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30 16:09:00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篇(1)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23-01

单就音乐而言,其鉴赏可以认为是赏析与鉴别、感受与体验的一种综合性的精神活动,对于高中生来讲,音乐的鉴赏既是一项基本的学习技能,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步,例如学生在上课之前高唱斗志昂扬的歌曲,品鉴歌曲所带有的情感,将之化为自己的内在动力,激励自己前行。此外,还能够通过音乐扩宽学生的知识面,用音乐感受异域风情等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使用最优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下面笔者介绍几种常用的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一、准确解读音乐作品

在音乐的鉴赏中,首要的就是给音乐作品进行定位,并对音乐作品进行精准的解读,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之前“吃透”教材,对音乐座屏进行精准的解读。在音乐教师备课的过程中,认真分析目标教学作品,理解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教师还要利用互联网等查阅作品的创作背景,对整个音乐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只有“吃透”作品,把握整体,才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准确的解读,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正确的品析。例如,在鉴赏谭盾的《1997天地人交响曲》时,教师就需要查阅谭盾的人生经历以及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并参照教材去理解谭盾的设计意图,教师将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备课,在课堂上根据这些背景材料进行作品的品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气氛的渲染,例如,在进行抗日音乐作品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音乐作品的背景转变成抗日的图文,渲染气氛。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设定的合理与否也影响到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质量,在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目标的设定时,最先要考虑到的是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其次要考虑的就是音乐作品的深度与鉴赏难度。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包括学生的文化素质,即对作品创作中事件发生背景的理解,还包括学生的音乐技能;音乐作品的深度与鉴赏难度包括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音乐特色和音乐包含的情感,有的音乐作品表达感情直白,直抒胸臆,有的作品借景抒情,有的作品表达委婉,前后存在着较大的起伏,学生不容易把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设定教学的目标,保证目标可行、具体,略微高于学生的能力,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与身心发展的需要。例如,在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中,赏析《1997天地人交响曲》时,因为学生基本了解这段历史,教师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准确的解读,那么,教师就可以将教学的目标设定为:(1)指出作品中使用的乐器;(2)确定作品的感情基调;(3)根据自己的想象描述音乐所描述场景;(4)准确描述整个作品的情感变化。对于较容易的作品,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提升,对于较难的作品,教师要由浅入深,步步引导,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三、使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将音乐鉴赏教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

在音乐作品中,很多作品可以与艺术、文学作品联系起来,高中音乐作品也不例外,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科之间的整合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伏尔加船夫曲》的鉴赏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歌曲和美术经典《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相结合,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船夫的表情、神态、动作,推测船夫的心理活动。除此之外,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的联系也较为密切,并且中国的古诗词本来就可以配乐进行演唱,例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就可以配乐演唱,教师给予学生特定的旋律,让学生把优美的诗词唱出来,在演唱的过程中体味其中的情感,联想其中的画面。

(二)结合舞蹈进行教学

音乐鉴赏与舞蹈相结合也不是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音乐作品与舞蹈的结合,可以将枯燥的音乐鉴赏理论与枯燥的答题技巧训练转变为生动、形象的舞蹈。音乐鉴赏与舞蹈相结合既可以使学生动脑,又可以使学生动手、动脚,活动起来,在浓郁的气氛中走进音乐世界,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情感。例如在进行《保卫黄河》的音乐作品鉴赏中,教师可以借助《黄河》的舞蹈,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伴随着作品的旋律而动,感觉其中的震撼。

(三)结合想象进行教学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篇(2)

当今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还普遍存在着一种“注入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学生对音乐作品长时间的倾听之后(或之前),紧接着就是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内容形象、情感情绪等,而后分析作品的题材、曲式结构。教师在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时,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这种自我的“教”与被动的“学”难免就形成了一对矛盾体,学生对教材所涉及的音乐作品失去兴趣,对音乐教师失去兴趣,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

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

只有学生喜欢听才有可能积极地去思考、去感受、去理解。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对于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简洁精彩的话语会吸引学,赢得学生;繁琐枯燥的语言会导致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导入语”,巧妙的导语就像一根导火线,能点燃学生倾听音乐的欲望。如选用曲目《蓝色多瑙河》,由于这一作品对学生来说是耳熟能详的免不了他们会有厌烦、不屑的情绪,于是欣赏之前我讲了一段小约翰在美国演出的经历:1872年小约翰在美国波士顿指挥演出《蓝色多瑙河》,他们演出场地是一个非常大的露天广场,广场中间搭起一座高台,高得像座望塔,而这座望塔就是小约翰的指挥台,在他的四面八方有一百名副指挥,因为小约翰需要指挥的是一个一万人的乐队和两万人的合唱队,副指挥们会把小约翰的指挥动作一一传达到乐队的队员。如此声势浩大的演出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但更有意思的是在广场上还摆放了两门大炮,当演奏开始时,小约翰就示意炮手鸣炮,以此来告知这个人海乐队开始演奏。听了小约翰这样的经历,学生们惊奇不已,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再次洗耳恭听的积极性。欣赏中,他们千姿百态的涌动代表了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心理体验。

