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德育的含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8 17:07:47

学科德育的含义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1)

(一)学科德育的实施方式实施学科德育的基本方式有两个,即直入式和渗透式。其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影响是实施学科德育的最佳境界。实施学科德育采用何种方式视学科特点,德育内容和受教育者的素质而异。从学科上看,理科(自然科学)侧重于直入式,文科(人文学科)侧重于渗透式;从学生的素质上看,接受能力强的班级主要采用渗透式,接受能力差的班级更多地采用直入式;从德育内容上看,思想方法更多地采用直入式,人文思想更多地采用渗透式。但总的来说,渗透式是主流。渗透的方式方法受教育者的教学艺术水平影响。

(二)学科德育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处理好知识教学与德育的关系(1)德育目标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课堂德育过程是教学思想目标的实施过程。思想目标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课堂德育是德育的一个范畴,但课堂德育不能脱离知识教学和课堂上学生的实际而进行。教育内容应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智育与德育的主旨是统一的,即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同唱一首歌,一明一“暗”两主线。教学过程是知理交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过程。每一位任课教师既要在教知上下工夫,更要在教做人上花力气。(2)强化课堂德育不能弱化知识教学课堂德育的目的有两个,即育人和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课堂德育不能削弱或冲淡知识教学。课堂德育的渗透和引发应注意两点:一是不能割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保证知识教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以不间断课堂教学过程为基本原则。课堂德育是结合知识本身和学生实际进行的,课堂上不能脱离教材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单纯的德育,即要避免课堂“跑题”“离题”现象。(3)要摒弃两极倾向教学过程中,德育和智育不能走极端。要么重智育,轻德育;要么重德育,弱智育都是极端错误的。课堂上的物质文明建设(知识传递)和精神文明建设(德育导航)比翼齐飞,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2.课堂德育要把握时机课堂德育主要是“随风潜入夜”即随知识的讲授同步进行渗透或引发,或讲完知识后的升华。其次还应是针对课堂上的实际情况而施行。课堂德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于知识而外的德育奉行“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别出手”的方针,使养成教育恰到好处,课堂教学秩序不受冲击。3.学科德育要有学科特点课堂德育的内容广泛,涉及德育范畴的全部。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但并不意味着每一学科进行全部的德育教育。每一具体学科只是课堂德育的组成部分。每一学科的德育渗透要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要有侧重,充分体现学科特点,要有学科特色,不要面面俱到(大而全)。要注意发挥多学科的合力作用。

二、寓德育于工业会计学科教学中———学科德育举例

(一)结合知识点实施德育———以知开慧,以智养德1.钻研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文以载道”。工业会计学科教材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如:“维护城乡建设税”内容蕴含有“爱家乡”思想;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税金问题中蕴含有爱国主义思想因素;“教育费附加”问题蕴含着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要发展,教育必先行,尊师重教等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思想因素;“营业外支出”中公益性捐赠内容中蕴含互帮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思想;“会计机构设置”“会计的职能”内容中蕴含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观念;在会计核算理论与实务蕴含着大量的会计制度、法规思想,同时也蕴含着大量的哲学思想。如:“材料的购入”的核算,不同的购入方式的核算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这部分内容中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财务会计的产生”内容蕴含有“发展的观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这些内容中有一分为二的观念……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努力挖掘蕴涵在教材中的这些德育因素,有目的的准备与知识内容相关的德育材料和施教的方式方法。2.归纳德育思想,明确课堂德育任务工业会计学科教材内容中蕴涵的德育思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税法、经济法等法规法纪思想;b.会计人员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思想;c.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互帮互助等传统美德思想;d.尊师重教思想;e.哲学思想。针对工业会计教材内容中蕴涵的这些德育思想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成四大方面的德育任务:a.进行会计法纪法规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观念;b.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学做好人,学做能人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c.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d.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思想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2)

作者简介 刘慧,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泽龙,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德育实效性问题一直是教育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要解决德育实效性问题,德育与学科教学之间关系的定位与理解,需要重新审视。

一、对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的理性审视

目前,德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主要表述为“渗透”或“融入”。“渗透”与“融入”的本意何在?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问题有哪些呢?

