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税务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4 09:43:45

物流企业税务管理

物流企业税务管理篇(1)

二、加强物流企业日常税务管理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支出

物流企业应首先做好日常税务管理工作,包括及时办理税务登记,正确计算税款,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并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严格管理发票以及其他涉税凭证,及时正确地进行税务会计核算,接受税收检查等常规性的涉税活动。

日常税务管理是企业税务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前提,是企业获取纳税管理基础信息的来源,做好日常税务管理,可以使企业的各项涉税行为规范合法,避免罚款和滞纳金,以及大额补税给企业现金流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损失。

三、合理有效地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收成本

物流企业税务管理篇(2)

对于当前的税收政策来说,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和问题,进而使得一些企业出现偷税漏税的现象。关于物流企业的发展,在税收政策上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对此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原因以加强防范和管理。

一、当前物流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盲点

1.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营业税是和其紧密相关的税务。但是营业税主要的就是属于当地税收征收的范围之内。但是对于物流运输行业来说,在中间出现的运输业务应当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然后纳税。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经营性的货运车辆在外地乱开票据的现象,这样一来也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忽视了这些车辆在返程途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一些经济效益。这方面的主要表现就是在完成货运之后,在其返程的过程中也会进行一些经营运输性的业务,而且一些货运业务都是以现金进行交易而没有相关的票据,这样一来在进行税收管理的过程中就会疏漏,逃避了税收的征收。

2.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他有相对较多的业务,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和传统的运输业务产生区别,对于传统的运输业务来说,主要承担的是旅客或者是货物的运输,所以税收科目相对简单,而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他的服务项目就较多,除了一些传统的业务还有运输、装卸以及仓储、配送等多个方面。所以,现在的税法征收也制定了不同的税率来进行管理,对于不同的运输业务征收不同的税收。这样一来就会有一些物流企业进行虚假管理,主要表现就是在交易总额不变的情况下,进而托运方也会和物流企业来商量,在物流企业开售发票的过程中加大运输的金额,而相应的减少配送、仓储等费用,因为这些业务需要征收较高的税率。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它在进行相关的核算过程中,对于应税收入也会相对乐于调增低税率应税所得、调减高税率应税所得,从而降低其整体税负水平。

3.物流企业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经营网络,但是在这种整体经营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企业不按照合并进行税收加纳,为了避免多缴所得税税款,一些物流企业通常会以其他的方式进行规避,例如以挂靠方式在异地进行设点,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货运市场的相对混乱。与此同时,一些托运方也依据自身需要和物流企业进行相对广泛而全程的合作。而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这些全程合作的业务中有一些不是自己擅长的,对于这些业务它都会转给其他的一些物流企业,这样一来,初承运方也就需要按照全程化的相关协议确定的所得额进行纳税,而转包之后的分承运方还需要按照分包协议上确定的所得额进行相关税收的上交,这样就会出现企业所得税的重复上缴和计算。

二、加强物流企业税收管理的措施和建议分析

对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来说,它具有相对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也是发展前景相对较好的行业,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经济收入,对此必须加强相关的税收监管,规范税收市场的不合理秩序,保证税收的安全和完整。对此,我们必须按照上面的相关分析,找出税收政策的盲点在哪里,从而实现科学的管理和监督,出现的政策漏洞要及时有效的进行调整,避免因为税收上的缺失。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总结了以下几点:

1.做好物流市场的监管,明确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对于物流企业的税收监管来说,明确的规定其相应的内涵和外延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做好相关的界定,虽然我国的物流管理已经发展了多年,也形成了一定的物流理念,但是在实际上还没有达成广泛的共识,对于物流业务来说,它的范围是什么,有哪些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明确,以避免避免因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滞后所造成的类似物流企业与税收征管部门之间矛盾,尤其是在认定业务类别时出现的纠纷,造成税收工作的麻烦。

2.加强物流企业的整合,实施相对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法规或者是政策。对于物流企业的发展来说,它一般会涉及到多个行业的发展,整体的跨度相对较大,这样一来就必须做好物流企业的多行业整合,规范整个运行和发展的环境,打破现有分行业进行管理,或者是分部门进行管理的体制,在政策上进行相关的调整,从而实现行业内的资源整合。这样一来,对于物流企业的税收征收也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整合之后,税收也就可以从相对零散的管理转为相对集中的管理,从而实现税收市场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也促进了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

3.加强对物流企业的业务单据核查和管理。实现科学规范的税收征收,票据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相关业务票据的管理,同时加强对运单等非发票凭单的审核和管理。要进一步的规范运输业务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于运单的管理,对于运单来说,它是承运方与物流企业之间较为重要的经济交易凭证,所以必须做好详细的记录和管理,涉及的时间或者是地点等都要予以明确。加强对此类非发票凭单的审核和管理,是税收管理和相关核算管理的重要依据,确保其真实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将有助于确保物流企业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同时有效的减少国家在这一行业税收的流失。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的物流企业也在逐步的开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的进行规范,尤其是税收市场的规范和整顿,由于物流企业主要经营运输方面的业务,涉及的业务种类也相对较多,这就给税收的管理造成一定的麻烦,对此一定要加以规范和监管,避免偷税漏税的现象,造成税收收入的减少。加强物流企业的整合,寻求其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税收政策的调整,不断的规范,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税收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对物流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吴柳明.物流企业的监管问题分析[J].物流管理,2009,8

[2]蒋少坤.关于物流企业税收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金融资讯,2009,5

物流企业税务管理篇(3)

二、“营改增”对我国现代物流企业的有利影响

1.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减轻中小型物流企业税负

由于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可以在税收上缴时进行抵扣。随着现代物流企业迅速发展,交易次数增多,增值税的“环环抵扣、增值征税”的优点,恰好有效地消除重复征税,降低税负,符合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特别是针对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税赋增收,呈现明显的下降优势。其中,年营业收入不足500万元的小规模物流企业,采用简易计税办法,税率由原来的5%下降到3%,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2.有利于提高征管效率,减少纳税风险

“营改增”实施之前,两套税制并行造成税收征管实践中的多种困境,税收征管难度较大。特别是现代物流企业所涉及的业务环节相互交叉,所涉及的服务和商品的区别愈益模糊,许多经济交易行为难以界定。在实际工作中,大量的企业存在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要求财务人员要有高度的区分能力以避免纳税风险。而在实行“营改增”后,这种风险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减少,同时还能降低征税成本。