2、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展了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为音乐鉴赏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局面,也有效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已逐渐成为目前主要的音乐教学辅助手段。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过多依赖多媒体技术运用,认为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必须得使用多媒体,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就等于上了一堂优秀的音乐课,从而走进了多媒体运用的误区。有些老师在准备一节音乐鉴赏课时,似乎不是把功夫下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上,而是把精力聚焦在课件制作上,如彩色背景、立体文字、三位动画、影视录像等等应有尽有,而不管与教学内容有没有关、有没有必要。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都被这“辅助手段”深深吸引,他们再没有心思去聆听音乐、去体验音乐。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感情交流、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应当科学、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让多媒体课件真正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

3、创新教学模式

运用良好的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是指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入、创设一种情感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环境或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学习教学内容,促进其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又陶冶情感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利用学生喜欢的音乐氛围,加上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通过语言描绘,实物的演示,音乐的烘托等把鉴赏的音乐情境再现,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美感,情感,生动形象的音乐场景,更好的理解所鉴赏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在特定的音乐情境中内心获得丰富而强烈的感受、体验,从而激发其对音乐作品的思考,进而产生探究的冲动和欲望,最后总结学习的内容,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音乐鉴赏课要给学生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通过音乐鉴赏教育,学生在赏析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对民族音乐及外国音乐的经典作品得到较为充分的认识,学生只有对于不同音乐的题材和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才能使其在音乐审美方面初步具备对美的感知力、鉴赏力、创造力、表现力。高中生通过音乐鉴赏课聆听和感受音乐,使他们的感情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通过教学实践话动,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帮助他们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为每个高中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此外,在培养高中生音乐创造力的同时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价,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展现他们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舞台,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示自我。

三、结语

高中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润泽,从而获得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提高。在诸多的音乐教学方式中,聆听音乐、鉴赏音乐是最普及,也是效率最高的一种方法,所以,将音乐鉴赏摆在音乐课堂的首要位置,成为高中音乐教学的必修模块。教师要针对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篇(3)

随着新课改运动的广泛普及,音乐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必要性及重要地位日渐凸显。鉴赏教学作为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同样受到了音乐基层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与重视。那么,如何切实提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呢?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这一话题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旨在抛砖引玉,望教学同仁不吝赐教。

一、以音乐为载体,恰当融入人文教育

音乐是一种载体,其中蕴含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这些人文知识既是音乐曲目的背景扩充,同时又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具体音乐曲目的意蕴内涵。可以说,音乐曲目与其背后所含有的人文知识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由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以音乐为载体,恰当融入人文教育。这有利于学生获得初步的音乐鉴赏理解。

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便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例如,在教学“高亢的西北腔”这节内容的具体音乐知识点之前,笔者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媒体教辅设备为学生播放了有关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社会人文等幻灯片,包括沟壑纵横、雄奇壮美的黄土高坡、冬暖夏凉的朴素窑洞、蜿蜒盘旋的嘉峪关、精致的艺术剪纸以及铿锵有力的民歌等等。透过浏览这些幻灯片,学生直观且形象地感受到了西北地区的自然、社会风情。如此,既保证学生获得了初步的音乐鉴赏感悟,同时又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音乐鉴赏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一举两得。

二、以学生为主体,深化其音乐感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同样遵循这一道理。鉴于此,高中音乐教师在展开鉴赏教学时有必要且必须充分尊重W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对具体的音乐学习内容展开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凭借自我智慧得到的音乐感悟显然要比教师的死板灌输更为深刻。

