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组织优化策略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8 17:07:32

交通组织优化策略

交通组织优化策略篇(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也处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很多大中城市面临着由于道路建设滞后于城市人口和车辆增长带来的交通拥挤问题,交通供需矛盾的长期性和城市空间的有限性决定了不仅要规划建设好交通基础设施,而且还要使现有设施发挥最大效益。这就需要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城市交通安全、畅通。

一、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内容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应对道路交通和管理的发展做出系统总结,并对城市交通现状进行合理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科学预测规划年份道路交通发展趋势,研究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发展的基本方略,提出今后交通管理工作的具体发展规划。主要内容有:

(1)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通过社会经济和相关交通调查,获得大量的城市交通基础资料和信息,并对道路系统、 动态交通、静态交通和交通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城市经济和交通发展预测

包括对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交通发展分别进行预测,道路交通发展预测应具有道路发展、公共交通发展,包括机动车、私人小汽车和非机动车在内的车辆发展以及交通状况的预测。

(3)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具体规划

其内容应涵括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主要有:

①道路交通组织规划

通过制定合理的交通发展政策和有效的技术手段,科学合理地组织道路交通,优化和调节交通结构及出行方式,形成快速、 畅通、 有序的道路交通网络。

②交通管理科技发展规划

结合智能运输系统(ITS)的不断发展,加大高、 新技术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研究应用,逐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③道路交通宣传教育规划

以形成社会化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网络为目标,寓宣传教育于执法管理之中,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整体素质。

④车辆管理发展规则

加强车辆管理工作,以先进、规范、 有序、合理、 便捷的手段进行车辆管理。

⑤勤务管理发展规划

提高交通执法的整体水平,强化交通职工执勤的管理、 服务职能,提高交通队伍形象。

交通法制建设发展规划

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健全道路交通法规,提高交通队伍的整体法制意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纠。

道路交通事故防范工作规划

建立完善的交通安全监测分析系统,针对涉及交通安全的关键问题制定相应策略,以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4)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方案的评价

规划方案的评价是指通过对备选方案进行交通流分配预测、 效益分析,阐明其达成预期规划目标的可行性。 同时还可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助于及时解决问题或重新选择方案。

(5)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方案的实施

第 1、 2 项工作主要由交通规划部门完成,交通管理部门协助进行并可采用相关资料用于交通管理规划。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按阶段分年度安排,在实施过程中形成滚动发展机制,定期进行充实调整,不断推进。

二、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层次和原则

(1)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层次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在规划时间上可以和道路规划建设周期保持一致,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宏观交通管理战略发展规划

规划年限一般为 5)10 年, 主要是确定道路交通管理发展的基本方略。如完善交通政策、 制定相关法规、 实现公共交通占主导地位、 建成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ITMS)等战略性目标。

②中期交通管理发展规划

规划年限一般为 1)3 年,主要工作是在宏观交通管理战略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提出具体的分年度工作方案。如道路交通组织的中期规划可以是结合道路网建设状况,规划、 确定切实可行的交通流组织管理方案和措施,具体措施可以是均衡路网的交通流量、 规划单行线和专用线、 信号灯控制实现线控等。

③近期交通管理计划

近期交通管理计划的工作年限为 1 年左右,主要是重点交叉口、 路段的交通管理方案设计与论证,以完善交通管理设施、合理组织和渠化交通为主。如对重点交叉口渠化、 信号灯配时优化设计、 转向控制等;路段机非分离、 车道划分、 停车管理等。

(2)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原则

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应遵循 / 当前服从长远,局部服从整体,治标服从治本 0 的原则:

符合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交通管理政策、 法规、 标准和规范。

立足当前,以缓解交通拥堵为起点,治理混乱的交通秩序,提高交通安全性。

规划长远,具备战略高度。以发展的眼光考虑所制定的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相适应,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协调,明确交通管理的发展方向。规划的具体目标要做到远期可行,近期可操作。

满足科学化、 智能化交通管理的需求。充分体现公共交通优先、 交通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

所制定的方案应不断充实、 完善和调整,实现滚动发展。

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内容涉及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不同规模的城市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侧重点不尽相同,制定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时应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规划要点。道路交通组织规划是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本文从交通工程的技术角度简述道路交通组织规划的内

容。

三、道路交通组织规划

其具体内容是运用交通工程技术和行政手段,对区域内道路进行系统、 全面的交通分析,根据道路功能合理科学地实施交通管理措施和增加适当的工程手段,组织、 协调、 疏导交通流,平衡道路交通流量,挖掘通行能力,最终达到充分发挥城市道路网的综合效能、 改善交通秩序、 缓解交通拥挤堵塞的目的。

(1)道路交通组织规划的过程

道路交通组织规划的过程是:确定交通组织规划目标、设计初始管理方案、 对初始管理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如果管理方案不能达到管理目标则需对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直到符合要求,最后是正式实施管理方案。

道路交通组织规划的过程也是一个 / 滚动 0 的过程,即在实施管理规划方案的过程中应定期根据交通流的变化情况修订管理方案,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新问题。

(2)道路交通组织规划的内容

道路交通组织规划实际上是近期交通规划与交通综合治理的结合。交通组织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①交通基础资料调查以及交通分析评价

现状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城市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等基础资料调查;道路网结构及道路条件调查;车辆拥有量、车辆类型的调查;城市停车调查;交通流量流向、 过境交通、 车辆运行速度、 信号交叉口延误调查;主要交通管理措施、 交通管理设施调查;公交运营及线路客流调查;市区交通事故调查;市区警力分布调查;交通环境调查等。获取调查资料后应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和评价。

②制定规划目标

交通组织规划定量目标的制定主要包括: 主要道路饱和度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比值,用 V/C 表示)、 交通秩序改善目标(如行程车速的提高、 交叉口冲突点的减少等)和交通安全目标。 特别是饱和度指标(V/C)必须合理,过高则难以形成可行方案,影响整个规划的实施;过低则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③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政策、 宏观的交通组织及管理措施(交通需求管理 TDM)

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城市交通发展政策是城市交通管理的基础,交通管理部门应参与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的制定工作。城市交通发展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用地政策、 道路建设政策和城市结构布局;各种交通方式的发展政策(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限制摩托车总量等);城市停车及管理政策;交通科技政策等。

宏观的交通组织优化

如单行线、 公交专用线、 地区禁行及通行证制度、 单双号及尾号制度、 货车交通控制及夜间货运制度、 错时上下班制度、 过境交通绕行等。

概括起来也就是实行 TDM 的四大策略:即优先策略、 限制策略、 禁止出行策略和经济杠杆策略。

④制定微观的交通工程设计和交通管理措施(交通系统管理TSM)

如主要交叉口的渠化设计、 信号配时优化;主要路段上标志、标线、 隔离设施等设计;交通管理措施包括交叉口转弯限制、 路段上禁止停车、 禁止驶入、 禁止超车等;局部地区的交通整治。详细确定设施地点位置的分布、设施类别、 型式、 数量和经费概算等。

⑤优化、 评估规划方案

运用计算机及仿真技术,对宏观、微观交通管理措施一旦实施后路网上可能变化了的交通流量进行重新分配,通过目标值评价重新分配后的道路服务水平。如果评估结果满足目标要求或比现状有明显改善,则规划调整的方案是可行的。 否则应对宏观、微观措施再作调整和重新评价,直到满足要求为止。同时应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包括方案的比较、 方案实施后交通状况可能发生的改善以及经济效益评估等。

⑥方案实施后的验证

方案经专家论证或上级领导批准后实施,实施后的一段时间里最好能组织相关的交通调查,比较分析方案实施效果,为今后管理工作及其他城市提供经验。

交通组织优化策略篇(2)

基于网络的基础教育教师校际协作,已经成为信息化背景下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新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从关注职前培养,发展到同时关注校本教研之后,借力于信息化环境而开辟的第三种教师发展形式。从校本教研到校际协作教研,反映了研究教师发展的新视野。校本教研作为对职前教师培养方式的补充,目前已经得到了比较多的关注。它打破了专家研究理论、一线教师实施的传统模式,能使教育的新理论与方法迅速得到检验、修正、推广,并催生适合特定情景的鲜活教育经验。这种形式已经在我国东南部地区有了比较好的应用。但笔者的调研发现,由于长期在一起工作,同一学校内部的教师,在经过一定时期的交流之后,渐渐会有同质化的倾向。教师也觉得大家在思维方式、教学经验等方面差不多,持续互动的意义会越来越小。笔者在一项初中建设工程中指导中学教师作校本教研时,就有好些教师提出他们想走出去,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但由于资金、时间、距离等各方面的限制,事实上长期组织学校之间面对面的教师交流很难做到。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发挥信息化环境的优势,借力互联网的支持,推动教师交流从校本交流向校际交流与协作的发展。网络的支持能够发挥不同学校、不同地域的教师在知识、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互启与协同,这是其他教师发展途径所不具备的优势。

另外,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差异比较大,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解决,已经受到了充分关注,成为新的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和“两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互联网的校际教师交流与合作,可以超越地域限制,用很低的投入,促进不同地域从学校层面到教师个人层面的经验分享与协同,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因此对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网络的校际教师交流与协作的初步实践

前面提到笔者在中学做指导时,遇到教师要求与他校进行交流的情况。当时作为对教师问题的回应,我们为参与该项目的学校建立了网络平台,对基于网络的校际教师交流进行初步尝试。我们为此订立了基本目标和较高目标。基本目标是,通过平台进行项目组信息、项目中学信息报送和资料的展示共享,这是考虑到项目校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相对较弱的现状而制定的。较高目标是形成基于网络的教师日常流与协作。较高目标的提出基于这样的考虑:随着项目的进行,在基础目标已经达到的情况下,我们期望形成项目校教师基于网络的日常流与协作,在一定程度上建构项目校教师基于网络的发展共同体。

图1项目校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跨校讨论片段

初步的实践发现,基于网络的教师交流与协作,对于推动教师整体发展确实有较好的效果,得到了项目学校的肯定。系统的应用达到设计的基础目标,在新闻通知、项目校风采展示、项目校校本研修活动信息报送等方面,收到了较好作用,使得参与学校之间可以互相学习,联成一个整体。系统的应用也达到了一定的支持项目校教师之交流切磋、共同发展的较高目标。我们除了开发专门讨论区,让教师在方便时进行交流外,还专门组织了几次学校之间同一学科教师的同步主题式教学交流,达到了预定的效果。图1为一次协作讨论的情况。通过对讨论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之间确实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协商和意义共建。

作为初步的尝试,我们发现,教师基于网络的研讨还不够深入,教师之间的交流比较表面化。学习协作理论所期望交流言语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推进,从交流的文本中看并没有非常明显的表现,各个发言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

为了促进教师之间有更深入的交流与协作,我们在其他的项目中开发了视频课录点评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社区等,从两个方面拓展了校际教师协作的程度:一是通过这些系统,促进了更多地方,特别是北方与南方、东部与西部学校教师的参与,从跨校到跨地区,扩大了参与学校的地域范围,从而使参与群体特征更加多样化。二是交流与协作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通过主题研讨、课录点评、教学设计案例交流等活动,加深了不同学校的教师之间交流的深度,获得了初步的收效。通过这些实践,我们探索出了一些组织中小学教师进行校际交流与协作的有效策略。

三、基于网络的基础教育教师校际交流与协作的典型策略

基于网络的基础教育教师校际协作,可能采用多种途径。比如基于教育资源网站的资源共享式教师自由学习、基于相关教育论坛的自由式交流、基于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的业务沟通等。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总结,特别是对我们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有下列一些策略是比较典型的,在应用中有较好的收获,值得推广。

