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发展理论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8 15:53:38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篇(1)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72-0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特殊生活境遇和教育环境除了引发一些身心道德发展问题,这是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社会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学校、社会和地方政府引起了高度重视。在留守儿童的家庭中,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家庭中的关系不能形成稳定的三角形,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家庭问题的出现,特别是亲子关系问题。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其次,情感上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心和陪伴,与父母较少的情感交流使他们普遍感到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把孩子托付给祖辈,家庭结构的迅速变化,使得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到了阻碍。在这种隔代监护中,孩子和祖辈存在的代沟较深,老一辈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对于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同时,很多留守儿童小小年纪便开始有了心理重负,他们不仅要为家庭的生活担心,还常常牵挂着外出父母的健康与安全。成长过程中行为和性格出现偏差和错位的可能性。总的来说非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生活得更快乐。为此,非留守儿童完整的家庭生活环境常常成为留守儿童羡慕的对象。很多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使家里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改善,家里生活更富裕了,同时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减少对父母的依赖。但是伴随的是家里的气氛变得冷冷清清,自己更孤独和寂寞。

最后,留守儿童不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和成熟的思想,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都非常渴望他人的关爱和帮助,而父母是他们最亲密、最想依靠的人。父母外出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强烈的家庭残缺的感受,他们渴望有一个完整温暖的家,渴望像别的孩子一样有父母在身边,得到父母的帮助。很多留守儿童知道父母外出打工的辛苦,因而变得更成熟懂事,能够体谅和关心父母。这就可以看出亲子关系在留守儿童心中的重要性,他们比其他孩子更希望有一个完整的家,有父母相伴。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他们懂得父母艰辛,表现得比其他孩子更懂事,希望自己能走出农村,报答父母,他们向往高的学历和好的工作,也很清楚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努力学习是唯一的途径。

从微观角度看,亲子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依据之一是孩子的年龄。年龄阶段决定了亲子关系的特点,决定了亲子互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于孩子的社会化成长亲子关系的作用不可代替的,这个关系是最初的也是最全面的,亲子关系的好坏对孩子今后的个性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新的环境和事物时很多留守儿童不能及时的进行角色转换,常常会受过去的记忆控制,喜欢拿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父母仍在身边的生活的比较,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很多留守儿童喜欢逃避现实,易产生愤世嫉俗心理,缺乏社会归属感。

帮助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路途还很长,亲子之间应该着重加强良性沟通。可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应该表明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宝玉”,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或许每个人的童年都有那么一个黑色的梦境,但区别的是,很多人不被黑暗打到,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汲取正义积极的阳光,健康的成长起来。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篇(2)

1929年社会工作者开始着手建立社会工作的科学理论体系和特有的实务方法,先后有精神分析理论、自我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等理论从其他学科被介绍和应用于社会工作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理论、社会建构理论等,也被充实到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中,并成为了社会工作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随着社会工作的逐渐完善和成熟,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具有独特价值体系、科学理论和实务技能的专业,理论的建构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特质之一。理论具有描述、解释、预测事物的存在变化及提供方法等多种功能,Walsh(2006)认为对于社会工作,理论的意义在于预测和解释服务对象的行为,辨识实践情景中的知识缝隙。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没有理论指导到自觉采用理论指导,从理论单一化到多元化,从指借用心理学到将社会学、认识论等学科都吸收过来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王思斌,2006)。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

大卫・豪(David Howe)将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大体划分为7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调查阶段。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以里奇曼的《社会诊断》为代表,开启了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大门,这一时期社会工作多关注实际工作,很少思考。第二阶段是精神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此时精神分析学说成为西方社会工作者唯一运用的理论,甚至社会工作也几乎等同于了精神分析工作。第三个阶段是“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在20世纪30至50年代,两大派别不断发生冲突,并且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第四个阶段为“获得”阶段。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是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工作的理论不仅在数量上得到增长,还重新找回了“社会”取向。此时,开创了社会工作独有的学派――“心理暨社会学派”。第五个阶段为“盘点”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因为社会工作理论在数量上的急剧增加,需要对已有的模式、学派进行梳理和分类。第六个阶段为“理论统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工作把各种社会工作方法整合在一起,借用“系统理论”和“社会功能”概念,形成了一元化的理论框架。第七个阶段为“理论归类”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多元理论并存,这一时期社会工作者对各种复杂的理论进行整理、归类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分类模式。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取向

当前,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过系统的整理之后,其主要功能发展为分析和解释问题的性质、预测并制定目标和任务、选择干预方法和模式、评估服务结果等。因此,西方社会工作者有着比较强烈的理论意识,具体的理论取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工作理论模式在个案工作中形成了“危机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心理―社会模式”和 “行为治疗模式”;在小组工作中形成了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和互动模式,在社区工作中则形成了地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等(王思斌,1999)。另一方面,当代国外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理论, 例如帕森斯(1988)从经验、要素和整体这三个层次来构建理论, 并把社会系统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大卫・豪提出将社会工作理论区分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的两分模型;默顿(1969)针对宏观理论体系的诸多弊端提出了使抽象理论和经验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层理论,认为中层理论是以下两种理论的中介:一方面是以观察到的特定等级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相离甚远的社会系统的概括理论,另一方面是完全没有概括特点的有条理的详细描述;特纳(1987)进一步指出只有遵循中层研究策略, 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和命题才能更加紧密地组织起来, 因为理论强调经验研究, 这就促进了每一中层理论概念和命题的澄清、阐明和表述。