对此,笔者感受颇为深刻。如,在教学“京剧大师梅兰芳”这节内容时自然会涉及梅兰芳大师的一些经典京剧片段,像《看大王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等。在教学这些著名的片段时,笔者并没有将其中所蕴含的细腻情感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在结束认真聆听之后,说说各自对角色的感受与理解。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表达了内心的所思所想。有的说《看大王帐中和衣睡稳》这一曲子出自《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描述的是霸王项羽兵败刘邦与虞姬生离死别的故事。因此,《看大王帐中和衣睡稳》的整体基调是凄丽而悲凉的,虞姬的内心自然也是无限悲怆的。有的说自己在聆听《海岛冰轮初转腾》时想象出了这样一幅场景:深困孤岛,周围是大海一片,海水深沉,远处的一轮明月缓缓升起。并由此情景中感受到了强烈的凄凉、缠绵之感……

很显然,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了更为丰富、更为细腻、更为深刻的音乐鉴赏感悟,而这恰恰正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所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该案例充分证明了尊重学生音乐鉴赏主体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三、以对比教学为辅,升华学生的音乐理解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学的知识容量较大,需要学生从横向、纵向多个角度实现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深刻认知、理解与灵活掌握。这就要求我们高中音乐教师在结束了横向上的具体音乐知识教学之外,更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展开纵向的音乐对比学习。这样既能帮助学生逐渐构建起完善的音乐鉴赏认知结构,同时又能切实升华其音乐感悟,进而达到提升其音乐鉴赏水平与能力的最终目的。

如,在教学“高亢的西北腔”及“飘逸的南国风”这两节音乐内容之后,笔者便要求写生对比这两个版块音乐学习内容的异同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很快便对上述两个版块的异同点进行了对比与归纳。如有的小组认为,高亢的西北腔描写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歌特征,其最主要的特点便是高亢有力;而飘逸的南国风则描写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民歌特征,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缥缈悠扬;有的小组认为两个版块音乐学习内容的共同点在于都是我国的民歌,都是对特定区域人文风情、自然地理风情的体现……这般一来,在纵向的对比学习中,学生的音乐鉴赏感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反响异常良好。

实践表明,教学方法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课堂教学效益。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分析学生的学情,并以此为基础采取恰当、适宜的教学方法。这既是创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教学效率及质量、推动高中学生音乐鉴赏素养稳固提升的必然要求。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篇(4)

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因为音乐课堂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所以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要么是迎合老师,做出一副很认真的模样;要么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或听音乐;要么是带上其他文化科作业或课外书籍等等。总之,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找不到他们的需求。那么,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需求是怎样的呢?

与时俱进,追求音乐的流行美

现代世界,包括音乐在内的各方面都在飞速的发展。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都在技术上,艺术上有了很大突破,紧紧的体现了时代气息和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作为欣赏主体的学生,理所当然对音乐的品味也越来越高。经过笔者教学实践发现:

时尚旋律美,是学生音乐鉴赏的首要需求。在《学堂乐歌》单元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陌生,缺乏兴趣,甚至认为其旋律老土,没有新意。课后,我认真的反思并作出了调整,我将“学堂乐歌’和 “校园民谣”结合起来,课堂上简略的聆听“学堂乐歌”,重点是欣赏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民谣”。比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的进行了同类音乐的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明星表演美,是他们内心的“榜样”需求。在欣赏民族歌剧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时,我首先播放了演唱的版本,学生没精打采,接着播放了王菲演唱的版本,同学们立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数不知道,对王菲特别喜欢,甚至是很多同学的偶像。因为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偶像,都有自己的“明星梦”。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找到不同明星的多个版本的音乐给同学们欣赏,以便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共鸣。

浪漫意境美,是他们放飞心情的需求。在钢琴音乐单元,我们欣赏了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两首音乐都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杰作。但学生更喜欢《爱之梦》,因为《爱之梦》更让他们觉得“浪漫”,更适合高中生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由浅入深,选择一些诸如《神秘园》、《神话》等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逐步过渡到对他们来说较“难”的音乐,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动听配器美,是他们体验音乐魅力的需求。在流行风单元,我们欣赏的是毛阿敏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思念》,学生反映普遍较差,随后我立即播放了同样是毛阿敏在“同一首歌”上演唱的《思念》,学生马上兴奋起来。因为音乐家对这首歌曲进行了重新配器,使其在音色、和声等更富于流行美。

由于高中生的年龄结构和心里特征,他们对“流行美”的需求还很多很多,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用“心”去发现,用“行”去实现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挖掘出时尚、经典的音乐作品。

简单直观,力求音、画、舞结合

音画结合。例如:在欣赏《西出阳关无故人》和《高山流水致家园》两个单元时,我们可以根据音乐所蕴涵的意境,选择《唐之韵》等视频音乐文件进行播放,使学生在听觉中领悟意境,在视频中理解音乐。这样就让较难的音乐变得直观简单、一目了然。