(一)“渗透”与“融入”意在两物之交融

“渗透”一词产生于近现代,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出现。古代一般都将“渗”和“漉”连在一起表达意思。《说文》曰:“渗,下漉也。”[1]370“渗”指液体向下滴流。而“透”作为动词,有两层意思:一是取跳跃之意。《说文新附》曰:“透,跳也。”[1]347二是取穿过、透过之意。《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中有“渐渐透出”,这里“透”即为渐渐穿过的意思。《汉语大辞典》中“渗透”被解释为: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从某一方面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科技上,将“渗透”定义为:当利用半透膜把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开时,浓度较低的溶液中的溶剂(如水)自动地透过半透膜流向浓度较高的溶液,直到化学位平衡为止的现象。它强调的是不同的物体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见,“渗”是指某一事物从一个区域范围向另外一个区域范围慢慢进入,而在此之前,后面的区域范围并没有这一事物。“透”是指某一事物穿过或跳过一个区域范围进入另一区域范围。“渗”“透”意思接近,两者连在一起使用,意在强调两种不同事物通过运动而交融。

从词源上来看,按照《说文》的解释,“融”本义为冰雪等化为水(如“消融”),引申指蒸汽升腾。“融”又引申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如“水融”。[1]629“入”本义为进来、进去之意。《说文》曰:入,内也。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融入”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意是融合,混入、混合。一是指有形物质的彼此融合,或者一种物质融入另一种物质。二是指非物质形态的融合,如一个人或群组从思想上和形式上融入了另一个群组,成为一个更大的群组。在用于人的范畴时,更多的是指精神层级的融合和接纳。由此来看,“融”本身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同一事物不同形态之间的变化,二是指不同事物合为一体。而“融入”一词的基本涵义则完全倾向于后者,即有形的或无形的两者的融合和彼此接纳。

(二)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将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

将“渗透”与德育相连,形成了“德育渗透”之说。对德育渗透的界定,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如“所谓渗透性,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面灌输而言的,是指结合教学、管理等业务工作一道进行并贯穿和渗透其中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途径和原则”[2],如“德育渗透是指将德育目标通过各种途径,依据德育与其它领域的联系,运用各种手段与措施以不易察觉、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德育内容缓慢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3],等等。据此理解,德育和学科教学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渗透是德育进入学科教学原则、方式、途径。

德育融入是另一种对德育与学科教学关系的理解。如,高校学科德育渗透要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要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要把德育过程融入教学过程,要把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要把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4]。在中小学,德育融入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最具代表性的比喻是“盐说”,即将德育与学科教学视为“盐与汤”的关系,将德育比喻成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盐,将学科教学比喻成汤。在日常生活中,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但不能单独使用,融在汤菜中,方显汤菜之美味、盐之价值。由此来启示教师,要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中,这样教学才有意义。“德育是盐,教学为汤”这一比喻还是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看成了两件事。

由此可见,无论是德育渗透,还是德育融入,都是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看成两件事,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德育并不在学科教学之中,学科教学本身也没有德育之意。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的实质是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二分”。

(三)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之危害

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二分”带来教师认识上与行动上的误区,是学校德育实效难以真正提高的症结所在。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分”的,学科教学失去了德育之魂而降为单纯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分”的,一些教师心中、眼中只有教材、考试、分数,而没有了学生、生命、成长。

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导致教师难以从源头上认识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将德育与学科教学分离开来。但为了完成三维课程目标,教师还不得不在学科教学中生硬地“加入”德育内容,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流于形式等现象广泛存在。从表面上看,教学中是有了德育,但实质还是一种“无教育的教学”。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元的存在,一些教师对德育也难免不抱着可做可不做的态度。面对繁重的学科教学任务,教师已然没有精力再去思考和实施德育渗透。教师会主观认为,自己只要搞好自己教学就可以了。

可见,由于在根源上将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所以造成现实中无论是采用“渗透”还是“融入”的方式,都无法真正解决好两者的关系。德育依旧是德育,学科教学依旧是学科教学,育人与教书仍在两个维度下各自为战,德育与学科教学难以逃脱“两张皮”的命运。

二、学科德育是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一体共在”

