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设计标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4 09:43:57

农村公路设计标准

农村公路设计标准篇(1)

(一)农村公路基本情况

县位于半岛东南部,全县11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633个行政村、51万人口,总面积144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86%,是个典型的山区县。公路密度0.938公里/百平方公里。

自年农村公路改造实施以来,全县上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极大地优化了县内路网结构。截至年底,农村公路有路面铺装里程达1068.7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25.9公里,三级公路124.2公里,四级公路818.6公里。年底实现全县所有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硬化通村率达到了100%。并为全市在省率先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水泥(油)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年,县从全省100个候选县(市区)中脱颖而出,被评为省“首届群众满意‘双通’县”。

在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改造进程的同时,近几年,我县逐步把工作重心由改造建设转移到管理养护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省农村公路条例》、《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及《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县情,制订出台了《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并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对农村公路养护责任主体、机构人员、养护资金落实和目标考核均做了具体详细规定,做了“三落实、一到位”。

县政府每年从县财政中列支51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养护配套。各乡镇每年按照辖区内里程按每公里配套养护资金400元,进行配套,确保了养护资金落实到位。全县共配备养路员769名,配备养护工具,报酬按月打卡发放。并对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管理实行月考核机制,奖优罚劣,提高了养护工作积极性,实现了“路路有人管、路路有人养”的格局,建立起了“政府主导,分级负责,主体明确,奖惩分明,投入有保,管养规范”的管养机制,使农村公路管养落到了实处。

为做好“十二五”期间的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我县相继制定出台了《县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县新规划实施方案》、《县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农村公路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公路的不断发展,在实际建设管养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村村通”通达深度不够,资金来源单一,投入后劲不足,制约了农村公路的建设公路建设规模。

2、农村公路未构建起真正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农村公路虽然以零距离为标准,但是个别村与村之间的农村公路不通,未完全实现“路路连、村村通”。

3、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比较低,大部分农村公路为四级路,全县二级以上公路仅125.9公里,占全部农村公路里程的12%。由于技术等级低、建设标准低,使得农村公路路面状况较较差,抗灾能力弱,极易遭受破坏。

4、公路养护标准不高,养护效果差、技术含量低。受地方政府财政、养护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条件制约,在农村公路养护中,也存在被动应付、突击养护现象,养护措施仅限于路面清扫、路肩整理等简单工作。

5、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力度不够。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标志、指示标准较少,行驶缺乏“路标”。而且,近年来,超限超载车辆增多,超限车辆行驶在农村公路,对农村公路破坏性极大。

二、任务目标

本次我县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将遵循“城乡统筹、典型引路、分类实施、注重质量、全面铺开”的原则,着力解决村级断头路、村村连,建设1-2条主要街道,计划利用、年,投资12961万元,建设农村公路320.93公里,保证每年建设路段达到交建管59号要求的建设标准和管养标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计划安排

(一)动员发动

为提高全县上下争创示范县活动的积极性,于,县委、县政府召开“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争创动员大会,抢抓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机遇,专项安排部署示范县活动具体工作,明确争创目标要求,分解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达到“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标准要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实地调研

,结合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参考前期我县农村公路数据库,组织交通专业技术人员利用GPS等先进设备,对全县符合修建标准的路线、路段实地调研,调查摸底,登记造册,为实施该计划提供基础资料。

(三)计划实施

1.总体实施计划。利用、年两年时间,拟投资12961万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20.93公里。其中,村级断头路85.74公里,占修建计划的26.7%,村与村间必要通达123.24公里,占修建计划的38.4%;村内街道111.95公里,占修建计划的34.9%。

2.年度实施计划。第一年拟投资6270万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0公里。其中村级断头路40公里,占年度计划的26.7%,村与村间必要通达60公里,占年度计划的40%;村内街道50公里,占年度计划的33.3%。

3.年度实施计划。第二年拟投资7368.67万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70.93公里。其中村级断头路45.74公里,占修建计划的26.8%,村与村间必要通达63.24公里,占修建计划的37%;村内街道61.95公里,占修建计划的36.2%。

四、建设原则与技术标准

(一)建设原则

1、按照“城乡统筹、整体规划、先易后难、确保质量、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各级政府领导下组织实施。

2、项目法人由各实施镇、街道人民政府担任,项目法人对“村级公路网化工程”的前期工作、施工阶段的质量、进度以及费用控制等全程负责。

3、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4、严格按照交建管59号文关于建设养护标准要求。

5、严格执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促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健康、有序发展。

(二)技术标准

1、建设标准

总体要求:按四级公路标准进行施工,路面宽4-6米。农村街道路段配备完善的路侧排水及安全防护设施,实现“路宅分家”;街外路段每侧保证不低于1米的路肩、2米的绿化带。

路面结构:根据建设性质,拟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厚度18厘米。路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久性和抗滑要求,表面平整,排水通畅。

路基标准: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边坡稳定,排水和必要安全防护设施完善,具有较强的公路抗灾能力。

小桥涵:按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设置,配套齐全,承载能力达到四级公路相应技术标准。

沿线附属设施:公路标志标识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符合规范;相关配套设施齐全完整;道口桩设置标准、醒目、美观;沿线宜绿化路段全程绿化。

2、养护标准

认真执行《省农村公路条例》、《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做到路基满足标准宽度,路面整洁平整,桥梁配套设施齐全,路域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路肩及防护工程:路肩平整坚实、无车辙坑洼。边缘整齐,与路面相接顺适;边坡稳定饱满,无杂物;边沟及排水设施完善、畅通;防护设施无损坏。

路面:路面整洁平整,行车顺畅。无坑槽、松散、沉陷、拥包等严重病害。

桥涵构造物:路线与桥涵衔接平顺,无明显“跳车”现象;桥涵栏杆帽石无缺损,支座、伸缩缝维护完好;桥涵无淤塞,排水畅通;锥坡、护坡完好;危窄桥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

沿线设施:沿线交通标志、里程碑、百米桩、道口桩按国标设置,做到位置适当、准确、醒目、美观。

路政管理:加大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力度,保护好路产路权,改善路域环境和村容村貌,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

1、为开展好县“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保证示范县活动顺利实施,成立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发改、财政、审计、交通等单位以及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建设领导小组,在县交通运输局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网化示范县活动建设组织、协调、实施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工程招投标组、规划计划组、质量监督组、资金管理组等5个专业组。综合协调组负责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工程招投标组主要负责按有关规定组织工程招投标,保证农村公路建设的公平、公正、公开;规划计划组、质量监督组由县交通运输局相关部门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协调解决技术问题;资金管理组由县财政局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项目资金的筹措、上级补助款争取到位及工程款的按期拨付。

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村级公路网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加强与县“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建设办公室的沟通协调,积极筹措辖区内道路建设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做好工作宣传,发动“一事一议”,切实把把“示范县”活动做好做实。

(二)政策支持

为保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顺利实施,县发改、国土、住建、财政、环保等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为“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建设开通“绿色通道”;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为“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建设群策群力;引导有意投标企业积极投标,以最低的成本建设最优质的工程,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计划编制

根据县“十二五”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新社区规划实施方案及《县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交建管59号文精神,拟定科学合理的修建计划、切实可行的筹资措施、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计划调研过程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高瞻远瞩、远期规划与近期目标相结合,任务目标与筹资能力相结合,民心工程与形象工程相统一,为后期的建设、养护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资金保障

利用好省、市财政补助资金;县级财政每年根据实施情况,按照每公里补助万元标准,进行补助;乡村资金筹集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进行,还可通过村集体拿出一块、争取上级帮扶单位扶持一块、争取在外工作人员捐献一块、私营业户、企业厂长(经理)、老板捐资一块、利用道路冠名权和企业道路所有筹集一块等办法,筹集工程资金,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建立严格规范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按项目设立专户,由县财政拨款至资金专户,由县财政局、县交通运输局负责资金监管使用,实行计量支付,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和跑冒漏滴,保证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为保证计划的严肃性,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拟建镇(街道)或村委开工前按2万元/公里的标准交纳保证金,待公路主体验收合格、附属工程开工后,由镇、村开具证明退还保证金。

(五)项目管理

“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的工程招投标组、质量监督组、资金管理组,全面负责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审核和工程质量监督,包括施工企业资质审核、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原材料的选购、廉政建设等环节。

建立政府监督、工程监理和施工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0%以上。建立健全工程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资料齐全完整、符合建设程序。

(六)交付使用

公路建成验收时,对照标准要求,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列入管养范畴,明确管养责任,建立养护档案,配备养路员,开展日常养护。同时,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主管部门将协同财政等相关部门,根据农村公路信息档案,安排每年至少两次集中检查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奖优罚劣。

(七)严格考核奖惩

将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建设列入年度和年度全县目标量化考核。对完工项目,组织县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按照建设标准和管养标准考核验收,确保建一条成一条。并以考核检查情况,兑付工程建设资金,提高施工单位以及乡镇政府责任意识。

配套资金充足的镇、村,县财政将会相应增加补助资金,增加修建计划,表彰奖励;配套资金不到位的镇、村将相应缩减建设计划,通报批评;对影响“全县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实施的,将追究项目法人责任。

充分发挥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配套专项资金的作用,针对各镇(街道)养护管理情况奖优罚劣。对考核前3名的镇(街道)予以奖励和表彰,对考核后3名的镇(街道)予以通报,以督促各镇(街道)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工作。

