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发展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7 15:44:20

生物学发展现状

生物学发展现状篇(1)

引言

生物医学材料是一种毒副作用较小,生物相容性比较好的具有特殊性能和特殊功能的一种医用材料,它对人的生命,组织器官是无害的。它的发展是以提升人类卫生健康水品,疾病治疗,医疗保健为目的一种生物材料。生物医学材料主要以生物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材料,生物医学复合材料及生物金属材料和生物医学衍生材料为主。现如今生物医学而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和科研领域。

一、生物医学材料的分类

1、医用高分子材料

所谓生物医学材料领域中发展最好的领域,医用高分子材料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发展非常迅速,现如今医用高分子材料已经研究出了许多性能量好,应用广泛的制成品。医用高分子材料有很大的便利之处是原材料比较容易获取,加工制成品比较简单,而且研究发现人体大部分组织器官的软组织部位,比如血管,呼吸道等都是由高分子材料构成,这一特点使得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生物陶瓷材料

生物陶瓷材料也可以因为其化学组成而被叫做生物无机非金属材料,它也是具有大部分生物医学材料共有的生物特性,它是一种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医用高分子材料相比生物陶瓷材料化学性质极其稳定。从性能上来讲,生物陶瓷材料与生物体具有高度亲和性,毒副作用非常小,也很少与生物体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由于生物陶瓷材料的这些良好特性,近年来也逐渐被研究开发,现已经普遍受到关注。生物陶瓷材料可以分为惰性生物陶瓷和生物活性生物陶瓷。每类生物陶瓷材料都逐渐被广泛利用。

3、医用金属材料

生物金属材料顾名思义具有很强的机械强度,因为这种材料的组成主要是金属或者合金,它的化学组成决定了此种材料具有很好的抗疲劳特性。钛合金和钴合金就是被广泛使用在临床上为人所熟知的医用类金属材料,另外还有不锈钢。它们三者常作为植入材料,主要运用于骨和牙等硬组织的替换。比较常用在临床上的是贵重金属例如金,银和铂,当然一些常见材料比如铁、镁及铜等都有应用于临床试验上,只是这些金属的生物特性不是很好,因此尚未受到专家认可。

4、生物医学复合材料

生物医学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混合而成,比如现运用于临床的一些生物传感器就是由高分子材料结合生物高分子形成的。另外,人工骨头也可以有碳和钛复合而成。

5、生物医学衍生材料

生物医学衍生材料是将生物组织进行特殊处理形成的,虽然它已经不具有生物活性,但是由于它有着天然生物相同的构型因而在人体修复和替换的过程中成功率比较高。

二、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现状

生物医学材料作为一项发展迅速的高新技术产业,它的发展已经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现如今随着分子材料和人造器官的广泛使用,生物医学材料交叉着诸多学科成为创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学材料的运用虽然在亚洲地区发展较快,但目前还主要在经济发达国家具有竞争优势。发达国家现已逐步形成生物材料工业体系,创新材料制成产品比较多,每年的销售额也非常巨大,甚至可以达到药物市场的销售额。目前,主要的生物材料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人工器官、人工关节、人工股骨头都是运用生物医学材料来替代的。

三、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前景

生物医学材料作为新技术革命中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就我国而言,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交通拥挤及卫生医疗状况需要改善的国情来讲,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医疗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行业创新的提升具有迫切需求。生物医学材料工业体系解决了众多疾病难题,促进了医疗水平和提高了疾病治疗成功率。现如今,国家已经充分认识生物医学材料的V大发展前景,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究、仿制到创新。在全区,如今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已经能够与汽车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相比,销售市场和销售额大幅度扩增。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医学材料具有如此强大的经济竞争实力,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我国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不仅面临国内设施条件的制约,而且被发达国家的材料工业体系所发展的巨大市场所冲击着。我国争取在新技术革命中能够占一席之地,必须加大对生物材料的研究和运用,从仿制到创新,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的同时也要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迅速转化成产业成果,重点突破,追踪生物材料的前沿,形成竞争优势。在国家的重点关注和支持的情况下,生物医学材料这种高新技术产业即将在中国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天白,胡汉杰.功能高分子与新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95~98.

生物学发展现状篇(2)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及生命本质的一门学科,能够帮助人类理解自然认识自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基因遗传及生物化学等领域都有了很大的突破,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成熟和完善人们将其引入到了医学和农业等领域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重视生物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情况也将起到巨大的影响。

一、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发展

(一)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破译基因的遗传密码,解开生命的奥秘,相应的遗传图、物理图以及转录图的制成在理论上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与实践和商业价值。在基因遗传方面我国科学家也在2013年破译了小菜蛾基因组,并与国内外专业人员进行合作和交流,对基因组学和遗传学进行着更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二)细胞全能技术的实施与应用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对于生物起源、原始细胞产生及新生物形成和改造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细胞全能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纯和创造新品种的技术方式也因此而取得更大的技术实用价值,对于一些新的品种作物的选育也将起到良好的促进和影响。

(三)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的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程度,是结合人类自身的生理与行为等特征进行识别的技术,已被应用在包括指纹识别、手掌几何学识别、声音识别以及面部识别等方面,这种识别技术因为具备不易遗忘且防伪性能高等特点,被人们认可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针对生物识别技术中的一些部分还有待研究,技术含量较高,因此还处在试验和研究阶段。

二、生物科学的应用

(一)农业领域的生物科学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基因组学实现了突破性的研究,同时推动了生物技术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包括动植物及微生物技术都在农业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抗病虫、除草剂的使用使棉花、玉米、花生等作物在产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丰收。而且现代分子生物学也传统动植物育种学在理论与技术方面的融合实现了新型分子育种学的产生,对于育种及农业发展来讲都是极大的技术和理论的进步。

