.基于创新教育和CDIO理念的机械类专业案例研究

3.1按照创新教育和CDIO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以符合工科专业的需求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工程理念服务的能力。对于案例教学的选择任课教师一定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不同阶段,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实施。同时,案例的选择要考虑本门课程的特点,同时要兼顾综合性,尽可能设计一些贯通性案例、综合性案例。

3.2针对机械类专业大班教学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保证案例实施的效果

对于机械类专业大班教学,进行案例教学应灵活进行。如将大班教学划分为不同组,以组为单位将学生在QQ群内形成不同的学习组,在学习组中教师提前将案例布置下去,由同组同学在学习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都要进行发言,形成小组报告。任课教师将各小组讨论报告放到课堂上,由其他小组进行点评,任课教师最后点评。点评完毕,各小组根据其他小组的小组报告优化自己的内容,形成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提升并重。此种方法解决了大班上课人数多、场所局限等问题,但教师的课堂之外的工作量大大增加,需要相关方面给予考虑。

3.3应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及激励机制

案例教学与普通的教学不同,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及额外的工作量。同时在案例教学中任课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基于最后的成绩,可能与现有评价体系产生矛盾。因此学校管理层应该根据案例教学新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及激励机制,以便教师更好的工作。

创新创业教案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125-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具有现代海洋工程基础知识、海洋装备设计基本技能和计算机语言应用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要高校和企业的联合指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许多不定因素。尽管很多学者从20世纪初就意识到海洋资源的开发是解决人口、空间和资源压力的最有效手段,但系统的海洋学科建设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才出现于一些大学内,因此,海洋工程与技术教育相对其他学科来时是一个很新的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海洋油气资源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海洋结构物也从固定的导管架平台向深海的浮式半潜、张力腿和Spar平台发展,海洋结构物从单一功能的固定式结构物到多功能为一体的超大型弹性结构物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培养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亟待解决。

一、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1.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海洋工程的项目投资一般比较大,涉及范围和企业广泛,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群体性。然而,目前高校大范围的工程实践都是以某课程为核心,没有在总体的培养方案框架和教学大纲下定为各实践环节的功能作用,阻止了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另外学生多,实验设备少,实践场所容量小,导致多数同学都是看着老师将实验做完,用笔记下完整的操作过程而不能进行实际的上手操作。最后,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在相关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导致教师自身能力落后。

2.改进措施。由于我国的海洋工程发展起步较晚,现有国内海工高校、企业和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参考国外先进海洋工程装备与系统的建造经验,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优势与专业地位。结合海洋工程高校现状、企业特点和学生老师队伍现状,采用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提升学生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①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积极组织与开展相关教师及知名海洋工程企业编写以工程为背景、以功能为目标的海洋工程模型试验教材,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总体功能,围绕海洋工程结构物及系统装备最新的响应原型试验,更新目前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具体建设措施包括:a.开展以“海洋工程试验、海工企业实习和海洋结构物设计”三要素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块。第一子模块的课程为海洋工程认识实习、海洋工程结构与制图、海洋平台生产设计和海洋平台结构设计,该部分课程将安排到南通中远船务、上海外高桥和沪东中华造船等海工企业进行学习,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认识、描述海洋工程结构与设备的功能要求、内部结构;第二模块课程为船舶静力学、船体结构静力学及海洋环境载荷,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海洋平台的钢材料性能、结构建模方式及平台响应分析方法;第三模块为海洋工程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这部分内容已被安排到具有专门的海洋工程培训机构的南通中远船务和海门招商局重工,主要帮助学生掌握与实践海洋工程项目分析设计、施工组织、质量检测和设计方法。b.建立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模块。第一子模块任务为保住学生了解海洋工程试验试验教学的意义以及其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了解海洋水池试验和水槽试验的具体规章制度,掌握一些设备如造波机、浪高仪和数据采集仪等操作方法,熟悉整个海洋工程试验过程;第二个子模块帮助学生掌握海洋工程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进一步训练学生对造波机、浪高仪等设备的造作能力,帮助学生验证一些有价值的波浪理论,并从实验中观察一些奇特现象,以补充理论的不足;第三个子模块帮助学生掌握试验中数据采集方法和判断数据是否正确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海洋结构响应测试方法,完成整个海洋工程的实验方案设计。c.建立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实习模块。其中认识实习的时间大约为10天,由基础课老师和专业课老师、校内教师和校外聘请指导教师相结合,采用讲座、录像与现场参观等方式给学生指导;生产实习时间大约为半个月,主要由校外企业老师带学生进行实地现场观摩整个海洋平台托航、布置和安装等过程,并指导学生完成相关海洋平台设计任务。②开放式教学模式。开放的海洋工程水槽和水池模型试验教学模式是针对过去的视频化或观摩化教学,主要包括三种开放类型:第一类型为实验的场地和测试设备开放;第二类为实验时间开放,允许学生课余时间与老师联系后进入实验室操作;第三类为模型试验类别开放,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已将本专业模型试验分为波浪模拟实验、结构水动力性能测试实验以及结构强度测试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灵活选取。③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与老师的专业素养密不可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是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活动的一种主管能力,其来自于经验而付之于实践。结合海洋工程发展的现状、海工企业工作内容和教师队伍的现状,采用有针对性的请进来、走出去方法,提高教师自身实践能力。a.聘请校外高校、研究所和海工企I专家来院给青年教师进行有关的海洋工程知识培训,及时更新老师自身固有的设计思维,符合海洋工程时代的发展需求。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过程中,江苏科技大学专门组织4名教师进入到南通中远船务和海门招商局重工协助完成学生的设计任务,实行校内学科导师和校外工程导师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b.深入国外海洋名校和海洋工程企业,进行访问交流和工程实践。海洋工程实践能力来源于海洋工程实践锻炼,面向各种实际海洋平台设计和生产等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只能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和体会。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始终将国内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和杰出人才培育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来做,抓住我国海洋战略发展的机遇,定期将校内优秀青年老师送往国外知名海洋工程类高校进行交流与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并派送教师去相关企业进行实训,实时了解海洋工程发展的动态,最后鼓励教师参加国际海洋工程类会议以及撰写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海洋工程领军人才而努力。

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

创新创业素质关系着学生以后从事海洋工程事业的思维模式,是海洋工程教学改革的主题之一。主要措施如下。

1.开设海洋结构物概念模型设计,结构分析,材料特性等创新教学实验,增设海洋浮式结构物的创新型概念模型制作和概念模型在流场中的水动力实验。

2.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院级和校级课外竞赛活动,并鼓励创新性好的设计参加全国航行器大赛及创新杯大赛,与校外专家交流,增加学习海燕工程的兴趣,提高实践意识。

3.尽量将实际工程的物理现象用基本的数学语言和模型给学生描述,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基本波浪理论、结构力学和数理方程等理论知识思考和解释海洋工程中的物理现象,进一步探索其中有意义的规律和解决方法。

4.开展课外专题学习,通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经验,并增加研究性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对海洋工程的兴趣。

5.海洋工程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型学科,与流体、结构、笛А⒒械、材料和物理等学科紧密相联,为此,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工程专业设置了《流体力学》、《海洋平台钢结构设计》、《船舶静力学》、《海洋结构动力学》和《海洋结构可靠性分析》等学科加强各学科在海洋工程应用的理解,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小剑,刘珍,嵇春艳,李良碧.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的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与企业实训平台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48):19-20.

上一篇: 劳动教育功能 下一篇: 集团合同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