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4 16:19:43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目标跟踪;多特征融合;多准则;局部背景;均值漂移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实时目标跟踪在视频监控、视觉导航、人机交互、三维重建、车辆自动驾驶系统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文献[2]提出的均值迁移算法中以颜色为特征实现目标跟踪,但是在光照发生变化,有相似颜色干扰时,跟踪结果往往会出现偏差,甚至丢失目标。

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跟踪算法。文献[3]提出了一种基于Fisher可分性度量的权值更新机制,通过选择对当前场景区分性较高的特征模型进行跟踪;文献[4]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性度量的多特征融合跟踪算法,这些方法提高了跟踪准确率但计算复杂度较高。文献[5-6]利用目标与候选目标之间的特征相似度来选择特征。文献[7]利用概率分部可分性自适应地计算特征融合权重。但是当有背景相似物干扰时,这些方法可靠性大大降低。文献[8]首先计算目标与背景直方图的log比率,自动选择区分性较大的特征(用三个颜色通道组合表示)。在文献[9]中,Comaniciu试图将局部背景信息引入,提出了背景加权直方图(BackgroundWeighted Histogram,BWH)算法。但文献[10]证明了Comaniciu的方法并没有引入背景信息,通过仅在目标直方图上引入背景加权的方法正确地使用局部背景信息,实现了纠正背景加权直方图(Corrected BackgroundWeighted Histogram,CBWH)算法,不仅提高了跟踪的可靠性,而且对目标的初始化相对不敏感。上述跟踪算法通过纳入背景信息和使用多特征融合方式提高了跟踪的准确性,主要不同之处是背景的使用方式和特征融合方式的差异。文献[3-4,7-8]使用局部背景来选择合适特征;文献[9-10]利用背景加强对目标的描述。在文献[3-10]的启发下,本文期望将多特征用于目标跟踪,同时引入局部背景信息,加强目标的多特征描述能力。其特点和优势在于:

1)目标描述中加入了局部背景信息。在目标提取时,会引入部分背景,影响跟踪可靠性。利用目标周围的局部背景与目标中部分背景的相似性,使目标点权重高而背景点权重低,减少背景对目标的干扰,因此能更精确地描述目标。

2)多准则的多特征融合方式跟踪目标,一方面可以方便利用更多目标信息,另一方面提高特征权重的可靠性。因此,相对于单一特征和单一判定算法,本文算法的跟踪性能更稳定。

1背景加权目标多特征描述与相似性度量

2.2自适应多准则融合权重计算

文献[8]中指出,一种有效的特征使用简单的方法也能达到较好的跟踪效果,但由于背景的不可预知性和场景的复杂性,自适应融合多种特征来实现鲁棒跟踪成为众多研究者的选择,这种方式在粒子滤波中已被广泛使用。均值漂移框架下的多特征融合都是使用单一判定方式,文献[5-6]使用目标模板与候选目标的相似度来计算融合的权重系数。但是如果背景与目标相似度较高,将无法区分较高相似度是来自目标还是背景,很有可能将较小区分度的特征判定为有效的特征。针对这种问题,文献[7-8]通过目标与背景的区分度,来进行特征的选择,认为目标与背景区分度较大的特征是有效特征,易于稳定跟踪,将赋予较高的权值。该种判定方式较好地适应了背景的变化,但是在处理复杂背景时,效果有所下降,特别是当跟踪框偏离目标时,会将目标中的部分当成背景,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结合上述分析,本文将采用多准则判定特征的有效性。当特征与背景区分能力较弱且相似度相对较小时容易造成目标丢失。由此,本文从目标与背景的区分能力和与目标模板的相似度两个方面分析特征在跟踪中的有效性。由式(1)计算候选目标的背景权重,式(8)计算候选目标与目标模板的相似度,该公式是目标在不同场景下特征鉴别能力判断的依据。

4实验结果及分析

为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在标准测试视频上将本文算法与文献[5,8,10]中的三种跟踪算法进行了比较,目标初始位置由手动给定。在酷睿双核2.2GHz,2GB内存的计算机上用Matlab与C++混合编程实现。文献中实验按照文中提供的条件进行,本文算法特征点的描述由两部分联合而成:颜色(RGB)直方图16×16×16和36维的梯度直方图[12]。

实验1是背景为弱光照条件下的行人跟踪。该视频序列主要受室内灯光和室外自然光的影响,人工光照条件下,使颜色失真且部分背景区域明暗不一,引起场景杂乱,从而使目标与背景特征区分性较低。其次,目标外观与部分背景(柱子及店内的衣物)很相近。如图3所示,当目标与背景中物体相似时,文献[5,10]算法丢失跟踪(556帧),文献[8]算法经过立柱时丢失跟踪(588帧),而本文算法可以很好地持续跟踪。

实验2是自然光照下室外场景的行人跟踪。该视频序列主要与背景的颜色相近,同时目标较小,特征不明显易受外界的干扰。如图4所示,视频序列在接近附近的车辆时由于目标与局部背景难以区分导致文献[5](2360帧)算法和文献[8](2365帧)算法丢失跟踪,虽然文献[10]算法能持续跟踪,但是跟踪框跳动频繁跟踪性能不稳定,而本文算法可以很好地持续稳定跟踪。

5结语

通过大量分析前人的优秀研究成果,本文将目标的局部背景信息引入目标描述,减少背景干扰;其次在多特征融合跟踪过程中采用多准则的融合判定方式,有效地提高特征权值计算的准确性;最后嵌入到Meanshift跟踪框架下来进行目标定位跟踪。在不同实验环境下表明:本文算法在背景复杂、光照变化和相似物干扰情况下都能较好地持续稳定跟踪,具有较好的跟踪鲁棒性。

参考文献:

[1]侯志强,韩崇昭.视觉跟踪技术综述[J].自动化学报,2006,32(4):603-617.

[2]COMANINIU D, MEER P. Meanshift: a robust approach toward feature space analysi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2,24(5):603-619.

[3]王永忠,梁彦,赵春晖,等.基于多特征自适应融合的核跟踪方法[J].自动化学报,2008,34(4):393-399.

[4]顾鑫,王海涛,汪凌峰,等.基于不确定性度量的多特征融合跟踪[J].自动化学报, 2011,37(5):551-559.

[5]郑玉凤,马秀荣,赵晓琳,等.基于颜色和边缘特征的均值迁移目标跟踪算法[J].光电子·激光, 2011,22(8):1232-1235.

[6]刘晴,唐林波,赵保军.基于自适应多特征融合的均值迁移红外目标跟踪[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34(5):1138-1141.

[7]袁广林,薛模根,韩裕生,等.基于自适应多特征融合的mean shift目标跟踪[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47(9):1663-1671.

[8]COLLINS R T, LIU Y, LEORDEANU M. Online selection of discriminative tracking featur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5,27(10):1631-1643.

[9]COMANICIU D, RAMESH V, MEER P. Kernelbased object tracking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3,25(5):564-577.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篇(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66—03

高校教师胜任力是高校竞争力的基础,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是目前高校管理研究的热点,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为了了解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其发展方向,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很有必要。

一、高校教师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概念内涵

高校教师胜任力也称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是指能将高校教师岗位上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征。根据胜任特征是否能够区分绩优者与绩效普通者,将高校教师胜任力分为两类:一类是基准性胜任力,是指高校教师岗位上达到最低限度合格所需要的但不能区分绩优者和绩效普通者的一些基本的胜任特征,这通常是指胜任力冰山模型中水面上容易感知和改变的知识技能特征;另一类是能够区分绩效优异者和绩效普通者的鉴别性胜任力,这类胜任力对应于胜任力冰山模型中水面下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等特征,难以感知和改变,但却是决定个人绩效的关键因素。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是指承担高校教师岗位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要素的总和,即针对该岗位表现优异所要求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胜任特征的名称、胜任特征的定义和行为指标的等级。

二、目前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研究成果

虽然之前有许多学者单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探讨了高校教师胜任力(素质),但是运用实证的方法探讨高校教师胜任力,构建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却是最近10年的事情,现将目前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的实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Dineke等的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

Dineke等(2004)运用德尔菲法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并验证了一个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包含如下四个维度:(1)作为教师的人,包括:擅长沟通、对学生态度积极、尊重所有学生;(2)主题知识专家,包括能够为自己的教学运用来自专业文献的相关信息、对自己的学科有彻底的/完全的知识、有学科新进展的知识;(3)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包括在设计教学材料时以学生为中心、能设计活动性教学材料、能以使学生逐渐学会以自我指导模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能够给予反馈、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能使学生活动起来、能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能基于评估结果重新调整教学实践、能设计适于测量期望的学习结果的测验;(4)组织者,包括能够与同事合作、与同事合作时善于沟通、能对课程有所贡献;(5)学者/终身学习者,包括:能够反思自己的教学成果、能从对教学成效的反思中得出结论、对创新持开放的态度。

(二)Van der Rijst的大学教师科学研究胜任力模型

Van der Rijst(2009)采用现象学方法,对Leiden大学23位数学和自然科学系的大学教师实施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对访谈文本的现象学分析,最后发现大学教师科学研究特质可归为六个不同的方面:求知的倾向、分享的倾向、批判的倾向、取得成就的倾向、理解的倾向及创新的倾向。