(一)资源共享策略

这是一种最为简单和比较普遍的教师网上交流方式。由各校教师把可供他人借鉴的媒体课件、教研文章、心得经验等放在网上共享区域,以便其他学校的教师观摩学习。目前大多数的教师网站,都主要应用了这种交流方式,如中国教师研修网、西城区教师研修网等。但是这种策略也存在一定不足,主要是没有主题,内容和形式容易分散,交流特别是协作的深度不足。常常发现有的类似网站资源比较丰富,但被浏览或下载的次数并不多,需要在资源内容和组织方面精心设计和管理。

图2教师跨校教学设计案例互评过程片段

(二)案例的异步交流互评策略

通过网络进行校际的教育教学案例交流,可以交流传播不同学校、不同地区教育教学的经验。案例可以是教师德育案例,也可以是教学设计案例等。最简单的交流方式,就是把案例放到特定区域供其他教师观看并讨论。异步交流的好处是教师可以有比较多的时间思考,从而提高发言质量。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使得交流与讨论更有深度,有必要由专人组织,针对具体学段的某门课程,使同学科教师进行与授课基本同时进行的案例互评,即参与各方各出一个教学设计方案,然后互相点评他人方案。当然,为了尊重和协作的要求,倡议点评者遵守一定的规则也有必要。

图2为我们用该策略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案例互评活动的抓图,可以看出这样的形式能产生比较有深度的协同。

(三)课堂实录专家点评策略

这种策略的具体做法是,把教师的课堂实录在专门开发的视频点评平台,然后由组织者邀请学科专家进行点评,同时起到课录教师本人学习和其他教师观摩学习的交流作用。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对在短期内教师吸取优秀经验,提高业务水平而言是很高效的一种策略。当然录像、邀请专家和组织活动所需的投入也比较高。

图3学科专家进行课堂实录点评片段

我们开发的视频课实录点评系统,具有在视频播放过程中随时插入文字或录音点评的功能。点评插入点建立内部标记,当教师观看有点评的视频时,碰到有点评的地方,点评会自动弹出来供教师学习。另外,教师也可以在专家点评的标签列表中点击相应点评,直接调出相应点评内容进行学习。

(四)基于主题的同步和异步研讨策略

基于主题的研论,由于主题的确定和研讨进行的时间不同,其具体操作方法可以有多种。从研讨的时间上可以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类,其分类和主要形式笔者有另文详细介绍,[1]这里简单介绍其中一种网上征集主题、异步研讨的较方便操作的形式,来说明其操作方法。这种形式先由组织者通过专门网站向教师对象征集主题。然后对所征集的主题进行选择,再在相关平台开辟专栏,由来自不同学校和地区的教师自由讨论。基于主题的同步和异步研讨策略,由于主题从一线教师当中来,针对教学实践,并且聚焦于有针对性的系统问题,能够于短期内使教师在某一方面有所提高,是一种特别值得推广的策略。

图4专家专栏及优秀教师专栏

(五)专家和优秀教师专栏引领策略

本策略的具体实施办法是由组织者邀请学科专家或优秀学科老师,为他们在网络平台中开辟与其他教师交流的专门空间。受邀专家或优秀教师可在专栏有关学科教学研究成果,或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其他教师可阅读学习,或提问讨教,从而直接获得帮助。这种情况下,专家和专栏优秀教师起到了专业引领的作用。图4为我们用该策略组织教师学习和交流的片断。可以看出专家和优秀教师的发帖有很多的浏览次数,有教师在此提问并得到了回答。同时,其他浏览者阅读专家和优秀教师的发帖,以及他们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内容时,也会得到提高。

(六)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同步研讨策略

本策略即通过QQ、MSN等通用的或专门开发的即时通讯工具,组织异地的教师进行同步交流。由于交流的实时特征,在教师参与感、交流的即时性和互相启发的作用方面比较明显。这种交流如果一开始以其他日常话题引起,往往较容易打破参与者的陌生感,活跃气氛,使正式讨论的组织更容易。

(七)基于教育叙事的异步交流策略

引导教师把自己的日常所想所思写下来,作为反思和经验积累均有价值。利用网络汇集教师的自我表达,不仅是研究者研究教师的一种途径,也是教师自身反思、互相交流,从而得到发展的途径。利用博客等技术促进此种交流,目前已经有较好的案例,如“盐海教师博客”等。四、从一般流到虚拟教师发展共同体:问题与前景基础教育中基于网络的校际教师交流与协作的价值,最小来讲,可以使不同学校、不同地域的教师互相了解,达到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和资源互惠的效果。如果能使参与教师通过长期的交流,通过以上策略,在业务上能进行日常协作,慢慢形成共同的目标、资源和文化,形成一个共同发展的整体,则对教师专业发展会有更大的价值,对解决教育不均衡中师资队伍不均衡的问题也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实践中还发现,在国内组织这样的交流与协作也存在不小的困难,主要问题如下:

1.观念问题。较多教师和学校领导没有意识到这种活动的价值,不认为别人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甚至会觉得这种活动费时间,影响教学。

2.教学工作繁重的影响。中小学教师大多教学任务繁重,在完成每天的大量教学任务后,常常回家还要批改学生作业,没有太多精力参与。

交通组织优化策略篇(3)

中图分类号:F2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11-0023-05

一、引言

物流活动被认为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并日益受到重视。物流服务提供的过程产生了物流供给者与物流需求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康芒斯(Commons)的观点,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基本的分析单位――“交易”,那么物流供给者与物流需求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可以被定义为一项物流交易。企业和市场是组织交易的不同治理结构,企业的出现是对市场的替代。在现实世界里,物流交易可以通过不同的治理结构来组织,既可以在企业内组织,亦可以通过市场来组织。通过企业来组织就表现为企业通过自身资源去组织大部分物流交易,即以自营为主。通过市场来组织就表现为大部分物流服务是通过企业外购获得的,即以外包为主。不同企业在某一点上对于如何组织物流交易的决策表现的并不一致,一部分企业选择以自营为主的策略来组织物流交易,而另一部分企业选择以外包为主的策略,将主要物流业务外包。但在不同时点上,选择通过市场来组织物流交易,即将物流外包的企业的比例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步增加。例如在美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由1999年的454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650亿美元,可见越来越多的物流业务被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于企业通过何种治理方式来组织物流交易进行了研究。Persson和Virum认为“通过物流外包,企业可以在不增加固定投资的情况下提供物流服务从而将更多的资源集中于核心竞争力”。Skjoett-Larsen将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两者结合起来,认为应该在两种情况下使用外包,即中等的资产专用性或者资产专用性较高但不确定性较低的情况下应使用外包。Remko认为“第三方通过提供物流服务可以贯穿供应链的不同职能部门,打破原有的按职能划分的流程,有利于供应链的水平一体化”。国内学者刘彦平认为“物流外包这一社会分工形式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经济根源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经济优势,可以为委托企业节约物流成本支出,并可减少企业内部的物流组织管理成本,进而促使委托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李电生,刘凯,赵闯认为“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应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能力上,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交由外部组织承担,从而以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并扩大竞争优势”。王佐认为“物流管理是自营还是外包是交易成本的权衡”。杨金,王勇也认为“企业在选择物流模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转换成本的存在及其对本企业的影响”。

目前的研究多数仅考虑企业(物流外包企业)物流外包的利弊,并未考虑物流服务提供者――物流企业的物流供给能力和供给方式等情况。另外这些研究多是基于完全理性的假设,这与实际的情况是不相符的。企业的领导者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并非完全理性,更多的是试错,或者进行模仿,表现出的是一种有限的理性。因此由众多企业组织构成的群体在进行如何组织物流交易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并不一致,而是多样化的选择,伴随时间的推进,这种选择最终会趋于一致。本文试图从物流外包企业和物流企业两方面考虑,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来分析物流交易组织方式如何演变。

二、一个演化博弈模型

物流外包企业在进行物流交易组织的模式选择时一般不会一次就选中最优策略,往往是通过多次的调整才能选择最优的策略。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只能知道世界状态的一部分而非全部。企业在博弈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模仿其对手,因此企业组织表现出的并非“完全理性”,而是一种“有限理性”。基于企业有限理性的现实,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多群体模仿者动态模型来分析物流交易组织模式的演化。

假设:

1.存在2个群体,分别为物流外包企业群体与物流企业群体,每个群体中有大量且无差异的个体。

2.群体中个体都是有限理性的,即群体中的个体并不是一次博弈行为最优化者,其决策是通过个体之间模仿、学习和突变等动态过程来实现的。

3.群体成员随机配对进行博弈,且群体中每一个个体在任何时候只选择一个纯策略。物流外包企业群体中个体的策略空间为S1={w(外包为主),z(自营为主)}。物流企业群体中的个体的策略空间为S2={Q(勤勉),T(偷懒)}。

4.博弈参与者的收益函数是其适应度函数,即采用某一个纯策略的个体的增长率依赖于该策略的预期收益,博弈参与者的收益就是其经营收益。另外还假定采取策略的不同,并不影响物流外包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同策略下经营收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差异引起的。

5.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为外生变量,并且是不变的,也即两个群体所处的制度环境不随着博弈的进行而改变。

根据上述假设,分别从两个群体中随机抽取任意一个个体配对进行博弈。这里不需要考虑因重复博弈而产生的声誉影响。尽管博弈的次数可能是无穷的,但是在每次博弈中参与者通常都是从大群体中随机选择出来,参与者之间缺乏了解,再次博弈的概率也较低。因此,参与者不会像重复博弈那样尝试通过声誉机制来影响对方未来的行动,如表1的博弈模型。

a11、b11分别为外包企业采取w策略,物流企业采取Q策略时两者的收益;a12,b12分别为外包企业采取w策略,物流企业采取T策略时两者的收益;a21,b21分别为外包企业采取Z策略,物流企业采取Q策略时两者的收益;a22,b22分别为外包企业采取Z策略,物流企业采取T策略时两者的收益。

若物流企业的策略为Q(勤勉),此时外包企业将大部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企业来组织,其收益高于采取z策略(自营为主)获得的收益,所获得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交易成本,如监督等成本的节省,于是有a11>a21。当物流企业采取T策略(偷懒)时,外包企业采取z策略(自营为主)的收益要大于采取w策略(外包为主)的收益,原因同样是基于交易成本的节省,于是有a22>a12。

当物流外包企业将其主要的物流业务外包时,

意味着收益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流企业的表现。为了规避风险,双方往往要签订较为完整的契约,若乙不按约定行事、不诚信或采取偷懒策略,将会遭到甲的索赔并得到制度的惩罚,此时b11>b12。当物流外包企业采取自营为主的策略时,只是存在部分随机性较强的物流业务需要外包,此时物流企业的偷懒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外包企业的收益,但影响较小,外包企业一般不会诉至法律,因为这诉讼本身也会产生交易成本,所以此时b21<b22。由于外包企业采取自营为主策略时,物流企业仅能获得很少的物流业务,即使此时物流企业采取“偷懒”策略,其获得的收益也要小于物流外部企业采取“以外包为主”策略而自己采取“勤勉”策略时的收益,因此b22<b11。

上述博弈的支付矩阵可以标准化为如下形式(见表2)。

其中a1=a11-a21,a2=a22-a12,b1=b11-b12,b2=b22-b21

假设外包企业群体当中有p的比例选择策略“外包为主”,即以通过主要市场组织物流,1-p的比例选择“自营为主”,即以在企业内组织物流交易为主。物流企业群体中有q的比例选择策略“勤勉”,有1-q的比例选择策略“偷懒”,则外包企业选择策略“以外包为主”时,其期望收益为:

EU11=qa1 (1)

外包企业群体选择策略“以自营为主”时,其期望收益为:

EU12=(1-q)a2 (2)