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对我国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借鉴意义

理论来源于实践,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是对这种已高度专业化的实践过程的概括与总结,因此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方面,当代西方国家在发展程度上显然要高于我国。尽管在历史、文化、制度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有所差别,在不同的社会脉络下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工作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学习、借鉴西方的理论和经验(李晓凤,2008)。一方面,社会工作理论是一种独立的学科理论,本身就具备概括其共同规律的理论框架,能够对现代社会工作所涉及一系列基本问题作出理论的解释和回答,而在这些方面,西方社会工作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对我们来说有学习的意义。同时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中体现社会工作一般规律的内容是具有普适性的,可以为我国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所借鉴。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篇(3)

关键词: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社会工作教育

“社会工作”是专门以“助人”为职业的工作,而社会工作者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民排忧解难,是一种崇高的、利他主义的职业。但是在北京召开的“社会工作学”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认为:“社会工作”的概念目前在社会上还不是广为人知。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还很不成气候。社会工作者还没有列入拿执照的专业人士行列。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其能够在社会转型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下面将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社会工作的建设任务。

社会工作学是一门正在建立的新学科。为使这项社会事业的开展,管理卓有成效,必须使其上升为理论上的认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从本学科的理论发展看,工业发达国家在20世纪30、40年代就已捷足先登,试图从理论上解决由于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而造成的贫困和失业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救济问题。而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们研究新概念、新理论,编写新讲义,新教材,建立起新的学科和理论体系。建立新的社会工作学学科体系,现已提到议事日程上。

一、就社会工作学的基本理论而言

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应该包括:社区、社区管理、社区功能、社区意识、社区协调等含社会的、心理的和地理的三大层面的理论内容,体现出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公平、社会控制、社会保险、社会空间等一个“大社会”中的群体参与资源、分配和服务效益方面的一系列理论范畴,也包括社会工作的直接对象的一些更具体的理论范畴,如慈善事业、医疗保险、社会义工、安老形式和失业救济等。

二、就社会工作学的原理内容考虑

应该是:数理经济理论;服务价值理论;以人口为社区主体的人口理论;以解决社区问题和缓解社会矛盾为宗旨的社会学理论;以稳定社会秋序为主要控制手段的法制理论;以最终满足全体人民需要为标志的经济学原理等等。这些理论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共同揭示了社会工作学的规律性问题。

三、就社会工作学学科建设的方法论而言

社会工作学的学科建设有赖于以下几个主要方法的运用:(1)社会管理方法。社会管理方法在现代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中,集中表现为系统的方法,即系统分析方法和系统整体方法。(2)社会心理方法。社会心理方法是现代方法论中更高层次的分析方法,在社会工作学的学科建设中,它是协调社会发展,解决个人及解决群体冲突,平衡社会成员心态的理性的、效用性很强的方法。(3)社会制衡方法。社会工作学研究社区管理和社会服务规律,必须把“制衡”方法贯彻学科建设的始终。如研究解决社区中不同群体的利益,解决老、幼、残、鳏寡孤独无劳动能力的无偿救济和面向全社会成员的有偿服务时,必须依据制度和政策。

以上论述了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方面的任务,接下来将论述社会工作实际操作中的任务。

第一,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教育。首先,看看西方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预测将来,往往要从历史去看,吸收教训与经验,以此来引导未来之路的走向。美国社工教育从19世纪末已开始发展,那时大概是1890年左右。其受到三个重要发展潮流的影响而形成最初的社会工作教育。当时的社会科学成为一个学科,在大学里开始有此学科的教育,这促使对社会问题的研究越来越严谨,引发更多对社会的研究。

