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评估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8 15:53:37

工程建设评估

工程建设评估篇(1)

1 引言

项目后评估是指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由投资者和受益者意外的第三者来执行,以项目实施监测的实际资料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衡量和评估项目的决策、实施和运行中的成绩和问题。项目评估的作用在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后来的相关项目决策提出相应的建议。因此,加强后评估管理,对保证评估过程顺利进行,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可靠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后评估目标不明确

电网工程后评估指标主要有:供电量、线损水平、电压合格率、综合运行效益、客户满意度、政府满意度等,然而在实际过程中,我国的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的后评估的目标不明确,这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受益者和投资者的评估意识不强,对于后评估的忽视,在项目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受益者没有及时的发现问题和反馈问题,缺乏对项目建设方的监督,没有增强前期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同时对后评估的作用和意义宣传不到位,致使少数负责人,在评估过程中目标不明确,使得评估效率降低,评估效果不好,另外一方面,是由于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综合素质不全,主要表现在于评价资质不够,评价水平低,评估方法落后等,这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的后评估评价机构发展还不成熟。

2.2后评估过程不规范科学

电网工程往往是十分巨大的工程,而且由于电力产业的特殊性,电力不能大规模的储存,不存在库存,为了使得电力生产、销售和输送的顺畅,电网工程的合理规划和运营效果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投入运行之后,评估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的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的后评估上标准不一,过程不规范,评估方法不科学。评估标准不一,虽然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结合电网企业实际情况,制订下发了《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国家电网发展[2005]656号),但是在对细则的学习和理解上的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其评估的标准也有所浮动,而在这个可浮动的空间内,相关负责人员就利用了这个空白,不按照细则来实施,或者按照低标准评估,高标准收费,让国家蒙受损失。在评估方法上,其中在数据搜集者整理方面,不同评价机构的方法不一,形成了数据不真实等现象的发生,影响了最后的评估效果

2.3后评估成效不显著

电力企业属于国家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为了更好的利用优秀资源,鼓励先进,在项目决策时期,喜欢按照已有的模式来建立,缺乏创新。而后评估的关键作用在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而建设单位和受益方共同组织的后评估,在评估报告上,重点内容不一致,使得评估机构在做后评估的过程中,对资料的采集,实际测量的方法和手段不能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要去,让后评估成效不显著。另外一点,后评估报告提交后,对项目整体的评价和项目的有点和存在不足的解答,能够成为建设单位和受益者各自的经验,这一方面并没有实际的法律条文,让后评估流于形式,而没有起到启发思维,改革创新的作用。

3 完善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的后评估管理的对策

3.1更新观念,重视项目后评估

电力工程企业必须在领导层面到与项目有关的负责人,应当在项目之前就开始注重对项目的工程造价、安全生产、建设规划等,对这些数据的搜集和管理,对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比较价值。具体做法上,在项目管理上,加强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在评价机构的选择上,要秉公办事,选择高资质、评估水平高的机构,是保证评估效果良好的重要方面。

3.2规范后评估体系

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的后评估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评估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实施、到运营的全过程,为电网工程的长期有效运营提供给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规范后评估体系,在国家法律层面上,应当加强向西方发达国家的学习,引进高标准,高要求,这能够提高企业的改革动力,也能曾强电力企业今后的国际竞争力;在企业层面山个,把后评估管理纳入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在项目决策与设计、项目招标、项目施工与竣工的各个环节,要树立起预先后评估的意识,实事求是的记录工程资料,以规范后评估体系。

3.3加强后评估审核

后评估是否具有实际的效果,双方都必须进行审核,一来是发现自身的不足,以及评估的失真等方面,二来是通过学习后评估报告对各自的评价,进而转变为对企业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4 结语

长期以来,电网企业依靠行业垄断地位,市场相对稳定,因此对项目后评估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项目后评估工作在电网企业的开展范围较小、力度不够。同我国的“安全生产”一样,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后评估”的作用,之关心实际的利润,而认为这些都是国家要求的,不得不做,走过场的形式严重,然而,后评估在衡量一个建设单位的建设水平,受益者的管理水平上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双方都是极其有益的。目前,电网行业在发展机遇和面临困难两个方面遇到的形势都是前所未有的,项目投资成功与否成为企业能否应对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而项目投资是否成功,还存在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可以通过进行项目后评估来给予科学的解答,完善我国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的后评估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工程建设评估篇(2)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一、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评估内容

(一)现状评估

现状评估是根据煤矿建设项目特点、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评估范围后对已有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主要查明评估区己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分布、分析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布类型、规模、变形活动特征,主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判定,在此基础上,对其危险性和对煤矿工程危害的范围与程度做出评估。

(二)预测评估

预测评估是对煤矿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煤矿建设安全的临近地区可能加剧或诱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对煤矿建设者可能遭受己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做出预测评估;对矿山建设中、建成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做出预测评估。

(三)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实在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评估地质环境的差异性和潜在地质灾害患点的分布、危险程度,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程度。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措施和防治效益,对矿山开采的适宜性做出评估,并提出防治矿山地质灾害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措施与建议。综合评估的侧重点是在前两项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现有和潜在的地质灾害成灾的可能性和成灾的严重性,对评估区地质灾害文献性进行综合评定。

二、煤矿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思路

煤矿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主要是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以及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对矿山采场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估,同时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建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必须在充分收集利用己有的遥感影象、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基础上,进行地面调查,必要时可适当进行物探、坑槽探与取样测试。

(一)资料收集与分析

主要收集自然地理、水文气象、生物活动、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地质遗迹人文环境等方面的相关资料。然后根据己有的资料,确定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同时结合各类地质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初步分析区域地质灾害现状。

(二)现场地质灾害调查

主要查明评估区己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分布,分析地质灾害形成的环境条件、分布类型、规模、变形活动特征,主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对其稳定性初步判定,同时验证前一步工作所得出的分析判断。

(三)矿山开采地质作用

主要分析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条件的改变以及现状条件下的地质灾害的影响。

(四)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对主要灾种进行单一灾害危险性评估,将评估结果叠加得出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五)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以现状评估为基础,根据矿山开采地质作用效益,分析判断当地质环境变化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六)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灾害损失指数,对矿山开采的适宜性做出评估,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灾减灾对策。

三、矿山地质危险性评估范围的确定方法

(一) 露天开采型矿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的确定

根据多年来所作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的经验,露天开采型矿井除了可能遭受常见的几种地质灾害之外,还可能遭受到由于矿井边坡失稳引发的其他灾害。因此,在确定露天开采型矿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范围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需要通过计算确定边坡的影响范围,从而在此基础上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范围。

(二)地下开采型矿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的确定

由于矿山地下开采后形成采空区,导致发生上覆岩层的破坏变形,地表移动变形、地面塌陷变形等地质灾害。在这种情况下,要确定地下开采型矿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则要根据开采层埋深和采厚采掘方式所形成采空区影响地表变形范围的经验公式推断,此时,需要考虑上覆基岩(土层)厚度、影响传播角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地下采动形成的地表拉伸裂隙带影响宽度。