外包企业群体的平均收益为:

U1=pEU11+(1-p)EU12=pqa1+(1-p)(1-q)a2 (3)

物流企业选择策略“勤勉”时,其期望收益为:

EU21=pb1 (4)

物流企业选择策略“偷懒”时,其期望收益为:

EU22=(1-p)b2 (5)

物流企业群体的平均收益为

U2=qEU21+(1-q)EU22=qpb1+(1-q)(1-p)b2 (6)

由方程(1)-(3)可以得出外包企业选择“以外包为主”策略的复制动态方程:

dq/dt=p(1-q){qa1-(1-q)a2} (7)

由方程(4)-(6)可以得出物流企业选择“勤勉”策略时复制动态方程:

dq/dt=q(1-q){pb1-(1-p)b2} (8)

根据复制动态方程(7),令dp/dt=F(p)=0,解出这个动态复制方程的稳定点(选择“以外包为主”策略的企业所占比例达到稳定状态,不再变化)得到p=1,p=0或者q=a2/(a1+a2)。同理根据复制动态方程(8)可得,q=1,q=0或者q=b2/(b1+b2)时,选择“守信”策略的物流企业所占总体的比例是稳定的。可以看出系统有5个局部均衡点,分别为0(0,0),P(1,0),Q(0,1),R(1,1)和s(Pm,Qm),其中Pm=a2/(a1+a2),Qm=b2/(b1+b2)。均衡点的稳定性可以根据上述两个微分方程得出的雅可比矩阵的局部稳定性导出。

方程(7)和方程(8)组成的系统的雅可比矩阵的行列式为:

detJ=(1-2p)[qa1-(1-q)a2](1-2q)[pb1-(1-p)b2]-p(1-p)(a1+a2)q(1-q)(b1+b2)

雅可比矩阵的迹为:

trJ=(1-2p)[qa1-(1-q)a2](1-2q)+(1-2q)[pb1-(1-p)b2]

符合稳定条件,即detJ>0,且trJ<0的点仅为点0(0,0)和点R(1,1),而S(Pm,0m)为鞍点。对应于系统的动态演化路径如图l所示。

在外包企业和物流企业博弈的过程中,演化的路径最终是达到点0(0,0)还是点R(1,1)与博弈的初始状态是直接相关的,如果初始状态处于折现QSP左下方的区域QOPS时,两个群体的博弈最终收敛于点0(0,0)。相反,若初始状态处于折线OSP的右上方区域QRPS时,则博弈的均衡最终收敛于点R(1,1)。博弈均衡最终收敛于R(1,1)点相对于收敛于O(0,0)点,具有帕累托效率,因为双方的收益都得到了改善(a11>a22;b11>b22)。

除了初始状态对于演化路径有重要影响之外,外生变量的变化也会对演化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外生变量对于演化结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鞍点的位置来影响演化结果的。制度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外生变量,制度环境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方最终收敛的结果。

三、制度变迁对于演化路径的影响

根据奥斯特罗姆(Ostrom)的观点,制度可以被定义为一组运行规则,它们是用来决定在一些场合谁有资格作出决策,什么行为是允许的,或者要被限制的,什么样的一组规则可以被采用,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程序,必须或者不必提供什么信息,应该如何根据个人的绩效制定支付条件。制度为日常生活活动提供了一种行为准绳,从而降低了不确定性㈣。制度有多种分类,诺斯(Douglass North)把制度分为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特征。正式约束可以是由政府供给的制度,如法律、法令、政策等,也可以是由

交易当事人商定的制度,如合同;非正式约束包括意识形态、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实施特征指正式规则和非正式约束在社会现实中得以实现的一种社会机制或一种社会过程。

制度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制度安排是指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合作或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制度安排的含义接近于“制度”一词的最通常使用的含义。戴维斯(Lance Davis)和诺斯(Douglass North)把制度环境定义为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规则,如支配选举、产权和合约权利的规则,等等。制度环境有时也被称之为基础性制度安排,通常认为其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四个方面。虽然制度变迁的主角是那些能对根植于制度框架内的激励作出反映的个人企业家,但个人企业家或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于制度环境的影响较小,制度环境的演进往往需要数十年。因此可以忽略较短时间内企业家或企业决策对制度环境的影响,把制度环境看作一个外生变量。制度环境影响着两种治理结构组织交易所产生的交易成本的对比。例如在完善的制度环境中,市场参与者参与市场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相对于不完善的市场环境将会减少,市场参与者的投机行为也会因为担心难以逃脱制度中明确的惩罚而减少。于是通过市场组织交易的交易成本就会下降,市场和企业两种治理结构组织交易的交易成本的对比也就发生了变化。企业很可能出现纵向的分解,将更多的交易交给市场来组织,而非放在企业内进行组织。正如诺斯所说:组织之所以被设计出来,是为了实现其创立者的目标。因此组织及其企业家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他们会对制度框架内的激励做出反应。当相对价格(如要素价格比率的变化,信息成本的改变,技术的变化等)与偏好发生变化时,组织及其企业家会有激励制度框架内的激励做出反应。

上述分析中,a1=a11-a21,为在物流企业勤勉的情况下,外包企业通过市场组织物流交易和通过企业组织交易而产生的交易成本的节省。a2=a22-a12,表示在物流企业偷懒的情况下,外包企业选择主要通过企业组织物流交易和主要通过市场组织物流交易而产生的交易成本的节省。而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a1和a2的值均会发生变化。相对于不完善的制度环境,在完善的制度环境中,a1的值会变大,而a2的值会变小或者不变,这主要是因为完善的制度环境有利于节省交易成本,因此Pm=a2(a1+a2)会变小,即s点会下移。上述分析中b11=b11-b12,为外包企业选择以外包为主时,物流企业选择勤勉策略与选择偷懒策略所带来的收益差异。b2=b22-b21,表示在外包企业选择以自营为主策略时,物流企业选择偷懒策略与选择勤勉策略的差异。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b1和b2的值也会发生变化。相对于不完善的制度环境,在完善的制度环境中,b1的值会变大,而b2的值会变小或者不变,因此Qm=b2/(b1+b2)会变小,即S点会左下移。综合来看,在较为完善的制度环境中s点的位置相对于在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中s的位置要往左下方移动至S’的位置,如图2所示。在制度完善的情况下,当初始状态处于折线QS’P左下方的QOPS’区域时,双方博弈的结果最终收敛于O(0,O),即最终的结果是外包企业选择策略“以自营为主”,物流企业选择策略“偷懒”。当初始状态处于折线QS’P右上方QRPS’区域时,双方博弈的结果最终收敛于R(1,1),即外包企业选择策略“以外包为主”,物流企业选择策略“勤勉”。相对于制度完善之前的演化路径而言,双方收敛于R(1,1)的概率提升了,也就是说在完善的制度下两个群体之间博弈会以更大的概率收敛于更具效率的结果。

四、结论

交通组织优化策略篇(4)

随着或界经济格局中重心的转变,我们的营销也在不断变化,我们惯用的营销理念、经营策略、营销组织都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新挑战,影响着市场营销的方方面面,以营销创新为主题的新营销革命风暴在国内外掀起。转变营销理念与营销策略、构建合理的营销组织是我们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1 基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转变市场营销理念

如今新经济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整个营销环境。市场营销观念从产品观念、生产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到营销观念的逐步演进是基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发展和变化的,每一种营销观念都深刻地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的营销理念已经表现出了诸多与新经济不相适应的方面。应该看到当前一个时期以至未来,营销观念的发展将着重体现“战略、合作、知本、顾客”四个方面。

1.1 营销理念将更加重视战略。

传划经济下诞生的国有企业,甚至包括一些知名的民营企业,大都没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和长期的战略规划,常常为了追求眼前的利润,只重视商品一时的畅销,不注重维护、创造企业的经营特色,在生产经营设施和技术开发上不愿进行大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特征明显。未来企业营销将更强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营销必须重视战略的制订、战略与战术的协调以确保市场营销作用的充分发挥。 “商场如战场”,竞争的成功建立在对手失败的基础上的,这是传统的竞争观念。这种观念在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看到的国内企业竞争基本上都是低水平的价格战和广告战,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这种传统的营销竞争观念显然落伍了,客观上要求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双赢的战略联盟、企业间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1.3更加重视“知本”。

以前企业营销活动中更多地依靠的是有形的资本,一旦资本缺失,营销活动就难以开展。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重视资本更要重视“知本”即营销人才的作用,没有资本但如果有“知本”,企业营销同样可以开展。美国通用公司总裁曾经说过:“如果我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的财产,而只要我们的员工还在的话,我同样可以重新开始。”从这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营销“知本”的重要性。“知本”,是未来营销致胜的核心资本。

1.4更加重视顾客。

从营销观念的发展进程中就可看出,每一次营销观念的重大变革,无不是向重视顾客方向更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未来营销观念的演进也是如此,不过,更加重视的是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差别化需求亦或更加细化、深化的需求。

2 不局限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孤立的确认营销策略

提到营销策略,许多企业人员多会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这四个方面着手进行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分析。那么,这孤立的单纯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营销策略发展的需求的。

2.1 服务的价值将高于产品本身。

在产品方面。随着市场由以“产品技术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服务正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据有关显示,服务正在成为IBM最大的一张王牌。2001年IBM服务的营业收入占IBM全部营收的1/3.在IBM的盈利模式里,有这样一个算式:产品+服务=1+3=4,也就是说,1元的产品加上服务后可以卖到4元,这充分体现了服务的价值。

2.2 知识因素、创新将计入产品价格

在价格方面,价格构成因素发生变化,知识因素、创新成本等计入价格之中;价格导向发生转变,即由传统的以生产成本为导向的定价策略转为真正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定价策略;定价方式也发生变化,通过网络技术运用价格策略的方式出现。 [1]

2.3 渠道结构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转变。

如有的企业由多层次批发环节变为一层批发,还有一些企业在大城市设立配送中心,直接面向经销商、零售商提供服务。这种扁平化结构的销售渠道通过通路层次的减少来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增加了品质保证;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把握消费者需求。渠道方式实施E化分销。互联网技术和商务的飞速发展为企业渠道E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E化渠道以跨时空、交互式、拟人化、高效率为特征,能够适应新时代消费者快速、便捷并富有个性的需求。

2.4 网络广告、网络关系将成为促销的新兴手段

网络使得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公众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互式沟通,站点宣传、网上、栏目赞助、参与或主持网上会议、发送电子推销信、在网络论坛和新闻组发送信息传单等等网络公共关系出现。与此同时,电子邮件广告(E-mail)、电子公告牌(BBS)广告、Usenet广告和Web广告等新型网络广告形式将成为未来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学习型、网络型、虚拟的组织将成为营销组织建设的发展趋势

未来营销组织的发展趋势主要朝向学习型、网络型、虚拟三个方向发展。 其次网络型营销组织将是未来营销组织的潮流。近年来,随着竞争的激化和复杂、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很多企业已逐渐认识到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改变组织结构,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靠单干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战略联盟的道路,营销的重点从交易转至关系,采用关系营销战略,进而又不断地转移到管理独立组织间的战略联盟,企业从交易型营销向网络组织型营销模式转变,企业及其间的传统外部界线变得日益模糊不清,企业不断开发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的战略营销伙伴关系,以取代传统的竞争模式。西方国家已出现了营销交流公司、营销联合公司、虚拟公司等网络组织形式,通过网络的开发,网络成员都提供了一种其他成员所缺乏的核心能力,网络成员通过高度复杂的信息和决策支持系统互相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价值增值系统,为企业带来优势。

