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投资成本分析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2 15:13:57

光伏投资成本分析

光伏投资成本分析篇(1)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4-0088-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4.014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永不枯竭的能源。以其储量的“无限性”、存在的普遍性、开发利用的清洁性、安全性以及逐渐显露出的经济性等优势,已经成为人类最为理想的替代能源。截止2008年底,全球光伏系统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5GWp,而其中90%由并网光伏发电构成[1]。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50×1018 kJ,全国太阳辐射总量达每天335-837 kJ/cm2。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的光伏系统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180万kWp[2]。

城市作为一个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区域,已经成为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热点地区[3]。在过去的20 多年中,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并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聚集,导致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4]。太阳能发电技术在城市中的大规模应用,无疑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从资源、技术、社会、经济、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发展并网光伏发电的综合研究十分缺乏[5],特别是从全国尺度上综合分析我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环境效益和政策工具效果的研究尚不多见。张希良等人以敦煌8MWp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为案例,评价了我国西部地区发展光伏的市场竞争力、社会成本效益和不同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3]。Shafiqur Rehman等人应用日平均太阳能辐射量和日照时间等气象数据,研究了沙特阿拉伯国家5MWp并网光伏系统的成本[6]。JoseL. BernalAgustn等人应用净现值和资本回收期等参数,对了西班牙并网光伏系统进行了经济和环境性分析[7]。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适用于电力行业的环保法规体系将不断完善,环境成本纳入发电成本已是趋势。定量评估发电项目的环境成本,归纳起来,可以将评估方法大致分成三种计量原则:①以污染物造成损害的价值作为计量基础;②以污染后果的清除与损坏赔偿补救成本作为计量基础;③以预防污染发生的成本作为计量基础[8]。

为了能够明晰下面几个问题:①我国不同光照资源条件下并网光伏发电的真实成本是多少?②影响光伏发电成本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程度如何?③不同激励政策组合的效果如何?④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我国并网光伏发电的环境效益是多少?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建立了光伏发电成本的计算模型,定量评估了我国各类光照资源条件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成本、光伏发电成本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以及不同政策工具组合的效果,同时,定量分析了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环境效益。最后,从推动我国整个光伏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1 中国太阳能资源概况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有: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雾雨多,在北纬30°-40°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基本上太阳能辐射量随纬度的增加而增长[9]。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区域,属于四类地区。但自1990 年代以后,地表总太阳辐射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变化率为13.21 MJ•m-2•a-1[10],同样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2 计算模型

2.1 经济分析模型

为了准确分析目前我国并网光伏发电的成本以及光伏发电技术的市场竞争力,我们采用了净现值(NPV)和敏感性分析工具用来评估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及其影响因素。

首先,假设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即追求投资的回报率最大。那么,投资者进入光伏市场的条件可以表示为:NPV=-S+∑[DD(]N[]i=1[DD)][SX(](Cinput)i-(Coutput)j[](1+r)i[SX)](1)

式中,S表示初始投资额;N表示寿命期;Cinput表示第i年的流入现金量;Coutput表示第i年的流出现金量;r表示贴现率。

其中,初始投资部分可以表示为:

S=Csystem-Csubsidy(2)

式中,Csystem表示光伏发电系统初始投资额,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和安装施工费用等;Csubsidy表示可得到的投资补贴额(按现在“金太阳示范项目”补贴初始投资的50%)。

目前,国内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自发自用型;一类是部分自用,其余电量卖给电网。因此,系统寿命周期内第i年的流入资金部分可以表示为:

(Cinput)i=(Pbuy×EPVconsume+Psell×EPVinject)i(3)

式中,Pbuy表示用户从电网购电电价;EPVcon表示用户自用电量;Psell表示光伏发电上网电价;EPV表示上网电量。

系统寿命周期内第i年的流出资金部分可以表示为:

(Coutput)i=(CO&M+Cloan+Ctax)i(4)

式中,CO&M表示光伏系统运营维护费用;Cloan表示贷款本金利息支付额;Ctax表示税费,包括所得税、城市建设税和教育税附加。

敏感性分析法是指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进而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本文应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敏感性程度[11]。引入敏感度系数(E),来表征项目评价指标对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公式如下:

E=ΔAΔF(5)

式中,ΔA为不确定因素F发生ΔF变化率时,评价指标A的相应变化率(%),ΔF为不确定因素F的变化率(%)。

正值越大,负值的绝对值越大,表明评价指标A对于不确定因素F越敏感;反之,则越不敏感。

2.2 环境效益分析模型

光伏发电系统的环境效益应为光伏发电“减排环境效益”减去“系统发电环境成本”,其数学表达式为:

BPV=APV-CPV(6)

式中,BPV代表光伏系统环境效益;APV代表减排环境效益;CPV代表系统发电环境成本。

3 案例研究

3.1 初始情景假定

在进行经济分析之前,要先对初始情景进行假定,作为经济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假设了10MWp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为案例,应用PVsyst V5.1光伏系统仿真设计及数据分析软件,分别计算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最佳倾角和年均发电量等参数。表1、表2给出了项目相关技术经济、财政参数假定。

3.2 光伏发电成本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太阳能资源禀赋条件时空差异巨大。本文选择我国34个省会城市(不包括台湾)作为案例,分析了初始投资无政府补贴和目前国家“金太阳项目”补贴初始投资50%条件下的光伏发电成本(见表3)。假设并网光伏系统所发电量全部并网,即EPVconsume=0。根据公式(1),注:表中贷款利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

当NPV=0时,将公式(2)、(3)、(4)代入(1),Cinput和Ctax直接与电价相关,因此,方程转化为关于电价的一元线性方程。代入相关参数,解方程得到临界上网电价(单位电量发电成本)。由图1可知,在无政府补贴情况下,我国并网光伏发电成本介于155-426元/kWh之间,发电成本相差271元/kWh,差异巨大;在目前政府初始投资补贴一半的情况下,并网光伏发电成本介于083-229元/kWh之间,发电成本仍相差246元/kWh。而根据统计数据,2008年全国发电企业平均上网电价仅为0255-0423元/kWh,说明即便在太阳能资源禀赋非常好的区域光伏发电仍无法与常规能源发电竞争,仍处于市场竞争劣势地位。

3.3 发电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是启动光伏市场成功的关键,而这需要首先明晰影响光伏发电成本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根据2.1节提出模型的相关变量,光伏发电成本受到初始投资、上网电价、系统发电量(直接与区域太阳能辐射量相关)、税收政策和贴现率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初始投资又受到系统初始投资额(用投资密度来表征)、国家补贴额度的影响。

另外,我们也考虑了来自于CDM项目的资金流入对光伏发电成本的影响。截止到2009年2月,在总共1 424个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审核通过的CDM项目中,有7个是关于太阳能利用的项目[12]。目前,国际一级碳市场上CERs(可核证的碳减排量)的成交价格在10-15欧元/吨之间变动。

由表3可知,长春市位于太阳能资源中等地区,年均太阳能辐射量接近全国的平均值。因此,本文选取长春市为案例,进行发电成本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因素分析。

由图2和表4可知,在影响发电成本的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政府补贴额度、水平面太阳辐射量和初始投资密度敏感性最强,对发电成本的影响幅度也最大;其次是贷款利率、资本结构中的贷款比例、贴现率;最后,影响最小的是税率和CERs价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政府的激励政策中,初始投资补贴额度的变化对发电成本影响很大,贷款贴息和税收减免的影响相对较小。在项目的融资方面,初始投资密度对成本影响很大,但这依赖光伏系统组件价格的下降,短期内降低幅度有限;另外,贷款所占的比例对发电成本也有一定影响,而且随着贷款比例的增加,发电成本逐渐降低。CDM项目的收益虽然对发电成本的影响很小,但对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成本的降低能起到积极作用。

3.4 不同激励政策工具组合效果分析

目前,我国并网光伏发电项目(>300KWp)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模式:①项目初始投资由政府补贴50%,其余部分由业主负担,商业运作,没有上网电价补贴;②投资全部由业主自筹,获得上网电价;③初始投资全部由政府补贴。

第一种模式:项目初始投资由政府补贴50%,其余部分由业主负担,商业运作,没有上网电价补贴

初始假设:

(1)利率贴息:完全贴息;