音舞结合。例如:在欣赏《非洲歌舞音乐》单元时,由于其音乐和舞蹈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忌讳对他们进行孤立的欣赏,而要让音乐与舞蹈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加深刻的了解非洲歌舞音乐的相关知识。

音画舞结合。例如:在欣赏《爵士乐》时,笔者找到了著名爵士舞的视频片断进行欣赏,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哼唱,一边模仿舞蹈,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使课堂得到了良好互动。

教师理性思维,紧跟专家方向调节学生需求

1、改变观念,借助“选择”的力量,选择一些时尚、积极、动听、影响力强的作品,使学生在课堂上充满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充满乐趣。科学看待“努力”的力量,明白“努力”需要技巧,需要“选择”。相信专家,但不要迷信专家,因为专家不一定都有一线教学经验的,他们对教学实际情况了解得并不是特别到位。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篇(5)

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因为音乐课堂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所以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要么是迎合老师,做出一副很认真的模样;要么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或听音乐;要么是带上其他文化科作业或课外书籍等等。总之,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找不到他们的需求。那么,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需求是怎样的呢?

与时俱进,追求音乐的流行美

现代世界,包括音乐在内的各方面都在飞速的发展。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都在技术上,艺术上有了很大突破,紧紧的体现了时代气息和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作为欣赏主体的学生,理所当然对音乐的品味也越来越高。经过笔者教学实践发现:

时尚旋律美,是学生音乐鉴赏的首要需求。在《学堂乐歌》单元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陌生,缺乏兴趣,甚至认为其旋律老土,没有新意。课后,我认真的反思并作出了调整,我将“学堂乐歌’和 “校园民谣”结合起来,课堂上简略的聆听“学堂乐歌”,重点是欣赏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民谣”。比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的进行了同类音乐的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明星表演美,是他们内心的“榜样”需求。在欣赏民族歌剧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时,我首先播放了彭丽媛演唱的版本,学生没精打采,接着播放了王菲演唱的版本,同学们立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数不知道彭丽媛,对王菲特别喜欢,甚至是很多同学的偶像。因为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偶像,都有自己的“明星梦”。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找到不同明星的多个版本的音乐给同学们欣赏,以便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共鸣。

浪漫意境美,是他们放飞心情的需求。在钢琴音乐单元,我们欣赏了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两首音乐都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杰作。但学生更喜欢《爱之梦》,因为《爱之梦》更让他们觉得“浪漫”,更适合高中生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由浅入深,选择一些诸如《神秘园》、《神话》等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逐步过渡到对他们来说较“难”的音乐,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动听配器美,是他们体验音乐魅力的需求。在流行风单元,我们欣赏的是毛阿敏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思念》,学生反映普遍较差,随后我立即播放了同样是毛阿敏在“同一首歌”上演唱的《思念》,学生马上兴奋起来。因为音乐家对这首歌曲进行了重新配器,使其在音色、和声等更富于流行美。

由于高中生的年龄结构和心里特征,他们对“流行美”的需求还很多很多,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用“心”去发现,用“行”去实现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挖掘出时尚、经典的音乐作品。

简单直观,力求音、画、舞结合

音画结合。例如:在欣赏《西出阳关无故人》和《高山流水致家园》两个单元时,我们可以根据音乐所蕴涵的意境,选择《唐之韵》等视频音乐文件进行播放,使学生在听觉中领悟意境,在视频中理解音乐。这样就让较难的音乐变得直观简单、一目了然。

音舞结合。例如:在欣赏《非洲歌舞音乐》单元时,由于其音乐和舞蹈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忌讳对他们进行孤立的欣赏,而要让音乐与舞蹈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加深刻的了解非洲歌舞音乐的相关知识。

音画舞结合。例如:在欣赏《爵士乐》时,笔者找到了著名爵士舞的视频片断进行欣赏,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哼唱,一边模仿舞蹈,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使课堂得到了良好互动。

教师理性思维,紧跟专家方向调节学生需求

1、改变观念,借助“选择”的力量,选择一些时尚、积极、动听、影响力强的作品,使学生在课堂上充满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充满乐趣。科学看待“努力”的力量,明白“努力”需要技巧,需要“选择”。相信专家,但不要迷信专家,因为专家不一定都有一线教学经验的,他们对教学实际情况了解得并不是特别到位。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篇(6)