(二)生物科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医药领域的生物科学的运用在效果和方法上都已经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对于制药科技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使得我国的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如乙肝病毒整合机制及干细胞癌基因研究等相继在我国医学研究中取得成果,使我国具备了对于乙肝病毒和肝细胞癌治疗法的药物开发有了相应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不但如此,医药生物技术在当前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其中最为广泛的是基因工程技术和细胞工程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对基因改造后的生物体进行新的基因工程药物的制造,进而实现特异性免疫诊断试剂及生物芯片等的生产,并且基因工程药物已经进入到了百姓的治疗中,基因治愈法已经逐步的在技术和研究中取得相应的进展,在未来通过基因治愈疾病将变成现实。也因此将为我国国民的身体带来更为周到的保障。

三、生物科学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我国生物科学的发展经过对生物科学基础的研究的不断突破已经取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关注,从未来的发展前景上看,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工业和商业环境,生物科学一方面具有未来可观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技术需要人才,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人才,没有人才支持,就没有进步的生物科学技术,因此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组及高校进行人力财力的扶持,同时也鼓励和带动青年科学家及技术专家投身相对应的生物科学研究中,通过我国社会范围内的努力和综合,将推进生物科学在多领域的融合,进而实现我国现代社会生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四、结束语

生物科学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多学科的融合发展将逐步从单一化相多层次多方面发展,进而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我国生物科学在不断的发展和突破已经将研究成果传递到了全世界,在未来相信还会产生更大的成果,这也要求我们在生物科技的发展过程中能够谦虚谨慎,加强加大生物科学技术的研究进程,促使现代生物科学技术良性快速的发展,进而实现我国生物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生物学发展现状篇(3)

    本文就其目前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生物医学工程在国际上做为一个学科出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随着宇航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做为一个专门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院校长、我国着名的医学家黄家驷院士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最早的倡导者。197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 医学工程专业的创建、1980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均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机构,从事着生物医学的科研 教学工作,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显微镜的发明

    “解剖”一词由希腊语“anatomia”转译而来,其意思是用刀剖割,肉眼观察研究人体结构。17世纪lee wenhock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推动了解剖学向微观层次发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一步观察研究其细胞 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 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达到微米(μm)级水平,难以分辨病毒及细胞的超微细结构、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使人们能观察到纳米(nm)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都是医学工程研究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影像学诊断飞跃进步

    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线ct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即计算机体断层 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体组织器官的切面显像。x线ct片提供给医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x线照片观察所得的信息。目前,螺旋ct(spiral ct 或helicalet ct)已经问世,能快速扫描和重建图像,在临床应用中取代了多数传统的ct,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医学工程研究利用生物组织中氢、磷等原子的核磁共振原理。研制成功了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mri),它不仅 可分辨病理解剖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识别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显示某些疾病在早期价段的改变,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可以认为mri工程的进步,促进了医学诊断学向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向超快速成像、准实时动态mri、mra、fmri、mrs发展。根据核医学示踪,利用正电子发射核素(18f,11c,13n)的原理,创造 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美国新闻媒体把pet列为十大医学生物技术的榜首。pet问世不过30年历史,但它已显示出对肿瘤学、心脏病学、神经病学、器官移植,新药开发等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影像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与20世纪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三、介入医学问世

    介入医学是一种微创伤的诊疗技术。dotter和judkin(1964 年)是最早使用介入技术治疗疾病的创始人,他们用导管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进行扩张治疗取得成功。1967年margulis首先使用过介入放射学,这是医学文献出现“介入”一词的最早记载。1977年 gruenzing成功地进行了首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获得成功以后,介入性诊疗技术由于其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安全有效而倍受临床欢迎。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高精度计算机化影像诊查仪器、数字减影血管造 影(dsa)、射频消融技术以及高分子(high-polymer)新材料制成的介入技术用的各种导管相继问世,使介入性诊疗技术发生了飞速进步,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心血管、脑血管、非血管管腔器官到某些恶性肿瘤等都具有使用介入诊疗的适应证,并使诊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可减免许多大手术之苦。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视为与药物诊疗、手术诊疗并列的临床三大诊疗技术之一,也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称之为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临床医学新领域--介入医学。

    四、人工器官的应用

    当人体器官因病伤已不能用常规方法救治时,现代临床医疗技术有可能使用一种人工制造的装置来替代病损器官或补偿其生理功能,人们称这种装置为人工器官(artificial organ)。如20世纪50年代以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治疗,除了应用抗风湿药物、强心药物对症治疗外,对病损的瓣膜很难修复改善,不少患者因心功能衰竭死亡。而今天可以应用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技术,在心脏停跳状态下切开心脏,进行更换人工瓣膜或进行房、室间隔缺损的修补,使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恢复健康。心外科之所以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主要是由于人工心肺机的问世和使用了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等新材料、新技术的结果。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愈后不良,而人工肾血液透析技术已挽救了大量肾病晚期患者的生命,肾病治疗学也因此有了很大进步。

    现代生物医学工程中人工器官的发展也非常迅速,除上述人工器官外,人工关节、人工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人工肝、人工肺等在临床都得到应用,使千千万万的患者恢复了健康。可以说,人体各种器官除大脑不能用人工器官代替外,其余各器官都存在用人工器官替代的可能性。

    此外,放射医学、超声医学、激光医学、核医学、医用电子技术、计算机远程医疗技术等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仪器设备都是现代医学工程研究开发的成果,综上可见,20世纪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显着提高了医学诊断和治疗水平,有力地推动着医学科学的进步。

    五、生物医学工程展望

    纵观医学新技术诞生和发展的 历史,从伦琴发现x线到今天x射线诊疗技术的发展,从朗兹万发现超声波到今天b超诊断的广泛应用,从布洛赫和伯塞尔发现核磁共振到今天mri的问世,从赫斯费尔德发明ct到今天ct成像系统的应用,都是以物理学工程技术为基础、医学需求为前提发展起来的医学新技术。

    (一)各种诊疗仪器、实验装置趋向计算机化、智能化,远程医疗信息网络化,诊疗用机器人将被广泛应用。

    (二)介入性微创,无创诊疗技术在临床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激光技术,纳米技术和植入型超微机器人将在医疗各领域里发挥重要作用。