(三)王昱、戴良铁和熊科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

王昱、戴良铁和熊科(2006)采用测验编制法,即基于文献综述和对部分教师的行为事件访谈,编制大学教师胜任特征问卷,然后采取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和验证问卷的信度(主要是同质性信度)和效度(主要是结构效度),构建的我国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由以下因子构成:创新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人际理解力、责任心、关系建立、思维能力和成就导向。

(四)段华平的师范大学教师胜任力模型

段华平(2006)运用测验编制法发现大学生视角中师范大学教师胜任特质由7个维度30个具体项目构成,即(1)知识特征,包括上课具有启发性、紧跟学科研究的前沿、教学内容的更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与洞察力;(2)学生导向特征,包括主动发现学生中的问题、对学生和蔼可亲、情绪、懂得学生的心理、沟通能力;(3)教师形象特征,包括:注重形象、有危机与忧患意识、教师自身的同事关系、主动承担责任、乐于助人、管理能力;(4)人格特征,包括自信心、适应性、应变能力;(5)教学技能特征,包括学历、教学经验、教学策略;(6)责任特征,包括尽职尽责、责任心强、严谨认真;(7)沟通技能特征,包括上课时师生互动、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五)牛端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篇(3)

关键词:

机械设计图像;外接圆距离;Hu不变矩;加权距离;异步检索

0引言

机械设计图像是对机械设计进行描述的主要载体,设计者在进行机械设计前需要通过查询同类型的机械设计来了解相关的发展现状,并从中获取经验和灵感,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对他人的设计侵权造成麻烦,因此对已有机械设计图像进行检索和管理,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以数字形式保存的机械设计图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矢量图,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 CAD)软件或对数字图像进行矢量化而生成的;另一种为非矢量图,主要通过将现有的机械图纸进行扫描而得到的数字图像,主要格式有jpg,tif,bmp等。针对矢量图检索的研究,一般是利用其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图元空间关系的特点,将图中的复杂图形分解成简单的几何形体并以它们的空间关系作为特征,以空间关系的相似度来衡量两幅图像是否相似[1-2];而针对非矢量图检索的研究,则一般需要利用颜色、纹理、形状及区域等视觉特征对图像进行描述,并根据对应特征的相似性完成图像的检索。由于机械设计图像一般为二值图像且图像的纹理信息并不明显,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都不适合于对机械设计图像进行描述,因此,本文从机械设计图像的形状特征方面对图像进行描述,并提出一种将外接圆距离特征和Hu不变矩特征相结合的异步组合检索方法。

1相关工作

基于图像形状特征的描述方法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基于轮廓的方法和基于区域的方法。近年来已经有许多学者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文献[3]提出用链码来描述图像的形状,利用具有一定长度和方向的直线段表示目标的边界,但该方法容易受噪声影响;文献[4]给出一种基于边缘方向直方图的方法,对经过边缘检测的图像进行边缘方向的统计,将经过归一化的直方图作为特征,具有尺度不变性,但是不满足图像的旋转不变性。此外,也有文章提出基于矩的形状描述符,如Legendre矩[5]、Zernike矩[6]、伪Zernike矩[7-8]等,这些描述符将图像区域内的所有像素都考虑在内,受噪声影响和形状变化的影响较小。虽然国内外已经对“如何通过单一视觉特征进行检索从而得到更好的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实验表明,基于多种特征综合的图像检索结果优于单一特征检索[9]。

文献[10]将多特征综合检索分为两种:一种是同步组合检索,另一种是异步组合检索。同步组合的基本思想是在一次查询中利用图像的多种特征进行相似性度量,并对每个度量赋以相应的权值,最后通过求加权和得到距离,实现检索结果的输出,图1是同步组合特征检索过程的示意图。目前有很多针对同步组合特征检索的研究,如文献[11]利用多种区域形状特征的结合实现了商标图像检索结果的有效优化,文献[12]针对MPEG7单一描述符特征检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分块加权的多特征融合方法,提高了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由于同步组合检索的权重比较难以选择,现在已经有不少研究将多特征融合与机器学习方法结合在一起,通过相关反馈进行权重的调整从而实现图像的有效检索[13-15]。

4结语

本文结合机械设计图像的外接圆距离特征和Hu不变矩特征,提出了一种异步组合检索方法,通过对二级检索相似性距离的加权调整,提高了机械设计图像的检索效果。本文方法相对于使用Hu不变矩和FD的单一特征检索方法,有更高的图像检索查准率。但本文方法针对机械设计图像的查准率和查全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为本文方法所使用的特征均是区域特征,所以下一步研究工作将从更多方面进行考虑,比如着眼于机械设计图像的如何将图像的轮廓特征和区域特征有效融合以及预处理时有效的轮廓平滑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图像检索效果。

参考文献:

[1]

MANUEL F, ALFREDO F. Sketchbased retrieval of complex drawings using hierarchical topology and geometry[J]. ComputerAided Design, 2009,41(12):1067-1081.

[2]

PEDRO S, MANUEL F. Sketchbased retrieval of drawing usingspatial proximity[J]. Journal of Visual Languages and Computing, 2010,21(2):69-80.

[3]

余博, 郭雷. Freeman 链码描述的曲线匹配方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 48(4): 5-8.

[4]

曾接贤, 任璐. 基于聚合边缘方向直方图的图像检索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 48(11): 205-209.

[5]

DINESH KUMAR V P. Performance study of an improved Legendre moment descriptor as regionbased shape descriptor[J].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Image Analysis, 2008, 18(1): 23-29.

[6]

MARENGO E,COCCHI M, DEMARTINI M,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Zernike moments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SDS 2DPAGE maps[J].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2011,400(5): 1419-1431.

[7]

CAO W, ZHAO J, MENG W, et al. Map matching algorithm according to pseudoZernike moments[C]// Proceedings of Second World Congres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Piscataway: IEEE, 2010: 21-24.

[8]

陈平, 李垒, 任越美. 基于区域伪Zernike矩的商标图像检索[J]. 计算机仿真, 2010, 27(8): 270-273.

[9]

邓诚强, 冯刚. 基于内容的多特征综合图像检索[J]. 计算机应用, 2003, 23(7): 100-102.

[10]

周明全, 耿国华, 韦娜. 基于内容图像检索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165-166.

[11]

张雯雯, 王斌, 舒华忠.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多特征融合的商标图像检索[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 48(21): 186-190.

[12]

樊凌. 基于 MPEG7 多特征融合的图像检索技术[J]. 电脑与信息技术,2012, 19(6): 12-15.

[13]

张国宏, 蔡念, 楼朋旭,等. 一种多特征融合的外观设计专利图像检索方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 47(14): 166-169.

[14]

罗军, 况夯. 基于内容的多特征融合图像检索[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 45(1): 153-155.

[15]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篇(4)

[分类号]G255.9

地方文献是关于某一地域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类群体活动的历史记录,是一个地区长期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作为人类社会文献资源体系和国家战略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文献资源,记录和反映的内容非常广泛,纵涉古今、横跨百科,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体现了很强的综合性;但作为个体地方文献而言,按其论述的学科内容,则分别属于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各学科,如果将这些文献按学科门类划分,至少可分为社会科学地方文献、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和综合性地方文献三大类。

几十年来,我国关于地方文献的宏观研究一直停留在“整体地方文献”的层面上,在地方文献的实际工作方面也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按学科进行地方文献的宏观分类研究至今无人涉足,特别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挖掘、利用等工作开展得也十分有限。加强地方文献的学科分类研究,客观、正确地认识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特殊价值与社会功能,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推动地方文献工作的纵深发展以及完善地方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概念

1.1 自然科学概述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自然科学的起源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从古代人类开始使用工具起,自然科学便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实践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发展成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到现代时期,其主要标志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仅在宏观、低速领域更加全面和深刻,而且深入到微观、高速和宙观领域,在更深、更广的范围内揭示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及其规律性。认识自然规律是自然科学的直接目的,而促使自然规律实际应用于人类的利益,是自然科学的终极目的。

现代自然科学一般分为基础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个层次,三者各有分工又相互促进。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结构和物质运动的科学,担负着探索新领域、发现新元素、创造新化合物、发展新原理等重大任务。基础科学是理论层次,包括数学、力学、生物学等。技术科学是将基础科学知识向实践应用的中间环节,是研究技术理论的科学,它的目的是把认识自然的理论转化为改造自然的能力。大部分综合科学都属于技术科学范畴,如按基础科学的应用划分有应用数学、应用生物学等,按工程技术的通用理论划分有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等。应用科学研究的足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理论在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提供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其目的是直接用于改造自然。应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具体技术原理、结构、工艺等,如生物工程学、土壤改良学等。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现代科学既不断分化又广泛综合,各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联结成一个统一的发展着的整体。一方面是自然科学内部各学科的融合交叉;另一方面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互补,表现为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大量涌现与蓬勃发展,使得自然科学学科领域不断扩张,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日益密切。