3.有利于物流业分工与协作,促进专业化发展

“营改增”之前,物流企业都倾向于生产服务的内部化,以避免业务分工和服务外包可能导致的营业税增加。实施“营改增”后,电子商务、交通运输业、制造业等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税制障碍将被消除。物流企业即可打消原有顾虑,改变经营模式,提高核心业务竞争力,加强业务外包,促进不同环节分离。推动物流、商贸、生产企业之间的双向互动发展,促进整个物流行业走向专业化、细分化,从而加快物流企业持续发展。

三、“营改增”对我国现代物流企业的不利影响

1.税率提高,可抵扣额较少,一般纳税人税负不减反增

随着大中型物流企业不断形成,以一般纳税人的角色上缴税收的物流企业增多。交通运输业作为物流企业的核心,增收率由3%提高到11%,而包装、装卸、配送等物流辅助服务项目,税率也普遍由3%、5%,上升到6%。大幅度增加了一般纳税人税赋。其次,由于可抵扣进项税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固定资产修理和购置、日常消耗的燃油项目上。而大多数固定资产的购置都在“营改增”之前已经发生,短期内很难实现固定资产抵税。加之运输中途购进燃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可能全部取得。使得现代物流企业成本中可抵扣进项税额偏小。

2.口径不统一,税率不一致,增值税发票不易管理

现代物流业的业务类别多且差异大。“营改增”后,现代物流业企业的税率主要以11%的“交通运输业”和6%的“物流辅助服务”为主。而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物流企业所涉的经营业务主要是以运输为主,其他相关物流业务为辅。各项物流业务相互交叉,相互联系,很难明确区分“交通运输服务”和“物流辅助服务”。而兼营不同税率的业务时要从高纳税,又会增大企业的赋税压力。在税率不统一的情况下,其多环节多业态的特点,必然导致票据名目繁多,涉及各类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增值税发票不能统一,增大发票管理的难度。

3.核算要求提高,财管难度加大,财务人员任务增加

增值税额的征收采用差额法,用销项税减去进项税计算得来。“营改增”后,现代物流企业的销项税率主要涉及11%、6%,进项税率主要涉及17%、11%、6%、3%。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取得增值税抵扣发票后,财务会计人员所涉及的确认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抵扣进项税,核算销项税等相关会计工作都会较“营改增”之前复杂。加之现代物流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仍不完善,内部业务细分不到位,货物运输制度不健全,这些都不利于财务会计人员进行相应业务及税费的核算,增加会计工作的难度,也不利于财务管理。

四、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在“营改增”后应采取的措施

1.充分运用税收优惠,利用纳税人身份,进行税务筹划

现代物流企业应该冷静分析自身税负增加的原因,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地进行税务筹划,仔细研究国家政策,利用一切可能的税收优惠政策,申请相关的过渡性财政补贴,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享受政策优惠,降低企业税负。合理运用纳税人身份纳税,特别是把控好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利用3%的低税率纳税。

2.积极拓展业务,调整定价体系,转嫁税负

现代物流企业应该不断地进行创业创新,扩大自身的营业规模和经营范围,积极拓展业务,形成复合型的物流企业,小规模企业向一般纳税人企业靠拢,增加企业的经济来源。同时,物流企业应调整定价体系,调高服务价格,将自己的增值税转嫁给下游企业,上下游企业实现循环进项税抵扣,达到多赢目的。

3.掌握抵扣时机,争取各项抵扣,增加抵扣额度

企业应在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尽快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增加当期进项税额。在进项税抵扣方面,应购入可以取得增值税抵扣发票的固定资产如车辆、设备等。一般纳税人在经营过程中应选择尽可能低的纳税方式进行,采购供应商也尽量是一般纳税人。在运输燃料的采购也应该以集中购买、分散使用加油卡的方式来解决专用发票问题。

4.开展会计核算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做好财务工作

物流企业税务管理篇(4)

与物流行业相关的营业税改增值税经历了几次大提速。从2012年1月1日首次提出关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开始,到后来2014年1月1日交通运输业在全国范围内纳入营改增范围。在这2年内物流业营改增有序稳步推行。物流业增值税全面取代营业税是大势所趋,物流业健康发展受到重视,随着营改增区域扩大和增值税“扩围”,以及物流业营改增可抵扣范围足部扩大,税收负担有所减轻,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物流业营改增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1.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背景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和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构成中国经济的重大特点之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背景下,物流业建立在营业税为主的税制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要求。物流企业涉及到很多增值税的纳税企业合作,并且还有很多涉及到提供加工等业务的增值税涉税业务。物流企业建设一个增值税为主的现代税制体系,显得特别重要。

(1)重复征税缺乏效率。目前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许多企业提供劳务和销售货物的现象是混合存在的,之前我国推行的销售货物交增值税、劳务销售交营业税征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大多数企业所发生的业务,特别是现代企业经营范围广,业务流程越来越复杂,商品和服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重复征税对企业来讲缺乏公平。税收负担越重,越缺乏效率,扩大增值税的税基已经是广大物流企业的客观需求。

(2)增值税征扣链条断裂,不利于增值税税收中性原则。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和在部分生产企业推行营改增改革试点是为了解决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断裂问题,这经不是转型的问题,而是增值税由选择性征收改为普遍性征收、运用增值税制度优势覆盖货物与劳务。完善增值税可抵扣链条,从而真正通过增值税抵扣不增加额外负担,通过中性原则实现税收不影响经济业务发生。[2]

(3)不利于经济方式转变。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物流业营改增之前,物流服务征收营业税限制了物流业的分工和专业化发展,出口物流服务贸易不能免税也不能退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征多少、退多少,不利于物流服务贸易发展。

1.2物流行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意义

营改增有利于物流行业的发展。首先,营业税是价内税,是针对营业额的计征,由销售方纳税,增值税是价外税,购买方承担税款,采用进项税额抵扣制度,有严格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在税率的安排上营业税的税率远低于增值税的税率。营改增对大多数增值率较小的企业来说税收负担是明显减少的。其次,目前我国的物流业处于起步阶段,最突出、最普遍的问题是物流成本较高。成本高的原因是成本中包含了一些税费,如一些货运车辆的购置时的增值税,修理费用以及燃料的购进产生的增值税无法抵扣,营改增后这些税费是可以按规定作为进项税抵扣的。降低物流业的税费实际上就是降低了物流业的成本,影响了物流企业的利润,利润提高自然促进了物流企业的规模扩大,有利于物流业专业化、集中化的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从物流相关行业来看,营改增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服务业的发展,降低相关行业纳税人的负担,为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营改增使二三产业关联度更高,通过增值税的可抵扣性,二三产业的企业之间发生交易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可以相互抵扣,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形成避免了重复征税,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使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对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物流行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深化税制改革、优化税制结构,促进我国发展型税制结构的形成。发展型税制结构是指在税制结构设置中充分考虑到税制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将税制结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内在的结合起来。发展型税制应该实现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和谐关系即税收收入随着经济增长而适度增长,但税制结构本身的内在增收功能以及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弱化或中性化。随着大批电商企业的上市,对物流行业提供的相关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物流行业飞速发展,为了保证物流行业税收制度的中性化原则,就必须在实现税收增收以及减少税收对物流行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税制改革,实现税收本身应有的调节作用,不断促进物流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