(三) 特殊情况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的确定

在以上确定评估范围的基础上,如果在评估区边界有滑坡、高边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则应将评估区边界延伸至灾害分

布范围 100m以外。

四、现状、预测及综合评估的关系

(一)现状评估的内容和步骤

基本查明评估区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分布,分析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布、类型、规模、变形活动特征,主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判定,在此基础上对其危险性和对矿山工程危害的范围与程度做出评估。具体的评估内容和步骤包括:

(1)地质灾害的类型(灾种):以评价是否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灾种为主,并结合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层岩性特点,作具体分析,适当增加有普遍意义或反映矿山特点的其它地质灾害及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如不稳定斜(边)坡、矿坑突水、采空区崩塌、冒顶、片帮、岩爆、矿震、瓦斯突出、煤层自燃、粉尘爆炸、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海水入侵等灾种和问题的评价。

(2)地质灾害体的规模:是评价体、量的指标。通过灾害体发育历史调查和勘测,确定形态尺寸。并根据有关规范、标准和技术要求规定,确定灾害体规模评价的体、量标准和指标后,按统一要求和标准确定地质灾害体规模大小。 (3)地质灾害的分布:将搜集、调查和勘测证实的灾害体,在一定比例尺的图件上予以表达,并按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析论证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奠定基础依据。

(4)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和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地质灾害体的稳定性是反映项目区地质环境脆弱程度的综合指标。应该将评估区地质环境进行分区,按逐个分区中地质灾害的信息量,包括灾害点数,灾害体规模和发生频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等,采用打分的办法依区迭加累计来评价。地质灾害体的稳定性评价,不同的灾种有不同的方法,在现状评估中建议采用定性类比评价方法。

(二)预测评估的内容和步骤

对煤矿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煤矿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加剧或引发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对煤矿建设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做出预测评估;对煤矿建设中、建成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做出预测评估。其评估内容和步骤为:

(1)根据矿山基岩裸露程度、矿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开采方式等因素,预计充分采动角、最大下沉角、覆岩破坏高度、地表移动边界、地表倾斜、曲率、水平变形等移动变形参数;

(2)根据预计的地表移动变形参数,分析矿山采空环境地质效应(如井下突水引起的地表塌陷和井泉疏干等),判别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3)对开挖、填筑前后的坡体、老滑坡体和临空面进行稳定性定性和半定量分析评价;对弃石弃渣场临空面稳定性作出评价,分析论证堆放在沟槽(谷)内的渣石体诱发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并确定上述评价结果有可能形成的灾害体的类型、规模和分布特点。

(4)根据保护对象所处位置及抗变形能力,预测评估保护对象可能遭受破坏的程度和损失情况。

(5)对分布在危险区内的人员和财产作出损失评估。其中,人员和财产包括现状和矿山建成后增加的人员及矿山本身(亦即矿山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将现状评价的人员、财产可能的受损数量与矿山建成后数量相累加(扣除重复部分),分摊到现状评估的各危险性分区中,重新确定危险性等级,作出新的评价,得出最终评估结论。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程度,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程度。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矿山开采的适宜性作出评估,并提出防治矿山地质灾害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措施及建议。综合评估的侧重点是在前两项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现有和潜在的地质灾害成灾的可能性和成灾的严重性,对评估区(或分地段、分矿山工程部位)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定。综合评估应简明扼要,把前两项评估的主要认识反映出来,又不能是上述评估的简单重复。把握好这种分寸,体现了评估人员成果编制驾驭资料,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其评估内容和步骤为:

工程建设评估篇(3)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招投标体制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中标,企业间联合投标的现象日益增多。对业主而言,这种强强联合更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对施工单位而言,这种联合有利于优势互补及风险分担。同时,当一个大型项目中标后,为合理配置资源,对专业性较强的部分及非主体部分进行分包也较为普遍。经济评估的目的就是设法寻找最优的经济效果,即如何用较少的资金,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一、水利建设工程经济评估的作用

1 是联营体进行任务分割的依据

在联营体投标过程中,为了争取中标和中标后效益较好或早日收回资金,在投标报价中会采取诸如不平衡报价等投标策略。但在中标后,联营体必须共同组成项目部,对整个项目进行管理并协调与业主、监理及设计等各方的关系。联营体各成员承担的施工任务的中标价的水平不可能完全一致,这就需要对清单报价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各个单价的获利水平,进而作为确定联营体各方承担具体施工任务和交纳联营体项目部管理费的依据。

2是制订项目管理经营目标的依据

项目部对整个项目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并对总部负责。为调动项目部全体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保证项目经营成功,首先必须制订项目经营管理目标,而进行相应经济评估是目前确定项目经营管理目标比较简单和科学的方法。

3是指导和检查项目成本控制的依据

项目评估需要对涉及工程成本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如对施工环境及采购市场进行调查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项目评估。在此过程中可以发现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而根据对重大影响因素的分析制订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指导项目成本控制。同时,评估的结果可以作为检查项目成本控制的依据。

4为投标报价提供依据

项目完工时的评估是在收集市场资源价格、各级管理费用开支及施工环境对项目的影响等各方面的实际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而这些资料对投标报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施工企业只有不断积累实际数据,建立企业内部施工定额,才能做出既能保证盈利又极具竞争力的投标报价。

二、水利建设工程经济评估的实施

1 项目经济评估的实施阶段

项目经济评估的实施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开工评估、中间补充评估及完工评价。开工评估应在中标后三个月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投标报价进行。中间补充评估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根据变化的因素对评估进行补充调整。因水电项目施工周期长,变化因素多,就必须对诸如油料价格上涨、地质条件变化、设计变更等,通过具体分析评估其对最终效益的影响程度。项目竣工移交后,为该工程而成立的项目部也将解散,需要进行完工评价,以便对该项目部的经营工作做出评价。完工评价主要是对开工评估及中间补充评估中考虑的各项因素进行核对,纠正与实际不符的部分。完工评价是对项目部经营工作进行考评的最主要依据。

2项目经济评估的实施方法

2.1 现场制造成本评估

水利水电工程制造成本主要由人工、材料、机械使用费及冬雨季施工措施等其他直接费构成。评估人工费应区分普工、半熟练工、熟练工及高级工。普工及半熟练工应参照工程所在地劳动力价格确定,熟练工及高级工应结合本公司内部技术工种综合待遇及外聘费用考虑。一般情况下,人工费用只占整个工程造价的10%一13%左右,而且这部分费用能挖潜的空间不大。

水利水电工程涉及材料种类多,占工程造价比重大约为50%一70%,是项目经济评估及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在实际评估中,往往只对用量大及单价高的主材进行评估,如钢筋、水泥、木材、砂石集料、油料等。主材价格应根据工程所在地附近所能采购到的出厂价加运费确定。对油料的涨价部分应进行预测并计人成本。