(2)税收政策:所得税、增值税、城市建设费和教育附加全免;

(3)初始投资补贴:按“金太阳示范工程”补贴初始投资的50%;

(4)CDM收益:按照CERs 价格为15欧元/t 。

由表5可知,在目前政府初始投资补贴50%的条件下,即便税收优惠、利率贴息和CDM收益等政策工具全部实施,光伏发电的成本仍高达0.746元/kWh。

第二种模式:投资全部由业主自筹,获得上网电价

从全球来看,政府最常用的财政补贴方式是上网电价,一个固定的上网电价政策有助于建立长期明确的规划,让所有的光伏企业、投资者或其他参与方能明确判断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从而有信心进一步向这一领域投资。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光伏上网电价政策出台。假设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投资者进入光伏市场的条件是即NPV≥0。由图3可知,在合理内部收益率(IRR)为10%的条件下,只有当光伏上网电价P≥2.22元/kWh时,才能保证光伏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种模式:初始投资全部由政府补贴

在政府承担全部初始投资费用的条件下,并网光伏系统的度电成本只有0.16元/kWh,能够与常规能源发电相竞争。

4 环境效益分析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环境效益应该是从“减排环境效益”中扣除“发电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环境成本”的部分。本文光伏环境效益计算主要是基于现有排污收费标准和已有文献的结果。根据Masakazu Ito等[13]研究结果,超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能量需求为30-42 TJ/MW,其中采用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需求为41.95 TJ/MW,能量回收期为2.5年,CO2排

放量为50g/kWh[13]。按此计算,10MWp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内需耗能419.47TJ(相当于消耗电能1 165万kWh),25年总发电量为3.15亿度。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文件规定,从2006起,能源统计中电力消费的折标煤系数统一采用当量系数0.122 9,即1万千瓦时电力折合1.229吨标煤(1.229 tce/万kWh)。

首先计算10MWp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成本。假设并网光伏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耗能都由常规燃煤发电提供,则通过计算,我们得到光光伏发电的减排环境效益是指因使用光伏发电而避免了常规能源发电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就是说利用光伏系统每发一度电能,就可以避免常规燃煤发电所产生的CO2、SO2、NOX、CO等多种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损害。计算结果见表6,光伏发电系统的减排环境效益为0.026 147元/ kWh。因此,如果综合考虑光伏发电的环境成本和减排环境效益,并网光伏发电的环境效益为0.016 5元/ kWh。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国外发展光伏产业和市场发展的经验来看,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价格机制和政策体系的适用性不同。目前,我国光伏市场仍主要依靠政府的激励政策。激励政策的变化对光伏市场和光伏企业的影响巨大。推动我国光伏市场向前发展迫切需要政府出台适当的、长期的激励政策。本文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建立了光伏成本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我国并网光伏发电的成本,进而分析了光伏成本的影响因素,对比了不同资金来源的模式下,不同激励政策工具的效果,最后定量计算了光伏发电的环境效益。通过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分析,结论如下:

(1)在不同光照资源条件下,我国并网光伏发电的成本差异巨大。在无政府补贴情况下,我国并网光伏发电成本介于1.55-4.26元/kWh之间;在目前政府初始投资补贴一半的情况下,并网光伏发电成本介于0.83-2.29元/kWh之间。即便在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并网光伏发电仍无法与常规能源发电相竞争。

(2)在政府的激励政策中,初始投资补贴额度的变化

对发电成本影响很大,贷款贴息和税收减免的影响相对较

小。在项目的融资方面,初始投资密度对成本影响很大,但这依赖光伏系统组件价格的下降,短期内降低幅度有限;另外,贷款所占的比例对发电成本也有一定影响,而且随着贷款比例的增加,发电成本逐渐降低。CERs的价格虽然对发电成本的影响很小,但对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成本的降低能起到积极作用。

(3)通过对不同激励政策工具组合效果的分析,第二种模式(上网电价补贴)更切合实际,便于操作,出台一个适当的、稳定的上网电价能够有效的推动光伏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4)光伏系统发电的环境成本为0.009 66元/ kWh;光伏发电系统的减排环境效益为0.026 147元/ kWh,则并网光伏发电的环境效益为0.016 5元/ kWh。与常规能源发电相比,光伏发电环境效益显著,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Reference)

[1]Global Solar Photovoltaic Market Report 2009[R]. Synergyst, 2009-09.

[2]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Z]. 2007-09: 23-24. [Interim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Planning for Renewable Energy [Z]. 2007-09: 23-24.]

[3]Lin JY, Cao B, Cui SH, Wang W, Bai XM. 2010.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Urba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GHG Mitigation Measures: The Case for Xiamen City, China[J], Energy Policy, 2010(9): 5123-5132.

[4]赵景柱,崔胜辉,颜昌宙,郭青海,2009. 中国可持续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环境科学,30(4): 1244-1248. [Zhao J, Cui SH, Yan CZ, Guo QH. 2009. Theoretical Thinking in Sustainable City Construction of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30(4):1244-1248.]

[5]张希良,汪婧. 西部地区发展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社会成本效益分析与政策评价[J]. 太阳能学报,2007,28(1):32-36. [Social 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Policy Assessment for GridConnected Social Photovoltaics System Development in Western Part of China [J]. ACTA ENERGY SOLARIS SINICA, 2007,28(1):32-36. ]

[6]Shafiqur Rehmana, Maher A. Badera, Said A. AlMoallem. Cost of Solar Energy Generated Using PV Panels [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07, 11: 1843-1857.

[7]Jose L. BernalAgustin, Rodolfo DufoLopez.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 Analysis of Grid 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s in Spain [J]. Renewable Energy, 2006, 31:1107-1128.

[8]陆华,周浩. 电力市场下发电公司环境成本内部化探讨[J]. 企业经济,2004, 7:104-105. [Lu Hua, Zhou Hao. Research on Power generation companies in electricity market intern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sts [J]. ENTERPRISE ECONOMY, 2004, 7:104-105.]

[9]我国的太阳能资源[EB/OL].

省略/download, 2010-5-24. [Solar Energy Resources in China [EB/OL],

省略/download, 2010-5-24.]

[10]汪凯, 叶红, 陈峰, 熊永柱, 李祥余, 唐立娜. 2010. 中国东南部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19(5): 1119-1124.[Wang K, Ye H, Chen F, Xiong YZ, Li XY, Tang LN. 2010. Longterm Change of Solar Radi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Variation, Factors, and Climate Forcing.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5): 1119-1124.]

[11]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编写委员会.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M].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Editor Committee of National Registered Consulting Engineer (investment) Examination Reference. Project Decisio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China Planning Press, 2007.]

[12]Ishan Purohit, Pallav Purohit.Technoeconomic Evaluation of 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 Generation in India [J]. Energy Policy, 2010, 38:3015-3029.

[13]Masakazu Ito, Keiichi Komoto , Kosuke Kurokawa. Lifecycle Analyses of Verylarge Scale PV Systems Using Six Types of PV Modules [J]. Current Applied Physics, 2010,(10): S271-S273.

[14]金南, 杨金田, 曹东,等. 中国排污收费标准体系的改革设计[J].环境科学研究,1998,11(5):1-7. [Jin Nan, Yang Jintian, Cao Dong, et al. A Reforming Design on New Pollution Charge Schedules in China [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98, 11(5):1-7.]

[15]孙可. 几种类型发电公司环境成本核算的分析研究[J]. 能源与环境, 2004:23-26.[Sun Ke. Environmental Cost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Different Power Plants [J].Energy Engineering, 2004:23-26.]