第二,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建设。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福利服务、健康服务、社区建设、社团管理、家庭婚姻、住房改革、教育改革等等方面出台了不少社会政策,但是政策的效果在很多方面却往往不尽人意。在整个政策过程中,除了制度设计上有缺陷以外,制度实施中更屡屡出现问题。这是因为在中国政府的社会政策过程中,从政府行政到公众行动之间,缺少了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贯彻和落实社会政策的传承机制。就中国现状看,目前社会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行政体系——劳动、民政、卫生、城建、教育等政府部门和“准”行政体系——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团体来具体运作。正因为在政策过程中,政府与民众之间缺少一个相对独立的职业化的“中间层”,本来这个中间层是可以把政府的行政指令通过专业化的手法和技巧转变为公众的行动的,而现在的工作体系依靠的仅仅是这些行政和“准行政”部门的行政命令,明显地与公众行动脱节,也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和进程不相适应。同时,在国内社会政策的研究方面,大多数的研究比较关注的是政策法规层面和行政组织层面的问题,对如何通过一套专业化的职业服务系统来提高社会政策实施的质量,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在研究社会政策的同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的国际经验,探讨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应该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了,中国的社会政策的贯彻落实才能有有效的传承机制,才能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行业化建设。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专业标准,规范社会工作。开展资格认证工作,推动社会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对社会工作者,特别是社区基层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必要的专业化培训,使其适应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要求,特别要发挥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作用。社会工作的发展还要加强同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国社会工作者和组织的交流。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国际性的工作,在各国、各地区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加强合作与交流,可以把好的经验吸收进来,促进我国社会工作水准的提高。中国社会工作在新形势下肩负着历史的责任,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必将在各界的努力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的改革开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粗浅的谈了中国社会工作建设的任务,中国社工专业任重而道远,社工专业的发展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社工建设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篇(4)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从实践上讲,社会工作在世界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从其专业化角度讲,才区区百年。如果具体到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则可追溯的历史更短。然而,中国社会工作的成长与发展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突出表现在:其一,它利用“后发优势”,短时期内大量集中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的各种理论、经验与实践模式;其二,其自身的发展与实践活动深层嵌入到整个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格局之中,与社会的发展并肩而行。为此,我们应从对社会工作的“理论自觉”出发,厘清自西方“舶来”的社会工作在当前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形势下的角色定位及功能发挥问题,以最大限度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1 社会工作的“理论自觉”

所谓“理论自觉”实质上是借用自费孝通先生学术生涯最后十年里非常关注和强调的“文化自觉”的说法。费老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费老此处实际上确立了我们对于异质文化的一种态度和立场。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郑杭生教授提出,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在含义上指“从事社会学教学研究的人对其所教学和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有‘自知之明’”,在使命上一要努力创造自己的有中国风格的理论,二要正确地对待其他各种理论,特别是外来的理论。作为社会学二级学科,中国的社会工作从理论到价值观、从专业伦理到实践模式,无不受到西方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论自觉”的提法对社会工作专业在当前及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2 社会工作为何――本土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

对于本土的社会工作,政界、学界及社会各界一直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把社会工作当做一种专业、学科,其持有专业知识、理念、技巧与方法,在相关社会服务领域中进行“助人自助”的专业性活动,这使得它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广义的理解则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把所有同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相关的活动与工作都视同于社会工作。如果就本文所探讨的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创新而言,应是在联系广义社会工作的活动领域的基础上对于其中的狭义社会工作的一种分析。也就是说,既把社会工作同广泛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联系起来,又承认其独特的专业性。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赋予了社会工作重要地位,明确提出要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提高社会服务专业化水平,这为社会工作者的重要就业领域和工作职能作出了制度安排。同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社会(包括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设想被作为独立篇章,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十报告也强调指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联系这些重要文件可以发现,我国现阶段强调的社会管理是多元主体――执政党、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和民众等――共同参与的,其中社会工作的专业力量被视为重要的社会力量起着重要作用。

可见,在中国社会语境下,社会工作专业与职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社会工作本身及社会工作从业者们决定的,其中政府的主导与社会的需求对其有着更为关键的制约作用。

3 问题:理论角色与现实地位的反差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下, 尽管我国近年来把发展社会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毫无疑问,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仍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使得其现实地位与理论角色之间产生了一定反差,并转而影响了社工专业的发展。

其一,微观层面上,表现为社会工作者们崇高的专业定位与低下的职业地位形成反差。众所周知,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发展走在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之前,这使得科班出身的社会工作者在毕业之后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职业去向。社会认知度低、工资收入低、社会地位低等现状,使得大量接受了四年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和专业伦理价值观培养的社工毕业生纷纷转向别的工作领域。一份来自东莞市的《社会工作者专业耗竭现状调查报告》表明,即便在我国社会工作比较发达的东莞地区,现有的社会工作者因其专业耗竭亦存在严重的流失危险。

其二,中观层面上,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在社会服务与管理中的重要位置与现实的萎缩不振形成反差。毫无疑问,社会组织是社会工作人才广阔的舞台,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重要社会设置载体,客观上促进了整个社会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与质量。但当前我国无论是政府支持的民间组织、契约性民间组织还是纯民间组织,发展水平均不够高,其功能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我国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倡导“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理念,但由政府部门转移出来的社会服务职能并没有社会中的实体组织承接,因而会出现社会服务的“真空”及社会工作者就业困难这样的悖论现状。

其三,宏观层面上,广泛的社会需求同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的反差。早在1986年,民政部就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工作思路。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以及随后我国政府对社区建设的积极推动,可以说是对专业社会工作社会需求的产生及增长的一个直接的社会背景。虽然对专业社会工作者具有巨大的潜在社会需求,但是这种社会需求并未导致专业社会工作者良好的从业环境,即专业社会工作者还没有适当的土壤来发挥其专业特长,并进而实现其专业价值。因此,一方面是迅速发展的社会福利服务本身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和真正发挥专业作用存在着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是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合适的机制或模式来启动这种需求从潜在向现实的转化。

基于上述认知,尽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领域的重要力量,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发展无论在微观、中观还是宏观领域都受到多重限制。为此,各级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及社会工作从业者应结合具体情况,从各方面入手,针对这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决。