(八)成果总结

认真总结“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全面落实交建管59号文精神,坚持“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养、养必优良”的工作理念,遵循“雨季抓水毁、冬季抓修复、平时抓保养,季度抓检查、年终抓考评”的管养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实现了管理无盲区、养护全覆盖的目标。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以加大农村公路法律法规宣传为重点,以开展清理乱搭乱建、打场晒粮等专项整治活动为抓手,提升道路沿线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引导社会各界提高对农村公路管养工作重视成都,共同参与,带动农村公路管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农村公路设计标准篇(2)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健康、持续发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鼓励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政府建设农村公路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动员人民群众踊跃参与农村公路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遵守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因地制宜、经济实用、注重环保、确保质量的原则。

农村公路建设应当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其中,乡道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在当地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村道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建设。

第三条凡在本县辖区内从事农村公路建设的单位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标准与设计

第四条县道和乡道一般应当按照三、四级公路建设标准建设;村道的建设标准,特别是路基、路面宽度,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对于特殊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平纵指标可适当降低,路基宽度可适当减窄。

三级公路路基8—10米,路面6.5—7米。四级公路路基5—7米,路面3.5—6米。

沥青路面结构为:15cm、12%石灰土(原路基底层为砂石路)或20cm、12%石灰土(原路基底层为土路)+下封油层+不低于3.5cm沥青贯入式油层。

水泥路面结构为:20cm、12%石灰土或不低于10cm级配碎石+18cm以上水泥混凝土路面。

第五条农村公路应当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或扩建。桥涵工程应当采用经济适用、施工方便的结构型式。

第六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重视排水和防护工程的设置,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在陡坡、急弯、沿河路段应当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提高行车安全性。

第七条农村公路直接采用施工图一阶段设计,但农村公路上中型以上桥梁要按照国家规定,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

第八条四级以上农村公路工程和大桥的设计,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其他农村公路工程的设计,可以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承担。

第九条农村公路乡道、村道建设的工程设计,必须经专家评审报县交通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章规划与计划管理

第十条农村公路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为依据,认真编制建设规划。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村镇总体规划相协调,与县域干线相衔接,与农田基本建设、水利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统一实施。

第十一条农村公路中的乡道、村道建设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发展计划委员会、交通局负责技术指导。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项目必须纳入省交通厅的GPS管理系统。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中的乡道、村道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经专家评审,报县发展计划委员会、交通局审批,并报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交通局备案。规划批准后,应严格执行,认真组织实施,不得随意更改,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目标的实现。

第十三条农村公路中的乡道、村道年度建设计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申报,县交通局审查、遴选、优化,县发展计划委员会会同财政局、交通局审批。对拟审批的年度建设计划分别上报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列入上级计划。乡镇政府必须在每年九月底前申报下一年度建设计划,过期视同放弃。

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项目、变更投资、减少建设规模、降低技术标准,确需调整变更的,须经上级交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必须符合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突出重点、鼓励先进、分层推进的原则,避免一哄而上,而造成工程无法正常完工的情况发生。

第十五条申报农村公路建设计划的项目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项目在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内,并纳入省交通厅GPS管理系统;

--施工图设计或简易设计已经批准;

--建设单位和资金构成方案明确;

--项目必须通过“一事一议”,并解决了征地、拆迁等问题。

不具备上述四个条件的项目不得申请列入年度建设计划。

第十六条农村公路中的乡道、村道建设进度实行月报制度。各乡镇应在每月初前将截止上月底的工程建设进度、资金到位报表以及其他有关情况等报县交通局。

第四章建设组织与管理

第十七条农村公路的建设用地、拆迁由乡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负责,并按当地补偿标准给予补偿、补偿标准应当公开。

第十八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项目法人县道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担任,乡道、村道由乡镇人民政府担任。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负总责。乡镇人民政府要选派事业心强、认真负责、作风清廉、工作能力强的人员担任项目法人代表,并选派精干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健全管理制度,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第十九条项目法人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项目建设程序:

--编写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选择相关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并报县交通局评审;

--选择相关单位编写招标文件,并报县招投标中心审查;

--组织招标,并报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批准;

--管理施工;

--组织交工验收。

第二十条项目法人有责任、有义务履行下列职责:

--为施工做好现场准备工作,包括征地、拆迁,帮助施工单位安排驻地、施工场地、通水、通电等;

--筹集建设资金,发动群众备土,教育群众支持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严格资金管理,按照合同约定及计量支付制度支付工程款;

--监督施工单位履行施工合同,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工期、质量、安全要求进行施工;

--处理合同纠纷,帮助施工单位解决突发问题和困难;

--及时报送各种报表及工程信息;

--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其他与项目相关的事宜。

第二十一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要依法进行招标。

含群众集资、农民投劳或扶贫资金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以及未达到法定招标条件的项目,可以不进行招标。

不招标的项目应按照询价招标程序和内容进入县招投标中心进行询价招标,必须签订《施工合同》、《廉政合同》、《安全合同》。

第二十二条农村公路中的乡道、村道建设项目的招标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对于规模较大、技术复杂的项目以及大中桥要单独招标,其他项目可以在同一乡镇范围内多个项目一并招标。

第二十三条县政府招投标中心对乡镇政府的招标(询价招标)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招标前应将招标(询价招标)文件和组织方式送交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审查,未经审查的项目不得招标(询价招标);招标(询价招标)后,应将招标(询价招标)过程和结果报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招标(询价招标)结果应当在当地进行公示。

招投标(询价招标)项目对中标候选单位考察过程中要求其出具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的花名册及身份证复印件,投入机械的发动机或原始编号,以确保人员和机械到位,防止出现工程转包等行为的产生,在定标后项目法人应严格对中标单位施工过程的进行管理。

第二十四条沥青(水泥)路面、桥梁等工程,要选择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路基改建和公路附属工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下,可以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组织当地农民参与施工。

第二十五条列入年度建设计划的农村公路中的乡道、村道建设项目,完成相应准备工作,报县交通局办理施工许可,方可开工建设。中型以上桥梁应当依法办理施工许可,方可开工建设。

第五章资金管理

第二十六条本县农村公路建设逐步实行政府投入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等多渠道筹资机制。

第二十七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县政府、乡镇人民政府的可用资金应尽可能多投入农村公路建设。

第二十八条政府鼓励农村公路沿线受益单位捐资农村公路建设;鼓励利用路边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方式筹集社会资金投资农村公路建设,鼓励企业和个人捐款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第二十九条农村公路建设不得损害农民利益,不得采用强制手段向单位和个人集资,不得强行让农民出工、备料。

第三十条中央政府和省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资金要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并严格执行国家对农村公路补助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不得从中提取咨询、审查、管理、监督等费用。

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要依法纳税,所征收的税费作为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专项资金使用。

第三十一条县交通局管理由交通部门补助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县财政局管理由国家财政补助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各乡镇自筹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要存入县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专户,由财政局会交通局、项目法人共同监督,经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后方能使用。各类资金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专款专用,并按工程进度,计量支付。

地方建设资金不到位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要接受审计、财政和上级财务部门的审计监督。

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第三十二条项目法人要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向沿线乡镇、村定期进行公示,加强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

第六章质量管理

第三十三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行“政府监督、法人负责、企业自检、社会监理”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

第三十四条农村公路中乡道、村道建设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督”,在县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指导下执行,并负“政府监督”的责任。其具体职责是:

--监督项目法人履行公路建设程序;

--监督、检查项目法人是否建立了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事故追究制度;

--监督项目法人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按规定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抽查施工单位是否按合同规定的人员、设备进场;

--监督项目法人是否聘任了监理,监理合同是否规范,监理合同是否得到正确履行;

--监督监理人员是否认真履行职务,检查监理工作开展情况;

--抽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质量,对发现问题发出整改通知,并跟踪检查,直至消除问题。

第三十五条项目法人对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负总责。其具体职责是:

--建立健全项目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并保证体系有效运转;

--建立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事故追究制度,并认真执行;

--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监督施工单位按国家规范和合同约定组织施工;

--监督施工单位按规定对进场材料、施工质量进行检测,施工单位是否按规定进行工序间的交验收。

--监督监理人员按监理规范和监理合同的要求进行监理,监理人员工作是否认真,是否正确履行监理职能;

--配合交通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检,督促施工单位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及时上报质量事故,不得瞒报,并配合有关部门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十六条县交通局要选聘有经验的公路建设人员,经培训后,派往各乡镇,以乡镇为单位对乡村公路打捆监理。监理人员由县交通局管理,检测设备由县交通公路部门提供。监理费用有项目法人单位承担。

第三十七条农村公路及公路上的桥涵等辅助设施建设工程要设定质量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证金。质量缺陷责任期为一年,质量保证金为工程合同价的5%。质量保证金由施工单位缴纳,待工程验收合格后,全额返还给缴纳单位。

第三十八条农村公路施工现场应设立工程质量主要措施告示牌,以便社会监督和质量问题的举报。

第七章工程验收

第三十九条农村公路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立即提出书面申请,请求项目法人进行验收。项目法人接到施工单位的报告后,应立即开展项目验收的准备工作,分别报请市、县交通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农村公路施工结束,未经验收者,不得投入使用。投入使用造成的损失,有施工单位承担。施工单位已经提出申请,项目法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进行验收,应按合同规定,给施工单位经济补偿。

第四十条农村公路实现一次验收,即交、竣工验收合并进行,验收经费由项目法人承担。

第四十一条农村公路中乡、村道路的验收由县交通主管部门组织,项目法人负责具体事务;农村公路上的中型以上桥梁由市交通局组织验收。

第四十二条农村公路可以以乡镇为单位多个工程一起验收,农村公路上的中型以上桥梁应单独验收。

第四十三条农村公路的验收要按国家规定的办法、程序、内容、格式进行。

第四十四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验收不合格者,按合同规定由施工单位无偿消除病害,直到合格为止;项目法人认为合格后,可申请管理部门再次验收,如仍不合格,应移交纪检部门或司法部门进行立案调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验收合格者,项目法人应监督施工单位在缺陷责任期内切实负起责任,及时消除病害。