1.2 地方文献概述

地力。文献的产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文献认为,“地方文献古而有之,在文献出现之始即有地方文献产生……地方文献应该是人类社会所有文献的滥觞”。几千年来,地方文献在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繁荣科学文化事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57年,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在《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中,第一次对地方文献的基本理论及工作内容作了全面论述。杜定友先生关于地方文献的定义不但揭示了地方文献空间“区域性”的本质特征,而日,还表述了地方文献载体“多样性”和价值“史料性”的基本特点。按照杜定友先生当时的认识,地方文献包括的范围主要有地方史料、地方人物与著述、地方出版物三个部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地方文献研究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地方文献概念更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其中以骆伟、邹华享为代表的学者将文献内容是否具有地方特征作为地方文献划分的唯一标准,即地方文献是指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这就将地方人士著述、地方出版物中主要内容与本地方无涉者排斥在地方文献的范围之外,于是,这种“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限定,就形成后来人们称之为地方文献的“狭义概念”,与之相对应,先前杜定友先生的理论则被称为地方文献的“广义概念”。换言之,狭义的地方文献专指内容与该地区有关的文献;广义的地方文献泛指与地方有关的一切文献,其中包括所有本地区的地方人物著述和地方出版物。

目前,地方文献领域“广义”和“狭义”两大学派虽然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随着讨论的深入,业界大部分学者认为,如果将全部地方人物著述和地方出版物都作为地方文献,地方文献的范围就太过庞杂了。因为任何文献都是由作者撰写或出版机构出版的,而作者和出版机构都是有地域归属的,势必造成所有文献(不管其内容如何)都是非此地即彼地的地方文献,从而增加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难度,弱化了地方文献的应有作用,客观上降低了地方文献在地区建设中的地位和功能。因此,“狭义”学派已明显占据主导地位并愈来愈被业界所认同和接受。

1999年,黄俊贵先生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对“文献”概念的界定加以延伸,把地方文献定义为“记录有某一地域知识的一切载体”。这一定义,既与国家标准关于“文献”的定义相协调,言简意赅、容易理解、便于记忆,又将地方文献内容的地域性和载体的多样性涵盖无遗,较为准确地揭示了地方文献的基本特征。应该说,黄俊贵先生关于地方文献概念的描述,是目前较好的一个有关地方文献的定义。

1.3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概念

根据黄俊贵先生关于地方文献的定义,结合自然科学的学科界定,笔者给自然科学地方文献下这样的定义: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记录有某一地域自然科学知识的一切载体。其中,“记录有某一地域知识”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地域属性,指文献内容上带有地方特征;“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学科范围限定,指文献记录的内容属自然科学知识;“一切载体”是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记录和传播介质的概括,泛指文献载体的多样性。换言之,凡以各种载体形态记录

和反映自然科学领域里内容与地域有关的所有文献信息均属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范畴。

为了准确把握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涵义,我们有必要对其主要特征作进一步分析。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属地方文献范畴,同样具有地方文献的空间区域性、价值史料性、载体多样性和内容广泛性等基本特征,除此之外,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还具有如下主要特征:①自然科学属性,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记载的内容仅限于自然科学知识,它与空间区域性共同构成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最本质特征;②客观真实性,自然科学以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更加注重能够真实地反映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所记录的事实、数据一般是实地观察纪实或科学实验结果,是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很强的客观真实性;③实用性,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大都真实地反映了当地的生态条件、土特产品、特有工艺和传统产业,记录了当地人民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漫长历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些文献以其特有的客观真实性和很强的实践性,对本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可起到直接的借鉴及参考作用,甚至有些成功的事例和经验可以拿来即用,立竿见影,实用价值很高。

2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范围

杜定友先生在谈及地方文献的范围时指出,地方文献由“史料、人物、出版”三个部分组成。时隔30年后,骆伟教授再度论述地方文献的范围时,认为地方文献“应包括下列三个方面:区域事物,区域人物,区域出版物”。两者字面表现上颇为相近,由此,业界有不少人认为骆伟教授和杜定友先生的观点一致,均为“广义”论者。其实,两位先生的观点有着根本的区别。其一,杜的“史料:关于本地方的一切情况的记载”,骆的“区域事物,主要指在特定区域内所存在、发生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两位所指基本同义,这也是“广义”和“狭义”论者没有争议的部分。其二,杜的“人物:关于本地方知名人士、劳模、烈士以及对于本地方建设有关的各地方重要人士(寓贤),他们的照片、著作、手迹、传记、纪念文字等都在收藏之列”,骆的“区域人物……对表述他们一生的事迹的传记、传略、评传、年谱等,无疑是研究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献。因此,有关一个地区的历史与现代的重要人物,包括社会活动等,都属于地方文献……至于地区人物的著述,是否可收入地方文献?我认为应以是否反映该地区的事物作为划分的标准”,显然,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一方包括地方人物的全部著述;另一方仅限于反映该地区事物的地方人物著述,这正是“广义”和“狭义”沦者论争的焦点之一。其三,杜的“出版:从本地方出版物可以看到本地方的出版情况、思想内容、制作方向,对本地方刻的古书,更应注意收藏,版片也要整理”,骆的“区域出版物……一切出版物相对地可分为三类:①内容完全涉及这个或那个地区的出版物;②内容部分涉及一个地区的出版物;③内容仅是一般性问题或科学理论的出版物。我认为地方文献只能包括第一类和部分第二类的出版物……把所有地方出版物都作为地方文献,显然是不恰当的”。不难看出,两者的含义截然不同,一方指本地区的所有出版物;另一方则仅指内容涉及该地区的地方出版物,这又是“广义”和“狭义”论者争议的第二个焦点。以上分析可知,骆伟教授和杜定友先生关于地方文献的范围有着很大的分歧,如果将杜定友先生看成是“广义”学派的倡导者的话,那么骆伟教授则应是“狭义”学派的杰出代表和先驱。认为骆伟教授和杜定友先生一样,同为“广义”论者,是对骆伟教授关于地方文献学术思想的莫大误解。

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范围,显然要比地方文献的范围小。首先,记录和论述的内容仅限于自然科学知识,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文献在内;其次,上义述及的地方文献的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人物”(或“区域人物”)和“出版”(或“区域出版物”)两部分内容也不必单列出来分析。因为:“地方人物评介”属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地方人物著述”和“地方出版物”仅指“内容涉及该地区”的部分,这也正是“地方史料”所论及的内容,因此,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只有自然科学的“地方史料”一项内容。那么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范围该如何认识呢?拙文拟从下列几个角度多方位进行分析。

2.1 从学科内容看

自然科学含基础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个部分。基础理论科学一般是通用理论,含各种原理、定理、定义、公式、自然规律等,它不具有地域特征,因此,其文献不属于地方文献;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基础理论与通用技术部分也同样不属于地方文献讨论的范畴,只有那些与地区密切相关的特有技术、特有工艺、特有自然现象和事件以及反映地区科技发展状况的研究成果、改造自然的具体实践等的记录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范围,包括:关于本地区的自然资源、自然生态、水文气象、地质地貌等自然环境的原始记录,关于本地区的旱涝灾害、冰雪灾害、地震灾害及其人们抗灾减灾的经验教训以及改造自然的各项活动等自然事件的真实记录,关于本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变化、医药卫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等自然变迁的动态记录等。总之,凡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忠实地记录了本地区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历程,对后人有借鉴、启迪作用的科技文献均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

2.2 从文献类型看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有科技图书(含科技类方志、年鉴、手册、百科全书、学术专著等)、科技期刊和报纸、科技报告、科技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技术标准与规范、政府科技出版物、自然科学学位论文、产品样本和说明书、技术档案、自然资源和自然地理图谱、文物科技资料、科研手稿、笔记、信札等内容。其中,各类文献中既有公开出版发行的“白色文献”,也有大量非正式出版的“灰色文献”,如内部书刊、政府出版物、会议资料、技术档案、手稿、笔记、信札等,这部分文献专指性、地域性强,动态性、时效性好,信息含量大、使用价值高,倍受学术界青睐,理应成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收藏重点。

2.3 从载体形态看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既包括传统的原始材料载体,如甲骨、皮革、金石、简牍等,纸质材料载体,如印刷品、手抄本、复印件等,也包括现代的磁性材料、影视传媒、网络媒体等载体;既有各种静态性实体文献如:实物型、印刷型、机读型、声像型等,也有通过现代网络传播的动态性虚拟文献如:网上数据库、网络科技信息、多媒体资料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文献机构由于多少年来习惯于纸质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而对新兴的影视传媒及网络媒体文献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影视和网络传媒以其信息含量大、社会影响力广、传播超越时空等优势,已成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2.4 从出版年代看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依年代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文献。各时代文献的时代界限并不十分明显,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方文献工作的不断发展演进,其关系处于一种交互变化的状态。今日的古、近代文献是昔日的当代文献,今日的现、当代文献又是未来的古代文献,是未来研究今天的宝贵资料。历史的经验证明,即时性地收集现、当代地方文献的力度愈大,未来地方文献的体系就愈强,其作用与价值也就愈大。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史料性”特征,不单单体现在古代文献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能全面反映历史发展变迁的、包括现、当代文献在内的整体文献集合之中。

3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重要价值

地方文献历来就有“存史、资政、励志”的重要作用,也有文献将其归纳为“服务政治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振兴地方经济、深化科学研究、弘扬地方文化、提高教育水平、保护文化遗产、增进民族团结、加强国防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十大社会功能。自然科学地方文献以其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分布广泛、数据客观精确、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等特点,对地区生产、科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3.1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地方建设的重要基础资料