2 社会工作何为――当前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功能发挥

首先,应重视社工人才培养。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社工人才队伍,是社会工作在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中发挥功能的重要保障。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2006年12月12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就特别强调,要像重视选拔、培养经济建设人才那样,高度重视选拔、培养社会工作人才。不能因为发展困难或遇到问题就龟缩不前,而应该迎难而上,更加重视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

其次,在社会服务机构发展层面上,各社会组织应把握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现行“双重管理体制”开始试行变革的大好机遇,一方面加强与政府沟通与联系,积极争取各种资源,促进机构的发展与壮大;另一方面,积极促成各社会机构间合作,力争达到科研、教学与实务机构之间联动,吸取高校优秀社工毕业生充实自己的队伍,同时提倡有想法有能力的高校领办社会服务机构,并反过来通过与社会服务机构的深度合作促进高校专业和职业教育发展。

再次,在宏观社会需求与岗位设置问题上,基于社会需求客观存在且变动巨大的认知,社会工作专业应深刻反思自身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与各地区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行动密切联系起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同时,提倡服务-学习的行动教育模式,使得社工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能够顺利转化为所需要的实际工作和行动能力,并尽快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和变化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期望。

5 小结

我国社会工作既受到西方社会工作多重影响,又深深嵌入到中国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的大局之中,其本土化任务任重而道远。眼下本土社会工作无论从专业发展、职业发展、组织机构发展还是专业人才队伍培育和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种种问题,其中有的因素来自于社会,而更多的则来自于自身及其与社会的契合及适应程度。“理论自觉”思想提醒我们,应对当前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本土社会工作之角色定位及功能发挥进行重新探讨。

参考文献:

[1]陈晨.社工离职率高达19.79%[N].东莞日报,2012-09-19(A06).

[2]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2).

[3]刘继同.回应社会需要与解决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与突破口[J].社会工作,2004(2).

[4]柳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5]王思斌.试论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的协同作用[J].东岳论丛,2012(1).

[6]易钢.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面临的三大问题[J].中州学刊,2007(11).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篇(5)

一、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在近几年在中国兴起,比西方社会晚了许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缺陷,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社会工作这门新兴专业不断地汲取着其他学科的营养,写作这门课程也进入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目前国内大学都把写作列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一)专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者一般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工作,以救助他人、帮助他人为职业内容,在工作中无不与写作有关,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等。

(二)职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一名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优秀的会话能力,同时也需要出色的写作能力。在从事社会救助时,时常会以书面形式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如何运用恰当的言辞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救济者困难的解决,如:被救助者在诸如婚姻、性等方面难以启齿,这就可以通过书面来交流,这时恰当的言辞有利于引导被救助者向良性方面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决定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近几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得到长足发展,对自己专业课程的需要逐渐增多,写作作为一项传统课程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运用,他已经融入了多种专业之中,如:新闻专业有新闻写作,广告专业有广告写作等。社会工作在长期发展中也意识到写作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社会工作需要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

二、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中的困难

写作与社会工作到底不是同一专业,因此他们的融合在许多方面都有困难:(一)缺乏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目前的学者或者精通写作,或者精通社会工作,在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很少或者说是没有,而要使写作和社会工作相互融合需要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如果这一难题不解决的话,社会工作要建构适合自己的写作课程很难实现。

(二)专业性质的不同也是阻碍写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一大因素。两者到底是不同专业,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社会工作的实践性、随机性与写作的理论性、规范性的冲突。

(三)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属于全新的领域,没有相关的理论性文章出现。没有理论的支持的观点是无法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他所构建的体系也无法得到完善。

三、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首要之处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点,相联系的一面,这就使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有了可能。

(一)社会工作实践之中需要运用写作,我们在从事社会工作时,不论是调查还是汇报都离不开写作,可以说写作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工具之一。一方面写作为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渠道,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为写作提供内容,使写作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发展,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鉴戒,比如:社会调查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这一方法的结果是通过调查报告反映的,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写作中调查报告的写法,在加上充分的社会实践调查,那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二)实践证写作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无论从国外、香港还是大陆来看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之一。社会工作者需要有熟练的应用文写作技巧,这是由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比如:公务员在工作中就离不开公文写作。

(三)社会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写作能帮助社会工作者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情况反映给社会工作者,然后通过动态信息反馈加以把握,以便及时的加强或修正决策,达到全面救助的目的,动态性信息是社会工作者解决这类问题必不可少的依据。

四、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

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也就是把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把写作的优越性,适合性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去,总结归纳出一套专门用于社会工作者的写作方法,使他系统化、理论化即形成社会工作写作课程。

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与写作的区别联系,透视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取目前写作课程中与社会工作相联系的内容,例如:江少川主编的《实用写作教程》中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章“机关事务文书”、第四章“会务文书”、第十七章“论述文体”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学术论文”、“计划”对社会工作更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贯通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才,从事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理论研究。人才是建立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人才队伍建好才能发展他。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作,他需要解决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矛盾冲突,我认为这可以通过系统协调论来解决,我们把社会工作看成一个大系统,社会工作写作,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看成他的要素,那么社会工作写作最终会适合社会工作这个大系统的。

(三)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写作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使写作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理论来自实践,一切理论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正确的理论,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把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渗透于写作之中,使写作与社会工作与相融合,把写作建成社会工作的方法论。