    (三)医疗实践发现单一形态影像诊查仪器不能满足疾病早期诊断的需要。随着pet的问世和应用,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新型检测系统将有大发展。非影像增显剂型心血管、脑血管影像诊查系统将在21世纪问世。

    (四)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将有较大发展,生物机械结合型、生物型人工器官将有新突破,人工器官将在临床医疗中广泛应用。

生物学发展现状篇(4)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今时代各类电子技术、数字处理技术,特别是数字信号技术正在以其惊人的速度遍及着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这一趋势尤其体现在医学科技的发展中,生物医学传感器技术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其结合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传统传感器技术与医学领域相关科技,各项技术的有效结合大大的促进了医学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在未来的医学进步中,传感器技术的作用将不言而喻。

1 传感器的分类及在医学领域的发展

传感器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传感器是将外部的各类信号通过自身装置的转换,变为电信号之后再进行处理,在这种传感器中,依据信号转化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传感器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另一种传感器是根据自身信号输出量的不同,从而传递不同的信息和信号,依据输出量类型的不同,可以将传感器分为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电磁传感器等等很多类型。

将传感器技术与医学相关技术相结合,这在目前的生物医学领域中是很普遍的并且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其结合的过程首先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从医学 工程领域的发展开始,将传感器与生物医学开始结合,并于当时开发出了大量的医学检查设备,目的是为了改善传统的医学诊断方法,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靠医生的感官来进行诊断,这种传统的方式是缺乏准确性的。而后的发展过程是极为迅速的,不超过十年的时间内,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已经由诊断仪器迅速向着医疗设备领域进步,直至目前广泛将传感器应用于生物医学各个领域的状态。

2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用途及应用范围

2.1 在X光诊断装置中的应用

早期在X光诊断装置中,为了提高X光胶片的感光度,很早就在胶片的两侧放上增减值纸,以便于光线能够被更好的控制。随后随着化学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专家们将传统的简易增减纸进行改造,利用CaWO4为原材料,混合Gd2O2S等稀土荧光材料制成感光度更好的材料,用做增加纸,有效的提高了光线的灵敏度。同时,目前人们将X荧光倍增管传感器来更好的处理X光线成像,使得成像像素更高,图像更加清晰。有效的提升了 X光诊断设备的准确性。

2.2 在CT机中的应用

传感器在CT机中的主要应用为闪烁检测装置。闪烁检测装置是利用光电子倍增二极管传感器或者由光二极管组合传感器制成,其作用是提高CT机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大幅度的节省检测时间。同时,在CT机中的疝气检测器,利用多个平行板电极传感器连接起来,之后压入Xe气气体后制成,这种装置对光线的灵敏度相当高,能够 更加准确的感受不同生物体检测之间的差别,能够提高CT机检测装置检测的准确性。

2.3 在超声波诊断装置中的应用

在超声波检测装置中,在装置的探头上都会有一种脉冲装置,这种脉冲装置是一种声传感器,其能够利用电压产生超声脉冲波,根据不同检测体中声波反射的不同来实现检测功能。而在嵌入这种声传感器之前,传统的超声波扫描中是采用的手动式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准确性很差。目前采用的机械式电子扫描技术却是准确性极高的,这正是得益于这种声传感器能够快速识别细微差别的功能。

3 传感器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趋势

3.1 向量子化发展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能够看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诊断设备、治疗设备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未来的医疗仪器必然会更为精准,那么就要求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向着更加精确的方向发展,即朝着量子化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目前已经初漏优势。在核磁共振仪器中,磁传感器能够检测出更加微弱的磁场强度,同时利用约瑟夫效应制造的燥热温度计能够测出高于过去10000倍精度的低温变化,这些都是传感器发展的方向,未来生物医学的发展对传感器的要求必然是更加精确、更加迅速的。

3.2 向集成化、多功能化发展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半导体技术的传感器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了生物医学领域,目前的一些生物仪器中已经结合了半导体技术,例如将敏感元件与信号处理结合在生物医学技术中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未来对于传感器的发展必然要建立在这种半导体技术上,即将各类技术进行集成,集成在一个更小、更便捷的芯片上,在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会更大幅度的减小设备的体积。设备越来越快、越小、越准确必然要求传感器与半导体技术更加充分的结合。

3.3 向智能化发展

自从微型处理器问世以来,我们的电子处理速度就被快速的提升着。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市面上存在着各类全自动的设备,自动化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必然的趋势,这一趋势也必然会体现在生物医学技术上。设备的自动化同样是建立在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上的。未来生物医学领域的设备将大大的减少人力的操作,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精密的电子仪器和计算机操作,这是未来传感器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雷娜娜. 生物传感器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实例[J]. 科学与财富, 2015(06).

[2] 何晓鹏. 石墨烯荧光生物传感器在医学方面的应用[J]. 科学上海, 2015(02).

[3] 孔德兴.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J]. 广东化工, 2015(01).

生物学发展现状篇(5)

语言交流障碍大。目前我校招收的留学生主要是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学生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官方语言虽是英语,然而英语的发音并不标准,语音中往往夹杂着浓重的地方口音与地方词汇。这是师生之间交流的最大障碍。加之留学生的汉语底子薄。往往学生能听懂教师的话,而教师听不懂学生的问题。

学生层次差异明显。留学生和中国学生虽然在文化背景、教育体制上有诸多的不同,但有一样是相同的:

学生的知识层次,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然而可喜的是,我们在进行留学生的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外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学习更积极,更主动。他们的思维频率往往是同步,甚至是超越老师的教学速度。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中国教师留学生教学的压力。

课堂管理困难。外国留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而自我约束力较差。课堂上经常发现他们随意说小话。

随意走动的的现象。曾经一次,我在听留学生的生物化学课时,有个留学生从别处窜到我身旁。用愤愤的口气对我抱怨:“这个老师上课就像开Party,同学们在下面叽叽喳喳的,甚至有不打招呼就出去上厕所的,老师都没有控制一下,太不像话了。弄的我们都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听课。”学生反映的情况是事实,但是我们发现,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却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