一个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必然受到该地区特定的自然条件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全面记录了有关本地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水文气象、地质环境、科研成果以及工农业生产发展变化等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大量基础资料和统计数据,凝结了几千年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华,是区域性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系统史料来源和决策依据,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科学家利用大量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在综合研究多年气候、生态、地质、地理环境等资料后,制定出冻土挖方段、风沙地段、长江源头区的不同施工方法,合理布设施工便道,并在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设置动物通道与动物信息系统中转站等方案,使得青藏铁路建设沿线的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山东枣庄市齐村区北庆乡过去生长一种能“咬人”的怪树,被视为“不祥之物”,砍伐殆尽,1981年,当地政府从地方文献中得知这是当地自古就有的一种优质漆树,经过精心培育,现已发展到20多万株,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大量事实证明,领导机关在借鉴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提供的基础资料和经验教训规划本地区总体建设与经济发展时,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造福乡里;广大人民群众利用这些原始资料,可以脱贫致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2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地方文献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地方文献学是研究地方文献产生和发展、征集、整序和开发利用的一门科学”。由于不同学科的地方文献其产生、发展、征集、整序和开发利用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按学科进行的地方文献分类研究,必将成为地方文献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任何忽视地方文献的学科分类研究,都将严重制约地方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学科建设的纵深发展。作为地方文献学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与人文社会科学地方文献和综合性地方文献共同构成地方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支学科,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研究,不仅能够提高人们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重要性的认识,规范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各项业务工作,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地方文献学的研究内容,推动地方文献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化。可以设想,随着地方文献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必将成为未来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3.3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篇(5)

在进人信息时代的今天,地方文献的形式和内涵同过去相比,又有了很大区别。现在,地方文献不仅在当地出版发行,也在国内其它省份甚至在国外出版发行,突破了“地方出版物”这种传统概念。地方文献不仅有了方志、专著、期刊、族谱、地图等不同类型,也有了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等新成员;载体不仅有印刷型的书籍,也有了缩微品、录音、录象、机读磁带等品种。还有更大量的地方文献不是以书籍的形式出现,而是发表于各种各样的报刊上,散见于各种会议文件中,甚至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商品性宣传品里,用更快速度,引人注目的方式向社会传播。面对内容如此广泛、形式极其多样的地方文献,我们如何对其形式和内容进行有系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划分和揭示,对于有效地收集,整理地方文献,充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以发挥其自身的情报价值,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此我们将对地方文献的特征作一些探讨,并以这些特征作为地方文献划分的总的依据,论述地方文献的各种类型。

1.地方文献的特征

地方文献具有一般文献所具有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但这并不是地方文献的本质特征,其本质特征应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区域性

区域性是指地方文献以一个地区为记述范围且反映本地特色。一个地区在历史上经历了自然灾害、气候水文的变化;经历了人口的迁移增减;经历了各时代的政治、宗教、战争等的影响,从而形成本地区的经济特征、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这些地方特色通过地方文献表现出来,并决定着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区域性是地方文献的最根本特征。

1.2资料性

资料性是指地方文献内容广泛而丰富,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资料:自然地理资料,包括地形、水文、自然资源、灾害等各方面的资料;生产与经济资料,包括农作物、林业、畜牧业、渔业、手工业等等;历史与政治资料,包括历史沿革、人口变迁、地方行政、阶级斗争、历史人物等等;文化艺术资料,包括风俗、方言、宗教、名胜古迹、文物、科举、诗文等。地方文献的资料性特征体现其价值。除以上两个本质特征外,地方文献还具有以下两个非本质特征。

1. 3时代性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历史的产物,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4多样性

地方文献从内容到形式,从体例安排到语言文字,都没有一个确定不变的模式。由于地方文献记载内容的广泛性,也就决定了其形式的多样性。

2.地方文献的类型

通过以上对地方文献特征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文献的区域性、资料性两个特征反映了地方文献的范围和内容价值,从而揭示了地方文献概念的内涵。而地方文献的类型划分则是这一概念的外延。下面,我 们就以地方文献的特征为基础,对地方文献作一些探讨。

地方文献的划分应当有统一的标准,按同一标准划分出来的各类概念必须明确。一般来讲,可以按内容和形式两个标准来划分地方文献。按内容标准,又可以按文献主题和学科内容划分。按主题内容,可分为自然文献、政治文献、社会文献、军事文献、科技文献、经济文献等。按学科内容分为社会科学文献、自然科学文献,其中政治、法律、军事、历史、文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学科文献较多。我们都知道,地方文献中综合性内容很多,如方志内容较广、笔记内容较杂,难以归人某一学科,可见按内容划分地方文献是有一定困难的;而按形式划分,则较明确,又利于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保藏。因此地方文献的划分应以形式划分为主要依据。

按形式划分,可以按载体标准、文种标准和著述形式标准来划分。按载体形式可分为:原始材料、如甲骨、金石、简牍、简帛等;纸质材料,如印刷品、写本、抄本、书画、静电复印件等;感光材料,如幻灯片、缩微片、电影片等;磁性材料,如磁带、磁盘、磁卡等;激光材料,如光盘、光磁盘等。按文种标准,则有汉文、少数民族文、外文等多种类型。按著述形式划分是最重要的,具体可划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2.1地方志

地方志是以一定的体例记载某一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或某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著述。依照方志记载的内容范围不同,又可分为综合志、专志、部门志、杂志等。综合志是记载某一地方各方面情况的综合性志书,又包括一统志、省志、府志、厅志、县志、乡镇志、边关志,、卫所志、土司志、岛屿志、乡土志等多种类型;专志是以某一特定的自然、社会现象为记叙对象的方志,例如物产志、水利志、气象志、矿产志、食物志、轻工业志、书院志、人物志、经籍志等,现代志书还有商业志、教育志、军事志、司法志、交通志等,如《湖北外事志》、《湖北工商行政管理志》;部门志是记述地方某一行业部门情况的方志,如《武钢志》、《江汉油田志》、《东风轮胎厂志》、《汉冶萍公司志》等。杂志多是私人的撰述,不以官府修志的通用名目命名。但它们所记述的,都是有关一地的舆地、政治、经济、文化等种种现象,而没有通志那样完备、系统。如明谢肇(氵+制)的《长溪琐语》,清张焘的《津门杂记》等。

2.2地方史

地方史是记述某一地方的社会发展过程的史书。又可分为综合性和专门性两类。综合性的如《上海史话》《黑龙江开发史》等;专门性的有党史,如《广东党史资料》、《武汉春秋》等。文史资料,如《湖北文史资料》、《南京文史集萃》等;少数民族史,如《四川苗彝民族发展史》、《土家族古史探讨》等。

2.3谱牒

谱牒是以封建氏族制度为基础,以家族为范围;记载一家一族兴衰迁居,世代流传,人口繁衍、家规伦理,以及族人的田庄田产、生死嫁娶、功名业绩等情况的家族史。分为家谱和族谱,如《洪氏家谱》、《郑氏族谱》。

2.4论著

论著是指作者在占有充分材料的基础上,经过严密地分析,研究并系统地提出和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而写成的著作。自然科学中,如地质、农业、医学等方面的学术著作都带有很明显的地方特点;而社会科学中,历史、考古、民族、美术、语言等方面的学术著作,也有很多地方性的内容。所以,从文献价值来看,具有区域特色的论著应作为地方文献加以收集。

2.5地方档案

地方档案是过去或现在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包括现行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如《武汉抗日战争史料汇编》,旧政权档案,如《武昌起义档案史料》。

2.6地方报刊

地方报刊是以报导地方时事、政治、经济、现实新闻为主的兼及其它内容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如《湖北日报》、《武汉晚报》等。

2.7地方丛书

地方丛书是以地区为范围、专收某一地区人士的著述。如《广东丛书》。

2.8地方年鉴

地方年鉴是系统汇集某一年内本地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的地方资料性工具书,如《湖北年鉴》、《武汉年鉴》、《湖北财政年鉴》等。 。

2.9地方百科全书

地方百科全书是概述地方知识的一种著述。如《北京百科全书》、《黑龙江百科全书》。

2.10地方人士文集、笔记、日记、信札

这是研究某一地方有影响的人物的重要资料。如《鲁迅全集》、《鲁迅日记》等。

2.11地方人事碑志

碑是历代最为普遍的石刻,人们往往于碑上镌刻文字,以记述功德、欲传后世,包括刻石、碑碣、摩崖、墓志、石阙、石经、造像记以及一些杂刻题记等。

2.12地方图录

地方图录包括有关某一地区的地图、历史图谱、文物图录、人物图录、艺术图录、科技图谱等。如《汉初诸侯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等。

2.13地方音像资料

地方音像资料是用物理学的方法把声音、图像记录在磁带、唱片、光盆等载体上,供人们查考利用地方文献信息的资料。如地方信息数据库,地方信息计算机检索系统等。

2.14地方文献书目

地方文献书目是揭示有关一地自然和社会各方面情况的文献,并按一定方法编排起来的工具书,如《北京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等。

引用文献: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篇(6)