(四)要从三个层面来确立社会工作写作的体系:

1、微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各自的理论入手,分析各自的特点。

2、中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找出社会工作写作的理论基础。

3、宏观层面:从社会大环境入手,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写作与社会工作相融合。

五、总结与评价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理论也不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建设必然会的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一课程的建设主要由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完善。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无论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工作写作课程都将渗透其中,我期待着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篇(6)

[关键字]社会工作,写作,融合,

一、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在近几年在中国兴起,比西方社会晚了许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缺陷,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社会工作这门新兴专业不断地汲取着其他学科的营养,写作这门课程也进入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目前国内大学都把写作列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一)专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者一般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工作,以救助他人、帮助他人为职业内容,在工作中无不与写作有关,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等。

(二)职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一名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优秀的会话能力,同时也需要出色的写作能力。在从事社会救助时,时常会以书面形式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如何运用恰当的言辞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救济者困难的解决,如:被救助者在诸如婚姻、性等方面难以启齿,这就可以通过书面来交流,这时恰当的言辞有利于引导被救助者向良性方面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决定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近几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得到长足发展,对自己专业课程的需要逐渐增多,写作作为一项传统课程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运用,他已经融入了多种专业之中,如:新闻专业有新闻写作,广告专业有广告写作等。社会工作在长期发展中也意识到写作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社会工作需要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

二、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中的困难

写作与社会工作到底不是同一专业,因此他们的融合在许多方面都有困难:(一)缺乏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目前的学者或者精通写作,或者精通社会工作,在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很少或者说是没有,而要使写作和社会工作相互融合需要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如果这一难题不解决的话,社会工作要建构适合自己的写作课程很难实现。

(二)专业性质的不同也是阻碍写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一大因素。两者到底是不同专业,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社会工作的实践性、随机性与写作的理论性、规范性的冲突。

(三)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属于全新的领域,没有相关的理论性文章出现。没有理论的支持的观点是无法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他所构建的体系也无法得到完善。

三、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首要之处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点,相联系的一面,这就使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有了可能。

(一)社会工作实践之中需要运用写作,我们在从事社会工作时,不论是调查还是汇报都离不开写作,可以说写作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工具之一。一方面写作为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渠道,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为写作提供内容,使写作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发展,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鉴戒,比如:社会调查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这一方法的结果是通过调查报告反映的,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写作中调查报告的写法,在加上充分的社会实践调查,那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二)实践证写作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无论从国外、香港还是大陆来看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之一。社会工作者需要有熟练的应用文写作技巧,这是由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比如:公务员在工作中就离不开公文写作。

(三)社会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写作能帮助社会工作者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情况反映给社会工作者,然后通过动态信息反馈加以把握,以便及时的加强或修正决策,达到全面救助的目的,动态性信息是社会工作者解决这类问题必不可少的依据。

四、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

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也就是把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把写作的优越性,适合性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去,总结归纳出一套专门用于社会工作者的写作方法,使他系统化、理论化即形成社会工作写作课程。

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与写作的区别联系,透视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 ,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取目前写作课程中与社会工作相联系的内容,例如:江少川主编的《实用写作教程》中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章“机关事务文书”、第四章“会务文书”、第十七章“论述文体”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学术 论文”、“计划”对社会工作更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贯通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才,从事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理论研究。人才是建立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人才队伍建好才能发展他。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作,他需要解决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矛盾冲突,我认为这可以通过系统协调论来解决,我们把社会工作看成一个大系统,社会工作写作,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看成他的要素,那么社会工作写作最终会适合社会工作这个大系统的。

(三)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写作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使写作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理论来自实践,一切理论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正确的理论,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把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渗透于写作之中,使写作与社会工作与相融合,把写作建成社会工作的方法论。

(四)要从三个层面来确立社会工作写作的体系:

1、微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各自的理论入手,分析各自的特点。

2、中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找出社会工作写作的理论基础。

3、宏观层面:从社会大环境入手,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写作与社会工作相融合。

五、总结与评价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理论也不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建设必然会的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一课程的建设主要由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完善。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无论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工作写作课程都将渗透其中,我期待着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篇(7)

2011-2012年国内关于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十分丰富。为了提高综述研究的科学性,笔者对这些文献进行了遴选,以2011-2012年度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社会工作”专题中收录的文章为主,适当补充其他有代表性的文献,共筛选出230余篇有一定代表性的社会工作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研究。

一、社会福利理论与政策研究

发展型社会政策方面,主要是政策理念的介绍和对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借鉴意义。钱宁、陈立周介绍了当展型社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1]关信平探讨了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发展的路径选择。[2]包容性社会政策方面‘向德平探讨了包容性理念对中国社会政策体系的借鉴意义提出未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建构要追求公平正义、注重协调发展、强调权利保障、重视能力建设。

对贫困救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救助的制度安排与发展方向、贫困救助制度实施的效果与问题等方面。在制度安排上,唐钧提出建立低保标准与物价水平的联动机制。[3]在救助实践方面,王增文、邓大松对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效应进行了经验分析。[4]对灾害救助的研究,主要对近年来灾害救助政策和社会工作介入实践进行了反思。花菊香运用社会质量理论检验救灾行动、评估汶川灾后救助政策,[5]张和清提出了持守社区为本的灾害社会工作实践等三种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策略。[6]