学生听课难的问题。生物化学是我校大二才开放的必修课程。一门基础课程之所以没在大一开设其原因是学好生物化学必须有化学课程做铺垫。生物化学的定义即“生命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物质代谢及遗传机理等。而留学生在大一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语言关上,化学知识的学习成效并不理想。所以大二的生物化学学起来磕磕碰碰,举步维艰。

留学生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针对师生之间语言障碍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我校每年都会对各科骨干教师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学英语”培训,内容包括基础英语口语教学、英语视听训练、各国语言风俗、留学生心理特点、课堂教学用语等等一系列课程。从多方面入手,旨在培养我校留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人才。

授课当中积极与留学生交流,逐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英语口语。在自己授课过程当中应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流畅性和精准性。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这就要求教师要比学生更主动。多听,多说,不要怕说错而张不开嘴。只有教师自身放得开,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适应学生的语言习惯。

留学生在读大一之前应设立汉语等级考试预科班,经过一年的汉语预科学习,通过测试后才能读大一。如同中国学生去英美国家留学一样,要先过雅思和托福才能开始正式的专业课程学习。

因材施教是解决学生层次差异化的基础。留学生层次差异化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层次、专业知识层次、以及心理素质层次等方面。学校要通过强化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来提高学生汉语表达的能力。例如开设医学专用汉语课等。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化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留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分清学生差异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完善留学生的生物化学课堂管理。课堂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它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传统的中国式课堂教学管理主要采取管、卡、压等办法以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而结果往往是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为了建立有利于教与学的积极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采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方式相结合。

以理服人指的是教师的自身的教学水平要过硬,这样学生才会对你产生敬畏之情,不会在课堂上放肆。教师良好的授课往往能够吸引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就没空干其他的事。

以情动人则是指当教学进入基调清新爽朗时,教师必须以愉悦欢快的心情去引导留学生:当教学转入基调哀愁悱恻时,教师必须以沉郁凄凉的心情感染留学生:当教学要求严密的科学性和清晰的条理性时,教师的心情则应平正、舒快:当教学呼唤思维逻辑严密,或深沉,或激昂,教师的心情也必须随之严肃、振奋。这些情感借助教材和一定教学手段,传示给学生,它会像磁石般吸引住学生。另一方面,对留学生处理,更少不了一个“情”字领先,从语意到行为都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在关爱他,使其主动配合教师的课堂管理。

解决生物化学课程学习方法的问题。留学生化学底子薄,我们就需要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当中给他们补上这些基础化学知识。缺哪补哪,而不是把化学的所有知识点都重复一遍。这样既不会给生物化学教学增加较大的负担。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融会贯通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

生物学发展现状篇(6)

一、电子商务及网上购物发展历史

电子商务是以电子及电子技术为手段,以商务为核心,把原来传统的销售、购物渠道移到互联网上来,打破国家与地区有形无形的壁垒,使生产企业达到全球化,网络化,无形化,个性化,一体化。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007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2.17万亿元,比上年度增长90%。截止2008年12月,电子商务类站点的总体用户覆盖已经从9000万户提升至9800万户。中国的电子商务史主要经历五个时期:起步期、雏形期、发展期、稳定期、成熟期。电子商务的分类情况包括B2B、B2C、C2C等。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与我们最接近的就是电子商务中的网上购物了。网上购物,就是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支票帐号或信用卡的号码,厂商通过邮购的方式发货,或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国内的网上购物,一般付款方式是款到发货(直接银行转帐,在线汇款)。担保交易(淘宝支付宝,百度百付宝,腾讯财付通等的担保交易),货到付款等。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应用,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人们的网上行为之一。

二、电子商务之网上购物的重要性

时至今日,电子商务不再只是一种替代方案,而是企业生存的必要工具。各种新兴的网络企业正全面攻占市场,传统企业不得不重新研究新型态企业结构以回应快速的变化。虽然电子化商务的形式包罗万象,从囊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到独立运作的网络子公司。投身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们正大胆尝试着各种可能组合,却仍缺乏一套准的电子商务策略。其实,科技主导的网络游戏规则瞬息万变,然而最大的挑战并非来自策略的制定,而在于企业该如何调整自我,不断实践,在探索中成长为新生代的“电子化企业(E-Business)”。网上网下大合并,与敌共舞才能成功。

在新经济时代,固步自封做独门生意的人注定要失败!网络兴起后,不少传统商家备受威胁,有人抵死不从,有人急匆匆地开设网络商店,但商家有必要如此乱了阵脚吗?网络固然是传统行销的一大威胁,但若能“化敌为友”,网下网上大和解,未尝不是个“事半功倍”的成功之道!

网上网下及早合作共创双赢。由于网上网下合作方式,对双方都有利,不只传统店家寻求网站新星的援助,网络新贵也向传统店家伸出触角,试图以传统店家长达数十年的产业经验及客户,增加网上商店的大众魅力。最有名的例子,便是拍卖网站eBay以2.6亿美元的高价,买下拍卖百年老店Butterfield & Butterfield,从这个老店上百年的拍卖客户单与经验中,eBay更能触及高价拍卖品的顾客群,也为eBay贴上Butterfield & Butterfield的信誉标签。

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和Internet在全社会的日益普及和电子商务逐渐被广大企业的认识和接受,企业的基本运作模式在悄悄在发生着转变。其主要作用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运营成绩、缩减经营成本、加速产品上市、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务客户。

电子商务不是简单地开辟一条新的网上销售渠道,而将改善企业模式、优化交易过程、降低库存损耗、保持资金全部周转和降低实际销售支出,进而降低经营成本,增加企业收入和效率,并帮助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可以说谁掌握了电子商务、谁就在未来的商战中掌握了制胜的商机。

时下大学生与电子商务联系最紧密的就是网上购物,大学生是一个引领时尚的群体,他们总是走在时尚的前沿,大学生网上购物也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物流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发展。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很多大学生都拥有个人电脑,他们随时都可以网上购物。