关键词:图像检索 圆环法 灰度共生矩阵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像处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快速的组织、管理和检索图像数据库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课题[1]。图像特征可以从各个方面描述图像的内在语义。根据对不同特征定义的相似度来表示图像之间的相似度,可以实现对图像的精细、快速检索。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2]得到学术界和应用领域的青睐。

本文在颜色的特征提取方面,利用文献[4]提出的基于HVS加权颜色特征的方法,对不同分块的主色进行加权处理,形成基于主色特征加权的颜色特征;在纹理特征提取方面,对传统共生矩阵进行改进,结合结构分析方法中的共生矩阵的优点,提取更丰富的纹理特征。最后利用高斯归一化方法将图像颜色和纹理特征结合,形成最终的检索特征。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高效性。

2、基于颜色特征的图像检索

2.1颜色空间选取

HSV颜色表示色相、饱和度和亮度三个分量组成,该颜色空间可以用一个圆锥来表示。每个分量都与人的视觉有一定的关联。 由于HSV空间是高维,需进一步进行量化,才可以使运算得到简化。

对于色调H、饱和度S和亮度V的权重分别取15、4、1,由于色调包含图像的大多数信息,减少亮度和饱和度对检索图像的影响,进行量化后[5],合成为一维颜色:L=15H+4S+V

2.2 颜色特征的提取

采用分块和圆环结合的方式进行颜色特征的提取,首先对图像进行分块,将图像看成为矩阵,用行列号进行分块,对每个分块的像素进行量化合成后,都可以获得一个具有64(假设划分为8×8)的一维颜色分量的矢量,提取其中像素点数多的作为该分块颜色的主色,最后获得图像的综合主色颜色向量。采用熵的图像分块边缘检测[6],然后采用圆环分割分割图像,图像被划分为N个圆形。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克服传统只是通过单一的分块或圆环的方式来检索图像的颜色特征。此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解决图像的标准化、单一的问题。

采用直方图有时候会出现零值,影响检索的效果和标准。为此采用累加直方图法[7]:

是图像特征值为k的像素总数,N是像素总数。在四个区域分别提取68柄,共提取272柄颜色特征。

2.3相似度的计算

对于颜色特征的相似度的度量,采用欧氏距离,经过修改后的公式如下:

J,D分别是被检索图像和图库图像,Ex,Ey,Ez,Ew,为中心、圆环一、圆环二、外部区域的颜色特征;i为分量,N为总共的特征数目。

为每个区域的权重,分别取0.5,0.2,0.2,0.1。

3、基于纹理特征的图像检索

3.1 纹理特征提取算法

采用改进的共生矩阵和基元共生矩阵[7],更能清楚的分析图像的纹理特征,结构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认为复杂的纹理可由一些简单的纹理基元以特定的、有规律的形式重复排列组合而成,它从图像内部结构重新研究纹理的规律。

将一幅彩色图像按照RGB—YCbCr公式进行转换。给定一个像素点(r,g,b)的灰度值为:V=0.289*R+0.560*G+0.151*B

通过对图像中的两点进行检索,计算其灰度值g(x,y)和灰度差值 g(x,y)。由于图像有时候局部的颜色信息不同,通过计算、统计灰度差值的个数,就可以得到的灰度直方图。就可以计算 g(x,y)当为i的概率,取值为P(i)。并按照查询图像和被查询图像之间的相似度从大到小的排列。

3.2 相似度计算

采用欧氏距离法和比值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计算,这里主要介绍比值法。

fPj和fqj分别为检索图像和数据库中的第j个特征,MAX()和MIN()分别代表取最大值和最小值,N和M分别为特征数和方向数取值。

通过介绍欧氏距离法和比值法的计算,更能区分不同图像之间的相似度。克服传统计算法单一的处理方法。

4、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的综合

对于上述所讨论的颜色特征更侧重于整体,而纹理更侧重于局部。仅一种图像特征很难描述图像特征。只有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的对图像进行描述。本文对前面所获得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进行结合起来进行图像的检索。由于颜色和纹理特征基于不同的特征向量进行描述图像的特征,首先采用高斯归一化方法对其进行“外部归一化”处理。

5、实验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VC++6.0和SQL server2000进行检索系统的搭建。实验采用Corel图像库的部分图像,包括海滩、花卉、动物、建筑,骑车等5种,每种类型200幅图像,总共1000幅图像。采用基于HVS加权颜色特征法、灰度共生矩阵、综合加权颜色直方图和灰度—差分基元共生矩阵法,分别对图像库的中的图像进行检索。使用改进的纹理算法,返回颜色相近的图片,检索效果更好。为了全面比较各个算法的性能,采用查准率作为评价标准。

6、结论

本文针对传统图像检索不能对高层语义充分解释,提出圆环和分块提取累积直方图的方法。提取的颜色具备局部和全局特征,提取的颜色更能突出图像的具体特征。最后再对改进的算法提取特征,对图像实现综合特征的检索。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良好的效果,比传统算法更优。

参考文献:

[1] 孙君项.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

[2]veltkamp R C,Tanase M.Content—based image retrieval systems:a survey[D].Utrecht,the Netherlands:Utrecht University,Ocotober,2002.

[3] 常哲,侯榆青.综合颜色和纹理特征的图像检索[J].西安:西北大学,2009.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篇(7)

0.前言

电子商务的兴起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它也是一把双刃剑。电子商务所面对的群体是消费者,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主要取决于其消费心理,故,针对消费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其综述也必不可少。本文将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消费心理的研究文献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综述。

1.电子商务消费心理特征、变化趋势及制约因素

研究电子商务中消费心理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的文献较多。应南凯在《电子商务顾客的消费心理特征》一文中专门对电子商务顾客的消费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原莉的《谈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兰亦青的《电子商务的消费心理分析》、李忠艳的《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浅析》、裴玉玲的《浅析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朱安平、Zhu Anping的《浅析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及其对策》和齐新的《浅谈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分析了电子商务中消费心理的变化趋势和特征以及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并提出了电子商务中现代企业的应对策略。

在《从消费心理透视电子商务》中,陈文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电子商务的心理不足。刘源在《浅议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及其对策》中探讨了电子商务中消费心理的变化和购买行为以及电子商务中现代企业的应对策略。陈智勇在《B2C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研究》中分析了消费者对B2C电子商务的心理障碍,并提出了B2C电子商务公司应对消费者心理变化的对策。刘洋、徐小龙的《浅析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蒋薇薇的《浅谈电子商务下的消费心理》中,作者均分析了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

牟永泉的《对电子商务营销购买者消费心理分析》、赵永欢的《探究电子商务消费心理》和 吴吉义的《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心理和购买决策过程分析》也探讨了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消费心理,吴吉义又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左臣真、罗贤春在《应对电子商务B2C模式中消费心理的策略分析》中分析了电子商务B2C模式中影响消费的因素,指出消费者眼见为实的购物特点和讨价还价的心里约束,随后对提升电子商务B2C模式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2.基于电子商务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

针对电子商务消费心理而提出营销策略的相关文献主要有:蔡利的《基于顾客网络消费心理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王岩等的《浅谈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陈枭的《现代大学生电子商务中购买消费心理探究》、朱雯的《基于网络消费心理分析的网络灯具营销策略》、廖晓丽的《从消费心理看电子商务和企业营销》、黄国安的《基于网络消费心理的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和杨云峰的《网络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王岩等首先阐述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及特点,通过对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分析,提出了现代企业在电子商务中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发生的策略。陈枭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电子商务过程中的几个心理特征,并提出了满足大学生电子商务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廖晓丽分析了当代消费者心理变化趋势和特征,阐述了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并提出现代企业在电子商务中应采取的策略。黄国安在分析网络消费心理的基础上提出电子商务营销策略。杨云峰则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入手,分析其心理特征、行为特征、风险感知等;其次从营销者的角度分析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对网络营销的影响,以及营销者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存在的心理优劣势,并就营销者针对消费者的心理行为采取的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最后,就如何利用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来提高个性化推荐的效果提出了解决思路。

3.E时代环境下的灯具、旅游、图书电子商务消费心理

随着e时代的到来,灯具、旅游、图书等产品的电子商务也有了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灯具、旅游、图书消费心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朱雯在《基于网络消费心理分析的网络灯具营销策略》一文中,分析了网络营销中的几种典型消费心理并提出了基于网络消费者心理的营销对策。

关于电子商务旅游消费心理,梅偌霖在《旅游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心理》一文中,在考察旅游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心理基础上,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实际,分析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各方面有利不利条件,探索了如何加快我国旅游电子商务进程。同时分析了电子商务下旅游消费心理的变化及影响。

针对电子商务图书消费心理,《浅议电子商务时代图书消费心理》中作者刘月梅阐述了电子商务时代图书消费者心理现状,列举了电子商务时代图书消费心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图书电子商务企业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黄国安.基于网络消费心理的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市场研究,2010(8).

[2]廖晓丽.从消费心理看电子商务和企业营销. 天府新论,2007(z2).

[3]陈文阁.从消费心理透视电子商务.科技咨询导报,2007(1).

[4]兰亦青.电子商务的消费心理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27).

[5]应南凯.电子商务顾客的消费心理特征.商情,2009(9).

[6]吴吉义.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心理和购买决策过程分析.电子商务,2007(8).

[7]千丽霞.电子商务营销中购买者消费心理分析.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2).