由于每个项目所使用的施工机械来源不同,其使用费相应有所区别。由公司自行提供的机械,如未提完折旧应按公司规定计提折旧,但其修理费应在定额水平基础上适当下调:如公司对此类机械有自行测定的修理费定额标准,则以公司标准执行;已提完折旧而仍在用的机械设备,则不应再计折旧费,相应地应提高日常维护及修理费用。如属租赁设备,则应以工程所在地附近租赁价格,考虑机械设备进场费及机上人工、油料或现场电价综合计算机械使用费。

其他直接费主要包括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及施工工具用具使用费、工程定位复测费,以及竣工场地清理、工程项目及设备仪表移交生产前的维护费用等。其殊地区施工增加费中,高海拔地区的高程增加费的人工费增加部分已在人工费评估时予以考虑,而机械使用费通常以机械降效系数予以考虑。其他直接费中,前三项的其他部分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计算具体的工程量,再根据主标评估单价相乘汇总。对其他几项可根据统计数据或经验以直接工程费的比例适当选取。工程临时设施费也是制造成本的一部分,对这部分费用主要是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设计计算工程量,并利用评估所采用的人、材、机等基础价格及耗量来计算。

大型机械进退场费根据实际运输里程与市场吨公里运输单价相乘。施工人员进退场费应按人员实际行程路线以及当前铁路或长途车费、住宿费、餐饮费补助综合计算人员进退场费。

2.2期间费用评估

期间费用主要包括现场管理费、财务费用及总部费用三项。确定期间费用应首先确定项目评估核算期,一般可从实际进场日期到完工后3个月计算。现场管理费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等、项目部开办费、项目部办公费、项目部固定资产折旧及招待费等。

财务费用主要是该项目用于筹集资金及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手续费等。在项目开工评估中一般只考虑保函手续费,具体工程在合同中对保函都有具体要求,按保函金额大小乘以银行保函手续费率即可。对项目用于筹集资金所发生的财务费用应在完工评价中予以评价确认。

总部费用包括总公司管理费用和使用公司资产费。包括总公司人员工资福利、差旅交通费、办公费、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总部管理费应根据总公司往年各项费用平均标准和总公司管理费计划额度除以本年计划总产值,按比例向各项目收取。项目部使用总公司资产费用如机械设备等,按公司规定计算。

2.3 税金评估

税金系国家强制征收的用于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所需的各项费用。关于建设工程的税率国家也有明确规定,主要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三项。该项严格来说不存在评估问题,必须严格按国家规定上交。

2.4 利润评估

工程投标报价或合同价减去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和税金就得到该项目的评估利润。

三、实施效果

按照上述评估办法,笔者所在公司对新中标项目进行了评估,通过评估:一是提高了项目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和重视,进而提高了项目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二是提高了项目评估人员即总部投标人员对市场的认识,为后续投标积累了经验;三是为总部对项目经营考核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促进了总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项目经济效益评估的难点和弊端

1 评估方与被评估方的矛盾

为使项目经济效益评估公正公平,评估的结果需要征求项目部的意见。由于对待评估的出发点不同,项目部为争取减轻经营压力必然会夸大成本及施工难度,总公司则希望项目部做好方案优化及挖潜,提高经济效益,多交管理费。这种矛盾导致的结果,如果评估期望值过高,会给项目部造成过分压力,起到负面作用;评估期望值过低,则起不到提高项目部经济效益的目的,反而因进行项目评估浪费了人力物力。

2项目外部环境对项目效益的影响不易确定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仅受内部管理技术水平的影响,而且会受到业主管理水平、征地拆迁进度及设计精度的影响。这些外部环境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属软指标,不易用数据准确反映,从而会造成评估结果不准确。

3市场变化快。采购价格变化情况不易确定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建筑材料尤其是钢材及油料的价格受国际市场、国家基建投资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其价格走势的准确判断变得十分困难,进而会导致评估结果与实际偏离。

五、结束论

水利建设工程评估要发挥其作用,就必须使评估过程做到科学、公正、公平。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公司整体效益的提高不但要通过项目评估给项目部加压而提高,同时总部也应压缩管理费用,做到“开源节流”。建议结合评估结果及以往同类项目实际效益情况确定项目经营目标,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造成不利影响。

工程建设评估篇(4)

1?引言

近年来,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密集建设及地下空间的深层次开发使地质环境条件,特别是工程地质条件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日益凸显。在深基坑开挖及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工程问题偶有发生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重大项目在规划建设前充分考虑及预测可能面临的工程地质风险,从而合理规避或有效控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天津市文化中心周边地区项目建设工程地质风险评估为例对评估工作思路及方法做以探讨。

2?评估工作思路及方法

2.1?项目规划建设特点分析

天津市文化中心周边地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41公顷。规划建设主要以高层、超高层为主,且地下空间高强度利用,近期考虑30m以上的开发。此外,5条轨道地下线规划途经文化中心周边地区。

2.2?评估对象选择

文化中心周边地区工程建设大致分为民用建筑工程建设及地铁工程建设。

民用建筑地下工程建设可细分为建筑物桩基础施工建设和深基坑施工建设。目前桩基础施工总体技术较为成熟,而对于深基坑工程,其建设影响因素多,且发生问题时产生的破坏发展快,造成的损失大。地铁可分为车站及区间段两个不同的构筑物。根据规划,地铁车站将采用明挖法施工,地铁区间段可采用明挖法或暗挖法进行施工。地铁车站及区间段采用明挖法施工时其地质风险与建筑物深基坑类似。因此,本次工作将深基坑工程建设及采用暗挖法进行地铁区间段建设时的地质风险作为评估重点。

2.3?评估方法

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在指标选择、指标赋值等方面将采用工程分析及工程类比进行确定。

综合分析评估风险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3?评估区关键性土层及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分析

可能对深基坑工程及地铁隧道建设产生影响的关键性土层主要为:

(1)人工填土:一般厚度为1.3~5.2m,可分为杂填土、素填土及冲填土,对工程基坑开挖降水影响大,在维护结构发生渗水时,往往很快反映为地表的变形沉降。此外,对地铁隧道顶板埋深的选择亦造成较大的影响。

(2)淤泥质土:一般位于埋深12.5m以上,强度较低,压缩性较大,对基坑工程侧壁稳定性影响大,对地铁隧道变形影响大。

(3)粉(砂)土:透水性较大,分布于基坑侧壁时往往导致基坑侧壁渗水,在基坑底板以下时,可导致基坑突涌。对于地铁隧道盾构开挖,易造成隧道涌水、开挖困难等。

4?深基坑工程地质风险评估

4.1?风险因素分析

根据深基坑建设特点及评估区工程地质条件,类似基坑事故的诱因分析等综合确定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基坑侧壁失稳,基坑流砂及基坑突涌。

4.2?风险评估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分为三个评估对象,即开挖深度分别为14m、20m基坑工程。

在逐一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开展深基坑工程地质风险综合评估,将评估区划分为建设风险小(Ⅰ区)、风险中等(Ⅱ区)、风险大(Ⅲ区)三个区分别予以风险提醒。评估结果表明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基坑建设风险亦在增大。