目前大学生购物规模已达430万。大学生网民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群体,中国1700万在校大学生中,95%以上都是网民,在校大学生中已经有超过1/4(26.7%)的网民青睐网上购物,购物规模达到430万人。这部分人本身具有的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学历高和互联网使用熟练等特点,使得在校大学生对于网上购物的接受度较高,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倾向于网络购物。卖家个人化适合大学生参与。目前在大学校园,网络购物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与个性,网络购物的卖家中大量是个人,“蚂蚁效应”让网络购物在种类和价格上极为丰富多变,充分满足了大学生网民的这一需求。大学生群网络购物需求更大。网络购物的购物过程随意轻松,对于收入不高的大学生来说,比店铺式购物更为轻松自然。当然,网络购物的方便省时,可以足不出户,购物天下,同样是吸引大学生的一大特点。

2008年6月的《中国网络购物调查报告》显示网购用户中学历是大专及以上的用户比例已高达85%。其中大专和本科学历的用户占到75.7%,也就是说现在的本专科大学生将成为未来网购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当前来看,学生网购用户占总体网购用户的3成。比较各个网站的用户群体,卓越亚马逊网和拍拍网用户群体中学生比例超过4成。从总体网购金额上看,学生半年网购总金额为31亿,占总体网购金额的24%,由此可见大学生网上购物对电子商务重要性。

三、大学生网上购物优点

(一)学校内“逛商店”,网络购物没有任何时间限制

作为网络商店,它可以24小时对客户开放,只要用户在需要的时间登陆网站,就可以挑选自己需要的商品。而在传统商店中,消费者大多都要受到营业时间的限制。对于大学生而言,作为在校生,没有许多空余时间。尽管同初高中相比大学生在时间的安排方面会多一些自由,课业也相对轻松,但面对毕业后的出路压力,大学生要多学习、多考证、多实习……为毕业后有更好的出路增加筹码。这样,大学生也没有太多时间去逛商场买东西,特别是男同学本来就不喜欢逛街之类的,网上购物方便快捷节省时间的特性就很好的迎合了大学生的需求。而网上购物对于挑选、对比各家的商品来说,只需要登陆不同的网站,或是选择不同的频道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而且可以直接由商家负责送达,免去了传统购物中舟车劳顿的辛苦,时间和费用成本大幅降低。而对于传统购物来讲,这一点是无法达到的。从订货、买货到货物上门无需亲临现场,既省时又省力。极大的满足了大学生的方便性。

(二)商品信息量大

网络商店服务的范围广,可获得较大量的商品信息,可以买到当地没有的商品;网络商店中的商品种类多,没有商店营业面积限制。网络的无地域、无国界的特点,使网络商店的服务范围不仅仅限定在某个固定的区域内。它可以包含国内外的各种产品,充分体现了网络无地域的优势。在传统商店中,无论其店铺空间有多大,它所能容纳的商品都是有限的,而对于网络来说,它是商品的展示平台,是一种虚拟的空间,只要有商品,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可以把世界的各类知名品牌全部放在上面,展示在上面。而对于满足大学生的消费方面,可以在同一地区购买到不同地区的商品。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三)网购符合大学生的求廉心理

由于网上商品省去很多传统商场无法省去的相关费用,如租店面、召雇员及储存保管等一系列费用,所以商品的附加费用很低,因此网上商品价格相对较低。而对c2c购物网站来说,用户通过竞价的方式,很有可能买到更便宜的商品。总的来说其价格较一般商场的同类商品更便宜。而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自身可支配资金少,因此价格低廉可以说是促使大学生网上购物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在消费时,价格会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而且网上商店比传统商店更能够进行精心挑选,从而满足大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

(四)商品信息更新快且商品容易查找

网络作为当今信息更新最快的工具,可以使大学生看到最新的商品信息,有着更好的时效性,能够更好的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网络商店中基本都具有店内商品的分类、搜索功能,通过搜索,大学生可以很方便的找到需要的商品。而在传统商店中,大学生寻找商品就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四、大学生网上购物缺点

(一)实物与购买物有差距

网上买到的东西,有许多是与网上看到的及卖家承诺的东西有很大差距的,比如,一件号称合身的衣服买到后却不合身。网上的样式、款式及外观与实际不符,如买到的手机电池,就是明显的例子。有时从网上买的东西需要经过自己的改造方可应用,这样话,除了可以开发下智力外,就只能是摇头活动颈椎的份了。

(二)买到的物品不能用

实物与购买物有差距,仅此而已是可以接受的,只是对此次“行为”的结果不满意而已。但如果买来后不能用的话,那就不是不满意的问题了,而是很失落,因为此次购物是失败的。买件衣服,大了小了的,或者本来喜欢的买到后却发现事与愿违就不喜欢了,这样的事情就有点麻烦。如果大了,再长几年穿,就看有没有能够长的空间了,当然你不可能对自己的母亲说:妈,要不您再长几年穿,因为这双鞋太大了。当然,这样的东西可以找个合适的朋友送人,但内衣却不好送的。

(三)便宜的东西不便宜,多花冤枉钱

明明是很便宜的东西,但买的时候却花上为数不多但比例不小的邮费,这就是多花钱了。另外一点就是买到了不合适的东西,也不能留着备用或者送人,只能当做废品或者垃圾来处理了,这样的话就会是白耗资财,多花冤枉钱了,弄不好还会被亲人朋友大骂一顿。

(四)时间周期相对较长

说是网上购物便捷,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却不是这样的,网上购物的邮寄不会很快的,它会让你的等待变得如此漫长。有次从浙江购物,周一购的,说是快递很快的周五能够到河南。快递费用花了二十多块钱,但到下周的周三才送到,比普通的邮件都慢。最初找卖家,她在周四的时候说已经到青岛了,但周五却没有到烟台,等到下周周一时再问,卖家说她在催,周二又问,她说当天一定给送到,周三又问,她说她再催,终于在周三下午见到了自己的东西。这比从三站市场购买要晚了三四天,而且当时的东西是急用的,本来想,如果在当周到则就不用在周末去市场买了,结果却是推了又推。等待让此次购物过程变得漫长!