[16]丁淑英,张清宇,徐卫, 等. 电力生产环境成本计算方法的研究[J]. 热力发电,2007,(2): 1-4. [Ding Shuying, Zhang Qingyu, Xu Ning, et al. Study on Calculation Method of Environmental Costs for Power Generation [J].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2007,(2):1-4.]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 Analysis of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s in China

SUN Yanwei WANG Run XIAO Lishan LIU Jian YU Yunjun ZHUANG Xiaosi

光伏投资成本分析篇(2)

一、引言

为了促进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有序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多项鼓励政策;预计2015年底,全国范围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将实现2100万KW[1]。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个资金十分密集的项目,有着投资大、周期长等特征,现阶段还未有健全、系统的投资风险因素分析体系,如此势必会给项目投资带来极大不确定性。由此可见,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与防范展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是一项新能源产业,有别于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等传统能源发电项目,其有着自身特有的产业特征。现阶段,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依旧处在发展初级阶段,未有得到各方面鼓励政策的扶持,方可获取相应的经济收益。即便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不断进步,使这一项目成本有所降低,然而现阶段高成本依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朝大规模商业化方向发展[2]。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

(一)投资风险来源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得到了我国政府的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在电力市场中存在十分大的影响,一方面要得到资金、政策的支持,一方面要得到先进科学技术的援助。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有着高科技水平、高附加值及低消耗等特征,作为我国能源项目发展的重要项目,其也存在着一系列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来源,具体而言:1、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诸如全球经济不稳定、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以及一系列法规政策相继调整等。2、项目自身复杂性,诸如项目时间有限,且施工期间面临高强调、高难度等问题,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等。3、项目自身局限性,项目设计、施工对各单位人才、资金等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受人才、资金、技术等有限性影响,使得风险来源增多。

(二)投资风险识别

就风险识别而言,其一方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一方面是一个系统的步骤,是风险管理的切入口。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识别务必要依据专门步骤展开,如此才能提升风险识别科学准确性。对潜在影响项目有序运行的风险开展识别,就其不同方面特点予以记录,就潜在引发的项目风险开展全面系统分析,不但能对风险进行有效预测,还能对风险进行科学识别,进而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管理体制科学完善构建[3]。

投资风险识别全面环节涵盖有,对项目相关资料开展收集分析,建立风险清单,经由头脑风暴手段检测存在遗漏风险与否,构建完善风险清单,完成风险识别,如图1所示。

图1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识别步骤

(三)投资风险因素

1、技术风险。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技术产业链条涵盖了诸多环节,分别有光伏电站建设、硅材料提纯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等。现阶段,我国依旧未有对多晶硅核心技术予以充分掌握,产业链中一些上游材料多源于国外进口,极易受制于人,为行业发展带来一定隐患。

2、市场风险。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依旧存在初级阶段,上网电价面临国家政策管控,成本核算、费用分配不稳定。再加上,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核心技术支持力度不足,即便对设备予以了大量资金投入,获得电量效益依旧不尽如人意,致使发电成本颇高,为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政策风险。由于我国倡导鼓励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政策时间并不长久,一旦推行期间出现突发状况相对而言欠缺准备,政策调整难以避免。现阶段,大部分投资补贴、电价补贴相关政策均对时限有所规定,针对不同建设阶段提供的补贴金额存在一定差异,补贴电价同样不同。政策时效性势必会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有序运行构成影响。

四、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防范

(一)风险预防

风险预防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前防止或者降低项目风险可能引发的损失,而制定切实有效的对策,也就是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潜在因素开展隔离、消除,以实现降低项目投资风险引发的几率。构建综合完善的风险预防系统,要求开展好下述几方面工作:1、自然环境方面,于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立项前,就项目所在地日照强度、日照时间、天气状况等因素开展好系统分析工作。2、设计条件方面,就委托设计方资质情况、运行情况及人力情况等开展好调查工作,就工程设计能力开展好明确分析工作。3、运营情况方面,就项目可行性,包括利润率、负债率、现金流动等项目经济效益情况开展好全面分析工作。

(二)风险隔离

风险隔离指的是经由对风险单位进行分离或者复制,使得何种风险因素的引发不会对项目全面资产构成严重影响,属于针对非常规风险所采用的一类管理控制手段,可重要作用于降低项目总体风险。结合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针对的管理制度以达成对项目投资风险的隔离,为项目中不同部分相互不产生影响提供有利保障,确保项目总体风险维持在相对低程度。管理制度具体而言:1、科学针对的并网电价管理制度;2、科学针对的扶持政策管理制度;3、科学针对的购电补偿管理制度;4、科学针对的税收抵扣管理制度等[4]。

(三)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指的是经制定实施相关的管理对策,达成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朝其他组织等效转移,从而实现减少项目投资风险因素引发损失的目的。现阶段,较为常用的风险转移手段为购买商业保险,经由买入相关类型的商业保险,使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转移至保险公司,为项目全面利益提供有利保障。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个资金十分密集的项目,有着投资大、周期长等特征,现阶段还未有健全、系统的投资风险因素分析体系,如此势必会给项目投资带来极大不确定性。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除认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内涵,全面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风险预防”、“风险隔离”、“风险转移”等,积极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有序健康运行。(作者单位: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周扬,吴文样,胡莹,刘光旭.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10,(10):1738-1749.

光伏投资成本分析篇(3)

光伏发电是通过将太阳光转化为电(光生伏打效应),再将电供给用户使用的一种有效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在光电转换过程中,需要配置相应的设备和装置,这就涉及到投入、产出、经济上的投资回报以及社会效益等问题。随着光伏产业规模的不断发展、扩大,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合理的解决以确保光伏产业良好的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针对光伏行业中的以上问题,本文将根据实际项目经验,分析光伏电站投资的组成,经济性以及社会效益。

光伏电站投资组成

光伏电站按安装形式主要分为地面光伏电站、屋面光伏电站(BAPV)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地面光伏电站和屋面光伏电站是应用最广泛的二种形式,大装机容量以地面光伏电站为主。

不论何种形式的光伏电站,电站主要构成有光伏电池板及支架、直流防雷汇流箱、直流配电柜、逆变器、变压器以及配电设备等。光伏电站中投资占比最大的是光伏设备购置费,以10MWp地面光伏并网项目为例,设备购置费占总投资比为73.42%(除以上设备外为还包括电缆、高压柜等费用),下表为详细的地面光伏电立占投资组成:

光伏电站投资经济性分析

光伏电站投资经济性分析主要反映在项目投资回收期、投资内部收益率、投资财务净现值、投资收益率等几个重要参数上。经过对多个光伏电站项目进行经济分析发现,电价、发电量由于与光伏电站营业收入有直接关系,是影响经济参数的主要因素,成本费用(包括折旧费、维修费、工资福利、保险、摊销等)相对而言较为固定,投资的变化和贷款利率的变化也是影响经济参数的二个因素。

投资减少,产量增加,电价提高有利于提高光伏电站投资的经济参数,而利率变化对经济参数的影响较小。

从光伏电站投资组成中可知,要减少投资,重点要减少设备购置费和建安工程费,这两项占据总投资的百分比约为91%,而这两项费用需要分别在采购过程中和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

产量(也即发电量)因素,需要根据太阳能地域分布情况在项目决策阶段对项目地址进行评估,以及设计阶段对太阳能电池板、电缆线路、逆变器、变压器以及系统效率进行优化,确保产量的最大化。

电价因素受政策影响较大,政策不一,各地电价也不一样。确保电价因素对光伏电站投资有利,需要在项目决策阶段了解和掌握各地的电价优惠政策,规避电价因素风险。

综合以上分析,光伏电站投资的经济性分析,需要综合考虑电价、发电量、投资以及利率等因素进行分析,确保各项经济参数处于最优,经济效益最大化。

光伏电站的社会效益

在全世界受到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困扰的今天,环保的重要性逐渐的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光伏发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全社会有着广泛而特别的作用。

光伏发电有利于节省不可再生资源,平衡能源的单一供给情况。随着石油和煤炭的大量开发,不可再生能源储量越来越少,面临很大的能源枯竭压力,因而新能源的开发已经提高到了战略高度。2005年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并网发电”。太阳能的开发符合国家环保、节能政策,光伏电厂的开发建设可有效减少常规能源尤其是煤炭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平衡能源的单一供给。

光伏发电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温室效应,保护环境。参考《能源基础数据汇编》(国家计委能源所,1999.1.)和《对我国能源及能源问题的思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史立山),火力发电每产生一度电能平均消耗标煤0.00035吨,而燃烧一吨标煤排放二氧化碳2.6吨,如此,一个装机容量为10MWp,首年发电量为1891.7万度电的光伏电站,首年节约标准煤6621吨,减排CO2为17214吨,整个光伏电站寿命周期内共节约标准煤150567吨,总减排CO2为391473吨。由此可见,光伏电站节能减排的力度和意义对于企业、国家乃至整个社会是非常重大的。