最后虚拟营销组织将日渐盛行。所谓虚拟组织,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反应,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以及时地开发、生产、销售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战略联盟经济共同体。在这个经济共同体之中,在有限的资源背景下,为了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合作各方仅保留自身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通过各种形式借助外力进行整合弥补,以最大效率地发挥协同优势,构造强有力的战略竞争联盟。

交通组织优化策略篇(5)

目前从企业当下的物流发展来看,物流外包已经成为物流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尽管物流外包的委托方与被委托方(第三方物流企业或第四方物流企业)彼此都很清楚地认识到物流外包的重要性,但还是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导致企业物流外包的发展举步维艰且发生中断的情况。因此,对企业物流外包的动因进行分析,揭示物流外包的机理,研究其具体的管理方法和决策,这对于推动我国企业物流外包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从物流外包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其管理类型,最后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管理策略。

1 企业物流外包管理现状

物流外包的服务对象有多种,有的产品具有高科技水平,有的产品季节消费性很强。销售物流具有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变异性比生产和采购物流要大很多,因此,对于销售物流而言,对其进行标准化、可靠性的监控和评估审核还有很大的难度。根据相关企业的业务流程,配合行业的竞争情况,可以得出如下相应的物流外包现状:

(1)企业的物流环节比较繁杂,造成其末端配送的成本比较高,这就需要拥有强有力的物流网络,要求物流配送具有专业的系统且稳定、成熟,进而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战略和业务流程的变化随时调整物流的运作模式。

(2)现在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各样的广告和促销手段对商品的需求影响很大,物流的高峰配送能力受到很大的挑战。

(3)各种企业的销售渠道逐渐从以总经销商为中心转变为以终端市场建设为中心,销售分配渠道的中心也逐渐转向地、县级城市,这一情况要求物流企业合理布局自身的配货中心。

2 企业物流外包管理的主要类型

企业所实施的物流模式及其外包管理策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物流策略必须要与企业的经营战略保持一致。由于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经营战略,因此它们选择的物流配送模式和物流外包模式也各有所异,根据相关的调查表明,企业物流外包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完全外包。物流业务完全外包是最彻底的外包形式,相关的企业关闭自己的物流系统或者不建设自己的物流系统,完全将自己的物流外包业务承包给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2)部分外包。这种物流方式就是企业将物流业务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可以自己经营的业务,另一部分是非自己经营的业务,企业将非自营业务或者经营效益不怎么好的自营业务整体打包后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3)物流系统接管。这种物流外包方式就是企业将物流系统的相关业务全部转卖给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或者是承包给它,用一种称呼就叫做物流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有权接管企业的物流系统且继续雇用原来企业的职员。

(4)物流管理外包。它指的是企业有物流设施的所有权和产权,仅将其管理职能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由于每个企业具有不同的经营状况和不同的物流管理水平,它使得企业实施的物流外包形式也不可能相同,因此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慎重考虑。

3 企业物流外包管理决策策略研究

企业的物流外包策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发展,是整个企业全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在进行物流外包决策时,要让企业的物流外包策略服从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由此可见,企业要想制定出一个好的物流外包策略,首先就要制定一个优秀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在进行物流外包决策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物流外包的决策机构,然后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分析物流业务的重要性、企业内部的物流整合程度以及企业对物流系统的控制能力,从而对物流外包决策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相关分析。

(1)确定目标体系进行广泛的宣传并成立物流外包决策及执行机构。如前所述,物流外包决策关系到企业的战略发展决策,因此在进行物流决策前要组织一个由物流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以及生产经营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企业高层领导人士、企业专家形成的物流外包决策机构,根据物流外包决策方法指导企业的物流外包。物流外包决策机构在其企业内部要做好必要的宣传和沟通工作,更新观念,给广大的职员做好疏通工作,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物流外包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影响员工的切身利益,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很好的了解员工内心的想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因物流外包决策执行而引起的震荡。

(2)建立相应的企业的内外信息交流平台。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企业的网络信息化程度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显示出企业集成化管理的程度。网络信息技术能够使企业很好的进行内外沟通,保证信息的顺畅,使得整个管理组织变得高效精干,也让企业能及时地了解市场的变化,所以,良好的企业信息交流平台是企业与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进行有效连接的重要条件之一。要想实施好物流一体化管理,物流各个节点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信息分享制度,实现充分有效的信息交流,改变企业固有的时间空间观念及其规则,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效益。

(3)企业进行必要的流程优化和组织变革。实施物流一体化管理,对企业现有的组织和结构进行整合,建立起新的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架构。这个过程中,有的组织和机构要重新进行组合,有的要增加新的功能,有的要改变其原有的工作模式等,这一切的改变都要以企业的新需要为前提,使得企业新的流程能够在一个有力的组织构架上正常的运转。建立一个面向扁平化网络型的组织结构,并以消费者价值创造为导向,对全过程实行有效的管理,使得整体达到最优。物流运作系统一体化的建立,使企业对外与各合作企业物流运作系统密切进行,实现工序的协调发展,为物流业外包打好坚实的基础。

4 结 论

物流外包有降低成本、减少固定资产投资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因此,企业在进行物流外包决策时要认真分析各方面的因素,从而制定出完善的发展战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徐娟.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交通组织优化策略篇(6)

一、问题的提出

在电子信息技术影响下现代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方式日益走向整体化、复杂化。网络技术推动着现代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它在改造经济产业特征、竞争状况等企业外部环境的同时,也从企业经营战略、组织结构规模、管理层次与幅度等多方面深刻影响了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构成企业组织优化创新的重要动因。

1.从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特征分析企业运行环境的变化

(1)复杂性提高。反映环境复杂性的指标有三个:数目、多样性和相互依赖性。在网络环境下,组织实体的实际数目正逐步增加,另外,通讯技术和运输技术的显著提高,使单个企业能够发现和利用各种各样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机会,因此,出现了日益增多的社会专业化和多样化。同时,专业化也将进一步引起企业之间相互依赖性的提高。

(2)变动性提高。网络环境变动性提高主要表现在单个事件速度的提高,知识进步产生的新技术大大缩短了单个事件的时间周期。例如产品研究开发技术,广告技术和运输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提高,使得企业新的产品周期和市场周期都大大缩短了。

2.网络和电子信息环境对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的压力

(1)战略制约下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企业结构设计要服从战略,由于网络环境的变化,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市场进一步细分,个性化需求与服务要求提高。企业战略将在两方面呈现出“此消彼长”:一方面,竞争范围的扩展,即国际国内市场由于互联网作用完全融合,所有企业都面向国际市场,中小企业也要面向国际化发展;另一方面,产品线的缩减,即使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也要采取更加集聚的战略。要保持在此战略下的生存空间,必须寻求更多的创新,并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与变革。

(2)管理规模与管理层次的缩减。网络环境催生了众多数量的企业,但企业规模却有缩减的趋势,这是降低企业内部成本的必然要求,网络技术的发展正为其提供了可行性。在更加专业化的分工要求下,企业战略重点是强化核心竞争能力,而将非核心业务放弃,转而利用各种各样的合作形式。另一方面许多中间的管理层次因职能的弱化而被取消压缩,严格的层级概念退化,而各单位每个人都成为一个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保持信息沟通的节点。在此,网络技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技术对人力资源结构的影响。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变革对员工提出了知识上、能力上的新要求,涉及职位分类,工作设计与评价,低效考核,人事管理方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设计,薪酬结构,人力资源的设置和配置等方面,从而对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提出了新的要求。

3.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影响企业结构创新的经济学机理

(1)交易费用的解释: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动因在于节约交易费用,因此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历程就是企业通过减少“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的影响,逐步减少交易费用的过程。企业由于有限理性的压力,逐步采取了分权发展;而为了克服分权过程中由于机会主义(缺少监督)可能造成的损失,又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两种需求的不同结合就造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结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外部交易成本常常低于组织规模扩大而产生的内部管理成本,组织结构不得不变。

(2)mintabery理论:企业存在承担不同职能的人员如战略顶层人才,技术操作人员,中层人员等,他们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差别决定了组织结构的采用。例如在传统环境中,操作者为重,结构偏重于专业官僚制;而在网络环境中,协同人员是关键,企业应偏重于专家控制结构。

(3)基于能力理论和组织资本理论的解释:企业竞争的基础在于企业的能力特别是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组织资本和企业能力在竞争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组织结构创新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这二者的释放。

二、从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看企业组织结构的局限性

1.流行的几种企业组织模式和结构

(1)H型结构。H型结构是一种控股公司型组织结构。较多的出现在由横向合并而形成的企业中,这种结构使合并后的子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在较为普遍存在的功能性控股公司中,其子公司执行不同的经济结构功能而总公司则通过各种委员会和职能部门来协调和控制子公司的目标和行为。

(2)U型结构。U型结构是集中的,按职能划分部门的组织结构(一元组织结构)。他是一种中央集权式的企业组织结构,将企业按职能划分为若干部门,各部门的独立性较小,管理权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手中。其重要缺陷是高层经理们由于陷入了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法做好长期性的资源配置工作。同时,由于高层经理人员总是从他们的专业和所处部门的立场来评价公司的政策,结果,政策的制定和计划的编制,通常是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协商的结果,而不是根据全盘需要而做出的反应。

(3)M型组织。M型组织结构是一种多单位组织结构,它是一种分权式的层机制组织结构,其分支结构拥有较多自而成为利润中心。事业部在组织内部类似一个个独立的企业,有着自身的任务和目标。企业的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两项职能实现了分离。

2.网络和电子信息条件下现行企业组织结构的挑战

(1)直线职能制企业组织结构局限:它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生产行政领导下设置相应地管理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门职能管理工作。职能部门拟定的计划、方案以及有关指令,由生产行政领导者批准下达,职能部门对下级领导者和下级机构无权直接下达命令或进行指挥,只起业务指导作用。如图:

直线职能制组织适应企业职能复杂化的情景,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了新的设计和改进,它吸取了职能制组织发挥专业管理作用的长处,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组织管理的效率,为发挥生产行政指挥系统的作用提供了组织保证。但随着信息化要求的提高,组织环境的复杂性与交易性程度明显提高,对专业分工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直线职能制组织容易产生部门间的脱节,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它的不适应性完全暴露出来了。

(2)事业部制组织(部门化结构)局限:事业部是在企业统一领导下,根据产品、地区或市场而划分的,统一进行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事业部是企业控制下的利润中心,具有利润生产,利润核算和利润管理的职能,有自己的产品责任单位或市场责任单位,有自己的产品和独立的市场。如图:

其优点是便于灵活的根据市场做出相应的决策,取得竞争的主动权,有利于企业最高管理者专心致力于公司的战略决策和长期规划,有利于调动部门积极性,提升人才,进行业绩核算。

(3)模拟性分散管理结构局限:它是一种类似于事业部制的组织形式,并非真正的分权结构而是人为的把组织分为若干“组织单位”,实行模拟分散管理。它适用于生产过程连续强和业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大型组织,其优劣与事业部组织类似,不加赘述。

(4)矩阵制组织(规划―目标组织)局限:它是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服务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是同一名职能成员既同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产品或项目小组的工作。项目小组的成员都受到双重领导。如图:

矩阵制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一元性领导关系,它可以使企业组织管理中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较好地结合起来,加强了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激发了成员的积极性,提高了技术水平,并且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但正因为这种突破容易在组织内部产生工作矛盾,除非对职权和指责关系有着明确规定和理解,否则这种类型的结构会给管理者带来问题并对作业效率带来牺牲,同样离网络环境的要求有一定距离。

三、网络和电子信息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创新的战略与对策

1.再造战略引导下的企业横向性组织结构转变

(1)再造战略是一种业务流程彻底再设计的跨职能的创新,它着眼于企业价值创造过程,采用全新的方式,摒弃所有有关现在如何工作的概念,消除工作流程中的死角和时滞,围绕关键目标和核心竞争能力来组织设计流程。

