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调查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7 16:06:52

地下水调查方法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1)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By application of the relevant technical data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eology database (property) access and composition and processes, such as building a database to explore the spatial database application mapgis establish key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he proposed solution.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 spatial database digital properties

MPAGIS是集当代先进的图形、图像、地质、地理、遥感、测绘、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高效大型中文智能GIS软件系统,用途十分广泛,特别是利用GIS创建的空间图形数据库是进行其它地质研究的基础,可为下一步进行国家基础建设及有关预测规划提供多源专业图层及空间信息数据。本文以广西刁江流域相关地质工作进行的一些研究情况为例,通过在数据库建设中数据(属性)的获取和组成及建库流程等相关技术应用,探讨了以MAPGIS建立岩溶地下水调查与地质环境整治示范空间数据库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1 项目概况

1.1 基本情况

广西刁江流域地下水调查与环境地质综合整治示范属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项目的工作内容,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地质调查项目。地质学专业空间数据库,是该示范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

1.2空间数据库成果要求

广西典型地区岩溶地下水调查与地质环境整治示范刁江流域空间数据库按总体设计需建设15个1:5万图幅。其中每个图幅所涉及的数据包括:

(1)地理坐标系(以度为单位)及高斯投影(北京椭球参数)的MAPGIS文件。

(2)元文件,包括自检互检表及各图幅图层建设情况。

(3)必要的说明性文件,包括建库过程及修改字段的说明。

(4)数据库文字报告。

2 工作方法及流程

2.1 原始资料概况

(1)资料来源:项目建设数据库所使用的基础数据源依据1:5万地理图;1:20万地质图中的基础地理及地质数据进行相关数字化;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专业数据源主要采用本次野外的现状调查成果及收集了一些资料进行相关数字化。数据库以反映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基础特征为重点,对具有时间特性的动态可变数据信息也记录其时间特性。

(2)本次完成的图幅覆盖了广西刁江流域岩溶石山区,其分布情况见图2―2―1。

图2―2―11: 5万图幅名称

(3)资料整理情况: 1:5万地理图、1:20万地质图均为通过部级验收并已出版的图件资料。数字化录入后均进行误差校正。对其内部属性进行修编完善达到建库目的。建库时主要引用本次岩溶地质、水文地质与生态环境地质的野外调查原始数据进行数字化输入。

2.2 工作方法及流程

(1)地理底图

地理图层直接对已出版的1:5地理图进行数字化录入与修编。见地理图工作流程图(图2―2―2)。

图2―2―2地理图工作流程图

(2)基础地质

以已出版1:20万广西地质图为基础,并参照1:20万综合水文地质图和1:5万实际材料图;再根据省区实际情况对岩层数据进行录入与修编,建立地质图层。在力求反映地质构造的前提下,完善相关属性。其中地质图中水域面以1:5万地理图为准,为保证地质界线中断层接触与断层线的完全套合,以及地质图层中水体接触界线与地理图中水域面的完全套合,将地质界线、断层线、水域线添加在一起,形成总图层,柘朴检查,将多余悬挂线段删除,然后,地层界线、断层线、水域线均从总图层中提取,柘朴重建,完善属性。见地质图工作流程图(图2―2―3)。

(3)专业图层

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录入汇编,专业分层,数字化成图,并完善其属性及外挂属性表。其中以本次野外调查资料为主,辅以1:20万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及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对于与地下水资源、环境地质评价相关图层,均与本次调查成果相对应,做到空间数据库与调查成果报告的统一。见专业图层工作流程图(图2―2―4)。

2.3 专业图层划分

按照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下发的《西南岩溶区1:5万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结构及GIS技术要求》,结合刁江流域具体情况进行专业分层,本空间数据库专业分层见表2―2―1。

2.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广西典型地区岩溶地下水调查与地质环境整治示范刁江流域空间数据库共涉及1:5万图幅有15个,各图幅完成情况见表2―2―2。

2.5 质量监控

严格按照建设数据库质量检查要求进行检查,遵照本单位的质量认证体系,严格做到自检、互检及项目负责的抽查,并定期作阶段性检查。

图2―2―3地质图工作流程图

图2―2―4专业图层工作流程图

专业图层划分总表

表2―2―1

图幅完成情况简表

表2―2―2

3 数据质量评述

3.1 数字化图形质量

本次空间数据库建设,数据录入主要采用扫描录入及单点坐标直接录入。对于本次调查研究成果,调查点的空间位置录入均由GPS采集到的数据直接输入,投影转换到所需的坐标系,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无误,录入数据还经过严格的校核。地下水资源评价及环境地质评价分区界线在计算机中直接勾绘,涉及与基础图层有公共界线的,直接从基础图层中提取,保证数据库中各图层空间数据的套合。对于图件的录入,在保证原图件质量的前提下,在数字化过程中,保证数字化图件与原图件的重合精度,完全能符合项目办提出的相关要求。误差校正保证了每幅图校正点数不得少于16个点,并根据图面质量实际情况,增加校证控制点。为保证图件与实际的吻合性,参考1:20万地质图根据实际情况对地质数据进行局部修编,以满足图层之间的套合精度。

3.2 属性(或卡片)质量

本次对空间属性输入经过了数据录入人员根据原始记录的录入,自检、互检及阶段性检查,再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校核,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3.3 属性数据库质量

属性录入进行逐点进行录入,并对已录入的点进行标记,确保数据录入的完整性。检查时主要根据图元编号进行查询,做到图元与原始数据的对应性。最终将属性数据库导出,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校核,保证数据录入质量。根据本次空间数据库技术负责抽查及阶段性检查结果,数据质量可靠。

4 结束语

4.1 取得主要成果

(1)对广西典型地区岩溶地下水调查与地质环境整治示范刁江流域数据进行了数据库入库工作,为全面分析岩溶区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以及工作区水资源评价提供了可视化信息,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进行数据交流提供了便利。

(2)通过对野外记录卡片建库工作,对野外资料进行数字化管理。为今后野外原始资料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3)通过对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的空间数据入库,为探讨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评价模型打下基础。

(4)广西典型地区岩溶地下水调查与地质环境整治示范刁江流域空间数据库的数据主要来自本次野外调查,保证了数据库的准确性和精确度,使专业数据更具有实际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MAPGIS6.X地理信息系统使用教程》 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2]《西南岩溶区1:5万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结构及GIS技术要求》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2)

水文地质调查包括多项内容,调查人员需要了解当地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地表岩层特征等内容。在调查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地下水径流、排泄情况等基本情况,在长期的检测工作中可以总结出调查的方法,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可以避免地质结构对工程建设带来的危害。

1.1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

水文地质调查可以了解地下水的种类,还可以了解水资源的深度,相关工作人员采用专业的调查方法,可以了解到水资源的分布、流向等。地下水资源一般分布在岩层之间,在调查的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层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另外,水文地质调查还需要分析地下水排泄情况,掌握水文地质参数,调查的内容包括给水度、渗透系数等。