二、社会管理与社会工作研究

近年来,社会管理领域中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关于社会工作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也关注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体制创新问题。

(一)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工作

王思斌分析了社会工作的制度性协同和功能性协同两种协同作用,阐明了整体性协同的视角以及社会工作发挥协同作用的条件。王克强分析了社会工作在预防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功能,论证了社会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专业优势与积极作用;杨海清、陈木森的研究则在分析广州社会管理服务,对社会管理服务改革进行了反思。[7]

(二)社会福利体制与社会工作

社会福利体制构建研究侧重讨论社会福利指导思想、社会福利改革方向等问题。潘屹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福利体系处于一个再结构的阶段;李迎生、张志远则从农村社会政策发展的角度对当前社会福利体制进行了反思。

关于社会工作在福利体制中的地位与作用发挥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社会工作如何有效嵌入现有体制等问题。柳拯结合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与制度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从理论层面进一步回答了社会工作在现代性社会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

三、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研究

学术界关于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通过对西方相关社会工作理论的解读和诠释,以期为本土的社会工作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二是通过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检验相关理论的适用性,进行本土化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建构。姚进忠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对对社会工作发展转向进行了探讨[8]。郭伟和等关于“青红社工”的行动研究,对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要把理论研究嵌入反思行动的实践过程,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反思对话。[9]

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研究注重探讨在实务应用领域如何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问题。赵一红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讨论了社区工作中三大传统方法的整合运用问题;[10]陈红莉讨论了叙事治疗在团体工作中运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践建议。

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

在教育理念方面,当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本土社会工作教育理念创新的探索。翁雪、郑广怀对台湾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进行了解读;[12]杨敏认为要从根本上确立起专业化职业化的体面意志和尊严意识。[13]

古学斌从社会工作教育三重能力建设的目标出发,主张让学生在鲜活的实践中内化价值;[14]马良提出建立“实习、教学和研究”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15]张敏杰则针对国内实习督导力量不足的现状,阐释了学校和机构联合督导的实习教育方法。[16]

为社工队伍的建设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亦是关注重点,王峰针对当前社工建设的外部环境,对社会工作体制建设提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探索社会工作管理体制的有效形式的几点建议[17];李博指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必须要做好组织协调、抓好宣传、完善政策以及督促落实这几方面工作。[18]

五、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研究

当前学术界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群体出发,针对不同群体的具体特点和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当前我国关于老人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居家养老模式及体系建设方面,也有很多学者将研究重心落脚于农村养老问题。陈友华对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19]滕珊珊对农村养老中的“合作主义模式”进行了探讨;[20]徐小霞对于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与介入策略展开了讨论。[21]

妇女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干预和介入。张广良、武婉娴从专业社工的角度出发,指出社工在引导人们反对家庭暴力中要注重增进反暴力系统意识、对于暴力“零容忍”和归因、解决的宏观结构三方面意识。[22]

在建设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方面,谈志林在借鉴西方发展经验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又存在区域不平衡的国情和社会福利价值取向的新趋势下,讨论了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当前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23]

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在关注不同群体的同时,在服务平台上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这些平台包括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和企业等。

马良以浙江省某区为例考察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于基层政府治理的相关实践经验;[24]在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上,主要是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社区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钱宁、田金娜对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自组织问题的探讨;[25]陈涛等关于震后社区生计项目实践与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探索等。[26]何辉分析了当前流行的企业社会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社工机构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计划;[27]郑广怀、刘焱对新员工社会工作干预策略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钱宁、陈立周:《当展型社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及其理论贡献》,《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

[2]关信平:《发展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中国的对策》,《中国社会工作》2011年第11期

[3]唐钧:《“十一五”以来社会救助发展的回顾及展望》,《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4]王增文、邓大松:《倾向度匹配、救助依赖与瞄准机制――基于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效应的经验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

[5]花菊香:《灾害社会救助中保障、凝聚、包容与增能之整合路径》,《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6]张和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7]杨海清、陈木森《广州:社会工作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改革》,《中国社会工作》2011年第19期

[8]姚进忠:《以人为本:社会工作的社会建构转向》,《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9]郭伟和、徐明心、陈涛:《社会工作实践模式:从“证据为本”到反思性对话实践――基于“青红社工”案例的行动研究》,《思想战线》2012年第3期

[10]赵一红:《基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整合运用――以社区工作模式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第3期

[11]陈红莉:《叙事治疗在团体工作中的运用与思考》,《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1期

[12]翁雪、郑广怀:《批判、自主与多元――台湾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示》,《开放时代》2011年第6期

[13]杨敏:《社会工作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念转变和制度创新――专业化职业化大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点思考》,《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10期

[14]古学斌《三重能力建设与社会工作教育》,《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

[15]马良:《构建“实习、教学、研究”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

[16]张敏杰:《联合督导在社会工作实习中的应用》,《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

[17]王峰:《为社工队伍建设创造更好的体制环境》,《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18]李博:《充分发挥只能作用,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中国社会工作》,2012年第7期

