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向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0 16:33:14

创新方向

创新方向篇(1)

中国的人口增长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愿意花钱的富裕消费群体。比如,像奥迪(Audi)、宝马(BMW)和雪铁龙(Citro?n)这样的制造商认识到中国现在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因而都选择在上海车展上,而非在底特律或日内瓦的车展上,推出它们的新车和概念车。

紧随中国的是印度。预计到2025年,人口红利将给印度带来回报,届时印度人口有望超过中国。此外,到那时半数以上的印度人口在25岁以下,如果将35岁以下的其他人口也包括进来,那么印度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年轻劳动力群体,这会给他们带来强大的生产力优势。

再加上最近数十年都经历了高增长的近6亿东南亚人口,亚洲人口正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消费群体。

显然,领先用户(lead user)来自一个截然不同的地方,而且这些新客户的需求不仅在改变创新的格局,也在改变创新本身的性质。正如达特茅斯塔克商学院(Tuck School of Business at Dartmouth)维贾伊・戈文达拉扬(Vijay Govindarajan)教授提出的“逆向创新”(reverse innovation)的概念,意指创新始于发展中国家,然后再流回欧洲和北美,并深受西方消费者的欢迎。

不相信我的话?只要看看你的周围便可知道。混搭菜(fusion food),即东西方传统美食的混合菜,已经出现在菜单上。印度的宝莱坞(Bollywood)正在赢得美国好莱坞的市场份额。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已为国际航空旅行体验界定了新标准。新兴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正在以诸如此类的方式在创新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本文基于我和亚洲的特权观察人员(privileged observers)在数十年中的互动和访谈――这些观察人员包括高级管理者、学者、创新型企业的领导者,以及政策制定者。在两年时间中,我和同事们把这些访谈编写成30来个案例研究,它们揭示了好几种常见的创新挑战类型。这些案例研究又为我们的书面调查打下了基础。我们将书面调查发给了亚洲高级管理人员。我们选择的企业,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斯里兰卡、中国台湾和泰国。调查结果呈现在我与萨姆・加尔格(Sam Garg)合著的《激发创新:亚洲的管理及创新》(Inspire to Innovate: Management & Innovation in Asia)一书中。在本文中,我将凸显从该研究中得出的一些想法,以期帮助在今日新格局中寻求创新的经理人员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四大创新趋势

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不断增强的能力引发了四个创新趋势。虽然这四个趋势并不局限于亚洲,但我认为,这些趋势深受亚洲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影响。

1 创新的来源分散化

创新的来源已经变得更加分散。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创新都转移到了亚洲的高增长国家。医药创新仍然来自瑞士的诺华(Novartis)或德国的拜耳(Bayer)这样一些公司,硅谷仍然是技术创新的沃土,而美国和西欧仍然在快速消费品领域不断创新。

我想说的是,创新不再局限于这些地方,不再像过去那样集中于一些主流跨国公司和顶尖大学。创新的重心已经逐渐偏离惯常的创新者,并且这一趋势正以多种方式加速和扩大。

工业创新 当制造工厂最初迁到中国、印度、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时,这些工厂往往只是从身处工业化世界的母公司那里直接把加工技术拿来。

然而,如今这些工厂绝不是那么简单低下,它们已经变得极其先进,能够运作复杂的自动化项目。例如,新加坡的吉宝组合工程公司(Keppel Integrated Engineering)是最具创新性的石油钻井平台制造商之一。工业机械或自动化设备生产商都懂得这一点,并且正在把它们的实验室迁往客户和最大机遇所在之处。亚洲区域内的贸易量也许很快就会超过大西洋两岸的贸易量,这使得新加坡、中国和印度的港口越来越有可能推动未来运输物流方面的创新。生产和制造转移到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意味着,在工业流程创新方面,昔日的学徒已成为今日的师傅。另一个迹象是,中国正在迅速摆脱作为廉价玩具制造商的名声,成为工程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上海振华重工公司击败了美国钢铁制造商去建造旧金山-奥克兰海湾新悬索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逆向创新 传统的轨迹是,拿一个原本为富裕市场开发的昂贵项目,然后重新设计一个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方案。而现在,产品首先针对低成本市场进行设计,然后再针对西方购买者进行升级 。

例如,诺基亚的一款手机本来是为印度市场量身定制的,后来成为全球的畅销产品。当时,考虑到乡村地区的恶劣条件和不稳定的电力供应,诺基亚最终开发了一款更强大的产品:抗冲击、耐潮湿、防灰尘,并具有更长的电池寿命和更强的背光,在黑暗中能够提供照明。从2006年到2010年,诺基亚的印度制造工厂生产了3.5亿部手机,一半出口到国外。

研发 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或中国大陆对研究能力进行了大力投资,这使得它们能够吸引国际人才,或吸引离开很久的公民回来为本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工作。这种逆向的人才流动已开始显现成果。中国正在迅速成为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文章以及申请专利最多的国家,而新加坡则在基因工程和医药方面大踏步前进。

消费 在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从中国北部到东南亚,再到印度和巴基斯坦,我们发现人口有近40亿之多,因此他们都是潜在的消费者。更重要的是,根据对这些国家收入分配的快速计算,这些地区约有7.5亿人口可归为中下阶层和中上阶层。我将年收入超过5,000美元的家庭定义为中下阶层,他们有能力储蓄并购买电视、家庭影院、摩托车或简易住房之类的耐用消费品。这类消费者在购买时能够做出选择,他们的选择将决定未来的需求和创新。事实上,他们已经这样做了。

2 领先用户分布很广

正如创新现在可以来自任何地方,领先用户也已经散布在各个地方。在这一新的局面中,新兴市场已成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自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对创新管理进行研究以来,我们一直强调这样做的重要性:倾听能够带来潜在创新的用户的声音。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MIT)的埃里克・冯・希佩尔(Eric von Hippel)在1986年7月号的《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上创造了“领先用户”的概念。“领先用户”是这样一群人,他们面临的需求将成为某个市场的普遍需求,但是要比那个市场上大部分人早数月或数年。通过与这些潮人进行合作,并了解他们潜在、隐性的知识和需求,创新者就能够获得普遍需求的早期解决方案,从而大大受益。

到目前为止,这个概念还是正确的。但是,原来的概念以某种方式假设,这样的领先用户是一群清晰可辨的人或组织。假设你希望开发一款智能手机,目标细分市场为13岁到19岁,主要用来收发短信和使用应用程序的人群,你到哪里去找到领先用户?

对于炫酷、时尚的电子产品,你也许必须去加利福尼亚,那里是iPhone诞生的地方。但是对于小型化的电子产品,要做得光滑、轻薄,那么你也许必须去韩国、日本或中国台湾。要了解短信的复杂用法,你也许必须去了解菲律宾青少年发短信的方式。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菲律宾被认为是世界的短信之都。根据2008年~2009年的数据,大约80%的菲律宾人订阅了移动服务,每天发送14亿条左右的短信。

这表明,你需要架起天线去接收不同市场的信号,有时是来自意外之地的信号,而很多时候意外之地很可能是亚洲的新兴市场。

3 商业模式创新渐成重点

以菲律宾的Smart通信公司(Smart Communications)为例。该公司进入移动通信行业很晚。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的业务策略可能就是与国外品牌和其他亚洲竞争对手打价格战,通过提供更便宜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来与对手在相同的水平上竞争。但Smart决定,要对得起自己的名字,并采取完全不同的做法。

Smart公司观察到,洗发香波之类的消费品以小袋包装的形式出售给低收入消费者,这种业务模式非常成功。于是,该公司就推出了所谓的电子负载(e-Load)服务,这种服务本质上就是“‘小袋包装’的通话时间”。菲律宾95%以上的移动电话用户使用预付费服务,但Smart公司并没有出售通常为300比索一张的预付卡,而是给消费者提供价格30比索的“小包装袋”。

此外,Smart公司在手机金融交易和现金转账的现有服务中,增加了把话费转给别人的能力。这使Smart公司突破了商场实体店的限制,能够通过其庞大的移动网络赚取佣金,这项业务不仅覆盖到菲律宾及其许多岛屿的最遥远角落,而且遍及了整个世界,因为数以百万计在海外工作的菲律宾人现在可以通过移动电话将话费以及现金汇给他们的亲人。

