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调查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7 16:06:41

家庭教育调查

家庭教育调查篇(1)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材料

1.调查对象

学生:以班级为单位,2010级6个班级和2012级高专,共230人。

2.调查方法

学生:将问卷发放到班级,利用假期时间,学生和家长共同填写问卷。

3.调查材料

调查材料为自制问卷,含选择题、问答题。

三、调查结果

1.家长普遍不重视子女的读书学习

我院的学生来源基本上都是初中分流下来或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初中的成绩就不是很好,原因很多:父母离异、家长在外地打工或是家长工作忙。很多家长根本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他们认为孩子的学生也就这样,学不学都一样,所以他们将学生送到学校的目的就是学校就是一个大幼儿园,孩子学不学习无所谓,只要不学坏就行。在调查中,75%的家长认为已经上大学了,学习就不用再操心了,22%的家长表示还是很关心学生的学习,有机会还想继续读完本科,还有3%的家长表示只要能拿到毕业证就行。

2.家长对子女的管理松懈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家长表示孩子在学校住宿、学习,学校应多加管理,有什么事情当然是学校的责任,家长只管学生的生活费就行了。有的家长还表示,孩子都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该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了,只要不出什么事,做什么都行。问卷中提到:“学生放假期间,如何管理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表示,没时间管理,只要晚上回家在家就行。有的家长表示,孩子说不回家,要出去打工,我们就让去了。有的家长表示会让孩子帮家里干点儿活,或找一个临时的工作让他们干。

3.家长与子女的交流太少

在调查中,一部分家长表示,每天都会同孩子打电话谈谈心,了解一下孩子的现状,或是在放假的时候在一起交流一下。但绝大多数家长表示家长很忙没时间同孩子交流,孩子已经长大,他们的想法我们管不了,也不想管。在问到孩子早恋的问题时,绝大多数家长都不反对,他们有的说孩子长大了,什么时候恋爱或同什么样的人恋爱是他们的自由。还有的家长表示,根本管不了,即使管了,也不听,也分不了。个别家长反对早恋,希望孩子在上学期间以学习为主。

四、现状分析

1.家长自身素质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学校教育要求

绝大部分家长普遍不重视自身的文化学习。在这种背景下,绝大部分家长因为缺乏必要的指导方法,在督促子女学习时,最多只能指手画脚,简单化,类似于搞“”。不仅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相反还会冲淡家庭中应有的勤奋向上的学习气氛。家长应该做好子女的楷模,言传身教。在学习上,可以说绝大部分家长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

2.家长平时行为和思想修养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

父母的不良行为修养,对子女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自然而然的消极影响,很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因为沉湎于打牌而对孩子不闻不问。语言粗鲁、满嘴脏话等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顶在头上怕摔,捧在手上怕冻,含在口里怕化”,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放纵、娇惯,对孩子健全的人格形成非常不利。一切为孩子着想,使得孩子生活在“唯我独尊”的家庭环境中,遇事只想自己,很少顾及他人,形成自私、任性、懒惰、贪图享受、不愿劳动、害怕吃苦的不良品行。

五、对策与建议

1.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前提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资源也在日渐丰富。但我们也必须认清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大学生包括打工人群面临的就业压力是日益严峻的,每位家长在孩子的成长问题育孩子应立足于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在成才问题上要具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思想,其实个人在学术上的优秀并不是在社会上立足的唯一基石。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学习好固然能促使人更加优秀,但绝不是优秀的唯一标准。许多事实表明很多领域中的突出人才在学校的成绩都差强人意,有的甚至很差。因此,要使家长树立家庭教育新理念,可以通过讲座或交流座谈等形式,逐步转变。

2.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是关键

家庭教育调查篇(2)

“如果说孩子是种子,那么家庭就是土壤”。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健全孩子的人格,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还能促进孩子学习。英语是一门特殊学科,尤其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然而,因为其特殊性,当前初中英语家庭教育的状况相当不容乐观。

一、学生父母的英语语言背景

前不久,本人对自己所任教班级城区110名学生家长作了一次英语综合素质的调查。调查中发现:①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年龄在42~45岁之间,以高中毕业居多,约占42%。②英语基础薄弱,将近60%的家长不懂初中英语。③不懂如何引导子女在家学习英语,大多数家长只能配合学校完成孩子的听写作业。

附表1:家长的学历状况

(注:如果父母一方是大专,另一方是高中或初中的不作重复统计)

附表2:家长对初中英语教材的掌握程度

附表3:家长在家督促子女学习英语的方法

给孩子听写单词95

聆听孩子朗读4

辅导孩子做作业7

向孩子请教英语0

与孩子一起看英语节目3

与孩子用英语对话1(注:偶尔)

当然,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可喜的地方。主要体现在:①家长对子女的英语学习普遍比较重视;②家长迫切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好的教学建议和做法。③部分家长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一点英语知识辅导孩子做功课.

二、优化家庭教育,促进英语教学

针对目前的家庭教育状况,我们该如何帮助家长优化家庭教育,从而推动学校英语教学呢?