第八章责任追究与考核奖励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在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过程中,强制向单位和个人集资,强迫农民出工、备料的,对责任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对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农村公路地方建设资金不按时到位或者截留、挤占和挪用建设资金的,对责任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停止资金拨付,对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降低征地补偿标准,拖欠工程款、征地拆迁款和农民工工资的,对责任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对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验收或者质量鉴定不合格即开放交通的,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

第四十九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报告期限的,对责任单位给予警告,对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条县人民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执行情况、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情况、廉政建设和安全生产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作为奖励依据。

第五十一条对在农村公路建设捐款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可以以赠匾、颁发证书、立功德碑、媒体公告等方式进行表彰;对考核结果纳入县年度综合考评范围,较好的乡、镇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奖励,并优先安排计划项目;对考核结果较差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暂缓或者取消计划项目的安排;对在农村公路建设中不作为的责任人予以戒免。

第九章附则

农村公路设计标准篇(3)

Abstract: The rural road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road construction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rural road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roads, and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roads.Keywords: rural road design principles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对农村道路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公路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基础。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公路加大投资,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三个层次。县道是指具有全县(旗、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镇)与乡(镇)之间及乡(镇)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农村公路主要供机动车辆行驶并达到一定技术标准。县道一般采用三、四级公路标准;乡道采用四级公路或村道技术标准。按照《公路法》的要求,新建公路应当符合部颁标准要求,原有不符合最低技术等级要求的等外公路,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改造为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公路。鉴于目前一些贫困山区中连接乡(镇)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的乡村公路交通量小,且路上行驶车辆也多为拖拉机、农用车等体积、载重相对较小的机动车,所以,对这些公路的路面宽度、路线纵坡、曲线半径适当放宽要求,暂时采用村道技术标准是可行的。

一、农村公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设计中盲目追求高标准

农村公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为四级公路,各项工程技术标准要求都比较低。在现实中有的部门在进行设计时,不顾道路的实际需求情况,盲目追求高标准。比如,四级公路设计,最短坡长可采用60米,路线纵向坡度可控制在9%,而有的门把四级公路按二级公路标准要求设计,设计最短坡长200米,设计纵坡控制到5%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还使原先的旧路无法被充分利用起来,而且会占用更多的土地面积,增加资金负担。

(二)对路面宽度的规定不符合实际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四级公路路面宽度为3.5米。这个规定对于部分地区来说过于狭窄,由于农村车辆会经常性的载物,这样占用的宽度就必然会超过车本身的宽度,如果两辆这样的车相向同时经过一个路段,那就显得更加狭小。此外,农村驾驶拖拉机、机动三轮车等的人没有驾照,驾车技术无法保证,道路狭窄使交通事故更加容易发生。

(三)指路标志缺乏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资金欠缺是经常的事,所以为了保证公路的质量,人们往往忽视指路标志的设置。公路管理人员对指路标志的重要性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再加上指路标志的造价比较贵,所以在指路标志设计中应付了事。虽然农村公路主要是村民自己使用,村民对指路标志并没有什么需求,他们长期生活在这个地方,对此十分熟悉。但是农村公路也是主要的交通路线,不仅仅是用于农村,也是外地司机经常会使用的。当司机对当地地理位置不清楚的时候,指路标志就是他们的指南针。如果没有指路标志,司机要花很多时间打听方向,甚至会由于对路况不熟悉而发生交通事故,这就不利于保证人车安全并有碍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公路设计的原则

(一)农村公路一般应当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建设。在公路建设中,要利用先进技术提高道路质量,完善排水设施,最大程度的保证车辆在阴雨天的行车安全。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是交通设施,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要解决好土地利用问题,减少施工垃圾,维护村庄的环境,做到因地制宜,提高农村的交通和生活环境。

(二)农村公路设计要符合等级要求。在公路设计时要以现有道路为主,尽量利用老路改扩建,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中占用有限耕地资源。在乡(镇)公路中,预测交通量较大的项目,采用三级公路标准;一般项目按四级公路标准实施;工程艰巨、难度较大的路段,个别技术标准可采用四级公路下限指标,但必须满足行车安全要求。通过政村公路,有条件的可采用四级公路标准,受条件限制路段,个别指标可适当降低,但应满足行政村内主要机动车辆的通行要求。

(三)农村公路建设应优先考虑危桥、险涵的改造。在农村公路改造中,对桥涵的情况要进行科学的实地考察。对桥涵的具体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对于无法继续使用的桥涵要进行拆除,对结构完好的桥涵要保留,利用其自身的价值,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还可以减少资金投入。但在对旧桥涵的使用上一定要认真,对旧路上的桥梁、涵洞,要逐一进行充分的调查、检测、计算,反复进行强度验算,采用可靠的加固措施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承载能力,直到其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符合。

(四)路面结构型式应根据预测交通量、当地建筑材料、水文气候条件等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通行政村公路应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因为水泥、砂石资源分布广,产量大,便于就地取材,节省运输费用,另外,水泥混凝土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没有先进技术的建筑队也可以进行公路建设的施工,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五)农村公路建设要贯彻环境保护。在农村公路建设中,首先要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减少占地保护基本农田;其次在设计中要选择合理的路线,减少资源浪费。第三,农村公路应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在满足公路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农村公路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将对公路沿线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

以舟曲为例分析农村道路设计

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介于东经103°51′30″—104°45′30″,北纬33°13′—34°1′。海拔高度在1173米—4504米之间,舟曲县地处南秦岭山地,岷山山系呈东南—西北走向贯穿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山高、谷深、石头多、坡陡、土薄、水流急,荒山荒坡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严重是舟曲的自然现状。

第一,由于舟曲县境内山大沟深,地质条件复杂,农村交通基础薄弱、交通条件差。受地理、地质条件的影响,县内农村公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大部分农村公路存在“晴通雨阻”现象。舟曲县地处西部山区,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山高坡陡,道路的设计、施工难度都很大。所以在公路设计时要根据这一地理特点,设计出合适的道路。首先,在山区,桥涵必须服从于路线的走向,特别是山区高速公路,因路线平、纵面指标的运用受制于地形、地质条件,桥涵的布设必须顺应路线。由于舟曲发生泥石流几率较大,因此涵洞的涵底纵坡要大于或等于5%以上,只有这样才利于排水,不然很快会淤塞,甚至整个涵洞被冲毁。涵洞设置应满足路基排水的要求,涵顶填土应满足最小厚度要求,涵洞类型宜采用圆管涵等经济实用的涵洞型式。

第二,在道路设计之前要对地形条件、原有道路情况、道路宽度、弯道半径、路面状况等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情况对道路进行设计。在设计时,要注意施工过程对地形和道路情况的要求。

第三,道路除了合理的设计外,道路的维护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由于舟曲自然灾害频发,对道路的破坏比一般地区要大,所以维护与保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维护中,要注意桥洞的清淤,保证涵洞能够正常发挥排水功能。

道路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地理因素。所以在道路设计时,要因地制宜,科学设计,使道路能够符合当地对道路的要求。

四、结语

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做好农村道路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搞好农村公路建设,需要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力度,坚持把质量工作放在中心位置,重视设计工作,加大设计质量监督和检查力度,从工程源头抓起,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投资效益,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好务。

参考文献

1、钟勇强农村公路设计安全问题的研究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08年第9期

2、黄农村公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第7期

3、牟云云南山区农村公路设计要点探讨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第7期

农村公路设计标准篇(4)

一、农村公路建设的现状

1、设计者不能因地制宜

农村公路多处于偏远的地区,交通不便,因此有些设计者没有做到详细的现场踏勘,一味的提高设计标准,没有考虑公路的实际情况, 对于当地的地形、地质条件,人员分布状况,交通量的大小等,从而导致成本的增加,导致资金的浪费,甚至加大了农村建设经济的投入,最终可能导致个别的农村公路修建方案流产。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的设计有着不同,设计人员如果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就开始设计,必然难以做到因地制宜。

2、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不足

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补助,一部分来源地方自筹。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数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给予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有限。因此农村公路在修建的过程中,会出现路基宽度偏窄,路基强度不满足要求,结构厚度偏薄,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达不到设计要求,质量偏低,导致无法承受较重的车辆荷载。受资金限制,农村公路的养护得不到保障,进而减少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二、农村公路质量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公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投入的资金有限,在公路修建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足,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方面。农村公路由于自身的特点,主要是为了满足村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并非像城市主干道一样,需要那么高的设计标准,而且农村公路的资金来源是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瓶颈,因此,农村公路更加需要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工程设计者若没有做好前期工作,会导致设计图纸出现与实际不符合的情况,从而加重施工的难度。

2、工程投标和施工方面。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有限,中标的施工单位一般会采用转包的形式将工程分割来施工,这就造成了公路的质量存在差距。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自身的利润,会选用一些价格低廉的材料,这样就会给工程的质量留下了隐患。农村公路的等级较低,无法承受较重的车辆荷载,因此,对于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较大。

3、监理方面。在农村公路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监理人员不足,检测设备缺乏,导致检测的可靠程度较低。有些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够强,没有完全正确的进行验收,从而导致一些隐蔽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三、提高农村公路质量的措施