“音乐鉴赏”与“音乐欣赏”是不完全等同的两个概念,从汉字语言学的角度看,《现代汉语词典》对“鉴赏”和“欣赏”分别的解释为:“鉴赏”是“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欣赏”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乐趣”。不难发现,鉴赏包括了欣赏,同时在欣赏的基础上有所扩展。所谓“音乐鉴赏”就是在欣赏的基础上将所听到的音乐与音乐记忆库中的积累进行比较、鉴别、评价。“鉴赏”突出“鉴”字的功能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高中生审美中“审”字的需要。此外,高中音乐教学以“音乐鉴赏”为主还有着另外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方面,音乐不仅仅只是声音的艺术、表现的艺术,更是听觉、情感的艺术,“音乐鉴赏”教学是在“聆听”这一途径中令高中生体验、理解和评价音乐,从中深刻地体会出丰满与动人的音乐情感,用音乐感性的思维开启内心世界,而这正是审美教育本质的要求和价值。另一方面,在我国实际教学操作的层面上看,如何进行面向全体高中生的音乐教学,特别在经济基础薄弱的偏远农村地区,对于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不够完善和师资配备不够齐全的学校来说,在资源有限的境况中暂无条件打造音乐资源教室,那么“音乐鉴赏”课可以成为这些地区高中学生享受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

1.2劣势(Weakness)

高中音乐教学以“音乐鉴赏”为主的劣势,即教学中仍存在着的有待解决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课堂教学效用低,高中生主动参与性不高。有一位高中生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第二节课是音乐鉴赏,我想,睡觉的时候到了。从这位高中生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音乐鉴赏课引发不了她的学习兴趣,调动不起她的学习积极性。其次,“音乐鉴赏”作为独立的教学模块,其教学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和单调,在教学以“音乐鉴赏”为主的实际情形中,音乐课变成了“聆听课”、“欣赏课”和介绍似乎与音乐有关的各方面知识的“常识课”。可以说,以“音乐鉴赏”为主的教学形式建立在聆听基础之上,基本围绕着对音乐的“赏”和“鉴”展开教学活动,并没有在该独立模块中体现“演”、“唱”、“创”等其他多种实践形式,这也就使得我们看到的“音乐鉴赏”课是学生听完说感受,老师讲解学生继续听讲的课堂景象。

2高中音乐教学以“音乐鉴赏”为主的机遇与挑战(OT分析)

2.1机遇(Opportunity)

在音乐现实生活中,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在当今时代日趋频繁,多元音乐文化不断渗透到音乐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特别是在时下流行的音乐电视节目和音乐选秀比赛中尤为凸显。这些流行的音乐电视节目和选秀比赛格外受人关注,而高中生也不例外,对这些“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评判实际上就是一种音乐鉴赏的过程。同时,现代社会生活以国际化、信息化为特征,在蓬勃发展着的文化演出市场里,每天都上演着国内外各色以“音乐”为载体的演出,新媒体的出现也为这些丰富多彩的音乐和表演形式提供了快速传播的可能性,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搭建,高中生获取到越来越多的音乐资讯和音乐资源。如何引导学生加以鉴别和评判,区分哪些音乐是低俗低趣味的,哪些是具有真正艺术价值的,哪些音乐是真善美的代表,而这正是“音乐鉴赏”教学的优势,在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方面有着关键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篇(7)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音乐教学要“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音乐鉴赏作为高中音乐课程内容结构的六个模块之首,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从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发展的高度重视音乐鉴赏教学,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各种音乐鉴赏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推动学生音乐审美素质的提高。

一、在音乐鉴赏中注重对作品表象的探究,培养学生对美的想象能力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音乐作品在不同的听众心中反映出了不同的表象,对作品表象的领悟决定着鉴赏者的审美想象能力。由于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许多学生只注重音乐的娱乐功能,对音乐的认识比较肤浅,对音乐作品的表象往往不求甚解。为此,高中音乐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出发,注重对作品表象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第一,启发学生对记忆和感知的敏感度,强化对作品细节的联想,把由音符勾画的音乐作品演绎为具体、真切的自然形体,并在这一自然形体的渲染和启发下,使学生内在想象力在记忆和感知的印象下得到深化和发展。第二,引领学生想象作品的音乐意境和情感,通过深化角色意识,把自己想象成词、曲作者,想象成作品的主人公,再造音乐审美意境和审美情感。第三,鼓励学生开放地想象作品中的各种音乐语言,对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和声、调式、调性等音乐要素进行艺术加工,在思想上形成一种音乐化、诗化、美化的情感体验。