(2)审查跨职能边界工作流程的再造工程势必引起企业组织结构的横向转变,这种转变摆脱了过去上层负担过多的职能结构与陈旧的部门边界。

(3)关于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是新型横向性组织的基本类型,一般由5到30名员工组成,各自拥有不同的技能并经常转换工作,生产整个产品或提供整个服务。具有以下要素:①被授权可以获得完成整个任务所需的资源;②团队包括各种技能的员工并且优势互补;③团队被赋予决策权与自。

由以上可知,横向性组织结构创新对网络环境的可适应性;短暂的反应时间和快速的决策意味着更高的顾客满意度;部门间的壁垒被减弱或拆除;团队对管理的取代既提高了士气又降低了交易成本。就内部而言,每个团队能享受充分的激励,团员成员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而且由于相互间的充分信息交流与合作,团队的重新结合往往能完成许多以前不能解决的难题,并且这种组合的管理成本被降低到最低;这在根本上与网络环境相适应。当然这需要重新设计信息系统,以提供团队成员组织内外的信息,这可能导致更长的协调时间。

2.动态虚拟性环境设计

这种设计方案是基于网络环境下企业灵活性要求与规模限制的矛盾而产生的。动态虚拟设计不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商业战略,而是以相互合作为原则,关注企业之间维持交换和合作的共同标准,所以在资源交换价值不容易测定的条件下更为适应,降低了企业内外部风险,提高其在网络环境下的稳定性与适应性。网络组织中企业的交易并非即期的与一次性的,所以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克服信息资源的垄断性和不对称性给交易带来的困难。同时,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作为物质保障,使信息在网络组织中自由流动且可充分共享,并使得这种以合作为基础的网络组织,成为合作企业获得信息资源的最佳组织形式。

总之,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发展应与整个企业的变革协调一致,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除非在理念上赶上网络时代的要求,仓促的套用任何一项创新都是一种守旧。组织结构是企业的骨架,其优化和创新要服从于战略并受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企业创新根本目标是提升企业的价值,其动力来自于顾客的需求与内部的不适,它不应被视为一种潮流。

参考文献:

[1]孙 平:《现代企业组织论》.西南财大出版社,1997

[2]Joseph M Putt等:《管理学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

[3]1999年版倪义芳等:“IT与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经济管理》,2002.4

[4]陈之敏:“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机构变化和新型竞争战略”.《经济管理》,2002.6

交通组织优化策略篇(7)

(二)利益分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出是科技成果产业化,或知识产权转让。联盟利益分配方式有一次性支付或分期付款技术转让费、按销售额提成、按股分红、混合支付等。联盟的利益分配应当与成员贡献、承担风险相符。联盟风险有研发失败、机会主义、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调查结果显示,45%为技术研发失败,27%为机会主义,26%为市场风险,2%为管理风险(见图5)。在联盟利益分配中,研发单位风险大,应当多得。图5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要风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中出现矛盾、纠纷、冲突是正常的,解决纠纷的途径有契约约定、自行协商、司法等。调查结果显示,如果联盟出现利益纠纷,解决方式60%依据契约规定、18%自行协商、21%司法解决,1%成员退出联盟(见图6)。

(三)关系强度关系强度通过成员间交流频率反映。企业与供应商每月联系1-2次,与客户每月联系2次左右,与同行每年联系1-2次。企业与科研机构每月联系不到1次,与行业协会每年联系1-2次(见表2)。联盟成员主要是企业间沟通交流,其次是与大学、研究所交流,然后是与同行、行业协会交流。64%认为联盟成员间的沟通机会较多,6%认为较少;61%认为成员间的信息交流比较及时;20%认为联盟成员间的文化差异较大,45%认为较小;70%认为联盟成员间的信任程度较高,6%认为较低;67%认为联盟成员间的资源共享程度较高,8%认为较低。

(四)创新绩效截至2013年底,青岛市联盟总数达42家,其中部级3家,省级7家。自2012年以来,累计承担项目1370项,项目研发资金总计29.38亿元,建设各类技术创新平台142个,申请专利4269件,授权专利2259件,修订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64项、行业标准77项、地方标准26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7项。

二、青岛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青岛市大多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体运行情况良好,但是由于联盟成立不足5年,时间较短,基本处于初期阶段。无论政府对联盟的引导、支持措施、监督管理,还是联盟自身机制制度建设等,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联盟数量少,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建立青岛市产业联盟虽然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农业、家电、橡胶化工、机械制造、纺织、工业设计、机器人、3D打印、文化创意等领域,但是在大数据、云计算、航天、新一代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建立产业创新联盟,上海建立54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涵盖了大数据、卫星导航、高温超导、新型计算机、电动汽车、航天等高技术领域。青岛市除海洋之外,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需要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否则将会在这些领域影响青岛市的产业竞争力,可能会呈现软件不如大连、电子商务不如杭州、网络设备不如深圳的局面。

(二)联盟组建时间短,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般经历初创期、发展期、稳定期、衰退期四个阶段。青岛市产业创新联盟建立不超过5年,基本处于初创阶段,如同人的青少年阶段,尚未成熟,创新方向不明确,联盟管理制度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健全、不规范。

(三)联盟发展参差不齐,创新绩效有待提高由于产业所处阶段、牵头单位、管理模式等因素差异,产业联盟创新绩效差别很大。有的创新联盟成绩斐然,如数字家电联盟承担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部委重点项目3项,承担的国家“核高基”130亿元人民币。也有一些产业创新联盟创新绩效一般,有的经常开会交流,但是尚未合作研发。也有极个别联盟成员既不交流,也不合作研发,名存实亡,有待强化监管。

(四)联盟自身体制机制不完善有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龙头企业说了算,其他成员没有发言权;有的联盟对行业发展趋势不了解,合作研发非常少;有的联盟的利益分配方式不合理,未兼顾风险分担因素;有的联盟研发失败后,树倒猢狲散;有的联盟机会主义倾向严重,等等。这些问题说明亟待完善联盟的体制机制,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五)联盟外部管理制度不规范一是相关制度不够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共性技术课题立项难,科研攻关与技术推广应用经费不足。联盟在科技计划、技术创新平台、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遇到困难。二是知识产权归属不明确,实践中经常产生知识产权纠纷。三是联盟法律身份不明确,在后期成果产业化时不能大显身手。四是对联盟的管理薄弱。目前,缺乏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科学考核体系,影响了对联盟的科学评价。

三、青岛市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措施

针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产业、联盟、政府等角度,优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外部环境,完善决策与执行机制、信任与协调机制、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机制等内部运行机制。

(一)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整合产业创新资源,在十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和组建新的产业创新联盟,继续探索以联盟为抓手的协同创新和产业发展机制,立足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问题,协同推动青岛市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数控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3D打印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如轮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智慧城市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

(二)优化联盟组织,提升创新绩效1.精选联盟伙伴。合作伙伴需要具有合作精神、异质资源、相互信任,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学要从自身的人才培养层次、科学研究方向和社会服务特色等出发,选择能使自己扬长避短的企业、研究所合作。比如北京大学等研究型大学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主要任务是原始创新、基础理论,而一般地方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任务是技术应用与转化。高精尖项目与985院校合作,一般项目与石油大学、海洋大学等特色院校,以及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地方院校合作更好。2.加强沟通协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产学研官资”等组成的集合,只有相互协调、沟通、合作,才能形成合力,实现共赢。如果沟通不良,机会主义盛行,离心离德,难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可能是“三个和尚没水吃”。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创新联盟的牵头单位要发挥组织职能,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定期沟通技术发展态势、项目研究进展、专利转让收益等关键信息。

交通组织优化策略篇(8)

一、引言

中国券商在经历十二年的原始积累和发展后,当前由于面临佣金下调、行业垄断打破、外资进入、网上交易替代等多重挑战,正处在一个战略、组织、服务、技术以及盈利模式的急剧转型时期。这其中券商选择的一个主要转型方向是在公司内推行“客户导向”,从简单的佣金价格竞争转向客户服务竞争,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力量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成为券商变革的焦点。于是,客户关系管理(crm)理念和软件系统实施与否成为券商变革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

所谓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泛指目前在证券市场上国内外软件公司所开发的各种旨在提高客户管理效率,增加客户盈利率和满意度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客户呼叫中心(如海通证券实施的新雅达软件),网络交易系统(如海通实施的国能科诺系统),经纪人管理系统(如华夏证券的经纪人在线系统),数据仓库系统(如天同证券实施的数据大集中),分析型crm系统(如国泰君安北京知春路营业部应用创智的crm系统)。

但是,目前券商对于crm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一般策略的讨论上,并没有能够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券商进行分类的策略指导,这对于体质各异分化严重的中国券商来说缺少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一方面从我国券商众多的变革案例中归纳出其主要转型方向,另一方面参照国外券商在信息时代变革的成功经验,从而提炼总结出具体券商选择和应用crm的策略矩阵,见表1.

对于crm概念的理解和阐释,在1999年前后引入之时由于众多券商和it界人士偏执于软件公司宣扬的技术观点,在先期的尝试中遭到不少挫折。经过近三年地冷静反思和不断深入学习,学者们从技术模块组成、行业应用、营销理论、管理变革等多个角度开展了对crm的全方位研究。虽然目前对于客户关系管理内涵的认识,尚无明确统一的表述,但是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从战略、营销和技术三个层面建立对crm的整体理解是比较全面和客观的。这是因为从crm理论起源看,它有两个不相关的来源:一是北美面向消费者市场的数据库营销理论,强调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和相关软件系统来推动顾客忠诚;二是北欧imp集团工业市场的关系营销理论,强调与顾客(伙伴)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合作的长久关系。前者反映了crm的技术面貌,后者则反映了催生crm思想的营销理论。同时从crm诞生的管理变革背景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处在全球经济模式从植根于制造业管理逻辑上的旧经济向建立在数字、网络和资讯上的新经济转型的发端中,企业管理相应的也在整体战略上推进从产品战略到客户战略、从规模效率生产转到向顾客价值组合管理的变革。gartner group在1996年继scm概念后提出crm概念及其框架,并受到众多软件和咨询公司的追捧,正是反映了当时企业经营战略变革的趋势。因此,本文对于crm的理解将遵从这种认识,每一种crm策略模式的阐述都将从战略、营销和技术三个层面展开。

二、我国券商crm应用的策略矩阵

对于我国券商,从竞争现状看,由于政策开放,市场转型,原有竞争格局被打破,一些综合性券商正利用此时机对一些地方小券商进行兼并联合,壮大规模走集团化多元化发展道路,整个证券行业正处在分化和重组的转折之中。因此,券商规模大小将直接决定其未来在证券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同时也将决定其crm策略的设计和转型的难易程度;从竞争未来看,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所产生的变革力量,网上交易的发展正在削弱传统经纪业务交易模式的优势,甚至可以从根本上替代传统的交易方式,这一点从国外(特别是美国和韩国)券商e化转型历史中已经被印证。而网上交易市场的竞争前提是能够完成客户数据的大集中和建设一个优秀的网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由此可见,对于处在这个市场转型时期的券商,“规模大小”以及“网络交易程度的高低”这两个因素将决定其对自身竞争地位的战略设定以及相应的crm应用策略。以上述两个因素为维度可以构建出一个我国券商crm应用策略的矩阵,概括为专业型、先锋型、多元型和领导型四种策略模式。

1.专业型crm策略

中国的券商目前已有120多家,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型经纪类券商。它们一般只有几个到十几个营业部,在网络交易和it应用上也没有先进性和技术积累,在通道技术阶段运用“跟随”策略,别人上什么系统我也上什么系统,虽然谈不上优势但也决不至于落后。