此外,Smart公司还与当地的一家快餐连锁店和像7-Eleven这样的便利店进行合作,这样人们可以不必通过正常的银行体系接受交易,而这一切也不需要任何昂贵的3G技术。

Smart公司之所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无线服务供应商之一,完全是因为它提出了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如果不是由于庞大的低收入群体首先要求该公司采取新的方式,这种商业模式可能永远不会出现。

在过去几十年中,创新往往与技术相关:把人送上月球、大型机、个人电脑。但近20年来,尽管技术仍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真正的创新已转移到了商业模式。虽然技术开发起来相对比较直接,但是商业模式――也就是说如何挣钱――开发起来却迥然不同,而且往往更加困难。

新兴经济体非同寻常的市场条件意味着,这些环境中正在产生一些最富想象力的商业模式,这些模式既包括Smart通信公司的例子,也包括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的新医院企业正在进行的医疗保健服务创新。

4 精简:少花钱多办事

第四个趋势是,如今许多创新是对现有的创新产品进行简化,使之成为更简单、更强大的应用,从而可以服务于消费市场中较贫困的群体。这种情况出现在新兴经济体中是更为顺理成章的事,这种创新在中国被叫作“山寨”创新,在印度被称为“节俭式”(Jugaad)或“甘地式”(Ghandian)创新。

山寨创新 一些中国公司将低成本运作与快速开发时间表以及围绕专利进行发明的能力结合起来,这使得它们能够在新款的品牌产品后不久就推出廉价的高仿品,而价格则远低于原始品牌产品。

这种方法已经占据了中国国内移动电话市场的很大一部分份额。苹果皮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衍生科技(Yosion)的“苹果皮520”是一款无线设备,像皮肤一般套在iPod Touch上,为Touch增加通话和短信功能。以便宜得多的Touch价格加一个89美元的中国小工具,你基本就得到了一个iPhone。

节俭式或甘地式创新 为了克服资源缺乏问题和明显无法解决的问题,印度沿用了传统的技巧去制作能凑合用的产品和替代品,并以其独特的聪明才智改造了数以百计的现代产品、组织或商业模式。塔塔集团(Tata)价值2,000美元的Nano汽车可能是这方面最知名的例子。

另一个例子是印度班加罗尔的纳拉亚纳医院集团(Narayana Hospital Group),该集团由外科医生德维・谢蒂(Devi Shetty)创建,专门从事儿科心脏手术。该医院成功实施的心脏手术比任何一家同等机构都要多,而手术费也要便宜得多。通过建立拥有成千上万张床位的巨大“健康城市”,该医院将一种生产线模型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以便实现规模经济,而成效不亚于任何一家西方的供应商。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最近一个英国政府代表团前往班加罗尔,想看看能够学到什么经验并应用于英国的医疗服务。“由于我们的预算问题,我们目前在英国尝试做的事情就是少花钱多办事。” BBC援引了英国商务大臣文斯・凯布尔(Vince Cable)的话,“并不是说因为钱少了就可以让健康情况变得糟糕,实际上就是要花更少的资源从系统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你们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模式,通过这个模式,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

据报导,谢蒂博士还在与开曼群岛政府进行合作,以期在佛罗里达州附近建立一个类似的机构,为没有保险的美国人提供能承受得起的服务。

如何在亚洲创新

显然,创新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亚洲经济体在其中正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对于工业化国家的企业而言,这些新兴经济体代表着巨大的市场和充满活力的点子来源,需要整合到自己的创新网络中。同样,对来自亚洲的许多企业而言,也存在有趣的机遇――利用自己在母国市场的能力,给世界提供新的产品、系统、服务或工艺流程。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如何在亚洲管理创新过程。

管理新兴经济体的创新,并不是很神秘的事。良好的创新管理,其基本原则适用于美国或西欧,同样也适用于新兴经济体。这些原则包括:良好的领导力;不确定情况下卓越的项目管理能力;智能知识的管理;适度冒险的能力;当然,还需要一点运气。

然而,我从自己在过去十年的案例研究和观察中认识到,亚洲新兴经济体在四个关键方面对创新者提出了特别的挑战,这四个方面对良好的创新管理也至关重要:一体化的组织架构、保护知识产权需付出的巨大努力、倾听最终用户的意愿,以及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肥沃土壤。下面我们对这些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参见副栏“不要平均用力”)。

1 组织理念

关于创新的不同组织方式,已有很多著述:可以是职能性的、以项目为导向的、网络式的,等等。但最重要的观点是,要实施创新,整个组织都必须把创新当成自己的事。不能把创新委派给某个开发小组、某个新业务的专门小组,或某个营销部门。如果希望创新行之有效,那么在从灵光一现到推出最终产品、服务或系统的过程中,最高管理层和各个业务层级都必须动员起来。

就亚洲新兴经济体而言,许多组织都在苦苦应对三大挑战。

家族企业 就其本身而言,家族企业的最高控制人是相对较小的家族成员群体,他们往往成为战略决策的瓶颈。家族成员往往会更多地关注经营问题,而忽视创新。

层级制结构 亚洲人对前辈极为尊重,这意味着他们的组织可能变得相当层级化。尽管就快速实施运营解决方案而言,这可能是一大好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处于组织结构底层的人员不太可能挑战高层人员。这里,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可能存在,但需要灵活、有序的渠道来表达这些想法,从而使这些想法能够向上传递,并被最高层听到。让所有的声音在实施过程的每一阶段都被听到,以便在前进时能够做出调整,这是促进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

服务型企业 一些新兴市场的组织,成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位于日本或美国某个地方的主要机构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组织自身就缺乏在母公司环境之外进行运作的能力,而且也不能依靠自己轻松地捕捉到其他地方的市场信号。

这三大挑战未必会阻碍身处亚洲的组织,但的确要求这些组织忘掉以往的成功经验,然后再根据新的组织范式来重建自己的组织。

中国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一产业是在能干的经理人员帮助下建成的,他们曾在海外的IBM、摩托罗拉(Motorola)、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之类的公司学习和工作过。这些经理人员将组织结构和全球化的开放理念带回台湾,建立起当今半导体行业中最强大的企业群之一。

副栏“创新流程模型”描绘了一个实施创新不可或缺的组织整合模型。这个简化了的模型源自英士国际商学院教授赖因哈德・安格尔马尔(Reinhard Angelmar)提出的一个模型。

2 知识产权

只顾埋头创新是不够的:你需要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否则,如果竞争对手能够轻易复制你的创新并获得回报,那么你投入的所有时间、金钱和精力都白费了。在亚洲,由于许多品牌商品都遭遇臭名昭著的仿冒,这一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几年前,两家中国最大的技术公司华为和中兴通讯就涉及4G移动通信技术的专利侵权问题走上了法庭。但奇怪的是,它们在欧洲提讼,而不是在中国。

这似乎在暗示,亚洲和欧洲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有人说这是因为亚洲的企业家往往更重视“有形资产”,如原材料、财产、实物性产品,而不是更难界定的“无形资产”,例如品牌、标识和专有技术。

然而,华为中兴通讯的官司――中国企业之间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告诉我们,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是新兴市场创新者也越来越看重的东西。在知识产权的立法与加深了解方面,新加坡是杰出代表。

与此同时,采取一揽子保护措施是要付出成本的。没有几家公司能够负担得起数百万美元去进行法律诉讼,打击不法者的每一次侵权。新兴市场的企业可以考虑其他一些方法:建立强大的品牌、取得专利、保护贸易秘密、控制关键资源、通过纯粹的规模和实力主导市场、第一个进入市场,等等。就其本身来说,这些措施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对企业提供完全的保护,但是同时将几项措施结合起来将能提供很好的保护。

有时,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我曾看到过这样的例子:一家大型亚洲企业被一家小企业抄袭,大企业的应对措施便是,通过把价格降得更低并提供比小企业更好的品质和服务来挫败对手。虽然并不是每次都行得通,但是这样的策略具有颇强的信号效应(signaling effect)。

3 市场研究

在整个创新的过程中,与客户、用户或任何其他影响购买决定的人进行充分沟通,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公司能够获得良好的市场数据,要求拥有善于倾听、技能娴熟的经理人,他们会针对领先用户的体验或反馈对产品或服务做出解释和调整。