赫尔巴特早就表达过“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麦克莱伦也曾说过,没有道德性的“教”(如训练、灌输、建立条件反射等)是“教”的“赝品”,有道德性的“教”才是“教”的真品。可见,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一体共在”的,而非外在生生“渗透”进去。

(一)学科中蕴含德育

学科中蕴含德育元素,“文以载道”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在描述恩师给予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的同时,还从侧面反映了藤野先生作为一名教师高尚的师德。又如,在高中数学数列一章的教学中,可以介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事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再如,音乐教材中《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等催人向上的歌曲,不仅从正面介绍歌曲内容可以鼓舞人的斗志,向人传递热爱祖国的信念,而且从侧面介绍作者生平也是一次德育机会。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可见,德育不是学科教学的“身外之物”,而是其本身的“应有之物”。

(二)德育应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出来

既然德育是学科教学“应有之物”,那么学科教学中就应该将德育“体现”出来。何谓“体现”?回到词源来看,“体”本义指身体,引申指手脚、四肢,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四体”即指人的两手两足。“体”用作动词,表示亲身体验、实行,如成语“身体力行”[5]。“现”在古作“见”,本义为显现、出现、实现的意思。“现”作动词时又有显露、表现之意。“体现”,谓本性表现于外,引申为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体现”比喻某一种事物自身内的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种契机下显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由此看来,所谓学科教学中体现德育,就是使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德育之本性、德育之元素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可以说,德育体现是对学科德育的真正回归和践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渗透或融入。

三、德育体现如何在学科教学实现

学科德育是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将学科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挖掘出来,自然地体现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并促使学生感悟,从而实现其育人功能。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德育体现?这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在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其教育智慧“挖掘”“呈现”“促悟”。

(一)教师要将学科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挖掘”出来

在教学中,学科中的德育与学科的关系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显性存在的关系,通常称之为显性德育;二是蕴含在学科中的隐性关系,通常称之为隐性德育。前者可以通过学科内容的知识点直接反映出来,后者一般不直接与学科知识点挂钩,而是蕴含于学科教学的组织形式、知识价值观中。这就需要教师有强烈的德育意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智慧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手段,将其挖掘出来。朱小蔓教授曾从学科分类角度,将不同学科内容、师生关系、教师角色、教学方式等所蕴含的道德资源做了归纳与总结。[6]

(二)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将德育“呈现”出来

仅仅将德育内容“挖掘”出来,还不足以使学科德育在教学中体现出来。“挖掘”之于“体现”少了一个环节,即“呈现”。也就是说,教师在将学科德育的内容“挖掘”出来之后,还要使其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呈现”或“表现”出来。学科德育不止是“挖到”,更是使之“现出”。也就是说,学科德育体现,首先强调的是回到学科本身挖掘德育元素,是一种内涵式德育;同时,还应注重将所挖掘出来的学科本有的德育显现、实现出来,是一种过程式德育。

这是学科德育的核心环节。教师在这里需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三个环节上入手,依据德育目标和内容,结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根据年级要求和学科自身特点将德育元素有层次、有侧重点、有系列地体现出来,并贯穿教学始终。

(三)教师要在学科德育过程中使学生“感悟”

德育落脚于学生,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德育,并将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或激发、促进了学生德性的成长,才可以说学科德育真正体现出来了,这样的德育才具有实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感性体验,让学生做一个道德判断的主体,促使学生悟出德育的真谛,即“促悟”。怎样才能“促悟”呢?在这里,教师可以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在课堂与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借鉴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和学生进行一些交流和对话,引发学生对课本上问题进行理性的道德思考,在思考之后加以判断,悟出相应的道德,做出相应的选择;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躬行实践”,在活动中去细心感受和体会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并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情感状态,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自我空间,让学生在真诚谈论的道德问题上进行一种自发、自觉的道德学习,从而在感性层面上悟出道德。

总之,德育并不是从外界渗透进学科教学之中,而是原本就存在于各学科之中。德育与各学科教学是“一体共在”的,教师教学不但要关注学科知识本身,更要关注德育内容,尤其是潜在的德育内容,要积极主动深入挖掘、分析德育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使之“体现”出来。学科教学不能没有德育,学科教学只有体现了德育,才可能说真正完成了自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章.说文解字:下[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2]刘德仿,袁洪志,李军.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0(10):49-50.