由于先天在资本规模、品牌、客户、业务、人才等劣势,处于这一类型的中小券商在市场转型时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因此必须发挥自己小而灵活的优势,在市场缝隙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处。由于crm系统的实施有其本身的探索性和高风险,对券商的资源和it队伍的要求较高,并且需要得到其他部门团队的配合,因此,这一模式中的券商不应盲目的追求由crm系统所可能带来的客户服务优势,事实上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券商凭借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创新来达到差异化竞争的目的。

战略层面:

准确定位,细分市场,以某一个特定的客户群体为主要目标,走特色化、专业化道路;在众多的专业化道路中选择某个方向做深做透,或者以一种创新的营业模式作为自己的经营特色,在此目标市场上形成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和品牌优势。

营销层面:

目前国内具体的专业化道路选择概括起来有以下七种:

(1)经营特色,在营业部经营模式上创新,把营业部从成本中心变为利润中心。定位于经纪类券商的富友证券从去年开始对营业部的传统经营模式进行改革,取消散户大厅把它分割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房间“出租”给各开发客户的销售小组使用,并以实际占用资源的多少来分担营业部场地、水电支出等费用;产生利润后,则由营业部与销售组织进行分帐。把证券经营转化为房产经营,在券商界独树一帜。

(2)产品特色,比如对股票研究专注于某几个行业和某些企业,深入到该行业企业的现场经营,取得第一手的资料,给股民提供竞争对手不可能提供的独家消息,保证信息服务的翔实可靠和高水平。

(3)服务特色,经纪人队伍有着一套熟练的标准化的亲情服务模式,从客户建立到以后关系的维持,形成自己的品牌。如西南证券将原来相互独立的客户开发、交易、咨询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推出以“三人小组”为单位的客户关系模式,针对不同客户的要求,完成从客户开发到制定个性化投资计划等一体化的服务。

(4)地域特色,扎根于当地市场,挖掘市郊客户潜力,利用自己当地化的优势在当地市场做深做透。如华泰证券利用网络交易优势大力开拓城市周边地区的证券投资活动,大大提高了网络交易量和客户数,而市郊市场以前从未引起券商注意过。

(5)价格特色,价格优势永远具有市场,关键是券商确实能够通过各种改革把自己的成本降下来(这其中主要是营业部的成本),来吸引一批价格敏感型的顾客。主要的途径有三种:集中化,把营业部的后台运作系统(财务、电脑、行政)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进行区域性的集中,营业部仅仅成为一个销售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从而省下大笔的席位费和运行维护费;外移,把券商的一些职能部门如研发中心、电脑中心、培训中心以及后勤中心等分散到其它办公区域,不一定集中于大城市及高(租金、劳动力)成本地区;外包,券商可以从外包后勤业务开始,然后再外包人事管理业务,直到外包信息系统处理的业务。

(6)交叉销售,利用集团母公司多元化经营优势探索共用销售渠道。平安证券在2001年10月开始在北京地区实行“交叉销售”试点,让平安证券和平安保险的经纪人相互介绍客户和业务,尤其是倚重保险经纪人为证券公司介绍业务。初次尝试便给平安带来了500名开户的投资者和2000万元的资产。平安证券计划在既有保险网点又有证券营业网点的城市内逐步向全国铺开。

(7)捆绑销售:在同一个业务平台上开展多种业务。具有期货公司股东背景的恒远证券经纪公司上海营业部创出了证券、期货、银行营业网点捆绑式销售的新模式。证券、银行、期货公司三者联合在同一幢楼内营业,业务流程和资金则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不存在业务关系,而在咨询服务上则相互交叉。据悉,目前恒远证券营业部的经纪人除了掌握证券知识外,还必需具备期货、外汇的交易技能。其目的就是在目前分业管理的体制下,实现金融产品的捆绑销售,吸引不同金融市场的客户。

技术层面:

从以上各中小券商所选择的专业化道路上来看,他们在技术应用上并没有自己的优势,也没有盲目的赶潮流去实施昂贵的crm系统。定位于专业型的中小券商为了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建设一个规模适当、技术适宜的客户呼叫中心系统应该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但没有必要实施数据仓库来进行顾客数据大集中,也许用简单的数据库对顾客资料进行特色化的分类和分析最为实效。至于网络交易系统方面,公司网站应该至少成为一个企业的广告牌和资讯站,能够让客户在券商网站上快速的了解到必要的市场信息和公司信息,得到必要的专家帮助,建成股民乐意往返的虚拟社区。

2.先锋型crm策略

处于这种类型的券商有两类:一是一些起步晚,规模小的证券公司,他们历史包袱的惯性小,对市场变化反映快,对it和网络高度敏感,能够迅速推进自身的转型,如青海证券、华泰证券、闽发证券、广发证券等,二是一些证券的资讯网站,如飞虎网、赢时通、和讯等,他们拥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庞大的客户资源,而且具有先天it优势。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证券市场的转型混战时期试图利用自身优势在网络交易这一全新市场上实现自己的宏图,他们更是看到美国嘉信理财、韩国kiwoom.com等榜样的力量,决心在网络交易上一马当先,成为网络交易市场的先锋和领导者角色。

战略层面:

企业目标是成为it系统领先,网络交易的先锋。券商把网络交易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作为其核心能力的组成部分,持续保持对it的投入研究,形成自己的技术积累和竞争优势。

营销层面:

(1)利用网络交易低成本的优势,实行低价定价策略,大力扩增股民数量,达到以量取胜目的。

(2)利用各种促销活动培育网络交易潜在市场。华泰证券和青海证券在开展网上交易初期都推出了一系列促销活动来壮大网上投资客户,如与合作伙伴推出免费送电脑、送上网卡,与电信合作降低股民上网费用,推出网上的模拟操盘培训客户技能,加强网站与股民的互动式服务等。

(3)大力收缩营业部布局,改变营业部功能组织,使之成为一个简单的服务中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没有营业部的纯网络交易商。飞虎网公司纯粹是一个技术服务公司,没有自己的营业部,但其通过与西南证券、中国建设银行合作建立了创造性的“银行+网站+券商”的网上证券交易模式,得到行业的认可。

(4)和银行结成战略同盟,充分利用“银证通”来保证资金渠道,同时借助银行布点优势弥补自身实体组织的不足,从而建立自己的服务网络。被行业视为“新星”的泰阳证券凭借网络交易扩展市场份额,创立了“网上委托+银证通+地区业务代表”的经纪业务虚拟经营模式,这种新的经营模式将有形营业部扩张与无形委托手段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公司营业网点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5)对顾客信息资料进行深度挖掘,根据其投资习惯、持股状况等提供一对一理财服务。青海证券客户目前所能享受的个人化定制服务包括个人持仓的10支股票及比较关心的其它10支股票的信息及评论,还有客户想看到的权威机构的通用股评以及实时的专家咨询指导。当然这些只是个性化服务的初级阶段。

(6)利用信息技术力量加强客户的网上体验,提高网上客户的沟通和服务水平。青海证券的技术人员在实施客户呼叫中心后,紧接着又在开发一套新的开放式的客户数据系统,将客户数据和自身提供的各种服务衔接起来,来保持网上交易系统的优势。

技术层面:

此类券商以技术取胜,以服务奠定优势,所以必须有一个系统的客户关系管理规划和持续的技术战略投入,对先进的技术保持充分的敏感性和领导性。首先是后台顾客数据的集中势在必行,这是建立全国统一网上交易系统的前提,否则不可能对跨区域、跨时间的股民实行及时周到的服务。其次,必须能对股民数据资料进行各种数据模型的统计分析,从而挖掘出平时经验层面无法看到的变量之间关系,建立客户知识管理系统;再次,前台必须有与客户友好的交互系统(协作型crm),加强网络上的客户服务水平,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最后,券商必须推进整体的网络化生存,也就是说不仅是利用网络来进行经纪业务的交易,而是企业的运作系统包括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交流、业务的运转流程、与客户的交往咨询等都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组成的一个神经系统进行快速的联系。

3.多元型crm策略

此类券商一方面由于机构庞大,强烈的机制惯性还沉迷于过去通道技术所取得的竞争优势中,或者对于技术的变化缺乏足够的洞察力和应变准备;另一方面此类券商对于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心并不是放在利润日趋微薄的经纪业务上,而是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在开拓除经纪业务以外的其它业务,如资产托管、承销、私募发行、衍生产品、租赁、证券抵押融资等。但从美国著名经纪券商美林、零售经纪商培基、摩根斯坦利添惠等在遭到嘉信理财、e*trade等网络交易商的攻击后被迫发展网上交易表明,这类券商同样也必须吸收网络交易的优势,关键是如何与传统的人工服务优势相互结合。

战略层面:

公司层面设定战略业务单元组合,并在其中确立经纪业务的战略地位和利润目标,然后给以合适的资源配备和技术投入。同时设计好经纪业务传统服务模式和网络交易模式之间的平衡,并应积极运用网络力量来降低交易成本。

营销层面:

在经纪业务中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强大的研发力量和优秀的经纪人队伍向中高端客户倾斜,增加服务附加值;对于中小客户则努力推荐他们向网络交易发展,节省交易成本。如大鹏证券瞄着美林证券的样板,强化人员服务优势,推出了fc(投资理财顾问)制,在2000年底总公司首先将原来的经纪管理总部改组成金融销售公司。其后,公司下属所有证券营业部除后台营运支持人员外,其余员工分成若干个“投资顾问小组”组成营业部的前台。每个小组包括高级投资顾问、投资顾问和助理投资顾问等若干名员工。营业部的存量客户按资金大小全部被分摊到各个投资顾问小组,投资顾问负责向自己小组的客户提供包括销售金融产品、行情咨询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并承担新客户的开发工作。

技术层面:

此类券商实施crm系统时需要考虑到与原有信息系统、制度文化的兼容性,兼顾公司其它业务系统的协调发展,宜采用“循序渐进”方式从营业部层面逐渐向公司层面扩展,如国泰君安在北京知春路营业部成功尝试crm系统后,公司的大企业合作部又和创智公司在2002年4月签约开始实施crm项目。发展网络交易仍然是其必然的选择,一方面是为了降低营业成本,走规模化、成本化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网络化信息化生存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与其晚变革,不如早变革,向领导型发展模式转变。

4.领导型crm策略

这类公司资本雄厚、产权合理,以产业领导作为自己的战略使命,如中国的海通证券,还有新近崛起的招商证券(原为国通证券),它们不仅在传统业务上处于行业的前列,目前正通过兼并联合、扩股增资来进一步扩大自身规模,而且对信息技术有着强烈的敏感度,一直以来追踪技术的发展并敢于进行先进技术的尝试和实践。处在这一阵列的券商正在利用行业混战时机争夺市场的领导地位,而crm策略实施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着这场角逐的胜者。

战略层面:

战略定位是证券行业市场领导者,公司在计划好具体的商业战略和技术战略后,以crm系统的规划和实施为起点,目标是把庞大的组织改革成一个顾客驱动组织,服务顾客的核心流程按照顾客优先的理念重新设计,并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文化。

营销层面:

(1)综合利用分析型crm和渠道型crm的系统优势,建设领先的网上交易系统。海通证券的网上交易系统采用了宏道的“个性化网上证券服务系统”、oracle数据库和sun的服务器,无论在投资、理念、架构上都处于行业前列。

(2)利用规模优势,推进成本战略。包括缩减营业部的规模,调整营业部的职能形式,推进企业的扁平化管理,如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将撤掉地区分公司这一层,直接形成“总公司——营业部”的组织结构。