1.2对水文地质进行正确的评价

水文地质调查的对该地区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利用专业的方法获得准确的数据,然后对该地区水文地质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在分析水文地质变化情况后,可以了解到水文地质对建设工程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具有预测的功能,可以帮助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水文地质调查可以分析出地质结构变化对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其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所以,调查人员一定要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保证水文地质评价的正确性。

1.3水文地质调查结合工程地基

水文地质调查可以了解到该地区水文地质情况,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所以,水文地质调查与工程地基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提高水文地质调查结果的利用价值,在实际应用时应以工程地基调查为主,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为建设工程提供精确的数据资料。水文地质调查可以了解到岩层水资源分布情况,调查人员应对地下水运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行大胆的预测,还要着重对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降低外界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1.4地下水位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相关人员要了解到地下水位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如果水位变化的幅度比较大,则需要制定出处理的措施。水文地质调查应确定地下水位的高低,然后制定出改善的方案。地下水调查采用的是动态分析法,考虑地下水流动对岩层的影响,观察其流动对岩层是否造成了软化等破坏性影响,这需要长期的观察。另外,以标准水位为界,超出或者不足的水位情况需要区别对待,在调查的过程中,还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与危害

2.1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地下水水位如果发生上升现象则很可能造成土地的沼泽化和盐碱化,这样的地质条件容易对工程建设产生较大的腐蚀,如果在一些土质相对疏松的地区,则很容易出现山体滑坡等自然灾难,同时也会造成建筑工程地基的上浮或者工程失稳等严重的后果。如果水文条件中的地下水水位下降,那么极易容易出现地基的下沉、坍塌和地表的裂开等问题,这样还容易污染到地下水或者造成地下水减少的问题,对周边的自然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地下水水位出现一些规则不明朗的上升和下降情况会造成工程建设地基不够稳定,随着工程的不断使用,有可能发生变形或者其他严重的后果。

2.2地下水压力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水文地质条件中地下水的压力变化可能使得地下水的正常的流动压力平衡被打破,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容易使得工程建设的场地发生地基低洼处突涌,管涌或其他一些严重的水文地质危害。

3水文地质调查方法与技术研究

3.1水文地质调查采用视频水位计法

目前水文地质调查中采用的视频水位计主要是采用视频处理技术对某个区域的地下水位进行自动的检查检测,上面安装有一个监控摄像机,它可以对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的拍摄,而后可以把拍摄到情况转变为该地区的地下水水位值。这种视频水位计法与现有的一些检测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它可以通过肉眼的方法直接进行数据的确认。视频水位计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自动的上下移动,一旦拍摄到水位后,就可以自动的识别水面的位置,而后根据拍摄的视频,查看水位表的刻度,最终确定具体的水位值。这样的一个过程会全部以数据的形式传给用户。

3.2水文地质调查采用指标流速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指标流速法越来越受到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自动测流的方面。指标流速法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地下水位的记录,由水位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计算求出断面的面积。我们可以假设水资源的流速与断面的平均流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这样的话就可以根据求出水资源连续的流量情况。至于水资源水位与断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可以通过测量求解出来的。对于平常用到的指标流速与平均流速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可以通过测量流量和流速求出的,而且它们两者之间要同时测量。在水文地质调查的指标流速法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想办法准确的测量水资源的表面流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平均流速。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3)

中图分类号:P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376-01

森林资源除了林木资源外,还应包括森林地域空间内的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游憩资源和地下资源等。在我国,多源调查是指对野生动植物、游憩、水资源、放牧和地下资源等进行的调查。森林中的各种资源,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即是一个结构和功能繁多而又复杂的生态系统。林木资源与其他资源互为环境、相互影响。

一、多资源调的产生

森林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需求息息相关。在森林多种效益永续利用、森林可持续经营等森林经营战略提出之前,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在很长的时间内主要是木材及木材产品的利用。因此,所进行的森林调查最主要的目标,是林木资源的状况和如何对林木进行合理的收获利用,对于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则放在次要地位。人们对森林功能的需求与人们的生活水准和森林的数量、质量密切相关。

随着人类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对森林功能(效益)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在全球或某些区域内,在森林大量减少,其效能的减弱已明显影响到人们生活时更是如此。

20世纪70年代,美国林务局在全国森林资源调查中开始推行多资源调查体系。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多资源调查中,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森林植被的生态结构调查、生物量调查、野生动物栖息地调查、游憩地调查、土壤和水文调查、牧地调查等。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世界许多国家都逐渐开展了多资源的调查。我国的森林多资源调查在近20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多资源调查内容与方法

森林内资源种类很多,每次二类调查都将所有资源进行调查,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多资源调查应该根据森林经营的要求进行必要项目的调查。现就主要的多资源调查项目分述如下。

1.景观资源调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到自然景区旅游,特别是到森林中旅游度假的趋势日益高涨,森林游憩逐渐成为森林经营的重要领域。

林区景观资源除包括林木植被景观外,还应包括林区内的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例如林区内的地理景观、古建筑和民风民俗景观等。

2.经济植物资源调

经济植物资源是指在森林中,野生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资源;或是那些除可提供主要林产品外,还可提供其他具有较高经济价值附产品的植物资源。此类资源的调查,在我国一般采用标准地、样地、样方、样木、标准枝等方法,调查其种类、数量、质量等因子。此外还应调查经济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生长环境、利用价值、最适采收期、合理收获量等因子。应该指出的是,森林资源中除了木材资源外,其他资源如果经营管理合理,也能产生巨大的效益。多资源的经济效益有时远远超过木材产品的经济效益,如将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综合累计数量会更高。

3.水资源调

森林资源与水资源关系密切,许多森林又地处大江大河的上游、源头,对水资源的总量、稳定流量和质量至关重荬。水资源不仅对林区重要,它增加了林区景观和游憩场所的吸引力,还可用于发展渔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对地处下游的农村和城市的作用更为重大,是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来源。我国现有城市600多个,其中50%的城市缺水,遇到干旱之年,缺水城市达到60%,因此发挥森林保持水资源的作用日益突出。

三、水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水量和水质。

3.1 水量调查

影响水量的气候及气象因子:气候和气象因子是林区河流水量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主要包括降水量、蒸发量、太阳辐射、气温等。降水量是测定水资源的基础,降水主要有2种形式:雨和雪。降水量中除了部分渗入地下和#植物吸收蒸腾外,大部分都将形成径流,汇入河流,流出林区。

3.2 水质调查

水质抽样:本项工作主要确定:取水样的位置,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个点位抽取或用抽样方法确定;取水样的时间,一般以周或月为单位;水样一经取得应立即处理,以防其成分分解。沉积物分为2种,悬浮物和底积物。悬浮物主要是随河水流动而悬浮在水中的泥土、砂粒等,悬浮物的浓度一般水面较小,浓度随水深增加而增加。

测定化学质量的内容主要是植物分解产生的有机物质和人工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其中氧含量、pH值、氯、钾、磷、氮等物质。测定生物学质量的主要内容,是水样中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如大肠肝菌等的数量。本项测定中另一重要指标是生化需氧量,它是水中可分解物质总量的称谓。