(五)与现实市场脱节,乐趣削弱

常常在网上购物了,掌握是网络市场的价格,而与现实的市场会脱节,并且,可以通过现场购物获得的乐趣也会削弱甚至消失。现场购物会有语言、肢体语言及表情的交流,少了交流就少了情感的动力,足不出户并不是那样简单,它带来更多不利的影响。

(六)激起更多购物欲望,而更换物品、索赔麻烦

网上购物大多是年轻的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或者有固定的经济来源,购买的种类会是电子科技产品、时尚产品、服饰及奢侈品,网上品目众多的产品会激发需求,激起大家的购买欲望。欲望过盛就导致病态心理,是一大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网上购物的售后服务跟不上,买到的产品无法很方便地去更换,有些投诉索赔等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无法自如应用,这是一件非常大的问题。

五、大学生网上购物的影响因素

(一)动力因素

首先,网上购物的便利性是促使大学生进行网上购物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必再一家店一家店逛,不必再浪费那么多时间精力,这对于越来越宅的大学生来说是无疑是一个还不错的选择。其次,个人的创新性也是大学生网上购物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网上购物以其奇特的购物方式吸引大学生尝试体验,而且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能力。因而相对于其他人群,大学生是网上购物操作易接受的人群。再次,低廉的价格也是影响大学生购物的影响因素。价格始终是影响消费者心理的主要因素,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价格因素占了很大原因,这与他们的消费水平密切相关。网上商店比传统商店更能够进行精心挑选,从而满足大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还有,求异心里也是促使大学生进行网上购物的动力因素。网络产品琳琅满目,丰富多样,有很多在平常生活中很难找到的新奇,独特的物品。玩具、衣服、书籍、大到mp4、相机、手机甚至电脑等。在网上都有出售,这正好符合喜欢接触前卫、时尚、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的口味。

(二)阻力因素

首先,信誉度问题。在网络交易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买卖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学生在网上购物时接触不到品,而商家的真实身份又难以查明,这些情况无疑增加了购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大学生推迟或放弃网上购物的行为。其次,网上支付和网络安全问题。实体交易环境下,支付行为发生在双方面对面的买卖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消费者资金损失的情况。但是网上购物环境下,支付地点是客户任意选定的网络终湍,交易过程被置于完全开放的Internet环境之中,因而存在交易信息被网络黑客窃取的风险。所以,大学生在网上购物中,对个人账户、个人信息的安全特别担忧,这无疑给大学生的网上购物带来了阴影。还有,物流配送问题。实体交易环境下,买卖结束后商品就处于消费者的控制之下。但是,网上购物将付款与交货变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的两个过程,商品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和运输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目前,网上购物普遍采取依靠各类快递公司。邮政公司进行商品的传递。这种方式很难完全保证及时送达,也不能保证送达时商品不受损伤。许多有过网上购物经历的大学生经常抱怨所定购的商品不能及时送达,即使送到了也已是伤痕累累。这种因商品传递而造成的风险大大减少了网络购物带来的好处。最后,大学生缺少网上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知识的匮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是新事物接受最快的群体,是资讯传播最快的群体。虽然目前大学生网上购物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相关规章条例的制定完善和网上购物行为的规范,大学生网上购物必将在不久的将来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崛起。

六、网上购物发展趋势及未来预期

(一)网上购物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是21世纪的发展趋势,就看大家能不能抓住住这样一个绝好的时机了,财富第6波就是互联网(电子商务)。今年两会期间国家也提出了电子商务是21世纪最重要的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是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在全球范围内,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而且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有:(1)企业的电子商务越来越普及,实体渠道与网络渠道相辅相成,逐步融合;(2)移动互联将迅速增长,移动互联的电子商务模式将在2012年左右体现出价值;(3)网络广告的价值日渐提高,网络广告模式创新不断出现;(4)专业化电子商务运营推广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逐步成为一个特定的门类;(5)局限于社区的电子商务会被大电子商务所替代;(6)电子商务平台之间竞争日渐激烈;(7)电子商务搜索会快速发展。

(二)网上购物未来预期

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上购物,网上购物也不再神秘和特殊。在某种意义上,网络,是一个新的平台。从某种角度来看,网络也不外乎就是一个新的地皮,只是这个地皮相当的廉价和无限。有关专家分析指出,我国电子商务未来将呈现出五大发展趋势。

1.纵深化

我国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将日臻完善,三网合一潮流势不可挡,高速宽带互联网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移动通讯将成为进行电子商务的主要媒介。电子商务的支撑环境逐步趋向规范和完善。我国的网络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网民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将发生变化,对电子商务的接受程度将不断提高。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紧迫性和可能性都大大提高。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使国内电子商务将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电子商务的物流体系逐步完善。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需要,跨地区的专业性物流渠道将适时建立和完善,使得电子商务公司在配送体系的选择方面空间更大,成本将降低。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深度进一步拓展。新一代的电子商务将取代目前简单地依托“网站十电子邮件”的方式。电子商务企业将从网上商店和门户的初级形态,过渡到将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客户关系管理等都延伸到互联网上,更加互动和实时。个人参与电子商务的深度也将得到拓展。个人数字设备、家庭数字电器将加速普及并实现上网,如个人移动网络设备和网络电视、网络冰箱、网络微波炉的普及将使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极大地拓展。

2.个性化

电子商务个性化趋势将向两个方向发展。第一是个性化定制信息。互联网为个性化定制信息提供了可能,也预示着巨大的商机。消费者不仅可以实现点播,而且将促使个人参与到节目的创意、制作过程。第二是对个性化商品的需要,消费者将把个人的偏好参与到商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去。所以,对所有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活动来说,提供多样化的比传统企业更具个性化的服务,是决定今后成败的关键因素。

