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6 16:22:18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1)

1 概述

科技成果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是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要资源,其推广和应用于社会,是科研任务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科技成果管理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科研工作从确定计划任务、科研设计论证、研究实验,到成果鉴定、成果推广应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做好成果管理工作,直接影响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影响科研工作的效益。对科研工作的预测、科研计划的决策、课题选择等一系列科研管理活动有反馈作用。目前科技成果管理采用人工管理,缺少工具支撑,管理的流程性、规范性、精益化无法保证。

群众性技术创新是发挥企业员工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也是推进技术进步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对职工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始终要以“人才战略”为抓手,以全面提升员工技能为有效途径,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加大人力资源储备,加快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

群众性创新活动深入基层一线,贴近生产实际,覆盖公司全部业务,在电网建设、生产运行、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群创项目涉及各单位各专业,小且杂。目前存在管理难度大成本高、缺乏有效监控手段、同类项目重复申报和成果共享与转化应用率不高的实际问题和难题,迫切需要开展群创项目管控技术和交流转化应用提升手段的相关内容研究,更好的为群创活动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提供策略支撑。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从国内外开展的相关研究情况来看,为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成果利用周期缩短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成果商品化的要求加快,尤其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后,既为国家创造财富,又为人民健康提供新的防治手段。

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已经初步形成了基本适应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成果管理体系,然而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管理水平,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服务,应引起科技管理人员的关注。

技术革新是我国国内使用最早和最广泛的概念,企业多年来开展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群众性生产活动,是群众性创新的主要内容。

由于群创项目小且杂的特点,目前国内企业大多实行分级管理,即企业总部实行总量协调、备案管理,基层单位进行项目管控。此模式造成企业总部对于群创项目的开展过程、实施效果和成果交流转化等各方面无法进行有效管控,各基层单位独立实施造成相关项目的重复申报和成果无法共享,造成较大浪费。

因此项目开展科技成果与群创项目管控技术和交流转化应用提升手段的相关内容研究,促进科技与群创成果交流转化应用见实效。

3 项目研究内容

针对以上关于科技成果与群创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文章以科技成果c群创项目征集优选、全面管控、加速交流转化为目标,研究相关精益控制技术和成果交流转化手段,提升规范化、流程化和精益化管理水平,构建省、地市、基层三级管理体系,通过项目申报优选、实施过程管控、综合验收管理、成果全面共享和加速成果转化等手段,全面推进科技城管与群创项目管理水平。

项目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国网公司科技成果与群创项目征集优选、精益化管控和成果交流共享,采取的技术支撑手段为科技成果、专利成果管理与技术支撑工具,其研究包括:

线下运行:科技成果、专利成果管理与技术支撑工具以线下运行为设计思路,通过单机独立管理方式,为各级人员提供工作智能化辅助。通过文件交互方式完成各级人员的信息导入导出。

项目管理全过程辅助:针对科技项目、群创全过程节点突出关键内容校准、流转时效管控、活动环节固化和闭环管理等精益化管控手段。

管理层级细分:根据基层、地市和省公司等管理单位层级进行管理需求细分,差异化定制科技成果及群创项目的管控、多元化展示、统计分析。

4 项目建设目标

(1)研究垂直一体化管理机制,实现省、地市、基层统筹管理。垂直管理机制是项目研究的支撑性成果,通过省、地市、基层三级统筹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科技成果和群创活动的过程管理水平,针对具体工作提出规范性要求,促使各级活动开展主体目标一致、行动统一。

(2)研究科技成果与群创项目精益化管控技术,实现申报优选、专家审查及过程控制等。

(3)研究科技成果与群创项目成果评价、交流共享、成果转化应用的相关手段和方法。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2)

科教兴国重在创新,创新问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高校具有人才和技术密集优势,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全国近2/3,“863计划”项目占全国的1/3,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占全国14%,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但是,全国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有90%以上仍未在生产上发挥作用,清华大学是我国专利大户,国家实行专利法以来,授权的643项专利中得到不同程度应用的也仅占30%,效益较为突出的只有15%。如何把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推动尤其重要,特别是耗资巨大、企业难以承担风险的大项目,更加需要政府采取措施促进。

1中外政府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

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鼓励高校同企业界建立合作关系,并为此投入巨额资金。英国早在1986年10月,宣布了一项投资为4.2亿英镑的资助产学研合作的宏伟计划,规定高校科研机构选定并得到企业资助的研究项目,政府将拨结该项目同样数额的支持经费。美国科学基金会(nsf)白1971年开始,陆续制定了“大学工业合作计划”、“工程研究中心计划”等7个促进高校与企业界结合的计划。美国商务部1990年拨款组织“先进技术计划”,资助那些申请该计划的企业、政府部门、大学都按“食物链”的方式集团化,以确保集团内各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密切结合,达到缩短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时间。英国地方政府鼓励大学和企业合作,谢菲尔德市的市长谈到,市政府主要制订一些鼓励政策,如在大学附近设立科学园区,鼓励新兴公司的成立,引导大学教授不要只做纯学术研究,鼓励年轻的学者对中小企业发生兴趣。1996年英国政府启动区域创新战略,其目的是帮助将新思想和新方法转变到商业和公共领域的创新上来。美国大学成为政府认可的教学和科研中心,并得到大量资金。同时,发达国家十分注重制定有关优秀人才引进的政策,他们的做法和经验表明:政府在推动高校和企业的结合上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近些年来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采取了各种方式,如实施火炬计划、星火计划、863计划,组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等,但在实践中遇到不少困难”]各省市政府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促进高校与企业的结合,教育部与科技部共同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建设香港特区政府1993年成立香港工业科技中心公司,拨款2.5亿元及57130平方米的土地作为兴建中心大楼及租期运作费用,旨在促进科技、学术与工业的结合,但政府在具体的政策上支持力度仍显不够。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于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推动地方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但我国不少地方基础较差,科技投入低,高校创新功能薄弱,力量分散,加上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缺少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2关于创新理论的研究

关于创新理论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一些学者借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从社会、政治、经济的宏观角度来解释各国技术创新实绩的差异,重视国家特定因素对于技术变迁过程的重大影响,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首推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12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在这本著作中明确地将经济发展与创新视为同一物,还将发明与创新区别开来,认为创新是一个社会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或者经济的现象。熊彼特的有关经济发展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演进过程的观点,为政府、企业制定有效的创新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没有涉及到政府管理创新对于技术成果转化影响的问题。

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于1977年发表的名著《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克分论述了企业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实为管理革命、管理创新的一部分,认为大公司出现之后,管理的复杂化程度提高,从而导致了经理阶层的职业化和高层次管理方式的形成,而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管理创新但是钱德勒的研究对象是美国企业的发展,对政府政策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几乎没有涉及。

近些年西方学者发表了大量对创新理论和官产学研的专著、论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a~earte.muii"所著的《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一书。该书论述了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其他科研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proctorp、reid等所著的《美国和德国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的比较研究》,对德国和美国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中的组织、管理和执行上的相似与差异进行了探索,并应用具体事例对美国4个主要科技园区的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动力进行了检验。michatlhobday所著的《科技创新在东亚》,该书拓宽了传统的创新理论,建立了了解科技后进国家(地区)高科技公司优势和缺点的分析性架构…。铃木所著的《日本的科技成果转化》,该书重新解释了日本的科技变革进程,指出日本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归功于日本政府的远见卓识的产业政策和大型公司的创新管理技术。但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角度论述政府管理创新问题的论文论著较为少见。

国内学术界近些年来十分关注创新理论的研究,其中冯之浚编著的《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具有代表性,在这部书中,冯之浚等论述了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抉择的必要性,提出了制度安排及深化政府的体制改革问题。

关于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途径,国内外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美国、英国一些学的主要观点有:(1)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向工厂企业流动,高校教师到企业兼职;(2)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3)建立向工厂企业推销科研成果的专门机构;(4)创办大学科技园区,使高校科研成果直接进入园区孵化;(5)创办合作研究中心,与企业界共同开发新技术;(6)建立科技成果交流网,密切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国内学者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大学的教学、科研与社会职能;(2)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标准;(4)产、学、研一体化研究;(5)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等。但国内外对地方政府在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中的管理创新问题尚欠缺系统论证。