遗憾的是,在许多新兴经济体中,缺乏可靠的市场数据,部分原因是整个市场的研究部门相对不发达。然而,更大的问题是,大多数的市场研究方法是从美国或西欧的角度开发出来的,偏向于个体而非集体。这使得挖掘并解释市场观点变得相当棘手。在我本人的一个消费品案例研究中,一位亚洲受访者这样表示:“在欧洲,购买昂贵的名牌奢侈品手袋是为了鹤立鸡群。而在这里我们买手袋是为了不落伍。”

处理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是,想方设法让消费者在不必背离所在群体的情况下表达他自己的观点。在这方面,社交媒体工具真正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例如,一家韩国的MP3播放器生产商几乎每月都提供软件更新,这并不是因为其系统有很多错误(bug),而只是作为一个邀请消费者访问其网站的借口。在它的网站上,人们可以与其他客户以匿名方式就公司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进行交流。这使得公司更清楚地了解消费者的情绪和愿望,甚至还让他们参与新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和共同创造。

尽管在新兴市场中,社交媒体的渗透率和使用率难以衡量,但确实有研究表明,亚洲正在迅速发展为数字技术的一个关键成长型市场。Facebook名列社交网络之首,而本土的社交网络,如印度的Orkut、日本的Mixi、韩国的CyWorld、中国台湾的Wretch,都在各自的市场展开竞争。

根据数字营销情报公司comScore的数据,亚太地区一半的互联网用户每月都访问社交网站。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在线用户,对社交媒体的使用率上升到90%以上。社交网络比电子邮件、新闻、游戏和娱乐占据了人们更多的在线时间。更重要的是,社交网络使用者的平均年龄超过通常情况下18岁至24岁的年龄,而新加坡和香港一半以上的用户超过35岁,使得社交网络用户的分布更广。

对于新兴市场创新者来说,这是一个良好的征兆,因为他们需要更好地了解市场,与客户更密切地接触,把握与消费者共同创造的机遇,而这一切对成功创新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4 创造能力

创新不会自发产生。它必须有发挥创造力的条件、资源和能力。你需要工程师、市场营销人员和金融专家,比如天使投资人、风险资本家。最重要的是,你需要设计师――他们能为一项产品或服务提出概念,并将其转化为吸引客户的价值主张。

中国和印度培养了大量的工程师,但其中许多人只是简单地负责工厂、电信、火车和其他基础设施的运作。这并不是说亚洲就没有创造力。恰恰相反,我发现他们充满原始的创造能量。但是你需要将这种创造力培养成强大的设计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发展,并成为顶尖的创新者。

在我看来,亚洲在创新方面致命的弱点是设计师的短缺。培训这类人才的学校几乎没有,而让他们能够发展的地方甚至更少。

如果企业坚定不移地想参与亚洲新兴市场的创新,我建议它们做两件事:首先,短期内与具备这些能力的公司进行合作;其次,中期内大力通过培训――也许可以与政府合作――来培养当地人才。

一些告诫

虽然我认为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四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但是我们应该小心避免一概而论。显然,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寻求成为亚洲市场的参与者时,我们必须更深入地分析这些差异。

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等较富裕的国家和地区正在对科研大力投资,人们希望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对开发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从基因工程到纳米技术――发挥巨大的作用。而仍在与贫困和不平等做斗争的国家,如印尼和泰国,采取山寨式或节俭式创新可能会更好。

增长最显著的两个最大国家中国和印度,采取的创新方式截然不同。中国有着强大的中央政府,能够从创新带来的财富中征收大量税收,再投资于新增基础设施和增长能力。而印度的中央政府税收效率低下,其税收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仅为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到三分之一,这使得创新产生的财富更多地留在消费者手中。因此,我敢说,印度会涌现更多基于消费者的创新,而要求实施大型项目和进行巨额基础设施投资的创新则很可能来自中国。

了解这样的差异非常重要,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业务战略与每个国家独特的竞争优势结合起来,并相应地管理新兴经济体中的创新。我们必须准备好,像投入大量资源那样投入大量精力,去了解新兴市场创新的新趋势和挑战。

最重要的是,不要置身于亚洲正在发生的创新活动之外。如果你真心希望在今天的新格局中进行创新,那么你就必须加入这一激动人心的旅程。

观点概要

由于创新格局发生了变化,现在许多人在寻找创新时将目光投向亚洲。

亚洲新兴经济体引发了四个创新趋势:创新来源渐趋分散,领先用户分布很广,商业模式创新渐成重点,创新走向精简化。

在亚洲创新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组织方式、知识产权、市场研究、创造能力。

告诫: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寻求成为亚洲市场的参与者时,企业必须更深入地分析这些差异,将自己的业务战略与每个国家独特的竞争优势结合起来。

不要平均用力

创新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然而,你要懂得在创新上亚洲新兴国家有不同的竞争优势,并相应地调整你的战略。

1良好的领导力

2不确定情况下卓越的项目管理能力

3智能知识的管理

4适度冒险的能力

5 一体化的组织架构成立这样一个组织,它能够通过克服权力集中在最高层以及过分尊重层级和老员工的缺点,充分释放年轻员工和底层员工的创造力。

创新方向篇(2)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物流服务创新得到较快发展,涌现出许多典型的物流服务创新模式和示范案例。这些案例为加快工商企业物流需求释放、提升物流企业服务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创新呈多元化趋势

物流服务创新不仅涉及的细分行业较广,涉及的领域也不断增多。在2012年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主办的首届“物流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评比中,评选出的创新成果覆盖了资源型生产企业物流、加工制造业物流、商贸流通业物流、农业和农村物流、第三方物流及物流园区(中心)等多个领域,入选企业涉及了13个省份,显示出中国物流服务创新涉及的范围较为宽广,涉及的行业也在不断扩展。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

针对不同的需要,许多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物流服务创新模式。下表给出了物流服务创新模式以及典型案例。

未来可尝试的创新方向

近年来,物流服务创新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企业开展了各种模式的物流服务创新,并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的来说,今后我国的物流服务创新将呈现出以下趋势,这也将是物流企业创新的方向所在。

集成化、专业化。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以不仅仅局限于运输、仓储等单一的功能性物流服务,随着制造业内部物流的剥离和供应链物流服务企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提供面向某一行业的综合性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呈现出物流服务集成化和专业化的趋势。物流服务创新将更加重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个性化、一体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日益受到欢迎,在冷链物流、汽车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地产等细分专业物流领域将陆续涌现出一批综合服务能力强的专业物流企业。

科技化、信息化。物流服务创新包含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正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变得日趋重要。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如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互联网、下一代移动技术等都给物流服务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此外,伴随着信息化建设力度的加大,在物流服务运作中,信息化技术如物联网可视化与智能监控、数字化监控体系、自动识别和标识、电子数据交换、数据自动采集与统计分析等信息化技术也将容易广泛使用,物流服务创新的科技含量也将与日俱增。

绿色化、全球化。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响应号召,在开展物流服务、进行服务创新时树立绿色低碳的理念。这既是物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许多物流企业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输环节能源消耗;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在包装等环节,减少木材等生态资源浪费,推进物流包装的标准化,实现包装材料的循环共用;加强精细化管理,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

创新方向篇(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流通产业无疑是我国整个经济系统中最具变化的产业之一。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放、竞争、整合、重构成为流通业发展的典型特征,而创新正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主线。制度环境的变化、技术进步的持续、产业结构的变革、供求约束的转换、市场范围的扩张、国际竞争的压力都成为流通创新的契机与动力。流通产业在创新中发展,其成就有目共睹。十确定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样一个目标对流通产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持续的流通创新的驱动力是什么,方向在哪里,什么做保障,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索。

流通创新已取得的成就

30年来流通产业的创新成果可以概括为:地位由末端到先导,业态由单一到多样,形式由单体到连锁,组织由分散到集中,技术由人工到智能,店铺由现实到虚拟,横向分工深化,纵向合作加强,竞争力和产业链驱动能力不断提升。

观念创新带动制度创新,流通产业的基础地位和先导地位得以确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供求态势与市场竞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刘国光、黄国雄、宋则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和流通学者创新性地提出了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的观点,这一观点逐步深入人心,对流通相关制度的变革、具体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影响。2012年8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明确指出,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对流通地位与作用的高度认可。同时实践领域也开始重新认识流通产业的作用,基于流通基础地位和先导地位的产业链变革悄然发生,以大型流通企业为主导的各种产供销合作模式正在形成,至今仍在演进之中。