3.专业化

面向消费者的垂直型网站和专业化网站前景看好,面向特定行业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潜力大。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专业化趋势。今后若干年内我国上网人口仍将是以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为主,他们购买力强,受教育程度较高,生活的个性化要求比较强烈,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垂直型网站及某一类产品和服务的专业网站发展潜力更大。特别是对那些技术含量、知识含量较高的商品和服务,人们一般希望在购买前能够了解相关的知识,得到专家的指导。面向企业客户的专业化趋势。对B2B电子商务模式来说,以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也是将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4.区域化

立足于我国国情采取有重点的区域化战略是有效地扩大网上营销规模和效益的必然途径。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发展的阶梯性、收入结构的层次性都十分明显。在可以预见的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上网人口仍将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B2C电子商务模式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以这种模式为主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规划、配送体系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现实,采取有重点的区域化战略,才能最有效地扩大网上营销的规模和效益。

5.融合化

电子商务网站在最初的全面开花之后必然走向新的融合,包括同类兼并、互补性兼并和战略联盟协作。同类兼并。目前为数不少的网站属于重复建设之列,定位相同或相近,业务内容趋同。由于资源总是有限的,最终胜出的只是名列前茅的企业。互补性兼并。国内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的优势毕竟是相对而言的,网站下一步要发展,必然采取收购策略,而主要的模式将是互补性收购。结成战略联盟。由于个性化、专业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两大趋势,而且每个网站在资源方面总是有限的,客户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类型的网站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相互协作也是必然趋势。但收费是必然的趋势。收费将产生以下两方面效应:一方面能提高卖家网上经营的诚信度,只要交费,像随意开店,靠虚假交易骗取诚信积分等现象将大有好转;另一方面,网站一旦拥有费用来源,便可以很好地加强和稳定网站的各方面建设,包括交易系统完善、员工在职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顾客关系管理等,将壮大企业成长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黄京华.电子商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姚国章.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生物学发展现状篇(7)

[2] 邵瑞银. 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问题与对策[J]. 企业经济,2013(6):127-130.

[3] 杨君. 深圳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生物学发展现状篇(8)

2中医学发展中生命科学技术的分析思路

通过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会发现,生命科学技术能够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他们之间已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生命科学技术成了中医学发展的推动力。即使是这样,我国中医学的发展也要遭遇一个瓶颈期,因为很长时间以来,阻碍中医学发展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为了保证我国中医学的发展,我们必须在生命科学技术上找到一个发展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是我们发展中医学的关键,那么这个突破口包含几个方面的意思呢?我认为其一是,中医中症状的科学解释。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精髓之所在。而所谓的辨证就是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通过中医学的思维,以辨明疾病的原因。诊治的时候,我们要着眼于症状。因此,中医学的症状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所以中医症状理论研究作为中医学发展现代化的突破口是理所当然的。其二是,药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药方和药剂是中医用于临床防治疾病的形式和手段,药房和药剂本质就是阐明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所以我们如果想要揭示他隐藏的科学内涵,我们可以要对症状进行规范化的研究,并把对它的描述由定性变成定量。为了能做到这些,我们可以围绕中医学上望、闻、问、切的手段和方法所能获得的资料,建立一个可以定量检验的数学模型,为症状的科学内涵的研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按照这样的说法,我们确定生命科学技术的分析思路是把症状作为机体的一种异常功能状态,不应该奢望在解剖学上找到相对应的组织、器官,而应该在基因组、蛋白质组、细胞组等上寻找其具体的功能网络。而且我们还要在阐释具体功能网络时,不仅要有反映患者症状和体征的研究,而且还要有反映患者心理状态与遗传背影的相关信息。做到这些基本上就能全方位阐释症状的本质。

3中医学发展中生命科学技术的实施策略

通过上述我们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基本上就能得出中医学现代化的实施策略。第一,我们要找出和完善一个能快速而高效的提取和分离中草药里化学成分的方法和思路。比如,我们可以利用LC-MS、GC-MS等技术来建立一个中药成分的代谢产物组,来科学地解释中医中中药复方药效的物质基础,为日后的中医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第二,我们还要找到和完善一个能够适合中医药物的筛选方法。现实中由于中草药的成分比较复杂,并且是它里面的多种成分发挥药效,所以,用对西药筛选的方法难以完成对中药的筛选。我们需要从生命科学技术出发,找出一个从细胞、器官及整体水平上进行药物筛选的方法。

生物学发展现状篇(9)

[55]李永, 陆华圣, 段琼辉, 等. 中药材GAP十年回顾[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3, 27(1): 8.

[56]宋稳成, 叶纪明, 单炜力. 国际食品法典对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制定的借鉴研究[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0, 3:56.

[57]Kozo Nagayama, Satoshi Watanabe, Kazuo Kumakura, et al.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Trichoderma asperellum SKT-1(Ecohope@), a microbial pesticide [J]. J Pestic Sci, 2007, 32(2): 141.

[58]Sun M, Ren Q Y, Guan G Q, et al. Effectiveness of Beauveria bassiana sensu lato strains for biological control against Rhipicephalus(Boophilus) microplus(Acari: Ixodidae) in China [J]. Parasitol Int, 2013, 62: 412.

[59]陈婷, 杨新萍, 刘玉娇, 等. 农药浓度、共代谢底物和接种量对Sphigobium indicum B90A降解六六六效率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2): 345.

[60]吴萍, 张海燕, 李梅, 等. 对硝基苯酚降解菌Pseudomonas sp. HY1的分离与活性分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3): 25.

[61]王丽娟, 张彩庆, 冯树音, 等. 人参喷施“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效果的试验[J]. 吉林林业科技, 2010, 39(4): 34.

[62]段海明. 蜡状芽孢杆菌不同菌株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特性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9): 1608.

[63]汪键沃. 我国将建立农药容器回收制度 [J]. 农药市场信息, 2013, 4: 12.

[64]王文燕.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J]. 山西农业科学, 2008, 36(8): 42.

[65]李宝芬. 中药材农药残留研究概况[J]. 中医杂志, 2012, 53(22): 1969.

[66]刘义梅, 陈科力. 当前中药材市场几种常见假劣药形式[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8): 1089.