光伏电站的建设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价值。光伏电站一般选择建设在屋面、水面、荒废的地面(包括戈壁、沙漠等),大大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价值。宁夏平罗中电科一期30MWp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是一个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位于沙漠中的光伏电站。

光伏电站的建设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光伏电站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可促进地区相关产业,如建材、交通运输业的大力发展,对扩大就业和发展第三产业将起到显著作用,从而带动和促进地区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光伏电厂的相继开发、建设和运营,光伏发电将成为地区又一大产业,为地方经济开辟新的增长点,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光伏投资成本分析篇(4)

一、引言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有效推广对于我国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广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制约因素。科学分析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制约因素并制定发展策略对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用。

二、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一)项目投资回收周期长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需要业主的支持。目前,政府主要通过免税和补贴的方式来提高业主投资分布式光伏的积极性,如已经落实的《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中规定,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施全电量补贴价格为0.42 元/度,按此补贴额度和执行期限计算,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内含报酬率在8%11%之间。在如此高额的补贴下,分布式光伏电站工作开展仍然屡遭瓶颈的原因在于高额的初装费用。一般来说,中等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初装费用在58万元,保守估计此投资回收期将长达10 年,如此长的投资回收期使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二)政策持续性的公众信任度低

在现行政策下,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补贴将由“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支持,并且政府也明确规定了光伏发电项目自投入运营起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或者电价补贴的标准维持20 年不变。然而,我国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长期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媒体报道, 2015 年,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资金缺口为800亿元。这样的资金缺口让业主对政府补贴分布式光伏发电20年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导致了很多投资商踌躇不前。另外,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并网问题上,虽然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已经出台了鼓励分布式并网的政策,但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支持能持续多久存在不确定性。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必然会增加电力设施的维护成本,进而增大电网的运营成本,而这部分成本如何分摊尚未确定。

(三)政策落地效果不显著

虽然从2013 年起各种关于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利好政策就已经不断出台,但是在实际操作上,我国尚存在体系障碍和政策盲点。如个人光伏发电审批流程问题,光伏组建市场的混乱问题以及上网电费的结算问题等等,特别是在能源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以及投资者3 者之间的责任区分上仍存在盲点,这也导致了在政策落地过程中出现部门之间协调不力的情况,这无疑降低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同时也降低了业主的参与热情。

三、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对策建议

(一)增加融资渠道、降低投资风险

相较于其他大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而言,分布式发电投入成本较高。因此,完全依靠政府投入或者完全依靠企业个人都是不现实的,而现有上网电价补贴的方式,并不能有效降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风险,从而造成业主及相关企业在投资问题上止步不前。因此,必须使政府与企业及个人形成利益互锁关系,为企业及个人提供多种融资渠道以降低初装投资门槛。

具体来说,对于个人,政府应该着力降低其短期成本;对于企业,政府应该保证其长期回报。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因为个人相对于企业而言更加看重短期的投资回报,所以应该从降低短期成本入手;对于企业而言,如果企业资金比较充足,可以选择自我投资的模式,政府可以帮助这些企业建立专项基金,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而那些资金不太充裕的企业和公益性场所可以选择合同能源管理制(EMC)。

(二)落实各方责任、做好产业引导

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就必须明确各方责任,做好产业引导。笔者认为,国家的责任主要在于分布式光伏产业战略的制定上,另外也要关注各地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共同困境。而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进行有侧重的支持。另外,我国政府也要做好产业引导工作。建议政府部门可以对相关企业及个人进行定向培训,强调我国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目标,即保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向企业及个人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回收期,以及政府政策的持续性等问题,从而保证投资人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建设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一个积极的态度。

(三)提高行政效率、做好部门协调

分布式光伏发电由于其投资的分散性,其发展离不开群众的支持,而为群众提供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府任务。特别是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如果审批流程过于繁杂,必然会让很多投资人望而却步。所以政府首先应该简化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审批流程,同时也要简化政策,提高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增强政府部门人员的办事效率。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同时也能帮助我国的光伏产业扩展国内需求,捋顺产业链条,其发展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当然正如所有新能源产业一样,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应坚持前期进行投资引导,后期进行“半市场化”处理的原则。在这样的原则下,我们进一步对投资者进行正确引导,消除业主想要投机的心理误区,同时也要扎实地做好产业的政策基础,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为以后的产业市场化发展提供可循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丁芸,林韵.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困境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5(03).

光伏投资成本分析篇(5)

太阳能是地球能源的基本来源,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太阳光发电,是人类一直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太阳能是一项清洁性、安全性的能源,资源的来源广泛且充足,而且其具有很长的寿命,也不像其他能源那样,需要经常维护。基于这些其他能源不具备的特点,光伏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有利用价值的能源。自上个世纪50年代,太阳能的应用已经从太阳能电池发展到如今太阳能光伏集成建筑等多个不同的领域。纵观全世界的光伏产业,也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进入到21世纪之后,我国的光伏产业也渐渐地步入了高速的发展时期。因此,本文将以市场分析为基础,由四个方面来深入探讨技术经济:技术、企业产业、国家。

一、光伏产业的优点

光伏产业是一项绿色又环保的能源,因此被看作是一项战略性的朝阳性产业,各国给予光伏发电的很高的重视程度,并给予大力的扶持,原因如下:

1. 《京都议定书》给予各国以压力,迫使各国政府落实积极开发各项清洁型能源,包含太阳能在内,这样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 中东是全球的石油主产区,因此,中东地区的政治趋势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为了保证稳定的能源供应,各国政府不得不大力开发国内能源,其中包含太阳能在内。

3. 像石油、煤炭这些矿物能源在渐渐枯竭,各国政府不得不积极开发包含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这样才能使能源长期供应。

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在上世纪末的最后十年,全国光伏发电产业以每年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高速增长。在新千年以后的三十年中,全球光伏发电产业以每年百分之三十的速度高速增长。

光伏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中一项独具潜力的能源,它的重要性和战略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鼓励光伏产业。

自1999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美、日、德这些西方发达国家逐步推出了大型国家光伏发展计划和太阳能屋顶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世界光伏产业是比IT产业发展还快的产业。作为一项可再生清洁能源,在21世纪前半期,光伏发电将发展成最重要的基础能源。

二、光伏发电成本分析

(一)光伏发电成本和影响因素

光伏发电的成本,直接决定了其能否大规模的快速发展,和其在能源供应中的地位。光伏发电的成本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光伏发电总成本以及总发电量。光伏发电成本主要是受初始投资的影响,诸如运行维护费、税收等因素则对系统的发电成本影响较小。

1. 初始投资。光伏电站的初始投资主要包含光伏组件、电缆、配电设备、并网逆变器等成本,在这其中,光伏组件投资的成本就占初始投资的一半以上。

2. 发电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受两个因素影响:太阳能资源、太阳发电的效率,与此同时,也受运行方式、线路耗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中国与建筑结合在一起的光伏发电系统大多安装在东部沿海地区。

3. 单位电量成本。(也称度电成本)

(二)多种类型的光伏发电系统度电的成本分析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的起步并不早,主要开展了投资补贴、特许权招标等项目,一些技术的经济分析并不能恰当地反映出成本所在,本文主要结合一些典型的运电站数据来分析。

1. 聚光光伏电站的单位投资成本是比晶硅光伏要高的,聚光光伏电站度电成本比薄膜光伏电站要低,但仍然比大规模地面晶硅光伏电站要高一些。

2. 薄膜光伏电站的单位成本比晶硅光伏电站的成本要低,但它的效率也低,而度电成本比晶硅光伏电站高。

(三)光伏发电系统度电成本的变化趋势

光伏系统的成本包含太阳电池组件、功率控制、组阵系统平衡、间接费用这四个部分。在这其中,组阵系统平衡涵盖了支撑组件的框架和支架、电线、基础土建和土地的使用费等。功率控制分为两个方面,逆变器和电器控制系统。简介费用包含涵盖了工程建设的管理费、工程设计费、建设期中的利息、意外的费用、运费等等。

目前,制约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的一大因素就是成本过高。随着电池效率的提高、组件成本的下降以及寿命的延长,光伏发电的成本和平价上网的水平相近,因此,光伏发电非常具有发电的竞争力。

一些国际机构对未来光伏发电的系统度电成本做出了预测:现如今,中国并网光伏的发电单位的初始投资成本大约为15/W,光伏发电装机的容量是3GW。按照中国发电产业现有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技术提升和装备国产化的大前提下,每年的投资成本会有百分之十的下降。