开放深化带动业态创新,流通产业特别是零售业开始百花齐放。与流通领域向外资开放的进程同步,20世纪90年代成为我国零售业态集中创新的时代。短短十几年时间,在西方社会发展近百年的各种零售业态迅速进入中国,到本世纪初,我们已经拥有了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商业街、奥特莱斯、网上商店等近20种零售业态,成为世界上拥有最丰富零售业态的国家。这里特别应当指出,随着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和商业街的发展,使商业地产逐步走向成熟,进入规模化操作时期,于是代表商业形态最高形式的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商业综合体的出现,标志着商业形态、商业业态、功能组合、商品和服务一体化,进入一个崭新时代。

以连锁为特征的经营方式创新、以计算机及网络应用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创新,带动了流通组织创新,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进入门槛低导致企业规模小、竞争过度是我国流通产业的痼疾,也是我们面对国际商业巨头竞争时最致命的弱点,理论界开出的药方是通过合并重组打造商业航母,实现流通组织创新。在实践领域,流通企业以连锁经营的形式创新为切入点,以信息技术创新为支撑,通过多业态并举、企业间战略合作、跨区域扩张等途径,有效地创新了组织形式、扩大了组织规模。以零售业为例,2011年我国零售百强企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9%,产业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在我国连锁经营大发展的过程中,全渠道经营模式日趋明显。零售企业通过建立多元联动的渠道布局,使消费者能够从实体店、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甚至不同的社交平台,获得统一的、一致性的购物体验。零售企业的竞争战略重点不再是追求单一渠道的最优或最强,而是努力实现各个渠道之间的高度协同、相互融合。

横向分工深化,现代物流业在创新中壮大;纵向合作加强,供应链管理实践方兴未艾。现代物流业的兴起是流通产业横向分工深化的结果,同时,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等物流活动创新又是生产、流通、消费相结合的大流通格局形成的代表性标志。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还不成熟,但是自2009年物流业纳入十大振兴产业后,其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横向分工的深化带来了专业化效率,同时对产业主体的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运而生的是以纵向合作为特征的供应链管理实践,流通组织致力于加强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组织间的协调实现业务流程的调整,达到整体提升竞争力的目的。2012年8月的《意见》对物流的发展高度重视,有人统计在《意见》全文中,涉及到信息化和物流的将近一半。可以预见,建立在物流配送和供应链管理基础上的纵向合作会加速发展。

持续创新的驱动力及创新方向

(一)流通持续创新的驱动力

1.产业内分工日趋深化,创造了对流通服务的旺盛需求。2011年,我国人均GDP超过了5000美元,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产业内分工加强,生产效率在不断提高,与之相连的是制造业对流通服务需求的升级。首先是生产制造与流通加工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以现代物流为代表的流通业成为生产者服务业的主力军;其次,在生产和分销链条上,产品在生产环节所占的时间只有10%,而在流通过程中的占用时间是90%,分销压力使制造业对渠道的依赖程度加深。流通作为供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衔接产业链、构建分销网络方面被寄予厚望。

2.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为服务业发展打开空间。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正在快速变革。特别是此次十着重强调了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作为解决重大结构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预期今后10年城镇化比例会明显提高,而每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对应的都是上千万人口以及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和消费,这将为服务业的发展打开巨大空间。把握住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在城镇化进程中有效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成为流通产业创新的现实驱动力。

3.竞争态势愈益严峻,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坚定不移的开放战略使中国与世界的融合越来越深入,在面对国内产业结构、需求结构不断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我国流通产业也面临着国际化竞争态势愈益严峻的挑战。流通成本过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问题,自世界市场的供求约束发生根本性转变以后,制造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重新审视物流成本,注重构建供应链联盟成为全球生产企业拓展利润源泉的核心战略。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流通成本过高且降低速度缓慢,降低流通成本已经不仅仅是流通企业自己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整个经济系统发展潜力的大问题。

4.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催生流通创新。有人说,电子商务正在催生着中国流通业的一场真正变革,笔者认为这种说法颇有道理。目前,中国的网民规模已达5.91亿,手机网民4.64亿,并且还在快速发展中。这么大的技术平台,无疑会为流通的变化提供动力和支撑。有研究报告统计,目前网络销售的销售额60%是从实体销售转移过去的,许多零售商面对网络销售的迅猛发展感到无所适从,现在的电商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市场的时空等种种方面都领先和超越了实体零售商。在这种形势下,实体零售商必须通过变革实现新的发展,电商面对实体零售商的变革趋势也必须与时俱进,在这方面国外的经验是实现二者的大联合,这种大联合就是流通模式创新。

(二)流通持续创新的方向

1.以提升流通服务能力为目标,在产业渗透与融合方面做文章。传统的流通服务可以概括为销售服务,是为了把产品销售出去而提供的购、销、运、存等服务。随着分工的深化和广化,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分工与合作,而这些分工与合作过程产生了新的服务需求,这成为流通创新的方向:流通组织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有效客户反应(ECR)对生产者选择与决策进行反馈和调节,引导生产流程再造,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提升生产的有效性,降低库存;流通还要致力于承接生产领域的服务外包,成为金融、教育、咨询、软件等要素资本与生产相衔接的通道。总之,流通产业要从单纯的销售服务状态下解放出来,提升“生产+销售”服务的能力,也就是向生产领域渗透,与生产服务业融合发展。

2.以流通市场拓展为目标,实行城乡联动、线上线下联动。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以及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市场范围日益扩展,消费层次越来越复杂,企业面临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也要面对更严峻的竞争态势,产品对市场的强烈渴求使流通业在产业链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也使其市场扩张压力不断增大。有效的市场拓展必须建立在对市场特征的分析与把握之上。当前流通企业要抓住两个市场时机,一是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民将进入城市,城乡消费鸿沟将逐步弥合,消费层次丰富的同时差别缩小、连续性增强,在网店布局、物流配送等方面实行城乡联动正当其时;二是网购规模连年扩大,线上销售在渠道租赁费用、人力成本方面占有明显优势,苏宁、国美等大型零售商在线上开拓标志着线上线下联动时代的到来,流通企业需要在产品采购、物流、支付、售后服务等方面努力创新为线上线下联动提供强力支撑。

3.以降低流通成本为目标,进行多模式规模扩张。在连锁经营形式和信息网络技术出现之前,流通产业规模经济性并不明显,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产销衔接的方法和过程,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运、存方式,储运成本不再随规模扩大而成固定比例的增加;同时,连锁经营又通过集中采购和配送产生了规模效益,由此规模扩张成为降低流通成本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流通企业规模扩张可以在以下三个方向上努力,第一以连锁形式进行跨区域扩张,国内市场分割的局面正在弱化,流通企业抓住机遇凭借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进行跨区域扩张是扩大规模的可行途径;第二是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进行业态扩张与创新,通过业态扩张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有利于企业将规模做大;第三与生产企业建立战略联盟,通过调动产品供应链能力的提升,拓展市场扩大规模。多模式规模扩张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流通企业需要及时掌握和应用最新技术,这是降低流通成本的必要保证。

持续创新的必要保障

(一)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是指约束与支持创新行为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相关支持政策的及时、完备。目前完善法律、法规的工作在于细化,使规范流通企业行为真正能够有法可依。在流通法律方面,我国在好多具体方面的法律还是空白。优惠政策的制定则需要科学和公正,在财政资金、用地、税费、融资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应该做到有依据、有标准、有反馈、有评估。比如2012年8月的《意见》中,为了支持和鼓励流通产业的发展,在土地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税收、费用减免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优惠措施,但一些政策没有强制约束,也没有实施细则,能不能落实难度很大。

(二)管理保障

创新方向篇(4)

“案例”的征集申报

为了展示全国

各级档案部门加强

档案资源建设、拓展档案服务领域的创新成果,引领全国档案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方向,提振全体档案工作者的创新精神,树立档案部门转变职能、服务为先的良好形象,2010年10月11日,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的通知》,对活动有关事项进行了安排部署。国家档案局专门成立“案例”评选活动指导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规定指导委员会负责活动的领导与组织,评审委员会在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案例”的评审工作。指导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下设“案例”评选活动办公室,设在中国档案杂志社,具体负责“案例”评选活动的日常事务。除此之外,《通知》着重对“案例”的申报条件、申报途径、申报内容以及评选方式和时间安排进行了明确。