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当前,由于我们缺乏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导致了家长一种片面的“学习观”,即盲目追求分数。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过分看重子女的考试分数,往往以考试的成绩来衡量子女的英语学习水平,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孩子进步,而且还会严重挫伤孩子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其实,我们很多学生的英语天赋是很高的,他们的口说很漂亮,语感也很好,只不过因为初中生的年龄特征,贪玩、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太稳定等等因素,导致了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因此经常受到父母的责骂,影响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作为学校,首先一定要让家长明确考试的目的和意义,鼓励他们去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内动力”,点燃和保护好孩子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尽量不要把考试的分数及班级排名告诉家长,给家长带来过多的心理负担。

2、指导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家长普遍重视子女的英语学习,但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听写单词时,要求过高,不准有一个错,而且当天的生词一定要当天过关,这对孩子来说的确很难完成,久而久之,孩子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学习英语的热情也就随之丧失了。所以,指导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非常重要。家长要懂得“三会”即:学会赏识,学会“拜师”,学会学习。

(1)学会赏识。当孩子单词听写错时,家长不要责骂,而要学会说:“不错,比我读书时厉害多了”。当孩子独自在房间里朗读课文的时候,你要学会表扬,而且要找一个恰当的时机表扬,并且要注意表扬的艺术,如,你可以这么说“**,你刚才在房间里听英语了”?这时孩子肯定会说“不,我在读英语”,这时候你就说:“真的吗?我还以为是录音机在读呢”。这种对孩子来说无意识的表扬对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很有帮助的。

(2)学会“拜师”。当一家人在一起休闲的时候,父母可以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向孩子请教英语,如,“××,我饿了怎么说”?或者“晚饭后我们一起去散步怎么样呀”?等等,尽量在家庭中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孩子还会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作为家长,不管自身的英语水平如何,只要能够坚持,肯定能对子女的英语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学会学习。家长要想引导孩子向健康、快乐的方向发展就得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仅要学习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更多地去了解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千万要避免因使用不恰当的教育手段,导致家长与孩子之间不和,甚至产生冲突。

3、加强家校联系。家校联系的目的就是努力让家长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和学校达到共识。家校联系的方式很多。

(1)家长会。目前的家长会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即班主任把前阶段的班级工作和学生整体学习状况向家长作一个总结,然后把后阶段学校和班级要做的工作跟家长汇报一下,家长很难有机会就子女的学习情况跟老师进行个别交流,显然,这种家长会收不到实质性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改变一下家长会模式,要切实避免班主任“一言堂”,变家长会为“交流会”,把更多的发言权给家长,让他们,畅所欲言,把在家教育孩子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苦恼“吐”出来,供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这样效果一定会更好。

(2)电话交流。电话交流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家校联系手段,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短、平、快”,通过电话交流家长能很快地了解到子女在校情况,教师也能够随时了解到学生在家表现。

(3)家访。家访最大的优点就是给家长一种“亲切感”,尤其对于一些特殊学生,家访是最有效的手段。如本人所教班里有这么一位学生,在家经常上网玩游戏,家长拿他没办法,本人也多次找他谈心,但效果甚微。后来,本人决定亲自去他家里对他进行疏导,经过半个多月的不不懈努力,终于帮他戒掉了这个“游戏”瘾。

(4)家校互联。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中心小学最近开通了“家校互联”信息平台,老师们可以在家校互联软件平台上编发信息到家长的手机对学生相关情况予以及时通知,家长通过手机回复的信息同样会显示在老师们使用的网络主页上,双方可以即时沟通学生状况。如一天,该校一名学生家长收到了儿子班主任发来的一条短信息:“标题:表扬,内容:您的孩子在昨天的英语课上表现积极,受到各校听课老师的好评,特此表扬。留言人:田凤艳老师(直接回复给对方留言)。“家校互联”的最大优点就是“省时、便捷”,它还可以“群发”,如学校要向家长汇报近期情况时可以通过群发来完成。

家庭教育调查篇(3)

许多城市的调查报告显示:教育消费已占到第一位,这说明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但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大多是母鸡护小鸡式的。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摔倒了,妈妈用脚跺地板“:破地板,谁叫你让乖宝摔跤的!”孩子吃饭时,被饭烫哭了,奶奶拉着孩子的小手往自己的脸上打:“都怪奶奶不好,乖,不哭!”一个三、四年级的孩子家庭作业忘记在家里,打电话对家长说:“都怪你,为什么没有把我的作业本装到书包里!”家长一路小跑把作业本送到教室,还得向孩子陪不是。一位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迟到了,只听家长在电话里哄孩子:“不哭,怪爸爸没有叫你!”孩子要做家务,妈妈连忙说“:别插手,你的任务是读书,只要把书读好,爸爸妈妈吃多少苦都值得。”舔犊之情,无可非议。爱是伟大的,但如果爱变得没有原则和理性,结果却是恰恰相反。这种凡事都要家长来做,孩子在大人的庇护下成长的家庭教育,极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觉———自己永远都长不大!从小孩子认为自己所有的问题都应有由父母承担,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

家庭教育调查篇(4)