[19]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工作》,2012年第10期

[20]滕珊珊:《农村养老“合作主义模式”的探讨――基于“孝在远方”情境下的分析》,《人民论坛》2011年第11期

[21]徐小霞:《介入与嵌入:社会工作在农村养老中的现实困境和策略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22]张广良、武婉娴:《反家庭暴力:如何走出困境》,《中国社会工作》,2012年第4期

[23]谈志林:《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残疾人研究》2011年第1期

[24]马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于基层政府治理――以浙江省N H区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篇(8)

总体要求: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和区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接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紧密联系建设海峡西岸产业聚集新高地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展开深入的学习和讨论。通过学习研讨,进一步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改革开放、拓展五缘六求、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进一步理顺发展思路、凝聚发展力量、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优势,为我镇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学习中要努力做到三个统一:一是理论学习与理论研究相统一。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用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二是理论学习与理论实践相统一。增强运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使科学理论切实转变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转化为于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理论学习与理论宣传相统一。着力回答群众普遍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用科学理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调动干部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海峡西岸产业聚集新高地建设的积极性。

工作重点

(一)理论学习方面:

今年的干部理论学习要按照省委常委会的要求及省委《关于学习贯彻同志在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精神,把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专题展开,全镇各部门可结合自己的实际作适当调整,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专题: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

各基层党组织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必须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专题:围绕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和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和区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

各基层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建设海峡西岸产业聚集新高地和建设和谐侨乡的实际,紧紧围绕我镇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围绕十一五规划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有重点、分步骤地展开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把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和区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上来,凝聚力量,不断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第三专题:加强三农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各基层党组织要紧密联系我镇三农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同志重要讲话申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等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的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讨论,深刻认识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现实意义;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和主要任务,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工此反哺农业、城市文持农村的方针,认其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形成工此和农业相互促进、城市和农村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第四专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扎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各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坚实基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重要支撑,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有力保障等问题,展开深入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讨论,深刻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扎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扎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破解能源资源瓶颈制约,不断提高全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第五专题;深化改革开放,扎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各基层党组织要紧密联系我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紧紧围绕同志提出的深化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当前推进改革取得新成效、开放取得新进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在推进改革中要注意把握好的若干问题展开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讨论,深刻认识深化改革开放,扎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深化改革开放,扎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点领域;深刻认识推进改革中耍注意把握好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等重要问题,努力实现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更大成绩、发挥更大作用的根本要求。

第六专题:坚持以人为木,扎实搞好和谐社会建设。

各基层党组织要紧密结合我镇建设和谐侨乡实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等问题,展开深入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讨论,深刻认识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和基木要求,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加快推进和谐侨乡、平安亭江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

第七专题:加强对侨工作,扎实扩大海外交流合作。

各基层党组织要紧密联系我镇对侨工作实际,着重围绕如何发挥亭江在对侨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学习讨论,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对侨工作方针政策;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对侨工作的形势分析;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当前对侨工作的主要任务,全面贯彻中央对侨工作的方针政策,依托五缘、拓展六求,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产业聚集新高地作出新贡献。

第八专题: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扎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各基层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建党85周年的实践,接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认真组织学习同志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领导同志建党85周年重要讲话。要把学习党建理论同深入学习贯彻《》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深刻理解党内政治生活、组织生活的的重大原则和党内各项基本制度,深刻理解党员的权利义务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不断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学习贯彻《》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同深入学习同志一系列讲话紧密结合起未,同深入学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重要文件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今年党建工作的各项部署,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第九专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各基层党组织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同志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中关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精神。耍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讨论宣传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木要求,牢记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为建设海峡西岸产业聚集新高地和构建和谐侨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理论宣传方面: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篇(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方向,也是党的工运事业的命脉。这条道路涉及中国工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怎样发挥作用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涉及中国工会与党、政府、职工、企业、社会以及国外工会等方面的关系。

全总十五届六次执委会议明确指出,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党中央对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的政治要求,是全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求各级工会和工会干部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积极实践这条道路,准确把握科学内涵,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系统掌握理论体系,在落实上狠下功夫,在实践中丰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以来逐步形成的。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工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顺应党的历史方位重大转变,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正确应对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变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继承优良传统,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对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的工会工作进行了不懈探索。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中国工会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体制创新、工作创新,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最终确立了一条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基本国情、体现工会性质的工会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党的工运理论与中国工会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成果