《通知》下发后,全国各地、各级、各系统档案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案例”评选活动,纷纷转发《通知》并积极组织筛选、申报“案例”。江苏省在接到《通知》后,成立了“全省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评选活动评审委员会,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全省共收到各类申报材料99份。经过评选活动办公室层层甄别筛选,评出了“全省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十大优秀案例”,最后根据《通知》要求,推荐前5名申报国家档案局“全国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上海市档案局组织各区县档案局开展了“十一五”期间“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申报评选活动,将评选出的优秀案例上报国家档案局并对优秀案例获得者进行了表彰,颁发了“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奖”,这在上海档案事业发展史上尚属首次。据悉,上海市档案局打算将评选创新“案例”的活动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全市各级档案部门以创新为驱动,加快转型发展。这两个事例充分证明,“全国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是一项颇有意义的开创性举措,契合了各级档案部门的心愿和想法,各级档案部门希望通过这次评选活动展示档案部门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

“案例”征集阶段,各地上报“案例”的积极性非常高,《通知》要求“各省级档案局选送3-5个案例”,但是大多数省份上报的“案例”超过了5个,有的甚至实现了“翻番”。截止2011年1月31日,“案例”评选活动办公室共收到案例230个,其中经省级档案局,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档案局推荐报送案例184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报送案例13个,总参办公厅保密档案局推荐报送案例2个,大型企业报送案例31个。

“案例”的评审

各地报送的“案例”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评选活动办公室对“案例”进行了认真登记、核对和整理,将所有“案例”刻入光盘,同时研究制定了《全国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评选评审标准》,然后将这些材料分发给评审委员会专家进行初评。为了保证评选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国家档案局在确定评委的时候,除了邀请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外,还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教授,以便于听取各方意见。还有,此次评选活动指导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没有聘请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同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回避,以保证评选活动的公平、公正。

每位评委根据《通知》和《评选评审标准》的要求,分别从230个案例中推荐30个,赋予一定分值并且给出了详细、具体的评审意见。评选活动办公室将评委的推荐(投票)结果进行统计汇总,按照票数由高到低选出39个入围“案例”,进入终评。

在初评的基础上,案例评选活动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全国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评审会”,对“案例”进行终评。各位评委专家围绕“完善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完善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完善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目标和“安全第一,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战略,就初评入围的39个“案例”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分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从39个“案例”中评选出30个“全国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然后再通过讨论和无记名投票从30个“案例”中最终评选确定12个“全国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最佳案例”。

创新方向篇(5)

1前言

现阶段,人们在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更加注重其身心健康问题。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需要室内设计人员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应用“绿色健康理念”,这种设计理念不仅能够很好的跟上时展的潮流,更为重要的是能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应用节能环保材料,从而在满足现代人对居住环境不同需求的同时,更有利于其身心健康。

2灵活应用传统材料,创新设计效果

在对室内进行装饰设计时,对传统的材料进行灵活应用,能够将装饰材料的特性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创造出更好的装饰效果。众所周知,要想将室内设计工作做得更好,合理地应用装饰材料是基础。如果对装饰材料进行胡乱搭配、一味追求怪异,那么势必导致整个室内装饰工程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要想创新室内设计效果,需对传统装饰材料进行合理搭配,从而将其隐藏的特性充分展现出来,以引领室内设计潮流。因此,作为室内设计人员,需重视传统装饰材料的应用,在了解传统装饰材料特性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搭配方式使室内装饰之后的风格朝着自身所进行的设计意图方向发展,从而在节能大量装饰费用的同时,使得室内装饰的效果达到最佳。例如:在对室内书架进行装饰时,为了使得整个装饰效果达到最佳,可以充分应用书籍与木材之间的联系,将整个书架设计成树木状,并使用与书籍总体颜色相搭配的木材进行装饰,不仅能够使得整个室内装饰风格焕然一新,同时还能显现出热爱书籍、保护森林的内涵。这正是室内装饰设计中对装饰材料进行创新应用的形式之一。

3注重环保型材料的选择

以前在进行室内设计时,由于受到装饰材料种类和数量的限制,使得所进行的装饰材料选择只能注重材料属性与装饰功能的一致性。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装饰市场上所出现的新型环保材料越来越多,这样使得了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材具有更广的空间,从而打破了以往所受到的选材束缚,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室内装饰工程的发展。比如在对卫生间的棚面进行装饰时,对于防水石膏板的应用,不仅使得整个室内设计更加彰显连贯性,同时还能使得其整体性能更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环境的质量,同时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也倍加重视,这就要求设计师创新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注重环保型材料的选择。一般来说,在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建筑室内,或者是在人员量较大的休闲场所,在进行室内装饰设计时,需要格外注重对环保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比如:对于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卧室,在进行墙壁装饰时可以使用壁纸等保护色,这样有助于缓解眼睛过度引起的疲劳;同时对于室内门窗的装饰,设计师也可以使用具有吸收辐射功能的材料,从而可以起到环保、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作用。

4在设计中将建筑装饰材料与光和色完美结合

在室内设计中,对于所使用的建筑装饰材料,除了需要注重材料色彩之外,还需要注重装饰材料与光照之间的完美结合,这样不仅能够更好的满足户主的装饰需求,同时还能使得整个室内装饰具有更高的整体感和美观性,让人们觉得更加的亲切、舒适。而在实际的装饰过程中,要想与室内光照进行完美结合,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所使用的装饰材料的纹理、光泽、粗细等特征,进而才能根据户主的需求使得所进行的装饰具有更高的质感和独一无二的视觉感受。比如:对于玻璃材料的使用,光照面积的不同会使得所营造出来的视觉效果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实际的装饰过程中,需根据户主的需求来进行合理地光照布置,从而使得室内装饰后能够营造出户主想要的氛围。再比如:对于卫生间室内的装饰,需要根据不同工具的使用功能来进行光照的布置。对于卫生间内的镜子,主要为了供人们进行梳洗,因此可以在镜子的上方安装日光灯,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而对于淋浴区,为了人们方便沐浴,需在淋浴区上方的天花板上安装吸顶灯,从而在满足沐浴需求的同时,还能给人们塑造一种温馨浪漫的感觉。

5绿色健康理念与自然风格相结合

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需清楚地认识到这一工作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积,而是需要对装饰材料进行完美的应用,以达到设计师所需要表达的设计意图。因此,创新现代室内设计,还需要将绿色健康理念与自然风格进行相结合,完美地与绿色健康理念融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表现自然风格,也可以更加自然地表达绿色健康理念。室内设计室要回归自然化,注重住宅中添加舒适的田园气氛,在设计中大胆创建新的纹理效果,以及抽象的设计手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低碳环保,充分考虑节能与节省室内空间,竭力打造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室内环境,把最舒适、温暖的大自然带人们的居室。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在给室内设计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作为室内设计行业,需要在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多的使用到节能环保材料进行室内设计,其一是为了保证所进行的室内设计具有更高的经济性能,其二是为了确保所进行的室内设计具有更高的环保性,这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也必将引领现代室内设计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胡春丽.建筑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创新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9):7~9.