3国家创新体系中地方政府与高校、企业的相互关系同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1996年报告中提出:“国家创额体系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市场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的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改造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体系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创新体系主要构成中的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等,在实现该体系的功能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并存在合理的相互联系机制。而国家创新体系的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它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内容,其中,知识创新是基础,技术创新是核心,管理创新是保证。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的新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高校在知识创新中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由高校人才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科学素养所决定的。他们在我国高层次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中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知识,而且也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他们的文化素质,尤其在创造中的理性思维是最突出的特征。正是这样一支知识创造型人才队伍,已经或将成为知识创新的战略资源。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走出困境和发展壮大的关键,促使企业加强技术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各种组织都能成为本组织管理创新的主体,而从某一特定的行政区域整体来说,地方政府则是管理创新的主体,它对于合理配置创新资源起着宏观调控作用。由此可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围绕企业的技术创新这个关键,高校的知识创新是基础,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是保证。我们以大学科技园为例进一步说明政府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系问题。

中国大学科技园是政府、高校、企业相互结合,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模式。如前所述,高校具有人才和技术密集优势,取得了相当多的科技成果,如何把高校中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大学科技园是一种有效途径我国成功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中,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沈阳市政府在沈阳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拨出810亩地,完成六通一平,以低于征地价的每亩3万余元出售给东大软件园。哈尔滨市政府在哈工大校园周围划出117公顷土地建设哈工大高新技术园区。北京市政府政策预留22公顷土地建设清华科技园。浙江省政府财政拨款5000多万元,与国家教委合作,建设浙江省杭嘉湖科技开发公司等,并相应出台了吸引创新人才人园的政策。可见,创办大学科技园的基本条件是:当地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财团的加^,高校显著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而条件相似,由于缺少当地政府的支持,创办大学科技园是很难成功的。

4以人为本的思想与地方政府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问题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行政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个突出特征,这是西方国家所不及的。先秦诸子都是从人出发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其中,儒家“三纲五常”思想中的人本思想具有积极意义,最典型的有孔子和孟子的民本思想孔子在《论语·学而》一文中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里“道”指通导、治理的意思。

仲弓问仁,子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其中“如承大祭”指如同承担大祭典一样小心。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一文中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公孙丑下》一文中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中可见,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已经认识到管理的核心在于人的管理,只有尊重民意,重视和发挥人的作用,国家和民族才能兴旺发达。中国古代传统行政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现代政府管理创新的文化支撑。西方国家的管理思想曾经历由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到现代管理理论的“自我实现人”的假设,从而奠定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他们认识到人才与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认识到人力资本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尤胜过金融资本,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成为企业、高校等各种组织以至政府管理的重心。可以说,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体系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系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创新人才通常指创造力高的人才,即能产生符合某种目标或新的情境的解决问题的观念,或是创造出新的社会价值的能力。显而易见,创新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和根本。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创造一个吸引人才并能使其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的良好的竞争环境,在全社会造成一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以及人人参加竞争的舆论环境,增强创新人才的竞争意识和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

5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科技中介体系问题

5.1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职能,通常指职责与功能作用,它是职和能的辨证统一。国家职能是指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是国家在实施其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活动过程中担负的职责和功能。恩格斯曾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本质上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因此,国家必须具有对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所谓地方政府职能,是指地方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或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可见,地方政府职能是政府职责与政府功能的统一。地方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本质上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是作为国家管理执行机关的行政主体,依法对政府机关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作用。

地方政府职能内容是变化的,这是由行政环境的变化所决定的,这就涉及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当前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大环境下,在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及体制改革至关重要,这是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又一个重要内容。一方面,政府职能的重点是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对科技、教育等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但政府机构不宜庞杂;另一方面,企业正由政府的附属物逐渐转变成完全独立的经济实体,但在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的创新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干预始终是十分必要的,但干预方式不能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方式,而应是作用在市场的失效点。基于这两方面的思考,政府的部分科技、教育等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可以由界于政府与高校、企业之间的科技中介组织代为履行,按照市场的方式进行管理,实现体制刨新。

5.2科技中介组织

科技中介组织,就是以非行政的方式组合起来,介于政府与科研部门和企业之间,执行特定功能的互益性社会自治组织。科技中介组织是传播知识和信息的桥梁,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问环节。如前所述,市场经济对地方政府角色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由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对社会、企业、市场的直接控制向宏观、间接管理过渡。这时,介于政府与科研部门、企业、社会、市场之间的科技中介组织,成为协助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一股重要力量。科技中介组织的发展,在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3)

中图分类号: G27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 04(c)-0000-00

农业的快速发展始终要靠科技来支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价值体现,更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终归宿。当前新形势下,成果转化工作尤为重要,国家近年来的多项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的实施细则》等,都体现了国家对于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视。成果档案管理,作为成果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应当高质高效的服务成果管理及转化。成果档案的分类是否规范与符合实际需要,直接关系到成果档案管理效率的高低。

一、 定义

梳理农业科技成果档案的定义与内涵则有利于分类方案的制定。

1农业科技档案

我国2008年的《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中对科学技术文件材料(以下简称科技文件材料)定义为:记录和反映科学研究、生产运营、项目建设活动和设备仪器运行、维护及其管理工作的图表、文字、声像等不同形式文件材料的总称。科学技术档案定义为:科学技术档案(以下简称科技档案)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社会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本单位和个人具有保存价值的,应当归档保存的科技文件 [1]。黑龙江省档案业务人员培训教材《科技档案管理》中引用了这一概念,并进一步阐述科技档案是生产、科研、基建及管理活动的原始记录[1]。

可见,农业科技档案可概括为,农业科研、生产、基建、设备及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2农业科技成果档案

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职务科技成果是指执行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的工作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上述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科技成果[2]。

可见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业研究与技术开发中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

黑龙江省农科院2016年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将我院的科技成果概括为,本院职工执行科研任务(项目和课题)或者利用省农科院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开展智力活动创造的职务科技成果。主要指选育的主要或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品系)、动物新品种(品系、配套系)、肥料、农药、农机、农产品深加工等专利技术及其它职务科技成果(包括非专利技术成果)[3]。

黑龙江省农科院草业研究所,从事草业科学研究。可见,我所的科技成果档案产生于科研任务(执行项目和课题)中产生,主要指选育的新品种(品系)、专利技术以及其他职务科技成果(包括非专利技术成果)等材料。

3.区别

可见农业科技成果档案的归档材料的范围小于农业科技档案。

二、分类

1科技成果类型分类

科学技术成果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于吴敬学先生的研究分类,所取得的成果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基础性研究成果。它是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的理论性研究近期应用效果与近期经济效果均不明显,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成果形式一般为学术论文或学术专著;第二种,应用研究成果。这一类研究成果以实用为目的,采用基础研究的原理,研究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艺的科技活动;第三种,开发研究。它是运用已有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和现有的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以生产产品或完成生产任务而进行的技术活动。它是以获取商业价值为直接导向,其成果能够用于商业化生产或提供商业化服务[4]。

2档案管理学分类原则

档案管理学中提到的,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三种,即组织机构分类法、问题分类法、年度分类法。其中根据便于保管和利用为原则,组织机构分类法,适用于立档单位内部机构稳定且分工明确的单位;问题分类法适用于立档单位内部分工简单,或职能有交叉等情况;年度分类法大多单位都适用。

根据工作实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以草业研究为工作中心,专业统一,内设机构分工不复杂,但某些部门间职能有交叉。如内部设有牧草育种研究室、牧草栽培研究室、草地生态研究室、玉米育种研究室、种质资源研究室、成果管理室、基地管理室等研究室。由于成果管理室与基地管理室与其他研究科室研究内容或职能设置有交叉。分类方法更

具体将其划分为:牧草育种、牧草栽培、草地生态、饲用玉米研究、种质资源研究等五个类别。既保障分类清楚,又涵盖所内研究各个方向[5],且方便检索利用。

3.草业所成果档案分类方案

将农业成果档案进行三级分类。一级分类,分为已转化成果档案与未转化成果档案。二级分类,以服务成果转化以依规,根据科技成果类型进行划分,分为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开发研究成果。三级分类,根据档案管理学分类原则中的问题分类法,分为牧草育种研究、牧草栽培研究、草地生态研究、饲用玉米研究、种质资源研究等专业方向进行分类。

三、结语

全国大多省份都设有省级农业科学院,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其直属科研院所共有30个。农业科技成果档案的分类方法或各有不同。针对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日益受到重视的现象,此类研究具有应用价值。现以草业研究所为例浅尝辄止,进行了分类研究,此类研究仍需后续探究以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伟.科技档案管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2.