按照《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到2015年年底,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4GW。预计到2020年年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会达到40GW,到2030年年底,装机容量会达到200GW。根据测算结果来看,2015年中国光伏发电的单位投资成本也大概是11元/W,2020年将会下降至10元/W,2030年会出现大幅下降,降至4元/W。

太阳电池成本的下降,不仅仅是依靠技术进步,规模化的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使得成本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下降幅度。而系统平衡需要的构建成本也有了明显的下降。目前微电网的发电技术仍处于深入研究的阶段,虽然成本还是很高,但伴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成本也会逐步降低,未来光伏发电技术的前景是巨大的。

2020年前,全球光伏发电的市场还是主要集中于欧盟地区,占到的比例约为百分之四十,2010~2020年,光伏发电在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地位逐步提升。2020年之后,光伏发电的新兴市场主要是中国、美国、巴西等国,光伏发电技术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三、光伏发电发展前景分析

1. 多种光伏电池技术争相发展,第一代晶硅电池具有高校、低廉、使用广泛的主要用途,为市场主导。第二代薄膜电池成本低、耗能少,发展前景良好。第三代新型太阳能电池效率高但价格昂贵,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2. 光伏微电网发电技术的发展方向是高成本和低稳定性

光伏微电网是用光伏发电当作最主要的电源,它可以和其他的储能装置配合,直接在用户负荷周围供电,典型的微电网是可以脱离主网运行的,也可接到主网上运行,这样可以减少配电投资,大大减少了太阳能间歇性对用户带来的影响,这比较适合成本较高的边远山区和对供电有高可靠性的用户使用。

四、发展光伏产业的建议

综上所述,发展我国的光伏产业已经变得刻不容缓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是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分不开的,国家各项政策的颁布和落实,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1. 政府要做好带头作用,设立光伏产业发展的专项经费,更要在资金、电价、税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

2. 技术上既要自主研发,又要学会技术引进,也可以和国内研究共同公关,建立健全一套创新的技术体系。

3. 要以政府作为主导,多元化投资,建立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多方参与、共担风险,以更高的水平进行光伏技术师范建设项目。

4. 努力培养国内的光伏市场,制定一套具体的分摊上网电价的实施细则,。

5. 对光伏产业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对行业标准的制定要加速,提升光伏产业在未来产业中的竞争力。

五、总结

总而言之,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在2030~2050年间,光顾能源和常规能源在价格上会有真正的竞争力出现,因此,这必将成为我国多能互补能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的光伏产业需要在市场的规范、设备国产化、提高技术支持、产业链的发展等方面继续努力。只有这样,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才能跻身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曹石亚,李琼慧,黄碧斌.光伏发电技术经济分析及发展预测[J].中国电力,2012(08).

[2]冯百乐.光伏发电在建筑中应用的技术经济和选型分析[J].山西建筑,2012(20).

[3]陈贶,王亮,王满仓.不同容量光伏发电单元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J].有色冶金节能,2014(03).

光伏投资成本分析篇(6)

[关键词]

太阳能;光伏发电;投资风险;风险管理;风险因素

0引言

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1]。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安全、稳定、清洁等特点,加快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技术开发,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推动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快速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预计2015年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2100万kW。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资金密集型项目,投资大、周期长,目前尚无完整、全面的投资风险因素分析体系,这将给项目投资带来不确定性[2]。因此,探讨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存在的投资风险因素,提出相关建议和管理措施,对于保障该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产业特点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作为新能源产业,不同于传统能源发电项目,如风力发电和水利发电,它有着自己的产业特点。

1.1鼓励政策扶持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设计及并网发电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也正是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才能蓬勃发展[4],这一切都来自于政府基于环境压力及能源结构的长远考虑。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有在一系列鼓励政策的扶持下,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1.2发电成本较高若不考虑环境因素,仅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成本高于传统能源发电项目[4],虽然太阳能光伏技术的进步正在使项目成本逐年降低,但目前高成本仍然是制约我国太能能光伏发电项目大规模商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1.3电量输出不稳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能量输入源是光能,有太阳光时可以发电,反之则无法提供电能[5]。由于昼夜、季节、天气等因素影响,同一地区的单位面积太阳光能量既是间断的,又是不断变化的,项目的电量输出也随之变化,影响了电网安全运行。虽然可以通过储能技术缓解这个问题,但这将大大增加项目成本,使本来就居高不下的发电成本进一步抬高,不利于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健康发展。

1.4社会认知偏低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我国还是新鲜事物,其商业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整个光伏市场还处于培育时期,公众对于项目投资额度、发电量大小、使用方式等概念还未形成统一认识,社会认知度水平还比较偏低。

1.5节能减排明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并网运营过程中,不但产生清洁电力,且无任何污染物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例如,一座1MW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约113万kWh等同于节约383t标准煤,减少排放191t二氧化碳及5t粉尘污染物,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

2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运用各种方法,系统的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科学合理的开展风险识别工作,才能全面确定存在的风险因素。

2.1投资风险来源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占有的份额逐年增大,其不仅需要鼓励政策的扶持更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具有高成本、高技术、低能耗、零排放的特点[6]。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利用形式,其投资风险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外部环境。例如全球经济状况、国内政策调整、行业竞争等;

②项目复杂性。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涉及多个领域,多晶硅等核心技术尚未国产化;

③项目局限性。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从设计到施工运行均存在高技术人才储备的局限性。

2.2风险识别过程风险识别是一个既复杂又精细的管理过程,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风险管理的切入点,需要从多个方面预测分析风险因素,科学提升和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风险管理体系,整个风险识别过程主要包括

:①查阅资料分析内外环境;

②汇总整理风险因素清单;

③确立风险因素分析方案;

④核实风险因素是否存在遗漏并完善风险因素清单;⑤完成分析并结束风险识别流程。

3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因素

3.1技术风险因素技术风险因素主要是来源于技术本身存在的缺陷或更先进、可替代技术的出现,可分为技术的成熟度、技术的可替代性、技术的生命周期、技术的适用性和技术的保密性等几个方面。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技术产业链条主要包括硅材料提纯、晶体硅片制造、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光伏电站建设等环节[7]。目前我国尚未完全掌握多晶硅核心技术,产业链的部分上游材料供应依赖进口,容易受制于人,给行业发展埋下隐患。

3.2市场风险因素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中各因素的变化波动,给项目竞争优势带来的一种不确定性,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市场规模、产品竞争力、服务水平、营销能力等方面。由于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还处于初级阶段,上网电价受国家政策管控,成本核算和费用分配存在波动。此外,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缺乏核心技术支持,存在设备资金“大投入”与电量效益“小产出”的矛盾,导致发电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较弱,给整个产业的发展带来局限性。与此同时,在政策扶持因素影响下,光伏企业的多晶硅产能快速提升且有过剩的迹象出现,产业的无序发展给市场风险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3.3政策风险因素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政策风险是该产业最为核心的风险因素,其可分为两个方面:①整个太阳能兴伏发电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远不及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引导;②缺乏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来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健康发展,目前主要依靠政府的规范与监督。因此,政府政策的改变会给整个光伏行业带来巨大影响。

3.4外部环境风险因素产业的发展以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为依托,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动导致市场需求发生改变易引发风险[8]。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较大,一旦国外经济出现问题或市场受到封锁,则太阳能光伏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给太阳能光伏产业带来巨大冲击。

4管理措施

4.1风险预警风险预警是为了可以提前避免或减少项目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即针对可能引起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风险的因素进行隔离及破坏,以达到降低项目投资风险发生的概率。建立全面的风险预警系统,需要重点从三方面考虑:

①自然条件。从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立项之前,针对目标地区全面开展日照时间、日照强度、空气湿度、天气变化等因素的分析工作;

②设计条件。调查委托设计单位的资质情况、业绩情况、人员情况等,分析工程设计能力;

③运营条件。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如利润率、现金流动、负债率和毛利率等。

4.2风险隔离风险隔离指通过分离或复制风险单位,使任一风险事故的发生不至于导致项目整体资产受到致命损毁,是针对特定风险的一种重要管控措施,使项目的总体风险得以降低。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产业性质,采取特定的管理制度以实现项目风险隔离,确保项目内部各部分之间不互相影响,维持总体风险处于较低水平。具体管理制度包括:

①特定的并网电价管理制度;

②特定的扶持政策管理制度;

③特定的购电补偿管理制度;

④特定的税收抵扣管理制度等。

4.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指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等效转移至其他组织,以此来降低项目风险因素带来的损失。目前,最常用的一种风险转移方式就是购买商业保险,通过购买相应的商业保险种类,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风险损失转移至保险公司,保证项目总体利益。

5结语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是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的重点领域之一,是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总结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产业特点,并通过风险识别理论详细分析项目投资风险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为今后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提供理论指导,对于推动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震宇.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1(13):6-7.