现实教育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职高学生与普高相比,家庭背景普遍较差,有的是出不起昂贵的赞助费才无奈进入中职学校就读。中职学校尽管学习压力不如普高,学习方面的问题不是很多,但由于家庭教育带来的心理问题比例却相对高一些,有些甚至因家庭矛盾而引发严重心理疾病。我们根据当前现状,决定开展一次调查,为改善职业学校的家校合作,促进家庭教育指导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是在2011年10月通过问卷的方式,抽样调查了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与绍兴市职教中心两所职高10个班级的101位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状况,收集了他们在家庭教育上的知识储备、观念冲突和情感表露等方面的信息(其中有效问卷91份),同时通过运用SCl_90心理健康问卷测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作出相关分析,为促进职业学校的家校合作,优化学校德育氛围,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与思考。

三、调查结果

1.中职学校家长角色分工呈科学化

随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日益深入人心,更多的女性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不断增强,经济自立能力不断提高,并逐渐由传统的家庭妇女向职业女性转型,越来越多的父亲与母亲一起承担起家庭育儿的责任。据本次调查,有72.3%的母亲从事农业劳动、商品经营、家庭手工作坊、企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工作。55.6%的家庭是父母亲一起教育子女的。不少家庭在逐渐走出“父亲角色”在家庭事务中的地位中心与教育管理中的价值中心,女性日益受到家庭的尊重,经济和情感上也获取了更多的支持。

2.家庭教育方式趋多元化

在设计问卷调查的时候,笔者把能够影响家庭教育的主要因素都考虑进去,包括家庭住址(城镇还是乡村)、家庭结构、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成员民主性等因素,以此划分出52个劣势家庭与39个优势家庭。同时分别考察两组对象中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从表扬态度、关心来源、青春期知识、身体关怀、活动交友、生活和谐、情绪渲泄、及时强化、家务劳动等维度考察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以得分前50%为一致家庭,得到如下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优势家庭教育一致性明显高于劣势家庭,且差距非常大,这可以说明,劣势家庭条件下更容易使家庭教育产生种种矛盾,经过我们对一些个案的调查可以得到:家庭中成员越多,就容易产生不和谐的音符;孩子父母文化程度较低,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常感到自己的教育苍白无力,不良情绪容易引发家庭矛盾;经济薄弱,没有一定的家庭经济基础,使其中一部分家长在为生计奔波之后,在家中怨声载道;家庭中家长作风问题使原本和谐的家庭出现了很多摩擦,从而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劣势家庭中的不和谐音符在优势家庭中也依然存在,引起不和谐的原因主要来自父母从小成长的经历不一致,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家庭背景使得组合成家庭不是很融合;来自父母的一些特殊经历,使他们感情不合,认知上也不时有冲突,于是隔阂也就容易滋生。

3.不同家庭条件下中职生心理素质呈明显差异

众所周知,家庭环境不一样,所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也不会一样,但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格的教育,在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心理健康则是极其重要的指标。现今,青少年的心理普遍脆弱,遇到挫折不能很好的处理,动辄逃学,或者就采取极端的方式等等,在媒体上,我们也经常看到,学生因没有成就感,而表现为厌学、自负、打架、早恋、网瘾等心理问题。虽然,我们的教育部门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投入了不少的精力,但学生心理问题仍未得到较好的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否与我们家庭这块土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家庭环境不一样,使这些职高生心理素质之间的差异也是不一样的。经过我们的事先假设,再通过心理测试的统计,结果也验证了我们事先的假设,劣势家庭中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49%,比优势家庭的检出率21%高出了28个百分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自身和社会的一些原因,但统计表明,家庭的原因仍是主要矛盾所在,“亲源性心理问题”依然是当今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点。

4.家庭矛盾是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导火索

家庭中,夫妻双方在教育孩子方面意见不一致容易使孩子形成不良个性。具体说来,不一致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会使孩子面临着思想的激烈斗争,他是听妈妈好呢?还是听爸爸好,接受一方就意味着对另一方的背叛。比如父亲用宽容的眼光来面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而母亲以“草木皆兵”方式担心,孩子出一点问题就会无所适从,引发很严重的问题。还有的家庭父亲长年在外工作,父亲教育的缺失和母亲教育的无力也会形成孩子的放纵不羁的个性。还有不少家庭夫妻感情本来就不和,在孩子的教育上各执己见,更有可能给孩子还来心灵上伤害。当然,父辈和祖辈之间往往教育态度不一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父母工作忙,把孩子的抚养交给祖辈。隔代与父母教育的不一致性,可能形成亲子之间的心理隔阂,使中年一代和老年人之间产生矛盾。这样,家庭矛盾对孩子的伤害就又多了一层。同时,家庭内的教育上的矛盾还包括一个家族的整体风气。家族中每一户人家的孩子都少了,对甥、侄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亲属间的客气使孩子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很大的难度。如父母在家里规定孩子上学时间的晚上不准上网,但是孩子到了亲属家后,却被那份亲属间的客气所左右,他们提供孩子上网的环境,还给孩子送好吃的。再如父母规定了每周孩子的生活费,教育他要节俭,可到了外婆家,外婆却偷偷塞给他二百元,并告诉他不必让父母知道。当然,家庭教育的协调性,应该包括家庭在教育过程中的前后的一致性。我们的父母常常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高兴的时候,什么都答应孩子;不高兴时,对孩子提出苛刻的要求。这种前后不一致的态度,会使孩子形成双重人格,更多的是无所适从而产生严重心理问题。下表的统计明显告诉我们,孩子如果在不一致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极有可能形成心理与行为问题:

四、建议

1、家庭在子女教育上形成协调性,沟通是关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中职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家庭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学校教育只有站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有的放矢。面对孩子在接受家庭教育信息上的种种矛盾,我们我们倡议:通过沟通,建立有效的家庭联盟。

(1)怀一颗宽容的心。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必须对自己好,而另一方不可以与孩子关系过好,否则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尊重配偶以及配偶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双方有不同意见时,要坦然对待,同时要明确告诉对方,您能够理解对方,对于他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您也能够接受,并表示认可。

(2)抱一种倾听的态度。告诉孩子,他做某些重大决定时,需要征得父母双方的同意。同时,家里有重大的事情时,也让孩子参与讨论,听取他的意见。

(3)持一份民主的心态。夫妻之间要有沟通的机会,不要用孩子做传话筒。如果孩子有时在家长的一方表示对另一方的想法或不满,全家应该坐下来好好讨论,一起陈述想法,避免互不理睬而使交流的障碍越来越深。教育家魏书生的家庭就有这样的会议传统,孩子得到了自信的成长,夫妻生活也极为和谐。

2.家庭教育联盟的形成关键是情感联结

家庭教育调查篇(5)

一、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选择北京城市学院作为研究对象,从该校大学生中随机抽取在校学生进行调查。选择该校的理由如下:第一,校本研究考虑。研究我校的学生特点有利用解决我校的实际问题;第二,学生录取分数看。我校录取的学生中,主要是三本和专科学生,且专科学生普遍分数较低,而这些学生中有一部分家庭是父母离异的情况。

(二)调查工具与方法

使用课题组自编的《大学生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分析及对策调查问卷》涉及的基本资料部分,主要包括性别、职业、政治面貌、户口等客观题;调查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与家人沟通的途径与方法,和大学生在校期间同家人交流的内容等信息。家庭教育的内容部分,主要涉及有生活琐事、专业知识与技能、思想情感、性教育、理财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二、研究过程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调查共随机调查学生人200人,有效问卷134份,其中,性别比例为男:女为54,城市户口为93%,北京户口占63%,外地户口占37%,11级占50%,10级占40%,09级占10%,87%的学生为团员,独生子女占83%。

(二)大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对照角度,从教育责任、教育能力和教育作用三个方面,设计问题要求大学生作答。学生认为,教育的主要责任:家庭和学校一样大占60%,认为学校比较大,和家庭比较大的人相当。在教育能力上,56%的学生认为学校和家庭能力相当,有23%的人认为学校的教育能力较强。84%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一样重要。(三)时间特征的描述

在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时间维度特征上,本调查主要用联系频率、回家时间间隔和家长是否经常来校探访三个因素来描述。调查统计发现,结果每天一次的占47%;81%的家长不经常来校看望大学,这与我校学生多为北京生源有很大关系。

(四)沟通媒介和途径

在沟通媒介和途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大学生使用移动电话和家人沟通,传统的书信和固定电话方式所占比例不大,91%使用移动电话,其中,互联网的沟通方式已经开始出现在大学生家庭教育之中。另外,可以看出,大学生家庭教育主要是家长和大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占到了样本总数的98%。

(五)家庭教育的内容

在就“平时是否喜欢与父母沟通”这一问题的回答上,83%的学生表示喜欢与父母沟通。沟通的内容则集中依次为:思想感情、健康安全、生活琐事、人际关系,最后才是专业知识。

三、研究结论

(一)大学生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比较到位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我校多数大学生都能够理性的看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教育的责任主要不仅在学校方面,学校的教育能力强于家庭,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特别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针对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而言,和家人联系更为密切,受家长的影响更大。因此,若想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家庭教育不可缺失。

(二)在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上,有所偏差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在各方面都很不均衡,生活琐事、健康安全方面明显偏多,而专业知识等其他方面则明显偏少。并不是家庭教育内容的方方面面都要涉及,而应当各方面均衡发展,不能过多或过少。而现在大学生遇到性方面的困惑较为普遍,有学者将大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内容进行共同研究,发现恋爱和性成了大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空白地带。

(三)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受多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受到性别、是否独生、生源地、父母文化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性别差异上,女生在生活琐事、思想情感、性格个性等方面和家人交流更多;而男生在专业知识、理财能力、风险挑战等方面和家人交流较多。总体上来看,城市生源地大学生和家人的交流程度明显强于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

大学生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极为关键的教育,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在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家庭教育内容的偏差,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轻视甚至是忽视,都会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大学生家庭教育实施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和方式,需要结合大学生本人和家长自身条件,这样才能发挥出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促进大学生素质完善,使其更好、更快地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调查篇(6)

本次调查对象为全镇居住的居民,调查方式主要是实地考察、深度访谈、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等。调查结果:走访了120名农村妇女,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回收率为100%。被调查的120名农村妇女中,已婚妇女90人,未婚22人,离婚或丧偶的8人。年龄结构,20岁以下的8人,2130岁的22人 ,3140岁的42 人,4150岁以上的48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的48人,占40% ;初中的66人,占55%;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6人,占5 %;大专的0人,;本科以上的0人。