创新方向篇(6)

据统计,中国的咖啡年消费量已达到3000万公斤,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的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仅上海一地,咖啡消费就达20多亿元,有1000多家咖啡馆,60余家咖啡原料加工商,30多家咖啡设备、器具厂家和商。预计未来5年内,中国的咖啡服务业市场份额将达到500亿元,中国的咖啡市场正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上海葡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执行长林育田介绍说,随着咖啡饮料品种的日渐丰富及咖啡时尚的逐步体现,咖啡经济中蕴藏着诸多的创业商机。其中,咖啡馆市场的潜力最为引人注目,一批连锁品牌咖啡馆均已实现了规模经营,星巴克目前在中国有超过230家连锁店,迪欧约有160余家,真锅也在全国发展到了120多家……除此之外,边缘咖啡产品的开发经营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咖啡豆的种植,咖啡烹煮器具、咖啡器皿的生产与销售,以及咖啡粉、咖啡糕点、咖啡糖果等都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

开家咖啡馆有讲究

开咖啡馆有两种方式:品牌咖啡馆和特色咖啡馆。以星巴克、上岛咖啡、西堤岛等为代表的品牌咖啡馆,以大众消费为主,提供各种时尚咖啡饮品,同时也提供各种风味的中西简餐。而特色咖啡馆,走的是小众化的经营路线,吸引一部分特定消费人群。

据业内专家分析,品牌咖啡馆对经营面积、店面装潢等要求较高,因此成本较大。如果选择特许加盟的方式,前期投入更多,其中,加盟金、设备与材料费、房租、装修等占到投资额的70%以上。投资额的多少,根据加盟商的要求而定,特色咖啡的店面要求不大,店员配置简单,开店成本较低。

同样是开咖啡馆,定位不同,经营诀窍自然也不尽相同。品牌咖啡馆走时尚路线,消费人群大多是白领和商务人士,因此店址选择和店面装潢非常重要。一般应选在人流量大的市中心,以商务中心圈、时尚休闲圈、中高档消费圈地段为最佳;在店面设计上要突出时尚感和品位;在咖啡品种上尽量丰富一些,而且可以提供中西简餐。特色咖啡馆走文化路线,店址一般应选择市中心的安静路段,交通便利但闹中取静,在店面设计中要体现出文化氛围,最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以吸引特定的消费者,进行差异化竞争。

如果经营得法,咖啡馆的赢利空间较大。一位咖啡馆经营者透露,咖啡馆纯利可达到2-3成。不过,由于竞争激烈,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开咖啡馆的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需经营2年左右,才能逐渐进入盈利期。

创业方向多元选择

创新方向篇(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逐渐取代了集体经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加大,尤其石油企业不断在国内有竞争,同样面向世界其竞争压力更大。市场经济时代技术的使用愈来愈广泛,对于石油机械产品的生产技术上不断在发展,造成了机械产品的竞争愈发激烈。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将利润的追求始终放在了第一位,而对于技术的追求则显得重视程度不够。在外国人的眼里,中国仅仅是一个制造大国,而不是一个创新的大国,技术的创新上显得非常薄弱。但是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发展方向逐渐改变,逐渐将创新技术纳入到发展企业的基础要求之中,不断提及通过实现技术的创新来促进企业有效发展。中国的石油制造产品从刚开始的几个厂家,逐渐变成现在的百花齐放状态。下面就石油机械产品的创新方法以及方向进行研究,为我国的石油机械产品制造提供相应的借鉴。

2.石油机械创新方向

(1)设备成套创新

我国的石油制造业经过了很长的摸索时期,在此期间我国的石油开采工艺设备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应有尽有。这期间经过了很多先辈的努力,是他们将自己毕生精力用于石油机械的制造、研发之中。我国现在还没有一套全自动的无人看守钻机,甚至连2’3人操作的大型斜井钻机还未出现。所以我国的石油机械产品还需要不断努力,创造出一套属于我国自己的成套设备是当前亟需努力解决的问题。装备一套完整的设备需要从部件上不断进行创新,通过创新技术可以实现产品技术含量的飞跃发展,能够为我国的石油机械产品带来新的突破。

(2)独立部件创新

所谓的独立的部件创新,主要是将机械分为多个组合部件,通过一个一个部件进行创新组合来实现我国机械的整体创新。其实有效的实现部件创新可以带来一次新的部件革命,例如将独特优势的部件用于石油机械的生产,而这种优势也会体现在一套完整的设备之中。我国比较知名的则是兰石利用直升机吊装钻机底座,完成了蛙跳钻井起升和填装,这种新型的钻架设备的底座可适用于雨林、沼泽、山区等特殊地质环境开设钻井,因为其起升的占地面积很小,节约了场地,所以常适应于环境条件不宽阔的钻探。

(3)关键性辅助部件改进

对于石油机械的生产过程中主要包含了液压系统、传动系统、泥浆净化、电气系统以及循环系统。这些都属于石油机械的关键性装置,不论是任何部位出现故障都会导致生产停滞,轻则造成停机,重则产生设备坏掉或者人员伤亡。所以对于这些关键性的辅助装置需要不断进行改进,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考虑,确保整个石油机械的性能具有本质上的提升。

(4)工艺生产创新

石油机械的产品工艺主要包含了设计工艺以及结构工艺,随着工艺生产思想的不断变革,是有企业逐渐变得不仅是为了追求经济成本低,而对产品的安全进行保障,确保产品实现性能改变的同时还可以在市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石油机械的工艺生产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够满足当前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切实有效的将生产产品用于各种的环境之中。

3.石油机械的创新方法

随着我国石油机械的不断发展,对于具体部件的要求正在不断的提高,无论是从结构设计,还是从工艺设计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断将创新理念融入到产品质量发展之中,那么我国石油机械的创新实现方法具体都有下面几类。第一种则是智力激励法,也可被称作为集思广益方法,此种方法主要是将灵感顿悟与集合智慧联系起来不断实现创造技法的提升。第二种则是提问追溯法,此法则是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对创新的项目进行提问,采用罗列和推进的办法将创新生产的整个过程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对石油机械产品的创新性研究。第三种则是联想推类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具体的事物进行抽象化,采用仿生办法对创新的技术进行推理,使得整个创新过程更加符合逻辑,符合生产的规律。第四种方法则是组合创新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石油机械的产品进行各个关键性的组件组合,然后形成性能不一样的产品,或者是通过不同技术的使用来对机械进行操作,测试机械是否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继续使用。第五种方法则是系统搜索,对于石油机械的模型进行参数设计,按照变异法、综摄法、组合法等对石油机械的模型进行定位实验,然后用于生产。

在石油机械产品的创新过程中不仅要从技术上进行创新,而且还要从管理上进行创新管理,切实有效的将资源管理应用于产品的创新之中。这样可以实现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强了对整个石油机械生产管理。从管理中不断鼓励员工开展创新,从管理中将实际生产与创新技艺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创新技术稳步发展。

4.总结语

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给全球的石油生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石油开发商如何降低采油的成本逐步成为了最主要应该面临的问题。目前新油田不仅要考虑到生产的质量,而且还要提升开采的效率,否则就很难适应整个时代变革发展的节奏。石油机械的产品需要创新,通过企业的创新才能够实现产品质量的飞跃,通过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够使得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满足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贾建贞,柏轲.基于TRIZ和Pro/Innovator平台的石油机械产品创新设计[J].机械,2013,02:34 38+51.

[2]张华伟,杨凯.基于可拓创新方法的技术创新过程研究一一以石油机械产品为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06:18 27.

创新方向篇(8)

中图分类号:TS972.132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中式面点创新视角现状分析

因为产品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命脉,长期以来,我国中式面点围绕着产品各种原料与辅料、制作技法、工艺造型和组合装饰等进行了创新,从而把中式面点制作推向一个非常高的发展阶段。

1.1 从原材料创新角度看——中西式兼容拓展新原料创新面点品种

制作面点的原料主要有皮坯料、馅料、调辅料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其中,面团的发展是面点品种创新的基础,传统的四大面团包括:水调面团、发酵面团、米粉面团和油酥面团。因此,从面团着手适当使用新型原料是中式面点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中式面点面团创新中已逐步引进了玉米、红薯、南瓜、芋艿等,甚至在很多面团的制作过程中也采用了用牛奶、鸡汤等代替水来和面的方法,在选用西式原料的基础上提高面团的质量,赋予创新面点品种特殊的风味特征。

第二,馅心的变化是面点品种创新的关键。中国面点大多是属于有馅品种,因此馅心的变化必然导致具体面点品种的部分创新。我国面点用料十分广泛,禽肉、畜肉等肉品,鱼虾等水产品等。目前,也通过西式馅心改良用于中式面点馅心创新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也不断地探索有营养价值的其他植物等食用技术使其不断地纳入到中式面点的馅心创新之中。

1.2 从造型艺术角度看——艺术创造与面点融为一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面点不仅具有食用性,同时也是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统一,面点也因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而使其具有一定的文化表达功能。中式面点的造型主要有以下三种:几何形态;象形形态;自然形态。在实践中,通过搓条、下剂、制皮技术、上陷操作技术、成型技术、成熟技术等,以及省略法、夸张法、变形法、添加法、几何法等艺术表现形式来完成中式面点的造型艺术制作。与此同时,也通过调配颜色,借助食用色素调配出来的丰富的颜色来进一步提升中式面点的造型艺术效果。