[2]孟强.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现状及产业发展[J].安徽科技,2010(1):17-18.

[3]李伟,李世超.太阳能光伏发电风险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1(5):11-12.

[4]郑志杰.大规模光伏并网电站接入系统若干问题的探讨[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2):15-16.

[5]孟浩.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研究评述[J].高技术通讯,2013,23(6):654-66.

[6]张宁.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0.

光伏投资成本分析篇(7)

一、引言

在过去几年里,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一直在发达国家受到重视,而我国的太阳能行业还算是处在初级阶段。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全国太阳辐射总量能达每天335~837kJ/cO,由于技术原因,相比西方国家,太阳能应用范围较窄,利用率偏低。但是,随着我国对太阳能产业的越发重视,用电需求量的增长和供电能力的欠缺将很快打破这种局面。

国家能源局于2015年12月15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改委、能源局等有关部门下发《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规划到2020年底,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 5亿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显著扩大,累计装机达到7000万千瓦,接近光伏总装机的一半。因此,对光伏电站经济性进行合理评价,建立经济性评价体系与模型进行客观评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综述

我国光伏产业自2011年以来逐渐陷入困境,王文祥等人认为我国光伏产业遭遇瓶颈的主要原因并非产业生命周期运动,而应归结于产能的阶段性过剩,即地方政府对产业的不当干预,导致了光伏产业投资的“潮涌现象”:从政策角度评析,McDonaldand Pearce则认为光伏产业的发展要将环境责任和经济刺激政策结合起来,而不能一概而论。而光伏发电作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学者已在这个方向进行了深刻且有益的探索,给其他学者提供了借鉴和帮助。谢东等人以用户侧为维度,建立了分布式发电经济性分析模型,以湖北省典型地区为范例,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投资参考:肖浩等人以微电网为研究对象,将运行的净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计及光伏余电上网补贴收益的微电网综合经济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实际示范工程为例,对比分析了光伏余电上网补贴与不补贴情形下的微网经济效益:吴琼等人则以基于用户侧和供给侧进行耦合性分析,以家用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布式光伏系统“自用为主、余电上网”的应用原则,构建家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经济性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现行政策下家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投资回收年限为12.4a;在中国,促进光伏产业发展最实际、最有效的政策是提高上网电价:刘冠群等人则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引入储能技术,为平抑光伏出力的波动提供了可能,合理选择储能容量必须顾及光伏出力波动性要求及电站的经济运行。因此,在考虑调度计划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成本经济函数,该目标函数可充分保证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并最大程度地满足调度中心对于光伏出力波动性的限制,使光伏电站功率尽可能平滑、稳定地输出。通过对该目标函数的优化,确定最优储能容量,并通过算例对不同波动性要求下的储能容量进行了计算比较。栾伟杰等人在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和负荷的时序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混沌思想和自适应度调整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在经济性评价上,曾博等人构建了涵盖SDN核心环境贡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统筹考虑了SDN自身及经由外部耦合系统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环境效益。

从现有研究来看,国内外对光伏发电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行业动态、补贴政策、投资可行性等,对光伏电站发电运营经济性分析上较少。因此,如何合理地挖掘光伏电站的运行潜力、准确地进行光伏电站进行经济性方法评价是光伏规划和运行的重要课题。本文建立了集光伏电站经济性评价因素和光伏电站优化运行的综合经济性评价的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为考虑经济、发电、网损和可靠性的效益最优化为前提的经济性问题,下层规划是针对光伏电站经济性评价指标体系,从负荷、成本和效益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三个指标与光伏电站经济性评价的关联性。最后通过已建立的二层规划模型,从各维度进行定量评估,给出影响光伏电站综合效益的关键因素,为光伏发电运营模式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综合效益分析二层规划模型

(一)上层规划模型

本文在评估光伏电站综合效益时,以成本和效益为主要指标,对投资成本等年值进行筛选和分析,使其保持可比性,并用年华综合效益指标来考察最终结果,其计算模型为:发电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光伏发电受天气影响较大,很难达到理想情况下的效率。目前,A地已经建成小水电站64座、抽水蓄能电站2座、光伏装机18WM、大中型沼气工程4处,“十三五”期间拟新建的大型新能源项目多达9个,其中包含300MW的光伏扶贫项目,已经建成2MWp分布式光伏电站,待建3.5MWp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众多的新能源项目建成或开工,大多数采用并网连接方式,由此衍生出来对电网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的影响日益突出,急需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从A地的产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6%,10.8%,16.0%。三大产业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电力的保障,所以电力负荷也保持较快的增长水平。其中,用电以第二产业用电为主,由2010年的2.03亿kW.h增长到2014年的2.74亿kW・h。工业化同时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用电量由2010年的0.25亿kW・h增加到2014年的0 6亿kW,h。居民生活用电也逐年上升,由2010年的0.89亿kW,h增加到2014年的1 41亿kW,h。从供电规模来看,供电面积640.6平方公里,供电户数18 96万户,供电人口61 4万人,供电人口占全县92.5%,年用电量为4 3亿kwh。目前已建成220千伏变电站1座,线路1条(薄路线),线路总长59.79km:110KV变电站4座,线路8条,线路总长113.386km;35KV变电站15座,线路23条,线路总长度318.578km;97条10千伏公用线路,总长度1717.57hn。在C、D两大供电分区中形成以220千伏变电站为主体、以11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以35千伏电网为骨架的县域电网。从负荷情况来看,A地在一年的七月和十二月时,最大负荷分别达到了12.7MW和12.3MW,平均负荷分别为10 93MW和11 09MW。典型日的负荷以8:00~17:00区间的负荷值较高,最高时达到了12 7MW,而在夜间时负荷会变小,最小的时候只有6MW。由此可知,A地负荷峰谷差较大,在经济性评价上有较大影响。

根据表1建立的光伏电站经济性评价指标体系,以A地的原始数据为基础,综合上述运算步骤,对A地的光伏电站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光伏电站经济性评价的一级指标权重为一级指标值及综合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A地光伏电站综合效益评估结果如表3所示。

(三)结果分析

光伏投资成本分析篇(8)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5

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决定用6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为7000万贫困人口提供绿能、阳光、可收益的精准扶贫方案。因偏远贫困地区电网条件较差,光伏电源投入运行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如何保障光伏电源和农村电网长期安全、稳定、可靠、低成本运行,已成为政府、研究机构和光伏企业等关注的热门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国内光伏扶贫的实施模式,分析其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收益;接下来讨论薄弱农网下光伏扶贫所面临的技术问题;最后以某特困地区为例,结合当地条件提出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和规模农业/渔业光伏电站两种实施方案。

1.实施模式

《光伏扶贫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原则上要求当地多年平均太阳能总辐射量≥4500MJ/m2,依据贫困地区产业经济、人口、能源、电力等发展现状以及特困户屋顶、荒山坡及土地资源利用条件,初步确定采取3种光伏扶贫实施模式。

(1)用户分布式光伏发电模式。分布式光伏发电单机容量≤5kW,对安装屋顶和可用面积有明确的下限值。建议钢筋混泥土现浇平屋面的活荷载≥2.0kN/m2,屋顶可利用面积≥8m2/kW。

其他屋面形式可参照以上数据进行折算。

(2)基于荒山坡的规模化光伏电站模式。建议10MW固定倾角光伏电站的占地面积≤30万m2,且考虑项目实施地的交通运输及施工条件,以及该区域内适应光伏电站建设运行的人才、装备等技术储备条件。

(3)基于农业设施的光伏发电模式。依托建筑物可承载的光伏建设类型,确定系统安装容量,并附典型系统的拟安装现场图。建议200kW固定倾角小型电站的占地面积≤12000m2。