二、在音乐鉴赏中深化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它的创作主旨,都是通过旋律和歌声抒发创造者的情感。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认真地欣赏与回味音乐作品,深化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在自己的内心听觉中创造性地再现,给音乐作品恰当、理性的评价,实现完美的音乐感知,进而培养起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具体应做到三点:一是了解声乐作品所反映的年代、背景及作者创作的意图,明确作品表现情感的系统构成和主导要素。如《七子之歌》,要结合对词、曲作者生平经历、创作背景的掌握,分析歌词和音乐,融入演唱角色。二是透彻地分析声乐作品的曲式结构特点,准确掌握作品的创作手法、结构特点,对作品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等有明晰的认识。三是用音乐要素去掌握作品的内涵,依据作品的内涵进行美感体验,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接受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

三、在音乐鉴赏中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特征,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音乐的奇妙就在于它可以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情境与让人陶醉的情感。每一首音乐作品要表达的主题不同,情感的内在和外在特征自然不同。描写孩子们愉快生活的作品,情感取向是轻松、活泼、欢畅;歌颂祖国、英雄的作品,情感取向是赞美、崇敬、深情、亲切、真诚;而以控诉、批判为主题的作品,情感取向则是深沉、悲愤、仇恨。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特征,始终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情感的浸润中,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形式美和情感美,在学生由低层次的直觉鉴赏向高层次的情感鉴赏发展中培养其对美的鉴赏能力。对于《在银色月光下》,教师要启发学生从作品鲜明、轻松、愉快的节奏中,领悟塔塔尔小伙子对爱情执着、深情、伤感、思恋和向往的情感特征;而对于《黄河怨》,则要让学生从缓慢、低沉、悠扬的旋律中,领悟作者凄婉、哀怨、悲愤的情感特征。只有把握住作品的情感特征,学生对作品美的鉴赏才更深、更细,才能实现自己内心世界与音乐作品的情感完美统一。

四、在音乐鉴赏中进行现场表演,培养学生对美的表现能力

表演是音乐作品最直接的展示方式,也是表演者通过二次创作,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对作品美感的集中表现。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要以音乐实践为契机,在学生对音乐作品深入分析、想象、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真正把握住作品,培养其对美的表现能力。(1)以听为先导,熟悉作品主题,即兴现场表演。如对于《拉德茨基进行曲》,通过教师引导下的试听和介绍作品历史背景,明确作品的歌颂性。学生表演时则以动听、热情、奔放的曲调,以及带有装饰音的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的节奏,表现英雄率领下的战马奔腾、横扫千军的威武气势。(2)掌握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时代音乐作品的美学特质,在表演中以对应的形式予以表现。如表演作品《卡门序曲》《阿拉木汗》《道拉基》《康定情歌》《再见吧,妈妈》,注意在对比中了解各自的音乐表现规律,比较准确地表达作品的不同感情。(3)根据作品内容和情感取向控制演唱音色变化,提高表演的艺术效果。如《在希望的田野上》要用明亮、圆润、清新的音色,《送上我心头的思念》要用坚定、柔韧的音色,而《船工号子》则要用高亢、嘹亮的音色。

总之,重视音乐鉴赏教学,培养高中生音乐审美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中音乐教师要认真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发挥教师教学艺术,潜心探索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审美情趣的音乐鉴赏教学方法,不断反思、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用音乐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灵魂,在美妙的音乐殿堂中逐步升华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

参考文献: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篇(8)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与教学改革创新成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环节,妥善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问题显得至关重要。笔者结合音乐鉴赏教学简要论述。

一、当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部分高中音乐教学工作进行调研后,笔者发现音乐鉴赏教学工作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教育理念滞后。一些高中学校应试理念比较严重,对音乐教学工作不够重视,课时尚不足,更谈不上教学创新与改进,音乐课堂上主要唱唱歌,学生被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没有全面兼顾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审美能力培养。

二是教学方式单调。对于音乐鉴赏课教学而言,有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简单播放一些歌曲让学生听一听,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展示内容都相对狭隘和陈旧,在构建生动课堂方面缺乏新意,学生学习兴趣较为低下。

三是主体地位不明。音乐鉴赏教学中如果将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必定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音乐感知力提升和审美情趣培养。部分教师只顾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没有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和平台,导致音乐鉴赏教学不够深入,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受到制约。

四是音乐基础薄弱。因为初中和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滞后性,严重影响高中生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感悟效果和参与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没有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与思想的共鸣,加上城乡基础教育的差异性,进一步加剧学生之间音乐基础的距离。