[2] 人大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二号.(2015-08-29).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除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之外,在高校科技管理方面,我国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持续发展的经济需要强大科研能力的支撑,因此,一大批先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逐步转变为了研究型大学。为了促进转化的进程、保证转化的效果,处在转型期的研究型大学必须改变先前的科研管理模式,以教学促科研,将科研与市场对接,改善之前的学术氛围、学术风气。[1]本文意图在区别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上,对于转型期新的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管理方式进行探讨。

1 大学的分类: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

我国有700余所普通本科院校、10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其主要职能是储备科技创新所必须的高等人才,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承担社会责任等等。根据职能不同,我国的大学可以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三大类。[2]

1.1 研究型大学的特征

研究型大学是美国最早提出的概念,[3]其以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作为自己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该类大学教学培养工作的重要部分。与教学相比,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工作是其日常工作的主要部分,为经济发展提供自主创新的成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任务,教学任务与科研工作具有紧密的一体性是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除此之外,利用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和技术服务,以技术入股、成果转让等形式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是研究型大学区别于其他两类大学的主要特征。

1.2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

教学研究型大学有全面的学科配置,部分专业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其教学工作以本科为主,兼收少数硕博学生。在科研方面,其实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依靠的主力军,[4]对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推动。科研工作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并且存在明显的重要攻坚方向是该类大学的主要特征。传统上看,教学科研型院校作为“中间派”,在我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试验场”。

1.3 教学型大学的特征

教学型大学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要目标,承担较少的科研创新工作,其办学方式灵活,适应能力强。有学者将其特征概括为:以本科教育为主、主要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社会适应性强、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区域化优势明显、办学效益显著,等等。[5]由于此类大学并非本文探讨的对象,因此,对其特点不做特别的论述。

2 转型中大学的科技管理: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后,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由此催生了大量的对于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这也使得一些科研成果主要针对地区需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出现了跨区域,甚至于全国性的科研需求。因此,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转向的趋势,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期。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科技管理则是第一科技。[6]科技管理的意识与技术,是科学技术能否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在知识大爆炸、科技大爆炸、观念大爆炸趋势一发不可收拾的今天。

然而,在这个重要的机遇期。我国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却没有对于科技管理工作提起足够的重视,亦或对转型期科技管理工作所面对的挑战缺乏清醒的认识。本文认为,处在转型期的教学科研型大学面临的,科技管理方面的主要挑战,在于:观念僵化、思维保守,人才意识淡薄和缺乏专业科技管理人才三个方面。

首先是观念僵化、思维保守。由于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地方性特色,多数的该类大学存在“壁垒”式的思维。这种思维表现为两点:一方面,对外形成资源垄断,阻碍其他研究机构涉足本地的科研领域,这种垄断逐渐转化为了一种小富即安的保守主义,妨碍了跨区域、跨专业、跨学科的大型科研合作项目的建立,也限制了地方型科研项目的视野和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对内的科研管理保守成风,即对于本单位科研人员跨地区、跨专业从事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不足。对内的保守会严重阻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过程,影响本单位吸引高新技术人才的持续性。在这种保守思维的影响下,教学研究型大学很容易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地方性的科研主导性地位,忽略科技管理的作用,从而错过重要的转型期,失去进阶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机遇期。

其次是人才意识淡薄。传统来说,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更多的以本科教学作为其业务工作的核心。也正因为如此,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招聘教师时,更加注重对象个体的教学能力是否突出,而相对忽视其科研能力。在向研究型大学转向的过程中,其在吸引高水平、高层次、高学历的创新人才方面缺乏足够的投入。这种投入的缺乏表现在两个层次,一是没有将吸引人才的重心放在提供优质的科研条件上,即缺乏吸引一流科研人才的硬件条件,二是没有为科研型人才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换言之,受到传统引人思路的制约,教学研究型大学在转型期不能将更多的源转移至吸引人才领域。简言之,在以教学为主导的传统之下,教学研究型大学缺乏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意识,长此以往,会导致该类大学对于高新人才而言缺乏吸引力。

再次是缺少专业的科技管理人才。与上一个问题类似,该问题同样源于教学科研型大学忽视科研工作而重视教学工作的传统。由于工作重点始终在教学领域,教学研究型大学不乏优秀的教学型人才。但是,在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科研工作的大量增加,该类大学传统上科技管理人才缺乏的现实会更加突出。缺乏科技管理意识和技术的科学研究,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换言之,与科研成果相比,科技管理是现代大学科研工作的核心和最重要的推动力。科技管理人才的缺乏、科技管理意识的淡薄,必将制约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是其平稳度过转型期的最大障碍。

处在转型时期,必然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如果不能克服其自身在科技管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那么,教学研究型大学能否平稳的完成向研究型大学的过度,便是未知数。本文旨在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科技管理创新提供一些建议,以助其平稳的度过转型期。

3 转型期科技创新管理策略分析

教学研究型大学能够转型的关键在于,在某些重点学科,该类大学已经达到了国内,甚至国际一流水平。在该学科中,该类大学存在鲜明的特色,而其他学科则成畸形发展的状况。[7]转型时期的科技管理创新应当以学科作为关键词,以此为出发点,本文为其科技管理创新提出以下意见。

首先,是重视学科体系的健全。所谓“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在重要的历史机遇期,优先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无可厚非,但是,就科技管理而言,教学研究型大学要向纯粹的研究型大学转向,其科技成果的涌现,必须是学科均衡发展的结果。因此,为了平稳度过转型期,在科技管理方面的关键是平衡学科之间科研工作的比重,促进弱势学科能够同样发挥科研重镇的作用。这种鼓励可以表现为,科研奖励向弱势学科倾斜,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给予弱势学科更多的辅助,在经费分配上为弱势学科的科研项目配套更多的资助,等等。

其次,是注重引进人才的全面性。优势学科尽管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在人才引进上应当有长远的眼光。这种全面引进人才的理念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要加大引进科技管理型人才的力度,科技管理型人才相当于一场战役中的指挥官,缺乏有效指挥的战士会成为一团乱麻。要实现转型,最重要的是为转型时期的科学研究把舵,因此引进科技管理型人才,应当是转型中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工作重点。第二个方面是需要健全学科制度。在引人的过程中,不应当仅仅在优势学科利用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吸引国内外一流的人才,在相对弱势的学科,更加应该提高待遇,增加筹码,将一流人才招至麾下。这是健全学科体系的必经之路。如此,才能实现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以强带弱”,实现学科的均衡发展。

第三,是在科技管理方面强调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径。重视产学研相结合,主要是考虑到国家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支持力度有限,而该类大学的研究经费主要集中于其优势的重点学科,为了使其他的新兴的学科能够获得发展的土壤,必须考虑将其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转化为物质性利益,产学研相结合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以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让等形式加强学科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形成科研――产出型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注重校办企业的发展,校办企业可以更加快速、高效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校办企业还能为高校注入活力,提高其吸引人才的筹码。除此之外,教学与科研产出的关系也不能忽视。传统上,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的模式不利于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之间的转化。在转型期,教学研究型大学必须重视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教学的新型教学科研模式。应当重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将其培养工作转化为现实的科技成果。

4 结语

机遇与挑战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教学研究型大学以中国加入WTO为背景,正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同时在科技管理方面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如何改善传统科技管理工作的不足,是其能否实现转型的关键。本文旨在为其平稳转型建言献策,在重视学科体系健全,加强人才引进的全面性,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基础上,该类大学一定能够顺利的实现转型。

【参考文献】

[1]佟福锁.论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转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6.

[2]李宝富.试论国内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与建设途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3):83-84.

[3]王雁,孔寒冰,王沛民.创业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挑战和机遇[J].高等教育研究,2003(3):54.