2、物流业营改增问题现状分析

2.1税收负担较重,物流业营改增后短时间内导致物流行业税制缺乏效率

用税收负担的轻重衡量效率问题,即税收负担越重,越缺乏效率。通过对营改增前后物流行业的税收负担的比较,我们发现目前物流行业税负有所增加。首先是物流企业可抵扣的项目发票取得存在困难,维修费用和燃油费有在发票的情况下是可以抵扣的。物流企业辆维修费发生时间和地点不确定性较大,维修费用支出金额不固定。另外,燃油费在有增值税发票的情况下可以抵扣,但是增值税发票难以取得,有时需要提供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明和营业执照副本,手续繁琐。最后营改增之前的物流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即使有发票也不能抵扣,只能是营改增之后发生的购进有发票的固定资产才可以抵扣。

2.2物流行业内部税收分布不公

目前“营改增”过程中涉及的物流行业分别实行不同的增值税税率,物流业小规模的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为3%,仓储等物流辅助服务业增值税为6%,运输配送服务业增值税为11%。首先对于提供运输配送服务的物流企业来讲,税率上与小规模纳税人存在不公平现象,他们原来缴纳营业税的税率都是3%,营改增后运输配送服务的企业税率变为11%,小规模纳税人仅为3%,这就导致了税率的不公。物流行行业中各企业对外开具的增值税发票税率不一致,导致了相同业务的企业之间存在竞争。针对同一笔业务物流行业的一般纳税人所开的增值税发票与小规模纳税人相比明显增值税税额不同,小规模纳税人在竞争中明显存在劣势。

2.3物流行业的涉税管理面临挑战

第一,发票管理方面,不同的税率将要采用不同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物流企业一般纳税人适用 11%和 6%的税率得增值税税率,小规模纳税人则适用3%的税率,纳税申报难度加大,缴税风险增加。第二,税率不一致必然带来定价上的差距,大部分物流企业由于担心客户流失不敢贸然提价,物流业的纳税积极性受到限制。第三,营改增有可能增加涉税风险。营改增前货运企业使用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运输业按照营业税来征收税费,规定相对宽松,在还没有收到货款前就开具专用发票,或者是为非挂靠车辆开具发票,物流企业的一些客户可能为了抵扣而不择手段,产生虚开发票或者开假发票的现象。与增值税相关的一些偷税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可能产生,这样就很容易产生税收风险。

3、物流行业营改增相关建议和应对措施

3.1统一各环节税率,适当降低物流行业增值税税率

统一增值税税率有利于降低税收征管工作的难度,有效解决物流业内部之间以及与其他生产型企业之间的税负分布不公的问题。在物流企业的实际业务发生时,往往是仓储等物流辅助服务与运输配送服务先后接连发生的,各项物流业务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开具发票时费用的划分存在困难,并且人为划分不适应物流业的一体化运作模式,税收征管人员很难区分实际业务与税率是否匹配,给税收的征管与监督带来麻烦。统一税率有利于物流企业降低成本便于管理。统一税率后,企业的纳税登记减少了麻烦,方便物流企业对提供的劳务进行计价。客户在与物流企业结算时提高效率,不会因为发票的税率问题与物流企业产生纠纷。统一税率还可以降低暂时不能抵扣的项目对物流业纳税的影响。

物流业营改增后,大部分企业需要提价才能适应税收的增加,但是在经济面临下滑的压力下,物流业收入出现负增长,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部分企业不敢轻易提价来维持业务开展。目前,少部分公司只是对部分客户试探性提高价格,但对老客户而言提价容易造成误解,担心提价后可能会造成客户流失。统一税率有利于解决物流企业的定价问题。

3.2加快发票管理的改革,尽早实现全国范围内合并纳税

发票统一管理,物流企业全国合并纳税对提高物流行业税制效率十分重要。我国税务管理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发票的管理来实现的。发票不仅是会计核算的原始凭据,还是财务收支的法定依据,也是税务检查的重要依据。因此,税制体系的完善需要加强发票的管理。统一物流业发票,可以将物流业服务项目的综合性和连续性结合起来,便于发票的管理和税收的征管。推进物流业统一发票的增值税可抵扣制。物流业统一发票后,有利于形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统一发票形式。全国范围内合并纳税,便于各级税收部门对物流企业的监管,防范一些不必要的涉税风险。

3.3加强企业间合作,融入国际大物流

营改增实行之后,物流相关企业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了,有利于国际物流业务的开展。营改增以前物流企业之间是存在业务往来的,但是取得的发票不能抵扣相应的税费,加重了企业之间的税收负担,极大的阻碍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业统一实行增值税以后加强了物流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背景下积极开拓综合物流服务活动。道路联通、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需要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部门的协同配合,由此发生大量的业务往来,需要增值税起到良好的桥梁作用。同时跨国贸易中的运输劳务的开展涉及到进出口运输业务,增值税为物流企业跨国运输服务免税提供了便利,有利于物流企业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使中国物流企业参与到国际物流竞争中。使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加强,在国际物流市场上为中外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全程物流服务。在新时期我们要转变观念,将传统的运输行为转化为适应时展的综合物流服务,这需要不断完善税收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国际货物运输服务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的落实。(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物流企业税务管理篇(5)

对于企业发展来讲,营改增对我国企业造成非常明显的影响。营改增基础上,企业发展中的各种税负形式出现很多变化,本身物流企业涉及税负的项目非常多,营改增为物流企业税负改革提供了更多的方向与更大的空间,同时也为纳税筹划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怎样进行合理避税减少税负压力成为当下物流企业重要的问题。相关企业应根据当下营改增的具体要求,时时关注税负相关的变化,结合自身的发展及时进行税负调整与规划,坚持以自身发展角度为基础,以营改增政策要求为根据,进行纳税筹划。