二、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特点

从调查情况看,**镇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农村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程度提高,但仍过分依赖学校教育

实地调查反映,95%的农村女性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很重要,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都给予一致肯定。71%的农村妇女表明愿意不惜一切投入,培养子女成才。问卷调查中显示,67.61%的农村女性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业问题(成绩差、听课困难、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重视孩子情绪问题(暴躁易怒、焦虑、抑郁、自卑等)、交际问题(内向冷漠、不善交际、经常与人发生矛盾等)以及行为问题(违反校规等)的比例分别为11.83%、13.80%和6.76%。很多农村家庭父亲和母亲分头负责儿童的生活、学习和教育。而且父母共同管理儿童学习教育比例最高达77.55%,说明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以及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 为国教子、以德育人 为主题与核心的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所认同,多数家庭民主和谐,父母协力、协商共同承担家庭教育责任。

但实地调查也发现,农村学生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农村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农村家庭只占15%。85%的农村家庭认为孩子的教育责任在老师、在学校,与己无关,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孩子出了问题就怪学校和老师,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有的家长和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大大增加了学校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更有一部分父母或监护人教育理念差,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认为只要能挣钱,读书也没什么用,不读书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这些观念势必影响孩子,产生学习无用的情绪;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

(二)农村家庭教育方法逐渐更新, 但科学家教任重道远

问卷调查中,52.6%和32.3%的农村女性家长选择私下赞赏、公开表扬方式鼓励儿童的进步。孩子做错事时,61.5%的农村女性家长选择心平气和的方式指出孩子的错误。与孩子沟通交流上,60.5%和30.4%的被调查者觉得自己与儿女的关系非常好或比较好;64.5%的女性家长表示自己能够很好或较好地与孩子沟通;47.94%和47.17%女性家长明确自己的孩子经常或偶尔告诉父母他(她)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走访调查发现,孩子有事瞒着家长时,多数家长采取引导而不是强迫孩子交待的方法。孩子与家长意见相悖,一时难以确定对错,45%的家长会采取冷处理。孩子有吸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和上网聊天等不良行为,部分家长能按照问题的性质采取不同的纠正措施。这说明,广大农村家庭教育方法逐渐在改善,但调查也反映,农村家庭教育方式传统简单,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

一是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部分农村家长认为棍棒下面出孝子,信奉棍棒教育,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等。问卷调查显示,在教育孩子做错事情的方式上,有32.41%的被调查者选择教育方式是责骂或打孩子;3.77%的被调查者采取禁止孩子参加喜欢的活动或拿走孩子喜欢的物品等惩罚方式,甚至有2.76%农村家长认为,小孩子都会犯错误,做错就做错了,由他去。被调查的家长中,对孩子采取物质奖励的占8.86%。而且,考试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以物质奖励;直接用金钱奖赏的家长占2.08%。在与小孩之间的沟通问题上,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 24.21%的农村女性家长表示沟通的时间很少,6.49%的农村妇女反映自己与孩子双方虽有沟通的想法,但沟通过程中,总是因无法克制的情绪而中断与孩子交谈;有2.91%的农村妇女直接表态自己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或很难与孩子沟通。农村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变得胆小、退缩、冷漠,或以攻击和敌意对待他人。

二是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实地调查反映,大部分家长整天忙于农活或打工挣钱,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教育孩子,更谈不上有闲暇时间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沟通,基本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有些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不管不问,甚至有些家长连孩子的确切年龄和所在年级都不知道。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特别是留守儿童监护人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由此可见,教育方式传统简单,缺乏先进家教理念和科学家教知识,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仍是我镇广大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提高广大农村家庭科学育儿的家庭教育水平任重道远。

(三)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支持能力欠缺,家长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一方面,农村家长素质普遍偏低。被调查的农村妇女中,小学及以下的48人,占40% ;初中的66人,占55%;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6人,占5 %;大专的0人,;本科以上的0人。农村妇女承担社会、家庭双重角色,大部分时间被挤占,很少有时间来充实提高自己,有部分小学文化的人渐渐退化到了半文盲的状态。现在读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是农村家长普遍存在的现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镇广大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家长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因而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

另一方面,农村家庭缺乏教育氛围。目前,由于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大部分农村家庭条件差,家庭收入只能是解决衣食问题,家长们根本无能力投资家庭教育设施建设,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因此,虽然广大农民的住房及经济条件提高很快,但有书房或书桌的学生并不算很多。同时,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少,农村女性家长农闲时大多用于聊天,或沉迷搓麻将、打扑克,很少看得见书籍,父母亲平时不看书读报的占绝大多数。

教育孩子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家长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对孩子影响是综合的,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农村家长认识不到知识和文化对子女成长的意义,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义务,忽视家庭教育。许多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无法担当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还有一些家长采取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甚至在无意识中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教育和导向,直接影响了农村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作为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根据自己的条件,扬长避短,加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三、解决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注农村家庭教育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把农村家庭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要认真做好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督查工作,使家庭教育工作管理规范化。