3.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

兼顾国家、地方政府和贫困户等多方主体的投资和收益,考虑国内光伏发电的常见运营方式,对光伏扶贫项目进行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效益计算,其经济性评价流程如表1所示。

(1)在资金投入方面,贫困户可自筹1/3,若确有困难,可申请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其余资金由试点县负责筹 措;也可由建设企业投资,但投产6年内发电收入的1/3归建设企业。

(2)在运行维护方面,前8年运行维护由建设企业负责,8年后运行维护费用从发电收入中拿出0.02元/(kW・h),建立运行维护基金。

(3)在发电收益方面,电站建成20年内,户均每月发电收入200多元,全年累计收入将超过2500元。

4.技术风险分析

受光照时间分布不均衡和气象变化条件的影响,光伏电源输出具有间歇、波动、随机等特点,而扶贫光伏电源多集中在偏远薄弱的农网末端,对功率平衡、继电保护、供电可靠性、用电规划等会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光伏渗透率、谐波传输和放大特性、母线节点电压波动和闪变值等电能质量问题也已成为备受专家关注的技术要点。

5.光伏扶贫实施方案

湖南某少数民族特困地区某县的多年气象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当地年平均日照时数1758小时,无霜期308天,年平均气温18.5℃,平均风速1.4m/s。参照总辐射量与年均日照时间表,该地满足国家光伏扶贫在光照条件上的原则要求。

根据上述情况,优先支持用电量较大、电网接入和消纳条件较好的地区作为优先扶贫对象,结合投资规模、地域限制等因素确定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建议该县光伏扶贫工程的实施方案采用以下2种方案,效果见图2。

(1)实施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精准扶贫方案。支持已建档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增加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

(2)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渔业光伏扶贫。利用贫困地区的荒山荒坡和水塘,建设农业光伏大棚或渔业光伏电站等规模化光伏电站,发电收益按比例补贴当地贫困人口。

此外,为了促进当地落实上述实施方案,先对部分特困户开展屋顶的加固改造工作;提前对部分贫困村落进行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用以增加规模化光伏电站的可接入容量。

参考文献:

[1]王 雨.光伏发电在我国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推广与利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2012.

光伏投资成本分析篇(9)

中图分类号: TK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迅速进步,相关制造产业和开发利用规模逐步扩大,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领域。根据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促进太阳能发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电网分别于9月和10月了《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鼓励大力推动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在城市的应用,加快在居民住宅和政府公用建筑物、商业设施等的普及,实行自发自用、多余上网、免费并网、电网调剂,形成千家万户开发应用新能源的局面。相信该政策的出台将极大推动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但是,由于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以及不可控性,使得光伏发电的出力波动极大。这种波动将对电网的频率电压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1]。为了消除光伏发电系统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国内外提出了多种能源互补系统,如风电-太阳能发电互补系统[2],光伏-燃油发电系统[3],光伏-储能系统[4],光伏-微型燃气轮机系统[5]等。

现阶段,中国城市屋顶资源广阔。以上海为例,共有两亿平米的建筑屋顶,现有光伏电池在标准条件下的功率都高于100W/m2,若这些面积全部利用起来,其装机容量要大于一个三峡。但是光伏发电系统等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具有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的特点,微网采用微燃机、燃料电池、储能装置等实现微网中的功率平衡调节,大大降低间歇式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影响,增强功率调节的可控性。本文就分布式屋顶光伏/微型燃气轮机微电网系统的成本进行初步分析,验证该微电网系统的经济可行性。

屋顶光伏与微型燃气轮机系统简介

屋顶光伏/微型燃气轮机互补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逆变器和若干台微型燃气轮机成的小型微电网系统。系统中配备微型燃气轮机的目的是通过燃气轮机特有的快速启停和出力调节特性,来补偿由于天气变化引起的光伏出力波动,是的这个互补发电系统的输出平稳,消除光伏发电对电网的不利影响。

考虑到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1MW-100MW)不是很大,为了保证互补系统有较高的经济性,互补发电装置中一般采用微型燃气轮机(30kW-200kW)或者相应的联合循环机组。

以10MW屋顶光伏发电为例,配备两台100kW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框图见下图1所示。

图1 分布式屋顶光伏/微型燃机互补系统发电框图

2. 系统成本初步分析

对于光伏发电与微型燃气轮机发电互补系统而言,发电系统的成本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总投资折旧成本

燃料成本

运行维护成本

2.1 总投资折旧成本Cod

总投资折旧成本Cod包括光伏发电的单位折旧成本Cod_p和微型燃机电站折旧成本Cod_g,即Cod=ωpCod_p+ωgCod_g

其中ωp和ωg分别为微型燃气轮机所占发电量的百分比。

(1)光伏发电总投资成本Cod_p

光伏发电总投资费用主要包括光伏发电的静态投资费用,财务费用(主要是主要是利息支出)以及运行与维护费用三个部分。其中静态投资费用由电站的单位容量造价和装机容量得到。为了体现出全生命周期的总投资费用,将其折算为现值。具体可表示为:

TCRp=UIP×Kp+FCp+MCp×(P/A,i,n) (1)

其中,TCRp是光伏发电的总投资费用的现值(元);UIp是单位容量造价费用(元/kW);Kp是电站的装机容量(kW),FCp是财务费用(元); MCp是运行与维护费用(元);i是折现率(%);n是电站投产运行期(年)。

但是考虑到光伏/微型燃机发电系统的特殊性,本研究采取按运行小时数分摊固定成本的策略。则电站总投资的折旧成本可表示为:

(2)

其中,Cod_p是光伏电站总投资的折旧成本(元/kWh);SUIp是电站单位动态投资费用(元/kW);ψ是净残值率;δ是厂用电率(%);T是设备年运行小时数(h)。

目前由于光伏组件的价格较低,基本维持在4.2-4.7元/W之间,因此,10MW屋顶光伏系统动态总投资可以按照8600万元计,光伏平均利用小时数按照1000h的地区计,厂用电率按照2%,净残值率按照5%,电站投产运行期按20年计算,得到Cod_p=0.42元/kWh。

(2)微型燃机发电总投资成本Cod_g

按照目前微型燃机造价,100kW燃机发电系统动态总投资大约为14000元/kW,微燃机只是白天平滑光伏曲线运行,年平均运行时间按照1500h计,厂用电率按照2%,净残值率5%,折旧20年计,按照光伏总投资成本同样的算法,可以得到Cod_g=0.485元/kWh。

综合光伏和微燃机的投资成本,并按照比例得出:

Cod=97%×0.42+3%×0.485=0.422元/kWh。

2.2燃料成本Cof

(1)光伏电站燃料成本Cof_p

由于光伏电站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发电,除了光伏组件每年有少许损失外,几乎无发电成本,而光伏组件每年的衰减已经在光伏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中考虑,所以光伏电站燃料成本可以忽略。

(2)微型燃机发电燃料成本

燃气发电燃料费用不仅与天然气价格有关,还与发电机组供电效率等因素有关。根据1kWh输出电力=3.6 MJ,微型燃机发电燃料费用可表示为:

Cof_p=(((1×3600/4.1868)/Q)/η)×Pg(3)

其中,Cof_p是电站燃料成本(元/kWh);Q是天然气发热量(kcal/m3);η是机组供电效率(%);Pg是天然气市场价格(元/m3)。

同时,微型燃机发电还有除了大部分的发电原料天然气费用外,还包括少部分的水费和材料费。根据相关工程数据资料显示,水费和材料费占燃料费比重极低,约为0.008元/kWh。

按照目前天然气市场价格2.2元/m3,天然气热量8500kcal/m3,100kW微燃机供电效率32%计,得出微型燃机发电燃料成本Cof_p=0.632+0.008=0.64元/kwh。

按照光伏和微燃机发电所占比重计算得出:Cof=3%×0.64=0.0192元/kWh。

2.3 运行维护成本

光伏/微型燃机互补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和微型燃机几乎都是免维护的,光伏组件就是每隔时间进行一次清洗,微型燃机定期加油等即可,所以该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很低,暂按照0.1元/kWh计。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可以得出整个互补系统的成本为Coe=Cod+Cof+0.1=0.5412元/kwh。