一、物流企业在营改增背景下增值税纳税筹划重要性

我国从2016年5月1日开始全面推行营改增,其中涉及我国的房地产、建筑以及物流等企业,国家在此基础上不再征收营业税,并且政府对此提出相关优化保障。但是营改增的实施对于部分企业来讲,税负并没有减少,反而出现增加,这必然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行以及发展等造成影响。但是在税负调整中,需要企业清晰了解,这种政策的实施虽然在短时期内会对企业造成影响,但是在后期的发展中,改革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当然企业在适应营改增的过程中,需要长时期的调整才能真正发现适合自身发展的税收政策,这其中会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在进行营改增优化的过程中,积极地对税务管理进行调整。营改增税负革新,属于物流企业发展的一项挑战,应根据增值税的缴纳规律进行详细研究与分析,结合统筹规划的方案,逐渐提升企业在税负上的管理水平,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的收益探索出最适合的税负政策,在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进步。

(1)物流企业税负筹划能够更好地减轻与优化企业的税负压力,同时增加企业的经营收益。因为我国物流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营改增之前物流企业按照6%计算营业税,营改增之后按11%计算增值税,导致物流企业的税率增加。因为部分物流企业在业务模式上比较特殊,营业成本的可扣除支出项目比较少,因此税负压力大。在物流企业中很多项目不能实行进项税抵扣,因此整体上的税负比重出现严重不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税负筹划,根据物流企业本身的税负调整,尽量提升物流企业中能够合理避税的项目,制定最适合物流企业的税负计划,帮助物流企业降低营改增基础上带来的税负压力。

(2)物流企业的税负筹划能够帮助物流企业很好地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现代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中包含企业自身生产力以及相关基础设备等的竞争,同时在企业的管理水平上竞争更是非常激烈。企业有条理的管理模式能够很好地提升企业的经营运行效率,同时对于企业生产质量等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竞争力。企业的税负筹划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增强在税负管理方面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税负调整,能够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行与经营的基础上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前景,并且还需要提高物流企业的税后利润。从基础上来讲,税负筹划对于企业的税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升企业在管理中的活力,是一种高智商、高素质的筹划形式,应进一步规范企业在税负方面的管理,加强物流企业的财务筹划能力,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管理制度,更加严格地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等行为,提高企业在整体上的管理水平。

(3)物流企业的统筹规划能够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营改增之后国家的税负优化,能够帮助国家更加深入地了解税负调整方向,促进国家的税负完善。从国家税负角度来讲,我国的物流企业开展的税负筹划是对营改增之后的企业税负完善,帮助国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实际的税负影响,同时根据税负影响积极开展营改增改革之后的经济规划,帮助国家实现营改增目的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税负政策。

二、营改增背景下物流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措施

对于国家推行的营改增在短时期内为我国的物流企业带来的税负压力,需要物流企业积极开展税负筹划,保证物流企业能够进一步适应营改增,及时对增值税进行合理计划,其中需要物流企业从基础的业务开始到最终的业务结束都进行科学合理的筹划,在降低企业税负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收益,为国家完善税负政策做出贡献。

1.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之间的税负筹划对于增值税纳税主要划分为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两种,这两种纳税人在税负缴纳的基点上以及税率上存在很多的不同,同时对于国家的税负政策与优化政策等具有差别,因此纳税身份的选择对于物流企业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营改增之后,应首先进行纳税人身份选择,然后在正确认识选择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筹划的税负计划。营改增之后对于纳税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税负利率的变化,其中包含的项目为毛利率、适用税率以及企业的营业成本等,在税负中抵扣项目比重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因素全部取决于纳税人身份,在适应营改增基础上需要慎重地选择纳税人身份。以下是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计算方式:一般纳税人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根据纳税人纳税计算公式能够分析出,其中最明显的差别在于具体计算税率项目不同,一般纳税人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增值额进行计算,但是小规模纳税人是根据全部收入不含税计算,在这种情况下,营改增对于企业纳税人提出非常严峻的考验,若是企业在营业方面可抵扣项目比较多或是数额比较大,则比较适合一般纳税人,但是企业若是没有高数量的可抵扣税额,则适合小规模纳税人。若是企业的可抵扣项目与企业的销售额相同,在税缴纳上将其称为无差异平衡点。当然在进行无差异平衡点计算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关注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其他成本,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讲,各项标准与要求都非常严格,需要根据实际的经营成果等进行详细统计与计算,同时还需要配制专业的财务团队一同进行税务研究,因此在进行纳税人身份选择上一定要非常慎重。

2.从供应商的角度进行身份选择以及税务筹划对于企业的税负筹划等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展开不同的研究,包括以物流企业中的供应商为根据进行身份的选择。很多物流企业基本都会在城市的不同角落中设置营业点,没有进行营改增之前,企业需要缴纳的营业税是不需要计算或是考虑进项税额的,本身在业务往来上就非常繁多,因此在纳税身份方面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在营改增之后,对于纳税身份的重视逐渐提升,其中更是涉及进项税额抵扣的因素,纳税身份对于应纳税额具有重要影响。对于物流企业从供应商角度上进行分析。一般纳税人:企业属于一般纳税人,同时供应商方面也属于一般纳税人,其中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比较大,若是供应商为小规模纳税人,则没有可抵扣项目,在这种基础上,就需要供应商给予一定的补偿,减少物流企业因为营改增造成的税负压力,这样也能为企业的税负筹划提供空间。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若是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因为本身的增值税计算中不包含可抵扣进项税额,因此供应商方面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只需要在相互交易过程中根据成本进行调整便可以。

3.协调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增值税的缴纳不仅与企业自身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与物流企业的客户也存在联系。很多物流企业在营改增之后税负压力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与筹划。导致税负压力增加包含很多方面,物流企业很多业务都与交通运输有关,因为自身可抵扣税额比较少,加之我国的交通运输税率提升,导致压力增大。特别是物流企业中的上下游变化趋势波动等,造成税负增多,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企业根据自身运行的特点,与客户进行协商,尽量增加双方的可抵扣进项税额,实现共赢的局面。

4.合理安排物流企业业务结构积极对物流企业的业务结构等进行优化,若是在相同业务基础上,不同的营业模式在税率上会产生很大的差距。特别是针对物流企业来讲,物流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经常分成上下两极,旺季与淡季,若是物流企业在淡季中,自身运行比较缓慢,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及时将各种设备等进行出租,这样能够在增加收益的基础上减少税负压力,或是根据自身的税率积极进行税负筹划,及时将经营方式由高向低调整,减轻自身的税负压力。

5.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能力根据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及时进行内部管理以及控制优化,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根据不同的企业业务及时进行税负核算,加大企业税负筹划的力度,根据自身在营改增背景下的适应能力,提高物流企业的营业能力,将不同部门之间的财物等进行详细划分,单独展开税务核算,这样能够保证企业更好地实现合理避税,降低企业税负的压力。

三、结语

总之,在营改增背景下我国的物流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经营模式的需要,积极采取各种优化措施推动与实现税负筹划,利用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之间的税负筹划、供应商角度的身份选择以及税务筹划、合理安排物流企业业务结构、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能力等,保证物流企业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陆亚如.“营改增”试点企业如何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J].财会研究,2013(5).