[67]张俊, 蒋桂华, 敬小莉, 等. 我国药用植物育种的最新进展[J]. 中国现代中药, 2010, 12(5): 5.

[68]张荣超, 辛杰, 郭庆梅, 等. 中药优良品种选育技术研究进展[J]. 种子, 2013, 32(7): 53.

生物学发展现状篇(10)

1.以位置为依托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地理空间内的要素填充、要素间的结构特征及整体空间的表征形态都与该区域的占位状况直接相关。在分析影响某个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一般把位置的因素放在首位。分析“位置”对地理事物的联系通常要考虑:第一,“位置”与太阳辐射能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纬度位置与气温带的关系;第二,由温度差异引起的空气密度梯度、气压梯度,从而引起海水和大气的运动。这是因为,基于地球的形状、地表的起伏状况,使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在地表分布不均衡,从而产生能量梯度。于是,温度在地域空间上产生大范围的梯度渐变。温度的分布不均使大气、水产生运动,致使光、热、水等在地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组合分布。这就直接影响了空间内的要素内容和配置及组合方式[3],从而决定了空间的整体面貌和格局,进而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2.以要素为基础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空间环境各要素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演绎了地表变化的漫漫历程。地理空间内要素联系观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各要素中,每个要素都在地理环境中缺一不可,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其他要素的演变,而且会对整个空间环境产生影响;同样,整体空间环境的发展对其中任意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四大圈层中,水圈影响着气候、植被、地貌;气候要素不间断地作用于岩石、生物和水;生物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促使能量迁移,改造并影响水体成分,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四大圈层之间普遍存在着热能、化学能、动能的交换,而圈层与圈层之间亦无明显的界限,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了地球空间整体。该视角转换到小尺度空间亦是如此,空间内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不以空间的大小和方位的转换而消失或改变。例如,“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要素之间因果关系:植被稀少导致植物蒸腾作用小,致使降水稀少、蒸发强烈,从而导致地面干燥,进而导致水土流失,致使肥力下降,土壤肥力下降又是致使植被稀少的重要因素,同时,植被稀少又导致风蚀作用加强,加快了水土流失(图1)。由此可见,任何空间内,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都存在着普遍联系,单一要素同时影响并作用于多个要素。正是由于地理事物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与共同作用,才塑造了地球表面的现实形态。

3.从空间上成因联系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空间环境中的地理要素,其空间分布状态、展开范围及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都有一定的规律与成因上的联系。相邻区域之间的差异表现出要素更替渐变、连续性转换的关系,由此可见,区域差异与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成因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一观点要求地理教学不仅要讲清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展开范围和位置排列状态,还要解释分布状态与其它环境要素的空间关系,即空间上的成因联系。例如,学习地中海气候的分布,不仅要知道它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而且还要引导学生了解:在水平方向上,地中海气候介于北面的温带海洋气候和南面的低纬度热带沙漠气候之间,即地中海气候只是介于这两种气候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从植被类型来看,地中海气候所在的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介于北面温带海洋气候所在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和热带荒漠植被之间。这一观点旨在培养学生从空间的定位、要素组成及成因关系看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在地理教学中应力求达到如下教学目标:①能够正确认识不同的空间范围决定了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②了解不同地理要素、要素组合及整体空间环境对地理事物现象的影响;③了解地理事物在空间上的成因联系。

二、使学生领悟到:在空间的基础上叠加时间因素会得到更加准确的认识

时间性是地理学的永恒主题,用时间的角度看待地理问题是空间视角中不可或缺的理论方法之一。一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推进、演变的。高山终将风化和剥蚀为平地,湖泊终将被沉积物和植被填埋。如何从时间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的发展呢?通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用运动的眼光看地理事物的发展

地理中的时间问题只有与地理“过程”相联系才有其存在的可能和意义。地理事物在空间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演进表现出新旧更替、此消彼长的演变历程。它是地理事物在空间发展中的动态变化“过程”。从时间的变化特点来看,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①有规律的周期性循环运动。这种“运动”的时间特点主要表现为周期循环性,即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地理事物由初始位置,经过一系列的运动环节又回到原来位置的运动。在中学地理中,主要表现形式有大气循环、水循环、大洋环流等;②演替式运动。这种运动的特点是由原来的初始状态,经过一系列的新旧更替变化,最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时间上没有特定的范围,从初始状态到再次恢复到初始状态为一个时间周期。如地壳中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等;③扩散运动。这种运动在时间上表现为无限制的持续运动,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化之中。如城市的发展、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等;④特定时间范围内的空间运动。这种“运动”的主要特点是根据人为需要而划定时间范围,呈波动性运动。如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特定时间范围内农作物产量变化等。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擅于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空间运动”发展变化特征,总结空间运动的规律,了解地理现象发展变化的具体环节、顺序以及各阶段的表现特点,引导学生准确认识“回归”式运动、“演替”式运动、集聚、扩散运动、波动性变化规律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表1所示),力求使学生学会按时间变化特点进行地理过程归类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构建知识框架的思维习惯。本文来自于《地理教学》杂志。地理教学杂志简介详见

2.用变化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的演进

空间变化是地理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空间运动一系列变化与演进的过程所反映出的变化结果,它是地理事物经过演变后的现实状态。在分析地理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通常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对比地理事物的现实状态与其初始状态的区别,并从中建立其与外在环境和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在地理教学中,“空间变化”可以根据现实结果推断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和初始状态。例如:分析岩石的风化过程,我们要先确定岩石的类型和性质,再从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水、生物作用、地质营力、整体空间环境等作用分析其演变过程。从时间的维度看,空间变化有长时间和短时间变化之分,不同的时间尺度表现出不同的现实状态和结果。例如,特定空间内的水循环,短时期范围内,有些季节水循环活跃,降水丰富,有些季节水循环表现不活跃,降水较少。从多年的平均状况看,全球降水收支平衡。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空间运动形式,其时间特点也存在差异。例如,地壳中的物质循环,其发展需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期,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周期相对较短。

上一篇: 科技创新与应用 下一篇: 力学分析的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