5?地铁隧道工程地质风险评估

5.1?风险因素分析

根据评估区地质条件及地铁隧道建设特点综合分析,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建设风险因素主要包括隧道顶板沉降变形、隧道开挖面涌水失稳及隧道突涌。

5.2?风险评估

根据文化中心周边地区现已规划建设的地铁隧道埋深及区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估分析。在风险因素评估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图3),将评估规划区划分为建设风险小(Ⅰ区)、风险中等(Ⅱ区)、风险大(Ⅲ区)三个区。

图3?地铁隧道综合风险评估分区图

6?结语

基于项目建设特点及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目前工程地质风险评估的评估方法仍未有统一认识,且评估工作多以定性、半定量为主。因此,进一步加强评估方法乃至评估工作标准的研究工作对于指导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具有实际意义。

工程建设评估篇(5)

中图分类号:TL4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十年来我国的核电产业蓬勃发展,多个项目先后开工建设,批量化建设的趋势愈加明显,多个厂址开始一次性批量建设四台至六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建设模式也开始转变为由更加专业化的管理公司和施工企业共同完成,对于投资方来讲,就是将整个工程的设计、采购、建造和调试直至运营移交整体委托给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兼备工程咨询与技术支持和管理,简称AE公司)。

核电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庞大、参建队伍众多、项目管理难度巨大等显著特点。项目管理普遍采用由业主公司以委托的方式交由AE公司进行专业化的EPC总承包管理,AE公司在委托合同框架下全面负责工程的前期准备、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直至移交运行的整个过程,使之具备商业运行条件,并协助业主公司通过竣工验收等全部工作。业主公司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与各级政府间的协调及项目建造外部条件的创造,并对项目建造全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管。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如下图所示:

一、委托模式下的监管

(一)、委托模式下业主公司的职责

在工程委托合同框架下,业主公司主要承担着对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的监管职责,范围覆盖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和制造、现场土建和安装以及单体和系统调试等全过程,监管的重点在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等项目管理的核心要素。

在实施监管过程中,业主公司主要通过全面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过程,对重要环节进行重点监督,重点对项目管理体系运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发现和提出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监督和推动相关方有关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持续改进,从而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并最终达成目标。与此同时,业主公司通过委托合同或补充协议等方式与AE公司签订相关的考核条款,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控制、预算管理、技术管理和环境保护六大方面统一纳入考核范畴,建立奖惩机制,用效益驱动管理手段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项目建设的安全和质量监管

安全和质量是工程建设项目的两条生命线,是确保项目建设全面成功的基础和保障,理所当然成为业主公司工程监管的重中之重。

以我国某核电项目为例,业主公司在整个项目范围内建立了基地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基地质量管理委员会,由业主公司总经理直接领导,所有参与项目建设的单位和组织的第一责任人为委员,从而确保委员会下达的指令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在基地安委会和质委会的领导下,业主公司和AE公司分别独立运作各自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业主公司的安全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依据委托合同的约定对AE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独立的监督。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力度,业主公司法人代表与AE公司法人代表以及AE公司法人代表与下游施工单位法人代表之间均按年度签署了责任状,与业主公司对AE公司以及AE公司对下游施工单位之间的年度考核充分挂钩,使用经济手段加强安全和质量管理责任制的逐层分解、承接和落实。

业主公司在实施安全监管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每日进行现场安全隐患和高风险作业的巡检,对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通报,对存在的缺陷进行督促整改,建立安全隐患和缺陷数据库,每天召开安全例会,安全监督报告,每月编制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每季度召开基地安全管理委员会例会,开展项目安全监管有效性评估,对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形势进行实时监控,每年对AE公司在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实践证明,随着业主公司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总体状态持续好转,年度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良好,项目建设总体安全状态可控。

业主公司在实施质量监管的过程中,除了依据项目建设质保大纲对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一级QA)和质检体系(两级QC)的有效性进行例行监督外,还通过对一般质量控制点进行随机性检查,对重要质量控制点设置见证点实施旁站监督,对工程重大不符合项进行严格控制,以及对重大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审查,对重要施工步骤进行先决条件检查和全过程监督等方式,加强对关键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管,相当于在AE公司第三级QC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级QC,严把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关,有效确保了重要的施工过程质量零缺陷,使得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形势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项目建设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核电工程不同于普通民用工程,核安全责任是业主公司向国家和社会的承诺,而工程质量则是保证核安全的基础。在业主公司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国家核安全局和核工业工程质量监督站也参与到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管中,在重大施工过程控制点和重要的设计变更和改进项等方面设置了控制点,在相关先决条件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放行,充分发挥了国家行政和法规等手段对工程质量的促进作用。

(三)、项目推进的进度和投资控制

工程进度控制是项目建设的主线,现阶段国内核电建设领域多采取分级和动态的进度控制体系,即业主公司、AE公司和施工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制定和执行不同级别的进度计划。在委托管理模式下,业主公司负责控制工程一级进度,AE公司具体执行一级进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执行二级进度,施工单位在二级进度基础上制定和执行三级及以下级别的进度计划。从监管的角度,业主公司主要监督AE公司二级进度的有效执行,AE公司负责监督施工单位三级进度的有效执行。通过这种向下逐级分解和向上逐级保证并分层监督实施的进度控制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来确保整个项目建设按照既定的进度计划顺利推进。

为了提升进度计划的可执行性,加强进度控制的严肃性和约束力度,在科学、合理地制定各级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必须配合恰当的进度考核机制。如业主公司通过委托合同对AE公司设定附带奖惩的一级里程碑;AE公司为确保一级里程碑的顺利实现,在公司内部分解并执行二级里程碑,以此作为对各个职能部门的考核依据,同时通过与下游承包商的合同(包括设计、采购、施工等)对承包商设定附带奖惩的三级里程碑,以此形成考核责任的逐层分解落实。

实施进度考核机制实质上是控制了进度管理的结果,为了进一步确保实施过程的全面可控,业主公司借助于AE公司的精细化进度管理经验和成果,利用其多项目集约化管理平台广泛开展经验反馈和交流共享,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工程总体进度量化评估系统,每月出版工程进度风险监控报告,每季度出版工程进展趋势分析和评估报告,并通过执行进度管理体系相关的程序和双方共同约定的原则等形式,对AE公司执行的工程一级里程碑或影响到一级进度的二级里程碑变更进行严格控制和审批,从而实现对AE公司进度管理体系和进度控制过程的有效监督,而AE公司也将参照相关的程序文件对下游承包商的进度管理体系和进度控制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确保整个项目建设进度管理体系的有效,项目建设进度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通过业主公司和AE公司以及各承包商各自的进度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为业主公司的工程建设投资控制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工程变更和委托合同开口仍是对投资控制影响巨大的部分,为此,业主公司在投资控制方面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对工程量变更和重大技术方案变更的审查,对开口合同包的单独控制,以及引入第三方独立审计等。