4、放牧资源调

在许多林区都有放牧资源,主要是草本植物,此外还有一些灌木的叶、小枝和果实,也包括部分乔木的果实,例如橡子、坚果和种子等。

可作放牧资源的草本植物,在林区中分布于草地、低湿地、灌丛、造林未成林地、河流两岸和部分类型的林地中。放牧资源调查的内容主要是:种类名称和生长季;地域分布及数量;适用的牧畜;放牧资源的承载力。

放牧资源的调查方法主要是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抻样可在航片或地形图上布样点,也可结合在一起使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调查可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放牧资源较多的草地、湿地、灌丛、开阔的河岸等为一类,放牧资源较少的林地为一类。

样地可用圆形或矩形,其大小应视变动系数而定。变动系数大时,如果样地面积小,为保证精度则样点数会大量增加,调查效率下降。

确定牧草数量可用割取样地牧草、目测法等方式。应该注意的是,牧草资源可能由多种植物构成,它们的生长季长度和产量高峰时间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对多数植物而言,最佳调查时间通常是接近生长季节高峰的末期。因为此时植物品种最容易辨认,而且草饲料总量接近最大。

5、野生动物资源调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4)

一、普查任务及主要内容

(1)全面查清我国江河湖泊的基本情况;(2)全面查清我国水利工程基本情况;(3)查清我国经济社会用水状况;(4)全面查清我国河流湖泊开发治理保护情况;(5)查清我国水土保持情况;(6)查清我国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内容包括: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经济社会用水调查、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灌区专项普查、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共8个方面。

二、普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全国水利普查统一安排,先开展水利普查工作,模拟实施了水利普查的全过程,检验了水利普查方案的可行性、技术路线的正确性和普查指标的科学性,同时在试点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1)河湖基本情况普查

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是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经济社会用水调查、灌区专项普查、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的基础。普查时,由国务院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数据影像资料内业提取河流、湖泊清查参考影像图及初步名录,流域和省级普查机构进行核对,形成河湖名录及编码,并填写清查表、普查表和汇总表。通过水利普查试点发现,按照“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交互合作方式”沟通周期较长,极易导致河湖基本情况普查工作滞后,进而影响整体普查进度。

2)水土保持情况普查

该次水土保持情况普查主要包括水土流失、侵蚀沟道、水土保持措施三项内容。其中水土流失普查按照分层抽样方式确定75846个野外调查单元,对每个野外调查单元,需现场调查土地利用、植被、水土保持措施等水土流失主要影响因素状况,由县级普查机构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填报。侵蚀沟道普查时,由省级普查机构按照遥感影像提取侵蚀沟道相关指标,并绘制侵蚀沟道分布图,县级普查机构依据分布图进行野外复核并填写普查表。根据水利普查试点实际情况,部分野外调查单位实际地理位置偏僻,受自然条件限制,调查时普查人员无法到达实际位置,普查成果无法标绘或复核。

3)经济社会用水调查

该次经济社会用水调查主要调查河道外用水情况,分为居民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环境用水三大类。数据获取方式以县级行政区为普查单元,采取对规模以上用水户用水量进行逐个调查,规模以下用水户用水量通过典型调查结合相关成果推算获得。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用水户数量巨大,并且规模以上用水户水量计量设施尚未普及、相当部分用水户根本没有计量设施,导致台账建立困难、用水量难以精确统计、仅凭推算误差较大。对于规模以下典型用水户,调查成果是汇总阶段成果平衡分析的基础,对计算分析各行业用水指标至关重要。在计量设施尚未完备的情况下,要紧密结合当地各行业实际情况,选取时技术性较强。由于部分企业认为用水量调查触及自身利益,不能积极配合用水调查工作,导致调查工作难度加大,用水量数据获取困难。

4)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

本次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中机电供水井、矿泉水井、地热水井和地下水水源地采取逐井实地普查并填报清查表、台帐表和普查表的普查方式,民用井需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村级行政区为单元填报清查表和普查表。我国机电井数量巨大,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多则数以万计,并且机电井数量多、密度大,填报过程中仅仅依靠“名称”、“详细位置”等有限信息很难确定实际位置。对于矿泉水井、地热水井和地下水水源地等普查项目,部分指标对于普查项目具有重要意义,却未进行普查。没有建井而自流的矿泉、地热泉作为地下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而本次普查也未包括相关内容。

5)建立台帐

根据经济社会用水调查、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需要,相应调查对象需建立取用水台账。台账建立前,通过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各类普查对象按照在地原则进行地毯式清查,填写清查表,形成清查名录。根据清查名录,选取规模以上的全部企事业单位用水户用水量、万亩以上灌区用水量、河湖(水库)取水口取水量、地表水水源地供水量、河湖排污口废污水排放量,以及机电供水井、矿泉水井、地热水井、地下水水源地取水井取水量等动态指标建立台账,规模以下通过分析推算或选取典型用水户调查等方法获得取用水数据。按照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总体进度安排,取用水台帐采用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全年数据。因台账建立前需进行大量清查工作,若按照全国统一时间2011年1月1日才开始清查登记,届时台帐将不能按时建立,采集数据不满一年,将对最终普查成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产生影响。

三、对策及建议

1)严格控制普查进度

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进度安排,严格控制各普查项目的工作进度,特别是为普查提供基础资料及数据的项目,必须高度重视、按时完成。河湖基本情况普查作为普查的基础,为其它普查项目提供河流、湖泊基础名录及代码,并提供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包括河流湖泊水系边界等信息的普查工作底图,工作进展情况将直接影响整体普查进度。所以河湖基本情况普查工作应先于其它普查项目进行,预留充分的工作时间,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确保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经过外业核对后的河湖名录要在清查阶段开始前全部完成,及时下发各级普查机构,以保证全国范围内各级普查工作的按时开展。

2)合理选定调查对象

在进行水土保持情况普查的水土流失、侵蚀沟道等项目普查时,应充分利用遥感等现代高科技技术,尽量减少野外调查工作量。对于需进行野外调查的项目,在对象选取时应结合附近地形情况,综合考虑交通、地理位置等因素,尽量避免由于调查位置偏僻、受自然条件限制等原因导致普查人员无法到达实际位置,普查成果无法标绘或复核的情况发生。

3)紧密依靠地方政府

经济社会用水调查用水户数量大、范围广,用水计量设施尚未普及、台账建立困难,普查成果极易产生偏差。要保证普查成果的质量,基础数据准确性极为关键。用水计量设施安装是获取用水数据、建立台账的基础,特别对于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建筑业用水、第三产业用水等用水户,安装计量设施仅仅依靠普查机构有限力量根本无法完成,必须紧密依靠地方政府,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出台相关办法等各种手段,甚至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强制安装取水计量设备。这样不仅能为本次普查提供基础数据,还对我国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具有重要意义。

4)完善普查技术指标

为便于区分机电井、地热水井、矿泉水井的具置,应在普查表中增加经纬度坐标项目,既能在相关图件上准确定位,还能直观了解机电井分布状况。对于矿泉水井、地热水井、地下水水源地水井的数量相对机电井较少,部分重要指标在相关地质勘探报告中均有记载,获取方式相对简单,本次却并为纳入普查项目。其中矿泉水井在普查中应增加达标微量元素及含量等普查内容;地热水井在普查中应增加地热水水温等普查内容;地下水水源地在普查中应增加初始地下水位、现状动水位、年下降速率等普查内容。对于没有建井而自流的矿泉、地热泉,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虽未进行勘探,仍建议对其位置、数量及流量等主要指标进行普查。