[2]梁军.营业税改增值税前后物流企业税收负担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4).

物流企业税务管理篇(6)

记者:请介绍目前我国保税物流发展的整体情况,以及保税物流软件市场状况。

吴猛:自1990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以来,至今全国已设立并正式投入运营的保税区已达15个之多。为了强化功能。不久前,全国又以“区港联动”方式建成上海、青岛、大连、张家港、宁波、厦门、深圳、天津等8个保税物流园区,使其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贸易等功能。2004年后,为了突破保税物流园区须依托邻近保税区和港口的地理限制,国家又批准设立了包括苏州保税物流中心在内的多个A型和B型保税物流中心,使保税物流以“虚拟港口”的方式向内陆延伸。可见。我国保税物流目前已建立了“以保税区和港口为依托,以区港联动为核心、以A/B型保税物流中心为辅”的多元化保税物流运作体系,有效促进了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为提升区域性经济和社会效应、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由于国内的保税物流企业正从单一物流服务向综合性一体化服务方向发展,所以,他们对软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专业。保税物流企业需要的软件包括贸易、货代、报关、仓储、运输、结算等业务管理系统,以及在这些系统之上进行整体业务掌控的订单协作平台和综合分析系统。但是,目前国内保税物流软件基本停留在项目或单一产品阶段,较难满足客户的一体化保税物流需求,所以保税物流软件市场整体上有待成熟与提升。在这样一个有待成长的市场中,上海超算更应该做到应用自身对保税区域的深刻理解,为保税物流区域建立一个高效的、一体化的保税物流信息化平台及系统,以实现信息统一与共享,使保税物流园区和企业拥有迎接更大挑战的能力。

记者:保税物流和非保税物流的区别何在?为保税物流区域设计软件与为非保税物流设计软件相比,有哪些显著差异?

吴猛:和传统的企业自营物流和普通第三方物流比较起来,保税物流企业主要为跨国公司和进出口客户为服务对象,提供国际采购、配送、贸易与中转等物流一体化服务。保税物流企业内部管理主要以多组织架构下的部门业务协同作业,以业务调度为中心对各作业部门业务进行整合,需要对整个企业的报关、仓储、运输、货代、进出口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使服务最优化;同时保税物流能够提供多行业、多客户、多业务类型的第三方管理及一体化物流计费模式;在合作伙伴互动和公共渠道沟通方面,保税物流企业更为重视和关注。

基于此,保税物流企业在对软件的需求和应用上也出现了以下两点差别:

1.资源整合难度大。普通物流大多在物流业务运作上有所侧重.比如专注仓储或专注运输,业务较单一,在物流信息化需求上较分散,物流软件应用更多侧重于WMS或TMS的单一实施,所以,在软件整合时,只需将订单、WMS、TMS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集成;而保税物流需要整合报关、仓储、运输、货代等多种资源,并通过信息化平台与应用系统的搭建以支撑其一体化国际物流业务运作。

2.软件实施更困难。保税物流在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时,需要建立与海关、园区管委会、商检、银行、税务、港口、企业之间的电子联网,实现信息共享,软件接口设计要求较高也较困难。

记者:请详细介绍上海超算为保税物流所做的解决方案的特点。并用具体案例举例说

吴猛:上海超算保税物流解决方案主要是为保税物流企业搭建集EIP门户网站,并设计订单协同管理、贸易管理、货代管理、关务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费用管理、成本管理、绩效考核、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管理、GPS/GIS跟踪、系统接口等一体化的方案和跨平台的系统整合。我们设计的解决方案有以下特点:一、提供多组织机构管理,实现多仓库、多车队、多业务部门间的协同作业;二、提供多种数据分析报表,实现跨系统综合数据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强大有效的支持;三、高度整合的订单协同管理,以集中管理的方式,对企业自有资源进行综合调度和业务分析,完成针对不同物流订单的服务需求;四、根据客户运输计划,调度车辆提货或进行配送,并监控整个运输过程;五、全面的业务计费管理,实现各业务系统的费用独立结算或整体结算,实现全物流过程一单结算、一体化结算。

上海超算在给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内的上海利国物流责任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利国”)进行保税物流一体化信息集成时,对此有着深刻体会。上海利国是一家综合性物流企业,主要经营项目为保税与非保税货物仓储、运输、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区内简单商业加工等业务,位于保税区内的30000平方米多层仓库已储存如巴斯夫等多家世界著名企业的保税货物。诸多的业务整合要求决定了其对物流信息化要求也高。上海超算通过对上海利国管理现状和信息化需求情况的调研与分析,对其保税核心业务进行了有效整合,并应用了以上海超算保税物流平台为中心的多应用系统组件化集成技术。通过物流平台,上海超算为其实现了对共用基础资料统一管理,对资源计划统一调度,对费用实现统一结算,实现监控跟踪、分析统计、KPI分析、信息等功能,并对订单协同管理、报关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子系统进行集成,同时,作业信息及管理信息反馈至物流平台,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分析与支持,实现了从客户层、交互层、作业层到管理层的双向信息循环圈。

记者:在为保税物流企业提供软件产品与服务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同时,作为软件供应商,您对保税物流运营商有何建议?

吴猛:为保税物流企业提供软件产品与服务时,首先应考虑其业务模式和应用需求。因为目前国内有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A型或B型等诸多类型的保税区形态,其保税政策和功能不尽相同,海关监管模式和力度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提供软件产品与服务时,应根据具体的保税形态和业务模式具体分析,搭建符合保税物流企业自身需求的应用系统。

上海超算在为保税物流企业进行仓储及配送等物流环节进行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一、仓储。提供标准的业务流程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完成保税品的全面仓储管理要求;二、运输。调度车辆提货或进行配送,通过保税区内运输、国内运输、市内配送等功能完成全程运输服务,并通过GPS/GIS监控整个运输过程;三、报关。在完成内部报关管理流程上,增加与海关通关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交互,为海关监管提供信息支持。

同时,我们也希望与保税物流企业的合作更加和谐。作为软件商,我们希望保税物流企业做到:一、对保税作业流程进行标准化设计和制定,这样更有利于业务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二、保税物流软件作为重要的信息化管理工具与手段,应该引起物流企业的足够重视和关注,通过信息化提高管理能力,使管理更方便、有效。

记者:在您看来国外保税物流软件设计对中国软件公司有哪些借鉴?