为了确保农村公路的质量,我们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去执行,从设计、招标、施工、监理等多方面严控建设质量。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设计方面。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质量的龙头。只有做好农村公路的设计工作,从源头上把握好可行性方案,确保路径最短,又能达到使用的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加强前期工作的力度和方案的论证,确保农村公路能够提早踏勘,提早设计,尽可能的降低造价,而且要充分考虑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尽量少占用耕地,在原有的机耕道上面修建公路,同时要结合村镇规划,在尽可能节约资金的前提下完善桥涵及排水设施、提供公路的抗灾能力。

2、抓好公路工程招投标工作。选择好施工队伍是建好农村公路的关键环节。在招标过程中,对施工队伍的资质、资信、施工能力等进行严格的审查。禁止施工能力差、不服从监理的施工单位进入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时要确定一个合理标价, 标底做高了不好, 但也绝不是越低越好。中标之后,业主与承包商要认真签订好合同。把可能遇到的纠纷和矛盾尽量写到合同中去,要求承包商做到人员、设备、资金、质量保证体系按要求到位。未经业主同意或批准,不得擅自将工程转包和分包, 并应明确必要的制约和制裁措施等条款。在投标过程中,要避免某些领导授意或干涉,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 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要建立健全招、投标过程中的政府监督机构,通过建立专家,纪检监督部门参于等监督手段,要真正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把那些能力强、信誉好、素质高的施工队伍选进来,承担施工任务。

3、施工方面。施工队伍是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重要因素,因此施工队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对工程施工不能敷衍了事,要有责任心。施工单位在聘请施工人员时,也要特别注意他们在资质、资信、施工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要时刻听从监管人员的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履行施工。施工单位在中标之后,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执,业主和承包商之间一定要签订合同,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在合同中写明,特别注意一旦发生问题时的责任归属方。在施工期间,应该严把施工的各个关口,①严把施工队伍的资质关,对于不符合资质要求的施工单位要坚决不予进场;②严把材料关,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以次充好的材料严禁进场;③把好路基土石方的压实关。对于路基的压实度,一定要按照要求分层夯实,确保达到最佳含水量,得到充分的压实;④把好结构工程、防护工程、桥涵工程等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其都符合设计的要求;⑤把好设备关。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种类、型号应该符合要求,根据工程需要保质保量配备;⑥把好施工工艺关。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合同要求、规范要求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不符合设计、合同、规范、工艺要求的不准进行施工;⑦把好工序关。上道工序不合格的工程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对检测不合格工程必须返工,直到达到规范要求,经监理人员认可后,方可继续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要建立工序间交接制度,按章办事;⑧把好工程竣工验收关。工程完工后,要全面、认真地检查工程质量情况,不合格工程坚决不准验收过关。

农村公路设计标准篇(5)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技术分析

农村公路建设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在农村,公路建设主要指的是乡道,县道以及村道工程,在对这些道路进行建设中,又包括新建公路项目和改建公路项目。农村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在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样,在施工和具体的技术研究实施过程中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我国,对于乡村道路的建设不像省道建设要求那么高,在技术标准上,考虑到一些条件的限制,适当的放宽了要求。

(一)路基工程技术标准

在我国的农村公路建设中,路基工程技术标准比较低。首先,在路基的宽度方面,要求村道的单车道路基宽度要在4.5米以上,乡道的双车道路基宽度要在6.5米以上,当然,由于具体地形条件的限制,如果工程施工难度太大,经过和交通局报批,路基宽度可以放宽限制到3.5米。其次,在错车道方面,即使是在村道建设中,也要必须设置错车道,在错车道长度标准方面,一定要保证长度超过10米,错车道部分的路基宽度要在6.5米以上。在错车道位置选择方面,需要综合多种条件因素合理设置,这些考虑的条件中,包括了公路建设的地形因素,具体的交通因素。在交通因素的考量方面,应该注意在车辆通过密集的地区,错车道的设置要尽可能的多一些,而车辆通过比较稀疏的地区,错车道就可以减少设置,遵循这样的设置原则,一方面能够更好的保持交通的顺畅,减少拥堵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加合理的利用空间资源。

此外,通视条件也是错车道设计时需要注意的,考虑到通视条件时,需要保证在错车道的设计中,双方向来车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水沟的设计,有明确的设计标准,沟底宽50厘米,沟高50厘米,沟顶高80厘米。在设计涵洞时需要注意,在排水涵洞的设计中,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地形条件,另一方面,还要更好的考虑到路基具体的排水状态,只有充分考虑了这两个方面,排水涵洞的设计才更加合理。在灌溉涵洞的设计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灌溉条件的满足,能够更好地保障农田灌溉需要为重要目标。在涵洞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条件,保证设计的齐全。由于路基的稳定性和路面的宽度问题,在防护工程的设置中,可以考虑采用挡土墙等防护措施。

(二)路面工程技术标准

在路面工程的设计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保证路面工程的稳定性,这是工程设计最重要要求。路面工程设计,结构分为基层和面层,这两个方面在进行设计时,都要特别注重稳定性。在农村的村道工程设计时,设置基层的同时,还需要特别注重设置面层,这两方面要很好地结合起来。一般我们要求,基层的设置厚度要大于15厘米。路面基层在进行设计时,二灰碎石的结构,这样要求厚度需要保证在10厘米以上。在面层的设计中,如果采用如果使用水泥砼面,那么对于厚度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厚度在20厘米以上。沥青面层方面,表层厚度不能超过2厘米。除此之外,农村公路设计中,还需要特别注意路面横坡的设计,路面横坡进行设计时,一般都采用统一标准,那就是在横坡设计中采用2%,路肩横坡设计需要采用4%。

二:农村公路旧道路改造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中,除了新建道路工程的建设之外,对于原有旧道路的改造,也是农村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旧道路改造方面对于技术也有一定的标准要求,在进行具体的工程施工建设中也存在了一定的问题,进行农村旧道路改造建设,要首先处理好这些问题。

(一)旧路利用问题分析

农村公路的旧路改造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做好旧路利用。对于原有旧路,不能一味的进行更新翻建,我们的经济发展要注重经济和效益的结合,对于旧道路的改造,旧路充分利用是一个重要原则方面。旧路的利用要有选择性,因路制宜的进行选择性利用。有的旧路虽然建设时间比较长,但是在路面路基的保护方面的工作做得好,这样的道路就属于我们旧路的利用范围之内,根据具体的公路路面路基条件,进行正常的道路养护和利用。在旧路的利用方面,养护是最重要的工作环节,然后我们可以运用一定的措施来改善旧路使用,例如,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进行路基,路面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旧路的养护等级。当然,除了对旧路的养护之外,还需要注意,在旧路的利用中,要注意珍惜土地,不要轻易更改线路,对于必须废除的旧线路,也需要注重对于旧线路的开发再利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

在旧路的利用方面,需要注意,首先,提升旧道路的利用率,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重合利用的原则要把握好,提升利用率尽量不要减少路面的宽度,对于旧线路的利用,不能过分的废弃,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二)减少资源的破坏

减少对于资源的破坏,减少拆迁的范围和拆迁量,这也是旧公路改造中的重要问题。在进行新线路的选择时,需要注意保证城乡二元结构的联合发展,这也是农村旧公路改造中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也是农村公路建设改造的一个重要目标的原则。公路建设的重要目的在于加强经济的发展和联系,所以,在农村旧道路的改造方面一定要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作为公路改造的重要原则。在旧道路的改造方面,要注意靠近集镇路段,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另外要尽量减少对于耕地的破坏。对于一些必须废弃的路段,可以考虑把面积大的区域用于农民打粮晒场用,充分考虑农村公路的合理利用。

结束语:

农村公路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无论是新公路工程的建设还是旧道路的改造,都要注重以方便农村发展为重要的建设目标,同时,还需要注意,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新建工程要保证工程建设符合标准,旧公路的改造要坚持合理的原则。只有这样,农村公路的建设和改造才是有效率的,才能更全面的发挥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的作用,才能更好的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农村公路设计标准篇(6)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农村公路策划及设计实施现状

通过对柳州、来宾两地区农村公路的建设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不少亟待改进的问题:

(1) 长期以来对农村公路这类的公用工程的认识不尽一致;没有全国性、系统性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对农村公路的发展方向、目标和政策等缺乏系统的指导;没有稳定的建设资金保障;农村公路的总体水平低。

(2) 我国公路技术标准规定,在地形条件和经济条件允许时应采用较高标准取值,只在某一条件严重受限的情况下才考虑采用极限值,因此在以往的公路设计中,对标准的掌握容易走极端,设计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导致公路通车后行车的舒适性、安全性、环境协调性差,也不经济。有的设计者片面追求高标准,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标准,导致线形既与环境不协调,同时又使造价高,浪费建设资金。有的设计者虽然考虑到与环境协调、降低造价等因素,设计时采用较低指标,却又忽略了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后导致设计出来的公路后期治理费用高,反而不经济。

(3) 农村公路设计等级整体偏低。农村公路在设计中,一般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比如资金限制等,会出现公路设计等级达不到实际使用要求的情况,特别随着农村公路沿线经济的发展,公车、私车、农用车、客车、货车等都大幅度的增加,加剧了公路的损耗,使公路设计标准达不到使用要求的现象更严重。而且由于前期建设标准低,桥涵、水沟、挡墙、边坡、标志等附属设施空缺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加之近期车辆超载超限现象愈来愈严重,对原本承载能力较差的地方公路的破坏作用不断增大,路面破损现象严重,有些路段甚至急待改造。公路的大面积损害,使公路无法产生正常的效益,公路建设资金造成大量浪费。