二、项目管理创新与实践

业主公司在充分借鉴国内核电建设领域成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管理手段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以适应项目的具体特点。

(一)、工程管理端口前移

在工程委托框架下,业主公司工程管理部门主动采取管理端口的前移,安排工程管理人员直接加入到AE公司的项目管理团队中合署办公,一方面与AE公司工程管理人员一样,承担工程建设管理的部分工作和职责,另一方面仍然履行业主公司工程管理人员的独立监管职责。

合署办公模式的实行,在业主公司掌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手信息、深入了解工程建设关键环节的具体过程、全面掌握核电厂各部分的实际情况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信息的透明度,为业主公司有效行使监管职责提供了便利。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进入调试阶段后仍有更加完善的责任划分和管理,避免由于边界的模糊不清产生监管死角,从而造成安全和质量隐患,同时也为了业主公司生产运行部门提前介入系统调试阶段,对核电厂系统和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状态有更好、更直观的掌握,业主公司移交接产办和隔离办与AE公司调试部门开展合署办公,即三办联合,对安装完成、具备调试条件的系统先移交给隔离办(TOB/TOM),由隔离办负责系统调试边界的隔离并承担管理责任,AE公司调试部门在隔离办取得试验票后对系统和设备进行调试,最终调试完成并达到系统可运行条件后再移交回业主公司生产运行部门(TOTO)。

通过合署办公与三办联合的创新实践,有效加强了业主公司对AE公司项目管理过程的监督,同时也有利于业主公司自身更深入和全面地掌握工程实际,并且利用工程建设的黄金时期锻炼自己的队伍,为核电厂运行后的管理和运行维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项目推进风险管理

为了应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项风险,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和理念基础上,业主公司在项目建设期间推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现场安全风险、施工质量风险、工程进度风险以及项目投资控制风险等。

工程建设评估篇(6)

1、监理招标的概念、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建设工程监理是指具有相应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受项目公司委托对施工合同的执行、工程质量、进度、费用、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督与管理。建设工程推行项目监理制有助于实现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环保等目标,而采用公开招标法选择合适的监理单位以获得高质量的监理服务有助于活跃我国工程建设市场,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然而我国建设工程施工监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建设监理市场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市场上还存在一些监理单位并不是真正独立的法人实体。有的监理单位既不独立核算,更不能自负盈亏;有的监理单位不具备相应的资质就承揽业务,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监理机构不正规缺乏全方位控制的能力,没有规定或者落实各监理人员具体的职权范围。(2)监理工作招投标中缺乏很好的参照标准,不能选取合理的方法来选到合适的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过分看重监理费用,选择到的监理单位缺乏相应的监理能力,过多考虑报价因素往往得不偿失。

监理服务是监理单位的知识与能力的投入,工作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执行监理业务是否遵循了规范化的管理程序与方法,更多地取决于监理工作人员的业务专长、经验、处理能力、创造性以及综合管理能力。如果没有对监理单位的资质能力与工作业绩进行充分的考察,仅仅依据投标报价最低者选择投标人,忽视高质量的服务,很有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过低的成本还有可能造成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勾结,对工程质量审查不重视,对不符合验收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2、综合评估法的内涵

综合评估法逻辑严谨,层次清晰,在专家打分的同时加入了一定的标度与数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准确性。其基本思路是首先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体系依据其重要性的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评价专家依据评分标准计算各投标文件在评价指标体系下的得分,最后求得综合评价值,即反映各投标人的综合水平,以得分最高的标书为最优。为了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更加科学、合理地反映投标人的素质,需要给予适当的判断标准,例如可以按照1-9阶尺度标准进行,以减小评价指标的随意性。

投标报价得分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以标底确定基准价的综合评估法、综合各投标报价与标底确定基准价的综合评标法、无标底的综合评估法。

(1)以标底确定基准价的综合评估法。首先根据事先确定的允许报价浮动范围确定有效投标书,进而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投标书的得分,最终求得各标书的优先排列顺序。但是本方法存在较大缺陷,只能得出综合评标得分,无法反映各项得分的高低优劣,应该充分考虑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2)综合各投标报价与标底确定基准价的综合评估法。首先以招标人标底与各投标人报价的算术平均数为基础计算复合标底,在复合标底的基础上下调一定幅度作为评标基准价,进而求得各投标人的评标得分。(3)无标底的综合评估法。本方法可以事先不指定标底,能较大程度激发各投标人的潜力,以反映投标人报价平均水平的某一值作为衡量基准评定各投标书的报价得分。不过应该注明投标报价与基准值偏差的计算方法。根据投标价的偏离程度来确定最终得分。可以采用平均报价作为标准值进行计算。首先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主要报价项的标准值,进而下浮一定的百分比确定标准值,然后按照指定的规则,根据投标报价与标准值的偏离程度计算各投标书的得分。

3、实证研究

河南省建鸿小区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运用综合评估法进行施工监理招标。具体按下列步骤进行:

(1)评标委员会依据有关法规规定和招标文件以及本工程实际情况,审查投标文件是否存在重大偏差和细微偏差,并逐项列出各投标文件存在的全部偏差。

(2)制定详细的评分等级标准。该建设项目分为技术标与商务标两个部分。首先选取投标人的资质与信誉、施工管理水平、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报价作为一级指标。一级评价指标中,投标人的资质与信誉包括监理单位资质证书、总监理工程师资格、同类工程的施工经历、近三年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施工管理水平包括主要施工机械及劳动力安排计划、同期工程量;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现场组织机构、网络进度计划、质量保证体系;投标报价包括投标报价、单价表中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组成的合理性。

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0.2,0.2,0.3。同理,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求得二级指标权重。在投标人的资质与信誉中,监理单位资质证书所占权重为0.2,总监理工程师所占权重为0.2,同类工程的施工经历所占权重为0.3,近三年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所占权重为0.3;在施工管理水平中,主要施工机械及劳动力安排计划所占权重为0.6,同期工程量为0.4;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方案所占权重为0.3,现场组织机构所占权重为0.2,网络进度计划所占权重为0.2,质量保证体系所占权重为0.3;在投标报价中,投标报价所占权重为0.8,单价表中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组成的合理性所占权重为0.2。

本工程采用综合考虑各投标报价与标底的综合评估法作为衡量标准。首先计算复合标底。

式中,―招标人标底;

―各投标人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

―复合标底。

在复合标底的基础上下调3%作为评标基准价D。进而求得各投标人的评标得分W。

式中,W―投标评标价得分;

F―评标价所占百分比权重;

―投标人的评标价,是经过细微差别澄清后经投标人确认的投标价减去招标人给定的暂定金额之后投标人的评标价;

E―扣分率,根据评标办法规定,投标人的报价等于D时,得满分,此时,E=0;投标价高于D一个百分比时,扣2分,即E=2;投标价低于D一个百分比时,扣1分,即E=1。