[3]陈发军.课堂德育渗透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3)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043-01

德育即道德,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德性教育。德育当中的德育目标是指完善受教育者的德性,健全人格精神指引下,以善为指向,实现社会个体成为有道德的人、社会人、精神人的统一。

一、我国现阶段中学生德育目标的特点

从中学生德育的定义来看德育的目标是在于完善中学生的德性,健全中学生的人格。教育者完全从“至善”这一目的出发来规划中学生的教学活动。那么中学生德育目标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一)显著的社会性

德育目标是深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深受着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因此德育目标既要能反映出社会人类的共同要求,又要反映出时代性民族文化的特点,由此表现出显著的社会性。

(二)显著的层次性

这种特点不仅能反映不同层次方面的教育类型的德育目标方面的差异,还能反映同一德育目标在不同层次的教育类型上的不同要求上。因此显著的层次性。

(三)规范性

正如其他制度、规章、律令、准则、规范一样,德育目标可以约束及规范人类的思想生活及行为模式。

二、我国现阶段中学生德育目标的内容

了解德育的定义及德育目标的特点的基础上可以分析出我国现阶段中学生德育目标的内容。我国现阶段中学生德育目标,主要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目标等方面来体现。

(一)思想教育目标包含了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目标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目标

科学的世界观教育是教学者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使中学生认识到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提出新问题和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人生观教育目标是指中学生以科学地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观点,中学生对自己人生问题的总的看法及态度。每个人对于人生观的不同而对人生之路也不同,正确的人生观是共产主义人生观,是人类社会实践证明的最高尚的人生观。

(二)政治教育目标

政治教育目标包含对国家、政权、民族等方面的立场、认识、态度的教育目标。教学者通过政治教育使中学生更加了解到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基本路线等,更加热爱自己国家的政权和社会制度,维护国家安定团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努力为国家既定的目标奋斗。这些都是每个中学生必须了解和遵守执行的。

(三)道德教育目标

道德教育包含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社会功德的教育目标等。道德教育目标是指教学者通过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社会功德的教育,

使中学生热爱祖国、尊重老人、信赖别人,正确地认识、理解和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尊则,并把这一要求成为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三、我国现阶段中学生德育目标的作用

(一)基础作用

德育目标是我国现阶段中学生德育的基础。德育在整个人类社会当中跟人类社会共同存在与发展的教学模式。从原始社会开始德育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德育目标自始至终对整个德育过程、德育活动的基石。

(二)引导作用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通过德育目标来指导整个德育计划。德育目标是中学生用自身努力可以达成的理想的人格,指引着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方向。还可以避免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引导教学者教育活动的科学的发展。

(三)激励作用

德育目标可以直接激励着中学生的道德动机,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学生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对人生观的意义。中学生通过做好人好事、善待自己和善待他人,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意识。激励着中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成才的欲望。

以上是我对我国现阶段中学生德育目标的定义,特征及作用的一些认识。现阶段中学生德育应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从和谐社会的角度去探讨我国现阶段中学生德育目标建设,对加强和改进现阶段中学生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应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价值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动我国现阶段中学生德育工作思路、方法和内容的创新,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玄武.比较德育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4)

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抓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级德育,也可以通过抓好各科教学,促使德智体美劳有机渗透,还可以搞好课外校外活动,利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另外,通过集会、班会、少先队主题队会、社会实践等形式,也都可以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它们都是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仍然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上,德育由于结合了学科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浸润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接受、领悟和内化,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行动。为了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高度重视课堂随机教育

在小学课本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内容,但是大量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它们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在备课时,应主要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寓德于教,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学会抓住这些契机,及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做有心人之外,还必须要有教育的热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艺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的随机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科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实际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语文课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德育教育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于那些含义深刻,思想性强,又比较含蓄,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课文,我们应采取辅导理解法,不但要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还要对学生作适当的讲解,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思想、道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阅读思考法、讨论吸收法加强德育教育。总之,我们要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感受到美好,领悟到含蓄,受到德育的教育,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德育教育实效。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5)