吴猛: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保税物流产业较为发达。保税政策较为健全,物流成本控制更有效,物流信息化应用程度也较高,相应的保税物流软件也较先进,条码、RFID、实时监控、快速反应及客户反应等技术在保税物流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与之相应,物流软件的设计和实施中会更多地考虑作业效率的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的提高、运输效率的提高和有效监控、更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等。这些都是中国软件公司应该借鉴的。

物流企业税务管理篇(7)

保税物流作为物流行业的一个专项领域,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物权属性与结算模式具有一定特殊性,在保税物流的日常管理中,对物品的存储、运输有着严格的管理要求,货主更是把是否支持信息化管理作为选择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在自身发展与客户认可这两个内外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保税物流企业非常重视信息化的建设。

保税物流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目前,我国保税物流的形式主要有保税仓库及出口监管仓库、保税物流中心、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跨境工业区和保税港区等。综合各类保税物流业者的运作模式,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希望建设一个集成、高效的业务管理平台

保税物流有着严格的行业管理标准。并且关联服务众多,结算复杂。保税物流企业除了完成自身的仓储管理业务外,对关联业务的协同性、高效性也存在很高的要求。例如,能够和进出口、报关报检、货运、运输配送等部门进行业务协同处理。

2 希望信息系统能够支持灵活的费率管理

保税物流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由于面对的客户不同、货品类型不同、存储方式不同,费收项目与费收类型也不尽相同,因此,高效地做好费用管理不但是企业本身的要求,也是货主的要求。

3 希望信息系统能够满足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的要求

希望能够按照物流服务所涉及的各项活动展开成本归集与成本计算,能够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量化设置与绩效考核。

4 借助信息系统提升综合物流服务水平

保税物流企业希望把信息系统作为开展增值服务的平台,一方面加强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另一方面,开放与业务和客户服务有关的数据,为客户系统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等。如集成GPS/GIS系统,支持EDI传输方式等。

保税物流管理信息平台整体规划

基于我国保税物流行业的运营特点以及企业自身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保税物流管理信息平台由系统技术支持层、综合作业与决策支持层、信息交互层三层应用体系构成。系统的应用架构。多层分布式的系统架构,能够支持信息系统随着保税物流企业的发展而平滑扩展。

1 系统技术层

系统技术层是信息系统的底层,可以保障整个物流系统的正常运作,并且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同步发展。该层包含:硬件设备、GPS/GIS接口;基于ASP/EAServer的多层架构体系;基于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

2 综合作业与决策支持层

综合作业与决策支持层是物流作业的核心,体现了统一接单、综合调度、业务操作、考核反馈、决策分析等全方位的物流管理。通过业务管理平台,完成物流订单的接收、审核、调度工作;调度后的订单分配给报关、仓储或运输作业部门;日常物流作业数据通过计费结算、成本管理模块核算后提供给财务部门。通过决策管理平台,在各种业务数据的基础上,以历史数据为依据,科学的预测模型为保证,设置绩效管理指标,开展绩效管理、物流规划、作业优化等管理工作,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各种分析数据。

3 信息交互层

信息系统和外界环境的交互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与客户的业务人员、外协单位、合作伙伴的信息交互,通过保税物流综合服务门户进行;与客户信息系统的交互,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平台进行,如与EDI系统、客户ERP、CRM等系统的信息集成。

保税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对物流业务的整合

保税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对保税物流业务的整合,在多层应用部署架构的基础上体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对基础业务的整合

通过综合作业与决策支持层的运输、仓储管理子系统的部署得以实现。仓储和运输是保税物流企业最基本、最核心的业务内容。通过仓储管理系统,对保税及非保税仓货物的进出库作业、保税仓及非保税仓之间的调拨、移库、货权转移、流通加工、费用结算等进行全面管理。通过运输管理系统,对运输计划、车辆调度、配送进行全程管理。

2 对关联业务的整合

通过综合作业与决策支持层的订单协同系统进行实施配置。订单协同系统以集中管理模式,对企业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完成针对不同订单的进出口、报关报检、货运、运输配送等服务需求,实现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协同作业。同时,订单协同系统能够对各个作业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对于异常操作及突况,系统会自动报警。

3 对保税物流业务链的整合

整合业务链上下游的客户资源与服务需求,是保税物流企业拓展业务、提升物流服务能力的迫切需要,通过构建保税物流综合服务门户能够得以实现。保税物流综合服务门户的建立,为保税物流企业搭建起一个能够实现其物流增值服务的业务与服务平台。通过保税物流综合服务门户,保税物流公司的与客户可以直接获取货物储运状态的全程跟踪信息。包括库存状态、运输状态、车辆状态、报关状态、报检状态,并且可以实现在线下单、在线结算等。

保税物流管理信息平台的创新点

保税物流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规划不但体现出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还体现出对保税物流行业、保税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创新。

1 多层分布的系统架构与多种信息技术的整合

物流企业税务管理篇(8)

中图分类号:F8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026-02

物流业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运输一体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人WTO以后,国际大型跨国物流公司的涌入,给我国的物流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而我国物流业目前又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此,近些年来国家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先后多次召开部级和省市级的高层次专题会议。

本文立足点是,在不违反税收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其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及其他涉税财务活动事先做出合理筹划与安排,采用税收筹划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的尽可能地取得节税利益的活动。目的是研讨如何尽快地发展我国的物流业,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物流企业在国际物流市场的竞争力。

一、现代物流及其主要特点

什么是现代物流?至今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但可以这样理解,即现代物流是采取了集采购、运输、仓储、分拨、包装、配送、与销售等环节为一体的管理形式;应用现代高科技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从而成为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是种对物流的先进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

现代物流发展到今天,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很成熟的新兴行业,服务范围、服务体系、经营方式、组织形式,主要手段及作业标准等方面都比传统物流要先进得的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物流服务范围全程化:传统物流服务只限于产品从生产厂家到消费者过程中的各种活动的服务,而现代物流服务是在传统物流服务从基础上向两端延伸,即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的生产、物流咨询以及退货和废弃物回收等服务活动。

物流服务体系社会化:随着社会分工日趋深化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复杂,生产经营者和供销商希望把大量复杂而且对其本企业又不具有优势的物流业务交给专门从事物流专业工作的企业来承担。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服务。

二、税收筹划的含义及其意义

(一)企业税收筹划概述

所谓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为了减轻税负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不违反税收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其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及其他涉税财务活动事先做出合理筹划与安排,采用税收筹划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的尽可能地取得节税利益的活动。