经过分析计算,最终选择天马监理公司作为中标人。该工程借助天马监理公司的监理服务,工程顺利交付验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工程建设评估篇(7)

1.前言

建筑业是危险性较大的行业之一,安全生产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企业的形象,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形象,甚至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生产”的指导原则,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安全发展”的新理念。所有这些表明,安全生产已成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保障,更是当前建筑工程行业管理的首要目标。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建设安全的总体安全状况,并明确掌握系统中各资产的风险级别或风险值,从而为工程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因此可以说风险评估是建立安全管理体系(ISMS)的基础,也是前期必要的工作。风险评估包括两个过程: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1][2]。风险分析是指系统化地识别风险来源和风险类型,风险评价是指按给出的风险标准估算风险水平,确定风险严重性。

2.风险评估模型与方法

风险评估安全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脆弱性、安全风险、安全措施、安全需求、残余风险。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要对以上方面的安全要素进行识别、分析。

2.1 资产识别与赋值

一个组织的信息系统是由各种资产组成,资产的自身价值与衍生价值决定信息系统的总体价值。资产的安全程度直接反映信息系统的安全水平。因此资产的价值是风险评估的对象。

本文的风险评估方法将资产主要分为硬件资产、软件资产、文档与数据、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等[1][2]。建设工程的资产主要体现在建筑产品、施工人员、施工机械等。

风险评估的第一步是界定ISMS的范围,并尽可能识别该范围内对业务过程有价值的所有事物。

资产识别与赋值阶段主要评价要素为{资产名称、责任人、范围描述、机密性值C、完整性值I、可用性值A、QC、QI、QA}。QC、QI、QA分别为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的权重,QC=C / (C+I+A),QI、QA类似。

2.2 识别重要资产

信息系统内部的资产很多,但决定工程安全水平的关键资产是相对有限的,在风险评估中可以根据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这三个安全属性来确定资产的价值。

通常,根据实际经验,三个安全属性中最高的一个对最终的资产价值影响最大。换而言之,整体安全属性的赋值并不随着三个属性值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较高的属性值具有较大的权重。

在风险评估方法中使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资产价值:

资产价值=10×Round{Log2[(2C+2I+2A)/3]}

其中,C代表机密性赋值;I代表完整性赋值;A代表可用性赋值;Round{}表示四舍五入。

从上述表达式可以发现:三个属性值每相差一,则影响相差两倍,以此来体现最高安全属性的决定性作用。在实际评估中,常常选择资产价值大于25的为重要资产。

2.3 威胁与脆弱性分析

识别并评价资产后,应识别每个资产可能面临的威胁。在识别威胁时,应该根据资产目前所处的环境条件和以前的记录情况来判断。需要注意的是,一项资产可能面临多个威胁,而一个威胁也可能对不同的资产造成影响。

识别威胁的关键在于确认引发威胁的人或事物,即所谓的威胁源或威胁。建筑企业的威胁源主要是四个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的不安全因素。

识别资产面临的威胁后,还应根据经验或相关的统计数据来判断威胁发生的频率或概率。评估威胁可能性时有两个关键因素需要考虑:威胁动机和威胁能力。威胁源的能力和动机可以用极低、低、中等、高、很高(1、2、3、4、5)这五级来衡量。脆弱性,即可被威胁利用的弱点,识别主要以资产为核心,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在评估中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几乎无(1)、轻微(2)、一般(3)、严重(4)、非常严重(5)。在风险评估中,现有安全措施的识别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因为它也是决定资产安全等级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在分析安全措施效力的基础上,确定威胁利用脆弱性的实际可能性。

2.4 综合风险值

资产的综合风险值是以量化的形式来衡量资产的安全水平。在计算风险值时,以威胁最主要影响资产C、I、A三安全属性所对应的系数QC、QI、QA为权重。计算方法为:

威胁的风险值(RT)=威胁的影响值(I)×威胁发生的可能性(P);

2.5 风险处理

通过前面的过程,我们得到资产的综合风险值,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管理层沟通后划定临界值来确定被评估的风险结果是可接收还是不可接收的。

对于不可接收的风险按风险数值排序或通过区间划分的方法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的优先等级,对于风险级别高的资产应优先分配资源进行保护。

对于不可接收的风险处理方法有四种[3]:

1)风险回避,组织可以选择放弃某些业务或资产,以规避风险。是以一定的方式中断风险源,使其不发生或不再发展,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例如投标中出现明显错误或漏洞,一旦中标损失巨大,可以选择放弃中标的原则,可能会损失投标保证金,但可避免更大的损失。

2) 降低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将风险降低到可接收的程度,实际上就是设法减少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和带来的影响,途径包括:

a.减少威胁:例如降低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因素。

b.减少脆弱性:例如,通过安全教育和意识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等。

c.降低影响:例如灾难计划,把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d.监测意外事件、响应,并恢复:例如应急计划和预防计划,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

3)转移风险:将风险全部或者部分转移到其他责任方,是建筑行业风险管理中广泛采用的一项对策,例如,工程保险和合同转移是风险转移的主要方式。

4)风险自留: 适用于别无选择、期望损失不严重、损失可准确预测、企业有短期内承受最大潜在损失的能力、机会成本很大、内部服务优良的风险。

选择风险处理方式,要根据组织运营的具体业务环境与条件来决定,总的原则就是控制措施要与特定的业务要求匹配。最佳实践是将合适的技术、恰当的风险消减策略,以及管理规范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通过风险处理后,并不能绝对消除风险,仍然存在残余风险:

残余风险Rr =原有的风险Ro-控制R

目标:残余风险Rr≤可接收的风险Rt,力求将残余风险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对残余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并定期评审。

主要评估两方面:不可接受风险处理计划表,主要评价要素为{资产名称、责任人、威胁、脆弱点、已有控制措施、风险处理方式、优先处理等级、风险处理措施、处理人员、完成日期};残余风险评估表,主要评价要素为{资产名称、责任人、威胁、脆弱点、已有控制措施、增加的控制措施、残余威胁发生可能性、残余威胁影响程度、残余风险值}。

2.6 风险评估报告

在风险评估结束后,经过全面分析研究,应提交详细的《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报告应该包括[4]:

1) 概述,包括评估目的、方法、过程等。

2) 各种评估过程文档,包括重要资产清单、安全威胁和脆弱性清单、现有控制措施的评估等级,最终的风险评价等级、残余风险处理等。

3)推荐安全措施建议。

3.结论

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施工现场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层出不群,不仅给人们带来剧痛的伤亡和财产损失,还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风险评估是工程安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建筑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等诸多学科,本文的评估方法综合运用了定性、定量的手段来确定建设工程中各个安全要素,最终衡量出建设工程的安全状况与水平,为建立安全管理体系ISMS提供基础,对建设工程的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ISO/IEC 17799:2000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工程建设评估篇(8)