政府应该适当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投入,设立农村家庭教育基金,应付必要的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确保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正常运行。政府要尽最大可能挖掘农村教育资源,大力创建有益孩子身心的娱乐活动场所。尽最大努力发挥农村的家庭教育功能,使农村家庭教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家长要想方设法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创设丰富的信息环境来帮助孩子扩大视野,培养其探索的兴趣和习惯以及陶冶情操。家长可以利用电视机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节目,指导孩子收看;可以带孩子到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可以为孩子选购有关书籍,订阅报刊杂志,并坚持与孩子一起阅读、欣赏。

(二)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素质

农村中小学应注重宣传发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学校章程,规划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农村学生家长整体素质。

学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将提高家长素质当成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忌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学校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出提高农村学生家长素质的长远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要根据家长的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家长来校学习,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素养。家长学校的授课形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家庭教育论坛等形式。家庭教育论坛内容既包括知识讲座也包括家长发言、提问,使家长、教师形式互动,在互动中交流经验,提高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将提高家长素质和提高家长实施家庭教育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侧重培养家长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最终实现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目的。

(三)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孩子建立心连心的沟通。

家庭教育调查篇(7)

Abstract:Through the literature search, questionnaire surveys, case studies,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and so on,this article made an analysis on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amily situation and consequently their parents’ family educational ideologies and behaviors.The article offers several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on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awareness and behaviors about how to optimize the family education.

key words: family education;rural students;middle school;education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的提出

社会发展关键在教育,教育发展关键在农村教育,农村家庭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孩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我国目前有一亿六千万农村中小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中学教育落后于时展。

笔者于2009年6月对南京市高淳县漆桥镇农村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进行了调查,对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有了一定了解,为农村家庭教育优化提供了客观数据,提出一些优化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

2.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南京市高淳县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家长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

调查表分为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教育行为、家庭教育意识三部分。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8份,有效问卷13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8%。

2.2.2个案研究

根据分析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对其中有代表性的个案采取访谈式研究。

3.调查结果分析

3.1对家庭基本情况的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有以下几个特征:

3.1.1父母学历普遍不高。父亲学历是高中文化以上的占25%,初中的占56.8%;母亲学历是高中文化以上的占11.4%,小学的占45.5%。

3.1.2承担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是母亲。根据收入来源,将农村家庭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的占72.7%,其中56.3%是母亲教育孩子,37.5%是共同教育孩子,由于父亲在外打工,实际上主要是母亲;第二类是主要来源于种田的占18.2%,25%是母亲教育孩子,37.5%是共同教育孩子,37.5%是父亲教育孩子;第三类是主要来源于其他,父母共同教育孩子的占75%。调查发现第三类家庭父母学历要高于另两类。

3.1.3家庭类型不同对孩子学习满意度不同。第一类家庭21.9%对孩子的学习感到满意;第二类家庭37.5%对孩子的学习感到满意。以上两类家庭只有25%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感到满意,第三类家庭中,75%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感到满意。

3.2对家庭教育行为的分析

调查显示父母经常关心孩子学习情况的占54.6%,主动了解其在校情况的占20.5%,两者都能做到的占18.2%。从表2可看出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有近20%的家长采用责打方式,9%的家长没采取任何方式。通过沟通交流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占63.6%,和孩子融洽交流的只占27.3%。总体上家长与孩子每周沟通的时间较短。(见表3)

3.3对家庭教育意识的分析

在抽样调查的132名农村初中学生家庭中,90.9%的家长认为教育应由学校、社会共同协作,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读书目的、思想、体质、能力等之间的关系有正确认识,但对自身的行为还缺少必要的思考,如在对“您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的回答中,36.4%的家长选择“偶尔会考虑”,9.2%的家长选择“从没有考虑过”。

4.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策略思考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4.1培养以身作则的教育意识

在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父母不能仅告诉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更应从自己是社会的学生的角度,以自身行为来引导孩子。因此,家长在生活中要做到作风正派、品德优良、举止文明,不断培养反向学习教育意识、自我反省教育意识、自我完善教育意识。

4.2摒弃不当的教育行为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父母的过激教育行为,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导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形成恶性循环。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有权受到尊重。因此,应该加强指导家长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使父母和孩子成为相互尊重的大小朋友关系。

4.3重点开展农村母教活动

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但是娃娃靠谁去抓呢?必须从母亲抓起。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一生的导师和楷模,她的品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示范性作用。抓好母亲教育就抓住了教育的源头。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农村母教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妇女自身素养。

4.4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教育网络

教育孩子不是学校、家庭、社会中某一方的事情,应该打破三者独立、缺乏联系的局面,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学校引导家长,社会充分“净化空气”,家庭教育的重点应放到学校难以兼顾的孩子人格教育上,为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农村家庭教育任重而道远,关系着我国民族兴旺和国家发展,是不容忽视的大事。因此,我们都要关心、重视它的发展和完善,努力为社会新一代力量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彭立荣.家庭教育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家庭教育调查篇(8)

(一)调查形式与内容

(二)调查的结果

1.家庭教育弱化。调查分析发现,我镇有相当部分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模糊,他们片面地认为:孩子上学了,其思想、学业等方面的责任已转移到学校老师,老师是孩子的成长责任人,从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殊不知,即使孩子上学了,子女的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家中度过,况且,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3.家长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据调查了解,一些家长无视自己对子女的榜样作用,在家中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 家庭缺少情感交流,导致家庭气氛、家庭环境、家庭习惯差,对子女的成长十分不利。