(4)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目前,农村公路大规模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特别是乡村道路,远远超过目前的列养能力,造成农村公路失养现象。再加上由于认识不够,界定不清,资金筹集难等因素的制约,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对农村公路管养问题常采取回避态度,致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畅。大多数地方呈现无养护机构,无固定养护人员、无养护经费,无养护机具的“四无”状态,且路政管理还未触及村道。甚至更有部分地区从养路费中挤出一定的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这种“拼盘投资”方式也加剧了养护的资金缺口。

2 价值工程理论简介及其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适用性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又称价值分析,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科学。它通过对产品的功能分析,研究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去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应用价值工程,核心在于研究在提高功能的同时不增加成本,或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不影响功能,把提高功能和降低成本统一在最佳方案之中。

一个工程项目的策划和设计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策划设计阶段投入的费用只相当于建设项目总投资的1%。但正是这1%的费用决定了几乎全部的建设项目费用和项目实施效果。在建设投资决策、设计领域中,在满足业主功能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的条件下, 不同的建设方案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是不同的,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方案的分析与选择。

3 价值工程理论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根据价值工程理论,笔者认为其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最大的指导意义在于指明改进方向:国家以最少的资金投入,最大程度的保障农村公路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最好的实现其承载交通的功能,并带动沿线农村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部于2011年的文件《关于"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重庆交通学院、交通部北京所等完成的重庆市交委项目“重庆市农村公路简易施工手册”(2003年),交通部西部项目“低造价公路研究”(2002年)等都在不同角度上体现了这个思路。

结合多年农村公路建设经验,针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公路策划设计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从降低成本(投资)入手。

合理规划农村路网,避免投资浪费

农村公路区域规划编制应综合考虑国土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当地山、水、林、田的综合治理,根据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程度、资金供给、交通需求等因素,区分重点地区、一般地区,合理确定规划目标和数量,防止因盲目追求规划数量而导致建设资金的不足,影响耐久性。在项目计划安排上,既要兼顾公平,重视农民群众诉求,优先安排未通公路地区的通达工程,加快实施对出行需求迫切、交通条件急需改善地区的项目,确保有一条出行通道,又要注重效益,优先安排对区域经济促进作用大、交通量增长快的项目。

优化设计思路,降低工程造价

与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相比,农村公路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和特征。农村公路设计应紧紧围绕农村公路的功能定位和特征进行。路基填挖高度是影响路基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路基填挖高度越大,土石方量就越大,其造价也越高。同时农村公路多为混合交通,也宜修筑低矮路堤而不能修筑路堑。在某些地区,公路两侧农田密布,对于往来于田间的一些农用机具及交通工具,当路堤较高时,会给这些农用机具及交通工具上下公路带来不便(车辆更难以通过路堑),不能满足农村公路的功能需求。桥涵等构造物宜采用施工简便、经济适用、适合养护的型式,提倡采用标准跨径,路面结构应选择当地耐久的材料。路面结构设计应考虑当地自然气候条件、交通量的大小及材料资源,力求经济适用。这就要求路面厚度要合理,路面结构组合与路面材料的选用要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如在高温的地区要注重车辙的防治,多雨地区还要采取防排水措施。对于交通量大,施工条件较好的路段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沿线水泥、砂石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优先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在交通量较小,施工难度较大,砖石材料丰富且价格便宜的地区推荐采用砖石路面结构,这种路面结构适用于街道硬化或无重车通行的村道,不仅经济耐用,而且易修补,好保养。材料费对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些公路工程的材料费占工程成本的比例能达到60%~70%,对材料价格的应进行有效控制。就地取材是控制材料费用的有效措施。如石料丰富的地区,可应用手摆片石做路面基层,桥梁也可选用石拱桥;在无砂石料地区用固化土做基层或底基层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1.3从公路全寿命周期考虑投资额,提高公路设计标准(施工成本),以期降低升级改造和维护成本

结合农村地区生产生活、农业经营开发、客货运输、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因素,对交通量增长快的地区应适当考虑提高建设标准,预留发展空间。农村公路设计应遵循"安全、实用、经济、环保、耐久"的原则,在具体技术指标选择时,既要立足当前需要,又要考虑远期改造升级的需要。特别对于车流量大的路段、地质情况不良或易发生地质灾害的路段要适当提高设计等级和安全标准,避免公路的过早损坏;同时大力推行预防性养护工作,在公路出现大的病害之前以最小的维修成本控制破坏发展,也可以起到节约维修成本。

1.4 充分挖掘公路价值,以路养路,减少公路养护款项对国家财政的根本性依赖。

农村公路养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资金不足,缺口大,资金来源缺乏相应的长期、有效的资金保障政策,相对于修路一次性筹钱来讲,经常性地筹钱养路确实是难题。现在国家已经规定二级及其以下等级公路不得设收费站,似乎包括各条农村公路在内的低等级公路已“无利可图”了。但是我们可以从高速公路沿线的服务区和竖立的大型广告牌借鉴一些经验,再参照一些省市的试点做法,针对每条农村公路沿线的特点,设置一些商业性质的服务站点。如拟建农村公路沿线有特色农业村或某种农作物集中种植区,在对此段公路策划立项和设计时可以尝试在公路沿线适当区域多征一块地作为公路附属用地,开办适当规模的停车场、服务区、物流中心、甚至针对当地农业特色产品的小型农贸市场。这样也可以带动沿线经济。虽然在前期投资会增加,但在公路运营的同时却能持续的使公路管理部门增加用于养护的财政收入。

1.5 改革公路养护体制,合理降低日常养护成本。

建立资金投入以政府为主以及“政府出钱、农民出力”和“市场招标、引入竞争”的农村公路管护责任新机制,推行“村民承包领养”等办法,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形成农村公路长效管护机制。同时推行“谁受益、谁养护”的管理模式:如某些农村道路实际上是物资运输专线,该路的直接受益最多的是物资生产企业(如水泥厂、石场、农场等等),因而这类道路的养护管理,可以协商交由该受益企业养护,以实现了养护市场化。大力推行“管养分离”的养护新观念。将技术性较强的养护工作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等竞争方式择优选择具有养护资质的单位组织实施,实行计量支付,合同管理。乡道及村道的日常保养通过竞争方式承包给沿线村委。传统道班经过精简人员机构调整后转变成基层的路政机构,主要职责是宣传有关政策,提供信息、及时制止侵路、损路事件,但没有行政处罚权,同时监督和指导公路日常保养。确保乡村公路级级有人管、路路有人养,更好的保证农村公路的使用效益。

四、结语

价值工程理论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我国农村公路策划立项及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价值工程着重在于对功能和价值的分析,挖掘投资使用潜力,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最大的效益。建设和养护资金是制约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最大问题,只有一方面增加政策倾斜,一方面开源节流,农村公路建设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切实达到推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宋学文等.农村公路研究现状综述[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3).

[2] 郑长安等.价值工程在公路工程设计方案比选中的算法及应用[J].公路工程,2007,(5).

[3] 林春秋.浅析价值工程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08,(6).

农村公路设计标准篇(7)

1 前言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把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提到小康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超前发展,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快速发展之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2 农村公路建设的意义

农村公路作为农业和农村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沟通农村与城市的桥梁,是连接农村生产和消费的纽带。目前农村公路普遍存在技术等级低、服务水平低、通行能力差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公路只能简单解决农民的出行,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受制于基础设施这个“瓶颈”,农业没有形成产业化、规划化,优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农业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因此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完善县乡路网布局,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近几年来,国家通过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公路交通事业突飞猛进。目前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290万公里,全国99.6%的乡镇、92%的建制村实现了通公路。

在我国现有公路中,农村公路所占比重高达72%,而且等级普遍偏低,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称的。

农村公路作为农村最主要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前几年, 国家投资重点在国、省道等干线公路建设上,这是国家经济建设总体布局的必然选择,在干线公路骨架趋于完善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完善县乡公路这些公路网中的“毛细血管”就成了当务之急,否则不仅影响路网整体功能的发挥,更重要的是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但不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相反还会人为加大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农业现代化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是农村现实情况所决定的,而且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

2.2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手段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能否完成建设小康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要使农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康,出路在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化进程,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农村公路建设对加快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繁荣农村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公路建设本身。在山东寿光,在河南洛阳,在云南怒江,每一个地区的通车典礼,无不是该地区的盛会。群众送上了“致富不忘交通部”的大红旌旗,激动的泪水,欢乐的笑容,表达了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喜悦。

农村公路作为广大农村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打破常规,超前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才能保障农村小康建设的顺利实施,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

2.3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目前,城乡差距的扩大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出行条件差致使城乡间人员、物资交流不畅通,农民行路难,生活质量不高,这不公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关乎党在农民心中的威望,关乎农村稳定的大局。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关注农村、关心农民,对于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们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3 农村公路的规划

农村公路的建设要规划先行。规划的目标应是实现农村公路联乡通村,努力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与睛雨通车水平。规划中要注重区域生产力布局、城镇化以及与综合运输规划的衔接;要促进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商品集散地、乡镇企业、特色经济与旅游业的形成与发展,区域经济的核心产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为城乡之间人员的交往、货物的流通,信息的交流提供通道,从而提升农民在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方面观念、手段的水平。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实施应采用“保通求畅”的原则。对于不发达地区、山区、人烟稀少地区应以“保通”为重点。随着交通量的发展与需求的增加,通过改善线形,改善路面,逐步实现公路等级化与路面次高级化。对于发达地区、平原微丘区、城镇密集地区应着力于“求畅”,路线可采用等级公路标准,路面可采用高级、次高级结构形式。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要与运输规划相结合。公路建设最终是为公路运输服务的,因此首先要考虑公路在乡、村的过境方式,应根据人口、经济的状况综合考虑客运、货运站场的设置,保证客运线有足够的通达深度,形成具有实效的公路运输网。