5)加快台帐建设

对于经济社会用水调查、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等需建立取用水台帐的普查项目,清查工作应提前进行。在2011年1月1日前要完成普查对象清查、调查对象确定等工作,为按时建立台帐做好准备。如果因各种原因台账不能按时建立,建议国务院普查办调整台账选取时间,全国可统一采用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的完整年数据,既有利于充分做好台账建立前的各项清查准备工作,又不至于对整体普查进度产生较大影响。

四、结语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次普查所涉及的门类全、范围广,对谋划水利长远发展、科学制定水利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对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质量是本次水利普查成败的关键,在获取过程中,必须保证基础数据准确、真实。普查中要对数据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员质量控制、分级分类质量控制,通过建立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等手段,不断完善质量控制制度,并根据普查各阶段主要工作,明确阶段质量控制目标。同时要选聘专业人员参与调查工作,水利普查基础数据录入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和技能训练,从基础数据录入方面严格把关,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普查数据来之有据。

该次水利普查是我国建国以来水利行业第一次全面、系统的普查,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项保障制度。合理分配水利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资源、紧密依靠地方政府及各级有关部门及时进行协调和沟通。普查时还可借鉴已往全国人口普查、全国经济普查、全国农业普查、全国污染源普查、全国土地调查等成功经验和方法,合理利用常规社会经济统计成果,提高普查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宝中.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中国水利,2010.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5)

中图分类号:F54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文章简述了美国、俄罗斯、法国的水文地质科学研究现状,并结合理论知识对哈密盆地文地质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提出了未来水文地质研究的发展方向。

二、国外水文地质科学研究概况

现就国外,主要是美国、俄罗斯、法国的水文地质科学研究情况概括介绍如下:

1.美国水文地质科学研究,战前基本上是以地下水水文学为中心。二战以后,随着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加强,水文地质学遂逐渐形成为独立的学科。自1969年以后开始着重研究地下水的管理、多相流和扩散原理以及地下水的模型试验等。主要课题可概括为地下水管理体制、经济效益、测试方法与基本理论四个方面。

美国最主要的水文地质研究机构是地质调查所的水资源处和资源保护处。该所的水文地质研究工作一部分属于全国性计划的任务,包括:水质监测、水资源开发利用、典型地区水质评价及测试技术,另一部分属于能源计划的任务,包括:矿区开采中水质恶化及污染问题、地下热能利用、典型盆地地下水研究以及地下水的扩散理论等。

俄罗斯水文地质研究工,当前除进行区域性水文地质研究和编图外,主要侧重于:

(1)地下水资源的保护、评价、多年预测及预测的数学和模拟方法的研究;

(2)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水中元素的迁移聚集规律、地下水绝对年龄的研究等。

此外,在地下水对金属矿床与油气形成的作用以及地下热水等方面也进行了不少研究工作。

(3)法国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有大专院校、全国农业研究院、石油研究院及私营机构,属于一级水平的研究单位有4一5个。法国地质矿产调查局(BRGM)水文地质工作者所承担的基础科研工作包括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的实验研究、岩溶水文地质研究、水化学与地下水污染、水均衡、水文地质编图、干旱地区地下水研究、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采规划等。法国开采地下水的历史很长,由于自流水压力水头下降,法国对地下水资源的研究日趋加强。法国水文地质人员对法国及非洲一些国家(阿尔及利亚等)做过很多调查研究,有许多成果。当前,法国在现场资料获取、包气带水动力学、岩溶水文地质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为了提高水文地质研究水平,国内外普遍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例如,在区域性水文地质研究中,广泛采用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研究区域水文地质规律、模拟地下水运移场、进行地下水开发预测、预报,取得较好的研究效果并运用到生产实际。

三、水文地质研究的具体应用

哈密盆地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研究分析

1、项目概况

新疆东疆地区哈密盆地矿产资源蕴藏丰富,尤其煤炭资源储量占到全国的12.5%,,居新疆首位。为了将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新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治区、国土资源部将东疆煤田勘查工作列入“358项目”,自2009年起开展了东疆地区煤田整装勘查工作。相对于丰富的煤炭资源,哈密气候干旱,水资源极为匮乏,水资源总量只占全疆的0.83%,资源性缺水严重。近些年来,区内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绿洲内部和边缘地带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显突出,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为给东疆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建设提供水文地质决策依据,新疆国土资源厅自2010年起组织实施了“新疆东疆地区煤炭基地地下水勘查”项目。哈密盆地地下水勘查作为一个子项目,历时3年完成了66134km2的水文地质勘查任务,取得丰硕成果。

2、野外工作技术方法的先进性

此次工作采用遥感解译、综合水文地质测绘、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山地工程、地下水动态监测与水位统测、水质分析及岩土测试、工程测量、地表水资源评价、同位素研究、地下水数值模拟等多种技术方法,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勘查研究工作。其中,很多野外工作都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手段,具体表现如下:

遥感解译:严格按照收集遥感影像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遥感影像预处理建立影像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分类精度检验的技术路线开展工作,采用了不同时相、高分辨率的陆地卫星TM影像数据,提高了解译成果的精度。采用MAPGIS、ENVI、ArcGIS等多种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和成图,其技术先进可靠,确保了解译结果的正确和准确。

综合水文地质测绘:采用了OZI可视化导航软件开展水文地质测绘工作,充分利用了现有信息数据的现场实时对比分析研究,同时进行各类专业图的现场快速分析,提高了外业调查的针对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利用GM软件、ASTER G-DEM电子地形数据及遥感ENVI软件,进行了地下水系统和特定调查路线控制范围的地表水系汇流分析,准确划分了地表水分水岭及汇流差异。采用GlobalMapper软件和蓝牙模块、笔记本电脑的联合使用,实现了野外调查工作数据的实时处理,该软件的导航定位、航迹自动记录功能,将野外调查中传统使用的手持GPS定点并往地形图上展点的工作,全部集成到了软件的自动处理功能上,极大程度地节省了野外调查时间,提高了野外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勘探:采用瞬变电磁(TEM)、直流电测深(VES)、音频大地电磁测深(EH4)、激发极化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多种方法开展工作,通过对比验证提高了解译精度。

抽水试验:采用荷兰高精度袖珍潜水仪(mini- diver)及其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diver office软件),进行了抽水试验中数据的观测、记录。该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抽水试验时人工进行水位数据观测、记录的传统方法,实现了抽水试验中数据观测和记录的自动化、连续化,提高了稳定流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中观测数据的精度和密度。应用了GSM-2—全自动测量水位—远程数据无线传输的新技术方法,用于抽水试验中的水位测量,GSM-2测量系统的核心是GSM-2 Datamanager软件,它用于收集、监视和控制测量数据,并可以通过Email和SMS短信进行收发数据和配置。通过GSM-2进行抽水试验中的水位测量,不但可以在室内进行远程监控和数据管理,及时了解抽水的状况,而且在突发状况或更改落程时可进行远程配置。