走什么样的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什么样的工会、工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事关党的工运事业全局,事关工人阶级根本利益,事关中国工会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邃的理论渊源、深厚的实践基础以及深刻的时代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我们党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工运实践相结合,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论述,包括工人阶级使命、特点,工人运动方向、主题,工会组织性质、地位、作用等。这些思想构成了党的工运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工运理论是中国工运事业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思想基石,也为工会发展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8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理论和实践成果的科学总结。自成立伊始,中国工会就紧紧围绕党在各个时期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按照党制定的工运策略,启迪工人群众觉悟,组织广大工人开展斗争;在和平建设时期,遵循党的路线,动员职工群众参与政权建设,加强职工思想教育,提高职工生产生活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广大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大力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各项权益。中国工会长期的艰辛探索,既孕育着工会发展道路的诸多内涵,也为工会发展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厚实践沃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工会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工运发展变化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面临的环境更加开放复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各种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增多;国际工运中两极对立基本格局宣告瓦解,国际自由工联与世界劳联合并成立国际工联后,斗争和博弈进入新的阶段;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实施西化、分化图谋,插手我国职工队伍和工会事务。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工会认真分析各种国际因素带来的影响与挑战,坚持借鉴不接轨、学习不照搬,坚持走自己的路,在国际工运中树立起崭新形象。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科学回答了我们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是工会历届领导和广大工会干部集体智慧的璀璨结晶,是中国工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中央强调指出,中国工会在长期探索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这一重大论断为我们不断深化对这条道路的认识,始终坚持这条道路不动摇,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篇(10)

教育是国富民强的根本,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一国的教育水平关系着其国民素质的高低,是国家保持持续发展动力的源泉,也是增强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国的教育明确了办学宗旨,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当今时代东西方文化融合碰撞,教育面临西方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如何坚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有关教育的系列讲话精神,坚持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是目前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重要依靠,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政工作事关高校的稳定发展,也决定着社会主义办学事业的兴衰成败。具体来说,高校思政工作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政工作是保障大学生群体稳定的重要抓手高校思政工作是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确保大学生群体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历来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备了思政工作人员,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落实。高校依托思想政治工作在化解学生心理危机,确保学生心理健康,稳定学生群体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奠定了思想基础。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的重要存在力量,其具有思想活跃、张扬个性的思想特征,思想行为很容易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当遭遇多元文化的冲击时,往往不易辨别真伪,会受其影响导致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变化,个别学生甚至受其蛊惑滑向了犯罪的深渊,以致悔恨终生。个别学生由于受到家庭和社会双重环境的影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情绪低落甚至抑郁,以致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个别学生由于受到暴力文化的影响,热衷于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以致形成行为偏激的处事方式,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个别学生因为恋爱中遇到问题,无法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加之过大的心理压力,往往在恋爱失败后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酿成悲剧。大学生群体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是新时代高校稳定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结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形势变化采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为了高校的重要抓手,也是确保学生群体稳定,保障高校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思政工作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手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同时,国外腐朽思想和文化的渗透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西方腐朽文化中所宣扬的自由、民主、暴力、色情等内容逐渐向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渗透。在面对多元文化价值的冲击时,高校大学生群体首当其冲,面对多元文化的交融,大学生往往不能充分认识到国外腐朽思想和文化的危害性,致使思想上受到侵蚀,行为受其影响,导致出现了一系列教育问题。新时代高校的思政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考验,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思政工作应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掌握和了解国外意识形态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其发展和传播的规律性,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思政工作的优势,在现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群体特点,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以大学生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政工作,及时掌握大学生群体动态,对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及时发现,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作为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充分掌握并加以运用,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各方面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确保大学生群体的稳定。

(三)思政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保障思政工作是高校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工作形式,也是确保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有力保障。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明特色,也是立足中国国情,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经验总结,是指引中国教育发展方向,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积蓄后备人才的重要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高校的贯彻落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用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理论指导教育工作,使高校教育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规范有序进行,凸显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特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高校思政工作,针对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特点和规律,结合当代大学生群体特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思政工作,创新思政工作形式,发挥课程思政、网络思政的优势,结合日常思政工作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让思政工作贯穿高校教育工作全过程,有力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高校事业发展培养具有高尚的社会主义理想情操、专业性和理论性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合型人才。

(四)思政工作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实现高校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大国之间的博弈渐趋加强,在进行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同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难免碰撞,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间相互冲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尤为激烈,西方国家通过意识形态输入妄图掌握思想斗争领域的主动权,企图通过意识领域逐步渗透到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日趋复杂的形势,要取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权,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做好高校的思政工作。思政工作是实现高校长期稳定的重要工作手段,是高校必须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也是实现高校社会主义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依托。利用思政工作做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工作,结合当前形势发展变化规律,制定符合高校实际的工作措施,将思政工作与学生工作实际相结合,切实掌握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制定思政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思政工作的各阶段规划设定明确的规划纲要,规划纲要的实施要有明确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各发展阶段应确定合理的规划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实现各阶段的规划目标,逐步推动思政工作的开展。

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发展的工作路径

(一)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理论课程。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时,应在结合理论教学的同时充分将国家的方针、政策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理论中的精髓与社会和时展相结合,充分运用案例、研讨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热情。根据课程教学特点和规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教学全过程,在思政课教学中加入中华历史人物故事讲解,用历史人物在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良好道德修养激励和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经典融入思政课程的教学体系之中,利用国学经典中的国学知识提升大学生的国学素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价值观念,逐步将传统美德教育深化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思政教学理论的升华。注重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将思政理论引入多领域学科的教学之中,实现不同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的示范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实施规划,规划中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实施要点、步骤、引入内容、效果、经费投入、保障措施,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有章可循,保障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效应。

上一篇: 大学生科研训练 下一篇: 中医养生课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