4 农村公路的建设

4.1 完善技术标准

当前农村公路的相关标准尚不完善,对于等级标准的农村公路建设,可依据现行的技术标准,但不能片面地追求高标准,不能教条地应用技术指标,对于山区的乡村公路,可在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或建立地方性技术标准。

农村公路一般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不小于4.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受条件限制路段,除路基宽度外,个别指标可适当降低,但应满足行政村内主要机动车辆通行要求。

4.2 规范招投标活动

农村公路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建好农村公路是做好农村及农民工作的前提。目前无论地方政府还是中央都加大了农村公路的建设投资,但由于农村公路建设的特点及我国国情,致使农村公路工程的招投标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的建设市场,也影响了农村及农民的稳定工作。如何有效地规范公路工程招投标活动既是国家有关部门的责任也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更是摆在广大公路管理者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要做好施工单位的资格审查。资格预审是做好招标工作的第一步,以往的预审办法只是看投标单位的有关证件(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不能有效地杜绝假证件和单位挂靠。应采取多渠道收集申请资格单位的详细情况,将投标阶段对投标人技术能力、管理水平、财务能力和以往业绩信誉的审查前移到资格预审阶段,这样可以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将资历差的投标人拒之门外,避免其进入投标阶段采取不正当或非法的手段恶意竞争,既保证了所选投标人的实力又能使投标工作正常进行。

二是采用合理低价法的评标方法及单价合同承包模式。一些地方的农村公路招投标为了节约资金而选择了最低评标价法,出现低价抢标的现象,或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最近交通部新推出的合理低价法是一种比较合理、公正的评标方法,特别是农村公路采用这种方法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其次,采用工程单价承包的承包模式可以避免工程总承包带来的质量隐患,杜绝偷工减料保证工程质量,以及不正当的索赔手段,因此,有关地方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强制要求农村公路工程采用合理低价法的评标方法和单价合同承包模式。

三是建立不同层次的农村公路专家库,采用随机抽取评标专家的办法。评标人的素质对选出合理的中标人起主要作用。由于乡镇政府公路建设中懂技术的的人员较少,农村公路工程的评标人员一般是行政人员,这就给评标的合理性存了隐患。为避免这种现象,交通主管部门应以县或较小市为单位召集从事公路工程的人员,选出能力强、素质高的人组成市级或县级农村公路专家库,指令农村公路工程根据规模大小从不同层次的专家库随机抽取评标人。最好市级交通主管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让县级专家库人员采取异地评标的办法,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少人为因素。

四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招投标进行全过程监督。农村公路工程招投标活动由于不规范、地方干预大,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招投标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而不是对招投标活动的某个环节进行监督。县级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或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应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对本辖区的农村公路招标活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依法监督,依法履行监管职能,不得干预招标人正当的招标工作,不得剥夺招标人定标的权利。农村公路工程招投标监督的重点主要是行贿受贿、地方保护和暗箱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

4.3 重视工程质量

近几年来,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是我国公路交通建设史上史无前例的宏伟工程,直接涉及几亿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抓好工程质量,不仅是公路事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还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政治问题。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不一定很高,但质量要求决不能降低。我们要针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较小、地点分散、涉及面广、执行层面经验不多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要将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逐步延伸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积极推行规范化、机械化施工,要明确工艺流程,掌握关键环节,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必须建立“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法人负责”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要结合实际,推行适宜的工程监理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认真落实质量终身制;严格工程验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采取坚决措施,该整改的必须整改,该返工的必须返工,确保工程质量,让广大农民走上优质的开心路、放心路。

4.4 节约工程造价

投资是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因此要在保证安全行驶的条件下,千方百计地降低工程造价。最重要的是科学、合理地采用技术标准,对采用等级公路标准的,要因地制宜使用指标体系,结合地形、地质适当放宽指标值的采用,并根据交通量的发展采用路线分段修建改造与路面逐步改善的办法,减少一次性投资;其次要注重老路的利用,合理桥型的选用,地方材料的使用,降低主要材料的费用;第三,在采用高级、次高级路面时,可根据各地方的具体情况,采用水泥或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对于交通量小的乡村公路,可采用小间距纵横缝水泥路面、薄层沥青路面、石屑封层、稀浆封层、土壤固化剂等结构形式,获得使用效果与工程造价的统一。

4.5 保护生态环境

农村公路的建设应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对水土保持与植被保护。取土应尽量集中,取土点可通过平地、造塘加以综合利用,弃土不能堵塞河道,弃土点应集中并加以植被覆盖,边坡开挖应根据地质特点,控制边坡高度,尽可能少破坏山体植被,公路绿化要因地制宜,应节约投资,讲求效果。

5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

不断增长的农村公路建设,体现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而要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其关键在于资金。随着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缺口的逐年扩大,如何合理有效地筹集到更多的资金,现已逐渐列入有关方面的议事日程。因此,在当前我国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抓住农村公路发展机遇,探索出一套适合于农村公路自身产品特征的融资方式,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国家扶持引导、地方主体投资、市场化融资和社会筹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体制,其意义不言而喻。

5.1 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几乎构成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的大部分,一直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公路的投融资主体是政府。公路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不管是农村公路还是其他公路的建设从来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责之一。因此,从理论上讲,农村公路建设应该全部由国家全额拨款,而事实上,政府投资也是公路建设资金流入的主渠道。当前政府在农村公路上的投入主要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国家公路建设专项基金和各级政府财政拨款等方面。

5.2 国债资金

作为国家政策扶持和引导的体现,国债资金也逐步介入农村公路建设中。但是,随着我国近期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和前一阶段积极财政政策的相对淡出,未来公路建设国债资金发行总量将有所减少。同样,可以预计,随着未来公路建设国债资金占国债总资金的投入比例趋于下降,必然将影响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项目的国债资金来源。

5.3 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我国公路建设筹措的主要方式,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项目的建设,投入到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中的金融机构贷款也逐步增加。但由此而带来的利用银行贷款修建公路的还本付息的预期压力则不得不引起有关方的重视。

5.4 企业和个人捐款

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拓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渠道,通过引导企业和个人捐款投资农村公路建设,在当前我国不少地方也已成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渠道之一。

当然,这种筹集资金实施的前提首先应该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同时,政府在发动时应本着需要和可能、自愿的原则,不能强行摊派,否则本意是作为政府“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的农村公路建设反而会加重企业和个人,尤其是所在农村公路沿线农民的负担,导致最终结果与政府初衷背道而驰。

5.5 以工代赈和民工建勤

充分发挥当地老百姓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志愿出义务工或者通过以工代赈和民工建勤等间接融资方式解决资金缺

口问题,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力度。

6 农村公路建设的财务管理

农村公路建设具有投资大、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资金管理难度较大。要把全部资金用到刀刃上,管理和使用好每一分钱,保证全部的建设资金使用到建设工程,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建成放心工程、满意工程、精品工程,是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6.1 做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基础性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机构。根据农村公路改造资金管理的特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设立与农村公路改造资金管理任务相适应的会计机构,配备具有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并在改造工程实施期间保持会计人员的稳定,防止因人员变动影响会计资料的齐全和完整。

二是统一规范会计账目和财务档案管理。一方面,在科目设置、账务处理、报表填报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严禁出现记账凭证附件不全、原始凭证不合法、内容不完整、审批手续不完备、记账不及时、账证不符、账实不符、做假账等问题。以严格的会计核算,防止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另一方面,强化财务档案管理,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作为财务档案的主要依据,杜绝白条支付、白条代扣代付,把工程合同作为农村公路建设中会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工程验收报告单作为工程完工结转账务的必备会计资料。

三是严格支付程序,实行“四签字”制度。在资金支付过程中,经办人(工程管理人员,质监人员)对施工单位提供的申请资金支付凭证要确保符合手续完备、与工程进度相符、金额真实,并在凭证上签字;分管领导对工程质量、数量、资金支付数额认可签字;主要领导把关签字,财务主管人员对凭证进行审核,索取工程合同、验收报告等资料完备后签字支付。

6.2 加强工程价款的计量与财务支付手续的衔接,规范工程结算手续

在工程价款的支付过程中,严格规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结算程序,以工程计价单作为财务部门和工程管理部门工作衔接的纽带,避免财务部门仅反映货币资金的拨付、工程管理部门仅反映工程进度和工程数量这种相互脱节情况的发生。一方面,把工程计价单作为工程价款支付的重要依据,工程计价单的内容包括工程项目名称、施工单位、施工时间、工程计划、总里程、工程单价、实际完成里程;另一方面,以工程计量支付台账作为管理计量精确程度的有效手段,工程计量涉及面广,计算量大,人工操作繁琐,易出现差错,建立完备的支付台账能更清晰地反映某些按比例或部位计量的工程的进度,利用excel等处理软件进行辅助管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为今后工程竣工结算与资料归档打好了基础。

6.3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行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统一管理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依照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原则,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一是成立内部制约机制,健全机构的设置和分工,在领导层、各职能部门及环节之间相互制约;二是健全规章制度和明确职责分工;三是实行资金统一管理,坚持“收支两条线”制度,中央、省补助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人民群众捐资,必须“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四是完善内部监督和检查机制,内审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对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进行检查,并对现存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达到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