3、水文地质研究工作的突出变现

区内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相对较高,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充分搜集已有资料,并注重资料的二次开发利用,加强了综合分析研究;实物工作以地面调查为主,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区域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突出重点调查;野外调查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突出综合研究;采用综合钻探、野外调查、物探、试验、测试等综合手段开展水文地质补充调查;运用地下水系统理论,以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认识和评价地下水资源。

作为哈密盆地地下水勘查最新成果,体现了5大特点:即系统全面性、综合性、延续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系统全面性:对哈密盆地这样的大型沉积盆地的地下水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勘查研究。项目平面上涵盖了整个哈密盆地,几乎涉及盆地地下水有关的所有水文地质问题。

综合性:借鉴国内大型盆地地下水勘查研究的经验,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对哈密盆地地下水进行综合性的勘查研究。在勘查手段上几乎涵盖了地下水勘查研究的所有手段和技术方法;在学科上融合了地质学、构造学、遥感、水文地质学、生态水文学、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学科。

延续性:该项目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项目不仅收集利用了前人大量的原始资料和数据,而且吸收和继承前人成熟观点和重要结论,并补充了本次工作所取得的新认识、新成果、新发现。本次地下水勘查,在一定程度上讲,它既是一个勘查项目,更是一个培养锻炼年青水文地质工作者的平台。该项目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创新性: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利用先进的勘查手段,充分利用了RS、GPS、GIS、GMS、GM等多种技术,利用SRTM数据的应用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用性:本次地下水勘查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它既能为煤炭基地的发展规划提供地下水资源方面的宏观决策依据;而且在勘查的同时也直接为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信息,有助于解决部分地区严重缺水的现状。

四、水文地质研究展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同国际水文地质界的学术交流也得以加强,根据水文地质研究现状,联系实际情况对今后的工作方向提出如下意见:

(1)区域水文地质研究方面:在已积累大量实际资料基础上,做好对资料的二次开发,编制相应成果,以供生产部门应用。

(2)地下水资源评价方面:在地表水、地下水综合考虑的原则下,按照地下水系统进行评价。

(3)在地下水动力学与计算技术方面:要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研究建立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水文地质模型及其相对应的数学模型,研究建立水文地质数据库及相应的储存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地下水评价、预测、预报等。

(4)对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人工补给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遥感技术、同位素技术的应用、裂隙水和岩溶水的研究以及目前所存在的城市供水不足、地面沉降、海水入浸、水质污染等各种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都是水文地质工作者当前或将来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5)根据现代水文地质专业发展的系统性、网络性和综合性特点,现职水文地质人员应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水文地质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尽快了解和掌握给排水、环境工程、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以及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和法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掌握新方法,以提高对专业发展的适应能力。要从思想上转变传统的专业或行业观念,认清水文地质工作目前所面临的形势,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专业进步,将专业的主要任务从单纯的勘察找水中解脱出来,转移到如何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上。

五、结束语

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是研究的最终目的,对哈密盆地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就充分说明了这点,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融入到水文地质研究中,这门学科对人类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6)

什么是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查报告,是应用写作的重要文种。

调查报告种类

1、按服务对象分,可分为市场需求者调查报告(消费者调查报告)、市场供应者调查报告(生产者调查报告)。

2、按调查范围分,可分为全国性市场调查报告、区域性市场调查报告、国际性市场调查报告。

3、按调查频率分,可分为经常性市场调查报告、定期性市场调查报告、临时性市场调查报告。

4、按调查对象分,可分为商品市场调查报告、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金融市场调查报告等。

调查报告格式

标题

调查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调查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这类调查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也有一些由调查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2)调查报告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查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查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调查报告标题——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查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调查报告标题——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查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和新事物的调查报告的写法。正题揭示调查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查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正文

调查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前言

调查报告的前言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写作者根据调查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调查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查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查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查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横式结构。即把调查的内容,加以综合分析,紧紧围绕主旨,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每个问题可加上小标题。而且每个问题里往往还有着若干个小问题。典型经验性质调查报告的格式,一般多采用这样的结构。这种调查报告形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纵式结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按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和议论。一般情况调查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的写法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有助于读者对事物发展有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一是按成绩、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一般综合性质的调查报告多采用这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查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查报告写法,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3)结尾

结尾是调查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查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查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总之,调查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

调查报告范文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自下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我作了调查。

调查时间:2019年4月15日晚。地点:家庭网络。调查对象: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情况。调查结果: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7)

1 技术方法

1.1 工作执行标准

由于目前我国尚未颁布关于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有关规范,因此调查工作应参照执行以下标准(规范、规程)。①gb/t14158-98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探规范(1∶5万);②煤田水文地质测绘规程;③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观测及水样采取规程;④g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⑤gb/t 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⑥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⑦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⑧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⑨gb 50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2 收集资料

众所周知,科学的报告和图件决不是任意臆想,而是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调查,在拥有充分的大量的实际资料的情况下,以现有的科学成果为基础,对事物和问题进行高度的分析总结。不言而喻,收集资料是野外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是直接关系到野外工作成果好坏的重要和关键;所以收集资料是十分必要的。要重点收集矿山所在地农业局、水务局、水文站、地震局、环保局有关环境地质研究或调查资料。主要包括:工作区的市(县)志;水田面积、机井分布、地下水下降、洪水、水土流失、农田水利建设、地下水开发状况、地表水资源量、开采量、堤防工程现状及堤防工程建设长远规划、本文由收集整理水利发展长远规划、水利志;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计年鉴;部级省级,市、县环境保护区资料和环境质量报告书;水文气象资料;地质矿产分布规律、矿产储存量、矿产开发管理

规划。

1.3 地面环境调查

1.3.1 调查的内容

要查清区域的地貌形态、成因与土壤、植被的组合规律,为地质环境分区提供依据;查清区内地下水开发现状及区域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尤其查清大面积旱田、水田区,由于大规模无序、过量开采潜层地下水而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在查清区内地下水系统的结构、功能、边界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分析水资源地下调蓄条件和能力;在基本查明测区的基础地质、水资源、土地资源、地质灾害等的存在状态、性质与特征的基础上,对测区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变化趋势和人类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提出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

1.3.2 观测路线布设

①沿生态地貌变化显著方向布设。②沿垂直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带布设。③沿含水层(带)走向布设。

1.3.3 调查点布设

①地貌、生态地貌分界线和自然地质现象发育处。②地层界线和岩性、岩相变化带。③植被、土壤类型变化处。④存在环境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处。⑤井、泉、钻孔和地表水体等处布设。

1.4 矿井调查

重点调查勘探区及其周围矿山开采以来各种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变化规律。调查老窑、小煤矿和生产矿井的分布位置及开采情况(开采层位、开采水平、开采面积);调查生产矿井和小煤矿的涌水量、水质及其动态变化,了解老窑积水情况,分析其充水因素;调查固体弃放物(煤矸石、废石、废渣石等)堆放位置、范围,划出采空区和地面塌陷范围。