[4]刘仁义.论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期的科技管理工作[J].学术界,2006(4):227.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5)

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新闻出版总署大力推行绿色印刷战略,以及首都建设“三个北京”的背景下成立的。《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绿色印刷战略的实施,以及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研究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建院伊始,研究院即确定了“政府推动、高校主导、企业参与、服务行业、立足北京、面向国际”的服务宗旨,并在打造平台、整合资源等方面迈出了诸多实质性的步伐。

一是联合共建研发机构,构建创新体系。根据绿色印刷包装产业关键环节和发展方向,研究院坚持市场导向和战略需求并重,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和骨干企业共建科研机构。一方面,通过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建绿色印刷包装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共建纳米绿色印刷联合实验室、与天津大学共建印刷电子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共建印刷电子材料与技术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引领型”研究机构,开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技术研究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抢占新兴产业的技术制高点,有效提升了科技创新的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全国绿色油墨联盟共建绿色印刷油墨研究所、与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绿色印刷装备与工艺研究所、与中国包装总公司共建绿色包装材料与技术研究所等“市场导向型”研究机构,面向企业需求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的合作开发,搭建校企之间科研成果转化的桥梁,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二是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围绕产业升级,研究院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打造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北京印刷学院在行业共性技术和检验检测、认证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积极为行业发展和中小企业开展服务。研究院先后引入和组建了国家印机检测中心、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印刷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印刷包装材料与技术中关村开放实验室、设计中心、印刷包装行业专利文献检索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2011年研究院对外签订的研发、测试、实验服务合同额突破了400万元,并联合油墨行业协会等有关部门引入了国家油墨检测中心、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研究院积极面向印刷包装产业密集区,积极发挥辐射、示范作用,与上海市工业区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核心区域内共建研究院华东分院,与深圳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研究院深圳分院,积极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目前,印刷包装行业最大的文献检索和知识产权检索平台,以及绿色印刷标准研究中心也在积极筹建之中。

三是组建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创新联盟的建立,能够增强联合创新能力,提升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和制度化,有效解决产业集中度不够、共性技术供给不足和核心竞争能力不强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市科委的指导下,研究院联合中科纳新、北大方正、北人股份、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等17家企事业单位,成立北京绿色印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创新,形成了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联盟成立以来,研究院积极参与行业重大产品开发、核心装备研制与共性技术攻关,先后与联盟骨干企业合作承担了10余项部级和北京市级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支撑并引领绿色印刷包装产业的发展。此外,在科技部、北京市科委、苏州园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研究院联合京东方等21家企事业单位成立全国印刷电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承担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工信部工业发展基金重大项目为牵引,针对印刷电子领域关键材料和重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共同推动印刷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建,增强了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的深度融合,探索了适用于不同类型研究、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了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降低了创新成本和风险,提高了成果转化的效益和效率。

优化内部管理体制,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研究院的成立,本身就是对北京印刷学院现有科研管理体制的突破和创新。建校之初,学校就十分重视顶层设计,特别是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确立了“政、产、学、研、用、资于一体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型科研体制”建设目标,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完善了包括项目管理、成果转化、利益分配等在内的运行和激励机制,为研究院更加有效地参与协同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一是建立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院作为学校的二级机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保证研究院的机构独立运行和享有充分自,真正实现政事分离、责权明确。研究院设立专家委员会作为决策和咨询机构,由印刷、包装、出版、设计、科技管理等相关领域专家和领导组成。研究院下设管理服务部门、独立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等结构单元,并以学校的北京毕升新技术开发中心作为运营载体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全方位产学研结合,特别是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与印刷出版行业的骨干企业建立广泛而紧密的合作关系,将先进的技术成果进行深度开发和工程化研究,以技术集成的形式在行业内转移和推广,同时密切跟踪国际市场,创新先进技术,提高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实现工艺流程的国产化与现代化。

二是建立技术负责人与业务经理人相结合的项目管理机制。研究院采用项目管理的办法,实行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业务经理人双重管理方式。项目技术负责人主要负责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等技术层面工作,项目业务经理人主要负责项目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及市场化运作等市场层面工作,实现了“申请、运行、结题、转化、孵化与市场对接”的全过程、一体化、开放式管理。

三是建立以校内科研力量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用人机制。研究院工作人员均实行聘任制,鼓励具有重大科研项目和产业化项目的主要科研人员进入研究院进行专职科研工作。对于研究院管理人员,按照固定年限进行聘任;对于学校进入研究院从事专职研究的科研人员,按照项目计划时间进行聘任。同时,研究院还注意根据项目研发需要,吸纳科研院所、合作企业等技术骨干参与项目研究,并有计划地引导项目组整体向成果转化的企业流动,完成技术转移,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是建立与大学科技园一体运行并结合社会资本的转化机制。2010年12月,北京印刷学院大学科技园正式被认定为北京市级大学科技园。2011年4月,学校携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大兴区政府正式签约,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为学校大学科技园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进一步发挥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集成优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研究院和大学科技园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管理运作机构和管理团队的模式,互为抓手,有机互动,既能加速研究院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企业孵化的成功率,又可以通过研究院科研成果的孵化和技术转移推动园内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五是建立成果转化收益分成与股权激励相结合的分配机制。对由研究院负责推动的技术转让、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采取收益分成、股权激励等方式,激发科研人员进行创新创业;科技成果及专利采取直接转让方式进行转化,一般采取收益分成的方式进行激励;自主研发形成的职务科技成果,通过研究院实施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采取收益分成或股权分配两种激励方式。同时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设立科研奖励资金,实施对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专项奖励。

创新人才引进模式,积聚智力优势,培育创 新团队

高端人才是永恒的稀缺资源,也是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的核心。在大力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的过程中,研究院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为”的高端人才引进模式,通过担任实质性学术职务、讲座教授、兼职教授等方式,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产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一是聘请高层次人才引领研究院建设。研究院搭建有利于高端人才开展工作的平台,实施高端人才“柔性引进”政策,先后聘请了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人,我国两院院士3人,中组部“”入选者3人,长江学者4人,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共建研究机构负责人、或重大项目负责人。高层次领军人才对研究院的建设和相关科研工作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研究院相关科研平台的建设,不仅使学校、研究院的研究水平大大提升,而且也提升了行业的竞争力,在行业中引起了积极反响。

二是打造高水平团队助推研究院建设。研究院通过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学术团队,积极构筑产业化急需的人才聚集高地。例如,根据北京市发展印刷电子产业的战略需要,研究院成立了由天津大学邹竞院士领衔、北京印刷学院和天津大学双校共建的印刷电子研究中心,共同开展印刷电子用导电油墨的产业化和下游应用技术开发,打造了一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产业化技术开发团队。研究院还通过聘请科技管理专家,着力打造高水平的科研管理团队,先后聘请了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教授在内的多位科技管理专家,对于提升研究院在印刷包装行业战略管理、发展规划和预测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校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建立全方位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研究院对学校现有的科研力量进行摸底后,通过到校任职、兼职、短期工作和项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一流高端人才;按照科研和产业化项目的难度和进程,从年龄、学历和职称等方面,合理配备项目研究梯队,共同推动项目产业化;通过优化创业环境,吸引各类人才到研究院、科技园进行创业;依托研究院和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优选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创业项目,组织创业指导教师指导大学生入园创业。另外,对于学校科研人员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成果,除了学校科研人员担任技术负责人外,研究院还从学校管理人员和研究生中选出一批具有创业激情和专业素养的骨干力量,到研究院项目公司中担任项目经理人,配合项目技术人创业。

积极承接重大项目,加快成果转化,推进 协同创新

研究院始终把解决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作为服务北京的首要任务,以重大科研项目和产业化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政府资金引导、学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企业重点投资,及科技人员股权激励相结合,共同推进成果转化的新模式,在市属高校中率先落实中关村股权激励等先行先试政策,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形成了“落地一批、运作一批、储备一批”的结构合理、层次鲜明的项目梯队。

一是抓好项目研发,做提升科技创新的“加速器”。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克服了学校原有科研人员比较分散、科研课题不够集中、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水平比较低的问题。一年多来,在研究院的积极推动下,学校在承接重大项目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先后主持开展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多项,以及多个北京市相关委办局和行业企业项目,并在某些研究领域形成了自主研发的创新性科技成果。这些重大项目,不仅体现了研究院紧密结合当前市场急需、解决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问题的能力,而且为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抓好项目转化,做促进成果转化的“孵化器”。科学研究来源于产业需求,同时又必须服务于产业发展。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始终以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为中心,面向产业链,以推进先进成果的转化和技术的产业化为目标,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要进展。目前,已经实施的4个产业化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其中政府提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70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近亿元,已经取得良好效益;同时吸引了一批社会投资者与研究院洽谈合作其他产业化项目,极大地鼓舞了学校实施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信心。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6)

中图分类号G4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1-0032-03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教育规划纲要对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等也作了重要部署。在这样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如何做好科研绩效的管理与评估,已成为科研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单位的科研进展、成果获得、经费使用、效益高低都会产生直接影响[1]。对科研绩效作出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培育创新团队的发展成效;有利于管理部门对科研人员的工作有一个科学的了解,为科研项目的管理和连续资助等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也有利于创造一个公正的学术发展氛围,减少科研上的不规范行为[2-3]。通过绩效评估使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对单位和自己重新定位,及时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统一、科学的科研绩效评估体系,对于科研绩效的评估基本还是以同行评议为主。在同行评议中,如果所选专家正确,且专家能够实事求是地表达意见,同行评议是完全可以信服的。但现实工作中,由于科学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同行评价也受到诸如专家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学术偏好、人情关系和非学术因素的影响,而使同行评议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因此,搞好科研绩效定量评估,并以此作为同行评议的补充,将提高同行评议的准确性,准确、量化的考核体系对科研绩效评估工作至关重要。