6.4 加强工程建设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首先,单位领导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意识,像重视工程技术标准那样重视财务管理;二是财会人员要正确理解国家的有关财政方针、政策、制度,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在财务管理方面为领导出好主意,当好参谋,三是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及有关会计制度,杜绝违规支出现象,确保建设项目经得起检查和审计。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系统的管理工作,通过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完善计量支付手续、强化资金审计力度,创新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行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在财务方面必将实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7 农村公路的运营与养护管理

农村公路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这些公路资金投入少,技术标准和等级低,防护工程不配套,养护资金严重不足,养护体制不健全,重建设轻管养的现象还相当严重,许多地方的农村公路在建成后因缺乏有效的管养而受到损坏,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农村公路只有切实加强养护与管理,做到建养并重,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其最大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

依据《公路法》,农村公路建养的主体是乡镇一级人民政府。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依靠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深入调查研究,大胆探索体制创新,要主动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努力创建长效、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政策和养护机制。具体应采取如下办法:第一,落实养护经费。乡村道路建设、养护,资金是关键,除交通部门在征收拖拉机、摩托车等养路费中分配拨放到乡村道路的养护经费外,镇政府、村委会两级还要从其他方面多渠道筹集养护资金。例如可发动沿线受益村民或沿线企业自发捐资或出工。第二,建立专职养护队伍。根据乡村公路实际,以村界为单位划分管养路段,责任到人。根据养护里程多少和路段情况,核定维修用料基数,明确工作目标,指定基本报酬。年底持任务完成情况按实结算。第三,实行年终检查评比制度。年终时,交通公路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所有农村公路进行养护检查评比,路况达到良等以上的,给予一定物质奖励。从而调动养护人员的积极性,使养护质量不断提高。

8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与路政管理

水泥路替代了尘土飞扬的沙石路,行车速度加快了,群众出行方便了,办事效率也提高了,是件好事。可由于路政管理跟不上或置之不理,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加上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在乡村公路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这些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路面平整了,驾驶车辆车速过快,甚至有些年轻人在乡村水泥路上开摩托车风驰电掣。二是不少乡村公路缺乏相应的路标和交通安全标志,如交叉路口没有指示路标,给外地来客带来很大的不便;急弯、危险路段缺少相应的警告标志。三是乡村群众常在路上堆放砂土、碎石等杂物,农忙时节把公路当晒场。四是一些靠路而居的百姓,为了自家的安全,擅自在公路上筑起减速带,减速带过高,标志又不明显,造成行车不便,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为此,各地政府和村委会应重视农村公路附属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农民进行交通安全意识的教育,各村委会交通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上路巡逻,发现障碍物及时清理,杜绝占道堆放任何影响交通行驶的障碍物。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强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协助、配合各乡镇、村组依据《公路法》保护路产、路权,保障公路的完好和畅

通。公安、运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道路运输车辆的监督和管理,禁止车辆超载、超速、无证行驶,确保人民群众的

生命财产安全。

9 农村公路的发展

9.1 加快农村公路发展要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

农村公路由于它自身所固有的特殊性,是一种纯公益性事业,资金问题如终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在建设上不可能照搬国省道所普遍采用的经营管理机制和融资手段,也不可能靠国家包起来,更不可能完全由农民来承担。我们可以采取变通的办法,设立农村公路发展基金,直接投入到农村公路建设上,实行“放水养鱼”。同时,还必须建立多元化筹资格局,争取国家扶持一点,省里补一点,当地政府投一点,受益群众集一点,社会捐一点,多途径全方位筹集资金,保证农村公路有稳定的资金投入。在养护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以车为本”。引入市场经济理念和企业管理方法,深化养护机制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养机制。加强经常性养护,保持公路安全畅通,为农民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9.2 加快农村公路发展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这些年来,人民群众从公路建设中获取得了极大的实惠,对加快公路发展有着强烈的愿望,人民群众身上蕴藏着发展交通的巨大热情,因此各级政府要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在不加重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按照“民工建勤、民办公助”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农民群众积极投身于农村公路建设。

9.3 加快农村公路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统筹兼顾,量力而行的原则,把效益摆在首位,优先发展“经济路”、“出口路”,解决农民“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量大小,进行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公路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标准,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而造成的资金浪费。

9.4 农村公路建设和发展必须以质量为生命

公路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福及子孙的千秋伟业,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取之于民,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出现“豆腐渣”工程,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必须时刻绷紧质量这根弦,从技术上做好服务工作,把质量管理贯穿于公路建设全过程,在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各个环节上从严把关,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农村公路建设事关“三农”问题,是“三个代表”精神在交通行业中的具体体现,各级领导都应给予极大的关注,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通过各种技术与管理措施用好有限的资金,真正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切实为农民服务,并从农村公路建设做起,为全面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做出努力与贡献。

10 存在的其他问题与建议

10.1 农村公路规划与干线公路网规划统一问题

农村公路不仅是农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干线公路交通量的主要来源。整个公路运输效益的发挥有赖于路网结构的合理,路网结构的合理意味着不仅要重视干线公路的建设,也要重视与干线公路相匹配的农村公路建设。通过前一阶段的努力,我国的干线公路网已基本贯通,并已向高速化迈进,如果没有农村公路与之相匹配,则干线公路将成为“无源之水”,运输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美国是公路运输发达的国家之一,在美国600万km 的公路总里程中有1/2里程是农村公路。因此,在进行农村公路建设时,不要将农村公路规划与干线公路规划割裂开来,农村公路规划要以干线公路规划为依据,进行统一规划,这样才能使整个公路交通系统结构合理,公路交通的整体功能才能充分发挥。

10.2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问题

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96)适用对象为高等级公路、干线公路以及主要的县级公路,这些公路在公路网中作用明显,技术标准也比较高,相比之下,农村公路的技术标准就比较低,如果直接套用规范,显然与农村公路的情况不符。有些地区采取相应降低标准的办法,来作为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依据,但是如何降低标准,降低多少,都难以确定。所以现行标准不适应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需要。这就需要加强在农村公路相关问题上的研究,逐步完善在农村公路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应农村公路情况的规范标准,保证农村公路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0.3 农村公路改造中的老路处理问题

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不高,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质量要求,相反,由于农村公路管养经费不足、管养机制不完善,应更加注重工程质量,从而提高使用寿命,减少日后的维修。新建农村公路所占比例较少,绝大部分是老路改建,老路路面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病害,这样的病害如不处理而直接加铺路面,不仅会影响结构层的厚度,而且会影响日后的使用,因此,施工前应对老路进行彻底的病害处理,还应对原有老路进行整平,然后方可进行施工。这是隐蔽工程,对这一环节应加强督促检查。

10.4 农村公路交通标志及安全设施问题

农村公路一般顺地形而建,往往会经过堰塘、溪河、沟渠、陡崖,再加上技术标准低,行车道较窄,弯急坡陡,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重视交通标志及安全设施设置,在陡崖、急弯、沿河路段应当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提高行车安全性。

11 结语

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系统工程,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是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也是我们今后进行各项工作的根本方针。当前,我们要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推动我们的工作,破解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难题,进一步推动农村公路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公路设计标准篇(8)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惟一的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十分关注农村公路建设问题。要做好农村公路建设,和干线公路建设一样,首先要做好设计工作。但农村公路的建设条件、服务功能与干线公路有所不同,每个地区都有它自己的特点。笔者根据近年来参加农村公路调查和测设工作的体会,对农村公路设计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的设计问题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农村公路的基本特点

农村公路一般为三级或三级以下公路标准,在资金落实并报请国家审核批准后,也可以建设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目前我国东部及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以逐步消除等外公路为目标。路面结构一般要求铺筑高级或次高级路面。农村公路的铺筑除了有以上各种特点之外,其施工机械的配备还受到下述因素的影响。①资金问题是农村公路发展的关键。与普通国道相较,除了国家给予一定补助外,其资金主要来源为地方自筹和社会及群众的捐助,或以工代赈。因此,其资金到位及数量均可能出现不稳定和不充足现象。②由于资金问题,在有些可以人工作业的工序大量采用人工完成,如路基填土施工、稳定土拌和、挡墙的砌筑等。③代用设备多。在很多可以用代用设备的工作场合,以多功能设备或代用设备完成,以节约购置专用设备的资金。如以普通推土机代替平地机作平整作业;以农用旋耕机代替灰土拌和机完成稳定土路基的拌和作业等。

二、农村公路设计的特点

(1)农村公路具有弯多、弯急、坡陡、坡长、路狭、高边坡、视距不良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影响农村公路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主要因素。在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中,对主体工程平、纵、横等要素及不良线形路段的分析非常重要,而且是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中的重要阶段。

(2)农村公路不仅里程长、覆盖面广,而且交通参与者有行人、牲畜、农用机械、非机动车、摩托车、汽车等,相互干扰大。在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中,除了更好提示、引导和规范各交通参与者安全出行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干扰,并最大限度减少相互干扰。

(3)农村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内容一般不涉及监控、收费、通信、照明等交通工程设施,通常只设置部分交通安全设施,主要有标志、标线、护栏、界碑、百米牌、里程牌等设施,但受地形、线形制约明显,要求设计更为深入、细致。

(4)合理选择的路线。考虑到地方政府财政投资的困难,农村公路修建的不易,为避免重复投资,选择合理的路线非常重要,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县、乡、村建设规划要同当地景观相协调,发挥公路总体综合效益;充分利用旧路,减少占用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便于施工,采用的施工工艺应满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合理设计安全设施。以人为本、使用功能优先,是当前工程设计的一大主题。按照“保障安全、提供服务、利于管理”的原则,结合交通量的增长与技术状况,完善补充安全设施设计。如标志、出口分流三角端的防撞设施、结构物与高路堤等路段设置路侧护栏,在陡岩、急弯、沿河路段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提高行车安全性。