自古以来,“立德树人”几乎是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理念。本文就如何发挥历史学科优势以助推“立德树人”教育作如下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立德树人”因素

1.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载体。近代史学家梁启超曾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中华民族的历史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古代的苏武、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近代的林则徐、邓世昌、谭嗣同、孙中山、张自忠等先烈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前进的强大推动力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载体。

2.历史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手段。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如阶级斗争的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观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杰出人物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观点,社会不断前进又有曲折的观点,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观点。如,在评价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过时,就应让学生充分理解统一六国是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符合人民利益的,应充分肯定,从而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3.历史学科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教育。我们中华民族是富有理想的民族,理想道德教育是历史课教育的重要内容。纵贯古今,历史上涌现了无数为中华民族自强而奋斗的仁人志士,如岳飞、洪秀全、孙中山、、、刘少奇等先辈都是为了民族的生存、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实现了人生的理想和价值。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理想教育效果。

4.历史学科独具传统美德的教育优势。华夏文明有着可传承的优良传统,这些内容包括忠心报国、公而忘私、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不畏、自强不息、文明礼貌、仁者爱人等等。比如,大禹治水、马钧、李春、黄道婆等的勤劳智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愿,都充满了对人民的热爱之情。他们所体现的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这些生动的历史中接受美德的熏陶。

二、对中学历史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策略的几点思考

1.努力培育教师具备优秀的品质,以教师的优秀品行去影响、感染和带动学生。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高尚的师德和高超的师能是教师使命和责任的两块基石。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所以教师要有爱心、责任心、责任感,让学生学习你,尊敬你。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所以要加强教师的品德修养,用高尚的情操、用我们自身的德行去影响学生。

2.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以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源远流长的人类历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同时也为我们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提供了历史的依据,这些历史的见证更真实、更直观地描述着历史的原貌,起着更深刻的教育作用,教师要进行加工和挖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文物、书籍、图片、新闻资料等历史信息,配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

3.充分利用地方史教材,以学生身边的历史助推“立德树人”教育。由于地方史教学内容涉及自己家乡的人、事、物,所以学生极易产生亲切感,也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所以充分利用地方史教材是加强历史学科“立德树人”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入地方史的内容,提升达到教育目的的效果。

4.改进教学方式,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品德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尤其是可以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现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立德树人”教育的目标。比如,把地动仪、水排、筒车、长城、秦俑的模型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亲眼看到祖先的发明创造,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把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遭遇到侵略的历史图片、历史视频展现给学生,一定会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祖国的热爱,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历史教育。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要坚持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发挥好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学科优势,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途径,为未来的中国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谱写新的华章。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6)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教育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的重点在于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确保学生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自由、感恩、合作、探索等素质,这实际上也是贯穿于语文学科教学的主线。教材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其中包含着许多具有很强思想性的内容。比如,《青山处处埋忠骨》、《开国大典》等文章均可以成为语文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借此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情感和艰苦奋斗精神。而《品德与生活》等品德学科涉及到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等诸多方面。因此,如果教师可以挖掘语文学科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品德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来共同进行德育教育,就可以收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可以结合品德学科中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知识来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比如,在学习《我愿变只小鸽子》这篇课文的时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怀,尤其是其中所涉及到的我国国旗是文章点题的关键代表物件,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我国日常生活中的国旗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在《品德与生活》这门品德学科中的《向国旗敬礼》这篇文章,引导学生学习国旗来源、含义以及制作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该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意识到当前我国人们的安居乐业是我们前辈人做出了巨大牺牲而换来的,从而使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和平来之不易,要更加珍惜美好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如此一来,通过小学语文学科和品德学科中有关教材内容的有效结合,则可以有效地增强德育教学效果。

二、补充内容,开启共同“活跃点”