1.5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野外调查

1.5.1 地表水

调查径流量、水质、洪水位线。

1.5.2 地下水

调查水井位置、水井结构、水位、单井流量等,按水井野外调查表进行填写(水井在调查区内均匀分布)。

1.6 实验测试

1.6.1 水质化验

根据本区水质污染特征,确定分析项目。全分析:k++na+、ga、mg2+、fe3+、fe2+、hco3-、so42-、cl-、no3-、no2-、oh-、f-、co32-、ph值、矿化度、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总碱度、游离co2、sio2、fe、mn、cu、zn。

污染分析: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在矿排水和河流污染地段的上、中、下游,分别采取污染分析水样,并在距其20 m、100 m远的水井内也分别采取污染分析水样,以论证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污染分析水样同时也是全分析水样。在调查区内的村庄内,均匀分布地选择水井,进行大肠杆菌水样的采取,所取大肠杆菌水样同时做水质全分析。

1.6.2 矿石(煤、铁、铝土)有毒有害成份测试

对各种矿石分类分别进行采取,测试项目为:ph值、cu、pb、zn、mn、f、p、hg、as、cr、fe。

1.6.3 矿山固体弃放物(煤矸石、废渣石等)有毒有害成份测试分析项目与煤有毒有害成份测试项目相同。

1.6.4 土壤成份测试。目的是评价土壤质量现状。选择有代表性的点进行取样,取样垂深20 cm和50 cm。分析项目为:土壤ph值、镉、汞、砷、铜、铅、铬、锌、镍。

1.6.5 土壤污染测试。目的是了解矿山开发对土壤的污染现状。分别在矿山固体弃放物(煤矸石、废渣石等)附近20 m、100 m采取土样。分析项目为:ph值、cu、pb、zn、mn、f、p、hg、as、cr、fe。

2 矿山环境地质评价标准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既包括地形地貌、岩土体和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震烈度等的评价。还应考虑环境地 质条件和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即采矿活动对土地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对水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和破坏,对人为经济的影响和破坏等(表1)。

3 矿山环境地质调查技术原则总结

3.1 收集资料先行

工作前先收集资料,从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关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植被以及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等信息。根据所提取信息研究各种地质体、环境地质现象、植被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推断地质环境的地质作用过程、演化及其动态。

3.2 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综合运用

采取收集资料、综合性地面调查、实验测试、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建立数据库、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图件编制等技术路线及方法,引进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如“3s”技术应用、建立数据库、数字化成图等以系统论为纽带连结贯穿整个报告章节的始终。为充分论证矿山环境地质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使矿山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做得更快、更精、更好、更新。结论应建立在可靠的实证基础上,力争提交具有前瞻性、宏观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的成果。

3.3 控制与重点调查相结合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8)

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a)-0128-03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而水环境则是根本[1]。为深入实施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2017年实施方案》和《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配合《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重点任务分解》中关于水污染调查、溯源、建立台账等工作内容,此次通过现场调查、现场监测、实验室监测等多维度对北京某镇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

1 调查目的

此次调查的目的如下:

(1)摸清当地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来源、污染物种类,掌握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乡镇沿河排污口及乡镇内沟渠分布,绘制水环境污染地图及重点水环境风险点分布图,摸清“水污染家底”,建立污染源台账。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

(2)通过调查监测,计算出污染物贡献当量,进而核算出对河湖水系断面的影响。

(3)针对镇的生产、生活特点、污染源的类型,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采取污染源综合规划与综合整治措施建议。

(4)为采取水污染普查、抽查、第三方核查等方式进行监督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5)为强化属地管理,为各级“河长”落实“三查、三清、三治”提供支持与保障,做到有据可查,心中有数。

(6)通过水环境调查,初步形成“十图十六表一报告一台账”的成果体系,真正让主管部门做到“心中有图表、数据,手中有报告、台账。”

2 调查范围及方法

此次调查范围包括北京某镇生活污染源(以下称:“生活源”)、农业污染源(“农业源”)、工业污染源(“工业源”)。

生活源调查内容包括各村户籍人口数量、人均用水量和污水理设施等信息;农业源调查范围包括耕地面积、耕种作物、养殖业种类、清粪方式等;工业源调查内容包括排水量、生产材料、生产工艺、末端污水处理工艺等信息。

此次调查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以下简称“排污手册”)和《河流生态调查技术方法》设计调查表及方案,采用抽样调查与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和现场问卷调查的形式。

3 核算方法

3.2 农业源

3.2.1 种植业

种植业污染源核算需要施肥量、农药量、降雨量及降雨次数等信息,调查期间未降雨,不符合核算条件,因此此次暂未对种植业污染源进行核算。

3.2.2 畜禽养殖业

首先,需要确定畜禽的饲养方式(规模化养殖、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然后,确定需要查找的区域,在相应区域内查到相应畜种(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在相应畜种下再查到相对应的饲养阶段;最后,根据粪便收集处理利用方式,并仔细阅读相应注意事项,确定排污系数。

3.2.3 水产养殖业

根据水产养殖业负责人提供的养殖增产量信息进行污染物核算。

3.3 工业源

此次调查的北京某镇工业源仅做原材料加工,不排放生产废水,仅排放生活污水,因此此次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按照生活源(第三方产业)污染物排放核算。

4 监测方法

水文情况调查及历史数据分析等都只是提出了污染原因可能的猜想,而最终确定污染原因还是需要开展现状的加密监测证实污染原因、再现污染过程[2]。

4.1 布点和采样

监测布点和采样依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和现场情况进行布点监测。

4.2 监测项目及监测频率

4.2.1 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总磷、总氮及流量[3]。

4.2.2 监测频率和周期

监测频率及周期:每6 h1次,连续监测1 d,每个点位每日监测4次。其中污水处理站水量现场不具备监测条件,当日水量数据由处理设施运行单位工作人员提供。

5 水环境调查监测方案

工作流程如下。

第一阶段:收集资料。通过相关部门配合,收集相关资料,资料包含镇行政区划基本资料、水文资料和已知的各类污染源台账等。

第二阶段:制定调查监测方案。根据收集的已有资料,制定调查表和调查方案。调查对象包括排放污染物的生活污染源(以下简称“生活源”)、工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工业源”)、农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农业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第三阶段:开展监测工作,根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和现场情况进行布点监测。

第四阶段:调查监测结果汇总。核算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编制水环境调查监测报告;建立污染源台账;绘制排水沟渠分布图及污染源风险点分布。

6 调查结果

(1)基本信息。

北京某镇是一个平原区典型村镇,行政总面积33万公顷,行政管辖18个行政村等。

(2)污染源调查。

此次已调查18个行政村,调查对象共142个,涵盖生活源、农业源、工业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3)流域调查及黑臭水体溯源。

根据排水沟流经范围分为5个流域并确定了污水来源,同时,对镇内的黑臭水体进行了溯源。

7 核算结果

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结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活源。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统计室的《生活源产排污系数》(修订版)对生活源污染物进行核算。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及动植物油进行了污染贡献比例计算。