[8]李忠艳.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浅析.商业研究,2004(11).

[9]牟永泉.对电子商务营销购买者消费心理分析.电子商务,2009(8).

[10]蔡利.基于顾客网络消费心理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时代金融(下旬),2011(7).

[11]黄国安.基于网络消费心理的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市场研究,2010(8).

[12]齐新.浅谈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大众科技,2006(2).

[13]杨云峰.网络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京邮电大,2008.

[14]蒋薇薇.浅谈电子商务下的消费心理.东方企业文化,2010(12).

[15]朱安平.浅析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及其对策.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5).

[16]刘源.浅议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及其对策.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1).

[17]原莉.谈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职大学报,2007(2).

[18]赵永欢.探究电子商务消费心理.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3).

[19]陈枭.现代大学生电子商务中购买消费心理探究.管理观察,2010(17).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篇(8)

中图分类号:G63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3-0101-06

上世纪80年代后,重视实践、重视知识的联系的教育观念再次受到世界范围各教育大国的重视。如美国的“2061计划”,法国的“多样化途径”,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等等。我国亦于2001年6月在所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从国际实施情况来看,对于开设这种重视“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必要性,在理论上,人们从诸如进步主义教育哲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活动理论等诸多理论那里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但遗憾的是,在实践的层面上这种课程至今没有提供一个全面有效的国家的案例。

在我国,自2001年以来,人们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比如,专题的全国或国际性研讨会议已举办近十届,以书名中含“综合实践活动”为条件通过读秀中文搜索,可得到中文图书1600多种,而以文章题目中含有“综合实践活动”为条件进行搜索,可得到中文期刊文章4800多篇,硕士论文200篇。

文献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特征和价值,课程实施所要面对的“主题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师资、教学结构与模式选择、课程管理督导与评价”到实施案例,有着极大的丰富性。

就实践层面来说,浏览一部分介绍实施方案和提供活动案例的相关文献。如果从多样性来看,倒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其中也委实不乏令人击节、动人心弦的案例,但当我们激动过后掩卷而思,这些案例活动可以常态化吗?该案例中的学生所在的班级、学校的其他同学都享受到这种高质量的课程了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总地来说,正如有论者所言,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常态实施、普遍实施、大面积规范实施的进程过慢;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得不到保证”,[1]举步维艰,困难重重。[2]一方面,一些一线学校很茫然,不知如何开发。[3]另一方面,虽然起步,但开发的课程与课程标准有较大的差距,或难以为继。[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边缘性至今没有改变,同时,该课程的裂化、学科化却接踵而来。[5][6][7]

对于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困难的种种原因,已有大量文献从课程实施的宏微观层面进行了论述。比如,课程的首次开设,再加上课程的“三无”性,使实施者无以为据。对于导致不能常态化的原因,透过论述,一般认为当前面对的难以常态化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是对课程性质的理解不到位、资源的缺乏及教师配置难以适恰,课程及教师的评价的科学性。[8][9]事实上,除了以上因素外,人们没有论及的常态化何以不能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对本课程评价与其他课程评价的不一致性;同时,学科式配置师资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有着深刻的矛盾。[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显然并不理想,以上分析显示有许多制约因素限制了它的展开,而其中一个重要约束是对课程性质的理解。这里仅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少应具备的一些特征在已有重要分析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目的和课程实施进行再讨论。

Paul Ernest曾指出教育目的所体现的教育价值应能决定或至少制约教育手段。[1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也必然要体现于它的特征之中。当前一些实施形态显然背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和价值,它促使我们对该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进行重新评估和进一步思考。

下面首先对综合实践课程应具备的特征进行了思考的重要文献按时间进行梳理。

1.已有研究的概述。早在2002年,钟启泉先生在《教育研究》发文,从课程编制原理和知识论的视角论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涵义和价值。他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的(乃至虚拟的)学习环境之中,综合地习得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种种知识、能力、态度的一种课程编制模式。”这种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超越,其特征是“以重大的主题为中心,准备了若干学习的途径”,以“主题——探究(经验)——表达”为组织单元,不仅重视结果而且更重视学习过程,通过“学习”,学习者实现与“客观事物的对话”;与“教师和同学的对话”;与“自身的对话”,同时进行“智慧的统整”和“知识的统整”。[12]

亦是在2002年,陈时见等则直接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是“统整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作者对三性的解释是,与学科课程的纵向垂直组织形式形成根本区别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按水平组织的原则统整课程的内容与活动,并且统整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了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代社会的综合性问题,着重培养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开放性,从课程目标看,表现出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较强的针对性和发展性;从内容看,课程能够及时对知识吐故纳新,具有柔韧性和生成性;从课程实施来看,可以突破基于教室的时空限制,具有灵活性和弹性;从评价看,呈现出方法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实践性则表现在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13]

2003年,郭元祥和田慧生分别发文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和基本原理。郭元祥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而田慧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施策略》中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可以看到,两位学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征的表述在语词的使用上是大体相同的,但如果仔细考察其内涵,两者是存在一些差异的。前者认为,课程的综合性是由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所决定的,学生要处理由个体、社会及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复杂世界,必须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实践性在于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课程资源,在学科课程中,即使是实践环节,都难以超越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是为了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身。而开放性指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作者认为,开放性意味着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过程都是因人而异,非常个人化的。由于“学科课程中某些知识与技能、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可以通过告诉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不能以 ‘告诉’的方式来传递的,它必须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历和体验,才能不断地生成。”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生成性。[14]而在后者,实践性指该课程强调学生的“亲历亲为”,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活动过程”;开放性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等具有开放性,它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为了适应学生的特殊学习需要、活动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可以及时调整活动目标和方案及活动步骤和环节;自主性指课程的设计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目的是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空间。课程实施中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设计、组织、引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并能积极主动地获得一些丰富的切身体验”;而生成性指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目标、新的价值、新的主题”将被生成。[15]

李臣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兴趣和生活,透过学生的体验过程,建构学生对活动的意义,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促进素质综合性发展的主体性活动项目与方式。”基于这一定义,李臣之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①活动设计的前提必须基于学生的经验、兴趣和生活;②活动展开必须遵守“学生的体验过程”的基本规定;③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建构学生对活动的意义、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关系;④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总目的必须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性发展;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素应是主体性活动方式等5个方面的特点。[16]

以上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之初一些学者对该课程特征的一些阐释,它们对人们理解课程的目的和内涵,以及对课程的展开无疑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一些看法后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重要内容。

随着课程的进一步推行,有研究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具有课程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内容的专题性、教学方式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的体验性、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教学情境的趣味性、教学价值的创新性等特点”。[17]

显然,不管是立足点、明确性,还是内涵及深浅度,这些观点之间存在差异,比如,有论述非常重视“强调学生兴趣、个性和内在需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主体性、自主性”,也有论述强调综合课程活动的个人化,这些差异展示了理论的丰富性,同时也给进一步探讨留下了空间。尤其是课程展开到今天,丰富的现实,包括异化促使我们对课程内涵及相应的特征需要站在“巨人肩头”做进一步的思考。

2.课程特点再思考。下文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的提出以及对这些特点内涵的阐释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的思考。首先,特点及内涵将坚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5条的边界,同时考虑当今知识生产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当下现实、人工学习场所学校学习的局限性以及学科课程对学习的局限性。

对于课程目的和定位,课程纲要已明确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是“从小学至高中设置……并作为必修课”。从这里出发,考虑其它因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少应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学术性、社会性以及必修性等特征。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的。知识的分科曾是人类发展历程上的重大进步,但累积的知识已是如此庞大,知识的类分已如此细化,任何一门学科分支的知识、信息足以使一个人淹没,跳出学科知识的分裂,在整体意义上在更大的背景下理解知识,理解整合的知识能解决什么以及尚不能达到什么已成为当务之急。从社会发展的视角看,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彼此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信息共享的时长已大大缩短。这一方面使得各种问题更趋错综复杂,在解决问题时必须迅速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做出及时应对,同时使得单纯的线性研究不复存在,同一个问题的研究往往有大量的研究团队同时进行,研究结果往往是点阵式的跃出,这使得每一个研究团队必须对问题研究进展的各种信息进行及时整合与评估,以便为下一步甚至几步的方向做出规划。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分析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但分析是没有尽头的,随着分析的深入,知识与信息将变得迅速的复杂化。我们必须具有管理复杂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亦即整体、系统的观点。所以,知识的进化乃至社会的进步都要求学生的学习对此综合性做出反应。

基于这种综合性的理解,那种把原来的班团活动与研究性学习再加信息技术之类简单地划归于一个新的概念之下即称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模式是非常不合适的,甚至是没有诚意的。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超越学科课程乃至综合课程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内容的例举不应成为课程实施中课程割裂的理由。而那种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归为学科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xx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对综合性的误解。同样,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过渡性课程的观点是对综合性的价值缺少充分理解的表现。在这种综合性下,像其它学科课程一样单一配置教师或根据纲要内容分别配置教师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是无法承受之重,而对课程目标来说是“无法承受之轻”。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由于对综合性课题知识的极度缺乏从而对学生的问题极不敏感,对学生的指导往往是大而无当,不了了之。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践的,它必须使学生处于活动之中。毋容置疑,我国中学生的大部分课程是纸笔化的,并且学习是一个师生高度交融,教师全程指导,争分夺秒、绵密织网的过程,可谓是深度把玩概念式的学习,但我们已经知道对一个概念的认知往往是没有尽头的,这种单一的纸上谈兵式情景使学生知识难以迁移到复杂情景,无助于解决具体问题。我们也同样知道,即使是学科课程,如果不把它与学生对世界的理解联系起来,学生一旦离开学校,他将回到前概念状态,这可以很好地从我国低科学素养与我国普及教育的程度不相称的现实得到印证。学生需要一个相对从容的空间,能综合多种认知技能,实践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实践是思维的载体,学习在实践中得以展开。那种黑板上的垃圾分类处理,一节课式的理财,从知识的生产看毫无价值。