尽管科研绩效评估已逐渐从尝试阶段走向成熟推广阶段,从局部应用向整体应用推进,然而由于科技劳动及其成果表达形式的复杂性和无形资产的多变性,至今未形成较为公认的评估体系。

1科研绩效评估的内涵

科研绩效评估是指在科研活动完成后,对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对科研活动的完成情况、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及影响所进行的系统、客观、公正的分析,并为今后的投资或决策提供意见或建议[4]。科研绩效评估的单元包括研究项目、科技人员、研究机构等。

1.1研究项目评估

科研活动类型的传统划分方法将科研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三大类。基础研究成果强调其学术价值,即重在对科学共同体的影响,其绩效表现形式主要为科学论文和学术专著,因此对基础研究成果绩效的评价实质是对其产生的科学论文和学术专著进行评价;应用研究是针对具体的实用目标,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流程的研究,主要以应用前景为评价标准,即强调其技术性,其绩效表现形式以技术论文、技术专著和专利为主,但一般情况下,应用研究专利形式比论文形式更能体现其技术特征;技术开发研究是对实验室成果进一步扩大或具体化所做的工业性中间试验,主要以商业价值为评价标准,即强调其实用性基础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研究为技术开发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技术开发研究将所遇到的问题又反馈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三类研究既有分工,又有联系,构成整个科研活动。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有些研究很难明确地区分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开发研究,因此其科研绩效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定量时应综合考虑。

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进行跟踪、评估和反馈,达到优化资金分配,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效率的目的。它有4个层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公正、严格的评价,将政府的有限资金集中在可行的重点研究领域;二是通过对工作绩效的恰当评价,建立能够充分发挥研究人员创造能力的开放、灵活和竞争的学术环境;三是从整体上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塑造科学研究的机制观念;四是积极公布评价结果,使公众理解和支持政府的科研投资,强化对政府能力的信任。

1.2科技人员评估

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技人员的绩效进行跟踪和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反馈,从而促进科技人员绩效的提升和科研管理水平的改善,达到优化单位人力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本单位整体绩效水平的目的。它有2个层面的作用:一是及时发现科研院所中每位科技人员的客观绩效,让科技人员明晰并认可自己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其他管理活动提供依据;二是让科技人员了解单位对自己的评价,明晰自己在单位所处的位置,使科技人员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和自我评价,以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工作潜能。

1.3研究机构评估

根据研究机构的性质划分为科研型研究所、公益型研究所、科技型企业三大类。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研院所绩效进行跟踪、评价和反馈,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提高知识创新的能力和效率,促进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5]。它有3个层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公正、严格的评价,对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和综合能力给予正确评价;二是通过工作绩效的考核,对研究所的发展潜能和团队建设进行恰当评价;三是通过绩效考核,改善研究所的内部管理能力。

2科研绩效评估的原则

2.1鼓励创新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绩效评估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强调数量而轻视质量,结果造成由于创新的难度较大而导致数量的产出较低。相反一些平庸的“成果”由于创新难度和投入的成本较低,出现了一些泡沫绩效。因此,在绩效评估中要坚持“鼓励创新,减少平庸,拉开档次,计量有据,褒贬分明”的原则。

2.2公开公正原则

所谓公开原则是指在绩效评估当中一定要公开其权重设计的依据。公开是公正的基础,也是改进绩效考核的唯一前提。公正、公平、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并接受监督,才能使人们对考评产生信任感,自觉接受考评结果。

2.3分类分层管理原则

应根据不同研究类型、不同岗位和层次,分别制定不同的绩效管理体系,确定不同的考评内容和标准,采用不同的考评办法。评价指标要体现可比性,标准要统一。评估指标体系是整个评估工作的核心,指标体系选取必须建立在对额定的科研活动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如同样是“绩”,对管理人员是以其管理和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满意度来衡量;对科技人员是以其主持和参与课题的等级、课题经费、的水平、科技成果等来衡量,对科技开发人员是其研发新产品的能力、成果推广能力及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等来衡量。

2.4定量定性相结合,量化易操作原则

在制定绩效管理评估体系时,既要针对不能量化的内容设置定性考核评价标准,又要有针对能量化的内容设置定量考核标准,所有的考评项目和考核指标清晰明了,易于采集,便于操作,尽量减少主观干扰。科研院所的考评应以其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充分体现考评的客观公正。

3科研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

3.1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

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是科研绩效评估系统的基础。选取评价指标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评价指标的科学性是评估结果真实、可靠的基础。因此,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要严格按照农业科研研究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单位实际,尽量选取能真实、准确反映客观实际的指标,科学确定其权重。二是引导性。科研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研能力,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承担科研项目、科技论文、专利和科技著作、奖励成果、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等。对获得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奖励成果、高层次的论文等给予较高的评估分值,引导科研人员投入到高层次的科研活动中。

3.2构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是绩效管理的起点,指标体系的制定要适应现代科研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科研院所的发展与科研人员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立足于科研院所的战略经营计划和对科技人员的工作进行岗位职责分析,并予以界定与说明[6]。因此,优化评估指标,完善评估内涵非常重要。

3.3绩效考核的实施与管理

绩效考核的实施与管理主要是对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跟踪。绩效考核的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一般按年度进行考核评估。科研单位应坚持科研、开发、精神文明并重的原则,绩效评估围绕科研绩效考核、开发创收和精神文明等方面分别进行考核。科研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科研能力。结合工作实际选取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论文、专利和专著、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为一级评价指标;二级指标逐级细化。科研项目根据项目级别和到位经费设置不同的量化系数;科研成果划分为部级、省部级、地市级;科研论文划分SCI论文、核心期刊和普通刊物;专利按申请与授权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当量。

3.4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对科研机构来讲,一是以其科研实力、发展潜能和科研团队建设为主要内容。因此,对项目进行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对科研团队进行评价。科研团队是完成课题的重要保证。三是是对合作交流和人才培养进行评估。这关系到科研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四是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绩效评估对科技人员来讲是以科技人员的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努力过程和工作态度为主要内容,注重培养和发展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保证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

3.5绩效反馈及结果应用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织部分。绩效管理必须对影响绩效提高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工作得以改进。通过绩效反馈,促进管理者与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从而有效地提升科研院所的绩效管理水平。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关系到整个绩效管理的成败与否。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和效率,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评议制度和评价方法,形成符合现代科研院所管理要求的制度体系,必须通过后续的评估结果反馈和绩效改进,才能确保评估的结果能产生影响,使评估结果能得到贯彻落实。

通过绩效评估使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在绩效评估中对单位和自己重新定位,及时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4建议

4.1不断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

绩效评估应充分考虑科研机构属性上的差异,采取灵活、渐进的推进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使绩效评估的结果更加科学、客观、真实,具有说服力。

4.2绩效评估与科研机构战略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相结合

以长期效益为重,避免科研机构追求短期成果或表面效果。科研活动具有探索性、长期性、风险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因此,在对科研机构的绩效考核中,如果只关注即时可见的短期成果指标,致使科研机构倾向于研究风险小、时间短、见效快、容易出成果的短平快项目,这对国家科研事业的长期发展极为有害。单纯地统计数量等,只能鼓励研究人员去追求发表文章的数量而忽视对真正有价值研究的投入;对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强调则可能导致忽视对研发人员能力的培养。评价不应只看一年的绩效,而应往前滚动若干年,看过去几年的累积表现。

4.3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重视专家评议机制的使用。科研绩效要力求可衡量和量化,但对科研绩效完全量化是不现实的,必须与定性的专家评审结合起来。量化可以得到一些客观的数据,但量化指标无法完整呈现研发成果,因为科研工作的产出指标都不具备均一的价值,因此结合专家评审是一个比较适合于研发绩效考核的方法。只有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依目标结果管理模式,由各方面专家参照其定位及研究方向,通过定量和定性指标,以及对科研机构的深入了解,才能对科研机构的绩效作出综合的判定。

4.4提倡互动、参与式考核

使考核过程最大程度地得到研究所和科技人员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考核方式,采用自评估与专家考核相结合,加强考核专家与受评单位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让考核专家与科研机构负责人能一起研究前期的工作总结、成绩和不足以及未来的战略规划与目标,提出意见,这样有助于考核结果的反馈利用。

4.5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绩效管理体系

以科研机构绩效考核为核心,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绩效管理体系,特别是建立严格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从机制上保证绩效考核得到实效。

5参考文献

[1] 李庆贺,崔凯.绩效评估方案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础科学,2010,12(3):52-54.

[2] 刘莺.关于区域教育科研管理绩效评估的思考[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9):17-18,29.