(2)农业源。

结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统计室的《生活源产排污系数》(修订版)和《农业技术经济手册》对农业源中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进行核算。种植业污染物排放发生在施肥期降雨后,水产养殖业污染物排放发生在换水期间,此次主要核算农业源中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

(3)潜在风险污染源。

①种植业。

现有耕地经施肥后,通过大雨冲刷耕地,产生面源污染,污染物径流进入村内排水沟,最终汇入洳河。

②水产养殖业。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投放的饲料残余和鱼类排泄物形成的污染物对水体、池塘底泥等也造成了污染,使得养殖水体日趋富营养化,换水期对周边排水沟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危害。同时也核算了各流域年污染物核算排放量及贡献比例以及不同污染源污染物排放贡献比例。

③无人机航拍。

无人机用于环境监测主要是以遥感(UAVRS)技术作为航空遥感手段,具有续航时间长、影像实时传输、高危地区探测、成本低、高分辨率、机动灵活等优点,是卫星遥感与有人机航空遥感的有力补充,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利用高分辨CCD相机系统获取遥感影像,利用空中和地面控制系统实现影像的自动拍摄和获取,同时实现航迹的规划和监控、信息数据的压缩和自动传输、影像预处理等功能,可为环境监测部门及环境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并可满足环境应急响应的需求。在此次水环境调查中使用了无人机航拍洳河流域周村段的排污口状况以及周村内的排水沟渠分布,图像和视频清晰,定位准确,大大提高了效率,对不具备现场调查、监测条件的地域做了有力的补充。

8 成果提交

此次水环境调查分析结束后提交的成果包括以下几方面:(1)行政区划图;(2)污染源调查表;(3)污染源分析统计图;(4)污染源台账;(5)污染物排放系数汇总表;(6)污染源核算结果与贡献比例表;(7)集中污水治理设施基本信息表;(8)集中污水治理设施、排水沟渠、监测点位分布图;(9)水质、水量监测数据表;(10)黑臭水体溯源调查报告。

9 评价建议

(1)生活源污染物排放管理。

“十三五”期g,北京将适时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探索完善低值可回收物补助政策;并逐渐提升垃圾处理能力。生活源为重要污染源之一,建议有关部门将居民生活和第三产业产生的生产垃圾、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等进行分类回收、收集、运输及处理。

(2)畜禽养殖业规范化管理。

①推进各流域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建议镇内农业部门加快推进各流域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2010年农业部颁发的《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指出: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有利于增强畜禽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禽产品供给安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从源头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控制,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有效提升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加快牧区生产方式转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利于畜禽粪污的集中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禽养殖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②合理布局,源头控制。

建议优化畜禽养殖户布局,加快散养户向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模式转移,实现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治理。定期开展畜禽粪便综合养分管理培训,对提高畜牧养殖业与种植业科学合理发展水平,指导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③农牧结合,循环利用。

建议从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农牧结合制度创新入手,落实畜禽养殖生态消纳地,鼓励引导企业发展有机肥、沼气等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区内畜牧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步伐。

④明确职责,强化监管。

建议采取水污染普查、抽查、第三方核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形成水务、环保、农业等部分的联动联合执法。环保部门作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责任部门,要严格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加大检查、处罚力度,确保养殖废弃物得到有效治理,规定养殖场污水要达标排放,取缔超标排放污水的养殖场。

(3)与“河长制”的紧密结合。

多年的河湖环境治理的经验是:水环境污染表象在河道,根源在岸上。如果污染源不得到有效治理,水务部门即使再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水环境质量也很难有质的飞跃。“源头治理”是实现水环境质量大幅提高的唯一途径。水务部门能管河里,管不了岸上,改革创新现有管理体制,才能真正实现源头治理。依据2016年6月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实施河湖生态环境管理“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河长制”破除了原有水环境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建立起了水环境属地化管理制度,实现了河道里和河岸上责任统一,最终达到“源头治理”的目的。

①落实“三查”责任:一是严查污水直排;二是严查垃圾乱堆乱倒,责任到人;三是严查违法建设,建立工作台账,制定整治方案,逐步予以拆除。

②落实“三清”责任:一是清河岸。加强河岸湖岸用途管控,全面清理河湖管理保护范围以内的低端业态,有序退出农业种植、养殖;二是清河面;三是清河底。做好河湖水质水量监测工作。

③落实“三治”责任:一是治理黑臭水体;二是治理河湖面源污染;三是治理河岸湖岸生态环境。

此次通过调查、监测和系统分析等手段,摸清家底,识别北京某镇主要的水环境问题,提供检测、分析和建议,实现水环境的数据化、精细化管理,对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划,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水平等均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9)

二、调查范围、对象

本次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资源统计调查的范围是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全行业。具体包括:

(1)从事道路运输、城市客运、水路运输及相关辅助业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及个体经营户等。其中,从事公路水路运输相关辅助业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是指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单位。

(2)由其他部门(如国资)负责管理,与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联系紧密的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院校等。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专题调查和数据测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于国家机关和成建制的、管理较为规范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原则上要求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于数量众多、人员流动频繁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可采用抽样调查、专题调查和数据测算相结合的方法。

公路水路运输相关辅助业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由其他部门(如国资)负责管理,与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联系紧密的工程建设单位等,由部、省、州(地、市)三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确定名录进行调查。

四、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的统计数据截止时间为年月日。

五、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的从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的数量及其素质、结构、分布、激励等情况。具体包括:不同学历人数、不同学位人数、不同专业技术职称(职务)人数、不同技能等级人数,女性人数、少数民族人数、不同年龄段人数,不同地区人数、不同层次人数、不同行业人数、不同机构人数、不同所有制经济领域人数,获奖励人数、受表彰人数、技能竞赛获奖人数、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数等。

六、组织方式

本次调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为确保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均需建立相应的调查领导、实施机构,并明确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的设置

(1)省级调查组织机构

省交通厅成立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厅领导及人事处、办公室、综合规划处、财务处、科技处、公路局、运管局有关领导同志组成(名单见附件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厅相关处室厅属有关单位,具体承担交通厅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资源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工作。

(2)州地市级调查组织机构

各州地市参照省交通厅调查组织机构成立相关调查组织机构。原则上调查领导小组由交通局主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交通局相关科室、公路管理部门、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水运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的领导组成。调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相关科室及所属单位人员组成,其中要有懂信息技术的同志参与并提供技术保障,具体承担本州地市调查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组织机构的任务和职责

(1)全省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重大问题,主要包括方案审定、调查动员、工作布置、数据审定和总结表彰等。

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调查办公室)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包括:

1)贯彻执行部及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组织制定调查方案,组织实施调查有关具体工作,组织开展调查数据采集相关软件操作培训,建立与部、州(地、市)调查办公室的联系制度,《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动态》。

2)负责对各州(地、市)调查办公室骨干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

3)负责接收、审核、汇总各州(地、市)调查资料。

4)制作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资源统计调查资料。

5)编写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总结和分析报告。

6)组织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总结评比。

7)负责厅直属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部门管理的交通企业(名录见附件三)的调查组织实施。