三、对农村公路设计的建议

(1)根据路面的设计。要从实际客观的情况下出发,在满足公路工程设计的标准下,要能够充分的利用现有的公路资源,尽最大的努力贴近所要求的设计。尽量的减少路基的挖方,要节省大量的砂石材料,可以减少人力运力机械设备的不必要的浪费,适当的提高标准加以解决。

(2)路面窄的问题。对于国家的明确规定,要按照规定执行,如果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路面宽度的设计可以设为4.0m和4.5m,这样的标准是最好的。错车道最好设置在有利的地点,是驾驶员能够看到错车道行驶的车辆,设置错车道的路段,路面的宽度不应小于5m,有效的长度不应小于20m左右,适当的加宽,以提高转弯的半径。

(3)科学合理的设置公路的交通设计标志。要科学合理的设置公路的交通设计标志,最大限度的利用公路的资源,要改善通行的条件,要不断提高公路通行的能力。因而大力的提倡对公路标志的设计与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4)改善路线的设计。一条公路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好将指标统一,尤其是山区的路线,就算是相同的指标,也要将相应的数据控制好,纵坡与填方的路段要设计好比例。这样才能使行车的司机有一个心理准备,对行车的安全性有很高的保障。对行驶中出现超速行驶的行为都要加强管理和教育,让每个司机都能够明白安全驾驶的重要性,让交通安全走进他们的心中。

(5)要提高工人员的工作效率。要加强农村公路设计阶段的前期工作确保设计资料的准确性,降低工程管理部门前期的工作强度,不断提高工程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6)要加强对农村公路的设计过程的控制。在施工图纸完成设计之后,要进行详细的审查,并将提到的意见反馈给设计的单位,尽量的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

四、结语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和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性措施,也是交通行业兴农、富农、惠农、爱农的重要实践。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就要不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坚持把质量和安全放在第一位,重视设计工作,并从工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抓起,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万淑梅.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J].新西部,2007(4): 229-237.

[3]李庆华.浅析农村公路设计的特点和要点[J].交通科技,2009(11): 154-156.

[4]王维斌.浅谈农村公路设计[J].山西交通科技,2006(6):25-26.

[5]郭南华.农村水泥混凝土路基路面设计的探讨[J].散装水泥,2007(4): 45-47.

农村公路设计标准篇(9)

在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中,为了对其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就必须掌握设计与准备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关键技术,才能更好地促进施工技术的规范性提升,规范招投标流程,实施限额设计,优化工程进度控制成效,实现工程质量的最优化。现特就此展开以下分析:

1农村公路设计与准备阶段造价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

1.1基本理念

周期造价理论是农村公路设计造价一贯坚持的理念与原则,要不断合理优化公路设计,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不断提高农村公路设计的能力与水平,才能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

1.2精选技术标准

在农村公路设计的具体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用合格的技术标准,并与施工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这些设计原则,不断提高公路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最优设计方案。另外,要严格按照批复的设计方案,并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地质情况,水文情况等紧密结合,从根本上满足农村公路的交通流量。在农村公路的设计过程中,要始终与当地的经济相适应,还要将环保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到技术标准的过程中,实现效率与质量的双赢局面。尽量避免大挖、大填。通过低限技术指标实现公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程量,节约资源与资金。重点强调路线的规则,分别在农村的线路设计中,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放宽标准。原则上准确把握标高,就能实现农村公路的优化设计。

1.3实施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农村公路设计应该坚持的设计原则。在具体的操作中,要求设计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基本目标,在保证公路质量与使用功能的同时,实行限额设计。在限额设计中,相关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限额设计标准,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评估,在确保工程造价合理范围内的同时,又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公路的经济效益[1]。

2农村公路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

在进行农村公路造价管理的基础上,要严格按照国家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正规程序,严格设计完善工程设计图,并且工程设计图要严格经过专家团队的审核,只有审核通过后,才能正式进入招标环节。在具体的招标环节中,专家团队要严格审核投标人的标书,对其中不合理的细节要进行严格的对照,严格审核报价清单,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出现。另外,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入农村进行公路价格竞争的指导工作,进行严格的限价工作指导,还需要结合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来进行工程清单的审核,要实事求是的结合当地的施工材料价格进行限价的编制。另外,还要加强对设计文件的审核,从根本上实现对农村公路造价的科学化管理。

3农村公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

3.1强化合同管理,工程造价控制动态化

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要明确合同条款的内容符合实际施工建设的需要,合同中要明确保护施工进度、施工投资情况以及施工工程质量三大内容,如果对项目还有特殊规定的话,也要按照有关标准写入到合同条款中去,从源头上避免矛盾的产生。另外,造价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价格控制的规章制度,实现施工工程中造价的动态管理。

3.2强化现场管理,严控设计变更

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整个工程项目的的资金主要用于前期的施工材料的购买、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施工人员的聘用,因此,必须从根本上严格控制工程的造价。在农村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工期往往较长、影响现场施工因素也多种多样,施工材料的价格也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控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3.3严控填挖方量,降低工程造价

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工程的造价,尽量避免大挖、大填,最好保持填挖之间的平衡。另外,在实际的现场控制中,可以大量利用废弃土地的利用,当施工路面出现大量的废土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路基的填土高度。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工程造价。

3.4强化用料管理,实施科学采购

在农村公路的项目管理中,施工材料的价格影响着整个工程造价。施工材料的质量也直接决定着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使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还要尽可能的控制建筑材料的价格,一定程度上节约工程造价的成本。还需要做好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根本上保证施工的质量与效率[2]。

4农村公路施竣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

4.1加强竣工结算审查

工程验收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的工程结算主要是反映了实际造价和建设效果,因此要做好工程验收的文件编制。通过近年来数据的分析对比,一些工程项目往往会在竣工结算的时候出现问题,工程预算与实际工程的费用存在着很多的差距。

4.2加强评价总结

农村公路造价的材料价格具有特殊的规律,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材料价格相关动态的及时积累,还需要对结算后的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形成总结报告,从根本上回顾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另外,还要做好各个项目环节的总结工作,找到出现偏差的原因,为以后农村公路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农村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实施全过程造价的管理,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而且还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尤其是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还应不断的努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注入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农村公路设计标准篇(10)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建立以县为责任主体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输一体化发展,走科学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促进农村公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2.“*”期间,全省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50亿元以上,新改建通建制村水泥(沥青)路6万公里,基本实现全省所有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的目标,覆盖人口5000万人。*年—2010年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67.5亿元,新改建通建制村水泥(沥青)路2.7万公里。

三、组织领导

3.在省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和省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建立由相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研究和解决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部署阶段性工作重点和任务,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4.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农村公路建设目标责任书。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和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组织实施和管理。

5.在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在村村通工程建设范围内,多修农民想修、愿修的路,不修农民不想修、不愿修的路。合法合规筹集配套资金,不强行摊派、集资。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老路老资源,尽量减少耕地占用和拆迁工作量,降低工程造价。不得安排有资金缺口的项目,不得增加乡村负债建设农村路,不得不顾乡村财力超规模、超标准搞建设,不得由企业带资施工,不得拖欠企业工程款。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当地农民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四、计划管理

6.各地要按照群众自愿、竞争立项的方式选择农村公路项目,形成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坚决不修群众不愿修的路。申请纳入年度计划的通村公路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项目已纳入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2)前期工作完成,施工图设计(简易设计)已经批准,具备开工条件;

(3)项目业主明确;

(4)资金筹措方案确定。

7.市级交通主管部门根据省下达的建设规模和乡(镇)申请,审核、汇总当地农村公路建设年度计划,于每年8月底前编制次年建设计划报省交通厅。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计划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确需调整的,应于计划下达当年8月底前按计划编报程序报批。

五、工程管理

8.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地理条件分类确定技术标准,合理把握建设规模,控制工程造价。尽量利用老路改造,尽量不占用耕地。通村公路路基宽度原则上不低于4.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不低于18厘米。特殊困难路段和交通量较小的可适当降低技术标准,但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采用单车道时应设置错车道。重视路基工程、防护工程。

9.严格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工程可由具备招标能力的业主单位自行招标。

10.按照“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要求建立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质量监督工作。市、县交通部门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组建工程试验(检测)室,加强农村公路的质量检测和通村公路的技术服务。

11.实行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组织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实行项目公示制,在施工现场设立告示牌,将项目实施的时间、规模、技术标准、资金筹集和使用安排、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等情况向群众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12.通村公路交、竣工验收可合并进行,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会同乡镇人民政府以及村民委员会分批组织验收;市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公路工程验收工作进行抽查。

13.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分期分批组织对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和乡村干部进行培训。县交通局要主动上门服务,重点帮助乡村搞好民主决策,科学管理,有序推进。各地要因地制宜、努力创新,充分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探索低造价公路建设经验。

14.农村公路建设要注重节约用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15.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农村公路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

六、资金管理

16.*—2010年,省(含中央补助)安排农村公路专项补助资金33.75亿元,每公里补助12.5万元。

17.除省(含中央补助)安排的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以外,市、县人民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积极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发展,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涉及农村公路建设的土地、林地、砂石材料等资源使用的优惠政策。积极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为农村公路建设捐款捐物。按“村规民约”等民主决策方式解决农村公路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

18.省(含中央补助)安排的补助资金必须全额用于工程直接费的支付。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办法,实行财务公开,分级负责,分级监管,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违反者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触犯刑法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

上一篇: 水利工程的意义和价值 下一篇: 工程与安全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