[3] 彭博文,何涛.高校科研绩效评估的现状、矛盾及解决原则[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4):52-53.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7)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1-0128-02

1 问题的提出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高校科学研究发展迅速,科研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笔者认为其基本的表现一是原创性基础类研究成果偏少,二是高水平应用型技术成果不多,三是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偏低。造成这些问题和不足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传统科研组织模式不适应科学研究的发展。近年来一些研究型大学纷纷恢复学院制,使学院在教学、科研等学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协调作用,通过横向的联合弥补学科过于分化的不足,有的大学还进行了校―院―所制改革,但总的来看,这些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学院)一系一教研室”组织结构仍然是我国高校主要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另外,计划经济的模式依然存在,包括科研经费和科技推广经费基本上依靠财政投入,造成高校科技创新面临经费不足而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科研管理只注意科研计划、组织、指挥以及协调科学研究中的各种关系,工作思路仍然是程序化的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

1.2 具体的管理工作不够科学

单纯量化式评价体系阻碍着科研和学术的繁荣。我国不少高校实行的科研量化考核管理,一般以、获得科研经费的数量多少等指标来评价教师的科研水平,虽然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但过度量化、周期很短又助长了高校教师片面追求数量的功利化倾向,严重影响了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和学术的繁荣发展;同时,经费管理不规范使科研资金流失比较严重。一些高校为了鼓励教师科研,科研经费管理不重视成本核算,对科研资金的筹集与取得、投入和运用、耗费和补偿等全过程缺乏综合管理和监督,造成科研人员转移、套取科研经费等问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大打折扣。

1.3 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环节缺失

我国高校科技工作仍未从“计划立项―科学研究―鉴定报奖”的旧模式中完全转变过来,在计划课题立项时对预计产生的科技成果的实用性方面、市场需求及生产条件、工艺条件了解不够深入,产学研结合不紧密,造成与市场的脱节。同时,高校科技产业有待进一步规范,高校与大学科技园之间、与从事创新产业的科技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此外,知识产权的界定和利益享受主体不够明确,影响了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而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既制约了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又造成了严重的无形资产的流失。

1.4 重项目申请,轻项目管理

目前,众多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点不是加强对科研项目的日常管理,提高科研的质量,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申报科研项目、争取科研奖励上。无论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还是科研工作者,都习惯于将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教师科研能力高低、学校学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样的价值取向可能会对科学研究工作形成不良的引导作用。如果将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从事人文学科与工程技术的教师统一按照科研经费的多少来比较他们学术水平的高低就十分荒唐了。这种观念对科研人员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在研课题的完成质量,不利于高校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

1.5 重科研经费的制度管理,轻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

我国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以课题制为主,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是以项目为单位来具体进行的。这就使得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方面,对科研经费使用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都非常重视,各高校也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政策和财务制度;另一方面,科研管理部门往往忽视了从全局的角度对科研经费的支出用途进行考察、审计,即经费支出是否是项目所需,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资源的浪费现象等。

1.6 重项目考核形式,轻绩效管理,经费效益低下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考核更多地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对项目执行的过程和经费绩效的考核。一方面,虽然科研项目的合同(任务书)作为最基本的法律文书,详细地规定了任务下达单位和项目承担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最终的成果形式,但是,在实际的科研管理工作中没有进一步完善科研合同(任务书)管理,尤其是细化年度目标和最终成果目标,以及明确相关的违约责任,规定违约追究办法。因此,结题时对科研成果难以进行实质性的审核,许多项目的验收和鉴定都流于形式,对于完不成科研计划者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条款,造成处理起来无据可依,只好不了了之。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中没有形成对科研项目进行绩效评估的制度。目前,一些获得资助的研究项目在结题时无成果,或成果水平低,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项目,结题时拿几篇水平不高的论文充数,一些应用研究的项目,不考虑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取得的所谓成果不能得到实际应用,成果转化率低。由于缺乏科研项目绩效评估制度,没有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估,无法得出有力的数据来说明项目的经费绩效,因此也就难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科研的效益,造成科研经费的效益低下。

2 加强高校科研管理的对策

2.1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不同学科以及教师的合作

继续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计划经济模式在科研管理方面的遗留因素。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如在学院之下组建研究所,建立以校―院―所三级管理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并使研究所成为责权利相统一的教学科研实体,强化对科研的统筹协调。从制度上确立教授在科研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学校科研主管部门努力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工作。结合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大力倡导不同学科以及教师之间开展交流合作。

2.2 完善科研量化考核管理制度,激发并保护教师的创新积极性

坚持科研工作考核的激励约束导向,但必须由偏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重点是完善科研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及差异,确定不同的考核指标。尤其要注意的是要遵循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工作的规律与实际,适当拉大考核的时间跨度,允许和宽容教师科学探索的失败,关键看做了什么而不是简单追求结果和数量,避免急功近利的倾向,引导和保障教师以充分的时间与精力潜心学术、投身创新,努力做出原始性、基础性、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2.3 加强科研经费的筹措与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

目前高校争取的科研经费数量虽然可观,但总的来说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经费与资源并不充裕,不同高校之间也极不平衡。因而,政府财政加大投入的同时,高校自身也要开源节流,通过多种途径多方筹措科研经费。与此同时,高校要切实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将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纳入学校的审核监督之下,既要尊重课题负责人的经费使用审核的自,又要明确规定经费报销的项目范围,如设备仪器采购、书报资料订阅、外出学习调研等,允许合理的劳务报酬等支出,但总体要求必须与科研项目紧密相关,确保将有限的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

2.4 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产学研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

高校在倡导并保障教师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紧密结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强与产业部门和各大企业的科研合作,努力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水平技术成果。要建设好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推进高校科技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拓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渠道。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措施,包括科研成果的评估、使用、投资以及对成果主要研发人员的奖励办法,设立创业基金并完善使用管理办法等,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教师投身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工作。

2.5 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

科研管理人员一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与良好的职业道德,二要有高水平的信息采集能力与实践能力,三要有科技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四要有组织协调关系能力。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因此,作为科研管理人员,要有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能力,既同本单位科研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对其科研动态和科研成果心里有数,又与上级科研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对其政策和指示了然于心,并且能够把二者交流的各个环节协调好,促进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胡瑞,等.中美研究型大学科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比较研究与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145.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8)

高校作为我国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家科技水平的主力军。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取得及科研水平的提高,在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持续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给高校的科研发展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一、高校科研管理现状分析

现阶段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科研工作在高校教学及发展领域的地位愈加重要,高校科研工作在国家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表现出学科门类齐全、科研人才聚集、科研成果丰富、科研信息灵通等发展优势,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然而,在科研管理模式、科研管理体制、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也表现出了严峻的问题和弊端,制约了高校科研工作的持续、有效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重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科研管理模式、科研机构、科研人才及相关工作人员几个方面。现阶段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科研成果转换和科技创新的激励不足,许多高校的科研经费分配和科研奖励机制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先进的科研成果难以和市场形成有机结合,成为让学生观摩的实验室样品,造成了先进科技资源的浪费。同时许多高校的科学研究依旧停留于注重学术、忽略经济效益的思想层次,导致科研成果转化困难,滞后了高校的科研发展。

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动力及研究能力不足也是影响科研水平的重要因素,现代化高科技技术成果的产生和问世,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科研工作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研究活动,仅仅靠单一学科的理论及技术支持是不足以高效实现的,只有与其他学科领域建立紧密的联系,集思广益,吸取众多学科的知识精髓,才能保障科研成果的精良。目前高校与企业及其他学科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科研协作,对科研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消极影响。

现有科研人员研究动力不足及优秀科研人才的严重流失也是现阶段阻碍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许多高校以事为本或以物为本的科研管理模式导致现有科研人员的研究动力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使得科研工作领域面临人才流失的发展瓶颈。与此同时,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的管理观念过于陈旧,导致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普遍存在“上项目、列计划、要经费”的程式性科研现状,影响了高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

二、“量化+开放”科研管理模式概述

“量化+开放”的科研管理模式,是指在明确科研目标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开放创新性的科研管理体系、更新科研管理理念、拓宽科研管理思路等方式实现学术科研工作与市场经济活动之间的良性结合。“量化+开放”的科研管理模式注重科研项目的量化、科研管理思维的开放以及高校科研机构向市场的开放。在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新时期,高校的科研工作只有积极创新科研管理模式,与市场建立紧密有效的联系,明确工作重心,实现科技活动与经济活动之间的良好转化,将高校学术性的科研机构向高端科技产业方向发展,以适应社会变革、技术创新的客观要求。