知识的生产确乎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实际问题的推动,一个是知识系统内部的张力,但回顾知识生产的历史,归根结底,知识的创造孕育于实践。实践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除母语外,大部分知识的习得,具体化过程比它的反面更重要。综合实践活动应是综合各种知识与技能于实践的活动,促使学生知识情景化,并历经实践达到深刻化过程。

文献回顾中我们看到,一些学者强调学科学习是简单化的割裂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是要让学生直面复杂世界。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看到一个人要具有处理基于个人、社会、自然为基本要素的复杂世界的关系的能力,他首先必须拥有的是相应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应具有学术性即在于,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是不能承担得起责任的人,对社会的体认是一种理论支持下的深刻透视,实践是科学指导下实践,不是简单动作技能甚或停留在情感的层面。

一些综合实践活动纯粹停留在收获消息的层面,观察其效果是“远看成绿近似无”。 信息不等于知识,一般来说知识和信息存在关系K=lnr;[18]同样,拥有信息并不意味着信息会自动转化为知识,它需要一个复杂的加工机制。这个过程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士的介入是极为重要的,一些以研究为名的活动往往只具有形式上的效果。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会提供丰富的题目,或者学生寻找题目,然后是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报告一路走下去。由于缺少实质性的支持,大部分学生最后收获的是网上文字图片的接龙。事实上这些形式既不是科学研究所必要,更不是其核心,当然也无须奢谈学生研究能力的增长。教师不能仅围观,或坐等咨询。没有学术审视、理论思考,系统化、结构化过程,仅是凌乱的现象、事实,不会有什么价值,正如每天吃三角形饼干也吃不出三角形概念。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具有社会性。人工设计学习环境的学校委实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但根本上人是社会的产物,知识、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一直认为的学校是授受社会知识的中间物,知识存在于人与社会环境的交流中。维果斯基认为社会环境对学习有关键性作用,社会环境通过它的文化物品、语言及社会机构等工具影响人的认知;[19]知识的表征形式、生活的社区乃至公众的范围,以及文化,阶层,社会思潮等等对知识的传播、分布、转换对有着极大的影响。[20][21]我们所处的现实是学生的经验和生活是学校生活,社会被学科学习隔离,社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道听途说,或浮光掠影,充满着距离,极不真实,教育内容纯粹是人工知识体系。综合实践活动应是打破这种封闭性建立学校与社会关联的重要通道。

最后,它是一门必修课程。当然首先是一门课程,但实施中,我们把它裂解成3门甚至4门课程,使它不再具有整体性。即在课程实践中,学习经验没有得到组织,而把它分成几块分而治之,这违背了课程的基本规则,我们没有课程的边界,也无法知道材料是如何被组织的。

同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有人认为这门课程是一门过渡性课程,它最终要消融于学科之中。学科学习当然不排斥也应该具有综合性实践活动,但把该课程学科化显然违背了课程性质——必修性,其价值不言而喻会受到损害。

另外,课程的必修性还在于不能把该课程等同于选修课,甚至兴趣课。我们可以看到实践中该课程已具有“精英主义”甚至“功利主义”倾向。很多研究报告更乐于奉献那些令人击节赞叹的案例,展示活动所获得的奖项。我们无从知道是否所有的学生都从这门课程受益,学校提供的研究课题是否适合所有的学生,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支持。

尽管人工学习场所的学校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其与社会的过度隔离一直受到人们的警惕,我国就一直有批评读书人“五谷不分”的声音,卢梭、福禄倍尔等对此也早有论述,上世纪杜威更提倡“教育即生活”。但当“两耳不闻窗外事”成为强大的传统,改变它总是极为困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改善这种状况的又一尝试,它首先需要人们教育观念的更新,当然也需要实践创新和坚守,本文是在反思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特征的新的探索,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走向常态和有效.全国课改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四次研讨会纪要,http:///zongh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60

[2]张传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几点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4,(1):5-9.

[3]张正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何举步维艰[J].校长阅刊,2006(12):10.

[4]王艳荣.变了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J].当代教育论坛,2004(9):76-78.

[5]陈文心,周积昀,吴忠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化与常态化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20-22.

[6]李剑.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入开展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11(11):104-104.

[7][9][10]董玉成.适合年级组和项目学习的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J].新课程研究,2012,(10):16-19.

[8]朱莉.关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哲学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2,(5):41-43.

[11]Paul Ernest著.数学教育哲学[M].齐建华,张松枝,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52.

[12]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 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2002,(6):42-48.

[13]陈时见,李晓勇.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40-43.

[14]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J].当代教育科学,2003,(4):15-17.

[15]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论与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3,(7-8):10-13.

[16]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9.

[17]彭小明.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07,(6):292-294.

[18]尼古拉斯.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M].雷舍尔著,吴彤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00.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篇(9)

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为不同时期、各种记载形式的文献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影片、画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簿籍等。[1]可见,地方文献不仅涉及内容广泛、时间序列较长;而且具有资料来源复杂、贮存方式多样等特点,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就是要将这些不同来源、不同途径、存于不同介质的原始数据归于同一库中供用户综合使用。为方便用户的快速查找、有效利用地方文献数据库检索系统必须能给用户提供多条检索途径。根据地方文献本身及其用户群的特点,笔者认为地方文献数据库应建立特定的检索系统,该系统除具备常规的篇名、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专项检索功能外,还应建立以下三种检索子系统。

l  学科分类检索子系统

地方文献数据库应属于专题文献数据库,但因其文献内容广泛而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文化、文学、历史、地理、人口等多学科范畴,故又具有综合性数据库的特点。

分类是人类认识、区别众多事物的基本逻辑思维方法。打开一个学科综合的数据库,广大读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依学科分类来检索文献。不同的用户一般都有自身的研究领域而且对该领域的文献最敏感、知识分类也最熟悉。为使用户能快速了解自身学科范畴的文献资料,并能较全面地浏览某地区在该学科领域的科技发展新动态,地方文献数据库必须依据学科专业来组织文献资料,分门别类地显示文献信息,亦即建立“学科分类检索子系统”,实现按学科分类检索的功能。

学科分类检索主要是指依据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及其特征,将成千上万种文献划分开,按照科学分类标准,将库容文献编排类目,各分其类,编制文献检索系统。该系统按类提示文献信息、提供文献线索,便于用户寻类索文、触类旁通。用户可按分类的次第性,逐次寻找类目,查获数据库内含的有关文献。[2]

建立学科分类检索子系统,实际上就相当于编制了一个地方文献的分类索引总目录,只要选好科学分类标准即可。我国目前建立的有关综合性文献数据库,大都采用《中图法》编制文献分类检索系统。《中图法》是一种历史最久、使用最广的分类工具,其分类体系严谨科学,现己成为我国文献分类的标准大法。地方文献数据库当然也应依据《中图法》建立“学科分类检索子系统”,依据分类法的等级序列,将不同学科的文献归位其相应级别,形成文献的并列性及次第性,作为地方文献数据库检索的主要人口。对该系统具体的建立方法,已有不少数据库的成功实践(如CAJ一CD等),这里不必赘述。

2  地名归类检索子系统

虽然学科分类检索能满足人们检索文献的一般逻辑思维方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学科、新科技不断涌现,学科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强。而学科分类是属于一种先组式的检索体系,只能单维地提示文献特征,对文献的专指度跟不上交叉学科的发展,在反映新学科、新成果方面也总是滞后,给用户检索新的科技信息增加了不少困难,也降低了文献的检全率、检准率,因此有必要建立另一种检索子系统以弥补学科分类检索子系统的不足,笔者由此提出了建立“地名归类检索子系统”的设想,以实现按地名归类检索的功能。

地名归类检索主要指依据文献所属的地区,将文献划分开来,按地域区分和隶属关系,以地名作为细类和子目,将库容文献各归其地,编制文献检索系统。该系统按地域提供文献线索,便于用户以地寻文、鸟瞰全貌。该系统可避开文献的学科分类,直接、方便、有效地了解和利用某一地区范围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最新文献资料。地方文献都是以某一地区为记述范围且反映本地特色的,这些共同的地方特色,体现为文献的区域性[3]。某一地区在历史上经历了自然灾害、气候水文的变化;经历了人口的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经历了各时代的政治、宗教、战争等影响,从而才形成本地区的经济特征、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等等,也才有了地方文献的收藏。地方文献这一“区域性”特征,使得建立“地名归类检索子系统”成为可能。对研究地方特色的用户来说,他们更注重文献的区域性,建立“地名归类检索子系统”也正是满足了用户按地名揭示和组织文献的要求,用户不仅能以地名作为检索口,查检某一具体地区的有关文献资料,并能较全面地了解该地区的总体概况。以我馆收藏的徐州地区地方文献为例,建立一个地名归类检索子系统的检索结构:

 

该系统按市、县、乡、村的级别及隶属关系、形成一个树叉式的检索结构。结构的深浅、树叉的稀密,可依库容文献的收藏情况确定。进入系统后,首先列出第一级地名“徐州”,双击该条目,即可进入显示该级文献内容及下一级地名目录,依次下去,即可进行更为详细的查找。当进入到地名归类的最底层时,即只显示该层的所有文献。对任一级文献的进一步查找,可以配合设计“学科分类检索”或“著述形式检索”形式,以便用户更直接地索取到所需资料。建立“地名归类检索子系统”,可以说为“区域研究”的用户提供了一张地图似的资料检索途径,使他们对地方文献一目了然,广域的地方文献从而成为更具体的地方文献。

3  著述形式检索系统

地名归类检索已是在学科分类检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用户的查检途径,亦是在综合性数据库的基础上,体现了专题性数据库的检索要求,但对地方文献的不少用户来讲,学科的交叉渗透、地域的临界相关往往正是他们研究的焦点,这时候前述两种检索子系统都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而著述形式则成为他们查找资料的第一入手点。地方文献数据库如能按著述形式组织文献,即建立“著述形式检索子系统”,则可实现按著述形式检索的功能,满足更多地方文献用户群的需求。

著述形式检索主要指依据文献的著述形式,将文献划分开来,按著述形式的层次关系,依次设立子目,将库容文献各归其位,编制文献检索系统。仍以我馆收藏的地方文献为例,建立一个著述形式检索子系统的检索结构:

 

该系统是一种列举式的检索结构,不可能将已有的一切著述形式都罗列无遗,不同地区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可依各地的地方特色及各种著述形式文献的多寡确立不同的检索结构及结构的深浅。如:我馆收藏的是徐州地区地方文献,因徐州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又是我国汉文化的发源地,于是将之归为“地方档案”的具体收藏。

“广、快、精、准”是对文献检索工作的需求,也是衡量数据库检索系统质量好坏的标准。在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时,若能注意几种检索方法的相互结合,即可让用户有选择地进行检索,尽快地获得所需资料,有效地满足读者“广、快、精、准”的检索需求,达到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初衷。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篇(10)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8-31708-01

Comparison of Two Image Retrieval Methods Using Texture Features

XU Yan

(Mechanical & Electrical Department,Suzhou Institute of Trade & Commerce,Suzhou 215031,China)

Abstract:In the high information days,content based image indexing techniques are becoming a key point in multimedia processing.Texture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images.In this paper,we comparison two methods both using texture features ,which are the method using texture and image center and the method using texture and color features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flower image database show that these two methods both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but the latter fits more closely with human perception.

Key words:Image Retrieval;Texture;Image Center;Color

1 引言

图像是人类最主要的载体。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的发展,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并成为多媒体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网上浏览检索,网络信息安全等重大项目中的关键技术[1]。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首先要快速而又有效的提取各种表征图像内容的特征,其基本方法是在建立图像库时,对输入图像先进行分析,提取图像或目标的特征向量并在将输入图像存入图像库的同时也将其相应的特征向量存入其特征库。在进行图像检索时,对每一幅给定的查询图,进行图像分析并提取该图的特征向量。通过该向量与特征库中的特征向量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到图像库中搜索就能提取出所要的检索图。

纹理是图像的最重要视觉特征之一,基于纹理特征的图像检索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如QBIC系统是使用(从灰度图像得到的)粗糙度、对比度和方向性特征来进行纹理的描述和检索的[2]。但是纹理至今还没有一个标准定义。通常意义上的纹理是指图像像素灰度级或颜色的某种周期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空间统计相关的。纹理反映了图像本身的属性,不同的物体具有明显不同的空间特征。对于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特征的图像检索方法已经证明比单一利用纹理特征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检索效果[3],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缺陷,那就是对颜色不敏感,后面的实验结果会证明之。所以本文又提出综合纹理和颜色特征的检索方法,并且通过实验与前面的方法加以比较。本文所用的图像库是由二百多幅植物花卉图像组成的。

2 纹理特征提取

纹理通常定义为图像的某种局部性质,或是对局部区域中像素之间关系的一种度量。纹理特征可用来对图像中的空间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定量描述。纹理特征提取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以灰度级的空间相关矩阵即共生矩阵为基础的[4]。

灰度层共生矩阵是描述在θ方向上,相隔d像元距离的一对像元,分别具有灰度层i和j的出现概率,其元素可记为P(i,j|d,θ),当θ和d选定时,也可简记Pij。

由灰度共生矩阵可以计算出一组参数,用来定量描述纹理特征,本文采用下面5种比较能反映纹理特征的参数。

在纹理特征提取中,我们把灰度层分为8层,d取成5,并构造四个方向的灰度共生矩阵:0度,90度,45度,135度,然后分别按公式(1)到(9)计算上述5个参数。

3 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特征的检索方法

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的检索方法先前已做,由参考文献[3],对由200多幅花卉组成的图像进行实验,直接给出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特征的检索结果(其相似距离依次增加)

4 综合颜色和纹理的检索方法

4.1利用子块颜色直方图特征提取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的另一个关键技术就是利用颜色特征。颜色直方图简单的来说就是由统计图像中具有某一特定颜色的像素点的数目而形成的。

全图的直方图过于简单,因此带来很多问题,如可能会有两幅根本不同的图像具有相同的颜色直方图,不反映颜色位置信息,这样会导致准确率不高。因此本文作了改进,即将图像先进性分割,形成若干子块[4],这样就提供了一定的位置信息,而且可以对用户感兴趣的子块增加权重,提高准确率。相应的公式有,子块Qij和Cij的相似性度量为:

加入子块权重wij,选取M个最大的D(Qk,Ck)作为该两图像的相似距离,有:

具体程序实现时将图像分成4×4块,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计算各子块的颜色直方图。图像库中的图像的颜色是RGB格式的,可以将RGB值转换成亮度值Y,因为人眼对亮度最敏感,这样同时可以使计算简单,提高检索速率和减小计算复杂度。其转换公式为:

4.2综合颜色和纹理的图像检索

颜色直方图作为特征,只表示了颜色的统计分布,虽然采用子块颜色直方图含有一定的颜色位置信息,但是仅仅利用这个特征的话显然检索的效果有时会和人的视觉不相吻合。

纹理特征能对空间信息进行定量的描述,所以可以综合纹理和颜色这两个特征进行检索。首先按照前面所介绍的先分别提取颜色和纹理的各特征向量,然后运用加权的欧氏公式(公式(13))进行图像的相似性匹配,找出和待检索的图像相似的图像;也可以对颜色和纹理特征作归一化处理[5],使其在综合检索的时候在计算相似距离时处于同一地位。相似距离越小表示两幅图越相似。加权欧式距离表示为:

其中wi是权重。

5 两种方法比较(实验结果)

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的方法是我们先前做过的,所以实验结果早就给出了,对于综合纹理和颜色的方法,我们同样借助由200多幅大小为128×96的植物花卉图像组成的图像库进行了检验,同时也检验了仅利用颜色直方图的情况,结果如下所示。两种方法的检索效果也一目了然,并且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对这两种方法做个比较。图1是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的检索结果,图2是仅利用子块颜色直方图的检索结果,图3是利用综合颜色和纹理检索方法的检索结果。各图左上角均为待检索图,其余为对该图的检索结果,从左到右相似距离依次增加(与原图像的相似距离为0)。图2没有利用颜色信息,所以可见查询结果图的颜色和带检索图有差异,因此有必要在检索的条件中加入颜色的信息。图3利用了颜色,所以各图颜色较为接近,但是图案有所差异。图4是颜色和纹理的综合,其中颜色和纹理的权重比为3比2。得到的结果无论是在色彩还是在图案上都更符合人的视觉要求,比较令人满意。所以对于灰度图像,用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的方法就能得到比较好的检索效果,但是对于彩色图像,要使用综合颜色和纹理的检索方法,这样效果更好。

6 结束语

本文在先前利用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进行图像检索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不足,因为不包含颜色信息,进而提出了综合利用纹理和颜色这两个特征的检索的方法,其中纹理特征的提取是以共生矩阵为基础的,颜色特征的提取是用子块直方图。进行特征匹配时采用加权的欧氏距离法,以保证两个特征在相似距离计算中的地位相同。实验结果表明,综合颜色和纹理的检索方法要比利用纹理和像素中心的方法的检索更符合人的视觉要求,因此更为有用。

参考文献:

[1]Smeulders A W M, Worring M, Santini S, et al. Content-based image retrieval at the end of

the early years[A].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0,22(12):1349-1379.

[2]Niblack W, et al. The QBIC project: querying images by content using color, texture and shape[A]. SPIE, 1993,173~187.

[3]徐艳,王加俊. 一种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的图像检索方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4,21(7):88-90.

[4]Furht B,et al. Video and Image Processing in Multimedia Systems[A].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5,226-270.

上一篇: 如何加强市场监管 下一篇: 汉朝文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