4.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家庭中,家长只注重给予子女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政治认识水平的教育,忽视对子女的意志品格的培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普遍采用反诘、讥讽、用别家孩子优点与自家孩子缺点进行比较,甚至实施粗暴教育办法来教育孩子,教育效果差,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破坏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5.对子女教育投入比较重视。调查发现,不少农村学生家长为了子女教育舍得投资,对子女学习需求尽量给予满足,他们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日后能够出人头地。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正在转型,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结构等状况有了较大变化,一些农村家庭教育观念仍较落后、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经济环境较差,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还对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一些家长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思想认识不到位,家庭教育观念未转变,他们受新读书无用论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影响,对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政策不了解,特别是对部分普通高中、职校学生,毕业后外出打工与初中毕业外出打工,所得回报与教育程度不成正比,导致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漠不关心。

(二)苦于教子无方。虽然一些学生家长也觉得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很重要,但因自身文化程度较低,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在督促子女学习方面,更感到无计可施,教子无方已使他们为之烦恼。

(三)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较差。一些学生家长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对子女的影响,他们在教育方式上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并且个人言行不一致,失信于子女,难以在家庭教育中树立威信。尤其是,当前独生子女较普遍,大多数处于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庇护,物质的满足和行为的自由放纵,使家庭教育形同虚设。

三、强化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对家庭教育意义的宣传力度。家庭是孩子的成长的港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为此,各级政府及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宣传,尤其是加大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全社会营造重教善育的社会氛围。

家庭教育调查篇(9)

一、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1. 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偏颇。长期以来,农村很多家长一直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把教育责任完全推给学校,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抱怨学校、埋怨老师,甚至还形成一定的社会呼应。究其原因,这都是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偏颇和长期的习惯影响所致。事实上,在人生的三大驿站——“家庭、学校、社会”中,学校教育具有时段性,而家庭教育是终身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前奏,从一定意义上说,孩子的很多习惯、性格、品行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在上学之前的家庭影响中形成了。如,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一个人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格形成阶段,是在于早期的家庭教育,而这一点是学校任何教育都无法给予的”。由于家庭环境、结构、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孩子性格、品行的多样性。孩子一入学,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规范孩子的行为,如保持清洁卫生、遵守纪律、礼貌待人、诚实守信、不说脏话、爱护公物、热爱劳动、好好学习等等,培养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如精神病学家将学校称为“矫正和完形人格的工厂”。当今,很多家庭有问题孩子出现,放荡不羁,使家长感到头痛、无能、无力、无助,管教力不从心,给学校教育也带来一定难度。但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影响源,产生问题的根源在自身。如,很多孩子所表现的行为成为大人的影子、镜子,但作为家长还是看不到、意识不到,一味地推卸责任,如很多孩子长大成人所表露的行为也是大人的复制或翻版,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实,也是当前教育界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 社会对家庭教育重“标”不重“本”。社会一直未能从根本上重视家庭教育,虽在很多社区门口、村社办事门前常看到创建示范社区、村社的标牌,有些家庭的门框上挂着四星级、五星级门牌,实际上都是虚设的样子货,与区民的实际行为毫无关联。如,很多区民或家长在外经商,欺骗讹诈、欺行霸市,闲暇无事时酗酒,这些家庭只不过当时经济条件好罢了,不难想到这些家庭出身孩子的行为习惯是怎样的,其实只是和“残缺性”缺乏家庭教育的孩子所表现的行为异曲同工罢了。据调查,从未听、见到举行创建示范性社区或村社的活动,更未听到、见到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和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性家庭的指导活动。实际上,一些地方政府偏重于抓经济效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基层宣传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关于改进和转变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没有真正落实到多数家庭,家长的认识观念偏低、偏激,社会也没有专项的家长教育培训机制,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失调。

3. 市场效应导致学校教育5+2≤0。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开放,一些经商者把廉价的劳动对象瞄向学生,由于金钱的诱惑,很多学生也蠢蠢欲动,都想闯一闯、捞点外快。很多家长为了眼前利益,节假日把孩子推向劳务市场,一来可打工挣钱搞点小收入,二来可避免孩子在家闲暇无事到处游逛出问题。殊不知,现在很多劳务市场都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甚至是“垃圾”市场。金钱的利诱,欺骗、讹诈、霸道的商场竞争等,对未成年人耳濡目染,甚至置身其中,污秽不堪的东西直接倾入到未成年人的心灵,影响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学校教育背道而驰,导致学校教育“5+2≤0”的结果。如,家长对孩子外出打工监管不力,孩子打工获得了小收入而不能合理支配和利用:一是买手机上网聊天;二是“哥们”花天酒地、大吃大喝,养成了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导致学生上课时互打手机、互发信息骚扰、互传垃圾文件;养成行为放荡不羁、不受约束管理,给学校教育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4.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突出。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教育现象增多。由于“隔代教育”日趋突出,引发孩子学习、思想道德滑坡现象;心理健康、人格发展障碍;人生世界观、价值观偏移等问题,在农村已经普遍形成。当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各个部门不可忽视和亟得解决的问题,如何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我们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