传统的集中型科研管理模式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忽略了其实用性和经济性;服务型管理模式注重科研工作的学术性和服务水平,忽略了科研工作与经济活动的关联性。“量化+开放”的科研管理模式将高校科研机构作为科研产业中的基础环节,将高校的科研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联系,以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及实际应用为研究基础,综合发展科研工作的学术意义和经济意义。

三、 建立“量化+开放”科研管理模式的方法和重要性

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形式及国民经济体制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为高校的科研工作及科研成果转化提供高效、高质的服务。“量化+开放”科研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能够明确高校科研目标,帮助科研机构建立科学的科研发展规划,改善高校科研管理实践中“重成果、轻转化”的落后模式,增进高校科研成果创业化水平,积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进行科研立项、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及产权保护,使高校的科研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对提升高校科研水平,促进高校科研工作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量化科研项目、明确科研目标

所谓量化,就是将科研目标或科研任务具体明确,使复杂的科研管理工作通过合理量化变得简单、清晰。在进行科研立项的过程中,科研机构应注意将科研项目与实际应用及社会经济紧密联系,准确判断科研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成果转化的可行性,有效规避科技资源浪费。

2、拓宽管理思路、更新管理理念

建立“量化+开放”科研管理模式的首要任务就是创新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应用科学的方式评价科研工作,积极开放管理思想、拓宽管理思路,将科研质量管理与科研性质管理有效结合,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在质量和数量上形成完美统一。同时应用开放的思想大胆实施新举措,与企业建立合作研究或委托研究的科研模式,在确保知识产权的同时,将科研成果最大限度的转化。

3、 紧密联系市场、实现成果转化

在高校科研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以知识产权为核心,以成果转化为

目标”的基本原则不断创新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利用高校自身的优势为科研工作寻找市场和成果转化的渠道,与企业之间建立科研协作的关系,通过加强高校科研机构自身的技术创新,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有效增强高校科研机构成果创业化及技术产业化的能力。同时合理分配高校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资源,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学技术产业化的积极性,实现高效科研知识产权学术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总结:

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创新是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必然要求,“量化+开放”的科研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科研工作的经济性原则,有效保障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既适应了社会经济体制,又满足了高校科研机构自身的需要,只有积极实施、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才能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提高高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9)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72-01

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研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不仅包括科研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科研、结题等内容,还涉及人事、财务、行政等诸多方面工作。针对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研管理状况,如果在体制与机制上建立行之有效的科研管理方法与模式,并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形成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为科研服务,在研究所内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最终实现提高研究所整体科研水平的目的。

一、科研管理的特点和任务

(一)公益性和区域性特征

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作为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主要面向社会提供公共基础服务,其研究成果也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并不具有排他性及竞争性[1]。同时,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还具有区域性特征。由于使用本省财政资金,既要最大可能地实现公共利益,又为具体的公益目标服务。科研课题立项原则应体现本省及国家科研政策,并充分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自身所处优势及科研成本和预期效益,从而实现科研资源利用有效性的最大化。

(二)开放性特征

首先,学术研究的开放性特征。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由于其公益性的特征,因此可以保持一个学术开放的科研环境,这样既有利于准确了解和把握本行业发展动态和方向,也有利于科研信息的交流与更新。其次,科研人员的开放性特征。科研人员进行合理流动将会培养有利的竞争意识,从而促进提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最后,科研成果的开放性特征。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研管理由于具有区域性特征,因此需要将科研成果发挥出最大的地域优势,通过与同行业兄弟单位进行业务交流学习,可以最大化发挥本单位科研管理工作效率[2]。

(三)任务及基本内容

科研管理作为一种过程管理,也是对科研行为的一种管理。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是以文献资源为基础,以软科学研究为龙头,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载体,集查新检索、科技统计、科技评估、科技宣传、企业咨询、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科技翻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于一体的科技情报业务体系[3]。研究所科研管理的内容已经涵盖整个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规划、申报、评估、立项、下达、实施、结题、奖励及成果转化等诸多内容。另外,科研管理还有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的职责。

二、对加强科研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一)科研管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从事科研活动的主体,也是科研成果保证质量、数量双达标的关键因素。因此,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应当建立相应的鼓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使用并留住人才,使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中去,对本部门本单位做出相应的贡献。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方式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和竞争激励机制,同时重视研究所自身文化建设与传承,竖立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从而营造积极、踏实的学术研究氛围,有效地开展各类科研活动。同时,只有支持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及重视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才能建立合理的科研梯队,打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人才基础。

(二)科研管理需要机制与制度创新

首先,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设置和职能安排,建立一支精干的科研人才队伍。其次,消除学历文凭与实际水平的界限,引入合理竞争机制,采取科研课题全员聘任制,并结合工作绩教,通过在科研过程中的贡献不同,拉开奖金收入差距。最后,职称评定与晋升是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科研人员的根本利益需求,建立一个与科研活动密切相关的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和职称晋升制度,把满足科研人员的基本需求摆在重要位置,将会大大调动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开创科技情报工作的崭新局面。

(三)科研管理需要形成课题制

课题制是指按照公平、择优的原则,设立科研课题,并以课题项目为中心,课题组作为基本活动单位进行课题组织、研究和管理等活动的一种科研管理制度[4]。课题制对于有效利用科研资源,激励课题参与人员科研潜能,使学术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为本单位本行业服务,是行之有效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科研管理体制。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高科研管理效率、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潜能、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角度出发,加快科研管理模式转变的步伐,积极有效地推进科研项目课题制。

(四)科研管理需要完善科研档案

科研档案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科研档案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地归档,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科研档案管理机制。在科研课题结题后,科研管理部门组织收齐课题相关材料并系统地组卷,要求归档质量准确、详细、完整。也可以建立信息数据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改善档案管理方式,实现科研档案的自身价值,最终为本单位本行业开展科研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研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研究所内创建一个科学、宽松、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氛围,维护一个良性发展的科研活动秩序。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科研管理应根据本行业、学术领域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结合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如本省及国家的战略规划调整、国内外同行业发展动态等,不断完善和创新科研管理体系,建立相对完整的后勤行政保障制度,为本单位开展各项学术研究活动提供稳定的硬件设施并创造良好的软件环境,以适应和满足科研工作的整体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黄建国.中国非盈利性科研机构科研管理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4,5

[2]梁军能.省级水产研究所科研管理创新思考[J].大众科技,2007,7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10)

基金项目:本文受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TQ10)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12日

一、引言

高校具备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这就要求高校不仅是开展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同时还是开展科学创新研究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从高校的层次分布格局来看,江西省内高校绝大部分为地方高校,基于当前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地方高校在职能上一方面承担着重要的教书育人职能,同时还承担着较为显著的社会服务职能,地方高校需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并服务于地方经济,通过发挥其科研人才较为集中的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动,而有效的科研管理工作又是高校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撑。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一方面具备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事务性、执行性的特点,同时又是对高校科研创新活动进行整体调控和管理的系统工程,通过有效的科研管理活动能够实现高校科研创新活动中人、财、技术、资金、组织的有效配置和高效运行。与传统的以研究性为主的高校不同,地方性高校目前在科学研究体系与科研管理机制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建立高效实用的科研管理机制,是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提升地方高校自身竞争力和学术水平的关键问题。

二、江西省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全面推进,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也在经历一轮快速的变革。以江西省高校为例,随着数字化科研管理系统的逐步推进,科研管理的职能也在趋于科学化,多数高校对科研管理部门进行了职能划分,例如分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地方服务等部门,其中人文社科部门主要负责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自然科学部门主要负责科技创新平台、自然科学研究、研究团队建设等职能,地方服务部门主要行使推进校地联系、争取社会资源、服务社会经济等职能。目前,江西省的大多数高校基本实行二级管理体制,校内各个二级单位的科研活动直接受到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指导,具备适当分权但又相对集中的特性,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针对性,但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整体效率还有待提升,特别是科研管理机构如何行使管理职能、是否具备管理能力、管理理念是否能够有效指导科学研究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同时,由于缺乏科研创新和核心组织,难以有效提升整体科研创新水平,科研管理机构无法有效追踪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并有效对接,导致高校科研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严重,等等。

(一)科研管理理念滞后于社会技术和科学研究发展需求。科学研究工作作为科研管理的直接对象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科研管理工作在理念上还没有跟上科研发展和技术发展的步伐。在科研管理中,因循守旧、官本位的思想仍然较为明显,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较为落后,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在科研管理工作中依然习惯于以行为为导向的工作思维;对科研成果的管理仍然沿用一贯的纸面成果形式,较少考虑到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不重视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较少关注到科研项目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导致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无法有效体现,降低了科研成果的投入产出价值,使科研工作中的研发与应用脱节;缺乏较为先进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注重对科研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科研成果注重纸面研究,而对于具备较高实用价值的专利申请不够重视,对专业也缺乏有效的保护制度,导致知识产权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研发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全面推进,科研管理工作本身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在科研工作中的新问题和新趋势,才能使科研管理工作与科研工作齐头并进,共同推动高校创新工作的发展。