(3)利用全国性规模化优势,推进券商的品牌建设,通过媒体组合来树立独特的价值理念,形成自身的强势品牌形象。

(4)细分客户,推行精益化的目标客户管理模式。利用数据仓库的分析能够掌握市场结构、顾客结构、顾客价值、顾客动态等。招商证券在近3000份市场调查基础上测算公司各营业部的场内、场外不同客户的服务成本和盈亏平衡点,推出了六大类星级配套服务,包括从所有客户都可以享受的标准服务,到针对极少数核心客户的卓越投资计划。

(5)实施客户忠诚计划。这种面向高端客户的营销方案除了在技术上能够成功锁定目标客户,更需要公司在业务、研发、组织等多方面的配合协作。招商证券在2002年5月份推出面向核心客户的“卓越投资”计划,包括“阳光通道”、“个性空间”、“卓越投资沙龙”、“一揽子金融”、“第二秘书”等。招商证券为此在内部充分整合经纪、研发、投行、资产管理等核心业务方面的优势资源,重新设计相应的服务流程。

技术层面:

公司的技术战略要具有和业务战略相同的前瞻性和领导性定位。对于crm要有一个明晰长远的系统规划,包括数据大集中、数据仓库、知识管理、网络交易等,确定其战略定位和变革计划;公司以实施crm系统为契机,建立全公司统一的顾客服务网络平台,所有的业务品种都将可以租用此平台。作为领导型公司,在实施it项目时应保持“自我研发”和“外包”之间的平衡,保证对it核心能力的控制权以确立技术上竞争优势。

三、结束语

crm作为继erp、scm后又一个重要的it管理概念,反映了世界管理变革的方向,而以顾客服务为核心使命的金融服务业无疑在crm的应用上走在了行业前列。我国券商虽然在crm的初次尝试中遇到挫折,但是可以肯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力量来改善顾客服务、建立顾客忠诚仍是券商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券商在产权结构、业务类型、管理制度、资本规模上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它门对自身的发展模式和竞争地位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这场集体转型变革中对于客户关系管理(crm)应用也提出了不同策略模式的思考。本文所提出的crm策略矩阵为券商设计自身的客户管理和网络交易策略提供了基本判断的策略工具,但是不管是采用何种模式,券商在决策程序上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商业战略,这决定了信息战略的基本定位和投资基础,接下来才是信息技术的具体架构和建筑于此之上的具体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 dowling grahame. customer relaionship management:in b2c markets, often less is mor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j], vol44, 2002. no. 3

[2] staffware ecrm. critical steps to successful customerrelationship  management . http: //www. crm -forum. com

[3] day g. s…… 市场驱动型组织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4] ryals lynette, knox simon. cross -functional issues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through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j] . european managementjournal. vol. 19, october 2001.

[5]杨永恒等。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驱动因素及成长维度[j].南开管理评论,2002(2)。

[6]菲利普。科特勒。科特勒营销新论[m].中信出版社,2002.

交通组织优化策略篇(9)

二、价格适众策略

价格的定位,也是影响营销成败的重要因素。对于求实、求廉心理很重的中国消费者,价格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购买行为。所谓适众,一是产品的价位要得到产品所定位的消费群体大众的认同;二是产品的价值要与同类型的众多产品的价位相当;三是确定销售价格后,所得利润率要与经营同类产品的众多经营者相当。

三、品牌提升策略

所谓品牌提升策略,就是改善和提高影响品牌的各项要素,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策略。提升品牌,既要求量,同时更要求质。求量,即不断地扩大知名度求质,即不断地提高美誉度。

四、刺激源头策略

所谓刺激源头策略,就是将消费者视为营销的源头,通过营销活动,不断地刺激消费者购买需求及欲望,实现最大限度地服务消费者的策略。

五、现身说法策略

现身说法策略就是用真实的人使用某种产品产生良好效果的事实作为案例,通过宣传手段向其他消费者进行传播,达到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策略。通常利用现身说法策略的形式有小报、宣销活动、案例电视专题等。

六、媒体组合策略

媒体组合策略就是将宣传品牌的各类广告媒体按适当的比例合理地组合使用,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树立和提升品牌形象。

七、单一诉求策略

单一诉求策略就是根据产品的功效特征,选准消费群体,准确地提出最能反映产品功效,又能让消费者满意的诉求点。

八、终端包装策略

所谓终端包装,就是根据产品的性能、功效,在直接同消费者进行交易的场所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

终端包装的主要形式:

一是在终端张贴介绍产品或品牌的宣传画;

二是在终端拉起宣传产品功效的横幅;

三是在终端悬挂印有品牌标记的店面牌或门前灯箱、广告牌等;

四是对终端营业员进行情感沟通,影响营业员,提高营业员对产品的宣传介绍推荐程度。调查显示,20%的保健品购买者要征求营业员的意见。

九、网络组织策略

交通组织优化策略篇(10)

中图分类号:F062.3;G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1-0121-06

Knowledge Governance Revisited: A Review on Causes,

Phenomenon, Dimensions, Mechanism and Effect

YAO Wei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nkai University Binhai College, Tianjin 30027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knowledge governance from knowledge management obstacles, gap between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 and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Knowledge governance of phenomenon is discussed. The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governance are summarized,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governance and functions of the knowledge governance in strategic level, tactical level and operational level are reveal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researches of knowledge governance focus on the six dimensions: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governance processes, organization arrangement and design, beneficial output, capital and strategy,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rsection. Through design and improve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mechanisms, the effect of knowledge creation, sharing, and use can be improved.

Key words: knowledge governance; knowledge capital; governance structure;mechanism and effect

知识既是哲学家关注的问题,又是社会学研究者和其他领域专家需要关注的领域。知识已成为众多理论学科的研究焦点,例如情报学、经济学、认知心理学、战略管理、组织理论、组织行为学等都对围绕着知识和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知识运动的兴起主要归因于以下方面:①知识经济的崛起;②知识价值的日益体现;③知识相关领域的拓展。知识的相关运动正在日益成为竞争优势、国际发展、资本开发与积累、企业创新与发展等方面的关键问题,而支持这些关键问题的基础是如何选择和设计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从而提高知识相关活动的效率,优化知识处理过程。在新的经济体系下,选择适当的组织结构,采取相宜的治理结构,引导知识相关活动,进而创造和实现知识的价值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这正是知识治理研究的领域。

1 知识治理的成因

虽然知识治理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学者们对其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理论基础与理论逻辑等问题也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通过选择组织结构或治理机制,对知识处理过程进行的知识治理,有其广泛的实践背景与深厚的理论背景。

1.1 知识管理障碍

知识管理的质量保证需要考虑以人为本的维度(文化、人员、领导)、技术维度(基础设施和应用)、组织维度(流程和结构)、管理过程4个关键成功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协调及整合在实践中难以有效实施。广义的知识管理包括人、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智力资产以及企业效益。企业文化、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流程组织与控制等不同方面,既可以是知识管理活动的促进因素,也可以是其障碍因素。重要的是,任何措施都要考虑改进知识管理且适应具体的组织环境。

不同资源构成企业的知识能力,其中的技术基础设施、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与企业的知识基础设施能力密切相关,而知识获取、转化、应用和保护等处理过程体现了企业的知识处理能力。对知识管理进行变革,变革措施的目标是帮助员工克服面临的障碍因素,其障碍因素分为以下三种:①个体层面,如心理抵触、性格内向、不善于沟通交流、掌握的信息较少、考虑到某种意愿而故意保留知识或垄断知识等;②技术层面,如IT设施不健全、知识存储质量不高、知识管理系统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差;③组织及文化层面,如团体之前缺乏合作及默契、等级观念森严等。

知识管理的难点不仅在于编纂、储存和传播知识,更主要的是如何创建社会和组织情境,以便使知识和实践之间形成富有成效的交互。从知识的社会构建主义角度出发,构建组织文化会对知识创造与转移造成影响。对于知识管理,除了启动时所需的时间和资金,组织中通常还会存在一些结构、文化及管理方面的障碍,例如人们通常不愿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知识,担心这样会使自己失去在同事或者组织中的优势等。对于组织而言,在实施知识管理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知识的分散、知识集成的困难、知识归类的不科学。知识管理面临的挑战包括组织及个人的惯性导致其怠于创新知识、把责任推诿给研发部门;知识的交流贫乏、知识共享欠缺;知识管理必须建立诱因机制,让员工自愿构建知识库;建立适宜的组织结构及组织文化,提供配套的诱因机制。综上所述,众多组织中实施知识管理带来的一些问题,具体的知识障碍如表1所示。

1.2 知识与组织间的空隙

知识密集型组织的数量日益增长,这些组织中的个体在专业领域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当把这些个体专业知识进行适当的整合,进而运用到产品或服务中时,会使其组织具有竞争优势。在构建以知识为基础的战略时,组织的作用尤为突出,例如组织应该采取网络式结构,以便形成适应知识经济竞争所需的动态能力,即组织旨在促进与获得某些知识相关的成果。

为了提高生存能力、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组织应对其内外的个人、群组或团队拥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定位、获取、存储、分享、转移、利用和评估等工作。组织对于知识的推动因素包括信任、组织文化、关联(从上到下的战略和从下到上的组织学习之间形成的)。知识在组织中表现为个体、团队及组织整体三个层面掌握的知识,而组织内部知识创新与组织体制紧密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利于知识的内部交流,阻止外部进行模仿。Foss指出治理问题和知识过程、知识和组织之间存在间隙[1],而知识治理的出现正是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处理知识与组织的关系,跨越两者的间隙,需要组织采取新的结构形式。组织应该建立起动态业务系统,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创造并应用知识。动态业务系统一方面能将结构要素和程序要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又保持着开放性,因而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组织情境。组织不能静态地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重要的是提升组织的学习能力。组织的学习能力是任何组织都难以模仿的,这就要求不仅在组织内部进行学习,而且还要拓展到外界进行积极地学习,也可以与其他组织紧密合作,比如组建知识联盟等。

另外,为了弥补组织知识与组织的间隙,需要设计相应的治理机制,包括激励措施、组织文化和组织惯例等,对不同个体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使知识与组织的关系发生变化,缩短知识学习和传播的时间、减少或避免学习成本。

1.3 知识组织的结构

关于以上知识和组织的连接方式论述对知识组织的结构研究形成了推动力。IT行业的组织结构包括:①信息意识,即识别并提供有关新技术、市场、客户兴趣变化等外部环境的新信息;②信息技术平台,即利用外部网络及相关平台,跨越组织边界的体系结构;③知识动员,即提供知识和信息在组织内创新、利用、扩散,进而转化为实践,产生价值;④决策结构,就是进行知识协同,为决策服务,这意味着将部分决策权下放给下级管理者或一线员工,并设计个体与组织目标相匹配的激励结构。组织结构包括决策权的分配、奖励结构以及企业内部绩效评价体系,其中奖励结构有两个主要目的: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组织结构是企业在组织内部为了合理配置资源而进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包括上下层级领导和横向配合关系,是结构和权力的有机结合。这是从知识理念、技术平台、决策结构、权力分配、资源配置等方面论述知识组织的结构。

知识传递之所以存在困难是由于组织结构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组织内部员工间的协同交互存在问题;组织在结构设计、系统部署及行为方面所造成的某些障碍。组织结构是否同时兼具灵活性与效率性,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成为学习型组织,将会直接影响到组织知识的运用、积累和创造。组织结构是组织内各构成要素所确定的关系形式,既包括构成要素,还包括要素间相互联系与作用。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形式是随着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变化而变化的。组织结构包括塑造行为和活动、引导组织中的结构化的沟通交流过程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都会影响知识管理,正式结构为知识管理活动提供指导,非正式结构描述形成知识交流的渠道,组织结构规定了组织内的交流网络,因为在交流网络中,个体通过适应性学习来对动态知识流进行反馈与调整。