二、妥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扎实推进音乐鉴赏教学工作

音乐鉴赏教学工作对高中生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为学生展示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陶冶学生心灵和增强艺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强化教学研究,既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流程,又要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自我学习活动、研究学习活动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1.营造浓厚教学氛围,为师生互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音乐鉴赏教学需要学生放松身心投入到音乐世界之中,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创设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从而为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奠定基础。首先,教师在鉴赏教学工作中要尊重学生,因为高中生自尊心较强,无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教师都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要多关心和帮助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鉴赏学习活动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提高兴趣度。其次,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学生在音乐作品鉴赏活动中感悟较为深刻,或者具有独特见解,都要予以肯定性评价,增强学生的满足感,以积极情感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在高中阶段巨大学习压力下,教师通过上述方式能让学生更轻松和谐地进行音乐欣赏,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2.改进鉴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音乐课堂实现全面发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以创新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打破传统学生布局模式,学生鉴赏音乐作品的时候既可以坐着听,又可以站着听,允许学生以一种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和姿势进行欣赏,让学生克服紧张心理,轻松表达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将音乐作品欣赏与舞蹈等动作结合起来,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跟着节奏、节拍跳上一段舞蹈,这是从内心鉴赏音乐作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经常采取这种方式,学生在前面翩翩起舞,更多学生在台下尽情地欣赏,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旋律对学生心理产生强烈震撼,真正深度发掘音乐作品的内涵,有效提升鉴赏教学成效。

3.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以体现。音乐鉴赏教学并非单向灌输和教育,教师需要借助优秀的音乐作品作为媒介,让学生沉浸到音乐作品内涵底蕴之中,同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又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除了要求学生从演唱技巧角度进行分析之外,还要从歌曲蕴含的思想与情感,以及表达的深刻主题等方面进行鉴赏。鉴赏活动首先在小组内进行,相互讨论交流,形成本小组的集体成果,然后在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在音乐作品鉴赏中的参与积极性,他们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出现不同观点还会进行辩论交流,既集中大家的智慧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又营造热情生动的音乐课堂,让音乐作品鉴赏成为群策群力的过程,有助于学生音乐综合素养提升。

4.拓展鉴赏教学空间,培养学生兴趣和夯实音乐基础。提高学生音乐素养,鉴赏教学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仅靠音乐课堂教学中有限的音乐鉴赏,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同时无法有效弥补学生音乐基础之间的不平衡性。对此,教师可以对教学空间进行充分拓展,将课外活动资源有效利用起来,组织学生在课外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无论是传统歌曲还是流行歌曲,以及器乐独奏合奏等,对满足学生音乐学习兴趣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专题研究及兴趣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接触更多优秀音乐作品,更深入鉴赏音乐作品,同时在这样的活动中帮助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迎头赶上。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广大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深入研究,不断优化与提升教学工作,实现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琳.浅论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08).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篇(9)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049-01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广泛,其中主要涵盖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六大大模块。虽然各模块的教育作用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鉴于“音乐鉴赏”在增进学生基本音乐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应首先得到突出和强调。

一、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音乐鉴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为目标。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更是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培养鉴赏能力,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增进学生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了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的学习情怀。音乐鉴赏学习是中学音乐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接触音乐、学习音乐最直接的途径。学生对音乐的鉴定和赏析,它是人们通过特定媒介获得对音乐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鉴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从受到欣赏再到鉴赏是从初浅到深层、感性到理性、被动到主动的一个变化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思想的升华,形成更深刻、正确是世界观、人生观。

有必要强调一下音乐鉴赏与音乐欣赏的差别,以更好的在教学中将音乐鉴赏课上的更加生动、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音乐欣赏是享受美好的事物并领略其中的趣味。而音乐鉴赏是通过特定媒介获得对艺术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鉴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鉴赏与欣赏相比意义更深一层次,不仅是感受、鉴赏的概括,更增加了鉴别精神和创造性。鉴赏既受到作品本身特性的规范,又调动人们的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本身就具有创造的性质。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反思与评价艺术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必要性

1.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提升道德素养

音乐是人类的另一种语言,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人的情感,使人接受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精神品质的熏陶渗透,从而使人们达到一定思想境界。高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便重点强调学生在音乐中宣泄消极因素、提高积极因素,从而使自身的情操得到加强、道德素养得到提升。就如不同的音乐欣赏下给人不同的心境一样。抒情优美的乐曲如《春江花月夜》,可以缓解神经、让人愉悦;深情柔和的音乐,如巴乌独奏《渔歌》可以使人心平气和;欢快雄壮的乐曲如《拉德斯基进行曲》则可以振奋精神。总之,品味优秀的音乐作品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趣味。