1.3 从面点组合和装饰角度看——情趣、意趣、境趣与面点融为一体

在实践中,随着中式面点的精神艺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化,其文化表达方式已不仅仅局限于面点本身的创新与设计,而是将其文化表达的媒介延伸至其组合拼摆、盛器、方式,甚至食用和消费的环境等方面。因此,面点围边装饰、器皿选择、餐具装饰、席点组合与装饰、食用消费环境等也成为相关企业实践中逐步关注的重点。

2 我国中式面点未来创新开发方向视角分析

在市场机制下,企业交换行为的实现基于顾客对产品接纳程度之上,因而“顾客价值”关注必将成为我国中式面点未来创新开发重要的视角,也即从市场交换实现要素,关注交换溢价角度来考虑中式面点创新的可能路径选择。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德鲁克就提出:“营销的真正意义在于了解对顾客而言,什么是有价值的”。顾客价值研究的兴起是企业不断寻求竞争优势的合理和必然结果,其内在原因在于顾客价值作为顾客的价值取向导致了顾客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

顾客价值被认为是顾客感知质量与感知价格之间的一种权衡和函数的观点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在研究过程中,顾客价值也更进一步地被认为与顾客感知与偏好联系在一起,从而推动在企业提品过程中更关注顾客个体的主观态度,并将顾客的主观态度与反应作为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和竞争优势获得的重要路径选择。顾客价值共同突出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首先顾客价值是紧密联系于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过程之中;第二,顾客价值是顾客感知的价值,由顾客决定而企业决定;第三,顾客价值是一种权衡和比较的结果;第四,顾客价值由企业所提供。

由此可见,在我国未来中式面点创新开发过程中,我们除了关注产品本身及其可能延伸的创新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与产品认可与接受的“顾客”主观感受、偏好与评价,我国未来中式面点创新之路也在于如何与顾客建立更有效的情感和主观评价溢价之上。

3 我国中式面点未来创新开发方向相关建议与措施

(1)在实践中必须关注顾客市场本身的变化,以及引起这种客源市场本身变化的根源——社会结构的变化。市场机制下,企业产品交换的实现是以顾客“需求”为前提的,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准备、愿意和能够购买一定数量的物品和劳务,而且这种需求仅仅限于“有支付能力”的那部分需要。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推知:中式面点产品供给状况及演变方向必定建立在其客源市场本身构成基础以及演变趋势之上。在实践中,当我国社会结构中位于各构成部分的经济状况和文化状况提升的时候,也意味着对中式面点产品中精神构成要素需求的增加。

(2)在实践中关注符号消费,在中式面点创新中注重符号价值和功能的提升。随着对“消费社会”认识的增加,我们逐渐地意识到整个中国社会正在向“消费社会”转变,也即在产品中人们更加注重对社会地位、价值观念、自身主张等的认同与选择,产品本身已成为一种“消费符号”。因此,在“消费社会”日益临近或正在步入其中的中国面点市场中,我们在中式面点创新中应该更多地关注中式面点“消费符号”认同的创新。

(3)开发面点制作工艺与设备,改善中式面点生产条件。我国中式面点的生产从生产手段看有手工生产、印模生产、机器生产等,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面点制作以手工为主,制作面点的工具设备相对简单,这样也随之带来了生产效率相对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一系列的问题。因而,在实践中改良面点的生产工具和设备,关注最佳工艺流程确定和提升则是一项重要内容。

(4)注重中式面点师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中式面点师人才状况最终决定了其产品水平和发展状况,其中中式面点师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整个行业创新的关键,这是因为创新思维指的是在面点生产过程中如何形成创新的想法及设计;创新能力是指具有把想法及设计转化为有价值面点产品的实践能力。在面点创新人才诸多素质中,面点创新的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工程。

总之,未来我国中式面点的创新其实是点心师与顾客之间的一种共鸣,在其质量基础上不断关注其营养功能、精神文化功能和生理调节功能,从而在基于某一市场区隔顾客偏好、主观价值与感受基础上,通过创新出独特的面点品种和“消费符号”等最终实现自身企业经营价值与目标。

参考文献

创新方向篇(9)

针织时装是服装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也是极具潜力的类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国际流行趋势中,针织时装设计潮流就逐渐上扬。愈来愈多的时装设计师致力于针织时装,针织品牌日益增多,一些著名时装品牌也在不断推出针织系列。多年来,我国的针织时装默默无声的沉淀在行业的大潮中,几乎将“低端”和“附件”的形象一演到底。然而近十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针织时装的日益重视,我国针织行业转唱高调,向设计创新与品牌化发展进军。中国的时尚界愈来愈注重针织这一品类,针织时装这瓶酒在这个时代里换上了新的佳酿。

随着时代的进步,针织时装的发展瓶颈也日益凸显。针织设计老旧、缺乏新兴创意;高校教育与针织企业接轨困难、针织产品品牌化渐现坎坷。我国的针织产业正在进入新的拐点时期,针织时装想要整体升级、摆脱瓶颈,运用设计创新扶植品牌化发展是必由之路。在创新发展之路上,首先是教育力量需要接轨时尚发展,在高校的时装设计专业中,增添针织设计方向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工作,在教学中将针织设计的传统理念结合设计方法创新、针织品牌化进程这两个要点则是现阶段针织教育改革的第一步。

一、设计手法创新

如果说设计思维是时装的灵魂,那么设计工艺就是骨骼血肉。想要实现设计创新,首要就是“左手艺术、右手技术”掌控设计。针织的整个工作流程包含相当大的工艺技术含量,仅仅使用艺术审美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设计师需要做的包括选择流行纱线、确定工艺种类、熟悉艺术风格、把握时尚趋势。一个成熟的针织时装设计师必须是能够游刃有余的掌控整个生产流程。尤其是近年来的针织时装流行工艺日益丰富多样,与时尚变迁可说是息息相关,作为一个设计师更是不能置身于潮流之外。国内服装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一直存在着水油分离的现象,即艺术设计与工艺技术分开。这就使得培养的人才难以向国际设计水准和设计能力靠拢。近几年我国在教学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开始相互融合,未来的针织时装设计师必须是游刃有余的在艺术与技术之间翻飞。

风格至上是设计教育需要考虑的重点之二。风格是时装设计的灵魂所在,尤其当一个品牌想在纷繁芜杂的消费市场中脱颖而出并且创造出产品附加值,首要的就是表达其独到的风格。设计师需要依靠设计独特、风格统一的作品不断地诠释与深化品牌形象,而这些日益深入人心的固有风格会不断强化你的品牌附加值,从而最终形成产品附加值,实现品牌价值。世界的进步日新月异,传统的美学规范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人的眼光。新美学主义早已悄悄地渗入现代人的意识形态并大行其道。人们在经营生活的同时,越来越渴望找寻被时代生活进化掉的天然人性――感动与温情中的简单和本原,针织时装的风格恰恰迎合了人们的这些需求与品位,成为矜贵、温雅与好品位的代名词。

第三是要将创新设计切合时尚潮流。纵观国际知名设计师对针织时装的诠释,针织时装的设计方法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但是从总体上而言都是紧密地与流行趋势结合在一起的,并不断与各种风格元素交互融合创造各种大胆灵动的时尚造型。目前国内的针织设计在这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推进空间。需要注意的是针织本身拥有独立的风格特征;针织品类也有自己的流行引导品牌,因此针织设计在追寻时尚大方向的同时,拥有自己的流行色彩、流行工艺与时尚款式风格。设计师需要在透彻理解流行趋势的同时,演绎针织时装特有的时尚气息。

第四,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概念”,更应该借其精髓来进行时尚创新。民族服饰和民间装饰的内涵与体验常常能够给设计师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冲击。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还为国内外许多设计大师带来了设计灵感,尤其在东方风潮以及2008北京奥运的冲击下,新一轮的以东方情怀为重心的时尚珍馐让国内外的时尚人士交耳称颂。对于中国的时装设计学生而言,在继承与发扬中国概念之外,尤其应该找到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平衡。我们一方面学习西方品牌的理念与模式、时装设计的方法与技术,紧密贴合国际时尚,另一方面也要将东方的风格取向融入设计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时尚新颖的针织时装教学,才能构建中国魅力的设计风格,才能以中国市场为依托向世界进军。