(二)税收筹划的意义

1.直接降低成本,有利于企业收益最大化

在企业的收益中,除正常经营支出,最大的非经营性支出就是税款。在企业的现金流量中,支付税款是现金净流出,没有与之配比的收入而形成现金流入。由此可见,税收筹划的收益与企业的收益是直接挂钩的。

2.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管理水平

资金、成本(费用)、利润是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管理的三大要素,税收筹划就是为了实现资金、成本(费用)、利润的最佳效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离不开会计。会计既要熟悉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要熟知现行税法和其他经济法规。企业设账、记账要考虑税法的要求,在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要求不一致时允许企业进行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的选择。在此情况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可以分离,并允许企业正确进行账务处理、计税、编报财务报告,同时进行纳税申报,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发挥会计的多重功能。

3.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纳税人根据税法中税基与税率的差别,根据税收的各项优惠、鼓励政策,进行投资、筹资、企业改制改造、产品结构调整等决策,尽管表面上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但在客观上却是在国家税收经济杠杆的作用下,逐步向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方向发展,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资本的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物流企业纳税筹划的建议和对策

1.提高企业有关人员的素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企业特别是物流企业纳税筹划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最基本的途径是提高企业人员特别是管理者、会计人员的素质。企业可以通过外出学习、自己培训等形式提高这些人员的素质,使企业的有关人员消除对纳税筹划认识上的误区,不要把纳税筹划与偷税、漏税混为一谈,要使他们充分掌握税收方面的相关知识,以便进行合理合法的纳税筹划。

2.物流企业应该熟悉纳税筹划的方法及如何运用

充分利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进行纳税筹划。主要发达国家对企业的税收都采取了一定的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我国也不例外,物流企业应该熟悉纳税筹划的方法。

3.物流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风险的防范

树立税收筹划的风险意识,立足于事先防范。进行税收筹划的物流企业首先要树立税收筹划的风险意识,在进行税收筹划过程中,要注意相关政策的综合运用,从多方位、多视角对所筹划的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企业的综合效益进行充分论证,随时随地注意税收筹划的风险防范。

4.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筹资是企业进行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前提。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筹资的渠道主要有财政资金、内部积累、银行借款、向社会发行债券和股票、企业间相互拆借等等。这些筹资渠道的税收负担是不一样的,不同筹资渠道产生的纳税效果有很大的差异。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即是利用一定的筹资技巧使企业达到税负最小而获利水平最大的方法。通常情况下,不同的筹资渠道其税前和税后的资金成本不一样,如果仅从节税的角度考虑,以上各种筹资方式中,企业自我积累筹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要重于向金融机构贷款所承受的税收负担,企业之间互相拆借筹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要重于企业内部集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总体上讲,企业内部集资与企业之间拆借方式税收筹划效果最好,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效果最差。

物流企业税务管理篇(9)

1.中小企业适用的增值税政策

从事制造业和营销活动为主的中小企业涉及缴纳增值税。按照现行增值税条例,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才能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比较小,大部分中小企业被划为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征收,适用增值税率为工业企业6%,商业企业4%,不得计算进项税额;而一般纳税人由于可以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增值税税负平均为3%~5%。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的增值税名义税率低,实际税负远超过一般纳税人;另外,许多高新技术型的企业在开始经营时都属于中小企业,即使能被划分为一般纳税人,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中所含已征增值税进项税额,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要购买价值相对较高的机器、设备,这就进一步加重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2.中小企业适用的营业税政策

从事建筑安装、交通运输、服务业等以提供劳务为主的中小企业涉及缴纳营业税。税率为3%和5%,娱乐业可高达20%。由于营业税是按营业额全额征收,所以在中小企业的税金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以物流行业中的仓储业务为例,由于租赁经营成本高,仓库空置率高,企业毛利率一般在4%~5%左右,扣除5%的营业税,再加上20%甚至25%的企业所得税,税后净利不到1%,企业总体税负相当沉重。

3.中小企业适用的所得税政策

中小企业在所得税方面大部分能够被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享受较低的20%的优惠税率。但由于经营规模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会计核算不够健全,企业所得税往往实行核定征收。一方面核定征收使得中小企业不能通过合理加大费用扣除额来规避所得税,另一方面核定征收如果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差较远的话,往往使企业支付不应支付的税金,例如,某些中小企业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征收所得税,应税所得率一般在10%左右,这就意味着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必须超过10%,这样计算出来的税金才是合理的,如果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没有超过10%,则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就超过了企业的实际发生的应税所得额,这无疑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

4.中小企业适用的其他税收政策

中小企业涉及缴纳的还有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是按照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的合计数的一定比例来计算缴纳的。另外有房产的企业还要缴纳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签订合同较多的企业要缴纳印花税等等。由上可见,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税金成本比较高,对于微利的中小企业来说较重的税负无疑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因此除了国家在税收政策上加以扶持外,中小企业自身也要加强税务管理,积极进行纳税筹划,降低税金成本。

二、中小企业加强税务管理的措施

1.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强化税务管理意识和力度

中小企业由于管理水平较低,对于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都由财务部门来代为执行,而我国的税收体系越来越复杂,税收征管力度日趋严格,为此应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规模较大的中型企业应设置税务总监,并配备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员,不但要负责税款的计算、申报和缴纳,同时还要研究国家的宏观经济动向和各项税收政策,把握好税收优惠政策,控制税务风险,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2.加强日常税务管理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支出

小企业税务管理首先应做好日常税务管理工作,包括及时办理税务登记,正确计算税款,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并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严格管理发票以及其他涉税凭证,及时正确地进行税务会计核算,接受税务检查等常规性的涉税活动。日常税务管理是企业税务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前提,是企业获取纳税管理基础信息的来源,做好日常税务管理,可以使企业的各项涉税行为规范合法,避免罚款和滞纳金,以及大额补税给企业现金流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损失。

3.进行合理有效的节税管理,降低企业税金成本

节税管理是在日常纳税管理的基础上以降低企业税金成本、获取纳税收益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专项税务管理活动,是税务管理工作的重心。

(1)充分利用现行优惠政策,为合理合法节税创造条件。以中小企业较多的物流业为例,从2005年以来,我国为鼓励物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国家税务总局于2005年12月29日下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针对试点物流企业在运输和仓储两个服务环节的营业税计征基数,可以扣除外包业务的营业额,按差额计征营业税。例如某试点物流企业的某项仓储劳务营业额为100万元人民币,假设全部外包给其他仓储服务企业的仓储费是80万元人民币,新的计征基数就由原来的100万元降低到20万元,意味着营业税缴纳额由原来按5万元变为现在1万元。这条政策的出台对于物流企业改善重复纳税有重大意义。因此凡是在试点名单里的物流企业应充分利用这条优惠政策,在会计核算上取得并妥善保管合法的抵扣凭证,未列入试点名单的物流企业应争取成为试点企业,尽快享受新政策规定的待遇。