[DOI]10.13939/ki.zgsc.2016.02.149

2005年3月,教育部首次强调要“大力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模式教学”,此后,国家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开展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16号)中指出“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它的内涵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和社会经历,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1]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11年与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签订校企融合式教学模式,在医院背景下,开展专业课教学、专业实践、见习、实习为一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健康评估》是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专业平台课之一,从临床护理的角度研究病人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反映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是护理评估的方法学。既是方法学,更注重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我们课题组对《健康评估》课程资源进行了重组、整合、筛选、创新,力求走出传统课堂,追求真实情境,也正是学院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的优势之一。现就《健康评估》课程资源建设情况作一分析。

1课程资源开发理念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有助于学生素质培养的各种资源。[2]

工学结合模式下课程开发的本质特征是以“岗位适应,能力本位”为指导的开门办学 (社会需要)式的客观主义模式,是根据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职业分析入手,对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剖析,并按照工作过程的动态连接,构建“模块组合式”的课程体系。[3]

《健康评估》课程及资源的开发以符合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按照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按模块项目化组织内容,与护理实际工作相融合,确立了以下设计理念。

1.1培养职业技能

依据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精心设计的课程资源及职业规划,除了必备够用的理论知识外,在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等方面养成进行相关课程资源开发。

1.2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

传统护理教育过程及内容与现代护理岗位工作模式无法无缝衔接,不能充分满足护理岗位需求。本课程按照护理岗位工作过程重组项目,与护理工作实际相契合。

1.3个人创新与团队合作相结合

课程中强调个人的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在护理工作中,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护理过程渗透人文关怀与照护。教学活动中始终渗透护理理念,强化职业理想与情操。

1.4兼顾职业准入与职业发展

课程标准体现护理岗位对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兼顾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要求,在课程资源库中设立“护士资格考试”专栏,为学生提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关资源,充分考虑职业准入与未来职业发展。

1.5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发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学习平台开发资源,给学生提供多渠道、多角度的学习机会,学习空间解决了学生学习问题,顺畅的互动交流实时突破难点,同时增进师生友谊,提升学习主动性。

2课程资源开发思路

2.1基于学情分析

《健康评估》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情况各方面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以及各种他们喜爱的活动方式。基于此,我们提供的课程资源内容丰富、活跃,适合学习使用。

2.2基于师资优势

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角是教师,针对我校现有师资情况,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发挥各自专长,同时借助医院临床兼职教师以及行业协会的力量,共同开发资源。

2.3基于课程优势

《健康评估》课程于2012年评为无锡市五年制高职精品课程,课程资源有了深厚的积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2.4从岗位的需要出发

教学模块的设置依据护理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使教学内容与系统化工作过程接轨,实践能力培养贴近岗位需求,与解决实际问题接轨。

3结论

将现代质量观念引入到课程教学质量管理当中,并运用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理念构建课程教育质量管理的运行体系,从而达到推动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实现课程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过程管理不仅是目前最为重要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更是实施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和着眼点。以企业的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将会计基础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了“会计职业认知-会计出纳岗位-会计记账岗位-会计理论和知识基础”四个过程模块,在每个过程模块结束后,引入过程管理指标体系,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对每一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工程建设评估篇(9)

1作用

开展项目后评价存在客观的现实必要性,其作用主要有六个方面。

1.1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管理水平后评价要求把原来可行性研究中要达到的项目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加以客观评价。如果两者背离较大,要分析背离的原因,进行主客观因素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项目效益,并要总结项目可行性研究及项目管理中的经验教训,把分析的结果储备起来,反馈到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和项目管理中,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管理水平。

1.2促进项目科学管理项目后评价可以对前评价所作的预测是否准确进行检验,通过项目后评价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加强评价人员的责任感,提高项目前评价预测的正确率;另一方面通过后评价反馈信息,及时纠正项目决策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未来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

1.3为国家编制规划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政府职能部门可以根据后评价所反馈的信息,合理确定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可以及时修正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各种参数、经济政策,促进各产业的均衡发展,最终为国家投资计划、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1.4为银行部门及时调整信贷政策提供依据银行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是信贷资金的供应部门,还担负着回收信贷资金的职责。通过项目后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银行部门调整信贷政策提供依据,并确保投资资金的按期回收。

1.5完善在建和已建项目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评价,可以考核建设成果,检验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工程施工质量,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影响正常生产使用的问题,确保项目能够按设计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交付使用、正常投产。对设计水平、设计合理性和技术的先进性进行科学的评价,评定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水平的高低,对设计工作的改进和提高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6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对于一个项目,通过前期工作中的咨询评估、建设过程中的招投标及投资包干等方法控制工程造价都是行之有效的,再加上从后评价中汲取的经验,可以为同类项目提供更好借鉴。

2任务和原则

2.1项目后评价的任务(1)对投资项目全过程的回顾和总结。(2)对项目的效益和效果进行评价。(3)对项目的目标实现程度和可持续性进行分析。(4)总结经验教训和提出对策建议。

2.2项目后评价的原则(1)可信性原则。后评价所依据的资料、信息、情况必须充分,使用的基础数据务求准确、真实,以免造成评价结果的失真不可信。(2)独立性原则。项目后评价工作不受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和项目前期设计人员的干扰,保障评价的公正性与客观性。(3)发现和解决问题并重的原则。在总结问题、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实际可行的对策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4)透明性原则。把项目后评价的过程与评价成果公布给公众,使后评价的社会效益得到发挥。(5)反馈与监督性原则。后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把评价结果反馈到决策部门,作为新建项目的立项和评估依据,也作为调整投资规划和政策的依据。

3基本内容

对已经实施完工并产生了一定效果的项目所进行的后评价,其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3.1过程评价项目的过程评价是根据项目的结果和作用,对项目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回顾和检查,对项目的实施效率做出评价,包括四个内容,即:建设必要性评价、勘测设计评价、施工评价和生产运营评价。

3.2效益评价效益评价包括项目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方面。(1)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条件下,从项目投资者的角度,根据后评价时点以前各年实际发生的投入产出数据,重新预测得出的项目计算期内未来各年将要发生的数据,综合考查项目实际的财务盈利能力状况,据此判断项目在财务意义上的成功与失败,并与项目前评估相比较,找出产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2)国民经济评价。国家整体角度,考查项目的费用和效益。采用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等国家参数,对后评价时点以前各年度的项目实际发生的财务费用、财务收益和后评价时点以后的项目计算期限内,对未来各年度预测的财务费用与财务收益进行调整,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据以判别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3.3影响评价影响评价是评价项目对于其周围地区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项目的影响评价应站在国家的宏观立场,重点分析项目与整个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1)经济影响评价。主要分析和评价项目对所在地区及国家等外部环境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分配效果、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2)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照评价前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审查项目环境影响的实际结果,主要包括对污染的控制、对地区环保质量的影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环境管理状况等五个方面。(3)社会影响评价。分析项目对国家或地方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内容包括:就业影响、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当地政府和居民参与情况以及地方社区的发展。