3 成本分析及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知,该互补系统发电成本与三个影响因素的关系最大:光伏电站动态总投资、微型燃机投资成本和微型燃机燃料成本。本项目中由于微型燃机发电在系统中运行小时数较少,所占比重较低,所以对系统成本影响不大。因此,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光伏电站单位投资。

根据2012年9月国家能源局的《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的通知》,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单位电量定额补贴政策,补贴金额可能为0.4~0.6元/kwh,如果分布式发电的销售电价为0.6元/kwh的话,互补系统能有0.459元/kwh的收益,互补系统经济性较好。如果没有政府补贴的话,互补系统的经济性较差。

因此,在目前政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有补贴的情况下,建设分布式光伏/微型燃机发电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光伏发电单位投资的下降,也会降低整个电站的成本,从而慢慢实现光伏平价上网。

参考文献

[1] 李碧君,方勇杰, 杨卫东,徐泰山.光伏发电并网大电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04)

[2] S. Neris, N.A.Vovos,G.B. Gannakopoulos.A variable speed wind energy coversion scheme for connection to weak ac systems[J] . IEEE Trans. on Energy Conv.,1999,14(1):122-127

光伏投资成本分析篇(10)

一、引言

光伏产业链是依据光伏效应利用太阳能直接发电,以硅料、铸锭、硅片生产制造为上游,以电池片、组件封装生产环节为中游,以应用系统开发为下游的金字塔结构产业。光伏企业数量依各环节大幅增加,进入门槛越低,利润也逐级递减。

在国际市场和产业政策倾斜的双重鼓励下,我国光伏产业在近年来成为了多地政府与企业抢占低碳经济的制高点,企业为抢占先机,进行了式的盲目投资与扩张,但低利润回报、低竞争成本的规模效应之战使整个行业陷入了产能过剩的困境。经历了产品价格波动与欧盟的“双反”,光伏企业普遍盈利不佳、负债高企。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低、安装与售后服务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缺乏核心竞争力是隐藏在产能过剩背后的深层次诱因,过度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业的技术空心化。

光伏产业在高峰与低谷之间的跌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各地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扶持政策频频出台,《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颁布,表明了政府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发展秩序,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加大无形资产的专项投资是实现光伏产业快速调整,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一条新路径。

二、相关文献总结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按无形资产的形成方式,可将无形资产分为技术型无形资产、权利型无形资产、资源型无形资产三类(于玉林,2005)。

无形资产因其较强的异质性和垄断性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核心竞争能力与高额回报,是企业专用性资产的集中表现。王建德(2008)认为,企业是不同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企业前期的专用性资产投资构成了企业异质性的来源。李青原、王永海(2006)将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与资产专用性联系起来,指出资产专用性会提高其他企业的进入壁垒,当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时,企业与市场对专用性资产的需求会有所增加。无形资产已成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价值的关键因素(刘海生,2008)。

无形资产的专用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投资决策。将资产专用性和沉淀成本的影响纳入考量范围,有助于投资者做出合理的投资策略(叶建木、黄莺,2007)。企业在无形资产的投资过程中,不仅面临着市场风险,还承受着研发压力,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企业承担着相对更高的研发风险,一旦研发失败,资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重新配置必然要发生转换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励企业提高对专用性资产的利用率,能有效减少企业盲目的投机主义行为。

三、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受益于欧洲市场的经济拉动和我国政策的扶持。大部分传统制造业在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主业受创。在光伏产业优惠政策的鼓励下,中国光伏企业自2008年起数量激增,企业数量在3年内实现5倍的增长速度。在2008年至2010年间超过80%的新增公司为传统制造业公司。

受全球产品价格波动与欧盟“双反”的影响,光伏企业的平均利润在2012年跌至历史低谷,仅我国十大光伏巨头负债就达到了1110亿元,整个行业陷入了低迷状态。行业的震荡和巨大的研发压力使得80%的多晶硅企业被迫停产。至今,包括光电股份、万家乐在内的近12%的上市公司或以出售光伏项目或以破产清算的方式退出了光伏产业。

近年来,政府频频出台政策,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但光伏制造业的亏损状况并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光伏产业应如何快速调整,实现良性、持续的发展仍是一大难题。

四、光伏产业发展及投资现状分析

新能源是我国积极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表明,至2020年我国将实现光伏发电的平价上网,我国的光伏市场潜能巨大,我国现阶段的光伏产业并非是达到饱和,而应当是适时转型升级,实现技术和产能有效积累,转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光伏产业有着典型的金字塔结构,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而在产业中上游的多晶硅制造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由日本、美国、德国垄断,这些国家掌握了产业发展所需的大量创新资本。就上游环节而言,制造工艺与技术专利也日新月异,随着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崛起,多晶硅的生产技术已非主流,我国光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落后,缺少核心竞争能力。

为实现技术优势,光伏企业的研发支出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2013年无形资产平均增长速度为32.8%。研发项目一旦研发成功,研发支出便能成为公司与对手竞争时的一项前瞻性指标。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光伏企业肩负着更沉重的研发压力。无形资产支撑着企业的后续发展,是产业良性发展的强大牵引力。增加无形资产的投资,对打破光伏企业困境、促进产业良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投机心理与过度投资

按照委托理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是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投资决策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就是其表现之一。当薪酬契约失效时,容易诱发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过度投资现象的产生(辛清泉、林斌和王彦超,2007)。

传统制造企业向光伏产业的转型,推动了国内的光伏热潮,可大量投机性的新增产能,为市场带来的却是较低劣的产品与不完善的售后服务,长期的过度投资引发了产能过剩。尚未建立的市场准入机制为大量投机性资本涌入光伏产业提供了可能。在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前提下,从传统制造行业向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多数企业必然要承担着沉重的研发压力,事实也证明这些公司并没能如愿实现转型,光伏生产线维持着较低产能,加上光伏产品持续受累于国内外行业环境的影响,光伏产品的售价和成本持续倒挂,导致日常经营亏损,多数企业最终被迫退出光伏行业。

五、政策分析与总结

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光伏产业在短短几年内经历了高潮与低谷的切换,产能过剩在短时间内仍将阻挠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产业的跌宕起伏给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了警示与提醒――要重视无形资产在产业良性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增加无形资产的投资既能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能以其资产专用性减少投机性产能的盲目增加。

(一)建立市场准入机制

光伏行业若要走出低迷期,政策必定要不断加码,首先就要从企业整顿着手,建立起市场准入机制,在产业规模增量控制的基础上推进存量的深度整合。《光伏制造业规范条件》文件中所新规定的多晶硅和单晶硅的光电转换率,大幅提高了原先的行业标准,并对光伏制造企业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作出了明确要求,对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项目严格把控。

设定研发支出的费用标准,增加对无形资产的投入能有效控制企业盲目式的投机主义行为,企业为了最大化利用包括专利技术在内的无形资产,会倾向于降低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投资风险,减少纯粹的机会主义行为,缓解投机性产能的无效增加。另一方面,增加对无形资产的投资有助于激励企业发挥自主创新能力,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推进兼并重组进程

当前,那些在光伏热潮中盲目激进的光伏企业陷入了经营不善、负债高企的窘境,80%的多晶硅制造企业处于停产状态。资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重新配置必然要发生成本,行业的资产专用性越高,资产的转换成本越高,清算价值越低,在行业内推进兼并重组能减少无形资产等专用性资产的损失。

《光伏制造业规范条件》对光伏企业的生产标准和研发支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能加速行业内不良企业的自然淘汰。在大部分中小光伏企业退出市场的同时,推进光伏行业的兼并重整,促进业内整顿,优化配置行业资源,使拥有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受益。

市场准入机制的建立将使光伏行业的产能规模受到严控,而兼并重组能推进中小企业无效产能的加速退出。无形资产作为光伏产业良性发展的新支柱,对把控光伏企业的制造标准、推进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光伏产业的去产能化将产生实质性影响。

参考文献:

[1]于玉林. 无形资产概论[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建德.资产专用性、沉没投资与治理结构分析――基于交易成本与企业能力的观点[J].山东大学学报,2008(2):75―80

[3]李青原,王永海.资产专用性与公司资本结构――来自中国制造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6(7):66―71

[4]刘海生.嵌入无形资产的会计恒等式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9):61―68

上一篇: 劳动教育调查 下一篇: 金融市场建设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