(2)州(地、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各州(地、市)调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解决本州(地、市)范围内与本次调查工作有关的机构、人员和经费等重大问题,并督促检查本州(地、市)调查工作的实施。

各州(地、市)调查办公室在本州(地、市)调查领导小组的领导及省调查办公室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具体任务和职责是:

1)根据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和调查办公室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州(地、市)的实际情况,制定调查方案及有关实施细则,组织实施本州(地、市)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建立州(地、市)内调查办公室联系制度,定期统计调查工作动态,并上报省调查办公室。

2)负责组织本州(地、市)范围内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工作。

3)负责组织实施本州(地、市)范围内的数据调查工作。

4)负责接收、审核本州(地、市)范围内的调查数据,进行数据质量验收,按规定的内容、时间、方式上报并保管调查资料。

5)编辑制作本州(地、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资源统计调查资料。

6)编写本州(地、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总结和分析报告。

7)组织完成本州(地、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总结评比工作。

(三)调查经费

本次调查所需经费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解决。省调查办公室所需经费由交通厅按原财政渠道申请解决,各州(地、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按原财政渠道申请解决本州(地、市)所需调查经费。

七、组织实施

(1)本次调查按行政区划范围组织实施,即各州(地、市)调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本州(地、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各项调查工作。

(2)各州(地、市)调查办公室应根据省调查办公室的部署和要求,研究编制调查方案,明确调查的组织模式,制定调查组织机构的具体职责分工,确保建立运转高效顺畅的工作机制。

(3)本次调查的培训工作采取统一组织、统一培训的办法进行,确保所有调查工作人员得到系统的技术培训。

(4)省调查办公室负责统一下发与本方案相配套的调查数据采集软件,以满足调查数据的录入、审核和报送要求。

(5)为掌握公路水路运输主要子行业典型单位的人才资源情况,针对道路货物运输、公路旅客运输、汽车维修、汽车检测、汽车租赁、公共汽车客运、出租车客运、港口经营、航运等子行业,省调查办公室将在每个子行业中分别选取10家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单位填写基础调查表。省运管局、海事局负责协调各州(地、市)调查领导小组确定各子行业单位名单。

(6)厅直属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部门管理的交通企业的调查工作由省调查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

(7)各州(地、市)确定的工程建设单位等调查单位名录,需报省调查办公室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

(8)本次调查中各级调查机构必须做好资料保密工作,按有关档案管理规定保存所有调查表及相关资料,防止发生泄密事件,任何单位不得在自治区调查办公室数据前数据。

八、数据采集及处理

(一)数据处理原则

本次调查的数据处理工作按照“统一调查表格式、统一数据处理软件、统一上报调查数据”的原则,采用分级汇总、逐级上报的工作方式进行。

各州(地、市)调查办公室必须严格执行省调查办公室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统一操作规范使用数据处理软件,严格按统一规定的时间和要求上报调查数据。

(二)数据处理内容

1.前期准备阶段

省调查办公室进行人员培训等工作,确定不同单位调查方式。各州(地、市)调查办公室准备数据处理所需的软硬件设备。

2.数据采集、处理阶段

省调查办公室负责重大问题的协调处理和厅直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部门管理的相关交通企业的调查数据采集和处理。

在实施全面调查工作过程中,各级调查机构负责收集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基础数据和录入资料,审核调查数据,按要求生成调查汇总资料并逐级上报。

在实施抽样调查工作过程中,各级调查机构负责组织和协助调查员的调查工作,收集和审核抽样调查表,推算调查结果,按要求生成调查汇总资料并逐级上报。

各州(地、市)调查办公室按规定时间将经审核后的基础调查表、全面调查汇总资料上报省调查办公室。

(三)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原则

本次调查涉及面广、调查对象复杂、调查方法多样,数据质量控制任务艰巨。各级调查机构及工作人员要按照“分级负责、层层把关”的原则开展工作,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可信。任何地区和部门不得擅自改变相关统一规定,要加强数据处理的质量控制,确保数据质量。

本次调查数据处理过程中要加强人工审核和计算机校验,计算机处理人员和调查人员要密切配合,确保在资料录入过程中不重、不漏,同时要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加强对调查资料的人工审核,保证数据准确无误,汇总结果合理。

本次调查可利用现有各子行业统计报表中从业人员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数据检验和评估,确保数据的合理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在本次调查数据处理中,坚持“分级负责、就地解决”的数据质量控制原则。审核未通过或未经质量评估的数据不得上报。基础数据与汇总数据必须一致,不合格的数据必须立即核改,并限时重新上报。

九、资料管理

(一)资料的清点和核查

各级调查机构均应妥善保管调查表。在填写、录入、修改和报送过程中,要严格防止调查表的散失、破损、污损和折皱。

各级调查机构有关人员在调查表、汇总表装订前,必须进行认真清点检查,如遇有缺失须采取措施及时补充,如遇有破损、污损、折皱应及时更换,重新填报。在确认所有表格齐备、填报清楚无误后,方可装订。

(二)资料的装订和交接

本次调查资料一律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装订、交接。

(三)资料的存档管理

调查资料的存档管理要求遵循如下三条规定:

(1)基层调查组织机构应保存全部调查表资料。省调查办公室须将全省的全面调查数据资料和全省汇总数据资料打印装订后留存。

(2)全省调查办公室保存各州(地、市)调查办公室和厅属单位报送的资料。

地下水调查方法篇(10)

一、调查对象和内容

调查的对象是全省陆地范围内河道、湖泊、池塘、水库、山塘及其他水域。

调查的内容包括:河道长度、河道平均宽度、河道水域面积、河道水域容积,对于河网,还包括河网水面率;湖泊和池塘的水域面积、水域容积;水库和山塘的水域面积、水域容积;其它水工程形成的水域面积、水域容积;上述各类水域的水域功能、使用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水域调查的重点是平原河网、入海河流的河口段、城市河段等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水域资源占用比较严重的地区。

二、调查基准年

本次水域调查基准年为2005年。

三、调查方法及组织实施

本次调查以县(市、区)为基本调查单元进行详查,由各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联合组织有关部门实施本地区的水域调查,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水域开发利用的功能定位,提出科学开发利用的目标和思路。

水域详查采用现有资料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河道水域采用现有图件量测和断面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湖泊和池塘的水域采用现有图件量测和水深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库和山塘的水域主要利用水库山塘设计资料和水深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其它水工程的水域主要利用水工程设计资料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四、调查汇总、复核审查、成果上报的时间和调查经费

县(市、区)的水域调查工作需在**年12月底前完成,各市在**年6月底完成所辖县(市、区)水域调查的汇总与复核审查工作。

为便于全省水域调查成果的汇总,各地水利、发展改革部门于**年9月底前联合将复核审查后的水域调查成果按规定格式上报省水利厅、省发改委。(具体上报要求及相关表格电子文档届时详见水利厅网站)。

各地要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调查工作,并协调好部门和地区的关系,以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调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一)水域调查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域资料,注意收集与水域调查相关的规划、水工程设计资料、历史测量资料、现有的地形图、电子地图、遥感及航测图片等,并注重资料的对比分析。

上一篇: 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下一篇: 大学生职业思考及评估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