3.4持续性评价项目的持续性评价是在项目建设完成投入运行之后,对项目的既定目标是否能按期实现、是否可以保持较好的效益,接受投资的项目业主是否愿意并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继续实现既定的目标,项目是否具有可重复性等方面做出评价,一般应分析以下几个因素:财务、技术、资源、市场、环保、管理和政策等。

4基本方法

对于完工后产生了一定效果的项目,其后评价基本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类。

4.1对比法将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与若无项目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对比的重点是要分清项目作用和影响,与项目以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通过项目的实施所付出的资源代价,与项目实施后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得出项目的评价结论。对比方法论的关键是要求投入的代价与产出的效果口径一致。

4.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使复杂问题层次分明、关系清楚。由于后评价项目往往涉及众多的因素和指标,并且各种指标的性质存在差异,表现形式也不完全一致,在进行项目后评价时,多种因素对项目总体目标或效果产生的影响,仅从单一指标去衡量或评价一个项目的实施效果未免有失偏颇。运用层次分析法,就可以从系统的角度对项目总体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4.3逻辑框架法将几个内容相关、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通过分析其间的关系,从设计策划到目标、目的的确定来评价一项活动或工作。逻辑框架法为项目计划者和评价者提供一种分析框架,通过对项目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手段间逻辑关系的分析,用以确定工作的范围和任务。

4.4因果分析法在项目后评价时,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就需要针对实际出现的变化进行因果分析。通过对造成变化的原因逐一进行剖析,分清主次及轻重关系,以便于总结经验教训。

4.5综合评价法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部分、各阶段、各层次评价的基础上,谋求建设项目的整体优化,而不谋求某一项指标或几项指标的最优值。综合评价有两重意义:一是在各部分、各阶段、各层次评价的基础上,谋求建设项目的整体优化;二是将不同观察角度,各种不同价值观所得出的结论进行综合评价。

4.6成功度评价法针对项目的总体成功度进行评价,得出可信的结论。项目成功度评价需根据项目各方面的执行情况并通过系统准则或目标判断表来评价项目总体的成功程度。成功度评价是依靠评价专家或专家组的经验,综合后评价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对项目的成功程度做出定性的结论。

5国内工程建设领域开展情况及前景

我国后评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计委正式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第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后评价,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后评价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后评价体系,主要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后评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后评价、国家银行贷款项目后评价等。因此,项目后评价已构成国家项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国项目后评价现正处于发展阶段,政府各部门和机构从事项目后评价的起点不同,所制定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各不相同,评价内容和角度也各有侧重。由于机构建立、法制不健全、后评价的反馈和使用机制不完善,使得后评价的结果没有很好的运用到新项目中去,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对于项目后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同,很多部门的后评价只是流于形式,所得到的效果差异很大。这表明,我国项目后评价工作迫切需要全社会的重视,需要建立各部门独立的项目后评价机构和国家一级的后评价机构,需要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项目后评价理论、适合不同行业的项目后评价方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较早的国有大型企业,目前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专业的管理体制,其后评价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开展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6完善我国工程领域基本建设程序的意义

工程建设评估篇(10)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277-01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机关到企业都在倡导和实践风险评估,大力开展效能监察工作。风险评估是企业效能监察的一个重要环节。通信企业在工程建设投资领域方面是具有一定风险的,通信工程投资前期的预测、预报、预警项目的潜在风险尤为重要。如何加强风险评估在通信工程建设领域效能监察工作中的应用(下文中将通信工程项目简称为项目),是通信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针对风险评估在通信企业工程建设效能监察工作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1 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及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项目风险管理属于项目高层次管理,具有严密的理论和体系,相对于项目管理的其他知识领域,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理论性。项目风险管理分为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五个基本过程。项目风险规划是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风险规划是规划和设计如何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通常在项目早期规划阶段完成,它对于项目能否完成既定的目标至关重要。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事件可能影响项目,并将这些风险特征整理成文档,包括三个主要因素:风险来源(时间、费用、技术及法律),风险事件(给项目带来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事件),风险征兆(触发器、实际风险事件的间接表现)。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的风险使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价和估计,以确定风险对于项目的影响。风险应对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为降低风险对项目的负面影响而采取应对措施。风险监控指跟踪已识别出的风险、监控残余风险、识别新出现的风险、修改风险管理计划及评估风险管理效果的过程。

风险评估是项目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它对已经识别出的风险运用相关技术手段进行分析,以确定风险规律、对项目的影响程度以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信息。所涉及到的技术和理论也是项目风险管理所有技术中最复杂的,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成功的项目风险评估是项目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对项目风险评估进行探讨对于实际项目风险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下面以某项目为例,具体介绍风险评估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2 案例项目风险评估

本项目是某通信公司,为了满足移动营业厅扩容BOSS系统管理需要而实施的项目,主要内容是建立具有先进水平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提供覆盖整个地区范围的无线宽带接入网络。

2.1 主观评分法的定性评估

主观评分法由多名专家对已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打分。打分时,首先将风险分为费用风险、关系风险等若干类;然后,对于各类风险,项目风险管理人员根据专家的专业领域分别赋予专家一定权值;最后,将相同风险项目的专家评分乘以相应的权值后相加,再将相加的结果除以权值和,即得到了该风险项目的风险评分。

2.2 层次分析法的定量分析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的特点是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主观判断结构(主要是两两比较)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而有效地结合起来,对每一层次元素两两比较的重要性进行定量描述。而后,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AHP在项目风险管理中应用的基本思路:首先找出解决问题所牵连的主要因素,将这些因素按其管理隶属关系构造成阶梯层次模型,通过对层次结构中各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判断及简单的排序计算解决问题。根据风险层次框架图,对风险层次结构进行进一步整理,建立AHP风险矩阵。由于AHP风险矩阵的计算比较复杂,建议采用yaahp软件。经过AHP分析,将项目分为四个阶段,利用软件计算出每个阶段最主要的前3项风险源。

2.3 两种方法的融合

在市场及销售阶段,最重要的风险是关系风险,分解包是对甲方需求进行跟踪,风险源是无法满足关键人员特殊需求;其次是费用风险,分解包是甲方关系处理,风险源是公关费用超标。在售前支持阶段,主要风险是技术风险,分解包是根据甲方需求制订初步交流技术方案,风险源是技术交流人员水平无法得到用户认可;次要风险是关系风险,分解包是进行二次技术交流提出最后解决方案,风险源是因公司某些人员造成的客户关系风险。在工程技术阶段,主要风险是技术风险,分解包是设备安装调试,风险源是甲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现有设备无法满足的技术变更;次要风险是气候风险,分解包是设备安装调试,风险源是阴雨天不利于现场施工。在内部管理阶段,主要风险是性能及质量风险,分解包是确定采购方案,风险源是采购设备无法满足项目性能和质量需求;次要分险是进度风险,分解包是采购,风险源是内部管理部门无法按时完成项目设备采购。在风险的评估阶段,两种方法有一定重合,两种方法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所以项目管理人员在应用这两种方法时,必须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才能正确地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

上一篇: 矿山边坡治理工程 下一篇: 财务经营指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