在小学语文教W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阅读练习、写作练习等练习。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的过程中,相应的文章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这对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和精神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单纯地依靠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德育情怀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借鉴品德学科等中的相关内容来增强德育教学的效果,同时相应的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时间可以同品德学科教学时间进行合理搭配和调整来增强小学语文中德育教学效果。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需要打破学科以及课堂空间限制,充分结合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来合理开展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增强德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自己去吧》这门语文文章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品德与生活》学科中的《让我自己来吧》的教育内容来培养学生独立做事情的习惯,促使学生可以摆脱父母,独立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在开展课程教学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亲手回家做一件事情,并以日记的形式将相应的过程仔细地记录下来,最后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分享和交流自己的经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到有关的知识。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7)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75-02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学化学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关注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加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学生具有勤奋、坚毅、合作、崇尚科学等优良品德。同时,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期,这种自身特点,相应形成了很强的可塑性,处于人生道路上的十字路口,是人生历程中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人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针对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尤其重要。但在素质教育推行初期,化学教育中的德育仍是薄弱环节,离大纲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识还有待提高。本文总结归纳了个人关于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的德育教育的研究成果。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之情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繁荣富强的动力所在。中学化学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介绍我国古代有关化学方面得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介绍我国某些丰富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如兖矿集团为我国的煤炭的生产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内蒙古的稀土矿也使我国在稀土的生产能力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2.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其辩证的思维能力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让学生感知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发展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让学生体会量变到质变是化学变化中的基本规律。如MnO2和Mn2O7两种物质是由种类相同的元素组成,但其性质差别是相当大的。

让学生尊重科学,破除迷信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如坟地中“鬼火”的出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人类与动物身体中含有磷,死后尸体腐烂生成一种叫磷化氢的气体在空气中自燃,这就是旷野上出现的“鬼火”。教师应在教学中对这种现象给予恰当解释,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因此,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贯穿到教学过程中,不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其辩证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利于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来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开展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在很大程度上讲,经济的发展是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如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北方地区大面积土地荒漠化,各主要流域水质恶化,煤和石油的危机,温室效应等问题。尽管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但因为人们长期缺乏环保意识,长期对环境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三废”问题严重,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威胁。如通过《硫、硫酸》一章得学习,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产生、转化、危害及酸雨的形成和危害;讲解“过渡金属元素”性质时,让学生通过“水俣病”了解重金属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化学与生活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化学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引用身边触目惊心的实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仅是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教书育人的需要。在教学中,教育者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德育和化学学科知识教学紧密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有理、有据,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有良好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有过硬的教学本领和较强的领悟能力,才能使教书育人达到最佳统一,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兆先,张平.试论化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2):96-97.

[2]李清林.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79-81.

[3]徐润泽.中学化学教育的德育功能[J].池州师专学报,2007,21(3):132-133.

[4]刘建斌,许民.浅谈高校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江西化工,200,22:105-106.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8)

一、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考虑,德育工作要有“责任意识”

中小学许多课程教材既是文化知识的载体,更是德育的载体,其间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只要充分加以运用,往往能成为学校进行德育的切入点和有效的德育途径。同时,学科教学所占时间最多、最长,对学生影响也就最大,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培养着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态度,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和世界观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智育人,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德育人,才能适应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各学科的德育资源,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

比如我们十分重视品德这门课程的学习,实施中树立一种新的“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观念,一方面“让教学走近儿童的生活”,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真实生活。在低年级,我们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将家庭生活中蕴含着家庭伦理,集体生活中蕴含着友谊、关爱、团结与合作,社区生活中蕴含着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等德育训练重点融于教学之中,使儿童形成有效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并自觉开展道德行为。而在中高年级,我们将孩子们的视野引向社会生活,有意识地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德育训练重点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9)

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

1.基本国情教育

通过八年级地理课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

2.基本国策教育

在学习“中国的人口”时提到: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讲“土地资源”时提到: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的现实状况,国家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西部地区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教师在讲到这些内容时,可提到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一战略目标。

3.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在地理教学时,还贯穿着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如在处理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上,我国一贯主张“互相尊重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以求得世界各国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为我国的发展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又如,按照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我国恢复了对香港、澳门行使,并努力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体现了邓小平提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和政策。

4.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学习地理,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教师在讲这些内容时,可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思想观念教育

1.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地方都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这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是提倡“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要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任何一个发现都包含着科学家们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不论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还是麦哲伦历尽艰险环游地球,还是我国地理学家徐霞客写的地理学专著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育的极好素材。