(二)科研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不适应科学研究工作的实际需求。科学有效的科研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是科学研究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发展的助推器,有利于科研创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但是目前江西省大部分地方高校在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上都存在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第一,科研评价指标的选取和科研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科学研究工作的自身规律存在较大偏差,科学研究本身需要较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工作沉淀,而现有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则主要看中短期成果,存在“重形式、走过场”及“重数量、轻质量”的弊端。对科研工作的考核往往不看重科研成果的实质内容,而过分关注科研成果的外在形式;不注重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评价,而单纯注重科研结果;不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质量,而单纯注重科研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成果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学术氛围,导致科研工作者不太注重长期研究和基础研究,同时也导致科研工作往往追求低水平重复,以数量充质量,不求创新只求形式的短期行为,导致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成为科研工作的短板。第二,在对科研工作的评价中没有将科研成果转化及科研服务地方经济放到应有的位置,^多关注科研过程中产生的论文级别和数量以及获得课题级别和经费数量,而不注重科研工作的实际质量,导致多数研究没有实际价值,被束之高阁,影响了科研工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功能的发挥。第三,评价和激励机制过于刻板,缺乏灵活性,特别是激励机制未能实现体现科研价值差异性的目标,在激励机制设计时对各方面的因素考虑不周全,对不同性质、不同工作量、不同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激励时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项而异,降低了激励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损害了科研评价和科研激励应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校际之间、校所之间、校企之间合作交流不够。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完整结构来看,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政府等各种机构均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他们之间共同形成互有分工、互相合作、共同促进的有机整体,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各高校将科研创新工作与企业、政府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有效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创新链条。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校际之间、校所之间还缺乏有效的合作研究机制,合作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随着科技创新向综合化、大型化趋势的发展,单个科研机构很难承担重大项目的创新任务,也难以通过有效整合研究资源,避免无效重复研究;另一方面校企之间、校政之间的技术合作、资源整合、政策导向、人才培训、成果应用的运行机制还不够顺畅,学校科研机构对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规划不能及时了解,对企业单位、政府单位的实际需求不能随时掌握,因此容易导致研究方向偏移,以及研究成果无法得到有效应用,削弱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潜力。

(四)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高效率、高水平的科研管理机制的运行有赖于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人员能力与素养的匮乏是制约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的瓶颈。从目前江西省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人员状况来看,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队伍的构成中缺少专业人才,管理人员多非科班出身,大多来自于二级学院教师的转岗或者来自于其他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训练,综合素质参次不齐,缺乏先进的理念和技能来提升科研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往往造成科研管理流程不规范、办事效率低下、制度设计不合理等弊端;另一方面高校也没有将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放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高校对人才的追求往往注重与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科研人才,而往往忽略了对科研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同时对现有的科研管理人员也缺乏系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而从科研管理人员自身来看,由于平时业务工作繁忙,事务繁杂,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导致业务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对科研管理人员的评价、考核和激励也缺乏有效的机制,工作人员的薪酬、绩效、选聘、晋升往往仅仅由行政级别和技术职称级别所决定,而与工作绩效没有较大关联,往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管理实效缺乏主动的探索和完善意识,这也导致了科研管理工作本身进步的步伐。

三、江西省高校优化科研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江西省高校校内科研活动合作和资源整合机制。首先,各高校应注重学科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各学院和内部科研院所之间形成以重点学科和特设学科交叉融合的合作机制,推动交叉学科和学科群的形成,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之间形成互相支撑的研究格局,在特色学科群的建设上体现理工农医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的特色,力求在学科群的生态结构上体现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开放式、动态性的多元动态特性,并及时关注社会技术需求,及时培育新的学科;其次,注重风险防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价和防范的机制,优化校内科研合作流程,保障校内科技资源整合秩序;最后,推动制度建设,从学校层面建立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科研合作的文件、规章和制度,形成不同学科之间在资源共享、人员交流、任务分派、成果分享、绩效考核等事项上的机制,促进科研合作和资源整合的有效运行。

(二)完善科研管理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科研管理效率与效果的提升离不开高素质的科研管理人员队伍,而完善的科研管理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则是科研人事管理机制的关键问题。第一,高校应健全现有的职称评价体系,实施分类职称评价策略。在现有高校职称评价体系中,大部分高校的职称评定以教学科研为基准,而对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均参照教学科研人员的标准进行职称评定,评价标准单一,不能体现岗位要求和职责要求,因此应探索建立教学型、科研型、行政管理型、学生管理型、社会服务型的分类职称资格评聘制度,同时探索寻求不同类型职称之间的转换评价机制,形成教学成果、科研成果、行政管理绩效、学生管理绩效之间的互相转换评价,将教学型教师、行政管理教师、学生管理教师的职称进行单列评聘,逐步建立与岗位工作内容、技能要求、职责要求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机制;第二,基于省级宏观视角,对高校和科研机构下放更多的自,特别是对省级协同创新机构等实体在人员岗位设置、教师职称评价、科研人才引进、职务评聘、绩效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自主决策权,特别是要因地制宜,形成对青年科研人才的破格晋升机制,使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经济服务方面表现优异的青年教师能够脱颖而出;第三,建立特殊学科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特别是要在较高层面建立跨学科、跨门类的综合大型项目的牵引机制,通过灵活引进人才,吸引兼职人员、借调人员、短期聘用人员参与项目进行项目攻关,在全省范围内推动校际间项目的长期合作和临时合作,合理配置校际研究资源和人才资源,在高校内部建立教师跨学科开展学术研究的补偿机制和灵活考核机制,推动校内不同专业间学术公关人才的无障碍流通;第四,注重学术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严格、完善、科学的学术诚信评价体系,保障学术工作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平性。

(三)完善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第一,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分类评价机制,在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上、淡化对论文层次、数量的过分追逐,以创新质量、学术贡献、应用价值为基本的评价导向,建立基于学术价值、社会应用、经济效益等多种因子综合考量的评价体系,对应用型成果的评价应吸纳同行专家、政府、社、行业企业等多主体的动态评价机制,对理论性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同行评价为主,同时吸纳客观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学术评价;第二,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建立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一般性评价与特殊性评价、市场评价与学术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力求全面性、可行性、科学性与完备性的有机统一;第三,建立专业化的标准评价机制,吸纳独立客观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进入重大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并建立科研项目的准入机制、监控机制、预警机制和淘汰机制。

(四)注重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第一,完善高校科研人员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及参与跨部门研究合作的考核奖励制度,按照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效益建立对应的分配机制;第二,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化导向评价值,科研管理部门在课题的筹划和选择上要紧跟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对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研究过程和结题进行科学的评判,同时紧跟市场技术需求,加强校校、校企、校所、校政之间的技术合作,整合资源和人才,形成技术创新联盟,共同解决市场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以科技联盟的方式开展技术转化,扩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受益面;第三,注重科技成果的专业化推广,建立有效的科研技术需求、科研成果平台,将市场上的技术需求与高校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对接,降低科学研究在产、学、研、用链条中的交易成本,可建立科研项目、专利技术、技术成果的定期制度,由政府或专业机构通过网络、媒体、中介机构等对科研成果进行宣传推广,同时定期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科技需求信息,并建立科技成果研发和应用的反馈路径,疏通科技成果的转化渠道,促进科技成果在供需链条上的有效对接。

(五)改革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第一,建立更加合理、科学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机制,从科技项目和科研活动的投入机制入手,形成科研项目启动资金、配套资金、奖励资金的分类管理体系;第二,注重科研经费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按照国务院及各类项目基金对经费管理的最新要求,对科研项目最容易出问题的人员经费、材料费、差旅费等项目制定合理的比重和使用方式;第三,强化科研经费的使用保障,拓展科研经费融资渠道,加强与政府、企业及公益机构的横向联系,多渠道争取支持,多渠道引入行业基金、公益基金、校友基金及风险投资基金注入科研活动中,保障科研活动的经费需求,同时完善多渠道经费的使用监督管理;第四,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动态监控机制,将定额拨款、定期拨款与动态调整相结合,使科学研究各阶段的经费使用更加趋向于科学化和合理化。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劲松.区域科技创新视角下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

[2]周芳检,雷志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结合与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3.

上一篇: 安全作业风险分析法 下一篇: 模块化建筑项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