(2)不同应税业务分别核算,分别纳税,防止适用较低税率的业务从高税率计税。例如,目前从事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邮电通信和文化体育业适用的营业税率为3%,而其他行业一般为5%,因此企业应分别业务核算,如果没有分开核算,则统一按照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基于这条规定,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上应按照不同业务分别设账,严格遵守分别核算的规定,以便享受较低税率。另外,以从事货物销售为主的中小企业为防止其配合销售实施的运输、储存、装卸、包装和信息等服务按照混合销售的原则计缴增值税,最好设立单独的子公司,独立核算,从而保证这部分劳务收入能按照兼营业务适用较低的营业税。

物流企业税务管理篇(10)

一、现存风险和产生原因分析

1.现存风险

(1)企业自身制度带来的风险

我国物流企业近年来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大部分企业的规模不大,基本以中型和小型企业为主。大部分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一是认识不深,意识不强,缺乏税务风险管理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对税务管理没有相对完善的规划;二是将税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和财务会计方面的工作合二为一,工作职责不清晰,岗位设置不合理。这些都会导致企业对税务风险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不健全或缺失,从而带来税务管理风险。

(2)经营模式产生的风险

目前,很多物流企业经营的业务为多环节的全程供应链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但是,我国税收政策对不同物流服务项目的税率和税目做了具体细分和详细规定,各环节的税率不同。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全程性的物流服务模式往往以包干价格收取服务,难以以业务环节进行税务计算,造成税率倒挂或税率从高的风险。如按业务环节来进行税务计算,难度加大,准确性受到影响,进而产生税务管理风险,造成物流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风险频出的局面[1]。

(3)发票管理带来的风险

作为税务管理机关来讲,在多种纳税凭证中最为关注的就是发票这种纳税凭证,对物流企业发票提供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出了要求。但是由于近些年以来,物流企业的运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各个企业并没有充足的自有车源,有的时候仅依靠企业本身所保有的自有运力难以有效完成全部物流业务。因此,很多物流企业在实际运输过程中通常采取将一部分线路交由第三承包商负责,这样可以有效分担运输压力。若第三方为私人车辆运货,由于私人单位开具发票的不严谨,会出现提供无业务流的他人代开发票或提供一些与实际业务无关的通行费等不合规发票。另外,由于在业务运作过程中,涉及的供应商较多,发票类型多,若发票管理不严谨,就很容易丢失发票,从而造成无票入账或无票用于进项抵扣。这些发票管理的风险,在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会给税务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4)管控不到位带来的风险

业务前端的管控不到位是风险因素存在的重要原因。它包括业务的真实性、合同签订的合理性、发票开具的合规性。如果开展业务中出现业务流、合同流以及发票流等不合一,最终出现导致虚开发票的风险。另外,关联方交易不符合市场定价,存在外部税务检查调价补税风险。

(5)税务“放管服”及“金税三期”带来的风险

简政放权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当头炮”,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更加高效的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税务“放管服”提出简化税收业务事项,清理涉税证明事项,精简纳税人和缴费人资料报送,简化并申报缴税次数,简化表单项目填报,简化纳税人迁移注销流程等多项措施。尽管给企业办事降低了门槛,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资料,而是要求企业自身做好应有的工作,将相应的符合税务政策的资料做好备案。因此可以看出,存在着从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构建纳税遵从环境等方面对企业在”放管服”环境下加强涉税风险的应对的风险。随着金税三期系统工程在全国全面推广应用,优化了纳税服务,为纳税人提供优质、便捷、全方位的税收服务,实现了纳税人可以足不出户网上购票,轻松办税,降低了纳税人的办税成本。但是,该系统工程增加了纳税评估功能,对纳税人的诚信纳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统会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高效快捷的数据处理,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自动弹出不合理的指标,这对纳税人来说,以往被忽视的税务风险就被有效识别,导致纳税人补缴税款,存在纳税人税收信用等级降低的风险。

2.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外部原因

企业是按照国家所制定的相关税收政策完成税款缴纳这一义务的,但因为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中,我国的税收政策也处在不断改革与完善中,政策的快速变化及宣传不到位,造成企业难以及时掌握最新动态并充分理解。其次,由于不同地区的税务机构人员对政策的解读及理解不一,对同一事项的处理和判断方法不同,导致企业存在税务管理风险。

(2)内部原因

企业对税务风险管理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入,普遍认为税务风险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凡涉及税务风险的事项,均由财务部门解决,不清楚税务产生的源头来自于经营的各个环节,忽视了对其他部门的税务管理和控制工作。其次,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税务风险制度或预警体系不完善,缺乏政策应用的宣讲,执行部门职责不明确,由于预警体系不够完善等因素,造成企业不知晓有些业务行为会引起多大潜在税务风险[2]。

二、防范措施分析

1.完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在物流企业中,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个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手段,其为防范风险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企业应当搭建税务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税务管理制度,明确发票的领钩、保管、开具、收取及检查的相关管理,明确业务经办、业务负责人、开票人或成本费用付款人的相应职责,明确税务登记、认定、变更、申报及注销等日常涉税事项管理,并有序推进执行;同时强化监督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力度,保障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3]。另一方面,企业要充分重视税务风险管理,加强宣讲及培训,提高全员税务风险意识。税务风险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它存在于业务的各环节中,是全员的税务风险管理,要从源头、各环节防范税务风险。

2.从做好税务风险管理信息强化方面的工作出发

信息沟通不及时也是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因而应该强化信息沟通,为企业及时传达税务政策。一方面,在我国税法不断改革和优化的政策背景下,企业必须保证与相关税务机关沟通交流有效性,当国家一旦新的税收政策,企业能及时、准确获取税务信息,从而做出相应调整,进而免除由于不清楚政策变化而发生的不适纳税行为;还可向税务机关请教一些政策上的疑问,尽可能免除因为理解问题而引发税务风险;通过良好的沟通交流,企业能及时对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有所了解,从而规避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保持信息沟通交流的畅通性也是非常必要的,可通过企业微信号推送、OA等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在平台上与税法和税务风险管理问题等相关信息,保障全体员工深入了解和掌握企业税务情况,达成信息共享,共同合作交流,一起解决税务问题,从而为建设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做出努力。

3.优化企业税务筹划管理工作

上一篇: 二手市场的机遇与前景 下一篇: 高效沟通的要素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