家庭教育调查篇(10)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缺少那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想通过调查,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2、调查的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长江委幼儿园的孩子,共发放情况调查表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7份。调查对象中,离婚、丧偶、再婚及其他家庭占8.8%。被调查的家庭成员中,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固定工作的约占82.83%,从事个体经营、及工人的约占39.91%。

3、调查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

家长问卷形式问答为主,在关于对幼儿园教育有的意见建议方面,采用开放式征询。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况:

1、从家庭的经济收入来看:

由于我园是委属机关幼儿园,家长的家庭收入比较稳定。以接受调查的227个核心家庭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总数的45.3%;在10003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75.5%;另外,许多孩子的家庭中还有老人资助。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日后能出人头地。他们都非常重视其子女的教育,稳定的经济收入为家长开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从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来看:

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我园幼儿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母亲是博士的约占总数的2.7%;父母亲是大本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58.31%;父母亲是大专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35.13%。

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父母亲是工人或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43.27%;其次是一般职员,是其父母亲总数的14.6%;而机关干部及企业管理人员占5.4%。这个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一致,说明了父母亲的学历同其职业相对应。

由于家长一般都在本市范围内上班,不用花费很多上下班的时间,且有95.58%的孩子以单独居住和同父母居住为主,因此说:家长是有能力、有时间进行家庭教育的。

(二)家庭教育观念:

从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

在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上,绝大多数家长表示,管好孩子学习,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职责,至于其他教育则是其次。这些家长认为,只有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利益。

调查中发现,在家庭教育类型中,95.57%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表扬鼓励、耐心说理。在这些家庭中,家长虽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但却有55.75%的家长认为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顿、全家人不理他、罚站、关在家里不许出去等。这说明,有半数多的家长教育孩子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不成正比。

此外,虽有99%的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们的表现却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当长的业余时间,但把它用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没有多加引导,家长平时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做家务、看电视报刊、参加文体娱乐等活动上,占95%,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三)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

我们已经知道,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然而,调查情况表明,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妈妈,约占其家庭总数的61.43%,其次才是孩子的 爸爸,约占30.97%。这可能与父母亲的工作和生活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生活的关系,孩子在家里与妈妈的关系较为亲密。调查表明,有56.63%的孩子乐意接受母亲的教育,有31.85%的孩子乐于接受父亲的教育。且,参加家长会或学校要求家长参加的活动,也都是母亲是主要参加者。这都说明家庭教育孩子目前主要还是依托于孩子的母亲。作为孩子母亲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更大程度影响了孩子的品质,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但是应该清楚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父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性格的形成、智慧的培养、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四) 家庭环境是教育的基础

在紧张忙碌的节奏中,丰富活跃家庭业余文化生活,是提高家庭现代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影响包含了与教育相促进和相矛盾两方面,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的基本保证。

由上面的结果分析表明:现阶段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只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获得而忽视孩子能力的培养,还有一部分家长主动参与教育的意识薄弱,觉得我交了钱,你们是老师,这孩子我管不了,全交给老师了,处于被动的状态。

由此可见,加强家园联系,提高认识,增强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赢得家长的配合,对于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和建议:

(一)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

正确的教育观,是每个家长具有全面而长远的素质教育意识,特别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家庭充分认识到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一旦当它与孩子的学业发生矛盾时,这个重心又发生了位移。

调查表明,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才,但是这种成才观念经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在许多家长看来,人才就是掌握高深学问的专家学者,从而忽视了在各行各业中数以亿计的有道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还是忽视精神软件方面。一些家长舍得给孩子买钢琴和电脑,但却不愿花钱学习教育的方法和思想,以加强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因为,家长必须先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才能教育好孩子。

如: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目前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许多是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信任感,流落社会,造成失足。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二)家长尤其是母亲要不断充电:

周末、假日,街头经常能看到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不辞劳苦地伴送孩子去参加各种辅导班,使孩子们能够从校园之外多渠道获取知识,助他们一臂之力。但是,有的家长整天督促孩子,自己却不读书不看报;有的家长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想到自己也需要进修、充电。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极强,父母是孩子首先学习的对象。父母生活的态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反映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是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而实现的。事实上,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要在为人处事方面给予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无止境的漫长道路上照样有为孩子传道、授业、解惑的义务,而且这种教育远比课堂教育来得重要。

家长自身不断加压充电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家长,学习的过程是再社会化的过程,是自我充实、完善的过程,是沟通、影响、感染孩子的过程。作为孩子,在家长的学习推动下,更加倍于自身的学习。母亲对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尤为重要,但作为母亲在认识上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成长,忽视母亲自身的需要和发展,把孩子作为生活的全部或生命的延续,从而造成自身的发展和兴趣爱好受到制约,情感体验遭忽视,视野变狭窄。调查情况表明,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母亲,且,孩子在家里与母亲的关系较为亲密,孩子乐意接受母亲的教育,因此,母亲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余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承认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腊,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请给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让他们自然的发展。

(四)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

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扬长补短,整体互补:

上一篇: 模拟医学教育 下一篇: 医疗广告监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