知识组织的组织结构对内部资源优化、雇佣关系、公司边界拥有强大的变革影响。例如,日益依靠知识工作者、专家及专业人才等,这对传统权威关系形成了挑战,导致决策权分散化和非集中化。在组织内部,可以进行部分决策权的分配与下放,以便将权力与知识融为一体。企业越来越多地和与其有外包关系的公司交往,这将同时创造机会、形成广泛交流与互动,这对于互补性知识的共享和集成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竞争激烈的环境,这些知识组织倾向于转变为非垂直型、网络式、智力资本密集的组织,但这些公司和其他企业与知识机构之间有强有力的网状关系。

组织结构对知识资源、决策制定的质量以及个人获取新知识的方式形成影响,对于选择和采用何种组织结构,以便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变革,从而降低交流成本,成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通过以上对组织中知识管理障碍、知识与组织之间的空隙、知识型组织的结构进行探讨,引出知识治理这一理论,知识治理的成因分析如图1所示。

2 知识治理现象研究

从实践角度分析,知识经济的崛起、知识的日益增值、知识研究领域的扩展,推动了知识运动的兴起,使得知识在组织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提升。许多组织认识到知识的战略价值,为此专门设置了首席知识官(CKO),并开发了知识管理系统[2]。然而,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并未取得预期效果,这就形成了知识的战略认知与知识的管理实践之间存在间隙。其原因一方面是缺乏与知识实践过程相匹配的机制,另一方面是没有对组织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知识实践过程。组织为了跨越知识与组织的间隙,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就需要较强的知识组织能力,而知识组织能力的关键方面就集中体现在组织自身。比如,组织会对内外知识资源整合、员工知识共享、知识战略选择等产生影响[3]。

从理论角度分析,知识治理思想开始于交易成本理论与企业知识理论之间的分歧与论争[4]。知识治理意味着采用治理机制减少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的成本,Foss进一步指出知识治理意味着采用治理机制,实现知识创新、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过程的收益最大化[1]。知识治理探讨有限理性的员工,并且权衡知识共享的成本与效益,通过加强组织结构、协调机制和治理机制的部署,实现知识处理过程的价值最大化[5]。知识治理系统性地研究了知识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选择组织结构、治理和协调机制(信任、指令、合同、激励、奖励方案、组织文化、管理风格等),有效地影响知识处理过程,使得知识处理过程的收益最大化[5]。用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知识治理的模式对应一定的成本效益比,这就意味着通过选择知识治理模式以获得知识利用、转移和共享的净价值最大化[3]。知识治理现象的基本前提是将组织视为知识网络,其研究主体是知识网络中的知识流,其中的网络节点就是知识的载体。知识载体一般是行为人,网络节点之间交互则表现为知识取得、使用、整合、转移与储存等。表2对知识治理结构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

3 知识治理的表现维度

关于知识治理的概念,国内外很多知名专家和学者基于各自的认知、理解和实践,分别从不同视角对知识治理进行了不同的定义。Grandori的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她认为知识治理是指通过选择治理机制和组织结构,以实现知识利用、获取、选择、共享和创造的最优化[6]。从本质上讲,它涉及知识管理、战略管理和企业理论等多个学科的研究领域[1]。

知识治理通过协调、沟通机制,将知识嵌入到过程管理中,支持灵活的战略与运营变化,并对市场和机遇进行敏捷反应,从而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目标。对协调沟通进行治理是人事和企业制度水平的独特能力体现。知识治理将协调沟通有序化和建立沟通模式及结构结合起来。治理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制度属性,通过协调合作,在复杂系统和不同组件之间建立连贯性。知识治理发生在集体层面,而不是个人层面。

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识治理的概念及其内涵,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观点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后发现,知识治理表现有以下六个维度,如表3所示。表中相关学者论述最多的两个维度为结构与机制、组织安排与设计两个一级维度,二级维度中论述最多的为组织结构及治理机制、治理结构与机制,这也正是前文所论述的知识治理成因中知识管理障碍、知识与组织的空隙、知识组织结构设计的解决方案。

对以上不同学者关于知识治理的概念进行梳理分析,绘制了图2,形成了知识治理研究焦点衍生的图形表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知识治理从单一学科逐步演变为多学科(知识管理、战略管理和企业理论等)的交叉领域。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对知识治理的认识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把知识治理视为一种机制,即授权知识活动、管理知识风险、保持知识投资并确保知识管理战略的评价和审查。通过制定政策,知识治理将知识管理和组织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知识治理活动影响知识管理战略的规划、制定及其实施。

另外一种是把知识治理视为一种过程,贯彻于组织中,对知识管理活动实施治理。知识治理支持中长期的方针制定与战略实施。在制定知识管理战略时,需要治理提供反馈机制,允许对目前的流程与实践进行调整与优化。通过制定方针措施,知识治理对决策、障碍解决方案、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知识管理策略及质量管理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知识治理的制度认识和过程认识的分析,可以对知识治理的概念进行界定,即知识治理是为了解决知识管理过程的障碍,跨越知识与组织的间隙、组织结构设计的缺口,采用相应的治理机制,选择适当的组织结构,对知识处理过程进行治理。其目的是降低知识处理过程的成本,使知识处理过程的收益最大化。

4 知识治理的机理及作用

4.1 知识治理的机理

知识治理系统地思考组织与知识的交互关系[1]。知识治理通过选择治理结构(例如市场、混合、科层)、治理及协调机制(职权、奖励机制、标准操作程序、所有权、契约、指示、报酬计划、信用、管理方式、组织文化等),对知识使用、共享、创造、转移、整合过程产生有利影响。在知识处理过程中,治理结构和机制确定了组织成员的激励措施、协调了组织成员的行动,因此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组织的知识处理过程三者之间关系密切。在治理过程中,需要考虑知识治理对知识共享、整合、创新等的影响、知识治理如何通过个人的动机和认知产生作用、治理机制如何组合以促进公司内外知识处理过程、知识治理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如何选择、采用哪种知识治理机制。

知识治理机制是为了解决知识处理过程中的动力、认知与协调问题,既包括组织安排、治理安排等正式机制,又包括学习行为、惯例及信任等非正式机制[2]。网络、组织文化、团队等非正式机制一直都是组织研究的重点,甚至超过了组织正式机制。通过治理机制可以进行特定部署以影响组织成员行为,尤其是参加知识处理过程的成员行为。在知识处理过程中,治理机制影响其参与者的行为[5]。治理机制既包括正式的治理机制,例如,目标设定、规划、指示、规则、规章、剩余控制权,又包括非正式的治理机制,例如,信用、管理方式、组织文化、沟通流程和渠道,正式和非正式的治理机制可以同时使用。

在知识治理过程中,采用治理机制,能够加速知识创造、促进知识共享、支持知识整合[1]。通过对各种知识治理机制的研究,进而对知识过程进行治理。知识治理主要目标是否可以优化管理知识过程中成本,这一疑问引出相关问题,例如,知识过程成本是否是确定的,以及在什么时间内引导知识过程并把治理机制应用其中。目前,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阐述治理机制对知识治理过程的影响。非正式机制对知识转移、共享、整合和创造过程产生影响。Foss等研究非正式机制对知识使用过程的影响[1]。Foss指出正式机制(奖励机制、权力、标准操作流程等)能够加速知识创造、促进知识共享[1]。Choi等指出组织的治理机制对知识转移及流动存在影响[9]。Peltokorpi等关注于正式和非正式机制对知识创造、储存和共享的影响[5]。Rouyet 等研究正式机制(工作设计、奖励制度、信息系统、标准操作流程、会计系统等)对知识创造、应用及共享的影响[11]。Rachel 等研究了正式和非正式机制对知识识别和使用的影响[20]。治理机制包括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正式的治理机制包括目标设定、规划、指令、法规和规章、剩余控制权等,非正式的治理机制包括信任、管理风格、组织文化、沟通交流及其渠道等,进而研究了正式与非正式机制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图3从知识过程的种类、正式与非正式治理机制的种类两个维度对上述学者的研究进行描述。

4.2 知识治理的作用

通过以上论述,知识治理对于优化企业知识处理过程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①战略层面:通过知识治理,可以获取战略性知识资产,协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战略制定,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供支持,并通过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选择创造和挖掘特定的知识资产,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及业务的转型。

②战术层面:通过知识治理,可以规范与监控知识的创建、获取、分享以及使用过程,使知识制度与措施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并为更高层次的知识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

③运作层面:通过知识治理,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知识处理过程的实践状况,进而营造氛围,为员工沟通交流、培训和教育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环境。通过知识治理,在企业运营活动中能够更好地分享经验和知识,在企业内形成有效的知识系统。

5 结束语

从知识治理的研究脉络中可以发现,知识治理已经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前沿,并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知识治理的相关研究为解决组织中知识管理的障碍、知识与组织之间的间隙、知识型组织的结构之间缺口提供了条件与机遇。基于以上情况,知识治理从治理机制和组织结构方面进行设计,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知识治理如何进行具体实施还需进一步的阐述,这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Foss N J, Mahoney J T. Exploring Knowledge Governance[J]. Int. J. Strategic Change Management, 2010, 2(2/3):93-101.

[2]李颖.企业联盟内组织间知识共享研究——基于知识治理的视角[D].天津:南开大学,2007,57-58.

[3]任志安. 企业知识共享网络理论及其治理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137.

[4]王健友.知识治理的起源与理论脉络梳理[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6):19-26.

[5]Vesa Peltokorpi, Emiko Tsuyuki. Knowledge Governance in a Japanese Project-based Organization[J].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 Practice, 2006, 4(1):36-45.

[6]Grandori, Anna . Neither Hierarchy nor Identity: Knowledge 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2001, 59(3): 381-399.

[7]丁魁礼. 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17.

[8]Mahnke V, Pedersen T. Knowledge Governance and Value Creation, in Volker Mahnke and Torben Pedersen. Knowledge Flows, Governance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M].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4,3-17.

[9]Choi J C, Cheng P, Hilton B. Knowledge Governance[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5, 9(6):67-75.

[10]Rouyet J I, L Joyanes. Applying IT Governance Concepts and Elements to Knowledge Governance: An Initial Approach, In Best Practices for the Knowledge Society: Knowledge, Learning,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for All, M.D.Lytras, et al[J], Editors. Berlin: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9,258-267.

[11]Nielsen B B. The Role of Knowledge Governance in Strategic Alliances[J].Int. J. Strategic Change Management, 2010,2(2/3):102-127.

[12]李维安. 探求知识管理的制度基础:知识治理[J]. 南开管理评论,2007(3):1.

[13]王雎.开放式创新下的知识治理——基于认知视角的跨案例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09, (3): 45.

[14]Salvetti, Fernando. Knowledge Governance and Ethos: Managerial Work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J]. Philosophical Practice, 2006, 2(3):167-177.

[15]leonaRdo BURlaMaqUi. Knowledge Governanc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J].Brazil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10, 30(4):560-580.

[16]Karvalics L Z, N Dalal. An Extended Model of Knowledge Governance, in Best Practices for the Knowledge Society. Knowledge, Learning,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for All, M.D. Lytras, et al., Editor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9,279-287.

[17]Strong B T H Davenport. 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2008,15(2):150-157.

[18]Malde Neha. Knowledge Governance: An Exploratory Study[D]. Quebec: Univ. of CONCORDIA,2009,3.

[19]Lajili K. Human Capital and Knowledge Governance[J]. Int. J. Strategic Change Management, 2010,2(4):312-326.

[20]Bocquet, Rachel, Mothe. Knowledge Governance Within Clusters: The Case of Small Firms[J].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 Practice, 2010, 8(11):229-239.

上一篇: 数学原始概念 下一篇: 生物专业研究方向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