二、将针织设计教学转化为针织品牌发展教学

针织企业想要拥有长久的生命线必须“品牌化”经营,研究目标市场和时尚需求,逐步发展产品文化,形成核心竞争力品牌。同时,利用多种媒体、名人效应等手段提高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尤其是需要运用设计创新思维,提高产品文化艺术含量,以增加品牌附加值。此时的针织设计教学并不是抽身其外的,讲述分散的针织设计手法,而应该将“针织产品品牌化经营”作为教学核心,围绕这一概念进行人才培养。

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将品牌形象、视觉传达、目标消费者、品牌战略、品牌延伸等等一系列战略品牌工作作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以此为依托各个击破。这样就要求学生在未来的设计中能够融入其中并随时作出调整应变,未来的产品设计决不是孤立于品牌运营之外的,而是整体之中的一个重要关节。

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就需要单品设计与品牌创新并驾齐驱。当一个针织时装设计师整日只是挖空心思的考虑如何设计卖座的单品,便是在向失败招手示意。宏观的考虑是当今设计必不可少的,品牌风格是由无数的设计单品堆砌而成,单品价值又离不开品牌形象的渲染添加。优秀的针织时装设计师不仅仅要在纱线与款式间翻云覆雨,还要能够设计品牌形象、品牌风格、品牌定位。今天的时装设计师贩卖的不能仅仅是温暖、舒适、合体与优质,还包括品牌附加值与品牌代言的时尚品位,针织时装设计只是设计师的狭义代名词,在真正意义上,单品设计与品牌创意是无法剥离的。

总之,国内针织时装行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针织时装产业整体实力还不够强大,尤其是针织时装品牌和时装品牌针织产品线的成熟度方面与国外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在针织品牌设计方面更上一层楼。我国的经济环境以及国际时尚氛围已经为我国针织时装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针织教育要时刻关注时尚动态、最新工艺和风格走向,同时不断充盈自身的艺术积淀;发挥中国本色、深入体会中国传承的东方精神,并以此作为中国本土针织设计的文化底蕴。设计教育如此潜移默化、长期实践,立足于创意与变革促进自身的发展完善,持续设计教育文化附加值的提升,才能以全新的面貌紧接挑战,融入国际针织流行的浪潮中。

【参考文献】

[1]庄利辛. 成衣品牌与商品企划.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2]李津. 针织服装设计与生产工艺.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宋晓霞. 针织服装设计.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4]刘丁,余国兴. 针织服装外衣化发展趋势分析. 2006年全国服装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2006 .

创新方向篇(10)

中图分类号:C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逐步建立起来。为了适应新形势、迎合市场新需要,现代企业的运营机制、管理机制与营销机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政工管理模式的改变是企业一切管理制度改变的基础与前提,是新兴企业制度建立的重中之重。

一、政工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政工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通过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完成企业的发展目标,继而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由于企业员工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受教育背景以及个人素质都不尽相同,企业若想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是有一定难度的。而政工管理的作用就是将企业员工的思想统一,继而达到行为上的一致。因此,政工管理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企业的领导者与企业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够打造出一支合格的企业团队。

二、创新企业政工管理模式的途径

(一)重视企业管理理念

在企业的运营管理层面,经营者应该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先进的管理方式结合,并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企业中多进行员工之间的互动活动,潜移默化的使员工认识、认同并接受企业文化。如可以通过歌颂以企业发展历程为主题的员工演讲比赛,使员工更娇了解企业,更加热爱企业,更好的融入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要加强联系,可以为员工安排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管理者还可以对员工在企业中未来的发展做以规划,增加管理人员与基层员工的交流,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

(二)增强员工工作素质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才能够使其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也才能够更好的展现其自身价值。因此,企业对于员工的培养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础,政工管理可以通过如下几点提高员工的工作素质。

第一,要求员工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为员工创造学习条件,使其尽快的适应企业环境,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与时俱进的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

第三,企业从硬件上支持员工的学习研究,并通过建立专业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营造企业内部的学习氛围;

第四,不定期进行技术讨论活动,使基层员工与技术骨干甚至高级工程师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

(三)规划职业生涯

对于员工职业生涯的设计,要由管理者与员工本人共同商定完成。结合员工的自然条件,为其设计远期、中期、近期的职业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不断调整。通过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使员工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也使员工明白,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产生凝聚力与向心力,进而形成企业精神,企业通过这种精神,能够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使企业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这样的话:一流企业经营靠文化,二流企业经营靠管理,三流企业经营靠技术,四流企业经营靠送礼。因此,一个企业如果想健康稳定的发展,就要坚定不移的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建设,这也是政工管理中重要内容。在企业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强调员工爱岗敬业,这样有利于对降低企业的硬性管理成本、增加企业经营利润。此外,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沟通,保持企业的交流渠道畅通。总而言之,面对国际形式与国内市场经济的深刻发展,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企业应该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在市场中占有先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五)营造舒适工作环境

企业政工管理在营造企业文化环境的同时,要将另一个重心落到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上来。工作环境对于产业工人十分重要,舒适的工作环境能够使其提高工作热情,继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因此,政工管理人员可以深入了解企业基层员工,对其工作环境方面的诉求反映到企业管理层,尽可能为使员工的工作环境、休息环境更加舒适。

(六)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益并重

企业对自身进行发展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首先,企业应该通过自身的运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商品以及服务;其次,企业要对内部员工负责,使员工的生活得到改善;再次,企业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角度进行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建设;最后,企业要积极参与社会的公益事业,如赈灾、扶贫等,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三、政工管理模式创新

(一)思想创新

在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基础是国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与之相类似,若企业想在政工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应该先从政工管理的思想方面进行创新,要将企业的传统政工管理成功经验与现代政工管理理念相结合,形成政工管理新观念,以此为基础,构建企业新型思想观念体系。

(二)机制创新

企业如果想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就要在企业的工作机制中进行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日常运营找到一个契合点,这样才能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与企业相结合。比如在对员工的奖励上,可以采用物质与精神双重奖励的方式,使员工不仅有物质上的收获,还会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增加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优秀员工树立自信心。并且,这样做有利于健康的企业文化的形成。

(三)方法创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但由于企业员工,尤其是一线工人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对于一些说教性质的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够完全理解,甚至形成了抵触情绪,所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中的开展效果一直不甚理想。随着时代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方法与形式上也要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实际作用。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企业政工管理的经验,对现代企业政工管理的方法创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利用新技术、新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播放与企业文化有关的宣传片或是电影等一些生动的方式,提升员工的爱岗敬业热情;

其次,高层管理者与员工进行互动交流,通过高层深入基层,解决企业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并使企业的各个部分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企业一盘棋的局面;

再次,通过企业文化氛围的建设,使员工之间形成和谐、友善的工作关系,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最后,及时将企业的荣誉与员工分享,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起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关系。

(四)队伍创新

企业队伍结构的创新是企业政工模式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为核心的部分。传统企业中,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对象划分,可以分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其中教育者通常为企业的领导,政工干部以及政工干事,而受教育者为企业的员工。这种教育模式适合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但是将其照搬到市场经济环境下,就会出现很大的弊端,甚至会形成企业内部的对立现象,不利于企业的生产活动。

在现代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不应该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区别,应该将这种教育由传统的显性教育转化为隐性教育,使员工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需要对管理者队伍以及员工队伍进行深度改造与创新。领导者以及领导团队在制定管理规定时注重以人为本,将员工看做是企业领导的延伸,而不仅仅是为企业领导者赚取剩余价值的机器。领导队伍要积极主动学习有关管理知识,成为学习型领导团队。此外,要对员工队伍进行内部培训与优化调整,使员工更多的掌握新技术,成为知识型员工队伍。

小结

我国处于经济发展阶段,虽然宏观经济环境向好,但是微观经济环境却不是很稳定,局部地区的企业经常出现员工流动性大等问题,是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企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但传统的说教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要通过对政工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提升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为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倩倩,对企业政工管理模式的创新方向的思考[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年第12期

上一篇: 合作经营与合伙经营的区别 下一篇: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规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