2.有助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

中学音乐教育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决定了音乐教学应“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而在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学应注重帮助学生提高其审美水平。而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价值观来完成的。音乐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被音乐所表现出来的真善美所陶醉,产生强烈情感共鸣,从而净化心灵,形成一种道德美。通过在音乐鉴赏中所感受的音乐艺术意象的感染力、震撼力,而使学生在获得审美愉悦,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拓展艺术鉴赏视野。

3.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具有其他科目所没有的独特特点,其旋律、节奏、调式等对丰富人的想象力、促进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美的旋律、悦耳的和声,对人的情感形成强烈的冲击,在感情的体验中,激发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音乐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语言,也促使学生充满激情和幻想,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引起诸多创造灵感。音乐鉴赏启迪学生敢于想象和创造,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音乐鉴赏中受到教育。

三、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鉴赏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具有一定音乐鉴赏能力为核心,但在鉴赏课的教学中不仅仅局限于音乐的专门性学习,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理念。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学生个体。这就要求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全面教育方式。高中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音乐这门艺术课程,来丰富学生的美学思想、关注学生的独立音乐感受与见解。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善于观察学生在学校音乐鉴赏中的每一个表现,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听赏活动,多多发表对所听音乐的独立感受与独特见解。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上的引导要采用“求同”与“求异”并存的方法,鼓励学生思考与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的赏识会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只有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上实行深刻变革,才能改变那种把音乐教育当成传授知识与技能的狭隘眼界,才能改变那种一味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而不考虑学生的求异思维及具体体验的单向方式,才有可能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身的体验。

2.重塑现代教育观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在音乐鉴赏的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塑造对于成功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激情,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角色必须由“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资助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教师要爱护和尊重学生,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它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要求: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者、音乐生活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交流者、音乐活动的组织者、音乐表现的欣赏者。

3.开展探究式教学、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感受美的体验,比如节奏、律动、线条、色彩、绘画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还可以通过自填歌词,创编故事丰富多彩的创造实践来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创造。教师精心设计提问问题是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重要过程。教师的提问不仅在于激发学生的疑问,更重要的是在提问中散发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问的技巧。同时,良好情境的创设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另一种方式,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方面。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言,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激情。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音乐体验情感,使他们具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去面将来可能经受的一切情感考验。这样的师生互动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主动参与,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是很有帮助的。

总之,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全面发展。同时,高中音乐教师在鉴赏的教学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篇(10)

音乐鉴赏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具有一定音乐鉴赏能力为教学目标。在鉴赏课教学中,不仅仅局限于音乐知识的传授,而是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善于观察学生在学校音乐鉴赏中的每一个表现,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听赏活动,多多发表对所听音乐的独立感受与独特见解。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上的引导要采用“求同”与“求异”并存的方法,鼓励学生思考与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的赏识会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只有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上实行深刻变革,才能改变那种把音乐教育当成传授知识与技能的狭隘眼界,才能改变那种一味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而不考虑学生的求异思维及具体体验的单向方式,才有可能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身的体验。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搭建创新探索的平台,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感受美的体验,比如用节奏、律动、线条、色彩、绘画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还可以通过自填歌词、创编故事丰富多彩的创造实践来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创造。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教师的提问不仅在于激发学生的疑问,更重要的是在提问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问的技巧。同时,良好情境的创设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另一种方式,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方面。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激情。音乐鉴赏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音乐体验情感,使他们具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去面对将来可能经受的一切情感考验。这样的师生互动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主动参与,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不可或缺的。

三、因势利导,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情趣

流行音乐与我们的民族音乐间有不少相似点。就民歌而言,很多流行歌曲的素材来自民歌。现在流行歌坛出现了一些歌手用通俗唱法演唱民歌的现象,是民歌演唱的另一形式的体现。在音乐教学中,结合中学生喜欢流行歌曲、流行音乐的特点,因势利导,尽可能多的关注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流行音乐,积极而适当地引导他们学习和体验音乐,吸收流行音乐中有益的元素,激发学生上好音乐鉴赏课的兴趣,使学生初步具有一定音乐鉴赏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教学时,我们要以音乐专业化知识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当前他们喜爱的流行音乐特征,提高他们对流行音乐的辨别能力,让学生主动获取音乐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在评价中培养了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此外,音乐鉴赏教学时,感受音乐和文学完美的结合,把一些诗词、散文有选择的与合适的音乐进行匹配,感受体味音乐与诗的完美结合。

上一篇: 交通工程造价管理 下一篇: 科学课的核心素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