4.人文素养的培养

不同区域的人文活动与当地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思想的极好体现。八年级地理课的区域地理部分,通过区域比较,研究归纳区域的不同,尤其突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关系,使学生受到生动的人地关系教育。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化等无不展现着人文环境的多姿多彩。

5.法制教育

在《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中,讲到了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出现危机的现状,为切实保护有限的资源,我国制定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知道破坏资源是违法行为。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1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145

就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而言,德育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但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学校仅仅注重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与之相伴的德育教育,这使得基础教育的作用未得到有效的全面发挥,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单纯传授基础知识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必然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就初中地理教学来说,其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可谓是唾手可得。从某一种程度而言,地理学科其实不光包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德育知识,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对地理学科内容进行合理把握,就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身边的某些地理现象或知识,并从深层次去理解这些地理现象或知识,从而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之间的具体关系,从而能够对我们的祖国有着更为全面的认识,进而能够对世界有着清晰理智的认识。随着学生对初中地理的不断深入学习,学生开始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有所了解,从全局意识的角度认识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激发学生从内心深处对自己所在的这片土地的挚爱,让学生自觉地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伴随着学生Φ乩硌习的不断深化,进而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等等。

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牢牢把握好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上打一场渗透德育的硬仗,使学校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任务得以完成。作为一名长期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初中地理教师,对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进行了多次深入学习,不断尝试着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之中。

一、在地理教学中深挖教材促进德育教育

初中地理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地理基础知识,也承载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因为其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所以能够对学生起着极为重要的教育作用。我们可以在地理教材中发现有关国情教育的相关内容,还可以发现大量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地理观念渗透融合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中包含了人口观、资源观、发展观以及国际合作意识等。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本着以课本内容为参照,社会热点现象为辅助的基本原则,用符合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及心理成长状态的方式,巧妙地将地理学科中的思想性和知识性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得德育教育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述我国疆域或者领土的知识时,可以将近现代的历史知识结合起来,也可以将当前时事政治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在与近现代史的结合方面,可以从历史上周边部分邻国对我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进行侵占的史实,以此唤醒学生强烈的爱国情绪,从思想深处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又如,教师在进行国情方面的教育时,不要光告诉学生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等优势,还要向学生讲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劣势。让学生既了解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有足够的物质保证,又了解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使学生不被现在舒适的生活所麻痹,唤醒了学生的危机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此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再如:在认识“都江堰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化静为动,让学生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这样就能超越时空限制,让学生真正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原理,有助于学生科学直观地认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伟大,这样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让“文化自信”不知不觉地渗进学生的血液之中!

二、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比较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运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各种图表来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比较。课本中的图表将大段的文字知识进行了具体化体现,使得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获取其中的数据信息,这对于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教育渗透,有着不俗的作用。如在讲述到我国自然资源的相关问题时,书中图表清晰地体现了我国各种自然资源现存的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人均占有量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等,学生通过简单的比较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种类繁多且储量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是资源大国中的“弱国”。同时学生还会惊奇地发现,我国用不足世界百分之十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占五分之一的人口,不得不赞叹“这是一个奇迹”,这可以说是世界上的一大创举,为整个世界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学生对图表进行比较学习时,教师也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均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让学生懂得我国自然资源的真实现状,让学生真正了解人口、资源、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三、将德育教育延伸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之外

虽然说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课外活动对德育教育的重要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学生建立起地理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将地理知识的学习从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延伸,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德育教育的相关工作。

例如,教师可以大胆带领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通过课外活动来找寻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就目前而言,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各种经济刺激计划的不断实施,特别是五年一度的发展规划的持续出台,各地的城镇风貌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由于这种改变是持续不断的一点点发生的,所以不太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学生如果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调研,势必会被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所震撼,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未来的发展正等待着他们的参与,从而增强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

众所周知,教师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教书育人”,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是为“教书”;通过地理知识中所蕴含的大量德育内容,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之外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等内容是为“育人”。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一言一行,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教书育人”,才能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地理教学工作之中,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学生的未来指引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上一篇: 风险处理流程 下一篇: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向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